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建材料 > 2024年度(1合集)11月企业党建汇编

2024年度(1合集)11月企业党建汇编

发布时间:2023-12-15 16:50: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1合集)11月企业党建汇编,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1合集)11月企业党建汇编

贵州电网公司安顺供电局:强化D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发表时间:2022-11-16兵器工业: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发表时间:2022-11-15浙江省机场集团推动重大建设项目全过程法治保障发表时间:2022-11-15发表时间:2022-11-14铜陵有色集团跑出改革加速度发表时间:2022-11-14发表时间:2022-11-11内蒙古高速集团: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发表时间:2022-11-10十年耕耘 内蒙古电力交出多张优异“答卷”发表时间:2022-11-09用好“369”工作法 助力清廉国企宣教迭代升级发表时间:2022-11-08首发集团勇当首都开路先锋 绘就道路美好图景发表时间:2022-11-07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深刻感悟思想伟力 坚决端牢能源饭碗发表时间:2022-11-04发表时间:2022-11-04航天科技:创新突破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航天力量发表时间:2022-11-02陕西铜川:打造D建引领的“一网治理”工作体系发表时间:2022-11-01中国绿发刘宇: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谱写高质量发展绿色新篇章发表时间:2022-11-01

贵州电网公司安顺供电局:强化D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表时间:2022-11-16 

贵州电网安顺供电局强化D建引领,接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先后荣获贵州省、安顺市“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安顺紫云供电局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定点帮扶的小寨关村、洛麦村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小寨关村被命名为“南方电网公司精准扶贫示范村”。

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曾是国务院挂牌督战的52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南方电网公司定点整县帮扶的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贵州电网公司安顺供电局作为南方电网公司定点帮扶紫云县的具体实施单位,从2018年起,尽锐出战、真抓实干,紫云县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20.47%下降到2020年的0%,贫困户人均增收从2016年的1350元增加到2020年的8950元,2020年底整县脱贫出列,在紫云县2020年11月顺利脱贫出列后,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接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先锋引领强保障

首创“扶贫专题党委会”,强化党组织建设。建立“一方案、一计划、一专班、三管控”的“3+3”党员督战模式,加强监督到位。选派7名党员干部组成“南网扶贫兄弟连”,开展驻村帮扶,确保落地见效。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帮扶新体系,新选派7名党员干部组成乡村振兴帮扶小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做到办事机构和人员不撤、力量不减、专人负责,确保乡村振兴帮扶质量。

电力先行筑基础

通过支部建在项目上,激活“D建+电网建设”,注入乡村振兴“新动力”。“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4.43亿元加强紫云电网建设,农村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户均配变容量“三大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大力支持扶贫产业项目发展用电,共解决174个扶贫产业项目的用电需求。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在洛麦村投资2900万元建设130亩光伏发电站,年收益达370万元。

定点帮扶做示范

建强“四有党支部”,促进作用发挥,定点帮扶村全部脱贫摘帽,洛麦村、小寨关村、新塘村贫困发生率分别从2017年的18.56%、15.6%、15.8%降至0%。定点帮扶强化央企责任新担当,围绕“五大振兴”,捐赠536.34万元实施定点帮扶项目29个,在新塘村、洛麦村、小寨关村部署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

特色产业助发展

建成“一村一产业”,组建村合作社,形成“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党员+贫困户”的模式,贫困户累计入股分红111.566万元,投入专项资金2031万元,补齐村内基础设施短板。注册“黔电菜园”电商,自建“1+3”消费模式,三年累计销售543.21万元。利用南网商城等线上购销渠道上架帮扶地区农副产品6款,助力“黔货出山”,2021年销售扶贫产品318万元。

社会帮扶促和谐

大力实施公益帮扶行动。依托“电力特色工业园区”电杆厂,成立“扶贫专项资金”,三年累计捐赠资金100余万元。组织党团员“光明志愿队”,开展爱心公益助学活动,组织248名党团员结对帮扶102名贫困家庭学生,直至高中毕业。开展扶贫送智、用电安全进校园等志愿服务活动,建成26所“南网知行书屋”,建设2个党员理想信念基地,打造3个“南网驿站”示范点,打响“南网知行”品牌。

乡村振兴再出发

通过微党校、学生辅导小课堂、南网知行书屋、理想信念基地、南网驿站、清河行动、丰收节、院坝会等“D建+”系列活动,丰富乡村振兴帮扶机制,构建帮扶新体系,持续流转土地发展特色产业解决就业,1000万元资金的养殖基地、3000亩的绿茶种植等项目落地定点帮扶的三个村,深化“1+3”采购新平台,实现“产、供、销”一体。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党员+产业”的新模式,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推进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2021年投资2.59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1.54亿元,全面做好电力支撑保障,推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已完成紫云县现代化农村电网规划,推进现代化农村电网迈上新台阶。


兵器工业: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

发表时间:2022-11-15 

党的20D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集中全党智慧,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也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宝贵品质和魄力活力所在。

坚持人民至上。兵器工业集团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统筹发展与安全,下决心加快“人机隔离、机器换人、黑灯工厂”建设,确保一线职工“零伤害”,不断提升职工的薪酬待遇,不断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始终保持与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与职工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调动好职工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自信自立。人民兵工因党而生、向军而行,自1931年从江西官田走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的骄人业绩,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时代答卷。兵器工业集团要牢记初心使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听党话、跟党走,大力弘扬“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信自强,走好新时代创新发展之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智慧和力量。

坚持守正创新。兵器工业集团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深入学习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刻理解、牢牢把握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企战略、安全发展战略、质量制胜战略、数智工程战略。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把科技创新作为新时代兵器工业的重大任务,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强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造兵器工业独门绝技,在事关国运的科技竞争战场上,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办法。兵器工业集团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集团公司,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解决好“过河”的“桥”和“船”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既是世界观、历史观,也是认识论、方法论,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为兵器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思想武器。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冲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跑,化解矛盾破解难题。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主动迎战、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认准了的事情要大胆地干、坚决地干,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坚持系统观念。兵器工业集团贯彻落实党的20D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系统观念、牢记“国之大者”,把各项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展现担当作为。

坚持胸怀天下。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和开拓创新,兵器工业集团的国际化经营能力稳步提升,与“一带一路”友好国家开展了务实的经贸合作与往来,增进了与友好国家的友谊,带动了集团公司的产业发展,服务了国家政治军事外交大局。面对严峻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兵器工业集团更要胸怀天下,高举和平与发展大旗,继续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加强与世界友好国家的经贸往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新领域新产业新产能新产品,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共享经济繁荣和社会文明进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兵器力量。

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凝心铸魂,是我们学习领会党的20D报告精神的核心关键和精神实质。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清醒,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浙江省机场集团推动重大建设项目全过程法治保障

发表时间:2022-11-15 

9月22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等重大项目正式投运,标志着浙江已初步建成集空、公、铁于一体的大交通管理格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扩建项目是浙江省“大通道”建设十大标志性项目之一,是杭州亚运会重点配套工程,项目总投资规模271亿元,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50万平方米。项目启动以来,省机场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秉承“法治创造价值”的理念,建立健全三权分设机制,推动数字技术、项目管理、风险防范深度融合,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合法合规监管,为圆满完成亚运保障任务、推动浙江交通强省高质量发展夯实法治基石。

强化权力制约 筑牢高质量发展法治根基

坚持问题、目标和结果导向,在总结杭州机场一期、二期工程建设经验基础上,强化权力制约,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工程建设管理权、招标采购权、财务管理权”三权分设,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纪检监察等9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1+3+9的符合机场建设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风险管控模式,为三期项目建设的稳步推进筑起法治“防火墙”。

制度建设是企业实现提质增效升级的根本保障。早在项目起步之初,省机场集团就制定、修改62项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内容涵盖三重一大、物资领用采购、设备品牌管理、施工图优化处理等工程管理各领域、各方面。一项项制度的出台、实施,让法治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确保了政令畅通、执行到位。

坚持数字引领 不断增强法治保障能力

围绕工程项目优质、经济、安全开展的目标任务,推进技术变革、项目管理、风险防范深度融合。搭建一体化项目管理平台,为立项、招标、法审、报销等多业务场景提供系统支持,发挥大数据技术提升管理效率、防范化解风险的优势,实现从“业务驱动”向“数字驱动”转变,努力为公司增效,为监管人员减负,为项目管理赋能。

面对工程项目业务链条长、法律关系复杂、纠纷隐患多等特点,省机场集团以风险防范为着力点,创新法治保障方式,竭力打破内外部法律资源壁垒,企业法务人员和外部律师无缝对接、有机结合、高效协同,共同参与项目立项、招标管理、签约谈判、工程变更、竣工验收等工程建设各环节,提供全过程、全天候覆盖的高质量法律服务,集思广益完善法律风险化解措施。努力打破业务系统壁垒,建立业务部门、法务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督促总包单位积极履约付款、按时有序施工,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聚焦重点环节 实现全要素依法合规监管

加强“依法合规管理”是企业抵御各种风险、永葆基业长青、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重大建设项目的合规管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省机场集团吸取违法事件教训,把合规管理作为企业的立足之本、诚信之本,培育全员合规意识,关注工程重点环节全要素合规,建立合规管理长效机制,让法治为三期项目圆满完成保驾护航。

牢固树立“合规创造价值”理念。通过开展项目管理岗位人员合规宣誓,发放“五必须十不准”合规手册,在工程管理高风险部门开展集体合规约谈等方式,使合规意识蔚然成风,让法治观念浸润人心。关注工程重点环节全要素合规。将合规审查融入项目设计、招标、建设、变更、验收等高风险领域,建立合规、纪检部门双签机制,合规管理部门、第三方咨询单位全程参与工程变更审查,让合规管理在项目建设中切实发挥防范经营风险、引领创造价值的关键作用。

中国建研院:聚焦国企改革创新D建工作方法 推进D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发表时间:2022-11-14 

作为科技型央企,中国建研院积极落实改革重点举措和各专项行动,在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和生产经营中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进D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把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中国建研院聚焦公司主责主业和党组织功能定位,坚持D建与深化改革、科技创新、生产经营同步推进,以巩固基层示范党支部创建成果、打造“基层D建创新示范工程”等为主要抓手,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创新方式方法,促进D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促进D建与深化改革深度融合

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进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发挥D建对改革的引领保障作用。

坚持以D建引领改革正确方向。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基础,把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首要任务,严格落实党组织“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举办干部集中轮训班,强化创新理论武装,研究改革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制定改革重要方案及工作举措,强化党组织把关定向作用,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坚持以D建推动改革举措落地。坚持党组织设置与深化企业改革同步推进,改革推进到哪里,党的组织设置就跟到哪里,实现“应建尽建”。分类指导所属北京建机院、环能科技、建研防火实施“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推动所属单位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全面深化经营管控模式调整,不断完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释放改革创新活力。

坚持以D建促进改革合力汇聚。把宣传国企改革政策和公司改革三年行动成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突出思想性、指导性、启发性、创新性,以推进会、座谈交流会和宣传报道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改革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向干部职工讲清楚“为什么要改革、怎么样改革”等问题,讲好企业改革发展故事,营造锐意改革的浓厚氛围。聚焦“改革进行时”主题,积极宣传改革重点专项工作成果、改革典型案例和改革三年行动成效,进一步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汇聚了改革合力。

促进D建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学习弘扬科学家精神,践行“智者创物”价值理念,将红色元素融入科研实践中,畅通D建与科技共融互促“双循环”,强化公司作为引领建筑业技术进步的“国家队”作用。

坚持以D建引领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导小组,指导所属三级子企业构力科技组建一支“老中青结合、以青年为主”的图形平台攻坚团队,依托30多年的技术积累,在短时间内完成基本框架的搭建和主要功能流程的验证,将现有装配式设计软件产品移植到新平台并顺利运行。

坚持以D建引领保障科研工作质量提升。深入研究公司科技创新相关工作,制定出台了《公司科研管理总则》等一系列制度,推进建立涵盖公司、二级单位、研发团队的三级研发体系,提前谋划和部署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持续完善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机制,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

坚持以D建引领保障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定期举办“科技大讲堂”,组织开展“院士大师寄语青年”、“致敬科技工作者”等活动,涵养科技文化氛围。坚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立足科技型央企业务特点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启动“领航工程”、“基石工程”,确定培养支持计划人选66人,其中,首席科学家5人、科技人才27人、经营管理人才5人、优秀应届毕业生29人,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新增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人。

促进D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D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中心抓D建,抓好D建促发展,扎实推进D建与生产经营互融互促。

坚持D建与生产经营同谋划同部署。不断增强管党治党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意识,做到D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向发力。年初召开工作会议,在总结和部署年度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对D建工作进行同步总结与部署。把D建工作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公司改革三年行动,结合实际制定年度D建工作要点,明确总体目标及具体工作举措。

坚持D建与生产经营同推进同落实。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逐级签订生产经营目标责任书,层层传导工作压力。每年年中,召开工作会议,同步推进D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坚持D建与生产经营同检查同考核。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结合落实基层D建联系点制度和分管联系工作,同步调研指导基层D建与生产经营工作。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年度工作和构建“大监督”格局,选取1-3项重点任务开展专项督导。不断优化领导人员综合考核、任期考核和二级党组织D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实行D建与生产经营考核内容融合、组织协同、结果挂钩,推动D建责任制考核和生产经营责任制有效联动、有机统一。(文章来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铜陵有色集团跑出改革加速度

发表时间:2022-11-14   

近年来,铜陵有色集团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企业活力。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内生活力不断迸发

铜陵有色集团坚持深入学习市场的逻辑、平台的思维,善用资本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个业务板块。2022年1月27日,下属安徽铜冠铜箔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安徽省首家分拆上市企业,募集资金规模位列安徽省企业历次IPO规模第二位、制造业企业第一位,成功运用资本市场为企业赋能加力。同年6月22日,铜陵有色集团所属铜冠矿建公司成功挂牌北交所新三板,非铜产业首次迈入资本市场,全力以资本的力量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设计研究院等公司产权多元化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健全现代化治理体系 企业经营不断规范

坚持将D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制定完善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明确党委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切实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不断完善子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功能作用。各级子企业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规范运行,并100%实现董事会外部董事占多数。

优化市场化运营机制 竞争实力持续增强

建立灵活用工制度。实施公开招聘,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招聘、人才引进等制度,近三年,累计招聘毕业生1268人,其中引进稀缺人才39人。在安徽铜冠铜箔公司、铜冠智能科技和铜陵有色设计研究院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单位,赋予选人用人自主权,打破身份限制,建立健全灵活的用工制度。按照管控模式、经营特点、所属行业等不同,对所属单位工资总额管理采用核准制模式和预算制模式,建立工资水平行业对标调整机制,将单位分为矿山、冶化、加工、综合和金融贸易五个片区,考核方式分为利润考核型、利润与成本并行考核型和个性化考核型三种类型,进一步完善工资增减与效益同向联动机制。

完善市场化选聘机制。着力建立以岗位管理为基础、合同管理为核心的契约化、市场化用工机制。深入开展企业负责人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95户子企业共235名企业负责人签署了“一书两协议”,1户子企业开展了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1名。建立完善员工职业生涯通道职位体系,实行管理人员提前退出领导岗位机制,建立了培养、使用年轻干部的育人用人机制。

铜陵有色集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20D精神,坚持问题导向,锚定目标任务补短板、锻长板、提质效,奋力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


中广核防城港核电:坚持对标先进 提高管理效能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核电运营企业

发表时间:2022-11-11 

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为中国广核集团二级子公司,作为中广核在西部首座商用核电站,肩负着中广核自主三代核电堆型“华龙一号”建设光荣使命,防城港核电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目前两台机组在运,两台机组在建,两台机组在筹。近年来,在创建世界一流核电运营企业的进程中,防城港核电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持续对标先进,努力追求卓越,实现在运机组安全稳定运行,WANO综合指数连续满分,并列世界第一,企业利润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华龙一号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组织人员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坚持战略导向 健全对标世界一流工作体系

以创世界一流为目标,理顺公司战略管理体系。防城港核电坚持把***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推进公司改革的根本遵循,以实现世界一流核电运营企业为核心目标,在理顺战略管理、PBA管理、风险管理、创一流管理,确保各体系有效衔接,相互支撑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公司创一流发展总体方案,明确公司实现长远发展基本原则,细化公司创一流核心指标,找准各领域“满分答卷”,为各领域对标世界一流指明前进方向、明确验收标准。

以规范推进流程为重点,优化对标一流工作体系。以公司创一流总体框架为牵引,建立对标“收集、研究、执行、监控”完整推进流程,明确三级责任落实制度,充分发挥领域协同作战优势,逐步推动年度对标目标达成。

以形成有效循环为目标,完善对标执行落实体系。将对标目标制定、过程推动、结果验证融入公司经营分析及考核体系,强化任务督办、推动落地见效。同时加大对标成果对领域战略目标的动态修订作用,滚动发展,逐步达成公司战略目标。

深化组织变革 激发企业管理效能

夯实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基础。防城港核电把牢治理正确方向,完善以“三重一大”为核心的指挥决策体系,不断推进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体系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领导核心作用。先后与秦山核电、中铝集团、广西投资集团等优秀企业对标,聚焦决策、执行、监督三大环节,完善公司决策制度体系,进一步明晰公司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确保相互不缺位、不越位、不重叠、不互相替代,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指挥决策体系和运行机制。为解决两台机组在运、两台机组在建、两台机组在筹,各类工作叠加上量、各项资源逐步紧张的局面,防城港核电创新建立党委管总模式,“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有力推动公司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设立“生产”“工程”“核准”3大战区,以实现战区目标为导向,建立跨部门人员统筹调配流程,优化资源配置。部门主建,运行、维修、职能各专业聚焦“战区”目标,从目标需求角度加强能力建设。

构建“红色引擎”新动能。深化“D建+”创新实践,构建“三队一区一岗”模型,建立党委引领、支部堡垒、党员示范、青年先锋“四项指数”,形成党员攻坚队、服务队和青年突击队多点协同,示范岗和责任区点面结合的D建融合模式。不断加强在机组大修、工程建设等重大项目中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党员在一线、党旗在一线。

把握关键环节 实现重点领域新突破

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把保证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作为首要政治责任,以“两个清单、一个责任制”为抓手,实现双重预防机制与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度融合;
以数字化专项为契机,推进“生产指挥中心、运行控制中心、设备管理中心”三大中心建设,为安全生产管理持续赋能。在衡量安全运营业绩的WANO指标对标中,防城港核电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坚持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科研主战场,积极推动核级阀门唇焊修复、水闸门清理机器人等科研成果在现场的应用。不断增加创新类项目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各类创新载体,在科技奖项、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知识产权、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改革。2019年至今累计完成9个国家级、区市级科研人才平台认定。(文章来源: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高速集团: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表时间:2022-11-10

十年来,内蒙古高速公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高速集团”)充分发挥内蒙古高等级公路建设主力军和战略投资主体的功能,以完善国家路网功能和框架为重点,提升企业现有路网结构,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品质服务”理念,打造“美丽高速”品牌,不断提升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2015年至2020年连续6年跻身“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开创了内蒙古交通企业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第一方阵”的先河,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竞争优势和动力支撑。

服务大局当好先行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

2012-2021年间,内蒙古高速集团全面履行高等级公路建设融资的职能,完成投资628亿元,参与公路建设项目30个,建设里程约1990公里。

十年来,内蒙古高速集团紧扣西部大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打通省际高速公路出区通道,完善国家路网布局;
加快省际通道提质升级,促进内蒙古与周边省区联动发展;
构建外通内联、便捷高效的区域交通,支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至2020年,内蒙古高速集团完成投资321亿元,先后建成内蒙古第一条、第二条双向八车道、第一条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其中,双向四车道G6京藏高速呼包段、G65包茂高速包东段华丽“变身”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对提升国家公路运输大通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构建呼包鄂2小时经济圈,加快推进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建的G7京新高速呼集韩段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是内蒙古继G6京藏高速后的又一条进京、出海交通大动脉。

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内蒙古高速集团相继推开新的出区通道、重点口岸高速公路、新机场高速公路的建设。丹锡高速公路克什克腾至承德联络线经棚至乌兰布统段高速公路(简称经乌高速)、G55二广(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二赛(二连浩特至赛汉塔拉)段高速公路、S43呼和浩特机场高速公路项目先后开工建设。

三个项目总投资概算185,6亿元。其中,G55二广高速二赛项目将打通纵贯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内蒙古向北开放战略,助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发挥重要的交通支撑作用。

近十年来,内蒙古高速集团所辖公路不断提质升级,路网通达深度大幅提升。

截至2022年上半年,内蒙古高速集团运营公路总里程达到452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41公里(占全区的30.7%),一级公路1444公里(占全区的16%),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占总里程的79%。所辖公路是内蒙古东进西出、南联北开重要运输通道,为完善内蒙古中西部“国高网”和打造“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北疆通途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打造向北开放桥头堡提供了重要的交通基础支撑。

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是内蒙古交通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近年来,内蒙古高速集团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公路建设施工的每个环节,最大程度地保护公路沿线河湖、草原、沙地的生态环境,诠释着绿色公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环保施工是“必修课”。在建工程经乌高速西拉沐沦河特大桥地处国家重要水源保护地。大桥施工中,所产生的各类固体废弃物都会被统一收集、分类处理。同时,钻孔使用的泥浆也被回收循环利用,工地污水三级沉淀后才能排放。

绿色施工,变废为宝。G65包茂高速包东改扩建工程以钢渣替代碎石,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95%以上,成为首批“内蒙古自治区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G55二广高速二赛工程项目采用沥青“厂拌热再生”技术和“水稳层冷再生”技术,旧路基层铣刨回收率为100%,再生沥青混合料达到了对所有废料100%的回收再利用。

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同期开展。作为全国绿色公路示范项目,经乌高速项目通过优化设计缩短公路坡脚外延,减少永久占地864亩;
施工零弃方、少借方,重点保存地表腐殖土100万方;
风积沙路段,路基施工与边坡生态恢复同期进行,极大地减少边坡裸露时间,为公路沿线草原、沙地后期高质量恢复生态创造有利条件。

服务提质路畅人和 

内蒙古高速集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建“美丽高速”品牌,打造“人、车、路和谐共融”的亮丽风景线,使人民群众在交通强国建设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在运营管理方面,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形成了微笑真心、服务贴心、助人热心、解释耐心、工作细心为核心的“美丽高速”窗口服务形象。通过推出“特色班组”创建五星级收费所,打造“北疆八千里亮丽雷锋线”拓展优质服务,参加“讲出你的品牌故事”交通运输优秀文化品牌展示和“最美中国路姐”评选活动,选树了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服务标兵。

在应急保畅方面,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开展直升机空地救援、消防应急救援、危化品车辆自燃等应急演练。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公司、高速交警、路政“一路三方”联勤联动机制,为公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在服务区建设方面,以“形成服务功能完善、服务品质优秀的服务区”为目标,不断完善服务区服务功能,设置多项人性化服务,让“草原驿站”更加温馨。公司4对服务区被评为“全国百佳示范”,8对服务区达标五星级水准,服务区文明服务创建走在了内蒙古高速公路行业的前列。

在推动“绿色交通”发展方面,在G6、G7、G65高速公路沿线新建36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打通1000余公里高速公路充电补能线,实现与“京津冀充电走廊”的连接,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绿色出行的美好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高速集团加快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步伐,特别是在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调结构优产业、强管理控风险,整合资源形成公路建设、养护、运营和路衍产业四大板块,集中打造公路施工、交通大数据、广告传媒旅游服务、汽车租赁、生态绿化、金融资产投资等十个业态,为突出主业、壮大产业,形成路畅人和、聚善集美、义利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迈入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中,内蒙古高速集团将全面总结和提升改革成效,不断完善路网结构,着力推进绿色、平安、智慧交通发展,全面提升人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水平,奋力书写人民满意交通新篇章,为建设亮丽内蒙古,推进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交通支撑。(文章来源:内蒙古国资委)

十年耕耘 内蒙古电力交出多张优异“答卷”

发表时间:2022-11-09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电力”)紧紧围绕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自觉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服务宗旨,架起千条银线,驭火追风逐日,情暖万家灯火,坚持奋进在路上。十年来,内蒙古电力售电量突破2300亿千瓦时、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45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超过470亿元,2022年营收将突破1100亿元。公司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255位,连续十年获评内蒙古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企业。 

十年耕耘,春华秋实,呈递非凡十年的蒙电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电力”)紧紧围绕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自觉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服务宗旨,架起千条银线,驭火追风逐日,情暖万家灯火,坚持奋进在路上。十年来,内蒙古电力售电量突破2300亿千瓦时、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45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超过470亿元,2022年营收将突破1100亿元。公司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255位,连续十年获评内蒙古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企业。

追风逐日 递交“绿色”答卷 

身处“双碳”的逐“绿”大潮,立足禀赋的无限“风光”。内蒙古电力坚持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力确保内蒙古“两率先、两超过”目标任务如期必成。

十年来,星罗棋布的风机,数以万计的光伏板,在茫茫瀚海戈壁矗立如峰、汇聚成海。开放包容的蒙西电网,所辖34座500千伏变电站、177座220千伏变电站、507座110千伏变电站,有力保障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4.9万千米输电线路,织密织牢了一张稳定高效的新能源消纳网络。自主研发的“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为电网赋予了灵动生机。内蒙古电力参与研发的“复杂电网自律-协同自动电压控制关键技术、系统研制与工程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大规模消纳清洁能源再添保障。创新开展风火打捆、风电替代辅助服务等参与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提高绿电交易比例,优化资源配置功效显著提升。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4台30万千瓦机组顶峰出力,在促进新能源消纳、应对严峻供需局面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乌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包头、乌兰察布等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迅速推进,预计“十四五”末,内蒙古电力建成和开工建设的抽水蓄能总装机容量将突破600万千瓦,到2030年,将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目前,蒙西电网统调装机容量突破8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达3202万千瓦,占比近四成,较十年前增长近2.5倍。预计2030年,蒙西电网新能源装机占比将达到60%以上,年度发电总量超火力发电总量,成为电力系统主电源。

银线舞动 描绘幸福答卷 

城区闹市辉映璀璨夜景,乡村牧野闪耀温馨灯火,边防哨所有了网电保障,地区重点项目日新月异……十年来,坚强智能的蒙西电网,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十年间,内蒙古电力累计完成电网投资1327亿元。500千伏主干网建设从“三横四纵”向“四横五纵”蝶变,18座500千伏、68座220千伏和254座110千伏变电站拔地而起,新建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2874千米。深入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8条银色输电线路蜿蜒北上,向蒙古国南部地区跨境供电,售电量突破115亿千瓦时。

十年间,“户户通电”工程提前两年鸣金,新农村配套电力设施建设任务圆满收官,抵边村寨电网改造升级攻坚三年行动顺利告捷。聚焦供电区域内29个贫困旗县,派出56名蒙电干部驻村帮扶,累计完成电力扶贫项目投资142.3亿元,为2354个中心村电网升级改造、18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按时通电、惠及8万多户贫困群众的573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顺利并网。城乡配网网架持续优化,智能化水平逐年提升,城市供电可靠率达99.93%,电压合格率达99.57%,“不停电、零感知、更可靠”成为蒙电客户的用电标配。

十年来,内蒙古电力持续发力打造高效率办电、高品质服务、高质量供电的用电营商环境。全面推广应用“互联网+”线上办电服务模式,在“蒙速办”App上开通蒙电线上办电通道,营销信息系统与内蒙古政务服务平台、内蒙古工改平台实现“业务互联,数据共享,一网通办”。“95598”客户服务热线全天候接通,实现与12345平台业务高效对接联动。推出“刷脸办电”创新举措,上电、变更、缴费等21项常规业务实现“掌上”即办。“三零三省”服务迭代升级,高、低压客户业扩报装流程环节大幅压缩,平均接电时间压减50%,最早在全国实现160千瓦及以下低压小微企业免费办电,累计为30.35万客户节省办电成本17.02亿元,客户电力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相关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进行案例推广。

创新破题 书写改革答卷 

“我们的新能源电量占总电量的65%,每个月基本上能给我们降低用电成本350万元左右。”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的运营总监算了一笔经济账。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属于政策鼓励类企业,按照政策可以优先购买新能源电量。

十年来,作为全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一块独具特点和优势的“试验田”,内蒙古电力始终把贯彻落实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化改革任务摆在重中之重位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改革要求,不折不扣落实输配电价改革、增量配电改革试点、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作、现货市场建设试点等各项改革任务。截至2022年8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注册主体数量达到2771家。公用燃煤火电机组市场化率达到100%;
具备超过保障电量发电能力的新能源企业也全部实现市场化发电。除居民、农业以外,全部用电企业实现市场化定价,市场化率超过90%。蒙西电网通过市场化方式消纳新能源电量超过600亿千瓦时,累计完成交易电量近9000亿千瓦时,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400亿元,为服务内蒙古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年来,内蒙古电力积极推进“科技兴电”行动,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显著创新创效成果。联合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区内外多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共同开展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共同申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3项,与华北电力大学建立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实验研究基地,与浙江大学建立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基地、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全面深化与上海交通大学校企战略合作。牵头承担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2项。“十四五”数字化转型“1-3-5”战略迅速成型,内蒙古电力首个基于“云平台”部署的新一代生产管理信息平台投运,开启蒙电“云”时代。头顶有无人机、直升机巡检,线路上、工地中有电子眼放哨,变电站内有机器人调度员值守,配电网线路故障实现“秒级自愈”。

十年来,内蒙古电力累计研发投入达到103亿元。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54项。新能源调度技术系统、大规模风电场并网适应性关键技术、变压器状态精确评价与检修方法、500千伏输电线路航检影像缺陷识别……多项自主研发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入生产现场,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强支撑。

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启动,内蒙古电力坚持D建引航,全面推动“D建入章”、党委会前置研究事项清单、“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纵贯到底、闭合交圈。所属子公司全部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和外部董事占多数,创新探索“一企一策”董事会建设管理范本,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体系逐步健全,聚焦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全覆盖,所属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率超过50%,三项制度改革走深走实,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活力和效率持续提升。自我加压,担当作为,起底解决处理近30年的历史遗留问题,11户“僵尸企业”全部得到妥善处置、累计压减所属各级子企业161户,清理处置低效无效资产2.63亿元,降低成本37.54%。内蒙古电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全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考核评估中均获得A级,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旗帜领航 镌刻初心答卷 

从“战”疫前线的亮丽党旗,到扶贫路上的熠熠党徽;
从抗震救灾的冲锋在前,到保电期间的彻夜无眠。十年来,内蒙古电力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守本职岗位,忠诚事业,担当奉献,“我是党员我先上”,全力保供电、保安全、保稳定,充分发挥了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了各级党组织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了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非凡十年,精彩答卷,更加彰显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十年来,内蒙古电力党委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进班组、进一线。广大党员干部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领悟更加深刻,“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自觉。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要求更加坚决有力。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构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建设,持续深化以案促改专项治理,把抓班子、带队伍体现在日常管理监督中,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十年来,内蒙古电力党委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认真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20字”要求,一批“80后”“90后”干部在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要项目中强本领、壮筋骨,挑起了重担。近两年,公司累计选派344名年轻干部、优秀人才在系统内外挂职,一大批优秀人才赴南方电网、三峡集团、正泰集团等企业挂职锻炼,迅速成长,成为骨干。以“蒙电最强党支部精品示范点(基地)”为契机,常态化推进基层党组织达标升级。

接下来,内蒙古电力将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20D这条主线,扎实工作,努力奋斗,为建设美丽北疆、建设伟大祖国贡献蒙电力量,在新时代献上实干奋进的崭新蒙电答卷。


用好“369”工作法 助力清廉国企宣教迭代升级

发表时间:2022-11-08

江苏祥泰电力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泰电力”)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坚定不移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369”工作法,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精心组织,强力推进,使公司党员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在认识上获得提高,在工作上得到促进,时刻将纪律挺在前面,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强化“3个到位”,落实组织领导。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公司党委第一时间学习传达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精神,学习上级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方案,统一思想认识,围绕“以案为鉴知敬畏、防微杜渐守底线”主题,明确活动主要内容、活动形式载体及工作要求。二是宣传发动到位。召开专题会议,下发方案,布置任务,明确责任,强调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职工开展教育活动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到教育活动和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确保活动开展扎实有效到位。三是组织保障到位。为了把宣传教育活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为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子分公司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任务书、时间表、线路图,全面组织实施,保证人员、内容、时间、效果四落实。

推出“6抓”实招,压实廉政责任。一是抓思想、强政治。要树立党风廉政建设首位意识,在公司党委领导下,加强思想领域建设,加强政治担当建设,注重强化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树正气、讲政治、敢担当、有作为。二是抓机制、强约束。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不断完善公司的体制机制,强化监督约束,进一步着力形成反腐败高压态势。三是抓少数、强示范。“少数人”和“关键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关键人和少数人要做到勤奋、廉洁、有正气。四是抓教育、强氛围。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各种预防性措施,经常进行谈心谈话,开展以案说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五是抓典型、强震慑。狠抓反面典型,对公司员工违规现象及时进行处理,对利用权力和平台谋取私利者,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六是抓团结、强合力。加强团结合作,相互协作、团结一心齐努力,全面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

创新“9廉”载体,丰富活动形式。一是读书学廉。公司党委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开展党纪法规知识学习,树牢清廉自律意识;
结合国有企业特色,组织各子公司主要负责人、职能单位全体人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党纪法规,购买、印发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读本、学习手册等780余套,确保学习全覆盖、无遗漏。二是宣传倡廉。公司加大对党风廉政建设法律法规及有关党纪、条例的宣传,进一步提升员工懂法、明纪、守规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同时,通过支部主题党日等平台,多次组织观看廉政教育警示片,特别是国有企业腐败案例,以案说法,进而触动干部职工的思想。三是书记讲廉。公司党委书记结合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为干部职工讲廉政党课,讲述国企人员应具备的勤、绩、廉、效方面的能力素养,做到有敬畏、知进退。四是座谈话廉。多次开展廉政谈心谈话,专题组织公司党委委员、各子公司经营管理层及家属进行廉政座谈,签订家庭廉政承诺书,深入开展主题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方面要放手干,一方面要严守廉政底线。五是群众评廉。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提升服务品质入手,将DS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一件件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事实,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为群众解难纾困。六是项目检廉。牢固树立依法合规和高质量发展理念,开展“五好”工程评比,突出安全生态建设、依法合规管理、专业系统发力,以项目为载体,提升安全、质量、进度、规范、技经管理水平,防范经营廉政风险。七是制度束廉。围绕公司重点领域风险,对集团公司经营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强化企业在重点领域的风险管理和权利约束,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体制机制。八是检查督廉。公司成立工作督查专班,对各部门、各子公司进行专项督查,检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财务运行、人事等重点领域,对督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督促限期整改落实,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工作闭环。九是文化涵廉。组织“我的家风故事”评选,开展职工廉洁书画、文创、作品、手工创作征集,进一步涵养公司廉政文化根基。


首发集团勇当首都开路先锋 绘就道路美好图景

发表时间:2022-11-07 

党的十八大以来,首发集团秉承着“干负责任的事业、做负责任的人”的企业精神,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首都发展大局,围绕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 “四个服务”水平提高,全面、优质、高效完成工程建设、服务保障、科研攻关、精准帮扶等各项任务,助力首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攻坚克难 绘就首都道路新图景

天高云淡,碧空万里,驱车驶入延崇高速北京段,目之所及尽是青山绿水。2019年12月,随着延崇高速北京段顺利完工,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到张家口赛区车程仅需1个小时。北京到崇礼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为1.5小时,京冀两地高速公路网、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保障北京冬奥会交通运输网更加完善。

这条被誉为“冬奥之路”的高速公路,是首发集团坚守工匠精神、精心打造的又一项品质工程,也是首发集团不断提升首都道路建设水平、勇当首都开路先锋的生动诠释。

十年阔步,首发集团始终将全心全意服务首都建设作为主责主业,围绕办好首都“三件大事”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目标,全力推进北京冬奥会、城市副中心交通基础设施、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等重点工程建设,为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贡献“首发力量”。

展开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图,南北方向穿城而过的东六环高速公路尤为显眼,它如同一把“尺子”,把城市划分为两大片。如何消除“断头路”,“缝合”割裂的城市空间,是城市副中心建设面临的难题。

由首发集团建设的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成为“破题一笔”。完工后,原东六环车流将从“地下隧道”通过,东西向道路实现贯通。地面上原有道路将被改造成宛如建在空中的“高线公园”,预计增加绿化面积约50公顷,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绿色空间。

在丰台站枢纽及周边路网建设工程中,首发集团顶着拆迁困难和工期紧张的双重压力,实现了丰台站周边道路按时具备接驳功能,向社会再次展示了“首发速度”。

一张图规划、一体化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舞台越来越宽广。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首发集团秉持着“立足首都、协同津冀”的发展定位,助力区域公路网持续织补加密,累计建成通车京台高速北京段、京开高速拓宽、延崇高速北京段及首都地区环线高速等一批高速公路项目。横跨南北、横贯东西的通达路网让三地协同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

党的十八大以来,首发集团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强化顶层设计,建设在线管控平台,推进数据资源共享,有序推进数字化建设,打造“数字首发”,在北京路网不断展开的图卷中,绘下了一个个亮眼的闪光点。

从信息化管理、数据化控制、标准化建设到“平安工地”的示范项目,首发集团不断探索公路建设新模式,破解资金难局、拆迁难点、工期难题、技术难关,使工程建设的速度与质量、效益与民生得到完美统一。

北京五环绕城高速公路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京新高速上地斜拉桥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以及“李春奖”;
延崇高速北京段荣获第十四届第一批中国金属钢结构金奖工程,成为绿色公路建设第一批典型示范工程和品质工程示范项目、智慧公路试点项目;
东六环改造工程荣获第三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金奖、第二届“市政杯”BIM应用技能大赛综合组一等奖……多项高品质工程、几十个“重量级”荣誉,共同见证了首发集团在着力打造首都现代化道路交通体系过程中创造的“奇迹”。目前,首发集团建设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745公里、城市道路达到917公里,城市交通框架“内联外达”的功能充分彰显。

十载风雨,步履坚定;
十度春秋,砥砺前行。首发集团肩负国企责任,执着于卓越品质和信誉追求,致力于服务首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承建了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建设难度大、综合效益明显的重点公路工程项目。无论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还是交通枢纽,回首十年,硕果累累。

精益求精 彰显为民服务新担当

首发集团始终将“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贯穿于工作全过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接诉即办为抓手,努力在道路交通领域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在收费岗亭的微笑中,在开拓市场的奔波里,在冬奥保障的最前沿,首发人立足岗位、拼搏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首发精神”。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首发集团所辖交通枢纽承担观礼、游行、联欢等活动人员集结疏散任务。为此,首发集团启动7处备勤点,开展场地维护及环境整治,配合观礼、群众游行、联欢活动指挥部,圆满完成集结疏散保障任务。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首发集团承担交通保障任务,京礼高速阪泉服务区作为冬奥会延庆赛区远端安检点和交通换乘中心,高效完成场馆安检、设施改造及场馆形象景观布置,多次为参赛运动员车辆提供停靠保障,得到了赛事组织机构的高度赞誉。首发集团以高水平服务书写了“双奥之城”的辉煌篇章。

“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面对重大活动保障任务重、时间跨度长、疫情防控压力大等困难,首发集团一次次立下军令状。

在党的十九大、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活动服务保障中,首发集团坚持首善标准,落实落细各项任务,保障重大活动顺利举办。仅2019年,首发集团就实施道路整治和景观提升工程30余项,投入人员5.3万余人次,保障车辆通行5.23万辆次,树立起首都交通的新形象,向世界展现了首善之都的风采。

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了坚实支撑。而这背后,是首发集团十年如一日,以高标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人民出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担当笃行。

在首都机场南线岗山收费站的岗亭里,党的十九大和20D代表、首发集团“秋子服务”品牌带头人方秋子每天微笑着重复几千次“您好”“再见”。坚守三尺岗亭16年,她练就“判别车型一眼准,打票收费一手快,唱收唱付一口清,点钞识钞一指明”的精湛技能,成为引领高速服务领域的首善标准,让“秋子服务”成为首都高速公路的亮丽名片。

没有一种使命,比“满足人民美好出行需求”更伟大。从温馨美好“秋子服务”,到无微不至“艳华窗口”,再到暖心守护“一路有我”,近年来,首发集团围绕“适需服务、畅行高速”,构建多层次服务品牌体系,倾力打造品牌服务,为司乘人员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品质旅程”。

“把路养好,是我对首都、对事业不变的承诺。”全国劳动模范、2021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吴喜军说。对他而言,踏实笃行,投身公路养护事业,毕生无悔。

吴喜军以一抹橘红战风霜,成为首发集团以高标准高质量养路、践行为民情怀的有力注脚。十年间,首发集团平均每年完成城市路面维修20万平方米以上、桥面维修1万平方米以上,平均每年检测高速公路近4000车道公里,检测桥梁2000座以上,路容路貌持续优化,司乘人员尽情品味出行之美。

艰难方显勇毅。2019年,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工作在全国合力推进。首发集团克服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多重挑战,短短6个月时间内完成拆除6座省界收费站、新建217条称重检测车道、245套ETC门架系统等关键任务,为撤站工作高效、平稳落实提供了坚实保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从及时开通应急物资通道到针对重点区域科学实施分类防控措施,首发集团果断决策、沉着应对,确保疫情防控期间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快捷畅通,城市交通场站安全运行,全力守护首都疫情防控运输“生命线”。2022年,首发集团多次在北京市属国企接诉即办排名中名列前茅,截至10月,先后有4个月排名第一。

矢志创新 开拓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各项设备改造、创新20余项,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30余项,信息化系统开发14项,企业标准、标准化手册、指南、参与行业标准编制13项,工艺工法总结创新6项……盘点首发集团十年科技创新成绩单,一串串数据勾勒出首发集团从传统的工程型企业转变为以技术为引领的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脉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奋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途上,大国之都步履铿锵。新形势下,首发集团勇当创新尖兵,统筹重大科技研发,推动先进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工程建设、运营服务、养护作业、路产维护的科技含量。

迎难而上、创新有成,这是首发集团精品工程频出的“秘诀”之一。东六环改造首次应用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同步双液注浆关键技术,月进尺数次刷新国内纪录;
新首钢大桥工程实现全球首例可直接用于加工制造的数字桥梁模型技术应用,形成3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
广渠路管廊工程首次采用桩基托换法等创新技术,探索布局未来基础设施建设……十年来,在首发集团先后实施的重大项目中,科技底色持续彰显,成为引领品质工程建设的强力引擎。

作为首都国企攻坚科技创新的题中之义、应有之为,首发集团以科技赋能,助力首都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远不止于此。

探索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创新,完成基于C-V2X技术的L4级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测试工作,在全国首次成功实现隧道内乘用车3车自动驾驶和重卡队列跟驰等10余项场景测试;
先后开拓电子支付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应用及拓展、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智慧高速管理系统,实现人、车、路、环境实时信息交互,形成“安全、高效、环保”的主动交通管理系统;
首发云平台承载各类应用系统160余例,基础设施利用率提升3倍,机房空间节约2/3,能耗降低50%以上,实际节约信息基础设施投资、运行维护服务成本达到50%;
开发智慧停车运营管理系统,全面推行停车场信息化改造,推广无人值守模式,目前,已承接14个路外停车场、35个社区停车管理业务,运营停车位超18万个,停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实现智慧养护,综合运用无人化巡查、仿真设计、全景感知技术等,提高管养效率,节约养护成本;
积极研发园林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生态新产品,开创裸露坡面植被修复新技术,研发推广海绵城市建设,以屋顶绿化技术打造城市空中花园……科技创新引擎全速转起、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有声、企业发展动力尽情释放,十年阔步,首发集团真正走出一条了具有企业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子。

“十四五”时期,首发集团确立了“三个转型”的目标,努力从传统的任务导向转型为市场导向,从传统服务型转型为现代服务型,从传统的工程型企业转型为以技术为引领的创新型企业。首发集团将继续为首都发展构建起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运输体系。

精准帮扶 开辟乡村振兴新天地

5月20日4时,天刚蒙蒙亮,北京市延庆区香营乡聂庄村现代蔬菜种植园的蔬菜大棚里已是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麻利地将刚刚采摘下来的奶白菜装上货车,送往首发集团。

聂庄村现代蔬菜种植园由村集体种植经营,销售全部由首发集团承担,是首发集团“一企一村”帮扶项目的成果。通过收益按比分配、提供劳动就业等方式,种植园带动全村51户低收入家庭增收致富。

2016年起,首发集团从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聂庄村进行精准帮扶,并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帮扶工作。2019年,聂庄村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所有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低收入标准线。

老百姓的钱包越来越鼓,聂庄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首发集团也由精准扶贫之路走向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秉持着“让乡亲们过好光景”的人民情怀,首发集团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把消费帮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助力脱贫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脱贫农户稳定增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首发集团“首发路客”消费扶贫产品中心,来自7个省市的300余种扶贫产品琳琅满目;
消费帮扶展销会上,近百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帮扶产品受到青睐;
“京一根·路客粉”亮相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速驿站化身“帮扶窗口”……从田间到餐桌,农产品打开销路,老百姓的致富路才能畅通。首发集团通过对接企业内需、动员职工参与、服务社会公众等多种方式,扩大消费帮扶参与范围,丰富消费帮扶参与路径,形成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联动。

截至目前,首发集团所属单位与内蒙古消费帮扶产品销售企业签订消费帮扶合作框架协议4个,进一步打通脱贫地区直采渠道。所属各单位职工食堂和工会按照预留不低于年度采购农副产品份额的30%开展消费帮扶,其中2021年累计消费帮扶3207万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广大职工通过到双创中心、展销会购买等多种形式,主动参与消费帮扶累计约30万元。

此外,首发集团在5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内的9个“首发路客”便利店内设置消费帮扶产品专区,在天通苑北交通枢纽站试运行两台消费帮扶智能货柜,为公众提供更为便捷的帮扶体验。

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经验、作出更大贡献,这是首发集团的荣光,更是其肩负的使命担当。十年来,首发集团主动作为,不折不扣落实各级各项帮扶政策,统筹协调各项帮扶工作,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2021年,首发集团报送的《全方位打造帮扶新窗口 多路径助力乡村振兴》获评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

走在前、开新局,其时已至、其势已成。首发集团将走好走稳走实每一步,为助力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为稳步开局首发集团“十四五”而不懈奋斗。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深刻感悟思想伟力 坚决端牢能源饭碗

发表时间:2022-11-04  

2021年10月21日,书记在胜利油田考察调研时指出:“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党的20D报告要求:“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确保能源安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20D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胜利油田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端牢能源饭碗是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核心要求。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当前,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加大,能源供应短缺加剧,更加凸显了能源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极端重要性。***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牢记***总书记在考察胜利油田时作出的“要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夯实国内产量基础,提高自我保障能力”的重要指示,坚决落实油气勘探开发“七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深地工程”油气项目,不断开拓油气战略接替新领域,全方位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奋力实现“勘探大突破、原油稳增长、天然气大发展”,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端牢能源饭碗是更好服务国计民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始终坚持艰苦创业、报国为民,努力为国家提供能源和材料、满足人民生活需求,致力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石化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而生,在39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发展成果体现在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面对新的形势任务,能源的饭碗不仅要“端得稳”,确保稳定能源供给;
而且要“端得好”,不断提高能源供给质量,推动石化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积极引领带动能源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端牢能源饭碗是提高石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选择。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石油是国民经济的血液,石油石化工业担负着保障我国能源供给重任,实现世界一流是国之所期、民之所盼,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石化要努力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中站排头、当先锋,落实好***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努力在科技创新上争创世界一流,打造行业重要创新策源地;
落实好***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在绿色低碳发展上争创世界一流,树立行业绿色发展新标杆;
落实好***总书记“两个一以贯之”的要求,努力在现代企业治理上打造世界一流,做到治理规范、行稳致远;
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能源支撑。

面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历史重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在“端牢能源饭碗”这场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油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增储上产势头良好。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石化原油生产创近4年同期最大增长量,“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已落实4个亿吨级油气区,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正式启动建设。截至9月底,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产气超470亿立方米。全方位实施转型发展,传统业务提质升级,新兴业务加快布局,向综合能源服务商加快转型。积极发展新能源,在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加氢站建设运营等方面持续用力,建成充换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加油站各1500座以上。建成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奋力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20D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引领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创新效率,加快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弘扬优良传统,进一步提振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加快建设具有强大战略支撑力、强大民生保障力、强大精神感召力的中国石化,在新征程上为党和人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石油:坚持依法合规治企 为建设世界一流法治企业提供坚强保障

发表时间:2022-11-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法治思想,引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依法治企是依法治国的微观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指出,守法经营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一个重大原则,各类企业都要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中国石油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把坚持依法合规治企作为贯彻落实***法治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机制,狠抓责任落实,强化能力提升,在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建设基业长青世界一流企业进程中发挥了保驾护航作用。

坚持理论引领谋新篇,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为建设世界一流法治企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石油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全面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

在学思践悟、精准理解上下功夫。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党组带头学、及时学、跟进学、系统学、研讨学,准确把握***法治思想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做到真信笃行、知行合一。举办党组成员和全体党组管理干部参加的***法治思想专题学习班,开办公司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线上培训班,持续推动各层级再学习、再领会、再落实,不断强化思想引领。

在谋篇布局、顶层设计上下功夫。把坚持依法合规治企列为公司“四大兴企方略”之一,纳入公司“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建设治理现代、经营合规、管理规范、诚信守法的世界一流法治企业总体目标和路径,到2025年,法治企业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到2030年,法治企业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多数企业达到世界一流法治企业水平;
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法治企业。制定出台《关于深化依法合规治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法治企业的实施意见》,以坚持依法合规治企和强化管理为主题召开公司领导干部会议,专题部署、系统推进,不断完善依法合规治企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

在加强领导、把牢方向上下功夫。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把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合规治企各方面各环节,一体推进依法治企与从严治党,巩固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完善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运行机制,发挥党组(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公司党组和所属企业党委将依法合规治企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总体谋划和推动落实,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分析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依法合规治企的正确政治方向。

在统筹推进、贯通融合上下功夫。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把握依法合规治企与强化管理、公司治理的关系,始终将强化管理作为企业有效运行的基础和前进的动力,将依法合规治企作为企业一切活动必须遵循的底线和红线,将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一项根本性制度安排,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统筹把握依法合规治企与深化改革的关系,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依法合规为前提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的措施提升依法合规治企水平,实现改革与法治“两翼齐飞、双轮联动”。

坚持纲举目张抓关键,优化完善法治建设重点措施,为建设世界一流法治企业提供健全机制保障

依法合规治企涉及方方面面,抓住重点、抓牢关键才能事半功倍。中国石油聚焦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法治企业的目标,突出关键环节和重点事项,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增强依法合规治企的针对性、实效性。

完善依法治理机制。按照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公司章程为依托,依法厘清各治理主体职责边界,构建“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体系;
持续完善上市公司和控(参)股企业依法治理机制,既注重防范公司人格混同风险,又注重避免“控股不控权”、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持续完善依法决策机制,确保每项决策于法有据、风险可控、稳妥可行,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完善制度建设机制。坚持把制度建设摆到重要位置,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着力健全总部、板块(专业公司)、企业“三个层次”和法人治理类、职能管理类、专业管理类、生产作业类、党的建设类“五个类别”的制度体系,持续提高制度质量,狠抓制度执行,不断提升制度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目前,公司总部层面现行有效制度730余项,基本实现重要经营管理事项制度全覆盖,为规范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围绕服务保障公司战略实施、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强化重大事项法律参与深度,总法律顾问和法务部门常态化参与党组及董事会重要决策会议,各级法务人员年均出具法律意见6000余份,法律专业保障质量和效果持续提高。强化合同全过程管理,组织制订全面覆盖各领域的125份合同示范文本,将重合同、守信用全面落实到对外交易、内部交易、关联交易全过程,注重合同履约过程中的权利维护,加大合同突出问题治理力度,确保实现规范交易、简约交易、阳光交易。贯彻“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强化案件预防处理和全链条管理,加大主动维权力度,建立完善防范、打击外部侵权的长效机制,近3年年均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25亿余元。完善合规管理机制。牢固树立全员合规、主动合规、实质合规的理念,优化合规管理体系,加强合规风险防控,为企业防控风险、稳健经营提供了重要基石。适应当前国际环境日趋严峻复杂、海外业务法律合规风险加剧的实际,制定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全面加强涉外法治工作、促进境外业务依法合规经营的实施意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依法合规开展国际投资、贸易和生产经营,深入做好税收、数据信息安全、反垄断、环境保护等方面风险防范和应对,有效确保了海外业务安全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系统推进强合力,全面落实落细法治建设各方职责,为建设世界一流法治企业提供高效组织保障

依法合规治企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上下同心、协同推进。中国石油持续构建领导带头示范、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员共同参与的依法合规治企工作格局,强法治、强合规成为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追求和一致行动。

注重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认真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所属企业主要负责人坚持将落实法治建设要求与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将带头厉行法治贯穿履职全过程。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带头依法依规办事,带头强化内部管理,着力当好循法度、强法治、重合规的示范者引领者。将依法合规经营情况纳入企业领导班子业绩考核,每年开展法治建设检查,考核结果与企业工资总额和领导班子成员绩效奖金挂钩,实行严考核、硬兑现,推动了法治责任的有效落实。

注重职能部门责任落实。督促法务部门落实依法合规治企综合管理和专业保障部门职责,扎实开展法治企业建设组织推进、综合协调、督办检查工作,持续提升法律专业水平和法律管理能力,推动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在参与重大事项、防范重大风险、维护重大权益中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保障作用。按照管业务必须管依法合规的要求,推动其他职能部门深化本领域依法合规治企,结合管理实际突出抓好制度建设、合规管理、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明确任务、细化措施,确保依法合规治企要求在各项业务活动中落地见效。

注重全员参与。以关键涉法岗位为重点,将法律法规要求、法律合规风险点、风险防控措施要求逐一对应到岗位,编制《重点岗位法律合规风险防范指引》,加强培训宣贯和实施,推动依法合规治企要求融入到业务、落实到基层、细化到人头。用好抓基层打基础这一石油工业“传家宝”,把提升基层员工法律意识和合规能力纳入“三基工作”,将掌握岗位必备的法律规定、制度要求、操作标准纳入基本功训练体系,加强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全面提升岗位员工依法规范操作和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多措并举提素质,全覆盖强化员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建设世界一流法治企业提供过硬能力保障

提升全体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法治素质,对于深化依法合规治企至关重要。中国石油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强企和文化引领战略举措,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法律人才队伍。

突出领导干部法治能力建设。健全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与时俱进完善培训内容,重点加强***法治思想专题培训,加强宪法、党章以及相关法律政策和党内法规的培训,使各级领导干部懂法懂规、知法知规,明白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事情应该怎么干。注重强化实践锻炼,让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经营环境复杂、矛盾纠纷多发、合规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和吃劲负重的岗位上经受磨砺,在法治建设示范企业创建、合规风险问题应对、纠纷案件解决等实践中经受考验。通过学习培训和实干实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精益管理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抓好法律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突出抓好专业化总法律顾问队伍建设,配齐配强重点企业总法律顾问。盘活用好现有法律人才,充实法律合规岗位配备,探索建立跨区域交流机制和建设区域法律机构,多渠道引入法律人才,多举措用好法律人才。目前,公司已经建立起一支拥有专职法务人员1600余人的法律人才队伍,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保障权益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营造依法合规企业文化氛围。把依法合规治企作为新时代石油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多样化,加强全员廉洁教育,使依法合规、诚信守法、廉洁从业成为全体干部员工的自觉行为和基本准则。深入开展“转观念、勇担当、强管理、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守法合规,通过铁人先锋APP、短视频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及时选树先进典型,总结推广鲜活经验,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法治建设生动局面。

法治兴,企业兴。2021年,中国石油国内外油气生产、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创历史新高,经济效益和上缴税费位居中央企业前列。2022年前3季度,公司经营业绩连续创历史同期新高。中国石油将深入落实***法治思想和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法治企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不断夯实基业长青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的法治根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贡献。


航天科技:创新突破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航天力量

发表时间:2022-11-02 

***总书记在2022年5月2日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中指出,“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人创造了以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嫦娥五号采样返回、天问一号一次实现“绕、着、巡”为代表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奇迹,全面开启了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为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供了强大战略支撑。

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征程中不断刷新中国高度

***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十年来,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牢记嘱托,心怀梦想,一步一个脚印,矢志拼搏奉献,圆满完成了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取得一批领跑世界的科技成果,大幅提升了我国进入空间、探索空间、利用空间的能力水平。

十年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巨大成就。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庞大、系统组成最为复杂、技术难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航天重大工程。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2022年7月24日,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我国空间站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十年来,我国独立自主完成中国空间站从设计、制造到测试的全过程,太空交会对接的时间从44小时缩短到7小时,航天员驻留的时间从13天增加至半年。目前,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神舟十四号和天舟四号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在轨稳定运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不断探索进步,在世界航天领域树立起了崭新标杆。

十年来,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探月工程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球,月球探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以六战六捷的成绩完美收官,开创了世界探月史奇迹。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圆满成功,天问一号一次完成“绕、着、巡”三大任务,拓展了星际探测新边疆,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羲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取得多项探测成果,我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成功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电磁监测、暗物质探测、量子通信等科学卫星,获取了一批宝贵的原始数据,使空间科学研究实现从一般性普查、验证性重复研究为主向先导性试验、原始性创新转变。

我国先后实施44次宇航发射,将59颗北斗卫星(含北斗试验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图为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随着最后一颗北斗卫星发射入轨,我国提前半年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目标任务。

十年来,我国火箭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运载火箭是一切太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发展的舞台就有多大。2022年8月20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五号04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第103次发射成功,创造了新的连胜纪录,仅用2年零3个月就打破了之前15年保持的纪录。回首十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共实施270余次宇航发射,长征火箭年发射次数从19次攀升至48次,每百次发射周期缩短到33个月,其安全性、可靠性、成功率和入轨精度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等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应用飞行,长征十一号实现海上商业发射,我国目前在役的10余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不仅能够向高中低不同地球轨道发射卫星、飞船、空间站,还具备了发射无人深空探测器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航天产业链在设计、制造、生产、试验、管理全链条上各方面能力的整体跃升,为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航天科技集团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命根子”,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强技术联合攻关等一系列措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密集突破,航天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取得重要成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更为凸显。

自主创新成就北斗三号。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从太空驻留到火星探测,从运载火箭升级换代到嫦娥五号携月壤归来,自主创新已成为中国航天的成功密码。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瞄准世界一流水平,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先后攻克了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关键核心技术,北斗三号卫星部组件实现100%国产化,真正做到了自主可控。北斗三号卫星寿命大于10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服务可用性优于99%……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服务,标志着我国北斗导航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取得决战决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跨越发展,是我国攀登科技高峰、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是我国为全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

聚力“从0到1”,自主可控水平持续提升。航天科技集团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调整优化创新体系的力量结构与布局,突出“从0到1”的原创导向,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亚轨道重复使用运载器飞行成功,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完成两万米高空飞行,直径3.5米/500吨级整体式固体发动机、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型发动机试车圆满成功……十年来,我们攻克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部分技术实现从跟跑、并跑发展到领跑,在相关领域处于世界前列。建成功能完善、设施完备的现代航天科技工业体系,航天产品的设计、制造、试验验证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型号并行研制、批量生产、高密度发射的能力大幅提升,满足了当前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积极参与国家“走出去”战略,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持续提升空间基础设施、商业发射服务等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中国航天成为我国创新成果出口的重要代表。

人才高度成就事业高度。航天科技集团始终将人才作为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建立了由35名两院院士、130名国家级专家、3000余名集团及院所级专家构成的领军人才队伍,打造了两万余名由型号两总、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和主管设计师构成的型号科研骨干队伍,形成了颇具规模、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雁阵”人才梯队,走出了一条自主培养高端科技人才的特色道路。大力赓续传承航天系列精神,建立了以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处国家工业遗产、5个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5个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个航天精神教育基地为主体的宣传教育平台,汇聚起建设航天强国的磅礴力量。

用航天科技创造美好生活

***总书记强调,让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十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融入新兴领域和重点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充分发挥航天技术、能力、产品对经济建设的牵引带动和溢出效应,用科技的力量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

以航天科技实力和系统工程理念为冬奥会提供技术保障。2022年2月至3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中国全面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赢得了全世界的高度赞誉。航天科技集团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技术保障实施单位,承担了地面舞台、威亚、火炬、冰立方(含五环)、指挥监控、通信系统、地面显示系统、冰瀑、指挥中心、央视视频播放及VR、视频渲染机房等11个大项目。航天科技集团冬奥专项管理及技术团队用探索浩瀚宇宙的智慧和严慎细实的技术保障措施,以航天系统工程思路及理念全力以赴保证了冬奥专项工程各项目保质保量完成,让“中国式浪漫”温暖世界,展现了中国航天力量,呈现了中国航天精彩。

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卫星应用体系。加速构建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形成了以中星、亚太、天通等系列卫星为代表的通信卫星体系,以风云、资源、海洋、环境减灾、高分等系列卫星为代表的遥感卫星体系,以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气象水文、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环境治理、应急救灾等领域,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和优质的服务。通信卫星累计为国内1.4亿户家庭提供直播卫星电视服务,投入运营的高通量卫星通信容量超过我国之前在轨通信卫星容量总和。导航卫星为世界用户提供高精度服务,为超过700万道路运营车辆、4万艘海洋渔船提供保障服务,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建成了0.5米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星座,风云气象卫星提供天气预报精准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球用户增加到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建设国际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航天智慧。

培育打造“航天+”产业新业态。加强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产业化发展,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应用到国民经济各领域,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型无人运输机完成国内试点航线首飞,粉煤加压气化“航天炉”满负荷连续运行时间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国内首套氢液化工厂投入商业化运营,高性能膜材料、工业“三废”处理、石油火工品、增雨防雹火箭等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推动特种装备、先进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集群和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物联网、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智慧产业快速发展,有力支撑了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

奋力谱写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篇章

***总书记勉励新时代航天人,要“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断深化实践探索的理性认知,努力形成“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发展模式。

铸造国之重器。航天是我国大国地位的重要体现。要加快推进新一代运载火箭更新换代,完成新一代载人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首飞,提高我国运载火箭的整体技术水平,使我国具备更为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能力。大力发展低成本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运输系统、亚轨道远程空天运输系统等技术,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助力未来航天运输领域大发展。

打造国家名片。航天强国立基于先进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研发制造能力。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担当,打造航天原创技术策源地,勇当现代产业链链长,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实现载人空间站长期在轨、月球极区采样返回、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构建等中国航天发展新目标,积极推进载人月球探测、小行星探测等重点工程,全面掌握多种无人深空探测手段,将国家重大航天工程打造成享誉世界的“国家名片”。

月球着陆起飞试验场是我国探月工程重大研制保障条件建设项目之一,主要用于满足探月着陆器在最终着陆段的悬停、避障、缓速下降段地面试验以及着陆缓冲、着陆稳定性、上升器起飞试验等需求。图为我国建造的月球着陆试验架分系统,俗称“蓝塔”。

扩展空间应用。航天强国要有成体系发展空间基础设施的能力。要加快建设随遇接入、高速互联的卫星通信系统,全域感知、全球覆盖的卫星遥感系统,全球连接、按需服务的卫星导航授时系统,响应迅速、精准有效的空间维护与服务系统,大幅提升空间基础设施应用与服务水平。以支撑国家战略、服务国民经济、创造美好生活为使命责任,推动“航天+信息化”产业深入发展,在卫星应用、无人系统、氢能等领域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高端产业链,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深化国际合作。对外输出航天技术和产品是体现我国大国地位和影响力、展示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标志。建设航天强国,要有在充分满足本国发展需求的同时,为其他国家提供优质航天产品和服务、持续开展国际空间交流合作的能力,推动人类航天事业共同进步。在宇航出口领域,推动一批卫星整星、零部件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实现高端宇航产品出口。在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领域,进一步拓展卫星运营及服务国际市场,逐步建立空间基础设施全球服务网络,大幅提升主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着力提升航天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互利共赢的发展形式,使航天活动成果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增进人类福祉。


陕西铜川:打造D建引领的“一网治理”工作体系

发表时间:2022-11-01

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以D建为引领,聚焦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坚持重心下移,持续优化网格体系,完善网格运行机制,实现组织建设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群众满意在网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建强组织体系,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坚持把小网格治理纳入城市大治理格局,搭建科学严密的网格组织架构,筑牢D建引领基层治理根基。科学划分治理网格。综合考虑社区范围、街区分布、人口密度等情况,按照每个网格覆盖300-500户的标准,通过对社区户数、运行情况等逐一排查摸底,将城区1380个网格调整优化为526个,确保治理全覆盖、精细化。推动多网合一、一网统筹,一次性整合政法、民政、信访、卫健等重点领域相关职能,统一归属“全科网格”管理。组织跟进引领网格。探索构建“四纵四横”D建网格链条,纵向上明确“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责任链条,横向上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网格党支部、驻区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四方联动机制,升格32个社区党支部为党委(党总支),成立网格党支部456个、楼栋党小组2280个、党员中心户3189个,将党支部建在网格、党小组建到楼栋,推动党组织有机嵌入治理经脉。配齐力量充实网格。采取面向社会招聘一批、社区“两委”成员和党员骨干选拔一批等方式,共招聘选配专职网格员569名,每月为每名专职网格员发放薪酬,所需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全科网格员常态培训机制,强化工作考评,通过电话回访、居民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掌握网格员工作情况,考核结果作为其续聘解聘、薪酬发放的重要依据。

凝聚各方力量,激活基层治理“全盘棋”。坚持资源下沉到网格,推动多方力量汇聚网格,为群众提供精准优质服务。党员干部包联网格。全面推行网格一线工作法,由1名区县委班子成员、1名部门负责人、1名街道班子成员共同包联一级网格,每季度入网走访排查,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让党员干部人人都有“责任田”。今年累计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出行、污水管网改造等民生问题120余件。疫情期间,3.5万名在职党员在网格中亮身份、领岗位、作表率,积极开展“敲门问需”入户排摸,主动解决居家隔离、居家监测对象生活困难,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2万次。部门单位联建网格。建立“街区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机制,每季度由街道社区党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商定网格服务事项。今年以来,全市210家部门单位与网格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落实服务项目94个,协调解决小区停车难、堵塞消防通道等便民实事74件。社会力量融入网格。积极引导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公益团体参与网格治理服务,推动26家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担任网格党支部“兼职委员”,全市69家爱心企业与网格开展共建,实施便民餐桌、公益体检、爱心助学等项目46个,136家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爱心培训、健康义诊等服务253批次,实现了各方齐上阵、服务零距离。

优化服务功能,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促进基层治理更加精细高效。“线上线下”收集民意。充分利用智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12345市民热线,通过线上收集梳理多种途径信息,实现精细分类、精准分级、精准转办。建立网格员日走访、日巡查制度,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矛盾排查化解、民意搜集调查等具体工作,做到“经常巡、随时访、及时记、实时报”。“一呼百应”调度处置。建立部门、街道、社区三个基层面快速响应机制,网格发现的一般性问题由网格员现场直接办理,重大问题按照“网格发现、街道派单、部门受理、定期反馈”的模式予以解决,今年全市共累计排查发现问题1580余件,办结率达98%。“红色代办”精准对接。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网格建立178个“邻里和合厅”,推动便民服务下沉网格、由网格员代办,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成立以党员和居民骨干为主的“红色代办”服务队,免费为孤寡老人、伤病(残)人员等特殊群体提供代办服务,全市526个网格为居民群众办理医保、公积金、残疾人补贴等事项4.1万余件。


中国绿发刘宇: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谱写高质量发展绿色新篇章

发表时间:2022-11-01 

***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绿发),始终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城市建设、现代服务业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绿色产业投资集团。

旗帜鲜明做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中国绿发党委牢牢把握政治属性是国企根本属性,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持续抓牢,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牢记国企“姓党”第一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中国绿发坚持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根本政治规矩,落实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首要议题”制度,坚持把学习领悟***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领导干部任职上岗“第一堂课”,把对党忠诚作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第一要求,深入学习领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二十字”标准,全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企改革部署,成立党委书记挂帅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统一思想、统筹部署、群策群力,推进改革转型取得圆满成功。

牢记国企“强国”第一使命,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中国绿发时刻胸怀“国之大者”,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为己任。全面落实《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积极对接战略区域规划,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谋划、主动发力,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的产业发展极。面向“双碳”新目标新任务,积极构建了以绿色能源、绿色地产、幸福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等为发展方向的绿色产业集群,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贡献。在深化改革发展中,中国绿发不断做强做优做大,2021年全年收入稳健增长,利润显著提升,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改革创新、发展壮大之路。

牢记国企“为民”第一价值追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绿发深刻认识到,人民至上是国企的价值追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国企的奋斗目标,始终把公司改革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要同频共振。在打好疫情防控总体战、守护人民群众健康中彰显责任担当。上海、吉林等地10家酒店承接政府隔离安置、医疗队入住,提供客房3.6万余个间夜;
以“红色物业”筑起社区防线,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做好所辖社区防疫和居民生活保障,牢牢守护40余万业主的生命安全与生活保障。积极落实国家助企纾困政策,为中小企业减免租金物业费1.56亿元。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起来。聚焦群众关切,精心编制清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身边事、困难事。坚持做“绿色服务”品牌商,努力推动绿色酒店、健康养老、生态文旅、物业服务、绿色商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绿色优质服务。

持之以恒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中国绿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坚持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者,在笃行上下功夫、作表率。

把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绿发党委深入学习《***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D建论述摘编》《***关于发展国有经济论述摘编》,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改革发展方向。通过及时跟进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宣讲等方式,巩固扩大学习成果,在真学真会上做文章,在学深悟透上见成效,把“大学习、大讨论、大普及、大落实”不断向纵深推进。

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战略指引。坚持创新发展、科技驱动,完成青海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填补了国内风光热储调荷智能调度的技术空白。坚持协调发展,科学谋划战略布局,初步形成京津冀、长三角、华西、海南等7大战略区域,以大基地大项目为主导,不断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布局。坚持绿色发展,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依托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按照“厚植基础、示范引领、特色发展”总体思路,坚持规模效益型发展导向,在12省份开发建设风电、光热发电、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形成“海陆齐发、多能互补”绿色能源体系。积极落实“双碳”行动部署,大力推动绿色建筑认证和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实现新建、在建项目100%绿色建筑全覆盖。坚持开放发展,先后与多家科研单位、地区政府开展合作,推进产业发展升级,汇聚力量打造世界一流绿色产业。坚持共享发展,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以创造美好生活为导向,打造“青绿山水”全国换住暨会员权益服务平台,推动绿色饭店、绿色商场、绿色社区认证全覆盖。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常年开展“三个一”青苗暖冬工程等社会公益项目,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在项目所在地开展人文自然环境生态保护和整合优化,千岛湖项目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秉持以人为本的人才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畅通职业发展路径,营造温馨向上的工作环境,与员工共奋斗、同成长。

把“两个一以贯之”落实到改革发展全过程。落实《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党的建设与公司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公司党委、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使各治理主体行权履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明确党委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明确党委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踔厉奋发谱写高质量发展绿色新篇章

中国绿发以“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企业使命,聚焦绿色能源、绿色地产、幸福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四大板块,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优业务、做强能力,努力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产业投资集团。

踏上深化改革“新征程”。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有关要求,按照国资委统一部署,扎实推进改革重组,顺利完成资产划转、股权调整等工作,实现体制机制、生产经营、职工队伍的平稳过渡。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按照“优化资本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机制市场化—管理法制化”的总体步骤,再接再厉深化改革,勇担“大国顶梁柱”,当好经济“压舱石”,获评国资委2021年度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A级。

勇担构建绿色能源体系“主力军”。深入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通过建购并举、广泛合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海陆齐发、多能互补、城乡融合、科技赋能的总体布局。积极研究智慧能源服务业务,创新绿色能源发展模式。稳健科学发展绿色能源,推动上市公司房地产资产置换为新能源资产,在多能互补、海上风电等领域形成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科技成果和示范项目。

打造形成低碳建筑产业链“链长”。优化资本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加大与科研院所协同攻关力度,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价值创造力。中国绿发联合中国建材集团、中检集团、国科控股、中国建科、中国建研院、清华建筑节能中心等单位共同发布《低碳建筑产业链倡议书》,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建筑协同创新和孵化平台。联合多方机构开展碳中和示范及认证等工作,推进绿色产业经营、服务、管理、科研等多方面提升。

构筑彰显幸福生活价值“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生活性服务业,打造“国际一流的绿色资产管理和美好生活服务商”。协同数十家权威机构打造健康家园产品标准体系,提出五维健康产品体系,十项智能科技、十大健康配套和300余项健康价值点,全面打造绿色健康家园。济南领秀城云麓等项目获评健康社区铂金级、金级认证,天津体北鲁能公馆、三亚山海天公寓获WELL铂金健康级认证。

开辟低碳新兴产业投资“试验田”。围绕绿色低碳发展方向,优先发展与公司业务产生协同效应的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在今年“世界地球日”期间,成立“双碳”研究发展中心,致力于在“双碳”政策研究、绿色低碳研究、产业项目、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深化合作;
联合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组建产业公司,打造世界级液化空气储能产业平台;
与中国建研院深化合作,推动建立零碳科技创新平台。

推荐访问:(1合集)11月企业党建汇编 党建 合集 汇编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