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课下载 > 血战湘江微党课10篇

血战湘江微党课10篇

发布时间:2023-04-25 17:45:06

血战湘江微党课10篇血战湘江微党课 湘江战役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的战役宣讲人: 时间:20XX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血战湘江微党课10篇,供大家参考。

血战湘江微党课10篇

篇一:血战湘江微党课

战役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的战役宣讲人:

 时间:20XX.XX

 严禁迟到早退与会人员提前5分钟入场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手机调成静音请将手机调成会议模式静音或者震动状态严禁打瞌睡严禁做与会议无关的事如睡觉、玩手机等感谢您不吸烟为了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请您不要吸烟。与会人员请严格遵守以上规定,会议期间如遇以上行为者,每次罚款100元,违纪者请主动将罚款上缴至会议主持人处,再由会议主持人转交前台统一保管党课纪律

 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

 ——习近平目录目录01 历史重现湘江边的血与火之歌02 永远铭记信的念筑起不朽丰碑03 伟大意义生命和鲜血换来觉醒04 伟大红军过桂北军民鱼水情深

 历史重现湘江边的血与火之歌第一部分

 历史重现湘江边的血与火之歌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经过湘江流域广西灌阳、全州和兴安境内时,再次遭到国民党数十万军队重兵围追堵截。面对生死存亡,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七昼夜,最终以折损过半的惨重代价突破湘江封锁线,粉碎了敌人的企图。1934年11月在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在灌阳新圩、全州觉山铺和兴安光华铺等地,分别依托阵地对敌人展开了顽强的阻击战。新圩 光华铺 觉山铺构成了中央红军血战湘江的三大阻击战场

 历史重现湘江边的血与火之歌这三场战斗为红军强渡湘江争取了时间。1934年11月27日到12月1日,中央红军先后从全州县的大坪、屏山、凤凰嘴和兴安县的界首等四大渡口渡过湘江,冲破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新圩阻击战中红五师及红十八团以巨大的代价,确保了中央机关和后续部队安全。该团1000多名指战员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光华铺阻击战中红三军团挡住了桂军4个团的进攻,以牺牲近1000人的代价,完成了保护界首渡口安全、阻击桂军北上会合湘军封锁湘江的艰巨任务;

 历史重现湘江边的血与火之歌觉山铺阻击战中以2000余名红军战士的热血和生命为代价,成功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成为了湘江战役中敌我双方投入兵力最多、伤亡最惨重的一场血战。

 永远铭记信的念筑起不朽丰碑第二部分

 永远铭记信的念筑起不朽丰碑在湘江战役中,那些有名和无名的红军烈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诠释着“湘江战役精神”,为二万五千里长征铺垫了前进的道路。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易荡平、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是数万红军战士中的几个代表。他们在那场生死之战中的悲壮故事被桂林人所铭记和传诵——易荡平是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1934年11月30日,为掩护军委纵队渡过湘江,红一军团在觉山铺开始了对湘军三个师的阻击战。敌军在10多架飞机掩护下,攻势越来越猛。红一军团的前沿阵地相继失守。作为政委的易荡平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当敌人逼近时,他毅然命令警卫员向自己开枪。警卫员不忍心,易荡平却一把夺过警卫员手中的枪,射穿了自己的头颅,时年26岁。

 永远铭记信的念筑起不朽丰碑红军第五军团第三十四师,是一支由6000多闽西子弟组建和改编的队伍,从长征开始就是全军的总后卫。湘江战役期间,师长陈树湘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最终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陈树湘腹部中弹,伤重被俘。1934年12月9日,在押送途中,年仅29岁的陈树湘慷慨就义,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永远铭记信的念筑起不朽丰碑据史料记载,在湘江战役结束后,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数万名红军战士用鲜血染红了清澈的湘江水。而他们当中大部分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在灌阳革命烈士陵园里,一块无字石碑静静地立在江边,石碑的基座上刻着这句话让人感慨万千。

 伟大意义生命和鲜血换来觉醒第三部分

 伟大意义生命和鲜血换来觉醒红军长征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201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激人奋进。湘江战役伟大意义是什么?长征精神又有怎样的时代价值?在天然的地形和人为的困难的条件下面,七八万人的行军,从敌人重重封锁、重重配置的火网中从容不迫地走过来,又一次证明了红军无坚不摧和其本身之牢不可破....我们在战略上是完全胜利了。

 伟大意义生命和鲜血换来觉醒时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主任,解放后曾担任中央军委常委、 总政治部主任的谭政大将,在《最后一道封锁线》一文中,湘江战役,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在湘江以东围歼的金图,但也遭遇了自成立以来最为惨重的损失。湘江战役的严重失利,促使更多的红军指战员.包括一些曾经支持“左”倾错误的党和红军高层领导,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左”倾冒险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危害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撰写的《湘江突围:长征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一文中这样的表述

 伟大意义生命和鲜血换来觉醒桂林理工大学退休教授周述忠认为湘江战役的另一个伟大意义在于制定和执行了民族政策,启发动员了桂林的人民群众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可谓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一次伟大觉醒。由此,伟大的长征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伟大意义生命和鲜血换来觉醒青山慰忠魂 · 阔步新时代在87年后的今天,湘江战役的重大意义和伟大精神,早已镌刻进每一位国人的心中,并激励人们前行。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习近平总书记

 伟大红军过桂北军民鱼水情深第四部分

 伟大红军过桂北军民鱼水情深桂林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桂北绿水青山间,一处处红色遗迹记述着一个个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朱毛过瑶山,官恨吾心欢;甲戌孟冬月,瑶胞把家还。乙亥正月,时过恩人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这些刻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矮岭瑶寨一处岩石上的字,讲述了当年红军经过时给当地瑶民所留下的恩情。红军楼 红军岩红军桥 红军洞

 伟大红军过桂北军民鱼水情深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共桂林地市及各县党史部门组织访问了红军长征过桂北时的沿途居民群众,在他们的述说中一点点复原了湘江一战的历史原貌,也一笔笔补缀着密密织就的军民情谊。仅仅就在中共桂林地委编写组编著的《红军长征过广西》一书里,记录下的对龙胜、兴安、灌阳等地31位老人的访谈内容中,“发救济款”、“楼上的包谷一颗都没动”

 伟大红军过桂北军民鱼水情深1944年日军入侵灌阳,黄家为躲避日军,所有家产都舍弃了,却始终将装有军旗的小木箱带在身边。解放后,黄荣青日日盼、月月盼、年年盼,盼望红军战士回来取军旗,遗憾的是那位红军战士一直没有出现。1979年初,黄荣青病重,叮嘱后辈把军旗交给灌阳县人民武装部,如今,这面旗子保存在自治区博物馆里。红军向村民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任务和民族政策,向老百姓发放光洋,并在龙舌岩的岩壁上题写了“红军绝对保护瑶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两条标语。为纪念这次会见,当地瑶胞把“龙舌岩”改名为“红军岩”,又称“光明岩”。

 湘江战役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的战役宣讲人:

 时间:20XX.XX

 备用页添加文字添加文字添加文字体制上添加文字添加文字添加文字添加文字添加文字添加文字添加文字添加文字添加文字添加文字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键只保留文字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键只保留文字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键只保留文字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键只保留文字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键只保留文字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键只保留文字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键只保留文字单击添加详细文字说明,或复制文本黏贴自此右键只保留文字01 0203 04备用页

 备用页文本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部分简单介绍等。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文本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部分简单介绍等。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文本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部分简单介绍等。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文本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部分简单介绍等。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篇二:血战湘江微党课

1 2021 传承红色精神 、 长征精神 ( 党课讲稿 )、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中心组研讨会发言材料

 传承红色精神 、 长征精神 ( 党课讲稿 )

 同志们:

  按照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根据工作安排,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在这里共同上一节党课,主要是结合最近一段时间学习情况,和同志们一同交流一下心得、感想和收获。

  这次党课内容的设计想法和思路是源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 8月份对“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所作出的重要指示,他强调:“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此次主题教育中的重点学习内容,学习好党史、新中国史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寻找初心,寻找理想信念的根源。

  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经常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么共产党人的“初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初心”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支撑共产党人度过那段的苦难的历史?为什么“初心”会产生如此强大的力量让我们的国家在新时代会有如此高速的发展

 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想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就是红色精神的力量。

  今天的讲课内容我就从几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入手,回顾红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共同感想什么是红色精神以及我们怎样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

  一、追寻足迹、回顾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

 ( ( 一) ) 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内容主要包含:不畏艰难、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是敢于磨练、咬定青山的顽强毅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不朽灵魂,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精神品质。

  对于中国工农红军这段长征历史,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简要概括:时间从 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历时 2 年,行程 66000 余里(我们通常说的 2 万五千里指的是中央红军,也就是红一方面军的行程),跨越 14 个省份,开始时的 30 万人,胜利会师后仅剩 5 万余人。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 500 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河流(其中大河 24 条),攀越 40 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 35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 20 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的极限。通过以上的几组数据,我们可以想象,长征是一段多么艰苦艰难的岁月。

 长征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壮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在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千里冰封的皑皑雪山,数不尽的坎坷劫难,成千上万的围追堵截,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放弃。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在党的领导下,血战湘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等。无数红军将士倒在了长征途中,但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没有阻挡红军将士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始终以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不朽革命斗志,以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精神品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壮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指出,“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的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 ( 二) ) 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 1935 年到 1948 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比如,艰苦奋斗既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延安时期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

  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1947 年,中共中央从延安战略转移,蒋介石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延安,当他看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那与当地农民没有任何差别的窑洞时,他感到十分震惊,他难以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他对抗,并且能在这样的桌子上把文章写得既尖锐犀利而又文采飞扬。据蒋介石侍卫长俞济时回忆,看完毛泽东的窑洞,蒋介石那晚一晚上没睡着。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誉之为“兴国之光”“东方魔力”“人类不可战胜的力量”,感叹创造这种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为“神奇的队伍”。

  ( ( 三) ) 雷锋精神

  周恩来把雷锋精神精辟的概括为四句话,叫“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60 年代初期,国内粮食紧缺,物资匮乏,同时苏联撤走了在所有在中国援助援建的专家,那是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正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雷锋以其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染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鼓舞着新中国的每一位建设者。

  雷锋从他参军的第一天起,他就立下了听党的话,服从命令听指挥,党指向哪里,我就冲向哪里的志愿,他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作为党员的理想和信念,而且都付诸了行动。我们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在一个特殊的日子给自己许下愿望,而且许下一个崇高的愿望,并且不折不扣地按照这个心愿去努力奋斗,这就是雷锋的可贵。他没有说大话空话,他的生命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他的言行就是这样和他的愿望一致地呈现出来的。“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是歌词里唱到的。

  同样,雷锋还有一段至理名言,他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

 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正是雷锋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正确理解并坚决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使他走在时代前列,称为一名杰出的士兵和优秀党员。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坚决执行上级的决策指示,他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整个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但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愿意永远做一颗螺丝钉。在敌强我弱的革命年代,不依靠群众,不为人民服务就是死路一条,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是死路一条。但是现在日子好了,脱离群众、背离群众的现象就容易滋生了,这直接会影响我们党的执政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xx 年 9 月 28 日在辽宁抚顺考察时讲到,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与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雷锋精神永远值得弘扬。

  回顾我们的历史,我们还有“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五四精神、“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西柏坡精神、“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等等。

  二、感想历程,体会什么是红色精神

 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可能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但是通过我们的学习,红色精神之所以能够一脉相承,那是因为这些红色精神包含了许多的共同点,而这就是我们理解红色精神的真谛和实质,也就是我要讲得第二点内容,什么是红色精神。

  ( ( 一) ) 红色精神是敢于探索、勇闯新路的精神。

  井冈山斗争时期,在革命处于低潮的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全新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形成了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长征时期,在经历了湘江战役的惨败后,中央红军损失惨重,李德、博古执意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坚持到湘西与红二、红六方面军会师,与敌人硬碰硬。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没有盲目迷信共产国际的指示,没有照搬苏联的路线方针,而是结合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和中国国情,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做出的正确选择,勇闯出了符合实情的一条新路。

  ( ( 二) ) 红色精神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

  长征时期,在四渡赤水中,中央红军以衣衫褴褛、装备简陋的 3 万中央红军抵过了一群军事家,拥有 40 万优势兵力和精良

 武器的国民党敌军,并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之后又巧渡金沙江,把敌人 40 万追兵全部甩在了金沙江南岸。面对敌人的重兵,我想如果没有勇于战斗、不畏牺牲的精神,怎能完成如此的壮举呢?延安时期,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多次到抗大讲话指出要坚持“抗日救国”的方向,就要有“三个牺牲”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抗日战争中,抗大培养了 10 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干部,他们在民族战争中,起了重要的骨干作用和先锋作用,也形成了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抗大精神。

  ( ( 三) ) 红色精神是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无论是我们的革命前辈和新中国的建设者,他们把祖国的事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红军将士们忍受着极寒交迫、天寒地冻和敌人的围追堵截,在那么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依然时刻考虑着他人,那个马背上的小红军为了不影响大部队行军,即便在饿的只靠一块骨头充饥的情况下,还在惦记着战友。

  在战士们都没有了口粮时,周恩来却把自己仅有的半碗青稞面泡上水分到了战士们的手中,还有三位女红军在一户老乡家借宿之后,看到主人没有被子,把三人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了半条留了了女主人。国际友人白求恩放弃国内优越的生活,到达晋察冀抗日前

 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救治我军伤员忘我工作,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最后牺牲在战斗一线。还有我们的雷锋同志时刻把自己当成一颗螺丝钉,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仅供参考

 1 2021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中心组研讨会上发言材料 供借鉴

 刚才,大家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说体会,话认识,谈落实,讲得都很好,达到了会议的预期目的。我听了之后,也深受启发。

  从 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 80 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总书记全面回顾了 80 年前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伟业,深刻总结了长征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高度概括了光照千秋的伟大长征精神,明确提出了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长征路的六个方面要求,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发出了在新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进的伟大号召。讲话高瞻远瞩、气势恢弘、博大精深,具有极强的思想震撼力和时代感召力,彰显了党中央大气磅礴的治国方略、运筹帷幄的执政智慧、坚定自信的精神风范、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是 1 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光辉文献,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新局面的行动纲领。省委、合肥市委也相继召开了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省委 XXX 书记、合肥市委 XXX 书记分别就“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长征路上奋勇前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省委和合肥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精神,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努力在深入学习领会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下面,在大家发言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习,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不忘初心,在新长征路上奋勇前行

 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铭记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以伟大长征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汇聚成科学发展、负重赶超的强大力量。

  要用伟大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理想如炬,信念如钢。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红军将士身处险境绝路却能一往无前、突出重围,理想不移、信念坚定是重要原因。在新的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身处的环境不像长征路上那么艰险重重,却同样错综复杂。时下,个别领导干部之所以会滑入腐败堕落、贪污受贿的深渊,成为党和人民的罪人,原因很

 多,但最重要的原...

篇三:血战湘江微党课

-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图,提出相应的水土流失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伸入洞口的长度,均要符合锚固长度,弯钩长度≥15d。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应由业主委托具有相应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由其依据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编制监测实施方案并实施。,湖南园艺建筑集团有限湘江战役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的战役during the agrarian revolutionary war, the central red army was in guangxi during the long marchthe battle kuomintang army inthe northern xiangjiang area宣讲人:某某某 时间:20XX.XX

 具体监测程序如框图9-2。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C、工地值班电工负责切断有危险的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1)建筑区在主体工程设计中已经考虑了场地硬化、综合排水管、排污管及场地绿化设计,这些措施能有效防护项目区域的水土流失。(3)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严禁迟到早退与会人员提前5分钟入场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手机调成静音请将手机调成会议模式静音或者震动状态严禁打瞌睡严禁做与会议无关的事如睡觉、玩手机等感谢您不吸烟为了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请您不要吸烟。与会人员请严格遵守以上规定,会议期间如遇以上行为者,每次罚款100元,违纪者请主动将罚款上缴至会议主持人处,再由会议主持人转交前台统一保管党课纪律

 塔机司机应及时利用备用电源制动回转并采用木楔楔住回转齿轮与齿圈,塔机指挥及时向项目部的负责人反映情况,争取尽快送电,停电期间塔机司机和指挥不得离开工作岗位。2、平时使用的出入口及防护单元之间洞口如若采用构件封堵,应在钢筋绑扎阶段注意封堵框的预埋,在底板后浇面层应按设计选用的图集设置封堵凹槽。运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雨季时,堆渣容易形成地表径流,造成水土流失。拟建地东临虹桥路,虹桥路以西210m处有居民15户,南临湘源街,湘源街以南220m处有居民20户,270m处为永州市剑桥实验中学,西临珍珠北路,珍珠北路以西100m为潇湘佳苑有居民65户,北临紫霞路(2)道路建设区在主体工程设计时已考虑了拦挡及路面硬化设计,这些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的设置,有效的防护了道路在建设期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也为道路安全运营提供了安全保障。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

 ——习近嘚嘚平目录目录01 历史重现湘江边的血与火之歌02 永远铭记信的念筑起不朽丰碑03 伟大意义生命和鲜血换来觉醒04 伟大红军过桂北军民鱼水情深

 7;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系数大于97%;林草植被覆盖率大于22%。7.11.4密闭翼环应位于墙体厚度的中间,并应与周围结构钢筋焊牢。十、 墙体水平筋均采用搭接,搭接长度1.4X35d。K、所有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工作时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按照方案施工,做好塔吊拉结点拉牢工作,防止架体倒塌。经综合土壤特性、堆放条件及降雨条件等因素考虑,在"主体工程正常设计功能基础上,无水土保持工程条件下",由于表土堆存量较大,在无任何防护措施情况下,流失量较大,因此,预测流失系数为0.06。历史重现湘江边的血与火之歌第一部分

 3.2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连接方式及要求;各类构件的钢筋锚固要求:,通过在项目区进表11-1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应提供的资料目录在该处搭接下料:梁宽+1m,均采用搭接长度系数1.4X35d(上排)。7.2人防区钢筋分项工程历史重现湘江边的血与火之歌连续突破三道 封锁线的中 央红军经过湘江流域广西灌阳、全州和兴安境内时,再次遭到国民党数十万军队重兵围追堵截。面对生死存亡,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七昼夜,最终以折损过半的惨重代价突破湘江封锁线,粉碎了敌人的企图。1934年11月在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在灌阳新圩、全州觉山铺和兴安光华铺等地,分别依托阵地对敌人展开了顽强的阻击战。新圩 光华铺 觉山铺构成了中 央红军 血战湘江的三大阻击战场

 6.1.3地垄墙施工:底板钢筋重量大,普通垫块不能承受,易破碎。因此,在工程筹建期,建设单位至少需1~2位水土保持专业人员,负责水土保持方案的委托编制、报批和方案实施工作;时需确定吊顶保险已锁牢。(6)工程建设对区域环境、土地结构、周边群众生产、生活,河道行洪能力等影响;7.11.4工程测压管在防护密闭门外的一端,应设有向下的弯头;另一端宜设在通风机房或控制室,并应安装球阀。历史重现湘江边的血与火之歌这三场战斗为红军强渡湘江争取了时间。1934年11月27日到12月1日,中央红军先后从全州县的大坪、屏山、凤凰嘴和兴安县的界首等四大渡口渡过湘江,冲破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新圩阻击战中红五师及红十八团以巨大的代价,确保了中央机关和后续部队安全。该团1000多名指战员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光华铺阻击战中红三军团挡住了桂军4个团的进攻,以牺牲近1000人的代价,完成了保护界首渡口安全、阻击桂军北上会合湘军封锁湘江的艰巨任务;

 四、组织管理与计划进度植物措施工程施工时,应注意加强植物措施的后期抚育工作,抓好幼林的抚育和管护,清除杂草,确保各种植物的成活率,发挥植物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基本预备费5.浇筑砼前需人工剔除松动混凝土,清洗污物,刷42.5号水泥浆后浇筑砼。按宜署价非【1995】162号文件规定,损坏植物设施补偿按12000元/hm2计算;历史重现湘江边的血与火之歌觉山铺阻击战中以2000余名红军战士的热血和生命为代价,成功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成为了湘江战役中敌我双方投入兵力最多、伤亡最惨重的一场血战。

 宜当地生长的树种、草种及其种植模式和水土流失治理经验等,收集了项目区所在地近年来气象及洪水等系列资料供电由南溪区西城专供250KV输电线路到工程区域。8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暗柱绑完后,进行定位调整,使其方正、垂直,标高到位,然后进行暗柱固定,在暗柱上端两个方向用短钢筋与操作架子连接固定。,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开展了本项目的水土永远铭记信的念筑起不朽丰碑第二部分

 -径流系数,取0.60;表8-8

  表土堆放场临时沉沙池工程量表3.在安装过程中,不得随意在防护密闭墙及密闭墙上后开洞。(2)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并作好保管工作。(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预测分析;永远铭记信的念筑起不朽丰碑在湘江战役中,那些有名和无名的红军烈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诠释着“湘江战役精神”,为二万五千里长征铺垫了前进的道路。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易荡平、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是数万红军战士中的几个代表。他们在那场生死之战中的悲壮故事被桂林人所铭记和传诵——易荡平是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1934年11月30日,为掩护军委纵队渡过湘江,红一军团在觉山铺开始了对湘军三个师的阻击战。敌军在10多架飞机掩护下,攻势越来越猛。红一军团的前沿阵地相继失守。作为政委的易荡平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当敌人逼近时,他毅然命令警卫员向自己开枪。警卫员不忍心,易荡平却一把夺过警卫员手中的枪,射穿了自己的头颅,时年26岁。

 i--不同的地貌单元。6)

 人防工程内,应将室内的公用金属管道,如通风管、给水管、排水管、电缆或电线的穿线管,建筑物结构中的金属构件,如人防门金属门框、防护爆波活门的金属门框以及临战封堵框(6)《水土保持信息管理技术规程》(SL341-2006);,底部采用C15管理规定》(2005年7月8日修订)5号令及"四川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结合中大星河湾项目的特点以及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永远铭记信的念筑起不朽丰碑红军第五军团第三十四师,是一支由6000多闽西子弟组建和改编的队伍,从长征开始就是全军的总后卫。湘江战役期间,师长陈树湘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最终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陈树湘腹部中弹,伤重被俘。1934年12月9日,在押送途中,年仅29岁的陈树湘慷慨就义,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项目建设过程中,防治责任范围内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不同区域因扰动的方式不同而强度各异。7.18.14在顶棚内的电缆、电线必须穿管敷设,导线接头应采用密封金属接线盒。⑧在施工场地内布设一定数量的地面临时排水沟,以减少雨季施工时地表径流对施工场地的冲刷,工程开挖、填筑等扰动较大的施工活动,尽量避免雨日进行,减少降雨形成的水力侵蚀造成水土流失;二、工程单价及取费标准9. 战时进、排风竖井应该设计、施工一次到位。永远铭记信的念筑起不朽丰碑据史料记载,在湘江战役结束后,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数万名红军战士用鲜血染红了清澈的湘江水。而他们当中大部分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在灌阳革命烈士陵园里,一块无字石碑静静地立在江边,石碑的基座上刻着这句话让人感慨万千。

 5.1主体工程方案因素分析与评价去装饰时楼面二次找平。抹平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控制好标高及平整度,第二次待砼表面收水,上人出现轻微脚印时用木抹子将砼表面搓毛压实,以防砼表面出现干缩裂纹。暗柱绑完后,进行定位调整,使其方正、垂直,标高到位,然后进行暗柱固定,在暗柱上端两个方向用短钢筋与操作架子连接固定。确保水土保持工程顺利实施。经过调查了解,到目前为止,工程建设区未开展过水土流失专项治理工程,无水土保持专项设施。伟大意义生命和鲜血换来觉醒第三部分

 方案的实施和后期管理可以增加当地就业机会,缓减当地的人、土地资源矛盾;资金的投入对当地调整产业结构,进入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遇。⑤、渗水井的渗水量应符合设计要求。i--预测单元,i=1、2、3、4,n;如室内外压差测量装置(位于风机房或防化值班室)、气密测量管(位于工程口部)及放射性监测管、压差测量管、尾气取样管、增压管等(位于口部进风管上)。十六、关于防护门及防护密闭门门槛下反梁的高度,针对本工程各门槛反梁高度应比底板结构层至少控制在200mm左右。伟大意义生命和鲜血换来觉醒红军长征开启了中国共产嘚嘚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嘚嘚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201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嘚嘚平总书嘚嘚记的话激人奋进。湘江战役伟大意义是什么?长征精神又有怎样的时代价值?在天然的地形和人为的困难的条件下面,七八万人的行军,从敌人重重封锁、重重配置的火网中从容不迫地走过来,又一次证明了红军无坚不摧和其本身之牢不可破....我们在战略上是完全胜利了。

 可以根据需要在插入Smart-art选择需要修改如下图第一•标题•内容第二•二级标题•内容第三•三级标题•内容

 11.2.7技术档案管理(6)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积累、分析整编资料,为水土保持工程验收提供相关资料。给排水专业参照图集《07FS02防空地下室给排水设施安装》;通风专业参照图集《07FK02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图集》;电气专业参照图集《07FD02防空地下室电气设备安装》。①、清洁式通风时,水泵的供水量应符合设计要求;(3)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联系,反馈信息,尽早确定有效防治方案,确保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的治理目标;伟大意义生命和鲜血换来觉醒时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主任,解放后曾担任中央军委常委、总政治部主任的谭政大将,在《最后一道封锁线》一文中,湘江战役,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在湘江以东围歼的金图,但也遭遇了自成立以来最为惨重的损失。湘江战役的严重失利,促使更多的红军指战员.包括一些曾经支持“左”倾错误的党和红军高层领导,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左”倾冒险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危害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撰写的《湘江突围:长征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一文中这样的表述

 Fji--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面积,km2;临时防护措施投资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编制;其它临时工程投资按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之和的2%计算。表土剥离、普通开挖(场地平整及基础开挖)共产生开挖方9.2650万m3,其中考虑到项目区绿化用土,本方案在进行场地平整前需进行表土剥离,剥离量为0.5371万m3;普通开挖产生挖方8.7279万m3。,2019年4月底前所③场地平整回填时要做到及时分层压实,临时堆放的土石方、砂石料应尽量避免过高;对剥离出来的表土应及时运往表土临时堆放场集中堆放;伟大意义生命和鲜血换来觉醒桂林理工大学退休教授周述忠认为湘江战役的另一个伟大意义在于制定和执行了民族政策,启发动员了桂林的人民群众跟着共产嘚嘚党闹革命,可谓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一次伟大觉醒。由此,伟大的长征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时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监测成果同时还将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有效运转,符合交付使用要求,管理、维护措施落实。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7.2人防区钢筋分项工程剥离表土保护是指将城镇建设所占耕地约30厘米厚的表土搬运到废弃地,使这片废弃地成为可再利用作的良地,用剥离耕层表土开发整理用地,不仅提高了复耕土地的质量,而...

篇四:血战湘江微党课

影《血战湘江》有感(8 8 篇)

 观电影《血战湘江》有感(8 篇)

 (篇一)

 **年 7 月 6 日下午 3 时~5 时,生物医学工程系与医学结构生物学研究中心联合党支部开展了庆“七一”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和群众在洪山礼堂观看了电影《血战湘江》。

 该影片是一部纪念长征胜利 80 周年、建军 90 周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献礼影片,生动地讲述了 83 年前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 5 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深刻揭露了反围剿中党内以李德、博古为代表主张的左倾错误路线使党和红军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由长征出发时的8 万多人锐减至 3 万余人;真实再现了红军 34 师官兵顾全大局、前赴后继、勇于牺牲,全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大无畏精神。影片充分揭示了什么是大局意识、什么是核心意识、什么是牺牲精神、什么是干部的表率作用,让

 我们从中很受教育。

 很多党员和同志们在观影时流着眼泪,内心受到了无比的震撼和感动,特别是红军将士“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中国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在巨大困难和强大敌人面前,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个人牺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总结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之所以在如此困难的境地,依然能绝处逢生,靠的不光是以毛泽东主席为中心的领导人的正确灵活的作战方针,还有一心想着群众,敢于直面困难,甘于奉献,团结一致的基层干部群体。

 看完影片大家联系实际,感触颇深:影片中党内的左倾错误路线使我们的红军 5 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历史的教训决不能忘记!当今社会也许还有李德与博古式思维的残留和身影。由于思维和认知水平有限或者缺乏领导智慧,有些党员干部不知不觉地充当了“李德与博古”,使我们的工作和改革措施不能顺利实施。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必须深刻反思现实问题。

 一个部门或单位,领导集体正确的决策,实行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对取得改革成功至关重要!尤其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

 堡垒作用,发扬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决不能独断专行搞“一言堂”,只有实事求是、及时修正路线错误、改变落后的观念才是改革制胜的法宝。

 支部党员和群众通过这次活动,感触颇深,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在工作中要心系学院和中心,乐于奉献,立足岗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开创基础医学院的美好未来发光发热。

 (篇二)

 1617 党支部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等一系列纪念活动,**年 5月 6 日,我跟随党支部参观了位于广西桂林兴安的湘江纪念馆,走党史,考察红军长征路,这次战役太令人震撼了。它不仅是红军长征途中规模最浩大、鏖战最激烈、伤亡最严重、场面最惨烈的战斗,而且在人民军队近 90 年的战争史上,乃至现代世界战争史上,其残酷性、惨烈性能够与之相比的,也屈指可数。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炮兵政委、红军诗人陈靖在《黔山湘江》一诗中写道:“血染十里溪,三年不食湘江鱼,尸体遍江底。”仗打到如此程度,怎能不惊天地、泣鬼神!

 湘江战役的背景

 1**4 年 11 月 27 日至 12 月 1 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 8 万多人锐减至 3 万余人。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5 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8 军团损失更为惨重,34 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 8.6 万人锐减到 3 万人。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改换领导。

 湘江惨败直接导致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它是红军四处碰壁身处绝境时召开的,从此中

 国革命一个杰出人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红军翻开崭新的一页。

 1617 党支部湘江战役参观 首先我们参观了湘江战役的纪念馆,**年 11 月 25 日上午,桂林市兴安县湘江战役纪念馆举办新馆开馆仪式,朱德外孙刘武、周恩来侄子周秉和等红军后代参加了该仪式。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经过历时七天的湘江战役,中央红军最终突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精心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为长征和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打开了前进的通途。

 湘江战役纪念馆 在纪念馆中全体党员走进湘江战役纪念馆,认真观看了馆内展出的一件件物品,陈列出的阵亡战士名单,重现的每一条战争路线。有人驻足展览馆中一些珍贵的图片资料前,拿出手机拍张照片,留下这难忘的一刻;有人目光停留在展柜的珍贵文物上,体会革命年代的艰苦岁月。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广大党员进一步了解了湘江战役的历史,并深刻感受到了我党革命先烈为革命的胜利展现出的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参观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表

 示:自己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倍加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在工作中立足岗位,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战斗英雄的塑像 万千革命先烈的浮雕主题雕塑《浴火重生》,载着红旗的船代表中国革命,同时表达中央红军突破湘江;旗杆高 1.9 米,红旗宽度 3.4 米,寓意湘江战役发生在 1**4 年;底部的五朵浪花,寓意参与战役的五大红军军团;船上的三顶红帽,寓意战役中损失的 3 万多红军将士(其实是 5 万多人);背景浮雕以中国传统画轴的形式,展现了红军渡江的宏大历史场面。

 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 纪念馆观后感 经过这次参观湘江战役纪念馆,让我收获良多,了解了大量的党的知识,让我对党的历史有了大致的了解,党的成长是充满了艰辛,但是他们没有失去最初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敢于战斗,敢于奉献,最终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党,为我们美好的生活做出贡献,让我明白生活有多么来之不易,作为党员我们更应该

 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篇三)

 电影《血战湘江》下了很大的功夫,和八一厂过去的战争电影风格区别不大,战争场面一丝不苟,相当认真。电影的主线非常清晰,就是毛主席在湘江战役中的不断抗争,最终湘江战役的惨败导致了领导层思想的改变,通过了毛主席提出的方案,在通道及时转兵,避免了第二次被包围。*Y2 d+]%M1 n1 {*w4 N 这部电影中我感觉耿乐扮演的耿飚非常神似,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后人。张一山扮演的李天佑实际上并不是很像,但是感觉张一山真的是卯足了劲在演。何健虽然台词写得很凶狠,但是实际上的何健还应该更加杀气腾腾,的确,正如电影里所说,他不仅杀了很多的革命者,还有他们的家属,例如毛主席的夫人杨开慧。白崇禧的篇幅虽然不少,但是并没有展示出他智慧的一面,在湘江战役中,白崇禧还是很好的把握了战役的主动权,避免了与红军鹬蚌相争,让蒋介石渔翁得利。周恩来演得相对来说很拘谨,与伟人风采有一定的差距,演员不是很放得开《血战湘江》战争电影观后感:故事感人至深《血战湘江》战争电影观后感:故事

 感人至深。蒋介石、杨开泰都塑造得比较表面化,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剖析,例如在知道主力红军渡过湘江之后,蒋介石会有纵虎归山,后患无穷的感觉。电影虽然给的戏份有限,但是仍然需要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才能打动观众。

 这部电影和我预想的还是有差距的,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要塞入太多的元素,必然会导致整部电影内容不清晰。如果是拍摄成三个小时的电影,应该会更加合适。这部电影描述的场景主要集中三处:红一军团在林彪的领导下,打响觉山铺狙击战,阻挡从全州沿桂黄公路南下的湘军。红三军团在彭德怀领导下进行的光华铺狙击战,全力阻挡从桂林沿桂黄公路北上的桂军《血战湘江》战争电影观后感:故事感人至深文章《血战湘江》战争电影观后感:故事感人至深。

 还有一个重要的战场,就是新圩狙击战,由李天佑师长指挥,防止桂军将中央红军截断。这三处主要的狙击战,在电影中均有表现,篇幅还不小。此外还有中央纵队行军,红三十四师在枫树脚狙击桂军。这些战争场面在电影中都表现得非常多,很详细。只是感觉每次都靠字幕来提示,似乎需要更好的梳理一下。

 "@;^4 I:G%J#V$E,g6 i 作为一部战争电影,虽然受到篇幅的限制,但是仍然可以努力制作得更好,而不仅仅是枪弹横飞的战争场面。这部电影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战争的起因没有介绍清楚,也就是缺少应该有的铺垫。

 (篇四)

 参加公司集体观影活动,到影院观看了《血战湘江》,该片讲述了 83 年前红军为北上抗日的信念而血战湘江,付出巨大牺牲依然不忘初心,深刻诠释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影片取材于真实的战争,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的史料,战争场面气势宏大,故事曲折惊险,革命者不怕流血牺牲,以大无畏、昂扬向上的革命精神给我以震撼和鼓舞。

 通过观看这部影片使我们党员又上了一次爱国教育生动的党课,影片把我们带入到战争场面,声光特效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影片中一个个红军战士指战员流血牺牲使我感慨万千,他们的视死如归的气概,他们对革命坚定不移的信念,让我万分敬佩。而今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更加珍惜,缅怀先烈,

 铭记历史,我们要学习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

 初心起于理想,信念源自担当。长征的革命精神不但没有过时,更是我们现阶段实现中国梦,建设更繁荣强调祖国不竭的动力。虽然我们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不能忘记革命的初心,依然要学习长征精神,在改革开放新的征程中发扬不惧挑战和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继续前进。

 学习长征精神,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争当长征精神的宣传员。学习先辈坚定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牢固树立为退休人员服务的理想,提高工作能力,作为退管办管理者,我们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离退休人员服务,以葛洲坝集团公司《指导意见》为指引,深入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和辖区稳定,做到“四要”,即:要与“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相结合;要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要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要与退管办发展稳定相结,积极为退管办献计献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公司做大做强做优做出贡献。

 学习长征精神,其次,增强“四个意识”敢于担当,争当长

 征精神的践行者。以争创四一树标杆为目标,坚持学、抓、暖、养、乐、宣、探、稳服务方向不动摇。关心退休人员、孤寡老人和弱势群体思想状况和生活状况,采取交心谈心,排忧解难,立足岗位、尽职尽责、乐于奉献,继续发挥退休老同志余热作用,坚定信念,凝心聚力,助推公司在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中再造优势、再创佳绩。

 (篇五)

 2 月 18 日,八一电影制片厂带着最近拍摄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血战湘江》来到陆军第六十五集团军“红一师”举行放映活动,在官兵中引起强烈反响。陆军第六十五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叶青、八一电影制片厂生产部主任李天印及河北省委宣传部秘书长史建伟、张家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莉等领导一起出席了放映活动。

 《血战湘江》塑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红军领导人的光辉形象,深刻揭露了“左倾”错误给红军造成的惨痛损失,生动反映了红军将士特别是 34 师官兵顾全大局、勇于牺牲,奋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的英雄事迹。

 “红一师”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屡建功勋,著名的“大功三连”就在这支部队。春节前,习视察陆军第六十五军集团军时对这支部队给予了高度称赞。82年前,“红一师”将士参加了决定中国命运的湘江战役,82 年后,官兵们又协助八一厂参加了反映湘江战役的影片《血战湘江》。该部某炮团政治部主任周宇说:“让我们红军传人在影片中还原这段英勇悲壮的真实故事,是对我们最好的传统教育。” 放映中,官兵们一直是在兴奋、感动中观看的,不少人不停地抹着眼泪。放映一结束,导演陈力和演员王霙、徐箭、孙维民等与官兵们现场交流。博士教导员孟非凡说:“看了影片《血战湘江》,使我们对习提出的革命军人要‘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习视察该部时曾组织战士召开座谈会的排长赵斌说:“影片充分揭示了什么是大局意识、什么是核心意识、什么是牺牲精神、什么是干部的表率作用,让我们从中很受教育。《血战湘江》就是对习要求的生动阐释,我们要把影片作为学习长征精神的生动教材。”“大功三连”战士刘冠华说:“看了影片,我们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

 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必须百倍珍惜,做好老红军传人,为“大功三连”增光添彩。”红一师的官兵们纷纷表示,当前军队正在进行体制改革,我们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发扬红34 师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积极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中作出新的成绩,交出优秀答卷。

 八一厂把学习“红一师”好传统、好作风作为这次放映活动一项重要内容。利用晚上时间,专门组织创作人员参观了“红一师”史馆,并与官兵们进行座谈,重点学习了“大功三连”的先进事迹。著名导演陈力说:“参加这次放映活动很受教育,这既是一次灵魂的净化,也对今后创作反映部队官兵生活题材的作...

篇五:血战湘江微党课

战役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的战役during the agrarian revolutionary war, the central red army was in guangxi during the long marchthe battle kuomintang army in the northern xiangjiang area主讲人:XXX 日期:20XX.XX

 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

 ——习近平目录目录01 历史重现湘江边的血与火之歌02 永远铭记信的念筑起不朽丰碑03 伟大意义生命和鲜血换来觉醒04 伟大红军过桂北军民鱼水情深

 历史重现湘江边的血与火之歌第一部分

 历史重现湘江边的血与火之歌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经过湘江流域广西灌阳、全州和兴安境内时,再次遭到国民党数十万军队重兵围追堵截。面对生死存亡,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七昼夜,最终以折损过半的惨重代价突破湘江封锁线,粉碎了敌人的企图。1934年11月在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在灌阳新圩、全州觉山铺和兴安光华铺等地,分别依托阵地对敌人展开了顽强的阻击战。新圩 光华铺 觉山铺构成了中央红军血战湘江的三大阻击战场

 历史重现湘江边的血与火之歌这三场战斗为红军强渡湘江争取了时间。1934年11月27日到12月1日,中央红军先后从全州县的大坪、屏山、凤凰嘴和兴安县的界首等四大渡口渡过湘江,冲破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新圩阻击战中红五师及红十八团以巨大的代价,确保了中央机关和后续部队安全。该团1000多名指战员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光华铺阻击战中红三军团挡住了桂军4个团的进攻,以牺牲近1000人的代价,完成了保护界首渡口安全、阻击桂军北上会合湘军封锁湘江的艰巨任务;

 历史重现湘江边的血与火之歌觉山铺阻击战中以2000余名红军战士的热血和生命为代价,成功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成为了湘江战役中敌我双方投入兵力最多、伤亡最惨重的一场血战。

 永远铭记信的念筑起不朽丰碑第二部分

 永远铭记信的念筑起不朽丰碑在湘江战役中,那些有名和无名的红军烈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诠释着“湘江战役精神”,为二万五千里长征铺垫了前进的道路。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易荡平、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是数万红军战士中的几个代表。他们在那场生死之战中的悲壮故事被桂林人所铭记和传诵——易荡平是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1934年11月30日,为掩护军委纵队渡过湘江,红一军团在觉山铺开始了对湘军三个师的阻击战。敌军在10多架飞机掩护下,攻势越来越猛。红一军团的前沿阵地相继失守。作为政委的易荡平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当敌人逼近时,他毅然命令警卫员向自己开枪。警卫员不忍心,易荡平却一把夺过警卫员手中的枪,射穿了自己的头颅,时年26岁。

 永远铭记信的念筑起不朽丰碑红军第五军团第三十四师,是一支由6000多闽西子弟组建和改编的队伍,从长征开始就是全军的总后卫。湘江战役期间,师长陈树湘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最终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陈树湘腹部中弹,伤重被俘。1934年12月9日,在押送途中,年仅29岁的陈树湘慷慨就义,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永远铭记信的念筑起不朽丰碑据史料记载,在湘江战役结束后,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数万名红军战士用鲜血染红了清澈的湘江水。而他们当中大部分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在灌阳革命烈士陵园里,一块无字石碑静静地立在江边,石碑的基座上刻着这句话让人感慨万千。

 伟大意义生命和鲜血换来觉醒第三部分

 伟大意义生命和鲜血换来觉醒红军长征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201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激人奋进。湘江战役伟大意义是什么?长征精神又有怎样的时代价值?在天然的地形和人为的困难的条件下面,七八万人的行军,从敌人重重封锁、重重配置的火网中从容不迫地走过来,又一次证明了红军无坚不摧和其本身之牢不可破....我们在战略上是完全胜利了。

 伟大意义生命和鲜血换来觉醒时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主任,解放后曾担任中央军委常委、总政治部主任的谭政大将,在《最后一道封锁线》一文中,湘江战役,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在湘江以东围歼的金图,但也遭遇了自成立以来最为惨重的损失。湘江战役的严重失利,促使更多的红军指战员.包括一些曾经支持“左”倾错误的党和红军高层领导,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左”倾冒险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危害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撰写的《湘江突围:长征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一文中这样的表述

 伟大意义生命和鲜血换来觉醒桂林理工大学退休教授周述忠认为湘江战役的另一个伟大意义在于制定和执行了民族政策,启发动员了桂林的人民群众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可谓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一次伟大觉醒。由此,伟大的长征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伟大意义生命和鲜血换来觉醒青山慰忠魂 · 阔步新时代在87年后的今天,湘江战役的重大意义和伟大精神,早已镌刻进每一位国人的心中,并激励人们前行。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习近平总书记

 伟大红军过桂北军民鱼水情深第四部分

 伟大红军过桂北军民鱼水情深桂林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桂北绿水青山间,一处处红色遗迹记述着一个个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朱毛过瑶山,官恨吾心欢;甲戌孟冬月,瑶胞把家还。乙亥正月,时过恩人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这些刻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矮岭瑶寨一处岩石上的字,讲述了当年红军经过时给当地瑶民所留下的恩情。红军楼 红军岩红军桥 红军洞

 伟大红军过桂北军民鱼水情深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共桂林地市及各县党史部门组织访问了红军长征过桂北时的沿途居民群众,在他们的述说中一点点复原了湘江一战的历史原貌,也一笔笔补缀着密密织就的军民情谊。仅仅就在中共桂林地委编写组编著的《红军长征过广西》一书里,记录下的对龙胜、兴安、灌阳等地31位老人的访谈内容中,“发救济款”、“楼上的包谷一颗都没动”

 伟大红军过桂北军民鱼水情深1944年日军入侵灌阳,黄家为躲避日军,所有家产都舍弃了,却始终将装有军旗的小木箱带在身边。解放后,黄荣青日日盼、月月盼、年年盼,盼望红军战士回来取军旗,遗憾的是那位红军战士一直没有出现。1979年初,黄荣青病重,叮嘱后辈把军旗交给灌阳县人民武装部,如今,这面旗子保存在自治区博物馆里。红军向村民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任务和民族政策,向老百姓发放光洋,并在龙舌岩的岩壁上题写了“红军绝对保护瑶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两条标语。为纪念这次会见,当地瑶胞把“龙舌岩”改名为“红军岩”,又称“光明岩”。

 湘江战役深刻启示我们:核心是胜利之魂,必须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湘江战役深刻启示我们:核心是胜利之魂,必须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百年党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有了领导核心、全党维护核心,党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无往不胜;反之,党的事业就可能遭受挫折、迟滞不前。

 湘江战役深刻启示我们:核心是胜利之魂,必须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党的事业屡遭挫折、屡陷被动,甚至面临失败的危险。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总结大革命以及武装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全国建立了一支支红军和一块块革命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多次军事“围剿”,革命烈火重新在广大地区燃烧起来。然而,由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进行艰苦卓绝的长征。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湘江战役是其中最惨烈、最悲壮、最关键的之一。经此一战,红军付出了惨重代价,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惨痛教训也彻底暴露了“左”倾路线的错误,促使红军战略的转变和遵义会议的召开。1935年1月举行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我们党成立之初

 湘江战役深刻启示我们:核心是胜利之魂,必须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那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面临着许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只有始终不渝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才能把全党意志牢固凝聚起来,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要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准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做到思想上充分信赖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情感上深刻认同核心、行动上始终跟随核心,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回首党的百年征程

 湘江战役深刻启示我们:革命理想高于天,必须切实增强信仰、信念、信心

 湘江战役深刻启示我们:革命理想高于天,必须切实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正是因为红军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军队,才能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绝境重生,迸发出不被一切敌人压倒而是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为什么中国革命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情况下居然成功了?成功的奥秘就在这里。”在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湘江战役的重大意义。总书记还谆谆教导我们: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在空前惨烈的湘江战役中,无数红军将士怀着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用血肉之躯顽强阻挡在兵力、火力上占有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革命理想高于天

 湘江战役深刻启示我们:革命理想高于天,必须切实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回首百年辉煌党史,中国共产党因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而星火燎原、不断壮大,因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而历久弥坚、愈挫愈勇,因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而赢得人民、赢得胜利。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只有始终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作为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才能继续考出好成绩,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湘江战役深刻启示我们:革命理想高于天,必须切实增强信仰、信念、信心在与全国一道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伟大征程上,我们仍将遇到很多“娄山关、腊子口、湘江渡”,仍将面临各种困难问题和严峻挑战。必须把百年党史、湘江战役历史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更加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加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更加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

篇六:血战湘江微党课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2月20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前言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决定党和红军命运的湘江战役中,在众多红军指挥员里,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从一个农民当上了红军师长;他以英勇善战驰骋于战场;率领数千名勇士,向死而生,血战湘江!他断肠明志,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他就是红军第34师师长陈树湘。

 目录一铁血师长陈树湘的故事二 学习陈树湘精神 践行对党的忠诚三 湘江战役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四 传承红色基因,学好党史中国史

 铁血师长陈树湘的故事

 1905年,出生在长沙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乡遭遇大旱,他跟随父亲逃难到长沙小吴门外的瓦屋街一带,以种菜为生。在帮父亲挑水送菜过程中,陈树湘结识了毛泽东、杨开慧一家,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从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到井冈山,短短8年时间,陈树湘从一个武装起义的战士,成长为红军中的高级指挥员。1934年3月,陈树湘被任命为红五军团第34师师长。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大转移。中央红军当时的转移计划是向湘西进发,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然而要实现这一战略意图,必须要渡过湘江。此时的蒋介石已经探明中央主力红军的西进意图,调集了40万大军,分成五路,从左右后三个方向一同进发,企图用四面“围剿”的办法,把中央红军“全歼”在潇水以西,湘水以东这片狭窄的地区。

 1934年11月25号,中央红军开始抢渡湘江。中央红军数万人的后卫掩护任务落在了红34师的身上。掩护中央纵队过江,掩护红八军团和红九军团入关。12月1号,已经与三面之敌鏖战4天5夜的红34师,处在敌人的四面包围之中。夜幕降临的时候,师长陈树湘指挥红34师开始突围。红军官兵与迎面扑来的国民党军激战整整3个小时,战斗持续到深夜,红34师的部队被敌人切割成为数块。陈树湘带领的100多名官兵,在向东突围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摆脱敌人的重重围堵。

 12月12号早晨,在湖南江华县牯子江渡口,陈树湘指挥部队渡江,遭到对面敌人的袭击,陈树湘腹部中弹。战士们用担架抬着流血不止、脸色惨白的师长向道县驷马桥方向退去。不久,陈树湘和警卫员被敌人抓获。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年仅29岁,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陈树湘与指挥员带领余部拼死冲杀,这才突出重围。但是,整个红34师仅剩200多人。12月2日

 学习陈树湘精神践行对党的忠诚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忠诚更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优秀品格,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在入党宣誓的时候,对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在思想上坚定信仰,在政治上扎根人民,在行动上践行理念就是对党的忠诚的最好诠释。

 01 从思想上忠诚于党要做到对党忠诚,首先要坚定信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党员,党员,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立志为人民服务的人才是党员。思想上忠诚于党,我们需要学习党的历史,从历史上汲取先辈们的初心使命;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理论中吸收马克思主义的坚定力量;提高业务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02 从政治上忠诚于党要做到对党忠诚,必须要坚定立场,站位有立场,前进有方向。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在今天的具体体现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立场就是党员的立场,从政治上忠诚于党,就是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03 从行动上忠诚于党要做到对党忠诚,必须进一步践行理念,理论最终还是要落在实践上。铁人王进喜,兰考县县委书记焦裕禄,乐于助人雷锋,这些前辈们都是用行动诠释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忠诚,不是只停留在嘴上的,要以这些前辈们为榜样,把一生都奉献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上去,这样,在我们死去时,就可以说自己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去了下面也有脸见那些为了中华的伟大复兴献出了生命的先烈。

 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是每一个党员的基本要求。每一个党员、每一个中华人民都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思想上、从政治上、从行动上认真践行“三个忠诚”,奋力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三个忠诚

 湘江战役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经过湘江流域广西灌阳、全州和兴安境内时,再次遭到国民党数十万军队重兵围追堵截。面对生死存亡,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七昼夜,最终以折损过半的惨重代价突破湘江封锁线,粉碎了敌人的企图。1934年11月在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在灌阳新圩、全州觉山铺和兴安光华铺等地,分别依托阵地对敌人展开了顽强的阻击战。新圩 光华铺 觉山铺构成了中央红军血战湘江的三大阻击战场

 这三场战斗为红军强渡湘江争取了时间。1934年11月27日到12月1日,中央红军先后从全州县的大坪、屏山、凤凰嘴和兴安县的界首等四大渡口渡过湘江,冲破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新圩阻击战中红五师及红十八团以巨大的代价,确保了中央机关和后续部队安全。该团1000多名指战员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光华铺阻击战中红三军团挡住了桂军4个团的进攻,以牺牲近1000人的代价,完成了保护界首渡口安全、阻击桂军北上会合湘军封锁湘江的艰巨任务;

 觉山铺阻击战中以2000余名红军战士的热血和生命为代价,成功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成为了湘江战役中敌我双方投入兵力最多、伤亡最惨重的一场血战。

 在湘江战役中,那些有名和无名的红军烈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诠释着“湘江战役精神”,为二万五千里长征铺垫了前进的道路。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易荡平、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是数万红军战士中的几个代表。他们在那场生死之战中的悲壮故事被桂林人所铭记和传诵——易荡平是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1934年11月30日,为掩护军委纵队渡过湘江,红一军团在觉山铺开始了对湘军三个师的阻击战。敌军在10多架飞机掩护下,攻势越来越猛。红一军团的前沿阵地相继失守。作为政委的易荡平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当敌人逼近时,他毅然命令警卫员向自己开枪。警卫员不忍心,易荡平却一把夺过警卫员手中的枪,射穿了自己的头颅,时年26岁。

 红军第五军团第三十四师,是一支由6000多闽西子弟组建和改编的队伍,从长征开始就是全军的总后卫。湘江战役期间,师长陈树湘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最终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陈树湘腹部中弹,伤重被俘。1934年12月9日,在押送途中,年仅29岁的陈树湘慷慨就义,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据史料记载,在湘江战役结束后,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数万名红军战士用鲜血染红了清澈的湘江水。而他们当中大部分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在灌阳革命烈士陵园里,一块无字石碑静静地立在江边,石碑的基座上刻着这句话让人感慨万千。

 红军长征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201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激人奋进。湘江战役伟大意义是什么?长征精神又有怎样的时代价值?在天然的地形和人为的困难的条件下面,七八万人的行军,从敌人重重封锁、重重配置的火网中从容不迫地走过来,又一次证明了红军无坚不摧和其本身之牢不可破....我们在战略上是完全胜利了。

 时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主任,解放后曾担任中央军委常委、 总政治部主任的谭政大将,在《最后一道封锁线》一文中,湘江战役,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在湘江以东围歼的金图,但也遭遇了自成立以来最为惨重的损失。湘江战役的严重失利,促使更多的红军指战员.包括一些曾经支持“左”倾错误的党和红军高层领导,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左”倾冒险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危害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撰写的《湘江突围:长征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一文中这样的表述

 桂林理工大学退休教授周述忠认为湘江战役的另一个伟大意义在于制定和执行了民族政策,启发动员了桂林的人民群众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可谓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一次伟大觉醒。由此,伟大的长征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青山慰忠魂 · 阔步新时代在87年后的今天,湘江战役的重大意义和伟大精神,早已镌刻进每一位国人的心中,并激励人们前行。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习近平总书记

 桂林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桂北绿水青山间,一处处红色遗迹记述着一个个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朱毛过瑶山,官恨吾心欢;甲戌孟冬月,瑶胞把家还。乙亥正月,时过恩人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这些刻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矮岭瑶寨一处岩石上的字,讲述了当年红军经过时给当地瑶民所留下的恩情。红军楼 红军岩红军桥 红军洞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共桂林地市及各县党史部门组织访问了红军长征过桂北时的沿途居民群众,在他们的述说中一点点复原了湘江一战的历史原貌,也一笔笔补缀着密密织就的军民情谊。仅仅就在中共桂林地委编写组编著的《红军长征过广西》一书里,记录下的对龙胜、兴安、灌阳等地31位老人的访谈内容中,“发救济款”、“楼上的包谷一颗都没动”

 1944年日军入侵灌阳,黄家为躲避日军,所有家产都舍弃了,却始终将装有军旗的小木箱带在身边。解放后,黄荣青日日盼、月月盼、年年盼,盼望红军战士回来取军旗,遗憾的是那位红军战士一直没有出现。1979年初,黄荣青病重,叮嘱后辈把军旗交给灌阳县人民武装部,如今,这面旗子保存在自治区博物馆里。红军向村民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任务和民族政策,向老百姓发放光洋,并在龙舌岩的岩壁上题写了“红军绝对保护瑶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两条标语。为纪念这次会见,当地瑶胞把“龙舌岩”改名为“红军岩”,又称“光明岩”。

 传承红色基因学好党史中国史

 传承红色基因这是党的重要嘱托和希望。在不久前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到,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学习党的奋斗史和中国史,继承党的光荣传统、传承党的红色基因,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也是我们党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根本所在。在这次汹涌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人民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全力以赴的投入抗击肺炎疫情第一线,一位又一位“人民英雄”,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冲在抗疫第一线,为这次抗疫战斗作出卓越贡献,这就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最生动的体现。牢记党初心和使命,是所有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的重要方式,忘记初心和使命,我们党就会变质,就会失去人民、失去未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党史、新中国史记录着我们党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奋斗历程、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学党史、新中国史以明党之志,知党之心,牢记党的坚持奋斗和奉献精神,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回顾党史、新中国史,让人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走过来的,从而永葆党的先进性、凝聚全党共识,汇聚全党力量,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

 回首历史,缅怀先烈,我们看到在革命先烈用鲜血打下的江山里,一代代新生的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开拓奋进,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施改革开放,一点一滴地把先烈的理想变为现实。无论时代如何前进、社会如何发展,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始终铭刻在每个党员的心头。通过缅怀我们的革命先烈,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传承红色基因,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不忘革命先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学习好党史和新中国史,传承好红色基因,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弘扬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感谢聆听XXX 日期:2021.X.XX

篇七:血战湘江微党课

重温湘江战役,传承长征精神的党课材料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85 年前湘江战役的惨烈,时至今日仍是桂北地区民间叙事的焦点。这是红军长征路上伤亡最大的一场战役,亦是红军突破封锁线、粉碎国民党围歼企图的一次重大胜利。湘江北去,红军西行,而长征精神在这里扎下了根。

  1934 年 11 月 27 日至 12 月 1 日,敌人对渡江红军发动全线进攻,湘江战役爆发,看,碧绿的江水被红军的鲜血染得通红,这是多么的悲壮!多么的惨烈!湘江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期间 1000 余次大小战役战斗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役,也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一次战役。中央红军虽然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由出发时的 8.6 万人锐减到 3 万人,由此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改换领导,最后直接导致了 1935 年 1 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

 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战士在强敌重重包围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百折不挠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为我们留下了永远的精神丰碑。在新长征的征途上,大力弘扬湘江战役中蕴含的长征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第一,大力弘扬湘江战役中蕴含的长征精神,就要坚定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革命理想高于天是长征精神的核心点。湘江之战,红军之所以能在万般险恶的情况下突出敌人的重围,首要的是他们具有远大坚定的信仰。他们遇谣不信、遇险不惊、遇散不溃、遇死不惧。正如参加这次战役的红军将领们回忆所说,每一分钟,都是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场战役终生难忘,我们几乎是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拼杀出来的,但哪怕我们全部牺牲,也要完成党交给我们的阻击任务。年仅 29 岁的红 34 师师长陈树湘,腹部中弹身负重伤,昏迷中被敌

 俘获,敌人用担架把他抬着准备到湘军司令部领赏,在途中趁敌不备,断肠明志,壮烈牺牲,实现了突围前说过的"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决定了实现共产主义是全党的崇高理想与奋斗目标。这同时也是人民军队和革命军人的远大理想与奋斗目标。当前,坚定信仰,就是要像红军将士那样,对革命理想坚贞不渝,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从而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第二,大力弘扬湘江战役中蕴含的长征精神,就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加强全党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

  红军是威武之师,红军是文明之师。湘江之战,各军团部队顾全大局,勇承重担,团结奋战。他们互相策应、交替掩护,主动弥补作战缺口。据战后相关资料统计,湘江之战主战部队营以上干部伤亡达 60%以上,牺牲师级领导 7 名,团级领导 16 名。红 5 师在新圩阻敌三天三夜,全师自师参谋长以下团营连干部几乎全部伤亡。光华铺阻击战两任团长牺牲。他们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团结奋战。湘江之战中红军战士服

 从命令听指挥,不畏强敌,顽强拼杀,直至为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红 3 军团 18 团在新圩最后一天的阻击战中全团无一生还,全部壮烈牺牲,以血肉之躯筑起抵御敌人的钢铁长城。正如参加这次战役的红军将领们回忆所说,湘江战役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坚不可摧的,是不可战胜的,任何敌人的追击、堵击、截击计划是徒然无效的。"这启示我们,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始终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维护大局,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第三,大力弘扬湘江战役中蕴含的长征精神,我们要始终保持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英雄气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湘江之战是我军在逆境中争取生存之战,遭受的困境前所未有。

 "左"倾教条主义、敌我力量悬殊、恶劣的气候和地理天险等等给我军带来的逆境苦难,湘江之战与其说是我军处于逆境不如说是处于绝境,在这场战争史上罕见的艰苦作战中,红军将士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

 等红军精神发挥到极致。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攻击。红军靠这一精神, 在遵义会议之后,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革命一个杰出人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红军翻开崭新的一页。

  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红军长征的胜利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和平年代的新长征。这场新长征虽然没有雪山草地、战火硝烟,仍然需要长征精神并从中汲取信心、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我们要纪念的不仅仅是那场战役,而是要把感动变成实际行动,继承革命先辈的长征精神,在个人利益面前退一步,要做出牺牲的时候往前走一步,带着接力棒走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好新的长征路。"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长征永远在路上,知党史方能知初心,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

 自己的长征路。

篇八:血战湘江微党课

课Chang zheng

 微党课——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前言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微党课——长征 长征数字小百科时间 行程 战斗 战果约25000里 380余次攻占县城700多座经过11个省 翻越18座大山 跨过24条大河 爬雪山过草地1934.10至1936.10

 微党课——长征 长征各个阶段长征准备阶段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长征转折阶段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大会师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

 微党课——长征1933年又调集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重点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虽然组织了反“围剿”,但由于中共中长征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开始长征央临时负责人博右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完全抛弃了毛泽东的军事路线,继续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主张。博古等人指挥红军分兵六路抵御敌人,兵力分散,红军处处被动挨打,奋战一年,没有能粉碎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8万多人,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史无前列的长征。

 微党课——长征 关键战役湘江战役在国民党方面称作全州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血战湘江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微党课——长征遵义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微党课——长征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四渡赤水二万五千里长征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微党课——长征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飞夺泸定桥关键战役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歼灭大渡河以南红军的企图

 微党课——长征爬雪山 过草地二万五千里长征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急行军渡过金沙金。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后,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大雪山,过草地,后进入甘肃、陕西。

 微党课——长征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甘肃会宁 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胜利结束到达甘肃会宁,同红 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长征胜利的结果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又将到来。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扼杀中国革命的目的 12

 微党课——长征 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辗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 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12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他们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

 微党课——长征 长征精神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将长征精神概括为五种精神:1 2 3 4 5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微党课——长征 长征的地位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胡锦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

 微党课——长征 长征的地位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习近平长征永远在路上。今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微党课——长征七律·长征——毛泽东

 微党课——长征

篇九:血战湘江微党课

12 篇 《血战湘江》 观后感+ + 观电影《八子》有感

 观电影《八子》有感 “母送子上战场、儿以血肉铸山河。”观赏完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献礼片《八子》,满崽背起重伤的哥哥杨大牛拼命向前奔跑的这一幕场景久久让人不能忘怀,这正是那段硝烟四起、国破家亡的岁月,10 万赣南革命先烈舍小家为大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一个缩影,正是苏区人民对革命的信仰和忠诚、奉献和牺牲的真实写照。

 这是一部悲壮激烈的战争片,两个小时的影片,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战火硝烟的场面,从林地作战到炸炮兵阵地、炸吊桥,环环相扣,无时无刻不让人视觉震撼、血脉喷张;这是一部真实厚重的情感片,至深的母子情、荡气回肠的兄弟情、生死与共的战友情,每一个画面都真实厚重,每一个场景都煽人泪下。

 电影《八子》很好地向观众诠释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回顾党走过的风风雨雨,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崇高的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革命不成功,誓不还家乡”„„这些都是革命先烈的铮铮誓言。正是因为坚信信仰,才有了杨家八兄弟的壮烈牺牲、才有了战士老赵的慷慨赴死、才有了三排战士的前赴后继。

 “有许多,牵挂的,这些年,被山水阻隔。”“小时候,做什么,回忆里,都是最好的。”“有一天,你老了,我为你,唱儿时的歌。”影片的结尾是白发苍苍翘首期盼八个儿子平安归来场景,没有台词,没有修饰,却是整部戏最让人泪目的一幕。一位普通的母亲一次次送自己的儿子奔赴战场,即便内心有多么的不舍,即便知道这一去可能就是永别,但为了拯救国家于水火,她还是义无反顾地送八个儿子去参加革命,舍小家为大家,母爱是伟大的,但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一位平凡母亲的无私而伟大的家国情怀。

 作为一名党员,在此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这部爱国巨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对我们心灵的深度净化,是对灵魂的重新洗涤,是对坚持信念最生动的一堂党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一定要学习先烈们坚持崇高理想、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观电影《八子》有感 乍看片名,《八子》可能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其实它的故事来源于一个家喻户晓的红色革命故事:30 年代的赣南地区,一位老人将自己的八个儿子送上战场,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接二连三的牺牲,奉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这个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曾经被改编成屡受好评的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公演了十多年,如今改编成电影也是情理之中。八子参军的

 故事为何让那么多人都感动,我觉得内在原因就是其传递出来的牺牲精神。这是一种为了国家大义,奉献出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歌舞剧的受众毕竟有限,现在以电影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则更容易让更多没机会观看到歌舞剧的观众为这个故事所感动。

 而如果不去深究故事内核,电影本身的可看元素也是非常丰富的。我看的时候觉得整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就是战争场面,导演高希希早在拍摄《三国》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了其对大场面的掌控能力,现在从三国到了现代,战争戏依然可圈可点。中间有一幕红军和白军冲锋枪正面对决的戏份堪称神来之笔,既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又有着大银幕上肆意挥洒的超现实快感,让观众大呼过瘾。

 电影集中表现的是八子里当哥哥的大牛和弟弟满崽的兄弟情。大牛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里出生入死,亲眼看着一个个弟弟陆续战死,满崽本来是留在家里的“独苗”,但他也想上战场,所以偷偷到了前线,和哥哥会合。哥哥本不想留他,可最终还是让他当了红军,一起冲上前线,面临无情战火的生死考验。

 《八子》里对于这段兄弟情的描述刻画得非常传神和细致。邵兵饰演的大牛,不停的经历大大小小的战争,他眼看着自己的弟弟们以不同的方式牺牲,死在自己眼前;而另一边,刘端端饰演的满崽则带着母亲的期望、青梅竹马的不舍到了前线,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

 大牛一方面希望弟弟能安稳的活下去,但一方面又不得不肯定弟弟的这份爱国之心。所以他最终接纳了弟弟,并且按照严格的军人模

 式去训练弟弟。当满崽第一次上战场面临枪林弹雨被吓倒之后,他甚至能举枪对准自己的弟弟,因为他不允许任何一个逃兵出现。

 我觉得这也是《八子》这部电影值得一看的地方。它描绘出了这种家国大义和兄弟情谊之间的联系与冲突,并将之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

 邵兵饰演的大牛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好像很久没有在大银幕上看到邵兵的作品了,他这次演绎出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十分讨喜。

 而刘端端饰演的满崽则是整部电影我最喜欢的角色。他本来只是一个很平凡的年轻人,跟自己喜欢的女孩子过一辈子也许就是他本来要走的人生轨迹。但当战争到了眼前,他必须要成长,要做出改变,要面临自己之前从未考虑过的信仰,还有哥哥们的牺牲。

 刘端端将一个男孩如何成长为男人的过程演绎了出来,比起《绣春刀 II》里崇祯皇帝的惊鸿一瞥,这部《八子》他是绝对的男主角,发挥空间更大。从看见子弹横飞而吓得抱头乱窜,到提起机枪大无畏的面对敌军来袭,他的成长构成了《八子》整部电影的故事内核,也体现出了这个故事想传递给观众的情愫。

 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有着岁月静好的安稳生活,这得益于革命先烈们的牺牲,才换来了鸟语花香的世界。而正因如此,看《八子》这样的电影,去感受那个时代先烈们的信仰所换来一切,才可以让今时今日的我们,更明白牺牲的意义。

 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为崇高信念付出生命的人值得我们铭记。他出发找最爱,今天也未回来;留低哪种意义,就看世间怎记载。

 观电影《八子》有感 7 月 9 日下午,我参加了大队机关组织的观看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献礼片《八子》。这部爱国主义电影改编自上世纪 30 年代的赣南地区,在这个被称为中国革命“红色摇篮”的地方,曾经有这样一位母亲把自己的八个孩子先后送去当红军,奔赴战场一线,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的真实故事。

 在观影过程中,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来之不易,正是由许许多多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不畏艰险的献身精神,才能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作为新一代有志青年,自己又是一名退伍军人,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观看影片,给我映像最深刻的感触主要是以下三点: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影片中,“大哥来当红军,就是为了你和娘能过上好日子”,一句简单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者“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是无数个杨大牛们在战场上一往无前、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动力和源泉所在,也正因为这个信念,才有了杨家八兄弟的壮烈牺牲、才有了三排战士老赵在敌人弹药库下平静地点燃炸药时的慷慨赴死、才有了三排战士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直至全部阵亡的悲壮。这是需要多么顽强的革命信念,才能让他们为了胜利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相比之下,现在的幸

 福生活,自己在单位工作,所能做的真的是微乎其微,深深感受到作为年轻党员,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缺的就是崇高的奉献精神。

 二是责任重于泰山,强烈的责任担当。影片告诉我们在那个战争年代,在部队里打仗不是闹着玩的,分分钟就会有流血牺牲,杨排长的弟弟满崽穿上了军装,他就必须和其他战友们一样,服从组织纪律,始终牢记一名革命军人的责任与担当。正是有了这份责任与担当,才能使三排在未接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大部队主力能够突围成功,以一个区区二十人的小队伍,去阻击敌人的四台炮兵阵地,在当时他们本来可以过桥全身而退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炸桥,与敌人拼到最后。最终,经过一场恶战,成功炸掉吊桥,阻挡了敌军唯一的前进道路,给大部队争取了更多的喘息时间,但三排全体战士壮烈牺牲。此时,相信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无不内心动容,生与死的一瞬间,他们选择了同归于尽,正是因为他们崇高的革命理想摆在那里,相比之下,这个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否思考一下,在那种处境下,是否有一个共产党员该有的样子。

 三是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当白发苍苍的杨妈妈在翘首盼望着八个儿子的平安归来,其实在她心中十分清楚,可能再也回不来了。这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与天下每一位母亲一样,对自己的孩子,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温暖的“小家”,但是在为了拯救国家与水火,失去孩子的艰难抉择中,这位母亲毅然选择的是送他们去参军,去保家卫国,去换回更多小家的平安。我想那个年代,正是有那么多伟大的母亲,送儿子上战场,才换来今天的和平年代,岁月静

 好,历史不会忘记他们,那些牺牲的烈士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瞻仰,去缅怀。

 作为一名党员,我深切感受到观看这部影片非常有意义,当前正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之际,我们一定要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今后工作中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奋斗,不断拼搏进取!

 观电影《八子》有感 近日,XX 组织干部职工走进影院观看了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献礼影片《八子》,电影中感人悲壮的故事情节和不惧牺牲的奉献精神给全体观影干部职工上了一堂震撼心灵的党课,也让大家看到了“初心”和“使命”最真实的展现。

 电影《八子》是根据赣南真实事件改编,以 1934 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时期为背景,讲述了在这个被称为中国革命“红色摇篮”的地方,曾经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将八个儿子先后送入红军,奔赴战场前线。但战火无情,兄弟中的六人陆续牺牲,仅剩的两个儿子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和全体战友浴血肉搏,直至弹尽粮绝。而这位母亲苦等了三十五年,没有等回一个儿子。

 青山埋忠骨,血肉铸丰碑。120 分钟的观影匆匆结束,但是全体观影干部职工坐在位置上久久没有起身,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大家纷纷表示:电影中所展现的家国情怀和母子、手足之情让人感动,为了祖国和人民可以牺牲一切的信念让人震撼,在今后工作中,要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传承好红色基因,走好新长征路,为建设交通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电影《八子》有感 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红色影片《八子》火热上映,再一次掀起了红色记忆的浪潮。看过该影片后,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影片带给我灵魂的震撼。

 走进影院,幕布上映射出雾雨蒙蒙的深山老林,炮火轰隆、硝烟滚滚,战士们浴血奋战的画面让人有种恍如回到战争年代的感觉。故事讲述的是上世纪 30 年代的赣南地区,曾经有一位母亲先后将八个儿子送入红军,奔赴战场前线,为了光明的新中国英勇牺牲的感人故事。故事打动我的地方很多,但最让我难忘怀的一是家国情怀。战争爆发后,兄弟 7 人先后上了战场。6 个兄弟牺牲后,大哥大牛强忍着悲痛,带着为数不多的战士们继续奋勇杀敌。后来,老八满崽在母亲和兰花的支持下也追随了大哥的部队。一场场艰苦战役的淬炼让新兵满崽从无情的战火中迅速成长,成为了真正的战士。剧中时不时穿插了一位老者对大牛、满崽的劝告,“老杨家,只剩你俩了,总得给留一个”。但大牛和满崽为了国家,为了革命的胜利,义无反顾的投入

 战斗中。最后,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大牛在部队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带领所剩无几的战士浴血奋战,炸掉了敌军军火库和铁索桥,用全部阵亡的代价为主力部队的撤离赢得了时间,扫清了障碍。这就是对国家的大爱情怀。二是母亲的守望。影片多次出现宁静安详的村庄,微风吹过,满头白发的母亲在村口的老树下翘首企盼,叮嘱着“妈在这儿等你们回来、你们都要好好的活着回来”。然而,八个儿子却再也回不来。孤独寂寥的身影使我潸然泪下,母爱的伟大就在“舍”与“不舍”。作为对国家的大爱来说,为了人民安宁幸福的生活,一位农村老母亲竟然舍弃了让儿子在身边尽孝,毅然送去战场杀敌。然而作为母亲,又是多么希望儿子杀敌后能活着回来,一个个连夜制作的红肚兜、在村旁望眼欲穿的守望却又展现了母亲对儿子无限的爱。

 通过观看影片,使我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和平幸福安宁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成。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上一代革命者的家国情怀,投身到当前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观电影《八子》有感 电影《八子》根据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改编而来,剧情源于当年中央苏区瑞金下肖区七堡乡农民杨荣显的八个儿子争当红军,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的真实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那段硝烟四起、国破家亡的岁月,当战争的号角吹响,数以万计的人便奋不顾身的投入残酷激烈的战争,抛头颅、洒热血。电影再现了当年赣南苏区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当红军的感人场景,为了国家利益,革命先辈们舍弃自家的小利益,背井离乡去参军,直至献出年轻的生命。他们用鲜血诠释了伟大的苏区精神,是当年苏区扩红支红的典型代表,蕴含了苏区人民对革命的信仰与忠诚、奉献和牺牲,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赣州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是红军长征出发地,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主战场,是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赣州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赣文清营业部作为扎根在赣南红土地上的证券营业部,在建党 98 周年之际组织员工观看这部具有重大意义的电影,为员工上了一堂生动的“电影党课”,引导党员、群众向革命先烈学习,激励干部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有幸生在和平年代,国泰民安,老区人民安居乐业。我们国盛人仍然肩负着历史使命,在公司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铭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踏着先辈的足迹,砥砺前行。这不仅是我们的愿望,更...

篇十:血战湘江微党课

永放光芒这里输入您的单位/机构名称

 长征的历史回顾 1长征的精神意义 2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 3

 长征的历史回顾1历史简介为什么要长征?数字长征长征的时间阶段长征各部队路线长征路上的的著名历史事件

 page[4]公元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至1936年10月止,红军走过了赣、闽、粤、湘等十一个省,经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以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千山,行程达两万五千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极其伟大。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它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它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早已成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红军不怕长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万里长征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渡湘江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过草地、翻雪山等一副副鲜活的历史画卷,更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长征精神。历史简介

 page[5]国民党军队围剿力度空前强大。长征的历史背景?客观原因当时中央苏区与共产国际失去了联系,由李德仓促策划了突围转移方案,但被蒋识破红军战略企图。于潇水和湘江战役中,红军损失近半。夺取遵义后,政治局对潇湘战役进行了反思,毛泽东重掌兵权。毛泽东决定西渡赤水,向敌人薄弱的贵西转移。长征不是一开始的战略规划结果。北上抗日也是在川西时才提出的。是红军根据革命形势的选择结果。总之,长征开始是反围剿失利后的战略转移,在战略转移过程中,因敌我双方的战争形势,原来的战略不断改变发展,最后成为了长征。博古李德的不正确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观原因长征的过程才是长征最后形成的原因,非战略规划。为什么要长征?

 page[6]数字长征(中央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380余次战斗700多县城攻占11个省途经25000余里行程数百个团击溃430营以上干部牺牲92%的战士损失历经

 page[7]长征准备阶段 长征转折阶段 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长征失利阶段 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大会师阶段1934.7-10月 1934.10-1935.1 1935.1-6月 1935.6-10月 1935.10-1936.7 1936.7-12月长征发展阶段长征的时间阶段

 page[8]中央红军 (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红二十五军 (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红二、红六军团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参加长征的各部队路径

 page[9]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各部队在从瑞金、于都集结出发地区集结毕。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及中央、军委机关共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整个渡河过程历时9天,分布在于都城东门等10个渡口。10个渡口,当年送走了8.6万红军将士。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于都人民搭浮桥,摆渡船,把红军送上了漫漫征程。长征第一渡(于都)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page[10]血战湘江中央红军开始战略转移的时候,一路西行连续突破国民党军三道封锁线以后,蒋介石明白了红军是西进。他迅速调集兵力,准备利用湘江构筑第四道封锁线,把红军消灭在湘江以东地区。11月29日,敌人向渡江的红军发起了进攻。为掩护党中央安全过江,红军与优势的敌军展开了殊死决战。红军的阻击阵地上,炮弹和重磅炸弹的爆炸声不绝于耳,装备单一的红军要用血肉之躯抵挡敌人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战斗的残酷可想而知。但“保卫中央纵队安全渡江”的口号仍响彻在阵地上空。这是生死存亡的一战,是意志的较量。红军将士硬是用刺刀、手榴弹打垮了敌军整连、整营的一次次进攻,湘江两岸洒下了无数红军将士的鲜血,渡口始终牢牢地掌握在红军手中。经过7天7夜的残酷战斗,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队终于拼死渡过了湘江。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page[11]血战湘江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湘江之战,惨烈空前,红军战士的遗体几乎阻断江流,血水染红了整个江面。那些有名和无名的红军烈士的英魂,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二万五千里长征铺垫了前进的道路。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湘江之战,是红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血的事实,宣告了“左”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彻底破产,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路线的怀疑、不满以及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达到了顶点。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page[12]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从而使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革命战争转危为安,转败为胜,大大加快了我国革命胜利发展的进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干预下,独立自主的从组织上进行了改组,增选了毛泽东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从此,毛泽东同志便成为红军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这是我们党的英明选择,是党在这一时期的重大成就。遵义会议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page[13]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四渡赤水共歼敌1.8万余人,俘敌3600余人,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到: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page[14]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翻山越岭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幸运地找到了两条敌人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船,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不以为然。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从1935年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红军早已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的走了,体现出了将士们的机智与勇敢。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page[15]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蒋介石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强渡大渡河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战斗开始后,经20多分钟战斗,红军先头部队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page[16]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大渡河以南的企图。飞夺泸定桥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page[17]中央红军占领泸定城后继续北上,于1935年6月8日突破敌人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大金山。红军大多来自气候炎热、潮湿的南方亚热带地区,好多人以前从未见过大雪山,更不用说爬了。大金山被当地老百姓叫做神仙山,只有神仙才能登越大金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山。但无畏的红军却偏偏要与命运抗争。到了大金山的跟前,从山下就可看到覆盖山顶的大雪,而且看上去这一大片一大片的积雪并不远。开始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要爬这么高。数月行军,粮食不足,人也筋疲力尽。爬山起初似乎还很顺利,后来突然进入了冰雪世界。雪山刺得人们睁不开眼睛,又没有路,人们在冰上滑行,摔倒了,要站起来,浑身无力,有的就这样永远地躺倒在雪山的怀抱里了。经过四天的艰难拔涉,在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终于翻过几座大雪山,在北进途中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爬雪山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page[18]红4方面军的西进部队于1935年6月8日攻克懋功。接着,以一部前出至懋功东南的达维镇。6月12日,红1方面军先头部队在北进达维途中,同红4方面军一部胜利会师。18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红1方面军主力到达懋功,21日晚,红1方面军和红4方面军的部队举行联欢会,庆祝会师。懋功会师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page[19]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长500余里地,横宽300余里地,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草甸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若不慎陷入泥潭,会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草地区域气候恶劣,晴空迷雾变幻莫测。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泥水不仅不能饮用,而且破了皮的腿脚泡过,还会红肿甚至溃烂;二怕下雨;三怕过河。过草地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page[20]红军过草地之艰难,是后人难以感受到的,主要是行难、食难、御寒难、宿营难。过草地准备的青稞麦炒面,需要用水煮着吃,没有水,干吃很难受,且口渴难熬。一般战士准备的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了。这时候,草地才过一半,有的甚至不到一半。饥饿和疾病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许多同志在战场上没有倒下去,却在草地里默默的死去。草地天气,一日三变,温差极大。早上日出晚;中午烈日炎炎;下午往往突然雷电交加,暴雨冰雹,或者雾雨朦胧;夜间气温降至零摄氏度左右。饥寒、疲劳、疾病夺去了许多战友宝贵的生命。草地净是泥泞渍水,一般很难夜宿。行军到了傍晚,往往要找一个土丘、河边、高地,比较干一点的地方宿营,找不到就只好在草地里露宿。但是,夜晚太冷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往往会看到草地上长眠着一些战士。红1军团有一个班,就是这样整整齐齐地两人一组,背靠着背,怀里抱着枪支,像熟睡了的样子就再也没有醒过来。茫茫草地,一望无涯,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根本没有路。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或者拄着棍子探深浅,几个人搀扶着走。这样,一天下来,精疲力竭。食难御寒难宿营难行难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page[21]1935年9月13日,红军到达岷山脚下的腊子口。腊子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地势十分险要,蒋介石在在...

推荐访问:血战湘江微党课 湘江 党课 血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