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党课范本】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供大家参考。
【党课范文】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
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
在血脉赓续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同志们,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讲过一段话: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如今82年过去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那段烽火岁月,我们每个党员都应该扪心自问:老红军的精神在我们身上是不是真正传承下来了,能不能“始终和民众打成一片”;
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眼睛里始终饱含热泪”,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还具备不具备?今天我以“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在血脉赓续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个题目,和大家作个学习交流。主要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密切联系群众传统渊源流长,必须准确理解把握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作风)。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我军历来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路线为路线。我党、我军密切联系群众传统具有一致性,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我党我军都在密切联系群众传统上结出了累累硕果。
(一)密切联系群众的内涵很丰富。
首先,从字面上看。《现代汉语大词典》就“密切”这个词的解释是,“十分密切、不可分割”、“多而连续”。这就明确了“密切”的程度是“十分”,而不是九分、八分;
方法是“多而连续”,而不是断断续续或者一劳永逸;
效果是“不可分割”。“联系”的意思是:彼此接上关系。这就明确了要和群众始终保持相互联系,不能脱离群众。“群众”有5种意思:1.泛指人民大众;
2.未加入党团的人;
3.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
4.需要有人领导的大众;
5.指聚合在一起的人的总称。从广义上讲,“群众”是指人民大众。从狭义上讲,对党来说,非党是群众;
对党的领导干部来说,非领导干部是群众;
对党委机关来说,基层官兵就是群众。其次,从具体内容看。伟大领袖毛主席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是指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
坚持向人民负责和向党负责的一致性,并坚持把这些原则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从上面这个表述可以看出,密切联系群众传统与党的宗旨、追求、作风上都是一致的。从党的性质和宗旨层面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从党的追求上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每个共产党员思想与行为的最高准则。毛主席用“为人民服务”加以概括提炼,鲜明地传递了党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从党的作风层面看,毛主席曾把人民比作党的眼睛和上帝,也曾把党群关系比喻为鱼与水、种子与土地的关系,从中可见密切联系群众传统的极端重要和丰富内涵。
(二)密切联系群众的历程很厚重。
群众路线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它从提出、成熟到今天的发展,可谓血火熔铸不变色,历久弥新不疏离。首先,它萌芽于红军时期。在红军初创时期,我党我军的处境环境之惨烈无法用语言形容。前有伏兵,后有追兵,上有天兵,队伍中还有逃兵。面对敌人的围堵,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我党我军迫切和首要回答的就是怎样生存、发展和打仗的问题。有关是否要做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在党和红军工作中处于怎样的地位等,认识不统一,争论比较大。毛主席正是在说明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和阐发了党的群众观点和路线。他强调:“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重大任务。”他认为,政治观点即群众观点。他批评了红四军中一些同志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群众路线就这样历史地、不可回避地提出来了。正是这个观点,红军才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和土壤。其次,它升华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43年,毛主席在为党中央起草《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时,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理论概括,把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有机统一起来,表明党的群众路线达到了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把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明确载入了党章的总纲。由经验上升为理论,使党获得了无坚不摧的力量。赢得大片人心的共产党,把占有大片地盘的国民党,拉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取得了一边倒的决战决胜。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路过贵州毕节,发现老百姓家里有不少苏区发行的钱票。总指挥贺龙想到:红军走后,如果敌人发现了这些钱票,老百姓不仅经济上受损失,说不定还会受到残害。于是,他决定让官兵带上从敌人手中缴获的银元,一比一给群众兑换,一下子就换掉了几千块。这些银元在当时来讲,就是红军的救命钱啊!大伙都纷纷劝阻贺龙不要换了。贺龙严肃地说:“我们红军是群众的队伍,吃了群众的粮食,烧了群众的柴草,就不能丢下他们不管。我们闹革命为的就是解救老百姓,花几千块银元算得了什么!”1947年至1948年,国民党军队占领了延安。毛主席率领只有1000多人的党中央机关转战陕北一年多,同胡宗南率领的25万敌兵周旋,经常与敌人只隔一座山、一道川,最近的距离只有一公里,但他们就是搞不清毛主席的去向。为什么?因为老百姓宁可被打死,也不愿透露我军半点行踪。我们再看一组“三大战役”的数据:辽沈战役我军投入兵力55万人,支前民工183万,出动担架13.7万副、大车12.9万余辆,筹运粮食1.1亿斤,歼敌33个整师47.2万;
平津战役我军投入兵力150万,支前民工154万,出动担架2万副、大车38万辆,筹运粮食3.1亿斤,歼敌52.1万;
淮海战役我军投入兵力60万,支前民工达543万,出动担架20.6万副、车辆88.1万辆,运送弹药1460万公斤,筹运粮食9.6亿斤,转运伤员11万余名,歼敌55.5万。综合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三大战役共歼、俘敌154.8万,我军共投入兵力265万,支前参军民工达886万,是我军投入兵力的3.4倍,是被歼敌的6倍。难怪国民党将领杜聿明发出这样的感叹:“败在敌人手里可以挽回,败在老百姓手里,再也无法挽回了!”历史再次证明,新中国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也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胜利。再次,它继承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新的情况先后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等重要思想,对群众路线进行了开创性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更加自觉维护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这是建党以来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自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制定并带头落实八项规定,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都是贯彻落实习主席系列讲话、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正是有了这样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发展、中国力量、中国模式和中国梦想才发出如此耀眼的光辉。1949年,蒋介石离开大陆的时候说:“我把4亿人口吃饭的包袱甩给了共产党”。结果怎么样?到现在我们的粮食自给率达到95%。不光养活了4亿,现在养活了13亿,而且越养越好,越养越富裕,越养越幸福!
大家不会忘记,1998年,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到严重威胁时,30多万人民子弟兵发扬伟大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始终战斗在抗洪第一线,堵管涌、排险情,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摧不垮的大堤。在此期间,“塔山守备英雄团”的海南籍战士李向群随部队赴湖北荆州抗洪抢险,在公安县南平镇堤段的抗洪保卫战中,他带病坚持抢险,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终因劳累过度壮烈牺牲,被中央军委授予“新时期英雄战士”荣誉称号。大家应该不会忘记,10年前汶川特大地震,震后仅14分钟,武警四川森林总队的50名官兵就出现在救灾现场。5月13日,武警38师200多名官兵冒着强烈余震的危险,经过21个小时急行军,第一个到达汶川县城,及时向党中央报告灾情,并投入救灾行动。5月14日,15名空降兵勇士,写好“遗书”,在震中地带四川茂县4999米上空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无气象资料的条件下,勇敢一跳,举世震惊。这帮正值青春年华的战友,之所以在生死考验面前毫不畏惧,正因为他们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为人民利益甘于牺牲一切。
时至今日,这样的奇迹和故事依然在我们身边上演。近年来,我们XX广大官兵始终牢记宗旨,积极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参与抗洪抢险等重大任务,谱写了一幕幕密切联系群众的生动画面。我想当时在海南的同志一定记忆深刻,2014年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袭击海南,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7级,威马逊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在我国登陆的最强台风,登陆时最大风速达到70米/秒,这个速度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在时速252公里的汽车上打开车窗的感觉,是40年难遇的超强台风,“刮”走了海南119.5亿元,导致全省18个市县216个乡镇、325.8万人口受灾,死亡、失踪31人。我们XX全体官兵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很多同志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更没有一人退缩,圆满完成了抗风救灾任务,受到了原总部首长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更是感动地说:“XX官兵是我们的贴心人,有他们在是我们的福气。”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我想,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最高褒奖,就是我军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在一代又一代官兵身上传承、赓续、弘扬、光大的最好见证。
(三)群众路线的定位很深刻。古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兴,失民心者亡”。这是一条历史经验,也是发展规律。为什么我军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呢?我想有两个小故事可以说明。一是:红军长征路过陕西省商洛市的“山棣花街”时,当地群众因为不了解红军,纷纷离家外逃。当地有个染匠叫李来兴也跟大家跑了,并且因为跑得急,自家院子里晾晒的染布都没得及收。时值隆冬时节,红军从罗山出来时,大部分都衣衫单薄,且经过了大大小小十几场恶战,早已经是衣不敝体,补丁加补丁了,有的穿着草鞋,有的甚至还打着赤脚,尤其是晚上冻得发抖。尽管如此,红军战士严格执行群众纪律,没有一个人动老李的布匹。红军走后,李染匠回家一看,院子扫得干干净净,各色染布叠得整整齐齐。墙上留下了题目为《什么是红军》的传单,清清楚楚写明红军是为老百姓扛枪打仗的。李来兴一家非常感动,这个事也在当地传为佳话。而且,当年那张《什么是红军》的传单,也被当地群众珍藏起来了,后来交给中央档案馆保存。二是:1935年8月,红25军进入甘肃省静宁县兴隆镇回民聚居区。军政委吴焕先让宣传科长刘华清把“三大禁令、四项注意”贴到街上。“三大禁令”是:禁止部队驻扎清真寺,禁止毁坏回族经文,禁止在回民区吃大荤;
“四项注意”是:注意遵守当地风俗,注意公买公卖,注意使用回民水桶在井里打水,注意回避青年妇女。他还主动拜访当地有威望的阿訇(指伊斯兰教主持教仪、讲授经典的人),和当地知名人士座谈,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红军的政策纪律,部队医院院长钱信中还组织人员为回民进行巡诊。当地回族群众深受感动,称赞红军是“仁义之师”。后来毛主席赞扬说,红25军政策水平很高。
正是红军执行的是秋毫无犯群众纪律,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路线,真正做到了“走一路红一线”,深受老百姓爱戴,后来革命队伍也越来越壮大,直到夺取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胜利。而我们再回过头看1991年,共产主义运动在苏联和东欧国家遭到严重挫折,苏联几乎一夜之间灭亡,整个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也土崩瓦解。当苏共4229座办公大楼、180个政治活动中心、16个政治研究所以及大量银行存款被查封时,没有遇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抵抗和大规模抗议,党员和群众也表现出惊人的冷漠。奇怪吗?其实一点都不奇怪,我们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苏共垮台绝非偶发事件,其实早有端倪。早在1989年10月,苏联社科院就做过一次抽样调查,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4%,代表人民的占7%,代表党员的占11%,代表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占却占85%。苏共“20万人时建国、200万人时卫国、2000万人时却亡国”的教训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剖析他们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执政党严重脱离群众,成为特殊利益集团,导致权力失控,腐败盛行,走向了群众的对立面,最终被群众唾弃,教训十分深刻。实践一再证明,困难不可怕,挫折不可畏,外患不可惧,最可怕、最可畏、最可惧的是疏远群众、失掉民心。正是有了这种清醒的判断与认识,我们党才用生命线、根本工作路线去审视和定位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这个定位既是一种高度的清醒,也是一种高度的自觉。
二、脱离群众的现实表现与危害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我军的“传家宝”,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元思想的冲击、错误观念的影响,有的同志对密切联系群众这一优良传统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得不那么深了,看得不那么重了,践行也不那么自觉了,与群众的关系渐行渐远。习主席在兰考县检查调研时指出,“现在,脱离群众的现象在某些方面比10年前、20年前、30年前更突出了。问题出在哪儿?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2014年在全党全军展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习主席指出,要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夯实执政根基,巩固执政地位,有效规避“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现实工作和生活中,部分党员干部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先锋队”意识有所淡化。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理应干在前、冲在前、牺牲在前、奉献在前。现实中,我们一些党员往往忽视了自己肩上“先锋队”的使命和责任,对于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身份意识越来越淡化。表现为淡忘了自己加入党组织的初衷,“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产生了偏移。热播电视剧《人民名义中》,前区委书记丁义珍设计的光明区信访局窗口低矮没有椅子,来访群众只能站着弯腰低头和窗口里面的工作人员说话。市委书记发现后,问题很快得到整改。一时间,“丁义珍”式窗口成为流行语,XX、XX、XX以及XX等单位的“丁义珍”式窗口纷纷被曝光。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不是电视剧的热播,这些跪式窗口会被曝光吗?现实中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丁义珍”式窗口?这些“丁义珍”式窗口,又有多少达康书记去要求去整改?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电视剧中的丁义珍窗口被市委达康书记发现,很快得到解决,而现实中的很多丁义珍式窗口却不能指望现实中的达康书记来发现和整改,而需要通过完善制度和措施,不断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提升为民服务素养来纠治。要知道,丁义珍窗口常有,而达康书记则不一定常有。
二是“特殊化”思想痼疾难除。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深刻指出:“我们脱离群众,干部特殊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特殊化的根源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以官为贵、以官为荣的官本位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残留下来的遗毒,甚至时至今日,“唯上”、“唯官”的思想仍有显现。现实中,我们有些党员干部总感到自己是“领导”,与群众接触有失身份、掉架子,人为地画了一条“河界”,将自己孤立在群众的圈子之外,“官老爷”习气、“衙门化”做派还不同程度存在。2008年,云南孟连发生“7·19”群体性突发事件,不满群众更是打出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亲爱的党啊,你在哪里?”还有,不少地方宗教组织发展迅猛,以致一些地方出现了“庙堂比支部多,教徒比党员多,捐香火比缴党费多”的现象。可以说,脱离群众带来的社会信任风险,已成为我们党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三是“倒服务”现象屡纠不治。领导机关为基层服务,是其天职,也是抓好基层建设的必然要求。然而,现在有些机关却出现了诸多“倒服务”现象。比如,有些本是机关分内的工作,机关人员不尽职尽责地干好,却经常借调基层的人员去“帮忙”,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把“倒服务”当成顺理成章,认为给基层找点“事”,是“看得起你”。类似现象虽然也下力纠治过,但仍在一些机关干部中仍有所表现。比如,军报有篇文章曾总结了基层部队“十个怕”:一怕会议连环套,二怕材料催着要,三怕周末通知到,四怕题多记不牢,五怕座谈冒了泡,六怕卫生反复扫,七怕集训扎堆搞,八怕人情消费高,九怕假期休不好,十怕对象没法找。这些看似小事小节的问题,却最真实的反映出了基层官兵的无奈心态和真实期盼。
四是“形象差”问题屡见不鲜。毛主席同志曾经批评过一些共产党员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的老百姓,而事实上,我们有少部分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甚至还赶不上普通老百姓。我国发布的社科院蓝皮书《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3-2014》中称,当前,政府官员形象呈现“多元高发”态势,主要集中在五大风险领域:“贪”(贪腐问题)、“渎”(失职渎职)、“色”(性丑闻、强奸)、“假”(火箭提拔、造谣造假、被影响)、“枉”(暴力执法、遭遇暴力执法、作风粗暴)。我军从来就以纪律严明、秋毫无犯闻名中外。但也要清醒的看到,军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也会侵蚀军队集体。我们看到从王守业、谷俊山到徐才厚、郭伯雄贪污受贿,权钱交易,拉帮结派,欺上瞒下,贪腐程度令人发指,一个比一个惊世骇俗,确实骇人听闻。可以说,徐才厚、郭伯雄、谷俊山等人的所作所为完全彻底的背叛了党和军队根本宗旨,抹黑并败坏了我军良好形象。
这些问题对我们组织建设、军队发展所产生的危害,自然不容小觑。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挫伤群众感情,丧失感召力。习主席曾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我们天天喊不忘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到底又是什么?是不是如很多人说的那样,走的太快,以致于忘却了走过的路,以及为什么上路?我们还能不能做到像当初上路时那样,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像保护自己的婴孩那样保护老百姓,带着老百姓一同奔向好日子?二是影响关系和谐,损害凝聚力。军人生来为打仗,对我们军人而言,只有战争和非战争状态。我经常在想,如果当战争那一天真的来临,还会不会出现七八十年前,青年踊跃报名,母送儿、妻送夫,男女老少、举家举村,推着小车为军队送物资、运伤员的壮观场景?还能不能让敌人再次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让他们有去无回、死无葬身之地呢?三是抹黑组织形象,降低公信力。大家应该都有这种感受,今天,这种“不相信”,怀疑一切的情绪,已经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吃饭不再相信食品是“非转基因”,买房子不再相信能最终取得产权,上医院不相信医生给自己开了好药,打官司不相信司法会公正……可以说,生活中处处充斥着不相信,不相信政府,不相信专家,更不相信媒体,已构成当今社会一堵亟待翻越的“墙”。最终的恶果就是如《人民的名义》里经典台词讲的那样:以前老百姓从来不相信政府会干坏事,现在是老百姓从来不相信政府会干好事。
三、党员干部要作密切联系群众的忠实践行者
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是我们成就过去、把握现在、赢得未来,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特有政治优势和强大动力源泉,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倍加珍惜、大力弘扬。
(一)理顺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的辩证关系,提高思想认识。密切联系群众,前提条件就是在思想认识上弄清楚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究竟是什么关系。如果二者的关系都混淆不清,那密切联系群众也就无从谈起。一是强化身份意识,要明白“我是谁”。在古希腊帕尔索山的一块石碑上刻着一句话:“认清你自己”,著名哲学家卢梭认为这句话“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对我们党员来讲,《党章》第二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这就从根本上明确了党员的身份和地位,我们就理所当然的应该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同时,不管是什么职务、当多大的官,都是普通群众的一员,唯一的区别在于职务分工不同。二是端正工作导向,要清楚“为了谁”。工作方向不对,用的力越大,造成的危害就越大。陈云同志曾讲过,“大家是为革命来的,还是为做官来的呢?回答这个问题也容易,起初是干革命来的,以后是革命加做官,既革命,又做官。后来官越做越大,味道也越来越大,有人就只想做官,不想革命了,把革命忘光了。”所以说,只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党和军队性质、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时刻想着人民的利益,抓好军队建设就找准了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三是认清主体地位,要知道“依靠谁”。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革命战争年代,由于斗争环境复杂险恶,人民军队除了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休戚与共,别无其他发展壮大的可能。像苏区人民“十送红军”,延安人民用小米哺育革命政权,沂蒙山区红嫂用乳汁救活解放部队伤员,都是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生动写照,正如陈毅元帅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是要认清广大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才能有效应对各种新生的冲击和挑战,让我们的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深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筑牢情感基础。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孔繁森有句名言:“爱的崇高境界是爱人民”。群众最朴素,也最重感情。你敬群众一尺,群众就会敬你一丈;
你对群众捧出真心,群众就会回报你真情。1973年,周恩来回到延安,当他了解到全区14个县中有7个县群众生活很贫困,有些群众连玉米面也吃不饱的情况后,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并对周围的同志说:“延安人民哺育了我们,使我们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但是延安的农业还很落后,我们对不起延安人民。”并要求当地政府要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要做到:一是要在强化认同中培养群众感情。习主席在山东考察期间,给当地的市委、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只要真正认同群众的主体地位,认同自己的公仆身份,就会与广大群众培养出深厚感情。2004年2月,沈浩被安徽省委组织部选派到小岗村担任村党委第一书记,从此他也把自己当成一名小岗人,一步一个脚印,与村民一起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小岗村民两次上书安徽省委,请求沈浩书记留任。2009年冬天,沈浩去世后,小岗人再次递上一封按满红手印的信,要求把他们的第一书记和致富的领路人永远留下。这封“请愿书”上的186个红手印,表达了中国农民对共产党员最真实、最朴素、最纯洁的情感。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明白自己的公仆身份,真正树牢“自己也是群众”的观念,用平视的视角看待群众,用平等的态度对待群众,自然而然也能获得群众的好感,得到群众的认同。二是要在广泛联系中增进群众感情。所谓广泛联系,就是要情真意切的倾听民声,这是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前提。“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古代官吏尚有如此境界,更何况是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共产党人?2012年1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瑶族山区油岭村调研。他随机入户,跟年轻小伙子打桌球,了解他们在外务工和学习情况;
跟老人家比年龄、拉家常,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总结此行时,汪洋感慨地说:“与少年打桌球,赢了!与老人打赌,输了!与群众的联系更紧密了,对群众的诉求更了解了,工作目标更明确了。”因此,密切联系群众就要真正沉住气、静下心,切实深入群众,融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才能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三是要在以上率下中深化群众感情。我们常讲,好的作风是带出来的。只要领导机关和党员干部做好样子,群众和部属自然会向上“看齐”。1958年9月,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53岁的许世友上将,带头响应毛主席“军队干部下连当兵”的号召,到浙江宁波海防前线某部六连当兵,与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训练、同娱乐,深夜和战士一样站岗、晚秋和战士一样下海、公差劳动和战士一样抢着干。有一次,许世友正拿着扫把和班里的同志一起打扫卫生,走过来一个拿着照相机的干部,请他摆个姿势照张相。许世友眼睛一瞪说:“人民公社五六十岁的老社员,一天干到晚,也没有人替他照张相,我干了一点活,就要照相,像什么话!”正是因为亲身体验兵的生活、体会兵的疾苦、体察基层实情,许世友将军与一线官兵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直到临终前,许将军还念念不忘他当兵的六连,想再去感受一番那段难忘的岁月。我们的党员干部,只有平时工作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出来,始终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工作,才能引领单位上下形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浓厚氛围。
(三)提升党员干部对广大群众的服务水平,践行性质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说我们共产党人从政当官,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人民。一是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可以说,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老老实实调查研究,老老实实听取意见,老老实实改进工作,谁就能取到真经、增长智慧、获得进步。当年在中央苏区的时候,毛主席经常深入调查研究,面对面向老乡求教,先后写下了《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著名篇章,提出了正确的革命斗争策略。我们在开展、推进各项工作中,也要注重深入到群众中间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各项工作落实才能更有针对性、有效性。二是发动群众,推动发展。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兴办乡镇企业、推行村民自治,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创举,都不是事先由上面设计好的,而是由基层率先突破的。同样,我们各级党员干部也应该放下领导架子,沉进群众圈子,搜罗闪光点子,充分采纳借鉴来自基层一线的意见建议。三是真诚服务,注重落实。只有真诚地怀爱民之心、存为民之德,才能让广大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2012年11月15日,新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和其他6位常委首次亮相,第一次讲话就让公众感到格外亲切。习近平与西方国家“总统就职演说”的长篇大论不同,他用七个“更”描绘了美好的生活愿景——“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习主席用群众话语,道群众心声,解群众心结,显示了对人民心声真实而深入的了解,表示了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决心,这才是亲民、为民、利民、富民的前提和基础。在我们军队也是一样,干部因士兵而存在,机关为基层而设立。我们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对下负责就是对上负责”的态度,办好群众最急需的事,改正群众最反感的事,特别是要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让广大群众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情中,真正感受到组织的可靠、领导的可亲和群众大家庭的温暖,营造起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依然是历久弥新的永恒课题。我们必须将这一红色法宝代代相传,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真正落实群众路线,切实在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中提升军队建设水平,不断汇聚起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习主席曾说过,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最后,就用这首当年见证亿万人民一心跟着共产党,铸就新中国诞生的歌谣结束今天的授课。(“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了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到军场。”)
推荐访问:党课 范本 优良传统 【党课范本】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