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党课中国共产党诞生8篇讲党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tim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讲党课中国共产党诞生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讲党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imes;×××××××××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社会背景第一部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目 录中国共产党成立经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第二部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帝 国资产 阶农国 主义的侵略阶 级民主革命民起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 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帝国主义的侵略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19世纪中叶,清政府统治无能,风雨飘摇,资本主义国家把中国看作一块“肥肉”,纷纷瓜分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块 肥肉 ,纷纷瓜分中国。也就是说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用大炮加鸦片首先轰开中国大门,揭开中国近代史的第一天,从此中国相继沦为美、英、法、德、意、俄、日、奥等国家的殖民地,中国人民受着三座大山的压迫,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这期间,发生了农民领袖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经历14年之久,革命势力发展到18个省,并且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立的农民政权,显示了农民的伟大力量,但是,由于受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的影响,最后被清政府和外国侵略势力联合镇压农 民 起 义力联合镇压。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到了20世纪初,出现了辛亥革命(1911.10.11日)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但由于孙中山没有自己的军队,不得不和封建势力、军阀进行妥协,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关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可以从两种角度去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主客观方面去认识从具体方面去认识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具体原因方面去认识可从纲领、农民、政党、军具体方队等四个因素去分析从纲领、农民、政党、军具体方队等四个因素去分析①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①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资 一 一 ② 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 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 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 是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 武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 的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 坚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 与成员政见不一有关。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也是在与时俱进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应是它对后来历次革命的影响,它的成功同时也是失败的种种原因一直为后来的革命者所借鉴。大胆地说,正是有了辛亥革命开历史之先河,才会有新中国的建立,民主革命的胜利。革命也是在与时俱进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应是它对后来历次革命的影响,它的成功同时也是失败的种种原因一直为后来的革命者所借鉴。大胆地说,正是有了辛亥革命开历史之先河,才会有新中国的建立,民主革命的胜利。所以说,从它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败一半。但从它对后来中国革命的指导和影响来看,是值得我们赞扬的,而不是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是失败的、不成功的。因此,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奠基石,它说明了只要不断地革命下去,胜利终有一天会来临!所以说,从它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败一半。但从它对后来中国革命的指导和影响来看,是值得我们赞扬的,而不是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是失败的、不成功的。因此,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奠基石,它说明了只要不断地革命下去,胜利终有一天会来临!实践证明:农民以及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由于受成分的局限性、革命妥协性、不彻底性,都不能取得胜利。实践证明:农民以及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由于受成分的局限性、革命妥协性、不彻底性,都不能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 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为中( (1)易集中、利于团结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易集中、利于团结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 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这时,中国工人阶级逐渐发展起来了。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民族工业的兴起,农民及城市没有财产的中国人到工厂做工,这就产生了中国工人阶级。中国工人阶级具有三大特点: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这时,中国工人阶级逐渐发展起来了。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民族工业的兴起,农民及城市没有财产的中国人到工厂做工,这就产生了中国工人阶级。中国工人阶级具有三大特点:( (2)受三座大山压迫,一无所有,革命最彻底、最坚决)受三座大山压迫,一无所有,革命最彻底、最坚决( (3)与农民有广泛的联系,易结成同盟军)与农民有广泛的联系,易结成同盟军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现代工业生产使得工人阶级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中,组织程度最高组织程度最高, 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最多,力量最为集中的阶级。他们是物质财富的最大创造者。目前其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力量最为集中的阶级。他们是物质财富的最大创造者。目前其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 以上, 占国家财政收入的 90% 以上。工人阶级是全民族中最先进的阶级 只有工人阶级最有远见 大公无私 最富于为什么说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族中最先进的阶级, 只有工人阶级最有远见, 大公无私, 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 革命就要失败,就会走资本主义道路就会走资本主义道路, 有了工人阶级的领导, 革命才能取得胜利,就不允许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只有他才能担当起领导阶级的重任。就不允许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只有他才能担当起领导阶级的重任。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 1十月革命的胜利 2“五四”运动 3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的先进代表到欧洲学习考察,寻求强国之路,接受西方先进文化,兴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的先进代表到欧洲学习考察,寻求强国之路,接受西方先进文化,兴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提倡白提 话文代替文言文 , 反对封建专制愚昧, 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个性解放,妇女解放,陈独秀创刊《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宣传新文化。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严重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民主与科学,提倡个性解放,妇女解放,陈独秀创刊《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宣传新文化。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严重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先进的知识份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之洗礼先进的知识份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之洗礼,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之发展,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先进的知识份子改造国家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先进的知识份子改造国家, 拯救社会之利器。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
马 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 。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我们说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我们说1917 年11 月7日,列宁领导的苏联工人阶级推翻了地主资本主义的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日,列宁领导的苏联工人阶级推翻了地主资本主义的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为什么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中国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年爆发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中国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社会内部正在发生的变化。当中国人民正在苦闷中摸索、在黑暗里苦斗的时候,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恰好给他们指明了一条新的出路,给他们正在苦思焦虑地探索着的种种问题提供了新的合理的解答。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社会内部正在发生的变化。当中国人民正在苦闷中摸索、在黑暗里苦斗的时候,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恰好给他们指明了一条新的出路,给他们正在苦思焦虑地探索着的种种问题提供了新的合理的解答。这以前 甚至在辛亥革命以前 中国思想界中已经有人谈论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这次革命由于发生在情况和中国相同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这次革命由于发生在情况和中国相同( 封建压迫严重)或近似( 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对中国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它表明,“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之进行”;资本主义的路走不通,可以走社会主义的路。
十月革命发出的俄国。对中国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它表明,“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之进行”;资本主义的路走不通,可以走社会主义的路。
十月革命发出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号召 , 使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这以前 , 甚至在辛亥革命以前 , 中国思想界中已经有人谈论社会主义。有一些人则认为社会主义学说只是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才有现实意义,他们以为中国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某些“社会主义”措施,以“预防”将来再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那时,也有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学派介绍到中国来。从。有一些人则认为社会主义学说只是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才有现实意义,他们以为中国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某些“社会主义”措施,以“预防”将来再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那时,也有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学派介绍到中国来。从1899年英国传教士在《万国公报》中第一次提到马克思和马克思的学说以来,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如梁启超和革命派如朱执信等都曾对马克思及其学说作过某些介绍。但在十月革命以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并没有得到正确的阐释,也没有为人们重视。那时,中国社会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条件还不成熟,这种学说没有在中国产生多大影响。年英国传教士在《万国公报》中第一次提到马克思和马克思的学说以来,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如梁启超和革命派如朱执信等都曾对马克思及其学说作过某些介绍。但在十月革命以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并没有得到正确的阐释,也没有为人们重视。那时,中国社会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条件还不成熟,这种学说没有在中国产生多大影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号召 , 使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感到“格外沉痛,格外严重,格外有意义”。这就有力地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倾向于社会主义,同时也推动了他们去认真了解指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十月革命中俄国工农大众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发动和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更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总之,十月革命使中国产生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也就出现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民感到“格外沉痛,格外严重,格外有意义”。这就有力地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倾向于社会主义,同时也推动了他们去认真了解指导十月社会...
篇二:讲党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2021 年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与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稿【仅供参考】
1 2021 年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0 14000 字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往往不是孤立的,必须看到其产生的前因后果。讲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必须从孕育她的历史大背景说起。也就是从 1840 年开始,中国逐渐丧失独立的地位,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就是产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大背景。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
近代以来,列强通过坚船利炮,发动战争,迫使中国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掠夺了大片领土,还勒索了大量赔款,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就是近代中国的悲剧,这是人所共知的。但这些悲剧很“奇异”,“奇异”在哪呢? “奇异”是马克思的评价。他的原话是:“半野蛮人坚持道德原则,而文明人却以自私自利的原则与之对抗。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
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其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指的是封建主义的中国,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指的是当时的帝国主义国家,陈腐世界的代表奉行的是文明的道义原则,现代社会的代表奉行的却是野蛮的暴力原则!文明与野蛮,同它们的代表者发生了错位。这种错位,便构成了“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是 1995 年之后的译文,之前的译文则是“离奇的悲剧”。两个译文的基本意思是一致的。)这段论述虽然简短,但意思就直接指出了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一个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一个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但复杂的是,这两大矛盾是处于交错状态的,所以就出现了“奇异”或“离奇”的状况。
马克思揭示的这种“悲歌”告诉我们:近代中国,首先要救亡,同时要进步。(救亡,是反对帝国主义,解决民族和国家的生存问题。但救亡是救国家和民族之亡,而不是救腐朽没落制度之亡。反对帝国主义,是反对侵略掠夺,而不是反对现代文明。进步,则是主要反对封建主义、解决业已陈腐的社会如何赶上世界潮流的问题。不反对封建主义,特别是不反对君主专制主义,中国就不能进步,就不能融人世界文明大道。中国必须在坚持自己传统文明的同时,摒弃糟粕,吸收世界现代文明,走出一条新的文明发展的道路。)于是,救亡与进步,便成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双重任务。
对于矛盾和任务,毛主席讲到,“其矛盾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也就是说,为了使中国在世界上站立起来,而且站的牢固,为了使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境遇,过上自由、富
裕和幸福的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面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就是鸦片战争以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
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志士仁人和一些开明势力试图以不同的方式解救和发展中国。
19 世纪 50—60 年代,爆发太平天国运动。60—90 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一批较为开明的官员引进西方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创办中国的近代工业。1898 年 6 月,光绪皇帝宣布变法,但只持续 103 天就夭亡了。19 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1901 年,清廷开始实行新政,但为时已晚。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驱孙中山,以“振兴中华”为口号,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在日本东京组建中国同盟会,随后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1911 年 lO 月 10日辛亥革命爆发。在赵凤昌等江浙士绅名流的幕后策划和斡旋下,掌握清廷军权的袁世凯与革命党人合作,避免了革命军与清军的大决战。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 年 2 月 12 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宣布退位,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终于结束。
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胜利的地方是赶跑了皇帝、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 2000 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失败的
地方是没有提出一个明确完整的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纲领,没有广泛发动并依靠中国人口最多的农民和其他下层劳动群众,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胜利领导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所以最终辛亥革命的失败,宣告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
这个教训使得一些立志为国的先进分子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正是这种怀疑,推动着他们去探索挽救中国危亡的新的途径。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围绕着中国向何处去的途径问题,各种政治力量和志士仁人再次寻找解救中国的办法和道路。种种思路、道路、思潮、力量激烈地涌动,积蓄着能量。外来的、传统的、革命的、守旧的、改良的,等等,不时发生激烈的碰撞。最为突出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在安徽安庆城西南方向约 60 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山,平地突起,故名独秀山。本不过是无名小山,但因与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陈独秀联系在了一起,方名声鹊起。陈独秀谱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后改名为独秀的灵感就来自于该山。
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发起新文化运动。一年后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差不多与此同时,李大钊也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1917 年 1 月,经沈尹默推荐、蔡元培邀请,陈独秀来到北京就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也搬到北京,成立
编委会,实行改版,从而形成了一个以《新青年》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使新文化运动以空前规模得到发展。(《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高一涵、周作人、易白沙、吴虞等。他们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为主要思想武器,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封建礼教发起全面挑战。其中白话文的倡导和推广,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也就是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过程中,俄国先后发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一下吸引了中国人的目光。很多文化人立即关注俄国的变化,并介绍俄国的情况,从而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我们常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其实,早在 1898 年,上海就出版了一部系统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的中译本著作《泰西民法志》。1902 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文章介绍马克思。很多在日本留学的青年,受到世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日本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很多马克思主义的译著纷纷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影响在哪里呢?第一,使中国人看到了一个现实的工人阶级的政权,呈现在世人眼里的社会主义,已经不仅是学说,而是成了实际的存在;第二,苏俄政府于 1919 年 7 月 25 日和 1920年 9 月 27 日,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皇俄国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虽然当时和后来都打了很大折扣,但确实使当时的中国
人大大增加了对苏俄的好感;第三,苏俄政府以及 1919 年建立的共产国际,加大了对中国的工作,有组织地派人来中国,接触知识分子,介绍俄国情况和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学说。特别是十月革命中,在俄国的近 50 万华工中,一部分人响应当地布尔什维克组织的提议,组成了一支2000多人的华工队伍,编入红军第三集团军第29步兵师,命名“中国团”,番号 225 团。随着一战结束,4 万多华工回国,通过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国内讲述了十月革命之后俄国的变化,促使“走俄国人的路”成为广大中国人民的心声,十月革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所以,十月革命之后,尤其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兴起了一股介绍、研究俄国经验的热潮。以《共产党宣言》为代表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著作得到翻译、发表和出版,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在各地建立。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李达、邓中夏、蔡和森、恽代英、瞿秋白等一批先进分子相继选择马克思主义。
(三)五四运动的爆发。
鲁迅 1923 年出版的一本批判小说集《呐喊》,被称为惊醒当代寂寞文坛的呐喊,五四运动,就是近代中国一声巨大的、震醒国人甚至震动世界的呐喊。五四运动,直接源自中国山东问题。长期以来,许多人、许多教科书,把批判的矛头指向英美,其实,祸首应是日本。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始持中立态度。1917 年 8 月14 日北京政府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大战期间,日本借应协约国邀青参战之机,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并向袁世凯递
交《二十一条》,迫使其签署《中日民四条约》,允诺日后承认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利益让与日本。
1919 年 1 月至 6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举行“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也派出代表团出席会议。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根据国内研究的结果,提出 7 项议题,其中以直接归还山东和取消“二十一条”为迫切要求。然而,日本全然无视中国也是战胜国的事实,蛮横地要求无条件接管德国在胶州湾租借地、胶济铁路以及在山东的一切其他权利。英、法战时即与日本签有密约,美国虽曾为中国说话,并设法斡旋,提出了多种方案,但为避免会议破裂,最后也屈从于日本要求。列强一致向中国施压。同年4 月 30 日,英、法、美三巨头作出最后决定,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放弃以与日本”。
消息不断传到国内,引起社会高度关注。5 月 3 日,1000 多名学生代表举行大会,声泪俱下,要求拒签和约。
5 月 4 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 3000 余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前举行示威。下午 2 时,学生游行队伍从天安门出发,前往各国驻华使馆区东交民巷,向多国使馆递交陈词,遭到拒绝。学生等候无果,就前往外交部和曹汝霖(时任内阁交通总长,因在外交部时几次丧权辱国向日本人借钱,还是二十一条谈判参与者,被视为亲日派、卖国贼)住宅。随后发生火烧赵家楼事件。原先观望的警察随即干预,拘捕了 32 名学生。
5 月 5 日,北京各大专院校开始总罢课,要求释放学生。6 月 3 日起,北京学生重新走上街头。6 月 5 日起,上海工人自动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北京、唐山、汉口、南京、长沙等地工人也相继举行罢工,许多大中城市的商人举行罢市,形成罢工、罢课、罢市的“三罢”高潮,并扩展到 20 多个省区、100 多个城市。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1919 年 6 月 28 日,巴黎和会的最后一天,也是全体战胜国在和约上签字的一天,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没有出席会议。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第一次向列强说“不!”(拓展内容:由于中国代表团没有签字,山东问题未能在巴黎和会上得到解决。于是,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再次讨论山东问题。在美英斡旋下,中日两国经过30 多轮艰苦的谈判,于 1922 年 2 月 4 日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其附约,山东问题基本依照巴黎和会的中国方案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五四运动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伟大觉醒的标志。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文在中国的传播和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做了准备。所以,党史和近代史均界定其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诞生
五四运动后,国内的政治气氛更加活跃。组建各种团体,并进而成立政党,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现象,也是孕育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国本无现代政党。
(一)早起党组织的建立。
中国古代倒有“朋党”一词,那时的所谓“党”,有结党营私之意,是贬义的。但到 19 世纪 70 年代,西方政党理念传入中国,一批进步人士认为,为了监督政府,改造社会,必须建立政党。为了与贬义的“朋党”相区别,开始都叫“会”“社”,后来逐渐使用“政党”概念,并说明了政党与“朋党”的区别,一些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也认为,要改造中国,就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资料表明,早在 1912 年 3 月 31 日的《民权报》上,就曾刊登了一则《中国共产党征集同志》启事。事实上,在我们现在的这个共产党成立前后,中国曾出现过多个“共产党”,虽然具体数目已经无法考究,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920 年初,李大钊在《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一文中,公开号召仿效俄国,在中国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相传,同年 1 月,陈独秀离开北京南下,李大钊用骡车送陈独秀去天津转上海,两人在车上商讨了成立共产党的事宜。后来,便一直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说。
同年 4 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派遣全权代表维经斯基来到中国,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商议成立中国共产党事宜,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工作给予具体的帮助。共产国际在上海成立
了东亚书记处,在若干城市建立起革命局,形成了一个组织系统,专事开展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工作。
1920 年 8 月,在上海黄浦区南昌路 100 弄 2 号,原环龙路老渔阳里 2 号,陈独秀与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人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篇三:讲党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人:时间:目 录二 四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的背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三党创立后的工人运动国共合作和大革命洪流五北伐战争和大革命失败
第一部分
1 1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1近代以来,中国人是带着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侵占首都北京的民族耻辱进入二十世纪的。那时,展现在中华民族面前的是一片濒临毁灭的悲惨前景。中国人民在进行各种未能成功的反抗之后,又起来革命了。2二十世纪中国最初的革命领导者,是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
1911 年 10 月,辛亥革命爆发。
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开创了比较更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并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特别是为后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二十世纪初期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3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一个完整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这场革命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究其根本原因,是领导这场革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具有很大的软弱性。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同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下层劳动群众严重脱离,并害怕发动他们。这样,就使得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力量更没有勇气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行到底。
1 1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4辛亥革命以同旧的反动势力的妥协而告终,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没有受到削弱,封建势力依然在中国每一个角落盘根错节。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个也没有解决,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深渊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又失败了。它的失败,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深刻的启发,使他们逐渐觉悟到必须另外探寻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5面对残酷的现实,资产阶级革命派并不甘于失败。孙中山高举民主革命的大旗,继续为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而斗争,但屡遭失败,陷入困境。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满怀着对实行议会制的真诚和期望而奔走呼号,惨遭北洋军阀的卑鄙暗杀。革命党人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等,换来的是反动军阀的疯狂镇压。这样那样的救国方案都试过了,但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原先的希望,国家的情况一天比一天糟。在中国的先进分子中,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2 2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是由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 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孔教、反文言、抵制儒家学派”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 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 2000 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陈独秀 蔡元培 胡适 鲁迅 李大钊
1918年10月, “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歌颂俄国工人阶级的胜利。11919年9月, 周恩来等在天津组织了觉悟社。图为部分社员1920年的合影。后排右一为周恩来,前排右三为邓颖超2工人阶级的成长和 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3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行组织工作,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 2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 2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协约国一方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会议不顾属于战胜国一方的中国的权益,规定战败的德国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地爆发了。五四运动经过和结果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掀起爱国风暴。在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下,这场风暴一度转入低潮。从6月3日起,学生重新走上街头讲演,又有大批学生被捕。在此重要关头,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从6月5日起,上海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参加人数达六七万。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如燎原烈火蔓延全国,扩展到20多个省、市的100多座城市。五四运动突破青年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革命运动。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北洋政府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不得不于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6月28日,中国代表终于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2 2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往民间去”,到工人中去开办学校、组织工会。这些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骨干。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五四运动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李大钊起了主要作用。1919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一文,明确宣布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表明他已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湖南学生运动领袖毛泽东在第二次到北京期间,热心搜寻并阅读中文本的共产主义书籍,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邓中夏、蔡和森、恽代英、瞿秋白、周恩来、赵世炎、陈潭秋、向警予、高君宇、何孟雄、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等,也先后成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一些老同盟会会员如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等,也在这时开始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这些有着不同经历的先进分子殊途同归的事实表明,认定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自觉地在实践中经过反复比较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第二部分
3 3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建立的。
1920 年8 8 月,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它起到了在全国范围内建党的发起组和联络中心的作用。
10 月,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李大钊为书记。
1920 年秋至 1921 年春,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先后建立起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在欧洲和日本,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2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主要开展了几个方面的活动: : 一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进步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二是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展开论战,帮助一批进步分子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其他社会主义派别的界限,最终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三是通过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会的工作,使工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阶级觉悟有所提高。四是建立青年团组织,组织团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实际斗争,为党培养后备力量。
3 3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31921 年7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是: : 李达、李汉俊( ( 上海) ) ,张国焘、刘仁静( ( 北京) ) ,毛泽东、何叔衡( ( 长沙) ) ,董必武、陈潭秋( ( 武汉) ) ,王尽美、邓恩铭( ( 济南) ) ,陈公博( ( 广州) ) ,周佛海( ( 旅日) ) 。包惠僧受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 50 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会议。4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大会讨论了实际工作计划,决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 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4 4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1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次大会是在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下秘密举行的,除了会场一度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社会上没有引起任何注意,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但是,就在这时,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却已在沉沉黑夜中点燃起来。从此,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因而能够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方向。正是这个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虽然这时它的力量还很弱小,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第三部分
5 5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党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工人运动。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十三个月,罢工斗争达187次之多,参加罢工人数30万人以上,在这期间,各地先后建立100多个工会陇海铁路大罢工 京汉铁路大罢工1923年2月7日,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吴佩孚调动两万多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镇压罢工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林祥谦、施洋烈士宁死不屈慷慨就义,工人运动也从此转入了低潮。二七惨案告诉中国共产党: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仅仅靠工人阶级孤军奋战是不够的,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第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工人没有起码的民主权利,几乎所有规模较大的工人斗争都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因此,没有革命的武装斗争,仅仅依靠罢工或其他合法斗争是不行的。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带着这些经验教训,进入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大革命时期。
第四部分
6 6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兴起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65人,其中有共产党员陈独秀、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沈定一、毛泽东、瞿秋白、林伯渠、夏曦、张国焘、刘伯垂、李立三、王尽美等23人。孙中山担任大会主席,亲自主持大会的进行,李大钊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大会主席团由胡汉民、汪精卫、林森、谢持、李大钊担任。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改组了国民党组织,选举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新一届中国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重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至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大革命”或“国民革命”。这时的各种革命力量,远不如统治着中国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强大。党认识到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决定采取积极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国民党一大的成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这次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很快开创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
6 6 、党发动的工农运动和黄埔军校的建立1、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1924年7月起,在广州开办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由共产党人彭湃、阮啸仙、毛泽东等主持,培养了一批农民运动的骨干。2、在共产党人的建议下,国民党一大决定创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在广州附近的黄埔,通称黄埔军校)。1924年5月,黄埔军校开学,孙中山兼任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11月,旅法归来的周恩来出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在第一期学生中,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有56人,占总数的十分之一3、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是从1925年的五卅运动开始的。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被日本资本家枪杀。5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30日在租界内举行大规模的反帝示威活动。5月30日,上海工人和学生举行街头宣传和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上突然开枪,打死13人,伤者不计其数。此后几天,在上海和其他地方又连续发生英、日等国军警枪杀中国人的事件。这些事件,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形成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抗议运动。全国各地...
篇四:讲党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10 篇第 1 篇: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为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发展历程,教育引导入党的积极分子向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看齐,第 56 期入党积极分子党课于 4 月 24 日在 2A402 教室进行。
本次党课是由航空学院党总支书记单立功书记主讲,理学院、轨道交通学院、航空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入党积极分子们参加了本次党课学习。
本次党课的学习主题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单立功书记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始谈起,讲述了中国近代的历史,解释了中国为什么而又是如何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如何在曲折中发展壮大的。从他所讲述的生动事例中,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在接下来的讲述中,单书记详细地讲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任务、路线和纲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转变,与曲折发展,从党的一大召开到现在的十九大,每一次的会议在党的历程中都有重要的建设意义。通过对这一知识的学习,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次学习使同学们获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党的常识,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入党的积极性,使大家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向党组织看齐,共同努力推动学院和学校的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 2 篇: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3 月 24 日下午,我院特邀明智学院的蔡亚芬老师在宁波校区的 21C3 为党校学员们带来了一堂题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的专题党课。
课上,蔡老师讲述了我国近代两百年来的历史,从屈辱史讲到抗争史,提出中国共产党才是带领国家走向富强的希望,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蔡老师以建党百年为切入口,从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和“惊天动地”四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说明了中共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
她从 1840 年鸦片战争讲起,为我们回忆了那个年代的屈辱历史,被迫割地赔款,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的失败警醒了人们,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打下了基础,指出了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适应中国近代革命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她指出,中共自成立以来,一大二大等众多会议的召开为党的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为革命打响了炮火。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探索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并在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展开一系列政策以改变国家糟糕现状再到后来的改革开放,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都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她强调,今日中国的辉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
第 3 篇: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这些年来,每次省委党校开学典礼上,我都要选择一个专题,与学员同志们进行交流。我讲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党员干部的能力建设,核心是方法论建设;一类是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建设,包括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作风等。这两个主题,对应党的建设一条主线的两个方面,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我认为,党的执政业绩,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可以表述为:
执政业绩=先进性x执政能力
相应的,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业绩,也可表述为:工作业绩=先进性x工作能力
这两个因子,不管哪个低了,都会影响业绩。有了这两条,我们党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过去的辉煌;有了这两条,我们可以应对未来的任何困难和风险,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这是 89 年的历史给我们的一个基本昭示。
从当前干部队伍的实际状况看,增强先进性与提高能力的要求都很迫切,但相对而言,增强先进性的空间更大一些,时间更紧迫一些。因为有了先进性,能力即使不是太强,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得到提升;反之,如果能力再强,但缺乏先进性,动力不足,状态不佳,就不可能有好的业绩。二者之中,先进性更具有决定性。从实际情况看,一个单位,同样层级的干部,有的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乐于奉献,这样的干部,即使能力稍差一点,往往也能把工作做得比较好。而有的状态不佳、萎靡消沉,碰到矛盾躲着走,遇见困难绕着过,这样的干部,即使能力很强,往往工作也做不好,也难以让组织下决心委以重任。所以说,在不懈推进能力建设的同时,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作风,保持和发展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我们提高执政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义更为重大。这是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本领、发挥能力的源动力。
今天我想重点谈谈坚定理想信念问题,稍微具体点说,就是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奋斗,创造最佳业绩,谱写美好人生”这个题目,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
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一是源于贯彻十*大和十*届*中全会关于教育党员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的要求;二是源于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和省委关于向沈浩同志学习的要求。沈浩之所以能够在小岗村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六年,是有崇高的理想支撑的,在他内心深处,始终
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使小岗群众尽快富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事实上,每一名党员在提出入党申请的时候,都明确表示拥护党的纲领,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在入党的时候,都郑重宣过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但是,一般说来,要真正深刻理性地、充满深情地、坚定牢固地树立起这样崇高的理想,并转化成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的坚定信念,往往还必须在入党之后,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和修养,方能达到。
我们党的理想,既博大深邃,又简约朴实;既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又忠实地代表着人民;既是远大的,又是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她是党的旗帜,是党员的灵魂,是凝聚和鼓舞人民的号角,也是我们党员干部成长、作为、进步、奉献的人生指南、精神支柱、动力源泉。围绕这个问题,我谈几点想法:
一、党的理想本质上就是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使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
这个美好的社会制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就是共产主义制度。这个制度的建设是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在其低级阶段,这个制度称之为社会主义。在我国,当下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国情背景下,我们党正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近期的基本目标和历史任务,就是在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政治理想规定了党的路线、纲领和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任务,以及全部工作,是党存在、发展和团结人民不懈奋斗的根本目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人类最崇高、最美好、最远大的理想——共产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始终将其作为号召、动员和激励全体人民的力量源泉。正如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会见一位外国领导人
时所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论述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万里长征,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们的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北。文章写到: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 25 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 20 岁,14 岁至 18 岁的战士至少占**%。在长征征途上,武器简陋的红军所面对的往往是装备了飞机大炮且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年轻的红军官兵能在数日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其英勇顽强和不畏牺牲举世无双。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 300 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是一样的,头上的红星是一样的,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个红军所认同的理想牺牲生命。
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险阻皆成为一种锻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物质和精神是认识生命的过程中两个互相依存但处于不同空间的要素。前者是须臾的,后者是永恒的;前者是脆弱的,后者是坚实的;前者是杂芜的,后者是纯净的。提升生命质量最可靠的力量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小到决定一个人人格的优劣,大到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文明的兴衰。
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精神的质量可以改变个人与世界的命运。
我给大家朗读这段对中国工农红军的描述,和大家共同感受我们党的伟大理想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几十年来,我们党的理想的力量和作用,就是活生生地贯穿在党的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就是表现在我们工作的现实中,就是体现在广大共产党人的行动中。为新中国建立英勇奋斗,为建设新生活顽强奉献的许许多多英模,就是我们党的理想的化身。沈浩就是胸怀党的理想,奋发进取拼搏的模范。省委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第四批已经出发。前后总共选派了 14***人,其中 12***人已经回来了。在这支队伍里,有许许多多勤奋敬业、不怕困难、奋发进取、热心为群众服务,不断完善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沈浩是这个群体中最优秀的代表。我下去调研经常看望他们,有的干部期满离开的时候,群众舍不得啊,扶老携幼,送到村口,有的村还给他们授予荣誉村民的称号。在选派干部身上,活灵活现地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作用和力量。
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可谓大道至简,我试着用“三大内涵”、“一个本质”、“四个依据”和“四大意义”对她做极简要的阐释:
(一)“共产主义”的丰富内涵
首先,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即科学揭示人类认识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1848 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各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在俄国产生了列宁主义,在中国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个历史过程中,虽然有重大的挫折,但马克思主义始终坚守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而始终保持
着永不衰竭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二,是一种历史运动。共产主义还是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一项不断继往开来的伟大实践运动。这场运动在世界的发展已有 160 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发展也有 90年的历史,现阶段我们所从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虽然发生重大曲折,但她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生机,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活力最终是不可抗拒的。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正在有力地、不断地证明和昭示这一人类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
其三,是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也是共产党人始终为之奋斗,不断建设完善的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制度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最高级的社会发展形态,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科学、最崇高的理想。关于共产主义制度的基本状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过一系列的描述。我们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最新的阐述,是***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党的十*大报告的学习,我认为,社会实现高度和谐,也应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90 年来,我们党一直在朝着这样的目标不懈地顽强奋斗。经过异常艰苦的斗争和探索,在确立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之后,在取得宝贵的历史经验并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党带领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在我国现阶段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建设,都是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进行积累,不断增加她的因素和成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实践运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科学的、完整的共产主义内涵体系。其中,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确定理想的理论基础和实现理想的思想武器;共产主义实践运动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伟大理想、创造最美好生活的漫长奋斗过程。现阶段,坚持共产主义,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夺...
篇五:讲党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手讲党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把手讲党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自中国共 山 产党成立到现在可划分三个大的阶段。从 逋 1921 年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是 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新中国 迨 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 谜 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 部 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酉后,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人民 92 年的奋斗 诤 、求索,开拓出今天的大好局面,的确来 荔 之不易。一、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 疏 和辛亥革命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刺激这种发展,使中 浒 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 讧 封建国家,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 禹 度屈辱的境地。这样,中华民族面对着两 昂 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 踉 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 妊 同富。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 胯 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 τ ,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 ∈ 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 塍 的主要问题。
1911 年 10 月,辛亥 炽 革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 膛 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 熔 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民 坡 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辛亥
革命 歉 开创了比较更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 瘦 革命,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 乙 们的思想解放,并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 ,特别是为后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 鞲 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 祜 ,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它是二 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经历的第 烙 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孙中山因领导这 着 场革命而成为二十世纪初期站在时代前列 赧 的伟大人物。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 视 义的传播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呈现出人们 э 完全没有想到的一番景象:与袁世凯称帝 、张勋复辟的倒行逆施相呼应,思想界掀 系 起一股尊孔读经的逆流;从西方学来的多 侮 党制、议会制,成为各派军阀、官僚、政 政 客借以争权夺利的工具;1915 年日本 如 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再次记 水 录下中国的奇耻大辱;1916 年袁世凯 獍 死后,北洋军阀分成直系、皖系、奉系三 榈大派系,各自割据一方,并以帝国主义列 寤 强在中国的争夺为背景,相互之间展开愈 演愈烈的军阀混战,使国家陷于长期的分 蠢 裂和动乱之中。
面对残酷的现实,资产 间 阶级革命派并不甘于失败。孙中山高举民 ∠ 主革命的大旗,继续为实现真正的民主共 傀 和而斗争,但屡遭失败,陷入困境。国民 货 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满怀着对实行议会制 龀 的真诚和期望而奔走呼号,惨遭北洋军阀 邳 的卑鄙暗杀。革命党人发动的反对袁世凯 的“二次革命”和护
法运动等,换来的是 达 反动军阀的疯狂镇压。这样那样的救国方 穆 案都试过了,但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原先的 茸 希望,国家的情况一天比一天糟。在中国 ゃ 的先进分子中,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 蹇 展了。
要救国必须寻找新的出路。中国 浪 的先进分子从消沉、苦闷和彷徨中走出来 ㄤ ,再次在心中燃起热切的期待,一场巨大 婪的革命风暴在孕育之中。1915 年 9 月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后改为 闪 《新青年》)杂志,犹如黑夜中的一道闪 郭 电,掀起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狂潮。
辈 这场运动,正是新的革命风暴到来的前奏 薨 。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通过对辛亥革 н 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 ⒄ 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他 弯 们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为主要思想武 袒 器,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 穆 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封建礼教提出全 面挑战。通过批判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
篇六:讲党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共产党的诞生—— 党史学习教育 辅导 ——授 授 课 课 人::
XXX
前言1921 年7 7 月1 1日 日 这个历史性日子 , 他是 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 同时也要记住 1921 年7 7 月 23日 这个日子 , 这是一大真正开幕的日子 , 还要记住两个地点 , 一个是 上海兴业路 76号 号 , 另一个是 浙江嘉兴的南湖 。中国共产党这艘红船 , 在北京孕育 、 在上海制造 、 在南湖起航 , 一路搏风激浪 , 驶到今天 , 恰逢百年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诞生第二部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分 第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历史背景1840 年开始 , 中国逐渐丧失独立的地位 , 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 , 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外国资本 、 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 就是产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大背景 。(辛丑条约签定)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以来 , 列强通过坚船利炮 , 发动战争 , 迫使中国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从中国掠夺了大片领土 , 还勒索了大量赔款 , 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八国联军进京)
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一个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一个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但复杂的是,这两大矛盾是处于交错状态的(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
马克思揭示的这种“ “ 悲歌” ” 告诉我们:救亡 , 是反对帝国主义,解决民族和国家的生存问题。但救亡是救国家和民族之亡,而不是救腐朽没落制度之亡。反对帝国主义,是反对侵略掠夺,而不是反对现代文明。进步 , 则是主要反对封建主义、解决业已陈腐的社会如何赶上世界潮流的问题。中国必须在坚持自己传统文明的同时,摒弃糟粕,吸收世界现代文明,走出一条新的文明发展的道路。于是 , 救亡与进步 , 便成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双重任务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对于矛盾和任务 , 毛主席讲到, ,“其矛盾原因:
一 是社会制度腐败 , 二是经济技术落后 。
。” ”必须改变帝国主义 、 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面貌 , 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
1911 年0 10 月0 10日 日辛亥革命爆发内容60- - 90 年代洋务运动1898 年6 6月 月百日维新9 19 世纪末义和团运动1901年 年组建中国同盟会1912 年2 2 月2 12日 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宣布退位,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终于结束内容1912 年1 1 月1 1日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9 19 世纪 50- - 60 年代爆发太平天国运动(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
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 , 结束了中国 2000 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但没有提出一个明确完整的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纲领 , 没有广泛发动并依靠中国人口最多的农民和其他下层劳动群众 , 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胜利领导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
所以最终辛亥革命的失败 , 宣告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围绕着中国向何处去的途径问题 , 各种政治力量和志士仁人再次寻找解救中国的办法和道路 。
种种思路 、 道路 、 思潮 、力量激烈地涌动 , 积蓄着能量 。
外来的 、传统的 、 革命的 、 守旧的 、 改良的 , 等等 , 不时发生激烈的碰撞 。
最为突出的 ,是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1915 年9 9月 月 ,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 青年杂志 》 , 开始发起新文化运动 。
一年后杂志改名为 《 新青年 》 。
差不多与此同时 , 李大钊也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
。
1917 年1 1月 , 经沈尹默推荐 、 蔡元培邀请 , 陈独秀来到北京就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
《 新青年 》 也搬到北京 , 成立编委会 , 实行改版 , 从而形成了一个以 《 新青年 》 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 , 使新文化运动以空前规模得到发展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新文化运动过程中 , 俄国先后发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 一下吸引了中国人的目光 。
很多文化人立即关注俄国的变化从而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898年 年 , 上海出版了一部系统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的中译本著作 《 泰西民法志 》。
。
1902年 年 , 梁启超在 《 新民丛报 》 上发表文章介绍马克思 。
很多在日本留学的青年 , 受到世界进步思想的影响 , 使日本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 , 很多马克思主义的译著纷纷传入中国 ,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影响在哪里呢?中国人看到了一个现实的工人阶级的政权 , 呈现在世人眼里的社会主义 , 已经不仅是学说 , 而是成了实际的存在 。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对华宣言 , 宣布废除沙皇俄国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
23苏俄政府以及 1919 年建立的共产国际 , 有组织地派人来中国 ,接触知识分子 , 介绍俄国情况和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学说 。1(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影响在哪里呢?特别是十月革命中 , 在俄国的近 50 万华工中 , 一部分人响应当地布尔什维克组织的提议 , 组成了一支 2000 多人的华工队伍 , 编入红军第三集团军第 第 29 步兵师 , 命名“ “ 中国团” ”, ,番号 225团 团 。( 十月革命后列宁出席全俄苏维埃代表大第二次会议)(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所以 , 十月革命之后 , 尤其是五四运动前后 , 中国兴起了一股介绍 、 研究俄国经验的热潮 。
以 《 共产党宣言 》 为代表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著作得到翻译 、发表和出版 ,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在各地建立 。
李大钊 、 陈独秀 、 毛泽东 、 周恩来 、 董必武 、 李达 、 邓中夏 、 蔡和森 、 恽代英 、 瞿秋白等一批先进分子相继选择马克思主义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三)五四运动的爆发鲁迅 1923 年出版的一本批判小说集《呐喊 》 ,被称为惊醒当代寂寞文坛的呐喊。
在巴黎和会上 , 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 , 代表团提出7 7 项议题 , 其中以直接归还山东和取消“ “ 二十一条” ” 为迫切要求 。然而 , 日本全然无视中国 , 蛮横地要求无条件接管德国在胶州湾租借地 、 胶济铁路以及在山东的一切其他权利 。(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举行“ “ 和平会议” ”) )(三)五四运动的爆发
消息不断传到国内 , 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5 5 月3 3日, , 1000 多名学生代表举行大会 , 声泪俱下 , 要求拒签和约 。5 5 月4 4日 日 , 北京十几所学校的 3000 余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前举行示威 。
下午2 2时 时 , 学生游行队伍从天安门出发 , 前往各国驻华使馆区东交民巷 , 向多国使馆递交陈词 , 遭到拒绝 。(三)五四运动的爆发
5 5 月5 5日 日 , 北京各大专院校开始总罢课 , 要求释放学生。
。6 6 月3 3 日起 , 北京学生重新走上街头。
。6 6 月5 5 日起 , 上海工人自动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 。1919 年6 6 月 28日 日 , 巴黎和会的最后一天 , 也是全体战胜国在和约上签字的一天 ,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没有出席会议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第一次向列强说“ “ 不” !”(三)五四运动的爆发
历史意义五四运动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它是一场 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 , 是近代中国人民伟大觉醒的标志 。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文在中国的传播和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 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做了准备 。
所以 , 党史和近代史均界定其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五四运动的爆发
第二部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诞生
分 第二部分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诞生历史背景五四运动后 , 国内的政治气氛更加活跃 。
组建各种团体 , 并进而成立政党 , 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现象 , 也是孕育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国本无现代政党 。
(一)早期党组织的建立一些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也认为,要改造中国,就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政党。( ( 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改革异常活跃) )
(一)早期党组织的建立1920 年初 , 李大钊在 《 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 》 一文中 , 公开号召仿效俄国 , 在中国建立工人阶级政党 。1920 年8 8月 月 , 在上海黄浦区南昌路 100 弄2 2号 号 , 原环龙路老渔阳里2 2号 号 , 陈独秀与李汉俊 、 俞秀松 、 施存统 、 陈公培等人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 ( 李大钊) )
(一)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当时 , 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 、 有组织地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是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是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 三是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四是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这些斗争活动有力促进了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排难历险齐聚上海1921 年夏季 , 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代表纷纷抵达上海 , 他们很快与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达 、 李汉俊秘密取得了联系 ,通过多次约谈 , 了解到中国先进分子筹建共产党的具体情况 , 判断条件已经成熟 ,应当尽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和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 , 便提出了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的建议 。( ( 渔阳里旧居) )
(二)排难历险齐聚上海出席会议的代表一共3 13人 人 , 他们是上海的李达 、 李汉俊 , 北京的张国焘 、 刘仁静 ,长沙的毛泽东 、 何叔衡 , 武汉的董必武 、 陈潭秋 , 济南的王尽美 、 邓恩铭 , 广州的陈公博 , 旅日的周佛海 , 受陈独秀派遣的包惠僧 。
他们代表着全国 58 名党员 。
另有共产国际的两位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参会 。( ( 博文女校) )
(二)排难历险齐聚上海“ “ 五四运动” ” 中以组织学生运动出名的张国焘24岁 岁 , 为了筹备这次会议 , 提前由北京南下上海 , 是代表中第一个达到的 。
他一到上海就直奔环龙路渔阳里2 2号 号 , 拜访了李达和李汉俊 , 并先后描述了李达和李汉俊的为人特点 , 以及对于毛泽东同志的初步形象 。( 张国焘)
最年长的前清秀才何叔衡已经45 岁了 , 他和 28 岁的毛泽东一道 , 于6 6 月 29 日那个黑云蔽天的夜晚悄悄从长沙赶赴上海 。( 何叔衡)
( 毛泽东)(二)排难历险齐聚上海
邓恩铭 ( 刚年满 20岁 岁 , 还是山东省立一中的一名学生 )王尽美( ( 1925 年因积劳成疾而辞世 , 成为中共一大代表中最早为革命献身的志士 )(二)排难历险齐聚上海
周佛海是唯一从日本鹿儿岛赶回来的“ “ 一大” ” 代表 , 他身上的湖南土气早已消失殆尽 , 言行风流潇洒 , 倒像个老上海了 。包惠僧是一位初出茅庐的新闻记者 , 他受陈独秀派遣出席了大会 , 多年后大家还在为他的代表权问题而争论 。( 周佛海)
( 包惠僧)(二)排难历险齐聚上海
(二)排难历险齐聚上海董必武与陈潭秋作为武汉代表秘密赶赴这里 。
在同仁眼里 , 董必武为人淳朴 , 蓄着八字式的胡子 , 活像一个老学究 , 在谈吐中才表现出革命家的倔强风格 。( 董必武)
( 陈潭秋)
陈公博 , 广州代表 , 他偕妻子住在繁华的南京路大东旅社 , 他也是大概在7 7 月 22日 日 , 最后一个到达的 。( 陈公博)(二)排难历险齐聚上海
(二)排难历险齐聚上海1921 年7 7 月 23 日晚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 。
会址就在李汉俊和他的胞兄李书城的住宅里 , 位于法租界贝勒路 、 望志路 ( 今黄陂南路 、 兴业路 )交叉口的树德里 , 是一条典型的上海石库门弄堂 。
冒着极大风险 , 李汉俊将寓所的8 18 平方米客厅布置成中共一大的秘密会所 。
(二)排难历险齐聚上海27 日至 29 日的三天会议,在讨论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和原则时,与会代表产生了激烈争论。最后,大家归纳出一致意见:
中国共产党应确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原则,着重理论研究和实际的工人运动,扩大共产党的组织与影响。
(三)从上海望志路到嘉兴南湖王会悟 , 李达的妻子 , 参加了大会的筹备工作 。李达和李汉俊负责通知各地代表来京沪参加会议 ,而食宿 、 开会地点等后勤事务则由王会悟负责 。( 王会悟)
会议停了两天 , 王会悟建议到嘉兴南湖去继续开会:“ “ 离我们桐乡不远的嘉兴有个南湖 , 那个地方不像杭州那样惹人注目 , 且风景秀丽 , 我们可以租一只画舫 , 扮作逛西湖途经嘉兴的游客。
。” ”与会者采纳了她的建议 , 而王会悟就作为具体安排事务的工作人员 , 成为南湖游船上中共“ “ 一大” ”会议召开时唯一一位非代表成员 。(三)从上海望志路到嘉兴南湖
史料显示 , 党代表们从上海北站坐早班火车到嘉兴 , 当即由王会悟带领 。
代表们以游湖为名 ,上午1 11 点左右, ,“ “ 一大” ” 南湖会议正式开始 。(三)从上海望志路到嘉兴南湖
会议选举三人组成的中央局 , 陈独秀任书记 , 张国焘分管组织工作 , 李达分管宣传工作 。
会议完成了在上海开始的所有议程 , 通过了主要的文件 ,晚 晚6 6 时左右 , 党的一大闭幕 。《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 中国共产党成立宣言 》 ( 因意见不能统一 , 决定“ “ 授权仲甫决定” ” 宣言是否发出 。
)(三)从上海...
篇七:讲党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讲稿 1 1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干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经受了一个又一个考验,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
1921 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跋涉奋进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社会发生沧桑巨变的历史起点。历史发展的大逻辑,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一)近代中国的两大矛盾提出了变革要求
中华民族创造了曾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的先进文明。但到了近代,封建君主专制的清王朝日益衰朽,使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潮流和先进文明。
从 1840 年开始,英国等西方列强用鸦片和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在这两大矛盾的运动过程中,中国的一批批仁人志士试图以不同的方式解救和发展中国,但都一次次失败。中国社会在震荡中苏醒、思考,在震荡中探索、变迁。革命与改良,变革与保守,进步与倒退……种种思路、种种道路、种种思潮、种种力量,就像黄河初春开河时断裂的冰凌,激烈地涌动,积蓄着能量。中国社会酝酿着一场新的更大的变革。
(二)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
以 1915 年 9 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为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李大钊也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先进分子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封建礼教发起全面挑战,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革命的思想解放潮流,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崭新的历史方向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使中国人看到了一个现实的工人阶级的政权,社会主义已经不仅是学说,而是实际的存在。
十月革命之后,尤其是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传播。中国知识界兴起了一股研究俄国经验和社会主义的热潮,新文化运动也迅速发展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李大钊先后发表多篇文章,全面介绍马克思的学说,认为中国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在对各种思潮进行比较分析和将苏维埃俄国作为现实印证的基础上,一批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良方。
(四)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1919 年巴黎和会期间,日本蛮横地要求无条件接管德国在胶州湾租借地、胶济铁路以及在山东的一切其他权利。随后,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伟大觉醒的标志。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做了准备,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早期党组织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奠定了组织基础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一批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将建立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1920 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探讨建党问题。1920 年 8 月和 10 月,上海、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先后成立。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欧洲、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也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各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
(六)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帮助
1920 年 4 月,俄共(布)中央和共产国际派遣代表维经斯基来到中国,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商议成立中国共产党事宜。共产国际在上海成立了东亚书记处,专事开展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工作。
1921 年 6 月 3 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取道欧洲来到上海,与另一位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会合。他们建议及早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李达、李汉俊同当时在广州的陈独秀、在北京的李大钊通过书信商议,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在上述这些多方面相继汇聚形成的历史大趋势、大背景、大呼唤中,中国共产党如破茧的蚕蛹、新生的凤凰,呼之欲出了。
1921 年 7 月 23 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 号(今兴业路 76 号)开幕。从 7 月 23 日到 30 日,党的一大一共开了 6 次会议。7 月 30 日晚上的第六次会议原定通过各项文件并进行选举,但在上海继续开会出现了安全问题。经研究,代表们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租用的游船
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
党的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擎天撼地大胜利
随着党的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也由此拉开帷幕。从 1921 年到 1949 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经过了建党、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全民族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等阶段。在 28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擎天撼地的伟大胜利。
(一)工农运动崭露头角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发动工农运动。1921 年 8 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共产党合法的公开的劳动运动”。以 1922 年 1 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 年 2 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这一时期的斗争表明,中国的国情决定了目前阶段主要应集中力量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且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带着这些经验,进入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大革命时期。
(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浪潮
党的二大进一步认识中国国情,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确定了建立联合阵线的方针。1923 年 6 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
国共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很快开创了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1925 年 1 月召开的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同年 5 月爆发的五卅运动,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1926 年 7 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北伐作战中舍生忘死,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并于 4 月 18 日在南京另行成立“国民政府”。
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1927 年 4 月至 5 月在武汉举行。大会没能挽救大革命的失败,但在党的建设上有很大建树,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将中央执行委员会改为中央委员会,新设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927 年 7 月 15 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会议,以“分共”名义,正式同共产党决裂。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宣告失败。
(三)土地革命战争波澜壮阔
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党随后发动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和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地区秋收起义,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不久到井冈山会师。
1928 年党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革命纲领。1928 年下半年至 1930年初,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革命热潮。党领导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其他一系列革命根据地,开始局部执政的尝试。土地革命作为民主革命最重要的任务,在各根据地轰轰烈烈展开。党制定土地革命的路线,实行“耕者有其田”,给根据地面貌带来了重大变化。
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从 1934年 10 月起,中央红军等四路红军被迫相继实行战略转移。1935 年 1 月前后,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以遵义会议为代表的系列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随后又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四路红军先后完成长征,会师陕北,中国革命的战略重心转移到北方。留在南方的红军部队,坚持了 3 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到达陕北后,党中央分析了日本入侵中国后社会阶级状况的变化,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了时局的转换。1937 年 7 月,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开展第二次合作。土地革命战争结束,中国共产党进入抗日战争的历史时期。
(四)抗日战争挽救民族危亡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自发建立起各种抗日武装。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建立了东北抗日联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
1937 年,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党推动实现了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部队及游击队分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
中国共产党是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人民投入抗战洪流,成为全民族抗战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成为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坚持持久战和实行人民战争,紧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坚持团结、坚持抗战、坚持进步的中流砥柱。
党在抗战期间加强党的建设,实施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尤其是开展延安整风,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 年 4 月至 6 月,党的七大在延安举行,提出了党在新形势下的政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形成了三大作风。
1945 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对世界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争取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毛泽东前往重庆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但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
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共中央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党内指示,随后,决定用“打倒蒋介石”作为最后解决国内问题的方针。
1947 年,国民党军在全面进攻失败后,改为向陕北、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1947 年 6 月 30 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 12 万余人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1948 年 9 月至 1949 年 1 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1949 年 4 月 23 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 22 年的国民党统治宣告覆灭。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 年 3 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举行。全会着重强调党的工作重心将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要求坚持“两个务必”。3 月 23 日,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于 25 日进入北平。中国共产党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大“考场”,开始了全国执政的大“考试”。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圆满完成了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使命。10 月 1 日,30 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 20 世纪震撼世界的巨大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中华民族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党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的篇章。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作出了第一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 28 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改天换地大建设
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奋斗中探索,在探索中奋斗。
(一)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1949 年 11 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建立中国共产党党...
篇八:讲党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dash; 某某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艰辛的奋斗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党建经验、斗争经验、执政经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等,以及经受挫折失败的教训,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这些经验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治党治国的宝贵精神财富。认真学习党史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通过学习必将增强我们对党的感情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对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党的优良作风,对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和有益的。热 / 烈 / 庆 / 祝 / 建 / 党 / 一 / 百 / 周 / 年
建党99周年之七一建党节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第一章节】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23日成立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中 国 共 产 党 建 党 日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节日的由来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进行。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确定党的生日和纪念日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环境困难,不能查记“一大”召开的准确日期(后经过考证,得出“一大”召开的时间为1921年7月23日),因此1941年党中央决定召开“四大”,确定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和纪念日。建党99周年之七一建党节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节日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后,在反动派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秘密状态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处在更加艰苦的农村战争环境或者在白色恐怖下进行斗争,仍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更加艰苦直至1936年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以表示对党的诞生的纪念。这是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最早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一大是1921年7月底开幕的,但没有具体的日期。这篇纪念文章是以一大开会的月份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日期为依据的。当时,还没有举行过群众性的纪念党的生日的活动。发表文章对党的纪念建党99周年之七一建党节
【第二章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习总书记强调学习党史的现实意义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的重要任务是继承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的需要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
一条发展主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35 51921 11992 2邓小平理论成形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成形。(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中国共产党成立在陈独秀、李大钊领导下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翻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
理论发展角度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陈独秀、李大钊领导下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在邓小平领导下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中的中国化,在毛泽东领导下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1919.5- - 1949.10 )( 1978.12 至今)( 1949.10- - 1978.12 )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不是一句空话。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尝试过许多救亡图存之路,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旧式农民起义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最后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成功了。说明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和心声,顺应了历史的规律。1919-1949年第一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旧中国留下了一个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烂摊子。中国共产党顶住各种压力,领导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具备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国家。这说明尽管社会主义道路是前无古人,充满着探索和艰辛,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建设好新中国。1949-1978年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要发展、生活要小康,就要回答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015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67.67万亿元人民币,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跨越。这就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和回答了这个重大课题。1978-到今第三阶段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
【第三章节】
陈独秀鲁迅李大钊钱玄同胡适 刘半农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在中国社会中掀起了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新 文 化 运 动 的 意 义革 命 先 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为广泛的传播,并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青年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俄共远东局派人来华考察各地相继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党的“一大”标志着中共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发起组建立,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 1920年秋,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成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 同年秋,毛泽东、何叔衡等在湖南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 王尽美、邓恩铭等在山东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同年冬,施存统、周佛海等在日本东京建立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春,广州建立共产党小组; 同年春,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也建立了旅欧共产党小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上海、嘉兴南湖1921年7月23日-7月31日出席代表:
13员【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自此我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历 史 意 义中共一大会通过的党纲共15条,吸取了国内党小组党纲并参考了俄、英、美共的纲领,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大会还通过《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心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有了新的道路和前途。
通过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新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了。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纲领。有了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有了发动群众的好方法。有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联合一切革命人民的战略和策略。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开端,她的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 共 一 大 的伟 大 意 义
1923年6月12日~6月20日出席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党就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历 史 意 义上海南成路辅德里625号(当时为李达寓所,今成都北路7弄30号)陈独秀、李达、张国焘、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向警予、罗章龙等,代表党员195人。中心议题:进一步讨论和确定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但工人运动受到了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色结镇压,尤其是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林祥谦、施洋烈士宁死不屈慷慨就义,工人运动也从此转入低潮。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工人运动事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并建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党的领导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十三个月,罢工斗争达187次之多,参加罢工人数30万人以上,在这期间,各地先后建立100多个工会。工人运动事件
广州1923年6月12日~6月20日国共合作的问题它于加速中国革命的步伐,促进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的高潮,具有重大的意义。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在中国实行国共合作的决议,正确地分析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民主主义立场,以及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的可能性。党的“三大”关于实行国共合作的政策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 史 意 义 中 心 议 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次国共合作于1924年1月12日在广州开幕。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谭平山等出席了会议。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这样,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联盟。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党积极帮助国民党改组孙中山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们步出会场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成为革命高涨的起点。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研究和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在组织上和群众工作上如何进行准备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中 心 议 题上海1925年1月11日—22日出席代表: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陈潭秋、张太雷、周恩来、彭述之、李立三、罗章龙等20人(其中有表决权者14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
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明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大会总结了一年来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开展群众运动的计划,并决定在全国积极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以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大会选出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为总书记。党的“ “ 四大” ” 为革命斗争的新高涨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在南方, 广东革命政府进行了统一广东的战争,肃清了广东境内的大小军阀势力,成立了革命政府,组建了新型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军。在北方, 由于国共两党的共同组织和发动,反奉倒段群众运动此起彼伏。南广东战争北群众运动与此同时,1925年5月爆发的全国规模的五卅运动,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外国列强在中国的统治,而且把全国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五卅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国民大革命高潮的中途夭折戴季陶主义的出现,西山会议派的出现,蒋介石在广州制造的中山舰事件,1926年5月提出所谓《整理党务案》,都预示着国共统一战线开始遭到破坏。在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的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公然背叛革命,这也标志着国共合作因此正式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途夭折。中山舰事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
推荐访问:讲党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 党课 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