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典型发言(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发言
近年来,**持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和谐乡村、活力乡村、宜居乡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奏响了具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幸福曲”。
一、坚持党建引领,健全服务机制,助推和谐乡村更温情。建立“新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责任区—党员(胡同长)—居民户”的服务架构,依托“1+X”党员联系群众服务模式,确立“一统双带五到位”服务机制,即:以新村党组织为统领;
党员带头联系服务群众,发展扶贫项目、合作社带动群众致富;
确保惠民政策宣讲到位、意见建议征求到位、弱势群体服务保障到位、防返贫动态监测到位、医疗健康服务到位。一是发挥党员力量,服务群众“零距离”。推行“1+X”党员联系居民户制度,普通党员、支部委员、支部书记依据个人能力、岗位职责至少联系1个居民户,每月至少一次入户走访,不定期进行电话谈心,重点做好传达政策决议、做好卫生防疫、引领村民共同治理等工作。目前,全镇10个行政新村47个自然村全部建成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建立起了779名党员联系服务8308户群众的网格化服务体系,收集上报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2400余件。二是坚持组织统领,守好防返贫底线。发挥新村党组织在防返贫监测工作中的“探照灯”作用,创造性运用“红黄蓝预警”模式,即:根据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对全村农户开展监测,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为红色预警监测对象,6000~7200元为黄色预警对象,7200~10000元为蓝色预警对象。对于红色和黄色预警对象,落实相关帮扶政策;
对于蓝色预警对象,密切关注动态,优先提供就业机会,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目前累排查重点人群信息433条,帮助2户农户办理了农村低保,帮助5名儿童落实了困境儿童或事实无人扶养儿童等相关政策,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5人。三是依托扶贫项目、合作社,加大产业发展力度。依托盛木园林苗木种植产业扶贫项目,打造苗木繁育产业区;
以云朵庄园特色葡萄种植产业扶贫项目为圆心,带动“张庄蜜桃”“肖天核桃”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形成复合型葡萄产业带。每年扶贫项目收益稳定在35万元左右,切实提升了村民收入。依托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凝聚助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全镇新村党组织引领党员、村民创办企业45家、合作社74家,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劳动力就业600余人。
二、坚持文化先行,挖掘地方特色,助推活力乡村有内涵。以乡村文化振兴为切入点,持续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激发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一是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加强镇村两级文化阵地建设,依托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持续开展舞蹈、曲艺、书画等各种指导、培训,提高群众的艺术鉴赏力。发挥新村文化专管员的带动作用,形成“一村一特色”的文化阵营,如张南新村曲艺文化、惠民新村腰鼓文化等。二是深入打造特色综艺项目。打造“农民丰收节”“艺术节联欢晚会”两个本地文化品牌,将响扇舞、腰鼓舞、三句半等10余种本地传统文化搬上舞台,迄今已举办7次大型文艺汇演。深入挖掘辖区内各类人才,建立起以鼓乐队、秧歌队、舞蹈队、曲艺队为代表的13队236人文化活动队伍。三是持续培养文艺创作人员。一方面聘请舞蹈、曲艺等专业老师对各领队及文艺骨干进行专业艺能指导,培养本地文艺创作人员。目前全镇已经形成了一支集编剧、表演为一体的“三句半”小剧团,还涌现出了一批以张子周、许继田、张之伟等为代表的诗歌、散文类创作人才。另一方面,依托乡镇文化站,引入舞蹈、声乐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形成了以旅意青年歌唱家张博、画家张思俭等为代表的“**文艺圈”。
三、坚持因地制宜,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乡村高颜值。围绕“生态宜居”这一目标,持续深入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将农村坑塘作为整治工作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发展“坑塘经济”,实现生态保护、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多赢。一是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建立人居环境奖惩制度,对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情况实行每周一检查、每月现场观摩“擂台赛”、每季度挂出“红黑榜”,引领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为村庄建设出谋划策,激发农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二是精心规划设计,坑塘治理见实效。按照“一坑一策”进行规划设计,以休闲观光型、收入增加型、生态改善型、为民服务型“四型化”持续推进坑塘综合整治。依托省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力量,利用废弃坑塘建设段庄村休闲养殖垂钓中心,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万元,不仅提升了村庄生态环境,还为村民增添了一处休闲娱乐好场所。三是发展“一塘一品”,坑塘经济促增收。按照“一塘一品”的思路,大力发展水产养殖、莲藕种植、文化旅游、休闲垂钓等生态经济项目,如后石槽等村坑塘深度不足、空地多,正在规划安装光伏发电;
郭大村窑厂村坑塘四周水面160余亩,中间土地面积170余亩,绿化好,环境优美,计划建设中蓝文旅小镇,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各类坑塘收入达到80万元以上,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聚宝盆”,真正形成了“小坑塘培育大产业,小生态促进大振兴”的乡村振兴新气象。
推荐访问:乡村 典型 发言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