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汇报3篇防震减灾汇报 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申报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情况介绍 一、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简介青浦区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震减灾汇报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防震减灾汇报
区青少年实践中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申报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情况介绍一、 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简介 青浦区青少 年实践中 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内, 是青浦区中小学生、 市民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成立于 2006 年, 是一所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区教育局直属学校, 年轮训能力在一万名 学生以上。
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占地 23 亩, 建筑面积 9000 多平方米, 有教学楼、 综合实验楼、 行政楼、食堂、 男 女宿舍等建筑设施; 有 5100 平方米的活动操场;有科普宣传面积 400 多平方米, 其中防震减灾知识展示面积240 平方米; 有 150 平方米多功能报告厅, 可同时容纳 150余人收看科普专题片或举办专家讲座、 经验交流会等。
现有职工 38 人, 科普专业人员 16 人, 副高以上 6 人。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和《上海市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办法》 中关于“学校应当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安全避险和自 救互救能力” 等有关精神, 2007 年下半年, 青浦区地震办会同 区教育局 在青浦区青少 年实践中 心创 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区地震办投入近 10 万元建设防震减灾知识展厅,
面积 100 多平方米。
2009 年, 区政府又投资 70 万元在原有展厅基础上扩建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地震科普馆。
该工程于 2010 年 6 月 完成并投入运行。
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地震科普馆的建成, 使该科普教育基地具备了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功能。
创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 提高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 救互救技能, 是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
2008 年, 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被命名 为青浦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并同时被命名 为全国少工委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体验教育基地; 2009 年 3月 被命名 为青浦区科普教育基地; 2010 年 8 月 被命名 为上海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二、 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情况 1.
青少年实践中心是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最佳场所 《青浦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指出, 要丰富学生实践活动, 充分开发、 整合全社会的育人资源, 建立政府、 企业、 社区共同参与的校外实践活动基地, 打造校外实践活动精品项目 ,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实践活动,将校外教育和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管理。
青浦区青少 年实践中 心是青浦区学生参加素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
将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同学校生命教
育有机结合, 充分利用青浦青少年实践中心资源优势, 达到优势互补, 使区域教育融为一体, 成为向青少年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教育平台。
正是其受教面广、 主题鲜明、 资源丰富、 相关课程成熟等特点, 使该基地成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可能和最佳选择。
2.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努力提高师资软件质量 青浦区青少 年实践中 心在保证素质教育基本活动场所的基础上, 2006 年下半年, 区教育局投资了 800 万元对基地进行了 改造。
2008 年初, 区地震办投入 10 多万元建设 100多平方米的地震科普展厅, 主要以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展板和多媒体视频播放为主。
2009 年, 青浦区人民政府投资 70 万元建设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地震科普馆。
扩建后的地震科普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面积近 400 平方米, 展示面积 240 平方米。
分为三个展厅和一间视频播放室。
第一展厅展示防震减灾基础知识, 内容主要有:
地震知识展板, 地球内部构造及板块与漂移模型, 构造地震模拟演示器, 地震基本知识光电模拟演示器, 地震及自 救互救知识抢答系统等。
其中,“构造地震模拟演示器” 通过手动演示让观众直观地看到构造地震走滑断层和正逆断层的形成过程, 以及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和影响。
“地震基本知识光电模拟演示器” 则采用 机电一体化和声光电技术在模拟地貌特点沙盘上, 表现地震发生时地震波的产生和对地貌、 地表建筑物的破坏, 逼真地演示了地震发生时震源、 震级和烈度的基本原理和表现。
第二展厅
为体验展厅, 主要内容有:
地震模拟体验室及防震训练小屋、家庭地震安全隐患排查、 避震知识展板等。
旨在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地震发生时的惊险过程, 并及时作出正确的避震措施。
第三展厅为地震次生灾害展厅, 主要内容有:
地震灾难及次生灾害自 救多媒体展示仪、 消防灭火器材的展示及使用介绍、 消防灭火逃生通道体验演习等。
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在加强场馆等硬件建设的同时,安排了 专门的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员 , 负责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讲。
为进一步提高宣传效果, 更多、 更好地为青少年和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进一步加大了 对中心工作人员 和科普讲解员 的培训力度, 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等多种形式, 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业辅导, 培养教师及讲解员 的防震减灾意识, 提高教师及讲解员 的专业知识和救护技能。
通过学习培训, 使讲解员 达到四会, 即会讲、 会做、 会示范、 会操作。
中心共有 16 位中学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担任《防震减灾》 课程的专业教师和讲解员 。
同时, 区地震办的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 ,作为志愿者, 也积极参与这一活动的指导和实践。
在课程教学设计方面, 中心组织进行了 多次《防震减灾》课程教研活动, 将新的教学资源与 原有的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不断改进, 精益求精, 形成一套趋于成熟的课程方案。除此之外, 还关注到不同 年龄段学生及成人的认知能力 差异, 从教学实际出发, 设计了 多个版本的课程方案, 在教学方法和知识结构上有所区别, 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以学
生为本” 的教学理念, 力求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 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活动情况 青浦区青少 年实践中 心自 创 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以来, 充分利用实践中心教育资源, 结合学生轮训、 受教面广的特点, 以课堂教学与演练相结合的形式, 开展防震减灾基础知识学习、 自 救互救、 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
活动力求体现“三个突出” 的特点:
突出大众化、 普及化程度高。
通过“小手牵大手” 的形式, 向全社会普及; 突出公益性。
全免费、 义务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 突出课程化。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作为 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中 必须完成的实践课程。
具体活动内容有:
一是认真接待区教育局安排的各学校学生。
2007 年下半年正式对外免费开放以来, 基本能做到全年开放, 包括双休日 和寒暑假, 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和社区居民。
凡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小学校, 按照区教育局的工作安排, 把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并轮流到基地接受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教育和技能训练, 同时把普及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周边区县的学校。
活动的主要形式有课堂教学、 观看视频、参观讲解、 动手操作、 地震体验和演练。
在每期学生轮训结束时, 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综合演练, 内容有地震应急疏散、消防灭火、 救护包扎等技能展示, 以检验学生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的程度, 取得较好效果。
2007 年参与活动的学生
人数达 8000 人, 2008 年达 10000 人, 2009 年和 2010 年达12000 人。
二是免费接待社会各界和社区居民参观学习。
地震科普馆建成开放后, 接待了 市地震局、 各区县地震办领导, 防震减灾科普特色学校领导、 老师等近百人参观学习, 还接待本区近千名 社区居民参观。
三是积极同 区科协等社会团体合作, 广泛利 用 社会力量, 积极发展科普志愿者参与基地的科普工作。
四是在特殊时段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
每年的 “5. 12 防灾减灾日 ”、“7. 28 唐山地震纪念日 ”、“科技活动周”、“国际减灾日 ” 等重要时节都安排专题科普宣传活动,积极发动热爱科普、 热心公益的社会志愿者一起走出场馆,通过搭建展台、 发放宣传手册、 播放防震减灾宣传片、 咨询服务、 有奖答题、 专业讲解等形式将防震减灾知识送到社区、送到农村、 送到家庭, 送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四、 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运作机制 根 据 《 上 海 市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2010-2020)》 和《青浦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精神, 结合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及青浦教育改革发展实际, 制定了《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十二五”规划纲要》, 在规划纲要当中, 特别强调了 要努力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和《上海市实施〈 中华人民
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办法》 中关于“学校应当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安全避险和自 救互救能力”等相关的内容。
为发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服务功能, 切实扩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影响, 给全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科普教育活动场所, 中心遵循服务青少年的宗旨和公益性原则, 成立了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领导小组, 充实了 科普教育基地工作人员 队伍, 建立了 一支政治强、 业务精、作风正、 素养好的专兼职讲解员 和管理员 队伍, 明确了 责任分工, 建立健全了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制度, 并制定了 一整套完备的宣传、 工作措施, 做到了 年初有计划、 年中有检查、 年末有总结。
资金投入方面, 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是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每年正常运作经费在 500 万元左右。
同时, 作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区地震办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每年 2 万元左右, 主要用于地震科普馆的设备维护, 以确保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正常运作和各项科普活动的顺利开展。
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 二〇一一年二月 二十日
篇二:防震减灾汇报
强防震减灾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南阳市第七小创建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 汇报材料
南阳市第七小学校
二〇一〇年十月
一、 学校基本情况 南阳市第七小学校位于南阳市城区东北部, 温凉河之滨, 红卫村 360 号。学校始建于 1960 年 5 月, 占地面积 13780 平方米, 东西两个校园分跨温凉河两岸, 建筑面积 10088 平方米。
现有 44 个教学班, 在校学生近 4000 人, 在职教职工 136 人, 专任教师合格率 100%, 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70%以上。
这是一所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学校, 从 1960 年建校到现在, 南阳市七小已经走过了 50 年的辉煌历程。
这是一所环境优美的学校, 这里绿树成荫, 繁花锦簇, 三季有花, 四季常青, 鲜花与芳草相映成辉, 书声与鸟鸣相闻成趣, 学校教学楼、 办公楼、 综合楼、 教职工住宅楼鳞次栉比, 错落有致,向社会昭示着学校的靓丽风姿。
这是一所条件设施一流的学校, 高标准的塑胶操场、 塑胶篮球场、 乒乓球训练室, 吸引着众多学生在这里放松身心、 放飞自我, 让龙腾虎跃的矫健身姿诠释青春和理想; 学校闭路电视系统、 多功能电教室、 一流的计算机房、 直通各班的先进广播设备、 高速校园宽带网络,展示着学校一流的硬件设施, 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才华展示提供了宽阔而坚实的平台; 藏书丰富的图书室, 吸引着众多师生在知识的花丛中留恋漫步, 好学者孜孜不倦, 蜜蜂采蜜般吮吸着知识的琼浆, 为美好未来铺就了一条实现理想的成功之路; 漫步在学校教室和走廊, 名人画像、 警句格言随处可见, 各种板报、 宣传栏以及书画作品展示橱窗翰墨飘香, 让人心旷神怡,和谐、 健康、 文明、 有序的育人环境, 呼唤着理想, 激励着奋发, 昭示着明天, 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知识的熏陶、 智慧的启迪、 进取的力量。
这是一所有着辉煌成就的学校, 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 学校始终把“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秉承“求真求新”
的校训, 坚持“以人为本、 办学为民、 科普特色、 发展创新” 的办学方针,把科普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 按照“课堂普及、 活动延伸、 科研先导、质量为本” 的思路, 大力开展科普特色教育, 不断追求新高度, 提高办学水平,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古诗文诵读优秀单位, 全国学科学实验学校, 全国中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河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河南省德育基地学校、 河南省乒乓球传统学校, 南阳市文明单位, 南阳市示范性学校、 南阳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性学校等 200 多个荣誉称号。
二、 主要做法 (一)
、 建立创建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为创建工作保驾护航 创建活动伊始, 我校就制定了“三步走” 宣传教育活动路线:
第一步成立相关组织领导机构, 完善相关制度; 第二步大力营造创建活动氛围, 使教师、 学生人人知晓活动意义, 个个经历活动过程, 在创建中学到相关的防震减灾知识; 第三步做好活动总结, 强化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 技能的掌握,做好学校防震减灾工作。
一是成立了以校长李彦虎同志为组长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每月研究一次创建活动, 及时总结前期工作中的得失,并讨论布置下一步的工作, 使创建活动做到有领导, 有具体项目, 有检查回顾, 确保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二是订立了一系列与创建活动相关的制度。学校相继建立了创建活动例会制度和创建活动奖励制度, 制定了创建活动宣传方案和震防活动设计原则, 让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在学校中有“章” 可遵有“据” 可循。
(二)
、 搞好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教育, 为防震减灾奠定良好基础
一是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加大宣传力度。
在学校, 我们把一切能利用到的资源充分利用于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
在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的时间上, 我们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 要求每班每周必须有一天的晨会时间专门用于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 每月的中队活动中必须要有一次防震减灾活动。
如果遇到学校统一组织的相关宣传教育活动, 各班要保证学生有充分参与的时间。
在防震减灾宣传的阵地上, 我们创办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橱窗、 专栏、 板报或画廊等, 在校园显著位置宣传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
在防震减灾知识人员的配备上, 学校组织领导并请专家为教师进行培训, 从而让所有参与活动的教师尽可能多的掌握相关知识,以便于在学生中开展教育活动。
二是挖掘校外资源开展活动。
我校很注重对家长这一人力资源的挖掘,每当节假日、 寒暑假时, 我校组织学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 进家庭宣传活动, 培养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兴趣和向社会开展“二次宣传” 的能力,并通过发放告家长书、 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知晓, 得到家长支持。
三是成立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兴趣活动小组, 组织学生开设第二课堂, 通过知识竞赛、 科普夏令营、 到地震台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育活动。
四是班主任定期召开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主题班会或者讨论会, 解决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普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五是加强科学课中《地震》 一课的内容讲课力度, 通过增加课时将防震抗震知识讲深讲透。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多媒体软件、 录象、 投影仪等现代化教辅手段, 努力将课上得形象生动, 使防震减灾知识深印在生的脑海中。
以上办法的实行, 使学校的创建工作在宣传上做到了时间到位、 人员到位、 措施到位, 强化了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 交给了学生防震减灾的知识,为学校防震减灾工作的有效进行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
课堂普及, 让学生人人受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在创建活动中, 我们注意发挥课堂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中的主渠道作用, 通过课堂让学生受到深入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
在这一方面, 我们安排了“四种” 课堂, 一是利用每周四下午的安全课时间, 上好“防震减灾知识教育” 课, 播放《蟾童》 等片子, 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地震的危害, 地震的预报和自救互救知识。
二是安排“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电教课, 学校经常利用学校电视网组织学生在班级观看科普教育片, 教给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的知识。
三是每学年安排不少于两节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班会课, 主题内容由政教处安排, 班主任实施。
四是每年安排不少于一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讲座课, 由相关专家进行, 比如, 2009 年 5 月 12 日我校就邀请了市科技馆老师在五楼电教室给我校学生进行防震减灾专题讲座。
今年 10 月,市地震局王局长亲临我校举行防震减灾知识讲座,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
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活动, 提高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一是开展观看地震科普知识片和组织学生写观后感活动, 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技能。
二是在图书室把与防震减灾有关的图书资料向学生们推荐阅读的基础上, 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活动, 让学生时时感受到“防震减灾” 就在自己身边。
三是成立防震减灾兴趣小组定期交流活动, 让他们交流体会、 研究防震小课题, 并从中受益。
今年 7 月 10 日---11 日, 我校近 1000 名师生前往南阳市科技馆开展科普夏令营活动。
还组织学生到建设路消防中队开展防震减灾活动, 增加学生的体验。
四是到街头进行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扩大宣传教育面, 努力做到“教育一个孩子, 影响一个家庭, 带动整个社会。
”
五是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活动。
每年 3 月、 5 月和 11 月, 学校都要开展上紧急疏散演练、 防震演练和防火演练, 让学生在演练中学会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 提高学生的防护能力 六是开展科技创新大赛活动。
2009 年 7 月~9 月进行, 收集了学生科幻画52 幅, 科技论文 40 篇, 科技创新发明制作作品 47 件, 其中也不乏有防震减灾内容, 这项活动展示了学生科技才能。
辛勤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目前, 全校上下已形成了积极学习地震科学、 了解地震知识、 掌握救助技能、 热爱地震事业的浓厚氛围,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普及率争取达到 100%; 学生能基本掌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 达到“教育一个孩子, 影响一个家庭, 带动整个社会” 的效果。
2008 年以来, 先后有内乡 、 淅川、 南召、 周口等地的学校到学校参观学习, 交流相关经验; 宛城区科协连续三年到我校进行小学生防震科技展览; 50 多名学生的防震减灾科技作品获省市科技创新大赛奖, 学校先后被评为南阳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南阳市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宛城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河南省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三、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开展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已两年, 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深刻反思我们整个创建工作, 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 “防震减灾科普校本课程” 还未形成。
虽然安排了 老师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学, 但还未形成系统, 急待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校本课程建设。
2、 防震减灾科普室的科技设施还不够丰富, 今后还需不断补充, 使其能发挥更大作用。
3、 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动手方面的设施未建设, 使得教育缺乏直观性和说服力, 影响教育效果。
今后, 我们将以《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评价指标》 和为依据,规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 挖掘潜力, 创造条件, 在宣传、 课程、 阵地、活动上落实“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 使之规范化, 常规化, 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亮点。
四、 几点认识与思考 根据创建过程的实践和本校实际, 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和思考:
1、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要和学校科普特色联系起来。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是对学校科普特色的丰富, 是把科普特色引向深入的重要平台, 是科普特色的必然要求。
做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科普特色。
2、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要和生命教育、 安全教育联系起来, 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提到生命的高度, 纳入安全教育的重要部分, “防震减灾科
普教育” 的地位才会凸显, 才能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才会为师生和学生家长重视。
3、“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设施要和学校整体建设联系起来。
学校应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宣传场所和活动场所纳入学校教育规划, 尤其是防震减灾实践活动设施建设要更重视,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全面实施, 达到预定的教育效果。
4、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要和社会需求联系起来。
学校的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教育的需要, 社会也需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 使之成为社会的统一行动, 所以, 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要与社会结合, 资源共享, 形成社会物质资源和专家资源为学校服务, 而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内容, 宣传到社会, 教育国民, 促使防震减灾成为全民行动, 这也是“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的应有之意。
路漫漫兮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创建防震减灾示范性学校的创建中, 南阳市第七小学校将义无反顾, 奋力前行, 努力谱写防震减灾的壮丽凯歌。
南阳市第七小学校
二〇一〇年十月
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申报表
申报单位(盖章)
:
南阳市第七小学 地
址:
南阳市红卫村 360 号 邮
政
编
码:
473000
表 1:
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 名称 南阳市第七小学
校
李彦虎
地 址 南阳市红卫村 360 号 邮编 473000 学 校 负责 人 联系人 张国成 电话
电话
63262288 传真
61586005 E-mailhnnyzgc@126. com 上级主管部门 学校班级数 宛城区教体局 44 学校总人数
3936
学校教师人数 136 学校已经被命名的情况 南阳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其他有关情况:
学校创建于 1960 年, 现有一校两院, 温凉河贯穿其中。
学校主要建筑 12 栋, 建筑面积 10088 余平方米, 学校教学楼和校舍抗震设计标准为6 级。学校在推行课程改革和深化素质教育的同时, 高度重视 “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建设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途径, 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育, 积极开展各种安全演练, 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震、 避震及逃生能力, 学校先后被评为或授予全国学科学实验学校、 全国古诗文诵读优秀学校、 中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河南省教育技术先进单位、 河南省德育先进学校、 河南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河南省教育变革示范学校、 北师大教材示范基地、 南阳市文明单位、 南阳市示范性学校、 南阳市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南阳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宛城区安全管理先进学校等数百项荣誉称
号。
表 2:
条件保障情况 示范学校领导小组成立时间 是否列入教学计划 授课教师人数 2008 年 6月 是 组长姓名
创建时间 李彦虎职务 校长、 党 支部书记 2008 年 6 月 44 每年经费投入 2 万余元 宣传栏面积 300 平方米 是否有校园网站是 活动室面积 54 平方米 是否有校园刊物是
其他有关情况:
学校有计算机教室两个, 微机 90 台, 多媒体教室四个, 校园电视台一个, 电视 48 台, 红领巾广播站一个, 除教室用黑板外, 另有宣传用黑板 50 块, 科普橱窗 2 个, ...
篇三:防震减灾汇报
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汇报 201 1 年 1 2 月 1 4 日 1 7:04:07 来源: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中学【字体:大 中 小】
自 开展防震减灾工作以来, 在市、 县地震局的精心指导下, 我校防震减灾工作结合学校实际, 紧紧围绕打造平安校园工作, 从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增强师生应急避灾能力着手,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一年来做了 如下工作:
一、 学校领导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基地的创建工作。
1. 成立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开展防震减灾领导工作,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组长:
覃安华 (校长)
副组长:
周智仕( 党支部书记)
谭善儒( 副校长)
覃茂良( 副校长)
成
员 :
侯 峰 韦菊明
兰天红
卢呈章
韦名 敏 谭承华 黄少权
韦邦林
黎军
覃斌
各班班主任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建设是实现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因素。
因此, 我们在教师中提倡“六讲” 和“三种精神” 。
“六讲” 即“讲奉献、 讲爱心、讲学习、 讲理解、 讲方法、 讲制度” , “三种精神” 即“爱岗敬业精神、 无私奉献精神、 勇于实践开拓进取精神” 。
认真组织老师业务学习, 积极提倡自 主学习, 定期召开会议, 进行培训、 交流, 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配备辅导员 , 负责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兴趣小组由指导老师分专题讲授防震减灾知识和
震后自 救互救的基本技能训练。
同时努力创造条件, 鼓励和支持全校教师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
编制了 切实可行的创建“环江二中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实施方案。
该方案详尽编制了 指导思想、 工作原则、 参与对象、 内容与方法, 同时保障必要的经费投入, 为创建防活动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3. 建立和完善制度预案。
学校行政、 政教处、 年级组密切配合, 围绕学校工作计划, 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使课程设置、 兴趣小组、 活动竞赛等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为应对地震等自 然灾害, 学校成立了 现场指挥组、 协调联络组、后勤保障组、 事件调查组、 抢救组等临时性机构, 对灾害事故的处理提出了 具体的操作流程及应对措施, 完善了 《环江二中安全工作制度》 、 《环江二中突发安全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 制定了《环江二中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 并于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举行全校性紧急疏散演练, 提高全体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 救、 互救能力。
二、 学校行政全力支持对创建的经费投入, 加强硬件设备的购置,宣传设施完善, 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1. 投资二千余元装修科普教室, 配备了 电脑、 办公桌、 橱柜、 展板等设施, 保障了 宣传活动的阵地; 2. 投资一万五千余元, 配置多媒体设备; 3. 投资四千余元, 完成展板和宣传橱窗的制作; 4. 投入五万余元建设应急避险场所, 把大操场扩建改造为 4000平方米硬化地面, 满足全校师生员 工地震应急避险的需要;
5. 投资一万五千余元, 建设了 长 9 米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栏; 6. 投资三千元, 开辟了 学校防震减灾宣传网站; 7.
添置了 防震减灾科普读若干册; 8. 印制了 校本课程《地震来了 怎么办》 1200 册; 9.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校舍建设,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 对学校校舍抗震设防情况进行勘察, 及时排查可能出现的隐患, 在各楼层都标明了 醒目 的疏散路线。
三、 积极开发防震减灾校本课程, 挖掘社会资源, 加强对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教育。
1.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 把它列入了 学校工作计划和考核范围。
全体教师能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知识教育, 他们根据各自 学科的特点, 把防震减灾的有关知识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内容之中, 如生物课讲授动植物震前异常征兆; 地理课讲授地震地质、 地震带、 滑坡、 海啸、 泥石流等; 物理、 数学课讲授地震波、 地震能及其计算; 化学课讲授震前地质微量元素的化学变化; 政治课讲授防震减灾的法律、 法规常识等, 进行防震减灾等正确的情感、 态度、 价值观养成教育。
使学生懂得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 然现象, 掌握地震的基本名 词和术语。
2. 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精干力量, 编辑校本教材《地震来了 怎么办》 , 印刷了 1200 本, 作为学生的校本课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成为环江二中办学特色之一。
3. 政教处安排师生“国旗下的讲话” , 进行全校安全教育, 班主任每学期都必须利用 2 课时班会课进行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每学期第一周都组织全校性防震应急疏散演练。
通过教育、 宣传、 演练, 极大地提高了 广大师生的防震安全意识, 提高了 应急疏散和自 救、 互救能力。
4. 邀请市、 县地震局专家到校辅导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 提高科普宣传技能, 交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渠道, 研究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方法, 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等。
专家用翔实的素材, 通俗易懂的语言, 给广大师生上了 一场场精彩生动的课, 极大地提高了 广大师生防震、 避震能力, 全校 1000 多人次师生从中受益。
5. 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领导小组成员 、 辅导教师, 兢兢业业、分工合作, 组织成立了 手抄报、 广播、 板报等三个学生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兴趣小组, 充分利用“3. 1《防震减灾法》 实施日 ” “4. 22 世界地球日 ” “5. 12 防灾减灾日 ” “7. 28 唐山地震纪念日 ” 、 10 月 第二个星期三的“国际减灾日 ” 等有利时机, 分别开展地震知识问答、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 征文活动等。
手抄报组的同学广泛搜集素材、 精心编辑手抄报, 栏目 包括近期要闻、 震情通报、 地震科普、 震苑奇闻、实战技巧等。
广播组的同学利用“共青团之声” 进行每周一次的“防震减灾知识” 广播, 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板报组的同学每学期在学校科普画廊出二期防震减灾法律及相关知识宣传专栏, 如纪念“《防震减灾法》 ( 新修订)
出一期黑板报, 开展知法、 学法、 守法、
用法宣传教育。
6. 播放“防震减灾知识讲座” 影碟片及其他有关录像和 VCD。
7. 成立防震减灾兴趣小组, 研究防震小课题, 拓宽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面, 并组织进入社区对群众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
8. 举办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和科普周活动。
通过竞赛和活动, 我校在学生中广泛宣传了 防震减灾知识, 提高了 学生应对灾难的能力, 收到了 良好的效果。
9.
制定《地震自 救逃生安全演练方案》 和设计了 《紧急疏散线路图》 , 并根据方案在每年五月 份和十月 份进行紧急疏散演练。
在演习时, 由于场地楼梯通道较狭窄, 发现了 一些问题, 也正好提醒我们及时进行改进。
今后每学期要定期进行演习, 为突如其来的灾害作好充分准备。
10. 开展学习防震减灾知识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课, 加强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学习与测试。
四、 科普二次宣传, 展现示范校的辐射作用。
环江二中作为“环江县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示范学校” , 十分重视防震科普宣传的示范辐射作用, 利用寒暑假, 节假日 组织学生, 特别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组成员 , 进社区、 进农村、 进商店、 进企业、 进机关、 向他们身边的人员 , 通过发放宣传材料、 咨询活动等, 开展防震减灾科普二次宣传, 深受干部、 群众的欢迎, 有效提高了 他们的防震减灾意识, 产生了 良好的社会效应。
通过以上一系列宣教活动的开展, 拓宽了 学生的视野, 逐步普及了 防震避震的有关常识, 初步形成了 地震中学会逃生及自 我救助的基本技能。
五、 做好前期工作的总结, 并把防震减灾活动推向更高的层次,下一步准备做好以下工作:
1. 定期组织突发性的地震应急避险和自 救互救模拟演习。
2. 编写完整的校本课程, 并进行投入使用。
3. 充分利用学生的力量, 以小手牵大手形式, 进行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
4. 举办防震减灾为主题的征文、 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
5. 继续投入资金购置防震减灾有关硬件设施和设备。
6. 办好自 身科普教育网络系统, 强化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
7. 联系市或县地震监测站、 科技园等课外科普基地, 让学生深入了 解防震减灾知识, 提高实践能力。
8. 计划购置“地震带分布” 沙盘, 地动仪模型, 《地震知识读本》100 册和地震常识挂图 20 幅等。
不断扩充科普教室的宣传资料。
9. 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 向师生、 家长、 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传播学校创建的过程和经验成效。
10. 为周边社区作防震减灾教育, 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通过以上工作的实施, 大大增强了 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 激发了师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兴趣, 同时也推动了 全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虽然我校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中做了 一些工作
并取得一些成绩, 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及兄弟学校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 我们一定继续弘扬优良传统, 与时俱进, 不断开拓创新, 争创更大的成绩。
以上是我校对前期创建活动的简单汇报, 请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
环江毛南族自 治县第二中学
2011 年 1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