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关于脱贫户监测户家庭留守儿童身心健康调研报告(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关于脱贫户监测户家庭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截至XX年,全区共有脱贫户X户,监测户X户,其中脱贫户年度家庭人均纯收入为XX元,监测户年度家庭人均纯收入为XX元,家庭人均纯收入仍远低于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脱贫户和监测户家庭中,还有留守儿童XX人。
二、存在问题
脱贫户、监测户由于家庭困难,家中年轻劳力多数选择外出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导致出现大批留守儿童在家由老人照顾,其中还有部分是孤儿,无人抚养。这些留守儿童物质生活水平较低,日常学习、生活、情感需求都得不到有效保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习成绩差中途退学几率高。据调查结果显示:有167户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料,占总户数83.4%;
有29户寄养在亲戚家中,占14.6%。少数脱贫户、监测户家庭甚至没有老人照顾留守儿童上学,独留孩子在老家上学。由于脱贫户、监测户家庭对子女上学有一定的认知偏差,加之平时务工繁忙,对子女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留守儿童普遍学习成绩相对于其他儿童较差,提前进入社会务工现象时有发生。据XX村村民反映,他们村的贫困户钱某,家中有一名13岁的孩子上初中,由于母亲精神状态不佳,父亲对孩子也缺乏管教,孩子在学校学习成绩较差,几度提出退学出去打工的要求。
二是易产生自卑心理造成性格缺陷。留守儿童正处于青少年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自卑、内向、悲观、孤僻。其中,自卑程度会和留守儿童所处具体的环境有关,特别是在家庭条件较差、生活不和睦的孩子身上更为明显,而且这种影响会持续很长时间,有的留守儿童会受此影响直至一生,出现性格缺陷问题。
三是缺乏近亲监管易出现人身安全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种:(一)留守儿童心智不成熟,易受外界干扰,做出冲动行为。据全国妇联研究报告显示,留守儿童犯罪率一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且有逐年上升趋势。(二)困难家庭留守儿童生活环境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易发生意外事故。世卫组织《全球溺水报告-预防头号杀手》报告提出:“超90%的溺亡都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据人民网:2022中国青少年防溺水大数据报告显示,农村或偏远地区溺水事件占比超过整体溺水事件一半,一方面原因是农村池塘、河道、水渠安全防护设施和救援设备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原因是家庭监管缺失。如,杭州消防数据显示,每年有一百多起意外溺水报警发生在城郊水域,主要涉及人群为外来农民工子女。(三)易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近年来,留守儿童受非法侵害案件时有曝光。以我市为例:XX年以来,市检察机关共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89人、起诉220人。调查显示被侵害的女性大部分为农村留守女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该部分留守女童只能有年迈的祖父母照管,由于祖父母监管不到位及女性的自身保护能力差,致使一些不法分子对其进行侵害。
三、意见建议
一是改善制度环境。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限制,加快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度。实施流动儿童的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只要是已经在同一个城市居住达到一定年限就给予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子女同样的入学受教育机会。
二是改善农村环境。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工资的投入,兴建打工子女学校,改善学生学习的硬环境。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尽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把“留守儿童”都集中在学校住宿,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配备专门心理辅导的老师,解决他们平时生理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让他们也能跟其它儿童一样感受到关爱和重视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三是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统筹村委会、妇联、工会、学校等单位力量,组织中小学退休教师以及青年志愿者,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观察“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成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并告知他们的法定监护人,督促监护人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定期督促外出务工家长经常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
推荐访问:关于脱贫户监测户家庭留守儿童身心健康调研报告 脱贫 身心健康 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