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问题整改报告5篇法治建设问题整改报告 州科技局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督查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 根据中共**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临州法办【2020】11号)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治建设问题整改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法治建设问题整改报告
技局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督查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根据中共**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临州法办【2020】11 号)精神,对涉及州科技局的五个方面 10 个问题进行认领,现结合科技局实际,制定本整改方案。
一、整改目标
从全面依法治国和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整改工作对于推动我局法治建设、促进依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极端重要性。对于省上反馈整改的 21 项共性问题和州上自查出的 5 项个性整改问题,进一步梳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逐条逐项研究整改。确保整改工作务实、整改过程扎实、整改结果真实,如期全面完成州科技局法治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
二、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方面
问题 1 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学习领会不够,对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建设法治政府目标任务缺乏责任感、急迫感。
整改措施
一是发挥“关键少数”以上率下作用。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州科技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专题学法不少于 2 次,严格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强化党员干部法治意识。
二是推动各科室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结合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单位九个
职能科室严格落实学法计划,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要求,促进学用结合、普释并举。
三是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责任。按照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党组书记负责及时研究,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使法治政府建设与科技创新共同推进。每年按时向州委州政府报告法治建设情况,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
四是注重考核结果运用。依托网络培训平台,推动单位党员干部依托“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学习平台,学法用法线上线下相结合、自主学习与集中教育培训相结合,并将学法结果与年度考核相挂钩。
整改科室局九个科室
责任人党组书记、局长马显锋及各科室负责人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完成
(二)强化责任落实方面
问题 2 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不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动性不强,上级不督察检查就不过问、不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学习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明确职责任务、工作要求,转变观念,提升认识,切实担负起推动法治建设政治责任。
二是健全运行机制。自觉将法治政府建设与科技创新、科技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同步推进,常态化研究部署法治工作,加强与市场监管局、安委办等单位的协调配合,增强机关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
整改科室企业科、成果办
责任人田学龙、马凤莲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并长期坚持
问题 3 有的地方政府部门履行本部门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职责落实不到位,没有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有的甚至没有制订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个别部门制订的法治政府建设年度计划、工作要点照搬照抄政府和上级部门文件,内容缺乏针对性,难以落实。
整改措施
压实主体责任。严格履行局党组推进州科技局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职责,定期研究依法行政工作,制定州科技局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并按计划统筹部署推进。
整改科室办公室
责任人党组书记、局长马显锋,梅海鹏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并长期坚持
(三)规范行政执法方面
问题 4“双随机、一公开”在一些地方流于形式,监督抽查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应用,跨部门联合开展随机检查在基层尚未完全落地。
整改措施
科学制定、及时调整年度抽查工作计划,对风险较高的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定向抽查。注重部门协调联动。加强与市场监管局、安委办等部门的执法配合,确定联合检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避免出现多头执法、执法标准不统一、重复处罚的现象,将查处结果及时在单位网站进行公示。
整改科室企业科、成果办
责任人田学龙、马凤莲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并长期坚持
(四)
法治队伍建设方面
问题 5 党政机关法律顾问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地方党委工作部门未按要求设立法律顾问,不少基层政府部门还未设立法律顾问;有的单位虽然设立了法律顾问,但主要承担行政应诉工作,存在“事前不参与、事后忙救火”现象。
整改措施
一是设立法律顾问。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化常态化参与政府工作的途径和机制,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提供工作保障。
二是拓展法律顾问职能范围。积极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由传统的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等服务型工作,向政府治理、行政决策、行政执行、文件制定、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等工作拓展延伸,确保法律顾问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挥作用。
整改科室办公室
责任人梅海鹏
整改时限计划于 8 月底前完成整改
(五)州上自查问题情况
问题 6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个别县市和一些部门的领导对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和推动工作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行政应诉中部门负责人出庭应诉不够;一些县市部门的契约意识还不强,存在涉企历史遗留问题。
整改措施
一是坚决执行**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和法治领域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
二是要坚持执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
整改科室办公室
责任人党组书记、局长马显锋,梅海鹏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并长期坚持
问题 7 执法不规范的问题在一定领域和部门任然存在。执法不公不严、执法不规范不文明。执法力度不够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基层执法力量不足;一些县(市)部门由于编制限制,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力量薄弱;个别县属部门执法卷宗不规范,执法意识和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整改措施
需要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行政确认、行政监督等方面的程序运用,规范自由裁量、罚缴分离、案卷制作各环节的执法流程。
整改科室企业科、成果办
责任人田学龙、马凤莲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并长期坚持
问题 8“放管服”改革需要规范到位。一些县市和部门在推进“四办”改革中,任然存在审批慢、办事难的现象,承诺和兑现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县(市)人才、技术力量不足,对技术性强的下放事项的承接能力需要评估。
整改措施
对全州 8 县(市)承接能力进行评估后决定是否将暂由我局承接的县(市区)级企业研发中心认定事项进行下放。
整改科室办公室
责任人梅海鹏
整改时限计划于今年 10 月底前完成整改
问题 9 监督机制尚待健全。州政府部门对事中事后的监管上存在认识上的差距,导致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整体推进,特别是对跨部门的监督,缺乏沟通协调,没有形成合力。
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科技项目管理,与项目实施单位、监管单位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对科技项目实施进度、质量进行督导检查,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二是对科技项目进行事中、事后评估,保证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整改科室农业科、企业科、综合科
责任人喇俊玲、田学龙、马莉萍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并长期坚持
问题 10 法律专业人才缺乏。行政立法、行政复议、行政仲裁法治审查、法律评估等是政府的重要工作,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当前全州法律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县(市)专业人才匮乏已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整改措施
一是根据州委组织部的招聘计划招聘法律专业人才。
二是及时组织法治人才参加州委的有关专业培训。
整改科室办公室
责任人梅海鹏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前完成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督查反馈问题的严肃性,充分认识认真开展整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扎实推进,确保高效彻底全面完成整改任务。
(二)扎实推进问题整改。要对反馈问题进行认真研究,
根据本方案确定的整改措施、整改科室、责任人和整改时限按时完成整改任务,确保事事能整改、件件有落实。要结合问题整改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应急处置、风险防范方面的短板及时补充完善,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进一步增强治理效能。
(三)依法依纪追责问责。要依据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查工作规定,依法依纪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进行责任追究,并报州委依法治州办。要在严肃问责的同时,按照规定宽容相关责任人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错误失误,严格做到“三个区分开来”进一步激励相关责任人员在法治政府建设中担当作为、履职尽责。
篇二:法治建设问题整改报告
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思考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切实做好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充分吸收先进的法治经验与做法、依法稳妥推进。
一、法治 XX 建设的若干思考 “法治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意识形态、治国方略和社会文化现象。”不同时代人们赋予其不同的内涵与意义。法治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依法办事的原则;良好的法律秩序;代表某种具有价值规定的社会生活方式。应当说,不是任何一种法律秩序都可以称作法治状态。就现代社会而言,法治的价值基础和取向应当包括:一是法律体现人民主权原则;二是法律承认、尊重保护人民的权力和自由;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四是法律承认利益的多元化。
治 (一)法治 XX 建设的概念内涵 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线,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以法治思维服务发展,用法治方式维护稳定,靠法治保障管理社会,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 XX 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治 (二)法治 XX 建设的具体内容 一是法治 XX 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线;二是法治 XX 建设必须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三是法治 XX 建设的灵魂是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四是法治 XX 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五是法治XX 建设的主要实践者是政法机关;六是法治 XX 建设的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七是法治 XX 建设要求政法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二、法治 XX 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 (一)观念层面 社会公众的法治理念和素养还比较薄弱,传统人情社会对公众的心理影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党政机关公务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法理和法律
知识的储备还有待加强,法律知识背景没有成为干部考核任用的硬性条件;法律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官本位观念仍然有一定的市场。
(二)制度层面 法治建设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制度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法治建设的理论储备还有待加强,相关的调研工作还需要深入开展;要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对于公共权力的规范运行还缺乏更为详细的制度和标准,相关的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法治建设主体大多属于各自为政,需要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加强各个主体在职责范围内的沟通联络,形成法治建设的最大合力。
(三)执法层面 从行政审判工作的情况来看,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重实体、轻程序,部分行政执法行为存在程序瑕疵;执法不严,存在以罚代法、重罚轻管的现象;部分行政行为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不准确甚至错误,在收集证据和适用法律方面的能力较弱;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司法层面
案件数量始终保持高位运行,部分案件案情复杂,处理稍有不慎就有矛盾激化的风险;基层法院案多人少、超负荷运转的问题突出;涉诉信访工作压力较大,当事人信访不信法,闹访缠访现象严重;存在一定程度的司法行政化、地方化现象,法院和法官依法独立审理案件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
(五)监督层面 对权力的规范化、制度化运行还缺乏完善合理的监督机制;社会监督和民主监督力度不够,媒体监督和公众监督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部分行业立法、行业监督还有待完善;司法公开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实质性公开仍然相对不足。
三、法治 XX 建设的重点 XX 年,X 书记关于全市政法工作的重要批示在“打击违法犯罪”、“化解矛盾纠纷”和“解决群众困难”三个方面指明了方向——要建设法治 XX。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上,徐学武书记也对法治XX建设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建设法治XX,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保证。应当重点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通过地方性立法确保宪法与法律的贯彻实施
我们已经形成以宪法为统帅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一步关键在于落实,确保法律的精神、原则落到实处。从 XX实际看,作为拥有地方立法权的副省级城市,要进一步做好地方性立法与法律的有效衔接,完善立法规划,充分吸收民意,努力提高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以进一步完善地方性法规体系,为依法治市提供更加明确、具体的依据,为国家的相关立法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二)
加强对公权力的约束和规范,特别是加强依法行政建设 法治的核心不是用法律来治理人民,而是通过法律来规范和限制权力行使,从这个意义上讲,需要着重加强对行政权力行使的监督和制约。一是要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正确熟练履行自身所在的岗位职责;二是要完善依法行政的各项制度和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三是细化问责制的各项具体标准,对存在瑕疵和错误的执法行为设置警戒线。
(三)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权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
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让审判权运行排除地方因素干扰;建立科学合理的法官员额制度,优先保障审判部门工作需要,解决一些法院案多人少矛盾;探索主审法官责任制,杜绝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现象。
(四)形成全社会都尊法重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引导人民群众用法律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带头用法律解决问题。
四、人民法院如何立足职能推进法治 XX 建设 着力推进法治 XX 建设。法治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在所有的法律实施活动中,司法最严格、最理性、最规范、最讲程序,在保障法律正确实施、推进法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作为人民法院,就要坚持把促进法治建设贯穿于法院工作的全过程,立足司法职能,依法履行职责,推进社会各项事业进入法治化轨道。
今年,XX 法院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平安 XX、法治 XX 建设为中心,以加强司法公信建设为抓手,以提升队伍“五种能力”为方向,进一步更新理念、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全面提高司法水平,稳步实现争创一流的目标,为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 牢固树立“审判处理案件就是参与法治建设”的理念,坚持把每一项司法活动的开展、每一起具体案件的审理,都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的具体行动、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生动实践。对人民法院来讲,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要靠执法办案,最终取决于案件的质量、效率和效果,这是维护司法权威、推动法治 XX 建设的根本。当前,全市法院所承担的执法办案任务十分繁重,案件数量持续高位运行,保持审判工作良性循环的压力更加突出,质效不高、裁判不公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不仅使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得不到实现,而且直接阻碍了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损害了法律尊严,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要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坚定做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切实提升审判质效,圆满完成执法办案任务。
(二)强化司法为民服务意识
公正审理案件,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是这些一辈子可能就打过一次官司的老百姓对我们的最大期盼。坚持以人为本,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坚决惩治侵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类犯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消除群众诉讼障碍,探索创新司法便民举措,完善司法救助体系,把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作为改进审判工作的“风向标”,努力提供符合人民群众要求和期待的司法服务。
(三)增强审判管理意识 认真落实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各项要求,切实把清理长期未结案件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分析原因,着力健全均衡结案的长效机制。明确责任时限,狠抓督查管理,不断提高审限内结案率,切实解决案件审理拖延、“前松后紧”、年底突击结案等问题,坚决防止边清边积现象的出现,确保收结案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
(四)切实提升审判质效 始终坚持严格依法办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把办案的效率、效果和裁判效力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树立程序正义理念,又要加强实体权益保障,使是非责任得以明确、权益争执得以解决、裁判结果得以兑
现。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坚持法律底线和原则,做到执法如山、平之如水,依法平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件的审理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强化质量第一的观念,坚持以庭审为中心,充分保障当事人和律师的各项诉讼权利。要深入了解诉求分歧,查清案件事实,确保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从各个环节、每道工序切实把住审判质量关,坚决防范冤假错案的发生。
(五)全面落实司法审查职责 更加注重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坚决纠正各类行政违法行为,严惩各类职务犯罪;加大对行政附带民事赔偿、行政庭审、简易程序等改革力度,建立健全行政和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司法参考等做法,促进提高法治思维水平和行政执法能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六)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通过严格公正的裁判,制裁违反法律、破坏规则、违约失信行为,弘扬依法办事的正气,积极培育全社会的规则意识、权利意识、诚信意识和司法终局意识。同时,要结合审判工作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完善巡回审判、公众旁听、新闻发布会等制度,开展法院开放日等活动,并结合重大典
型案件以案释法,增强法制教育的感染力,营造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七)全面深化司法公开 司法公开是人民法院参与法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我们将把深化司法公开作为改进法院工作、提升司法水平的有利契机,扎实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平台建设。继续抓好案件信息查询、电子卷宗、公众旁听、执行短信平台、互联网拍卖、媒体听证、裁判文书上网等公开措施的落实,并进一步增强亮点意识,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努力做好自选动作,从广度、深度、维度、力度四个方面不断拓展公开内容,不断创新公开方式,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为法治建设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作出人民法院应有的贡献。
篇三:法治建设问题整改报告
自我革命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及下一步打算 2 2 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及下一步打算 供借鉴
一、主要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县政府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xx-20xx 年)》和省、市、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对照去年县人大常委会反馈意见,突出抓好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行政机制、严格规范执法程序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构建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一)聚焦高位推进,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一是强化领导压实责任。组织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制定下发《**县县创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创建活动,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县政府主要领导严格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分管领导认真履职尽责,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落实。二是示范引领提升能力。县政府领导班子带头学法用法,坚持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每次会议安排1-2 部国家和省上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或政府法律顾问进行解读学习,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升。着眼提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素质,通过开展学法考试、法律知识
测试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三是强化考评落实责任。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成效纳入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增加平时考核在年终考核中的分值比例,将考核成效作为衡量各单位实绩的重要内容,以考核倒逼法治政府建设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年度法治督察计划,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全覆盖”督察指导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二)聚焦法制宣传,不断提升普法质效。一是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建立宪法学习宣传常态化机制,高质量抓好重点群体宪法学习宣传,着力推进宪法“进机关、进单位、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县、进宗教场所、进军营”“八进”活动,组织各类宪法集中宣传活动 133场次,举办干部培训班 22 期 4000 余人,捐赠《宪法》读本等各类法律图书 5 万余册(本),实现宪法学习全覆盖。二是创新法制宣传载体。不断巩固完善“**县县平安法治广场”等普法阵地,积极探索扩宽法律学习渠道,拓展“互联网+普法”宣传新阵地,依托“12348甘肃法网”、新闻媒体、道德讲堂等载体,开展法律宣讲,普法质效不断提升。围绕“三八”妇女维权周、“综治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12.4 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点,集中宣传宪法法律相关知识,形成了全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三是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坚持将法律法规作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和党员干部必学科目,组织开展法律法规专题学习、任前考试、集中宣誓等活动,领导干部履行宪法使命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深入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经常性开展“宪法晨读”活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提
升。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分系统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生产、电信网络诈骗、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法律维权意识。
(三)聚焦优化服务,依法履行政府职能。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将“放管服”改革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先后分十批承接省市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 92 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 183 项,减幅达 73.2%。以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编制县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明确职能定位,规范部门权力运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权利制约和协调机制。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和项目在线审批,推进政务事项“掌上办”“预约办”“快递办”“帮代办”服务,入驻政务大厅的政务事项即办件比例由 25%提高到了 55%,办件时间压缩 66%,98%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全力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取消证明事项 12 项,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 33 项,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三是强化权力监督制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制度,县政府向市政府和县委、县人大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重点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降低中小微企业负担、促进权力规范运行等开展跟踪审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达到以审促改、以审促建的目的。
(四)聚焦科学合规,健全依法行政机制。一是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制定了《**县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和《**县县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则》,逐步完善行政决策程序规则,对棚户县改造、市政建设等重大决策事项,广泛征求公众意见、邀请专家论证、开展风险评估、召集律师合法性审查、集体研究决定,组织开展各类事项的听证会、专家论证会、征求意见会等 30 多场次,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不断增强。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管理。严格政府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和有效期制度,严把规范性文件审查关、备案关和登记关,审查各类文件 120 件,做到政府规范性文件提交会议研究前合法性审查全覆盖,确保了政府各项重大决策合法有效。全面清理 20xx 年至 20xx 年期间下发的 74 件规范性文件,其中,继续执行的 26 件,修改完善的 2 件,废止的 13 件,失效的 33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制度环境。三是加强法律顾问队伍建设。广泛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和企业“法律体检”专项活动,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建立法律工作站 22 个,创新“一办四室一中心”进基层试点 55 个,实现了法律服务全覆盖。调整充实政府法律顾问力量,主动召集法律顾问参与论证、审查、处理重大行政决策、重要涉法事项、重大执法决定等 80 余件,有效防范了法律风险。
(五)聚焦关键环节,严格规范执法程序。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有效开展持证、新增、拟注销行政执法人员信息汇总审核和数据录入,认真做好全省第五轮行政执法证件换证工作,通过法律知识培训、模拟考试、全省统一上机考试,确认执法主体资格证 53 个、行
政执法监督证 17 个、行政执法证 1021 个。举办全县行政执法人员和执法监督人员网上培训 1 期,培训行政执法人员、监督人员 1091 名,培养了一批规范执法的“明白人”。二是规范行政执法程序。紧密结合行政执法工作实际,严格落实“三项制度”,着力推进执法权力规范运行。推进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执法信息公示工作,持续开展行政执法信息公示网络平台录入及审核员培训,开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检查,促进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职。组织 69 名法制审核员,严格按程序开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有效减少了错案和瑕疵案件发生。三是严格执法案卷评查。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作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有效途径,采取自查自评、互查互评等方式,组织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案卷评查,不断提高案卷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法制审核员作用,加强对重点执法部门案卷评查指导,面对面反馈存在的问题,指导制作方法,跟踪落实整改情况,促进执法案卷质量提升。
(六)聚焦源头防范,着力化解矛盾纠纷。一是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充分发挥行政纠错监督职能,健全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依法公正受理、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有效化解各类行政争议,坚决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积极加强与法院和涉案部门的协调沟通,配合代理律师做好庭审准备工作,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至目前,正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 1 件,办理政府行政应诉案件 4 件。二是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大力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1+22”责任体系,设立各级调解组织 209 个,调解员 1802 名,形成了“横向联动、纵
向贯通、信息共享、互相配合、就地化解”的“大立案、大服务、大调解”矛盾调处机制。充分发挥诉调对接中心,调解员作用,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1073 件,调解成功率达 96%。三是完善信访化解纠纷机制。按照“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矛盾纠纷积案化解年”活动,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持主动出击,提前介入,对 22 件重大、疑难、复杂纠纷,采取“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的方式,着力在“案结事了”上狠下功夫,今年以来,共化解重点信访案件 7 件,有效解决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机构改革后,市县两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执法权限还不明确,案件移送、交办衔接不畅,影响了行政执法效率。三是一些部门和执法人员办理行政执法案件的规范化、精细化程度还不够高,需要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水平。四是“放管服”改革与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还有差距,个别部门之间统筹、衔接、协调不够,个别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审批环节等压减不够,影响了办事效率。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县政府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举措,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力争在法治政府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一是紧盯重点任务,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立足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全面提高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等方面,对标对表,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工作成效,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二是健全制度机制,提升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规范和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和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坚持示范引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贯彻落实“三项制度”为抓手,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现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化、常态化。认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改进完善案卷评查方式和评查内容,通过召开案卷评审会、深入部门具体指导等方式,强化督促整改,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四是强化权力监督,确保权力行使公开透明。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把法治政府建设任务和当前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共性问题、短板问题、久拖不决的问题作为重点监管内容,加大日常工作考核和监督问责力
度,坚决纠正违法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积极查漏补缺、补齐短板,为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筑牢基础。
五是加大培训实践,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落实县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和乡镇部门办公会学法制度,以法治政府建设理论、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实务操作为重点,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可供参考 党员自我革命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供借鉴
一、检视存在的问题
(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得不够深入、不够系统、不够全面,对其科学内涵把握不到位,对其精神是指理解不透彻,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存在很大的差距。只知道原原本本读,对原理深思熟悟不够,不求甚解。没有做到深入钻研,在推进工作中只知道机械式地应用,照搬照套。
(二)对照党章党规准则方面。党员义务履行到位还存在差距,例如,缴纳党费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够,有时还要等到党小组长催缴时缴纳党费的现象,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不到位,对自己分管的工作遇到的一些重大问题汇报不及时。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得不到位,平时自我
检视烦死不够,不能及时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民主生活上,对他人的批评存在明哲保身的思想,宁做老好人,不愿得罪人。
(三)担当意识不够,主动作为不够,斗争精神缺乏,服务意识不强。害怕担风险,畏惧挑战,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缺少攻坚克难的锐气,不愿碰硬,怕担责任,怕担风险。
遇到棘手的工作就推诿扯皮,绕着走,不远碰硬怕担责任,缺少苦干实干的精神,缺少开拓进取的朝气,缺少攻坚克难的锐气。对工作应付了事,敷衍搪塞,对问题一推了事,对困难以躲为上,缺少攻坚可难的勇气。
(四)作为中心工会主席,关心帮助职工不多,提升中心工会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平时工会工作,就是一年搞两次活:帮职工体体检、婚丧之时送点慰问金等,但没有经常与职工交心谈心,了解职工家庭实际存在的困难。二是向上级工会领导和单位党政主管领导汇报思想动态工作不够,自达上工会主席后,还没有向上级工作领导和党政主要领导汇报过一次工作。总认为工会是群团组织,汇不汇就是那么回事,汇报过多认为是工作作秀,还没有思想重视工会工作。
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促进单位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思想道德情操,经常向上级领导及单位主要党政领导汇报工作,争取领导对工会工作的支持...
篇四:法治建设问题整改报告
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自查报告 2021 年,我委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于法治机关建设全过程,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切实加强能力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全力提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为发展美好新 XX 提供有力保障。现将 2021 年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2021 年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法治意识 一是坚持领导带头学。通过中心组集体学法等形式,先后 6 次组织委党组学法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及全面依法治省、市、区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行业法律法规、新出台新修改法律法规,重点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安全生产法》、《政府投资条例》等法律法规。委领导班子成员还通过“学习强国”、“干部在线学习教育”平台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通过集体学法活动,不断
增强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多年来我委领导班子成员没有发生任何违法行为。
二是坚持干部普遍学。督促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加网上学法用法活动。邀请法律顾问 XX 乐途律师事务所陈志明律师,为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民法典》专题知识宣讲。组织全委干部参加全省发改系统学法考试活动,发改系统应学法人员 39 人,参学率和报考率均为 100%。
三是坚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充分利用法制宣传等活动,广泛宣传部门法律法规,5 月 28日发展改革委会同国网 XX 市城郊电力公司走进 XX 区育新小学,向在校师生宣传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及电力设施保护等知识。各业务股室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将普法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深入企业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在电力及管道燃气领域积极倡导和开展尊重法律、崇尚法治、依法生产、守法经营的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依法治理工作氛围。组织相关股室开展法律培训,如《宪法》、《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方面的法制宣传培训,积极参与开展 3 月 26 日在火车站广场开展“2021 春风行动”平安建设、禁毒集中宣传日活动、4 月 15 日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6·16 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及火车站广
场开展“7·22”反邪教集中警示教育集中宣传活动。持续宣传发展改革政策和法律法规,着力打造发改部门普法宣传的移动平台。
四是开展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以“双包”走访和调研、文明创建、“四送一服双联”、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等工作为抓手,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开展送法律到基层、进企业活动,指导企业和包保村将法律法规宣传到企业班组、包村居民,引导群众自觉遵法守法,依法理性表达法律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履行法定义务。
(二)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抓好依法行政工作。作为本委法治机关建设第一责任人,委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在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过程中,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坚持把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同步规划、一体推进。组织召开委党组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机关建设工作年度要点,及时调整完善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听取分管领导关于法治建设工作进展的汇报、提出相应的工作要求;带头做好述法活动;带头宣讲法律上法制党课。重点保障普法宣传活动经费开支,积极落实普法教材、宣传资料的发行订购工作,确保法制工作正常开展。
(三)、全面落实依法治区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落实法治 XX 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我委“八五”普法规划,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将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国民和社会发展规划,认真完成好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 2021 年工作要点中的相关工作任务。
二是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根据区营商办工作安排,区发改委扎实做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企业包保服务工作,陪同常务副区长 XX 深入包保企业 XX 化工 XX 科技、XX 化工走访,本人多次深入包保企业 XX 有限公司调查走访,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现场解决走访发现的问题 X 个,上报“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平台问题 X 个,已解决 X 个,X个正在推进。走访中宣讲扶持政策,着力帮助解决问题,我委按照区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办、区商事制度改革办发送提的示函、任务清单、提升方案、联合抽查计划的通知要求,紧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目标,认真学习领会有关通知精神,扎实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
三是全面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及时转载公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及动态调整涉企收费清单。按照中共 XX 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 2021 年工作要点,我委主要牵头落实负面清单的公布及涉企收费清单的动态调整,2021 年我委通过政府信息网及时转发国家、省、市调整后的涉企收费清单,并通过“四送一服双联”走进企业开展宣传活动,及时将国家清费降税政策宣传到位,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
四是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截至 12 月底,归集“双公示”信息 XXX 条,公共信用信息 XXX 条,落实失信联合惩戒 XX 例。报送 X 家企业、X 名同志参与 2020 年度 XX 市“诚信企业”“诚信之星”评选。工作经验做法被人民网、XX 日报等各级媒体广泛报道。
五是加强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审查工作。我委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均按要求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2021年,按照司法局的安排,对我委所有现行文件进行了一次清理,对即将到期或已到期仍在执行的文件进行了上报,有效避免了仍在执行失效文件的风险。
六是及时办理政务信息公开。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对项目管理等信息及时进行公开、公示,使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以落实。
二、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委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标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不少差距。
一是依法行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法、懂法、守法的思想意识,依法行政的水平还有待提升。
二是行政执法力量有待进一步增强。受行政机构编制限额,区发改部门没有法制股,未配备专门从事法律事务的工作人员。
三、2022 年法治建设工作安排
法治建设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委党组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切实做到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严格依法决策、依规决策。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继续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宣传方式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强发展改革领域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引导群众和企业更加懂法守法用法。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加大工作人员法治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员行政执法水平,促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持续加强全委党员干部的法律知识学习,通过组织集中学习、自学、法律顾问讲座等学习形式开展法律法规、政策解读等学习,更好的将学习成果与工作相结合。
四是继续做好电力及管道燃气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围绕贯彻落实电力及管道燃气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文件,不断加强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配套制度,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力度,不断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五是贯彻落实上级清费减负政策,进一步规范清理涉企收费。根据国家、省、市工作部署,加强涉企和行政审批中
介收费行为监管;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专项治理,深入整治变相加费、违规收费行为。
六是进一步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应用。加强守信践诺、政务失信责任追究、诚信评价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加快推动信用联合奖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构建联合奖惩大格局。推动政府部门在评优评先主动查询政务诚信记录和应用相关评价结果。
篇五:法治建设问题整改报告
省人民政府关于 2021 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1 年,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为湖北疫后重振取得决定性成果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一、2021 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省政府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省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确定的目标任务,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扛实扛牢法治政府建设的主体责任。始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是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入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等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省委依法治省工作会议、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精神,
推动学习走深走心走实。4 次召开省政府党组会议、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安全生产法》《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提升政府系统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二是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湖北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 年)》,主动向省委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切实将党的领导贯穿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常态化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重大事项,召开省政府党组会、政府常务会 40 余次,研究推进行政立法、“放管服”改革、重大行政决策、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等重点工作。三是完善法治政府建设落实机制。将法治政府建设成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重要内容,开展2021 年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督察,督促法治政府建设任务全面落实。组织市县两级政府积极参与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命名第一批 20 个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单位)和项目,示范创建带动效应明显。
(二)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提升政府服务效能。落实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健全政
府机构职能体系,把该管的事管好,把该服务的服务到位。
一是依法优化政府职能。完善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事权管理制度,推进扩权赋能强县,积极推进“县直报省、省直达县”改革,向县级下放权责事项 126项,79 个县市区获得更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出台街道赋权事项指导清单等“两清单一目录”,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加快形成。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备案规范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形成省市县三级行政备案事项清单。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1197 项证明事项纳入告知承诺目录清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扩充市场监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事项至 68 项。2149 个事项“一网通办”,21 个高频事项“一事联办”,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一窗通办”,1325 个事项“跨省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推进。
三是加快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中小微企业降成本若干措施》《纾解全省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清理涉及营商环境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 3101 件,修改废止、宣布失效 48 件,清理招投标领域制度规则 225 件。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
216 件,有力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四是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数字湖北建设的意见》,聚力打造“整体智治”的数字政府。实施《湖北省政务数据资源应用与管理办法》,有序推进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在 2021 年工信部数字政府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湖北排名第 7 位。
(三)提高行政立法质量,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注重行政立法质量与效率并重,政府治理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一是持续抓好重点领域立法。聚焦突发事件应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 7 件,制定省政府规章4 部,推动立法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二是持续抓好法规规章清理。开展涉及长江保护法、行政处罚内容的法规、规章清理工作,按时向国务院报送备案省政府规章 6 部,备案审查市(州)政府规章 15 部,有效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三是持续抓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落实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省级合法性审核、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 840 余件,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四)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高重大行政决策质量。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强化决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不断提高行政决策效能。
一是完善
依法行政决策机制。修订完善省政府党组工作规则、常务会议议事决策规则、“三重一大”决策规则等制度,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认真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增强公众参与实效,加强对涉及区域发展、关系群众利益、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等重大决策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三是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作出重大决策前,注重听取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意见。去年全省 1670 名公职律师参与重大决策等法律事务 10151 件,其中法律顾问有效参与省政府决策 200 余件,有效提升政府依法决策水平。
(五)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增强行政执法公信力。聚焦解决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着眼提高群众满意度,努力推动行政执法水平普遍提升。。
一是稳步开展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成市县市场监管、文化市场等 5 个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全面推进街道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明确街道执法主体地位和 262项执法事项,全省 382 个街道全部整合设立综合执法中心。在 40 个经济发达镇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局,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和效能提升。落实行政执法监督发现问题线索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工作机制,有效解决行
政执法监督宽松软问题。
二是持续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常态化机制,对全省 17 个市州、12 个重点领域 449 件行政执法案卷开展专项评查。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12 万余名行政执法人员通过考试换发全国统一样式证件,推进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三是不断加大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力度。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对省内长江干流的 33 个涉水建设项目和丹江口库区开展执法检查,专项清理“双减”校外培训广告和文娱领域问题 325 个,专项治理交通运输领域执法突出问题 353 个,督促抓好整改、堵塞漏洞。
(六)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促进行政权力规。
范透明运行。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群众法治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是主动接受各方监督。自觉接受省人大、省政协及各方面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721 件、政协提案 649件。中央第六轮巡视、国家统计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扎实推进。依法严格实施审计监督,审计 4782个单位,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 198.64 亿元。二 二是加强政府督查工作。大力推行“四不两直”“一线工作法”,严督实查、跟踪问效,我省脱贫攻坚、河
湖长制等 13 项重大政策落实事项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三是持续推行政务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行政务公开清单管理,着力做好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依法办结信息公开申请 545 件。
(七)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丰富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法治路径,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一是强化行政复议和应诉。
工作。在173个基层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咨询服务点,全年审理行政复议案件 7122 件,审结 4509 件,以确认违法、撤销、变更、责令履行等直接纠错方式结案的占 23.31%。全省发生一审行政应诉案件 8087件,负责人出庭应诉 4786 次。省政府一审行政应诉案件 101 件,已审结的应诉案件无一败诉。
二是健全。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发挥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和法律工作者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化解 35 万余件矛盾纠纷,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优秀省份。
三是大力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全面总结“七五”普法经验,编制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组织开展宪法、民法典等重大主题法治宣传教育 1.2 万场次,建成各类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310 个、法治文化公园(广场、长廊)4000
多个。63 个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和 56 名先进个人受到全国表彰,42 个村(社区)评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党中央和省委要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相比,与人民群众期盼相比,还有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包容审慎监管执行不到位,新《行政处罚法》中“免予、从轻、减轻处罚要求”落实不精准,选择性执法、简单粗暴执法、滥用自由裁量权等执法不规范现象依然存在,在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整治中发现 137 个问题需要长期整改。
二是法治政府建设基层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不够完善,不同层级、区域、部门之间不均衡,市县乡三级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呈逐级递减趋势。基层法治专门队伍人才短缺、力量不足,还不能完全适应跨领域执法的新要求。
三是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法治治理效能与高质量发展需求还不相适应,对新业态监管有效办法还不多,民营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相关规章
制度不健全,行政允诺、协议履行中诚信缺失问题依然存在。
四是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有待进一步强化。普法宣传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够强,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不够。农村地区法律服务力量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三、下步工作安排
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深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的关键一年。省政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一)加快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 机制。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严格履行主体责任,深入实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认真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湖北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 年)》,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积极参与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组
织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
(二)持续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大力度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快“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改革,“一事联办”事项扩大到 40 项以上。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探索将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推广至行政执法领域,坚决纠治趋利性执法和地方保护主义执法。
(三)努力提高行政立法质量和效率。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统筹做好“立改废释”工作,建立政府规章滚动清理机制,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年度报告制度。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拓宽立法公众参与渠道,完善立法听证、民意调查机制,使每项立法都反映群众意愿、得到群众拥护。
(四)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执行力。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强化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持续推进“新官不理旧账”等政府违约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省政协
民主监督,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各方意见,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五)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开展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情况抽查,推进省市县乡全覆盖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试点工作。持续开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切实解决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等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执法行为中看到风清气正、感受到公平正义。
(六)大力营造法治政府建设的浓厚氛围。组织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探索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路径。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定途径反映诉求、解决纠纷、维护合法权益,培育全民法治信仰。
推荐访问:法治建设问题整改报告 整改 法治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