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5篇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5篇

发布时间:2023-03-24 16:30:07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5篇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190・山西农经/ 2021年17期DOI: 10.16675/j.cnki.cn 14-1065/f.2021.17.084金融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5篇,供大家参考。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5篇

篇一: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90 ・山西农经 /

 2021 年 17 期DOI :

 10.16675/j.cnki.cn

 14 - 1 065/f.202 1.17.084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杨戴萍( 四川开放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5 )摘

 要: 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 , 金融服务的作用逐渐明显 , 能够提高乡村经济水平和推动地方建设 。

 受多种原因

 的影响 , 社会金融资源的供需出现了较大的矛盾 , 整体结构相对分散 , 资源总量不足 , 产品结构也不合理 。

 所

 以 , 要更新金融机构的服务认知 , 强化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 落实政府的保障措施 , 真正通过金融服务推动

 乡村振兴 , 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水平 。关键词: 金融;助力 ; 乡村振兴;路径文章编号 :

 1004-7026 ( 2021 )

 17-019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 F323 ; F832

 文献标志码: A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 从逐步推动

 农村普惠金融改革试点发展入手 , 推动地方政府提升

 县域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 , 重视实体和互联

 网的双向融合 , 从风险共担的角度构建更为全面的金

 融结构 , 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和农村地区的实际需求

 推岀更多符合乡村实际发展状况的普惠金融产品 , 以

 社会金融形态的系统化发展实现行业的整体提升 。

 农

 村地区想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就更需要金融服务的

 有力支持叫1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涵1.1 以产业兴旺助力农业变强金融服务促进乡村振兴 , 关键在于从创新性提高

 农业经营结构的角度入手 , 强化资本向农村地区的扩

 散 , 以此实现社会资本的引入 、 创新技术和科学管理

 方法的应用 , 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完善产业结构和优

 化布局 。

 要重视发展符合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 , 结合

 现代化的信贷方式推动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

 在此情况下 , 要从根本上强化金融机构对农业经营主

 体的实际作用 , 实现创新型发展 , 提高农村地区各类

 经济发展结构对金融政策的运用效果 , 从农牧业 、 养殖

 业 、 农产品加工和服务等方面开展信贷支持服务 , 以此

 推动粮食种植 、 农产品结构和销售等领域协同发展,

 保证整个农业产业布局可以实现在不同领域的共同

 发展 , 促进不同信贷品种实现结构互补 , 进而完善农

 村产业布局 , 助力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有序发展叫

 1.2 以农业生产带动农村变美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 , 经济发展质量的

 要求逐步提高 , 农业领域也从传统追求产量开始向可

 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 农业发展和金融支农理念成为

 日后发展的关键 。农业金融机构应把工作重点放在金融产品等对

 农业产业的服务项目上,加快乡村振兴的脚步 。

 提高

 金融信贷业务的发展效果 , 扩大其影响范围 , 在农业

 产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重视金融领域的可持续发

 展,对农产品加工和销售 、 服务开发 、 种植及养殖业的

 发展方面进行变革 。

 要在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过程中

 落实节本增效 , 在畜禽养殖方面实施无害化处理 , 以

 此构建和谐的农业生产关系 。

 可以说,落实农村地区

 的金融服务 , 能够结合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创意

 农业和生态农业 , 实现新老产业的有效融合 , 推动农

 村地区发展叫1.3 以普惠金融引导农村变富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不

 平衡的特点 , 一些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在经济建设和

 地区发展方面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和平衡 , 金融

 服务项目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地区的实际需求,更达不

 到经济发达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

 金融服务对乡村振

 兴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找岀农村地区和经济发达

 地区的差别 , 弥补不足,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推岀符

 合其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服务 , 并且解决服务欠缺和服

 务不充分等问题 , 保证在工作中向农村地区引入更多

 金融资源 , 优化资源配置 , 实现农村地区的产业振兴

 和发展 。普惠金融服务的发展 , 可以实现对农村贫困地区

 金融服务的延伸和拓展 , 能够通过全方位的覆盖体系

 推动金融服务的系统化发展 , 使其更加适应农村地区

 的地域特点和基本需求,构建完善的农村信用和金融

 服务体系 ,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金融普及活动 , 强化居

 民对金融服务的认知 , 引导其结合金融服务实现产业

 发展 , 真正实现收益增长 , 让农村地区变富 。2 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存在的不足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的重要形式 , 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也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

 但是 , 普惠金融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 岀现一系

 列问题 , 在影响普惠金融本身发展的同时 , 阻碍了乡

 基金项目 :

 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项目 “ 新时代乡贤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 ” ( SCXF201812 )

 。

 作者简介: 杨戴萍 ( 1979 — )

 , 女 , 汉族 , 四川广汉人 , 硕士研究生 , 副教授,研究方向 :

 乡村文明建设 。

 / 信合金融 / - 191

 -村振兴的脚步 。受内外因素的影响 , 金融资源供需存在较大矛

 盾 , 现有的资源很难聚集 , 金融资源总量不足 , 现有的

 产品结构也欠缺协同性和整体性特点 O第一 , 针对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 , 特别是适

 用于农业生产的资源总量有所欠缺 , 供需结构呈现不

 平衡特点 。

 虽然相关部门制定了适用于农村地区及农

 村地区金融发展的规定,但适用于农村的普惠金融服

 务存在不足 , 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

 农村地

 区普惠金融缺口数量不断增加 , 《 中国金融发展研究

 报告 ( 2019 )

 》 中的数据显示 ,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资金

 的需求高达 2.1 万亿元 , 但全国总供给仅为 1.3 万亿

 元,供需缺口会对乡村振兴的发展起制约作用 , 难以

 实现经济平衡发展 [ ~ o第二 , 目前支持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服务的措施整

 合性不足 , 难以实现协调发展 。

 近几年,不同金融机构

 都开始研究并分析适用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发展特

 点和渠道 , 不断推岀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 但分析现

 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发现 , 产品内容较为分散,

 彼此结构协同性差 , 信贷 、 债券 、 发展基金和保险等金

 融工具的整体结构具有较大偏差 , 难以实现有效平

 衡 。

 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融产品的使用成

 本 , 限制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有序发展 。3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想要实现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 就要从强化

 科学理念入手 , 提高各主体对金融服务发展的认知和

 关注度 , 使内外发展对策形成合力 , 促进金融机构普

 惠金融服务理念的落实,通过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推

 动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创新金融服务 , 从金融机构

 入手 , 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问 。3.1 坚持理念引领 , 破除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思维

 局限社会各领域经济形态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 ,

 但针对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时间短 , 未被社会大

 众所熟知 , 也没有被所有人接受和认可 , 大部分金融

 机构和农业发展主体没有意识到金融服务对实现乡

 村振兴的意义 。

 金融机构作出金融决策时 , 往往以投

 资稳定 、 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作为基本目标 , 所

 以部分金融业务布局的重点依然在工业领域 , 很少有

 金融机构将业务重点放在农村地区 。

 在新的发展形势

 下 , 要优化自身的业务结构 , 提高社会整体发展意识 O

 要重视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引入金融服务 , 推动农村地

 区经济和环保共同发展 。

 农村地区具有区域性特点 ,

 其综合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 , 生态环境被污染后很难

 修复 , 所以要重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发展,从思想

 上优化乡村振兴战略布局 , 以新的理念引导金融结构

 调整 , 提高金融决策模式对乡村发展的引导作用 [7] O

 3.2 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 , 推动金融服务发展第一 , 加大农村授信力度 。

 现如今 , 部分农村集

 体的财务能力相对较低,没有足够的资金改善村容村

 貌 。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 , 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全面

 推进乡村振兴 。

 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 , 从资源

 开发 、 布局管理 、 农业生产和服务及设施建设等方面

 入手 , 同时需要金融的支持 。

 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对

 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 。

 分析农村金融

 的发展情况可知 , 目前贷款产品主要集中于农业种

 植 、 民宿经营以及旅游观光等行业 。

 在农村地区 , 农信

 机构曾推岀了一系列金融产品 , 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

 施建设等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 , 同时增加了在乡村建

 设 、 生态农业发展和旅游观光方面的贷款投放力度 。

 不断增加的贷款额度和信贷支持力度,提高了农村地

 区的市场活跃度,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

 基础叫第二 , 以科技创新改变传统金融服务 。

 银行在解

 决 “ 三农 ” 问题时 , 因为受大数据技术的限制 , 岀现了

 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 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

 行对乡村提供金融服务 。

 农业相关的金融机构要结合

 目前农业经营形态的变化 , 结合先进手段和大数据技

 术实现业务的创新发展 , 提高金融服务能力 , 完善业

 务发展和办理流程 , 减少农村信贷的投放流程 , 提高

 农村金融的供给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三 , 丰富涉农信贷增信方式和手段 。

 目前 , 涉农

 金融机构要结合土地规模经营情况支持新型农业主

 体的发展 。

 涉农信贷发展展现岀来的特点是在较长的

 信贷周期内可以提供更高额度的贷款,发放这部分贷

 款的前提是将符合贷款发放标准的土地产权和农房

 作为抵押 。

 由此可见 , 要通过设备抵押贷款和开展相

 应的生产获得资金 , 有针对性地提高信贷额度 , 进而

 延长还款期限 , 推岀适用于农场和农业大户的贷款产

 品,确保专业合作社贷款和产业链贷款以及电商数据

 贷款的模式呈现新的发展形态 , 以此满足土地经营权

 和其他土地流转形式规模化发展的需求叽第四,针对性分析信贷产品 。

 目前 , 从农村金融机

 构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情况可以看出 , 部分金融机

 构能够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 对信贷产品和服

 务的创新升级具有积极作用 , 能够通过灵活的贷款产

 品推动乡村振兴 。

 大部分地方积极探索风险共担机

 制 , 推出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担保 、 主体参与度较强

 的金融发展模式,以此降低并控制可能岀现的金融信

 贷风险 。

 农村金融机构主动和银行合作 , 构建新的信

 贷模式 , 通过建立担保基金为农村社员提供有效担

 保 , 以支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

 在

 发展农村金融的过程中,一些金融机构在开展基础性

 普惠金融建设工作时 , 从优化基本的金融服务体系入

 手,通过更适合农村地区发展的金融产品助力农村地

 区经济发展 , 以此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眄 11] O第五 , 强化现有政策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作

 用 , 推动现代化农业技术可持续发展 。

 农业产业链的

 经营主体开始从传统的分散化向规模化发展,从单一

 - 192

 -山西农经 /

 2021 年 17 期化向多元化发展 , 资金需求量的加大给金融机构的业

 务审核和推进带来了新的挑战 。

 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具

 有特色的金融产品框架 , 构建客户分层体系 , 以提高

 风险定价水平 , 开展精细化 、 系统化和差异化的定价

 服务 。

 要保证产品的利率水平符合农业经济发展规

 律 , 按照农业生产的多样化特点为其提供针对性服

 务 , 例如在农忙时期提供大量资金支持 , 在秋收时期

 推岀结算型理财产品 , 以此满足农户在不同时期的多

 种需求 。目前,农业发展金融服务开始实现从单纯的以农

 户为单位的小额贷款向综合性的面向农业大户 、 合作

 社以及农业产业园为目标的集约化方向发展,整体发

 展形势更加系统 、 专业卩叫3.3 推广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推动农业发展是提高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 , 除了

 基本的政策制度和项目调整之外 , 还要从强化农村地

 区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入手 , 重视数字化普惠服务的

 发展 。

 金融科技的创新是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

 力 , 其系统化发展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同时提

 高了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 , 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技术的

 融合发展对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在此方面

 获得有效发展并取得良好成就的地区有很多,例如河

 南兰考 “ 一平台四体系 ” 的管理模式在应用过程中能

 够有效弥补传统金融工作的不足 , 以平台体系的建立

 和完善并结合智能 APP 的应用 , 为农民提供更为系

 统全面的信贷和理财以及金融超市等一系列服务 , 引

 导农村地区用户在线上主动办理业务,推进普惠金融

 的数字化发展 。

 通过实践可知 , 数字化普惠金融可以

 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可以应用于大部分农

 村地区 。目前 , 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网络建设相对落后 , 没

 有稳定的网络系统支持此类数字技术的运行,还有大

 量农业产业机构和个人享受不到此类先进的技术和

 政策 。

 所以 , 要重点推动偏远和农村地区的信息网络

 工程建设 , 推动数字化普惠金融整体发展 , 保证农村

 地区百姓能够享受到更为高质 、 高效的金融服务吟呵 。

 3.4 重视全局引导 , 强化政策服务政府应从全局的角度入手 , 完善制度和法规 , 构

 建和谐发展的乡村 。

 建立金融服务协同激励制度 , 完

 善现有的制度 。在具体对策方面 , 强化现有的财政补贴力度 , 加

 强优惠补贴 , 从招商政策 、 税收制度 、 技术创新 、 鼓励

 政策等方面加强对金融服务的支持 , 提高相关行业和

 投资者进入农村市场的积...

篇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支持乡村振兴 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管理的意见〉和〈***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管理暂行办法〉》(宁地金监发〔202****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管理,提升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信贷资金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切实防范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风险,实现金融精准支持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的良性循环,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建档立卡户收入为工作出发点,以财政支持乡村振兴资金为引导,以信贷资金市场化运作为基础,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支撑,放大支持乡村振兴资金综合效益,做大做强支持乡村振兴特色优势产业,为巩固我区脱贫成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二)目标任务。严格落实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政策,明确贷款投向和用途,确保实现“应贷尽贷”,确保完成年初目标任务,同时加强金融信贷风险防范,通过贷中监管、贷款到期催收、银行起诉、风险代偿等多种形式有效防范金融信贷风险。所有贷款建档立卡户购买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实现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投保“全覆盖”。

 二、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明确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政策要求。坚持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5 万元以下、3 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放

 贷、财政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的政策要求,在脱贫攻坚期内,可多次向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户发放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主要把有发展意愿、有就业潜质、技能素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建档立卡户作为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支持的重点,对已获得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支持,贷款已达 5 万元、有一定资金需求的建档立卡户,继续给予其他类型贷款支持。其他类型贷款要与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分笔办理,并坚持商业化办理原则。对于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信用意识差、有不良嗜好等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户,严禁降低贷款审查条件发放贷款。

 牵头单位:发展和改革局(金融工作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支持乡村振兴办、各金融机构 (二)严控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资金用途。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用贷款坚持户借、户用、户还,精准用于建档立卡户发展生产,严禁用于结婚、建房(乡村旅游等经营性用房除外)、理财、购置家庭生活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不能集中用于政府融资平台,生产经营企业,严禁“户贷企用”,各金融机构、乡(镇)、村(组)及帮扶责任人每月对建档立卡户的产业进行动态监管,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建档立卡户沟通解决,转变用途,确保贷款用于产业发展。对于将贷款用于非产业发展方向的建档立卡户,经支持乡村振兴办查实,将不予贴息。

 牵头单位:发展和改革局(金融工作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支持乡村振兴办、各金融机构

 (三)健全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按照不低于1:10 的比例足额存放风险补偿金,做到专款专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进一步完善风险补偿基金代偿机制,贷款到期日 30 天前由银行短信通知借款人做好还款准备,贷款到期日 10 天前由乡镇书面通知借款人按时还款。贷款逾期后,银行向借款人出具书面催收通知书,并联合金融工作局、乡镇、支持乡村振兴办等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催收逾期贷款,贷款逾期 60 天仍未偿还的贷款,由金融机构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将诉讼结果报支持乡村振兴办,对诉讼后仍未偿还的贷款由风险补偿金承担 90%,银行承担 10%予以代偿。经风险补偿金代偿的贷款,由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协调小组负责清收,通过制定贷款分期还款计划等方式,做好贷款追偿,追回的资金按约定的比例回补风险补偿金及银行代偿部分。

 牵头单位:支持乡村振兴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法院、发展和改革局(金融工作局)、各金融机构 (四)落实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贴息政策。落实好支持乡村振兴小额贷款贴息政策。202*年 12 月 31 日之前贷款继续执行 10 万元以内支持乡村振兴小额贷款贴息政策,截止贷款期限结束为止;202**年 1 月 1 日起,支持乡村振兴小额贷款最高贴息额度为 5 万元,贴息利率为央行同期发布贷款基准利率。由金融机构将建档立卡户贷款及还款明细发送至支持乡村振兴办,经支持乡村振兴办整理、筛选后发送各乡镇进行核实,并在各行政村公示栏及各乡镇公示栏或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进行不少于 10 天的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各乡镇以函件形式报送支持乡村振兴办,支持乡村振兴办在***区人民政府网站进行不少于 10 天的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以一卡通形式补贴到户。支持乡村振兴贷款贴息按每半年一次核算建档立卡户支持乡村振兴小额贷款利息,确保贷款利息足额发放到户。建档立卡户贷款后,做脱贫不再享受政策的,自被清退次月起,不再享受贴息政策;因恶意拖欠贷款、逃废银行债务的,由金融机构纳入失信债务人名单,依法组织清收,不予贴息。

 牵头单位:支持乡村振兴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各金融机构 (五)稳妥办理贷款续借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区特色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结合市场前景和建档立卡户的具体情况,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金融机构信贷人员全程参与管理和监督,前期开展政策宣传、信贷需求摸底、建档立卡户评级授信等工作,中期开展贷款使用指导、监督,后期开展贷款清收、展期或续贷等工作。各金融机构发放支持乡村振兴小额贷款原则上实行行政村划片包干负责,避免多头授信。

 对于贷款到期仍有用款需求的建档立卡户,金融机构要提前介入贷款调查和评审。脱贫攻坚期内,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无需偿还本金,办理续贷业务,续贷期限原则上不能超过 3 年且只能续贷 1 次。要区别对待逾期和不良贷款,对确因非主观因素不能按期偿还贷款的建档立卡户,办理贷款展期业务,1 年以内的短期贷款展期期限不能

 超过原贷款期限,1 年期至 3 年期的中期贷款期限不能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原则上只能办理 1 次展期。办理续贷和展期的贷款继续执行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政策。

 牵头单位:发展和改革局(金融工作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支持乡村振兴办、农业农村局、各金融机构 (六)发挥“支持乡村振兴保”保障作用。202**年“支持乡村振兴保”涵括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产业保险、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四个险种,农户自筹比例为 10%,以财政补贴为辅助,整合各类资金,针对全区发展种养殖业的建档立卡户购买支持乡村振兴产业保险,将农业保险广泛推广应用于葡萄、枸杞、黄花菜、肉牛养殖、羊肉价格、设施农业等领域,以产业保险推动产业发展,发挥产业保险保障护航功能,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对全区所有建档立卡户购买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实现该两项支持乡村振兴保险“全覆盖”,防止建档立卡户因病因意外导致返贫;对贷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贷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彻底解决建档立卡户贷款后顾之忧。

 牵头单位:支持乡村振兴办 责任单位:各乡镇、农业农村局、各保险机构 (七)强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宣传。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银行营业网点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宣传,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的知晓度。加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高广大干部

 和群众的金融意识和金融素养,特别是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要熟悉掌握应用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保险等政策,提升做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牵头单位:发展和改革局(金融工作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各金融机构 (八)落实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激励约束措施。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各乡镇年终效能目标考核内容,将成绩突出的金融机构纳入我区“金融支持贡献奖”范围。并将各金融机构考核结果情况通报财政局,根据考核结果调整财政资金存放。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好风险补偿、贴息资金的统筹安排,做好支持乡村振兴小额信贷风险管控和逾期贷款的风险处置。

 牵头单位:发展和改革局(金融工作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财政局、支持乡村振兴办、各金融机构、红兴担保有限公司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发展和改革局(金融工作局)牵头,各乡镇、法院、支持乡村振兴办、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红兴担保公司、各金融机构等为成员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发展和改革局(金融工作局),负责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日常组织协调。协调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总结交流经验,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各成员单位要

 互通信息、相互配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形成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全面参与、整体推进的金融助推脱贫攻坚新格局。

 (二)明确职责分工。各乡(镇)、相关部门和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责,按照“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原则,扎实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各金融机构要从资金调度、授信审批等方面对建档立卡户给予优先支持,针对实际需求,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改进贷款发放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在财政公款账户设立和财政性资金存放等方面适当向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大、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的金融机构给予倾斜。

 (三)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各金融机构要及时梳理、总结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成功案例、工作成效,加强宣传推介和经验交流,强化金融知识培训,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多种媒体,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家喻户晓。

篇三: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1.12.084政策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 刘章惠,陈素娟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制定的农村发展战略,针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提出解决途径,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关键词:政策性金融;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文章编号:1004-7026(2021)12-018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0)政策性金融是我国金融系统的重要部分,引导与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金融需求。1 政策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1.1 因地制宜服务脱贫攻坚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党和政府继续落实这一方针理念,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政府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政策性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重心放在深度贫困地区,对不同贫困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政策,推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1] 。1.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为进一步提高农村人民的居住环境质量,推动农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农民生活,包括农村地区交通路网和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等。政府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对地区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推动现代化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2] 。1.3 全力支持农业现代化,推动产业兴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农业在国家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农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大重点,支持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需要资金支持。政府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应对不同地区的金融需求,积极制定不同的农业金融政策,支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服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2 政策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传导路径2.1 实现产业兴旺的路径从乡村振兴角度看,产业兴旺的重点是发展农村地区的第一产业,即发展农业。从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可以看出,政府将产业放在了首位。发展农村经济是重中之重,只有不断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使农村的经济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实现生态环保、乡风文明、农业治理现代化、农村人民全体富裕。地区产业兴旺,能给当地居民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当地民生水平。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实现绿色发展,寻找实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发掘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3]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传导路径是,农村企业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国家农业发展银行利用优惠金融政策,给予农村企业信贷资金支持,帮助其获得发展资金。农业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生产质量和产量,同一地区相似的企业不断合并壮大,联合推动农业发展,形成区域化特色农业,形成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从而推动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从资金需求的角度来说,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资金支持,但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第一,财政资金未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由于农业发展的限制,农业生产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使农业产业化项目融资受限。第二,财政资金未充分满足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农业产业化项目多样化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总量增加,但财政资金能够给予的扶持相对有限 [4] 。农业企业在发展前期需要资金支持,但政府财政拨款和农民自发筹集的资金不足以支持企业长期发展,容易形成资金缺口。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能够为资金需求方提供合理优惠的信贷政策,创新信贷种类与方式,服务农村产业。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进行有效对接,农业企业从农业发展银行得到所需资金,大力推动企业发展。一个地区的农业企业联合发展,能够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促进当地产业兴旺。2.2 实现乡村宜居的路径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基金项目:安徽省级大创项目“安徽省政策性金融服务助力新型农业的发展研究” (S202010364067)资助。作者简介:刘章惠(2000—),女,汉族,安徽合肥人,本科,研究方向:政策性金融。陈素娟(2000—),女,汉族,安徽合肥人,本科,研究方向:政策性金融。/ 信合金融 /185 · ·

 山西农经 / 2021 年 12 期人类共同的财富,生态宜居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顺应自然发展趋势,注重绿色发展。金融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乡村宜居的具体路径是,国家农业发展银行和财政拨款给予融资平台相应的资本和提供信贷支持,政府利用上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和农业发展银行提供的资金援助和信贷支持,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乡村。农业发展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较大的项目,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大项目资金偿还周期长,收益增速慢,出于对资金的考虑,地方财政所能给予的资金支持有限。从资金的供给方来说,政策性银行应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采取行动与措施,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与摸索。第一,提供有效的信贷政策支持模式。农村的贷款率一般由政策性银行自行确定,面对不断发展的农村,自行确定贷款利率缺乏弹性,因此国家允许由市场确定政策性金融机构利率,使政策性银行贷款利率能够弹性浮动。第二,政府信用担保。由于农民贷款时需要一定的信用担保,政府在此时就起到了担保中介的作用,搭建农民与政策性银行贷款的桥梁,方便农民及时得到信用贷款。第三,抵押贷款信用模式创新。政府制定政策,将垄断性公共项目交给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统一的信贷抵押贷款,创新农村地区信贷产品,提高公共事业项目贷款的数量与质量。从上述的政策实施方情况来看,对于建设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政府和农业政策性银行应不断改革创新,创新服务方式与手段,为农村发展筹集所需的资金和贷款援助,加强生态宜居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总目标。3 政策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挑战3.1 资金供求双方贯通困难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按照中央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各部门支持涉农企业的发展,加大涉农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与此同时,涉农主体信贷支持存在资金供求双方贯通困难的问题。从涉农主体个人来说,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推动了个人营销农户的发展,个人营销农户的发展有时候面临的资金需求大,但是农业发展银行不支持受理个人信贷业务,满足不了个人营销农户主体的小额信贷需求。从涉农企业来说,有些中小涉农企业由于环保设备不达标等问题被限产、停产甚至取缔,难以符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准入条件。另外,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经济下行,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对信贷资金的承载力较弱,有效信贷需求不足。3.2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不能有效满足涉农主体的金融需求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政策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涉农企业的发展也加大了其对资金的需求,但除农村信用社外,其他各大银行网点无法遍及各个乡镇。农村金融市场基本是农商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有限,农村涉农主体无法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不能有效满足涉农主体金融需求,这些问题都是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的表现。另外,由于农村地区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存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促使农业发展银行选择涉农承贷主体合作时必须审慎考虑。3.3 涉农信贷政策风险体系不完善推动乡村振兴发展,需要财政、银行、税收、保险等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但是乡村战略实施过程中缺少健全的配套政策。第一,涉农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如果涉农主体面临农产品滞销等问题,风险转移能力不足,无法转嫁亏损风险,农业发展银行等机构投放涉农贷款会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但很难对信贷风险进行有效补偿。第二,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推动了乡村振兴,降低了涉农承贷主体资金需求的可获得性,增加了农业发展银行对预期风险收益的顾虑。第三,金融机构内部针对不同涉农主体的机制存在差异,例如涉农贷款配置效率的差异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支持的积极性和工作力度。3.4 政策性金融机构服务功能和手段相对落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多样化。随着金融市场化进程加快,企业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传统信贷业务的发展空间却在不断压缩,同时农业发展银行的产品创新较为缓慢,服务手段相对落后,难以通过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流转、支农租赁等新生事物实现发展。这表明传统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和手段相对落后,难以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创新机制开发多元化信贷产品,解决涉农企业的信贷需求问题。4 政策性金融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4.1 坚持金融服务农业,加大支持力度乡村振兴战略对实现产业兴旺十分重要,因此政策性金融应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第一,政策性金融机构积极提高信贷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例如对涉农企业加大再贷款、扶贫再贷款投放力度,对再贷款利率、期限等方面给予优惠。第二,拓宽农商行资本补充渠道。发行补充资本金,给予政策支持。第三,鼓励农业与多种产业结合,推动金融服务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积极与商业银行开展全方位合作,例如开展银团贷款、存款合作,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规模优势与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网点优势衔接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4.2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服务,加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乡村振兴背景下,满足不同层次涉农主体的金融需求,推动农业发展高效化。

 (下转第 189 页)186 · ·

 参考文献:[1]肖望喜,陶建平.政策性农业保险如何助力乡村振兴[J].人民论坛,2019(18):92-93.[2]陈雅婕.山西政策性农村保险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8.[3]谷文杰.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管问题研究—— — 以河北省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19.[4]付晓华.浅析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发展之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7):273-274.(编辑:郭 颖)使保险机构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农业政策性保险推进工作中,消除保险机构经营者的顾虑,进一步发挥市场能动作用,更好地让政府与保险机构共同推动保险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农户保障水平。5.4 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监管体系5.4.1 夯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基础通过法文法条的形式规定监管内容、监管范围、监管对象,形成完整的监管流程和相关事件的处罚措施,为监管工作提供法律效力,使得相关违规行为的处理和处罚能够更加及时有效。5.4.2 建立专门的农业保险监管机构明确监管内容,增强监管措施的效果,避免因监管参与部门过多而造成混乱,不便找到真正的负责人,监管工作缺乏针对性,使农业保险机构更加严谨、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业务办理,使政府补贴的资金都能起到帮农户分担经营风险的作用。(上接第 184 页)贷业务的开展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4.4 健全绿色金融发展激励机制绿色信贷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发展需要银行信贷的支持,政府应该集中多方力量,大力推进绿色信贷的相关政策,诸如产业优化、货币、利率以及财税等政策。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能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作出贡献。参考文献:[1]马骏.地方发展绿色金融大有可为[J].中国金融,2017(13):30-32.[2]汪竹霞.苏州市绿色金融发展模式调查[J].金融纵横,2017(4):94-98.[3]王甜甜.绿色信贷促进甘肃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19.[4]肖兰.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支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6.[5]祝锦波.江门市绿色金融发展路径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3):56-58.(编辑:郭 颖)坚持满足农村金融需求,进一步完善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互助金融组织体系,健全组织管理机制。第一,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加大投入,在农村脱贫攻坚、推动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信贷的引领作用。第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进一步深化股权改革,优化网点渠道,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增加农村金融供给需求。第三,加强金融资源有效配置,探索完善农村产权评估、交易流转等配套机制,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进行,促进涉农企业债券融资发展,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4.3 防范核算风险,完善农村风险补偿机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果,但是农业生产需面对恶劣天气、病虫害等自然风险,同时存在技术和市场价格风险等,因此完善农村风险补偿机制十分重要。第一,针对不同涉农主体开发多层次、宽领域、多样化的保险产品。结合涉农主体的情况,拓宽农业保险品种和保障范围,形成“政策保险”和“农业保险”相互补充的机制。第二,政策性金融机构要与政府相关部门和涉农主体沟通合作,与政府部门合作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协商风险补偿比例,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降低金融风险。4.4 开发多元化信贷产品,助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融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新主体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信贷产品。第一,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该改革创新,创新服务功能,丰富信贷产品,打造关于“三农”发展的子产品和专项信贷产品。第二,政策性金融机构应探索建立信贷产品链式化模式,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链、供应链等构建产业链信贷产品,助力乡村产业在多元化信贷产品中发展。第三,政策性金融机构创新合作机制,多方合力,助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融资发展。参考文献:[1]董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金融支持路径[J].农业发展与金融,2020(8):46-48.[2...

篇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理念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提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应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杠杆作用和引领作用。本文通过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大力推进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信用金融、善治金融、普惠金融理念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金融理念;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三农”

 一、科技金融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构建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金融业已进入科技金融时代。金融科技是通过技术手段推动金融创新,形成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模式、技术运用以及流程和产品。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技术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在科技金融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出产业链金融、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金融、消费金融等等金融新模式和新理念,金融科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深耕涉农金融,积极探索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切实提高乡村金融服务效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产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抓手,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金融科技主要是以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技术性支撑,乡村振兴要借助金融科技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乡村产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金融科技要借助自身优势深耕乡村产业发展,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便捷化、网络化、科技化、人性化产品和服务。花旗集团最新报告显示,2016 年前九个月,全球超过 50%的金融科技投资在了中国。乡村产业要靠金融腾

 飞,而金融科技的发展要靠乡村产业落地,两者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相互发展。

 二、绿色金融助力乡村生态改善,构建乡村生态发展新格局

 2015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了建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2015 年 11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必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新动能。乡村振兴要实现生态宜居,就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绿色金融体系,利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等金融工具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持续健康发展服务。通过市场化手段将生态环境影响的外部性内生,将绿色金融引入乡村振兴内部发展,从依赖于外生增长到打造建立可持续性内生增长发展模式,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基础上,守住生态红线,实现乡村发展的宜居、宜业、宜人的统一和生产、生活、生态的统一。

 三、信用金融助力乡村文明建设,构建乡村乡风文明新气象

 农村金融的核心问题是信用体系的建设问题,而金融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金融信用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打造金融生态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金融环境。金融是货币资金的融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信用建设程度从根本上制约着金融市场的健康程度。在现代市场

 经济环境下,信用就是资本,就是生产力,信用资本化程度是度量一个经济体是否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指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实现乡村文明建设目标,就必须要打造资本化的信用体系,让信用活起来,不断丰富信用体系的信息载体,实现乡村社会治理信息化、信用化,增强乡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时效性,探索乡村振兴信用体系建设的中国路径和中国模式,破解金融服务乡村发展瓶颈。

 四、善治金融助力乡村有效治理,构建乡村基层治理新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而农村稳定的基础来自于一支有战斗力的基层组织队伍,来自于乡村是否有合理的治理体系和现代化的治理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中国农村社会体制的巨大变迁,农村社会流动性的加强,对乡村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我国农村金融工作的重点并不单单是指金融本身,而是要通过调动金融资源来激发起乡村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动力,从而可以对接国家、社会等外部资源,进而可以保持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底线。乡村振兴的基础是要打造新型的乡村自治组织,有效识别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培育新型乡村振兴职业治理人,有善治才能做到有为。善治理论是一种扩展性概念,它的内涵是治理主体的扩大、治理范围的扩广、治理方式和治理手段的多元化,可以说是一种价值取向上的变化和治理理念上的进步。善治理念就是使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公共管理过程,中国的金融机构要有善治意识和善治意愿,把人才建设和组织建设提升到更高的高度,积极完善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做到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不断拓宽乡村振兴治理机制和管理机制。

 五、普惠金融助力乡村共同富裕,构建乡村全面小康新时代

 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2016 年 1 月,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中明确指出,要“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这决定着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质量。没有最广大农民的脱贫致富,就谈不上小康社会的最终建成。习近平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总书记从根本上指出了“三农”工作最核心的目标和指标,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使得城市与乡村同步发展,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而普惠金融在理念上是要更多的关注弱势金融群体,让每个人都平等的享受到金融服务,普惠金融是全面支持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六、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体现,城镇化是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时刻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二十五字”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提高金融支农效率,构建城市与乡村联结机制,形成双向流动机制,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信用金融、善治金融、普惠金融上下功夫,强化金融支农服务体系创新驱动发展,构建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长效机制。

 作者:冯艳博 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篇五: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支持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金融业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金融业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以 xx 市为例,在对全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一、x xx 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一)农村金融体系不断丰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xx 市农村金融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完善的过程,初步建立起以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为主,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辅的多元化、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截至 2020 年 xx 月末,全市共有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xx 发展银行)x 个、商业性金融机构(xx 银行、xx 银行)x 个、合作性金融(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xx 个、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xx 个。

 经过 xx 多年的改革和发展,xx 市的农村金融体系在不断完善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二)农村金融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xx 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推出了一系列惠农惠民的金融产品,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信贷服务。如农行“连贷通”、邮储银行“小微易贷”、农信社(农商行)“乡村振兴贷”、工行“网贷通”以及建行“税易贷”等产品,有效发挥了金融在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作用,有力支持了春耕备耕、粮食生产和收储制度改革以及水电气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截至 2020 年 x 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 xxx.xx 亿元,较 20xx 年末增加 xxx.x 亿元,增长 xx.xx%。“十三五”

 期间,xx 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不断增强,涉农贷款规模不断扩大,有效满足了涉农企业和农户的金融需求。

 (三)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一是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不断推进。20xx 年以来,按照《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级联社分批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方案的通知》(x 政发〔20xx〕xx 号)要求,xx 市分四批完成了 x 家农信社改制农商行工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二是 xx 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相继成立。中国农业银行 xx 市县两级分支机构相继成立三农金融事业部,明确了三农金融事业部“县域+涉农”的职能边界,对推动“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农村抵押物范围不断拓宽。为解决农村抵质押物不足问题,20xx 年,xx 县、xx 县被 xx 省列为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重点县。20xx 年,xx 县被列为全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两权”等抵押范围的扩大,为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增加农业生产中长期和规模化经营资金投入,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

 (四)农村金融生态不断优化

 一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截至 2020 年 x 月末,全市农村地区银行网点 xxx 个,布放 ATM 机 xxx 台,POS 机具 xxxxx 台,农村人均持卡量 x.xx 张。二是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近年来,人民银行 xx 市中心支行深入推进“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全市采集农户信用信息 xx.xx 万户,占全部农户数的 xx%。共评定信用户 xx.xx 万户,信用村 xxx 个,信用乡镇 xx 个,占全市 xxx 个乡镇的 xx.x%。xxxx 年,全市共有 x.x 万户农户享受到了无担保、无抵押的信用贷款和优惠利率,金额达 x.x 亿元,平均利率 x.xx%,为农户节约成本约 xxx 万元。三是金融消费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人民银行按年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情况进行评估,20xx 年度全市评定 A 类机构 x 家,B 类机构 xx 家,C 类机构 x 家。同时,持续加强现场来访投诉咨询人员的接访和 xxxx投诉咨询电话及时分处办理。2020 年办理 xxxxx 投诉 xx 起。

 (五)政策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人民银行 xx 市中心支行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扶贫、民营小微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一是确保人总行新设的两项直达实体工具落地见效。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xx 中支通过灵活运用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和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难题。截至 xxxx 年 xx 月末,通过“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成功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 x.xx 亿元再贷款资金支持,排名全省第三位。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金额 x.xx 亿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延期激励资金 xxx.xx 万元,排名全省第一位。二是存款准备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xxxx 年 x 次定向降准,增加法人金融机构可贷资金 xx 亿元;xxxx 年 x 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x.x 个百分点,为全市法人金融机构释放资金约 x.xx 亿元,有效增强了法人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三是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的运用不断强化。xxxx 年以来,全市人民银行累计投放支农(含扶贫)再贷款资金 xx.xx 亿元(含展期),xxxx 年 xx 月末,全市支农(含扶贫)再贷款余额 xx.xx 亿元,有效加大了金融机构对三农、扶贫、民营小微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较为缓慢,金融发挥作用渠道不足

 一是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少。因辖内农村区域广且分散,农村地区资金交易量少、交易不活跃,涉农金融机构基础设施投入收益低,导致金融机构布点和基础设施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当前 xx 市农村地区银行网点数为 xxx 个,远少于 xxx个行政村的数量。二是农村地区电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地区人口分散,加之交通不便,农村地区的电信网络建设普遍落后,信号差、网速慢、费用高、用户体验不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移动支付的发展。

 (二)农村产业发展不强,金融发挥作用支撑不足

 xx 市地处滇中腹地,属于传统的农业大市。从农村产业来看,主要为烟草、蔬菜、种养殖,缺少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够高。从层次上看,大多数农产品属于初级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小。生态农业以采摘、休闲和观光旅游为主,对人文历史、民族风情等利用较少。同时,农村主导产业同质化明显,竞争比较激烈。产业发展不强导致金融资源缺少支撑,难以有效落地。

 (三)风险缓释机制不完善,金融发挥作用动力不足

 一是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目前,全市共有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x 家,但正常开展担保业务的只有 xx 市融资担保公司 x 家,由于在县域一级尚未成立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难以有效满足融资担保需要。二是农业保险广度、深度不够。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抵押贷款大多用于种植及收购农产品,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或市场价格波动,借款人的经营风险将迅速转化为银行的信贷风险。xxxx 年,xx 市人均保险密度 xxxx.xx 元、保险深度 x.xx%,分别低于全省(人均保险密度 xxxx 元,保险深度 x.x%)xxx.xx 元、x.xx 个百分点,低于全国(人均保险密度 xxxx 元,保险深度 x.x%)xx.xx 元、x.xx 个百分点。三是没有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或风险补偿机制形同虚设。当前,xx 市仍有县市未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即使已经建立的县市,也存在贷款出现不良难以代偿的情况。以扶贫小额信贷为例,截至 xxxx 年 x 月末,全市扶贫小额信贷余额 xx.xx 亿元,出现不良贷款 xxxx 万元,但只有 x.x 万元实现代偿,代偿率 x.xx%,风险收益不对等制约了金融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四是尽职免责制度未有效落实。当前,虽然各类政策要求金融机构完善和落实“尽职免责”制度,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尽职免责证明过程和材料较为复杂,“尽职免责”制度难以有效落实和发挥作用。如xx 市内某商业银行共有职工 xxxx 多人,仅 xxxx 年就对 xxxx 人次进行了问责,给予 xxxx 人次经济处罚,处罚金额 xxx 万元,平均每人问责 x.x 次、罚款 xxx元。另一商业银行成立近 xx 年,历史上仅有 x 个人实现尽职免责。在终身追责的背景下,信贷人员惜贷惧贷的心理普遍存在。

 (四)农村产权配套政策缺失,金融发挥作用平台不足

 虽然“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契合了县域经济主体的资源及银行贷款条件,融资主体可利用林权、农房等资源作抵押申请贷款,但是与农村产权相关的配套政策尚未出台,与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相关的体制、机制和平台缺位,导致确权不易、评估缺失、风险突出,运作流程不顺畅,参与机构权责划分不明晰,抵押贷款发放工作受到制约。以武定县“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为例,截至 xxxx 年 x月末,试点近x年来,武定县农房颁证率仅为xx.xx%,农房抵押贷款不良率x.xx%,高于全市不良贷款率 x.xx 个百分点。

 三、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一)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加强统筹规划,促进经济金融互惠发展

 一是因地制宜,结合 xx 市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区位优势及资源禀赋特点,选准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巩固和扩大现有农业产业基础(如 xx 县“特色芒果”、xx 县“冬早蔬菜”、xx 县“xx 壮鸡”、xx 县“xx 猪”),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示范创建,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研究成果转换,提高种养殖科技含量,推动农村产业走差异化发展、科技化发展、规模化发展、集约化发展之路。在培育农村产业、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实施“回家工程”,发展“归雁经济”,吸引各类人才向农村回流,让农村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二是推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两权”交易平台,依托不动产登记中心平台,统一规范管理农村产权市场交易。为实现抵押、担保、转让和银行贷款抵押物处置、抵押权实现创造条件。三是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效能。落实涉农贷款新增奖励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和激励金融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打通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最后一公里”,实现政策性担保机构 xx 县市全覆盖,建立完善“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农业保险机构加大支农支小力度,稳步提高“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在保供给,切实为全市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政策性担保服务。

 (二)从监管层面来说,要加强激励引导,调整优化考核机制

 一是支持和助推产业链金融发展。不断完善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做好面向农业龙头企业的推广、对接和运用,整合农业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和农户信用,破解小企业和农户抵押物不足难题,为上下游不同的主体提供链条式金融服务。二是强化政策引导,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加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及时给予商业银行必要的资金支持,加大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三是推动惠农、便民支付产品创新。立足农村地区群众支付需求,拓展政府电子支付平台在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的覆盖面,推进支付资源全民共享,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四是健全差异化激励机制。以正向激励为导向,从业务和机构两方面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对县域一定比例存款用于当地贷款考核达标的、贷款投向主要用于“三农”等符合一定条件的金融机构,其新增支农再贷款额度,在支农再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下浮。适度提高涉农贷款不良容忍度,落实涉农不良贷款容忍度的监管考核要求。

 (三)从银行层面来说,要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是加快完善尽职免责相关制度。探索制定行业统一的尽职免责操作细则,出台更为明确的标准化流程和模板。建立尽职免责保证制度,组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责任认定第三方仲裁机构,使基层金融机构信贷人员在被追责时有上诉渠道。二是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工作重点,加大和优化商业银行网点、ATM、POS 机在农村地区的布局,在未设立网点的地区,通过设立助农金融服务点延伸服务触角,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现代化金融服务渠道。三是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季节特征,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积极拓宽农村抵质押物范围,推动厂房和大型农机具抵押、仓单和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业务,依法合规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农村资产抵质押融资模式。四是做好金融消费者教育与金融知识普及。探索设立乡村金融宣传员,开展“金融夜校”进乡村活动,对村组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种养殖大户等就防范金融诈骗、惠农金融产品、手机银行使用、个人征信报告、投资理财

 知识等内容进行培训,通过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带动更多农户了解金融、熟悉金融,进一步增强农村地区的整体金融意识,优化信用环境,减少失信行为。

推荐访问: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振兴 乡村 战略研究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