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案例分析大赛5篇

乡村振兴案例分析大赛5篇

发布时间:2023-04-07 16:30:05

乡村振兴案例分析大赛5篇乡村振兴案例分析大赛 国内外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一 引言 农民收入的提高和乡村的富裕是社会富裕的重要指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党的十九大明确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案例分析大赛5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案例分析大赛5篇

篇一:乡村振兴案例分析大赛

内外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一

 引言

 农民收入的提高和乡村的富裕是社会富裕的重要指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在总结中外农业农村发展经验基础上,着眼于当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未来新型城乡关系发展趋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十九大报告第五章“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六点任务,在六点任务中,除乡村振兴战略外,其余五点都是总体性、全局性、宏观性的工作,乡村振兴战略是唯一的局部性工作,不过,这恰恰说明了乡村振兴在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具有的总体性、全局性、宏观性地位。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和公共服务差距仍然很大,长远来看,我国将始终有大量人口居住在农村。大量的研究显示,中国未来的城镇化率将维持在 70%~80%。届时,将仍有 20%~30%,即 3 亿~4.5 亿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随着城镇化率逼近峰值,人口、资源、资本的城乡双向流动将越来越频繁,乡村的价值将日益凸显。没有现代化的农村,不可能实现人口和资源的双向流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城乡一体化都是双向的。而迄今为止,我国正在推进的城乡一体化则是单向的。随着城镇化速度的放缓和农村产业条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状况的改进,城乡双向一体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将成为趋势。农村现代化也是解决中国未来农业出路的途径,农村不行,人口流失,种地问题没有办法解决。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乡村振兴是其必经阶段。主要发达国家通常在经历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在起步阶段,各种资源要素密集流向工业城镇,农业农村发展受到抑制,城乡差异扩大,二元结构问题突出(钟钰,2018)。一些国家正是因为没有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问题而没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本文梳理德国、日本、韩国等典型国家和中国部分地区乡村振兴的做法,全面总结经验,给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二

 国内外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分析

 (一)国外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1.日本“一村一品”

 日本的乡村振兴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造町(村)运动。当时的日本正处于一个快速工

 业化的时期,农村的人才大量流向城市地区,农业发展逐渐走向凋敝。造村运动的目的是促进当地的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凋敝的农村逐步走向繁荣。后来,造村运动的内容开始扩展到改善农民生活方面,比如改善乡村景观、保存历史建筑、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福利事业等。

 “一村一品”是日本在造村运动中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就是根据区域布局安排,按照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进而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建设新农村。

 “一村一品”以地方自身的条件和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农产品的自身特色、地域特色,形成以村为单位的具有地区优势和销量的拳头产品。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并通过差异化、多样化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在农村不只发展农产品和农产品初加工,还大力推广特色旅游项目及文化资产项目,如文化设施、地方庆典活动等。此外,日本不少县依托政府农业改良普及机构和各级农协,开办各个领域、各种类型的人才培训讲习班,培育了不少“一村一品”运动的带头人,解决了人才匮乏的问题。

 2.韩国“新村运动”

 20 世纪 70 年代,韩国政府为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农村更快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决定在全国实行“勤勉、自主、协同”的新村运动,类似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余维祥,2010)。“新村运动”的第一阶段就十分重视农户的参与,采用了参与式的项目实施方法,政府设计了 20 多种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项目,提供给各地农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需求的项目,政府免费向各村发放项目所需的建材。

 在第二阶段,“新村运动”实行分类指导的方针。将全国的乡村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村,新村运动的内容是基础性的工作,比如继续改善生活环境和培养自主精神;第二类是自助村,新村运动的内容是进一步发展产业,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和经营主体,提高农业收入水平;第三类是自力村,新村运动的内容是进一步提高福利,并在采用机械化、电气化、良种化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乡村工业、畜牧业和农副业。在改善农居环境方面,还建设标准住宅、雨洪利用系统和通信设施等生活福利设施。第三阶段,“新村运动”更加注重全民参与和法治建设,致力于促进民主法制建设、社会道德建设、集体艺术教育等。

 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在于,根据当地情况、当时国情,采取分阶段、分类实施推进乡村振兴。不直接投资,而是将过剩产能转移过来,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同地区发展程度不一样,对于不同的村庄采取分类指导。从众多村庄中,选出样板村带动周边村庄发

 展。根据发展阶段,乡村振兴的重点从支援基础设施建设,到扩大农业收入,再到民主法治和社会建设。

 3.德国“村庄更新”

 20 世纪 50 年代,战后德国面临着设施修复、传统村落风貌被破坏,农村生活水平待提高等问题,德国“村庄更新”是以“农村-结构-更新”为重点,倡导乡村居民积极参与,注重乡村的整体发展和可持续建设,注重保护和塑造乡村特色,自下而上地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在“村庄更新”的实施过程中,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适时调整。为适应农村社会和人口发展情况,德国对农村基础设施做出相对调整,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增加经济收益,改善农村生活和生产条件。

 德国“村庄更新”的成功经验,主要在于“城乡等值化”发展道路。德国在城镇化过程中,选择了小城镇与城市的“等值”发展,而非“同质”化道路。出台并动态更新《联邦土地整理法》、《联邦建筑法》、《联邦空间秩序法》、《联邦自然保护法》等,从法律制度建设方面,为“村庄更新”具体实践提供了明确的边界和保障。政府对公共事业给予高额补贴,自然和文化景观保护的补贴比例可达 90%,对于有保护历史价值的私人建筑也会给予部分补贴。此外,“乡村更新”中的任何一个项目,每一步决策都必须由政府决策、规划部门和农村三方共同协商,整个“村庄更新”不是政府主导,村民真正发挥了主动性,更加积极地参与村庄更新建设中。

 (二)国内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1.塘约村“七权同确”

 塘约经验是落实集体所有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典型范例。集体所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 年 4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在当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下,通过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来壮大集体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4 年洪灾过后,塘约村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权、农村集体财产权“七权同确”,成立村社一体的合作社,即金土地合作社,把承包到户的责任田通过自愿入股的方式全部集中到村集体,由塘约村金土地合作社统一经营。集体所有制实现方式的变化带来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以前农民收入基本由务农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两部分组成;现在,村民收入由财产性收益、经营

 性收益和劳务性收入三部分组成。

 在“七权同确”过程中,塘约村把被农户占用多年的公房、河滩、荒坡、荒地等集体资产全部收回,有效地维护了集体经济。通过确权、颁证、土地流转等合法程序,使村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成功实现了集体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同时使集体与村民个人各类产权关系更加清晰、权益归属更加明确,为实现集体统一经营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六盘水市“三变改革”

 一是推进资源变资产,盘活闲置的资源,使其转化为资产。所谓资源变资产,就是村集体将集体的自然资源要素,通过入股等方式盘活,推动和吸引各种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形成资源的聚集效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逐步变“死资源”为“活资产”,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六盘水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有效整合了土地、森林、劳动力、文化等多种资源。

 二是推进资金变股金,整合分散资金入股经营。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农村的资金总量不断增多,但是各项资金的持续性和针对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六盘水市通过“资金变股金”来激活和放大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把分散的资金聚集起来,推动农村加快发展。一方面将财政项目资金变为股金,就是把财政投入农村的生产发展类、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等,入股到经营主体,按股分红。另一方面将扶贫专项资金转变为股金,也就是把精准到户的扶贫专项资金,入股到效益好的企业,并且合理地确定贫困户的占股比例(黄运,2016)。

 三是推进农民变股东,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农民增收难,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种植业面积大、产出低,又缺少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六盘水市通过推进农民变股东,把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实现增收致富。为了让“三变”改革惠及更多贫困户,他们注重分类指导、因户施策、一人一法。对于深山区、石山区、不具备脱贫条件的深度贫困的农户,主要是帮助和鼓励他们入股;对于有资金、有技术的有脱贫能力的人员,主要是鼓励和引导他们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多种形式入股。农民入股各类经营主体后,不仅可以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获取租金,通过参与企业分红获取股金,政府还通过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群众、返乡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等提供创业就业平台,组织农民及返乡人员就近就地务工,参与农业经营管理,按实际工作量支付工资报酬,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3.桦甸市“垃圾革命”

 近年来,桦甸市创新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化解垃圾处理难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新路。桦甸市采取政府采购、特许经营的建设模式。桦甸市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项目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的方式开展运营。该垃圾收运体系分为定点收集、专业转运、集中处理三个环节。在垃圾收集环节,各村屯配备小型垃圾收集车,村民定时将垃圾存放到收集车内,环保桶管理员每天将收集车内的垃圾倾倒入桶,实现日产日清;在垃圾转运环节,运营企业根据垃圾入桶情况,及时将垃圾转运到桦甸市垃圾处理厂;在垃圾处理环节,桦甸市垃圾处理厂每天对进厂垃圾检车计重,分类处理,变废为宝。

 推行市场化保洁,政府将垃圾收集前端的村屯日常保洁一并交给企业管理,纳入购买服务范围,有效降低了运营费用,提高了管理效率。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实现垃圾治理工作长效化、常态化。乡村基层干部由“大包大揽治垃圾、一到检查搞突击”的工作模式转变为日常监督,减轻了工作负担。为垃圾转运车辆安装了 GPS 定位系统,垃圾进厂称重数据、视频数据实时传输到信息中心,对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环节的全过程实行“数字化、视频化、定位化”监管,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桦甸市将农村环境保洁费用、垃圾转运费用、垃圾处理费用和企业投资返还资金统一列入财政预算,真正体现了城乡统筹、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长效资金保障。

 三

 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总结

 (一)顶层设计方面

 先进的理念引导乡村振兴进程。纵观主要国家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它们都有先进的理念引导不同主体积极参与乡村复兴,最终推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或运动取得预期效果。乡村发展取得成功的国家,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设置战略目标、确定战略要求和指导方针、制定战略步骤和战略举措。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良好的战术支持,需要在乡村工作队伍建设、乡村振兴工程建设、乡村振兴格局等方面做好战术统筹,根据不同时期农村发展需要调整农村振兴政策内容,提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

 加强政府顶层设计,补齐制度短板,充分发挥好政府在立法规划、宏观调控、监督监管等方面的引导作用(韩俊,2013)。制定出台乡村振兴全国性或地方性法律法规,强化乡村振兴立法保障,夯实乡村建设发展的法律基础,明晰乡村振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法律边界,明确乡村振兴需要支持保护的正面清单和限制禁止的负面清单。搭建起法治先行、规划引领、政策支撑的制度体系框架,为市场在城乡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营造法治环境,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法治条件,为保护好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增收提供法治保障,使乡村振兴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产业发展方面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加速器。各国以行政区域和地方特色产品为基础形成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典型国家以农村现存的有形、无形资源为基础,将农产品生产与制作、加工以及流通、销售、文化、体验、观光等要素与业态有效结合,增加产品附加值,让农民更好地获得增值收益。农业社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生产者对社会化服务需求迫切,发达国家构筑了由政府、社...

篇二:乡村振兴案例分析大赛

科技XIANGCUN KEJI62 XIANGCUN KEJI 2018 年 9 月(上)国内外乡村振兴与规划案例分析王 崧 庞瑞秋(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摘 要] 农村衰败表现为农村居住人口过度减少而出现的空心化、老龄化等现象。针对现存困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强国富民的重要抓手。本文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发展经验,立足国情,在激发农村内在动力和积极性的同时,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园区、旅居养老等新兴乡村产业,走出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关键词] 乡村振兴;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园区[中图分类号] F323.4;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25-62-31 研究背景农业是我国的根基,而农村则是孕育农业与农民的摇篮。然而,在20世纪初都市化风潮涌现及工商蓬勃发展趋势下,人口大量往都市集中,造成农村人口外移严重,高龄者农民相对较多[1] ,造成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又因过去政府对于农村人文环境等软件的建设投入较少,导致农村逐渐丧失生活及文化特色。2 我国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相较城市而言,农村生活步调较为缓慢,贴近自然。农业生产活动在“大众旅游”的包装下成为新兴的体验活动,我国在城市周边地区推广休闲农业之后,将原有的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事体验、农家生活等第一产业纷纷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2] 。农业转型成为休闲旅游,同时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3] 。乡村整合地方资源、民俗活动与历史古迹景点,传统的农村正逐渐发展为具有农村特质的乡村旅游景点。在大城市老龄化严重这一社会背景下,在大城市周边地区迅速发展出“旅居养老”乡村振兴模式[4-6] ;在“空心村”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发展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极具优势。另外,发展休闲养老产业,在保持建筑材料原汁原味、地方特色延续的基础上,实现人口回流,为乡村重振提供人才资源。3 优秀案例介绍3.1 乡村旅游 — —日本合掌村合掌村位于日本岐阜县白川乡山麓,其坚持采取一系列乡土文化保护措施,被称为日本传统风味十足的美丽乡村[7] 。合掌村最初凭借生态建筑发展观光旅游业,其后配套设施民宿、餐厅与艺品店也逐渐完善。合掌村的成功发展与当地农民为保护家乡的地域文化、保护山村的生态环境所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的经验对我国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具体如表1所示[8] 。3.2 加拿大休闲农业地产加拿大具有优异的自然条件,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首先依托于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海洋潮汐等自然因素,坚持亲近自然生态的绿色发展理念,开发乡土民俗体验型休闲项目。在休闲农业规划方面,充分利用资源与产品的异质性,让休闲农业经营地与客源地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增加旅客的逗留时间[9] 。在休闲农业建设过程中,利用当地要素成为加拿大休闲农业的突破点。农场里的时令蔬果采摘是主打活动,采摘过程有引导和服务,田园环境清新怡人,农田周边森林环绕,给人悠闲松弛的享受。此外,加拿大将农庄与室外儿童乐园完美融合,派生出家庭农场,并具备完善的综合服务条件。加拿大休闲农业发展情况具体见表2。3.3 我国台湾地区拉索埃涌泉生态园区拉索埃涌泉生态园区位于我国台湾地区花莲县光复乡,在现代化开发过程中,居民都希望维持涌泉与野溪无人工化、非水泥化的自然景观和环境。涌泉本是灌溉所用,但加入阿美族人古老的神话传说“神鸟的六滴眼泪”,让生态涌泉更加具有吸引力。之所以称之为生态园区,除了无人工化、非水泥化的自然景观之外,这里还复育了小花石龙尾,让拉索埃成为花莲县中的天然生态园区;加之日制时期的机场及糖厂遗址,形成较为完善的休闲观光产业。由于游客不断增加,水土保持局花莲分局正在当地施工辟建自行车道,让游客可以在第一泉赏景后,骑车畅游大全村欣赏故事墙和大全机场。拉索埃涌泉生态园区发展情况具体见表3。3.4 乡村振兴战略下“旅居养老”旅游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旅行” “旅游”再到“旅居”作者简介:王崧(1984—),男,硕士,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规划。通讯作者:庞瑞秋(1974—),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地理学研究。乡村科技(上旬刊)2018年第25期_103345(copy)(copy)(copy) 第62页 共128页 C M Y K 7 3 : 5 4 : 6 1 3 2 - 0 1 - 8 1 0 2乡村科技(上旬刊)2018年第25期_103345(copy)(copy)(copy) 第62页 共128页 C M Y K 7 3 : 5 4 : 6 1 3 2 - 0 1 - 8 1 0 2万方数据

 XIANGCUN KEJI 2018 年 9 月(上)

 63的阶段。乡村旅居养老则是“乡村旅游”和“养老”二者的结合。很多中老年人是出于对身心健康的考虑,选择在自然风光秀美,环境、气候宜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异地养老,同时体验乡村的自然风光和风俗人情。旅居养老有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与生活环境,进而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度假养老产业体系,完善休闲、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配套设施;可有效提高农民就业,增加收入;还有助于促进建立乡村旅游度假地医疗体系。通过养老类项目的落地,实现医疗资源下沉发展分级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医疗体系。旅居养老可结合各地不同资源特征,探索发展模式,如表4所示。4 乡村振兴发展建议国内外乡村发展经验对我国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保护传统老村落、维护生态资源、保持农村原有的生产安全格局、传承地域文化和自然相和谐才是农村可持续发展之道。乡村振兴发展休闲农业、观光体验等,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也是实现就地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另外,城市现有能耗模式已难以为继,回归农村式的田园生活方式更节能环保。在今后的乡村建设中要加强生态保护、巩固基础农业、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创新休闲农业产业以及完善监管制度,以现有资源优势为基本依托,实现乡村振兴。参考文献[1]梁樑,程子绮,张梨慧.台湾“农村再生”计划的经验和做法 — —以台东县永安社区及南投县桃米社区发展为例[J].海峡科学,2017(5):57-59.表1 日本合掌村乡村旅游发展实践关注层面原生态建筑制定开发规则建立博物馆旅游景观与农业发展相结合开发传统文化资源配套建设商业街民宿与旅游的结合企业联合建立保护基地操作实施茅草屋坚持就地取材,全部不用一颗铁钉,进行着一场保护家园建筑茅草屋的运动村民自发成立自然保护协会,制定《住民宪法》《景观保护基准》等,针对旅游景观开发中的改造建筑等都做出具体规定。坚持传统水田耕作、生态道路等山村自然形态原状保护,不可盲目开发等善于利用空置宅基地,对空屋进行规划设计,坚持室内展示等都遵循历史生活原状,成为展现当地古老农业生产生活用具的民俗博物馆积极制定有关农业发展方向的5年计划。大多农业项目也是观赏点,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促进农业现代化。坚持将当地农副产品及加工的健康食品与休闲旅游一条龙对接,因地制宜消化农副产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民俗节日 — —“浊酒节”、民谣表演等;将传统农业劳作手工插秧作为体验活动之一规划建设与本地结合的具有乡土特色的商店;店面装饰坚持就地取材,做到一店一品,手工商品极富趣味性民宿依然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民具、乡土玩具,在住宿享受悠闲农村生活,是逃离都市繁杂、快节奏生活的不二选择白川乡与丰田公司联合建立以自然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教育研究基地,人们在观赏世界遗产的同时还可以体验生物多样性的美妙表2 加拿大休闲农业发展实践项目多功能农场采摘农园葡萄农庄农家旅馆森林旅游乡村度假屋快乐农民发展实践小规模有机农场+休闲观光,观光农园、牧场+村庄住所,森林观光、河滨游览园内供采摘的农产品以水果为主,主要有苹果、葡萄、兰梅、樱桃和梨等,是多伦多人秋季喜欢采摘的大型农园农场主和旅客在葡萄架下,休闲观赏,跳舞欢唱。还有小型葡萄制酒厂,并为游客专门开设了品酒室农场有商店牌照,开有一间为旅游服务的小商品店,甚至还有酿酒牌照,可以酿酒售酒加拿大森林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各地居民都将森林用于娱乐目的,从周末野营到教育型野外度假等[10]加拿大的度假村一般不会在热门旅游区,度假村内有40~50个度假屋,由一个人来管理,这样的度假村既是个生意,又是自己的物业,非旅游季节屋主还可以做其他工作。加拿大的度假村是季节性的,每年只有一段时间才可以做乡下没有紧张的节奏,也没有经济效益的核算,他们逍遥自在地过着农夫的清静生活。这部分“业余农民”都是接近退休的老年人,或者是事业有成的中年人,他们把乡村劳作作为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做城乡生活的快乐农民表3 我国台湾地区拉索埃涌泉生态园区发展实践园区特色自然景观与产业历史文化特色特色美食与农家乐风味乡村管理与建设特色项目活动农业生产特色,乡村生活体验活动,传统产业与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古迹与文物,特色地标与建筑,历史文化知识,节庆活动当地特色石材运用,风味餐饮提供,特色农产礼品基础设施建设,当地商家服务,旅游资讯提供与推广,政府、企业等的帮扶乡村科技(上旬刊)2018年第25期_103345(copy)(copy)(copy) 第63页 共128页 C M Y K 7 3 : 5 4 : 6 1 3 2 - 0 1 - 8 1 0 2乡村科技(上旬刊)2018年第25期_103345(copy)(copy)(copy) 第63页 共128页 C M Y K 7 3 : 5 4 : 6 1 3 2 - 0 1 - 8 1 0 2万方数据

 村乡 科技XIANGCUN KEJI64 XIANGCUN KEJI 2018 年 9 月(上)[2]王景新,支晓娟.中国乡村振兴及其地域空间重构 — —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振兴乡村的案例、经验及未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7-26,157-158.[3]康永征,薛珂凝.从乡村振兴战略看农村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12,28.[4]张军. 乡村价值定位与乡村振兴[J]. 中国农村经济,2018(1):2-10.[5]郭晓鸣,张克俊,虞洪,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J].农村经济,2018(1):11-20.[6]陈秧分,王国刚,孙炜琳.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地位与农业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8(1):20-26.[7]千一.日本最美小村:旅游规划借鉴[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5(11):46-47.[8]顾小玲.农村生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 —以日本岐阜县白川乡合掌村的景观开发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3(3):91-92.[9]徐晖,周之澄,周武忠.北美休闲农业发展特点及其经验启示[J].世界农业,2014(11):110-116.[10]杨津.基于生态美学思想的家居产品设计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1.表4 “旅居养老”发展模式及特征发展模式复合资源度假模式避暑度假模式城市近郊田园休闲模式文化艺术体验度假模式健康养生度假模式特征依托大范围优势的自然资源,打造复合旅游度假功能,包括康疗基地、山水营地、温泉、田园、渔趣、茶庄、牧庄、酒庄、农庄和林庄等特色产业项目一般位于高海拔、山地等区域,自然资源优美,主要针对夏季的避暑类客户群体,兼顾常住和休闲、观光等综合型需求一般位于大中型城市近郊,结合亲子、拓展训练、户外课堂等内容,满足全家、学生周末田园度假游学需求,满足老年人常年或分时旅居,因在重庆市打造了梁山泊生态互助社区引用此模式,故也称之为“梁山泊模式”重视对地方地域文化或主题文化的挖掘和重塑,包括对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民风、音乐等艺术文化类的综合引用。例如,影视基地、民俗村、创意园区、创客空间和科普教育基地等结合森林、湖泊、温泉等资源,围绕养老养生、健康美食高端颐养、运动娱乐、养生保健和康复理疗等内容,综合形成的健康养生度假群提高林业检疫行政执法效果的对策姚学敏(歙县林业局,安徽 歙县 245200)[摘 要] 林业检疫行政执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生态安全、森林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执行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有害生物对林业造成的威胁以及检疫行政执法的重要性进行简要阐述,然后对执法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 林业检疫;行政执法;有害生物[中图分类号] F326.2;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25-64-21 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趋势及原因1.1 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趋势严峻我国每年因有害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在逐年增加。据统计,2012—2017年平均每年遭受的经济损失达88亿元,平均每年遭受有害生物危害的面积达0.13亿hm 2 ,入侵植物有300多种。很多林业有害生物正在逐渐扩散,对林业发展带来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例如,1982年江苏省发现松材线虫,到2017年已经扩散至17个省323个县,共造成9 000万株以上松树死亡,年均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飞机草、美国白蛾、水葫芦等对地区森林资源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对生态安全和湿地植物造成威胁。1.2 林业有害生物蔓延严峻的原因一是引进新物种时没有意识到新物种在新环境下繁殖能力可能会增强,再加上没有天敌,快速侵占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从而对当地植物造成侵害。二是没有对检疫工作做好严格把关,如松材线虫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迅速传播,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三是生物本身就有自然乡村科技(上旬刊)2018年第25期_103345(copy)(copy)(copy) 第64页 共128页 C M Y K 7 3 : 5 4 : 6 1 3 2 - 0 1 - 8 1 0 2乡村科技(上旬刊)2018年第25期_103345(copy)(copy)(copy) 第64页 共128页 C M Y K 7 3 : 5 4 : 6 1 3 2 - 0 1 - 8 1 0 2万方数据

篇三:乡村振兴案例分析大赛

社会科学 2021 年第 2 期河淳地区乡枷兴典蘇例分析研究一以海东市乐都区 X 村为例◊ 拉毛措摘要 :

 乡村振兴既是一项国家战略 , 也是一门需要多学科综合研究攻关的重大课题 。

 本文以河淳地区 X 村为个案

 进行简略考证 , 旨在挖掘和总结青海农村实施乡村振兴的经验 , 以及可复制和可借鉴的模式 , 观察存在的问题,提出进

 一步丰富 “ 党建 + ” 晶牌内涵 , 着力培育打造乡村产业优势 , 注重挖掘培养各类乡土人才 , 倡导和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的

 对策建议 。关键词 :

 乡村振兴 ; 基层党建 ; 产业 ; 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 : C9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2338 ( 2021 )

 02-0105-0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 “ 三农 ” 工

 作的总抓手 ,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

 本文以

 河淳地区的 X 村为个案进行简略考证 , 挖掘和总

 结青海农村实施乡村振兴的经验 , 积极寻求可复

 制和可借鉴的模式 , 观察存在的问题 , 提出对策

 建议 , 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成效提

 供支持和帮助 。一 、 个案村基本情况( - )

 调查区域的界定费孝通先生在 《 江村经济 》 一书中指出 , “ 村

 庄是一个社区 , 其特征是农户聚集在一个紧凑的

 居住区内 , 与其他相似的单位隔开相当一段距离,

 它是一个由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组成的群体 , 具

 有其特定的名称 , 而且是一个为人们所公认的事

 实上的社会单位 。

 ” 社会学家 A

 • 拉德克利夫-

 布朗教授 、 吴文藻博士和雷蒙德-弗思博士一致

 认为 , 把一个村子作为单位最为合适 。

 根据上述

 理论 , 选择地处河淳地区的 X 村为个案村 。( 二 )

 个案村基本情况X 村隶属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 G 镇 , 村民沿

 卯寨河两岸居住 , 有公路横穿村内 , 地处兰 ( 州 )

 青 ( 海 )

 铁路 、 109 国道甘 ( 肃 )

 青 ( 海 )

 公路 、

 G6 京藏高速公路北侧 。

 距西宁约 83.8 公里 , 乐

 都区 15 公里 。全村耕地面积为 508 亩 , 牲畜存栏总量为

 450

 ( 头 、 只 )

 , 多为散养 。

 2018 年全村人均可支

 配收入 9500 元 。

 X 村人多地少 , 地处沟岔 , 村

 作者简介 :

 拉毛措 ,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 研究员 。- 105

 -

 青海社会科学丨 2021 年第 2 期民收入主要以务工和种植二茬露地蔬菜为主 。经

 过多年的发展 , 已初步形成了以种植绿色蔬菜 、

 劳务输出为主的产业格局 。

 村里有两个村集体所

 有的经济组织 , 分别成立于 2017 年和 2018 年 。

 X 村作为卯寨旅游景区核心村庄 , 依靠景区 , 带

 动了乡村发展 。

 现全村共有五个社 , 208 户 , 786

 人 , 常住户数 186 户 , 684 人 , 其中劳动力 396 人,

 劳动力转移 187 人 , 妇女 320 人,育龄妇女 105

 A ,

 残疾人 19 人 , 重度残疾 8 人 。

 村里有许多外来

 经商的年轻人 , 主要经营餐饮业和蔬菜种植等 。选择 X 村为个案村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

 一

 是 X 村是乡村振兴示范村 。

 2018 年 X 村被乐都

 区委区政府评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 着力打造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貌 。

 通过村两委和全体村民

 的不懈努力 , 取得较大成效 。

 村集体经济实现破

 零 , 其中 100 万破零资金中 40 万用于整合修建

 卯寨大院 , 其余 60 万用于修建水上乐园 。

 村民

 人均收入从原来的 15800 元增长为 19800 元 , 人

 均纯收入增加 4000 元 。

 带动 27 户贫困户全部脱

 贫 。

 另外 , 新庄村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 先后

 制定出台 《 X 村村务公开制度 》 《 X 村财务公开

 制度 》 等 9 项制度 。

 这些制度的出台为实施 X 村

 的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

 二是村

 庄变化十分明显 。

 过去受地域地理环境影响 , X

 村一宜处于贫困状态 , 特别是水资源十分缺乏,

 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 :

 “ 姑娘嫁到新庄子 , 挑水

 挑成弓腰子 ” , 表明 X 村历来十分缺水 。

 1980 年

 之前 , X 村还未解决温饱问题 , 民间有 “ 羊过清

 明马过夏 , 人过小暑再不怕 ”的说法 , 表明当时

 村里贫困的生活状态 。

 国家实施农村土地承包制

 后 , 温饱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

 尤其是在新农村建

 设 、 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实施后 , 村民丰衣足食,

 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 村容村貌大幅改观 、 公

 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 基础设施逐步优化 , 种

 树植树使东 、 西山绿意盎然 , 贫困的 X 村已焕发

 出勃勃生机 。二 、 X 村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国家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 , 青海省各级

 党委政府积极响应 , 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出台了乡

 村振兴规划 , 先确定了乡村振兴示范点 , 旨在探

 索和总结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 予以复制或推广 ,

 加快推进青海省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

 X 村作为

 乡村振兴示范村在开辟乡村振兴之路的过程中积

 累的一些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 一 )

 坚持党建引领始终是关键 “ 密码 ”X 村现有党员 28 名 , 其中 60 岁以上党员

 11 名 , 女党员 8 名 , 流动党员 2 名 。

 X 村两委班

 子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 , 把党建引

 领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工作始

 终 ,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 主抓党建工作落实 , 有

 序开展各类学习 , 突出作风建设 , 特别是着力打

 造红色教育基地 , 先后修建村党员培训基地 ( 接

 受全市各地区和部门的培训 , 村支部书记经常给

 参加培训的人员讲党课 )

 、 强化村民的红色记忆

 和爱国爱党情结 , 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

 力 , 进一步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 使村支

 书的 “ 领头羊 ” 和党员队伍 “ 先锋队 ” 的模范作

 用在全村得到很好发挥 , 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

 带领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 “ 主心骨 ” , 党建引领

 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 “ 密码 ” 。( 二 )

 能人效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X 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其中一个

 重要原因是 “ 能人效应 ” 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现任 X 村的 L 书记 , 出生在本村 , 1980 年 , 他

 去省外打工 , 历时 30 余年 , 积累了一些资金后 ,

 于 2012 年返回 X 村创业首先率先义务植树 , 先

 后植树 50 万株 , 约 3000 亩 。

 在他的带领下 , 村

 里的干部群众逐渐意识到生态的价值和意义 , 渐

 渐加入植树的行列 。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 , 东 、

 西两山已郁郁葱葱 , 绿树成荫 , 有效改变了 X 村

 的生态环境 。

 2017 年当选村支书以后 , 他带领大

 家■起致富 。

 抓住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有利

 时机 , 通过自筹资金 、 流转土地等方式 , 带领村

 民大搞基础设施建设 , 改变村容村貌 , 将大力发

 展乡村旅游业作为乡村振兴 、 改变家乡面貌的一

 个突破口 。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 , X 村在景区的

 打造中获益 , 改变了贫困面貌 , 改变了人们的陈

 旧观念 , 有效调动了村民的内生动力 。( 三 )

 产业优势是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产业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

 - 106

 -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

 专题研究一 , 也是乡村振兴能否持续推进的重要因素 。

 X

 村的传统产业是种植业 , 主要以户为单位经营,

 村集体现有塑料温棚 ( 14 座 , 20亩 )

 、 露天仙女

 果园 ( 20 亩 )

 、 樱桃园 ( 20 亩 )

 、 菜地 ( 15 亩,

 110 个小区块 , 可认领种植 )

 等 , 初具规模 。

 此

 外 , X 村作为卯寨景区的核心村庄依附景区大力

 发展旅游产业 , 解决了 X 村基础设施 、 民生问题

 等关键问题 。

 卯寨景区总投资 8000 余万元 , 目

 前已建成传统民居大院 1 座 ; 养殖基地 1 处 ( 供

 游人观赏 )

 ; 小园林廊桥景观 1 处 ; 健身房 1 处 ;

 鱼塘 1 处 ; 传统民居 3 处 ; 砖窑 1 处 ( 供游客宜

 观了解砖的制作工艺流程 , 部分计划改做窑洞餐

 饮 )

 ; 蔬菜棚 5 栋 ( 可供游人采摘瓜果蔬菜 )

 ; 樱

 桃园 1 处 ; 杂果园 1 处 ; 绿化荒山 2000 余亩 ;

 文化广场 1 处 、 文化长廊 200 米 、 游览滑道 300 米 、

 游览索道和游步道 1 公里 。

 2017 年全年接待游客

 12.6 万人次 , 旅游收入达 360 万元 , 解决周边剩

 余劳动力 4000 余人 , 乡村旅游初具规模 。

 目前

 景区正申报国家 A 级景区 。

 在种植业和旅游业等

 优势产业带动下 , 乡村振兴的初显成效 。( 四 )

 激发内生动力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内生动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要素

 之一 , 有效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是乡村振兴的关

 键 。

 X 村全村现有住户 208 户 , 786 人 , 常住户

 数 186 户 , 684 人 , 其中劳动力 396 人 , 劳动力

 转移 187 人 。

 这些人力资源是 X 村振兴发展的宝

 贵财富 , 他们中的大多数从事种植业 , 仍扮演着

 传统的农民角色 , 传承着古老的农耕文化和农耕

 产业 。

 新一代农民喜欢从事餐饮 、 旅游等工作,

 或走出山沟外出打工 , 已脱离了传统的农耕产业,

 逐步进入新的产业领域 。

 X 村两委班子为了积极

 调动村民的内生动力 , 通过分批带农民外出观摩

 先进村事迹 、 举办技能培训班等形式 , 转变村民

 思想观念 , 引导村民积极融入市场 、 融入旅游 、

 服务等行业 , 主动对接市场需求 , 主动接纳新业

 态 , 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中 , 使

 之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三 、 X 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 , 青海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机

 遇更是挑战 , 青海的省情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

 供了更多发展优势和空间 , 同时 , 也有许多发展

 的瓶颈和制约因素 , X 村也是如此 。( - )

 缺乏合格接班人的问题较为突出X 村的振兴离不开国家和省市级层面提供的

 发展机遇 , 离不开村两委班子的不懈努力和全体

 村民的齐心协力,特别是 “ 领头雁 ” 和 “ 能人效能 ”

 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但是 , 人才问题作为乡

 村振兴的主要瓶颈在 X 村仍客观存在 。

 在调研中

 发现 , X 村无论是村两委班子 , 还是村民都有 _

 个共同的担忧 :

 创业容易 , 守业难 。

 守业难的关

 键是缺少优秀的村两委班子接班人 。

 现在的两委

 班子年龄偏大 ( 村支部书记 61 岁 , 村委会主任

 55 岁 )

 , 村里的年轻人外出后 , 多数都不愿回村

 创业 , 造成人才断层 。

 仅 X 村二社自 2002 年以

 来考出去 60 余人 , 都没有回村创业 。

 同时 , 由

 于年轻人生育观的变化 , 都不想多生孩子 , 导致

 人口减少 。

 此外 , 年轻人出去打工的比较多 , 村

 里的留守人越来越少 , 多以老少为主 。

 因此 , 村

 两委班子的接班人问题显得更加重要 , 关系到乡

 村振兴的可持续问题 。( 二 )

 具有 DNA 要素的文化资源匮乏是短

 板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 , 乡村文化自信是

 乡村文化振兴之根本 。

 X 村所在的 G 镇民间文化

 艺术活动十分活跃 , 内涵丰富 , 多姿多彩 , 其中

 传统经典社火节目在省内外社火表演中流行较为

 广泛 。

 但在 X 村 , 过去由于受地域 、 观念等诸多

 因素影响 , 缺乏文化底蕴 , 村民的文化意识比较

 淡薄 , 特别是具有 DNA 要素的传承性和特色性的

 文化资源严重匮乏 , 文化危机现象比较突出 , 缺

 乏乡村文化的挖掘和打造力度不够 。

 据村民介绍 ,

 一直以来 X 村禁止耍社火 、 敲锣鼓 , 老人们认为 ,

 敲锣鼓耍社火会激怒老天爷 , 遭遇干旱等灾难,

 影响庄稼生长 。

 现在 , 村两委班子逐步打破了这

 个规矩 , 允许别的村的社火队到 X 村来表演社火,

 而本村依据传统仍然不组织社火表演 , 形成只看

 不参与的规矩 。

 目前 , 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

 旅游产业发展 , 该村经常组织篮球比赛 、 花灯展 、

 节目演出等娱乐活动 , 极力营造文化氛围 。( 三 )

 缺乏具有规模性和优势性的传统产业- 107

 -

 青海社会科学丨 2021 年第 2 期X 村受气候条件 、 自然资源 、 耕种技术 、资

 金缺乏等诸多因素影响 , 长期以来村民在种养殖

 业方面的收入不高 , 村集体经济规模小 , 传统产

 业的优势不突出 。

 村民自己种植的西红柿 、 樱桃 、

 土豆 、 辣椒等农产品 , 基本处于自产自销状态,

 收入不高并且不稳定 , 同时 , 村民的种植也在某

 种程度上在迎合市场的需求 , 导致传统种植产业

 萎缩 ( 如青棵 、 小麦 、 油菜等 )

 。

 目前村里没有电商,

 农产品外销的途径还未开通 , 农产品加工的技术

 条件也没有形成 , 本土人才严重缺乏 , 传统种植

 产业的规模和优势还未形成 , 依靠传统种植业带

 动乡村振兴的条件还远远不成熟 , 这是制约 X 村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 四 )

 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较大X 村的基础设施在发展旅游业的带动下 , 发

 生了巨大变化 , 美丽乡村建设初步显现成效 , 村

 容村貌明显改观 , 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已成

 熟 。

 但是 , 从乡村振兴的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总

 体要求去衡量 , X 村仅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而言 ,

 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

 一是带动乡村旅游业的旅

 游项目相对单一 , 目前只打造了夏季版项目 ( 网

 红桥 、 滑道和花海只适宜 6-8 月 )

 , 没有冬季版

 和全域旅游的项目 ( 冬季乡村旅游处于歇业状态 ,

 没有任何经济效益 )

 □ 二是村里至今没有污水管

 道 , 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 , 严重影响村民生活和

 旅游产业发展 。

 三是随着人们需求的多元化 , 许

 多基础设施需要提档升级 、 娱乐项目需要不断更

 新 。

 四是电商平台需要建立 。

 五是农产品加工企

 业需要探索引进 。

 六是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弱 ,

 需要通过加强科技支撑逐步提升抵御各种风险的

 能力 , 等等 。

 这是 X 村发展振兴需要解决的主要

 问题 。四 、 X 村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实施乡村振...

篇四:乡村振兴案例分析大赛

18 年第 01 期(总第 182 期)沿 海 企 业 与 科 技COASTAL ENTERPRISES AND SCIENCE & TECHNOLOGYNO.01,2018(Cumulatively NO.182)振兴乡村文化旅游中的特色品牌创建—— — 古岳文化艺术村案例分析玉 妮,梁汉昌[摘 要]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落实,古岳艺术村依托“古笛故里”的名人资源,“休闲旅游、文化艺术”为定位,发展乡村文化创意产业,打造集创作、展示、文创产品加工、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村落,主题明确、特色鲜明。文章基于古岳艺术村的优势和潜力,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探寻其未来发展路径。[关键词] 古岳文化艺术村;乡村振兴战略;特色文化品牌[作者简介] 玉妮,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部馆员,广西 南宁,530023;梁汉昌,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部副研究员,广西 南宁,530023[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18)01-0065-00052018 年中央 1 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提出了“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的总体目标。《意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和措施上,赋予了乡村新的使命—— — 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产业链。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古岳坡是广西民歌《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词作者古笛先生的老家,策划人依托“古笛故里”的名人资源,打造了古岳文化艺术村(以下简称为“艺术村”)。该艺术村作为新兴的“田园综合体”① ,无论是从对古岳坡乡村资源的利用、对原本的乡村传统经济体系的优化升级,还是对古岳坡壮族文化的重构,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原则吻合,与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一致。一、古岳文化艺术村概况(一)古岳文化艺术村现状古岳文化艺术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古岳坡,距南宁市区 50 公里,与 AAA 级旅游景区“花雨湖”互相配套。未来 3年内,随着高速公路长塘出口的修通,古岳坡与南宁市区的距离将缩短到 35 公里。该艺术村项目最早由梁汉昌和莫江霖 ② 发起策划,于 2015 年 1 月启动,同年 3 月纳入南宁市市级综合示范村建设规划,总面积 6.44 公顷,设文化艺术区、公共服务区、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区、滨水区、民宿区五个功能区。艺术村分为两个板块,其中文化艺术板块由广西古岳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③ 运营。其占地面积 43 亩,包括文化艺术广场和舞台、古笛纪念馆、民俗文化展示厅、古岳文化艺术长廊、艺术家工作室、文创研发中心等。文化艺术广场、民俗文化展示厅、文化艺术长廊由政府配套的 7000 万元资金建设完成;艺术家工作室、艺术机构及艺术酒店由进驻艺术家和文化企业自行投资建设,投资额约3000 万元。政府、艺术家、企业累计投资约 1 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建成的文化设施有民俗文化展示厅(古岳艺术馆)、歌圩舞台、文化长廊、古岳壮族生态美术馆等。2018 年计划由广西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授牌成为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实践基地。另一个板块由南宁市巴弗罗牧业旅游有限公①2017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了“田园综合体”的全新概念。其具体表述是:

 “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②莫江霖,过去十年曾担任过杂志《海外星云》的卷首语专栏作家、中国—东盟博览会历年开幕式主创策划人。③广西古岳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为古岳文化艺术村联合创始人莫江霖。65万方数据

 司负责(以下简称“巴弗罗公司”)。该公司以在村里成立生态牛场为基础,建设经营了酒店、民居包装、娱乐设施、牧业体验等配套设施,为艺术家和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环境,把文化艺术和生态养殖结合起来,围绕“吃住游牧”的概念,把古岳坡打造成广西独特的乡村旅游典范。2017 年,巴弗罗公司加大力度向文化靠拢,兴建了文体馆、音乐厅,引进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等相关资源,筹划延伸建设“非遗小镇”。(二)古岳文化艺术村经营项目1.古岳壮族生态美术馆利用村民废弃的老房子群落改造而成的“古岳壮族生态美术馆”是一个集创作、展示体验、生活于一体的新概念美术馆,由梁汉昌摄影工作室、唐石生版画工坊、莫江霖文学创作室、梁桂花民歌传习馆、桂布坊、木构建筑工坊、壮族五色美食坊、思源文创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湘光壮锦技艺传承基地、古岳艺术银行(艺术品租赁服务)、庭院戏台、刘三姐电影露天影院组成。艺术村还引进了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历背景的刘露、重庆师范大学油画专业学历背景的邓平、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历背景的徐洪涛、广西大学《中法合作文艺复兴时期重要艺术家创作背景研究》课题组成员颀婧等艺术家,他们都各自建立了独立工作室 ① 。2.中国西南民族服饰艺术博物馆2017 年 8 月,梁汉昌以自己 20 年来在中国西南民族服饰文化田野调查积累的 10 万幅图片、1000 小时视频影像资源和 1500 件(套)民族服饰藏品为基础,在古岳艺术馆的二楼 ② 远景规划建设“中国西南民族服饰艺术博物馆”,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东盟民族服饰艺术博物馆”。该博物馆的功能不仅展示中国西南民族服饰文化,还着力于“一带一路”中国礼物的研发、广西少数民族改良服饰设计等。2017 年,该博物馆举办了“梁汉昌民族服饰文化摄影展”,建设了“广西民族服饰文化数据库”。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晓莉,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市委书记王小东先后视察了古岳艺术村并给予肯定。3.广西壮族非遗文化符号古岳工作站2017 年 11 月,广西文化厅批准广西古岳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申报方案,在古岳文化艺术村设立“广西壮族非遗文化符号古岳工作站”,成为广西首批五个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之一。该工作站基于振兴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和扶贫的目的,进行壮族服饰种染纺织体验及传承培训、壮族五色美食文化体验及传承培训、壮族“干栏”木构建筑体验及传承培训、壮族民歌学习表演体验及传承培训等,为农民培训致富技能。(三)古岳文化艺术村筹建项目1.刘三姐露天电影公益项目电影《刘三姐》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刘三姐》电影中脍炙人口的山歌是几代广西人的情怀和记忆。艺术村计划借助古岳壮族生态美术馆的“刘三姐电影露天影院”,针对入驻古岳艺术村的国内外旅客无限次数播放经典电影《刘三姐》,大力宣扬广西代表性文化符号,针对本地观众播放我国民族题材经典影片,弘扬民族文化。2. “乡音”采集室乡音是每个地区标志性的元素符号,是每个外出游子的“乡愁”。古岳文化艺术村计划在古岳艺术馆中建立一个“乡音”采集室,具体措施是设计一个日常用语的汉语范本,把到访古岳艺术村能讲母语方言的人请到录音棚,用其家乡话表达出来,录制成音频,建立方言资源库并做成软件及App,以此保留人类宝贵的语言资源,让今后到古岳文化艺术村游览的客人能够通过语音软件和App 听到各种日常用语的全国各地版本。3.特色民俗及农家美食古岳坡中还保留有不少闲置的壮族传统民居,根据“一户一品”的理念,运营企业策划与村民合作,开发古岳坡 10 座闲置的传统民居、改造 30 座现代民居 ③ ,作为文化商店、文创工作室或农家美食体验店进行租赁,盘活村民闲置资产,为村民和投资人双方获得收益。4.古岳《梦壮乡·夜歌圩》实景演出广西古岳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计划 2018 年依托古岳坡的壮族民居和壮族文化资源,借助振兴传统工艺“古岳工作站”培训工作的人力资源,联合传承人和民歌培训学员以及当地村民来打造①这些引进的艺术家都与广西古岳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即创作上保持个人独立性,作品纳入古岳文化产业公司“古岳艺术银行”运营范畴,共同探索引导文化艺术品消费的途径。②2017 年 8 月,南宁市青秀区政府将古岳艺术馆二楼交由梁汉昌团队管理,期限为 20 年。③只开放一楼,约 150 平方米左右。④“经营—— — 转让模式”指的是由政府对文化产业园区进行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并拟订园区的发展方向,而园区的其他配套建设及经营和管理则完全委托给民间企业来完成,企业提出整体的软、硬件规划构想,并需经政府审议通过。是 PPP 投融资模式的一种。66万方数据

 一台游客能参与其中的《梦壮乡·夜歌圩》乡村实景演出,以填补古岳文化艺术村晚上没有娱乐活动的空白。二、古岳文化艺术村的经营模式及优势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了“田园综合体”的全新概念。作为新兴的“田园综合体”,古岳文化艺术村按照资源整合的理念,由南宁市青秀区政府进行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并拟定发展方向,其余特色项目及经营管理则分成两个板块分别由广西古岳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巴弗罗公司负责建设运营、提出整体规划构想并实施。在经营模式上,主要采用“旅游 +”的思维和模式,以文化创意、农牧业体验等为基本依托,推动旅游与农牧业、文化休闲、文创产品制作、特色产品开发、酒店民宿等产业进行融合,使一二三产业在古岳文化艺术村这个田园综合体相互关联、形成链条、融合发展,构建成一个多业并举、有效增值的产业综合体。盈利方式主要有传统工艺体验培训、艺术品租赁收入、酒店、特色牧业产品等。古岳文化艺术村的优势首先在于其个性化定位。个性化定位的核心在于特色主题,艺术村就很明确地以壮族文化传承作为自身核心资源,针对国内外旅客提供五方面的文化体验 ① ,带动广西文化符号文创产品销售,从而衍生到文化旅游和壮族演艺精品观赏;同时以艺术作为古岳文化艺术村的发展主题和壮族文化载体,引进艺术家工作室和民族技艺传承人工作坊,建立“艺术银行”—— — 艺术品租赁服务平台来为艺术家获得盈利。艺术村的特色主题十分明确,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壮族文化艺术及农牧业体验区。随着艺术村文化品牌影响力增加以及文化品牌对农户的反哺 ② ,农民会在房租、餐饮、劳务、特色产品方面获得更多经济方面的增收。其次,古岳文化艺术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其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关键在于建立艺术村内部的“文化共生系统”,即处理好艺术村与企业、艺术家的关系。为保证艺术村的长久发展,辖区政府、运营企业和入驻艺术家的利益方向要一致。艺术村入驻的都是艺术家和少数民族技艺传承人、艺术机构,在产业范围上比较好界定,避免了入驻企业多而杂乱从而导致激烈竞争有限资源的情况。古岳文化艺术村文化特色鲜明、艺术主题明确、发展方向清晰,保证了艺术村的可持续发展。三、古岳文化艺术村初具影响力自 2016 年 1 月以来,艺术村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文化艺术氛围逐渐形成,前来参观考察和游玩的各地政府代表团、机构团体和游客人数在 10万以上。2016 年国庆节,在古岳文化艺术村内举办了“缤纷花雨湖 艺术古岳坡”文化旅游节;2017 年10 月,举办了音乐艺术交流中秋赏月活动;同年12 月,开展了古岳非遗音乐季暨壮族歌圩保护传承系列活动。此外,还有艺术创意市集、 “我们的三月三”文艺展演、艺术家工作室创作邀请展、艺术作品展、传统工艺展演等。2017 年,公益短片《母亲》还在古岳文化艺术村取景拍摄;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联也将“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晋京作品展览”的“民族服饰”板块特别指定由广西古岳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等。这些活动逐步显现了古岳文化艺术村独特的艺术氛围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目前在古岳壮族生态美术馆挂牌的单位和机构有广西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广西艺术学院实践基地、 “友茗堂”艺术交流中心、中国—东盟民族服饰交流中心、中国民主建国会广西区直文化支部研习基地、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壮锦产业基地。四、古岳文化艺术村存在的问题(一)旅游产业功能不足,产业融合性差,产业链短古岳文化艺术村现在仍处于文化艺术集聚阶段,而非文化旅游产业功能阶段。目前,艺术村入驻的主要是艺术家工作室,规模比较小,现有产业链主要集中于文化艺术展示、艺术品租赁两个环节,产业链短,集聚力不足,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和关联产业的带动作用小,业态比较单一;而参与经营的两家企业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发展目标也并不相同,使村里的一二三产业不能有效融合发展。古岳文化艺术村已经有了适合自身的开发运营思维,至于怎样长久发展成为规范性的模式,十分考验开发运营企业的智慧。此外,由于我国现行《合同法》规定:

 “建设用地租赁期限不得超过 20 年,超过部分无效”。该规定导致有意入驻的艺术家及艺术机构犹豫不决,影响到艺术村的长期发展和文化艺术产业集聚。①五方面的文化体验,即壮族纺织染绣服饰文化技艺、壮族干栏建筑文化技艺欣赏、壮剧山歌赏析、壮族五色香糯美食文化品味体验、文化艺术作品观赏交流。②即指导农户形成“一户一品”特色文化产品制作或提供特色文化服务。67万方数据

 (二)资金实力弱,引导和扶持不足,农民参与性不强古岳文化艺术村刚刚起步,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完善。与城市商业街以大型地产开发商为主导的营建方式不同,古岳文化艺术村以辖区政府为主导,由新成立的古岳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巴弗罗牧业旅游公司建设运营,资金实力弱,政府财政补贴不足,再加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限制多,项目难以开展。虽然田园综合体建设应该...

篇五:乡村振兴案例分析大赛

第21卷第3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21 No.32021 年5 月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May 2021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基于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典型案例分析赵廷阳 1,张  颖1* ,李怡欣 2( 1.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2.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83 )   摘   要:乡风文明是新时代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乡村善治的主要体现,是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强有力保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农业农村部为更进一步落实中央精神,组织开展了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遴选征集工作。经村级申报、省级审核、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遴选了21个案例为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以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典型案例为基础,对全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乡风文明建设还存在基层干部认识不足、文化阵地建设较弱、有组织的文化活动开展不够、陈规陋习依然存在、缺乏专业人才、财政投入不够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出加强基层党建、开展文化活动、优化财政结构、推进移风易俗、提升文化价值等对策建议。关键词: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文化振兴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9 - 9107 (2021 )

 03 - 0046 - 08 收稿日期:

 2020 - 11 - 25  DOI :10.13968 / j.cnki.1009 - 9107.2021.03.06基金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 2019 - GMC - 034 )作者简介:赵廷阳,男,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通信作者一、研究背景乡风,即乡村社会的风尚或者风气,是村民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传统信仰、价值追求等方面的集合,是经过千百年生产劳作生活的沉淀,是在社会历史变革和政治文化的熏陶下诞生的乡村习性和村民的精神风貌 [1 ] 。新中国经过 70 余年的建设和发展,乡村整体上形成了文明和谐、健康有序的好风气,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了良好的基础 [2 ] 。但是部分封建文化在乡村社会根深蒂固,一些陈规陋习在乡村仍然存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包含五个大的方面: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施农村全面振兴总体规划,文明乡风建设是强而有力的保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不论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还是从乡村振兴的战略入手,建设文明乡风都以其绝对重要的地位体现在国家整体部署规划之中。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从生产力的绝对不足转变为发展不够充分、分配不够平衡。文明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需求,目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早已超越了物质上的富有,更要求精神层次的满足。因此,在广大农村,要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和精神追求,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必须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3 ] 。(1 )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的根本是意识形态的进步。首先,乡风文明能够帮助村民接触先进科

 学知识和社会文化,潜移默化地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其次,可以创建良好的乡村人文环境,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使乡村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再次,可帮助村民改变单调陈旧的生活方式,接纳认可文明现代的生活方式 [4 - 5 ] 。(2 )乡风文明是贯彻农村全面振兴规划的落脚点。乡村全面振兴有五个维度的要求:乡村产业发展、自然环境适宜、乡风和谐健康、村镇治理高效、村民生活富足。乡风文明为振兴乡村提供智力支持和内在活力,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是以人为本,表现为村民物质生活富裕,精神世界满足,综合素质提升。而良好的乡风文明能够从思想上改变落后的观念,帮助村民摆脱陈规陋习的束缚,追求精神富足;还可以从源头上为村民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提供支持,为村民全力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3 )乡风文明是构建现代化乡村的坚强支柱。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让村民加强自己当家做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发维护村规民约,积极参与乡村公共事业;乡风文明建设还可以推进依法办事和行政民主进程,全面落实国家基层政治民主建设要求,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从而顺应我国治理体系以及综合治理改革。同时,文明的乡风是村民的内在追求,更是他们的发展宏愿,可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精神追求,丰富村民的精神家园,提升群众综合素质,营造出健康积极的社会氛围,进而使村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等11个部委在2019年9月联合发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乡村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坚决遏制农村 “天价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还不起’,以及孝道式微、农村老人‘老无所养’”等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 [6 ] 。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首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各省(区、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响应、精心组织,共报送了 78 个案例,经过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最后评选出 21 个首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本文基于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典型案例的总结,分析目前全国文明乡风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深化乡风文明建设的建议。二、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做法乡风文明的持续有力推进,让农民的思想境界焕然一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广大农村孕育出更多的淳朴乡风民俗,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邻里相助、公正诚信、孝悌仁爱等道德风尚正在日益形成,农村吹起现代文明的新风,村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得到极大提高 [7 ] 。

 2019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广泛收集、推荐,遴选出了第一批村一级“乡风文明建设”成功示范案例,根据每个村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和主要内容,将典型案例分为“党建引领、遏制陋习、创新引导、阵地建设、活动带动、文化引领、典型示范”等七种模式。1.党建引领类。以党建引领来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模式,是广大乡村采取的最广泛、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具有全局性、主动性、协调性等特点 [8 ] 。以党支部为引领,以党员干部为标杆,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通过党员活动日为党员干部精神上“补钙”、思想上“充电”、工作上“加油”,使之成为传播文明的主力军。案例1 :云南省宾川县罗官村发扬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量、组织功能,搞好大众宣传、凝聚群众力量,将群众组织起来参与到移风易俗工作中。组建移风易俗领导组,由村委会统筹,以村小组为单元,明确各单元负责人及工作职责。党员积极带头,采用“党建 + ”的组织策略,带动村集体树立文明乡风。村组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红白理事会管理,理事长主要由党员担任,村级理事分别联系挂钩小组一级的理事长,带头执行红白理事会规定,从自家开始简办客事,形成了“大理事+小理事”红白理事会网格化组织模式。通过党建引领村民向上向善,对群众进行无形约束,扼制铺张浪费和7 4   第3期                赵廷阳,等: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

 攀比之风,破陈规除陋习,把客事简办的倡导内化成全村村民的自然选择。2.遏制陋习类。遏制乡村陋习是推动乡风文明的有力举措之一,具有针对性、地域性 [9 ] 。在乡村建设中注重发挥民主协商与群众自治的作用,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等相关规定,广泛开展“遏制陋习、倡导文明新风”行动,使陈规陋习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婚丧嫁娶一概从新从简,减轻人情负担,尊老敬老的风气日渐形成,村民获得感明显提高。案例2 :天津市北辰区韩家墅村从迷信活动和聚众赌博下手,展开强有力的移风易俗行动。依据群众认可的原则,发扬群众自我监督作用,依照六步决策法的科学流程,制订了《韩家墅村规民约》。《民约》强调群众自我管理,发扬村民的管理自主性,提升村民的治理参与感。如婚丧嫁娶一应从新从简,其余繁复宴席一概取消,约定民俗活动的规模和标准,不准在活动中搞封建迷信等不良活动。经过移风易俗行动,韩家墅村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2018年村级收入达1.92亿元,上缴利税4 800万元,村民共享村集体红利1.1亿元,实现精神文明和生活富足双丰收。3.阵地建设类。基层文化阵地是推进乡风文明的载体,是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精神世界的平台 [10 ] ,通过阵地建设推动乡风文明的模式,具有实用性、快速性,群众参与度高,但该模式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对地方的经济实力有一定的要求。案例3 :河南省开封市张庄村着力于文化阵地建设,成果显著,已落成图书馆、戏院、书画院和民俗馆等一系列文化产业设施,同时建成了设备齐全的文化广场,广场上有完备的健身设备,也有先进的电子大屏,从多方面满足了村民的文化需求。案例4 :辽宁省庄河市鞍子山乡山海丰村新修建6个文化广场,其中3个党建文化广场,并修建了党建文化长廊,将党建文化的感染力和群众活动的多样性相结合,组织策划的文化活动颇受村民欢迎,形成了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热烈景象。案例5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东茗乡后岱山村通过完善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重要作用,村文化礼堂天天开放、月月有活动,礼堂成为村民参与文化、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重要场所,2018年入选五星级文化礼堂。村里还出资收回闲置农房,将其打造成为农家书屋,藏书达 2 500 册,为村内留守儿童、农闲老人提供阅读场所。寒暑假定期开展“春泥计划”活动,为村50名幼小学生提供假期学习阅读场所。4.活动带动类。以开展各类活动带动乡村群众,从而推动乡风文明,是最受广大乡村群众欢迎的一种方式 [11 ] 。开展的活动具有带动性、趣味性,比如通过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或是以广场舞比赛、方言相声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开展活动,既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又营造了文明乡风的浓厚氛围。案例6 :山东省曲阜市武家村结合传统儒家优秀文化,依托新时代文化实践中心,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活动,以悠久的传统道德文化,结合新时代精神文明,为乡风文明注入强劲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一是开好讲座。把乡亲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优良家风搬上讲台,把儒学经典和农学科技请上讲台,把通俗文化带下讲台。二是做好评选。开展“文明乡邻”评选活动,评乡里事,奖乡里人,扬乡邻美德,正文明乡风。三是组织帮扶。组织帮扶志愿团队,党员带头群众拥护,推进移风易俗环境美化工作。四是开展文艺活动。组建村民文艺队伍,腰鼓队、广场舞、健身拳,集中村民好点子,调动村庄好资源,让村民深入参与文化集体事业,成为文明实践中台上台下的真正主角。五是举办传统庆祝。振兴传统大节文化,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把传统优秀文化的韵味渗透进现代生活中。把文化传统故事和优良习俗与传统节日的欢庆活动融为一体,让传统节8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1卷

 日融合娱乐休闲,寓教于乐全民共享,文化经济双繁荣。5.创新引导类。以创新的方式来引导乡村群众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是一种能带动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 [12 ] ,具有创造性、调动性。通过持续的引导让群众潜移默化地改进不良的行为方式,使他们在融入乡风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有参与感、获得感,从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案例7 :四川省眉山市万年村创新开展“道德超市”项目,由村民大会协商制定实施细则,建立积分累计兑换机制,把村民优良道德与乡村公共事业挂钩,发动党员和群众参与文明乡风建设。“道德超市”策划实施包括三方面:一是在村民自治探索中,以入户调研和村民大会为手段,以村组干部和驻村干部为骨干,协商议定“道德超市”积分和兑换细则,彰显村民治理的优越性。二是依据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要求,对村民先进道德进行细化分类,建立积分项。设立积分发放兑换账目,严格贯彻“道德超市”实施细则。每年竞选“道德之星”,鼓励村民学习榜样,形成良好习惯。三是将“道德超市”积分纳入全村公共建设体系,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道德积分不仅可以兑换商品,更与乡村创新发展基金挂钩,在提升村民道德素质的同时,鼓励村民积极加入乡村治理队伍,让乡风文明强势助力经济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6.文化引领类。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养料,传承扬弃民俗文化,从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这种模式具有延续性、差异性 [13 ] 。重新关注民俗艺术、传统技艺等传统文明遗存,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文化产业常兴旺,让村民生活常富足。案例8 :上海市宝山区月狮村着力于乡村历史文化建设,建设村史馆,展现本村的发展经历、历史变迁、红色记忆,继承前人乡贤的优良传统,发扬良好家风、村风,延续“乡愁”文化。同时还大力保护非遗文化,把传统手工作坊龙狮坊、美食坊作为乡风阵地,开展文化品牌活动。承接月浦镇花艺节等民俗文化活动,在节日庆典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案例9 :青岛胶州市律家庄村成立孔子学堂,聘请国学老师到学堂传授传统文化,让村民从内心深处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好处,丈夫道、媳妇道、夫妻道、婆媳道每个人都能琅琅上口,并且每个人定期上台分享学习心得,从而落实到生活当中去,让整个村庄认同接纳德孝文化。通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律家庄村人人律己、家家齐家、全村兴庄,形成乡风文明实践新风尚。7.典型示范类。以典型人物、事迹来引领带动乡村群众,既是对优秀的人物、事迹的充分...

推荐访问:乡村振兴案例分析大赛 案例分析 振兴 乡村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