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统计局乡村振兴战略7篇

统计局乡村振兴战略7篇

发布时间:2023-04-17 10:15:08

统计局乡村振兴战略7篇统计局乡村振兴战略 RegionalEconomy区域经济1902019年5月 www.chinabt.netDOI:10.19699/j.cnki.is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统计局乡村振兴战略7篇,供大家参考。

统计局乡村振兴战略7篇

篇一:统计局乡村振兴战略

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190 2019年5月

  www.chinabt.net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9.10.190清河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研究 ①

 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统计局

 刘春红

 王月红

 潘兰芬

 宋淑敏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本文分析了清河县实施乡村战略振兴的现状、重点和难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清河县实施乡村战略振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经济发展

 人才建设

 问题研究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298(2019)05(b)-190-02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清河县地区在2017年的扶贫中,我们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补短板、兜底线,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扶贫工作,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304万元,产业扶贫覆盖率达93%,贫困户获得分红370万元;提高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报销医疗费用358万元;减免、补助贫困家庭学生资金50万元,3693人稳定脱贫。民生保障工作,争取上级资金7855万元,实施公租房项目7个,建设公租房1670套。改造农村危房240户。发放低保、五保等各类补助救助金2865万元。教育工作,县直一小教学楼等15个学校项目投入使用,六中宿舍楼等6个项目加快推进,本县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卫计工作,120急救指挥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一期顺利完成,油坊、连庄2个镇卫生院被评定为国家级“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清河被评为“全省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文化旅游工作,举办全国京剧票友邀请赛、第三届山楂花节、 “一月一剧”惠民演出,羊绒小镇、贝州古镇被确定为省旅游重点项目,清河获得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平安建设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开展安全生产、信访积案百日攻坚行动,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同时,县人防科技馆建成投用,领秀清城小区被评定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国土资源、监察司法、审计统计、妇女儿童、县志档案等工作也都实现新进展。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自2009年以来,我国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在持续缩小,但到2016年时,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仍然高达2.72:1,使得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比较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时我国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仅占城镇居民的36.8%,使得我国的农村发展存在着严重的阻碍,在我国的清河县地区虽然到2017年为止,总体的经济水平在稳定持续发展,但在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比较低,条件仍比较艰苦,与清河县的一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清河县的一些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然比较薄弱,农村地区的发展成为制约着我国进入小康社会的短板,而在农村中实现农村的农业现代化是加快我国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为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重要措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实现我国农民走上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从目前清河县的发展状况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从各个方面协同解决才能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发展,目前需要重点解决人才短缺、资金短缺、农民增收难三大难题。2.1 人才短缺的难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短缺成为制约着农村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清河县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向城市里迁移,这也就导致在农村中多数为低学历人员,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一支高学历的人才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多数的年轻人也在不断的向城市中迁移,导致农村中的老龄化现象就更加的严重。在农村发展人才的培养中,不仅需要能够为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还需要能够为农村的现代发展中的各种非农业领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此,如何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吸引和培养各种能够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人才,将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急需解决的难点。2.2 资金短缺的难题整体来说,资金短缺是制约着清河县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虽然我国在资金的供给上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一方面,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发展比较欠缺,不能适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到目前为止,清河县的一些农村地区仍然缺乏低下管网、污水处理、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农村地区的医疗、文化、教育、社会保证等与城市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受融资渠道的影响,发展水平较低,自我积累能力有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过程中很难保证资金的大量供应,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而这些大量的资金从何而来成为一个难题。2.3 农民增收难的难题整体来说,现阶段本县的农民收入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与城市地区的收入差距正在不断的缩小,但从现实情况来说,农民增收不是依靠农业发展,而是到城市中进行打工,依靠城市的产业支持,这也就导致在农村地区,农业对于农民的增收贡献度较小。在2016年的农民可支配收入中,财产净收仅占2.2%,表明虽然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但不是依靠的农业和农村,这就需要城市产业来支撑,导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由于农村中没有坚实的产业支持,缺乏足够的就业岗位,很容易造成农村衰落,需要实施乡村振①基金项目:邢台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 课题批准号:xtskfz2018015)。万方数据

 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

  www.chinabt.net

 2019年5月 191兴战略过程中改变这一促使农民增收的模式。随着发展阶段和国内环境的变化,目前支撑农民增收的务农、务工这两大传统动力已经逐渐减弱,而转移净收入也将会受到 “天花板”的制约,未来农民增收的难度日益加大。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民进城务工及务农来增收的动力正在逐渐地减小,农民依靠这两大传统增收方式的转移净收入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未来的发展中,农民增收的难度在逐渐的加大,同时,在一些农村地区的扶贫攻坚过程中,贫困人口受到了政府大量的资源支持,对一些处于贫困边缘的人口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使得我国的贫困人口在减少,但低收入农民的人均收入可支配发展较慢,一些地区的农民增收较为困难。3 解决乡村振兴战略中难点的措施3.1 提高农民的职业素养和科技文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农民作为乡村发展的主要主体,就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全体农民的职业素养和科技文化水平,建立健全农民职业制度,充分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农民的主体作用。只有整体的提高 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才能充分的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从根本上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需求。在清河县地区培育壮大食全十美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益客现代农业生态园、河北宏望食品产业园建设。大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新增农业科技示范主体30家,积极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性家庭农场,县现代农业园区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实施投资1800万元的葛仙庄镇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试点项目。积极培育“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提升“清河里”区域品牌知名度,打造龙头带动、特色鲜明、品牌响亮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3.2 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大力建设现代农村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在农村地区的投资融资渠道比较贫乏,投资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一个适合农村地区融资投资的机制,实现多渠道、低成本的融资,才能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巨大资金缺口。充分的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坚持农村优先发展的策略,政府部门对进行农村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家、大学生等进行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到农村进行发展,来参与农村的建设,促进农村的振兴,由政府部门来吸引更多的城市资本进入到农村中,提高相关的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清河县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农村环卫一体化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0公里,重建桥梁6座,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打造生态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农村治理模式,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培树文明和谐乡风。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探索盘活用好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办法,激活农村资源,完成2个镇、79个村灌溉用水水价改革,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3 深入开展“蓝天”“碧水”行动,大力开展“绿地”行动制定三年攻坚计划,打好散乱污企业、散煤、燃煤锅炉、扬尘、机动车尾气治理组合拳。按照上级要求,科学落实企业错峰生产制度,有序推进清洁供暖,持续减少污染排放。落实县镇村三级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完善信息化监控平台,设置覆盖城乡的监测点,开展环保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本县空气质量好于去年水平。

 扎实开展“碧水”行动。抓好地下水综合治理,实施投资6300万元的农业灌溉项目,完成投资6500万元的农村生活用水置换项目,解决23.8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和河流断面监测,完成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改扩建、污泥集中干化处理工程,整治纳污坑塘和农村河渠,确保水环境持续改善。

 另外,大力开展“绿地”行动。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有序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大运河西岸绿化、通道绿化等工程,全年新增造林2万亩、植树110万株。同时,广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庭院创建活动,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行动自觉。3.4 打好脱贫攻坚战,让群众更有温暖感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严格落实责任帮扶制度,完善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确保7000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安排扶贫专款1550万元,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加大政策兜底保障力度,不折不扣落实好医疗、教育、低保等扶贫政策,确保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生活有兜底,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坚持阳光扶贫,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专项治理,严格监管扶贫领域资金使用,严惩扶贫领域违纪违法行为。

 4 结语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想不断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就需要改善以往的农民增收方式,建立合理的发展机制,不断的提高农村地区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自身的资金引导作用,以优先发展农村地区为目标,不断地吸引外资到农村中,解决资金需要,同时需要不断的激活农村的闲置资源,积极发展农村地区的生态旅游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实现乡村地区的振兴,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R].新华社北,2018-02-04.[2]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EB/OL].凤凰网资讯, 2018-03-23.[3] 叶兴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改革创新[N].中国经济时报,2018-01-10.[4] 蒋和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可借鉴发展模式[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6).[5] 傅国华,李春,郑凯.分层精准施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J].新东方,2017(5).万方数据

篇二:统计局乡村振兴战略

18年第8期提升统计服务 努力担当作为切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统计保障记者:章局长,您好!近年来,衢江区统计局在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受到区委、区政府的肯定。请问衢江区统计局是如何立足职能推进现代服务型统计建设,服务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章李华:首先,非常感谢贵刊对衢江区统计工作的关心、关注。近年来,我局主要以坚持“四个导向”为抓手,积极推进“面向领导决策、面向社会大众、面向统计基层”的现代服务型统计建设,不断提升和扩大统计数据、统计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一是坚持决策导向,提升服务精准性。我们紧紧抓住当好党政领导决策参谋助手这个着力点,及时了解、掌握领导关注经济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做到党政领导决策需求在哪里,统计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注重自我加压,深刻理解、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捕捉经济发展热点信息的能力,准确把握统计调查研究的方向,提高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每年我们提供区委、区政府有较高参考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 10 余篇。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提升预测预警能力。建立《全区主要经济指标预测预警机制》,做好主要统计指标完成情况预警预测,加强重点企业、项目的动态监测。对经济运行出现的短板和薄弱指标、异常指标、距离目标差距较大的指标做好综合分析研判,找准影响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突出问题对策研究,及时为领导和职能部门提供有较高参考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的统计咨询建议。2017 年,衢江区委、区政府根据我们统计数据监测预警分析情况,先后召开全区项目建设和扩大有效投资“六比六看”推进会、全区推进农民增收工作会等,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推进和有效落实。三是坚持服务大众导向,及时发布数据信息。我们坚持运用《衢江区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衢江区服务业统计资料》、《衢江统计年鉴》等统计产品;运用衢江统计信息网、阳光政务、衢江广播电台、《今日衢江》等载体,及时通报、公布年、季、月度全区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和数据信息。坚持为区“两会”提供涵盖主要经济指标《数说衢江》,方便代表委员直观了解全区经济发展状况。2017 年,共编写《衢江统计分析》39 篇,提供有关经济指标方面材料 30 余篇、《衢江区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大小手册12 期;上报各类信息 100 余篇;为乡镇、区级各部门提供统计数据咨询服务 130 多次,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四是坚持夯实基础导向,强化面向基层服务。以提升基层统计人员履职能力为切入点,改进培训方式,推出集业务讲解、难点解答、讨论交流、经验分享为一体的统计业务小班化培训模式。坚持重点培训、顶岗培训两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即每半年举办一期企业的新进统计人员的重点培训,对新招录的乡镇统计员到区统计局顶岗培训 6 个月。加大业务培训力度,2017 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培训23次,培训900多人次。2018 年,分两批组织全区乡镇、部门分管领导及统计员 150 多人到高校进行综合素质提高培训。加强现场检查指导,组织干部深入基层、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听取意见,摸实情,检查、指导统计基层规范化建设。每年对乡镇、重点企业、投资项目及新入统企业检查、指导不少于1 次。加大对乡镇统计支持力度,□ 本刊记者— —访浙江衢州市衢江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章李华局长访谈45万方数据

 STATIS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2018年第8期补助乡镇经济、农业普查“两员”补贴等经费100多万元。记者:各项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您能介绍一下衢江区统计局在营造良好外部工作环境上所采取的一些主要做法吗?章李华:我担任统计局长近一年来,深切体会到,做好统计不能统计部门自己一人唱“独角戏”,必须要各方支持配合、关心关注。因此,我们主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抓住区委、区政府重视统计工作的良好契机,借势推动统计各项工作的落实,调动各方抓统计工作积极性。二是主动对接,积极作为。围绕重点工作,积极加强与省、市统计局对接,争取上级统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三是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密切与区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共享数据信息,共同分析研判重点经济指标,齐心协力抓准统计数据。四是大力宣传,树好形象。通过多种宣传形式,积极开展统计业务知识、统计法律法规、优秀统计人员风采形象等宣传,营造依法统计氛围,树好统计形象。记者:据我了解,当前,衢州市委、衢江区委正在干部队伍中开展大整风行动,请您谈谈衢江区统计局如何在大整风行动中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的?章李华:我们利用大整风的良好契机,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树好用人导向,突出事业为上选好干部,突出素质提升育强干部,激发人才活力,进一步提振全体干部在新时代干事创业精气神。一是完善干部岗位管理考核办法。加大对重点工作、工作实绩的考核力度,对考核结果靠前的干部,在承担重点工作、重要专项工作或在其他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个人,在政治上给予更多关心,经济上给予倾斜,发挥考核指挥棒的正向激励作用。对重点工作“一票否决”,将落实上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不力被督查通报等情节较为严重的情况,在年终考核中予以一票否决。二是加大干部教育培养力度。抓好大整风系列学习讨论,开好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两个民主生活会,认真查摆问题,剖析思想根源,列出问题和整改两张清单,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精神,提升统计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和综合素能。调整、优化科、室干部搭配,抓好干部传帮带。坚持选派年轻干部上挂锻炼,促进年轻干部成长。健全干部内部岗位交流制度,实行年轻干部跨专业交流和学习,规定年轻干部在做好本专业工作的同时,每年学习 2 个以上其他专业业务知识,确保关键时刻有能力担当作为。三是落实厚爱干部激励措施。落实干部健康体检、职工疗休养、住院探望、生日慰问等干部福利政策,落实有关经济待遇;对乡村统计员、调查员生病住院、遇到困难及时走访慰问,送去关爱,倾力打造温暖团队。记者:2018 年,衢江区被中农办列为“乡村振兴”联系点、被浙江省农办列为全省“乡村振兴”先行先试区,请您介绍一下衢江统计局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和研究?章李华:为助力衢江区“乡村振兴”先行先试区工作,根据浙江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 农 业 农 村 现 代 化 行 动 计 划(2018-2022年)》提出“加强乡村振兴统计体系建设,推进数据开发应用”要求,我们研究制定《衢江区统计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向省、市局上报“要求将衢江列为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试行试验区的请示”,多次与省、市局开展对接,积极开展研究和探索,并被列为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观察点。与此同时,我们围绕监测评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逐步转移农业农村统计工作重点。首先,用好、管理乡村统计数据。对涉及“乡村数据”及时整理提供和向社会各界公布,做好分析和解读;建立干部联系乡镇制度,深入开展走进“乡镇、部门、企业和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四走进、常走访”活动,加强乡村统计基础、数据质量检查指导。其次,有重点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村居民收入以及涉及乡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服务业、贸易等数据的统计监测工作;第三,借助统计局数据丰富优势,围绕新农村建设、乡村产业、生态环境、农民增收等开展好全方位、多视角统计分析服务工作,总结经验和做法,分析存在短板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各级领导提供优质服务。第四,探索建立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在省、市统计部门指导下,在现行统计制度基础上,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积极研究和探索建立一套符合区情的乡村振兴战略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公正反映我区乡村振兴战略进程。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愿衢江统计事业再上新台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新成效。46万方数据

篇三:统计局乡村振兴战略

研报告:镇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思考与对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现以 xx 市 xx 区 xx 镇为例,剖析乡村振兴的难点及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深刻认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农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本,经济发展如果没有农业产业的支撑,那将是空中楼阁。农业的发展不仅保障了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也保障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更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xx 在 xx 是农业大镇更是农业发展的重镇, 有较多的农业龙头企业,如 xx 食品公司、xx 家居公司、xx 食品公司等,部分三产也为农业销售和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服务,如富春山居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勤旺生态农业公司等。

 2. 充分认识当前的短板和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质量总体偏低。xx 镇缺乏全方位的立体农业项目,高科技农业项目不多,农业加工型企业档次不高,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空间利用率不高、产出偏少。如:xx 农场的猕猴桃基地,虽有 xx 特供企业仓库冠名,也开发了猕猴桃酒、猕猴桃干等系列产品,但始终用原始的方法进行销售和加工, 不仅产量低,也无法拓展产业链,套养的畜禽没有

  形成规范化的养殖,仅够附近销售,没有更多的办法拓展市场。二是转型升级速度偏慢。农业产业规模较小、能级较低、重点不够突出,难以支撑经济发展,带动增长的效应不明显, 特别是水果支柱产业 xx 桃产品,xx 村种植的桃树生命周期已到晚期,花期、果期均严重影响桃产量的稳定和质量的提高,更新问题日益突出,加之村民危机意识不强,桃产业已相当危险。同样的还有 xx 密梨、xx 杨梅等。三是防疫意识有待增强。部分农业企业防疫意识不强,特别在养殖业中,对疫情防控不重视,认识不到位,工作不扎实,导致禽流感、非洲猪瘟、口蹄疫等疫病带来的损失较大。四是要素保障意识缺乏。缺乏合法用地的理念,部分大户急于求成,在用地保障方面缺乏意识,为减少审批程序、节约资金,擅自动工投产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旦查实,整改被动,损失不小。五是美丽经济的理念不够深入,村级组织的服务意识、引入意识不强,镇级组织的几个农事活动虽然成功,但缺乏留住客商的资源和条件,仅仅赢得了面上的热闹。

 3 3 .积极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新机遇

 (1)抢抓农业发展新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实施积极的农业项目财政补助政策,省、市、区都相继出台政策, 在支持农业发展,特别是在乡村建设、产业扶持、农民增收上推出了许多实质性举

  措。

 (2)抢抓区域融合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xx 区不断加大区域统筹发展力度,xx 要积极探索建立农业产业转移、农业园区合作等新机制,积极推动新四区和三县(市)进一步融入主城区,打造区域一体化格局。要根据不同村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选择一村一重点,推出一项有较大优势的农产品,与科研单位建立合作示范区。要主动出击,做好主城区溢出农业产业的承接,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落户。

 (3)抢抓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新机遇 十九大已明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调统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均衡协调发展,推动多规在空间布局上的合一性。为此,作为空间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基层政府,要牢牢抓住规划修编的机遇,充分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城乡建设空间、农业生产空间、自然生态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 为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合理的必要支撑。

 (4)抢抓本地已形成或即将形成的各种优势和机遇 年底,随着 xx 快速路、xx 复线的开通,xx 与 xx 城区乃至 xx 主城区将实现零距离融合,加上 xx 已腾挪出的空间资源、天生丽质的山水环境优势、团结向上的干部队伍优势,将会为 xx 的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5)深入理解用美丽经济提升乡村振兴的理念

  一要坚持与周边乡镇发展一体化,统筹推进区域联动发展,打造精品线路

 的延伸,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区域联动产业,形成资源集聚效应,推动美丽资源

 保护、美丽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促进区域产业抱团发展。二要加快美丽资源效

 益化,秉持“既要好看更要好用”的理念,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美丽资源和小

 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引导全镇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特别是要利用好美丽乡

 村、三改一拆的政策,综合利用拆整结合,整合农村各种闲置资源,向生态环境、特色文化、文明乡风要效益,加快把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三要花力

 气做好“外引”文章。要突出“大好高”项目招引。要主动利用乡贤会、招商

 组等,加大招商环境打造,点对点地进行项目合作;要积极推动上山村“xx”观光旅游项目再开发,加快 xx 村 xx 生态果蔬乐园的群众化推广建设。

 4 4 .如何持续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1)要做好要素保障 聚焦空间要素制约,科学推动新增建设用地,保障农业项目发展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科学合理规划项目,让立体农业全面发展;加大闲置用地盘活力度,充分保障创新型农业产业空间。要逐步扩大农业空间,适度推广农旅结合项目,配套餐饮、民宿、垂钓(娱乐)等娱乐设施,积极响应政府“xx 农夫乐园”和“美丽经济产业园”的号召,让各方游客

  来到 xx 的“十里花果” 线有地方吃、有地方玩、有地方住。同时,要加强和有关部门对接降低民宿项目准入制度,尽量多引进一些中高端民宿业;加快农合联的建设和发展,实施“小微企业信贷增氧计划和金融服务滴灌工程”,优化信贷政策和金融服务投放效果,加大对农业产业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为全镇农业项目提供较好的资金保障和风险保障。

 (2)要有开展优质服务的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是开展优质服务的基础,一定要有专业知识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要有刻苦奉献精神的干部队伍,优质服务是促进发展的第一要件,没有一流的服务,就不会有一流的乡村振兴成效。各级各类干部都要有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利益、为群众发展谋前程的初心,勇敢担当起推动乡村振兴的时代重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工作举措、更强的责任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以下内容供参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 思考建议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就“乡村振兴”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

 就 X 市来看,近几年来围绕建设美丽新 X 和全面脱贫奔小康目标,在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作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新时期党中央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且有很长的路要走。

 x 月中旬,X 市统计局民调中心联合 X 市统计局,按照X 省“乡村振兴”百村千户民调调查的通知精神,分四个组对部分 X 市乡镇进行了入户调查,并采取了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就 X 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对 X 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工作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梳理和汇总,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 X 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面临的现状 。X 市总面积 X 平方公里,辖 X 个乡镇、x 个街道办事处,X 个行政村(居委会)。其中行政村达 X 个。X 年 X 市总人口达 X.X万人,其中:X 年 X 乡村人口 X.X 万人(X 年未发布)。从以上数据可知,X 仍是一个农业大市。因此,X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要抓手。

 特别是今年脱贫攻坚进行决胜期以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工作扶持力度,使得 X 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稳定发展的显著成效。X 年(X 年农业普查数据暂未发布,用 X 年数据)粮食播种面积 X.X 万亩,总产量 X 吨;油料播种面积 X 万亩,总产量 X 吨;生猪出栏 X 万头,产量达 X 吨;造林面积达 X 亩……;X 年,X 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X 元,同比增长 x.x%。

 ( ( 一) ) 完善和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共同富裕。X.开展扶贫决胜攻坚任务。切实夯实扶贫举措,制定并下发了《X—X 年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工作计划》,要求推进产业、金融、就业、安居、教育、健康、兜底、设施、党建、社会等十大扶贫举措进一步得到落实。例如在教育扶贫方面,确保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落实“一提

  高”、“两降低”、“三全面”、“四保障”、“六倾斜”、“八免费”等各项教育扶持政策。全体市级领导带头,各乡镇办事处、各行业、各后盾单位、各驻村工作队统一行动,规范填写扶贫手册,夯实基础台账资料,宣传扶持政策、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X.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圆满完成。从 X 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启动以来,经过三年来艰苦细致工作,至 X 年底全部完成全市 X 个行政村的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在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积极盘活土地流转经营权,建立健全了农村土地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像 X“X 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农民油茶山面积 X.x 万亩,涉及农户 x.x 万户,其中对接贫困户 X户。有效地实现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效益,增加了广大农民收入,实现了共同富裕目标。

 X.优化收入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X 市人社局积极开展中介帮扶外出打工机制,坚持工资性、财产性、经营性收入及转移支付增长协同发力,促进农民收入扶持普遍较快增长,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鼓励农民将承包地经营权、四荒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政策补贴等通过折股量化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像“X 市 X 生态农业开发展限公司”,广大农民以土地入股,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形成了以茶文化为载体、集乡村休闲、餐饮娱乐的生态农庄发展

  模式,极大地调动当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渠道 ( ( 二) )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X.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X 市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建设美丽新 X 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至 X 年底,X 市建成遍乡农村公路共 X 公里。其中 X 年建成扶贫公路 X.X 公里,窄路加宽 X 公里,本级财政投入新建 X.x 公里。目前 X市 X 个行政村道路硬化全部完成,实现了村村通。并且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计划 X—X 年力争建成 X 公里农村公路,推进农村公路向进村入户延伸。X 年,X 市成立了书记任“河长”制的制度。X 境内流径 x 大河流(中小河流共 X 条)x 水河及 X河。目前护堤二期治理工程共投入 X 万元;中小型河流治理中,其中小水河治理投入 X.X 万元,浔江河治理投入 X.x万元;X 年止 X 市有水库 X 座(大型 x 座,中型小ⅠX 座,小ⅡX 座)山塘 X 处。X 年一年中,水库共完成投资 X.X 万元,山塘共完成投资 X.X 万元。

 X.各种资源向乡村合理流动,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大力做好农村创业扶持工作,为涉农项目要求金融部门尽量提供担保贷款业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工商业主返乡下乡

  创业。并引导一批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发展。产业成长了一批“公司+农户”模式的龙头企业。如“X 市 X 有限公司”及“X 市 X 有限公司”等等。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业开拓的各种休闲农庄。X 市制定并实施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计划,以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有效整合利用为纽带,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 x%左右。

 X.建立健全了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一个地方及至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优先发展和人才的拓展引进。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落实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全面改善乡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X 市 X 年共有乡村中小学 X 所,在校学生达 X 人,义务制教育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做到学有所育。X 市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改善条件。至 X 年底止,全市共有乡卫生院 X 所,新改建村卫生室 X 所(其中 X 年新建 X 所),聘用乡村医生 X人。做好农村特别是贫困户的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动态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 ( 三) )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幸福新 X X 。X.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X 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生态 X、实力 X、幸福 X、开放 X”活动,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建

  设生态宜居新 X。X 年,全市完成森林总面积 X 万亩,其中X 年新造林面积 x.X 万亩,建成速生林 x.x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X.X%,森林总蓄积量 X.X 万立方米,建成绿化覆盖率X.x%,绿地率 X.x%,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x.X 平方米每人。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一处,即“x 水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森林公园一处——X 竹海森林公园。最近,市委市政府实施了“百城千城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着力整治农村环境,重点整治农村垃圾、污水、厕所,大力治理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福分上转运一体化模式,推行分类施放、收集、运输、处置机制。推进厕所革命,完善农村公厕布点,积极创新生态公厕,全面普及农户家庭水冲式厕所,健全农村生活污水网管和终端运维管理服务机制,确保污水有效处理。

 X.农民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提高。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移居新 X,并在乡村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好媳妇、好公婆、X 好人等评选活动。X 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X 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均保...

篇四:统计局乡村振兴战略

区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培训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工作有关会议精神及工作要求,安排部署我区相关工作。刚才,再学同志和拥军同志分别通报了相关情况,提出了下步工作建议和要求。我都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担当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已经拉开序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体方针,要充分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工作为各级 “三农”决策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我国现行农村统计制度侧重于对农产品生产的调查,对乡村振兴战略,缺乏系统的过程控制和结果评价标准。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制度,充分发挥统计反映发展、评价发展、宣传发展、促进发展的职能,全面客观公正反映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全方位展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状态,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二)科学地度量各地乡村振兴战略进展程度。强化统计监测能够准确了解和把握实际进程中的各方面情况,从而有利于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关系,通过对不同地区监测结果的对比,找出各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制定有关决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前景等进行预测。动态跟踪乡村振兴的进展情况,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前景进行预测分析。同时,通过定期地向社会公布乡村振兴的进展情况,可以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明确主攻方向,增强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四)对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年度考核影响较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将运用统计监测结果考核评选先进县区、先进乡镇和先进村,并对乡村振兴工作进行排位,直接影响上级对我区乡村振兴工作的支持力度。

 二、把握总体要求,提升数据质量

 各乡镇、区级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推进落实。

 第一,要把握工作目标。通过全面统计监测、真实掌握我区“三农”发展现状,全面准确反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培育壮大、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新进展;全面体现我区乡村振兴战略攻坚战的成果,进一步擦亮我区农业“金字招牌”。

 第二,要把握内容要求。一是产业兴旺监测范围,农产品供给总量和供给质量,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生产安全

  水平,农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状况,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这是重点;二是生态宜居监测范围,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保障,这是关键;三是乡风文明监测范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情况,乡村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建设情况,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情况,这是保障;四是治理有效监测范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农村法治、德治建设,这是基础。五是生活富裕监测范围,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农村居民住房格局,农村社会化保障建设情况,这是根本。各乡镇、各部门务必要吃透监测内容,把握监测要求,才能做好监测工作。

 第三,要把握纪律要求。要坚持依法统计,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严防弄虚作假,坚决防止虚报、瞒报、迟报、漏报,不得伪造、篡改数据。要严守工作纪律,认真履行职责,坚决抵制各种干预行为,确保数据质量真实可靠。

 三、精心组织推进,确保目标实现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区级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要组建转班,今天参会的同志回去后要向主要领导做好汇报,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特别是我们今天来参会的分管负责同志和具体业务人员要认真对待本次培训,掌握统计监测要领,全力做好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工作。

  第二,要明确任务责任。区委农工委、区农业局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统筹安排乡村振兴统计监测报表数据采集工作,核准查实基础数据;区委农工委负责组织辖区龙头企业报表;区统计局负责维护管理数据平台,预警分析监测数据;区级相关部门负责组织搜集、核实、更新符合规定的监测对象信息;各乡镇负责原始数据的代报录入、审核工作。

 第三,要加强协作配合。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工作不仅仅是统计部门和农业部门的业务工作,此项工作涉及区级各部门、各乡镇、各村(社区)等方方面面。各级各部门务必要站在更高、更远、更深、更宽的视野来审视这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有序推进统计监测工作。

 第四,要加强培训指导。为开好本次培训会议,统计部门和农业部门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大家学习好、研究好这项工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学习机会,认真学习,遵守纪律,善始善终,弄懂实质,加强交流,共同提高,努力掌握好监测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统计部门和农业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业务指导和组织再培训,确保业务人员弄清、弄懂、做实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工作。务必在 3 月底之前完成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报表工作。确保朝天区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谢谢大家!

 

篇五:统计局乡村振兴战略

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2019.41段端磊2王 颖(1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摘 要] 农村实用人才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其在农业科技推广、带动土地有序流转、改变农村生产方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重要基础。

 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和实证研究法,在分析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文件以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和农业调查相关数据基础上发现, 农村实用人才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存在人才流失、分散、低端同质化严重,人才供需结构失衡,建设的积极性低,使得乡村振兴动力不足,各地发展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

 鉴于此,必须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地位,完善农村实用人才供给与培养,优化人才的结构与布局,改革人才的管理与评价机制,以优质的人力资源促进乡村振兴。[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实用人才;困境;路径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实用人才的困境及其路径探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由于长期以来的二元经济体制和政策倾斜,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日益严重。

 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 。农业农村的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多次对人才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农村实用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解决好人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农村实用人才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一、农村实用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 [作者简介]段端磊(1992-),男,安徽亳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王颖(1996-),女,安徽蚌埠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热点追踪:乡 村振兴16

 2019.4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向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做出贡献,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者 [2] 。这一概念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农村实用人才就是扎根农村,在农村带领广大农民建设农村的人。

 不仅包括土生土长的农村能人, 也包括大学生村官等外部输入的人才。

 第二,具备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人才之所以为人才就是因为在所从事的领域有着优于一般人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将从事的事业做得更好。

 第三,服务和带动,农村实用人才指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经验和掌握的资源,带动广大农民更好地整合和利用政策优势,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部分农村大量年轻优质人力资源外流,农业的发展逐渐成为半耕半工的“老人农业”,农村的发展缺乏活力,急需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引领农村发展,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一)实用人才引领促进农村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生产工具的现代化,同时还包括生产经营方式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但是生产经营方式多年不变,现代化生产和经营管理理念革新缓慢,归根结底在于人。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7 年全国大中型拖拉机 670 万台, 比 2012 年增长38.1%,年均增长 6.7%;联合收获机 199 万台,比2012 年增长 55.3%,年均增长 9.2% [3] 。

 虽然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减轻了农民的生产负担,改变了过去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现状,但是没有真正改变农村生产经营的方式,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的情况下,形成“半耕半工”的“老人农业” [4] ,在老人农业之下,受不正确的生产经营理念的影响,通过持续加大化肥投入量、过度使用耕地等传统、粗放、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来提高粮食产量, 加上单一种植低劳力的简单作物,使得粮食出现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的复杂局面,一般性、大路货产品供大于求,而优质、高端、品牌农产品短缺,有的农产品比如玉米库存高企,有的农产品比如大豆、奶粉供应不足则需要大量进口 [5] 。因而单纯的“老人农业”虽然能够维持生产,但是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革新,不可能真正地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必须有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能够更好地接受新鲜事物,有精力和魄力,改变旧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打破固化的供需失衡的种植结构,才能真正实现对农业的改造,推进我国农业转型升级。(二)农村实用人才带动推进适度规模化发展生产关系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对进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虽然我国曾建立人民公社,实行集体劳动、统一经营,但是由于与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符,严重限制了农民的积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包产到户、分散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集体劳动、统一经营,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对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分散经营的效益已经发挥至最大,必须变革生产关系,才能进一步提高生产力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 55 岁以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占 33.6% [6] , 去除其中兼业的青年农业生产经营者,55 岁以上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将占更大比重。

 他们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见证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同时也在这样的经营方式中被限制,不敢做出调整,顺应土地流转。

 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耕地面积为 1.13 亿公顷,其中流转面积 0.26 亿公顷, 占实际耕地面积的23.4%。

 由此可见,76.6%的耕地仍然是由承包者自家在经营 [7] 。

 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效益的必然选择,因此,推进农业新发展,打造农村发展新业态,急需农村实用人才通过探索新的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带动农村土热点追踪:乡 村振兴17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2019.4地有序流转, 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村发展新业态,为实现产业兴旺奠定基础。(三)农村实用人才在实践中改造农民观念相对于生产观念,生产工具一旦被生产出来将是生产要素中最容易得到推广的要素,对于农业而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关键在于研发,农民只需掌握其使用的方法,对于农民是较为简单的技术。

 但是农业经营管理和产品深加工等较为复杂,其推广和普及是改变农民的生产经营理念和提高其知识性技能,抽象的观念改造远远难于实际的技能学习,因而,农业经营理念和知识性技能的提高仍然较为缓慢。

 农村实用人才尤其是外出归来务工人员以及新乡贤企业家,他们懂得工业的发展形式,对产业的经营管理和布局有较好的了解,在推进农村发展中,运用政策优势,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村民就业,在实践的参与中,使得广大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逐渐改变其经营观念,在产品深加工中提高农民对延长农业产业链的认识,在农村实用人才的带动下,改变过去农业科技信息宣传推广的方式,在生产实践中改变农民的观念和提高其对农业科技的掌握程度。(四)新乡贤架起企业桥梁促进城乡融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其关键在于产业往来和要素供需互通,使得城乡发展得以相互取长补短,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但是在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城市的产业不会自发进入农村,而且产业和要素的互通都离不开的重要载体是企业,农村实用人才中农村企业家新乡贤不忘乡愁,对农村的发展关心备至,一大批的龙头企业,通过打造优质生产基地,带动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以产业融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乡要素市场的互通,架起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二、农村实用人才促进乡村振兴的困境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人才支撑。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对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等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农村实用人才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一)实用人才流失严重,乡村振兴人才缺乏一方面,现代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推拉因素除了更高的收入以外, 还有更好的职业、更好的生活条件、为自己与孩子获得更好的受教育机会以及更好的社会环境。

 在长期二元体制下,城市的发展远优越于农村,因而发展拉力大于农村, 使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各类专业人才不断流失。

 另一方面,农村内生性的人才本身较少,且培养和管理机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实用人才的各项培训和配套的政策衔接不顺畅。

 农村实用人才在家乡创业的过程中,虽然有各种政策的扶持,但是对于农业科技水平不高、信息相对闭塞等方面的短板,培训的精准度不够,以及农村各类保险制度不健全,使得农村实用人才的创业失败时,选择外出务工从事体力劳动职业,弥补在创业失败时的资金短缺。

 从而使得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线工作中农村实用人才缺乏, 阻碍了乡村振兴。

 据国家统计局2017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7 年农民工总量达到 28652 万人, 比上年增加 481 万人,增长 1.7%,增速比上年提高 0.2 个百分点 [8] 。

 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只有 579.1 万, 仅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的 0.6% [9] ,远远不能满足乡村振兴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需求。(二)实用人才“各自为政”,乡村振兴带动力不足当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各自分散经营,由于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和统筹机制仍然不健全,实用人才在个体经营管理中表现优异,但是“各自为政”,集聚不足,不仅自身价值得不到最大程度实现,而且其集聚效应也发挥不充分, 对全村的带动示范作用不足,热点追踪:乡 村振兴18

 2019.4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对解决“三农”问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此外,部分农村实用人才自主创业的项目,多为庭院式生产形式,规模较小,农村人才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较少,不仅不能形成集聚效应,延长产业链,带动全村发展,反而逐渐趋于同质化,造成恶性竞争,相互倾轧。

 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推进实用人才形成规模,带动所有农民一起参与,从而推动乡村整体发展和升级,分散的一家一户不可能真正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三)实用人才供需结构失调,乡村振兴参差不齐我国虽然有众多的农业工作者,农村人力资源丰富,却尚未转化为人力资本 [10] ,农民的数量虽多,由于各地对农民培训的内容和方法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现象,不能转化为农民生产的能力,对于只接受了一定的基础文化教育,而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村青年容易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之境,使得传统的农民虽多,合格的职业农民严重匮乏,农村实用人才呈现部分地区的缺失或良莠不齐的现状。统筹机制不健全,各类人才分布不均。

 农村实用人才大多集中在种养业方面,而加工、经营、技术、金融、农村经纪人等其他类型人才严重不足,人才行业分布极不平衡。

 此外,在人员构成方面,存在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农业部长韩长赋在农业部学习贯彻《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老龄化加快,目前 50 岁以上的农民已经占主体,青年农民数量不足、从业素质不高。

 此外,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等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实用人才的文化水平,但是目前总体仍然是以土生土长内生式人才为主体, 对农业科技和管理的专项人才缺乏,农业管理以经验为主, 作物的耕种以传承为主,农业缺乏创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不足。

 对于打造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为主要动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现代化,人力资源供给失调,乡村振兴参差不齐。(四)主动性调动不足,乡村振兴活力不够刘易斯在 1954 发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劳动生产》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传统经济部门(农村农业)劳动力向现代经济部门(城市非农业)的流动是不可避免的。

 在城乡以及农业和非农业之间显著的收入差距推动下,农民离开土地的愿望非常强烈 [11] ,从外出和留守的结构来看,相对于留守农村的农民而言,转移出去的农民无疑是乡村精英,不仅年富力强,而且文化知识水平相对更高 [12] 。

 选择留在农村种地的人员,大多年老体弱,或受家庭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青壮劳动力。

 受就业观念的制约,在家务农只是最后的“无奈之举”,自己无力或无条件在更发达的地方打拼,只能被迫在农村务农创业。

 因此,他们对未来的期望不高,在发展生产和经营发面的积极性不足。

 此外,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和评价体制亟待制度化,随着农村实用人才的流失,部分留守人员对农村的管理和农业经验的推广有着一腔热血,但是由于管理、评价和激励的机制不健全,农村实用人才迫于经济的压力,多从事经济类工作和生产,对农村的管理、农业技术和经验的推广积极性不高。部分农村实用人才的“动机不纯”,他们把农村作为城市激烈竞争的缓冲地带,选择做大学生村官或者回家创业,只是以此为跳板,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只要达到一定年限,再次选择离开农村。

 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动力不足,不能积极从自身发展出发,在政策的支持下,寻找当地发展的有效途径,释放发展活力,虽然完成基本任务考核,但是不利于乡村振兴的长期开展。综上, 乡村振兴中农村实用人才流失严重,相互之间“各自为政”,不仅没有形成规模,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而且同质化日益严重,相互倾轧,恶性竞争,使得实用人才结构日益失衡。

 发展环境得不到改...

篇六:统计局乡村振兴战略

计局

 “乡村振兴之路”调研报告 2 2 篇

  “乡村振兴之路”调研报告 1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更加重要地位,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5 月 21 日至 25 日,根据省统计局农经处要求,我局组织人员到**县**镇**村和**镇**村开展调研。这期间,我们在村里召开基层干部会议,了解村里的具体情况,填报乡村振兴相关统计指标,并且在每个村都随机走访了 50 多名村民,各填写 50 份《乡村振兴农村居民调查问卷》。

  一、**村基本情况:

  **村委会位于**镇北部距离**镇镇区 6km,包含 7 个自然村,行政区域面积 966.7 公顷。**村委会基础设施比较齐全,公共设施相对完善,还附有加油站和酒店等设施。西线高速公路穿村而过,道路网较为体系。**村委会作为**镇镇二级中心发展村之依托环岛西线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发展本村自身的优质水果和经济林种植,加强旅游度假以及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的扩张。

  **村委会有常住户数 495 户,常住人口 2039 人。乡村从业人员共 1183 人,其中第一产业 866 人、二三产 317 人。

  1.产业发展情况:**村拥有耕地面积 10503 亩,主要种植福橙、香蕉、咖啡、番石榴等水果;专业种养合作社 12 个,大规模农业种植户 28 个,长安村和洋道村各自新建集中养殖场 1 处;**咖啡风情小镇坐落在**村委会侯臣村,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业,全村开展乡村旅游的农户数有 40 户,开展住宿餐饮的农户和单位有 51 个,网上销售农产品的农户数有 20户。

  2.生态环境情况:**村委会全村的畜禽粪便利用率达 80%,农田节水灌溉面积 7915 亩。全村共布置垃圾池 16 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 100%,月均生活垃圾清运量为 45 吨,使用化肥量为 98.8 千克/亩,农药使用量为 0.62 千克/亩。

  3.乡风建设情况:**村公共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布置在村民方使使用的地方,每个自然村结合公共活动场地布局形成各自的活动中心,并结合各个自然村的公共活动场地形成自然村中心绿地和组团绿地进行绿化建设。布置室外休闲和健身场地,新建商店、晒场、排球场、篮球场等公建。全村拥有体育健身场所 5 个,图书室、文化馆 7 个,农民业余文化组织 7 个,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 100%,全年情况送礼次数约为 20 次。

  4.乡村治理情况:全村基层民主参选率达到 85%,一年内召开村民(代表)会议 12 场次,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培训 16 场次,全村共有党员 75 人,返乡创业农民工人数为 62 人。

  5.生活水平情况: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000 元,人均住房面积 35 平方米;新农合参保人数 2003 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有 750 人,全村共有留守儿童 18 人,留守老人 2 人;全村自来水普及率为 40%,其他大部分也是采取水塔进行集中供水,卫生厕所改建率为 95%,公路 100%通达,互联网普及率为 90%,拥有大于 60 平方米的卫生室 1 个;2017年全村共有贫困户 10 户,巩固户 9 户,已有 17 户全面脱贫。

  6.调查问卷情况:全村共发放调查问卷 50 份,随机走访 50 名村民,其中男性 34 名,女性 16 名;小于 20 岁的 1 名,20-35 岁 11 人,35-55 岁 15 人,50-60 岁 16 人,60 岁以上 7人;未上过学的 6 人,小学、初中分别为 8 人、19 人,高中或中专 13 人,大专及以上的 4人;有村干部 5 人,镇干部 1 人,村民 44 人;有 36 人知道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占 72%,14 人不知道,由调查员对其进行的讲解;村民队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最感兴趣的是生活富裕、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分别有 17 人、12 人、11 人;认为家乡变化最大的是村里道路变好变宽了、医疗方便了、工作机会多了和上学容易了,分别有 41、18、10、10;认为家里每年负担最重的是生活费用,有 27 人,占 54%;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最多的是提高居民收入,共 28 人,占 56%;认为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因素最多的是资金、土地和技术,分别有 36 人、27 人、26 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最期盼的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提供资金扶持、提高收入水平;大部分村民希望对农民的种植养殖技术进行培训。

  二、**村基本情况

  **村委会位于**镇北部距离**镇区 18km,包含 4 个自然村,乡镇区域面积 950 公顷,常住户数 386 户,常住人口 1838 人;**村地处山区,耕地面积较少,大部分为林地,全村产业比较单一,主要以农业为主,基本没有二三产业,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1.产业发展情况:**村拥有耕地面积 2440 亩,林地面积 6700 亩,主要种植橡胶、槟郎和瓜菜;农民合作社 4 个,粮食机耕、机收面积 1600 亩。

  2.生态环境情况:**村委会全村的畜禽粪便利用率达 40%。全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 100%,月均生活垃圾清运量为 20 吨,使用化肥量为 19 千克/亩,农药使用量为 0.6 千克/亩。

  3.乡风建设情况:全村拥有体育健身场所 4 个,图书室、文化馆 1 个,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 100%,全年情况送礼次数约为 15 次。

 4.乡村治理情况:全村基层民主参选率达到 100%,一年内召开村民(代表)会议 12 场次,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培训 14 场次,全村共有党员 48 人,返乡创业农民工人数为 1 人。

  5.生活水平情况: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500 元,人均住房面积 16 平方米;新农合参保人数 1800 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有 425 人,全村共有留守儿童 58 人,留守老人 12 人;全村自来水普及率为 100%,卫生厕所改建率为 70%,公路 100%通达,互联网普及率为 100%,拥有大于 60 平方米的卫生室 2 个;2017 年全村共有贫困户 37 户,巩固户 10 户,到目前为止还有 5 户未脱贫;全村户籍户数为 411 户,外出户数 25 户,在本村从事二三产劳动力比重为 12%。

  6.调查问卷情况:全村共发放调查问卷 50 份,随机走访 50 名村民,其中男性 31 名,女性 19 名;小于 20 岁的 3 名,20-35 岁 9 人,35-55 岁 21 人,50-60 岁 10 人,60 岁以上 7人;未上过学的 4 人,小学、初中分别为 4 人、31 人,高中或中专 10 人,大专及以上的 1人;有村干部 3 人,镇村民 47 人;有 30 人知道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占 60%,20 人不知道,由调查员对其进行的讲解;村民队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最感兴趣的是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分别有 17 人、15 人;认为家乡变化最大的是村里道路变好变宽了、医房子大了和上学容易,分别有 36、16、6;认为家里每年负担最重的是生活费用,有 18 人,占 36%;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最多的是提高居民收入,共 20 人,占 40%;认为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因素最多的是资金、人才和技术,分别有 33 人、29 人、28 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最期盼的是提供资金扶持、、提供技术帮扶和提高收入水平;大部分村民希望对农民的种植养殖技术和割胶技术进行培训。

  三、乡村振兴发展当前面临的问题

  经过深入乡村实地调研,发现一些影响乡村振兴发展的问题,通过对比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好的村和相对较差的村,找出乡村发展的差距所在,逐步解决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由于部分村集体经济能力不足,投资力度不够,受有关政策和农村实际情况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是依靠上级政府,农村自主建设积极性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无法满足现状村民的需求。

  2.农村产业发展不够完善。经济发展较差的村由于自然因素制约,耕地不足,交通不便,无法合理发展二三产业来促进农村发展,也无法调整农作物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热带高效农业,基本都是基础种植,低效种植为主,整个产业发展较为单一。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目前也面临产业链较短,整体发展规划不够等问题。总体来说,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

 够高,各产业无法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3.农村环境问题仍然存在。生活污水、垃圾,农药化肥和人畜粪便是影响农村环境的主要原因,现在农村的粪便综合利用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加大节水灌溉的普及率。我县生活垃圾基本实现的集中处理,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非常低,农村村民大部分都是将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沟渠、河道、池塘等水体中,极易形成黑臭水体,破坏水体的生态环境,危害人居生存环境。

  4.农村人才严重不足,缺乏生产技能。一是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在初中或初中以下,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二是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足,大学生村官人数也严重缺乏;三是劳动力开始呈现老龄化趋势,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出现劳动力不足,甚至撂荒等现象;四是农业生产技能不足,由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自主学习不够,亟需农业生产技能培训。

  5. 农村新型经营组织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一是管理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便有也不严格执行,尤其是财务制度。成员账户不健全、不规范。有些合作社虽然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运行正常,但内部运行不规范,合作社的章程、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二是发展资金短缺,后劲不足。农民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自身的经济基础弱,积累少,经济实力差,合作社贷款融资难,严重制约了部分合作社的发展。

  四、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些建议

  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要求,探索建立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资金支持、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等保障体系。

  1.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要充分利用“能人治村”的优势,注重村年轻干部培养,通过村干部“传、帮、带”,加强村干部后备力量建设,在农村党员发展、培养、教育等环节加强规范化管理,让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2.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完善农村联网公路、农民饮水安全、农村电气化、农房及庭院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县域内农村文化、教育、卫生、托老、通讯等公共服务发展,开展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大改观活动,在农村形成“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配套、管理制度健全、社会秩序井然、精神面貌良好、人居环境改善”的良好局面。

  3. 推进农业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围绕农业种植、养殖、加工和流通项目,精心编制、包

 装项目,充分挖掘农业资源、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等优势,突出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精深加工农业等领域,重点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份额多,对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项目。二是积极培育农业主体。进一步激发本地能人、种养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投入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通过帮助解决信贷、技术、信息、土地等方面难题,努力培育一批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经纪人。三是以当地特色农作物、农村休闲旅游等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为抓手,加快现有农业企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带动农产品销售,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和全县农民脱贫奔小康。

  4. 营造良好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一是用优惠政策、优厚待遇吸引和留住专业技术人员,改善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环境、待遇;二是建立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招考一批大学生到县、乡镇农技岗位任职;三是选派优秀技术骨干到基层挂职,为本地的农业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四是鼓励引导年轻人回乡就业和走出去的企业家回乡立业,在政策范围内给予补贴优惠、产业支持,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5. 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果,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建立乡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6.坚定绿色发展路径。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逐步把自然生态优势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发展生态旅游业,提升乡村旅游的品位和档次,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传统农业,扩大冬季瓜菜、优质水果等热带高效农业规模种植面积,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绿色品牌农产品。

  7. 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财政投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二是进一步降低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的审批门槛,简化贷款程序,放宽贷款周期,降低贷款利率,切实帮助民营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做大做强企业;三是加大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补助力度,使农民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提高农民获得感。

  “乡村振兴之路”调研报告 2

  富平县统计局根据市局安排,抽选张桥镇原李村和巨贤村作为乡村振兴之路调研点,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调研村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从业情况、农村环境、乡村治理、农民增收问题等开展调研,着重研究我县乡村振

 兴需要解决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一、“乡村振兴之路”调研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张桥镇位于富平县城东南 20 公里处,与蒲城、西安阎良区、渭南临渭区接壤,素有“鸡鸣一声闻四县”之称,是富平县的东大门,辖区面积 41.3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5.5 万亩,下辖 11 个行政村,102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3.2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 万人。张桥镇原李村和巨...

篇七:统计局乡村振兴战略

第 20 卷第 2 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0 No.22020 年 3 月 JournalofNorthwestA&FUniversity ( SocialScienceEdition )

 Mar.2020乡村振兴战略:历史脉络、理论逻辑、推进路径刘   儒,刘   江,王舒弘(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49 )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追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脉络、理论渊源,研究其主要推进路径,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我国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从历史脉络看,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历史逻辑;从理论逻辑看,乡村振兴战略依循了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和城乡关系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城乡融合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伟大实践;从推进路径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健全“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乡村发展;乡村治理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07 ( 2020 )

 02000109 收稿日期:20190726  DOI :

 10.13968 / j.cnki.10099107.2020.02.01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18JZD0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7AKS008 );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 2019Z086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18A22 )作者简介:刘儒( 1959- ),男,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文献回顾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级七大战略之一,是我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在全面把握我国具体国情、发展阶段的基础上,顺应广大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理解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始终将解决好“三农”问题视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1 ] 。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振兴一直是理论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理论界围绕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及其实施过程中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多角度的探索研究。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意义。黄祖辉、魏后凯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新时代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矛盾的必然选择 [23 ] ;杨谦等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4 ] ;丁忠兵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三农”工作战略目标提档升级的内在要求 [5 ] ;孙海燕等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构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6 ]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方面,学术界已形成较为广泛的共识,认为实施乡村振兴对于化解新时代中国主要矛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重要意义。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创新。蒋永穆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过去提出的一系列农村政策的系统总结和升华,更是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升级版”,对乡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风文明、治理水平、收入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 ] 。三是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张军指出中国的乡村振兴历史可以追溯至 20 世纪初民间地方士绅和知识分子自发的地方自治和乡村自救,当代的乡村振兴始于改革开放时期的乡村建设 [8 ] ;周立梳理了 100 多年来中国农村复兴的实践,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转变为农村复兴的主体,新农村建设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我国乡村衰落的现象将得到实质性的转变 [9 ] 。四是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陈秧分等指出西方经济学理论主张放任工业与农业、提倡城市与农村各自发展,忽视了政府在缩小工农、城乡之间差距的积极作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重视农业的 基础性 地 位,促 进农 业充 分发展 [10 ] ;王立胜等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从城乡关系角度提出的城乡融合、打破旧有产业布局、消灭私有制等思想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1 ] 。五是乡村振兴的推进路径。刘彦随等从法律、规划制定方面展开了研究 [12 ] ;张红宇等从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分析 [13 ] ;刘合光等从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作了探讨 [14 ] ;李玉恒等从美国、日本、德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乡村发展实践经验方面展开研究 [15 ] 。这些研究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参考。文献回顾表明,理论界现有的研究很好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理论探索的深化和实践的发展,但由于乡村振兴作为国家级战略提出的时间不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刚刚起航。因此,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一乡村全面振兴的总体目标的几乎所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仍有很大空间,有待进一步深化。本文在理论界已有研究基础上尝试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脉络,阐释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探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路径。二、乡村振兴战略产生的历史脉络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认真总结新中国农业农村 70 年发展成就与经验,深刻认识现代化城乡发展规律基础上做出的重要决策。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16 ] 427 。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百年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必然历史逻辑。“理解 农 业 的 本 质,对 理 解 发 展 问 题 非 常 重要”[ 17 ] 469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我国艰难地推进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为消灭城乡对立、巩固工农联盟奠定了初步的制度与物质基础。但在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先进工业国家的目标驱使下,国家在相当程度上实施了一整套以农促工、城乡隔离的政策措施。农业农村长期被统购统销、户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等因素限制,形成资本和物质生产要素由农到工、由乡及城的单向流动,为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提供资源与要素积累;受制于内、外部体制机制的多重约束,农民生产积极性遭到严重压制,农业农村长期处于生产水平很低,农民生活困难,扩大再生产能力很薄弱的境况。据统计,从 1959 到 1978 年的 20 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仅 2.7 元左右;到1978 年,我国近 8 亿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约133.6 元 ① 。即使在这一历史时期,我们党仍然十分重视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把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置于十大关系之首,指出要真想发展重工业,就必须注重农业和轻工业,只有这样,才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

 1957 年他更是强调指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必须实行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 [18 ] 。应客观看到,这一时期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发展和壮大农村集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20 卷①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相关年份的统计数据 ( http :// data.stats.gov.cn /)。

 体经济,推进农村基本制度建设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历史经验。我们党就如何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度实现农业现代化做了艰难探索。广大中国农民为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国家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牺牲和不朽贡献。有研究表明,1951-1978 年,农民为工业化提供净积累达 4340 亿元 [19 ] 105 。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序幕,农业农村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计划经济时期农业农村普遍存在的管理过于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分配方式过于平均的弊端被“责任最明确、利益最直接、方法最简便”[ 20 ]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消解。面对粮食生产下降和农业发展的颓势,“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国决定返回到以家庭为主的农业,尽管公社还是继续存在并发挥某些职能,但小规模集体生产单位取代了大规模的公社,成了农业生产的基本管理单位”[ 17 ] 492 。管理、分配和经营方式的改革使农村生产关系得到积极调整,个人积极性和集体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1982 年,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发布。此后,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粮食政策逐渐放宽,其他农副产品价格逐步放开,使农产品供给能力、供给量和多样性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1978-1984年短短 7 年间粮食产量就由 3.04 亿吨增至 4.07 亿吨,棉花产量增长近 3 倍 ① 。同时,在城乡需求增长、价格双轨制和户籍制度等经济、制度因素综合作用的背景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获得了在农村就地就近就业的契机。无数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异军突起,为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据统计,1979-1988 年的 10 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突破 11% ,远超改革之前的增长速度,而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 1978-1989 年间出现了缩小的趋势”[ 19 ] 105 。可以说,20 世纪 80 年代,农业农村几乎领跑了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的成功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提供了巨大的示范效应,极大消解了改革事业的阻力。20 世纪 90 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伴随党的十四大召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探索阶段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逐步确立,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期。在农业经营制度、产业结构和战略结构调整政策的推动下,农业农村获得持续发展。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持续推动,户籍制度和农民进城的限制出现松动,农民向外发展的空间大大拓宽,声势浩大的“民工潮”开始涌向城市和其他非农产业,农民收入水平获得极大提升,困扰多年的温饱问题基本得以解决。据统计,1988-1996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 544.9 元升至近 2000 元,年均增长超过 17% 。但值得注意的是,城市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心则取得更为快速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在波动中逐步拉大,城乡居民收入比由 1989 年的 2.2 提升至 1999 年的 2.8 左右 ② 。此外,青壮年农民、农村精英向城市大规模的自由流动也造成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问题,农业停滞、农村凋敝、农民贫困的“三农”问题进一步凸显。甚至有人认为,继 20世纪 50 年代末农业农村的困境和危机之后,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农业农村发展再次陷入困境和危机 [21 ] 。进入 21 世纪,伴随“中国奇迹”式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农业农村也获得持续发展。但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面前,农业农村的弱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加入 WTO 后,中国农业面临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由于历史和现实缘由,城乡差距趋于扩大,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庞大。据统计,2002 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率突破 3 ,且此后逐步升高 ③ ;2012 年,农村贫困发生率仍超过 10% ,贫困人口规模超过 9800 万 ④ 。除此之外,农业产业发展滞后,农产品供给不足;农民3   第 2 期               刘儒,等:乡村振兴战略:历史脉络、理论逻辑、推进路径①②③④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http :// data.stats.gov.cn /),棉花产量增长倍数从上述数据来源计算得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 http :// data.stats.gov.cn /),年均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上述数据中计算得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http :// data.stats.gov.cn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上述数据中计算得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http :// www.stats.gov.cn / tjsj / zxfb / 201802 / t20180201 _ 1579703.htm.

 生活水平提升缓慢;乡村文化凋敝,一些地方农村群众思想观念、道德素养、精神风貌较为落后;农村建设规划滞后,村容环境破败,卫生水平低下;基层干群关系疏远,党组织涣散等问题日益凸显。基于这一现实,十六届五中全会不失时机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扎实推进,并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22 ] 412 。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国家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改善。随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城乡之间的差别和对立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延续几千年的农业税全面取消,进一步提高了农民收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党之力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攻坚,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体制改革,不断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和融合发展。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一定突破,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率缩小。梳理历史脉络我们可以发现:(1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们党对“三农”问题和农业现代化问题十分重视,始终强调和不断加强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

 1982-2019 年,党中央共发布了 21 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发展作出具体筹划和部署,这在任何国家农业现代化和政党发展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2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全国范围土地改革和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到改革开放后逐步打破人民公社体制、统购统销政策,放宽人口迁徙制度,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

推荐访问:统计局乡村振兴战略 统计局 振兴 乡村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