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市委党校中青班座谈会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在市委党校中青班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与党校中青班的同志一起座谈干部参加劳动问题,十六位同志发言踊跃,大家讨论十分热烈。尽管这次劳动的时间不长,但大家收获很大:活动了筋骨、锻炼了身体;
接触了群众,了解了实情;
体验了劳动艰辛、增加了感性认识;
提出了关于劳动常态化、制度化、具体化的建议。同时创新党校学习的方式。可以说,这是一次终身难忘的劳动,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这一课可能比任何课都要生动、形象、具体。中青班的同学们赶上了一个好时机,成为劳动课的第一批实践者,成为XX市干部参加劳动制度的第一个中青班,希望你们把这一课上得更好。
这几年的工作,概括起来主要是抓了“六个字”:第一个是“项目”二字,以项目带动XX的科学发展。“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科学发展就是抓大项目,好项目”,这句话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没有项目就谈不上发展,在农村,天上没有一根线,地下没有一条路,就不可能发展,而架电、修路就是项目,抓发展说到底就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第二个是“群众”二字,以群众工作促和谐,改革发展稳定一定要建立在扎实的群众工作基础上,XX在全省率先成立群众工作部,提出“重视群众工作就是德、会做群众工作就是才”,动员全市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自觉做好群众工作,多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这也是一个大胆的创新之举。第三个是“劳动”二字,就是通过劳动来治干部的病,推动干部作风建设,探索党建经验。“项目、群众、劳动”六个字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干部队伍建设等重要方面。这些都是从XX的实际出发,由XX的客观实情决定的。
干部参加劳动制度,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党的优良传统的发扬,是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举措,大家一定要从思想上加深认识。
要充分认识,干部参加劳动是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需要。刚才,我讲了劳动能治干部的病。什么病?一是能治职业病。我们有的干部很少参加劳动,办公室、机关院落也不用打扫,颈椎病、腰椎病、“三高”病很多,快成了干部的职业病了。美国有一个实验,把100只猴子分成两组,每组50只,一组猴子天天只管吃,很少活动;
另一组猴子每天只吃到八成饱,放到山上活动,结果20年以后第一组猴子死了30只,剩下的也都是臃肿老态;
另一组猴子只死了3只,剩下的都很活跃健壮。这说明,生命在于运动,动物界是如此,人类社会亦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定期参加一定的劳动,身体状况就会大为改观;
健康水平就会明显提升。所以,劳动能治病,能治我们干部的职业病。二是能治思想“病”。天天呆在机关里就容易比上比下、看上看下、评上评下,导致心理失衡;
到农村劳动,看到老百姓生活的困难,体验劳动的艰辛,想法就不同了,就容易知足常乐,形成健康的心理。刚才一个同志发言讲在农村“空气是甜的、饭菜是香的、睡眠是足的”,的确很客观。三是能治机关“病”。什么机关病?就是文山会海、迎来送往。现在我们有的机关存在一个通病:干部多了闲着无事,就想开会,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我想,如果大家抽出一定的时间,深入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就一定会觉得很充实、很实在,就不想去搞那些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的东西,不去搞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所以说,劳动能治干部的职业病、能治干部的思想病、能治机关的作风病。
要充分认识,干部参加劳动是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需要。我们党很早就提倡领导干部参加劳动。战争年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生活十分艰苦,红米饭南瓜汤,而朱德的扁担就是参加劳动的见证;
延安时期,为了克服经济困难、夺取抗战胜利,毛主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上至党的高级干部,下至普通战士人人参加劳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仍然高度重视干部参加劳动。1957年,中共中央发出了由毛主席亲自审定的《关于各级领导人员参加体力劳动的指示》;
1958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决定》,规定在职干部每年都抽出一定的时间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
1960年毛主席在鞍钢公司《关于工业战线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报告上》批示,有个鞍钢宪法,主要精神就是“两参一改三结合”,提出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
1966年毛主席指出干部下放劳动是加强学习的一个极好机会。后来,各地还办起了“五七干校”,一大批党政干部在农村、在农场、在工厂参加劳动;
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全国2000多万知识青年到艰苦的农村接受锻炼。由此可见,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参加劳动。所以,这个优良传统我们绝不能忘记和丢掉,一定要继续发扬好这一优良传统。
要充分认识,干部参加劳动是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我党有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现在有的人把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歪曲了、抛弃了,官僚主义、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脱离劳动。不劳动就容易变懒,思想懒、工作懒;
不劳动就容易变远,与劳动人民的感情疏远;
不劳动就容易变胖,身体素质差;
不劳动就容易变心,轻视劳动人民,忘记自己的本色;
不劳动最后就会变质,思想防线垮塌,官僚主义、贪污腐败随之而来。年轻干部要说缺什么?不缺理论、不缺文化、不缺营养,最缺的一是感情,对老百姓的感情;
二是实践,没有实践经验;
三是作风,缺艰苦奋斗的作风、缺埋头苦干的作风、缺真抓实干的作风。所以,脱离群众、脱离实践,首先是脱离劳动;
脱离劳动必然会脱离群众。如果一个人要变质,首先就从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开始。
要充分认识,干部参加劳动是提高党性修养的需要。每一个历史时期,对我们的干部都面临不同的考验。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面对的是枪林弹雨、白色恐怖。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什么最考验人?糖衣炮弹、生产劳动是对干部的现实考验。能不能经得住糖衣炮弹的进攻是一种考验;
尊不尊重劳动、能不能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也是一种考验,也能体现一个人的党性修养。我们党的党徽就是镰刀和锤子,警示我们每个共产党员不能忘记劳动,不能忘记劳动人民。从对待劳动的态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工作作风。现在抓干部队伍建设采取了很多措施,什么管用?就是劳动最管用。愿不愿意参加劳动,能不能做好劳动,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是一个最现实的考验。一个不爱劳动的人、不热爱劳动人民的人,就谈不上德、谈不上才。
要充分认识,干部参加劳动也是发展现实的需要。20世纪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刘易斯提出,城市化率达到50%的时候就会出现劳动力短缺、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状况。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城市出现了“民工荒”;
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务工,田土抛荒现象严重,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尤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生产模式,有的根本就没有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讲,干部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帮助缺少劳力的困难家庭开展生产,也是一件“雪中送炭”的好事,群众十分欢迎。
要充分认识,干部参加劳动是抓好工作落实的需要。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把党的政策送到村到户,把各项工作安排落到实处,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好,都需要我们去抓落实。抓落实,就不能浮在上头、坐在办公室、泡在会议上,而要深入基层、到一线去,这样才能抓住关键、抓到根本。有句话讲得好,“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说的就是要落实,劳动是抓落实的平台和方式。“牵牛下田先湿脚”,通过劳动,与群众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更能贴近百姓的心,更容易了解真实情况,发现矛盾和问题,这样有助于我们抓好党的政策和各项工作落实。
恢复和建立干部参加劳动制度,是重拾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积极探索,绝不是作秀、搞形式主义、“轰动效应”。我们一定要站在探索和创新党的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敢于面对各种非议,坚定不移地补好劳动这一课。希望党校要上好劳动课,备好劳动课,考好劳动课。尤其是中青班,先过劳动关,劳动过不了的干部不能担当重任,“猛将出于行伍,宰相起于州郡”。劳动见证本色,过去讲,通过劳动炼红思想、练好本领、炼强身体,现在仍然要通过劳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所以,在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中,我们一定要做探索创新的马前卒,通过把学习与生产紧密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紧密结合、干部与群众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党校与干校紧密结合的办法,摸索积累干部队伍建设的新举措、新经验,努力提高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第一,要精心组织劳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建立劳动制度,制订劳动计划,分批次组织干部参加劳动,坚决反对“一阵风”、“大呼隆”,确保劳动实效。
第二,要主动参加劳动。劳动可以从机关卫生开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办公室、机关庭院卫生,干部都要自己动手,不能老是依靠物业。劳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在联系点、社会服务站、自己家里都要动手劳动;
翻耕农田、打扫卫生、种菜种花都是劳动。总之,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
第三,要认真考核劳动。要加强对劳动情况的检查督促,看是否真的落到实处;
要加强对劳动情况的考核,劳动情况怎样,群众要出具证明,不能搞形式。党校理论也要考,关键是考实践课、考劳动课,考核一个人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参加劳动情况。
同志们,干部参加劳动是一个战略之举、长远之策。希望大家在实践这个课堂上考出好成绩,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交出一份群众满意的劳动答卷。
推荐访问:会上 座谈 中青 在市委党校中青班座谈会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