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苏州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7篇

苏州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7篇

发布时间:2023-03-16 12:40:17

苏州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7篇苏州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 12021年党史读书笔记88篇 2021年党史读书笔记(一) 这些天,我读了一本尖于党史的书。使我再次走向了中国共产党的过去,重温了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州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7篇,供大家参考。

苏州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7篇

篇一:苏州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

2021 年党史读书笔记 8 8 篇

  2021 年党史读书笔记 (一)

 这些天,我读了一本尖于党史的书。使我再次走向了中国共产党的过去,重温了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我终于明白并体会到了中国的新生政权- 共产党的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得来的。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等一系列武装革命,是在混乱的年代为人民开路的。彭德怀、林彪、朱德等一大批将帅在毛主席的指挥带领下,运筹帷幄,在无数个昼夜统领军队为人民求解放。

 红军从 1928 年左右开始,范围不断地在国内扩大,塑造了许多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心只为革命的胜利。

 最令人难忘的是红军长征的漫漫征途了,饥寒交迫再苦,可以忍受﹔爬雪山,过草地,横渡金沙﹔铁索桥再险,也可以征服它。是的,我们在这次长征中的绝牺牲了许多优秀的革命战士和党员,可是我们最终还是走完了长征。

 书看过了,然而书上感人的一幕幕使人感叹、催人奋进的情景却时时出现在眼前。想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条件如此优越,却怕苦怕累不能持之以恒发奋学习,真是太不应该了.....我要感谢党史中的优

 秀人物,他们使我懂得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激励我奋发向上,并不断攀登学习上的高峰。

 读完《党史知识》后让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不聊生,破败不堪的旧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民主的新中国,到今天有了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好局面,90 年的风雨历程充满艰辛与坎坷,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其历史凝娶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力量。

 近代中国在腐败、无能清王朝统治下,人民不但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主义的压迫而且饱经战乱、饱受屈辱,在不断反抗与斗争中,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纲领,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就此结束,但没有一个完整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政治纲领,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这场革命的坚强有力革命政党,它仍然失败了。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继续寻求救国之路,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先进分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积极投身到现实斗争中去,同工人群众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了,为了把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中国共产党注重在斗争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观察分析中国面临实际问题,团结一切力量,取得胜利。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富有哲理的教科书"。通过学习党史,让我对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2021 年党史读书笔记 (二)

 翻读《党史》,渐渐被这些历史吸引、打动,思绪翻涌。

 从小,我们便会唱那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并从历史课本中、从祖辈的讲述中知道了许多关于党的故事,那些故事,让我们见识了党的伟大,也对党充满了敬意。参加工作后,身边一些党员同志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行为也深深感染了我,让我对党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这次静下心来阅读《党史》,如同进行了一次次穿越,回到不同的历史年代,经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和严峻考验,感受着党的坚定执着和无私无畏。

 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有几点让我感触

 颇深︰ 一是唯有奋斗才能成功。党的一百年,虽然坎坷多艰,却壮志不改,虽然历经沧桑,却勇往直前,在一百年的岁月里,从血风腥风的抗日战争,到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从建国后如火如荼的发展生产,到改革开放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产党创造了无数惊天动地的伟业,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李大钊、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是勇敢、坚定和执着的象征,正是他们的浴血奋战,才让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还有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李素丽这样的党员,正是他们的无私奋斗,才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可以说,在短短的一百年里,共产党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政党最强大的生命力,谱写了人类社会最壮丽的奋斗史。奋斗铸就成功,现在不少电影电视都在讲奋斗,提倡奋斗,其实,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奋斗精神就蕴含在党史中,学学党史,更能懂得奋斗的意义。

 二是唯有跟党走,才有新生活。我们的祖辈感谢党,因为是党的领导,让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让人民抬头挺胸做了主人;我们的父辈感谢党,因为是党的领导,让中国从贫困走向富强,劳苦大众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而我们这一代人感谢党,则是因为我们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时刻能感受到国家的进步和强盛,体验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无论是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还是抗震救灾的众志成城,都让我们看到了党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可以说,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的经济建设突

 飞猛进,各项事业都有了空前的发展,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日可待。

 中国共产党用一百年的时间证明,她是一个坚强无畏、志向高远、能带领 14 亿人民走向幸福的伟大的政党,她用一百年的时间,谱写了一首精神的赞歌。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必须发扬这种精神,继续党的优良传统,用青春和智慧创造新的历史,铸就新的辉煌。

 2021 年党史读书笔记 (三)

 1919 年至 1921 年,五四运动之后,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同时,工人运动也继续得到发展。从 1920 年起,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同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就必须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于是,在这种情况下,1920 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也就是现在伟大的共-产-党。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第一,表明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艰难曲折的探索后,开始有了一个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一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完全新式的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

 民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第三︰它使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联系起来。从此,中国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全新的态势迅猛发展起来。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这九十年中,革命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这其中不仅有党内接二连三的阶级斗争矛盾,还有面临祖国被侵略的危急关头。好在党内老一辈革命家果断地解决了内部矛盾,而且也在抗日战争前率先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史上最震撼人心的革命片段,了解它的人都知道了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1934 年中国红军开始长征,在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等的指挥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摆脱了蒋介石调集的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红军长征的艰难之极︰在最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甚至要靠吃野草和皮带过活。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让他们在历经重重困难之后,终于见到了终点胜利的曙光。

 如今,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重重风雨后已经走过了整整九十个年头,她依然保持着宝贵的革命精神,一步一步踏实地带领人民前进,随着时间的推移散发出更加动人的风采。我在认真地读完了这本书后,深刻地感觉到我们虽然是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的未来的主人翁,也应该去发扬中国共-产-党那坚持不懈的革命主义精神,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学会先苦后甜并在如今物质条件好的时候知道忆苦思甜,这样才不枉费那

 么多革命先辈用生命去作斗争换来的革命成果。

 2021 年党史读书笔记 (四)

 我们学习党史要紧紧围绕“简”“新”“实”三个方面下功夫,明其要、得其法、务其实,必会能够应对当前复杂形势,亦可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第一,学习党史首需“简”,明其精要,心里透亮,做到“大道至简,学史明理”。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怎么才能达到学习党史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这就为我们如何学习党史指明了根本方向,无不是时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始终,时时处处把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铭记在心,见之于行,决不能有任何迷糊和动摇。特别是身处基层一线的我们,学习党史,就要进一步端正立场,炼就一双政治慧眼,时时刻刻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就能够把复杂的理论和浩如烟海的史料,心无旁骛地“简”化去学,精要去悟,用初心去明。如此,我们定会“无畏浮云遮望眼”,自然功成,并在学习党史中锤炼本领,最大

 限度地增强政治历练和党性锤炼。

  第二,学习党史重必“新”,得其方法,与时俱进,做到“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比如,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红军和根据地,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是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直面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还有,伟大领袖毛泽东、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无不是紧密结合每个历史时期所呈现的特点、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引领创新发展的“典范”。我们普通的共产党员学习党史,就要干净彻底摒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影响,坚持创新以得法,把新字融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时时紧盯每个历史时期呈现的新特点,处处注重领悟每个历史阶段的新方法,取法于伟大领袖的最可贵思维品质,自然事半功倍,在学习党史中锤炼过硬素质,呵护初心和使命,坚持做到以昂扬姿态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三,学习党史根得“实”,行为得实,切合实际,做到“人民至上,学史力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

 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就是坚持人民至上,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激增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常态化抗疫、“六稳”工作、“六保”任务……都是需要通过学党史、悟思想、来不断办实事,解难题。可以说,我们党的一百年,就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当前,在学习党史中一个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努力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把自己所负责领域的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急所难,实事求是地列入实干“清单”,紧紧围绕“学史力行”这一落脚点,不断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创造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2021 年党史读书笔记 (五)

 党史是丰厚的“教科书”、最好的“营养剂”,百年党史更是一座“富矿”,蕴含着兴衰治乱的规律,承载着丰富的精神血脉,包含着党的优良作风传统,红色革命文化和党的自我革命的经验教训启示,当前,要坚持党史姓党,以百年党史资政育人,切实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

  以党的光辉成就激励鼓舞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奋斗史、励志史。百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民族复兴作出巨大历史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我们党还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

 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以百年党史资政育人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始终铭记党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巨大贡献、宝贵经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以百年大党的教训挫折启迪人。中国共产党 100 年历史,就是一部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不同时期,我们也经历了极其严峻的考验,可谓苦难辉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抗战时期国国民党制造的摩擦、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挑起全国性内战等艰难险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内外复杂局势、国民经济严重困难、三年自然灾害、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抗美援朝、“文革”动乱等危局困境;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 98 洪水、非典、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汶川地震、罕见...

篇二:苏州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

共产党党史个人读书笔记 阅读书目:《中国共产党党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新中国 70 年》 读书心得:

 1.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这次的党史学习让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思考,再次感受了“没有共产党员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好新中国”这一历史必然和潮流!

 对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发展历程的认识党的历史,概括起来,可以说,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理论创新和飞跃的历史,是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创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经受各种风险和考验努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历史。

 党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自诞生 90 年来,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英勇奋斗和奉献精神,书写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探索史,

 自身建设史。这部历史,无论从什么样的高度解读,对于党和国家,对于人民大众、对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是中华文明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历史,它既是以往历程的丰碑,又是开辟未来的起点。它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动力,是建设学习型的党组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考,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总结、坚持真理的学习型政党,是一个敢于自我批评、勇于与时俱进、善于民主集中和实践的政党。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一书指出,制度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最大优势,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条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

 正确方向。

 3.《新中国 70 年》:读了《新中国 70 年》,感触颇深。1949年新中国成立,讫今已经有 70 余年,70 年的风雨征程,带来了祖国繁荣强大,如同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前程,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胜利走向辉煌。

 回首这 70 年,中华人民走得每一步都是步履蹦珊,每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牺牲。但是如今中国经过几十年来的艰苦建设,已取得了“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迅猛发展:《辉煌中国》之《圆梦工程》透过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领略五年来一张张中国基础建设的大网,如何编织起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要始终保持奋斗姿态,面向世界。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改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不会改变。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与国际社会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更加和平、更加繁荣、更加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凡为过去,皆为序章。我们在几十年里积累起来的丰富发展经验,是面向未来保持定力、消除疑虑、坚定自信的强大基石。2020 年,疫情、洪水等各种灾难不断,让我们以舍我其谁的担

 当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鲁起袖子加油干,同创造更多辉煌,为新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三:苏州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

读后感读书笔记 0 10 篇

 党史读后感 1

  《党史必修课》 读后感

  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课不仅是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只有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现在,更好地面向和开创未来。

  这本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生动活泼的语言全面的展现了我们党多年的艰苦奋斗和曲折探索,从政治革命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两条线索交错叙述,全面展现我们党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

  刚刚胜利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意义非凡的大会。通过学习本次会议精神,再次强化了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会报告开篇就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进行了诠释,那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做为党员更要在思想上、行动上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党史必修课》正是深刻阐述诠释我们党从诞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近百年光辉历史的重要思想理论成果。其编写目的就是要使广大党员了解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以及实现伟大复兴的探索史和奋斗史,把握党近百年艰辛奋斗、

 曲折探索、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征程。最终,使全体党员从学习党的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开放史、伟大复兴史中汲取智慧营养和力量源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党史读后感 2

  在我们党支部书记的号召下我利用几天的时间阅读了《党史必修课》。该书简述了我们党的成立和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探索不断成长的故事,还介绍了这期间的一些党的重要人物,体现出了我们党人才辈出、生生不息的趋势。

  首先是我们党的建立。从年 1 月开始,中国革命开启了新的伟大征程,最早的工农革命是口传耳闻的曙光。热情高涨的革命烈火引发了反革命势力的恐慌和憎恨,他们同流合污,联合对抗革命力量。艰难困苦之中,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迎接了第一场严峻的考验。寥寥几句话的描述,正是张国焘、罗章龙、包惠僧、毛泽东、谭平山等革命先辈的生存境况。我们可以清晰的想到看到,那些发动革命集会的英雄前辈们,是在呐喊命运,为国家感叹不已。我们党首先建立了党的领导机构劳动组合书记部。劳动组合书记部的主要工作,一是通过宣传教育,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二是发动工人群众,组织工会,开展罢工斗争。

  从年下半年开始,各地规模不等的工人罢工不断涌现:上海浦东英美烟厂工人罢工、陇海铁路工人罢工、粤汉铁路武长段工

 人罢工、汉口人力车夫罢工、长沙纱厂工人罢工等,然而,正式揭开近代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序幕的,是爆发于年 1 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

  我们党在最终在南昌打响了武装革命的第一枪,接着又另辟蹊径,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现工农武装割据,中国革命由此走到了柳暗花明的又一村。我们在取得了几次反围剿的胜利之后,又走上了万里长征的道路,最后在延安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爱戴和支持。

  年,“七七”卢沟桥的炮声发出了中华民族被压抑已久的吼声和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一再建议和请求下,国共两党开展了第二次合作,中华民族从此同仇敌忾一致抗日。最终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这是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战的胜利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但是,和平却没有如期而至。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为继续其独裁专制统治,再度挑起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内战。这是中国两个命运、两种前途在疆场上的最后一次决战。人民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让貌似强大的反动统治集团在顷刻间灰飞烟灭,也让旧权、封建、帝制绝迹。

  年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诞生了。多

 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处于被侵略、被殖民、被欺凌的境地一去不复返。全国人民处于手舞足蹈的国庆状态,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自然万物信手拈来,颂扬歌吟,仿佛完全出自天然。新中国的诞生,在天安门的周围随处可见,看不见刻意的搜寻,一切都在不经间之间,在足够生存经验之上,党史以国庆方式璀璨。

  党史的探索时代,是从年到年的这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段艰辛而曲折的探索历程。年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然而,这一时期,从反右派斗争,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与挫折接二连三,使国家建设困难重重。恰好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正视错误中修正错误。在这里,探索是一个政党说到兴奋处激动、说到失误处调整、是由衷的改错。就新中国在探索中不断成长时,“文化大革命”阻碍了新中国的进步,成为共和国记忆中永久的伤痛。从年 5 月至年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国家和人民群众遭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损失,成为一场空前的民族浩劫。“四五运动”是一场悼念周总理、反对“江青集团”的强大抗议活动,也成为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正义的呼唤,扭转了时局。

  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彻底抛弃一切陈规旧俗,驶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大道。从此,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精彩

 纷呈,让人目不暇接。随着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人们突然发现,好像每个人都有事儿干,有奔头了。人人都像充足了电,有的是劲头,每个人都充满了积极性;随着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百年长梦得以圆满。中华民族最终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世纪画上圆满的句号。

  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过程,以及党经历的磨难,而且令我难以忘怀的是中国共产党敢于反抗,不畏强权,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紧跟时代,勇于创新;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使共产党成立至今日益壮大,这些可贵的精神使中国综合国力快速提升。越深入了解党,我就越为党的魅力所吸引、所折服。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学生,我们要学习这种优秀品质,传承这种精神。我会在未来的学习以及生活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贡献。

  党史读后感 3

  “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学习中共党史时强调的内容,也是寄予每一位中华儿女对党史、国史加强学习的希望。只有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现在,更好地面向和开创未来。

  近期通过认真研读《党史必修课》,让我深受教育和启发。作

 者形象生动、活泼流畅的文字讲述着历史事件、介绍着历史人物,仿佛一个个鲜活的场景浮现在眼前,上演着一幕幕历史事件。一本书看下来心潮澎湃,忘不了革命前辈在硝烟中前仆后继,忘不了无数英雄为祖国解放事业奋不顾身,曾经的苦难,曾经的悲怆,让人难忘,今天的成就,今天的伟业,让人自豪。

  从书中我深刻感悟到党的历史,是党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不断提高领导水平的历史。党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能够经受挫折、战胜各种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习党史使我明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拥护党,努力学习、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与一切反党反人民的行为做斗争。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应当肩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要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的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端正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的目标。作为企业一名基层党员,要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为企业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更为祖国的明天更美好而努力奋斗!

 党史读后感 4

  近期,读了《党史必修课》这本书后,我的感触颇深。我对党的了解更深入了。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奋斗史。建党至今九十七年的历史,九十七年的艰苦历程,九十七年的不懈努力,九十七年向往美好生活的期待,九十年勇敢而艰难的承诺。当再一次回顾历史,我再次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所折服。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充满千辛万苦。年,中华大地满目苍痍,饿殍遍地,内有军阀年年混战,百姓民不聊生,外有帝国列强虎视眈眈,中国领土危在旦夕。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也曾出现许多政党,想要救国救民,但最后都失败了。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个决心拯救黎民于水火的伟大政党诞生了,他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压力重重,但是伟大的革命先驱者顶住了重重压力开始了漫长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是敢于反抗,不畏强权的。年,党领导下震惊中外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五卅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得到广泛深入的宣传和传播,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迅速提高,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空前壮大。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拉开了大幕。

  然而,革命的道路岂会有一帆风顺的呢?中国共产党心系国家,一心想要带领中国民众从水深火热之中走出来,国共合作,决心

 北伐。然而,工农运动的波翻浪涌和共产党的迅速强大,引发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内隐伏的危机。国民党背信弃义,将他们的枪口转向中国共产党。这是一场在中共历史上值得永远铭记的悲剧,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反革命阴风愈刮愈烈,大半个中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这次背叛,使中国共产党遭受了沉重挫折。

  中国共产党是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虽然新旧反动势力的惊涛骇浪,颠覆了国共合作的大革命之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进入了最艰苦的岁月,但是真正的革命者是勇于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毛主席说过“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纵使遭受无情的背叛,纵使经历惨绝人寰的屠杀,中国共产党也绝不会轻易放弃,因为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坚定的信念,他们知道还有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等他们来拯救。

  中国共产党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起初,没有足够革命实践经验的中共领导人,由于受到苏俄模式的影响,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进行革命,忽视广大的农村,结果陷于不利境地。在经历了沉痛教训后,共产党人毅然决然投向农村。这没有其它国家成功的经验可以汲取,没有别国的成功道路可以借鉴。选择这条路,需要巨大的胆识,也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但是,中国共产党不畏惧,敢于创新,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现工农武装割据,中国革命由此走到了柳暗花明的又一村。

  中国共产党是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年月,在第五次反围

 剿失败后,红军开始了艰难的长征。在滂沱大雨中,红军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一百多公里。在枪林弹雨中红军们依靠悬空的铁索铁链夺下桥头,占领了泸定桥。在大雪纷飞的雪山山头,红军队伍在艰难地行走。在满是沼泽的草地,红军队伍在勇敢地前行。尽管长征途中困难重重,但是共产党员团结一致,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从未退缩。他们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浴血奋战。漫漫征途,他们用双脚走出了新中国的希望。硝烟弥漫,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希望之城。正因为他们的牺牲,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他们的无畏,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

  中国共产党是淡漠名利,无私奉献的。共产党人像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当开发油田,出现井喷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共产党人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王铁人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身心交瘁,积劳成疾。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时,在美国学习、工作的钱学森先生义无反顾地放弃优裕的工作环境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力争早日归家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即使遭百般阻挠,甚至被关入监狱,遭受磨难,但他仍初心不改,归心似箭。经历了一番艰难曲折,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

 回国后,在他的带领下,我国航天团队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航天建设之中,在较短时间内铸就了“两弹一星”的历史丰碑,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全国百废待兴,是一代共产党员奉献了他们的满腔热血甚至生命,才使新中国快速发展,成为强国。是共产党员用他们的智慧奏响了新世纪的华章。他们为祖国的未来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而不求任何回报,只为祖国能越来越强大。

  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更深切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过程,以及党经历的磨难,而且令我难以忘怀的是中国共产党...

篇四:苏州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

体会:《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最新)

 1921 年,在这个飘摇而动荡的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毅然决然地扛起了民族的荣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如今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告示着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矛盾阶段,即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史》非常有必要。人的认识是经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认识到实践的过程的。要知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若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党员,便需要明白这个党派的思想和性格,就像和人相处,做到“听其言、观其行”,方能明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知道党派的思想和性格,单单学习它的理论是不够的,有必要知道这个党派诞生原因、发展史、重大决定和影响,一个党派所选择做的事、拒绝做的事,就是它的理想、原则、个性与性格。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就是祭奠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火与政治博弈当中,在内忧外患的残酷现实中结合中国的实际开辟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只有学习中国共产党史,我才能明白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的根在哪里。

 《中国共产党历史》清楚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发展,直白地写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次危机与变革。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中国在战火中从旧中国走向新中国的缩影。中国共产党并不是晚清时期觉醒志士们的第一选择,它在近代中国的历史登场并不早,但却成为了旧历史的终结者,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对内和对外都有的优越性。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鸦片战争撬开中国的大门,中国人民从此处于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极端贫困毫无民主权利的生活,残酷的环境下涌出了一大批热血青年寻求救国救民之路。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为黑暗的旧社会,旧中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国民主主义有了一个先进的阶级和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领导,有了一个先进的指导思想,也有了一个新的革命前途。使中国面貌焕然一新,并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使中国人民真正当家做主。

 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优势在于它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它不但可以联合农民、小手工者和民族资本主义者、建立起代表最大多数人利益的统一战线,同样可以发动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优势同样也是脚踏实地灵活的,它可以快速地建立起自己的军队、不迷信权威,寻找出自己的道路,也可以随着环境变化不断地改进自身队伍建设。它还有一种优势,就是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因为它来源于人民,也因为有着共产主义这个远超现实发展程度的理想,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是有着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的党派,中国共产党员必须是团结进取和严格自律的人。他们必须站在最危险的地方,担负起责任,领导人民不断奋斗,指引社会发展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已经在历史上证明它的能力与品格,英勇无畏、敢为人先、坚持理想永远奋斗。对于我们来说,时刻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推进党的伟大工程,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

 为坚强领导核心。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篇五:苏州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

中国共产党历史》28 讲学习笔记 第一讲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演变和国际环境的变化 1、1840 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炮舰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清政府在战争中遭到失败,被迫于 1840 年 8 月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2、1911 年 10 月,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树立起民主共和国的旗臶,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也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拓宽了视野,为中国的进步潮流开启了闸门。

 3、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历 10 月 25 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社会主义开始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十月革命的胜利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去探求俄国的经验,去学习和研究指导这场革命走向成功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 5 月 4 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 3000 余名名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并发表宣言,随即,爱国学生又举行了游行示威。这次示威遭到大批军警的镇压,有 30 余人被捕。面对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学生们联合起来,成立了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并举行总罢课 。

 2、在中国最早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1919 年,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

 三、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和一大的召开 1、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起来的。1920 年 8 月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并定名为“中国共产党”,陈独秀担任书记。1920 年 10 月,李大钊、张国焘等在北京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为书记。在此前后,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汉,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陈独秀、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州,也分别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于 1921 年 7 月 23 日晚开幕。7 月 24 日,各地代表向大会报告本地区党、团组织的情况。7 月 25 日和 26 日,两天休会,由张国焘、李达、董必武起草供会议讨论的党纲和今后实际工作计划。7 月 27 日和 29 日,会议对党的纲领和决议作了较为详尽的讨论。7 月 30 日晚,由于代表们的活动已受监视,会议无法继续在上海举行。于是,代表们分批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

 四、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联合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

 第二讲

 掀起大革命的高潮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国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从此,国共两党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开创一个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 。

 二、五卅运动和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1925 年 5 月 15 日上海内外棉七厂的日本资本家开枪打死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 10 余人,这起屠杀事件激起上海内外棉各厂工人的愤怒,当天即举行罢工,以示抗议。5 月 30 日,上海学生举行援助纱厂工人的街头讲演和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上突然开枪,向密集群众射击,打死 13 人,打伤数十人。

 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

 三、北伐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 1、北伐的胜利进军:1926 年 5 月,国民革命军先头部队出兵湖南。7 月 9日,正式出师北伐。在沿途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北伐军势如破竹。到 9 月上旬,在两湖战场,北伐军分别占领汉阳和汉口,10 月 10 日攻克已被围困月余的武昌,全歼吴佩孚部主力。在江西战场,北伐军也于 11 月上旬歼灭孙传芳部主力,占领九江、南昌。在福建方面,北伐军于 12 月中旬不战而下福州。9 月 17 日,北方冯玉祥的国民联军在绥远五原誓师,挥师南下,11 月间已控制陕西、甘肃等省。到 1926 年底,国民革命军控制了除江苏、浙江、安徽以外的南方各省。冯玉祥的国民军联军也控制了西北地区,准备东出潼关,响应北伐军。北伐战争胜利已成定局。

 2、工农运动的高涨: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工农运动进一步高涨起来。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广大农村,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农民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和武装,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特权和土豪劣绅打得落花流水,真正做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形成一场空前的农村大革命的局面。在城市,工人在工会组织的领导下,仿效省港大罢工的经验,组织武装纠察队。一些城市相继举行罢工,大部分取得胜利。1926 年 10 月和 1927 年 2月,上海工人两次发动武装起义虽然未能成功,但在群众中产生很大影响。群众性反帝斗争的蓬勃展开,推动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四、大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 1、大革命的失败: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随后,国民党反动派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相继以暴力手段进行“清党”,仅广东一地,被捕杀者就达 2000多人。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捕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4 月 28 日,李大钊在北京被反动军阀残酷地处以绞刑,英勇就义。国内政治局势迅速逆转。7月 15 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正式宣布同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也随之失败。

 2、 教训:中国共产党不但要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而且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并争取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否则就会犯错误。同时,在中国的特殊条件下,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组建由共产党直接统率和指挥的军队;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才能充分发动农民参加革命,扩大革命的力量;共产党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既要发展党的组织和注重党员的数量,更要巩固党的组织和注重党员的质量 。

 第三讲

 创建人民军队和开辟中国新道路 一、革命转入低潮和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1、 革命转入低潮: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实行屠杀政策,党的队伍和革命力量遭受重大损失。面对极其险恶的局势,党内一些不坚定的分子离开党的队伍,党员数量急剧减少到 1 万人。同时,工农运动和其他群众运动也走向低沉,相当多的中间人士同共产党拉开了距离。这些事实表明:中国革命的形势已进入低潮 。

  2、党领导的武装起义:1927 年 8 月 1 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 2 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9 月 9 日,毛泽东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2 月 11 日,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发动了广州起义。除了这几次规模较大的起义外,党还先后发动和领导了海陆丰、琼崖、鄂豫边、赣西南、赣东北、湘南、湘鄂西、闽西、陕西等地区的武装暴动。到1928 年初,党先后发动近百次武装起义。

 二、井冈山等根据地的创建和革命运动的复兴 1、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后,利用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新的破裂的时机,采取积极发展的方针,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剿”,逐步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同时,全力进行党、军队和政权的建设,为建立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革命根据地 奠定了初步基础。

 2、1928 年 4 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 1 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同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会师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

 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朱德任军长。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边界苏维埃政府成立,开始进行土地革命。

 3、1929 年 1 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向赣西南出击;到 1930 年 3 月,相继建立赣西南和闽西苏维埃政府。这个时期党领导建立的重要根据地还有湘鄂西、鄂豫皖、湘鄂赣、闽浙赣、湘赣、广西的左右江、广东的东江和琼崖等。

 三、对“左”倾冒险错误的抵制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形成 1、1930 年 6 月,在李立三的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认为革命形势已在全国范围内成熟。会议通过了李立三起草的《新的中国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决议案,其中提出:“中国革命对帝国主义的猛烈进攻,必然要掀起世界革命的高潮。”这表明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错误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随后,李立三主持制定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并成立全国总行动委员会,作为领导武装暴动和总同盟罢工的最高指挥机关。这次“左”倾冒险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只有 3 个月,但给党组织和革命力量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只是由于毛泽东、朱德以及其他根据地一些党和红军领导人不同程度的抵制,“立三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红军和各根据地中,并没有得到全面推行。

 2、王明、博古等人打着“反对调和主义”的旗号,猛烈攻击六届三中全会的中央,王明还在党内散发他写的《两条路线》,系统地宣扬他的一套“左”倾错误理论和主张。他按照共产国际的思路,宣称党内的主要危险是“右倾机会主义”、“实际工作中的机会主义”和“富农路线”。他夸大中国革命反民族资产阶级、反富农斗争的意义,不承认中间营垒的存在。

 四、红军前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从 1930 年秋到 1931 年秋,蒋介石先后调集数十万军队,相继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等战术,向红军发动三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采取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方针和战术原则,依托根据地的有利条件,集中主力,选择敌军薄弱环节,保证每战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弱敌,各个歼灭,先后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

 五、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建设 1、随着农村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党发动农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各根据地呈现出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景象。经过三年多的土地革命实践,基本上形成了一条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这就是: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时,还形成了一套比较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政策和方法,如: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等等。

 2、在各根据地和红军力量不断发展的形势下,1931 年 11 月 7 日至 20 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举行,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被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组成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朱德为主席,王家祥、彭德怀为副主席。当时各个苏区仍处于被分割的状态,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各根据地和各部分红军的统一指挥,推动了根据地政权、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建设。

 六、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思想的提出 1928 年 5 月、10 月,毛泽东在主持召开湘赣边界党的的第一、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已明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并对中国农村区域小块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进行了分析。在红四军挺进赣南、闽西的过程中,特别从 1929 年到 1930 年,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革命要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

 第四讲

 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形势和“左”倾错误的危害 1、九一八事变后,全国许多城市和村镇很快掀起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在中国东北,从 1931 年 10 月开始,相继兴起为数众多的抗日义勇军。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立即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

 言》,明确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随着局部抗战的开始,中国共产党以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反对日本的侵略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红军长征的开始 1933 年下半年,蒋介石调集 50 万军队发动对中央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的进攻,临时中央提出所谓“中国两条道路的决战”和“不放弃根据地一寸土地”等错误口号,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命令红军主力北上应敌。临时中央的错误领导,导致了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 10 月初,中央红军不得不实行大规模的战略转移。10 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 8.6 万多人撤离中央根据地,向西突围。从此,中央红军踏上了艰苦卓绝的漫漫长征之路。

 三、遵义会议的召开和伟大转折的实现 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家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以周恩来为团长,全权指挥军事。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党的历史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也因此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四、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 1935 年 6 月 12 日,中央红军的的先头部队到达懋功东南的达维,同在此迎接的红四方面...

篇六:苏州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

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

  为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由来,最近研读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下册(1921-1949),再次感受了我党从 1921 年成立的革命党到执政全国到如今欣欣向荣的光辉历程,重温了我党走过的坎坷而不寻常的 90 个春秋。

  虽然有过磨难、挫折,但是我党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行动指南,并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科学理论,这为我党的前进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0 世纪初,鸦片战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得当时的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斗争兴起,各种思潮也不断涌现,马克思主义以其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1921 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领导了民主运动、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并在大革命时期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发动群众广泛、影响深远。1927 年 7 月到 1937年 7 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段时间里我党进行了多次颇具影响的起义,如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建立了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九一八事变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得革命运动受到挫折,这期间党中央未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继续推行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方针,对党的工作产生了严重危害,之后蒋介石对我军实施多次大规模“围剿”,红军被迫长征。1935 年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七七卢沟桥事变掀开了中国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序幕,八年的抗日战争,从开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到抗日反蒋再到逼蒋抗日,党的政策方针不断随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革命任务而不断变化,这段时期我党为实现早日全民族抗战而斗争。而毛泽东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展开,这也为实现全民族抗战胜利和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证。

  落实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上,多读多看多思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增强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二、工作中力争上游,我更要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精通一行,虽然目前我还有不足不到之处,但我一定会不断地修正自己,提高自己,努力成为本职岗位上的内行和能手。

 三、在生活中也要高标准严要求来约束自己、提高自己。

  1、在生活待遇上不攀比,要比贡献、比业绩。

  2、非分之想不可有。

  3、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可丢。要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对大手大脚,暴殄天物,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4、遵纪守法,接受监督,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只有增强法制观念,完善监督机制,才能从组织上腐化堕落的通道。

  以后,我将一如既往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在工作岗位上始终保持着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善于学习,视野高远,立志成为党组织的一员,投入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实绩,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篇七:苏州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

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党史第二卷第一篇读书笔记 (1949 年 10 月-1956 年 9 月)

 8 月 , 我认真阅读了 中国共产党党史第二卷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实现》, 总结概括为八个字—— “外御强敌, 内塑根本”, 在军事、 政治、 经济等领域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 稳定的国内环境、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一、 外御强敌—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在新中国成立尚不足一年, 全国人民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好转艰苦奋斗的时候, 朝鲜内战爆发。

 1950 年 6 月 26 日 ,美军正式插手朝鲜内战。

 7 月 7 日 , 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 组织“联合国军” 开入朝鲜半岛作战。

 8 月 底起,美军飞机不断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 轰炸和扫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9 月 30 日 , 经毛泽东决定, 周恩来发出严正警告: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 但是为了 保卫和平, 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

 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 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 己的邻人进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0月 , 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赴朝作战, 经过两年零九个月 军事、政治的较量, 中国人民取得了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美国远东军和“联合国军” 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沮丧地写道:

 “我获得了 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 声:

 我是美国历史上第

 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

 对新中国来说, 朝鲜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 是一场不受中 国控制的因素强加给中 国的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极大地提高了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威信; 提高了 中国人民的民族自 信心和民族自 豪感, 使一部分曾经对美帝国主义抱着恐惧和幻想的人们受到深刻教育而觉悟起来; 表明了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过去长期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以弱胜强的人民战争思想仍然适用于现代战争; 顶住了 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 维护了 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使新中国的威望空前提高, 中国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 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取得了 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 。

 二、 内塑根本—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从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基本完成了 社会主义改造。

 政治上 1. 制定《共同纲领》( 1949 年 9 月 29 日 )。

 新中国的人民大宪章, 为全国各族人民、 各民主党派、 各人民团体统一行动提供政治基础, 起到了 临时宪法作用。

 2. 开展“三反”、 “五反” 运动。

 “三反” 即在党政机关

 开展反对贪污、 反对浪费、 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 于 1951年 12 月 1 日 开始至 1952 年 10 月 结束, 是党在全国执政后保持党政机关的廉洁, 反对贪污腐败的初战, 有力地抵制了旧社会遗留的恶习和资产阶级的腐蚀, 梳理了 国家工作人员廉洁、 朴素、 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 教育了 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 犯错误的同志, 清除了 党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贪污腐败分子, 使厉行节约、 艰苦奋斗、 爱护国家财产等新的社会风气进一步形成。

 “五反” 即在党政机关工商业界开展反对行贿、 偷税漏税、 盗骗国家财产、 偷工减料、 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 于 1952 年 1 月 开始至 1952 年 10 月 结束, 有力打击了 资本家不法行为, 在工商业者中普片进行了 一次守法经营教育, 推动了 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和民主改革的进程, 是新中 国成立初期国家为 确保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 回击资产阶级反限制斗争而取得的一个重要胜利。

 经济上 1. 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1950 年 6 月 30 日 , 毛泽东主席签署命令, 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新解放区执行“依靠贫农、 雇农, 团结中农, 中立富农, 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发展农业生产” 的总路线。

 到1952 年底, 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省外, 广大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农业人口 完成土改比重达 90%以上,占农村人口 92. 1%的贫农、 中农占有全部根底的 91. 4%, 比

 土改前提高 77. 4 个百分点, 彻底废除了 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2.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 年, 党正式提出了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即“一化三改”、 “一体两翼”。

 在经济建设上,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 经济发展布局向武汉、太原、 西安等内地倾斜, 发放公债, 自 力更生, 对我国工业化起步起到了 重要作用。

 军事上 完成祖国大陆统一。

 1950 年 10 月 24 日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致电毛泽东主席, 表示拥护《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26 日 进藏部队胜利进驻拉萨。

 至此, 除香港、 澳门、台湾, 完成了 祖国大陆的统一。

 外交上 1. 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 年 2 月 14 日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重大外交行动, 对当时国际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

 2. 日 内瓦会议及和亚非会议。

 1954 年 4 月 , 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瑞士日 内瓦 召 开的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会议, 经过前后 75 天的讨论, 有关方面终于达成了 和平协议。

 周恩来总理倡导了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

 完整、 互不侵犯、 互补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对我国乃至全世界外交产生了 深远影响。

 时隔一年,1955 年 4 月 , 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大厦开幕, 代表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 29 个国家与会, 历史一周, 在中国代表团的引导和建议下, 通过了 《亚非会议最后公报》, 形成了 和平共处、 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中国对外关系迅速发展, 作为战后一支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949—1956, 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 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到民族独立、 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两个历史性转变。

 在这七年中, 中国 “外御强敌, 内塑根本”, 在军事、 政治、 经济、 外交等方面取得了 全面的进展或成就, 到 1956 年, 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这是秦皇汉武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必将作为不愿做奴隶的民族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的开拓奋进而彪炳史册!

推荐访问:苏州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 中国共产党 苏州 读书笔记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