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赏析和感悟4篇师说赏析和感悟 《《师说》》赏析 老年大学老年大学 祖铨一、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师说赏析和感悟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师说赏析和感悟
《 师说》 》 赏 析老年大学老年大学
祖 铨一、作者 简 介韩 愈(768 ~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 汉 族。祖籍昌黎(今 辽 宁 义县 ),世称 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 韩 吏部。
谥 号“ 文” ,又称 韩 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 动 的倡导 者,主 张 学 习 先秦两 汉 的散文 语 言,破 骈为 散, 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 苏轼 称他“ 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推他 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 韩 柳” ,有“ 文章巨公” 和“ 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 愈 还 是一个 语 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 词语,又注重当代口,又注重当代口 语 的提 炼 ,得以 创 造出 许 多新的 语 句,其中有不少已成 为 成 语流 传 至今,如“ 落阱下石”、 、“ 动辄 得咎”、 、“ 杂 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 统」 」 观 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韩 愈三 岁 而孤,受兄嫂 抚 育,早年流离困 顿 ,有 读书经 世之志, 虽孤 贫 却刻苦好学。20 岁 赴 长 安考 进 士,三 试 不第。25 ~35 岁 ,他先中进 士,三 试 博学 鸿词 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 张 建封两 节度使幕府任度使幕府任 职 。后回京任四 门 博士。36 ~49 岁 ,任 监 察御史,因上 书论 天旱人饥 状, 请 减免 赋 税, 贬 阳山令。
宪 宗 时 北 归, , 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 ~57 岁 ,先从裴度征吴元 济 ,后迁刑部侍郎。因
谏 迎佛骨, 贬 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 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 职 。政治上 较 有作 为。
。
诗 力求 险 怪新奇,雄 浑 而重气势。
。他在政治上, 韩 愈反 对 藩 镇 割据。
对 于 韩 愈 对 待藩 镇 割据的 态度,指出:度,指出:
韩 愈《》的主要 倾 向是“ 反 对 藩 镇 割据,而歌 颂 平叛的 胜 利; 赞扬主 战 派,而批 评 主和派”, ,为 认为“ 韩 愈反 对 藩 镇 割据的 坚 定立 场 ,不 应 因为 碑文少写了之功便加以 贬 低” ,而且他“ 反 对 藩 镇 割据的主 张, , 还 不仅 表 现 在平定淮西的一 时 一事,他在一系列的文章里都 贯 穿着 这个思想。个思想。”思想上, 韩 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韩 愈。他在儒学式微, 释 、道盛行之 际 ,力辟佛、老,致力于复 兴儒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他所倡儒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他所倡 导 的古文运 动 ,其 实 就是复 兴儒学的重要手段。儒学的重要手段。教育上, 韩 愈三 进 国子 监 做博士,担任,招收弟子, 亲 授学 业,留下了,留下了 论说师 道激励后世和提携人才的文章。
韩 愈力改耻 为 人 师 之 风,广招后学。在教育方面的,广招后学。在教育方面的 论 文中,他 强调 了求 师 的重要性, 认为只要是有学只要是有学 问 的人,就是自己的老 师 ;把有才能人比作, 阐释了在位之人如何了在位之人如何 识别 人才 对 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 问题。
。史学上,唐 时 人称 韩 愈有史家的笔力,他撰有《》五卷,是 韩愈在所撰三卷《愈在所撰三卷《 顺 宗 实录 》基 础 上改写而成,他“ 削去常事,著其系于政者,比
之旧 录 ,十益六七,忠良好佼,莫不 备书 ,苟关于 时 ,无所不 录。
。” 从实录实录 可看出他 对宫 市之斥 责, , 对盐铁 使 进 奉的批判, 对 京兆尹李 实罪行的揭露等等,罪行的揭露等等, 说 明表状所言,符合 实 情。《 实录》送呈以后,受到不少人激烈反》送呈以后,受到不少人激烈反 对 ,原因是“ 韩 愈撰《 顺 宗 实录 》, 说 禁中事 颇 切直,内官 恶之,二人上前屡言不之,二人上前屡言不 实。
。” 是 于是“ 累朝有 诏 改修” 。文宗令等重新改写,几 经曲折, 终 于遵照旨意,将 实录 中所 书、 、 顺 宗朝事“ 详 正刊去”。
。《 《 师说 》作于唐 贞 元十八年(公元 802 年)任 时, , 这 篇文章是 韩 愈写给 他的学生的。《 师说 》是一篇 说 明教 师 的重要作用、从 师 学 习的必要性以及的必要性以及 择师 的原 则 的 论说 文。此文抨 击 当 时“ 之族” 耻于从 师 的 错误观念,倡 导 从 师 而学的 风 气,同 时 ,也是 对 那些 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 严 正的 驳 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 师 ,不 应 因地位贵贱贵贱 或年 龄 差 别 ,就不肯虚心学 习 。文末以言行作 证 ,申明求 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 时 人 实 不 应 背弃古道。有关他的 传说 很多,比如:1 、叩 齿 庵。
韩 愈来到潮州后,有一天在街上碰 见一个和尚,面貌十分凶一个和尚,面貌十分凶 恶 ,特 别 是翻出口外的两个 长 牙, 韩 愈想 这决非好人,心想着要敲掉他那决非好人,心想着要敲掉他那 长 牙。
韩 愈回到衙里,看 门 的人便拿来一个 红 包, 说这是一个和尚送来的。是一个和尚送来的。
韩 愈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 对长牙,和那和尚的两只牙,和那和尚的两只 长 牙一模一 样 。他想,我想敲掉他的牙 齿 ,并没 说出来,他怎么就知道了呢?出来,他怎么就知道了呢? 韩 愈立即派人四 处寻 找那个和尚。
见 面交 谈 后, 韩愈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很有名的潮州灵山寺的和尚,是个学愈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很有名的潮州灵山寺的和尚,是个学 识 渊博的人。
韩
愈自愧以貌看人,忙向他 赔 礼道歉。从此,两人成了好朋友。后人为纪为纪 念 韩 愈和大 颠 和尚的友 谊 ,就在城里修了座庵,叫“”。
。2、 、 设 水布。古 时 候,潮州 韩江里的放排工,既要扛杉木,又要扎杉排,一会儿跳下江,一会儿爬上岸,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常常患上肚痛病和江里的放排工,既要扛杉木,又要扎杉排,一会儿跳下江,一会儿爬上岸,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常常患上肚痛病和 风 湿病。于是他 们做工索性光着膀子,不穿衣服。每天在江做工索性光着膀子,不穿衣服。每天在江 边 挑水、洗衣服的 妇 女,看 见放排工赤身裸体,就告到官府。官府交涉放排工赤身裸体,就告到官府。官府交涉 过 后,放排工只好穿上衣服。
韩 愈来到潮州,听 闻这件事后,他跑到江件事后,他跑到江 边实 地 查 看放排工扎排和放排的情形。
韩 愈 认为放排工成天穿着一身湿衣服,容易得病。在回衙后,他便放排工成天穿着一身湿衣服,容易得病。在回衙后,他便 让 人到江 边通知放排工:今后扎排、放排肘,可以不穿衣服,只在腰通知放排工:今后扎排、放排肘,可以不穿衣服,只在腰 间 扎 块 布能遮羞就好了。这块这块 布后来就成了潮州的放排工和 农 民 劳动时带在身上的浴布,潮州人把它叫在身上的浴布,潮州人把它叫“ 水布”。
。3、 、 过马牵 山。
韩 愈到任 时 ,正逢潮州大雨成灾,洪水泛 滥,田园一片白茫茫。他到城外巡,田园一片白茫茫。他到城外巡 视 ,只 见 北面山洪汹涌而来,于是他 骑 着 马,走到城北,先看了水,走到城北,先看了水 势 ,又看了地形,便吩咐随从 张 千和李万 紧随他的随他的 马 后,凡 马 走 过 的地方都插上竹竿,作 为 堤 线 的 标 志。
韩愈插好了堤愈插好了堤 线 ,就通知百姓,按着竿 标 筑堤。百姓听了十分高 兴, , 纷纷 赶来, 岂料一到城北,就 见那些插了竹竿的地方已拱出了一条山脉,堵住了北来的洪水。从此,那些插了竹竿的地方已拱出了一条山脉,堵住了北来的洪水。从此, 这 里不再患水灾了。百姓 纷纷传说:
:“ 韩 文公 过马牵山。” 这 座山,后来就叫“ 竹竿山”。
。
4、 、 驱 逐 鳄鱼。
。
韩 愈被 贬 到潮州做刺史 时 ,当 时潮州有一条江,江中有很多吃人的潮州有一条江,江中有很多吃人的 鳄鱼 ,成 为 当地一害, 许 多 过 江的人都被它 们吃了。一天,又有一个百姓遇害了。吃了。一天,又有一个百姓遇害了。
韩 愈 忧 心忡忡:
鳄鱼 不除,必定后患无 穷。于是。于是 韩 愈下令准 备 祭品,决定 亲 自去江 边设坛 祭 鳄。
。
韩 愈 摆 好祭品后,对 着江水大声喊道:“ 鳄鱼 !
鳄鱼 !
韩 某来 这 里做官, 为的是能造福一方百姓。你的是能造福一方百姓。你 们 却在 这 里 兴风 作浪, 现 在限你 们 在三天之内, 带 同族 类出海, 时间 可以 宽 限到五天,甚至七天。如果七天 还 不走, 绝对严处。
。”从此,潮州再也没有 发 生 过鳄鱼 吃人的事情了。人 们 把 韩 愈祭 鳄鱼的地方称的地方称 为“ 韩 埔” ,渡口称 为“ 韩 渡”, , 这 条大江 则 被称 为“ 韩 江” ,而江 对面的山被称 为“ 韩 山”。
。5 、退之投 书 。据《》 记载:
:
韩 愈曾与客人共登,到达山 巅 后, 发现四周四周 险 峻异常,估 计 没有 办 法 迈 步。在惊恐万分的情况写下, 发 狂大哭。华 山所在的 县 令想尽 办 法,才将其救下。后来,有山西百 岁 老人 赵 文 备 游到“ 韩 退之投 书处” ,有感 韩愈的逸事,遂大笑不止。后人又于旁愈的逸事,遂大笑不止。后人又于旁 题刻 刻“ 苍龙 岭 韩 退之大哭 词 家 赵 文 备 百岁 笑 韩处” 。以后清代李柏登山至此,面 对 一哭一笑,又表 现出另一种心出另一种心 态 ,并做 诗 云:
“ 华 之 险 ,岭 为 要。
韩 老哭, 赵 老笑,一苦一笑 传二妙。不笑也不哭,独立岭上但二妙。不笑也不哭,独立岭上但 长啸。
。后人 对韩 愈 评 价 颇 多,比如:
① 自以来,道 丧 文弊,异端并起。…独 韩 文公起布衣, 谈 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 归 于正,盖三百年
于此矣。,而道 济 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 夺 三 军 之 帅 。此 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② 子美()之 诗 ,退之之文, 鲁公()之公()之 书 ,皆也。[ ③ 唐之古文,自 韩 愈始。[ ④ 柳子厚 诗 ,在下, 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州上;退之豪放奇 险则过 之,而温 丽 靖深不及也。:学 术 精博,文力雄健,立 词 措意,有班()、 马 ()之 风 ,求之一 时,甚不易得。加以性方道直,介然有守,不交,甚不易得。加以性方道直,介然有守,不交 势 利,自致名望。可使 执简,列,列 为 史官, 记 事 书 法,必无所苟。:
:
韩 愈文起八代之衰,而其 诗 亦。
论 者常以文掩其 诗 ,甚或 谓 于 诗本无解 处 。夫唐人以 诗 名家者多,以文名家者少, 谓韩 文重于 韩诗可也,直斥其可也,直斥其 诗为 不工, 则 群儿之愚也。认为 ,文学作品包括 诗 ,不要把 话说 尽了,而 韩 愈的文章和 诗就是把就是把 话讲 完了。
在他的《思旧》 诗 中写道:“ 闲日一思旧,旧游如目前。再思?零落日一思旧,旧游如目前。再思?零落 归 下泉。退之服,一病迄不愈。微之 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得丹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得丹 诀, , 终 日断腥膻。崔君夸 药 力, 经 冬不衣 绵 。或疾或暴夭,悉不 过 中年。惟余不服食,老命反延 迟……” 公元 824 年( 长庆 四年)八月, 韩 愈因病告假。同年十二月二日, 韩 愈在 长 安靖安里的家中病逝, 终 年五十七 岁, , 获赠 礼部尚 书, , 谥 号文。二、作品原文古之学者必有 师。
。
师 者,所以 传 道受 业 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 师 ,其 为 惑也, 终 不解矣。生乎吾前,其 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 师 之;生乎吾后,其 闻 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 师 之。吾师 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 贵 无 贱 ,无 长无少,道之所存无少,道之所存 师 之所存也。
嗟乎!
师 道之不 传 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 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 远 矣,犹且从 师 而 问 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 远矣,而耻学于矣,而耻学于 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 为 圣,愚人之所以 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 其子, 择师 而教之;于其身也, 则 耻 师焉,惑矣。彼童子之焉,惑矣。彼童子之 师 ,授之 书 而 习 其句 读 者,非吾所 谓传 其道解其惑者也。句 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师 焉,或不焉,小学而大 遗 ,吾未 见 其明也。巫医乐师乐师 百工之人,不耻相 师 。士大夫之族,曰 师 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群聚而笑之。
问 之, 则 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 则 足羞,官盛 则 近谀。
。” 呜 呼!
师 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 乐师 百工之人,君子不 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 师 。孔子 师 郯子、 苌 弘、 师 襄、老聃。郯子之徒,其 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人行, 则 必有我 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 师, , 师 不必贤 于弟子。
闻 道有先后, 术业 有 专 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 艺经传 皆通 习 之,不拘于 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 师说 》以 贻 之。三、 译 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 师 。老 师 ,是(可以)依靠来 传授道理、教授学授道理、教授学 业疑 、解答疑 难问题 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 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 师 (学 习 ),那些成 为 疑 难问题 的,就最 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 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跟从(他)把他当作老 师 ;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应该 )跟从(他)把他当作老 师 。我(是向他)学 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 还 是比我晚呢?因此,无 论 地位高低 贵贱 ,无 论 年 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 师 存在的地...
篇二:师说赏析和感悟
祭十二郎文●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培养文言文的诵读与翻译能力。
2.体会文章深厚、真挚的感情,把握课文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遣词用字的妙处,品味叙述中抒情的艺术。
3.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4.反复诵读、揣摩,把握文章情感脉络、表达方式的特点和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苏子瞻云: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宋〕陈师道《后山诗话》) 韩愈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享有很高的声望。苏轼认为与杜甫的诗,颜真卿的书法齐名。以前我们学过他的《马说》、《师说》等名篇,今天我们来学他的一篇祭文。
二、
背景介绍(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不必全部介绍)
(1)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2)韩愈在散文创作中,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得很有说服力,《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写入、记事状物都很感人。《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悼念侄儿,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3)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4)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的,故其开头、结尾都有一个表示祭享的格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绝调”,欧阳修的《祭尹师鲁文》、袁枚的《祭妹文》也很有名。
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却一改过去惯例,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宣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三、放朗读磁带。
这篇课文感情真挚,抒情语句较多,有的甚至是泣血带泪。其中有两处最为突出。一是作者得到十二郎猝然病死的消息一段,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乎”字,三个“也”字,五个“矣”字,文辞抑扬顿挫,感情跌宕起伏。二是“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好像与十二郎当面交谈,自然亲切,入情入理。诵读时要注意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读出应有的感情波澜。
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闻汝丧.(sàng)之七日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所怙.(hù)
兄殁.(mò)南方 省.(xǐng)坟墓
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孰谓汝遽.(jù)去吾
万乘.(shèng)之公相 殒.(yǔn)其生
窆.(biǎn)不临其穴 尚飨.(xiǎng)
四、诵读、感悟 引导学生饱含感情地分段朗读。在读的过程中,逐段理清文章的思路,揣摩文意。重点段落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教师加以适当的评点和板书,使学生真正进入到作品的审美意境中。
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末),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4 4 .进行语言方面的讲析点拨
(以边读原文,边对课文词语进行圈点标记和难字的点拨、诠释为主,此处的语词分类归纳,是为了帮助执教者把握语言教学的重点,而并非按这样的顺序来讲授知识)
五、诵读、积累
在诵读中积累 重点实词 衔.(含着)哀致.(表达)诚
掇汝而就.(就职上任)
汝不果.(成为事实、实现)
不克.(能够)蒙其泽 吊.(抚慰)之孤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恨)
活用
成.家以致.汝(使动,使家成,使汝来)
业.其家(业,名词用如动词,继承……的事业)
长.吾女及汝女(养育,使……成长,可视为使动)
重要虚词
其:
其.能久存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表选择的连词)
其.无知,悲不几时(表假设的连词)
:
乎:(助词,表疑问或反问语气,反问语气见“其”的例句)
矣:其信然矣(判断语气,语气较重)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
这段文字共用了三个“邪”字,三个“也”字(“信也”“梦也”“何为而在吾侧也”),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五个“矣”字,则表示不得不信这一噩耗的无奈。
2.课后练习三
●板书设计
引子(1)
祭十二郎文 与十二郎的骨肉深情(2、3)
韩愈 十二郎之死(4—9)
吊慰死者,告以其身后之事(10—12)
第二课时 一、诵读、赏析
(一)诵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二、三段),讨论。
1.祭文之初,作者为什么要详叙幼时及成年后与十二郎聚散离合的往事? 叙事是抒情的基础。往事历历在目,忆之深乃因情之切,于叙事中,亦可见作者真情。
2.在这两段的叙述之中,你以为最动人的细节是何处? 允许自由答问。如第二段“嫂尝抚汝指吾再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一语,“抚汝指吾”的细小动作,体现出为母为嫂的深切关爱与顾惜;“韩氏两世,惟此而已”仅寥寥八字,却字字透出嫂嫂的焦虑、期待和悲伤。十二郎遽然辞世之时,韩愈又重提旧事,也流露出韩愈无尽的沉痛与凄凉。
在叙事追忆中,作者常常跳出“过去”而回到“现在”,针对往事而作抒情、评说,这两段何处为此类文字,抒写了怎样的情感? 第三段自“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以下数行是独立的抒情文字。文中体现作者的追悔痛惜之情,直捷而毫无矫饰,故能打动人心。
(二)诵读课文第二部分(第四至第九段),体会行文中的曲折变化。
1.第二部分的核心内容是写十二郎之死。为什么文中还要回叙自己头一年给十二郎的信,以及自己身体衰病、子孙辈幼小等事? 这些事都与文章主旨(吊十二郎之死)密切相关,穿插其中,又形成行文的曲折。第 4 段写自己的未老先衰之象,意在为下文蓄势,也就是用自己之将死而竟不死,反衬出十二郎之不应死而竟死的尤其可哀。“少者殁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这不合情理,故更让人难以接受。第 6、7 段又言己之衰、子孙之弱,不仅写出十二郎辞世后家境的凄凉,也更突现了作者因十二郎之死而生的极度悲伤、痛不欲生之情。)
2.十二郎之死,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还要反反复复的推究死因、推测死期(第 8.9 段),甚至对死讯本身,也疑其非真而梦?反复诵读第 5 段,体会“邪”“乎”“也”“矣”等虚词在传情达意中的作用。
推究死因、推测死期、疑死讯非真而梦,均反映对十二郎忆念之深。第 5 段中,写自己惊闻噩耗后由信而疑,又由疑返信的恍惚心态,突出了侄儿之死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五雷轰顶般的剧烈震荡,以及确信死讯后五内俱焚般的巨大悲恸。这一段中,先连用三个“邪”字,紧接着是三个“乎”字,三个“也”字和五个“矣”字,这样连接不断的使用语气词,恰如古人所评:“句句用助辞”而“反复出没”,“如怒涛惊湍,变化不测”,既增强了节奏感,也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更能打动人心。
(三)诵读课文第三部分的第十一自然段,分析这个段落的语言特色及所表达的情感。
在这一段中,从开头至“‘彼苍者天’,‘曷其有极”’一句止,声调急促,一气贯注,一句紧接一句,一字紧接一字,中间无法断开,简直就是顿足捶胸,呼天抢地,悲痛之情发展到最高点。而后的“自今以往”至段末诸句,是一段虽然悲切但却较为平静的倾诉,这样张弛交替、徐疾错落的情感变化,是完全与生活真实吻合的。
二、艺术鉴赏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第二段写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不愿相信又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显得哀婉动人。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因而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祭文中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纾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板书设计
幼时为伴,未尝相离(2)
1.生离之情
三别三会,聚少离多(3)
(遽尔汝殁,抱憾终生)(3)
少、强先殁,不合常情(4)
惊闻噩耗,疑梦非真(5)
融情于事 2.死别之情
若死有知,愿从汝死(6)
子孙幼弱,睹之生悲(7)
病因死期,萦迥于心(8、9)
吊慰、改葬,事事不忘(10)
3.祭奠之情
行负神明,追悔莫及(11)
抚孤成立,馀年之愿(11)
附:《祭十二郎文》艺术特色 1.叙事于琐细中见沉痛。
探究学习:本文作者在叙事时不是孤立地叙写琐事,而是善于把它们放在较宽阔的背景中来处理,以便于琐细中见沉痛,于联系中见深挚,比如十二郎英年早逝,这本身就足以使作者十分痛惜,联系到两人从小孤苦相依,成年后别多聚少,再加上家世凄凉,作者“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现在孙辈中惟一的十二郎也和三兄一样“不幸早世”,岂不是悲痛之情更加绵远深重,催人泪下吗? 本文的特点是直抒胸臆,但抒情又与叙事紧密结合,正如上述一样,在絮絮切切地诉说家常琐事的同时,感情也表达得曲折入微。再如作者写与十二郎幼年时孤苦相依的一段艰难生活,写的特别细致动人;而关于生死离别的反复重叠,说而又说的抒情,更显出哀痛的至深至切。所以,与其说是作者在写祭文,不如说他是在诉衷情。
2.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感情。
探究学习:本文虽说是直抒胸臆,但是,从写作的角度看,作者还是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将自己的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一是从自身幼年讲起而又处处紧密联系十二郎的生活,突出叔侄孤苦相依、情深谊长;二是以“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强调十二郎之死的惨痛之情;第三,不厌其详地写叔侄相会又离别的经过,悔恨自己不该为求禄而使暂时相别竟成永别,以此加深抒发失侄之痛;第四,设想自己年老体弱本应早死,将会使十二郎忧伤万分,反跌出今日自己对十二郎早死的悲痛之情,使感情抒发又加深一层;第五,因为悲痛之极而产生不合常情的想法,想去“...
篇三:师说赏析和感悟
宋八大家】--一篇文章浅析一大家之韩愈1 / 27唐宋八大家---- 一篇文章浅析一大家之韩愈韩愈( 768 年-824年 12月 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 “气盛言宜”、 “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个人作品韩愈的作品非常多,现存诗文 700余篇,其中散文近 400 篇。
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门人李汉曾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今有《韩昌黎集》传世。《韩愈文集》的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为最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文》(明徐氏东雅堂翻刻)最为通行。清代顾嗣立、方世举各有诗集单行注本。今人整理注释的韩集有马通伯《韩昌黎文集校注》、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童第德《韩集校铨》 等。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而不列正文者, 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陈景云、王元启、沈钦韩、方成和今人徐震。《全唐诗》编其诗十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 12 首。体裁 韩愈部分作品杂文 《进学解》《杂说》《获麟解》《师说》序文 《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传记文 《毛颖传》《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诗 《答张十一功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题驿梁》史书 《顺宗实录》
【唐宋八大家】
--一篇文章浅析一大家之韩愈2 / 27《師說》《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全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创作背景《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 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贞元十七年( 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 “羞于为师 ”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 “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古之学者1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 。人非生而知之 3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4 ,终不解矣。生乎吾前 5 ,其闻 6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7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8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9 ?是故 10无11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
【唐宋八大家】
--一篇文章浅析一大家之韩愈3 / 27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白话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 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 无论地位高低贵贱, 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 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 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 “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
“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
“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
【唐宋八大家】
--一篇文章浅析一大家之韩愈4 / 27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李家的孩子蟠, 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 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文学赏析文中虽也正面论及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和以什么人为师等问题,但重点是批判当时流行于士大夫阶层中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就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主要精神看,这是一篇针对性很强的批驳性论文。文章开头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师道: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标准(以谁为师)
。劈头提出 “古之学者必有师 ”这个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
“传道受业解惑 ”,作为立论的出发点与依据。从“解惑”(道与业两方面的疑难)出发,推论人非生而知之者,不能无惑,惑则必从师的道理;从“传道”出发,推论从师即是学道,因此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一段,层层顶接,逻辑严密,概括精练,一气呵成,在全文中是一个纲领。这一段的 “立”,是为了下文的 “破”。一开头郑重揭出 “古之学者必有师 ”,就隐然含有对 “今之学者 ”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势如风雨骤至,先声夺人。接着,就分三层从不同的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先以“古之圣人 ”与“今之众人 ”作对比,指出圣与愚的分界就在于是否从师而学; 再以士大夫对待自己的孩子跟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指出这是 “小学而大遗 ”的糊涂作法;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与士大夫耻于相师作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智不及他们所不齿的巫医、 乐师、百工。作者分别用 “愚”、“惑”、“可怪”来揭示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的不正常。由于对比的鲜明突出,作者的这种贬抑之辞便显得恰如其分,具有说服力。在批判的基础上,文章又转而从正面论述 “圣人无常师 ”,以孔子的言论和实践,说明师弟关系是相对的, 凡是在道与业方面胜过自己或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为师。
这是对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观点的进一步论证, 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于师事 “位卑”者、“年近”者的现象进一步批判。文章的最后一段,交待作这篇文章的缘由。李蟠 “能行古道 ”,就是指他能继承久已不传的 “师道”,乐于从师而学。因此这个结尾不妨说是借表彰 “行古道 ”来进一步批判抛弃师道的今之众人。“古道”与首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 ”正遥相呼应。在作者的论说文中,《师说》是属于文从字顺、平易畅达一类的,与《原道》一类豪放磅礴、雄奇桀傲的文章显然有别。但在平易畅达中仍贯注着一种气势。这种气势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和严密的逻辑所形成的夺人气势。作者对自己的理论主张高度自信,对事理又有透彻的分析,因而在论述中不但步骤严密,一气旋折,而且常常在行文关键处用极概
【唐宋八大家】
--一篇文章浅析一大家之韩愈5 / 27括而准确的语言将思想的精粹鲜明地表达出来,形成一段乃至一篇中的警策,给读者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如首段在一路顶接,论述从师学道的基础上,结尾处就势作一总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大有如截奔马之势。
“圣人无常师 ”一段,于举孔子言行为例之后,随即指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从“无常师 ”的现象一下子引出这样透辟深刻的见解,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其次是硬转直接,不作任何过渡,形成一种陡直峭绝的文势。开篇直书 “古之学者必有师 ”,突兀而起,已见出奇;中间批判不良风气三小段,各以 “嗟乎 ”、“爱其子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发端,段与段问,没有任何承转过渡,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这种转接发端,最为韩愈所长,读来自觉具有一种雄直峭兀之势。此外,散体中参入对偶与排比句式,使奇偶骈散结合,也有助于加强文章的气势。百家赏析(一)《师说》为韩愈感时而作。当时学风不正,师道不存,作者感慨万千,故其文多用感叹句。特别是“轻重相形”的地方,作者每次“相形”之余,都要感叹时人之愚。这些感叹色彩颇浓的句子,亦错综变化,毫不凝滞。“圣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这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这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与!
”这纯是感叹语气。作者在《师说》之中,为了增强肯定的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还用了反问句。
这类句式, 以“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一句,为最有代表性。
魏晋以来师道沦丧,士林之中以相师为耻渐成风习。至唐代中叶,此风愈演愈烈, “为人师者皆笑之。针对士林如此情态, 韩愈“奋不顾流俗”,臵“群怪聚骂”于度外,做 《师说》,“抗颜为师”,以光复西汉“师道”为己任,这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气,即使在千载以下的今天,也不能不令人钦佩。当时与韩愈齐名的柳宗元, 是他的有力支持者。《师友箴》曰“不师如之何, 吾何以成”;《序》曰“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显然,柳氏对“师道”的理解,与韩氏如出一辙。而且较之其他有识之士的支持, 显得更为有力。
再看他把士人对韩氏的 “群怪聚骂 ”比成“邑犬群吠, 吠所怪也”,亦可知他对“耻学于师”之风气,是何等深恶痛绝!韩柳二公在“师道”问题上的看法一致,柳宗元亦是韩愈“师论的同调及其抗颜为师的响应者!
《师说》首段即开宗明义,点出“师”的作用以说明其重要,并为下文阐述“师道”之当复张本。这种高处立、阔处行的开局法,就为全文定下了气势恢宏的基调。
韩愈将“师”的作用概括为 “传道、授业、解惑”六个字,表面看来,这三大作用似乎平列,实则不然。韩愈以光复“儒道”自命,他为“师”所概括的三个作用,自然有其特定内涵。所谓“道” , 即修己治人之道;所谓“业” ,即古人六艺之业;所谓“惑” ,即此二者之惑。三者之中,以“道”贯之, “传道”为宗旨,“授业”、“解惑”皆为达到此主要目的
【唐宋八大家】
--一篇文章浅析一大家之韩愈6 / 27所采用的手段,即学“文”为明道,习“艺”为致道,释“惑”为悟道。正因如此,韩愈才在本段之末指出“择师”原则应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前人评《师说》谓通篇只“吾师道也”一句,亦为此意。不过,韩氏论“师”的作用,虽意主“传道” ,但重点却在于“解惑” 。韩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孔子等儒家大师的启发式教学法,他心领神会,而这种教学法的主要手段即“解惑”,这就是他特别重视“解惑”的原因。再加之释“惑”确实是学“业”致道的必由之门,欲使弟子有“大成” ,就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使之通过此门径,达到“悟道”的最终目的,即使之登上“业”之大堂,进而步入“道”之内室,以完成“师”的使命。有鉴于此,韩愈才在阐明“师”的三大作用之后,又专门拈出“解惑”一端加以申述。此外,韩愈专就“解惑”一端加以申述,还可达到针砭时弊、生发下文的作用。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一句,就有如此妙用。既然人人有惑,当然“师道”可兴不可废。然而时人却或“...
篇四:师说赏析和感悟
任务群指导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兰 靖摘 要: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等的发展,传统的讲台授课式教学也逐渐融入了新媒体技术,除了多媒体的运用,学习任务群的建立也推动了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发展。学习任务群指导下,教师发挥了导学的作用,帮助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从而积累文学语言,开拓学生思维,弘扬传统文化,互动式教学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以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辅助课堂传统教学,给高中语文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一、 引言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就是将高中所学的一册语文,按照内容或手法等方面的共同性或相反性进行概念分类和对比组合,按照主题类别创立群组,发布关于主题的相关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及时地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讨论。
群文阅读能组织群体进行阅读,调动大众积极性,在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和表述自己的观点,碰撞思想的火花,从而发散思维,深化教学内容,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品味语文的魅力。二、 在群文阅读中积累文学语言学习任务指导群的作用之一,就是教师能经常性地在群组发布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散文等著名文学作品,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熏陶学生对于文学语言的热爱。
例如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在课前发布古诗词代表作五首,分别是曹操的《短歌行》、杜甫的《登高》、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李清照的《声声慢》以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分别让学生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以及写景的视角移动的角度,对几首古诗进行剖析,并结合几首诗进行对比分析,几首诗表达的感情为何不同? 并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当时处于何种情景下写出的诗句?要求学生以自己的喜好和观点选取自己认为的几首诗里面的绝句,并给出理由。以体味古诗韵律和语言之美为学习目标,在课前对学生进行敦促,以朗读和背诵的方式进行检测,并在学习任务指导群内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学生以自己最喜欢的绝句为例子,组织语言进行扩写,要求语言优美风格贴近诗句。
例如,在《归园田居》中的句子: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扩写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文学积累,“草木长”和“沾我衣”将沉寂的花草立刻变得生动起来。
还有《登高》中的绝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句从手法上和语言上都可进行赏析,一个“萧萧下”字写出了落叶的气势与秋日的凄凉,一个“滚滚来”字将长江奔腾的姿态呈现出来。
利用群文阅读策略,学生在讨论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能多角度进行语文语言的赏析和积累。三、 通过任务群开拓学生思维群文阅读教学方式不仅在文学语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熏陶,也在思维发散训练中使学生思路更活跃,见解更深刻。
在统编版教材《拿来主义》一课的学习中,教师便在学习任务指导群内发布了思考题:什么是“拿来主义”? 鲁迅为何要提到“拿来主义”,表达了鲁迅怎样的忧思? 教师要求学生在看完《拿来主义》的内容之后,继续浏览已经发布在群内的鲁迅其他文章的内容,比如初中时学过的《藤野先生》《孔乙己》和《阿长与山海经》,要求对比阅读之后讲述鲁迅写作的特色和鲁迅的不同个人情感。通过这样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的方式,学生能感受到鲁迅不仅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愚昧封建深恶痛绝,用笔杆孜孜不倦写作唤醒国人的斗士,而且也是一个在生活中对于温暖有趣的人和事情充满感激怀念的人。
在阅读课文以后,学生结合参考资料中鲁迅的写作背景进行思考,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运用了反衬对比的手法,对于愚昧的“清国留学生”感到悲哀,对于外国学生的偏见感到悲愤,从而更加衬托着对于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而在《拿来主义》这篇杂文里,鲁迅毫不避讳直接对国人的愚昧进行披露,两篇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处。四、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策略帮助宣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在统编版教材选修一《赤壁赋》的学习中,教师结合了课文《登泰山记》 一起讲解,这两篇课文都属于写景抒情类,而赤壁和泰山都属于国家文化遗产。
赤壁为历史上当年怀古之战的遗迹,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北倚着省会武汉,南临湘北岳阳,故有湖北南大门之称。
而泰山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教师在发布让学生阅读《赤壁赋》和《登泰山记》两篇课文的任务后,也在群组内发布了相关的风景图片,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品味赤壁的历史厚重与泰山的大气磅礴,领略国家秀丽山河。在语文学习中,中国的宝藏传统文化除了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还有历经千年吟唱传颂的诗经民谣。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就收录了“诗经·邺风”中的· 5 2 ·○ 语文教学与研究万方数据
蜀豳《静女》和“古诗十九首”的《涉江采芙蓉》以及秦观传唱千年的《鹊桥仙》。
《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了众多才子佳人情意绵绵的情书寄语。
教师结合了群文阅读的策略,将诗经民谣按照情感表达进行组合,发布在群组中供学生学习和阅读,并以写作为学习任务,让学生选择一首最喜爱的诗歌,发挥想象进行诗歌内容的故事创作。
在弘扬了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学生锻炼了写作能力。五、 对比深化群文深度在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下,结合多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有利于深化群文深度。
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附录中,柳宗元的《江雪》与杨万里的《小池》就被组合安排在短诗两篇的阅读任务里。
《江雪》与《小池》都属于景物描写,但两篇文章传达出来的感情却大有不同。
前者是作者对“独钓蓑笠翁”的感受,表达了雪景的苍茫和独自一人垂钓的孤寂,而后者则是用荷花美景表达了自己赏花的欣喜和对初夏充满活力的美景的喜爱。
结合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使学生能更深刻体会到景物不同的意境,表达作者不同的情思。
同时可以看出,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对比异同,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触及群文深度,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柳宗元与杨万里两人的生平,对比两人的经历遭遇,使学生更能够体会到杨万里性格的坚毅自信,柳宗元性格的乐观仁爱。
两个人都属于具有爱国情怀的诗人,且都心怀天下。六、 发挥教师的导读与导学作用群文阅读的另一大优势是可以发挥教师的导读与导学作用。
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对于《青蒿素》一文的学习中,教师会提前在学习任务指导群内发布让学生上网搜集关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项的视频和医学家屠呦呦的相关故事的任务。
让学生提前了解青蒿素诞生对于中国的意义,以及医学家屠呦呦为此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以此引导学生增加对于《青蒿素》这篇文章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课上会让学生将准备好的视频和故事进行交流分享,在聊天式的课上小组讨论中,拉近学生对于书本上课文的距离,以准备好的讲故事形式,讲述医学家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过程中发生的惊险或者有趣的事件,以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发挥教师对于课本的导读与导学的作用。七、 利用学习任务组合文本高中语文的群文阅读策略,善于将同一主旨的文本进行组合阅读,使学生能加深对于主旨意义的领悟。
例如在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学习中,教师将表达同一“爱国情怀”为主题的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与《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进行组合阅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讲述了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宣布新中国成立的故事,文中进行了详细的动作描述与神态描写,刻画了一位庄严而伟大的毛主席的形象,运用群像描写和气氛衬托表现升旗一刻所有人紧张的气氛,烘托了旗帜飘扬的一刻国人的自豪和对所有为新中国付出努力的人深深的钦佩。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则运用了大量语言描写,在他人口中塑造了一位为百姓服务的好榜样的焦裕禄的形象,表现着党对人民的关怀,引发出对祖国的自豪和对所有相关基层人员的敬佩之情。
两篇文章在手法和主旨上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运用组合文本的群文阅读策略,更加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八、 互动式交流得出阅读感悟群文阅读教学策略重在与学生进行互动式交流,能够及时得到学生反馈,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阅读感悟。
在统编版教材《师说》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就“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话题与学生进行了深度讨论,在学习指导群内,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发布了为课上辩论作准备的任务。
《师说》一文中鲜明地阐述了学生与教师的紧密联系,通过哲学思辨的角度说明没有教师就无法成就人才的观点,表达了作者对学生应该寻知求师、勤学好问的观点。
但现代社会,几乎是信息透明的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渠道获得知识,对于“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学生也有不一样的观点,自学能力已经成为当今大学中必备的能力,那么究竟对于教师的需求是否是必然的呢? 通过辩论的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辩驳着自己的观点,加深了对于《师说》一文的主旨大意的理解,从而得出深层次的阅读感悟,让学习语文不仅存在于字面理解,更存在于生活感悟。九、 结语学习任务群指导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是通过设置学习任务群,将各类主旨手法相同甚至相反的文章进行组合阅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式。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用古诗散文积累学生的文学语言,在晦涩难懂的课文中发布群任务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学习风景名胜、文化古迹的描写,领略诗经民谣的优美韵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比阅读来深化群文深度,搜集资料进行课文导读和导学,同时利用学习任务组合文本提高课堂效率,互动式交流的方式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共同探讨,从而得出更深层次的阅读感悟。参考文献:[1]刘昌国.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9:198.[2]李卿瑶.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10-11.[3]张杰.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学习任务群”的应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9(3):175.[4]傅振宏.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9:33.[5]黄健.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思考[J].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9:145.[6]曹江林.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中学语文,2019:15.作者简介:兰靖,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福建省宁德市,福建省宁德市霞浦第一中学。· 6 2 ·周刊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