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学科建设内涵8篇

学科建设内涵8篇

发布时间:2023-03-18 13:50:06

学科建设内涵8篇学科建设内涵 地方大学领域性学科建内涵、路径与模式刘欣本文所称“地方大学’’,是指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或省市共建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科建设内涵8篇,供大家参考。

学科建设内涵8篇

篇一:学科建设内涵

方 大 学 领 域 性 学 科 建 内涵 、路径与模 式 刘欣 本文所称 “ 地方大学’’ ,是指 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或省市共建体制下的地方本科 院校;按照联合国 《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和潘懋元先生的三分法理论,这类院校的 主体是介于研究型大学 (5A 1) 和职业型院校 ( 5B ) 之间的第二类型的应用型本科院 校 (5A 2) 。这类院校发展的关键问题是,遵循 自身特色发展和与社会协同发展的客 观规律,跳 出传统学术性学科建设思路,其学科建设应着重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 大战略领域,聚焦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领域性学科建设,探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 展紧密结合的 “ 中国特色” 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促进大学 转型升级,彰显优异品质。

 一、 意义阐释 :领域性学科建设的内涵 大学是以学科为主要平台培养人才的学术性机构,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 题 。但地方大学的学科建设不能盲 目趋 同,注重学科知识形态建设而缺失社会应用功 能,不能脱离行业需求、社会需要,偏离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本末倒置地竞相追逐 高层次的学科建设 目标,而应坚持 以应用为主,聚焦特色,创新机制,错位发展,重 视和加强领域性学科建设。

 ( 一) 领域性学科建设的实质: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型 大学历来被认为是遗世独立的 “ 象牙塔 ” ,大学由 “ 象牙塔” 走向产学研协同发 展之路 ,经历了 “ 两次学术革命” 或重大转型。川始于19世纪初的洪堡改革引发了自

 中世纪以来的 “ 第一次学术革命” ,大学开始从纯粹传授知识的教学型机构 ,转变为 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研究型机构;20世纪以来,历经 “ 威斯康星式” 服务型大学和 “ 斯 坦福式” 的创业型大学,大学完成 “ 第二次学术革命 ” ,由知识传承中心走向知识生 产与应用中心,成为 “ 产学研一体化” 发展的社会轴心机构。

 “ 两次学术革命” 实质上昭示了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型。按照美国学者吉 本斯 (Gibbons,1994) 的观点,知识生产方式存在两种不同的模式。

 “模式1” 是建 立在单一学科架构之上的,是基于 “ 学科导向” 的纯科学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 “ 模 式2” 研究的问题并不局限于任何单一学科,是基于 “ 问题导向” 的以应用为 目的的 大学 (学术版)201 4年第1期 2 1

 ● 理论前沿 跨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生产模式 。[2】

 ‘‘ 模式2” 揭示 了 “ 大学、产业、研究 机构” 三者之间协同创新的本质特性,对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提出了根本挑战。实现 “ 模式1” 向 “ 模式2” 的跨越,大学事实上成为知识传承 ( 学) 、知识生产 (研) 和 知识应用 (产 )“ 三位一体” 、多样而开放的专门化社会组织。正是在这种一体化变 革过程中,大学知识生产的学术属性,具有了鲜明的社会特性,成为社会化的学术创 新活动,大学之学科呈现出由学术性学科向领域性学科的分化与变革走势,一体化地 成为 “ 产学研协同创新” 体系中不可替代的核心要素。

 在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中,传统的基础学科向基础和应用学科相结合的领域性学 科方向转型,构成由 “ 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 这一新的科学研究类型。这类被美国科 技政策专家司托克斯称为 “ 巴斯德象限” 中的科学研究,试图用一种 “ 非线性的交互 模式” ,来破解 “ 二战” 后布什在 《 科学一一无止境的前沿》报告中所提出的线性模 型:即基础研究位居科学前沿,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只有基础研究才能引起应用研究 与开发。司托克斯在 《 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一书中对 “ 布什模型” 提 出了批判,指出在玻尔象限 (第一象限,代表好奇心驱动的 “ 纯基础研究” ) 和爱迪 生象限 (第二象限,代表实践性驱动的 “ 纯应用研究” ) 之外,还存在一种新的研究 类型一一 巴斯德象限 ( 第三象限,代表 “ 由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 ) 。[3 】

 相比较 “ 布 什线性模型” , “ 巴斯德象限” 无疑能更准确地反映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基础研究 与应用研究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之间并不界限分明;科学研究进程 同时受认识 和应用双重 目标 的影响;在知识经济社会,大量的新知识越来越产生于应用情境,

 “ 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 在知识生产过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然成为科学发 展的一个重要走势。英国学者齐曼在 《 真科学》一书中,进一步认识到这一走势。齐 曼认为,

 “ 科学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 ,科学正从 “ 学院科学” 走向 “ 后学院科 学” 时代 。[4】

 ‘‘ 后学院科学” 与 “ 学院科学 ” 最大的区别是,它是学院科学向产业领 域的延伸 ,是基于 “ 应用语境” 、以问题为导向的一种新的 “ 知识生产模式” ,这一 模式逐步演变为超越传统学科界限的新的学科类型一一基于 问题领域和应用 目的的 “ 领域性学科” 。

 ( 二 ) 领域性学科建设的内涵:

 “后学院科学” 时代新的学科类型 作为主要学术形态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术性学科历来受到大学尊崇,领域 性学科却常常被遮蔽或忽略。在知识运行步入 “ 应用语境 ” 下的 “ 后学院科学” 时 代 ,领域性学科发展为一种全新的 “ 知识生产形态” 或学科类型。

 领域性学科有别于传统学术性学科,它是以问题领域为导向、应用为 目的和协同

 创新为核心的跨学科知识生产形态。它 “ 所包含的知识、理论与方法,很难简单地归 结为某一个知识性学科,也不是以某一个学科为主而吸收其他学科而形成,而是以某 个现实领域为基础而形成的学科。” [5

 领域性学科与学术性学科尽管源头上都离不 开学科知识分类 ,但两者特性不同,导向各异。学术性学科为基础宽厚的 “ A ” 型结 一

 构,其特点是各学科 自成一体,纵深链接,呈现出广域型、系统性、封闭性特性;领 域性学科则为应用取向的 “ Y ” 型结构,其特点是各学科集成汇聚,横向聚焦,呈现 出集约型、交叉性、开放性特性 。其成因与学科导向密切相关 。学术性学科定向学 术研究,强化学术属性,因而其学科形态异质化 ,各类学科在特定学术领域,分向发 展 ,形成相对独立、枝繁叶茂的树状效应;领域性学科则定向问题领域,强化应用属 性,因而其学科形态近质化,相关学科在特定社会和行业领域,交叉聚合 ,形成开放 融合、协同发展的网状效应。

 “ 领域性学科 ” 观点认为,大学既是具有学术属性的人才培养机构,同时也是具 有社会属性的 “ 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的组织;【 6】

 现代大学己 “ 变成沟通生活各界、身 兼多种功能的超级复合社会组织” ,[7

 社会性” 是大学内在于学科的基本属性,是 基于学术而又超越学术的学科运行的固有属性:大学之 “ 学科 ” 不单纯是基于知识分 类 的独立学术形态,还是与社会专门化领域密切联系,并最终服务于社会的知识运 行的创新体系;

 “ 学科” 已不仅仅是学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术活动社会化的组织 平台,是学术资源和社会资源集成化的新型领域; “ 学科” 不能外在于社会属性而孤 立存在 , .. 必须跳 出传统学术性学科建设思路,彰显依存于社会领域的特色发展价值,

 融入到与社会协同发展的 “ 创新体系 ” 之中,从国家和地方 “ 创新体系” 建设的战略 性领域 中,寻找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在领域性学科发展层面上努力培育特色交叉学 科,打造特色学科平台,形成异峰崛起的领域性学科专业群,从而突出行业背景,彰 显应用特色。于是,侧重 “ 面 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领域,以应用研究和应用型人 才培养为重点” 的领域性学科建设,成为衡量地方大学学科发展水平的真正标志。

 二、建设思路 :领域性学科建设的路径 ( 一 ) 领域性学科建设 目标 地方大学坚持 “ 立足基层,依托行业,突出特色,创新驱动” 原则,按照领域性 学科建设新思路,探索建立理事会机制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 一体化” 地将社 会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到 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根本任务 的领域性学科专业平台上 来 ,以特色学院建设为基础 ,共建合作教育平 台、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及科技创业园 区,培育交叉学科,发展特色学科 ,形成学科高地,构建对接地方支柱行业、优势产 业的学科专业群,增强多学科集成发展优势。

 ( 二 ) 领域性学科建设路径 1. 坚持行业导向性 地方大学在学科建设方向上理应独辟蹊径,着眼行业需求,结合基层社会行业特 点,发展领域性学科 ,并据 以培育独特优势,形成特色学科 ,使之成为重点优势学 科,

 “ 率先在 自己的优势学科上培养一批有特色、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产生一 批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科技成果,从而加强自己的特色。” [8 】

 其学科发展定位是为基层 大学 (学术版)201 4 年第1期

 2 3

 ■ 理论前沿 社会特定行业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走出一条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高水 平领域性学科发展之路;其学科结构定位应始终围绕基层社会行业特色,培育主干学 科和相关专业,办成行业背景深厚的集约型、领域性学科 ;其服务功能定位是为基层 社会相关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提供人才和科技服务,突显专业提升、人 才塑造和产业支撑、行业引领等功能,形成与社会 良性互动的学科发展路径和核心能 力,在 “ 一体化” 强化特色学科、特色平台、特色团队、特色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方面,显示较强的学科建设的引领示范功能。

 2. 坚持学科生态性 大学是一个由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主干学科与支撑学科等组成的学科生态系 统,学科或学科群的生态位直接影响大学系统的特性。领域性学科置身于与社会协同

 发展的 “ 创新体系” ,更应在学科生态系统中寻求合理的学科生态位。为此,应实施 学科生态位分化策略、拓展策略与协同策略。【 9

 所谓生态位分化策略,是指在学科类型上避免与学术性学科的生态位趋同,片面 追求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齐头并进 ,而是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与自身实际条件,坚持 “ 应用领先,基础支撑 ,协调发展 ” 的学科建设理念,优先建设和发展领域性应用学 科;在学科层次上避免学科生态位重叠高移,盲目建构学科 “ 金字塔” ,而是充分考 虑学校发展定位,找准自身在学科系统中的合理生态位,从地方和基层社会 “ 创新体 系” 建设的战略性领域中,寻找学科建设的主攻方 向,致力于 “ 新型工业化、信息 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形成面 向基层社会行业特点的领 域性学科发展的优选路径。

 所谓生态位拓展策略,是指强化学科 “ 边缘效应” ,在传承和发展传统特色学科 或本体研究方向基础上,围绕领域性学科的平台建设,扶持和拓展地方社会和经济发 展急需的特色学科和前沿方向,努力通过学科的交叉整合 ,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建 设好特色交叉学科并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形成异峰崛起的领域性学科群。

 所谓生态位协同策略,是指将学科生态系统视为一个开放性的资源整合系统,增 强资源整合功能,放大集成发展效应,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 台,不断加强学科与 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和整合,构建产学研一体化 的 学科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使学科生态系统始终保持动态平衡和与社会协 同发展的 良

 好态势。

 3. 坚持非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产业结构乃至教育结构更新是区域竞争力向高梯度发展的 根本动力;技术创新及模式创新会直接打破区域平衡,成为强化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新 增长极,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在学科发展路径上,非均衡发展理论带给我 们三 点启示 。【 】

 叫

 是强化学科发展领域性。地方大学在学科建设方向上应表现出较强的领域指向 一2 4

 性,寻求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领域性学科建设模式,体现明显的领域性学科发 展特色。

 二是强化学科发展示范性。非均衡发展 旨在按照分层推进、重点突破原则,要求 我们依循 “ 有所为,有所不为 ”“ 有所先为,有所后为” 的方针 ,尽可能采取非常规 发展方式,通过 “ 一枝独秀” 引来 “ 满园春色” ,即集 中有限资源实现特色学科重点 发展,形成示范效应,使之成为增长极,并最终建构开放融合、结构优化的学科群,

 引领和带动学科专业群一体化发展。

 三是强化学科发展协同性。地方大学应在学科种类和层次上发挥重点引领和示范 功能,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相匹配的领域性学科群建设优势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优 势,以增强地方产业集约化程度 ,提高对地方块状经济的服务功能,成为提升地方竞 争力的新动力源,形成与地方经济 “ 相生共舞” 的品牌效应。这种情况说明,与地方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于地方大学领域性学科发展来说是决定性的。伴随着与地方经济 社会的并行匹配与互动发展,地方大学领域性学科才可能成为影响地方创新体系建设 的内生变量,成为强化地方乃至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新增长极,从而赢得学科持续竞争 优势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4. 坚持一体化发展 地方大学必须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创新发展战略需求,基于学校发展 目标定位开 展学科一体化建设,以领域性学科建设和发展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为根本任 务,以服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基本出发点,以产学研平台建设与机制建设为突破 口,树立学科重点方 向的 “ 领先意识 ” 和 “ 特色意识” ,按照 “ 精心规划 ,汇聚队 伍,打造平 台,创新管理 ” 的工作思路开展学科建设,凝练特色学科方向,打造特 色学科梯队,开展特色学科研究,培育交叉学科优势,构筑新兴学科高地,建立学科 建设支撑体系,建设一批特色学院,推动 “ 以应用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 的 领域性高水平学科专业平台建设, “ 一体化” 地将社会优质教...

篇二:学科建设内涵

加强学科建设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建设工作, 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推进实现“两个力争” 目 标, 现就加强学科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 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科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综合平台, 是知识创新、 技术创新、 理论创新的重要基地, 是培养和积聚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载体, 学科建设水平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指标和根本标志。

 随着学校的发展, 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日 益凸显,必须把学科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 确立学科建设在学校内涵建设中的基础地位, 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 我校学科建设的总体要求 (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宗旨, 坚持面向需求、 遵循规律、 协调发展、 重在建设的原则, 以凝练方向为前提、 队伍建设为关键、 平台建设为支撑、 培育特色为重点、创新机制为保障, 提高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带动学校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为实现“两个力争” 奠定坚实基础。

 ( 二)

 总体思路 我校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

 科学规划, 分层建设, 重点突破, 全面推进。

 科学规划。

 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及省学科建设规划为指导, 依据学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科学制定学科建设规划。

 各学院要根据学校规划制定本单位学科建设规划, 形成我校完整的学科建设规划体系。

  分层建设。

 区分重点建设学科和一般建设学科, 对于重点建设学科, 分为一级学科重点建设学科、 二级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和二级学科扶持建设学科三个层次进行建设; 对于一般建设学科, 要对照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 抓好基础性建设。

  重点突破。

 对现已确定的重点建设学科, 集中优势资源进行重点建设, 提升建设层次和水平, 形成学科优势和特色。

 同时, 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 注重学科交叉渗透, 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 培育一两个特色明显、 基础扎实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学科, 作为学科建设上层次、 上水平的重要突破口 。

 全面推进。

 学科建设是学校基础性工作, 涉及所有学科, 要在突出重点基础上, 整体推进。

 学科建设内涵十分丰富, 涉及学科方向、队伍、 平台等多方面内容, 要全面建设。

 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费、 管理、 服务等各个方面, 要统筹安排。

 ( 三)

 建设目 标 通过五年左右的建设, 学科方向更加明确, 学科队伍更加优化,学科平台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学科优势与特色更加明显。

 建设 6 个左右二级以上省级重点( 建设)

 学科; 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达 8 个左右; 培养和引 进 15 名 左右省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培育 20 个左右方向明确、 有特色的学科团队; 力争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 80 项, 科研经费总量达 5000 万元。

 打造出 3- 5 个具备申请硕士点条件的一级学科, 人才培养质量、 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力争在“十二五” 末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三、 学科建设的重点工作 ( 一)

 着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是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的制高点、 辐射源, 是学科建设上水平的关键性因素。

 对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将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经费上重点投入、 科研基金项目 方面大力支持。

 各有关单位和人员 要认真抓好已经确定的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 不折不扣完成科研项目 、获奖成果、 核心期刊论文等方面的建设任务。

 在大幅提升重点建设学科建设水平基础上, 建设 6 个左右省级重点( 建设)

 学科, 使我校重点学科建设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处于先进行列。

 ( 二)

 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 凝练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通过对学科发展方向的凝练, 使学科结构更加优化, 定位更加准确, 重点更加突出, 特色更加鲜明。

 要坚持科学性、 前瞻性、 创新性相统一, 坚持学校定位、 学科发展目 标、 已有基础相统一, 坚持学科交叉渗透、 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 选准学科发展突破口 ,努力打造学科优势和特色。

 ( 三)

 大力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学科队伍素质的高低、 结构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以学科带头人队伍和学科团队建设为重点, 大力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要优先保证重点学科、重点项目 的进人、 选人要求; 围绕学科建设需要, 改进人才引 进方法,不拘一格、 不惜代价、 不遗余力引 进学科带头人; 高度重视校内现有人才的培养; 重视学科梯队的建设, 整合人才资源, 强调团队精神,每个一级学科都要形成 3-5 个方向明确、 水平较高的科研团队。

 改进学科队伍管理机制, 实行动态管理, 使学科队伍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 四)

 切实抓好学科平台建设

 学科平台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支撑, 要高度重视和强化现有省级重点( 建设)

 实验室等学科平台的内涵建设, 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依托地方优势产业, 以学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支撑, 积极拓展和建设新的实验室、 研究所、 研发中心等学科平台, 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实体化程度。

 ( 五)

 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根据学科建设目 标, 进一步明确科研任务, 落实科研计划, 强化科研支持。

 以应用研究为重点, 以各类课题和科研项目 为载体, 提升项目 层次、 成果水平和获奖级别, 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 同时重视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的研究。

 强化产学研合作, 加强科技园建设,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丰富服务形式, 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 六)

 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功能 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 加强学科建设的科育人作用, 发挥学科建设对教师队伍、 专业建设、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创新平台等各项建设的带动辐射作用, 鼓励和吸纳更多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促进学生知识、 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大与省内外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力度, 不断拓展联合培养的高校数量、 学科领域和培养规模。

 四、

 学科建设的保障措施 ( 一)

 加大投入, 为学科建设提供经费保障 坚持学校投入为主, 努力构建学科建设经费多元投入机制。

 学校每年投入 2000 万元用于学科建设和学科队伍建设。

 学校鼓励和支持各学科通过承担各级各类重大科研任务向上争取经费, 鼓励各学科与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合作争取横向经费。

 学科建设经费实行项目 管理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 建立重点建设学科项目 经费审计制度, 严格规范

 学科建设经费使用, 确保学科建设经费用到实处、 产生实效。

 坚持奖优罚劣, 对学科建设成效明显的二级学院和学科团队给予奖励, 对不能完成建设任务的学科除停拨后续经费外, 将按比例追回已拨经费。

 ( 二)

 加强交流与合作, 促进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 通过“请进来、 走出去” 的办法, 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推进校地联合、 校企共建、 校际协作。

 鼓励和支持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与国内外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积极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 有效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提升我校自 主创新能力。

 走“开放式” 学科建设道路, 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学科建设经验,聘请国内外有知名 度的专家学者来校兼职、 讲学和短期工作, 聘请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本学科专家学者和大型企业的领导担任一级学科所在学院院长, 促进学科与学术界及地方企业的合作。

 拓展交流平台,通过承办大学校长论坛、 厅局长论坛、 专家报告、 企业家论坛以及优秀校友报告等多种形式, 及时了 解和掌握国内外学科前沿与 发展动态, 促进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

 ( 三)

 加强领导, 健全学科建设管理体制

 学科建设工作是学校是党委和行政推进学校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校将积极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模式, 不断完善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 加强对全校学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学院要成立由单位主要领导、 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的学科建设工作小组, 由学院院长担任组长, 成员 由各学院确定并报校学科办备案。

 加强对学科的规范化管理和考核力度。

 建立学校、 学院、 学科点三级管理机制, 将学科建设的职责和目 标分解到有关部门、 学院、 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成员 。

 建立重点学科滚动建设制度, 通过考核评估,对不达标或不见成效的学科, 学校予以警示乃至取消重点学科资格;对建设成效显著的学科给予更多的倾斜政策和更大的支持力度; 未列

 入重点建设的学科, 通过自 我建设, 成效显著的, 可进入重点学科建设层次。

 各二级学院的学科建设工作要做到分管领导落实、 承担团队落实、 具体责任人落实、 完成任务时间落实, 各学科带头人、 学术骨干要切实承担责任, 学校将把对学科建设的考核情况作为各类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

 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 强化服务意识, 共同做好学科建设的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

  各二级学院和相关单位根据本意见, 制定本单位推进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

  中共淮阴工学院委员会

 二 O 一 O 年三月 三日

篇三:学科建设内涵

2 期[总第6 2 期] 2021年 4 月研究生教育研究 Journal of Graduate EducationNo . 2Apr . ,2021文章编号:2095-1663(2021)02-0068-07 DOl :10. 19834/ j . cnki . yjsjy 2011. 2021.02. 11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目 标 愿 景 、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范 涛 % 梁 传 杰 b ,夏 婉 扬 3(武汉理工大学 a . 汽 车 学 院 ; b . 研 究 生 院 ,武 汉 430070)摘 要 :世 界 一 流 学 科 建 设 模 式 改 革 的 目 标 愿 景 是 建 立 基 于 建 设 主 体 、建 设 对 象 、建 设 内 容 、管理制度等多元 混 合 的 学 科 建 设 模 式 ,这 既 是 深 入 贯 彻 党 的 十 九 大 精 神 的 客 观 要 求 、坚 决 落 实 国 家 中 长 期 教 育 规 划 纲 要 的 具 体 实 践 、科 学 配 置 高 校 办 学 资 源 的 有 效 举 措 ,也 是 推 动 学 科 建 设 模 式 改 革 的 现 实 需 要 。

 多 元混合型学 科建设 模 式 可 实 现 建 设 主 体 、建 设 对 象 、建 设 内 容 和 管 理 过 程 的 ••四 协 同 ”, 具 有 建 设 思 路 战 略 性 、建 设 目 标 长 远 性 、 建 设 主 体 协 同 性 和 建 设 对 象 系 统 性 等 特 点 。推 进 世 界 一 流 学 科 建 设 模 式 改 革 • 保 障 并 不 断 提 升 学 科 建 设 成 效 是 其 根 本 价 值 追 求 ,改 革 逻 辑 由 高 校 外 部 转 向 高 校 内 外 协 同 . 路 径 选 择 由 同 质 化 倾 向 回 归 特 色 化 路 线 ,建 设 手 段 由 传 统 管 理 走 向 现 代 治 理 。关键 词 :学 科 建 设 模 式 ;目标 愿 景;内 涵 特 征 ;实施路径 中 图 分 类 号 :

 G643 文 献 标 识 码 :

 A学科建设模式改革已成为当前世界一流大学和 一流学科建设与改革的共识与特征,是激发学科发 展动力和提升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2017年 1 月 ,教育部等三部委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 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提出,“列人‘双一 流 ’建设名单的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以改革为动 力 ,确定建设思路,合理选择建设路径”[1]。世界一 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和重要内容,因 此 ,从学理上探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的应然状 态及实践路径,对于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实 践改革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基于建设主体、建设对象、建设内容、管理 制度等多元混合的学科建设模式是世界 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的目标愿景学科建设模式是指高校在开展学科建设过程中 形成的符合自身特点的建设路径和方法的选择,包 括学科方向、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交 流与合作、支撑平台、社会服务、学科制度、学科组织 形式等多个方面[2]。以管理为维度,系指以建设主 体 、建设对象、建设内容、管理制度等相互作用、相互 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活动形态。在我国高校开展学科 建设的改革实践中,曾出现了基于建设主体的多元 主体协同型,基于建设对象的特色发展型、集群发展 型 、均衡发展型,基于建设内容的以人为本型、学科 交叉型,基于管理制度的学科特区型、立项建设型等 多种学科建设模式,这些学科建设模式在我国学科 建设模式改革实践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建设 主体、建设对象、建设内容、管理制度等多元混合的 学科建设模式之所以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收 稿 曰 期 =2020-12-28作 者 简 介 :范 涛 ( 1983 — ),男 • 湖 北 公 安 人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汽 车 学 院 副 院 长 . 副 研 究 员 ,博 士 。梁 传 杰 ( 1970— )

 • 男 ,湖 北 天 门 人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研 究 生 院 院 长 . 研 究 员 ,博 士 生 导 师 ,博 士 。夏 婉 扬 ( 1992—) . 女 • 湖 北 武 汉 人 .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汽 车 学 院 教 师 . 博 士 研 究 生 。基 金 项 目 :湖 北 省 高 等 学 校 省 级 教 学 研 究 项 目 “ ‘ 双 一 流 ’建 设 背 景 下 高 校 学 科 交 叉 的 探 索 与 实 践 一 以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新 能 源 与 智 能 网 联 汽 车 学 科 为 例 ” ( w2019007)

 范 涛 ,等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 ---- 目标愿景、内 涵 特 征 与 实 施 路 径 • 69 .的目标愿景,主要蕴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逻辑。(_ )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 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 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要“加 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 发展”[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方面的重要论述, 为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 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坚持改 革创新,这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路径 选择,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成功经验。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深人贯彻党的 十九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的思想,通过深化以世界一 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人才培养机制改 革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以质量保障 体系构建为重点的综合体系改革,努力推动高校内 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管理创新的实践来看,自 1999年湖 北省开展“立项建设”以及南京大学开展“学科特区” 学科建设模式创新以来,有关学科建设模式创新的 举措罕有所闻。改革开放4 0 年来,虽然我国高等教 育实现了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国 外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 此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高等教育领域综 合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必须开展学科 建设模式创新,通过学科建设模式创新促进我国高 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这是当下和今后一段时期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坚决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 2010—2020 年 )》内容的具体实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明确指出,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 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 次 、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4 ]。对于高校而言,特色就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而 高校特色办学最直接的表征在于其学科特色,就是 要培育并建成若干能够体现自身优势或特色的学 科 。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的理解与认识,已经由原来 的具体管理和具体建设层面上的认知,上升到高校 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的认识上来,具体而言,就是要 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重要抓手,通过学科建设模 式改革促进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通过优势特色 学科的实力和水平彰显高校的办学特色,自然而然 就成为坚决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内容要求的具体实践。( 三)

 科学配置高校办学资源的有效举措办学效益是高校办学的基本立足点和重要追求 目标,要提高高校办学效益,除积极寻求外界对高校 的投人外,对于高校内部而言,关键在于实现高校自 身办学资源的科学配置,即盘活现有教育资源.使现 有办学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用。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弓丨 丨,通过世界一流学 科建设辐射、带动高校整体发展,是新时代高校转变 办学理念和思路的具体体现.具体而言就是要实现 四个转变:一是要实现以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 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具体内涵为划分的“横向式” 管理向以学科为划分的“纵向式”管理的转变,二是 要实现以人、财 、物等“块块式”管理向以学科为视角 重新配置高校办学资源的“条条式”管理的转变,三 是要实现追求数量、面面俱到的“均衡式”发展向注 重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实现重点突破的“特色式”发 展的转变。高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积极改革并创 新学科建设管理模式,通过实现现有办学资源的合 理 、有效配置,使高校办学效益得到提升。( 四)

 有效推动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的现实需要国内高校在开展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随着不断完善和发展,相 继 形 成了依托型、规划建设 型 、以人为本型、立项建设型、学科特区型、学科交叉 型等多种学科建设模式,这些模式对于促进不同时 期 、不同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实现高校特色、快 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依托型”学科建设模式其 实质是一种“放任自流”的原始管理模式,主要依托 学校教学或科研管理部门来开展.既没有专门的机 构和专职人员固定从事学科建设工作,也没有从学 科的视角进行统筹规划、专门管理.这种模式下学科 建设工作鲜有成效。“规划建设型”学科建设模式顾 名思义就是一种按照统一规划组织师资队伍、人才 培养、科学研究等学科相关具体内容建设的一种模 式 ,该模式下设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固定从事 学科建设工作,但是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 制 。上述两种建设模式现已鲜为高校所采用,以人 为本型、立项建设型、学科特区型、学科交叉型是目 前较为普遍的几种主流学科建设模式。“以人为本 型”学科建设模式其实质是一种聚焦学科建设核心 关键要素的管理模式,强 调 高 水 平 人 才 队 伍 建 设 ; “立项建设型”学科建设模式是以项目形式对各学科 点进行全过程建设与管理的一种模式,建立了完善 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学科特区型”学科建设模式重

 . 70 • 范 涛 ,等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 目标愿景、内涵特征与实拖路径构现有人事制度体系,实行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吸引 国际高端人才的制度体系;“学科交叉型’’学科建设 模式注重多学科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推进交叉学 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培育发展新的学科增长点。按照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的基本逻辑和 发展思路,建立一种基于建设主体、建设对象、建设 内容、管理制度等多元混合的学科建设模式,是世界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价值追求和理性选择, 有助提升学科建设成效。二、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多元 混合型模式的内涵与特征所谓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是指高校以学 科建设作为推进高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核心抓手, 从学科建设服务于高校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 在建设主体、建设对象、建设内容、管理过程等多方 面协同,实现高校在教育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提升 学科建设成效,实现高校特色办学与特色发展,推进 高校整体科学发展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 一 )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的具体内涵实施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具体而言,就是 要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实现“四协同”,即建设主体的 协同、建设对象的协同、建设内容的协同和管理过程 的协同。1.建设主体的协同学科建设管理涉及高校多个职能部门,包括学 科建设处、规划处、科技处、人事处、研究生院、教务 处 、财务处、国资处、国际处等主要职能部门。建设 主体的协同主要包括如下两层含义:一是建设项目 的总体设计与安排需要多个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

 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与安排由校学科建设处牵头负 责 ,规划处、科技处、人事处、研究生院、教务处、财务 处 、国资处、国际处等部门参与。其 中 ,学科建设处 负责制订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相关管理制 度 ,统筹相关建设资金,参与各建设项目论证、建设、 过程监控与验收工作。科研管理部门在学校整体学 科建设方案的框架下,负责重大科研项目与成果的 评选、过程监控与验收,负责科研相关管理办法的制 订 。人事管理部门在学校整体学科建设的统筹下, 负责学科特区建设项目的评选、过程监控与验收.负 责学科特区建设相关管理办法的制订。二是建设项 目的经费来源是多个管理部门的共同支持。高校的 建设投人往往分属于各有关职能部门.如人事管理部门负责师资队伍引进与培养经费,科研管理部门 负责科研基地建设、科研运行管理及科研创新等经 费,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负责研究生课程建设、教材 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经费,这些经 费往往从各职能部门块块式管理的视角出发,需要 在建设规划及实施过程中予以统筹,实现经费使用 方案由高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具体建设 经费仍有相关管理部门负责管理。2. 建设对象的协同所谓建设对象的协同.是指高校学科与学科之 间的协同。学科建设的对象是各类型、各层次的学 科 。从大学知识创新的实现路径来看,学科交叉是 催生原创性科学成果、推进知识创新的关键路径,是 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要破除 学科的边界壁垒、让每个学科“开门亮户”,通过学科 之间研究思路的相互启迪,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研 究理论的共通互享,研究应用的相互支持,从而实现 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在这一形势下,要实现高校 学院与学院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协同,通过强化 理学学科与工学学科之间、工学学科与工学学科之 间、理科与人文社会学科之间、人文学科与人文学科 之间的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中心、学科特区、创新 团队建设上,实现跨学院、跨学科的资源整合,让不 同学科在“枝繁叶茂”的同时,又能错落有致、竞相 发展。3. 建设内容的协同学科建设内容并非指通常意义下学科方向、师 资队伍、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具体内涵,而 是指学科建设以项目为形式的具体推进内容,即学 科建设项目之间的协同。具体而言,就是要分三个层次、三种类型以项目 形式推进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三个层次是指优势 学科、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三个层次,优势学科指现 有的或拟重点建设的国家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指现 有的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指校级重点学科;三 种类型指协同创新中心、学科特区和创新团队建设 三种类型。协同创新中心是指整合校内外的相关创 新资源,实现学科、科研...

篇四:学科建设内涵

iddot; 42 ·基金课题近年来,国务院与教育部相继出台文件,要求深入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双一流目标的提出,对原先从未参与“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省属行业特色与共建高校而言,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省属行业特色与共建高校有不同的行业特色、共建单位、发展定位等,各自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与路径不尽相同,效果也迥然相异。例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一,学校一流学科的建设成效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探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可为其他类似高校开展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借鉴。1… 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在新的形势下,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类似的省属行业特色与共建高校都希望通过一流学科的建设,提升学校发展内涵。不同省属行业特色与共建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因一流学科的建设内容不同而异,其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大气科学为抓手。近年来,该校校党委不但深入研究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总方案,而且带领相关部门仔细学习了相关省份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有关文件或通知,从中吸收有益元素,并理清了该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1.1… 具有气象领域内的一流学术队伍通常来说,一流学科离不开一流队伍,因为队伍的水平决定学科发展的水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及时追踪世界大学一流学科发展趋势,坚定不移地认为只有一流的学术队伍才能造就一流的学科成果,明确了气象领域内一流学术队伍的组成,有领军人才(如院士、长江学者)、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新世纪优秀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等)、重要的学术骨干(省人才工程入选人员、高水平教授)及具有创新潜力的副教授与博士们。该校认为,在一个一流的学术队伍中,领军人才是关键因素,因为他们不但洞悉学术发展前沿,而且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和预见能力。在师承效应和耳濡目染的作用下,领军人才通常能培养出新的领军人才,正如美国物理学界领军人物费米培养出杨振宁、吴建雄一样。领军人才还会产生强大的聚集效应,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应能带领团队开展该学科的深度研究,学术骨干应能协助学术带头人做好团队研究工作。1.2… 具有气象领域内一流的科学研究水平一流的科学研究水平是高校承担高等教育使命的重要保障。因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党委一直把具有气象领域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互联网 +’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金课群构建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JSJG331内一流的科学研究水平作为该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又一重要内涵。在该校校党委看来,气象领域内一流的科学研究水平主要体现在能够主持关系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课题(如国家973课题、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重大项目等),能够发表一流的科研成果(如高被引 ESI 论文,SCI(E)论文,一流的著作、高水平的专利、软件、模型等)。国外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之所以能走在全球高校的前列,与这些高校一流的科学研究水平密不可分,哈佛大学年产一万多篇 SCI(E)论文就是很好的例证。1.3… 拥有气象领域内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拔尖创新人才为省属行业特色与共建高校一流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要造就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拥有相应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体系,因此拥有气象领域内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成为该校一流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又一重要内涵。在该校校党委看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体系的重要元素应包括人才选拔方式、教学模式、管理方式等,重点从改革、建设、管理三方面 [1] 解决人才培养问题。1.4… 具有依托气象的一流的行业服务水平作为扎根于行业的省属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社会影响力主要在行业 [2] 。该校校党委明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认真梳理自己与行业间的关系,思考如何建立适应市场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因此,如何解决行业问题,满足行业需求,为行业提供一流的服务成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2… 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面对困境,学校党委迎难而上,决定从2006年起深度开展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并通过不断探索,找到了适合学校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2.1… 通过自主培养与“四三工程”打造一流的学科队伍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对一流学科队伍中原有带头人和骨干成员的培养,主要举措有帮助组建团队、设立各种人才工程培育课题、鼓励并支持人才参加重要的国内外学术会议、选派教师赴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深造或开展联合研究,不断推动学术队伍的博士化、国际化、精英化。此外,学校通过实施“四三工程”,即“三双”“三给”“三定”“三探”(“三双”即校内 / 海外双院长制、校内 / 海外双系主任制、校内 / 海外双导师制,“三给”指“给舞台、给条件、给经费”,“三定”即“定团队、定岗位、定职责”,“三新形势下省属行业特色与共建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与路径——以江苏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张乐1 ,张军 2(1 昆士兰大学… 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澳大利亚… 布里斯班… 4702;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摘要:近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致力于探寻省属行业特色和共建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通过认真梳理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发掘适合该校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主要举措有通过自主培养与“四三工程”打造一流的学科队伍、通过构建多元模块打造一流学科平台、通过实施重要项目带动一流学科的科研产出、通过打造长望实验班培养一流学科拔尖人才、通过国际合作垂直拉升一流学科的建设水准与国际声誉。近年来,该校成功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其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为其他省属行业特色与共建高校提供了借鉴。关键词:省属行业特色与共建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内涵;路径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42-02

 · 43 ·第 34 卷第 16 期 2021 年 08 月Vol.34 No.16August

 2021艺术科技探”指探索以柔性方式引进非全时教授、探索在海外知名高校设立博士基金、探索在海外知名高校设立教师培养基地),推动人才引进工作;对于引进的高水平人才,学校提出水土不服、改良水土的理念。学校还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高层次人才办,全力做好人才引进与保障服务工作。经过建设,一流学科领域内形成了一支由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荣誉称号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等高端人才组成的一流学科队伍。2.2… 通过构建多元模块打造一流学科平台学校高度重视一流学科的平台建设。在质量工程方面,经过努力,将气象学建设成国家级重点学科,将大气科学建设成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在机构建制方面,学校大力推动大气科学学科特区建设,并依托优势学科组建了大气物理学院、水文气象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同时设置空间天气学、气象信息技术等11个二级博士学位点。在图书资料和硬件设备方面,购置国内大气科学类最齐全的文献资料,打造了高性能的计算平台,运算峰值每秒达56万亿次。在科研团队方面,打造了教育部“陆地碳水循环与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团队和江苏省“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双创团队,以及“农业与生态环境气象”“台风与中尺度气象”“资料同化与中尺度气象”三个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还有一批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与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科技创新团队。在实验室和科研机构建设方面,近些年已建成两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即气候与气象灾害协同创新中心、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成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气科学与气象信息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2.3… 通过重要科研项目的实施带动一流学科的科研产出近年来,学校精心组织一流学科领域内的教师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工作。2006年前,学校每年获批的一流学科领域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较少,但2006年后数量不断增加。2011年至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年均已达60项左右,在全国设有气象专业的高校内排名第一。在这一时期,一流学科领域内显示度极高的项目也不断涌现。为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学校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经过努力,依托项目带动产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6年前,学校一流学科领域内每年发表的 SCI(E)论文、授权专利数严重不足。2011年至2016年间,一流学科领域内的 SCI(E)论文年均发表数已达200余篇,授权专利数年均达30余件,ESI 高被引论文10余篇,主要以大气科学为支撑的地球科学进入 ESI 国际学科排名前1%。2.4… 通过打造长望实验班培养一流学科拔尖人才“世界一流大学通过一流的学科建设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社会精英。”[3] 学校深知拔尖人才对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意义,因此不断优化研究生选培机制,决心构建本硕博一体化的一流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2013年,学校正式颁布文件,组建了旨在培养一流学科拔尖人才的长望实验班,成立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任命组长与副组长,负责实验班学生的培养与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协调相关问题)。实验班学生选自理工科各专业当年招收的新生,采取单独编班与单独管理形式,日常管理由气象学部负责,单独设置培养方案,强调过程监控,实行全程导师制,一年级时按班级配学术导师,二年级时按照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专业导师。采用“3+X”培养模式,3为本科阶段的前3年,X 主要指3年(完成本硕学习)或5年(完成本硕博学习)。此外,学校还把校内与校外培养相结合,为实验班学生配备国内与国外导师,保证拔尖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学校一流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作用下,长望实验班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自觉接受科研训练,相当比例的学生发表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5… 通过国际合作垂直拉升一流学科建设水准与国际声誉“现代科学研究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知识的跨学科发展使得合作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科研合作对于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科学家的活动范围和名望均有正面作用。”[4]学校深知国际合作对调配科技资源、拓宽国际视野、提高学术水平、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产出重大科研成果、提升我校科研人员国际声望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开展一流学科建设时,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合作,期待达到垂直拉升的效果。为此,学校与耶鲁大学、夏威夷大学分别成立南信大—耶鲁大气环境研究中心、中美大气海洋研究中心,与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共同打造大气成分中心,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成立气候伦理研究所等,还组建了教育部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与此同时,学校大力开展一系列高端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合作的开展极大地提升了学校气象研究人员的学术研究水平,也让世界气象精英深刻认识到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流学科的水平。学校引进的领军人才王斌教授荣获世界大气科学界最高奖——罗斯贝奖(有“大气科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和影响世界华人大奖,青年学者陆春松荣获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以王斌、陆春松为代表的学者都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合作的深度参与者和积极引领者,他们取得的成就极大地提升了该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国际声誉。3… 结语令人欣慰的是,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同年,学校因为在学科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进入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序列。可以预见,该校的一流学科建设必将驶入快车道,成绩越发突出。在高校众多、珍贵教育资源非常稀缺的背景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一流学科建设上能找准方向、明确路径,取得辉煌的成就,为其他省属行业特色与共建高校开展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参考文献:[1]…李志义,朱泓,刘志军,等 . 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30-134.[2]…陈治亚,郝跃 . 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思考[J]. 中国高校科技,2015(12):4-6.[3]…蒋传海 .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J]. 理论视野,2015(12):37-39.[4]…袭继红,韩玺,吴倩倩 . 国际合作对论文影响力提升的作用研究——以外科学为例[J]. 情报杂志,2015(1):92-96.作者简介:张乐(1998—),女,江苏宿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高等教育、食品科学。… 张军(1971—),男,江苏宿迁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与文化。

篇五:学科建设内涵

林大研字〔 2011〕 18 号

 福建农林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

 各学院, 机关各部处, 各单位:

 在国家全面推进“十二五” 规划和进行学科结构大调整的重要时期, 加强学科建设、 增强办学实力、 提升学术地位, 实现学校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为了 贯彻落实国家和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2020 年)精神,切实提高我校学科建设水平, 现根据我校“十二五” 暨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和部署, 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建设制定如下意见。

 一、 指导思想 ( 一)

 学科建设总的指导思想:

 按照“统一规划、 分类指导、重点建设、 整体提升” 的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 狠抓学科建设,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努力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 全面推

 2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 二)进一步确立学科建设的战略地位, 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从大局出发、 从长远谋划, 依靠全校教职员 工, 凝聚各方面力量参与学科建设。

 学校在人、 财、 物配备等方面给予学科建设倾斜支持。

 根据学科申报与建设并重的思路, 切实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

 二、 目 标和任务 总体目 标任务:

 深入实施学科建设系统工程, 在巩固和发展现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 更新传统学科, 积极培植和发展一批新兴学科、 交叉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

 加强“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 和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 产生一批国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

 通过5-10年建设, 学位授予点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学科整体水平有明显提升, 近半数学科跃居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水平。

 ——到2015年, 力争新增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2个, 国家二级重点( 培育)

 学科1-2个, 省、 部级重点学科7-8个。

 新增博士后流动站2-3个, 新上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7-9个。

 ——到2020年, 力争新增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4个, 国家二级重点( 培育)

 学科3-4个, 省、 部级重点学科11-13个。

 新增博士后流动站5-6个, 新上一级学科博士点

 36-8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11-13个。

 ( 三)

 进一步整合优化学科资源和结构, 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 学科群、 学科点、 学科方向相互促进的学科创新体系; 形成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相统一, 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 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 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科整体优势。

 ( 四)

 根据学校“十二五” 暨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和学校学科建设规划的具体部署, 切实加强学科内涵建设, 全面推进学校学科建设上新水平。

 ——根据学科自 评的结果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精选综合实力雄厚、 条件基本成熟的若干优势学科, 采取灵活政策, 重点支持,加大投入, 逐步建成 3- 4 个在国内有影响的学科, 争取产生 1- 2 个新的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和 1 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在学科内部, 以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 凝练与集中学科的研究领域和团队的研究方向, 集中几个具有优势的前沿研究领域或方向, 重点突破,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争取实现主持国家杰出 青年基金项目 等有显示度的国家级科研项目 和创新团队零的突破。

 ——面向我省经济建设主战场, 以农业科学、 生命科学等为优势和特色, 全面加大人才引 进力度和资金的整体投入力度, 切实加快理学、 工学、 农学、 经济学、 管理学等与我省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学科的发展, 实现整个学校学科建设的逐步优化和整体

 4提升, 保持学校学科建设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确保我校学科建设水平处于省属高校的前列。

 ——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战略性产业发展动向, 围绕海西经济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发展新兴战略学科和交叉学科, 包括生物质能源、 海洋生物、 湿地与海岸带、 低碳经济、 环境科学、 港口 码头、 非动力核农技术等学科或研究领域。

 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 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形成一批新的学科增长点。

 三、 组织领导与队伍建设 ( 五)

 进一步加强对学科建设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校党委和校行政要把学科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 程, 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 抓好、 抓实。

 校党委和校行政要定期听取学科建设工作的汇报, 每年召开一次学科建设工作会议, 专门研究和部署学科建设工作。

 ( 六)

 建立健全学科建设领导机构。

 根据工作需要, 学校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由学校主要领导任正、 副组长, 成员 由研究生处、 科研处、 教务处、 人事处、 办公室、 财务处、 国资处、后勤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整体规划学科建设, 制定学科建设相关政策, 协调解决学科建设中的有关重大问题, 保证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配置专职的工作人员 3 人。

 学科建设办公室在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具体负责全校学科建设日 常事务与

 5管理。

 各学院应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织和领导本学科的建设工作。

 ( 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和增强竞争实力的关键, 必须抓紧培养一批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引 进或聘任一批有影响的战略性科学家和高水平学者, 挖掘、 开发现有的人才资源, 形成与学科发展相适应、 与学校学术地位相适应、 与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相适应并充满活力的人才梯队。

 ( 八)

 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高度重视具备冲刺国家、部省级学科实力的优势学科、 培育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帅才、 将才的培养和引 进, 造就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良好思想品德, 能起引 领和带头作用的一流水平学科带头人。

 ——重点遴选和培育 5-10 名 领军型的科学家, 力争出现新的两院院士;

 ——选拔和培养 30-50 名 “新世纪创新型人才”, 使之成为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 力争实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国家级教学名 师、 长江学者的“零” 突破,出现一批新的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重视学科后备优秀青年人才的引 进和培养, 实施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加强对年青教师的培养, 建立一支适合学科发展, 结构、 层次合理的学术梯队。

 分阶段选拔 100 名 有较好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争取一批优秀中青年科研骨干入选部、 省新

 6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 九)

 实施学科创新团队培养计划, 组建创新团队。

 重点建设和培植 10-15 个创新团队, 争取有一批创新团队列入国家和部委创新团队。

 ( 十)实施高层次人才引 进计划。

 认真做好国家 “千人计划”、福建省引 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和“闽江学者” 奖励计划的申报工作, 积极实施校内“金山学者” 奖励计划。

 每年引 进一批学科建设急需的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高层次人才, 重点引 进领军人物、 拔尖青年人才和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

 从大型行业企业中聘任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 和经营管理人才担任教师或研究生导师。对一些因客观原因无法正式引 进的高层次人才, 采取双职聘用和人才借用等柔性引 进方式加以引 进。

 ( 十一)

 保证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经费投入。

 对高层次人才引进, 学校给予 80%的经费支持( 含科研经费), 其余 20%的经费由学院从学科建设经费中配套投入。

 ( 十二)

 加强博士后工作, 储备学术骨干人才 ——大力招聘优秀年青博士入站。

 根据下达的招聘指标, 面向国内外招聘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年青博士, 优先招收应届非在职毕业博士, 为学科建设培养一批优秀的后备学术骨干, 进一步改善教师学缘结构。

 ——加强对博士后开题报告、 中期考核和出站的管理。

 2011年后进站的博士后, 每位博士后出站前, 需以第一作者和以学校

 7为第一单位正式发表 SCI( E)

 、 EI、 SSCI、 CSSCI、 ISTP 检索论文至少 1 篇以上。

 四、 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 ( 十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和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 是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

 要进一步理顺学校、 学院和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关系, 明晰各方的责权利, 充分发挥学院、 学科带头人和全体教师在学科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一步明确在学科建设工作中实行学校统筹和领导、 学院组织实施和学科带头人具体负责的管理体制。

 进一步落实学科建设工作责任制, 明确学科带头人为该学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切实负起学科建设工作的责任。

 调动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发挥学术骨干、 学科团队成员 的积极性。

 明确学科带头人、 学科骨干和学科成员 各自 责任与权利。

 ( 十四)

 根据《高等教育法》 的有关规定, 充分发挥校学位评定委员 会和学术委员 会在审议学科、 专业设置, 教学、 科学研究计划方案, 评定教学、 科研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上的作用; 充分发挥学位评定委员 会、 学术委员 会和教学指导委员 会在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中的咨询和指导作用。

 凡是学校的学科发展规划、科研发展规划、 学科调整方案、 专业设置方案、 教学改革方案等重大事项, 都应经过相关的委员 会进行讨论、 研究和审议。

  ( 十五)学科建设管理部门要强化信息服务、 协调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规章制度, 做好学科建设各方面的

 8服务工作。

 学校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 全力以赴地为学科建设工作提供服务。

 ( 十六)

 建立科学的学科建设评估体系, 增强学科的自 我发展能力。

 要参照国务院学位委员 会学科建设评估标准, 定期开展学科自 评检查工作, 及时了 解掌握我校学科发展状况, 剖析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 分析和总结各阶段学科发展的水平、 优势和不足, 为学校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 十七)

 开展学科队伍成员 的学科归属确认工作。

 要从学校学科发展需要和规范学科队伍成员 的学术行为等方面为出 发点来确认学科归属。

 经学科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 会同意, 并经学校批准, 允许跨一个一级学科招收研究生。

 鼓励在认真做好本学科研究工作的前提下, 开展跨学科研究工作。

 ( 十八)

 开展学科带头人选聘工作。

 为了 确保学科建设责任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 必须进一步明确我校各个学科的带头人,做好学科带头人的选聘工作。

 学科带头人的选聘工作在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由学科建设办公室制订选聘办法并负 责实施。

 ( 十九)

 加强重点、 兼顾薄弱, 分层次推进学科建设。

 要出台学科建设分类指导实施办法, 科学划分各层次学科, 确保学校资源投入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重点建设具备冲刺国家级学科实力的优势学科。

 这些学科要瞄准学科前沿, 多出标志性科研成果, 确保国内外领先或先

 9进水平, 并充分发挥它们在全校学科建设中的示范、 辐射作用。

 ——加大具备冲刺部、 省级学科实力的一般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力度。

 主要任务是巩固学科基础、 充实学科内涵、 加强梯队力量、 多出科技成果, 尽快做大、 做强, 使之成为我校学科建设的新增长点。

 ——扶持薄弱学科建设。

 学校要给予这些学科财力、 人力、物力支持, 着重夯实基础、 改善条件、 跨越发展, 确保能整体提升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

 ( 二十)

 实施学科建设优化和调整工程。

 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 录设置与管理办法》 等相关文件的要求, 以有利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有利于学科结构调整, 有利于学科特色形成为出发点,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结合我校各学科基础,科学、 合理地做好我校学科发展规划; 调整、 优化我校的学科设置; 按一级学科确认学科建设责任单位, 对于跨学院组建的学科,由学校确定归属关系。

 五、 软件建设及条件保障 ( 二十一)

 重视抓好学科建设的软环境。

 要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和学院壁垒, 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学科资源开放、 共享、 交流、 合作的生动局面, 营造优良的学术环境和有利于学术发展和人才成长的学术氛围。

  ——创造和谐、 民主、 团结、 协作的学术生态环境。

 在学科

 10内部, 处理好学科带头人、 学院领导和各成员 间的关系。

 处理好学术与行政的关系。

 发挥每个成员 的作用, 调动每位成员 的积极性。

 尊重每个成员 不同学术见解, 互相补充, 发挥群体力量, 形成团队精神。

 ——加强学术道德和行为规范建设。

 制定《福建农林大学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规定》, 进一步规范学术行为, 严明学术纪律, 维护学术道德, 预防学术腐败, 促进学术交流与学术创新, 形成崇尚科学、 严谨治学、 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

 ( 二十二)

 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 ——学科建设重在投入、 重在持续、 重在提升。

 要通过加大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 不断加强学科梯队、 学科基础设施、 科研条件和人文社科基地建设, 深化学科文化建设, 完善学科内部决策机制和激励、 评价、 分配制度, 增强学科发展后劲。

 ——学校将充分利用省重点大学建设的机遇, 持续、 高强度增加对学科建设的投入。

 学校把省政府支持我校重点大学建设的经费全部用 于学科建设, 计划今年投入重点大学建设专项经费( 2009-2011 年, 三年)

 共 5100 万元。

 同时, 学校在“十二五”期间, 将计划追加学科建设投入经费 2 亿元以上。

 ( 二十三)

 加强对学科建设经费的管理。

 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要按照...

篇六:学科建设内涵

imes;UE KE JIAN SHE 学科建设 公安技木学科内涵建设研究 以江苏警官学院重点建设学科为例 一、 引言 2011年 3 月 8 日,国务 院学 位委员会批准 在 《学 位授 予和人 才培 养学科 目录 ( 2011 年 )》( 学 位 [ 2011] 11 号 ) 的 法学 和 工学 门类下,增 列 公 安学 ( 0306) 和 公 安 技 术 ( 0838) 两 个 一 级 学 科。公 安技 术作 为新 增学科 ,特 别 是 对 省 属公 安 院 校 来 说 ,在 学科 建设 方面 既 缺 乏相关 经验 ,

 又 没有 对 应基 础 。江 苏 警 官 学 院 ( 以 下 简 称 学 院 ) 公 安 技 术 学 科 2011 年底 被 遴 选 为江 苏省 “ 十二 五 ” 省 级 重 点 建 设 学 科, 对公 安 技 术学 科 建 设 起 到 了很 好的推动作用。

 高 校 的 学 科 是 承 载 人 才 培 养 、科 学研究和社会服 务三大功 能 的基本 单元。学科建 设可 以从 外延与内涵两个方面进行。学科外 延建设,指学 科的环 境建 设和发 展,比如 扩大包括校 舍规 模、专 业规 模和招生规模等在 内的办学 一 文 /周亚 红 规 模。学科 内涵建设 是从提高教 学质量、环境质量和管理质量等方 面入手,主要涉及人才培养 、科学 研究、学术梯队建 设和物质条件 建设等活动,其中,人才培养和科 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而 学术队伍建设 和物质条件 建设是 学 科建设 的基 础和保证。真正决 定学科建设与发 展水平的因素是学 科 的内涵 建设,尤其对 于新增学 科 来说 ,学科 内涵建 设更是学科 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探i , 24k 安技术学科内涵建设的相关问题。

 二、公 安技术 学科 内涵建设 的 困境 公 安 技 术 学 科 内涵 建 设 作 为公 安 院 校 学科 建 设 的一 个方 面 ,有其 自身 的特 殊 性 ,且在客 观发展 中面临 着许 多问题。其 问 题 主要表现在 以下两 个方面 :

 ( 一) 学科建设缺乏活力 省 属 公 安 类学 院 一 般 都 是 在 早期 专 科 院 校 的基 础 上 升格 周亚红 ,女,江苏警官学院教授、江苏省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带头人。

 或合并成 为本科 院校 的,通常属 于文 科性质 的学校 。因此 ,与其 他 地 方 本 科 高校 相 比 ,公 安 技 术学 科 不 仅在 重点 学 科 的数 量 和 质量上存 在明显 差距,而且在 学科 建 设 的相 应 机 制方 面缺 乏 内在 活力,具体包括 :进行 学科 交叉 、产生新 的学 科生长 点、进 入学 科 的前沿 和 制高点 等不够 ,

 往往 表 现 为公 安 学 科 建 设 轰 轰 烈烈 ,而公安技 术却了无声息 。

 一方 面 ,公 安 技 术 学 科 建 设才 刚刚起 步,大 多数学院没有 研究生部 ,尚未明确归 口管理学 科建设 的职能部 门,通常 由科 研 处兼管 ,其结果不能满足学科建 设的需要 ,因此,江苏警 官学 院 在学科建 设过 程中,为了解 决此 问题 ,专门成 立了学 科办 ,负贵 管 理 学 科 建 设 工 作,使 学科 建 设有 专门的职 能部 门管理 。另一 方面 ,公 安 技 术 学 科 建 设 还 缺 乏合 理的学科建设 目标 规划 、完

 学科建设 ×UE KE JIAN SHE 整的学科建设管理体 系、科学 的 学 科建 设评 估 指 标 、完 善 的学 科 建 设 反馈 督 促 机 制 ,以及 具 体 的学 科建 设奖 惩 措施 。因此, 导致学科建设还 处于“ 头痛医头, 脚 痛 医 脚 ” 的 低 水平 状 态 ,难 以 发 挥 其 在学 校 建 设 与发 展 中 的核心作用与提升功 能。

 ( 二 ) 公 安技 术尚未形成 自己 的学科文化 所谓 的学科文化 ,是指高校 相 关学 科 领 域 里 的 学者 在长 期 的 创建 并 发 展 该学 科 的传 承 与 创造活动 过程 中,所形成并积淀 的以知识 为本原 、以学 科为 载体 的各种思维方 式 、探 索路径 、行 为方 式 、语言符号 表达 、价 值信 仰 和伦 理 规 范 及 其知 识产 品的 总 和。①学 科文化 是 一种高 度 观 念形态化 的文化 ,其影响虽然是 巨大 的,却又是隐性 的,因而在 学科 内涵建 设过程 中,文化建 设 往 往 是 一个 比 较 容 易被 忽 视 的 内容。公安技术作为一门新 增学 科,在 学 科文化 方面 显 然 欠缺 , 缺 少长 期的传 承与积淀 过程 。

 公安技 术学科 归属于工学门 类,遵循的是自然科学 和工程技 术 的规律 ,运 用物理 、化 学 、生 物 、信息科学 与技术 、计 算机科 学 与技 术 、控 制 科 学 与技 术 等 学科 领 域 的一 般 原 理 、方 法和 技 术 ,综合应用 自然科学及社会 科学的成 果 ,形成有机 的知识体 系和 学 科 平台。②同时公 安技 术 必须 与 现 实 具体 的警 务活 动 相 结合 ,突 出其应 用性 和 实践 性 ,

 具 有学 科 交 叉 融合 和 跨 学 科 的 特点 。因此 ,公 安技术需要在思 辨与实证 、价 值判断与事 实判断 、 理解与解释 等的统一过程中,着 力营造浓厚 的学 科文化氛 围,进 而在 学 科 发 展 过程 中逐 步 形成 鲜明 的特 色,逐步积淀优 良的学 科文化 。

 三、公 安技术学科 内涵建设 的内容 对 于 新 增 列 的公 安 技 术 学 科 来 说 ,学 科 内涵 建 设 面 临 着 许 多空 白需要填补 ,许多 问题需 要解 决 ,许 多 “ 结晶” 需要沉 淀 成长 。因此 ,笔者认 为现 阶段学 科 内涵 建 设 的重 点 是学 科 内在 的基 础 建 设 。

 ( 一 ) 营造良好的学科环境 公安 技 术要 推 进学科 建 设, 当务之 急 是 营 造 良 好 的 学 科环 境。要 营造良好的学 科环 境 ,光 靠喊 口号不行 ,而是要 建立 完善 的学科建设管理 制度 。

 制度 具 有根 本 性、全 局 性 、 稳定性和长 期性 的特点 ,任 何一 项工作的深入开展,都 必须依 赖 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学科建设 管理制度是学科建 设的主体 ,为 保障学科建 设的顺利进行,通 过 特 定 的程 序所 制定 的一系 列 规 则与规定 。⑧ 以目前的情况 来看 ,省属公 安 高 校在 学 科 制 度 建 设 上存 在 的突 出问题 是 :制度 不健 全、不 完 善,且 缺 乏连贯 性 与稳定 性 , 甚至有些制度前后之间存在着种 种矛盾与冲突 ,致使 很多制度无 法 操作,形 同虚设 。例如 ,学院 刚 开始出台的 《江苏 警官学院省 优 势 学 科和 重 点学 科 科 研 资助 暂 行办法 》中,主要考虑的是公 安 学的建 设 内容 的资助项 目,而 公 安技 术科 学 中 的专 利 等 项 目 均 不在其范 围之内,之后经过 几 轮 修改才逐步完善。

 同时 ,由于 受到传 统 “ 人 治 管 理 ” 思 想 的 影 响 ,公 安 院 校 师 生 的制 度管 理 意 识 还十 分淡 薄 ,制度化建设 缺乏完善的参照 物 ,缺乏科学的引导机制 。

 为此 ,在开展学科 建设初期 ,

 首要 任 务 是 逐 步建 立健 全 学 科 建 设 工作 的管 理 机 制 、评 估 机 制 、激 励机制和 约束机 制,制定 切 实可 行 的重 点学 科 建 设 管 理 文件,规 范学科 带头人、学术带 头人 、科 研骨干 的选拔机 制,规

 范重点学科 申报 的程 序管理 ,将 学科带头人 的选拔 、培 养和使用 ,

 重 点学 科 的 申报、管 理 、评 估 、 验 收 等 内容 和 环 节 规 范 化 与 制 度化 ,使学科建设 工作有章可循 ,

 使 教师能在 轻松 自由的学 术氛 围 中,参与到 学科建 设 中来 ,保证 学科建 设工作 的可持 续发 展。

 ( 二 ) 凝 炼公 安技 术的学科 方 向 学 科 体 系 可 大 致 上分 为 学 科 门 类 、一 级 学 科 、二 级 学 科 和 学 科 方 向 四 个 结 构 层 次 ,其 中,一级学 科 由若干个二级学 科 组 成 ,二 级 学 科 则 由若 干 个 学 科方 向组成 ,因此 ,学科 建设 的 落脚点在于二 级学科 的建 设 。省 属 公 安 院 校 由于 学 科 基 础 较 薄 弱 ,再加上 人员 、精力 、财 力等 方面 的局限 ,不可能建 设所有 的 二级 学科或学 科方 向。因此 ,作 为 一 级 学 科 的公 安 技 术 ,其 在 建设 中的首要任 务,就是 合理地 选择 、调 整 、凝 炼学科方 向。

 凝炼 公 安 技 术 的学 科方 向, 要 以了解 、分析本学科领 域 内国 内外 研究的现状和走 势为基 础。

 要 实事 求 是 地 评 价 各 个二 级 学 科 的学术地位 和学术水平,并认 清 国内外先 进水平之间存在 的差 鏊 赣 X UE K E J lA N S H E 1 距 。

 凝炼 公 安技 术 的学科方 向 , 要 以分析清楚 自身 的优势 、特 色 和发 展潜力为重点。特 别是省属 公 安 院校 ,应从 “ 人 无我 有、人 有我优 、人优我特” 的建设 思路 中寻找 突破 口。

 凝炼 公 安 技 术 的学科方 向, 要 注 意在 公 安 院 校 自身 条 件 限 制 的许可 范围内 ,合理 选取研究 方 向 的数 量 。研 究 方 向的 数 量 选 择要 采 取 适 度 原 则。数 量 过 多则力量 分散 ,难 以提 高水平 ; 而 数量 过少,则会导致研 究口径 过 窄,发 展后劲 不足 。

 以学 院 公 安 技 术 学 科方 向 的 设 置 为 例 ,在 公 安 技 术 一级 学 科之下,设 置了刑事科学技 术 、 安 全 防 范技 术和 网络 保 卫执 法 技 术 三个二级 学科 ,并确定 了各 学科 的建设 目标 。

 刑 事 科 学 技 术 :进 一 步 提 高实 验室 和实 践基 地 建 设水平 ,

 配备高水平 实验装 置,建 立刑 事 科 学技 术 基 础 技 能 、实战 综 合 技 能 、研发 创 新 实验 三 个平 台,

 积 极 申报 省级 或 部 级 重 点 实 验 室。形成 以痕迹 检验 、图像检验 、 文件 检验 、理化检验( D N A 检验 ) 为主的研究体系 ;搭建公 安院 校 与公 安 机 关 的 联 系 通 道 , 在 知 识 创 新 、 技 术创新 、 理论 创新 、 制 度 创 新 方 面 取 得 学科建设 解 决 侦 查 破 案 中 的难 点 问题 做 出贡 献 ,形 成 公 安 机 关与 公 安 院 校共担职责 、共同育人 的机 制, 为公 安 机 关 培 养高 素 质 的刑 事 科学技 术人 才。

 安 全 防 范 技 术 :细 化 安 全 防 范 技 术 研 究方 向,进 一 步加 强 “ 动态警 务” 和 “ 信息化 警务” 防范功 能的研究 ;充分利用 “ 校 局信 息交流 平台” ,形成 以盗窃 防范 技 术 、火 灾 防范 技 术 和 犯 罪预测技 术为主的,涉及事故防 范 、案 件 防 范 和 突发 性 危机 事 件 防 范 的 安 全 防范 技 术 研 究体 系。使 安 全 防 范技 术 二级 学 科 领域的研究更加贴近 实战。

 网络 保 卫执 法 技 术 :力争 网络 保 卫执 法 技 术 学 科方 向在 国内达 到一流 水平 ,申报江 苏省 和公安 部重点实验室,建 设网络 攻 防综 合 训 练 和 网上 作 战综 合 模拟实训平台,建 设全 国网警培 训 基 地 ,根 据 公 安 部 关于 网络 安全 保卫的相关规 定与 目标 ,结 合 公 安 网络 安 全 保 卫部 门 工作 的需要 ,形成网络攻防 、网上取 证 、数 据恢复 、密码 破解 、互联 网监控 、舆 情分 析等 研 究体 系, 并取得标志性 成果。

 ( 三 1汇 聚公 安技 术的学科 人 才 队 伍 学 科 建 设 的一 个重 要 指 标 是学 科的科 研水平 。目前,公安 技 术 的科 研 水平 基 本处 于 低 层 次 的阶段 ,具体 表现 在 以下四点:

 ( 1) 仅有一定数 量科 研人 员,且 学科 带头人少 ;( 2) 单 兵作战 多, 团队攻 坚少 ;( 3) 低水平重复 多, o 4/o口一

 坶辫1乌r 一0 0 z 0 》z ,

 学科建设 XUE KE JIAN SHE 展 的潜 能 。探 究 其 主 要原 因就 在于缺 乏一支优秀的学科人 才队 伍 。

 学校 、学 科之 间的竞争主要 是教师队伍 的竞争 ,相 应地 ,学 校、学科之间 的差距也主要是教 师 队伍 的差 距。④因 此,公 安 院 校 应 高度 重 视公 安 技 术 的学科 队伍建设 ,采取 有效 措施 ,加 大 人 才建设投 入,并通过培养 、引 进 、使 用等途 径和 方式 ,建 设一 支由学科 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 学术骨干所构成 的,结构合 理 的 学科人 才队伍 。

 根 据 学 院 的实 际 情 况 ,学 院现 阶段公 安技 术 的学 科 队伍 建 设 目标是在培 养周期内,团队 成 员培 养 4 至 5 名获 博士 学 位, 4 至 5 名 教 师 晋 升 教 授 ( 正 高 ) 职称 ,引进具 有高学位 的网络安 全教 授 和 聘 请 知 名 的网络 安 全 教授作兼职教授 。同时 ,在 高级 职称教师 中,遴选教学科研 能力 强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 ,争取 增 加 1 至 2 名 省 “ 333 工程” 培 养 对 象 ,增 加 2 名省 “ 青蓝 工程 ” 培养对 象 人数 ,其 中争取 1至 2 名入选省级 学术带头人和名师 。

 有 针对 性 地 加 强 师 资培 训 与交 流 。鼓励 教师参加 国内外学术交 流 ,每年选派 1至 2 名教师 出国 ( 境 ) 培 训交 流 ,选 派 2 至 3 名 教 师 到 国内重 点 高 校或 公 安 部 部属 院校做访 问学者,拓宽学术 视 野。通 过 建 立公 安 技 术 学 科 建 设管理制度 ,保证学科带头人 和 学术带头人 的学术进 修 、交流 和 研究 ,使他们能够始 终站在学 术的前沿 。

 为了保 证 学 科 建 设 能 够 持 续健 康发展 ,可 以打破 以系或教 研室为基 本单位 的格局 ,以科研 项 目为向导组建学 科团队 ,做 到 “ 人人进 学科 ,人人有学科归属 ,

 人 人有研 究方 向” 。只有这 样 才 能产 生重大 的课题 和 重大 成果 ,

 才能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

 ( 四 ) 重视 学科基地建设 公 安 技 术人 才培 养 的对 象 是 能 够运 用 相 关 公 安技 术 理 论 和 技 能 解 决 实 际 问题 ,具 有创 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 用型专 门 人才。要 实现公 安技术人 才培养 的 目标 ,就 必 须 重 视 学 科 基 地 建设 ,建 立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

 由于公 安 院校 的实验 条件 、 仪器 设备及相 关的 交流平 台等, 与地 方 高校 的 一流 学 科所 规 定 的...

篇七:学科建设内涵

教育学科制度建设:内涵、目标、困境与行动 ——基于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视角 Institution Building of Teacher Education Discipline:Connotation,Goals,Difficulties and Action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 作

 者:

 杨跃

 作者简介:

 杨跃,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沪)2018 年第 201822 期 第 52-59 页

 内容提要:

 国家政策积极倡导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但在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视野下,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在现实中因受现行学科制度及其利益壁垒以及知识边界模糊所诱发的规范性趋同等因素的制约而任重道远,为此,需积极建构由强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性三大要素共同形塑的制度环境,从国家宏观管理、师范院校自身以及教师教育利益相关群体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教师教育学科繁荣发展。

 Even if the actively advocating from policies to enhance teacher education as a discipline,due to the constraints from current discipline system and fixation of its interest barrier,and the normative isomorphism due to fuzziness of knowledge boundary,there are a lot of practical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the institutionalizing process of teacher education as a discipline.It needs a good and sensible institutional milieu,consisting of

 regulative,normative and cultural-cognitive,three types of key element.So,taking effective measures in many aspects,including national government,normal university,and teacher education"s stakeholder groups,are essential guarantees and supports for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as a discipline.

 期刊名称:

 《教育学》 复印期号:

 201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教师教育学科/学科制度建设/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环境/制度性趋同

 teacher education as a discipline/institutionalization of discipline/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institutional milieu/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标题注释:

 本文系江苏省 2017 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本科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衔接研究”(2017JSJG199)的阶段性成果。

 “学科”是独立而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随着知识生产领域的劳动分工而产生与发展,在不同知识领域中按照知识的逻辑横向拓展或纵向深入;同时,“学科”也是将传播和发展同类知识的群体联结起来建制而成的特定学术组织及其规训方式。在我国长期的师范教育历史中,始终没有出现“师范教育学科”的制度安排和话语实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在职教师培训、研修工作也始终没有学科归属,似乎只是一项事务性工作而非学术性事业。然而,在教师培养不再是学校唯一任务的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中,伴随“学科建设”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主流政策话语的兴起,“学科”成为特定知识领域及其研究群体的学术身份标识,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话语实践初现端倪。①2018 年 3 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明确提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行动”。欲实现政策目标,必须厘清教师教育学科制度②的内涵要义与建设目标,反思教师教育学科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制度化进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积极探索推进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的支持、保障举措;对此,新制度主义社会学不啻为一个独特而有益的分析视角。③

  一、教师教育学科制度的内涵要义与建设目标

  “制度”是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常被界定为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但不同学科乃至不同学派对其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新制度主义社会学不同于旧制度主义仅仅将“制度”视为解释社会、经济行为的外生变量,而是将“制度”理解为嵌入在政治、经济结构中的正式的规则、程序和非正式的习俗、惯例、信仰、文化等象征系统、认知模式;正式的规则、程序为人的实践行动提供规范,非正式的文化象征、心理认知等则为人的实践行动提供意义框架。在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看来,“制度”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在群体互动过程中逐渐生成并通过影响个体偏好和自我身份认同来影响组织、群体乃至个体行为,具有强烈的自主性。

  (一)教师教育学科制度的内涵要义

  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家斯科特进一步将“制度”概括为由符号性要素、社会活动和物质资源所构成的多层次、稳定、持久的社会结构,强调“制度”实际上包含强制性(regulative)、规范性(normative)和文化-认知性(cultural-cognitive)三大基础要素及其相关活动与资源,在任何一项新制度的建设中都不可或缺。其中,强制性

 要素受法律、规则约束,虽易于设计但处于制度表层;规范性要素涉及价值理念和规范群体间利益分配与博弈的行动准则;文化-认知性要素则通过“普遍的符号体系”和“共同意义”而赢得广泛认同、塑造共同信念,处于制度的最深层;三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组织有序运行并形成完善的制度系统,从而作为社会组织的约束力量,为社会生活提供稳定性和意义。[1]

  由此,在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视野中,“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应是由关涉教师教育学科的强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等相互嵌套的多种因素紧密结合所形成的制度有机体,这样的制度有机体能够以其强大的有形或无形力量形塑教师教育机构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使教师教育实践能够遵循这一特定的制度逻辑而趋于稳定,并最终演变为一种持久的社会结构。

  (二)教师教育学科制度的建设目标

  “学科制度”也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包括“学科准入制度”“学科划分与设置制度”“专业人才培养制度”等;其中,学科划分与设置制度是基础。学科制度建设(或称“学科制度化”)既是学科实践活动获得规则保障、规范支持和文化认同并逐渐被视为当然而广泛接受的过程,也是完成这种历时性过程之后学科实践及相关互动关系继续维持稳定秩序的过程。学科制度建设的根本目标即在于赢得并稳固学科实践的合法性与有序性。

  在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看来,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需要从强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性要素等符号性层面,以及社会活动与物质资源等多重层面来展开;只有获得这些制度要素的内在支援及相应的制度效力,教师教育学术研究与教师人才培养实践才可能进一步提升质量。具体而言,对应于制度建设所需的强制

 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大基本要素,教师教育学科制度的建设目标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确立教师教育学科制度规则。即通过在国家宏观管理层面建立、健全教师教育相关强制性规则,发挥制度强制性要素的外显、刚性约束作用。例如,调整、重建科学、严谨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制度体系,完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管理运作及其资源配置的相关强制性规则体系,使关涉教师教育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实践工作的相关法律规章更加明确、合理。

  第二,创新教师教育学科管理规范。即通过在师范院校内部加强价值引领、创新学科管理规范和形成资源公平配置机制,发挥制度规范性要素的作用,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提供约束性期待与行动准则。

  第三,凝聚教师教育学科信念共识。即通过支持、激励教师教育利益相关者明确学科身份认同、凝聚教师教育共同体,利用内蕴于外显规则之中的文化-认知性要素,为教师教育利益相关者提供共同信念和意义图式,不断巩固和强化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对教师教育行动主体的文化凝聚力量。

  总之,鉴于制度既具有约束性又具有使动性,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旨在通过国家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制度重建、大学价值导向和学科管理规范体系重塑以及教师教育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文化-认知意义重构,支持和保障教师教育学科生存与发展拥有稳定的资源供给、有效的激励机制及强劲的文化支持,最终促进教师教育学科制度不断巩固和持续强化。

  二、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的现实困境与成因

 在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看来,任何组织现象都不仅仅是行动者自主选择和策略性行动的后果,组织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特别是必须服从合法性机制、适应制度环境(即组织所处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观念认知等被“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正式组织结构不仅反映了技术需求和资源依赖,更体现了各种习以为常的社会事实的合法性要求。[2]近十多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历程充满艰辛即与现行学科制度的束缚、学科利益壁垒的制约、学科知识边界模糊诱发的“规范性趋同”等“社会事实”紧密关联。

  (一)为了适应既定制度环境而受缚于现行学科制度

  我国教师教育机构处于高度制度化的环境中,必须遵守既定的制度及组织规则,才能获得合法性和资源支持。在至少包括高等教育制度(直接影响教师供给)、基础教育制度(直接决定教师需求)以及社会分工(职业)制度(关涉教师的社会地位、权责义务等)在内的制度环境中,既定学科制度安排和现行教育学科制度体系是影响和束缚教师教育学科建构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制度(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 2011 年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教育学”既是“学科门类”又是“一级学科”,缺乏内在逻辑联系和准确的逻辑关系;而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有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等二级学科,“教师教育(学)”作为二级学科只能通过“自主设置”获得合法性。虽然在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或成人教育学等二级学科专业博士或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不乏明确设有“教师教育(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方向,但迄今为止国内师范院校中自主设置的教师教育

 二级学科专业(名称不一)屈指可数,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高层次人才选聘工作中也鲜见有对教师教育专业人才的刚性需求。

  造成这种状况的首要原因恐怕就是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研究所揭示的组织“强制性趋同”机制,即组织在高度制度化的环境中,在强制性、模仿性和规范性三种机制作用下,为了获取合法性和外部资源、促进自身生存与发展而不得不与环境趋同,即出现“制度性趋同(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现象。[3]强制性趋同源于组织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期待对其施加的制度压力,这些压力是控制和影响行为的深层次、结构性力量,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政府,即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政策而将统一的结构和程序强加给组织,迫使组织不得不采纳符合相关规定的程序或实践,组织行为和结构由此呈现出相似性。

  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及教育学术研究中,在主要依据现行学科专业目录(如《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等)进行资源分配的学科专业管理中,对资源(包括经济性和非经济性资源)的依赖便成为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学科及其载体组织面临的巨大强制性趋同压力;只有与学科制度环境同质化,循规蹈矩地遵循既有学科专业设置,才可能降低和减少资源依赖所产生的不确定性,稳妥而安全地维持、巩固组织合法性,也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和更强的竞争优势。尤其在只是存量改革而毫无增量改革可能性的情形下,作为新生事物的教师教育学科遭遇“难产”或“夭折”便不奇怪,“有名无实”或“孤独坚守”也不难想象;即便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但政策终究不具有强制性效力。

  (二)由于资源分配格局调整而受制于学科利益壁垒

 任何制度都建基于一组观念和物质基础上,正是这些观念和物质基础构成了维护制度环境的“再生产机制”或曰“制度逻辑”。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研究指出,任何规范系统的调整和变革均会引发群体间的利益再分配,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博弈也会影响系统的生成和变革。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化实践的现实困境亦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各方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利益纷争与博弈的影响,这似乎是难以逃脱的宿命。

  一方面,我国学科制度中的学科划分与设置不像欧美国家那样只用于统计,而是具有极强的规范与管理功能,其刚性和局限性也更为突显,特别是对复合型人才培养和新兴跨学科、多学科、超学科领域创新性研究的制约和束缚;于是,现实中一旦需要突破既有学科制度规范便会产生利益纠葛与冲突。另一方面,即便希望通过政策“把一些自发的、偶然的、零星的行为,变成一种自觉的、必然的、集体的行为”;但在政策实施中,院校组织乃至教师群体或个体均可能“具有一些很强大但又不被人所知的能力和资源,来应付和消解各种各样的改革压力,维持自身的稳定性”。[4]

  近年来在我国教师教育开放化、大学化、专业化、一体化的改革进程中,以高师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机构为凸显其教师教育特色、传统及优势,进行了“高校内部教师教育资源整合”“综合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化教育”“教师教育专业学院实体化”等实践探索,但这些创新举措并非依循“首先有一个学科,然后才有一个专业,有一个系,有一个学院”[5]的大学学科制度化的传统路径,实体化教师教育专业学院的诞生亦非知识学意义上成熟学科分化的产物;于是,当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只是其组织载体出于合法性生存与发展之需而不得不为的话语实践时,若再由于各

 种主客观原因而懈怠于教师教育学术精进,弱小而无助、无力的教师教育学科在激烈的利益...

篇八:学科建设内涵

/ 3

 2 / 3

  Powered by TCPDF (www.tcpdf.org)

  3 / 3

推荐访问:学科建设内涵 学科建设 内涵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