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在春季学期开学工作会上讲话(全文),供大家参考。
在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之前×副市长就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指示、提出了要求,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吃透精神、抓好落实。刚才,五个单位进行了发言交流,讲得都很好,我很赞同,相信大家也受到一些启发。下面我就抓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教育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三五”期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一是教育总量不断增长,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办学条件大幅改善;
二是教育质量有所提升,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多,教师结构不断优化;
三是教育保障显著增强,教育投入不断增长,教师待遇大幅提升;
四是教育环境日趋优化,民办教育不断规范、家校合作日益紧密、校园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是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得到提高。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们打赢了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克服了巨大的困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面笔扫千军整理完成了“十三五”目标任务,为实现同步全面小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们的成绩是巨大的,但是新时代有新要求,×教育面对着一个全新的发展形势。
从政治站位来看,“培养人”的需求十分迫切。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这些年,中央高规格发文,对教育评价、教育教学改革、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思政课、美育、体育、劳育、教育督导、教师减负等多方面都做了部署,可见中央对教育的极大关注,我们要认真领会其中的政治涵义。一要深刻理解培养“接班人”的严肃性。现在的这帮孩子将全程参与现代化进程,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在他们手里实现,当前国际格局深刻变化,世界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斗争尖锐复杂,教育我们的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关系到执政基础、事业接续,是国家交付给教育的政治使命。二要深刻理解培养“多元人才”的紧迫性。国际上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需要教育加快培养一大批理论人才、创新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工匠人才、实用型人才,这关系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安定,是国家交付给教育的艰巨任务。三要深刻理解培养“建设者”的基础性。2035远景目标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财富要靠劳动创造,需要教育积极提高市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打基础,为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做好“扶志扶智”的工作,这是国家交付给教育的重大责任。
从历史方位来看,“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正在开启现代化的新征程。就教育而言,“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好上学”的要求又摆在我们面前,现代化的目标需要教育完成历史性的转折,从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跃迁。一是需要我们从关注面的覆盖转变到关注结构的优化,教育服务的覆盖面仍然要继续扩大,但是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形成新的教育格局更加重要;
二是需要我们从关注教育自身转变为关注时代需求,教育自身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要更加关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大数据等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前瞻未来生产的变革、生活的变化改进我们的教育;
三是需要我们从关注“教”转变为关注“学”,教师的教学水平要继续提升,但是更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认知是如何构建的、思维是如何形成的、能力和习惯是如何养成的;
四是需要我们从关注一维转变为关注多维,让更多的学生获得优秀的成绩是重要的,但是更要注重让全体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特长,教育评价要从单一维度向多维度转变,再也不能牺牲90%的学生去成就10%的学生。
从省会区位来看,“教育链”的构建十分紧要。省委提出“强省会”战略,市委要求建立“大能级体量中心城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促进服务业提质升级,需要教育发挥作用,提供智力支撑,也要教育优化公共服务,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一是需要×教育融入产业发展的大格局当中,构建服务产业发展的“人才链”;
二是需要×教育积极服务社会,提高供给能力和办学质量,为“产业大招商”“人才大聚集”,吸引投资者和高层次人才到×创新创业当好“聚宝盆”;
三是需要×教育培养消费者,“双循环”发展战略的确立,为未来经济的拉动将更多地靠国内市场、国内消费,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注重文化消费,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
注重健康消费,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注重绿色消费,养成绿色的生活习惯,注重消费品质,提高消费层次、提升消费质量,促进消费升级。
从教育本位来看,“转方式”的要求十分急迫。×教育目前总体上还在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苦、老师累,“生源质量”几乎成了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刷题补课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分数排名成为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办法,这样的教育教学没有摆脱“五唯”的束缚,没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要转变这种方式。×是全省的火车头,×教育要带头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首位度,成为贵州教育输入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开展教育创新、培育教育人才的枢纽。
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我们有一些基础,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教育资源供给总量不足。全市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共有93万余个,到“十四五”末,×将成为6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以现行标准,需要增加基础教育阶段学位22万个,贵安按100万人口规模计算,需要增加学位13万个,主要缺口集中在幼儿园。如果考虑二孩政策的影响,缺口将更大。二是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短板。在编教师占比不高,配置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区域性缺编和学科结构性短缺问题并存,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师欠缺,非教学任务导致教师负担过重。三是民办教育管理不够规范。民办学校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总体不高,部分民办学校规模小、环境差,教育管理混乱。之前×副市长讲到,高质量的教育不单单是指公办学校,公民办学校都必须推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民办学校目前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检查、监督、引导,促进民办学校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四是教育服务发展能力有待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联结不够紧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进步、产业链升级、企业发展的服务意识不够、服务水平不高,校地合作、校企合作还不够密切,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教育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五年乃至十五年,形成新的发展格局。教育不是孤立的,要和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事业紧密相连,“双循环”发展战略,要求教育链和人才链、产业链等相互衔接,共同促进社会整体发展。省委正在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同步”,实现贵州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动力,人才支撑是保障、贵州特色教育强省是基础。强省会五年行动,需要教育强起来,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抓好“十四五”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强省会”战略布局,按照建设贵州特色教育强省的要求,深入推进教育立市,着眼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一)贯彻一个理念: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新发展理念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穿新发展理念,这一条是指导我们办教育、做教育的指针。
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教育在“十四五”期间,着眼于2035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着力做大、做强、做优、做精、做特、做真、做美。具体来说:做大,要大幅增加学位,尤其是学前教育学位,增大×教育体量,适应“大能级中心城市”的发展需要,要注意到,×的教育是一个大教育的空间概念,是×贵安高度融合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教育空间,要把贵安一起作为我们×大教育空间的一个有力支撑,让×贵安齐头并进,×大教育才能撑得起来;
做强,要高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让好学校越来越多,家长满意度越来越高,增强吸引力,引领带动全省教育发展,我们市很多学校都承担了教育帮扶的重任,体现出教育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但是,作为×教育自身还要做强,才有能力、实力去帮助贫困地区的学校,帮助贫困地区的教育,让孩子们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做优,优化布局,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来布局好我们的学校,要让农村的学校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留得住学生,吸引得了老师,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教育环境;
做特,开发特色课程,在开齐国家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开发属于自己的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实现一校一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总体达到多样化、多类别、多元化,打造满足学生不同需要的教育形态。做精,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家长的不同需求。还要关注资金精准投放,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率。要关注家庭教育,加强社会和学校的协同,促进每一个孩子都成长;
做真,学习应当从真实中产生,真实产生的学习才是深度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教育要推进课堂变革、课程改革、教材改革,给学生提供更多真实学习的场景和学习空间,营造真实的学习氛围,要做真实的教育,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份、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要发现人、发展人、塑造人,提供真实的成长环境,校长要有一生做教育的愿望,有真实的办学主张、办真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教育人;
做美,美在教育理念,美在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课程,美在对文化的传承,美在教育创新,要把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浪漫和现实结合起来。
(二)紧盯两个目标:教育现代化、高质量教育
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很深,我认为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充裕,教育的供给水平极大提高。“入园难、入园贵、入园远”“择校热”等问题彻底解决,人民群众“上好学,好上学”的愿望基本满足。二是均等,教育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校际差距大幅缩小,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普遍较高,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权利、机会、程序公平。三是多元,人民群众有较大的教育选择权。能够根据受教育者的现实情况和实际需求提供切实有效、便利的教育服务,受教育者可以获取满足自己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四是普惠,教育的公益性质更加鲜明,人民群众在受教育上的经济负担显著减轻。五是贯通,普职融通、学用结合、家校社区一体化,终生学习的教育体系全面建成。六是聚集,能够聚集人才,形成丰富的人才资源库,营造创新的良好条件和氛围,做推动产业升级的“领头羊”。七是凝聚,能够凝聚人心,同心同德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
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分阶段推进,党中央已经明确要用三个五年,“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逐步建成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科技强国。“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第一级阶梯,是教育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对×教育来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以高质量发展统领,补齐短板、转换轨道、构建格局、谋求跨越。一要补齐过去发展阶段遗留的短板,缩短发展不平衡的差距,释放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潜力。二要从追求“量的高速增长兼顾质的提升”转换到追求“质的快速提升兼顾量的持续增长”,相当于从建设“内燃机”的路轨转换到铺设“动车组”的路网。三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的大格局是以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教育的格局是助力“四化同步”,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为经济社会培养更多人才,而不能是单一的、孤立的。校园是有围墙的,但是教育没有边界,“社会就是学校、世界就是课堂”。校长不能仅仅站在学校自身看怎么发展,要用更宽广视野上,更高的格局来看待学校的发展,要打破围墙,用跨界思维来办好教育。四要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真正跑出一段距离,取得一定的成效。“十四五”我们在补齐短板的同时,高质量也要有所呈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是量的堆砌,更多是人才的转型,育人方式的变革和我们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来推动高质量的发展。
(三)补齐两大短板:学前教育、贵安教育
学前教育的问题主要是总量不够,公办率、普惠率不高,黑幼儿园屡禁不绝,一要对标×城市人口增长到650万、贵安人口增长到100万的需要,加大幼儿园建设,还要预留发展空间;
二要对标80%的公办率、85%的普惠率,分解动作、逐年推进;
三要疏堵结合、重在预防,巩固好无证幼儿园治理成效。
贵安的教育发展要在“顺、畅、均、优、安”五个字上下功夫。一要管理顺,要理顺贵安教育的管理关系、构建规范、有序、高效的管理机制;
二要运行畅,人、财、物的关系要弄清晰,历史遗留问题要尽快清理解决,确保贵安教育各项工作顺畅开展,三要条件均,尽快补齐短板,均衡办学条件,四要资源优,发挥好现有优质资源的作用、引进新优质资源,努力培育本地优质资源;
五要人心安,学校要安全、学生要健康成长、舆论环境要和谐,不能出事。
(四)聚焦三高形态:高标准、高水平、高品质
对标高质量要求和现代化方向,×教育要努力形成高标准、高水平、高品质的教育形态。
高标准的内核是多样态,要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和导入新教育理念、新教学方法。着眼提升学生学习动能、培养学科素养、挖掘学习潜力,把知识生活化、立体化,让学生从书本走向世界、从认知走向实践,统合校园内外的教育资源,大力推进智慧课堂、项目制学习、跨学科学习等新样态教育教学形式的运用,鼓励教师和学校开发新的教学样态,打造基于学生个体需要的学习空间,促进个性化学习、深度学习、智慧学习。实现多样态,要巧借外力,广泛吸纳各种资源为我所用,同时必须有技术支撑、环境支撑、能力支撑,有环境没有资源,没有办法,有环境有资源没有能力也学不走,谈深度学习就是空泛的。要把这三个支撑解决好,引进的资源才能有效运用。
高水平的内核是多类别,要服务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提供不同类别的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基础教育在学情分析上要更加专业,在学生个性把握上要更加精准,在学生能力潜质开发上要更加聚焦,基于学生的自身特点、课程标准和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提供教学资源。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都要服务产业发展,对标“强省会”行动重点产业,树立产业链思维,把产业上下游的人才配套和学科设置衔接起来,提供丰富的学科资源,促成人才链和产业链的良性循环。终身教育要着眼市民的职业发展和提升生活品质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高品质的内核是多元化,多元培养、多元评价、多元选择。要着眼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多元能力,切实改变“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的状况。要改进教育评价,丰富教育测量手段,提高过程评价、成长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和专业性。要推动各学校在保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基于课程标准,办出鲜明的学校特色,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特别是高中,要着眼新高考改革的方向,打造优势学科,对接高校专业方向对学科的关注点,精准输送人才,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多元选择。
(五)打造五大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
我们要着力推进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公平优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服务能力更强的高职教育体系、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更加完备的教育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努力形成×教育的新发展格局。
推进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健全和完善学校党建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深入推进教育体系法制化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现代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完善学校自主办学机制。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引导校外培训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公平优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教育体系,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高中教育优质多元发展。坚持“五育并举”,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推进服务能力更强的高职教育体系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优质融合发展,推动普职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高等院校优质特色发展,促进高校提质升格,支持“一流学科”建设,扩大硕士学位授予点。推动高等院校科研管理改革,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推进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健全学校与社区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建设学校社区育人共同体。整合资源,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教育资源平台、综合服务平台,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推进更加完备的教育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加大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推进“大数据+教育”的实践应用,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健全家庭、社区和学校“三结合”的教育机制,构建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和育人环境。扩大教育对外交流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地域间、区域间教育资源共享。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破解“五唯”顽疾。建立与新时代教育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教科研体系。
×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远景目标是服务特色教育强省的要求,用三个五年规划的时间,建设贵州领先、西部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西部教育新高地。
(一)“十四五”期间的总体安排
“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前瞻2035远景目标,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基准,深入实施十大行动。
一是党的全面领导行动。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全面落实学校党组织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话语权。
二是立德树人行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
三是学前教育优质普惠行动。构建多元化、高质量的办园格局。新增幼儿园以公办园为主体,实现3万人以下的社区及乡(镇)至少有1所公办幼儿园,3万人以上的社区及乡(镇)至少有2所以上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建立1个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
四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强化新建改扩建居住区教育配套,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提升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水平,促进县域内学校优质均衡,建成一批立足×、引领全省的学科基地。
五是高中教育优质多元行动。深入研究和探索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基于新高考政策下的普通高中分层教学、选课制、走班制、导师制,探索与新高考相适应的考核评价办法,健全普通高中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建成一批“示范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
六是职业教育强基提质行动。以中职“强基工程”项目校为基础,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新增1-2所国家级、省级示范中职学校,着力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高水平专业和专业群,8-10个高职特色专业(群),全力建设1-2所国内知名的国家级、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3-5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七是高等教育特色发展行动。支持×学院申建贵州数字科技大学,支持×护理职业学院建成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鼓励其他市属高职院校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建设。
八是全民继续教育行动。建设×市社区开放大学;
加快完善市民公共学习平台建设,营造“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学习环境,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社区教育模式;
以社区、学校、线上家长学校平台为依托,传播家庭教育理念,提升家长科学育儿水平。
九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加强党政管理干部、校长、教研员、教师四支队伍建设,按国家师生比标准配齐配足老师。建成市级教师专业培训培养基地,建设分级分层分类分科教师培训体系,改革教科研管理体制,完善教研员遴选和退出机制。
十是教育综合改革行动。开展学科建设和教科研体制改革,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和教师员额管理改革、教育执法体制改革,推进考试招生领域和教育督导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健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激励制度,逐步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二)2021年的主要任务
1.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方面有新突破
建强党的组织,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党建+团建、队建”,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建设要实现全覆盖、规范化,开展“建党百年”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活动。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进一步完善,“党管教育”的制度体系进一步优化。
2.在认识上观念上有新突破
制约我们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笔扫千军整理是思想不解放,教育理念观念落后。市教育局将组织开展大学习找方向、大宣传找动力、大调研找问题、大讨论找方法、大服务找责任“五大五找”教育活动,使全系统教职员工提高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认识,对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理解,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方位感、使命感、责任感。
3.在教育保障上有新突破
依法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及时足额用好教育经费,严格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刚才×副市长讲到,我们去年的教育投入有些区县是负增长,今年要纳入到督导检查督政督学中去,党委政府履行主体责任、突出教育优先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投入是不是逐年增长,逐年平稳也行,但经费减少肯定是有问题的。新建改扩建30所中小学幼儿园,各个区、市、县要按照目标挖掘潜能、创造条件完成。加强教育供给能力,新增学位3万个,引导高校职校面向“强省会”行动重点产业、企业,统筹专业设置。支持×学院、×护理职业学院升格,探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社区教育办学网络,扩大教师队伍。
加强食品安全,加强食堂和学生超市管理,不定期开展检查抽查,坚决杜绝食品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推进德育安全网格化工作,用好心理健康云平台,做好学生心理安全日常排查及重要时间节点的专项排查,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民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安全隐患要汇聚资源,寻求家长配合,从技术上、感情上、手段上干预。家庭教育当中,要深入研究父母和子女的交流,加大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教育机制构建,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畅通信息反映渠道,严防校园欺凌和性侵事件,要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严格校门管理,深入宣传教育,强化训练演练,保障校园安全。要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好校园及周边安全综合整治。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关注点,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及时依法解决群众诉求,高度警惕和防范教育领域内的重大风险,推进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网格化管理,做好动态排查管控,确保问题解决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推进改革过程中,由于宣传不到位,可能出现家长们不理解,产生一些过激行为的情况,我们要特别关注,下一步我们会召开一些专题会来进行安排部署。
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寒假期间,整个教育系统有11000多名师生出省,学生将近1万人,教师1000多人,这些老师、学生包括他的父母,到过什么地点,请校长们一定要掌握,要落实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要求,给这些的老师和学生分别提要求,对于特殊地区来的,还是有必要做核酸检测。要抓好风险排查,防范教育领域的重大风险,消除安全隐患。
4.在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上有新突破
学前教育重点要建设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
义务教育重点要确保失学辍学学生动态清零,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今年要重点抓好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五项管理,教育部要求小学作业不出校门,我们要认真研究,特别是市教科所要围绕如何提升教育教学效率,指导教师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实现小学的作业不出校门,进行深入地研究。同时,初中的作业、高中的作业又该怎么样?也要进行探索。体质的问题,2023年我们要接受国家对×市中学生体质检查验收,我们现在学生体质达标达到90%,但是优良率才20%,按照国家要求是到2023年要达到50%,我们这方面还有差距。要注意近视眼预防工作,现在越往高年级走,近视率越高,幼儿园6%,小学达到30%,初中60%,高中达到了70%。手机的问题是一个难点问题,怎样突破,要疏堵结合,教育部家庭教育专家给家长的五条建议中,第一条就是不要轻易抢孩子的手机,我们家长觉得手机对孩子的影响很苦恼,但怎么来进行管理,学校怎样管理,家庭怎样管理,我们都要进行研究,尽快拿出办法。
普通高中重点要开展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修订普通高中入出口评价办法,引导每所公办高中建设示范性高中或特色高中,做好新高考改革应对工作。今年进入新高考,这项工作也迫在眉睫,我们要抓好落实,积极应对。
特殊教育重点要统筹调整学校布局,开展医教结合,开建个别化学习平台。
职业教育重点要实施提质培优计划、“中职强基”项目,探索建设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
高等教育重点要支持×学院建设“双一流”学科,支持×护理职业学院、×幼专立项省级“双高”计划项目校。
师资建设重点要制定和落实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加强教师培训,出台教师减负文件。
教育科研重点探索教科研体制改革,构建教、研、训一体化新模式,加强课题管理,评选好首批学科带头人,建好首批学科带头人工作站,组建市教育学会学科教育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
教育信息化要出台《×市智慧教育实施意见》,启动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工作。
深化五育并举,德育要重点抓好庆祝建党一百年系列教育活动。体育要强化学生日常锻炼,把体育课还给学生,建好学生体育社团,放孩子回到户外,举办好各项赛事,做好体育质量监测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蓬勃发展校园足球。美育要依托学校少年宫和“乐童计划”,建强学生文艺社团,办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劳育要出台实施方案,指导学校扎实开展劳动教育。
要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造峰填谷,通过建设教育集团,整合优质资源,把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一些教育相对薄弱的区县,实施强校带弱校,用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引领薄弱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集团化的方式可以多样,教研共同体、姊妹校、联盟校、“老校长下乡”组团式帮扶等方式都可以探索。要构建“大×”格局,打破县域壁垒,打破行政区划,组建跨县域的教育集团,用集团化推进区域平衡发展。要将教育集团化的推进情况列为龙头校的考核内容,用“硬”措施推动一体化共同发展。
5.在教育治理上有新突破
改革高中招生录取方法,继续发挥网上招生平台作用,实施“阳光招生”,在报考志愿填报方式、录取流程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实行一次填报、分批录取,和高校的录取接轨,给予家长和学生更多教育选择权。
理顺民办中小学校管理体制机制,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改革民办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依据国家民办中小学校年度检查指标体系,细化实施方案,探索×市民办教育监督检查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推进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巩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果。
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建设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学校制度,落实和规范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支持和参与学校管理的格局,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营造风清气正的教风行风,对潜心教育教学、真正服务学生、认真干事创业的教师要及时表彰,对体罚学生、违规补课、参加升学宴、收受红包等违反职业操守的行为要严厉查处。要用好年终目标奖的激励作用,防止目标考核“一刀切”、平均主义“大锅饭”,各地要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激励体系,探索运用年终目标奖奖优罚劣的制度、方式,根据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全年表现和实绩,拉大目标奖等次差距,让好老师得实惠。
认真落实好《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全面清理校规校纪、班级公约,按照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严重教育惩戒进行分类细化和完善,划定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行为红线,确保教育惩戒依法依规进行。
推进教育督导改革,围绕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目标,构建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的督导工作态势,强化对教育系统落实新发展理念,树立和实践新质量观,推进教育管理、教学实施、教育评价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今年要在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上开展专项督导,用严格严肃科学的督导推动教育变革。
同志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站在“两个百年”交汇和“两个五年”交接的关键时刻,波澜壮阔的时代潮流推动着我们开启新征程,我们要增强政治意识,用“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办好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教育。要增强大局意识,自觉把教育工作摆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摆在强省会的战略布局中,看大势、识大体、谋大局,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增强使命意识,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迫切期待,清醒地认识到党委政府对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严格要求,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充分认识到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加快推进教育新发展格局形成。要增强责任意识,与时俱进、大胆创新、艰苦奋斗、敢于“亮剑”、啃硬骨头,“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推进各项教育工作。要增强底线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筑牢意识形态防线、安全发展底线、拒腐防变红线,推动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要增强服务意识,甘做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办有温度的教育,让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办自然和谐的教育,让我们的教育都能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让我们齐心协力,努力拼搏,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同志们,各位校长、老师们,明天就是元宵佳节,在此,我代表×市教育局,向长期支持×教育发展的各区、市、县领导和同行们、校长们、老师们致以节日的祝福,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团圆、牛年大吉!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会上 春季 开学 在春季学期开学工作会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