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这样给领导“出主意”才能获赏识!【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这样给领导“出主意”才能获赏识!
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他将出主意摆在了占领导责任“半壁江山”的地位,可见“出主意”的极端重要性。因此,要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智囊,首先要善于“出主意”。“良士一计,胜过三军。”会出主意、常出主意、出好主意是“良士”合格与否、成熟与否、胜任与否最关键的标志。
出主意,不但内在质量要高,还要重视抓住最好时机,使用最佳方法,使领导能够听得进去、产生共鸣、足够重视,使点子的准确性、时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一、超前预测
“善战者胜于未战。”超前预测是立足于过去和当前,通过对已知情况的定性定量分析,判断未来状态的一种思维过程。要求在没有问题的时候就想到问题的出现,没有危险的时候就想到危险的降临,矛盾未显现的时候就想到矛盾的激化,也就是《周易》中所说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超前预测要遵循军事谋略学中的“最大预期原则”和“最小阻力原则”。前者即战略目标的科学定位,后者即选择一条最容易走向目标的路线。
作为领导身边工作人员,要通过把握趋势,深刻剖析,预测当前展开的重大工作的多种结果,及时提出有前瞻性、创造性的建议,协助领导驾驭全局。特别是在执行重大任务前夕以及阶段性总结部署工作时,更要把握时机、超前预测,与领导的思考同频共振,争取工作步步主动。
二、随机提醒
要紧贴领导需求,及时准备、快速反应,随时随地向党委和领导提出意见建议。尤其要注意以下时机:
(1)上级党委、领导和机关新决策、新任务、新指示刚下达时;
(2)本级党委和机关研究制定重大决策部署时;
(3)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或任务突发变化时;
(4)领导之间在问题处理上有不同看法需要统一认识时;
(5)领导在个别具体决策或工作中出现意外疏漏时;
(6)本单位或兄弟单位发生重大事故、案件或其他严重问题时。
此时,要根据工作的阶段特点和事物的发展变化,善于发现并迅速抓住出主意的切入点、着力点和关键点,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补领导所需,这样才能成为领导强有力的左膀右臂。
三、咨询建议
对专业性较强、领导正在考虑的问题,要善于借助“外脑”,通过咨询该领域的专家、到相关成功单位调研请教等方式,及时向领导提供专业性、背景性、参考性建议,帮助领导进一步坚定决心或再次论证决策。还可以通过适当宣传在领导心目中具有权威力量的上级重要指示、有关规定或理论思想,协助领导纠正在某一点上不够准确的意见。
在提出咨询建议时,要注意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著名的《谏逐客疏》中,李斯作为一个被放逐的对象,并没有强调逐客令对异国人才的打击,也没有强调异国人才对秦国的奉献,而从秦国利益出发,注重强调如果驱逐了异国人才,秦国将蒙受什么损失,同时秦国的敌国将得到什么好处。秦王志在统一天下,或许并不关注国内得失,但很在意敌国力量的消长。李斯的谏书正说到了秦王的痛处,秦王即使再讨厌国外人士,也不再反驳了。
四、提供资料
在酝酿、论证重大决策,布置实施重大任务之前,应将领导关心或应了解的相关资料与信息,尽可能地收集完整,加以分类,必要时做摘记、标记,适时提供给领导阅看,使领导能以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重要信息和启示,及时作出正确决断。对领导不够准确的意见可不直接或正面提出不同看法,而是提供翔实的相关真实情况,让领导自行纠正不够准确的意见。还可以通过介绍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或发生问题的教训,进一步协助领导打开思路。
需要注意的是,向领导反映情况、提供数据、提出建议,都直接关系到领导的决策,责任重大,必须做到认真、严密、慎重,尤其要认真核实清楚,不能听风就是雨,将未经核实的资料、信息向领导报告。涉及对单位和个人的评价时,一定要出于公心,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决不能以个人好恶妄加评论,更不能抱着个人恩怨信口谗言。
五、比较优选
比较优选法是确定事物之间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方法,是一种通过把性质特点相同相近的事物或性质特点不同甚至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证明论点并择优选择的方法。
陈云同志是比较优选法的大师。他认为,“所有正确的分析,都是进行比较的。这是‘试金石’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弄清楚事物的本质”,决策时“必须作出几个比较方案,择优选用”。1953年统购统销的决策,就是先提出可供选择的8种方案,然后经过反复比较后得出的。
在比较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通盘谋划、优长对比,明确所出主意的上策、中策、下策排列,供领导权衡决策。对重要和复杂的问题,应分析判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运用谋略,结合实际,分析各种对策利弊长短。不但自身得到锻炼提高,也使领导得到多种方案以便优选,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
六、漫谈聊天
出主意可以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在领导空闲、环境氛围适宜时,以漫谈聊天的形式,有意识地和领导交流某种思想认识,介绍相关情况,辅助领导了解民意、掌握实情、把握舆论、正确决策。
需要注意:聊天说地有准头,事事有根有据;
介绍情况有分寸,防止以偏概全;
漫谈人事有原则,不说他人闲话;
谏言献策有韬略,随意笑侃皆有理。
实践证明,漫谈聊天,润物细无声,“进谏”成功率很高。《战国策》记载的《触龙说赵太后》,是漫谈聊天进谏成功的经典故事。当时赵国遭秦国急攻,求齐国救援,齐国提出以长安君为质才肯出兵。执政的赵太后爱子心切,不肯答应。赵国危在旦夕。老臣触龙去见满脸怒气的赵太后。他先拉健康、饮食等家常,嘘寒问暖,平息了赵太后怒气。然后以为自己小儿子求宫廷卫士之职、疼爱儿子的行为,让赵太后视他为理解她的知音,并引导她开始思考“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个大问题。最后切入正题,引经据典地聊天,说古论今,讲述一些君王子孙为什么长辈亡故后不能继承大位,原因就在于“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使赵太后恍然大悟,终于同意让爱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以换兵救国、为国立功。
七、补充完善
对已执行的方案、展开的部署,如发现有局部缺陷,或因多种因素变化产生了新的问题,要勇于向领导直言,提出修改和完善的意见。一要注重大局,二要出于公心,三要讲究方法。所提问题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有充分根据。
在方式方法上,与领导有异的主意,应尽可能私下向领导阐述,在公众场合要维护领导的形象和威信,切忌不注意场合“放炮”。
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淮海战役开始前,中央军委设想在江南打个大战役,于是决定由粟裕率华野一兵团共3个纵队渡过长江,开辟东南各省战场,直逼南京、上海,吸引国民党军队重兵回防江南,为打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有利条件。粟裕接到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熟筹待复”的电令后,思虑再三,认为渡江南进不一定能达到吸引蒋军主力回防江南、减轻中原我军压力的目的,3个纵队、10万大军渡江,反而削弱了中原我军的力量。于是他在深思熟虑、综合分析我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各种有利条件后,向中央军委写出报告,提出了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江北打几个大仗,力争将蒋军主力歼灭在长江以北的大胆建议。结果被中央军委采纳,于是有了苏中战场的七战七捷,进而形成了淮海战役的伟大决策,夺取了战略性胜利。这一事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抱着对党的事业、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承担责任,讲实情、进诤言,党委和领导是能够从善如流的。
八、巧妙“包装”
向领导进言,一般情况下应先讲与领导认识和决心一致的看法或意向,然后再提出不同看法和分歧意见。其中,赞同的话要适度,
不要庸俗地迎合吹捧;
提异议的根据一定要核实准确,语气符合自己身份。具体地说:
一要注意搞好语言“包装”。同样一个建议,用不同的语言向领导提出,会出现不同的效果,特别是与领导的想法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意见,更要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措辞要尽量温和一些,不要太激烈;
语气要尽量委婉一些,不要太生硬。
二要注意点到为止。向领导“进谏”时,要尽量做到简明扼要,不要啰啰唆唆没完没了。
三要注意必要的迂回进言。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苏州狮子林游玩,玩得很开心。游罢假山,当地官员请他题字,他一时得意忘形,写了“真有趣”三个字。恰好旁边站着接驾的新科状元黄熙,他觉得这三个字太俗,婉转地奏道:“望乞圣上将这个‘有’字赐予小臣。”此言一出,乾隆皇帝复阅此三字,方知话中有话,恍悟个中之理,于是顺水推舟,改为“真趣”。“真趣”与“真有趣”,一雅一俗可谓天差地别。“进谏”的方式方法要讲究,最佳的办法是使忠言不逆耳,真话不难听,以尽快达成共识,利于事业、利于工作。
推荐访问:赏识 出主意 领导 这样给领导“出主意”才能获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