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现代财政制度的架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8篇

现代财政制度的架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8篇

发布时间:2023-03-25 14:10:20

现代财政制度的架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8篇现代财政制度的架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章财政及财政职能•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本章讲述财政的基本概念和财政职能。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客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财政制度的架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8篇,供大家参考。

现代财政制度的架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8篇

篇一:现代财政制度的架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章 财政及财政职能•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本章讲述财政的基本概念和财政职能。要求学生了 解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 客观上要求政府干预经济活动, 以弥补市场失灵。

 掌握财政是政府的经济活动,财政具有合理配置资源、 调节收入分配、 稳定和发展经济等职能。

 引 言引 言1. 为什么学习公共财政?• Public finance is nothing else than a sophisticated discussion of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tate. There is no better school of training than public finance.• The goal of public finance is to understand the proper role of government.

 引 言引 言2. 如何学习公共财政?学习好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理论联系实际。3. 如何从事公共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参教共财政前参见教员《公共财政前沿理论的高级经济学基础及其教育启示》 。4. 公共财政的分析方法positive analysis实证分析、 normative analysis 规范分析、 budget analysis预算分析5. 公共财政理论框架微观公共财政+宏观公共财政论的高济

 第一节 财政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财政学的形成和发展一、 早期财政思想早期色诺芬等在封建经济中有关税赋的思考二二、 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一) 古典财政理论从威廉·配第(1623—1687年)开始, 魁奈(1664—1774年)、 亚当·斯密(1723—1790年)、 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等均是古典财政学派的代表者。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财政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财政学的形成和发展(二)现代财政理论20世纪30年代以后, 由凯恩斯等人创建的现代财政理论取代了古典财政理论, 成为财政学的主流理论。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凯恩斯、萨缪尔森、 Arrow(阿罗)、 Buchanan(布坎南)、 Musgrave(马斯格雷夫)等。1.凯恩斯学派的财政理论2.货币主义的财政观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

 反对凯恩斯学派的政府干预经济、 以及财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

 反对凯恩斯学派的政府干预经济、 以及财政赤字政策的主张。

 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才是影响物价水平变动和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 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对于财政政策, 他认为, 如果政府活动庞大化, 国民的税收负担就会增加,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 所以政府不得不用税收以外的方法来取得收入。

 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为弥补赤字发行货币。

 因此他反对通过增加政府支出以实现充分就业的财政政策, 主张实行缩小政府支出的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 货币你主义学派反对减税和高临界税率的政策。

 第一节 财政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财政学的形成和发展(二)现代财政理论3.供给学派的财政观供给学派认为, 国家干预和福利社会造成了 社会资源过度从供给方面向需求转移, 即国家以税收和公债等形式从企业和个人那里征集过多的社会资源, 通过转移支付, 变成巨大的消费而浪费掉, 从而削弱了 资本积累和生产的增长。

 国家的过度干预破坏了 市场机制的作用因此只要不干预私人的经济活动了 市场机制的作用, 因此只要不干预私人的经济活动, 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产品就不会过剩, 失业就不会存在。

 供给学派认为, 刺激经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有政府征税、 法规、 政府支出和货币措施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征税因素。

 而在税收中最关键的又是税率, 其理论依据是拉弗曲线。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大规模降低所得税率、 降低保险津贴和福利救济金额, 放宽对企业的约束。让市场机

 (二)现代财政理论4.公共选择学派的财政观由布坎南、 阿罗等人创建的公共选择学派最主要的研究成果是“政治市场” 学说, 即把政府的决策过程看成是类似于市场的由供求双方相互决定的过程场的由供求双方相互决定的过程。

 他们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到现代财政学, 从而为实现公共商品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公共选择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公共决策过程, 也是一个政治决定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是关于公众偏好表达以及在政治程序或选举过程中依据公众偏好有效选择公共商品并决定公共商品效率规模的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建, 不仅为提高公共商品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同时也在经济活动分析和政治制度分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他们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到第一节 财政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财政学的形成和发展

 (二)现代财政理论5.动态宏观财政理论——较高的数理要求现代宏观经济学者将经济增长与公共财政联系起来, 分析增长最大化、 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财政问题这些方面的著名学者有:

 Christophe财政问题。

 这些方面的著名学者有:

 Christophe Chamley、 Robert J. Barro、 Jr. Robert Lucas、Andrew Abel、 、 Aiyagari、 Mikhail Golosov、Narayana Kocherlakota等。这样的财政理论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

 目前位于公共财政研究的最前沿。第一节 财政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财政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public goods 公共产品第二节 public goods 公共产品一、 生活中的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市场经济环境中, 市场是通过交换来满足人们需要的一个系统。

 但市场不是满足社会全部需要的唯一系统。

 另一个保证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系统是政府。

 政府主要通过财政以有别于市场的系统是政府。

 政府主要通过财政以有别于市场的方式来满足社会的需要。二、 社会公共需要人类的需要从最终需要的角度考察, 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私人个别需要, 另一类是社会公共需要。

 三、 公共产品社会需要由社会提供物品予以满足。

 根据不同物品在被消费过程中体现出的特征来划分, 全部物品可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的含义Goods that are pure public goods are characterized by two traits, non-excludable and non-rival.第二节 public goods 公共产品第二节 public goods 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nonexcludability非排他性和nonrivalry 非竞争性。社会公共需要由公共产品满足。

 第二节 public goods 公共产品第二节 public goods 公共产品四、 混合物品混合物品的含义 /混合物品的类型rivalrousrivalrousNon-rivalrousNon rivalrousexcludablePrivate goods(ice cream)Club goods(cable TV)non-excludableCommon property resource(Crowded city sidewalk)Pure public good(national defense)五、 What is Public bads? Give some examples.A bad leader.

 一、 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公共产品的性质特征决定了公共产品不可能通过市场交换方式被提供出来。第三节 市场、 政府与财政第三节 市场、 政府与财政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通过无偿征税的非市场方式来提供。在市场经济中, 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首要职责。二、 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混合物品可以采取政府提供方式, 也可采取混合提供方式, 即政府提供和市场提供两种方式的结合。

 三、 market failure and government intervene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 但市场机制存在固有的缺陷, 即“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Public goods: competitive firms are unable to provide sufficient quantities of the pure public goods. While the under-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takes its most dramatic form when the public good is pure the provision of less than pure public goods is also problematicpure, the provision of less-than-pure public goods is also problematic.• Externalities: An externality can occur when a person’s utility is affected by another person’s consumption or by a firm’s production activities.• Imperfect competition: Arguably, imperfect competition is a symptom rather than a cause. The presence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 suggests that something has prevented sustained competition among firm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n some situations, the service providers have better information than you do, but you might be uncertain as to whether they are advancing your interested or their own.第三节 市场、 政府与财政第三节 市场、 政府与财政

 四、 财政概念In the simplest terms, public finance is the study of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economy. This is a very broad definition. This study involves answering the four question of public finance: 1. When should the government intervene in the economy? 2. How might the government intervene?gg 3. What is the effect of those intervene in the way that they do? 4. Why does government choose to intervene in the way the do?第三节 市场、 政府与财政第三节 市场、 政府与财政财政是政府的经济活动, 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简要地说, 可以把财政理解为以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财政的职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 经济稳定和发展。一、 资源配置职能•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the central concern ppgof the allocation branch, calls for expenditures to secure and revenues to finance them. Both sides of the budget thus enter the allocation branch and not its supply side only. Transfers and their finance are left to the distribution branch, to be dealt with in equity terms.第四节 财政的职能第四节 财政的职能,

 二、 收入分配职能•As we enter the distribution branch, public finance leaves the safe haven of Pareto optimality and enters the less tractable realm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from Adam Smith, John Stuart Mill, Edgeworth and on to Pigou records a long debate over how to distribute the tax burden equitably. The required amount of revenue and the level of income and its distribution are taken as given, but an equity rule is needed to determine how to di t ib t th b ddistribute the burden.第四节 财政的职能第四节 财政的职能三、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It remains to note the role of fiscal instruments in macro policy. When first seen with the Keynesian focus on aggregate demand, emphasis was on the expenditure side of the budget, whether through deficit-financed provision of public or of private goods. This was soon broadened to include tax reduction as further stimulus of demand, now in the private sector.

篇二:现代财政制度的架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章, 财政管理体制•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 第二节, 分税制• 第三节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第三节, 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 一、 定义(p50)

 :• 是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 其依据是政府职能鉴定和政府间事权划分。• 广义的定义包括:

 预算管理体制• 广义的定义包括:

 预算管理体制、 税收管理体制 、 行政、 事业等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体制 。• 狭义定义只包括预算管理体制。

 本章重点是讲预算管理体制。税收

 • 预算管理体制责范围划分各级预算收支范围和管理权限, 并规定收支划分的方法。

 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

 由于国家预算集中了国家的主要财力, 是国家有计划地组织财政分配的基本形式计划地组织财政分配的基本形式。• 其基本内容包括(p51):

 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权责划分、 收支划分、 转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根据国家各级政权的职

 二、 多级财政的的合理性• 主要原因是:

 公共产品受益范围 。• 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又有区域性, 按照受益范围的不同, 可以分为“ 全国性公共产品” 和“地方性公共产品” 。

 某些公共产品(如国防、太空探险、 最高法院等)的受益范围是全国性的;而另外些公共产品(如城市的消防队而另外一些公共产品(如城市的消防队、 治安警察和路灯等)的受益范围则限于较小的区域。

 大多数公共产品都有其特定的受益区域, 属于不同范围的地方性公共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 分享公共产品的社会成员就要受到特定的地理和行政区域的限制, 地方性公共产品的享有者通常仅限于该地区居民的范围之内。治安警

 1.“菜单” 理论• 施蒂格勒在1957年发表的《地方政府功能的有理范围》 一文中, 对于为什么需要地方政府这一基本问题给出了一个公理性的解释。

 在他看来, 地方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主要有两个理由:

 一是与中央政府比较, 地方政府更接个理由是与中央政府比较, 地方政府更接近于自己的公众。

 其暗含的意思是, 与中央政府比较, 地方政府更加了解它所管辖的选民对公共品需求的数量与质量, 大量的地方性公共品由地方政府分散提供要比由中央政府集中提供更为有效。

 • 二是一国国内不同的人们有权对不同种类与不同数量的公共服务进行投票表决, 或者说, 不同的地方应有权自己选择公共品或服务的种类与数量。

 按照施蒂格勒的上述两个原则或理由,• 可以引申出以下结论:

 为了 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决策应该在最低行政水平的政府部门进行。

 换言之, 凡是低一级政水平的政府部门进行。

 换言之, 凡是低政府能够有效处理的事务原则上就不应交给中央政府, 或者说, 中央政府应只处理地方政府不能有效处理的事务, 上一级地方政府只处理下一级地方政府不能有效处理的事务, 政府只处理市场不能有效处理的事务。级

 2、 “多级财政原则” 理论• 穆斯格雷夫认为, 财政机制一般是在各级政府和辖区单位上运行的。

 一国财政结构的安排主要是受该国的政治历史条件, 同时也受其经济条件的约束。

 “如果仅从经济角度来看果仅从经济角度来看, 哪一种现存的财政结构是合意的呢?我们将依次考察财政的三个职能:

 配置、 分配和稳定” 。哪种现存的财

 • 就配置职能而言, 公共品的提供究竟应该建立在中央集权制基础上还是建立在分权基础上,如果是后者, 那么应建立什么样的财政体制才能最有效地提供公共品。

 穆斯格雷夫在系统地分析了制约公共品提供效率的若干因素(如受益地区、 最佳的财政社会、 最佳社会规模、 最佳劳务水平等)后, 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公共品应通过多级政府体制来加以提供, 全国性公共品由中央级供应, 地方性公共品应在分权的基础上供应, “效率模式的设置要求, 必须有在规模与地区范围上都不同的多级财政单位。

 其中有些必须是全国性的(如国防设施), 而另一些则必须完全地方性(如路灯的提供)”。

 • 就分配职能而言, 个人之间以及辖区之间的收入分配, 是由中央政府还是由地方政府来实施分配政策更为有效。

 在辖区间存在自由流动性的条件下, 对于旨在调整个人之间收入分配的政策来说,就必须在中央水平上行使, 分权化会降低执行再分配政策效力。

 例如, 各地方政府若通过对本地区进行收入再分配, 来提供对低收入者的养老金、失业救济住房补贴等社会保障支出失业救济、 住房补贴等社会保障支出, 那些低收入者较多地区的支出负担必然重于低收入者较少的地区。

 低收入者较多地区要么提高本地区税负水平来满足社会保障支出需要, 要么降低本地区社会保障水平, 结果都会导致人口和资源不利于低收入地区的流动。

 这显然是与社会保障政策的经济目标相悖的, 也是社会效率的损失。那些低收

 • 稳定职能的行使也类似于分配职能, 用分权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稳定的目 标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一个紧密联系的国家里, 各地区之间作为完全“开放” 的经济实体而存在于全国的市上拥有自的场上, 拥有自 由的要素和市场流动性。因此, 在全国范围内, 各地区将在经济活动、 通货膨胀与失业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分权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力会因地区性经济的开放性而减弱, 稳定职能应该由中央政府集中行使。素市流性

 3、 “俱乐部” 理论• 布坎南在1965年发表的《关于经济学的“俱乐部” 理论》 一文中, 把社区• 比作俱乐部, 然后研究在面临外在因素的条件下任何一个俱乐部(即为分享某种利益而联合起来的人们的一个自愿协会)如何确定其最优成员数, 这就是俱乐部理论。

 这一理论的核心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一方面, 从公共品生产的成本费用的分摊来看, 随着某一个社区(俱乐部)接纳新的成员个社区(俱乐部)接纳新的成员, 现有的社区(俱乐部)成员原来所承担的公共品生产的成本费用就由更多的成员来分摊, 从而会相对降低其税收负担; 另一方面,从公共品的消费或利益分享来看, 随着新的社区(俱乐部)接纳新的成员的加入, 会产生新的外部不经济, 即会使社区(俱乐部)更加拥挤, 从而公共设施更加紧张,若不相应地增加公共品的供应量, 现有的社区(俱乐部)成员原来对公共品消费的数量与质量都不能维持。现有的社区(俱乐部)成

 • 于是, 一个社区(俱乐部)的最佳规模, 就在外部不经济所产生的边际成本(边际拥挤成本, 即每增加一个新成员带来的以货币计算的额外拥挤的成本), 正好等于由于新成员分担运转成本所带来的边际节约这一点上。

 布坎南的这一理论被后节约这点上。

 布坎南的这来的一些经济学家用于解释最优的地方政府管辖范围的形成问题。理论被后

 4、 “以足投票” 理论• 蒂布特在1956年发表的《地方支出的纯粹理论》一文中, 在回答人们为什么会聚集在一个地方政府周围以及要求这个地方政府为大家提供最大的福利这一基本问题时, 提出了 “以足投票”理论。

 他认为, 人们之所以愿意聚集在某一个地方政府的周围, 是由于他们想在全国寻找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与所征收的税收之间的一种精确的组合, 以便使自己的效用达到极大化, 当他们在某地发现这种组合符合自己的效用极大化目标时, 他们便会在这一区域居住下来, 从事工作, 维护当地地方政府的管辖。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以足投票” 。

 5、 其他因素• 1)

 .政权的组织结构形式。

 即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单一制国家, 这直接影响着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权限和财政收支的划分。

 一般来说, 在实行联邦制的国家里, 地方政府的财权、 财力要比单一制的国家多。

 而在实行单一制的国家里, 中央府财权财力央政府的财权、 财力相对较大。• 2)

 .各级政府的职权范围的确定。

 即所谓事权的划分。

 如果中央政府承担事务比较多, 职权范围较大, 必然会要求财权和财力的分配有较高的集中度。

 如果地方政府承担的事务较多, 就需要有更多的地方财力和更加灵活的财政管理权限, 财政关系的分权程度就会较高。较大

 • 3)

 .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地说, 发达国家经济力量雄厚、 市场机制成熟、 国内的地区差异较小, 有条件实行较高程度的财政分权。

 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脆弱, 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 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更为重要;发展中国家为了 利用外国资金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 政府通常有较多的外债, 中央财政往往承担着较重的偿债负担;发展中国家通常把税收政担着较重的偿债负担;发展中国家通常把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作为贯彻其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 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需要中央政府有较大的力量来促进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

 因此, 发展中国家财政的集权程度通常较高。

 • 4)

 .国内外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有些国家处于特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之中, 如面临重大的社会变革、 面临战争威胁等情况, 为了 保持必要的社会的稳定、 保证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需要实行集中度较高的财政体制。

 这也是我国初期高第一章财政管理体制概述度集中财政体制形成的原因之一。5)

 国家地域面积的大小• 5)

 .国家地域面积的大小。

 地域面积较大的国家, 通常需要有较多级次的政权机构, 为了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也必须把较多的事务交给地方政府去做, 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内容会比较复杂, 财政的分权程度会较高。

 而地域面积较小的国家则相反。地域面积较大的国

 三、 简要归纳• 1.财政体制是一项基本的财政制度。• 2.财政体制这一基本财政制度所规范的行为主体是各级政府, 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 3.财政体制所调节与规范的内容是政府间的财权财力分配关系力分配关系。• 4.决定财政体制建立与改革调整的因素是综合的、复杂的。

 除了 政体、 国体以及历史等因素决定或影响一国的财政结构安排以外, 从经济角度看, 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条件下政府的三个主要职能, 即配置、 分配和稳定职能, 是在较集权的水平上行使更为有效、 还是在较分权的水平上行使更为有效, 是分析和评价现有的财政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 分税制• 一、 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沿革• (1)

 建国初:

 统收统支;• ( 2)

 1953 1978年• ( 2)

 1953-1978年:

 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 ( 3)

 1980-1993年:

 划分收支、 分级包干。• (4)

 1994年:

 分税制。统一领导分级管

 二、 分级(分税)

 预算体制的内涵(分级、 法治、 自治)• 1、 一级政权, 一级预算主体, 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2、 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权范围, 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财权范围。• 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3、 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4、 预算调节制度, 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 有纵向和横向两种形式。• 5、 各国的分级预算管理体制适应本国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 体制整体相对稳定。• 教材53:

 分税、 分权、 分征、 分管。

 三、 我国分税制• 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 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 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 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 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 分设中央中央税收方税收体系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 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 逐步实行比较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 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 硬化各级预算约束。分设中央

 3.1、 事权划分3.1.1、 现行体制支出责任和事权划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防和武警外交中央行政和公检法中央行政和公检法中央企业投资中央统管基建地质勘探中央负责的文教科卫国债还本付息地方性政和公检法地方企业投资地方统管基建地方统管基建地方文教科卫城市维护建设民兵事业其他

 3.12、 事权划分的原则 ( 支出划分原则p52)• 一般而言,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事权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 (1)市场基础原则。

 即首先要以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为基础, 消除政府的“越位” 和“缺位” 现象, 并相应界定清楚财政供应的范围。• (2)范围原则。

 即按政府管辖的范围来确定事权的归属, 属于全国(全社会)范围共同事务的事权, 由中央政府承担;属于地方(局部)范围的事务由地方政府承担。方(局部)范围的事务由地方政府承担• (3)效率原则。

 凡是由地方政府处理, 其行政效率更高的事务归地方;由中央政府处理, 其行政效率更高的事务归中央。• (4)分级管理原则。

 即需由中央决策, 且只有中央能承担的事务, 由中央管理;需中央决策, 地方有能力承担的事务, 由中央授权地方管理;地方能决策并有能力承担的事务, 由地方管理。• (5)法律规范原则。

 即事权划分和调整, 都应经过法律程序,保持相对稳定。

 3.13、 现行分税制在事权划分上的问题1)

 .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

 即事权归属太笼统, 不详细, 没有做到细化,具体执行起来有些事不知该由谁去办。

 一是一些本应完全由中央承担的支出责任, 却被推给了地方。

 如地方驻军补贴、 三峡移民等。

 在分税制支出划分中, 军费是由中央承担的, 地方驻军的补贴理应归中央支出, 但事实上中央推给了地方。

 三峡移民费用也同样是这样。

 二是一些完全应由中央承担的支出, 却让地方政府承担了一部分。

 如外交事务是中央的事权, 但目前外国领导人到我国某些地完善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研究区访问, 当地政府往往需要承担一部分接待费。

 还有一些中央财政负担的支出, 随着物价上涨等因素, 原来核定的经费出现缺口, 于是有些增加的部分实际上...

篇三:现代财政制度的架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财政研究 圆园19 年第 10 期新中国 70 年地方财政改革历程回顾与思考陆成林 连家明 寇明风(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沈阳 110002)内容提要: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是一个有着五级治理架构的超级大国。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要求,省市县乡四级地方政府对应着四级地方财政。可以说,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地方财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方财政改革取得了显著进展,值得我们加以总结与回顾。为此,本文基于地方财政视角对我国财政改革 70 年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地方财政改革与发展的突出成就与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地方财政改革的逻辑线索与未来发展思路。关键词:新中国 70 年 地方财政 改革历程 逻辑线索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544(2019)10-0010-09〔收稿日期〕2019-09-09〔作者简介〕陆成林,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政策;连家明,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财政经济、区域经济;寇明风,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地方财政、社会保障等。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 70 年。70 年来,中国人民以巨大的勇气和超凡的智慧跨越了一个个艰难险阻,不仅在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稳固了新生政权,而且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了中国奇迹。特别是1978 年改革开放之后,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为我国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市场经济逐步取代了计划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财政改革作为各方利益的重要交汇点,一直发挥着引领促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急先锋”作用,同样成就突出。认真梳理财政改革 70 年的历程,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必将对今后的财政改革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是一个超级大国,从行政层面构建了五级治理结构,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要求,省市县乡这四级地方政府对应着四级地方财政。可以说,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收入上看约占 50%的“半壁江山”,支出比例上则高达 85%。科学有效地配置地方财政资源是有效实现地方治理进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为此,本文基于地方视角,对 70 年来我国财政改革历程进行回顾,并对地方财政改革的成就、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取向加以分析和思考。一、70 年来我国财政改革历程简要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分别是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以及国家治理理念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与之相对应,财政改革也经历10

 地方财政研究 圆园19 年第 10 期了“统收统支”、 “财政包干”、 “分税制”和“建设现代财政制度”四个阶段。

 ①(一)

 改 革 开 放 前 财 政 的 “ 统 收 统 支 ”(1949-1979)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国内形势十分复杂,生产力水平低下,财力分散,收入增长缓慢,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加剧了政府财政的困难。因此建立适应国民经济恢复的建设财政,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就成为新中国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

 ② 在平抑物价斗争胜利后,中央采取了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统一全国物资管理和统一全国现金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最终实现了新中国财政的统一,巩固了财政基础,并促进了财经状况的根本好转。在“统收统支”财政模式下,税收制度、财政收支程序、供给标准、行政人员编制及全国总预算决算都由中央财政会商有关部门统一制定和编制;同时,地方财政收入上缴中央,并由中央规定支出,财政收支全部纳入国家预算管理。从国家与企业关系来看,与计划经济模式相适应,国企利润基本全部上缴,企业亏损由财政弥补,企业所需资金也主要由国家财政供给。从地方财政情况来看, “一五”时期以前,财政收支大部分集中于中央预算直接管理,是高度集中、统收统支阶段。1958 年 -1979 年间,企业上收下划变动频繁,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出现了反复调整,但高度集中的体制特征没有大的变化。回顾这段历史我们看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财政“统收统支”体制,确保了新政权的稳定和经济的迅速恢复,并为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化形成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这一体制的弊端也是明显的,在央地关系上中央管得过严,地方缺乏发展积极性,在政企关系上,政府又管的过死,企业也缺乏有效的动力和压力,抑制了生产效率提高。(二)

 改 革 开 放 后 的 “ 财 政 包 干 ” 体 制(1980-1993)改革之初,我国面临的最大任务就是要通过重新调整资源配置方式,在不同层面分别调动起城乡居民、企业和各级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从体制上为整个经济重新注入活力。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彻底改变政府大一统格局,重新理顺分配秩序,调整财权财力高度集中的传统模式,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合理划定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为有效激发活力,实现上述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财政开始让利放权。在处理国家财政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方面,采取了利润留成、企业基金制度和两步“利改税”等有效措施,进而扩大企业财力自主支配空间,形成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方面,开始逐步探索“分灶吃饭”和多种类型的“财政包干”体制,地方发展经济和自主理财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在财政职能作用发挥方面,为适应政府自身角色定位的转型,原有的生产建设型财政开始逐渐淡化,为市场机制的孕育和勃兴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与空间。在地方层面,按照 1980 年中央对地方“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和利改税相关要求,财政开始调整政府与企业分配关系,固定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成比例,充分调动了理财积极性,使财政工作进入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但该体制也带来了地方保护主义的泛滥,过度放权让利削弱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三)“ 分 税 制 ” 财 政 体 制 的 深 刻 变 革(1994-2013)1992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然而,财政包干制在实行多年之后开始显现出诸多弊端,税收调节功能弱化,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下降,财政分配体制类型过多过乱, “两个比重”逐渐下滑,总体上已经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财政淤龚浩,任致伟.新中国 70 年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逻辑主线与核心问题,改革.2019.5。于王文素主编.财政百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6(财经百年系列丛书)。11

 地方财政研究 圆园19 年第 10 期淤2015 年财政部下达了 6000 亿元新增债务和 3.2 万亿元置换债券的额度。体制,否则就像一台发动机没有动力,市场经济就没法搞下去。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启动了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1993 年12 月,《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正式发布。该决定明确“从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改革现行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同时,对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以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与此相配套,我国税制改革也同步得到推进,建立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更加规范的复合制税收体系,并在简化税制的同时,赋予了地方一定的税权。按照国家相关部署,1994 年以来,地方财政开始向下落实分税制财政体制,发挥经济运行调节作用,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规范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然,分税制的实行也使地方财政收入的主体税种集中到中央,地方上缴增加,财源减少,地方对企业的调控能力变小。综合来看,分税制改革实施之后, “两个比重”不断上升,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由 1993 年的 12.2%逐步上升到 2007 年的19%,以及 2013 年的 21.7%,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也相应地由 22%上升为 54.1%,以及 46.4%,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大大增强, “诸侯经济”割据纷争的混乱局面得到遏制。但这一阶段的财政改革,仍属于财政制度对经济体制转轨的一种被动性适应。为进一步理顺规范政府职能,优化公共产品和服务,1998 年底,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可以说,公共财政目标的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公共性、公平性、公益性和法治性为基本特征的公共财政理念的确立,使我国财政改革方向更加明晰,使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定位更加科学准确,各项改革举措得以通盘考虑,有序推开。围绕公共财政建设,我国先后启动了农村税费改革,推进了以“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深化了以出口退税、增值税转型、 “两税合一”、取消农业税等为主要举措的税制改革,进一步调整了财政支出的结构,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定位与转换,切实解决了传统财政的“越位”与“缺位”问题。(四)国家治理理念与现代财政制度建设(2013年至今)十八届三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国家治理”理念。可以说,国家治理理念与过去统治和管理的概念有本质的不同,它是从过去自上而下的一元化管理,向上下互动的多元化治理转变,核心是要更好地界定政府、市场、社会之间关系,由计划轨更深刻地转向市场轨。许多传统的政府直接干预的手段,将更多变成间接的方式,更多让位于市场力量。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对财政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一方面,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定位是对财政认知上的极大提升和促进。另一方面,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即建立统一完整、法制规范、公开透明、运行高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科学的可持续的财政制度,以此作为财政改革的直接目标。按照上述指导思想,一系列财政改革深度推进。2014 年 8 月 31 日,颁布新《预算法》,并自 2015年 1 月 1 日正式施行。新《预算法》明确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的宗旨,强调预算要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特别是做出了允许地方发债的重大突破。2014 年 9月 21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开前门堵后门,实行限额管理。

 ① 2014 年 9 月 26 日,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全口径预算、中期预算、透明预算、绩效预算改革。2016 年,国务院通过《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12

 地方财政研究 圆园19 年第 10 期淤该地方财政收入数据为各级负责组织征收的收入数,不是按财政体制计算的收入分成数。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此为指导,2018 年公布了《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对央地共同承担的 8 大类 18 项基本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进行了划分。几年来,地方财政积极贯彻中央思路,按照治理理念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省以下财政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许多省份加大了财力下沉力度,大力推动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以辽宁为例,2016 年以来省对市四项税收(增值税 50%、企业所得税40%、个人所得税 40%、房产税 100%)形成的财力实行总额分成,一市一率,增量部分 40%返还,2018年辽宁明确将 8 类 22 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省市共同财政事权范围,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权责清晰、财力协调、标准合理、保障有力的省市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二、地方财政改革取得的突出成就70 年来,地方财政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优化完善职能作用,积极运用财税调控手段,支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一)地方财政具有了真正实质性的意义和内涵在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地方财政,财政体制的基本形态是“统收统支”。地方财政并不属于独立主体,也没有被赋予独立的权责,只是作为中央财政的附属机构而存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市场化改革需要地方政府担负起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职能,地方政府所属的地方财政开始从国家财政中分离出来,与中央财政实行“财政包干、分灶吃饭”,事实上成为了一级独立主体,此后预算法正式规定“一级政府一级预算”,更是从法律高度确定了地方财政的独立性,地方财政制度框架由此建立。1994 年之后的分税制改革,进一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央地之间的财政分权关系趋于稳定,地方财政在分级分税财政体制框架下作为一级财政实体也被赋予了实质性的意义和内涵,即弥补市场经济缺陷克服中央财政效率损失和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赋予地方更多的事权和财权,更加高效地提供辖区内公共产品;同时,地方财政被赋予实权,用以扩大地方政府自主财力,进而有效地激励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提供公共产品的积极性。(二)地方政府宏观调控能力随着财力壮大而不断增强经济多年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支规模和增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水平。70年来,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形成,收入渠道日益多元,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一五”期间,我国地方财政收入合计才只有 739.71 亿元 ① ,年均不到 150 亿元。到了 2017 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 91447.5 亿元,简单推算的话增长超过620 倍,比 1978 年也增长了 95 倍。与财政收入增长相对应,财政保障能力也显著增强, “一五”期间,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合计 3...

篇四:现代财政制度的架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国财政学 70 年发展的基本脉络(上)2019 年 12 月 11 日摘要:新中国财政学 70 年的发展过程,是社会主义财政学的探索过程。新中国财政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可以从三方面加以把握:一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相适应的财政学;二是构建与经济体制变革相适应的财政学;三是构建与财政实践发展相适应的财政学。新中国财政学在财政本质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现代财政制度理论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正在构建之中。关键词:财政学,中国财政学,财政基础理论,财政学史一、引言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财政学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些不同于旧中国时期的财政学教科书问世,反映了财政学界探索新财政学的最初成就。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后,中国进入计划经济时代。一方面为适应计划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与苏联的决裂加快了新中国财政学的探索进程,财政学界欣欣向荣,形成了国家分配论、货币关系论、价值分配论、再生产论等理论流派。

 “ 文化大革命 ” 时期,财政学发展停滞。“ 文化大革命 ” 过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财政学迎来了春天。学术争论推动了国家分配论、再生产论、剩余产品决定论、社会共同需要论等传统财政学理论流派的进一步发展。各流派之间的争论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财政学的发展。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财政学界对财政有了新认识。

 1992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明确,让 “ 公共财政 ” 这一本只与资本主义联系的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有了用武之地。中国式公共财政论应运而生。公共财政论的内容和形式因实践进展和理论创新而有不同的表现。

 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财政定位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这一定位的指引下,现代财政制度理论研究有了新突破,新时代中国财政学的发展进入新阶段。近年来,中国财政学掀起了财政基础理论研究热,从多个视角探讨财政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如高培勇( 2014 )从国家治理视角研究中国财政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刘尚希( 2018 )、刘尚希和李成威( 2018 )从公共风险视角探讨中国财政学基础理论,安体富( 2016 )对财政学的学科属性问题的探讨,杨志勇( 2017 )对财政学的基本问题的探索,马 � ( 2018 )从财政思想史视角研究财政理论的创新等,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财政学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了中国财政理论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的建设。这些研究的意义显而易见。基于新中国 70 年财政学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 70 年财政学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梳理财政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并在此基础之上,把握财政学发展的主要成就和探讨中国财政学的未来。新中国 70 年财政学的发展历程,可以从构建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相适应的财政学、与经济体制变革相适应的财政学以及与财政实践发展相适应的财政学三方面加以把握,相应地,这也是 70 年财政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二、构建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相适应的财政学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最初主要向苏联学习。苏联的财政学和财政实践,都对新中国有直接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财政学者就开始探索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财政学。千家驹在 20 世纪 40 年代中后期撰写并于 1949 年出版的《新财政学大纲》(千家驹, 1949 )就是将阶级分析方法引入财政学的尝试。新中国成立以后,财政学界与旧财政学决裂, 20 世纪 30 年代就著有《财政学》教科书的尹文敬,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引下, 1953 年出版了《国家财政学》(尹文敬, 1953 ),对新财政学做了积极的探索。丁方、罗毅在 1951 年出版的《财政学》(丁方、罗毅, 1951 )、粟寄沧在 1951 年出版的《新财政学教程》(粟寄沧, 1951 )等等,均是力图写出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相适应的财政学。1964 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教研室编著的《财政学(初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教研室, 1964 )的出版,有着特殊意义。新中国成立以后,苏联专家在中国人民大学传播苏联财政理论和实践知识,编译版的苏联财政学讲义直接导致新中国财政学在发展的初期有较深的苏联印记,这一印记非但没有随着苏联专家的撤离而即刻消除,而且它所产生的影响甚至到今天还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1962 年全国财政理论研讨会的召开,财政理论问题得到了更深入的讨论,加上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实践的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教科书的问世有了较好的基础。可惜, “ 文化大革命 ” 导致本应有新发展的财政学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 ” 之后,社会主义财政学才真正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方面,财政部高等财经院校统编教材《社会主义财政学》,推动了财政学的发展;另一方面,财政学的各分支学科,如国家预算、国家税收、企业财务、基本建设投资、国有资产管理、国际税收等在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基础之上,也有了相应的教科书,标志着这些分支学科日趋成熟。这里对改革开放最初十年的社会主义财政学的探索略做说明。社会主义财政学的主要内容有:财政基础理论,一般包括财政本质、财政职能和作用、财政与经济关系、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平衡、财政管理等。对财政本质的认识是区分传统财政学理论流派的最重要标志。改革开放最初十多年的财政学教科书或理论专著都用相当的篇幅阐述各自对财政本质的理解,从而形成代表着不同理论流派的财政学。财政职能和作用也有很大争议,甚至于对什么是财政职能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财政职能是财政内在的固有的职能,有的则认为财政职能等同于财政功能。前者严格区分财政职能和财政作用,后者则淡化职能和作用的区别。社会主义财政学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多与《哥达纲领批判》的 “ 六大扣除 ” 有关。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认识,直接决定着财政学的基础理论。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构成财政活动分析的基础。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中寻找财政定位,强调再生产过程中的财政,是再生产理论的认识;强调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体现一种财政分配关系,是国家分配论的理解。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国家分配论成为中国财政学的主流理论。财政与国家有着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财政,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均应围绕财政职能展开。社会主义财政学奉行 “ 量入为出 ” 的理财观。以收定支,追求财政平衡,不打财政赤字。现实中出现赤字,多解释为被动的结果,而不是主动为之。财政学区分财政赤字与赤字财政,区分经济建设公债与弥补赤字的公债。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将赤字解释为建设性赤字,从而有存在的必要。财政赤字以及因此带来的公债是为经济建设需要而安排的。这样, 1968 年中国宣布既无外债又无内债并将此作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翻过了一页。赤字与公债在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中找到了一席之地,也成为财政学分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需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需要研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财政学。三、构建与经济体制变革相适应的财政学新中国财政学 70 年可以从计划财政学与市场财政学的关系中找到一条基本脉络。从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基本上是在建立计划财政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本上是在建立和完善市场财政学。计划财政学和市场财政学只是为了行文的方便所选择的简称。前者是指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学,后者则是指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学。换种说法,前者可以称为国家财政学,后者称为公共财政学。

 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 1978 年改革开放之前,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心工作,相应地,那时的财政学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很深的阶级斗争烙印。阶级分析在财政学中较为常见。一直到 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心工作转到经济建设之后,阶级分析的内容才逐步减少,但财政的阶级性问题仍时不时地被提出。在计划经济时代,计划部门是政府部门的领头羊,财政扮演的是会计角色,银行是作为出纳而存在的。在这样的条件下,财政的作用更多是配合国家计划的落实。计划经济所对应的是短缺经济时代,财政在 “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计划经济的设想,效率、公平、宏观经济稳定都可以通过计划得以实现。正因为如此,计划财政学才会在财政本质、财政职能和作用、财政与经济关系等更多是在抽象意义的问题上着力。计划财政学也涉及一些具体问题,但更多的是财政实践经验的总结,如财政结余动用很容易导致 “ 一女二嫁 ” (结余资金实际上已经被利用),财政、信贷和物资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即 “ 三平 ” ,后发展为包括外汇平衡在内的 “ 四平 ” )理论等。这样,计划财政学涉及具体财政问题更多是时行财政制度介绍和解释,财政基础理论和具体财政问题有许多是脱节的。从计划财政学到市场财政学,并不是自动跳跃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与市场逆向成长是相适应的。市场成长的另一面是政府从特定范围的退出。政府的缺位与越位是相对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政府功能作用而言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活动本来就覆盖到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也就无所谓越位。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缺位与越位是密切相关的,正是因为越位,政府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缺位领域,在财政上表现为财政在某些领域,其中主要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的欠账。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不如市场经济,这是市场经济之所以最终替代计划经济的直接原因。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后改为 “ 决定性作用 ”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财政与市场的关系这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几乎不触及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不能回避,而且需要深入研究。市场的有效活动范围,直接决定财政的活动范围。市场活动不能解决的社会公平和宏观经济稳定问题,需要财政在其中发挥作用。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财政即国家财政,而且国家是不受市场约束的国家,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即公共财政,作为财政主体的国家政府必须受到市场的约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财政活动的直接目标是完成国家计划,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活动需要综合考虑效率、公平和稳定目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行为选择相当复杂,对各种经济主体的影响需要更深入的分析。基于计划经济背景的财政学自然需要转变,否则很难适应这种经济环境变化的要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基本上是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需要一视同仁,相应的财政收支形式、总量、结构等均会发生变化,财政学必须对这些新情况加以研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财政学只需研究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问题,财政更多的是直接调控经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学需要同时研究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遇到的财政问题,财政更多的是间接调控经济,需要对财政与精细化的市场运作机制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总结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行规律,探讨财政收支的经济社会效应,寻找财政参与宏观经济调控之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学的关注点不再是财政的起源和发展,而是从市场失灵视角找到财政活动的依据,尔后转向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可供选择的财政制度(财政收入、支出、管理制度)与财政政策(宏微观财政政策)分析。西方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上有丰富的经验,对市场财政学的研究相对深入。因此,需要立足国情,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国情,引进与借鉴西方财政学,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研究对象的不稳定性,决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财政学的发展必然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定之后,中国财政学界对财政本质和职能作用问题的争论明显减少。有的直接将财政视为公共经济活动,力图用公共经济学取代财政学;有的在认可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的基础之上,直接用财政功能取代财政职能,或直接引入 R.A. 马斯格雷夫开创的财政三职能说(政府的经济作用),认为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职能,或在三职能的基础之上将 “ 经济稳定职能 ” 改为 “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 。财政学教科书与改革开放初中期相比,保留了财政收入 — 财政支出 — 财政管理 — 财政平衡( “ 收 — 支 — 管 — 平 ” )的架构,但次序上多将 “ 支 ” 排在 “ 收 ” 的前面。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财政已经是应收尽收,难以做到 “ 以支定收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多少事收多少钱,即财政支出有需要,才有财政收入的必要。

 “ 管 ” 和 “ 平 ” 形式上不变,但具体内容已经有较大的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管理不同于计划经济。预算管理从国家预算管理转向政府预算管理,更加强调一级政府一级预算;预算管理技术日趋现代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预算编制和执行、监督、决算和预算周期都有了很大变化;政府间财政关系已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简单的财政权力的收放,而是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财政平衡理论从以财政平衡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包括财政平衡、信贷平衡、物资平衡和外汇平衡)转向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财政收支不再苛求年度平衡,而是追求周期性平衡,追求社会总供求的平衡,追求宏观经济稳定。财政实践呼唤能够指导实践的财政理论,呼唤与实践相适应的财政学。作者:杨志勇

 来源:《财政与税务》 2019 年第 11 期责任编辑:李巧娜

篇五:现代财政制度的架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共财政概论》 绪 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目

  录 • 一、研究对象 • 二、内容体系 • 三、学习意义 • 四、学习方法

 一、研究对象 • 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及特殊分配关系,财政学就是研究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的科学。

 • 财政学作为研究财政分配关系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财政分配活动及其规律性。

 •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公共财政成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的新的财政模式。公共财政的研究对象可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及其规律性。

 二、内容体系 • 当代公共财政学是脱胎于传统财政学而形成的新的学科体系,在继承财政学的研究传统的基础上,扩展了财政学的研究领域,从更高、更广和更新的视野来研究财政经济问题。

 • 因此,公共财政学具有不同于传统财政学的内容体系。

 二、内容体系 展开的逻辑线索 :

  在体系设计上,把市场机制和非市场机制(即政府干预机制)的资源配置统一到一个分析框架之中;

  在分析逻辑上,将国家(政府)视为一个组织系统,国家的意志和政府的决策是由一套政治程序决定的,并运用新的分析方法去研究分析政治程序的经济效应;

  在分析重点上,把研究的视角扩展到整个公共部门或公共领域以及与之相关的财政分配关系,特别关注公共财政支出的经济分析,特别强调财政对国民经济和整体社会的影响;

  在内容安排上,以公共财政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阐释和中国财政实际运行状况的分析为主。

 二、内容体系 • 内容可分为五大部分:

 公共财政基础理论

  财政支出分析

  财政收入分析

  财政管理和运行分析

  从宏观视野和全球视角考察的财政

 三、学习意义 •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理论和运行规律,系统把握其运行机理和规则,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制定财政政策,为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公共财政概论的 学习意义 是 :

  有助于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的财政学理论。

  有助于指导我国财政工作实践。

 四、学习方法 (一)基本方法: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必须遵循的科学的方法论。人力投入和技术装备投入的合理比例。

 (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引领的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认识既往和当今时代的财政提供了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创建新型公共财政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四、学习方法 (三)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描述事物和“实然”状态,说明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规范分析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应当是什么”,即“应然”状态。

 (四)比较分析方法

  ——横向与纵向的比较;理论与实践的比较。

 (五)案例研究方法

  ——对已经发生的真实事件或某种现象进行探索、描述或解释,从中推导出新的假说或结论。

 思考题 • 1. 公共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 2. 在新时代学习公共财政概论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 3. 思考我国进入新时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功能定位。

 • 4. 如何正确掌握和运用公共财政概论的学习方法?

 《公共财政概论》 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 公共财政思想

 目

  录 •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 • 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 一、财政

  (一)财政的起源

  财政活动及行为是一种历史现象,自国家产生起就产生了财政,所以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所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具体表现为政府一系列的收支活动,因此它又是一个经济范畴。

  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 一、财政

  (二)财政的概念

  完整的财政概念应当是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的统一。

  1.一般属性的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及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它涵盖了一切在历史上存在过的国家及其财政最基本的和共同的属性,是财政最基本和最稳定的部分。

  2.特殊属性的财政是与具体政治经济制度密切相关的财政模式,是由特定国家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法律文化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 二、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一)公共财政的含义

  根据对财政概念的分析,也可以把公共财政视为一般和特殊的统一。

  1.就一般属性而言,公共财政具备财政所有的共性和构成要件,遵循着一般的运行规律。

  2.就特殊属性而言,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相兼容的财政模式,不同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等非市场经济形态下的国家财政,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和特征。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 二、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一)公共财政的含义

  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基础,在划分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的前提下,为弥补市场缺陷和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而采取的一种财政类型和财政模式。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

  二、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二)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关系

  从对财政起源和演化进程的考察可以得知,一切财政都与国家有着天然、必然和内在的联系,因此可以说,一切财政都是“国家的财政”。

  把财政与国家联系起来,是要说明财政这种特殊分配关系最为本质的属性,它与其他所有不以国家为分配主体的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显著地区别开来。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

 二、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二)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关系

  公共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和运行方式。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可以被描述为“被包容”与“包容”、“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公共财政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普遍采用的财政模式,它虽然必定和某个具体的国家相联系,也具有国家的阶级属性,但是更多的是强调它是一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伴随行的财政模式和运行方式。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民性与公共性相统一的财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财政是人民性与公共性相统一的财政。

  财政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共同需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最大目的及“公共性”的本意和宗旨,即符合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广泛愿望和最根本利益。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

 (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财政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模式从运行机制和机理上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模式存在着区别。

  在新时代,需要在财政运行机制和机理再造、公共财政制度重塑上积极探索和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和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

 (三)与国家治理相适应的民主法治财政

  公共财政承担着现代国家治理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的职责,在治国安邦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

  通过改革创新奠定现代财政制度的坚实基础,实现公共财政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能有效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尽快实现。

 第一节

 公共财政概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

 (四)开放包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财政

  新时代的中国财政,是具备了国际视野和融入世界发展潮流的开放型财政,是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的大国担当财政,是促进世界多极发展与和平发展的包容财政,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财政。

 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一、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思想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财政思想

  威廉·配第(1623—1687)于1663年出版的《赋税论》,被视为财政学的开山之作,为财政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石。

  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最杰出的代表和开拓者,他在1776年出版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第五篇中,专门研究了财政问题

  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根据劳动价值理论,认为税收来自劳动产品的价值,赋税的来源是资本和收入。他根据斯密提出的“公平、确实、便利、经济”四项税收原则,认为社会的一切收入都应该征税,人们应该按自己的财力来负担税收。

 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一、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思想

 (二)近代西方国家的财政思想

  1.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思想和政策 凯恩斯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财政政策自然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工具。他所主张的财政政策是建立在有效需求理论基础之上的。

  2.后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思想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矛盾继续加深,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的严重后遗症促使西方各国政府调整其财政经济政策,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等对西方国家的财经思想和政策产生了影响。

 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的财政思想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财政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阐明了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方法论原则,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即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他们对社会主义社会若干基本特征的前瞻性论述,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财政体系的理论指针。

  马克思恩格斯预见性地指出了在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国家的经济职能将有所扩展,国家的财政收支活动将更多地包含经济建设方面的收支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的财政理论,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构建财政体系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的财政思想

 (二)列宁的财政思想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没有先例借鉴的情况下进行艰辛的探索,把社会主义财政由设想变成了现实。

  在列宁领导下建立起了全能型计划财政模式,这是一种以国家统收统支、集中分配社会资源为基础,将全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公共产品提供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的财政计划的财政模式。这一模式深刻地影响了此后建立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制度建设。

  列宁意识到,应当对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财政模式进行改革。

 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的财政思想

 (三)毛泽东的财政思想

  毛泽东同志极为重视财政工作,强调“从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我们财政的收入,是我们财政政策的基本方针”。他创见性地揭示了经济与财政的辩证关系,认为决定财政的是经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未有经济无基础而可以解决财政困难的,未有经济不发展而可以使财政充裕的”。

 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的财政思想

 (三)毛泽东的财政思想

 对于经济工作,毛泽东同志提出国民经济应当遵循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应当按照“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处理好生产与生活、积累与消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关系”等与财政相关的重要政策问题。

 毛泽东同志的财政思想,涉及财政基础、财源建设、财政收支、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等重要的财政理论和实践问题。

 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演进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思想

  1.“国家分配论”

  “国家分配论”强调财政以国家为分配主体,旨在说明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这是不同社会形态中存在着的财政的共同本质,即“财政一般” 。

  社会主义财政具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特征。

  国家财政的基本要素:国家是财政分配的主体;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主要是剩余产品;财政分配的形式是价值分配;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演进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思想

  2.“国家资金运动论”

  “国家资金运动论”指出,财政不只是分配关系,而是包括国家资金的形成、分配、周转、使用一系列过程中所形成的种种经济关系。强调财政作为分配范畴,应从社会再生产出发加以研究。

  3.“价值分配论”

  “价值分配论”认为,财政是国家以价值形式进行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而形成的分配关系。财政的分配乃是国家对价值的分配,财政同商品货币经济有本质联系。价值和分配是财政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第二节

 公共财政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演进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思想

  4.“剩余产品(价值)决定论”

  “剩余产品(价值)决定论”强调,财政分配是由剩余产品形成各种社会基金的一个经济过程,也是剩余产品价值(社会纯收入)的一种运动过程,体现的是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对剩余产品(价值)的分配关系。财政分配的对象是包含在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中的剩余产品,这是财政分配区别于...

篇六:现代财政制度的架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财政学制作制作:张敏张敏Email:famudingding@126.com

 我们身边的政府经济活动从早到晚:

 水、 电、 煤气、 公共汽车 ……从生到死:

 医院、 幼儿园、 学校、 失业与再就业、 社会保障 ……财政是政府经济活动的基础

 第一章财政概论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第二节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第一节第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节

 一、 财政的起源1.财政范畴:

 经济范畴与历史范畴的统一2.财政产生的原因: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3.财政产生的条件:

 私有制与国家的产生3.财政产生的条件:

 私有制与国家的产生(1)

 私有制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2)

 国家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

 二、 财政的发展1.奴隶制国家(1)

 财政收入室地收A.王室土地收入B.捐税田赋C.贡赋收入

 (2)

 财政支出A.王室成员支出B.军事支出C.官员俸禄支出D.祭祀支出

 2.封建制国家(1)

 财政收入A.捐税田赋B 贡赋收入B.贡赋收入C.专卖收入D.公共资产收入

 (2)

 财政支出A.皇室支出B.军事支出C.国家机构行政经费支出D.经济建设支出

 3.资本主义国家(1)

 财政收入A.税收B.公债(2)

 财政支出(2)

 财政支出A.军事支出B.行政经费支出C.经济建设支出D.社会福利支出

 第二节第二节财政的概念与职能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一、 财政的概念1. 财政名词的演变 我国古代:

 “国用” 、 “国计” 、 “邦支” 、 “度支” 、 “理财” 等。 国外:

 Finis(支付结算期限)

 →Finare(支付款项)

 →Finances(公共收入)→Finance(国家理财) 我国近代:

 1889年启用“财政” 一词

 2. 我国对财政概念的界定(1)

 国家分配说(2)

 社会共同需要说(3)

 资金运动说(4)

 剩余产品说3. 概念:

 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即国家的分配。

 二、 政府和市场1.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的概念:也称为“市场失效” 、 “市场失败” 、 “市场缺陷” 等, 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基础型资源配置作用的基础上型资源配置作用的基础上, 市场不能自然有效地配置资源, 或难以正常发挥作用的状态。市场不能自然有

 2.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

 不能供应足够的公共物品;(2)

 外部性的存在 ;(3)

 垄断现象的存在;模(4)

 规模报酬递增;(5)

 宏观经济领域也存在市场失灵;(6)

 效率不是判断社会资源配置状况的惟一标准。增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1)

 概念:

 不能阻止其收益被没付钱的人享用的产品, 以及收益是由广大消费者分享的产品。(2)

 特征(2)

 特征: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消费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le)

 ; 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nonrivalrous)

 ; 供给的非盈利性。

 (3)

 生产或提供有三种方式:公共部门直接生产;政府对私人生产者予以补贴;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联合生产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联合生产。思考:

 搭便车(free riders)

 现象的形成

 准公共物品(quasi-public goods) 不具有纯粹的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性质,但在一定程度又或多或少的兼备这两种产的特品的特征。 举例:

 有线电视、 高等教育

 公共产品的供应:

 灯塔的故事 灯塔是船只安全航行的一种必要设施。

 早期的英国, 灯塔设施的建造和灯塔服务由私人提供,私人根据过往船只大小和次数向船只收费, 以此作为维护灯塔设施的日常开支并获取投资收益益。 但是后来发现有些船只想法逃避交纳灯塔使用费, 以致于灯塔经营者亏本, 经营者配备专门装备监督检查但成本太高, 私人灯塔制度终于维持不下去, 最后只能由英国地方政府出资兴建和维护灯塔的经营。

  国家经营的灯塔起初正常运营, 可时间一长就出现问题啦。

 作为公共产品的灯塔总是管理不到位, 由于经常损坏, 政府花在灯塔上的钱比私人经营更多。

 从社会角度看这是低效率, 由政府来提供灯塔这种公共产品并不一定就是有效的定就是有效的。 思考:灯塔的问题出在哪里? 你认为应该是政府经营还是私人经营灯塔更合适? 为什么?

  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公共灯塔制度对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表明,由政府代替私人生产公共产品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 私人灯塔变成公共灯塔原因在于制度的缺乏, 只要有关制度足够完善私人灯塔效率是最高的够完善, 私人灯塔效率是最高的。

 例如, 政府应该制定法规制度对逃避付费的行为给以严厉惩罚以保证制度的执行; 同时, 在由哪家私人企业提供灯塔服务上进行竞争使其不至于利用垄断地位谋取超额利润.........例如政

 外部性 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造成了消极或积极的影响, 却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报酬的情形。生产的外部效应 生产的外部正效应。 生产的外部负效应。 消费的外部正效应。 消费的外部负效应。

 垄断从中国打个电话去美国:

 8元/分钟从美国打个电话到中国:

 8元最多从美国打个电话到中国:

 8元最多能打多久?答案:

 1小时

 2. 政府干预手段(1)

 立法和行政手段(2)

 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

 财政手段3. 政府失灵:

 指政府行为不能增进效率或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那些不应当获得这种收入的人。 萨缪尔森认为:

 “当国家行动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当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不恰当的人时, 政府失灵就产生了 ”

 4.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 :政府决策失误寻租(rent-seeking)

 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 和“缺位”既要认识到“看不见的手” 的缺陷, 又要认清“看得见的手” 的不足,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必须互相搭配、 各尽其责——所谓“上帝的归上帝, 凯撒的归凯撒” 。

 三、 公共财政1.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1) 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 (2) 是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服务的财政;( ) 是为市场提供视同仁服务的财政; (3) 是非盈利的财政; (4) 是法制化的财政。

 2. 我国进行公共财政改革的意义 (1) 有利于进一步使我国财政与国际惯例接轨。 (2) 有利于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3) 有利于明确财政的职能范围 。(4) 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难 (4) 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难, 振兴我国国家财政。振兴我国 (5) 有利于改进我国传统的财政理论。

 四、 财政的职能1.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resource allocation)( )

 概念(1)

 概念:

 指财政通过资金——财力的指财政通过资金财力的分配, 引导人才和物力的流向, 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 产业结构、 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

 (2)

 财政进行资源配置的必要性A.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和劳务;B.市场无法很好地解决外部性问题;C 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C.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D.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存在。

 (3)

 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 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 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2.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income distribution)(1)

 概念:

 财政通过分配调整各分配主体的物质利益关系, 其目标是实现国民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公平合理, 调整国家与企业、个人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个人之间, 企业和企业之间, 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2)

 财政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方法:税收转移支付个人和个人

 3.稳定经济与发展的职能(economic stab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1)

 经济稳定与发展的目标: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平衡(2)

 调节手段:财政预算财政的“内在稳定器”税率

 五、 财政的特征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1)

 国家是财政分配的前提;(2)

 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处于主动的(2)

 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处于主动的、 支支配的地位;(3)

 财政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 财政分配的对象是国民收入中的剩余产品3.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提供公共物品, 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会公众的需要4. 财政分配过程是一个公共选择过程5. 财政分配方式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

 本章思考题:1.财政的产生有哪些历史条件?2.政府为什么要对资源进行配置?3.财政的基本职能有哪些?4.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方法有哪些?5.财政有哪些特征?

篇七:现代财政制度的架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onomic

 Vision

 1912014. 3经济视野一、我国财政制度现状(一)“营改增”全面推开(一)“营改增”全面推开2012年1月,“营改增”从上海开始试点,到今年8月1日“双扩围”至全国,新老税制平稳过渡,改革初见成效。数据显示,8月至10月这3个月共减税432.17亿元。今年前10个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共减税939.65亿元,预计全年减税超1200亿元。而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也将从2014年1月1日起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二)支出重点倾向民生(二)支出重点倾向民生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得到优化,其重点是加强民生事业的投入,以此增强政府在社会事业中的“托底”功能。据统计,今年前3个季度,我国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较上年增长20.7%、14.6%和12.1%。前11个月,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146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802亿元,增长9.3% 。(三)预算管理更加透明(三)预算管理更加透明2013年9月,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新修订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正式发布,管理对象包括所有中央国家机关,同时对会议分类和标准、流程设置等逐级细化,力求有效压缩费用。(四)收支规模不断增加(四)收支规模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壮大,政府宏观调控和公共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财政收入绝对规模小于主要发达国家,占GDP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财力也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二、我国财政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政府职责不清晰(一)政府职责不清晰任何财政体制,只有建立在一个合理的政府职能基础上,才能够得以正常运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目前,我国政府职责不清晰最集中的体现是政府经济职能的“越位”与“缺失”并存。主要表现在:政府包揽了许多应由市场主体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事物,使政府财政的支出供给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各个领域。这既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于发展,也给各级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比如义务教育、基础科研等社会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得到根本治理,企业预算软约束和财政预算软约束状况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二)政府职能划分和支出范围不明确(二)政府职能划分和支出范围不明确一是事权划分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在政府职能履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某些政府职责履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某些政府职责和支出责任相互推卸的现象。二是两级或多级政府间的共同事物,在费用确认、调整和分担标准方面缺乏具体细则,随意性大,变动频繁。三是对地方具有“效益外溢”的服务项目,还没有建立相应的法定认定程序和费用分担机制。四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职权调整的随意性和多变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三)地方税务体系不健全(三)地方税务体系不健全一是地方税体系的改革建设严重滞后,税种划分不统一。二是地方税制结构不合理,缺乏主体税种和具体稳定增长潜力的税种。三是地方税税收征管办法严重滞后,不适合现代税收征管,同时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三、我国现代财政制度问题对策(一)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 度制 度现代政府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及其三者的有机衔接、相互制衡是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当前要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和制度建设。一是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将审核预算的重点有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二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一方面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另一方面是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二)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制度体系税收是政府收入的基本形式,也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现阶段,深化税制改革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调节社会财富分配、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二是坚持税费联动,有增有减,保持宏观税负相对稳定。既要考虑保障国家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常需要,适当集中财力,也要充分考虑有关方面特别是企业和居民的承受能力。三是有利于培育地方主体税种,调动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四五是加快税收立法步伐,推进依法治税。(三)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三)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事权划分是现代财政制度有效运转的基础。只有在明晰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基础上,才能界定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明确划分政府间财政收入,再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上下级政府的财力余缺,补足地方政府履行事权存在的财力缺口,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一)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二)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结语财政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深化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将不可避免的需要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后盾。要制定一套上下级政府都认可的规则,以更开明的气魄,加强上下级的沟通,使下级政府在财政体制管理中也有发言权。要扩大民主理财,“还权于民”,从法律上保证广大纳税人对政府行为和权利运用的监督。加强公共权利之间的制衡,加强新闻舆论的监督,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以此促进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财政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参考文献[1]张恒龙,陈宪.政府间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努力与财政均等的影响[J].经济科学,2007.[2]陈共,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财政学(第七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张通.中国财政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作者简介王才伟(1991-),男,湖北荆州人,汉族,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工商管理。论述现代财政制度王才伟1

 刘云龙21.中央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12.中央民族大学 法学院

 北京

 100081【摘

 要】我国的财政制度大体上经历了从“统收统支”到“分灶吃饭"的包干制,再到“分税制”的沿革历程。其中,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改革是我国财政制度建设的里程碑,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建立及其后的调整、完善和稳健运行,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充分调动了地方、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了政府财力增强与经济高速增长的双赢目标,增强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对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对外开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现行的财政制度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论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并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关键词】财政制度

 现状

 对策

 论述现代财政制度论述现代财政制度作者:王才伟, 刘云龙作者单位:王才伟(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1), 刘云龙(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北京 100081)刊名:经济视野英文刊名:Economic Vision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王才伟.刘云龙 论述现代财政制度[期刊论文]-经济视野 2014(5)2014(5)

篇八:现代财政制度的架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18.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一个基本框架的分析□ 王玉玲 郑思海[摘要]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认识重构了财政主体、依据、客体和职能,是对财政认识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应反映这一深化,探讨研究中国特色财政模式。中国特色财政模式是由政府一般财政和国有资产财政组成的双结构良性运行机制,其优化思路,包括清晰架构,健全预算制度;完善政府一般财政与国有资产财政融通机制;完善国有资本财政;规范国有资源资产财政。[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政府一般财政;国有资产财政[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6470(2018)01- 0050- 07[作者简介]王玉玲,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思海,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金融学院副教授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以下简称“国家治理论”),这是对财政的全新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提供了充分的创新空间。从国家治理维度看,财政并非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政治与经济的密切结合,“以财行政,以政理财”。财政以政为体,以财为用。财政的根本是“政”,作用对象和使用的手段是“财”;政为财体,财为政用。而“政”的根本,就是国家。国家观是财政学的理论前提,财政学内容与其国家观一致。目前,中国财政学教学与科研主要采用现代西方财政学范式,在接受现代西方财政学观点、方法和内容的同时,接受了其契约论国家观。然而,基于契约论国家观的现代西方财政学既不能充分解释中国财政的重大问题,也不能提出适当的政策建议。新时代迫切要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出发,研究中国财政问题。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作为资本主义财政学,现代西方财政学范式在所谓“公共财政”框架内,构建“市场失效—— — 财政职能—— — 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 — 多级财政”的体系,没有也不可能有公有制财政的内容。但基于中国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必须包括这部分内容。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问题。中国财政学界曾就财政模式展开讨论,形成国家财务说、双元财政说等观点。国家财务说认为,国家财务是国家为实现经济职能,以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对国有经营资本的投入产出活动形成的经营关系,目标是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国家财政是国家以收稿日期:2017- 12- 12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民族自治地方资源税扩围的制度设计与影响评价” (项目批准号:17BMZ135)的阶段性成果,获得中央民族大学“优秀青年人才科研专项”和 2017 年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之理论经济学学科经费资助。50 · ·

 社会管理者身份,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对国民收入再分配活动形成的分配关系,以社会效益为目标。国家财务性质上不属于国家财政且要独立于国家财政。双元财政说则认为,双元财政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相对独立的公共财政和国有资本财政组成的统一体,政府在非市场领域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收支活动构成公共财政,在市场领域作为资本所有者的收支活动构成国有资本财政。① 国家财务说与双元财政说的差异在于前者认为以所有者身份进行的国家分配不是财政,后者则认为是财政。双方的论争体现了中国财政学界从中国财政实际出发,探讨中国财政模式的努力,深化了对中国财政模式的认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新时代面临新问题,新时代的理论要回应新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包括:第一,国家治理论重构了财政主体、依据、客体和职能,是对财政认识的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应反映这一深化,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第二,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的基本架构。这一基本架构由政府一般财政和国有资产财政构成。对前者的研究,在借鉴西方财政学的基础上,经过学界不断努力,已经相对充分。后者作为中国特色财政的重要内容,需要在深入研讨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充实内容。第三,对国有资本财政的研究。双元财政说对国有资本财政进行了分析,认为国有资本财政是以国有资产所有权为依据形成的政府分配行为。2007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之后,就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出台系列政策,推进了国有资本财政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应概括这些内容,体现实践的新发展,并从理论上进行总结。第四,探讨国有资源资产财政问题。2015 年,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整合分散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组建统一行使全民所有各类自然资源所有权的机构,负责全民所有自然资源出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浙江省、福建省、青海省、吉林省等已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监管试点工作。实践要求补上国有资源资产财政的内容,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财政模式的基本框架,探讨其优化思路。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的理论基础新时代国家治理论对财政认识的深化,要求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第一,财政主体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采取单元财政模式,财政的主体是集政治权力行使者、生产资料所有者和生产经营组织者为一体的国家。伴随着现代西方财政学进入中国,财政被狭窄化为政府的收支活动 ② ,可将其财政学概括为“政府收支论”。政府收支论主导的财政模式中,政府作为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的主体,是财政的唯一主体,其他以企业组织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的收支活动都不属于财政,因此,虽然主体变化,仍是单元财政模式。国家治理论从治国理政的高度看待财政,要求多主体介入,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多主体互动机制。政府之外,企业组织、社会组织都成为国家治理的主体。国家以所有者主体身份也要参与国家治理。因此,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单元财政模式不能满足国家治理维度的财政要求,创新财政模式成为必然。第二,财政依据变化。国家财务说认为,只有依据政治权力对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收支活动才是财政,行使政治权力的政府是财政的唯一主体。但社会主义国家既是政治权力的行使者,也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双元财政说才坚决反对国家财务说。如果说在国家分配论前提下,对国家依据国有资本所有者权利进行的财政活动是否属于“分配”还会产生不同认识,那么,国家治理论必然要求作为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财政统筹多种权利和权力,构建治理体系。国家作为政治权力行使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身份,都要发挥作用,由此构建财政新模式。第三,财政客体变化。政府收支论下,财政的客体是政府的收支行为, “收”主要是税收和收费, “支”的主要对象是公共产品,客体范围较窄。国家分配论下的双元财政说认为,财政的客体既包括政府收支,也包括国有资本产生的利润和支出,其客体比政府收支论宽,但仍不全面,缺乏对国有资源资产的分析。国家治理论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应将国有资源资产财政纳入财政模式,进一步拓宽财经济建设51 · ·

 2018.1主体 依据 客体 职能国家分配论 国家政治权力、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生产经营组织权政府收支和国有资本经营 分配、调节、管理监督政府收支论 政府 政治权力 政府收支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稳定国家治理论 国家 政治权力和国有资产所有者权利 政府收支和国有资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表 1 财政主体、依据、客体和职能的变化政客体。财政收入方面,建构起包括租、税、费、利在内的收入体系;财政支出方面,则是满足国家治理层面的社会公共需要。

 ③第四,财政职能变化。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具有在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分配、调节和管理监督三大职能。政府收支论从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前提出发,将财政职能概括为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稳定。国家分配论与政府收支论虽然在方法和内容上存在巨大差距,但都从财政是经济问题、财政学属于经济学来立论,其财政职能主要表现为经济职能。国家治理论的财政职能新定位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这已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融合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领域,以国家的长治久安为终极目标。实现财政新职能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综上所述,财政主体、依据、客体和职能的变化(表 1),要求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的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包括两部分,即政府一般财政和国有资产财政。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对政府一般财政不使用“公共财政”概念,原因在于,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目标和内在属性,即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体现人民主体地位、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公共利益,达至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国有资产财政也是公共财政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财政就是公共财政,包括政府一般财政和国有资产财政。政府一般财政的主体是政府,依据是政治权力。收入来源主要是依据政治权力取得的税收,还包括基于规制的收费。对这部分的研究已经相对充分,这里不再过多展开。本文重点分析国有资产财政。国有资产财政的主体是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国家,依据是国家的所有者权利。客体是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是国家拥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来源包括国家凭借权力取得和依法认定、接受捐赠、投资及其收益、各类拨款等。国有资产包括经营性国有资产(国有资本)、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资产。国有资本是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要保值增值的国有资产。国有资本财政是国家以国有资本所有者身份,对国有资本进行价值管理和收益分配的活动。国有资本财政的主要收入形式是利润。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是用于保证国家机构及其他公共社会主体履行职能的国有资产,包括政府机构、人民团体、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公共设施,不具有经营性质。国家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投入、运营管理形成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财政,其主要收入是收费,要求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国有资源资产是国家所有的能带来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资产,包括土地、矿藏、森林、河流、海洋、草原、滩涂等。国有资源资产以国有资源为基础。国有资源是在国家领土主权范围内由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并非所有国有资源都会形成国有资源资产,国有资源成为国有资源资产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资源的稀缺性,这是基本条件;第二,资源能产生可评价的经济价值;第三,产权主体明确,否则会导致过度开发或收益流失;第四,产权边界清晰。由此,国有资源资产是产权主体明确、产权边界清晰、可带来经济价值、以国有资源形式存在的稀缺性物质资产。

 ④ 只有资产化并可以实物量和货币量计量的国有资源才是国有资源资产。国有资源资产财政的主要收入形式是出让国有资源使用权获取的租金。上述三部分内容,共同构成国有资产财政。国有资产财政与政府一般财政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图 1)。财政模式由财政结构及其运行机制构成。静态看,财政模式表现为财政结构。动态的财政结构就是财政运行机制。财政运行机制就是国有资产财政与政府一般财政相互联系,财政资金有两部分动态52 · ·

 流转,国有资产财政向政府一般财政缴纳税和费→政府一般财政资金以拨款、补贴、财政转移支付进入国有资产财政→国有资产财政壮大,向政府一般财政缴纳更多税和费。这一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的良性运行机制。这一良性运行机制要求国有资产财政不能游离于国家预算外,要和政府一般财政一样,收入和支出统筹纳入财政预算,实现两部分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内在统一。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的优化(一)清晰架构,健全预算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模式是由政府一般财政和国有资产财政组成的双结构良性运行机制。这一财政模式的表现,就是国家预算制度。1993 年 11 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和规范复式预算制度,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根据需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目前,这一预算制度基本建立。按照《2017 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国家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基于上述财政模式的分析,四本预算应有所合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纳入政府一般预算;建立国有资产财政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作为国有资产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政府性基金则要在分类的基础上,分别纳入政府一般预算或国有资产财政预算。这里,我们先分析政府性基金,其他部分在后文分析。2016 年,政府性基金收入 4.67 万亿元,占政府总收入的 28.84%。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 0.42 万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含土地出让金)4.24 万亿元,分别占基金总收入的 9%和 91%。

 ⑤ 按其实质,总计43—45 项的政府性基金可分类为:第一,准税收,如地方教育费附加、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第二,租,如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第三,使用者付费,如水土保持补偿费、船舶港务费、车辆通行费;第四,加价收入,如民航发展基金、铁路建设基金;第五...

推荐访问:现代财政制度的架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几个 可以分为 架构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