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比较初等教育机考9篇国家开放大学比较初等教育机考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比较初等教育》机考第一套标准试题及答案 盗传必究 试卷总分: 100 答题时间:090分钟 客观题 一、填空选择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开放大学比较初等教育机考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国家开放大学比较初等教育机考
开放大学电大《比较初等教育》 机考 第一套 标准 试题 及答案盗传必究
试卷总分:
100
答题时间:0 90 分钟
客观题
一、填空选择题(共 0 10 题,共 0 40 分)
1. _________ 在他撰写的《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中,比较系统地记述和评论了古波斯的教育见闻。
A
埃德蒙. . 金
B
色诺芬
C
琼斯
D
朱利安
2. 在一般情况下,德国基础学校教师的工作量是每周任课 ________ 节,并兼一项学校管理工作,大约相当于 5 5 课时的工作量,例如图书、体育用具管理、电化教室等等。在所任课程中,每人几乎都要教 _____ ___种教材,如教物理的兼教化学,教数学的兼教德语等等。
A
25 、三四
B
26 、四五
C
27 、四五
D
28 、
三四
3. “比较教育”作为一个术语和一个学科领域,最早是由十九世纪初的一位法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_________ 提出来的。
A
朱利安
B
索科洛娃
C
塔西陀
D
施奈德
3 4. 1933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__________。
。
A
《比较教育》
B
《比较教育研究》
C
《教育年鉴》
D
《国际比较教育》
5. 美国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体现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入学标准、 ________ 、以及资格证书三方面。
A
学历标准
B
年龄标准
C
性别比例
D
社会经历
6. 法国是个政教分离主义的国家,国立学校都是 _________ 学校,不允许进行任何宗教教育。
A
世俗
B
寺庙
C
科学
D
人文
7. 古代埃及产生了三类初等学校机构,第一种是 __________ ;第二种是专为王国官吏的子弟设立的宫廷学校;第三类是政治学校。
A
数学学校
B
寺庙学校
C
经院学校
D
伦理学校
8. 随着 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以杜威为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一度成为美国众多初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依据,许多美国初等学校按照杜威的“ __________。
”来编制和安排初等学校的课程、编制课程计划。
A
实用主义
B
儿童中心论
C
儿童中心说
D
教育即生活
9. 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关键阶段末的统考,二是 ___________ 。
A
平时成绩
B
道德成绩
C
校内教师的评价
D
校内学生的评价
0 10. 1990 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成立了《 ________ 》教材 组,负责修订新的小学公民教育教材。
A
好国民
B
好公民
C
好臣民
D
好市民
二、判断题(共 0 10 题,共 0 40 分)
1. 日本的普及初等教育是从 2 1872 年颁布《学制》开始的。
( )
T
√
F
×
2. 发达国家小学教师的培养制度,各国实际情况不同,差别较大,但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那就是学历要求不断提高。
( )
T
√
F
×
0 3. 20 世界 0 80 年代以来,欧美比较教育中心开始衰落,亚、非、拉地区比较教育兴起。
( )
T
√
F
×
4. 在美国,培养合格的公民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也是社会研究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 )
T
√
F
×
5. 教育大臣是法国教育制度的政治首脑,是国王的高级大臣,并且是内阁成员。
( )
T
√
F
×
6. 合作学习中的学习小组,通常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可以为组内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也保证了为各个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 )
T
√
F
×
7. 为了促进中小学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的平衡,加强校际之间的人事交流,日本实行中小学教师转任制度。一个教师在某一学校工作年限一 般为 5 5 年,最多不超过 0 10 年,就要调动到同一地区其他学校任教。
( )
T
√
F
×
8. 文字的产生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新时代,在产生文字最早的一些地区形成了人类早期文明,学校也最早出现在这些古代文明社会中。如古代两河流域在公元前 0 3500 年的马里城中,出现了“
泥板书舍
”。( )
T
√
F
×
9. 在推行国民精神教育的过程中,日本始终把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作为载体,即通过传播儒家伦理来达到铸造日本民族精神。
( )
T
√
F
×
10. 德国的基础学校课程一般安排在上午,下午不上课,所以 被称为“半日学校”。
(
)
T
√
F
×
主观题
三、简答题(共 2 2 题,共 0 20 分)
1. 简述美国全国教育学会对小学教育目的的概括( ( 试题分值0 :10 分) )
答:(1 1 )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1 1 分)
(2 2 )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2 2 分)
(3 3 )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2 2 分)
(4 4 )发展儿童有效地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 2. 分)
(5 5 )发展儿童民主的生活价值;(2 2 分)
(6 6 )发展儿童的创造性能力。(1 1 分)
2. 世界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趋势 ?( 试题分值0 :10 分) )
答:(1 1 )目标: : 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社会“好公民”
(5 2.5 分)
(2 2 )价值: : 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全球本位道德(5 2.5 分)
(3 3 )内容: : 凸显道德、心理一体的健全人格教育(5 2.5 分)
(4 4 )模式: : 突出道德实践能力的多元整合取向(5 2.5 分)
篇二:国家开放大学比较初等教育机考
( 更新版)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比较初等教育》机考 简答题 题库 及答案盗传必究
一 、简答题
题目 1 1
【简答题】简述比较教育的特点。
答:比较教育的特点: :
第一,比较教育以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同时辅以其他方法。
第二,比较教育的研究以当代教育问题为中心。
第三,比较教育的研究具有国际性和跨国性。
第四,比较教育以整个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
题目 2 2
【简答题】简述比较教育的使命和任务。
答:
比较教育的三大使命是:
科学的使命、人文的使命和决策的使命。
五大任务是:
(1 1 )了解别国的教育;(2 2 )认识本国的教育;(3 3 )认识教育的规律;(4 4 )推动教育改革;(5 5 )增进国际理解与合作。
题目 3 3
【简答题】学习比较教育有什么意义?
答:学习比较教育的意义:
(1 1 )增长教育知识;
(2 2 )学习别国经验;
(3 3 )形成教育观念。
题目 4 4
【简答题】比较教育蓬勃发展时期表现出哪些特点?
答:
研究规模迅速扩大,地方和国际性比较教育团体涌现,研究成果影响巨大,研究方法多种多样。
题目 5 5
【简答题】“比较教育”至今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答:比较教育的发展大致分为:
(1 1 )比较教育的“史前期”。
(2 2 )比较教育领域的创建 时期。
(3 3 )比较教育的学科建制时期。
(4 4 )比较教育的蓬勃发展时期。
(5 5 )教育的泛化发展时期。
题目 6 6
【简答题】简述美国全国教育学会对小学教育目的的概括
答:(1 1 )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
(2 2 )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
(3 3 )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
(4 4 )发展儿童有效地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
(5 5 )发展儿童民主的生活价值;
(6 6 )发展儿童的创造性能力。
题目 7 7
【简答题】简述英国幼儿学校的教育目标
答:(1 1 )锻炼幼儿的体格;
(2 2 )培养良好的习惯;
(3 3 )发展幼儿的个性;
(4 4 )训练幼儿说话和听话的能力;
(5 5 )提供活动和游戏的机会,认识较多的事物,以增进其生活技能。
题目 8 8
【简答题】简述英国小学教育目标
答:英国小学教育目标为
(1 1 )发展儿童身心健康;
(2 2 )陶冶儿童优良行为;
(3 3 )增进儿童对环境的认识与兴趣;
(4 4 )培养儿童正确的观察能力;
(5 5 )指导儿童正当的课余活动;
(6 6 )激发儿童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题目 9 9
【简答题】简述美国的儿童中心课程编制方式
答:美国的儿童中心课程编制方式主要是以儿童的能力、兴趣及需要为中心来计划学习的活动,注重在各种社会实际活动中 培养儿童的能力和个性。虽然在所设的课程上与学科中心课程相似,但它的教学目标更为广泛、教学组织方式不同。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由教师自己创造,书本、教材和教育的使
用也都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定,一般采用活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因此,又称为“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
题目 10
【简答题】影响初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因素有哪些?
答:(1 1 )社会发展;
(2 2 )文化、教育传统;
(3 3 )教师;
(4 4 )课程改革政策。
题目 11
【简答题】英国初等教育学生的学业评定中的课程作业有哪些类型?
答:(1 1 )实践作业
(2 2 )书面 作业
(3 3 )口头、听力作业
(4 4 )表演作业
题目 12
【简答题】法国初等学校科学与技术课程的教师应遵守的科学教育的三条原则是什么?
答:
一是凡能在室外学习的东西,一律不再室内进行;
二是凡能通过自然界可以掌握到手的东西,绝不停留在书本知识上;
三是凡能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动态事物,绝不研究停止不动的静物。
强调教师应在大自然中进行科学教学活动。
题目 13
【简答题】在写作教学上,联邦德国初等学校的教师往往会通过哪四个途径来指导学生编些故事?
答:在写作教学上,联邦德国初等学校的教师往往会通过四个途径来指导 学生们编写故事,一是先说个笑话,让学生把笑话编写成故事;二是看图编写故事;三是提供几个词汇,让学生利用这几个词汇来编写故事;四是阅读报刊上的某一新闻或消息,让学生围绕此消息来编些故事。
题目 14
【简答题】简述法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
答:
(1 1 )注重社会性道教育。
(2 2 )内容安排强调阶段性和现实性。
(3 3 )多渠道、多途径实施公民教育。
题目 15
【简答题】简述新加坡小学开设公民道德教育课程的宗旨。
答:新加坡小学开设公民道德教育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具有以下素质的好公民: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维护组成社会的家庭 ;提倡种族和宗教间的宽宏大量和相互体谅;培养协商解决问题的美德。
题目 16
【简答题】目前在英国要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目前在英国,要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必须具备:
(1 1 )必须经过教育专业训练,取得教育学士学位。
(2 2 )必须经过英语和数学考试,获得证书。
(3 3 )必须经过为期一年的使用,而且试用考试必须合格。
题目 17
【简答题】目前在法国的幼儿学校和小学中,除校长外,还设有哪三个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
答:
(1 1 )教师委员会
(2 2 )家长委员会
(3 3 )学校理事会
题目 18
【简答题】简述英国 对初等学校初任教师的初任培训的监督和帮助的具体做法。
答:
第一,明确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二,设定专业成长目标和行动计划。
第三,对新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观察,主要是听课。
第四,召开专业考察会议。
题目 19
【简答题】简述法国初等学校教师的资格竞争考试的初试和复试的内容。
答:初始为语文、数学两项笔试,各三小时。既检查知识,也检查能力,还检查对初等教育的理解及知识和能力在其中的运用。复试包括 4 4 项:一项口试为对教育及教师职业的理解,一项口试为考生从外语、音乐、美术中选择的一项,笔试由考生从生物- - 地质、历史- - 地理、物理- - 技术中选择一项,体育包括游泳、自选项目和回答问题。
题目 20
【简答题】简述世界初等学校管理改革的趋势。
答:
(1 1 )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2 2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3 3 )不断改善学校内部管理
题目 21
【简答题】
影响西方近代初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答:
(1 1 )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
(2 2 )工业革命。
(3 3 )启蒙思想运动。
(4 4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5 5 )近代科学的发展。
题目 22
【简答题】
在写作教学上,联邦德国初等学校的教师往往会通过哪四个途径来指导学生们编写故事?
答:在写作教学上,联邦德国初等学校的教师往往会通过四个途径来指导学生们编写故事,一是先说个笑话,让学生把笑话编写成故事;二是看图编写故事;三是提供几个词汇,让学生利用这几个词汇来编写故事;四是阅读报刊上的某一新闻或消息,让学生围绕此消息来编些故事。
题目 23
【简答题】
目前在英国 ,要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必须具备那些条件?
答:目前在英国,要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必须具备:
(1 1 )必须经过教育专业训练,取得教育学士学位。
(2 2 )必须经过英语和数学考试,获得证书。
(3 3 )必须经过为期一年的使用,而且试用考试必须合格。
题目 24
【简答题】
英国比较教育家尼古拉斯·汉斯认为对教育有巨大影响的三大类因素是什么?
答:第一类, , 自然因素, , 即种族因素、
语言因素, , 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 ;
第二类, , 宗教因素, , 即天主教、
英国国教、
清教徒和其他宗教传统 ;
第三类, , 世俗因素, , 即人文主义、社会主 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
题目 25
【简答题】
中国与日本在近代初等教育发展上存在那些异同?
答:日本和中国在近代初等教育制度的确立过程中,都广泛的借鉴了欧美的近代初等教育制度,也大量吸收了欧美初等教育的实践经验和思想。但两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两国近代初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存在很大差异。由于日本明治维新政府的领导者们试图通过变革,使得日本能够从一个封建
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他们对变革的态度更加坚决和果断。从 2 1872 年开始,日本不断的变换着所学习的对象,从最初学习和照搬法国的学校制度,到 采用美国的教育制度,后又模仿普鲁士的做法,以试图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一种适合日本社会发展状况的学校制度,并在 0 20 世纪初完成了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而近代的中国,清政府在接受西方文化影响时,采用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政策,因此,既受到西方近代初等教育的影响,又保持着原有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使得中国近代初等教育出现了多种性质初等教育机构并存的局面。随着西方教育思想和理论传入中国,普及教育思想和国民教育思想同样影响着近代中国,但由于近代中国战争频繁、经济落后等因素影响,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初等义务教育并没有得到普 及。
题目 26
【简答题】
影响初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因素有那些?
答:(1 1 )社会发展;
(2 2 )文化、教育传统;
(3 3 )教师;
(4 4 )课程改革政策。
题目 27
【简答题】
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学业评定中的课程作业有那些类型?
答:(1 1 )实践作业
(2 2 )书面作业
(3 3 )口头、听力作业
(4 4 )表演作业
题目 28
【简答题】8 1988 年,法国政府提出了那些新的提高教师社会经济地位,吸引大学毕业生当教师的措施?
答:(1 1 )重点提高那些教学质量高的学校教师的工资;
(2 2 )优先提高在规定课时之外又加班工作的教师工资 ;
(3 3 )根 据工资指数给所有教师提高工资, , 把教师的工资和退休金都提到 25% ;
(4 4 )采取补贴或奖金形式, , 给那些下班后留下来辅导学生的教师发奖金。
题目 29
【简答题】
美国教育家舒尔曼认为,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具备那些基础知识?
答:(1 1 )学科知识;
(2 2 )一般教学知识即原则性的教学策略, , 如课堂管理及组织等;
(3 3 )课程知识即对教材与教案的了解;
(4 4 )科学教学知识, , 即因不同学科而异的教学方法;
(5 5 )对学生及其特点的认识;
(6 6 )是对教学环境的认识;
(7 7 )对教育目的、价值和教育哲学、教育的认识。
题目 30
【简答题 】
世界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趋势 ?( 试题分值0 :10 分) )
答:(1 1 )目标: : 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社会“好公民”
(5 2.5 分)
(2 2 )价值: : 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全球本位道德(5 2.5 分)
(3 3 )内容: : 凸显道德、心理一体的健全人格教育(5 2.5 分)
(4 4 )模式: : 突出道德实践能力的多元整合取向(5 2.5 分)
题目 31
】
【简答题】
“比较教育”至今经历了那些发展阶段?( ( 试题分值0 :10 分) )
答 :比较教育的发展大致分为:
(1 1 )比较教育的“史前期”。(2 2 分)
(2 2 )比较教育领域的创建时期。(2 2 分)
(3 3 )比较教育的学科建制时期。(2 2 分 )
(4 4 )比较教育的蓬勃发展时期。(2 2 分)
(5 5 )教育的泛化发展时期。(2 2 分)
题目 32
【简答题】
影响西方近代初等教育改革的因素有哪些?( ( 试题分值0 :10 分) )
答:(1 1 )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2 2 分)
(2 2 )工业革命。(2 2 分)
(3 3 )启蒙思想运动。(2 2 分)
(4 4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 2 分)
(5 5 )近代科学的发展。(2 2 分)
篇三:国家开放大学比较初等教育机考
开放大学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大作业网考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考核方式:开放式大作业,学生撰写的大作业可采用学术论文,大作业按百分制批改,大作业总分为 100 分,占课程总成绩 50%。
学生自拟具体的题目,撰写大作业。联系实际、逻辑清晰、论述清楚、有理有据。
论文题目:《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内容摘要: : 艺术设计教育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如何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是每一个设计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课题。文章对比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论教育观与传统艺术设计教育观的不同,提出了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新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
关键词: : 多元智能艺术设计教学
近年来,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使得培养的学生模仿能力强而创造力弱,缺乏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艺术设计教育不仅仅是传统的技法教育,而且是一个需要创造性的、开发智慧与想象 力的,能够培养学生多种知识、多种能力的综合性教育。笔者就加德纳先生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谈谈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他给出了智力的新定义,认为“智力是解决问题和创造具有某种文化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强调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它突破了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传统单一智商( IQ )理论,揭示了智力的多元性,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各自独立的八种智能组合而成,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 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反对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 认为各种智能都是平等的,“人类个体的不同在于所拥有的技能的程度和组合不同。”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
1. 多元智能理论对艺术设计教育观念的启示: : 树立全新的教育观①教师要平等看待学生智能的差异
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通常用一些标准来判断学生是否优秀, , 符合标准成绩好的就是优生; ; 反之则被划为“差生”的行列。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各有自己的智能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有区别于他人的智能组,都 是可塑之材, , 教师应该以平等心态面向全体学生, , 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 ,并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智能,树立信心。有了自信之后,学生就会努力地发展自己, , 做到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
②教学目标要多元化
艺术设计教育仅以狭隘的知识和技法传授是不够的。成为设计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广博的学识、活跃的思维及与人沟通的能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智力的表现
和发展程度是不同的,但在正常情况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努力,每个人都能加强自己任何一方面智能。因此,艺术设计 教育的目标不应该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应该为学习者提供发展的、多元的途径,着重培养学生对特定事物的深入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③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性
在艺术设计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中,教学活动过程就是一个机械的强化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外在于学习者的知识及某种技能与行为目标的实现,学生只是按照一种模式一种技巧来进行表现,达到一定的效果,完成一定的目标。这势必造成学生模仿能力强而创造力弱。多元智能理论将教学过程界定为一种生成性的过程,在加德纳看来,知识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在艺 术设计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教学活动要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建立“重在理解的建构主义者的课堂教学”模式。
④学生角色由被动变主动
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 , 学生的角色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地位。教学活动忽视学生的学习方式、知识结构、自身需求等方面的不同。多元智能的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的主动性, , 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多元智能教学观的根本倡导; ; 这种“中心”强调了教师对学生主体角色的认同。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智力组合的特点,帮助其发展智力潜能,使每 个学生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知识和建构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并真正学以致用。
2. 多元智能理论对艺术设计教学方法的启示
①教学方法要多元化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的智能分布和发展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摒弃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和资源,运用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多种手段,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等多种方法,课上教学与课后实践相结合,以激发每个学生的独特智能,引导学生自由探索。另外,教育新技术能为多元智能创设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适当的环境开发多种智力。例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信息准确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用模型模拟设计可以创造新的学习激励因素,使用因特网可以获得全新的设计信息。另外,教师要鼓 励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法。根据不同的智力类型变换学习方法。
②课题设计要具有综合性、启发性
课题设计要有机地将设计所需的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 , 使学生在完成这些课题的过程中学习并练就综合的设计能力, , 包括艺术设计、技术设计和市场设计的相应能力。课题作业要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设计的意义,并在实际操作中了解设计的类型、设计的题材、设计的载体及社会和市场的状况、生产制作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可以全面把握设计的流程,从而深入理解设计是什么,为什么设计,为谁设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另外还要设置一定量 的社会实践课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实践过程不仅是消化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起到了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整合专业知识,并使之更加系统化,塔强应用性的作用。
③创设有利于学习的问题情境
设计师应该是以“问题的观察能力、综合比较能力、系统处理问题的能力见长”。善于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推动设计向前发展。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要主动发问,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寻找问题,然后用设计解决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设计过程。这样不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训 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使学生消除对设计的神秘感,理解设计的本质。其实,很多设计大师名垂青史的作品就是解决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让西班牙设计界骄傲的是我们都曾见过的能够拧拖布的筒。
3. 多元智能理论对艺术设计教学评价的启示
艺术设计专业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通常以作业为主,加上少量的平时成绩(通常是学生的出勤等情况) ) ,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并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教师在成绩评定中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对同一张作业,两位教师的评分可能相去甚远。
多元智能理论所主张的多元化评价为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合适的借鉴。首先, ,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由教师来进行,多元智能理论则主张评价可由教师、学生自己、其他同学及家长来进行, , 这样就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及发展的真实水平,避免教师课堂的片面性。其次,多元智能理论强调评价内容多元化。它所主张的评价不是考查学生对专业概念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然后再用一个分数来代表, , 而是要考察学生更为广泛的能力,这包括: :
①所创作作品是否有创新能力与想象力、美学判断能力与技巧等, , 而且, , 这种评价的标 准在不同类型的作品中是不同的。
②学生的智能特征及学生在作业中所表现出来的认知智能上的强项.弱项及发展倾向。
与人沟通的能力(包含语言表达的能力),完成作业的过程和作品的最终展示都离不开沟通能力, , 因此, ,沟通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评估内容。
④总结反思的能力即学生回顾已进行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标、评估进展、提出改进方案和应用情况或从他人身上学到知识的能力。
另外,多元智能理论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促使评价方式也要多元化,单一的成绩评定过于局限, , 要采用口头评价、实地评价、观察、档案袋评价等多种方式相 结合的评价方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多元智能理论主张评价应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要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使学生明白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而不是“把它当作指出学生失败的机会”。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一方面强调为多元智能而教,另一方面通过多元智能来教。包豪斯设计学院创始人格罗佩斯曾说过: : “一个人创作成果的质量,取决于他各种才能的适当平衡,只训练这些才能中的
这种或那种,是不够的,因为所有各方面都同样需要发展 ....... ”" "
参考文献: :
[1]H. 加德纳. . 沈致隆译. . 多元智能 [M]. 北京: : 新华出版社,1 1 999 , P17 — 9.
[2] 张扬,徐艳. . 论多元智力理论与创造教育 [J. 扬州大学学报: : 高教研究版, 2004 (1) : P41- - 44.[3]常锐伦著. . 美术学科教育学 [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4] 曾晓洁. . 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新视野[ [ 叮. . 比较教育研究 .2001 (12) .[5] 尹定邦著. . 设计学概论 [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论文题目:《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校本管理是当今世界广受认可的学校管理模式。它最早可以追溯到 0 20 世纪 0 60 年代中后期澳大利亚首都直辖区的改革,而真正兴起是从 0 20 世纪 0 80 年代的美国开始的。在美国已经至少有 0 40 多个州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校本管理,而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实行了校本管理。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的学者也逐渐认识到棱本管理的意义,关于它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和对国外经验的借鉴,而将校本管理引入到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中的研究却不多见。
本文将简单介绍校本管理的基础理论,着重分析职业院校实施校本管理的可行性,以及对职业教育管理发展带来的启示。
一、校本管理概述
校本管理 (School- - basedManagement, 简称 SBM ), , 又称学校 现场管理 (School- -
siteManagement) 、现场管理 (Site- - basedManagement) 等,不同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界定。赫尔曼(Herman) 认为校本管理是“一种结构和过程,它允许学校在指导、预算、政策和规则的制定. . 人事等方面拥有更大的决策权。同时,学校的各种利益相关者要参与学校的决策制定。”马兰
(Malen )等人认为校本管理是“一种权力下放的` ` 形式,学校是教育质量和效率提高的基本单位,通过决策权的重新分配,能够激发并保持学校的进步。”拜雷 (Bailey) 认为校本管理是“一种决策参与 过程,参与决策的人员要对决策负责。" "
综合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校本管理这一概念具有两层含义: :
1. 学校决策权从上级部门下放到学校,学校作为自主决策、自主发展的办学主体,在课程设置. . 人事安排、财政预算、资源分配等各个方面拥有自主权。
2. 与学校联系紧密的各种相关利益者,如校长.教职员工、学生、家长. . 社区人士等都有权参与学校的决策。
二、我国职业院校实施校本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当今我国的职业教育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如: : 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对职业院校的控制过多、过死; ; 职业
院校内部管理混乱并且缺乏创新性等。主要是由于我。
国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所以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校本管理理论是一种普适性的理论。
校本管理代表了教育改革及教育管理发展的世界性趋势,其优势非常明确。可能有人会认为当今实施校本管理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这些国家都有具备实施的条件,而我国似乎还不具备。其实不然,现在有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成功实施校本管理的例子,如巴西、洪都拉斯等。即使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实施的校本课程也不尽相同,主要是各国国情差异也很大。因此,校本管理并不是固定的范式,是一种学校管理的新理念。每个国家以及国家内的不同地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实施校本管理。
其次,职业技术教育更适合实施校本管理。
这是由于职业教育与普 通教育相比有其独特性,而校本管理正适应了这些特点。
(1) 多样性,由于职业教育要为社会培养成千上万职业岗位所需的各种人才,因此,职业技术院校及其专业设置必然表现为多样性。
(2) 多变性,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同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系特别密切,因此,职业技术教育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的。传统的外部控制管理模式,是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外部控制方法管理职业院校,而类型繁多的职业院校及其多变性,致使管理机关无法迅速地、灵活地应对不同学校的情况。校本管理以学校内部管理为主,将学校的管理权下放到学校的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等,这样学校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灵活地设置学校的专业及其课程。校本管理的实施,会使所有的职业院校与政府部门相脱离,从而都要接受市场的调 控,促使其优胜劣汰。既能够激励职业院校的发展,又能够使职业院校更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校本管理模式更适合职业院校的发展。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对我国职业院校实施校本管理的建议以下是对于实施校本管理的建议。
1...
篇四:国家开放大学比较初等教育机考
开放大学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大作业网考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考核方式:开放式大作业,学生撰写的大作业可采用学术论文,大作业按百分制批改,大作业总分为 100 分,占课程总成绩 50%。
学生自拟具体的题目,撰写大作业。联系实际、逻辑清晰、论述清楚、有理有据。
论文题目:《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 [ 摘要 ]: 目前我国过于受政治公共权力约束的道德教育采取强制性的方式,把一套社会既成的道德规范灌输给受教育者,由道德知识的传授养成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成了教育者从事道德教育的惟一任务。道德教育的这种强制性及对道德认知的狭窄性理解,造成受教育者对既成道德价值观趋同的同时也产生了种种逆反心理,从而钝化了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实践水平,消解了道德的教育认知功能。故本文将从道德认知理论出发思考其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 [ 关键词 ]: 道德认知道德教育教育启示
一、道德认知的内涵及道德教育的目的
道德认知内含这么几个要素: : 道德认识. . 道德思考、道德选择、道德创造。道德认知是指社会个体对生存环境道德规范的知晓、理解和掌握,它是道德认知的基础层面。道德思考包括产生推理、道德鉴别、道德批判、道德评价等方面。它要求道德主体对面临的道德规范内容是否符合道德行为事实、是否符合道德客观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创造道德的目的等进行思考。道德选择是指在面临各种不同道德规范时,通过比较鉴别,反思权衡后所作的认知上的取舍。道德创造是道德认知的最高层面,它是指道德上的新追求,既包括道德规范的改进也包括道德规范的创新。社会的飞速发展及由此带来的变动,使人们 不得不对过时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进行改造。因此人们在赞同而接受一种规范后,还“必须逐渐学会怎样用新的生命去调和、清除其中的陈腐因素”,目的是为了“让它们适应变化不定的社会生存状况”。总之,道德自我总是渴求着新的追求,智慧的头脑总是向着新的经验开放。道德认知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主体精神气质,道德教育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的这种精神气质和行为习性。
道德行为不同于一般行为,它是基于自觉意识而作出的自愿、自择行为。由教师代学生作出的或在外界压力下学生作出的无奈选择,即便是遵循了道德规范也不能充分体现该行为的道德品性。主体 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而后作出自觉自愿的道德选择乃至道德创造的过程正是一种积极参与、着意得求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积极意义恰恰在于体现了道德行为的本质。为此,有效的道德教育过程应该是一个需要学生理性和思维参与的过程,借助学生自己的智慧作出自主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关于这一点,0 20 世纪 0 60 年代,道德教育中最具影响力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实验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佐证。认知发展理论的中心思想即是注重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其主要代表人物劳伦斯·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 认为要想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必须从培养他 们的道德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入手。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师有目的的指导活动刺激学生进行思维,激励学生去积极组织自身的道
德经验,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能力向下一阶段发展。英国杰出的教育哲学家威尔逊 (JohnWilson)也认为道德的实质就是思维。他反对那种缺乏理性支持的灌输方法,认为培养道德思维可以使学生逐步脱离错误的思维方式。
另外,实现道德认知上的超越也是社会发展进入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科技的飞速发展所导致的信息传递手段的历史性突破把人们推进了网络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学校道德教育如果忽视对学生独 立的价值思考和道德批判力的培养,就会使学生在无穷多的选择面前迷惘困惑、不知所措,甚至误入歧途。所以,学校德育必须以培养学生自身的道德判断、道德分析、道德选择和创造力为目的,使学生“在对各种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比较和鉴别的基础上,结合个人道德现状,自主地、合理地选择个人所应确立或改变的道德取向以及所应遵从或拒斥的道德规范”。
二、理论对实践的启示
从理论理解上的突破到实践尝试中的超越需要一个过程,道德认知能力的养成也不能只企求于教育者的单向道德灌输,还必须从变革教育理念的高度对道德教育的内容 、方法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完善。
( ( 一) ) 树立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道德教育观
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把道德教育简单地混同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性的无限夸大忽略了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使教育者往往以道德操纵代替道德教育,导致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无地位状态。杜威就曾强烈反对过这种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播和灌输的倾向,他认为“一切能发展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提出著名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做中学”的观点。
同时,柯尔伯格反对“美德袋”式的教育,主张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 威尔逊注重培养学生道德思维,麦克菲尔的以情感的共情作用为基础的“体谅关心”理论,贝克的价值教育理论等等,也无一不是以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道德发展为基础的,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思想倾向。总之,受教育者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创造的道德认知能力的充分发展有赖于改变陈旧的道德教育陋习,重塑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 ( 二) ) 选择比较方法,拓宽道德知识域
只有先有思考的对象才可进行必要的思考,只有先提供选择的机会才有选择的可能。社会共同体所认可的主流价 值取向及与之相应的道德规范构成道德教育的主体内容,但主流道德价值体系本身有一个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进、更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经历着与其同质或异质的各种规范取向比较鉴别,采真去伪。“任何一种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取向都只有在同其他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比较中才能证明其正确性或合理性。”只有让学生在比较中看到我们所倡导宣扬的规范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异质规范的不合理性时(价值澄清) ) ,他们才会给自己下命令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服从合理的道德规范。所以在教学中,应当既重视课程的内容,也重视课程教学的形式; ; 既重视正 面的教育,也重视学生的选择; ; 既重
视整合性课程,也重视偶发性课程; ; 既重视隐性课程,也重视活动性课程。
( ( 三) ) 实施“苏格拉底法”
迄今为止,道德规范、道德知识的灌输尚是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的主流。普遍的灌输除了使受教育者掌握一些僵死的教条,造成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和在道德生活中的知行不一,对受教育者的道德发展无济于事。“真正的道德教育是苏格拉底式的” —— 用提问、对话的方式启发学生,帮助学生进行道德推理、发展道德思维的方法。柯尔伯格提倡的“新苏格拉底法”就是一种通过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诱发学生在道德上的认知冲突,在教 师的引导下从事积极的道德思维的方法。而道德思维的功能就是解决个人之间基于原则而提出的不同意见的冲突。因此, , “认知刺激”是实施“新苏格拉底法”的核心, , 学生可以在两难的认知冲突中,发展自己的道德思维能力,而后建构自己的道德观念体系。
( ( 四) ) 提倡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苏格拉底对话法要求对话的双方或多方是平等互动的。学生是一个与教师一样有自己权利、富有个人思想的人,他们不是等着师去操纵的傀儡。教师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公平待他们,珍视他们的道德思考
并允许和宽容他经意或不经意中所犯的某些失误。平等对话不强调惟一确答案,也 不会因为期望学生。
和教师的意见一去阻止冲突和不一。对话中教师不再是外部规强制执行者但仍是学生道德发展的指导者。
( ( 五) ) 注重道德实践力的培养,重视效果。方法多样
西方的道德教育特别注重效果,从理论上看,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教育模式论和艾略特·突里尔等人的范式理论都试图有效地解决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的问题,卡洛·吉莉根的关爱理论也十分关注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人的整体道德素质问题; ; 是以,若以这些理论为指导,我们的教学也必须要注重效果。当代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判断、选择、创 造等认知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完成认知的任务、只要侧重道德思维的训练就能达到德性培养的教育目标。尽管道德认知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前提和指导因素,然而道德行为的形成、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锻炼和道德信念的养成对道德品质的形成更具有决定意义。所以,仅仅靠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充其量只能解决道德教育实践中最紧要的问题,它是无法解决道德教育的所有难题,注重对实践等其他道德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全球教育者的道德共识。故道德教育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方法的使用,强调各门学科的相互配合,强调学校.家长、社区的协作,强调德育内 容贴近现实社会生活,强调道德教育不仅包含着道德观念的灌输,而且还包括良好习惯、态度、情感、志趣和爱好的养成以及人格塑造和创造能力、批判精神的培养。课堂活动注重社会生活清静的模拟、角色模拟,课外要求学生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学校还通过其他学科和校园生活的道德教育,形成综合的校园道德教育工程,做到生活德育,而非知识德育。
( ( 六)符合心理发展水平,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学生品得的形成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它经历了外在准则规范不断内化的和外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根据皮亚杰的实证研究,人类的道德认知发展遵循他律而后自律的原则。学校德育也要遵循这一原
则,如想使学生形成某一频道,必须先教他遵守既定的行为规范,教他在适当的场所表现适当的行为。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制定明确可行的道德规范,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棱都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
吴俊. . 木子. . 道德认知辨析及其能力养成. . 道德与文明 .2001.5
佘双好. .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流派德育课程理论的特征与局限.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3 2000.3 黄骏. .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5.9
李太平0 .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及其思想根源. . 比较研究 .2003.9
论文题目:《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摘要: : 优势教育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即脑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教育方式,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多元智力理论,元认知理论,社会发展需要多层次的人才观。
关键词: : 优势教育;理论依据;探索
优势教育是一种强调先天优势,并以优势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 ; 优势教育是引导孩子学会自觉地挖掘潜能,发 展强项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操作模式; ; 是建立在受教育者先天优势的科学理解基础之上的人性化教育过程。然而,优势教育理论依据有多种说法,我认为以下几种比较容易理解, , 便于操作实践。
一、在脑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教育方式
美国著名脑科学家斯佩里的研究证明: : 人脑两半球存在功能上的高度分化,右脑比较沉默,长于辨认形体; ; 左脑比较积极,长于言语功能。这一研究证明了右脑事实上在许多方面比左脑优越,如在具体思维上,对空间的认识能力以及对复杂文字的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优于左脑,尤其是在音乐理解和情绪表达时更是如此。
斯佩里博士的研究 表明左脑为数学型,担任着语言.计算、逻辑思维方面的任务: : 而右脑则是负麦欣赏音乐. . 绘画,从整体上接受事实、承担真感.预测的麦任,也就是掌管着人们感情方面的事情。
最近几年,随着脑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全脑革命”“全脑开发”“全脑教育”也随之兴起。有学者提出了“全面开发人脑”的三层含义: : 第一是指以人脑为核心的整个身心功能的全面发展. . 因为脑与整个身心密不可分; ; 第二是指脑各个部分的全面开发; ; 第三是指人脑三个层次水平的全面开发,三个层次是指: :现有水平( ( 显能) ) 、潜能水平( ( 潜能)和自我调控水平( ( “反思”功能) ) 。
随着 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对大脑的思维功能区已形成共识。大脑可分为知识智慧区( ( 左前) ) ,经验智慧区(左后) ) ,创造智慧区(右前) ) ,感觉智慧区( ( 右后) ) 四个主脑区; ; 机械记忆区( ( 左颞)及情境记忆区(右颗) ) 两个辅助区。四个主脑区都有优势,即全脑优势,但超常儿童是很少的,凤毛麟角,约大部分的人都具有 1 1 —3 3 个主脑优势区。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
大脑。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优势区,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定型,形成特有的优势通道。因此,教育不但要从幼儿抓起,更不应忽视孩子大脑各不相同 的事实,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努力发展孩子的优势,加以引导和教育。
二、现代教育观 ——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观的宗旨,把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强调学生完整素质结构的形成,即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学校让学生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把学生培养成为不仅能适应当今社会,而且能创造未来的人。现代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只有真正坚持了以人为本,才能体现现代教育的主体性。优势教育正是让人受到最好的教育,人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
三、多元智力理论 —— 挖掘每个孩子的优势所在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教师了解学生及其才能,设计课程和评价的方法,使每个...
篇五:国家开放大学比较初等教育机考
( 更新版)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比较初等教育》机考 标准题库 及答案盗传必究
终结性考试试卷由计算机考试软件组题,其中包括 0 10 道 填空 选择题 (4 4 分/ / 道)和 0 10 道 判断题 (4 4 分/ / 道),2 2 道 简答题 (0 10 分/ / 道),满分 0 100 分。考试时长为 0 90 分钟。
一、 填空 选择题
题目 1 1
【选择题】美国小学校长是学校的行政首长,向
负责,执行学区理事会(教育委员会)的有关决议及管理学校日常行政事务。
选择一项:
A. 国会
B. 教育委员会
C. 学监
D. 州长
题目 2 2
【选择题】美国小学一般不太重视
的教育,认为初等教育是公民教育,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公民。
选择一项:
A. 孩子
B. 道德
C. 天才儿童
D. 科学技术
题目 3 3
【选择题】英国的小学教师,因学校性质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地方公务员的教师以及
。
选择一项:
A. 国立教师
B. 民办教师
C. 私人教师
D. 牧师
题目 4 4
【选择题】英国政府规定小学教师每任教 5 5 年可脱产进修一学期,在职进修是教师的义务,更是教师的一种
。
选择一项:
A. 手段
B. 福利
C. 权利
D. 美德
题目 5 5
【选择题】在一般情况下,德国基 础学校教师的工作量是每周任课
节,并兼职一项学校管理工作,于 大约相当于 5 5 课时的工作量,例如图书、体育用具管理、电化教室等等在所任课程中,每人几乎都要教
种教材,如教物理的兼教化学,教数学的兼教德语等等。
选择一项:
A. 25 、三四
B. 26 、四五
C. 27 、四五
D. 28 、三四
题目 6 6
【选择题】为了促进中小学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的平衡,加强校际之间的人事交流,日本实行中小学教师
制度。一个教师在某一学校工作年限一般为 5 5 年,最多不超过 0 10 年,就要调动到同一地区其 他学校任教
选择一项:
A. 轮流
B. 转任
C. 进修
D. 淘汰
题目 7 7
【选择题】在美国还出现了一种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进修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教师教育模式,也就是所谓的
。
选择一项:
A. 教师培训
B. 专业发展学校
C. 一体化培训
D. 教师学校
题目 8 8
【选择题】美国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体现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入学标准、
、以及资格证书三方面。
选择一项:
A. 学历标准
B. 年龄标准
C. 性别比例
D. 社会经历
题目 9 9
【选择题】日本 8 1998 年颁布的《小学学习指导 纲要》的第一章明确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即“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根据《教育基本法》及《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根本精神,为了培养将尊重人类的精神和
发挥于家庭、学校、其他社会的具体生活之中,具有丰富的情感,致力于创造个性丰富的文化和发展民主的社会及国家,进而为和平的国际社会作贡献,开拓未来的有主体性的日本人,而培养作为其基础的道德性”。
选择一项:
A. 世俗的精神
B. 对生命的敬畏之念
C. 对人类的敬畏
D. 道德的敬畏
题目 10
【选择题】0 1990 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成立了《
》教材组,负责修订新的小学公民教育教材。
选择一项:
A. 好国民
B. 好公民
C. 好臣民
D. 好市民
题目 11
【选择题】韩国“第六次道德教育大纲”规定,《道德》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各年级的道德课内容都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四部分组成。
选择一项:
A. 国家民主生活
B. 社会民主生活
C. 家庭民主生活
D. 学校民主生活
题目 12
【选择题】法国学校的公民教育除了通过专设的公民科实施外,还融合了历史、地理、
等社会科中
进行。
选择 一项:
A. 文化
B. 经济
C. 教育
D. 国防
题目 13
【选择题】在美国初等学校的阅读教育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选择一项:
A. 5H- -W W
B. 5W- -H H
C. 5H- -H H
D. 5W- -W W
题目 14
【选择题】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关键阶段末的统考,二是
。
选择一项:
A. 平时成绩
B. 道德成绩
C. 校内教师的评价
D. 校内学生的评价
题目 15
【选择题】日本初等学校国语中的写作教学主要包括语汇教学、作文教学和
三 方面。
选择一项:
A. 书法指导
B. 阅读指导
C. 课题指导
D. 记述指导
题目 16
【选择题】英国于 0 1990 年发表的《公民教育》文件中指出,公民教育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
和
四方面。
选择一项:
A. 态度、价值观
B. 态度、人生观
C. 价值、人生观
D. 道德、态度
题目 17
【选择题】美国教育行政制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高度的
。
选择一项:
A. 全国统一
B. 地方分权
C. 自治
D. 民主统一
题目 18
【选择题】目前,英国实行
年义务教育 。
选择一项:
A. 10
B. 11
C. 12
D. 13
题目 19
【选择题】法国是个政教分离主义的国家,国立学校都是
学校,不允许进行任何宗教教育。
选择一项:
A. 宗教
B. 国立
C. 私立
D. 世俗
题目 20
【选择题】到了 0 1900 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根据不平等《
》,日本得到中国的赔款共计 3 2.3 亿两白银。
选择一项:
A. 尼布楚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题目 21
【选择题】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以杜威为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一度成 为美国众多初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依据,许多美国初等学校按照杜威的“
”来编制和安排初等学校的课程、编制课程计划。
选择一项:
A. 实用主义
B. 儿童中心论
C. 儿童中心说
D. 教育即生活
题目 22
【选择题】4 1944 年,英国设立了
考试来控制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衔接,这使得英国各地区的初等学校课程标准大体上一致。
选择一项:
1 A. 11 岁
2 B. 12 岁
3 C. 13 岁
4 D. 14 岁
题目 23
【选择题】现行的法国初等学校课程主要是 5 1985 年所颁布的全国小学教育计划所规定的,共 7 7 门:法语、数学、科学与技术、历史与地理、
、艺术、体育。
选择一项:
A. 道德教育
B. 国民教育
C. 公民教育
D. 心理教育
题目 24
【选择题】日本初等学校课程实行的是
的课程标准,由文部省制定和颁布初等学校的课程标准。
选择一项:
A. 地方分权
B. 全国统一
C. 省部统一
D. 省部统一
题目 25
【选择题】“比较教育”作为一个术语和一个学科领域,最早是由 9 19 世纪初的一位法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提出来的。
选择一项:
A. 朱利安
B.
索科洛娃
C. 塔西陀
D. 施奈德
题目 26
【选择题】朱利安于 7 1817 年撰写出版了
,为人类构建起第一个比较教育的发展框架。
选择一项:
A. 《演说家》
B. 《共和政体》
C. 《比较教育研究的计划和初步建议》
D. 《比较教育》
题目 27
【选择题】
在他撰写的《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中,比较系统地记述和评论了古波斯的教育见闻。
选择一项:
A. 埃德蒙. . 金
B. 色诺芬
C. 琼斯
D. 朱利安
题目 28
【选择题】西赛罗是古罗马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思想家。他在《演说家》和《共和政体》 等著作中,比较研究
和
两个城邦的教育训练的方法。
选择一项:
A. 古罗马、古埃及
B. 古罗马、古印度
C. 古希腊雅典、斯巴达
D. 古希腊、斯巴达
题目 29
【选择题】唐朝高僧玄奘旅行取经 0 20 余年,完成巨著
,记载了印度的西域国家的民族历史、社会宗教和文化教育,详细介绍了印度等国的教育制度、学校课程和教师教学。
选择一项:
A. 《西游记》
B. 《大唐西域记》
C. 《礼记》
D. 《马可. . 波罗游记》
题目 30
【选择题】3 1933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 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
选择一项:
A. 《比较教育》
B. 《比较教育研究》
C. 《教育年鉴》
D. 《国际比较教育》
题目 31
【选择题】英国比较教育家尼古拉斯. . 汉斯认为,“
”是比较研究各国教育中,必须特别重视的教育因素。
选择一项:
A. 历史性
B. 国际性
C. 名族性
D. 传统性
题目 32
【选择题】由于康德尔、汉斯、施耐德等同辈学者的大力倡导,用
的方法去探寻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成为 0 20 世纪上半期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
选择一项:
A. 生物学
B. 动物学
C. 比较
D. 历史学
二、判断题
1. 日本的普及初等教育是从 2 1872 年颁布《学制》开始的。
( )
T
√
2. 发达国家小学教师的培养制度,各国实际情况不同,差别较大,但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那就是学历要求不断提高。
( )
T
√
0 3. 20 世界 0 80 年代以来,欧美比较教育中心开始衰落,亚、非、拉地区比较教育兴起。
( )
T
√
4. 在美国,培养合格的公民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也是社会研究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 )
T
√
5. 教育大臣是法国教育制度的政治首脑,是 国王的高级大臣,并且是内阁成员。
( )
F
×
6. 合作学习中的学习小组,通常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可以为组内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也保证了为各个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 )
T
√
7. 为了促进中小学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的平衡,加强校际之间的人事交流,日本实行中小学教师转任制度。一个教师在某一学校工作年限一般为 5 5 年,最多不超过 0 10 年,就要调动到同一地区其他学校任教。
( )
T
√
8. 文字的产生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新时代,在产生文字最早的一些地区形成了人类早期文明,学校也最早出 现在这些古代文明社会中。如古代两河流域在公元前 0 3500 年的马里城中,出现了“
泥板书舍
”。( )
T
√
9. 在推行国民精神教育的过程中,日本始终把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作为载体,即通过传播儒家伦理来达到铸造日本民族精神。
( )
F
×
10. 德国的基础学校课程一般安排在上午,下午不上课,所以被称为“半日学校”。
(
)
T
√
1 1 1. 英国比较教育家尼古拉斯•汉斯认为,“
历史性
”是比较研究各国教育中,必须特别重视的因素。(
)
)
F
×
1 1 2. 美国教育行政制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高度的地 方分权。(
)
T
√
1 1 3. 在整个欧洲,德国的初等学校是最早产生的,也最早建立起国家初等教育制度。在宗教改革运动的推
动下,德国的初等学校得以发展,其课程主要是读写算和教义问答。(
)
T
√
1 1 4. 英国的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各类学校,大多数是公立学校或受国家补助的私立学校。不接受补助的学校称为独立学校。(
)
F
×
1 12 5. 1902 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又称为《壬寅学制》,虽然该学制并没有实施,但它提出了第一个 新式的、完整的近代学制系统。(
)
T
√
1 1 6. 法国是世界上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并不断延长国民义务教育年限。6 1936 年规定 6 6 — 14岁为国民义务教育期;9 1959 年再一次延长为 6 6 —6 16 岁,;其中包括小学和初中两个学习阶段。(
)
T
√
1 1 7. 日本初等学校道德教育历来以直接法为主,强调设置课程的重要性。从 8 1958 年开始,日本在小学特设道德时间( ( 道德课) ) ,这是战后日本小学道德教育政策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形成了以道德时间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体制。(
)
T
√
1 1 8. 比较教育的三大使命是:科学的 使命、人文的使命和决策的使命。(
)
T
√
1 1 9. 美国初等学校教师在初等学校教学活动上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在不同的教学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美国不同地区的初等学校之间、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之间、不同教师之间,在教学活动上都有所不同,使得美国初等学校的教学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
T
√
2 2 0. 与美国一样,地方分权的教育体制下的英国的小学也有很大的自主权,“伙伴关系”不仅是英国教育行政的基本特征,也是英国小学管理的基本特征。(
)
T
√
21 . 在德国初等学校中,没有考试,因为,在德国人看来,考 试对于低年龄的儿童来说,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不利于儿童健康的发展,因此,测验往往以作业的形式出现。(
)
T
√
2 2 2. 英国学校道德教育没有全国统一的目标,这是因为课程目标通常是由英国各地方教育当局负责制定。而学校又有较大的权力决定各自学校的课程安排,直到 8 1988 年的教育改革,英国开始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然而,宗教课仍不包括在全国统一课程之列。(
)
T
√
2 2 3. 在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体制下,法国教育行政当局的管理直接深入到学校内部。所以与美国、英国相
比,法国小学的自主权较小。权威主义、专 家治校是法国小学管理的基本特征,但上世纪 0 70 年代前后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是小学和小学的管理逐步开放。(
)
T
√
2 2 4. 德国的中等学校教师培养机构是大学,但是基础学校教师的培养机构,最初是中等程度的师范学校和魏玛时期的专科程度“教育学院”。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大学或综合大学...
篇六:国家开放大学比较初等教育机考
比较初等教育形考国家开放大学机考复习题试卷号:186401 任务 1.
“比较教育”作为一个术语和一个学科领域,最早是由十九世纪初的一位法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提出来的。
A. 朱利安
B. 索科洛娃 C. 塔西陀
D. 施奈德
满分:2
分 2.
朱利安于 1817 年撰写出版了(),为人类构建起第一个比较教育的发展框架。
A. 《演说家》 B. 《共和政体》 C. 《比较教育研究的计划和初步建议》 D. 《比较教育》
满分:2
分 3.
在他撰写的《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中,比较系统地记述和评论了古波斯的教育见闻。
A. 埃德蒙.金 B. 色诺芬 C. 琼斯
D. 朱利安
满分:2
分 4.
西赛罗是古罗马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思想家。他在《演说家》和《共和政体》等著作中,比较研究()和()两个城邦的教育训练的方法。
A. 古罗马、古埃及 B. 古罗马、古印度 C. 古希腊雅典、斯巴达 D. 古希腊、斯巴达
满分:2
分 5.
唐朝高僧玄奘旅行取经 20 余年,完成巨著(),记载了印度的西域国家的民族历史、社会宗教和文化教育,详细介绍了印度等国的教育制度、学校课程和教师教学。
A. 《西游记》 B. 《大唐西域记》
C. 《礼记》 D. 《马可.波罗游记》
满分:2
分 6.
1933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A. 《比较教育》 B. 《比较教育研究》 C. 《教育年鉴》 D. 《国际比较教育》
满分:2
分 7.
英国比较教育家尼古拉斯•汉斯认为,“ ()”是比较研究各国教育中,必须特别重视的因素。
A. 历史性 B. 国际性 C. 民族性 D. 传统性
满分:2
分 8.
由于康德尔、汉斯、施耐德等同辈学者的大力倡导,用()的方法去探询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成为 20 世纪上半期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
A. 生物学 B. 动物学 C. 比较 D. 历史学
满分:2
分
2 9.
1886 年《小学校令》的颁布,大大促进了近代日本初等教育的普及,但此时的 4年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是征收学费的,但直到 1900 年,当日本政府获得中国清政府的 ()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后,遂开始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A. 1 亿
B. 1.5 亿
C. 2.3 亿
D. 3.3 亿
满分:2
分 10.
20 世纪的前半期,法国初等教育的改革主要是围绕建立“()
”而进行的。
A. 统一社会 B. 统一民族
C. 统一学校 D. 统一学制
满分:2
分 1.
简述比较教育的特点 答:比较教育以比较研究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同时辅以其他方法;比较教育的研究以当代教育问题为中心;比较教育的研究具有国际性和跨国性;.比较教育以整个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
2.
简述比较教育的使命和任务 答:三大使命是科学的使命、人文的使命和决策的使命。五大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认识本国的教育;认识教育的规律;推动教育改革;增进国际理解与合作。
3.
学习比较教育有什么意义? 答:增长教育知识;学习别国经验;形成教育观念。
4.
比较教育蓬勃发展时期表现出哪些特点? 答:
比较教育研究规模迅速扩大;地域性、 国际性比较教育组织俑现;研究成果数量多、 影响大 ;研究方法多种多样 “比较教育”至今经历了那些发展阶段? 答:比较教育的"史前期"(1817 以前);比较教育的"领域创建时期"(1817 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比较教育学科建制时期(1917-1947);比较教育的蓬勃发展期(1948-1978);比较教育泛化发展时期(20世纪 80 年代以来)。
谈谈如何理解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 答: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的理念是当今世界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对各国包括初等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系统都产生着影响。终生教育是从时间的纬度出发,强调一个人连续不断地学习;学习化社会强调的横向空间的拓展,要求整个社会的各个场所都成为学习者学习的场所。终生教育与学习化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终生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终教育思潮产生于20 世纪 60 年代,其产生的标志是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的《终身教育导论》于1965 年出版。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要求学校教育改变原有的对学习的看法,要求更加注重学习者主动性的发挥、要求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师生关系,要求更新学校的教育重点。它强调学校的学习应更加体现生活性,在教育目标上更加注重发展性、强调学校与整个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的各种条件和资源。许多国家都以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理念作为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3 02 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 8 道试题,共 20 分。)
1.
美国教育行政制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高度的( )。
A. 全国统一 B. 地方分权
C. 自治
D. 民主统一
满分:2.5
分 2.
目前,英国实行( )年义务教育。
A. 10 B. 11 C. 12
D.
13
满分:2.5
分 3.
法国是个政教分离主义的国家,国立学校都是( )学校,不允许进行任何宗教教育。
A. 宗教 B. 国立 C. 私立 D. 世俗
满分:2.5
分 4.
到了 1900 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根据不平等《
》,日本得到中国的赔款共计 2.3 亿两白银。
A. 尼布楚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满分:2.5
分 5.
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以杜威为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一度成为美国众多初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依据,许多美国初等学校按照杜威的“( )”来编制和安排初等学校的课程、编制课程计划。
A. 实用主义 B. 儿童中心论
C. 儿童中心说 D. 教育即生活
满分:2.5
分 6.
1944 年,英国设立了( )考试来控制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衔接,这使得英国各地区的初等学校课程标准大体上一致。
A. 11 岁 B. 12 岁 C. 13 岁 D. 14 岁
满分:2.5
分 7.
现行的法国初等学校课程主要是1985 年所颁布的全国小学教育计划所规定的,共 7 门:法语、数学、科学与技术、历史与地理、( )、艺术、体育。
A. 道德教育
B. 国民教育
C. 公民教育 D.
心理教育
满分:2.5
分 8.
日本初等学校课程实行的是( )的课程标准,由文部省制定和颁布初等学校的课程标准。
A. 地方分权
B. 全国统一 C. 学校统一 D. 省部统一
满分:2.5
分 二、简答题(共 5 道试题,共 50 分。)
1.
简述美国全国教育学会对小学教育目的的概括 答: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曾将小学教育目的概括为:
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儿童的
4 人格;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发展儿童有效的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发展儿童民主的生活价值;发展儿童的创造性能力。
2.
简述英国幼儿学校的教育目标 答:锻炼幼儿的体格; 造就良好的习惯; 发展幼儿的个性; 训练幼儿说话和听话的能力; 提供活动和游戏的机会,认识较多的事物,以增进其生活知能. 3.
简述英国小学教育目标 答:发展儿童身心健康; 陶冶儿童优良行为; 增进儿童对环境的认识与爱好; 造就儿童正确的观察能力; 指导儿童正当的课余活动; 激发儿童养成科学的态度与精神。
简述美国的儿童中心课程编制方式 答:这种编制课程的方式主要是以儿童的能力、兴趣及需要为中心来计划学习的活动,注重在各种社会实际活动中造就儿童的能力与个性。虽然在所设的课程上与学科中心课程相似,但它的教学目标更为广泛、教学组织方式不同。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由教师自己创造,书本教财和教具的使用也都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定,一般采用活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因此,又称为“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
影响初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因素有那些? 答:社会发展; 文化、教育传统; 教师;课程改革政策。
三、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举例说明各国初等学校课程内容改革的共同趋势 答:一、加强科学技术的启蒙教育:1984年第 39 界国际教育会议指出更新课程内容的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的启蒙教育 ,并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进行科学技术启蒙应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儿童性格的全面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生活的需要。二是科学技术启蒙应致力于发展儿童对科学的基本态度,如创造性、批判性、客观性和严格性,以及使儿童获得从切身环境出发,与智力、体力发展相适应的基本科技概念、能力和技术,例如观察、操作、测量、分类、探求、交流等。三是科学启蒙教育应当强调促进儿童与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建设性的相互影响,造就所有学生对待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使儿童具有对新技术和科学利用于社会的知识,造就学生对待自然和对待科学技术的情感和态度,为儿童走向未来的社会生活做预备。在科学课程的内容方面,力求及时删除陈旧的内容,增加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的内容,加快现代科技到教程的转化过程,促进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例 1985年法国教育改革中把“科学与技术”课作为科学启蒙教育的主要课程。强调“科学与技术”课的目标在于:使儿童获得有关科学活动和工艺活动的方法,增强儿童尊重事物存在的客观性、建立假设和证明的必要性等科学品质以及使儿童具有发明创造的兴趣。科学教育的目标还在于探索科学训练的构造,在于造就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英国初等学校科学教育所要完成的目标包括:传授科学知识、造就科学观、科学能力和科学的态度。其中科学能包括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假设的能力、猜测的能力、计划和执行调查的能力、说明解释的能力、交际的能力。科学态度的造就主要包括好奇心、对事实的尊重、改变自己观点的意愿、批判性反思以及对有机物和环境的敏感
5 性。日本政府同样重视初等学校在造就儿童科学和能力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在厉次的课程改革中,理科内容不断地得到修订。
二、重视计算机教育的普及:法国在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上大大强化了计算机教育内容,1985 年提出了“大众计算机计划”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将“计算机”列入“科学与技术”课程中,作为必修内容,并拨专款购置电脑,以实现“学校电子化”。1986 年 11 月,法国教育部对全国基础教育计算机教学的标准作出新的规定:要求小学计算机教学应完成两个目标,一是模拟,即让学生通过游戏领会计算机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二是获取知识,即学会利用计算机的功能来获得信息和知识,由于计算机可以使寻找相关资料和信息的工作变得简单而快捷,因此,有助于造就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英国在1988 年的教育改革中就将“信息技术”列入全国统一课程中,为全面提高英国学生的信息和传播技术能力,在新的国家课程中,英国政府将原来“信息技术”课程改为“信息和传播技术”。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发现、探究、分析、交换、提供信息,创造性和独立性地学习。
三、更加注重基础学科的改革:母语、数学等基础性课程是各国初等学校课程改革中都极为重视的课程改革。英国政府早在 1980 年的《 学校课程框架咨询文件》中就指出,掌握语言和数学方面的技能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英语和数学应当成为所有儿童必学的科目,并且,所花费的时间不能少于一定的比例。而在 1988 年的教育的改革中,英国政府将英语、数学和科学列为初等学校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此后,又将这三门课程列为必须进行阶段性统一考试的科目。英国政府从 1995 年起开始实施《提高中小学水平计划》,到 2000 年新实施的国家课程中,提高基础学力仍然是课程改革的基本方针。法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的课程改革中也非常重视法语等基础课程.国民教育部组织有关阅读活动,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图书馆.法国政府积极宣传“书籍面向所有学校”重视为学校提供贷款,学校图书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机会。国语等基础课程在日本初等学校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受到重视,从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初等学校的国语课程不断的进行着改革,其在整个初等学校课程体羡嫘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仅仅就其课时量来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例如在 1947 年,1958 年、1989 年日本都颁布了新的课程计划,在这些新课程计划中,国语课的年(周)课时数不断增加,直到1989 年以后,才没有递增,保持一定的课时数。
03 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 8 道试题,共 20 分。)
1.
在美国初等学校的阅读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
A. 5H-W
B. 5W-H
C.
5H-H D. 5W-W
满分:2.5
分
6 2.
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关键阶段末的统考,二是 ( )。
A. 平时成绩 B. 道德成绩 C. 校内教师的评价 D. 校内学生的评价
满分:2.5
分 3.
日本初等学校国语中的写作教学主要包括语汇教学、作文教学和( )三方面。
A. 书法指导 B. 阅读指导 C.
课题指导 D. 记述指导
满分:2.5
分 4.
英国于 1990 年发表的《公民教育》文件中指出,公民教育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 )和 ( )四方面。
A. 态度、价值观 B. 态度、人生观 C. 价值、人生观 D. 道德、态度
满分:2.5
分 5. 日本 1998 年颁布的《小学学习指导纲要》的第一章中明确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即:“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根据《教育基本法》及《学校教育法》所确定的教育根本精神,为了培养将尊重人类的精神和( )发挥于家庭、学校、其他社会的具体生活之中,具有丰富的情感,致力于创造个性丰富的文化和发展民主的社会及国家,进而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开拓未来的有主体性的日本人,而培养作为其基础的道德性。” A. 世俗的精神
B. 对生命的敬畏之念 C. 对人类的敬畏
D. 道德的敬畏
满分:2.5
分 6.
1990 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成立了《
》教材组,负责修订...
篇七:国家开放大学比较初等教育机考
开放大学电大《比较初等教育》 机考 2 2 套 标准 试题 及答案盗传必究
第一套
试卷总分:
100
答题时间:0 90 分钟
客观题
一、填空选择题(共 0 10 题,共 0 40 分)
1. _________ 在他撰写的《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中,比较系统地记述和评论了古波斯的教育见闻。
A
埃德蒙. . 金
B
色诺芬
C
琼斯
D
朱利安
2. 在一般情况下,德国基础学校教师的工作量是每周任课 ________ 节,并兼一项学校管理工作,大约相当于 5 5 课时的工作量,例如图书、体育用具管理、电化教室等等。在所任课程中,每人几乎都要教 __ ______种教材,如教物理的兼教化学,教数学的兼教德语等等。
A
25 、三四
B
26 、四五
C
27 、四五
D
28 、
三四
3. “比较教育”作为一个术语和一个学科领域,最早是由十九世纪初的一位法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_________ 提出来的。
A
朱利安
B
索科洛娃
C
塔西陀
D
施奈德
3 4. 1933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__________。
。
A
《比较教育》
B
《比较教育研究》
C
《教育年鉴》
D
《国际比较 教育》
5. 美国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体现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入学标准、 ________ 、以及资格证书三方面。
A
学历标准
B
年龄标准
C
性别比例
D
社会经历
6. 法国是个政教分离主义的国家,国立学校都是 _________ 学校,不允许进行任何宗教教育。
A
世俗
B
寺庙
C
科学
D
人文
7. 古代埃及产生了三类初等学校机构,第一种是 __________ ;第二种是专为王国官吏的子弟设立的宫廷学校;第三类是政治学校。
A
数学学校
B
寺庙学校
C
经院学校
D
伦理学校
8.
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以杜威为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一度成为美国众多初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依据,许多美国初等学校按照杜威的“ __________。
”来编制和安排初等学校的课程、编制课程计划。
A
实用主义
B
儿童中心论
C
儿童中心说
D
教育即生活
9. 英国初等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关键阶段末的统考,二是 ___________ 。
A
平时成绩
B
道德成绩
C
校内教师的评价
D
校内学生的评价
0 10. 1990 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成立了《 ________ 》教材组,负责修订新的小学公民教育教材。
A
好国民
B
好公民
C
好臣民
D
好市民
二、判断题(共 0 10 题,共 0 40 分)
1. 日本的普及初等教育是从 2 1872 年颁布《学制》开始的。
( )
T
√
F
×
2. 发达国家小学教师的培养制度,各国实际情况不同,差别较大,但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那就是学历要求不断提高。
( )
T
√
F
×
0 3. 20 世界 0 80 年代以来,欧美比较教育中心开始衰落,亚、非、拉地区比较教育兴起。
( )
T
√
F
×
4. 在美国,培养合格的公民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最 终目的之一,也是社会研究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 )
T
√
F
×
5. 教育大臣是法国教育制度的政治首脑,是国王的高级大臣,并且是内阁成员。
( )
T
√
F
×
6. 合作学习中的学习小组,通常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可以为组内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也保证了为各个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 )
T
√
F
×
7. 为了促进中小学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的平衡,加强校际之间的人事交流,日本实行中小学教师转任制度。一个教师在某一学校工作年限一般为 5 5 年,最多不超过 0 10 年,就要调动到同一地区 其他学校任教。
( )
T
√
F
×
8. 文字的产生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新时代,在产生文字最早的一些地区形成了人类早期文明,学校也最早出现在这些古代文明社会中。如古代两河流域在公元前 0 3500 年的马里城中,出现了“
泥板书舍
”。( )
T
√
F
×
9. 在推行国民精神教育的过程中,日本始终把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作为载体,即通过传播儒家伦理来达到铸造日本民族精神。
( )
T
√
F
×
10. 德国的基础学校课程一般安排在上午,下午不上课,所以被称为“半日学校”。
(
)
T
√
F F
×
主观题
三、简答题(共 2 2 题,共 0 20 分)
1. 简述美国全国教育学会对小学教育目的的概括( ( 试题分值0 :10 分) )
答:(1 1 )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1 1 分)
(2 2 )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2 2 分)
(3 3 )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2 2 分)
(4 4 )发展儿童有效地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 2. 分)
(5 5 )发展儿童民主的生活价值;(2 2 分)
(6 6 )发展儿童的创造性能力。(1 1 分)
2. 世界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趋势 ?( 试题分值0 :10 分) )
答:(1 1 )目标: : 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社会“好公民”
(2 25 .5 分)
(2 2 )价值: : 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全球本位道德(5 2.5 分)
(3 3 )内容: : 凸显道德、心理一体的健全人格教育(5 2.5 分)
(4 4 )模式: : 突出道德实践能力的多元整合取向(5 2.5 分)
第二套
试卷总分:
100
答题时间:0 90 分钟
客观题
一、填空选择题(共 0 10 题,共 0 40 分)
1. 于 英国于 0 1990 年发表的《公民教育》文件中指出,公民教育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 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四方面。
A
态度、价值观
B
态度、人生观
C
价值、人生观
D
道德、态度
2. 在美国初等学 校的阅读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____________ ”。
A
5H -W W
B
5W -H H
C
5H -H H
D
5W -W W
3. 朱利安于 7 1817 年撰写出版了 _________ ,为人类构建起第一个比较教育的发展框架。
A
《演说家》
B
《共和政体》
C
《比较教育研究的计划和初步建议》
D
《比较教育》
4. “比较教育”作为一个术语和一个学科领域,最早是由十九世纪初的一位法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______ 提出来的。
A
朱利安
B
索科洛娃
C
塔西陀
D
施奈德
5. 为了 促进中小学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的平衡,加强校际之间的人事交流,日本实行中小学教师______________ 制度。一个教师在某一学校工作年限一般为 5 5 年,最多不超过 0 10 年,就要调动到同一地区其他学校任教。
A
轮流
B
转任
C
进修
D
淘汰
6. 目前,英国实行 ___________ 年义务教育。
A
10
B
11
C
12
D
13
7. 日本初等学校国语中的写作教学主要包括语汇教学、作文教学和 ____________ 三方面。
A
书法指导
B
阅读指导
C
课题指导
D
记述指导
8. 美国教育行政制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高度的 ___________ 。
A
全国统一
B
地方分权
C
自治
D
民主统一
9. 在美国还出现了一种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进修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教师教育模式,也就是所谓的____________ 。
A
教师培训
B
专业发展学校
C
一体化培训
D
教师学校
10. 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以杜威为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一度成为美国众多初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依据,许多美国初等学校按照杜威的“ __________ ”来编制和安排初等学校的课程、编制。
课程计划。
A
实用主义
B
儿童中心论
C
儿童中心说
D
教育即生活
二、判断题(共 0 10 题,共 0 40 分)
1. 英国比较教育家尼古拉斯•汉斯认为,“
历史性
”是比较研究各国教育中,必须特别重视的因素。(
)
)
T
√
F
×
2. 美国教育行政制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高度的地方分权。(
)
T
√
F
×
3. 在整个欧洲,德国的初等学校是最早产生的,也最早建立起国家初等教育制度。在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下,德国的初等学校得以发展,其课程主要是读写算和教义问答。(
)
T
√
F
×
4. 英 国的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各类学校,大多数是公立学校或受国家补助的私立学校。不接受补助的学校称为独立学校。(
)
T
√
F
×
2 5. 1902 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又称为《壬寅学制》,虽然该学制并没有实施,但它提出了第一个新式的、完整的近代学制系统。(
)
T
√
F
×
6. 法国是世界上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并不断延长国民义务教育年限。6 1936 年规定 6 6 — 14岁为国民义务教育期;9 1959 年再一次延长为 6 6 —6 16 岁,;其中包括小学和初中两个学习阶段。(
)
T
√
F
×
7. 日本初等学校道德教育历来以直接法为主,强调设置课程的重要性。从 8 1958 年开始,日本在小学特设道德时间( ( 道德课) ) ,这是战后日本小学道德教育政策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形成了以道德时间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体制。(
)
T
√
F
×
8. 比较教育的三大使命是:科学的使命、人文的使命和决策的使命。(
)
T
√
F
×
9. 美国初等学校教师在初等学校教学活动上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在不同的教学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美国不同地区的初等学校之间、 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之间、不同教师之间,在教学活动上都有所不同,使得美国初等学校的教学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
T
√
F
×
10. 与美国一样,地方分权的教育体制下的英国的小学也有很大的自主权,“伙伴关系”不仅是英国教育行政的基本特征,也是英国小学管理的基本特征。(
)
T
√
F
×
主观题
三、简答题(共 2 2 题,共 0 20 分)
1. 简述法国初等学校教师的资格竞争考试的初试和复试的内容。( ( 试题分值0 :10 分) )
答 :
初试为语文、数学两项笔试,各 3 3 小时。既检查知识,也检查能力,还检查对初等教育的理解及 知识和能力在其中的应用。(5 5 分)
复试包括 4 4 项:一项口试为对教育及教师职业的理解,一项口试为考生从外语、音乐、美术中选择的一项,笔试由考生从生物 — 地质、历史 — 地理、物理 — 技术中选择一项,体育包括游泳、自选项目和回答问题
。(5 5 分)
2. “比较教育”至今经历了那些发展阶段?( ( 试题分值0 :10 分) )
答 :比较教育的发展大致分为:
(1 1 )比较教育的“史前期”。(2 2 分)
(2 2 )比较教育领域的创建时期。(2 2 分)
(3 3 )比较教育的学科建制时期。(2 2 分)
(4 4 )比较教育的蓬勃发展时期。(2 2 分)
(5 5 )教育的泛化发展时期。(2 2 分)
篇八:国家开放大学比较初等教育机考
1 1一、选择题(每题 2.5 分,共 20 分)
试题 1 正文 1.【选择题】“比较教育”作为一个术语和一个学科领域,最早是由 19 世纪初的一位法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提出来的。选择一项:A.朱利安 B.索科洛娃 C.塔西陀 D.施奈德
正确答案是 :朱利安 试题 2 正文 2.【选择题】朱利安于 1817 年撰写出版了
,为人类构建起第一个比较教育的发展框架。选择一项:A.《演说家》B.《共和政体》C.《比较教育研究的计划和初步建议》D.《比较教育》
正确答案是 :《比较教育研究的计划和初步建议》 试题 3 正文 3.【选择题】
在他撰写的《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中,比较系统地记述和评论了古波斯的教育见闻。选择一项:A.埃德蒙.金 B.色诺芬 C.琼斯 D.朱利安
正确答案是 :色诺芬 试题 4 正文 4.【选择题】西赛罗是古罗马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思想家。他在《演说家》和《共和政体》等著作中,比较研究
和
两个城邦的教育训练的方法。选择一项:A.古罗马、古埃及 B.古罗马、古印度 C.古希腊雅典、斯巴达 D.古希腊、斯巴达
正确答案是 :古希腊雅典、斯巴达 试题 5 正文 5.【选择题】唐朝高僧玄奘旅行取经 20 余年,完成巨著
,记载了印度的西域国家的民族历史、社会宗教和文化教育,详细介绍了印度等国的教育制度、学校课程和教师教学。选择一项:A.《西游记》B.《大唐西域记》C.《礼记》D.《马可.波罗游记》
正确答案是 :《大唐西域记》 试题 6 正文 6.【选择题】1933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选择一项:A.《比较教育》B.《比较教育研究》C.《教育年鉴》D.《国际比较教育》
正确答案是 :《比较教育研究》 试题 7 正文 7.【选择题】英国比较教育家尼古拉斯.汉斯认为,“
”是比较研究各国教育中,必须特别重视的教育因素。选择一项:A.历史性 B.国际性 C.名族性 D.传统性
正确答案是 :名族性
试题 8 正文 8.【选择题】由于康德尔、汉斯、施耐德等同辈学者的大力倡导,用
的方法去探寻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成为 20 世纪上半期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选择一项:A.生物学 B.动物学 C.比较 D.历史学
正确答案是 :历史学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1.简述比较教育的特点。
第一、 比较教育以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同时辅以其他方法。第二、比较教育的研究以当代教育问题为中心。
第三、比较教育的研究具有国际性和跨国性。
第四、比较教育以整个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
2.简述比较教育的使命和任务。
比较教育的三大使命是:科学的使命、人文的使命和决策的使命。
五大任务是:(1)了解别国的教育
(2)认识本国的教育
(3)认识教育的规律(4)推动教育改革 (5)
增进国际理解与合作
3.学习比较教育有什么意义?
(1)增长教育知识(2)学习别国经验(3)形成教育观念
4.比较教育蓬勃发展时期表现出哪些特点?
研究规模迅速扩大,地方和国际性比较教育团体涌现,研究成果影响巨大,研究方法多种多样。
5. “比较教育”至今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1)比较教育的“史前期”。(2)比较教育领域的创建时期。(3)比较教育的学科建制时期。(4)比较教育的蓬勃发展时期。(5)教育的泛化发展时期。
三、论述题(30 分)
1.谈谈如何理解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应对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迫切需要。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21 世纪的中国要致力于“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既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它是由社会内部活力与社会外部条件共同作用下激发的社会改造运动。学习型社会中存在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这一对基本关系,认清这一基本关系对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意义重大。一、终身教育的提出与发展 1965 年,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推展委员会”上提出的“终身教育”议案获得通过,“终身教育”一词被正式启用。朗格让认为,数百年来把人生分为两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劳动是毫无根据的。教育应当是每个人一生的过程,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随时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1970 年朗格让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终身教育的观点,他指出“终身教育及教育这个词所包含的所有意义,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种范围,包括从生命运动的一开始到最后结束这段时间的不断发展,也包括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点与连续的各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而有机
的内在联系”。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富尔的报告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此书被认为是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它鲜明地提出“终身教育并不只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所根据的原则”。此书主张以终身教育理论作为各国制订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由此,终身教育由概念阶段开始向体系化的实践阶段迈进。二、终身学习的提出与发展 1976 年 11 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 19 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劝告》,其中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1994 年 11 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会议强调了终身学习对教育、政府和社会的影响,认为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 21 世纪生存,“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的生存概念”。并且此次会议对“终身学习”做出一个经典定义:“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地愉快地应用它们。”在实践中,许多国家以立法的形式保障了终身学习理念的推行。美国早在 1976 年就颁布实施了《终身学习法》,日本也于 1990 年颁布了《终生学习振兴法》。各国将终身学习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无不表明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个人和社会的重大意义。三、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在学习型社会中的关系笔者认为,学习型社会是以全民终身学习为内在动力,终身教育体系为外在支撑,以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为基本载体而构成的社会,旨在促进社会成员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所在,二者有机联结在学习型社会之中。(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具有相同的理念和目标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在理念上突破了一次性教育与学习而终身受用的传统观点,扩展了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的时空范畴,将教育与学习贯穿于人的生命周期。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置身于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之中,过去那种人为的将人生分割为学习期、工作期和离退休期的做法显得与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格格不入。为了不被时代的浪潮湮没,人们必须保持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的连续性。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二者均指向学习型社会的构成,使个体在学习型社会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接受教育,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追求物质享受上升到追求生命的真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终身教育强调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将教育活动贯穿人的一生,而“教育”之概念一般是从国家、社会、施教机构、施教者的立场出发。终身学习从学习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学习者持续一生的学习追求,而“学习”之概念主要是从个体学习者的立场出发。终身教育侧重于构建一个使学习者终身受到教育的体系,保障社会成员的各种学习需求无障碍的实现和满足,它强调从社会层面保障学习型社会的实现,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终身学习侧重于个体学习权利和发展权利的实现,它是一个个体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目标、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它强调从个体层面推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三)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相辅相成,有机联结于学习型社会之中一方面,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得以存在的基石。有学者说:“学习是生物有机体的生存与进化所必需的本质的活动。”学习是一种自主性活动,只有当个体有学习的热情,才会去选择教育的种类、方式,并且使教育的功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因此,只有当个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终身教育体系才有其存在的必要。另一方面,终身教育是终身学习的支持系统。人的一切活动都应纳入人类社会的范畴之中,人的学习活动同样离不开社会系统的影响和支持,尤其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学习活动更需要完备的教育体系来支撑。因此,没有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总而言之,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在学习型社会中有机统一起来,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内在发展动力,终身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外在保障体系,二者应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共同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形考 2 信息未标记标记试题信息文本一、选择题(每题 2.5 分,共 20 分)
试题 1 正文 1.【选择题】美国教育行政制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高度的
。选择一项:A.全国统一 B.地方分权 C.自治 D.民主统一
正确答案是 :地方分权 试题 2 正文 2. 【选择题】目前,英国实行
年义务教育。选择一项:A.10B.11C.12D.13
正确答案是 :11 试题 3 正文 3.【选择题】法国是个政教分离主义的国家,国立学校都是
学校,不允许进行任何宗教教育。选择一项:A.宗教 B.国立 C.私立 D.世俗
正确答案是 :世俗 试题 4 正文 4.【选择题】到了 1900 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根据不平等《
》,日本得到中国的赔款共计 2.3 亿两白银。选择一项:A.尼布楚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是 :马关条约 试题 5 错误得分 0.00/2.50 分未标记标记试题试题正文 5.【选择题】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以杜威为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一度成为美国众多初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依据,许多美国初等学校按照杜威的“
”来编制和安排初等学校的课程、编制课程计划。选择一项:A.实用主义 B.儿童中心论 C.儿童中心说 D.教育即生活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 :儿童中心论 试题 6 正文 6.【选择题】1944 年,英国设立了
考试来控制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衔接,这使得英国各地区的初等学校课程标准大体上一致。选择一项:A.11 岁 B.12 岁C.13 岁 D.14 岁
正确答案是 :11 岁 试题 7 正文 7.【选择题】现行的法国初等学校课程主要是 1985 年所颁布的全国小学教育计划所规定的,共 7 门:法语、数学、科学与技术、历史与地理、
、艺术、体育。选择一项:A.道德教育 B.国民教育 C.公民教育 D.心理教育
正确答案是 :公民教育
试题 8 正文 8.【选择题】日本初等学校课程实行的是
的课程标准,由文部省制定和颁布初等学校的课程标准。选择一项:A.地方分权 B.全国统一 C.省部统一 D.省部统一
正确答案是 :全国统一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1.简述美国全国教育学会对小学教育目的的概括。
答: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曾将小学教育目的概括为:?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 发展儿童有效的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发展儿童民主的生活价值;发展儿童的创造性能力。
2.简述英国幼儿学校的教育目标。
答:锻炼幼儿的体格、造就良好的习惯,发展幼儿的个性、训练幼儿说话和听话的能力、提供活动和游戏的机会, 认识较多的事物,以增进其生活知能。
3.简述英国小学教育目标。
答:发展儿童身心健康、陶冶儿童优良行为、增进儿童对环境的认识与爱好; 造就儿童正确的观察能力、指导儿童正当的课余活动、激发儿童养成科学的态度与精神。
4.简述美国的儿童中心课程编制方式。
答:这种编制课程的方式主要是以儿童的能力、兴趣及需要为中心来计划学习的活动, 注重在各种社会实际活动中造就儿童的能力与个性。虽然在所设的课程上与学科中心 课程相似,但它的教学目标更为广泛、教学组织方式不同。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和教 学方法,由教师自己创造,书本教财和教具的使用也都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定, 一般采用活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因此,又称为“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 。
5.影响初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因素有哪些
答:社会发展; 文化、教育传统; 教师;课程改革政策。
三、论述题(30 分)
1.举例说明各国初等学校课程内容改革的共同趋势。
答:一、加强科学技术的启蒙教育:1984 年第 39 界国际教育会议指出更新课程内容的 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的启蒙教育 ,并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进行科学技术启蒙应根据 科学技术的发展、儿童性格的全面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生活的需要。二是科学技术启 蒙应致力于发展儿童对科学的基本态度,如创造性、批判性、客观性和严格性,以及 使儿童获得从切身环境出发,与智力、体力发展相适应的基本科技概念、能力和技术, 例如观察、操作、测量、分类、探求、交流等。三是科学启蒙教育应当强调促进儿童 与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建设性的相互影响,造就所有学生对待科学技术的积 极性,使儿童具有对新技术和科学利用于社会的知识,造就学生对待自然和对待科学 技术的情感和态度,为儿童走向未来的社会生活做预备。在科学课程的内容...
篇九:国家开放大学比较初等教育机考
开放大学电大《比较初等教育》大作业网考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考核方式:开放式大作业,学生撰写的大作业可采用学术论文,大作业按百分制批改,大作业总分为 100 分,占课程总成绩 50%。
学生自拟具体的题目,撰写大作业。联系实际、逻辑清晰、论述清楚、有理有据。
论文题目:《浅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摘要: : 全面深化改革,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第一任务,是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人民期待的重要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要求,推进教育现代化才是目的。
关键词: : 深化;培养;促进;综合改革全面发展
过去的教育改革为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提供了重要支持,推动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教育发展总体进入全球中等水平。但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改革同样进入攻坚期和 深水区,思想观念束缚、体制机制障碍、利益固化藩篱,形成多种问题倒通态势,若不深化综合改革,教育系统难以担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强调更加注重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今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仅要着力破除制约自身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而且还要与其他社会领域改革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教育治理能力提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 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 展; ; 通过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 ; 通过促进公平、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更好地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只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才能更好推进教育的现代化! ! 这就要求教育系统要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改革政府教育管理方式、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 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实现" "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这 — 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黑龙江优秀精神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探索和创建学校主导、家长和社区主动参与的新型德育协作机 制,着力构建符合国家要求具有龙江地域特色、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德育内容体系。切实改进体育工作,实施学生体质升级促进计划,进一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突出冰雪运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养成学生一辈子锻炼身体的习惯。加强美育工作,
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提高。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加强学生体育、美育体系,形成义务教育阶段多样化、高中阶段专项化、大学阶段专业化的体育艺术教育模式,建立完善符合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评价体系和保证艺体特色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推进课程改革,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具体化,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体现到课标、教材以及考试评价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高校课堂讲座、研讨会、报告会、论坛讲座及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络管理。加强党风麻政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二、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 是建立完善义务教育城乡 — 体化发展机制。逐步提高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整合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 工程、农村初中校舍工程和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资金,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坚持" " 倾斜薄弱、促进均衡" " 的原则,加快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面完成8 858 所农村中小学" " 小火炉" " 改造。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加快缩小校际、城乡和区域间的差别。推进学区制、联盟式、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改革,鼓励建立学校联盟,帮扶组建教育共同体,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综合有效治理择校热问题。开展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改革试验,探索推行教育质量监测 工作。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降低考试难度,扩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均衡配额到校比例。同时,要注重农民工子女教育,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二是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采取投入建设和购买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4 2014 年实现 90% 的义务教育学校接入宽带、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覆盖 50% 的义务教育学校班级、全省 50%的师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目标。以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 “龙学网" " 为依托,建设全省统一的优质教育资源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切实推进信息技术 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三是进一步加强助学工作。逐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在国家已经实现 90% 中职学生免费教育的基础上,力争到 5 2015 年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全部免费。完善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力争到 5 2015 年将学前教育资助比例提高到 15% 。继续实施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四是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推进依法治理违规收费、课业负担过重等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破解乱补课及择校难题,解决好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存在的大校型、大班额等 突出问题。
三、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 是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探索建立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深化农村学前教育投入体制改革。落实幼儿教 J J 师编制配备标准,健全公办园机构编制核定、补充制度。
加强对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实践的研究和指导,扭转" " 小学化" " 倾向。
二是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改革。系统总结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和成果,进 —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继续实施普通高中达标学校建设工程,建设全省普通高中网络课程及资源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深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完善考试、考核、评价三位一体的综合多元评价机制,按照教育部部署,在高校招生中逐步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研究制定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适当提高收费标准。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完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使职业院校符合条件毕业生进入更高层次学校学习。全面推进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 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着力培养现代职业农民。
四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快高校章程制定、核准工作,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高校分类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类评估标准和政策体系。坚持“引育并举" " ,重点引进、培育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教学与科研互动,扩大基础拔尖人才和各类卓越人才培养改革项目实施范围,稳步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深化高职招生考试改革,重点探索" " 文化素质+ + 职业技能 "" 的考试评价办法,为学生接受高等职 业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落实好国家关于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改革措施。推动高校协同创新,建设一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级协同创新培膏中心,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五是加强舆论引导,努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这既是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树立教育系统良好形象的现实需要。要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上下功夫。舆论氛围好不好,关键在引导。要更好地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激发正能量。准确解读教育改革政策措施,理性分析教育改革焦点难点,提高宣传报道的权威 性和公信力。要在扩大新闻宣传覆盖面上下功夫。建立覆盖报刊、广播、电视、新兴媒体在内的教育新闻宣传大格局。把网络舆论工作作为教育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发挥微博、微信、社交网络和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的独特优势,研究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让更多主流舆论和正面信息上网传播,营造良好网络舆论氛围。要在提高舆情应对能力上下功夫。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一定要按照" " 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 " 的要求,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尽早发出正面声音,争取第 — 落点。通过扎实 有效的舆论引导,最大限度凝聚改革的正能量。
总言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 赋予我们崇高的使命、重大的责任。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谱写教育改
革的新篇章,开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论文题目:《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 [ 摘要] ] 思想政治教育和激励理论的联系非常密切。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重视激励理论的运用及其功能的发挥,以此保证教育内容的全面展开,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本文在介绍激励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激励理论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 [ 关键词] ] 激励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 问题 :; 解决对策
[ [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 -
5918(2016)09 - -
0047 - -
02
激励指的就是组织行为中,行为主体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刺激变量的形式激发行为客体产生一定的内在动力,并且向着预期目标奋进的心理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激励能够预控人的行为, , 是激发人的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近些年来,激励理论在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其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知与精神境界,应用价值非常高。
一、激励理论内涵
激励主要就是利用外界目标设定、行为、语言等方式对行为主体进行刺激,充分挖掘其自身潜能, , 以此达到预设目标的过程。激励理论内容主 要包括以下几点: :
( ( 一) ) 双因素理论
激励 ——— 保健因素简称为双因素理论,其中激励因素指的就是和工作自身有关的一些内在激励要素,主要包括麦任、晋升、奖励、成就、认可等; ; 保健因素指的就是除了工作以外的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因素,通常情况下,保健因素均和工作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如制度、地位、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等。
( ( 二) )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指的就是人们对自身工作积极性的大小,其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工作满意程度高低。所以, , 期望理论更侧重于激励人们采取某种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主要为期望值、效价。期望值指的就是人们在付出某种努力 之后,最终可以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 效价指的就是人们对某一成果的偏好程度。
( ( 三) ) 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认为人们为了达到某一目标,经常会采取一些行动,而这些行动均会受到环境影响。当这些行动结果可以为人们带来积极作用的时候,这些行动还会再次出现; ; 当这些行动结果会为人们带来消极作用的时候,这些行动就会被削弱,甚至取代,这就是环境对行动的一种强化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激励理论的作用
( ( 一) ) 有助于引导学生行为走向
俗话说得好: :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具有进取心的人的共同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激励利 用的就是此特征,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使其树立坚定的信念,逐渐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并且使其自觉地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予以融合,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予以融合,将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社会目标予以融合,进而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 ( 二) ) 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潜能
就 有关研究显示,在激励不足的环境中,人的潜能只能发挥出一小部分,也就 20 - -
30% ,而在激励恰即 当的环境中,同样的人,其潜能可以发挥出很多部分,即 8O- -
9% ,甚至更多。由此可以看出,在激发人的潜能方面,激励发挥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激励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摆脱消极心理,并且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此转变学...
推荐访问:国家开放大学比较初等教育机考 初等教育 机考 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