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3篇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3篇

发布时间:2023-04-01 12:25:05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3篇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02020年最新修订版)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本单元安排了两个内容,分别是《感受生活中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3篇,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3篇

篇一: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0 2020 年最新修订版 )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本单元安排了两个内容, 分别是《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和《宪法是根本法》。主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法律,法律对于我们的作用,法律怎样规范我们的行为; 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我们要知道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要树立宪法权威。每一课后有活动园,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学目标:

 (1)、了解法律是什么,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2)、了解法律的作用有什么。

 教学重难点:

 了解《刑法》 和《民法》 的作用, 知道什么样的行为对应什么法律;知道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识法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请生说说我们每天要做的事,同学相互交流, 你每天干什么, 父母干些什么。思考:

 这些事和法律有关系吗? 引入新课:

 我们日常的这些活动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也要受法律的保护。

 二、新课教学 1、说说法律是什么? 法律是我们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它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法律规定的内容。

 在法律的规定下, 我们享有人身权、 财产权、 受教育权等权利; 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比如交通规则要遵守, 要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借人东西要还,要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3、说说法律和学校纪律的异同。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适时引导。小组派代表班上交流。

 三、拓展延伸,课后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 2、回到课前,我们每天的生活和哪些法律有关? 3、 采访家人或亲戚, 了解他们的工作中都涉及哪些法律, 下次课上交流。

 第二课时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请学生说说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其他同学听后做补充。

 二、新课学习:

 1、引入谈话: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 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所以, 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2、学习教材第五页,看看图画,了解生活中的法律。

 3、学习教材第六和第七页,了解《刑法》和《民法》的内容,知道《刑法》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了解《刑法》 的作用; 知道《民法》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了解民法的作用;知道除了《刑法》和《民法》之外,还有《行政法》,并引导学生了解《行政法》的作用。

 三、 完成教材第八页练习, 教师订正答案, 同桌检查完成情况, 教师巡视批改。

 四、拓展延伸,总结本课内容。

 通过采访同学和老师, 了解一下我们学校的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这些法律发挥了什么作用。

 说说我们了解了那些法律的内容,知道了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和法律有关。

 没有语言,人与人就不能顺畅沟通;没有规则,人与人就不能正常交往;同样,如果没有法律,人们的行为就没有了约束,我们的社会就会一片混乱,因此,法律的作用很大。

 五、继续学习 法律的作用有哪些?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1、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2、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3、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4、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后盾。

 六、分小组讨论教材内容。

 评判图画中人物的行为是否?为什么?请用法律的准则进行评判, 并为他们想出正确的办法。

 七、拓展延伸,课后小结。

 1、总结: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希望孩子们人人遵守法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组织一次“法律故事会”,讲一讲自己经历过的与法律有关的故事,并说说它带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课时 宪法是根本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宪法的作用;宪法的法律地位。

 2、能力目标:认识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3、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和维护国家安全。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简案:

 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板书)

 1、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板书)

 首先,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次,小组讨论,从那些方面来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学生感知:

 请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小字材料,说说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什么不同? 大家讨论后的出结论:

 (1)从宪法规定的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国家性质、 根本制度、 根本任务等。

 普通法律治规定国家生活中得某一方面的问题。

 (2)宪法的构成

 学生再讨论:

 P80 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它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力的? (3)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 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肃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以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板书)

 引导学生从教材图示中得出宪法所处的法律地位 做一做:宪法与普通法律得“母子”关系( 行政诉讼法、 行政法、 行政处罚法)

 (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

 ①宪法使其他法律得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各人的活动准则。

 (2)法律效率,指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 3、从宪法的制定、修改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严格

 总之, 从内容上看,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从效力看, 宪法具有最高得法律效力; 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 宪法比普通更为严格。

 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课题: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 5. 《国家机构有哪些》 (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职权。

 ②明确国家机构的产生及其各自职权范围。

 2. 能力目标 能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 能了解国家机关在维护人民当家做主中的作用。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对国家机关的认识,增强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 目标解读、 预习反馈 1. 导出新课, 解读《导学案》 的学习目标:

 (1)

 说说我们学校有哪些职能部门, 都担负着哪些职责。

 (2)

 活动园:

 看看哪些单位属于国家机构。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国家机构有哪些》 。

 通过本课学习, 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

 ①明确国家机构及其各自职权范围。

 ②能够结合案例分析国家机构的职权。

 2. 检查《课前预习案》 的“预习自测” 部分, 学生汇报。

 二、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1. 我国各国家机关的主要职权是什么? 2. 生活中经常与国家机关打交道的经历。

 3. 我们的日常生活能否离得开国家机关?

 小组内合作, 解决不了的问题, 老师精讲点拨。

 三、 精讲点拨、 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

 ㈠、学习“身边的国家机构” 1.课件出示第 42 页的活动园。

 交流:看看身边哪些单位属于国家机构。

 2.过渡:

 各国家机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让我们走近身边的国家机构, 来进一步了解这些机构。(课件出示了解国家机构。)

 3.出示第 43 页活动园。进一步了解所在地区的国家机构。

 总结:总体了解国家机构的概念和基本构架。

 ㈡、学习“国家机关的职权” 1.课件出示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简表,了解不同类型的国家机关及其职责。

 2.做一做 44 页活动园,加强认识。

 3.课件出示,进一步学习国家机构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一步了解它的四项权力。

 4.课件出示, 进一步学习国家机构的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及所属工作部门。

 5.课件出示, 进一步学习国家机构的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 ,以及我国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6.通过活动园,了解法院可以审理哪些类型的案件? 总结:

 通过学习,让我们真正了解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机构有哪些, 并且知道正是它们保障了我们的国家生活正常运转。并且知道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

 四、 当堂训练、 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 归纳总结、 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说说生活中我们与国家机关相互联系的具体事例。

 3.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3. 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②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 《课堂练习案》 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 目标解读、 预习反馈

 1、 导出新课, 解读《导学案》 的学习目标:

 (1)

 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群的图片。

 (2)

 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 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 。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 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2 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检查《课前预习案》 的“预习自测” 部分, 学生汇报。

 二、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小组内合作, 解决不了的问题, 老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第 23 页的知识窗。

 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 2、认识身份证。

 同学们, 在我们的生活中, 有一个小卡片, 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 那就是身份证。

 一: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公民身份证号码 二: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 18 位数字组成, 各有不同的含义: 第 1--6 位是地址码,7---14 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 位为顺序码,第 18 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 10,则用 x 代替。

 3、 三: 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

 (课件出示课本 25 页相关链接)

 4. 身份证用处知多少? 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 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在邮局邮寄物品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 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5.小结 小小卡片不仅作用大, 而且就号码一项也很有意思!

 同学们, 你们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哦。

 三、 精讲点拨、 学科建模 1.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2.“公民” 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

 3.公民身份证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 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 18 位数字组成, 各有不同的含义: 第 1--6 位是地址码,7---14 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 位为顺序码,第 18 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 10,则用 x 代替。

 4.身份证用处 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 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在邮局邮寄物品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 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四、 当堂训练、 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 归纳总结、 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 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 , 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3.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身为中国公民, 应该知道国家的建设成就。

 ②明白如果走出国门, 我们就是中国的名片, 要严于律己。

 ③知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知道自己应该为祖国做什么。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爱国热情,能自觉维护祖国形象。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 目标解读、 预习反馈

 1、 导出新课, 解读《导学案》 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能展现祖国建设成就的图片, 可以联系实际谈谈现在的科技发展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解读目标: 这一节课, 就让我们认识自己中国公民身份, 并了解我们祖国的建设成就, 而且一定要知道身为中国人, 我们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和自豪。

 2、 检查《课前预习案》 的“预习自测” 部分, 学生汇报。

 二、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小组内合作, 解决不了的问题, 老师精讲点拨。

 利用课件教学:

 1、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 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方面,中国 GDP 超 10 万亿美元, 是世界上 10 万亿俱乐部成员, 是日本 GDP 的 2 倍。

 高铁 2 万公里, 占世界 6 成。

 钢铁产量, 世界 16 亿吨, 中国占 8 亿吨; 中国高速公路 12 万公里,占世界的 52%, 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 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科技方面的成就:

 中国天眼, 世界最大的望远镜; 北斗卫星, 世界排名第二位; 神舟飞船, 载人航天; 我国

 是世界第三个把飞行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在太空进行试验; 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 计算能力世界第一。

 体育方面的成就: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 男足曾实现历史性突破, 闯入 2002 年韩/日世界杯赛; 跳水从梦之队时代到里约奥运会中国队的金牌第一的超级梦之队; 中国横扫世界乒坛; 中国女排东山再起, 两夺世界冠军, 更夺得了里约奥运会金这一些, 都是我们中国公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 看到这些成就, 你有什么感想。

 (激发民族自豪感...

篇二: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 法治 全册教学设计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教法 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学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具及学具准备 小品表演、案例搜集、了解有关法律的一些规定。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与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渴望平静、和和美美的生活,但社会生活并非如此。请欣赏

 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

 学生表演引言中的汪菁、杨依、王浩权利被侵害的三个片段。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面对这些情形,你觉得是继续忍受还是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呢? 学生讨论,分别发表意见,说出多种解决方案,如通过新闻媒体披露,运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解决;推举代表与对方交涉,协商解决;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把对方告上法庭,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生活中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法律保护” 二、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三、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

  (1)如何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 (2)说说我们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所享有的一些权利? (3)为什么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 (4)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正当权利的专门法律? 学生边看书,边把问题批在相关课文的上面,并将答案打记出来。

 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

 四、分组探究、展示交流:

 1、你说我说大家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权利,你还知道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1、政治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政治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等。

 2、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健康权、 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3、财产权利:个人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等。

 4、受教育权。

 5、司法保护权。

 2、根据引言部分所说的汪菁、杨依、王浩的情况,你认为他们分别可以怎样依法维权?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利用法律来进行维权主要依靠法律手段,通过执法机关来进行维权行动。(1)、汪菁案例解决的途径:上诉到工商部门、城

  管部门等,由他们出面进行依法取缔;去法院起诉,要求停止侵害,进行赔偿。(2)、杨依维权的途径:

 反映到卫生防疫部门,依法处罚小饭店;上诉到法院要求民事赔偿等。(3)、王浩可以拨打 110 报警,由公安部门配合抓获敲诈者。

 3、作为未成年人,一般会有哪些不法侵害发生?把你知道的案例与 大家分享。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未成年人的侵害有来自社会的,还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如:

 1、被社会青年敲诈勒索。

 2、被流氓或坏人殴打。

 3、被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等。

 4、被坏人抢夺钱财或被骗钱财。

 5、被家长或学校老师殴打、体罚。

 6、雇佣童工。7、有些娱乐场所、网吧引诱未成年人进入等。8、有些厂家、商家销售不合格食品. 4、你认为应如何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1、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

  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5、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少年犯罪的案例,谈谈怎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

 1、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板书设计 认识法律,懂法知法 教学反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见闻不断丰富,他们初步感受到法律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思维水平和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比较片面,忽略的法律的保障作用,缺乏法律意识。

 2 宪法是根本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法 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学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具及学具准备 幻灯片,情景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及设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

 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板书)

 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

 出示图片:打击犯罪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首先应该依据哪部法律?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出示图片:宪法 因为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根本问题。

 学生齐读教材中关于宪法第一条第一、第二款规定。

 教师:你还知道其他根本问题的相关内容吗? 活动一:知识抢答一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的权利;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

 (5)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它:公民有劳动的义务;有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6)国家的标志是什么?(国旗、国徽、国歌。)

 …… 教师作好各组抢答结果记录。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1982 年宪法是现行宪法,曾做过四次修订。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板书设计 树立宪法意识,知法懂法不犯法 教学反思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因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实施宪法目的是有效贯彻依法治国的原则,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要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所以在整个法制教育中,宪法教育居于核心地位。同时宪法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每位公民都有必要了解宪法、掌握宪法。

 3 公民意味着什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②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 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难点】懂得宪法和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树立宪法意识。

 教法 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学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具及学具准备 1.教师应就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专门的学习和了解。

 2.教师应当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民代表,并与其联系,争

  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及设计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群的图片。

 (2)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2、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第 23 页的知识窗。

 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 2、认识身份证。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小卡片,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那就是身份证。

 一: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

  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公民身份证号码 二: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 18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 1--6 位是地址码,7---14 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 位为顺序码,第 18 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 10,则用 x 代替。

 3、三: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课件出示课本 25 页相关链接)

 4.身份证用处知多少? 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

 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在邮局邮寄物品 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

 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板书设计 做合格公民,树立良好形象 教学反思 本课学习了怎样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包括两目:第一目“信守承诺 勇担过错,”第二目“自觉承担责任”。主要引导学生理解承担责任的两个方面要求:一方面,承诺就意味着责任,失信于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慎重许诺:另一方面,要只带有了过错,不应逃避或推卸责任,而应该主动承担自己的过错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觉承担责任的态度,知道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还需要做到自觉承担责任。

 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3、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初步建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构建法治意识 教法 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学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具及学具准备 1.教师应就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专门的学习和了解。

 2.教师应当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民代表,并与其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及设计 1、故事导入

  师:《闻鸡起舞》《中流击楫》 师:祖逖、刘琨的英勇行为让我们敬佩不已。

 同学们,你们已经年满十周岁了,相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你们长大了,长高了,也更加懂事了。你们有自己的道德要求,让“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成为你们的习惯,因为法律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师:这节法制课我们来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引导理解概念)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师总结解释概念。

 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权利的范畴 你们生活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中,每一个成年人都有责任保护你们。了解自己的权利,知道权利被侵害后如何保护自己,是十分必要的,相信学习了本课之后同学们会有所收获。

 师:描述案例 1 情景 课件演示《宪法》中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权利的条款。

 4、义务的范畴 说完了权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义务。请先看案例 2, 课件出示案例 2。

 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自由交流。

  师:义务是我们必须去做的事情,宪法中对公民的义务也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课件出示)指名读。

 5、知识拓展 不仅我们国内的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就是国际上也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来保护少年儿童的权利。

 课件出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名读。

 6、知识梳理 本节课我们学习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道了小学生也是公民,也具有和成年人一样的法律赋予的权利,就是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涉及保护我们少年儿童的法律还有很多很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等,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接触,希望法律改变你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做合格公民,做国人骄傲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们学习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道了小学生也是公民,也具有和成年人一样的法律赋予的权利,就是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涉及保护我们少年儿童的法律...

篇三: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课本内容及课本习题解析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第一课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课本内容解析:

 一、法律是什么? (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法律规定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同样规定了我们应履行遵守交通法规,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义务。

 (3)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二、生活与法律。

 (1)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在工厂里,道路上,超市内,学校中,处处可见法律的声音。

 (2)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监督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三、法律作用大。

 (1)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2)法律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是保护我们合法权益的坚强盾牌。在经济困难时,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

 (3)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课本习题解析:

 1、所以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P3)

 答:家庭:人格尊严权,隐私权等。

 学校:受教育权,隐私权,人格尊严权等。

 社会:姓名权,肖像权,出版自由权等。

 2、通过采访同学和老师了解一下,我们的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这些法律发挥了什么

 样的作用?(P8)

 答:《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教师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制度,维护教育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设。

 《教师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未成年人保护法》: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权利,实现“少年强则中国强”,从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

 3、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11)

 答:不认同,因为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勇敢的拿出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应当用法律手段维权,也不因不敢维权。

 4、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P11)

 答:做法:(1)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被迫辞职,可以要求公司支付其经济赔偿金。(2)可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3)拨打 122334 电话进行投诉,也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4)有欠条的或录音证据的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内容里涉及的工资数额。(5)可以寻求媒体帮助,报道此事。

 第二课

 宪法是根本法

 课本内容解析:

 一、感受宪法日 (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2)宪法规定的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还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

 (3)12 月 4 日为我国的宪法日,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根植于人心。

 (5)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国家。

 (6)通过国家宪法日,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做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二、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1)在法律体系中,宪法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3)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4)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规定公民履行的基本义务,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

 三、树立宪法权威 (1)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

 (2)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

 课本习题解析

 1、观察这张图片,从中你有什么样的发现?( P 17)

 答: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以上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的共同点是什么?这一规定反映了宪法与其他法律是什么关系?( P 18)

 答:共同点:都有写明是“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反映了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3、你对上面的观点有什么看法?你认为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权威呢?( P 20)

 答:赞同上述观点。做法:(1)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2)宣传宪法,以宪法为行为的最高准则;(3)自觉遵守宪法,依法行使宪法和正确享有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4)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利,同一切违宪行为作斗争。

 4、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你知道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自诞生之日起有哪些发展吗?( P 21 )

 答:原因:(1)树立宪法权威,推进依法治国。(2)增强宪法观念,形成宪法信仰。(3)强化宪法意识,培养宪法情感。(4)传播宪法理念,培育宪法文化。(5)有助于落实依宪治国,发挥宪法作用,维护宪法权威。

 发展:2018 年 3 月 11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宪法小知识

 1、我国现行宪法包括哪几个部分? 答: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2、谁有权修改宪法,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3、修改宪法需要几步?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唯一具有修改宪法职权的机关宪法修改的程序,包括:

 第 1 步:提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 1/5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第 2 步:通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2/3 以上的多数通过。

 第 3 步: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修改宪法职权,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修改。

 4、宪法为什么需要修改? 答:(1)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2)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在总体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我国宪法作出适当的修改。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第三课

 公民 意味 着什么

 课本内容解析

 一、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1、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2、公民的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志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中国公民具备法定条件可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二、认识居民身份证 1、身份证可以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

 2、身份证有很多用处,如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邮局邮寄物品等。

 3、警察依法查验身份证时,公民必须配合公民还需妥善保存身份证。

 三、我是中国公民。

 1、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这些成就离不开每个

 中国公民的共同努力。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2008 年成功举办第 29届夏季奥运会;在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时,也应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3、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课本习题解析

 1、想一想机场的边检处为什么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道?(P22)

 答:可以对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实施分区验放,并根据旅客群体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中国公民和外国人通道设置比例,在兼顾外国人通关需求的同时提高中外人员通关效率。

 2、结合“公民”一词的起源,谈谈你的认识。(p24)

 答:“公民”源于古希腊,但在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公民资格,而现在公民是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3、说一说,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P25)

 答:正面:国徽、国家名称、居民身份证字样、签发机关、有效期限。

 背面: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个人头像、公民身份号码;独一无二的信息是公民身份号码。

 4、你知道警察为什么要查验身份证吗?(P26)

 答:因为居民身份证是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唯一身份凭证,一旦丢失很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伪造从而达到各种非法目的。

 5、你知道护照上有哪些重要信息吗?(P30)

 答:姓名、出生地、年龄、性别、照片以及公安局编制的特别身份识别代码,还有证件办理和有效期及办理机关名称的。

 第四课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课本内容解析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3、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滥用权利。

 二、公民的基本义务

 1、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2、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我国积极推动国际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课本习题解析

 1、如何评价这三位同学的看法,如果你是林博远,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P34)

 答: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我们在享有自己权利的同时,也有不损害他人权利的义务。

 寻求居民委员会和物业的帮助。(答案不一)

 2、你怎么看待饭店工作人员和孙园爸爸的做法?如果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P36)

 答:饭店工作人员据开发票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孙园爸爸的做法是正确的,他维护了我国税法。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索要发票。

 3、从陆飞爸爸的成长经历中反映出他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履行哪些基本义务。(P37)

 答:基本权利:受教育权,劳动就业权,选举权。基本义务:依法服兵役。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

 第五课

 国家机构有哪些

 课本内容解析

 一、身边的国家机构 1、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通过国家机构实现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国家机构的保障。

 2、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单位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

 3、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前者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后者代表国家在所在区域内实行使职权。

 二、国家机关的职权 1、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他们在承载着自己独特功能的同时,彼此之间又有着严密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选举权、决定权和监督权。

 3、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在经济社会等领域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提供公共服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是国家的监察机关。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三、国家机关的产生 1、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

 3、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4、“一府一委两院”分别是指: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课本习题解析

 1、你还知道哪些行政机关?(P46)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人民政府是行政部门。

 我还知道的,行政机关有中央人民政府及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全国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

 2、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P48)

 答:人大代表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民主选举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比如县级人大代表,乡镇级人大代表都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代表候选人得到了法定数量的选票即获...

推荐访问: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上册 人教版 法治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