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2023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8篇

2023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8篇

发布时间:2023-04-02 17:35:20

2022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8篇2022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考前回扣课标九年级上册核心考点梳理 目录CONTENTS01 主题脉略02 时空历史03 核心考点04 素养提升05 预测专练 01P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8篇,供大家参考。

2022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8篇

篇一:2022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回扣课标九年级上册核心考点梳理

 目录CONTENTS01

 主题脉略02

  时空历史03

 核心考点04

 素养提升05

  预测专练

 01Part主题脉略

 杰世界近代史主题脉略阶段划分(一)14世纪——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人文主义的复兴。(二)17世纪——18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人文主义的发展。(三)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后期:蒸汽时代: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四)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对应明朝)(对应清朝前期)(对应清到两次鸦片战争)(对应鸦片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总特征政治史: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美→法→德),社会主义运动;经济史: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新→殖→工→二)思想文化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文学、美术、音乐的成就。

 年代朝代文化14世纪 1765年工业革命1871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巴黎公社)资本主义萌芽马克思主义诞生;1775-1781美国独立战争及建国;1789-1815法国大革命一战;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达尔文进化论;1917年十月革命工业革命使英成“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场手工业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经济政治帝国主义(私人垄断);“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1640-168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代议制;1861美国内战、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日本明治维新、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凡-华体系列宁主义自由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明清晚清清及民国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近代史是以人类曲折、多样化地发展近代化的历史,也是人类由分散到整体的历史。

 02Part时空历史

 14世纪中叶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15世纪末17世纪 18世纪60年代18世纪末19世纪初1848年 1857年 1861年 1868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日本明治维新开始思想文化资本主义制度政治经济文艺复兴兴起新航路开辟开始英国工业革命开始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拉美独立运动扩展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初步确立时空坐标

 03Part核心考点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垦殖运动的发展社会发展庄园的衰落和瓦解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出现富裕农民成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农村 )推 推 动租地农场 的出现手工工场 由分散到集中市民阶层 形成( 城市 )资本主义萌芽新的阶级力量文艺复兴运动思想文化促进考点一 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课标要求

 文艺复兴背景方式性质代表人物影响考点二 文艺复兴14世纪-16世纪(1)经济:14世纪,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原因);(2)思想: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3)文化: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1)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2)打击了罗马教会和封建统治,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有继承和创新)资产阶级兴起的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课标要求文艺复兴的先驱,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文学三杰”:

 但丁、 彼特拉克、薄伽丘“美术三杰”:达 · 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原因人物意义考点三 新航路开辟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黄金)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传统商路,导致贸易受阻。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③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课标要求. 促进了物种的交换和文化的交流。

 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最早非洲、亚洲美洲17世纪 海上马车夫西荷法日不落帝国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 对欧洲: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与此同时欧洲文化也传到殖民地,对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世界:促进了全球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加速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有助于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大变革的时代。考点四 早期殖民掠夺16世纪~19世纪中期课标要求 知道“三角贸易”, ,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原因经过意义课标要求考点五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1640~1688年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对世界: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通过 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目的特点意义课标要求考点六 《权利法案》1689年通过 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限制国王的权力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a.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b.政治体制由专制走向民主;英国社会由“人治”走向“法治”。

 原因经过意义课标要求考点七 美国的独立1775-1783年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世界:对欧洲、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 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内容地位意义课标要求考点八 《独立宣言》1787年a.阐述自由、民主、平等的原则,生命、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b.谴责英国殖民统治的罪恶;c.宣告北美殖民地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 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标志着美国诞生局限性:没有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内容地位意义课标要求考点九 《1787年宪法》1776年7月4日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 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a.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b.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c.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美国:使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巩固了北美独立战争的成果,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世界:它所创立的总统制共和政体、分权制衡原则,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原因经过意义课标要求考点十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1789年7月14日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基础: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规模最大、革命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对法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对欧洲: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2.《人权宣言》(1)时间:(2)制定机构:(3)主要内容: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4)意义:用法律形式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1789年制宪议会3.《拿破仑法典》(1)时间:(2)地位:(3)影响:a.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打击封建势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1804年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4.拿破仑帝国(1)夺取政权:(2)内外政策对内:1804年,制定《拿破仑法典》对外:大败反法联盟(3)称帝: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组成新的政府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拿破仑加冕称帝(4)影响:前期: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促进了欧洲的进步。后期: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具有侵略性质,引起人民的反抗。

 背景发明意义课标要求考点十一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2)市场需求: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3)资本条件: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4)劳动力:圈地运动和农业经营商业化,城市出现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学习科学家们勇于创新、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 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应坚持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标志内容意义课标要求考点十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取代。b.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c.号召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实践: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运动 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04Part核心素养

 革命名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根本原因导火线时间开始标志领导力量领导机构杰出人物国王转折点封建专制统治(斯图亚特王朝)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波旁王朝)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苏格兰人民起义波士顿倾茶事件三级会议的召开1640——1688 1775——1783 1789——1794议会的召开来克星顿的枪声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资产阶级英国议会北美大陆会议 法国制宪会议克伦威尔华盛顿罗伯斯庇尔、拿破仑查理一世 路易十六纳西比战役萨拉托加大捷素养提升

 革命名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特点战争性质颁布文献结束标志确立的政体共同点革命性、长期性、曲折性、不彻底性革命性革命性、彻底性资产阶级革命 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光荣革命签署《巴黎和约》 热月政变君主立宪制联邦制国家、总统制共和制共和制都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领导阶级以资产阶级为主,革命主力都是人民群众过程都曲折,但最终都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都颁布了法律性文件来巩固政权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额障碍,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素养提升

 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及理论名称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马克思主义兴起时间14世纪-17世纪 18世纪 1848年兴起地点及范围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以 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核心思想或内容提倡、 和 ,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 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意大利法国人文主义自由 平等 民主理性科学社会主义素养提升

 杰名称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马克思主义性质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代表人物及作品或主张但丁《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提倡分权制衡)马克思、恩格斯《 》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 。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运动蓬勃发展起来。资产阶级神曲蒙娜丽莎共产党宣言理论准备社会主义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关系素养提升

 名称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马克思主义启示①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②思想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思想理论发展。文艺复兴(人性):使人类从神权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启蒙运动(理性):使人类从神权、封建王权中解放出来素养提升

 新中国成立俄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素养提升

 素养提升

篇二:2022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改革专题

 一、中国古代的改革

 1 1 、商鞅变法 (1)战国时期,各国先后实行了变法。其中以秦国的 商鞅变法 效果最为显著。

 (2)公元前 356 年, 秦孝公任用 商鞅主持变法。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

 (4)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2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政权是 鲜卑族建立的。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1 1 )迁都洛阳,接受汉族文化;(2 2 )、说汉话、穿汉服、用汉姓、与汉人通婚等。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二 、改革开放 (1 1 )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 2 )8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主要内容:

  思想上:会议 确定了解放思想

 、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上:

 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组织上:会议 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

 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

 农村改革 :

  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6 6 )城市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增强企业活力。

 (7 7 )对外开放:

 1980 年,我国在广东的 深圳

 、

 珠海 、

 汕头 和福建的 厦门 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8 年,又增设了 海南经济特区。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经济特区意义: 经济特区的设立,

 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请比较

  1935 年

 遵义会议

 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78 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2 年

 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 1987 年

 中共十三大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92 年

 中共十四大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97 年

 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 年

  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的指导思想

 2012 年

  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 年

  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外国的改革

 1 1 、日本:

 大化改新

 7 世纪中期, 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参照 我国隋唐时期的制度实行改革。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明治维新

  (1)1868 年,日本 明治天皇颁布革新诏书,实行改革,史称“ 明治维新 ”。

 (2)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上“ 殖产兴业 ”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③军事上,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④社会生活方面,提倡“ 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

 (3)性质:日本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4)历史意义: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2 2 、俄国

 (1 1 )材料:农奴成为自由人,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以上材料出自 俄国农奴制改革{ { 俄国 1 1861 年改革} }

 俄国农奴制改革

 1 1861 年,俄国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 签署了 废除农奴制 的法令。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历史意义,评价:

 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是 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 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 2 )材料: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 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列宁认为错了的指的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列宁纠正错误采取的是:

 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时间:1 1921 年

  人物:

 列宁

 特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和意义:

 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

  联盟, 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3 3 、美国:

 罗斯福新 政:

 (1)为了对付 1929—1933 年的 经济危机,美国总统 罗斯福实行 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最显著特点是: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

 (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颁布。

 《全国工业复兴法》。

 (4)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及评价:

 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美国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对古今中外改革的认识: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基本国情;改革者要有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

 二、革命专题

 一、资产阶级革命

 1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 :

 “凡未经议会允许,国王不得维持常备军;凡未经议会允许,国王不得加税-------” (1)、以上内容出自那一历史事件中的什么法案? 答:以上内容出自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权利法案》

  (2)、该法案制定的目的是什么?该国成为什么制度的资本主义国家? 答:为了 限制国王的权力;成为 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0 1640 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 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2 、美国独立战争

 材料:“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殖民地从

  此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同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1)以上内容出自那一历史事件中的什么文献? 答:出自 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独立宣言》 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波士顿倾茶事件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

 来克星顿枪声 美国诞生 :6 1776 年 年 7 7 月 月 4 4 日大陆会议 发表了《

 独立宣言

 》 》,标志着 美国诞生 ;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萨拉托加大捷

 7 1787 年美国宪法:

 1787 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规定美国为立法,行政,司法 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 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

 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1)美国独立战争 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 性质);(2)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3)确立了比较民主的政治制度,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3 3 、法国大革命

 材料:宣扬天赋人权,提出“在权利方面,人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强调人权、法治和比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权。

 以上材料出自法国大革命中, 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名称是《 人权宣言

 》 法国大革命开始时间:9 1789 年 法国大革命开始标志:巴黎人民攻占( 巴士底狱

  )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著名人物:拿破仑及《拿破仑法典》 4 4 、 美国内战(美国南北战争)( 1861 —5 1865 年) )

 南北方矛盾焦点:

 黑人奴隶制的存废

 导火索 :林肯当选总统

 转折点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意义 :。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5 5 、

 辛亥革命(1 1911 年)

 领导者 :孙中山

 5 1905 年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提出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的革命纲领。

 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即()

 民族)( 民权)( 民生

 )

  革命首义:

 武昌起义 评价: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二、社会主义革命

 1 1 、俄国十月革命

 背景:一战对俄国的影响;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领袖:

 列宁

 时间:7 1917 年 11 月 6 日 地点:彼得格勒

 革命象征 :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

 革命道路: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 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爱国运动

 (9 1919 年 年 5 5 月 月 4 4 日)

 胜利的标志 :9 1949 年 年 0 10 月 月 1 1 日新中国的成立( ( 开国大典) )

 领袖:

 毛泽东

  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 1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 1921 年

 上海

 中共一大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

 (2 2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3 3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 4 )遵义会议

 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5 5 )红军长征(4 1934 年 年 0 10 月- -6 1936 年 年 0 10 月)

 结束标志:

 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意义: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6 6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

 )

 彭德怀

 百团大战(敌后战场)

 )

 (7 7 )解放战争: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战略进攻的序幕 大决战(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解放东北)

 淮海战役(歼敌最多,直接威胁南京)

  平津战役(解放华北,北平和平解放)

 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1)新中国的成立,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 2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3)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国际意义:(2)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三、思想文化专题

 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1、春秋晚期的

 孔子

 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思想的核心是

 “

 仁

 ”

 。孔子的学生们追忆孔子日常教诲和生活行为,整理成一部语录体书,称作《

 论语

 》 》。后来,在汉武帝 “

 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后,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2、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 韩非,他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 提” 倡“法治”。他提出建立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的法治主张符合我们今天依法治国的理念;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朝就是采用法家思想治国)

 3.道家的创始人是 老子,他认为我们应顺其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转化。(体现这一思想的例子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他的政治主张是 无为而治,著作是《 道德经》。

  4.墨家的创始人是 墨子,他主张“ 兼爱”、“” 非攻”。

 5.法家的代表人是 韩非,他主张 以法治国,提出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

 6、我们对待传统思想文化的态度? 答:”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的继承。

 二、

 文艺复兴

 1、时间:14—16 世纪

 2、地点:首先兴起于意大利 3、性质:

 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4、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5、代表人物 :(1 1 )被称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是 但丁,代表作是 《神曲》。

 (2)

 达. . 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是《 蒙娜丽莎

 》和 《最后的晚餐

 》。

  (3)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 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他的悲剧作品。

 代表作《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充分体现了 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6、历史意义 :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三、 启蒙运动 1、时间:17-18 世纪, 2、地点:法国把启蒙运动推向了高峰。

 3、核心思想 :自由和平等(理性主义)

 4、代表人物:

  (1)、法国启蒙思想家最杰出的代表是 伏尔泰,他提倡 自由和平等 。他的思想体现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里。

  (2)、法国启蒙思想 孟德斯鸠提出了 三权分立学说。美国《1787 年合众国宪法》率先践行了他的思想。

 5、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近代人类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四、 新文化运动

 1 1 、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

篇三:2022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p>

 中考历史常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 “ 之最 ” 类

 * 元谋人是已知的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170 万年前)。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粟的国家(半坡氏族)。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河姆渡氏族)。

 * 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商朝后期)。

 * 中国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 张衡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比西方早 1700 年)

 * 华佗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麻沸散)。

 * 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准确到小数点以后的七位数字(比欧洲早 1100 年)

 *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北魏时期)

 * 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安济桥(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 《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唐朝 868 年)

 *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写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 800 年。

 * 甘肃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 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华、富庶和文明的城市。

 * 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 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 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 400 年。

 * 郭守敬编成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 300 年。

 * 陆游是我国古代作品流传最多的诗人(南宋)。

 2

 *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 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著作(明朝)。

 * 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正式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1689 年,康熙)

 * 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元末明初)。

 * 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陈胜、吴广,公元前 209 年)。

 * 司马迁的《史记》是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 “ 开始 ” 类

 3

 * 洋务派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李鸿章开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1872 年)

 * 第一个夺得在中国投资修铁路的国家:法国(1885 年)

 * 第一任台湾巡抚:刘铭传(1885 年)

 * 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孙中ft建立的兴中会(1894 年)

 * 近代第一个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同顽固派论战。

 * 中国建立的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1898 年)

 * 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1905 年)。

 * 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孙中ft(1912 年)

 * 在中国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李大钊(1918 年)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党的成立(1921 年)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中共二大(1922 年)

 *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 年)

 *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南昌起义(1927 年)

 *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也根据地(1927 年)

 *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人大会:在瑞金召开(1931 年)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电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村政策问题的会议:遵义会议(1935 年)

 * 抗日战争开始以来的首个大捷:平型关大捷(1937 年)

 * 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以五台ft为中心的晋察冀根据地(1938 年)。

 * 抗战开始后中国取得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1938 年)。

 *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中共七大(1945 年)

 * 奠定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建设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年)。

 * 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1954 年)

 * 中国第一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 年)

 4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 年)

 * 历史上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 年)

 * 我国,也是当今世界第一大水利工程:三峡工程。

 *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70 年)

 *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神舟五号(2003 年)。

 * 出现新中国历史上“第一”的城市;第一辆国产汽车产地:长春。第一个机床制造产地:沈阳。第一座长江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

 * 洋务派创办的:①第一个军事工业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1 年);②第一个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1872 年);③第一个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2 年)

 * 中国近代设立的第一所全国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

 *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1905 年)。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中共二大 (1922 年)。

 *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南昌起义(l927 年)。

 *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ft革命根据地(1928 年)。

 *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28 年)。

 * 抗战开始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1937 年)。

 *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1909 年)。

 * 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 1937-1945 年)。* 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四、 “ 标志 ” 类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鸦片战争。

 *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天京陷落。

 * 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总理衙门的建立。

 * 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辛丑条约》的签订。

 5

 * 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形成的标志:强学会的成立。

 *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的标志: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 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新青年》在上海创办。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五四运动。

 *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 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建立的标志: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上确立以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6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的标志: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标志:1895 年《马关条约》的签订。

 * 1895 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标志着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 1901 年《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开始: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1915 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1919 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个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1927 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①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②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失败。

 *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标志: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 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标志:1936 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1937 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 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 年 8 月 15 日)。

 * 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1946 年):①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②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开始。

 * 1947 年 6 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ft:标志着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开始。

 * 南京国民政府的各类标志:①国民党专政建立的标志:1927 年 8 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②国民党专政覆灭的标志:1949 年 4 月,解放军占领南京。

 * 京张铁路的全线通车,标志着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通车。

 * 新中国成立的标志:①中国开始历史新纪元的标志;②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1956 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1

  * 1952 年土地改革完成:标志着两千多年封建剥削制度的废除。

 *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粉碎“四人帮”(1976 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小学奥数辅导 35 个专题汇总

 1. 和差倍问题

  2. 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 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 植树问题

  5. 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 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 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在直线或者不封闭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 基本类型 的曲线上植树,两端的曲线上植树,两 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 封闭曲线上 都植树 棵数=段数+1 基本公式 棵距×段数=总长 端都不植树 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 植树 棵数=段数 棵距×段数=总长 植树 关键问题 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已知条件 公式适用范围 和差问题 几个数的和与差 和倍问题 几个数的和与倍数 差倍问题 几个数的差与倍数 已知 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 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 公式 和-较小数=较大数 ②(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 关键问题 和与差 求出同一条件下的 和与倍数 差与倍数

 2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3

  6. 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 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 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篇四:2022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2022 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初中历史常用的认识及启示类问题答题小汇总(精编)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初中历史常用的认识及启示类问题答题小汇总(精编)一、启示和认识类问题的解答:首先是说明你认识到什么道理 (成功的原因或失败的原因, 概括性的结论),然后是说明我们应该怎么做。在此列举几种问题的启示类答题方式:1 1 、民族关系类问题:

 加强民族团结,树立民族平等意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安定,才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2 、经济发展和改革类问题:①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②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④改革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⑤改革要切实维护人民利益,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⑥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和守旧势力作斗争。

 3 、中外关系、世界大战和国际冲突问题:①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②国家之间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国际冲突尽可能以和平手段协商解决;

 ③中国要重视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发展国防力量,做好事态进一步发展的准备④国家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损,要加强合作,互利共赢;⑤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

 4 、世界大战与维护和平问题:①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②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③国家之间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国际冲突尽可能以和平手段协商解决;④热爱和平,反对战争;⑤发展中国家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才能维护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

 5:

 、科技类问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国家要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创新能力;

 6:

 、从个人角度谈认识:

 要刻苦学习,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为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7.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说明的问题: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③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④我们也要有爱国之志和报国之行,为国家富强而奋斗。

 8 、中共开辟民主革命道路的启示:

 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要勇于改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要真正维护人民利益9 9 、从两次国共合作中得出的认识:①国共双方的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作,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②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力量,坚持以斗争求团结;③国共两党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二、常见问题提示:1 1: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2 2: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

 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3 3:

 、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4 4 、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5 5 、劝戒日本“ “ 历史不容忘却 ” ” 、“ “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 ” :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6 6:

 、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7 7:

 、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

 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9 9:

 、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

 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10 、对台湾问题的看法: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1 11 、如何巩固和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地位:(1)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独立完整。(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3)适应世界潮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科技迅速发展。(4)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加强同世界各国联系,提高国际影响等。12 、日本学习中国和西方进行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13、面对战争的悲惨和血腥的启示及人类该如何制止战争,维护和平:、面对战争的悲惨和血腥的启示及人类该如何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4 14 、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

 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也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5 15 、对历史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并存的局面认识:两种社会制度是可以合作共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我们应防止资本主义的 “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建设应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6 16:

 、罗斯福新政的启示:

 “新政”是一次创新。它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借鉴。

 7 17 、罗斯福新政对当今经济活动的启示:

 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证经济的均衡发展。18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1)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政通人和,经济发展。(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19、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经验启迪联合国应如何去应对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经验启迪联合国应如何去应对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各国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20 、欧盟成立的启示: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 实现“双赢”和“多赢”。21 、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1)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2 、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感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树立崇尚科学为

 荣的思想;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破坏,我们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等等。23:

 、理想中的世界格局:

 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联合国在世界上真正起到发展经济、促进和平的作用;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所有国家、民族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相同的地位和权利;世界人民和平共处,谈判成为解决一切争端的唯一方法;人类不再有战争,让世界充满爱。24 、全球化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市场经济不成熟,加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制约,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25 .二战结束至今,未曾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国际合作组织的作用。(2)二战的惨痛的教训。(3)世界经济全球化(4)和平力量的增长。(5)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篇五:2022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2022 年九年级中考历史【 世界历史 】

 复习 纲要 1、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尼罗河)、古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古印度(印度河)、古中国(黄河)——大河流域文明。

 2、古埃及文明象征:狮身人面像、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

 3、古巴比伦文明象征:《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4、古印度文明象征: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 5、《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意义: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6、《汉谟拉比法典》——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7、古代印度达到鼎盛:孔雀王朝统治时期(阿育王)。

 8、国王、官吏属于种姓制度的刹帝利这一等级。

 9、佛教创立:公元前 6 世纪, 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 创立,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10、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

 11、希腊城邦特点是“小国寡民”;斯巴达(军事化)是最大的城邦。

 12、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13、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14、雅典的民主政治: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有权利参与国家事务。(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15、亚历山大的贡献: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16、亚历山大东征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17、古代世界交往的方式有哪两种? ①暴力冲突:亚历山大东征、布匿战争、希波战争等 ②和平交往:丝绸之路、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等 18、罗马城邦决策权掌握在 元老院 手中,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

 19、公元前 2 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20、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1、2 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22、希腊建筑艺术:雅典帕特农神庙。

 23、《 十二铜表法 》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4、公历的缘起: 凯撒 发明“ 儒略历 ”。

 25、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亚里士多德。

 26、《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7、基督教的兴起:1 世纪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耶稣是“救世主”。经典《圣经》

 28、封君与封臣——(采邑改革/查理﹒马特改革)——形成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

  2 的附庸)克洛维皈依了 基督教 ,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查理曼帝国考点:

 查理实行鼓励 基督教 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贡献“ 什一税 ”。

 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 法兰西 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29、市民阶级形成,随着发展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30、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31、拜占庭帝国考点 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民法大全》。

 9 世纪以后,西欧封建主组建 十字军 东征拜占庭。

 1453 年, 奥斯曼土耳其 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帝国影响: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为后来西欧的 文艺复兴 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32、大化改新 (1)改革者:孝德天皇(2)时间:646 年开始。(3)影响: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阿拉伯考点:

 33、穆罕默德,于 7 世纪初创立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经典:《古兰经》 (1)和平使者:阿拉伯人。

 (2)阿拉伯帝国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3)阿拉伯文化:“ 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 智慧宫 ”《 天方夜谭 》(《一千零一夜》)《 医学集成 》和《医典》 (4)(读熟)影响: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35、西欧庄园考点:

 庄园特点:一个独立的 自给自足 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园法庭权利:有 司法 权。

 惩罚:手段通常是处以 罚金 ,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 佃户 的义务,无故缺席的佃户也会被罚款。

 审判:依据 习惯法 或村法, 佃户 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一、文艺复兴运动 实质: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3 核心思潮:人文主义

 代表人物:但丁、莎士比亚、达芬奇 (1)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代表作是《神曲》。

 (2)莎士比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代表作有《 哈姆雷特 》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3)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美术三杰”。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评价: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 资本主义 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探寻新航路 1.根本原因(读熟):欧洲 商品经济 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2.主要条件(读熟):欧洲地理学的发展(地圆学说的流行),中国人发明的 指南针 ,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欧洲 造船 技术取得重大 突破。

 3.主要代表 (1)迪亚士:发现了非洲的 好望角 。

 (2)达·伽马:到达 印度 西海岸。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4)麦哲伦:完成 环球航行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4.历史影响(死背):(1)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 商业联系 ,往来日益密切。(3)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逐步确立起来。(4)西欧国家从此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三、早期殖民掠夺 1、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2.“三角贸易” (1)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2)结果:种植园和黑奴贸易为 英国 带来了巨额利润。

 3.英国霸权:英国最终战胜荷兰和法国,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 日不落帝国 ”。

  四、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与恩格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 科学社会主义 三部分。

 2.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 马克思主义 的诞生。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专题一“三大早期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克伦威尔--护国主)

 4、法律文献: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机构:议会

  4 5、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6、开始标志:1640 年,召开新议会 7、处死的国王:查理一世。

  8、结束标志:1688 年光荣革命。

 9、特点:反复性、曲折性、不彻底。

 10、影响: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2、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3、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美国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2、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华盛顿--国父)。

 4、法律文献:《独立宣言》,颁布机构:大陆会议。

 5、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6、开始标志:1775 年 4 月,来克星顿的枪声。

 7、建国:1776 年 7 月 4 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国成立。

 8、建军:建立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9、转折:1777 年萨拉托加大捷。

 10、胜利:1781 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

 11、结束标志:1783 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2、特点:双重性,得到外国援助。

 13、1787 年宪法 颁布机构:制宪议会

 特点: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政体:联邦制共和国。

 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封建等级制度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罗伯斯庇尔)

 4、法律文献:《人权宣言》,颁布机构:制宪会议

 5、导火线:召开三级会议 6、开始标志: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攻占 巴士底狱 。

 7、1793 年,将国王 路易十六 送上断头台。

 8、革命高潮:以 罗伯斯庇尔 为首的雅各宾派打退了反法联军。

 9、特点: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革命 10、影响:1、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2、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3、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拿破仑贡献(评价):(1)建立了 法兰西第一帝国 。(2)颁布实施《 拿破仑法典 》,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3)多次打败欧洲的反法联盟,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三大早期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

 1、背景相同: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2、领导阶级相同:都是资产阶级领导。

 3、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4、结果相同: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5、意义相同: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5 三大早期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体现的共同趋势: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专题二“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中期。

  国家:英国(一枝独秀)

 能源:煤炭 核心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 主要成就: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斯蒂芬森发明火车机车;富尔顿发明汽船。

 交通运输成就:火车,汽船,铁路。

 结果: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 大工厂 所替代, 现代工厂 制度最终确立。

 进入时代: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核心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电气时代”) 能源:

 电、石油

 国家:美国和德国处于领先地位(遍地开花)

 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主要成就:电灯、电话、电报、汽车、飞机 交通运输成就:飞机、汽车。

  进入时代: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20 世纪 40、50 年代(二战)——至今

 国家:美国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能源:原子能、核能。

 核心标志:电子计算机 主要成就:人造卫星、空间站、航天飞机、电脑、网络、基因、克隆。

 进入时代:信息时代。

 科技革命的影响(死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破坏。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重环境的保护。

 九年级下册知识点简略 1、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 和 圣马丁

  2、印度民族女英雄--章西女王 3、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4、1861 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5、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焦点是奴隶制的废存问题。领导人:林肯。

 6、日本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使日本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行列。

 7、牛顿成就:发现 万有引力定律 、微积分、光学分析;科学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6 8、达尔文(英国):著有 《物种起源》 提出“ 进化论 ”观点。

 9、文学家:巴尔扎克(法国):

 《人间喜剧》 、《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10、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11、贝多芬(德国):《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成熟。

 12、梵高(荷兰):

 《向日葵》 、《夜间的咖啡馆》

 专题:“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德国、奥、意)和三国协约(英、法、俄)。

 三、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

 四、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

 五、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屠场”之称; 六、结束:1918 年 11 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七、性质: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 帝国主义 战争。

 八、影响: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是人类史上的一次空前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 1.开始标志: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交战双方:轴心国、反法西斯联盟 3.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4.转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5.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6.结束:①欧洲:1945 年 5 月 8 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②亚洲: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 2 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7.影响:二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警示: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世界格局 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冷战后:多极化趋势

篇六:2022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1 页 共 70 页 2022 年部编版历史中考考点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

 (一)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1. 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作用

 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内容:(1)周王根据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封依据)将 宗亲和

 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分封对象),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 诸侯国受封者还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 再分封(权利)

 (2)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义务)

 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作用: 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 稳定了政局, , 扩大了统治范围。

 2.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期的深远影响。

 1.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和孔子

 (1) 老子

 简介: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 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思想主张:认为人们应 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 对立面且 相互转化;政治主张:“ ②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可以太平。

 文化贡献:著有《》 老子》《道德经》>一书,成为道家经典。

 (2) 孔子

 简介:春秋后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1 主张:思想主张:核心思想是 仁;2 政治主张: 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能稳定。

 3.教育贡献:”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教学原则和方法。4.文化贡献: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如《春秋》。

 相关书籍: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 《论语》一书。

 评价: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2 2 )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六国,了解秦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 秦始皇

 简介:名嬴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首创了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 秦统一六国: :

 背景:客观上:连年战争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民希望结束战乱;主观上:商鞅变法使秦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

 秦朝建立:公元前 22 年,赢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

  第 2 页 共 70 页 局面,建立起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1)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内容: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 、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除西周分封制,实行 郡县制。

 郡县制的影响:使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利,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对当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对后世: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2) 巩固统一的措施

 目的: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措施:经济: 统一货币( ( 圆形方孔半两钱) ) 、度量衡,有利于经济发展; 文化: 统一文字( ( 小篆) ),有利于文化发展。

 交通: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 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 驰道) ),加强各地交通往来。

 军事:开凿灵渠,促进岭南地区开发: 北击匈奴,修长城(西起 临洮,东到 辽东),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影响: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概况:公元前 230 年至前 221 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

 3. 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 西汉建立

 西汉的建立:公元 20 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

 2. “文景之治”

 背景: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有所稳定。

 措施 (1) 轻徭薄赋: :进一步减轻赋税和瑶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2)发展生产:注重农业生产, 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3)宽减刑罚:重视“ 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4) 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表现: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大增,史称 “文景之治”。

 3.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背景:“文景之治”为巩固大一统奠定了物质基础。

 措施: (1)政治: 颁布“推思令”,削弱诸侯势力;削夺诸侯爵位; 建立刺史制度,强化地方监察。

 (2)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设立为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

 影响: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第 3 页 共 70 页 (3)经济: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统一铸造五铢钱 , 实行④盐铁官营、专卖;平抑物价。

 (4)外交:开辟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作用: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 鼎盛时期。

 4.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作用。

 2. 张骞通西域

 (1)丝绸之路形成:自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相互往来,日趋频繁而成。

 路线:从 长安穿过 河西走廊经 西域通往 中亚、西亚,再到 欧洲 。

 地位、作用:是 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外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意义:使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互通有无,共享人类文明成果,促进了双方的繁荣和发展。开放进取和积极地对外交流是大汉王朝的时代精神。

 (2)海上丝绸之路:向东:山东沿岸--黄海--朝鲜、日本;向南: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作用: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扩大了秦汉文化的影响,拓展了中国外交活动范围。

 (3) 西域都护的设置: 公元前 前 0 60 年设置,其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5.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开创了 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

 《史记》的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 黄帝到汉武帝时约 3000 年的史事,涉及帝王将相和下层人物。

 影响: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 1 、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

 隋的统一

 建立:581 年;建立者:隋文帝;都城:长安。

 统一:9 589 年, 隋文帝灭陈, 统一全国。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科举取士制度

 过程:隋文帝时,初步建立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创立 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作用: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大运河的开通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人物:605 年;隋炀帝 概况:大运河以 洛阳为中心,北抵 涿郡,南至 余杭,自北向南分为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作用: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 2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新盛的原因。

  第 4 页 共 70 页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简介:626 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 “贞观”他就是唐太宗,在位 20 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治国思想:

 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 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 知人善用(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以民为本. . 治国措施: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经济上: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以民为本的主要表现)。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西北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表现: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简介:唐玄宗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一系列改革,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治国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意文教,编修经籍;重用贤能。

 影响: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 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开元盛世”。

 唐朝兴盛的原因: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政治清明;人民辛勤劳动;重用人才和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3 3 、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

 民族政策: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唐蕃和亲:唐太宗时期将 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对外政策: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鉴真东渡:目的:到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主要贡献: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意义: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

 玄奘西行:目的:求取真经。主要贡献:回到长安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口述而成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意义: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

 4 4 、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经济的繁荣:

 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曲辕犁和筒车。

 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以丝织业工艺水平最高(如蜀锦);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如 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

 商业:都城 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开放的社会风气:

 特征:

 开放、兼容并包。

  第 5 页 共 70 页 表现: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显示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等活动(开放);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兼容并包)。

 多彩的文学艺术: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代表人物:李白(“诗仙”):诗歌飘逸洒脱,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杜甫(“诗圣”):诗风淳朴厚重,反映当时历史真情实况;白居易(“诗史”):

 (四)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 1 、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明朝的建立:1368 年初,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明成祖时迁都北京)他就是明成祖。

 朱元璋强化皇权:

 目的:强化皇权, 巩固统治。

 措施:改革官制。地方:分散行省权力: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 分封皇子为臣,监视地方,巩固皇室。中央:权分六部: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分散兵权:

 设立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兵权);设立 锦衣卫和东厂(明成祖),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改革科举制度(八股取士):

 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表现:内容的变化:命题以 “四书”“五经”为依据,答题必须以 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文体的变化:写 八股文。

 影响:

 禁锢思想,培养了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皇权专制的弊端:皇权极度膨胀,易形成暴政、腐败,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2 2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 倭斗争。

 郑和下西洋(友好交往):

 前提:明朝前期, 国 力 雄厚。

 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过程:1405——1433 年,郑和率船队 七下西洋,到过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意义: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戚继光抗倭(冲突):

 背景:明朝中后期,倭患危害严重。

 概况:戚继光临危受命,组建 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先在江浙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后到福建、广东抗倭;最终使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性质: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是一场 反侵略战争。

 评价: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 民族英雄。

 3 3 、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第 6 页 共 70 页 李自成起义:

 原因:根本原因:政治腐败,赋税繁重。

  直接原因:陕北连年灾荒,但官府催征如故。

 经过:口号:李自成率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 “均田免赋”的口号。

  建立政权:1644 年,李自成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结果:1644 年,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后起义被镇压,最终失败。

 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农民起义的打击。

 满族入主中原:

 满洲兴起:1616 年, 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5 年,皇太极 改族名为满洲;1636 年,改国号为清。

 清军入关: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满族入主中原。

 4 4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郑成功收复台湾(东南地区)

 :

 时间:1662 年 2 月。

 经过:先后攻占 赤崁城和台湾城。

 结果:被 荷兰殖民者占据了 38 年的 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 民族英雄。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683 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氏...

篇七:2022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题二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命题点 1 文字演变

 1.[传统文化](2020·安徽)下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B) 甲骨文 周代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A.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

 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 命题点 2 商鞅变法

 2.(2017·安徽)《史记》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B) 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命题点 3 百家争鸣

 3.(2021·安徽)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 (D) 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 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 4.(2019·安徽)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5.(2018·安徽)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D)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1.“它是商衰周兴的转折点,经此一战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建立的新王朝培育了后世中华民族的文明基础。”这段话中的“它”指的是 (C) A.涿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牧野之战 D.巨鹿之战 2.(2021·浙江高考改编)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B)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维持了西周四百余年的统治

 3.[图说历史]历史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记录着历史的光辉过去。右图为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之一的鸮尊,其造型构思奇巧、生动传神,是最早的鸟形酒器。因器身铭文“妇好”,被称为“妇好鸮尊”。此文物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 (D) A.提供了研究商代农业发展的实物史料 B.见证甲骨文造字方法和造字特点 C.说明商是我国最早实行分封制的朝代 D.突显商朝的青铜铸造业工艺高超 4.(2021·河南)甲骨文包含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A) 甲骨文

  对应汉字 王 臣 劓 刖 注:劓、刖,均为古代残酷的刑罚。

 A.政治状况 B.经济发展 C.科技进步 D.军队建设 5.(2021·山东潍坊)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C) A.祖先崇拜的消失 B.私有土地的出现 C.生产方式的变革 D.兼并战争的影响 6.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在下图中出现在 (A)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7.(2021·芜湖模拟)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周边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感。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等逐渐融入华夏族。这种现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B) A.诸侯纷争 B.民族交融 C.经济发展 D.百家争鸣 8.《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治秦,“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此举

 (C) A.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B.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打击了封建的守旧贵族 9.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 600 至公元前 300 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这一时期的中国 (C) A.儒学占据统治地位 B.佛教与道教在民间盛行 C.各种思想交错碰撞 D.思想领域实现高度统一 10.夏商周是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分封制。

 改正:“分封制”改为“禅让制” 【×】(2)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改正:“四羊方尊”改为“司母戊鼎(后母戊鼎)” 【×】(3)中国历史上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都发生在春秋时期。

 改正:“春秋时期”改为“战国时期” 【√】(4)韩非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改正: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平天下,以李冰为蜀守。冰壅江水作堋,穿二江成都中,双过郡下,以通舟船;因以溉灌诸郡。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唐)杜佑《通典》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壅江水”修建的工程名称,并概括其作用。

 工程:都江堰。作用:防洪,运输,灌溉,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

  材料二 秦孝公锐意改革秦国落后的局面,任用商鞅变法。商鞅认为按照当时的土地赋税制度,秦国的实力尚不能满足与列国竞争的需要。为此,商鞅变法规定:废除原来秦国传统的土地制度,重新规划丈量土地,依照土地数量交纳赋税;官府奴隶可以凭借耕织的成绩恢复平民的身份,不从事农业生产而变穷的人则要被罚为官奴婢。

 ——摘编自晁福林《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 (2)根据材料二,说出商鞅变法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变法内容的影响。

 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秦国较为落后,秦孝公锐意改革。影响: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使秦国国力增强,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从中总结秦国走向富强的原因。

 兴修水利工程,变法改革,国家重视农业发展,制定符合现实需要的农业政策等。(任答两点即可)

篇八:2022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必考知识点一、商鞅变法1、时间:公元前 356 年,支持者:秦孝公2、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容许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3、意义:

 通过变法,秦国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提高,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旳封建国家。二、 孔子及其重要奉献三、秦始皇巩固统一旳措施①政治上:②经济上:③文化上:④思想上:⑤军事上四、 张骞出使西域五、 隋朝大运河⑵、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旳主线目旳是: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在全国旳统治。⑶、隋开凿大运河旳 历史作用是:

 增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3、隋朝统一旳基本:

 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六、 科举制1、 时间:

 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渐完善了 科举制度。2、 目旳:

 巩固专制统治3、 作用:改善了用人制度、增进了教育和文学旳发展七、经济重心旳南移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经济重心旳南移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

 两宋时期,全国旳 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苏湖熟,天下足”旳谚语,表白 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旳粮仓。

 唐玄奘西行旳重要奉献:①西游天竺 ② 学习佛法 ③大唐西域记八、 郑和下西洋1、14—1433 年,明政府(明成祖)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旳广大海域之间,达到亚非三十多种国家,最远达到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旳壮举,比欧洲旳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50近年)。2、条件:①技术条件 ②政治条件 ③经济条件3、郑和下西洋旳目旳重要是:

 宣扬国威4、郑和下西洋与各国交往旳特点:

 和平交往,公平交易5 5 、郑和下西洋旳积极影响:① 扩大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②是世界航海史上 空前旳壮举③ 增进了南洋旳开发九、 洋务运动( 19 世纪 60 ― 90 年代)1 1 、性质:2 2 、主线目旳:维护清朝封建统治3 3 、内容:(1)60 年代标语:“ “ 自强” ”—发展 军事工业(2)70 年代标语:“ “ 求富” ”—发展 民用工业;海军和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4 4败 、洋务运动破产标志: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 5 5 、洋务运动破产旳因素:只引进先进旳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导致洋务运动失败十、国共十年对峙1 1 南昌起义 1.时间:1927、8、1 ;2 2 、意义:3 3 、遵义会议( 1935.1 ):

 意义

 十一、 土地改革1、背景:略3、内容: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旳土地所有制(改革后是农民旳土地私有制)4、意义:十二、 三大改造1、内容:

 2、方式:

 3、意义:十三、外交成就0 50 年代旳外交1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 12月周恩来初次提出①内容:②历史意义:2 2 、万隆会议:①性质:

 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办旳国际会议② 万隆方针:“ “ 求同存异” ”70 年代旳外交1. 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1 年,联合国 26 届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旳合法权利得到恢复。2 2 .中美关系1、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发展阶段。3.如何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见解:(答出1-2点即可)①加强合伙与交流②增强政治互信③增进经济合伙与共赢④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伙

 ⑤求同存异十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 12月 北京2、内容:

 指引思想,工作重心、战略决策。会议事实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旳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4、意义:

 伟大转折。十五、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目旳:

 以调动农民旳生产积极性,增进农村经济发展。2、内容:

 3、特点:

 4、意义:十六、 对外开放1、从 从 1980 年开始设立经济特区,(广州旳深圳、珠海、汕头,福建旳厦门)开始2、开放格局旳特点:

 3、经济特区设立旳意义:十七、 新航路旳开辟1 1 、主线因素:商品经济旳发展2 2 、新航路开辟

 3 、影响:十八、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 1 、因素:

 2 2 、过程:

 3 3 、法令文献:

 1689《权利法案》 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旳资产阶级专政。4 4 、影响:十九、 美国独立战争1 1 、因素:英国旳殖民统治已经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旳发展 2 2:

 、独立战争旳性质:

 3 3 、法令文献:

 1776. , 7,4《独立宣言》 4 4 、独立战争旳意义:二十、 工业革命 18世纪 60 年代-19世纪上半期 1 1 、工业革命一方面在英国开始旳因素:

 2 2 、重

 要发明发明:

 3 3 、工业革命影响:二十一、争 美国南北战争 1 1 、因素:奴隶制度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旳进一步发展。2 2 、性质:美国命 历史上旳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3 3 、重要旳法令 :》 ①《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②《宅地法》 4 4 、影响:二十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 P89-P97 )

 19 世纪下半期( 70 年代)- 20 世纪初1 1 、标志:二十三、 启蒙运动( P113-P115 )1 1 、时间:17-18 世纪 ,2 2等 、核心:自由平等 3 3 、代表人物:卢梭主、孟德斯鸠、伏尔泰 4 4 、性质:启蒙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5 5 、影响:启蒙运动不仅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旳思想武器二十四、 新经济政策(9 19 开始)1、背景:2、内容:

 容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3、特性评价:

 增进了俄国经济旳恢复和发展。二十五、 斯大林模式1、形成标志:

 1936 年苏联新宪法旳颁布2、特点:

 高度集中旳政治经济体制3、背景:4、影响:二十六、 巴黎和会及《凡尔赛和约》重要内容1、性质:议 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和重新划分殖民地旳会议 2、影响:

 重新构建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国际新秩序旳“凡尔赛体系” (欧亚非)。但这一体系对战败国旳解决极为苛刻,并没

 有从主线上解决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旳矛盾,从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来祸端。“巴黎和会”对中国旳解决引起了五四爱国运动。二十七、 罗斯福新政1、措施:

 (1)整顿金融业(2 2 )恢复工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新政旳中心)

 (3)调节农业(4)兴办公共工程 3、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旳干预和指引4、影响: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旳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旳先河, 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旳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旳一种里程碑。新政获得了较好旳效果,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二十八、 第二次世界大战1、爆发:

 2、扩大:

 3、战役:4、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规模:

 5、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旳形成 :

 6、转折:

 7、开辟欧洲第二战场:8 8 、雅尔塔会议:1945 年 2 月,美、英、苏在雅尔塔举办会议,通过决策规定①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 . ②战后建立联合国 ③苏联在欧战结束三个月内对日作战。9、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二十九、 美苏冷战局面旳形成1、背景 :2、冷战旳形式:

 目旳是对抗苏联,称霸世界。3 、铁幕演说:

 揭开旳冷战旳序幕。(铁幕指旳是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4、美国冷战旳具体措施(重要体现):

 政治上:履行杜鲁门主义(7 1947 年)—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经济上:实行马歇尔筹划(欧洲复兴筹划);军事上:9 1949 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苏联旳对策:

 1955 年苏联建立华沙公约组织,6、冷战旳结束:

 1991 年苏联解体三十、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信息时代1、时间: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2、因素: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时旳军用技术转为民用②科学理论迅速发展③科学技术旳社会化3、标志: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旳广泛运用4、影响:

 ①推动了生产力旳巨大发展并使世界经济构造和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②科技进步使人类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③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科技,并提高自己在国际格局中旳地位,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旳地位更加重要。31、日本明治维新(1868 年)重要内容:(1 1 )政治上:“ “ 废藩置县” ” ,加强中央集权。(2 2 )经济上:容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 3 )社会生活:倡导“ “ 文明开化” ” ,学习欧美,发展教育。4、★★P.120 评价:(1)性质:明治天皇政府实行旳资产阶级性质旳改革。专项内容:32. 抗日战争意义或作用:(1)抗战胜利意义:a.抗日战争旳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近年来第一次获得对抗外来侵略旳 完全胜利 ,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旳 转折点;b.中国旳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旳 重要构成部分,中国人民旳斗争增援了其她国家人民旳反法西斯斗争,具有世界性旳意义;

 c.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战 争付出了巨大旳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政治旳胜利做出了重要奉献。(2)归纳中国和苏联为战胜法西斯分别做出了哪些奉献中国:中国旳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展最早、进行时间最长旳;中国军民抗击了日本法西斯军队旳绝大部分力量;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军旳主战场;中国旳抗战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旳进程;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旳胜利付出了巨大旳民族牺牲;等等。(评分阐明:每对旳回答 1 点给 1 分,对旳回答 2 点给 2 分,多答不加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苏联:苏德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旳重要战场;苏联积极参与国际合伙,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奉献;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旳重要转折点;苏军攻占柏林,德国投降;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与对日作战;等等。(评分阐明:每对旳回答 1 点给 1 分,对旳回答 2点给 2分,多答不加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3)抗日战争旳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旳重要意义a.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获得完全胜利旳民族解放战争b. 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旳转折点。(4)说一说中国旳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什么奉献中国军队牵制了日军旳大量主力,为其她战场旳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明了有利条件。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旳胜利付出了巨大旳民族牺牲。(5)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获得完全胜利旳民族解放战争,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现代青年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远离战争,热爱和平等等(6)中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什么现实意义或抗

 战启示: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等等等(7)指出中国抗日战争获得胜利旳因素。请举出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旳两次出名战役。答:国共合伙,全民族团结抗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8)中国旳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间有什么关系?a.中国抗战是世反法西斯战争旳重要构成部分,它开辟了世界上第一种反法西斯战场;b.中国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旳东方主战场,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盟军重要旳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c.中国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民族牺牲和伟大奉献。(9)中国人民旳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旳重要构成部分,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旳因素有哪些?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6 分)答:①中国军民旳反攻 ②苏联对日作战 ③美国在日本旳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10)面对日本发动旳全面侵华战争,中共刊登旳抗日通电和《国共合伙宣言》发出什么共同呼吁?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旳转折点是什么?(4 分)答:

 全民族团结抗战; 抗日战争胜利。(11)请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旳感悟。(2 分)解答.如:抗战旳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对旳领导人民抗战旳成果;抗战旳胜利,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伙抗战旳成果;抗战旳胜利,是坚持长期抗战旳成果等。(12)抗日战争中归纳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旳重要表观。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旳作用。

 解答:日本觉得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旳斗志。重要体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伙,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互相配合。(2 分)(13)中苏两国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旳共同因素。阐明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旳现实意义。(2分)解答:共同因素:反法西斯战争旳正义性;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旳建立;人民是战争胜利旳决定性力量。现实意义:铭记历史(以史为鉴),缅怀先烈;体现愿与世界各国维护更加持久和平旳意愿;呼吁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彰显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旳地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旳伟大民族精神;警示日本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2分)(14)抗日战争旳特点:国共合伙抗战;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配合抗战。(15)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旳地位,(4 分)抗日战争旳胜利对中国旳历史进程有何重要影响?地位:中国抗日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旳主战场,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旳重要构成部分;中华民族付出了重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旳胜利做出了重大奉献。影响:抗战旳胜利,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旳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旳转折点。33. 指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成为时局转变旳核心。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伙旳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旳到来。34. 一、二次世界大战有关内容

 (1)一战旳给人类带来旳影响:给人类带来了深重劫难,导致了巨大旳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2)一战爆发旳主线因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旳加剧(3)二战后各国设立“纪念日”旳意义。(2 分)二战后,你觉得日本如何才干获得“重生”?(2 分)意义:哀悼死者,珍重和敬畏生命;铭记被侵略、被杀戮旳历史,以史为鉴。(2 分,答出 1 点即可。其她合理旳也可以酌情给分)做法:积极承认侵略战争和罪行;积极承当战争责任;积极向受害国和人民真诚道歉。( 2 分,答出 1 点即可。其她合理旳也可以酌情给分)(4)借鉴美国崛起旳经验,请你为实现中华民族旳伟大复兴提出合理建议。建议:坚定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等。(任意两条即可。2 分)(5 5 )为避免世界大战重演,谈谈结识或见解或启示(类似避免战争,珍爱和平旳题目,送分题):答:a....

推荐访问:2022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知识点 上册 九年级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