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6篇

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6篇

发布时间:2023-04-02 19:45:15

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6篇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中共毕节市委 关于制定毕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0年12月15日中国共产党毕节市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6篇,供大家参考。

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6篇

篇一: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共毕节市委

 关于制定毕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0年12月15日中国共产党毕节市第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共毕节市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结合毕节实际,就制定毕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一、“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十三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大党建”统领“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三大战略行动,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即将彻底撕掉毕节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与全国

 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综合 实力迈上新台阶。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 2000 亿元,年均增速8.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常住居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 34820 元、11210 元,年均增速分别为 8.5%、10.1%。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增幅居全省第二。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脱贫攻坚夺取新胜利。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坚持尽锐出战、重点突破、精准到位,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7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981 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五年减少贫困人口 130.16 万人,易地扶贫搬迁32.48 万人,减贫人数、搬迁人口全省最多,278.52 万群众喝上了卫生水、安全水、放心水,建成农村通村、通组公路近 3 万公里。精准识贫“四看法”、就业扶贫“十大员”成为全国典型,黔西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三是产业革命实现新突破。农村产业革命深入推进,大力实施“55441111”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农业总产值从 507.33 亿元增加到 764 亿元,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步伐加快。发展壮大十大百亿级工业产业,持续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及电厂燃煤机组改造,现代煤化工、新型建材、健康

 医药等新型产业加速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快速发展,成功创建阿西里西·韭菜坪、九洞天等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10 家,百里杜鹃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从 39%提高到 50%左右。

 四是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扎实推进河(湖)长制,率先在全省推行林长制,森林覆盖率从 48.04%上升到 60%。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成效显著,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城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 92.5%,中心城区和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 97%以上,省控以上断面水质和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 100%达标,国控、省控河流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 100%,绿色发展的底蕴和成色更足。

 五是基础供给达到新水平。深入实施“六网会战”行动,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不断突破。铁路运营里程达 538公里,毕节迈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981 公里。毕节飞雄机场直飞 21 个城市、通达 134 个城市,威宁机场开工建设。实现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和“组组通”硬化路,县乡公路改造提质加速。基本建成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基本实现“乡乡有稳定水源”。电网、通信等保障加速完善,电力装机 1470 万千瓦,行政村实现光纤和 4G 网络全覆盖,5G 基站建成规模位居全省前列。

 六是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切实用好改革创新

 关键一招,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推动中央和省委部署的改革举措和试点在毕节有效落实,积极谋划推出122 个方面 353 项改革事项,创办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把支部建在自然村寨、生产小组和产业链上等改革做法得到习近平总书记肯定,商事制度改革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经验获中央改革办肯定。毕节海关正式设立。毕节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 3 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上市企业实现“零突破”。

 七是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民生实事,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基本均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 95%、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 9.5 年。人口健康素质大幅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 74.6 岁。城镇就业累计新增 38.49 万人,开发公益岗位就业 11.65 万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 99.7%,城乡低收入人口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法治毕节创建成效明显,社会和谐稳定。

 八是精神文化形成新风尚。满怀感恩之心,突出先进文化引领,激发凝聚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大力弘扬“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同心攻坚”的新时代毕节试验区精神、“时代楷模”文朝荣精神和“绝壁天渠”精神,深入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乌蒙号角·智慧列车”行动,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示范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创建活动,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名,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九是政治生态呈现新气象。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推进党的建设“七大工程”,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始终以“零容忍”态度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全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113 攻坚战”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挥政治优势,深化改革创新,聚力攻坚克难,实现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对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突出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三大主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新征程上再创新佳绩。

 务 二、全面准确把握我市新时代面临的形势任务“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

 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第一个五年。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认真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抢抓发展机遇,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念,奋力开启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机遇和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发展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变化,经济长期向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在新发展格局下,我省特色产业、基础设施、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方面优势凸显,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好、速度快、动力足。客观来看,新发展格局对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有利。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推动共同富裕,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各级各界对毕节的关心支持和倾力帮扶,为我市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市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我市加快对外开放集聚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

 认识到,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巩固脱贫成果压力较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改革开放任务依然艰巨,城乡协调发展相对滞后,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还有短板弱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还存在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我们要深刻认识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目标,坚持以“大党建”为统领,深入推进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着力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新发展格局、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上取得新突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

 好步,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毕节新篇章。

 主要目标。“十四五”时期,我们必须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宗旨、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引领的原则,奋力实现以下目标: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提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更加增强,一产持续巩固、二产不断提升、三产实现突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乡村振兴稳步实施。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强村富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民增收渠道有效扩大,乡村建设、治理、经营水平持续提升,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绿色产业持续壮大,资源及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 人力资源红利有效释放。人均受教育年限明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实现,社会保障更加公平更加完善,人的全面发展迈上新台阶,人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明显增强,人口资源大市向人力资本大市转变目标基本

 实现。

 —— 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改革红利得到充分释放。科技领域实现创新突破,支撑能力显著提升。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政府与市场“双强叠加”效果显现,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开放合作平台机制更加完善,东西部协作迈上新台阶,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显著增强。

  —— 综合治理水平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安全发展保障更加有力。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社会诚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

 —— 多党合作实践持续深化。统一战线全面参与和支持试验区改革发展的质效显著增强,合作平台、合作载体更加丰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展示,多党合作示范区示范效应更加明显。

 —— 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推进,大党建统领更加强化,党的基层基础得到全面夯实,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政治生态

 更加风清气正。展望二○三五年,我市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经济更加发达、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的美丽新毕节。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乡村振兴基本实现。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达到东部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绿色毕节、法治毕节、健康毕节、开放毕节、人文毕节、数字毕节,全面建成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三、 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乡村建设体系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打造全省乡村振兴样板市。

 4.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探索构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机制,加快实现“输血”...

篇二: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省知识产权“ 十四五” 规划和 2035 年 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远景目标纲要

  贵州省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办公室 2021 年 年 11 月

 I

 目

 录

  第一章 战略背景 ......................................................................................... - 1 - 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就 ........................................................ - 1 - 第二节 全力抢抓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 - 4 -

 第二章 总体要求 ......................................................................................... - 6 -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 6 -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 6 - 第三节 主要目标 ................................................................................... - 7 - 第三章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 - 10 - 第一节 全面落实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 11 - 第二节 健全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 - 13 - 第三节 打通知识产权快保护工作链条 ............................................. - 15 - 第四节 优化知识产权同保护营商环境 ............................................. - 16 - 第四章 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 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 - 16 - 第一节 突出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导向 ............................................. - 16 - 第二节 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 ............................. - 17 - 第三节 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 - 20 - 第五章 促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 - 21 - 第一节 完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机制 ................................................. - 21 - 第二节 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益 ................................................. - 22 - 第三节 构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生态 ................................................. - 24 -

 II 第六章 优化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 夯实事业发展基础 ......................... - 25 - 第一节 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 - 25 - 第二节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 - 27 - 第三节 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 - 28 - 第四节 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 - 28 - 第七章 拓展知识产权交流合作 助力开放型经济发展 ......................... - 29 - 第一节 加强省际知识产权业务交流合作 ......................................... - 29 - 第二节 加强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 ................................................. - 30 - 第三节 提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 ......................................... - 30 - 第八章 保障措施 ....................................................................................... - 31 - 第一节 加强组织协调 ......................................................................... - 31 - 第二节 加强经费保障 ......................................................................... - 31 - 第三节 加强监测评估 ......................................................................... - 32 -

 - 1 -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贵州全面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知识产权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省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本规划纲要。

 第一章 战略背景

 “十三五”时期,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省经济创造赶超进位的“黄金十年”作出了积极贡献。“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节 “ 十三五” 时期取得的成就

 知识产权顶层设计日臻完善。《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先后发布,《贵州省支持知识

 - 2 -

 产权高质量创造及运用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贵州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促进资助办法》《贵州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施方案》《贵州老字号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等配套政策陆续出台,为贵州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十三五”期间,顺利完成省、市、县三级知识产权机构改革任务,实现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的集中统一管理,强化了知识产权的统一监管,有效提高了管理效能。为适应新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职能,及时调整了贵州省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成员单位,印发了《贵州省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工作规则》,完善了知识产权办公会议议事协调机制。

 知识产权保护效能大幅提升。持续开展“双打”“铁拳”“云端”“昆仑”“龙腾”“剑网”“商标溯源”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有效震慑了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印发《贵州省行政执法机关与刑事司法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工作案件移送制度》,升级改造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平台,进一步完善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和跨部门、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强知识产权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协同推进知识产权多层面保护。

 知识产权创造数量质量稳步提高。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十二五”末的 1.56 件增长到“十三五”末的 3.47 件;商标

 - 3 -

 申请量、注册量、累计有效量增长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有效商标注册总量由全国第 26 位上升至第 22 位;地理标志获批量为 222 件,居全国第 8 名;累计植物新品种权授权量同比增长 19.05%;省内累计著作权登记量较“十二五”时期增长 160 倍。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成果丰硕。聚焦脱贫攻坚,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惠农政策。在 12 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十大工业产业和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中涌现出贵州茅台、老干妈等一批在省内外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贵州品牌”,有力推动“黔货出山”。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以专利技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时期,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额达 55.14 亿元。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持续优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整合优化知识产权政务服务资源,探索“互联网+知识产权”“放管服”改革模式,推动知识产权“一窗通办”,全省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加大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力度,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培育形成一批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知识产权人才文化基础不断夯实。通过奖励、资助、提高知识产权人才待遇、人才引进等方式,完善知识产权人才激励模式,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贵州省知识产权人才资源库,注重引进知识产权价值分析、预警、评议和运营等方面的高端人才,推动全省知识产权专业化、

 - 4 -

 综合性人才队伍建设。省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各成员单位以“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为契机,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厚植知识产权文化理念,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的浓厚氛围,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成效明显。

 “十三五”时期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全社会对知识产权重要性认识不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与社会期待仍有差距;二是知识产权质量效益有待提高,高质量高价值知识产权偏少,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知识产权支撑重点产业创新发展还有差距,支撑知识产权运用转化的市场欠发达,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动力不足,知识产权区域间、产业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依然存在;四是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制有待加强,市场主体应对知识产权纠纷能力尚待提高;五是知识产权基层建设亟待加强,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第二节 节 全力抢抓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经济形式错综复杂,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相互角力,知识产权全球化竞争激烈程度加剧,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对比优势持续演化,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规则体系面临多重挑战,知识产权对于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持续上升。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

 - 5 -

 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创新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持续增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高效能知识产权运用、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高效率知识产权管理、高标准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强,知识产权制度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不断提升。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大理论指导、提出了具体实践要求,成为知识产权事业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与全国同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将迎来重大机遇。一是国内外大环境对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总体有利。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贵州发展、情系贵州人民,提出了“四新”总体要求,为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二是“十四五”时期,我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大数据、大生态、乡村振兴三大战略,强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都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有力支撑,也为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质效带来了全新机遇。全省上下必须科学研判形势,积极应对挑战,抢抓发展机遇,补齐发展短板,奋力开创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6 -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四新”总体要求和“一二三四”工作思路,以全力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为主线,深度聚焦三大战略行动和“四化”建设,坚持知识产权开放发展、系统发展、安全发展,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提升知识产权综合绩效,促进创新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配置。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增强系统保护能力。不断推进我省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为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坚实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强化党领导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和完善符合我省地方特色的知识产权领域制

 - 7 -

 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各方协同。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强化政府组织协调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制机制,发挥中介机构服务作用,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效能。

 坚持量质并重。坚持知识产权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持续提升,促进我省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助力转变发展方式,为黔中城市圈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新动能,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竞争力提升。

 坚持聚焦重点。从全局高度出发谋划知识产权事业整体发展,推动知识产权在地区间、行业间协调发展。同时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实施分级分类指导,促进全省知识产权事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优化知识产权高质量供给。以高效率高价值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篇三: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州省铜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贵州省铜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铜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铜仁市委关于制定铜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市“十四五”时期发展战略意图,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展望 2035 年远景目标,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有效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市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局时期的行动纲领,政府履行职责和各级政府部门编制规划、制定实施年度计划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发展极不平凡、极为重要的五年。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复杂局势,全市上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省委对铜仁“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

 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转”工作要求,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三大战略行动,突出绿色化、高质量,注重协同性、承载度,提升保障力,“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连续提升,全面高质量建成小康社会。2020 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 1327.79 亿元,与 2010 年比翻两番,是2015 年的 1.72 倍,“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 9%,增速从2016 年全省排名第 8 位,跃升到 2020 年第 6 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64.67 亿元,年均增长 2.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798 元、11100 元,年均分别增长 8.5%、9.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 1441.97 亿元、1740.22 亿元,是2015 年的 1.47 倍、2.43 倍。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按照“七个极”工作要求、“三真三因三定”工作原则和“76554”工作方法,深入开展农村产业革命,狠抓产业扶贫“八要素”,用好“五步工作法”,脱贫攻坚工作即将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市十个区县全部脱贫摘帽,五年减少贫困人口 62.33 万人。易地扶贫搬迁顺利收官,全面完成“十三五”搬迁入住 29.36 万人目标,跨

 区县搬迁 12.54 万人,占全省的 54%,在全省市州中数量最多,全面解决了长期困扰广大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脱贫攻坚工作连续四年考核排名全省前列,综合评价为“好”。碧江区获评 2020 年中国防贫效率“百高县”。印江县以工代赈巩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先进经验,在中西部 12 个省份以工代赈调研交流会上列为交流发言内容,被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典型案例全国推广。

 众志成城严密防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突发疫情,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分区分级防控要求,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个人家庭责任,根据疫情形势发展,即时细化各项防控措施,打好疫情防控战,创新探索疫情防控“十个三”工作举措,全市 10 例确诊患者“零转院、零死亡”,医务工作人员“零感染”,全省首例危重症患者和全省年龄最大患者在铜仁成功治愈,是确诊病例全部在本辖区治愈和就地治愈危重型患者的唯一市州。

 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实体经济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大力实施实体经济三年攻坚行动,推动工业经济增量提质,十大

 工业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 96.2%,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列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名单,碧江区入选首批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万山区万仁新能源汽车集团公司年产 5 万辆纯电动商用车通过国家工信部验收,成为全国第 18 家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企业,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后全省首家上市企业。大力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坚持应用驱动·融创发展,探索创新“1234567”铜仁大数据发展路径,315 家大数据企业“落地生根”,75 个大数据研发团队和千余名大数据专业人才常驻铜仁,205 个应用场景开花结果,大数据平台经济从无到有,规模突破 120 亿元,走出了一条场景大数据铜仁实践新路。农村产业革命深入推进,生态茶、中药材、生态畜牧、蔬果、油茶、食用菌“六大主导产业”蓬勃发展。“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梵净抹茶·香溢天下”“梵山净水·泡茶好水”等品牌效应持续提升。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全市国家级龙头企业增至 4 家,省级龙头企业 128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 10716 家,比“十二五”末新增 6340 家,增幅达 144.8%。江口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获批列入国家第二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旅游业发展成效凸显,接待国内过夜游客人次和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次增速均排全省前列。2018 年梵净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 13 处世界自然遗产、

 贵州第一个独立成功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同年,梵净山景区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授予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2019 年国际编号为“215021”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梵净山星”,梵净山的世界和国内知名度、美誉度与日俱增。

 爱绿护绿蔚然成风,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彰显独特魅力。全方位推动绿色发展。每年发布中国梵净山生态养生指数报告。高质量建设碧江湿地公园、德江白果坨、江口湿地公园、思南白鹭湖、沿河乌江、万山长寿湖、印江车家河、玉屏 阳河、石阡鸳鸯湖 9 个国家湿地公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大力实施绿道、绿水、绿城、绿园、绿景、绿村“六绿”攻坚工程,全市累计完成绿化面积 272 万亩,石漠化治理面积 705 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 2206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 66.2%,排名全省第二。扎实开展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问题整改,出台《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 97.7%,国家“水十条”7 个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 100%,全面完成国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示范区建设任务。创新探索的“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机制”“江口农村生活垃圾兑换超市积分兑换机制”“万山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在生态环境部、自

 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公布的长江经济带 120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结果中,梵净山名列前 10 位。2018年、2019 年铜仁市河长制、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省目标评价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城市绿化持续推进,城市(区、县)建成区绿地率超过 41.7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74 平方米。

 六网会战连战连捷,多点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六网会战”取得重大进展,已实质性开工建设项目 260 个,累计完成投资 471.3 亿元,全市交通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升级,入选首批交通强国试点,全市公路水路完成投资 1267亿元,比“十二五”增加 517 亿元,增长 1.68 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741 公里,建成“组组通”公路 1.21 万公里,成功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2 个,省级示范县 9 个,总数排全省第一。铜仁凤凰机场开通临时航空口岸,黔北(德江)民用机场获国务院、中央军委立项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可研批复。铜玉城际铁路建成通车,高铁联通铜仁南站,完成渝怀铁路复线建设,铜吉高铁项目有序推进。乌江航道实现复航,高铁、高速、航空、水运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重点水源工程提速推进,完成投资 135亿元,水库总库容达 5.42 亿立方米,水利年供水能力达到14.07 亿立方米,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82 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2万亩,基本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目标。建成 3 个 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

 骨干电网支撑能力显著提高。建成天然气管网 53.5 公里、移动基站 2.3 万个、5G 基站 1071 个,30 户以上自然村实现 4G 网络全覆盖,所有行政村实现光纤全覆盖。

 改革开放频增动能,以开放促开发市场活力持续迸发。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放管服”改革取得新突破,全面完成市县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在全省率先推进乡镇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达 50%,“好差评”试点经验得到国家认可,并在全国推广。市县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理率 100%,零跑腿事项占比 8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时间压缩率76.5%,高频事项实现“全省通办”。新增市场主体 11.28万个。梵净山国际天然饮用水博览会、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铜仁分会场、梵净山生态文明论坛、梵净山抹茶大会等国际平台影响力不断扩大。成立院士工作站 5 个、博士后工作站 3 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42 家,新增专利 10331 件,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从 0.25%增长到 0.6%,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 0.21 件增长到 1.3件。《铜仁市运用“五步工作法”加强脱贫攻坚纪律保障》《探索公安“大部制”改革迸发新活力》改革经验信息获《中央改革情况交流》刊载;《创新“76554”工作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改革经验成为全省唯一典型案例入选《中国减贫奇迹怎样炼成--脱贫攻坚案例选》,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机制被国务院扶贫办收录为国家脱贫攻坚成效

 考核唯一市级典型案例;碧江昆山“七结对”帮扶模式被评为东西协作与定点帮扶第二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深入实施产业大招商提升年活动,中集环科、中国大唐、上海人民企业集团等 500 强企业落户铜仁。

 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我市农村文化“种子工程”项目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名单。电视剧《看万山红遍》入选国家广电总局第三批2018-2022 年重点电视剧规划选题。多彩贵州“广电云”村村通、户户用工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出台《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松桃苗绣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非遗可持续生计项目。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每千人创业人数从 9.53 人增加到 65.2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 23.74 万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累计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198 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 2062 所,基本实现普及十五年教育。铜仁学院作为贵州2020 年唯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报国务院学位办,铜仁职院成为全国优质高职院校和全国“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连续五年列入“中国专科(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前百强。铜仁一中、思南中学升为省级一类示范性高中。健康铜仁建设扎实推进,铜仁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区县全覆盖,所有行政村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 136098 套,完成投资 328.83 亿元。全市养老、失业、工伤参保人数达266.21 万人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 99.87%。平安铜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探索创新“六防六化”工作方法,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入列第一期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区。

 通过五年发展,铜仁即将以崭新的姿态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五年的历程让我们深深感到,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铜仁正在成为一片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桃源乐土,孕育着新的勃勃生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只要我们不畏艰难,众志成城,奋勇拼搏,就一定能如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

 五年发展的步伐坚实有力,取得的成就激励人心。五年的发展启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我们最大的制度优势,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本保证。必须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不断推动“一区五地”建设取得新突破。必须始终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优化经济结构和治理方式,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从系统论出发,整体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切实将高质量要求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注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项目质量,形成有效投资,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必须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事业兴旺发展和经济稳健运行。必须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防死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各条底线,时刻保持对潜在风险的警惕性和紧迫感,抓细抓实各项防范措施,确保底线牢不可破。

 专栏 1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属性 2015年 2020 年 “十三五”规划目标 “ 十三五”年 均增 长率(%) 绝对值 增 长(%) 绝对值 年 均增 长(%) 一、经济增长(13 项) 生产总值 亿元 预期 770.9 1327.79 4.4 1490 11 左右 9.0

 第一产业 亿元 预...

篇四: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章 战略背景

  “十三五”时期,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省经济创造赶超进位的“黄金十年”作出了积极贡献。“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就

  知识产权顶层设计日臻完善。《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先后发布,《贵州省支持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及运用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贵州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促进资助办法》《贵州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施方案》《贵州老字号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等配套政策陆续出台,为贵州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十三五”期间,顺利完成省、市、县三级知识产权机构改革任务,实现商标、专利、

 地理标志的集中统一管理,强化了知识产权的统一监管,有效提高了管理效能。为适应新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职能,及时调整了贵州省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成员单位,印发了《贵州省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工作规则》,完善了知识产权办公会议议事协调机制。

 知识产权保护效能大幅提升。持续开展“双打”“铁拳”“云端”“昆仑”“龙腾”“剑网”“商标溯源”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有效震慑了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印发《贵州省行政执法机关与刑事司法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工作案件移送制度》,升级改造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平台,进一步完善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和跨部门、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强知识产权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协同推进知识产权多层面保护。

 知识产权创造数量质量稳步提高。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十二五”末的 1.56 件增长到“十三五”末的 3.47 件;商标申请量、注册量、累计有效量增长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有效商标注册总量由全国第 26 位上升至第 22 位;地理标志获批量为 222 件,居全国第 8 名;累计植物新品种权授权量同比增长 19.05%;省内累计著作权登记量较“十二五”时期增长 160 倍。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成果丰硕。聚焦脱贫攻坚,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惠农政策。在 12 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十大工业产业和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中涌现出贵州茅台、老干妈等一批在省内外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贵州品牌”,有力推动“黔货出山”。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以专利技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时期,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额达 55.14 亿元。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持续优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整合优化知识产权政务服务资源,探索“互联网+知识产权”“放管服”改革模式,推动知识产权“一窗通办”,全省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加大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力度,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培育形成一批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知识产权人才文化基础不断夯实。通过奖励、资助、提高知识产权人才待遇、人才引进等方式,完善知识产权人才激励模式,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贵州省知识产权人才资源库,注重引进知识产权价值分析、预警、评议和运营等方面的高端人才,推动全省知识产权专业化、综合性人才队伍建设。省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各成员单位以“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为契机,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

 厚植知识产权文化理念,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的浓厚氛围,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成效明显。

 “十三五”时期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全社会对知识产权重要性认识不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与社会期待仍有差距;二是知识产权质量效益有待提高,高质量高价值知识产权偏少,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知识产权支撑重点产业创新发展还有差距,支撑知识产权运用转化的市场欠发达,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动力不足,知识产权区域间、产业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依然存在;四是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制有待加强,市场主体应对知识产权纠纷能力尚待提高;五是知识产权基层建设亟待加强,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第二节 全力抢抓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经济形式错综复杂,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相互角力,知识产权全球化竞争激烈程度加剧,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对比优势持续演化,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规则体系面临多重挑战,知识产权对于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持续上升。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

 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创新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持续增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高效能知识产权运用、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高效率知识产权管理、高标准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强,知识产权制度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不断提升。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大理论指导、提出了具体实践要求,成为知识产权事业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与全国同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将迎来重大机遇。一是国内外大环境对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总体有利。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贵州发展、情系贵州人民,提出了“四新”总体要求,为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二是“十四五”时期,我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大数据、大生态、乡村振兴三大战略,强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都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有力支撑,也为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质效带来了全新机遇。全省上下

 必须科学研判形势,积极应对挑战,抢抓发展机遇,补齐发展短板,奋力开创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四新”总体要求和“一二三四”工作思路,以全力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为主线,深度聚焦三大战略行动和“四化”建设,坚持知识产权开放发展、系统发展、安全发展,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提升知识产权综合绩效,促进创新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配置。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增强系统保护能力。不断推进我省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为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坚实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强化党领导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和完善符合我省地方特色的知识产权领域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各方协同。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强化政府组织协调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制机制,发挥中介机构服务作用,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效能。

 坚持量质并重。坚持知识产权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持续提升,促进我省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助力转变发展方式,为黔中城市圈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新动能,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竞争力提升。

 坚持聚焦重点。从全局高度出发谋划知识产权事业整体发展,推动知识产权在地区间、行业间协调发展。同时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实施分级分类指导,促进全省知识产权事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优化知识产权高质量供给。以高效率高价值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为主线,推动知识产权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主要目标

  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更加完善。基本形成知识产权保护严格、运用高效、服务优质、开放深入的制度体系。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机制健全,各级各类资源充分整合,有效赋能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显著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健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优势有效发挥,侵权易发多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维权难赔偿低局面明显改观,基层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明显增强,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逐步健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依法平等保护,中小企业、专业市场、展会等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明显提升,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保障作用充分发挥。

 知识产权发展质量全面提高。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标准化、产业化深度融合,布局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和自主商标品牌。知识产权评议在重大经济、科技决策中发挥积极作用,专利导航融入各类主体创新决策过程,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不断丰富。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持续增强。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制和标准更加健全,知识产权运营交易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

 形成机制优、渠道通、流程顺、效益高的知识产权转化运营交易服务机制。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更加优化。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充分整合,公共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公共服务领域更加拓展,知识产权代理质量不断提升,服务业规模和水平更好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

 知识产权交流合作更加深入。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长江经济带”等知识产权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

 展望 2035 年,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更加完备,知识产权制度运行更加顺畅,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对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激励保障作用更加凸显。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更加完善,大保护格局更加有效。知识产权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深层次融合,关键核心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大幅提高,知识产权市场机制更加健全,知识产权运用成效和知识产权服务创新更加显著,知识产权省际国际交流更加深入,知识产权支撑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第三章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第一节 全面落实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发挥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依法审判和裁判各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严格落实知识产权案件上诉机制、审判标准、案例指导机制和重大案件公开审理机制,严格执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入罪标准。按照恶意侵权和重复侵权的认定标准,科学有效执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依法规制恶意诉讼和恶意投诉行为,加大损害赔偿力度,依法制止不诚信诉讼行为。不断强化知识产权行为保全和行为执行。准确适用电子取证认证规则,降低权利人的维权成本。综合运用公证执业手段,在知识产权的创造设立、运用流转、权利救济和境外保护等方面发挥公证证明效力。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公证悬赏、电子存证服务规范、电子存证技术应用等制度和规范。

 严格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聚焦重点市场、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加大侵权假冒行为的查处力度。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销毁侵权假冒商品,从重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开展海关“龙腾”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强化版权保护,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专项行动,对软件使用情况进行年度核查。加大文化市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深入开展网络表演、网络音乐、网络动漫市场规范整治行动,严查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加大侵犯植物新品种权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植物新品种侵权行为。加强酒类市场“全链条”“五化”监管,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茅

 台酒等名优白酒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严厉打击侵犯商业秘密、商业标识混淆等违法行为。落实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开展侵权、假冒伪劣药品执法行动,依法从重打击侵权、假冒伪劣药品违法行为。

 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深入开展打击食药环和知识产权犯罪“昆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犯罪。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对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形成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的高压态势。发挥全国首个打击假酒犯罪情报(遵义)监测点作用,推动数据化打假情报导侦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批捕、起诉工作集中管辖制度。强化知识产权犯罪线索研判和集约打击,持续发起“云端”集群战役,实现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全链条打击。

 推进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和知识产权民事、...

篇五: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贵阳市委关于制定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 年 12 月 31 日中国共产党贵阳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贵阳贵安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关键五年。中共贵阳市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结合贵阳贵安实际,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一)“十三五”时期贵阳贵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三五”时期,是贵阳贵安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多次对贵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两次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连续两年向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致贺信,对贵安新区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贵阳贵安发展,出台《关于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作出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贵阳贵安赋予了历史使命、带来了重大机遇。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强力实施三大战略行动,围绕“一品一业、百

 业富贵”发展愿景,坚持高标准要求、加快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各项事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大踏步前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实体经济提质扩量,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16—2019 年地区生产总值在省会城市中年均增速位居第 1,实现赶超进位;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有效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率先在全省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先后助推全省 13 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为贵州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作出省会贡献;大数据发展落地生根,建成贵州·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成为国家互联网重要枢纽,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大数据企业和培育一批本地优强企业,大数据已经成为引领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改革开放活力迸发,开放通道和开放平台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等重大国际开放活动影响力日益增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贵阳贵安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六网会战”快速推进,“一河百山千园”的自然生态格局基本形成,功能配套加快完善,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贵阳贵安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文化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新时代贵州精神不断彰显,红色文化、阳明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文化等传承弘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民生福祉全面增进,就业难、上学难、上好学难等民生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党的领导全面加强,从严治党纵深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不断巩固拓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回顾“十三五”时期走过的极不平常的历程,我们最深切的体会、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落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工作总纲,研究提出并坚定实施落实中央精神、贯彻省委要求、顺应时代大势、符合

 发展实际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不断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之路。我们只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瞄准目标愿景、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扎实苦干,就一定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二)新发展阶段贵阳贵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今后五年,是我们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动贵阳贵安融合发展成势见效的关键时期,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推进区域经济布局重塑、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持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有利于贵阳贵安充分发挥战略回旋空间优势,主动参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分工,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发展动能将更加强劲;“一带一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将形成新的对外开放格局、推动内陆城市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催生新的区域中心城市,有利于贵阳贵安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加快打造西部地区重要陆地港口和重要进出口货物集拼、分拨及中转中心,进一步提升城市价值,发展位势将更加凸显;省委省政府出台“贵安八条”、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等重大政策交汇叠加,将全面释放政策红利、拓展发展空间、集聚发展要素、激发动力活力,有利于贵阳贵安加快做大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发展支撑将更加有力。同时,也要清醒看到,贵阳贵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经济体量偏小、实体经济不强、辐射带动力偏弱,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仍有差距;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依然艰巨,开放型经济规模较小,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偏弱,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改革开放创新的水平仍有差距;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金融、环境、安全、社会等领域还存在风险隐

 患,市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仍有差距。我们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趋势新任务,坚持底线思维、系统观念,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抢抓机遇、砥砺前行,不断开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境界。(三)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到二〇三五年贵阳贵安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经济更加发达、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政治更加清明的贵阳贵安。建成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全面形成,建成更高水平平安贵阳贵安、法治贵阳贵安,基本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卫生健康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达到东部发达地区水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实现协调发展,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形成,全面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贵阳贵安,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的高效执行体系全面形成,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加彰显。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

 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转 2 版)(上接 1 版)紧紧围绕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主攻方向,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紧扣“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以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为工作主线,加快推进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创新型中心城市、内陆开放型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建设,全力提升城市首位度,努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更具带动力的火车头、西南地区更具影响力的重要增长极,为全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上下功夫,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高水平开放。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广泛汇聚资源要素,持续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在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发展贵阳贵安,在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增强城市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政治定力、战略定力、路径定力,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强力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发展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以贯之干到底,奋力谱写新时代贵阳贵安发展新篇章。(三)“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围绕省委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扩大内需提振消费、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集聚创新人才队伍”“六个新突破”的工作要求,充分考虑贵阳贵安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支撑条件,今后五年,我们要实现“一个新提升”、迈上“五个新台阶”。——省会城市首位度实现新提升。经济实力、创新动能、集聚能力、文化引领、民生保障等在全省的首位度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逐步提升,常住人口逐年增长,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明显增强。——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每年增速高于全省,“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基本实现,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占比明显提高,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主要创新指标在省会城市中排位前移,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持续示范引领,“中国数谷”建设取得新成效。——内陆开放型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区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基本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功能更加完善,营商环境显著优化,招商引资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水平处于中西部前列。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核心区加快建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主要河流全流域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基本实现,森林质量显著提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丰富便利,城市人文内涵更加丰富,城市治理更加高效,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成功创建一批“三感社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快构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三、加快推进...

篇六: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0 年 12 月 9 日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二届委员会 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共贵州省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贵州实际,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十三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复杂局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三大战略行动,建设三大国家级试验区,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贵州发展取得的成绩,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这五年, 我们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干成了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三件大事。一是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66 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五年减少贫困人口 507万,易地扶贫搬迁近 200 万人,减贫人数、搬迁人口全国最多,全面解决 741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 7.87 万公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四年综合评价为“好”,在贵州大地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

 二是战胜近百年未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坚决落实“四早”“四集中”等措施,率先实现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全覆盖,率先放开省内交通管制,率先复工复产复学,我省成为疫情防控好、经济恢复好的省份之一。

 三。

 是保持近十年全国领先的经济增速。经济增速连续九年位居全国前 3、近三年连续位居第 1,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从 2015 年的第 25 位上升到 2019 年的第 22 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第 29 位上升到第 25 位,实现赶超进位的历史性跨越。

 这五年,我们群策群力、奋力赶超,推动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一是产业发展大踏步前进。农村产业革命深入推进,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双千工程”和十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农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位居全国前列。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协同发力,旅游业井喷式增长。

 二是基础设施大踏步前进。入选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高铁通车里程 1550公里,贵阳成为全国十大高铁枢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600 公里,全国排名第 4。民航旅客年吞吐量突破 3000万人次。高等级航道里程突破 1000 公里。建成和新开工一批大中型水库,基本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发电装机容量突破 7000 万千瓦,提前一年完成国家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60 个县通天然气。

 三是大数据发展大踏步前进。推动“四个强化”“四个融合”,实施“六个重大突破”,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五年全国第 1、吸纳就业增速连续两年全国第 1。一批国家部委、行业和标志性企业大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建成贵州·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行政村实现 4G 网络和光纤宽带全覆盖,5G 正式启动商用,贵阳成为国家互联网重要枢纽。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从2015 年的第 22 位上升到 2019 年的第 16 位。

 四是生态建设大踏步前进。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3%,森林覆盖率达 60%,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

 率 100%。“双十工程”强力推进,率先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位居全国前列。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全国第 1,生态文明公众满意度全国第 2,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国际性平台。

 五是改革开放大踏步前进。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司法体制、生态文明制度和“放管服”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成效明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数博会、酒博会、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等重大国际开放活动成效明显。

 六是民生福祉和社会治理水平大踏步前进。持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健康贵州行动深入实施,在全国率先建成统一的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和覆盖全省的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实现乡镇和行政村体育工程全覆盖。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稳步推进,双拥共建工作卓有成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社会大局保持安全稳定,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平安贵州建

 设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这五年,我们保持定力、正风肃纪,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成为新时代贵州最强音。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满意度连年上升,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不断巩固拓展,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落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工作总纲,坚定不移实施主基调主战略,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对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新征程上再创贵州新辉煌。

 二、全面准确把握贵州新时代面临的形势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认真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 机遇和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经济长期向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总的来看,国内外大环境对我省发展总体有利,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贵州发展、情系贵州人民,为我省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央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推动共同富裕,为我省后发赶超带来了重大机遇;中央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为我省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条件;我省特色产业、基础设施、资源

 能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凸显,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总量依然偏小,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创新能力较弱,人才支撑不足,产业链条不健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滞后,县域经济不强,改革开放任务仍然艰巨,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还有短板弱项。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巩固提升全省良好的发展势头。

 2. 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坚定不移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3. 主要目标。“十四五”时期,我们必须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奋力实现以下目标。

 ——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的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占比明显提高,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58%左右,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 生态 建设迈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重点生态工程深入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巩固,森林质量显著提高,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地位更加牢固,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 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力争教育现代化程度走在西部地区前列,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基本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 开放水平 迈上新台阶。力争对外开放水平走在西部地区前列,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招商引资取得重大进展,营商环境显著改善,全面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

 ——。

 社会文明程度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不断传承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新时代贵州精神不断弘扬。

 —— 社会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各类风险总体可控,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较高水平,努力把贵州建成全国最平安的省份之一。

 展望 2035 年,我省将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经济更加发达、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的多彩贵州。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实现赶超跨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高质量发展工业产业体系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加快工业化进程,大力实施产业发展提升行动,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4. 做大做强十大工业产业。稳步发展优质烟酒产业,提高白酒产业发展水平,优化卷烟结构,巩固提升酱香白酒、贵烟品牌地位。大力发展基础能源和清洁高效电力,做优煤炭产业,扎实推进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推进煤层气、页岩气、氢能、地热能等加快发展,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现代化工加快发展,推进磷化工精细化、煤化工新型化、特色化工高端化,打造一

 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推进基础材料向新材料领域提升转化,持续优化钢、合金等产业结构,推进铝、镁、钛、锰、黄金等产业链延伸。加快发展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业,着力发展航空、航天、汽车产业,大力发展电力装备、工程及矿山机械产业,积极培育山地农机及食品加工装备、智能装备及其他特色装备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建材产业优化产能、升级产品,坚持节能环保低碳导向,打造成绿色发展示范型产业。加快发展生态特色食品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巩固“贵州绿色食品”形象。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药材精深加工,巩固提升中药民族药,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推进生物资源产品和药物新品种研发和产业化。做强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

 5. 着力优化产业布局。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突出地方特色,错位发展首位产业、首位产品。聚焦产业特色,打造最优产业生态,形成产业竞争力。黔中要立足区位优势、大数据先发优势,重点...

推荐访问: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贵州省 远景 三五年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