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财政支出对教育的影响论文10篇

财政支出对教育的影响论文10篇

发布时间:2023-04-08 14:35:11

财政支出对教育的影响论文10篇财政支出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2015年第19期 总第273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ON0MICRESEARCHGUIDE N0.19.2O】5 SerialNo.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政支出对教育的影响论文10篇,供大家参考。

财政支出对教育的影响论文10篇

篇一:财政支出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15年第 19 期

 总第 273 期

 经济研究导刊

 E C ON0 M IC R E SE A R C H G U ID E

 N0 .19 .2O】5

 Seri al N o.27 3

 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胡 君 楠

 (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 450001)

 摘

 要 :以我 国 31个省份的截面数据 为基础 ,对地方财政教育 支出的影响 因素进行计量分析 采用逐步分析 法降

 低 多重其线性,最终建立的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分析表明,地区生产总值、年末人口数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

 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有着显著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长 、

 关键词 :财政教 育支 出;计量分析 ;影响 因素

 中图分类号 :F81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 (2015)19—0074—02

 前言

 百年大计 ,教育 为本 。教育发达程度 、教育投 入水平常常

 是衡量一个闰家、一个民族素质、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准。教育

 支出在各国财政支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体现各国发展教育

 事业、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日

 改革" 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

 速增长 ,中国各级政府对 教育的投 入小断增 加。在全国中央

 和地方财政的教育支出中,地方财政的支出占绝大比例。然

 而,由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各地区财政的教育支

 水平也差异明显。研究影响中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差异的

 主要原因,分析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数量规律具有显著意义。

 一

 、 指标选择

 影响各地区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l又j 素众多复杂,根据有

 关经济学 理论 ,本文选取 四个 宏观经济 指标 :用地 区生产 总

 值作为地区经济规模的代表;用年末人口数量作为各地区对

 教育规模需求的代表;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

 费支出代表居民对教育质量的需求 ;用教育类居民消费价格

 指数作为价格变动影响的因素。并将这 4 个指标分别用 X .、

 x 、X,、X 表示.地方财政教育支m Y 为解释变量。

 二、模型结果分析

 (一 )计量模 型的建立

 本文以 2013年 31个省份的数据为样本,以此来分析影

 响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因素。在计量分析方法方面选择多元

 线性回归分析。分析软件主要运用 Eviews,数据来源中国国

 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做基本线性分析发现地方财政教育支出

 及影响教育支出的因素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建立

 如下模

 :

 Y = 13】+132X 2 +133X + 134x +Ix.

 (二 )参数估计

 经过 OLS 【旦I归,得到如下 ⋯ lJ I结果 :

 Y 。= 1 214 .939+0 .0070 87 X l+ ().I)~;9695X !+ 0.1 l 9569X r 一13 .0 1036X 4

 ( 】l38.295) ( 0.002375) (0.0I 1748) ( 0.030713) ( 11.39086 )

 f = ( J.067332) (2.983394)( 7.635044 )f3.893069)( 一1.】42175)

 R2=0.969493 R2=0.964800

 F=206.5678 DW=1.856258

 虽然模

 的调整可决系数 为 0.964800,拟合优度很高 ,但

 的系数不显著 ,日 符号与预期的相反,表明模型呵能仔在

 严重 的多重共线性。

 (

 )模

 榆验

 通过辅助

 归法,确定某些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

 线性。以下采用逐步回归法剔除不显著变量来消除多重共线

 性。经逐步回

 ,最后保留的解释变量为 x .、x 、x ,此时没有

 严重 的多重共线性 。得到旧归方程如下 :

 Y = - 83 .3 7 13 7+ 0 .00 80 9 17 X l+ O.0 8 500 5X 2+ 0 .10 26 83 X

 ( 60.57868 ) ( O.0022 l9 ) ( 0.0 1 1069 ) ( O.027072 )

 T=( 一1.376249 ) ( 3.645468) ( 7.679755 ) ( 3.7929 14 )

 R 2= O.9 67 96 3

 R 2= 0.9 64 40 3

 F :27 1

 . 9 2 1 6 D W :1.80 1 2 9 2

 此时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且解释变量均能通过显著性

 检验 ,即它们对财政教育 支出的影响是显著 的。方程整体 的

 显著性 F 检验值也表明变量 x ,x ,x 联合起来确实对 Y l有

 显著影响。White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LM 检验

 结果表明方程无自相关问题。此时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解释

 变量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

 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地区生产总值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

 地区生产总值 与地方财政教育支川{成正相关。在假定其

 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地区生产总值每增长 1亿元,平均来

 收稿 日期 :2015- 04—08

 作者简介:胡君楠( 1994一) ,女,河南驻马店人 ,本科生,从事经济统计学研究。

 -

 u —

 —

 74

 ·-——

 说地方 ,财政教育支出将增长 0.008091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

 是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的源泉,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长离不开经

 济水平的提高,而地方生产总值很大程度上能说明该地区的

 经济发展状况。为保障教育支出的增长,应促进地方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保证生产总值的稳定增长。

 (二)教育需求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

 本文用年末人口数量作为各地区对教 规模需求的代

 表 ,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代表居民

 对教育质量的需求。模型结果表明,二者均与地方财政教育

 支出成显著正相关关系。假定其他变量不变,地区年末人口

 每增加 l 万人 ,平均来说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将增长 0.085005

 亿元。当城镇居

 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增加 1

 元,平均来说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将增长 0.102683 亿元。随着

 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需求不断增加 ,财政教育支出也要相

 应提高。

 (三)我国不同省份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存在很大羞异

 从数据来看,不同省份之间的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差异还

 是相当大的。就财政教育支出总量而言,某些省份如甘肃、青

 海、宁夏与其他地区差距较大。究其原因,这些省份或靠近边

 远地区或属于多民族地区,其发展模式以及财政体制都有所

 不同。中央可以进一步优化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结构,运用转

 移支付功能,将教育经费支出重点向相对落后的地区倾斜 ,逐

 步加大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全面提

 高我国居民的素质。

 参考文献 :

 【1】车文军.广西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0,(5)

 [2】聂颖.我国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4,(6).

 [31 王蓉冲 国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支出行为实证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2008,(4).

 【4】曾朋.影响沈阳市财政教育支出的因素分析lJ l,中国集体经济,2011,(27).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_ .●· ..._ _●· ......

 (上接 69 页 )

 二、培育增量 。在农村市场强化服务促进卷烟销量

 随着农村经济受惠农政策影响收入持续提升、人口基数

 大、人均销量低 、控烟因素影响较小 、吸烟新人较多、零售终

 端覆盖范围和服务水平提升空问较大 ,农 民收入水平和预期

 收入的提高,刚性需求的巨大农村市场正逐渐苏醒。

 1.完善农村终端建设 。一是撒下 “满天星 。合理布局 网

 点,做到零售网点与区域经济匹配、与经营业态匹配 、与交

 通发展 匹配 ,消 灭空 白村 、空 白区 ,针对性 地进 行卷烟 零售

 网点布局调整。二是培育“辐射源”。加强农 ;寸客户的培训 ,

 重点做好替代品牌的宣传和推介 ,扭转农村经营户对品牌

 过度依赖的固定思维,不断增强他们营业主推的意识,增加

 客户盈利,同时跟进信息采集等工作。三是织密“一张网”。按

 照“5W 2H”( 即谁购买 、在哪购买 、购买周期 是多长 、购买 品牌

 是哪些 、购买 的数量 多少 以及为什 么要购买 、为什 么要 购买

 这些品牌和规格 ),指导客户主动适应消费习惯 ,抓住消费需

 求,形成消费者能够方便快捷购买到卷烟的销售 网络,提升

 农村人均卷烟销量。

 2.拓展品牌宽度。一方面,满足中高消费。农村市场随着

 收入稳步提升 ,消费者的需求也逐步提升,对中高档烟有一

 定需求,要进一步提振农村经营户信心 ,在确保三 、四、五类

 烟卷烟销量的基础上 ,提高一 、二类卷烟的上柜率,让消费

 者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为满足各类消费群体需求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

 陈丽敏】

 ... . ·●- ·.I_ -l _ t.,1.●· ·..· · ●· t ..- · ●·.t.-‘ ●·· - -"_ ●· ·-,· -l · ·_ .¨ ●· ·t - .· ●· ⋯ ·· ●· · ..·· ●-· .

 另一方面,满足个性消费。农村人 口生活水平提高,新增吸

 烟人 口追求个性 ,在卷 烟选 择上呈现 多样化 ,对卷 烟新 品更

 愿 意尝 试 ,要 及 时更 新和 丰 富农 村市 场 卷烟 新 品 ;根 据辖

 区大中型项 目建设流人人 口的消费习惯 ,组织供应对路卷

 烟 品牌 。

 3.满足批量用烟需求。农村婚丧嫁娶用烟品牌集中、需求

 量大、替代性差、数量不确定 ,往往要跑几家店铺都无法购

 齐;农村夏种秋收、传统节 日等,也是用烟高峰期。一是坚决

 杜非法“ _一烟”。不能因货源紧张,造成违法分子有机可乘,组

 织非法“三烟”流入,在婚丧嫁娶、夏种秋收、传统节 日等批量

 用烟中掺人假烟等。二是打通农村婚丧嫁娶用烟的“绿色通

 道”。优化批量用烟服务,消费者通过电话或者委托卷烟合法

 经营户进行订货,由商家确定订单后 ,由烟草部门直接配送

 到指定商家,然后再从商家那里提货。

 4.加 强农村市场监管。一是加强经营 自律。针对农村无证

 户较多 、监管矛盾相对突出的现状,对符合办证条件的零售

 户引导及时办理专卖经营许可证 ,帮助客户算好守法经营的

 经济账,并进行必要的营销培训,提高客户守法经营能力。二

 是提升维权意识。加强专卖法律宣传,通过宣传车、发放宣传

 资料 、开展现场 咨询等形式 多样的送法 下乡活动 ,增 强农 民

 真假烟鉴别知识,告知维权途径,提高农村消费者维权意识。

 三是开展持久打击。摸清农村非法“三烟” 和假冒伪劣卷炯流

 通渠道,摸清上线下线 ,达到深挖破网目的,切断非法“ 三炯”

 流通渠道。

 【责任编辑

 陈丽敏】

 一

 75

 —

篇二:财政支出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15年第 19 期 总第 273 期 经济研究导刊 E C ON0 M IC R E SE A R C H G U ID E N0 .19 .2O】5 Seri al N o.27 3 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胡 君 楠 (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 450001) 摘要 :以我 国 31个省份的截面数据 为基础 ,对地方财政教育 支出的影响 因素进行计量分析 采用逐步分析 法降 低 多重其线性,最终建立的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分析表明,地区生产总值、年末人口数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 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有着显著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长 、 关键词 :财政教 育支 出;计量分析 ;影响 因素 中图分类号 :F81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 (2015)19—0074—02 前言 百年大计 ,教育 为本 。教育发达程度 、教育投 入水平常常 是衡量一个闰家、一个民族素质、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准。教育 支出在各国财政支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体现各国发展教育 事业、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日 改革" 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 速增长 ,中国各级政府对 教育的投 入小断增 加。在全国中央 和地方财政的教育支出中,地方财政的支出占绝大比例。然 而,由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各地区财政的教育支 水平也差异明显。研究影响中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差异的 主要原因,分析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数量规律具有显著意义。

 一、 指标选择 影响各地区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l又j 素众多复杂,根据有 关经济学 理论 ,本文选取 四个 宏观经济 指标 :用地 区生产 总 值作为地区经济规模的代表;用年末人口数量作为各地区对 教育规模需求的代表;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 费支出代表居民对教育质量的需求 ;用教育类居民消费价格 指数作为价格变动影响的因素。并将这 4 个指标分别用 X .、 x 、X,、X 表示.地方财政教育支m Y 为解释变量。

 二、模型结果分析 (一 )计量模 型的建立 本文以 2013年 31个省份的数据为样本,以此来分析影 响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因素。在计量分析方法方面选择多元 线性回归分析。分析软件主要运用 Eviews,数据来源中国国 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做基本线性分析发现地方财政教育支出 及影响教育支出的因素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建立 如下模 :

 Y = 13】+132X 2 +133X + 134x +Ix. (二 )参数估计 经过 OLS 【旦I归,得到如下 ⋯ lJ I结果 :

 Y 。= 1 214 .939+0 .0070 87 X l+ ().I)~;9695X !+ 0.1 l 9569X r 一13 .0 1036X 4 ( 】l38.295) ( 0.002375) (0.0I 1748) ( 0.030713) ( 11.39086 ) f = ( J.067332) (2.983394)( 7.635044 )f3.893069)( 一1.】42175) R2=0.969493 R2=0.964800 F=206.5678 DW=1.856258 虽然模 的调整可决系数 为 0.964800,拟合优度很高 ,但 的系数不显著 ,日 符号与预期的相反,表明模型呵能仔在 严重 的多重共线性。

 ( )模 榆验 通过辅助 归法,确定某些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 线性。以下采用逐步回归法剔除不显著变量来消除多重共线 性。经逐步回 ,最后保留的解释变量为 x .、x 、x ,此时没有 严重 的多重共线性 。得到旧归方程如下 :

 Y = - 83 .3 7 13 7+ 0 .00 80 9 17 X l+ O.0 8 500 5X 2+ 0 .10 26 83 X ( 60.57868 ) ( O.0022 l9 ) ( 0.0 1 1069 ) ( O.027072 ) T=( 一1.376249 ) ( 3.645468) ( 7.679755 ) ( 3.7929 14 ) R 2= O.9 67 96 3 R 2= 0.9 64 40 3 F :27 1. 9 2 1 6 D W :1.80 1 2 9 2 此时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且解释变量均能通过显著性 检验 ,即它们对财政教育 支出的影响是显著 的。方程整体 的 显著性 F 检验值也表明变量 x ,x ,x 联合起来确实对 Y l有 显著影响。White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LM 检验 结果表明方程无自相关问题。此时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解释 变量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

 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地区生产总值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 地区生产总值 与地方财政教育支川{成正相关。在假定其 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地区生产总值每增长 1亿元,平均来 收稿 日期 :2015- 04—08 作者简介:胡君楠( 1994一) ,女,河南驻马店人 ,本科生,从事经济统计学研究。

 -u ——74·-——

 说地方 ,财政教育支出将增长 0.008091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 是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的源泉,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长离不开经 济水平的提高,而地方生产总值很大程度上能说明该地区的 经济发展状况。为保障教育支出的增长,应促进地方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保证生产总值的稳定增长。

 (二)教育需求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 本文用年末人口数量作为各地区对教 规模需求的代 表 ,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代表居民 对教育质量的需求。模型结果表明,二者均与地方财政教育 支出成显著正相关关系。假定其他变量不变,地区年末人口 每增加 l 万人 ,平均来说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将增长 0.085005 亿元。当城镇居 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增加 1 元,平均来说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将增长 0.102683 亿元。随着 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需求不断增加 ,财政教育支出也要相 应提高。

 (三)我国不同省份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存在很大羞异 从数据来看,不同省份之间的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差异还 是相当大的。就财政教育支出总量而言,某些省份如甘肃、青 海、宁夏与其他地区差距较大。究其原因,这些省份或靠近边 远地区或属于多民族地区,其发展模式以及财政体制都有所 不同。中央可以进一步优化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结构,运用转 移支付功能,将教育经费支出重点向相对落后的地区倾斜 ,逐 步加大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全面提 高我国居民的素质。

 参考文献 :

 【1】车文军.广西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0,(5) [2】聂颖.我国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4,(6). [31 王蓉冲 国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支出行为实证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2008,(4). 【4】曾朋.影响沈阳市财政教育支出的因素分析lJ l,中国集体经济,2011,(27).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_ .●· ..._ _●· ...... (上接 69 页 ) 二、培育增量 。在农村市场强化服务促进卷烟销量 随着农村经济受惠农政策影响收入持续提升、人口基数 大、人均销量低 、控烟因素影响较小 、吸烟新人较多、零售终 端覆盖范围和服务水平提升空问较大 ,农 民收入水平和预期 收入的提高,刚性需求的巨大农村市场正逐渐苏醒。

 1.完善农村终端建设 。一是撒下 “满天星 。合理布局 网 点,做到零售网点与区域经济匹配、与经营业态匹配 、与交 通发展 匹配 ,消 灭空 白村 、空 白区 ,针对性 地进 行卷烟 零售 网点布局调整。二是培育“辐射源”。加强农 ;寸客户的培训 , 重点做好替代品牌的宣传和推介 ,扭转农村经营户对品牌 过度依赖的固定思维,不断增强他们营业主推的意识,增加 客户盈利,同时跟进信息采集等工作。三是织密“一张网”。按 照“5W 2H”( 即谁购买 、在哪购买 、购买周期 是多长 、购买 品牌 是哪些 、购买 的数量 多少 以及为什 么要购买 、为什 么要 购买 这些品牌和规格 ),指导客户主动适应消费习惯 ,抓住消费需 求,形成消费者能够方便快捷购买到卷烟的销售 网络,提升 农村人均卷烟销量。

 2.拓展品牌宽度。一方面,满足中高消费。农村市场随着 收入稳步提升 ,消费者的需求也逐步提升,对中高档烟有一 定需求,要进一步提振农村经营户信心 ,在确保三 、四、五类 烟卷烟销量的基础上 ,提高一 、二类卷烟的上柜率,让消费 者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为满足各类消费群体需求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陈丽敏】

 ... . ·●- ·.I_ -l _ t.,1.●· ·..· · ●· t ..- · ●·.t.-‘ ●·· - -"_ ●· ·-,· -l · ·_ .¨ ●· ·t - .· ●· ⋯ ·· ●· · ..·· ●-· . 另一方面,满足个性消费。农村人 口生活水平提高,新增吸 烟人 口追求个性 ,在卷 烟选 择上呈现 多样化 ,对卷 烟新 品更 愿 意尝 试 ,要 及 时更 新和 丰 富农 村市 场 卷烟 新 品 ;根 据辖 区大中型项 目建设流人人 口的消费习惯 ,组织供应对路卷 烟 品牌 。

 3.满足批量用烟需求。农村婚丧嫁娶用烟品牌集中、需求 量大、替代性差、数量不确定 ,往往要跑几家店铺都无法购 齐;农村夏种秋收、传统节 日等,也是用烟高峰期。一是坚决 杜非法“ _一烟”。不能因货源紧张,造成违法分子有机可乘,组 织非法“三烟”流入,在婚丧嫁娶、夏种秋收、传统节 日等批量 用烟中掺人假烟等。二是打通农村婚丧嫁娶用烟的“绿色通 道”。优化批量用烟服务,消费者通过电话或者委托卷烟合法 经营户进行订货,由商家确定订单后 ,由烟草部门直接配送 到指定商家,然后再从商家那里提货。

 4.加 强农村市场监管。一是加强经营 自律。针对农村无证 户较多 、监管矛盾相对突出的现状,对符合办证条件的零售 户引导及时办理专卖经营许可证 ,帮助客户算好守法经营的 经济账,并进行必要的营销培训,提高客户守法经营能力。二 是提升维权意识。加强专卖法律宣传,通过宣传车、发放宣传 资料 、开展现场 咨询等形式 多样的送法 下乡活动 ,增 强农 民 真假烟鉴别知识,告知维权途径,提高农村消费者维权意识。

 三是开展持久打击。摸清农村非法“三烟” 和假冒伪劣卷炯流 通渠道,摸清上线下线 ,达到深挖破网目的,切断非法“ 三炯” 流通渠道。

 【责任编辑陈丽敏】

 一75—

篇三:财政支出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近年教育财政支出分析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增加,教育已成为我国财政支出的第一大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明确:2012 年我们教育经费支出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的 4%。据悉,从 2004 年到 2008 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从 4000 多亿元增加到 9700 多亿元。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 14.9%提高到 16.3%,这一比重已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之下,美国 2007 年教育经费仅占财政总支出的 2.4%。面对如此大的差距,国人是应当为我国大比例投资教育的大方拨款之举感到自豪心安;抑或私下狐疑,缘何教育支出的正差距却引致教育质量、教育成果的负差距?的确,大比例的教育财政支出是否就意味着教育情况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这个问题值得商榷。一、全国教育经费情况2013 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 30364.72 亿元,比上年的 27695.97 亿元增长 9.6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为 24488.22 亿元,比上年的 22236.23 亿元增长 10.13%。二、落实《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情况1.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包括教育事业费,基建经费和教育费附加)为 21405.67 亿元,比上年的 20314.17 亿元增长 5.37%。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 3883.92 亿元,比上年增长 2.7%。2.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2013 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情况是:(1)全国普通小学为6901.77元,比上年的6128.99元增长12.61%。其中,农村为6854.96元,比上年的 6017.58 元增长 13.92%。普通小学增长最快的是云南省(23.41%)。(2)全国普通初中为9258.37元,比上年的8137.00元增长13.78%。其中:农村为9195.77元,比上年的 7906.61 元增长 16.3%。普通初中增长最快的是广东省(22.76%)。(3)全国普通高中为 8448.14 元,比上年的 7775.94 元增长 8.64%。增长最快的是甘肃省(24.5%)。(4)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为 8784.64 元,比上年的 7563.95 元增长 16.14%。增长最快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43.07%)。(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 15591.72 元,比上年的 16367.21 元下降 4.74%。增长最快的是贵州省(24.58%)。3.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情况。2013 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情况是:(1)全国普通小学为2068.47元,比上年的1829.14元增长13.08%。其中:农村为1973.53元,比上年的 1743.41 元增长 13.2%。普通小学增长最快的是江苏省(35.63%)。(2)全国普通初中为2983.75元,比上年的2691.76元增长10.85%。其中:农村为2968.37元,比上年的 2602.13 元增长 14.07%。普通初中增长最快的是江苏省(48.09%)。(3)全国普通高中为 2742.01 元,比上年的 2593.15 元增长 5.74%。增长最快的是甘肃省(50.84%)。(4)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为 3578.25 元,比上年的 2977.45 元增长 20.18%。增长最快的是贵州省(74.16%)。(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 7899.07 元,比上年的 9040.02 元下降 12.62%。增长最快的是贵州省(59.81%)。

 三、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情况2013 年,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 140212.1 亿元的比例为 15.27%,比上年的 16.13%降低了 0.86 个百分点。四、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情况据统计,2013 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568845.2 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 4.30%,比上年的 4.28%增加了 0.02 个百分点。五,我国教育支出现存问题1、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投入总量与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首先,财政教育投入虽然有了明显增加,但投入总量仍然不足;

 其次,我国目前的财政教育投资在结构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表现在基础义务教育方面,政府财政投入比重过低,影响了基础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二是表现在高等教育方

 面,企业和社会团体投资比例过低,来自个人的家庭投资比例过高,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三是表现在对教育领域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投入比例方面,我国对教育领域的公用经费投入的比例偏低,不利于提高我国教育质量;最后,现行的财政教育投入分配机制不尽合理。从国际上看,中央和地方对教育的财政投资分担比例一般为 60:40;而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资分担比例平均为 37:63。特别是在社会受益最明显的小学义务教育投入方面,80%以上的财政投入是由地方财政,中央对小学义务教育投入的比例不足 20%。这种政府间的财力与教育支出责任的非对称性,必然会由于县乡财政困难而影响政府对基础义务教育的财政收入。2、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支出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义务教育支出结构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这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沿海发达地区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之间差异明显。第二,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投入存在明显差距。三是农民义务教育负担重。其次,我国财政教育资金在高等教育支出结构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突出表现在:一是财政压力巨大,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这主要源于中国总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在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教育经费不足以至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日显突出。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到 90 年代,中国每年教育经费占当年 GNP 的比例,每年都在 2%左右,总是占世界各国的倒数第十几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一般占GNP 的 5‐7%,而与中国经济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一般占 GNP 的 4%左右。如要按人均教育经费算,中国更少得可怜。具体到高等教育经费,约占教育总财政投入的 20%左右。因此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在国家总教育经费不足以及高等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比例不高的双重作用下显得捉襟见肘。二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渠道薄弱、结构不合理。三是财政性教育经费事权、财权不统一。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预算管理,长期处于事权和财权分离的状态,教育经费的预算未能单独立项。造成一系列问题:一是教育经费预算数量相对弹性较大,缺乏透明度。二是教育发展和政府对教育的拨款脱节。三是教育部门无权行使有效的宏观管理权与调控权,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四是对多元化筹措教育资金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六、完善的对策1、 继续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倾斜,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要解决教育资源总量的短缺,首先要从量上加大投入。教育是准公共物品,由国家来承担主要投资责任是理所当然的。长期以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太少,该承诺增加的教育投入一直没有完全兑现,历史欠债太多,造成转型期教育资源的短缺。不管是从战略高度来考虑,还是参照国外发达和不发达国家对教育的支持程度;其次,要加大对基础教育投资的倾斜力度。一方面,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一直较多,而且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更容易融资;另一方面,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石,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是我国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基础教育更需要国家和政府强有力的全方位的支持。再次,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财政转移力度。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造成教育巨大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缩小教育的不均衡,从中央政府来看,加大财政转移力度是见效最快的举措。特别是对义务教育,不仅要彻底改造好学校办学条件,确保教师的工资福利,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进修,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减轻、减免学生的杂费,让他们能享受国民最基本的教育权利。2、 要解放思想,积极扶植和培育教育市场的形成;在肯定国家、政府是教育投资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广开思路、大胆创新、积极探讨教育市场的可能空间和限度。在转型期,要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政府应该担当起“有为”和“无为”双重角色。凡是有可能通过市场化解决的,政府必须大胆放手,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的各种条件;凡是无法通

 过市场化、社会不愿投资的地方,政府就要坚决接手,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不足。通过市场调节,可吸引社会大量资源投入教育,快速增大教育资源总量,政府则有更充裕的财力投入到教育发展最需要最紧缺的地方,使计划调节更加有效。转型期,政府在扶植培育教育市场方面,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要建立和健全适应教育市场的各种规则和秩序;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破目前“双轨”聘任制,鼓励人才充分流动,同时,建立教职工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学校办学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拓宽教育融资的渠道;积极扶植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发展,并在政策、财力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使其享受与公办学校相一致的待遇;要加快学校产权制度的改革,明晰学校的产权界定,使学校成为市场主体;要进一步实现教育收费自主性,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要大力发展教育市场的中间组织机构。3、 在义务教育阶段以政府投入为主,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非义务教育形式应多鼓励社会和个人的投资和支持,在捐赠、基金、学杂费等方面更加反映市场和个人的需求;4、 应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学校确定适度办学规模,形成规模经济,降低教育成本;提高资产和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率;

 免责声明 1. 用户明确同意其使用道客巴巴网络服务所存在的风险将完全由其本人承担;因其使用道客巴巴网络服务而产生的一切后果也由其本人承担。道客巴巴对用户及任何第三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2. 道客巴巴不担保或保证网络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网络服务不会中断,对网络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也都不作任何担保或保证。

 3. 道客巴巴不保证为向用户提供便利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等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道客巴巴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道客巴巴也不承担任何责任。

 4. 对于因不可抗力或道客巴巴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网络服务中断或其它缺陷,道客巴巴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将尽力减少因此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5. 道客巴巴对于任何自本网站而获得的他人的信息、内容或者广告宣传等任何资讯(以下统称“信息”),不保证真实、准确和完整性。如果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通过上述 “信息”而进行任何行为,须自行甄别真伪和谨慎预防风险。否则,无论何种原因,本网站不对任何非与本网站直接发生的交易和/或行为承担任何直接、间接、附带或衍生的损失和责任。

 6. 用户同意,对于道客巴巴向用户提供的下列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缺陷本身及其引发的任何损失,道客巴巴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1)道客巴巴向用户免费提供的各项网络服务; (2)道客巴巴向用户赠送的任何产品或者服务; (3)道客巴巴向收费网络服务用户附赠的各种产品或者服务; (4)用户资料遭到未授权的使用或修改; (5)其他与本网站相关的事宜。

  分享知识 成就自我

篇四:财政支出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计量经济学》 课程论文

 题目:

 2013 年各地区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及主要影响因素 系别班级:

 经济系

  专业方向:

 12 本国际商务班 学

 号:

 412100121 学生姓名:

 高家飞 课程教师:

 石立

 提交日期:

 2015 年 7 月

 内容摘要 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 教育支出是一国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政府无不大量投入资金。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各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在逐年递增, 但在整体教育支出、结构以及地区分配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结构, 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促进国家的进步。

 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一方面, 教育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 受教育者个人能够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 获取较高货币收益及较高的精神享受。因此, 教育可由私人部门提供并获取利益; 另一方面,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产品, 有较高的正外部效应, 对我国生产力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及劳动生产率, 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民族文化与文明程度, 增加社会的团结与稳定。

  关键词:

 (地方财政教育事业教育支出)

 目录

 内容摘要 目录 一.问题提出 1.

 什么是教育事业 2. 影响各地区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3.

 阐述所要分析问题的重要性 4.

 阐述索要分析问题的现状 二.理论分析 1.

 找出影响因变量的因素 2.

 找到可以分析该问题的经济学理论 3.

 查找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数据, 确定最终的影响因素 4.

 根据经济理论建立模型, 并进行各项统计检验、 计量检验 5.

 用以上模型解决“一” 中提出的问题 三.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可用“插入” -“引 用” -“索引 和目 录” 自 动设置目 录, 目 录文字用小四号宋体, 英文和数字的字体均用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行距为固定值 20 磅;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计量经济学》 课程论文 第 1 页 2013 年各地区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 问题提出 1. 什么是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 教育支出是一国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政府无不大量投入资金。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各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在逐年递增, 但在整体教育支出、 结构以及地区分配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结构, 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促进国家的进步。

 2. 影响各地区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影响中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因素有很多, 据分析, 主要的因素可能有:

 ①由地区经济规模决定的地方整体财力是地方财政支出的基本源泉; ②各地区居民对教育的需求有差异, 地区的人口数量不同决定各地教育规模不同; 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教育质量的需求会不断提高, 对以政府教育投入为代表的公共财政的需求会有相当的影响。

 ④物价水平, 特别是教育消费的价格变动会影响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支出。

 ⑤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能力与意愿的不同也可能构成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差异的原因。

 3. 阐述所要分析问题的重要性;

 “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 2003 年 12 月 19 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的。

 教育事业是我国人才战略的基础,

 由教育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及其规模和结构则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与源泉, 是当今乃至未来国际竞争的核心所在, 没有良好的教育, 就没有有竞争力的人才。

 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一方面, 教育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 受教育者个人能够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 获取较高货币收益及较高的精神享受。

 因此, 教育可由私人部门提供并获取利益; 另一方面,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产品, 有较高的正外部效应, 对我国生产力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及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民族文化与文明程度,

 增加社会的团结与稳定。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计量经济学》 课程论文 第 2 页 但教育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 将市场收费与政府拨款结合起来, 使教育的提供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政府介入教育投资使每个人都能获取到基本均等的教育机会, 避免因教育机会不均所造成的贫富差距与不平等状况进一步扩大, 实现社会公平。

 为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统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财政支出必须再进一步向教育事业倾斜。

 4. 阐述索要分析问题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中国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2013 年中央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用于教育的支出 21994 亿元,达到了占国内生产总值 4%的目标。

  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 2011 年, 全国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教育支出 16497. 33 亿元, 占全部财政支出的 15. 10%, 其中, 中央财政教育支出 999. 05 亿元, 地方财政的教育支出 15498. 28 亿元.

  在全国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教育支出中, 地方财政的支出占 94%, 地方财政支出是财政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然而, 由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各地区的财政的教育支出水平也差异明显。

 2011 年人均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最低的湖南省仅为 819. 99元, 最高的北京市为 2576. 22 元, 北京市是湖南省的 3. 14 倍。

  二. 理论分析 1. 找出影响因变量的因素;

 影响中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因素有很多, 据分析, 主要的因素可能有:

 ①由地区经济规模决定的地方整体财力是地方财政支出的基本源泉; ②各地区居民对教育的需求有差异, 地区的人口数量不同决定各地教育规模不同; 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教育质量的需求会不断提高, 对以政府教育投入为代表的公共财政的需求会有相当的影响。

 ④物价水平, 特别是教育消费的价格变动会影响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支出。

 ⑤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能力与意愿的不同也可能构成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差异的原因。

  2. 找到可以分析该问题的经济学理论;

 利用计量经济学的统计回归分析可以找出影响各地区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计量经济学》 课程论文 第 3 页 主要因素, 通过多重共线性, 异方差检验可以修正该理论函数模型 3. 查找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数据, 确定最终的影响因素;

 为了全面反映中国地方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的差异, 选择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为被解释变量。

 根据对影响中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主要因素的分析, 选择“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地方经济规模的代表; 各地区对教育规模的需求, 选择各地区的 “年末人口数量” 作为代表; 选择“居民平均每人教育现金消费” 代表居民对教育质量的需求; 选择居民教育消费价格指数作为价格变动影响的因素; 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能力与意愿难以直接量化。

 选择“教育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作为其代表。

 以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的 2013 年 31 个省份的数据为样本, 从《中国统计年鉴 2013》 可以收集到数据。

 见附件表 1. 1 4. 根据经济理论建立模型, 并进行各项统计检验、 计量检验;

 为了分析“各地区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及主要影响因素数据”, 选择“地方财政教育支出” (单位:

 亿元)

 作为被解释变量(用 Y 表示); 选择“地区生产总值”、“年末人口数”、“年末人口数”、“居民教育消费价格指数”、“教育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单位:

 亿元)

 分别作为解释变量 X2、 X3、 X4、 X5、 X6,

 用 EViews软件分析估计模型的参数。

 首先, 依次点击 File/New/Workfile, 在出现的对话框的菜单中选择文件数据的结构类型, 选择数据类型“integer data”、“Start data” 中输入“1”,“End data” 中输入“31”, 点击“OK” 出现未命名文件的“Workfile UNTITLED” 工作框。

 其中已有对象:

 “c” 为截距项, “resid” 为剩余项。

 在“Quick” 菜单中点击“Empty Group”, 出现数据编辑窗口, 将第一列数据命名为 Y:

 方法是按上行键“↑ ”, 对应“obs” 格自动上跳, 在对应的第二行有边框的“obs” 空格中输入变量名“Y”, 再按下行键“↓ ”, 变量名以下各格出现“NA”, 依顺序输入 Y的对应数据。

 为了 初步分析“各地方财政教育支出” 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可以做以X2、 X3、 X4、 X5、 X6 为横坐标, 以 Y 为纵坐标的线型图。

 方法是按住“Ctrl”依次选择工作文件中的对象 Y 和 X2、 X3、 X4、 X5、 X6, 在双击的菜单中点“View/graph/line/ok”, 出现序列 Y、 X2、 X3、 X4、 X5、 X6 的线型图(图 1. 2)。

 可以看出, 各地区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及各影响因素的差异明显, 其变动的方向基本相同, 相互间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探索将模型设定为线性回归模型形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计量经济学》 课程论文 第 4 页 式:

 Yii=β1+β2X2i+β3 X3i +β4 X4i +β5X5i +β6 X6i +μi 5. 用以上模型解决“一” 中提出的问题。

 5. 1 估计参数 利用 Eviews 估计参数模型, 可点击“Quick” 下拉菜单中的“Estimate Equation”, 在出现的对话框的“Estimate Equation” 栏中键入“Y X2 X3 X4 X5 X6”, 在“Estimation Settings” 栏中选择“Least Squares”, 点“ok”, 或者在命令栏输入“LS Y C X2 X3 X4 X5 X6”, 回车即出现回归结果(图 1. 2)

 根据图 1. 2 中的数据, 模型估计的结果写为   3891.931  33.61800  0.123640  0.507053  0.011422  74.46710(1891.086)(16.80662)(0.006918)(0.093246)(0.053598)(99.79023)

 t=(‐2.058040)(2.000284)(17.87180)(5.437791)(‐0.213105)(‐0.746236)

  R2=0.941912 2=0.930294 F=81.07603n=31 5. 2 模型检验

 5. 2. 1 经济意义的检验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 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地区生产总值没增长一亿元, 平均说来说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将增长 33. 61800 亿元; 地区年末人口每增长一万人, 平均说来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会增长 0. 123640 亿元; 当居民平均每人教育现金消费增加 1 元, 平均说来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会增长 0. 507053 亿元; 当居民教育消费价格指数增加 1 个百分点, 平均说来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会增长0. 053598 亿元。

 当教育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增加 1%, 平均说来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会增长 99. 79023 亿元。

 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

 5. 2. 2 统计检验 (1)

 拟合优度:

 由图 1. 2 中数据可以得到:

 R2=0. 941912, 修正的可决系数为 R2=0. 930294, 这说明模型拟合得很好。

 (2)F 检验:

 针对H0:β1=β2=β3=β4=β5=β6=0, 给定显著性水平α =0. 05,在 F 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 K-1=5 和 n-k=25 的临界值Fα(5, 25)

 =2. 61。

 由图1. 2 得到 F=81. 07603, 由于 F=81. 07603﹥Fα(5, 25)

 =2. 61, 应拒绝原假设H0:β1=β2=β3=β4=β5=β6=0, 说明回归方程显著, 即“地区生产总值”、“年末人口数”、“居民平均每人教育现金消费”、“居民教育消费价格指数”、“教育支出在地方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等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 有显著影响。

 (3)

 t 检验:

 分别针对H0:

 βj=0(j=1,2,3,4,5,6), 给定显著性水平α =0. 05, ,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计量经济学》 课程论文 第 5 页 查 t 分布得自由度为 n-k=25 临界值 t.(n-k)

 =2. 060. 由图 1. 2 中数据可得,除了 β5、 β6 以外, 与 β1、 β2、 β3、 β4 对应的 t 统计量分别为-2. 078040 2. 200284、 17. 87180、 5. 437791, 其绝对值均大于 t.(n-k)

 =2. 060, 这说明在显著性水平α =0. 05 下, 分别都应当拒绝 H0:

 βj=0(j=1,2,3,4), 也就是说,当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解释变量“地区生产总值”(X2)、“年末人口数”(X3)、“居民平均每人教育现金消费”(X4)

 分别对被解释变量“地方财政教育支出”(Y)

 都有显著的影响。

 当给定显著性水平α =0. 05 时, 由于与 β5、 β6对应的 t 统计量分别为-0. 213105、 -0. 746236, 小于 t.(n-k)

 =2. 060, 不能拒绝 H:

 βj=0(j=5,6), 表明在α =0. 05 的显著性水平的条件下, “居民教育消费价格指数”(X5)、“教育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X6)

 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Y)

 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三. 结论 在给定显著性水平α =0. 05 情况下, 2013 年各地区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区生产总值”、“居民平均每人教育现金消费”、“年末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计量经济学》 课程论文 第 6 页 参考文献 附出参考的文献, 按照“作者, 文献名 称, 文献出处, 日 期” 的格式撰写,

 1.

 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国际比较及对策研究梁伟真 《经济经纬》 20014 年第 6 期

 2. 《中国统计年鉴 2014》

  3.

 我国教育支出的财政分析和对策选择骆勤 《财经论丛》 2004 年第 5 期

 4.

 中国财政部主页 http: //www. mof. gov. cn 5. 中国教育的公平之痒[N]. 南方周末。

 2005-3-10....

篇五:财政支出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X 大学

 毕业论文

 重庆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分析

 姓

 名:

 __________

 2014 年 6 月 25 日

 重庆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分析

  摘 要:

 农村义务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但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却存在着许多问题, 急需得到改善。

  关键词:

 农村;教育;财政

 1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为滞后

 在“十一五”期间, 尽管重庆市出台了 “解决农村中小学条件差”的政策, 但改革程度不尽相同。

 虽然办学条件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学校办公设施仍不齐全,教师都是在不理想的环境下备课、 办公。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多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与要求相差甚远, 现代教育设备少, 教育手段简单, 离实现现代化的教育还有一段距离。

 所开设的美术、 音乐、 体育课由于缺少教师与器材, 都没能很好的完成, 素质教育成了一句空谈。

 只有少数地方建立语音室、 微机室、 配备了电脑, 大多数学校的基本教学条件并没有在本质上得到改变。

 2 教师不愿去农村,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不足或者说是不到位导致了教师薪水少, 并且其在农村工作生活条件也较差。

 这是教师不愿意去农村教学的主要原因。

 农村骨干教师一旦在农村教学中做出了成绩就会吸引条件较好的学校, 而为其提供比在农村教学更优越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一般是不会拒绝而留在农村继续教学,学校想要留住这些教师就只有提供与其等值的条件或者说更好的条件才能留下这些教师。

 而这些条件又是普通的农村学校不能办到的。

 3 教育经费短缺

 尽管重庆加大了经费投入,但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实际上主要由县、 乡 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 学校建设的配套经费相当部分由农民集资和借贷筹集, 学校公

 用经费向学生收取杂费及用各种名目收费维持了学校的正常运行。

 据对部分农村学校的调查, 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存在大面积的短缺情况。

 教育经费不足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一是“举债普九”, 在落实农村“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验收和改善办学条件时, 绝大多数学校都是贷款, 事到如今仍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二是农村“费改税”改革对教育经费来源冲击不小。

 “费改税”直接导致农村学校只能维持学校的正常开支, 使学校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大多数学校原先计划用农村教育附加费、 集资逐年偿还贷款, 但现在取消了这些收费项目, 学校失去了还债之源。

 财政收入能力与支出能力不对称的问题, 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第三个原因。

 因此, 导致了政府的财政支出跟不上学校发展需要, 学校发展与政府经费支出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4 城乡 之间办学条件差距大

 差距大要表现在二个方面:

 一是在学校硬件设施上, 农村中小学根本就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最低标准, 不少乡 村学校的学生现在只能得到必需的书本, 而拓展知识的课外书本根本没有, 这就根本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

 而城镇学校教学楼、 综合楼、 科技楼、 宿舍楼、 仪器室、电教室、 图书室和运动场地及各种教学设备一应俱全, 城市教育展现出来的已是现代教育的气息。二是在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上, 由于农村师生所处的特殊环境,农村学生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 接触到的知识面相对较窄, 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

 城乡 之间的这种的明显的差距不管是给学生还是教师带来了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农村中小学除了正常的财政支出拨款以外, 几乎没有其他费用来补充办公用费和改善办学条件。

 因此,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与城镇之间有如此大的差距也就不难理解了。

  5 义务教育财政分担主体的财力不足

 5.1 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

  这是需要全社会推进的一项系统工程, 各级政府要负起责任, 以政府投入为主, 使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逐步形成, 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 保证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的“三个增长”, 并确保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

 村, 同时要制定专项资金使用的具体管理措施, 切实保证专款专用, 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应, 加强监督检查, 并发动社会各界和群众对工程实施进行监督。

 在“十一五”期间, 重庆就会投入 230 亿元用于教育重大项目建设, 统筹城乡 教育发展。

 今后几年, 重庆还将投入 43.2 亿元, 实施和加快推进农村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 饮水设施工程、 课桌椅更新工程、 农村学校阳光体育运动设施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 随着这些工程的逐步实施, 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将会得到较大改善。

  5.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待遇

  这是由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不足导致了 师资队伍不强, 教师待遇低。

 这些情况的改善就需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政府可以在城乡 之间建立教师双向流动制度,就农村教师现状分析,双向流动制度包括两种制度, 其一, 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 其二, 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制度。

 但近年来, 各地建立的教师交流制度, 大多属于前一种制度, 城市超编教师调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任教。

 因此, 要解决农村教师问题, 建立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制度很必要。

  5.3 加强农村教育投入, 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首先, 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要确保不低于改革前乡 统筹费中的农村教育附加、 经国家批准的农村教育集资以及正常财政投入的总体水平, 并逐步有所增长, 并且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所需公用经费的不足部分, 由县级财政给予补助。其次, 要明确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筹集是政府的职责, 过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 地区差距不断扩大, 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没有承担起筹资的责任。

 再次, 确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最低标准。

 要使农村义务教育能在保持基本的质量标准的基础上, 有可持续发展的财政基础。

 此外, 重庆还实施了“五个到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5.4 努力缩小城乡 教育差距

  减少城乡 差距一个主要的问题, 并不是说什么都要向城市看齐, 而应该开发出属于农村自己一整套教学模式。

 只有发挥了农村教育的自身优势, 才能缩小和城市教育的差别。

 调查过程中, 老师、 学校领导提到最多的就是城乡 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

 过去几十年, 农村教育主要是为了扫除文盲, 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

 并不是真正回归到农村人口自身发展, 而是国家为了扫除文盲的需要。

 这几年,农村教育紧跟城市走, 大多以城里学生需要为参照系, 简单套用城市的一套。

 但这样做的效果很差, 农村学校应该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办法和体系, 比如充分发挥学生的吃苦耐劳, 教师的朴直、 敬业, 以及整个农村多年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等等。

 为了尽快缩小城乡 教育差距, 重庆还坚持将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 贫困地区和经济困难群体倾斜, 解决城乡 之间、 区县之间、 学校之间办学水平不均衡的问题。

  5.5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

  可以采取重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分担模式的办法, 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加大政府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 因为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之一, 提供这一公共产品应当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有必要从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角度考虑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问题, 需要明确政府的投入责任, 按责任多少的原则安排转移支付给县政府。

 因为农村教育不是一种地方性质的公共产品, 其受益者不仅是那些上学的孩子, 整个国家也会因公民素质提高而受益。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这句话一点也不错。

 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义务教育, 特别是人口占了全球 1/5 的中国, 而且又是针对农村义务教育, 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 它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但相信通过政府对这些政策的贯彻推行, 会使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基本解决, 但要彻底解决还需要政府持续不断的关注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也还需要全社会以及从事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这些政策, 措施等在农村义务教育中实施展开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不管怎样, 相信通过几代人的共同的努力, 农村义务教育问题最终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篇六:财政支出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8 2018. 5浅析财政支出与教育公平的关系曹世凯(大连理工大学 商学院,辽宁 大连116024)[摘 要] 教育是百年大计,我国制定 《教育法》《教师法》,说明我国政府相当重视教育,但由于财政教育支出方面有些不尽如人意,造成教育的公平有所偏差。文章分析了现如今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城市与农村之间教育水平的差异;我国东部和中部西部之间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同时在文中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利用国家财政支出解决教育公平的措施:财政支出优先保证教育的投入,实现教育的公平;财政支出要均衡,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完成教育的公平;财政支出要扶持中西部地区,从而促进教育公平;统筹财政教育经费,积极拓宽教育投入的渠道,利用多种办学形式,提升教育的公平。[关键词] 教育财政支出;教育公平;教育经费[DOI] 10. 13939/j. cnki. zgsc. 2018. 15. 108在知识经济的现代,国家要想获得向上发展的动力,教育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我国教育在初等和高等教育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教育公平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欠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教育的战略目标: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可如今仍存在公民在教育方面机会不平等的现象,这不公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与农村之间教育水平的差异我国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由 1985 年的 40% 提高到 1999年的 55. 4%;而农村却从 22. 3% 下降到 18. 6%。农民工子弟入学难: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民已超 1. 5 亿人,而没有当地户口的农民子弟必须交择校费,从而让农民工子弟放弃求学之路,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无法实现教育的公平。1. 1 我国东部和中部西部之间投入教育经费的差异据统计北京人均教育经费达到 3. 37 万元,上海是 3. 86万元,天津 1. 71 万元,而安徽、河南、贵州、甘肃、广西五省教育经费只在 0. 30 万元,地区差异明显。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势必导致仪器设备配置水平的差异和师资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农村师资知识老化和数量并存,城镇教师的数量却在超编。以上分析表明,究其根本原因是教育财政支出总量的不足。教育财政支出,也称为教育资源、教育支出、教育经济条件等。教育财政支出用于教育的支出安排。教育财政支出的公平,促进教育的公平,从而使社会的公平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所以要合理统筹管理教育财政的支出,去改变教育所面临的不均衡、不公平的现象,实现我们教育的公平性。1. 2 财政支出优先保证教育的投入,实现教育的公平《教育纲要》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积极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求共同促进教育公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世界各国在 2000 年实现教育支出占 GDP比重为 6%,但现如今,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教育支出占GDP 比重才勉强达到 4%。2006—2009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 比例分别为3.01%、3.32%、3.45%和 3.67%,距离6%的目标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 1998 年的丹麦教育财政支出占12.4%。所以减少教育的不公平因素,政府应该优先保证在基础教育上的投入。地方各级政府要明确其职责,上级对下级负责,下级对上级监督到位,这样才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地方基层政府对于教育投入的力度。这当中主要的一环要保障教师的工资水平,切实提高教师的福利水平。现在教师的工会经费大体分为三部分:文体、帮扶、福利。文体活动例如参观、运动会,但这方面的经费也不足,老师们很少有机会出外参观,运动会也没有资金;帮扶这方面对职工的慰问金,也只是限于一年内住院不多于2 次,第 3 次就没有这部分经费。所以要想提升教育的公平性,不能忽视对教师积极性的鼓励。2 财政支出要均衡,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完成教育的公平目前,在教育投入上,城乡之间相差巨大,我国农村教育一直处在投资不足的状态。农村普通中小学的学生的平均预算内的经费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经费的不足,造成了农村教育设施、教育条件、教育人才的严重落后,而我们普及义务教育的意义不就是让每一个上不起学的孩子们享受他们应有的教育权利,实现教育公平吗?义务教育应该成为我国教育财政支出的重点,将义务教育放在优先地位,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这样才能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我们可以分成六步来完成教育的公平。①免除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交纳的杂费、课本费。②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在办理转学和返回原籍手续时禁止任何收费。③补助贫困家庭的学生的生活费。④对于困难的高校生,可以通过奖学金制度和学生贷款和减免学费制度帮助他们完成学业。⑤要预留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经费和仪器设备配置的经费。⑥向农村输送优秀的教师人才。农村优秀教师匮乏,现在虽然有支援农村贫困校的支教行为,但只是待上一两年,流于形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杯水车薪,起不到根本的作用。应该大幅度提高支教老师的工资与福利,激励优秀的教师和师范生加入农村教育的行列。(下转 P110)中国市场 2018 年第 15 期 (总第 970 期) 管理科学

 110 2018. 5人员兼职轮流讲授实践内容。构建完善的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化课程建设体系,出版具有应用特色的金融学教材,教材可由本系部老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参编。可开设金融各大行业都需要掌握的技能如营销技能、客户沟通及礼仪相关课程,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校企合作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经济类创业创新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2)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改进教学方法,要运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投资对抗实战演练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比如,教师结合金融实践制定课程目标,通过 “项目化、实战化”的方法,推行研讨式学习,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3)改进教学考核评价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在校企合作平台上改革教学体系,其考核评价机制也应相应改革。大多数高校专业课程还是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改革后可采用笔试、口试、操作、调研报告等相组合,开卷、闭卷相结合,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方式是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充分体现专业供给与行业需求的深度融合。根据金融学专业各门课程的特点,建议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对于理论知识考核,应增加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过多死记硬背,对于实践能力考核,做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考试与考评。4 结 论虽然我国高校建立了多层次的金融教育体系,但是应用型金融人才供给还比较少。这就导致了当前金融行业所需人才与金融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不匹配,金融人才的供求出现了结构性矛盾,金融学的教学改革要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改进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与保障。参考文献:[1] 谭艳斌 .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构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 (2):238 -242.[2] 徐利谋,蒋建平 . 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J]. 教育教学论坛,2014 (2):203 -204.[3] 刘开华 . 对接行业需求的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 (5):79 -80.[4] 刘东辉,林丽 . 面向金融行业人才培养的技能需求分析 [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 (5):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48 -49.[基金项目] 本文系沈阳科技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G -2016 -05,项目负责人:孙佟)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 孙佟 (1983—),女,辽宁沈阳人,沈阳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金融理论与政策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上接 P108)3 财政支出要扶持中西部地区,从而促进教育公平要实现教育公平这个目标,必须把教育财政支付力度加大,这就需要完善政府间的教育转移支付力度。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分配在东部 11 省、中部 8 省、西部 12 省有着明显的差异,导致东、西部地区教育支出的不平衡状况仍然很严重。要想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一定要优化区域教育支出结构,加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应当从东部地区适当集中部分财力,可以通过广泛吸纳外籍学生,收取学费来补贴教育经费,动员全社会力量走多渠道筹措资金的路子,来积累教育财政经费。在筹集资金的同时,要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坚持开源节流,坚决反对各种铺张浪费,现在学校里努力节约纸张,要求老师们出高质量的试卷,严格控制试卷印刷的数量;关于各种教学计划、课表的打印也用纸张的反面,教育学生从细节入手,一点一滴节约每一处,为节约教育资金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综上所述,我们要增大国家财政的教育支出,合理统筹教育财政,通过多渠道积累教育财政收入,增加教育经费来源,完善财政对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间教育的均衡发展,以便促进教育公平。4 统筹财政教育经费,积极拓宽教育投入渠道,利用多种办学形式,提升教育的公平实践证明:以政府办学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多种形式办教育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发展模式。促进民间教育投入的增加,鼓励民间办学、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合作办学等方式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现在 “公办学校财政”正在转向 “公共教育财政”。2015 年末,国务院印发 《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决定从 2016 年起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是在国务院文件中首次将民办学校完全纳入 “两免一补”政策范畴,即把民办教育纳入公共教育财政资助体系。浙江大学民办教育学院研究中心主任吴华表示,在目前还没有发布的 《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国家在积极 “拓宽办学筹资渠道”“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 “保障依法自主办学”,民办教育可以自主确定收费标准,从而分享改革红利。这表明国家在鼓励、扶持民办教育,以提升教育的公平。总之,现阶段我国教育正在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努力实现战略目标,未来的财政教育支出是要持续增长的。我国政府一定会将财政教育支出更多地花在教育改革、师资力量的方面,尤其会加大对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财政教育投入,尽快让每一个孩子能上学,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彻底改善全社会的教育公平。参考文献:[1] 朱虹,蒋承 . 对教育公共投入差异与地方财政能力的研究[J]. 中国市场,2011 (20).[2] 胡柳俊 . 财政支出对我国教育的影响作用 [J]. 中国市场,2015 (39)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作者简介] 曹世凯 (1996—),男,天津人,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学。中国市场 2018 年第 15 期 (总第 970 期) 管理科学

篇七:财政支出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学校代码:

 10327

 学

 号:

 1120160547

  硕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义务教育 财政 支出对家庭教育投入的 影响问题 研究 —— 基于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 (CIEFR-HS)

 )

 数据

 学 学

  院:

  财政与税务学院

 专 专

  业:

 财政学(含税收)

 研 研 究 方 向:

  教育财政

 姓 姓

  名:

  蒋劭杰

  指 指 导 教 师:

 汪栋

 完 完 成 日 期 期:

 :

 2019 年 3 月

 答 答 辩 日 期:

  2019 年 5 月

  万方数据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EXPENDITURE ON FAMILY EDUCATION INVESTMENT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FINANCE RESEARCH-HOUSEHOLD SURVEY (CIEFR-HS)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For the Academic Degree of Master of Economics

 BY Jiang Shaojie

  Supervised by (Associate)Professor Wang Dong

  School of Public Finance and Tax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May

 2019

  万方数据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万方数据

  I

 摘

 要 义务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础,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民教育 1 。义务教育是国家财政必须予以保障的公共物品,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鉴于义务教育对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作用,政府划拨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是整个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投入作为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的补充,在教育发展中发挥着良好的促进作用。2017 年 12 月,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发布了国内首个专门针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全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全国学前和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规模高达 1.9 万亿,占当年 GDP 比重接近 2.5%。

 公共教育支出和家庭教育投入作为教育经费的两大来源,一直是教育经济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点领域,但由于数据方面的限制,二者之间的关系却鲜有研究内容涉及。因此,本文把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投入作为切入点,运用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CIEFR-HS)微观数据库,深入探究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对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效应。

 依据公共产品理论、乘数效应理论和微观消费者行为理论,公共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投入会产生“挤出效应”或“挤入效应”。为了进一步研究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对我国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效应,本文基于乘数效应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笔者选取了 CIEFR-HS 数据库中县级政府生均教育支出、家庭教育投入、家庭人均收入、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学生数量、学生性别、学生成绩、县所属区域、户籍等相关变量指标,利用 Stata 14.0 进行回归,结果发现,县级义务教育生均财政支出每增长 1%,将带动该县子女处于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投入增加 0.3 个百分点左右。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县级义务教育生均财政支出对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效应不显著。

 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历史沿革和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和家庭投入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现阶段教育政策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制定公共教育政策、引导家庭正确合理的教育消费提供参考。

 关键词:义务教育财政;家庭教育投入;乘数效应

  1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万方数据

  II

 ABSTRACT Compulsory education, as th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is implemented by the state in a unified way. All school-ag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ust receive national education.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a public good which must be guaranteed by national financ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educational system. In view of the strategic rol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country"s long-term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appropriation of financial education fund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education input. Family education input, as a supplement to the government"s financial education funds, plays a good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December 2017,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education finance and science at Peking University released the data of the first national tracking survey on family education expenditure in China. Statistics show that in 2016, the national expenditure on family education in preschool and basic education reached 1.9 trillion yuan, accounting for nearly 2.5% of the GDP in that year.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 and family education input, as two major sources of education funds, have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economics.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data,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the family education input in the stag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s the entry point, and makes use of the micro-database of China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Finance Research-Household Survey (CIEFR-HS) to conduct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financial expenditur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on the family education input. According to public goods theory, multiplier effect theory and micro consumer behavior theory,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 will produce "crowding out effect" or "crowding in effect" on family education input.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effec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fiscal expenditure on China"s family education inpu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multiplier effect theory, public goods theory and consumer behavior theory, establishes an econometric model for empirical research. By reviewing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the author selected the CIEFR-HS database at the county level government spending on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investment, family income per capita, mother"s level of education, family, the number of students, students" gender, grades, county area,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and other related variable indicators, using Stata 14.0 to return,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finance at the county level for every growth of 1%, will drive the children at the primary stage of county family education investment increased by about 0.3%.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ag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effect of county-level compulsory education expenditure on family education input is not significant.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our 万方数据

  III

 country"s compulsory education finance policy and the present conditions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pending and family investment,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esent education policy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the policy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formulate public education policy, to guide family education consumption correctly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 WORDS: Finance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vestment in family education; The Multiplier Effect

 万方数据

  IV

  目

 录

 摘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绪论 ................................................................................................................. 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研究设计.............................................................................................................. 3 1.2.1 研究目标....................................................................................................... 3 1.2.2 数据来源及方法........................................................................................... 3 1.2.3 研究设计及框架........................................................................................... 4 1.3 文献综述.............................................................................................................. 4 1.3.1 公共支出影响的相关研究........................................................................... 4 1.3.2 公共支出与家庭教育投入........................................................................... 6 1.3.3 文献评析....................................................................................................... 7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8 1.4.1 可能的创新点............................................................................................... 8 1.4.2 存在的不足................................................................................................... 9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政策沿革 ................................................................................... 10 2.1 相关概念界定.................................................................................................... 10 2.1.1 义务教育总支出......................................................................................... 10 2.1.2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 10 2.1.3 义务教育家庭投入..................................................................................... 11 2.2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影响效应的理论基础........................................................ 11 2.2.1 公共产品理论............................................................................................. 11 2.2.2 乘数效应理论............................................................................................. 12 2.2.3 微观消费者行为理论................................................................................. 13 2.2.4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影响家庭教育投入的内在机理................................. 13 万方数据

  V

 2.3 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政策沿革.............................................................

篇八:财政支出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318·2016 年 年 7 7 月

 第 第 5 5 卷 卷 综

 述

 教

 育

 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及主要影响因素

 申洁慧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21 世纪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能否在新世纪实现稳步较快的发展取决于高素质、多元化人力资本的投入多寡。因此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增加高素质人力资源是当务之急。而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为了研究影响中国地方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的数量规律,预测中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长趋势,合理制定财政政策,管理财政经费支出。本文收集相关数据并利用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对我国影响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进行多因素的实证分析。

 关键词:地方财政教育;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12.45;F8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24(2016)5-0318-01

 影响中国教育经费支出的因素很多。主要的因素有:①地方整体财力;②地区的人口数量;③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④物价水平;⑤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能力和意愿的大小。2.建立适当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作出数据和经济的分析,检验和预测。

 1 内容及步骤

 1)收集数据。以下是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的 31 个省份财政教育支出及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

 下图是根据相关数据,在 Eviews 软件下进行变量的指标分析,包括样本解释变量(X2、X3、X4、X5)和被解释变量(Y)的平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方差等等。这些数据便于对后续进行模型设定的变量更直观的了解和统计。

 2)模型设定。为了分析财政教育支出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选择“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年末人口数”(万人)、“居民平均每人现金消费”(单位:元/人)以及“教育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为解释变量(分别用 X2、X3、X4、X5 表示);选择“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亿元)为被解释变量(用 Y 表示)。

 2. 估计参数

 用规范的形式将参数估计和检验的结果写为:

 5861 . 224150 03040 02011 0 49 2416 X X . X . X . .iY + + + + − =∧ se=9360.00180.0080.059.09 t=-2.586.35.02.82.5 9723 . 02= R 9663. 02= R 7539 . 165 = Fn=31 3 模型检验。

 经济意义检验。

 所 估 计 的 各 个 参 数 值 为 :49 . 24161− =∧β 0112 . 02=∧β 0395 . 03=∧β146 . 04=∧β 8162 . 225=∧β,说明地区生产总值每增加 1 亿元,教育支出会增加 0.0112 亿元;年末人口数每增加 1 万人,教育支出会增加 0.0395 亿元;居民平均每人教育现金消费每增加 1 元(每人),教育支出会增加 0.146亿元;教育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每提高 1%,教育支出会增加 866.4100 亿元,这与预期的经济意义相符。

 4 检验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

 (1)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在置信度为0.05 的情况下,教育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对于教育支出并没有显著地影响,可能是多重共线性造成的。

 (2)利用辅助回归模型作进一步的检验。根据估计结果,可决系数比较大,同时也通过了 F 检验,但是没有通过 t 检验,怀疑可能是共线性引起 t 检验失效。

 (3)多重共线性的修正。采用逐步回归——向前回归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修正。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首先对 lnx2进行回归,再对 lnx2、lnx3 进行回归,可以看出引入 x3 之后拟合优度变高,而且通过 F 检验,因此,应该引入3X变量。再看4X与3 2 , XX之间是否存在序列相关,F 检验通过,所以5X和其他变量存在序列相关性,教育支出在地方财政性支出中所占的比重(5X)这一变量引起多重共线性,因此将其剔除,所以修正后的模型根据逐步回归结果分析,最终的模型修正为:

 4 3 21570. 00406. 00232. 052 . 2318 X X X Y i + + + − =∧ (4)检验是否存在异方差性。采用 White 检验的方法证明修正后的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性,根据怀特检验结果可知,896079 . 72= nR,其对应的 P 值为 0.8947,大于0.05,因此通过了检验,接受原假设,说明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5)检验是否存在自相关性。利用 LM 检验修正后的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分析数据可知,LM 对应的 P 值为 0.6714,大于置信水平 0.05,因此,模型中不存在自相关性。

 5 经济意义的分析及模型的评价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要切实转变观念。解决好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只能是政府部门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改变和更新观念。比如,根据我们每年的经费缺口发行长期教育国债、发行教育彩票、提高教育附加在税收中的比重等等。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来推动财政教育支出的增加。增强居民教育消费观念,使得居民平均每人现金消费得到提高。

 2)应继续增加教育支出,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乃至GDP 的比重。发行教育债券等方式筹集教育资金,以增加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我国有必要在经济持续增长,在增加教育支出总额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

  3)增强公共财政有效财力。今后几年我们要加强税收征管,大力推进税费改革,保持财政收入稳定较快增长。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坚持勤俭办教育的方针,坚决反对各种铺张浪费。要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让增加的投入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胡君楠. 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5(19):74-75

篇九:财政支出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我国教育事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教育的质与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无论是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还是生均教育经费、公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等,都有了较大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教育支出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一直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增加在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储备,重视教育的资金供给和软环境建设,积极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比重。

  一、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现状

 在教育支出总量既定的情况下,教育支出按照何种比例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中分配是宏观教育决策中最重要的问题。财政教育支出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中的分配反映了国家对各级教育的支持力度和财政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的分布状况,其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中的合理配置直接影响着各级教育的发展及其结构的合理。

 (一)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与国际比较

 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从绝对规模上来看,总量持续增长,从 2001 年的 3057 亿元增长到 2011 年 18586 亿元,十年间翻了六倍。但就相对规模来而言,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 GDP 总量比重的上升幅度依旧缓慢,支出仍处于较低水平,直到 2012 年才达到 1993 年提出的教育支出占 GDP 比重4%的目标。《国际统计年鉴》中有关数据表明,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 GDP

 比重一直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

 (二)生均财政教育支出比值指标

 生均财政教育支出比值指标: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按在校生平均计算的生均教育支出比值,计算方法是:以小学生的生均财政教育支出为 l,分别计算中学生和大学生的生均财政教育支出为小学生的倍数。这一指标体现生均教育支出绝对量和相对量关系,在体现财政教育支出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间分配的合理性方面相对准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之间生均财政教育支出的差距是在逐渐缩小的。由于财政教育支出中基建费支出的不连续性和无规律性会对生均支出造成影响,以下我们是剔除基建费支出的影响,主要从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的口径来分析。

 如上表所示,2000 年我国小、中、大学的生均财政支出分别为 490.88元、781.87 元和 6027.23 元,三者之比是 1:1.59:12.29,即大学生的生均财政教育支出为小学生的 12.29 倍,差距很大。到 2011 年,我国小、中、大学的生均财政教育支出分别增长到4965.66元、6370.01元、13735.09元,三者之比是 1:1.28:2.77,各级生均财政教育支出的差距明显缩小,尤其是大学生对小学生的生均教育支出比值下降较快,由 2000 年的 12.29倍下降到 2.77 倍。其主要原因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政府更加强调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1993 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到 20 世纪末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在这期间,国家大大增强了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投入力度。到 2005 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 95%以上,进入全面普及的新阶

 段。而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虽然很快,但同时在校生增长也很快,再加上普通实行征收学费的高等教育成本回收政策,使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的比例相对下降,导致其生均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低于基础教育阶段。

 (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内部使用结构状况

 在这里分析财政教育支出的内部使用结构,将按照这样的层次来进行:首先分析总体的财政教育支出的内部使用结构,其次分别分析普通小学、普通中学和普通高校财政教育支出的使用结构。使用的指标是公用经费支出和个人经费支出分别占财政教育支出的比重。

 如图所示,近 10 年来,我国公用经费支出比例持续上升并逐渐趋于稳定,由 2001 年的 17.22%上升到 2011 年的 35.81%。目前,我国公用经费支出占财政教育支出的比重基本保持在 30%左右。相应的,人员经费支出占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比例在波动方向上与公用经费支出正好相反。如图所示,近 10 年来,我国人员经费支出比例持续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由 2001 年的 77.41%下降到 2011 年的 61.08%。

 综合来看,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中,人员经费支出的比例不断下降,公用经费支出的比例不断上升,公用经费支出挤占人员经费支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说明相当大一部分都用于购置教学设备、图书,而用于教职工工资、福利等支出并不多。

 二、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教育支出投入不足。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总量上虽然持续增加,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16%-21%,并且在 2012 年达到财政教育支出占 GDP4%的目标。然而国际经

 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政府性教育拨款占各国 GDP 的 5%,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达到 4%的目标用了三十多年,距离 5%仍有差距,并且将各国财政教育支出平均后,我国人均财政教育支出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

 (二)财政教育支出中,高等教育所占的比重偏高,初等教育占的比重偏低。根据我国的人均 GDP 来看,21 世纪初我国是低收入国家,与人均GNP2000 美元以下的低收入国家来比,我国初等教育支出比例在本世纪初一直偏低,而高等教育支出比例一直偏高。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整体来看,我国政府对急需发展的基础教育的支出仍显不足,政府过度偏重高等教育而忽视初等教育的发展,导致三级教育支出比例失衡。

 (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内部使用结构不合理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见,我国教育事业费支出内部分配中,人员经费支出比重太大,公用经费支出比重过低。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2001 年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中,人员经费支出的比例是 77.41%,公用经费支出的比例是 17.22%,教育经费支出的结构不合理。2011 年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中,人员经费支出的比例达 61.08%,公用经费支出的比例在 35.81%,公用经费支出的比例明显提高,这说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内部使用结构中用于购置教学设备、图书,改善办学条件的支出有所增加。

 (四)地区间教育支出差异大

 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各地区差异明显,各个地方发展速度不均,经济实力不同,而教育上很多是由地方政府负责,致使各区域间的教育发展水

 平并不均衡。发达地区教育水平远高于落后地区教育水平,东部地区教育水平高于中部地区教育水平,中部地区教育水平高于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形成与东中西部经济水平差异趋势一样的东中西部教育水平梯形分布。

 三、完善财政教育支出的建议

 (一)加大教育投入

 增加财政收入从根本上就是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而且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一国的教育水平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的关系。还应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财政教育支出的目标,从而确保改目标能够完成,可将其作为政府及官员考核指标。

 (二)优化教育支出结构

 增加基础教育支出,明确其优先地位,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首先确保义务教育支出,应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教育经费支出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制度落到实处。适度对高等教育支出,教育是一种长期投资,不能因高等教育可以在短时间内带来高收益而投入过多,并且高等教育作为补充教育应主要由受教育者支付费用和从社会吸收资金。

 (三)缩小地区间教育支出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都会影响到社会的贫富差距,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教育水平提升而促使贫富差距加大。然而享受教育的权利是均等的,因此需要国家发挥宏观调控手段,改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入,确保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供应。同时保证财政教

 育支出的专款专用,保证资金用于教育事业,不挪作它用。从而,促进地区间教育资源均衡。

 (四)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

 在非义务教育领域,如: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要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多种形式进入,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提高其使用效率。同时,也要加强政府对民间资本的监管,严格审查资金规模、办学资质、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收费管理等,防止教育产业化倾向及高收费、乱收费等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和学生权益。

 作者简介:

 曹华杰,会计师,现就职于湖南理工学院计财处,湖南大学经贸学院2012 级在职研究生。

篇十:财政支出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地方财政收入与教育支出关系的研究 论文:地方财政收入与教育支出关系的研究发表时间:2015-6-3 16:18:00

 论文:地方财政收入与教育支出关系的研究

 ——以浙江省 11 个地级市为例

 摘要:本文以浙江省 11 个地级市为例,通过建立 Panel Data 模型,研究了地方财政收入和教育支出的关系,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浙江省各地级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对教育支出有正向的影响;各市的财政收入越大,则教育支出也越大。浙江省各地级市的边际教育支出倾向具有明显的差异。相对于经济发达或较发达地区而言,经济欠发达的边际教育支出倾向是最高的。

 关键词:

 地方财政收入; 教育支出;

 Panel Data 模型

 1 引言

 随着教育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增加教育支出,合理配置政府教育资金,已成为当今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的共识。公共产品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都为政府的教育支出提供了理论依据。靳希斌(2001)认为,对于教育来说,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一种免费教育,因此属于社会纯公共产品,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手段向义务教育提供充足的资金,而非义务教育则具有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因此应属于准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和私人同时提供[1]。由 Schultz T.W(1961)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对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投资,增强人的体力、智力和技能,提高人口质量,使一般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这种人力资本可以产生“知识效应”与“非知识效应”,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产出的增长;同时,人力资本可以产生递增的收益,消除资本和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的影响以保证长期的经济增长[2]。很多学者对我国政府的教育支出也做了一定的研究。岳昌君,丁小浩(2003)分析了中国目前教育投资比例的相对状况,认为中国教育投资比例显著低于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国际平均水平[3]。刘泽云,袁连生

  、、分别为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因此,对于给定的显著水平,首先利用统计量判断是否为混合回归模型。若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模型设为变参数模型。

 3 实证分析

 为了分析地方财政收人差异对教育支出的影响,本文选用浙江省 11 个地级市的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和教育支出数据建立 Panel Data 模型。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为教育支出,解释变量为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变量均为年度数据,样本区间为 2003 年至 2007 年,数据来源于《浙江统计年鉴》。表 1 为浙江省各地级市教育支出和地方财政收入的简单描述性统计。

 表 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Tab.1

 Discriptive statistics of variables

 城市杭州宁波绍兴湖州嘉兴舟山

 教育支出五年均值 单位:亿元 39.2735.0618.1510.1517.005.59

 财政收入五年均值 单位:亿元 258.26218.0178.8441.9769.9420.50

 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比值 0.150.160.230.240.240.27

 城市温州金华衢州台州丽水浙江省

 教育支出五年均值 单位:亿元 30.1320.818.7623.4410.9419.94

 财政收入五年均值 单位:亿元 112.0169.1620.9475.1921.7289.69

  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比值 0.270.300.420.310.500.22

 从表 1 可以看出,浙江全省 2003 年至 2007 年的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平均比值为 0.22,占比最高的是丽水,其次是衢州,而占比最低的是杭州和宁波。

 利用上述所介绍的模型形式识别方法,计算得到的两个 F 统计量分别为:, 。因为,,,,,,在给定 5%的显著性水平下,由 F 分布表查得,。由于大于相应的临界值,而也大于相应的临界值,所以取模型为变系数形式。对模型进行的 F 检验表明, 浙江省各地级市的教育支出行为确实存在着显著差异。

 同时由于研究仅集中于浙江省 11 地级市的教育支出状况,因此选取固定影响的变系数模型进行分析。模型的形式为:

 ,

 (7)

 其中,系数为各地区的边际教育支出倾向,表示地方财政收入每增加一单位,则教育支出相应的增加单位。

 可以利用 EViews 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 2 所示(截距项略)。

 表 2 模型的估计结果

 Tab.2 Estimation result of the model

 地级市估计值系数的统计量 概率.

  杭州 0.1545.190.00

 宁波 0.1640.680.00

 绍兴 0.2220.330.00

 湖州 0.2411.540.00

 嘉兴 0.2419.490.00

 舟山 0.266.250.00

 温州 0.2734.410.00

 金华 0.3023.400.00

 台州 0.3126.340.00

 衢州 0.4310.100.00

 丽水 0.5012.340.00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各地区的边际教育支出倾向系数都为正,且都显著地通过了统计检验,这表明浙江省各地级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对教育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各市的财政收入越大,则相应的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也越大。同时可以看出,浙江省各地级市的边际教育支出倾向具有明显的差异。在浙江省所有的地级市中,边际教育支出倾向最高的是丽水,其次是衢州,再次是台州,而边际教育支出倾向最低的是杭州,其次是宁波。

 为了进一步分析地区之间的差别,根据估计值的大小,把浙江省的 11 个地级市分为三类。杭州和宁波的估计值小于 0.2,归为第一类。由于杭州和宁波在浙省内乃至从全国来看,其经济都非常发达,因此称之为浙江省内经济发达地区。绍兴、湖州、嘉兴、舟山、温州、金华和台州的估计值基本在 0.2 至 0.3 之间,归为第二类。由于这 7 个城市在浙江省内经济较发达,因此称之为浙江省内经济较发达地区。衢州和丽水的估计值大于 0.4,所以归为第三类。由于丽水和衢州在浙江省内的经济相对来说欠发达,因此称之为省浙内经济欠发达地区。

 利用 Eviews 软件分别按经济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对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 3 所示(截距项略)。

 表 3 模型的估计结果

 Tab.3 Estimation result of the model

  地区估计值

 系数的统计量

 概率.

  发达地区 0.15654635.085950.00

 较发达地区 0.26667943.894140.00

 欠发达地区 0.46433527.088580.00

 从表 3 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边际教育支出倾向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最高,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稍高,而在经济发达地区最低。这也反映了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经费对财政的依赖性最小。虽然经济发达地区的边际教育支出倾向低,但是由于这些地区的财政收入很高,所以财政对教育投入的绝对额还是比较多的。这在表 1 中已反映出,杭州和宁波的教育支出和地方财政收入的绝对额在省内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远远超过浙江全省的平均水平。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教育经费对财政的依赖性却很大,而偏偏财政收入不高,使得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4 总结

 通过建立固定影响变系数 Panel Data 模型,本文研究了浙江省内地方财政收人差异对教育支出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浙江省各地级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对教育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各市的财政收入越大,则相应的教育支出也越大。浙江省各地区财政收入的边际教育支出倾向具有明显的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的边际教育支出倾向最高,经济较发达地区次之,而经济发达地区最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对财政的依赖性最大,较发达地区次之,发达地区依赖性最小。

  教育对.

推荐访问:财政支出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财政支出 影响 论文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