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醒狮传承成语5篇

醒狮传承成语5篇

发布时间:2023-04-09 19:35:03

醒狮传承成语5篇醒狮传承成语 103l!茎茎叁型兰i!茎室!!!竺!兰!!圭塑塑型堇查亘室!!!:兰篁!塑璺笙!!!塑I-1HUNDREDSCHOOLSINART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醒狮传承成语5篇,供大家参考。

醒狮传承成语5篇

篇一:醒狮传承成语

3 l!茎茎叁型兰i!茎室!!!竺!兰!!圭塑塑型堇查亘室!!!:兰篁!塑璺笙!!!塑I-"1HUNDRED SCHOOLS IN ARTS。。。一文章编号:1003—9104(2017)06—0103—05论当代龙狮舞的文化意涵与教育价值实现张占平1·2(1.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116;2.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摘要:龙狮舞文化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衍生出新的内涵,以中华民族的图腾文化为基点.以多元融合的民族精神为核心,以人类文明共享为最终旨归,是一种吉庆、祥瑞的节日民俗文化。在重视民族精神弘扬的当下,龙狮舞文化的传承尤为重要。应充分发挥大学作为龙狮舞文化传承主阵地、大学生作为龙狮舞传承主力军的作用,强化校园龙狮文化,凝炼校园龙狮运动精神,营造校园龙狮文化氛围,从而达到龙狮舞教育价值实现的愿景。关键词:舞蹈艺术;民族精神;龙狮舞;;文化内涵;教育价值;文化传承;路径中图分类号:J70文献标识码:A中国是龙狮舞的发源地,舞龙、舞狮流传千年而经久不衰。舞龙运动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祈龙求雨,“舞龙运动在汉代开始盛行,当时有了形式比较完整的舞龙形象,并有了非常明确的舞龙求雨记载。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求雨篇》中,出现了‘舞龙’一语,但对舞龙的细节没有详细的描述。”。1¨8舞狮运动起源于三国时期,作为民间“驱魔庆丰”的一种仪式,多出现于喜庆节日及宗教仪式之中。在21世纪的当下,龙狮舞已经走进校园,成为高校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深入挖掘龙狮舞的文化意涵,对于其在学校体育中的教育价值实现及现代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龙狮舞的文化内涵(一)龙狮舞的本质是象征中华民族文化龙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成长。考古发现证明,龙图腾在中华民族伊始就已出现。人们在辽宁阜新查海发现的石块堆彻龙距今有8000年历史,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的彩陶龙距今有7000余年的历史,而相继考古发现的三星塔拉C形玉雕龙、号称中原第一龙的蚌壳堆塑龙、玉雕龙、蜥蜴原形龙等距今也都有5000年之久的历史。商周青铜器的龙的造型以及青铜器上龙的纹饰、西汉初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著名的帛画龙也都有力地佐证了中华民族对于龙这一“人心营构之象”的崇拜。应该说,从古至今,龙的形象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广泛地分布在中华大地之上,它伴随了中华民族的成长历程,是中华民族成长的见证者。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先祖和英雄大抵都是“人首蛇身”,如伏羲、女娲等,炎帝、鲧、大禹等虽逃出了这一怪诞的形象,但也与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伏羲的诞生就是因为其母踩踏龙的脚印而生,因此,伏羲是作为龙子的形象出现于民间传说之中的。伏羲的同母异父的妹妹(一说姐姐)女娲是人类的另外一个先祖,为华胥氏走婚所孕(华胥氏所处母系社会后期),在出土的汉代伏羲女娲龙身像中,"dz显示出与龙的密切关系。据说炎帝的出生也是其母梦见了神龙的头而生,这些关于人类先祖出生的传说均与龙有关系。大禹的出生也是因为其父鲧因治水不力,被上天惩罚,破肚而死,在破肚时跳出一条虬龙,大禹则是+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招标课题“淮海地区‘非遗’教育传承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FYYl03)阶段性成果;2015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D/2015/01/133)阶段性成果;以及2015年度徐州工程学院科研课题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文化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张占平(1969一 ),男,汉,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徐州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音乐舞蹈学,体育文化教育。万方数据

 n鲞直兰笙当垡垄鲨茎竺茎些童塑兰鍪查笪篁塞翌104‘。。HUNDRED SCHOOLS IN ARTS由虬龙而变,其父则变成黄龙而逝。尽管这些只是民间的传说,但下层民众x,-J-于人类先祖的想像性建构始终与龙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赋予人类先祖以龙的子孙、龙的功德和龙的威望,因此我们说龙象征了人类的先祖。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考古出土的战国时期青铜群龙建鼓座,由几十条龙盘绕而成,表现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群雄并起的历史景象。以儒、道、释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圣人孔子的核心思想“仁”、老子的核心思想“道”以及佛家文化都有龙文化的元素。在国外,很多华裔都喜欢穿带有龙的服饰,凡是华人聚会的时候,大家都会唱侯德健创作的《龙的传人》这一歌曲,有华人街、唐人街的地方,总会有代表中华民族的“龙狮”标志,如加拿大的多伦多唐人街的“龙凤门”等。就像桑巴是巴西的,相扑是日本的,跆拳道是韩国的一样,龙狮是中国的。龙狮的中华民族特性已经在全世界得到广泛认同,国际上召开的大型晚会大多以龙狮开场,龙狮文化已经成为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平台。中国社会历来以农为本,配合节气变更与农事生活,各种节日或迎神庆典应运而生。在这些节庆中,人们为了谋求未来生活的平安祥和,常以神或瑞兽来驱鬼娱神,演变下来,这种形式便渐渐加多了娱乐大众的成分。随着人们对狮子的喜爱,就不仅仅满足于立门墩、屋檐、石栏、印章、年画上静止的狮子形象,他们要让狮子活起来,于是他们便创造了模拟狮子行为的舞蹈,再加以改进,发展至今天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门独特艺术。“据古籍记载,狮子舞在早期中国社会已非常普遍,《陕西通志》记载:杂戏起于秦汉,有鱼龙蔓延,高纽凤凰,象人、怪兽之戏。而狮艺则成熟于南北朝时代。狮子舞在那时唤作太平乐,据唐书《音乐志》记载:太平乐,后周武帝时造,亦日五方狮子舞,缀毛为狮子,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驯狎之客,二人持绳秉拂,为戏弄文状。而到了唐朝时更得到广泛的发展。据唐《乐府杂录》记载: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方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划衣,执红狮子,谓之‘列狮子郎’,舞太平乐。可知狮艺在当时已成为过年过节、行香走会中的必备节目。”口‘1”(二)龙狮舞的核心是多元融合的中华民族精神“龙有九似”的说法源自宋代的罗愿,这是关于龙的肢体隐喻的逻辑归纳,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31龙集九种动物之象,足见其超越世间生物的特性。从辽宁发现的距今8000多年的“中华第一龙”的石摆龙开始至今,龙的形象融合了蛇、鳄鱼、蜥蜴、鲵、鱼、蛙、鹿、鹰、虎、猪、牛、羊、熊、狼等十余种动物的形象和雷电、云、虹、龙卷风等天象。作为一个历经千年、多元融合而建构的神物,龙具备长身、大口、有角、有足、有鳞、有尾等形象特征,具有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示威等神性,它体现了人类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动物图腾到部落图腾、后期的帝王图腾以及当代家国同构的图腾想象,诠释了人们企图以龙的呼风唤雨、驱妖避邪、神通广大的形象,来战胜自然、为人类求福祉的美好愿景,逐渐过渡到中华民族自身就是一条巨龙的文化认同。正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不畏艰险、勇于拼搏、勤劳勇敢的龙文化精神,才使其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由此实现了龙的形象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完美融合。因此,龙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彰显了自立、自强、自信的民族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狮”和“龙”一样都是神话中的动物,据记载,东汉年间,佛教传人,文殊菩萨骑狮传法,民间认为狮子是保护佛法的瑞兽,融入汉代百戏中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舞狮这种表演形式。盛唐时的“五方狮子舞”是五头狮子占据东西南北中,按金木水火土5Y/"E红黄青白黑的五方、五行和五色,边歌边舞《太平乐》,表达天下太平和吉祥如意的愿望。从宋代开始,表演形式上逐步形成了南狮、北狮两派。北狮重形,头大嘴方,全身披金黄色毛,顶部饰一独角以示王者风范,一般成x,-i-出现。南狮头圆嘴似猫,额头多一角,头有黑红黄三种,表示桃园三结义刘、关、张的性格,头有角,以示威严。今天,南北舞狮已呈融合的趋势,“南狮北舞”两大流派已逐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表达了刚健自强的民族愿望。在巴黎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而且是以一个重新建构的中国巨狮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容和基本思想的高度凝炼和概括,而龙狮文化的本质正是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最直接的体现。(三)龙狮舞的形式是典型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一种信仰、一种风俗、一种习惯。作为地域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中国的龙狮文化传承已久,在民间广为流传。中国民间存在大量与龙狮有关的民风、民俗和民族节日,如各地流行的龙狮大拜年、节日舞龙灯、元宵节的龙狮花灯、二月二龙抬头、端午节赛龙舟、信丰古陂“篇狮”、瑶族农历三月初三的祭龙节和龙公龙母上天节、西双版纳大勐龙傣族的“送龙节”等,这些民间习俗已经融人民众日常生活中,它们以龙和狮的形象,以舞龙舞狮等方式,表达民众对龙狮的崇拜,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深厚中华民族特色万方数据

 105 I!茎塾全型兰!!茎室!!!!!!竺2墨塑塑型堇查亘窒垫!:兰笙!塑璺兰!!!塑nHUNDRED SCH00LS IN ARTS‘。。。的龙狮民俗文化传统。龙狮文4-1=是中国民间最为经典的一种民俗文化,其中尤以历史悠久的龙文化在民间的积淀更为深厚。龙文化虽为皇家专用,但实际上还是要一分为二地看。在民间广泛流传的龙王是水神的象征,实质上是一种龙王崇拜,是民俗文化的代表,其中虽有一些封建思想,但其主流还是表达了一定的民族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心态。中国民间与龙有关的物象很多,如安放器乐上的囚牛、剑柄上的睚眦、殿台角上的嘲风、洪钟上的蒲牢、瓷器香炉上的狻猊、驮载着石碑的顾质、狱门上的狴犴、石碑两边的负履、宫殿建筑屋脊上的螭吻等;在十二生肖中,有龙的生肖;在天象和风水的三垣四象中有“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和北玄武”的说法,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分别象征着东西北南的天空和大地,由此形成了中国神秘的风水学说。此外,还有许多种事物也取用龙字,如龙井茶、龙泉剑、龙须草、龙眼、龙尾砚、龙须面,摆龙门阵等。由jtl:可见,龙的意象已经渗透到民间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之有舞狮,历史久远,且地域分布极为广泛。据资料记载,舞狮源于汉代,见载于《汉书·礼乐志》,盛于南北朝,是中国与西域之间文化交流的产物,至/4-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舞狮表演时,表演者装扮成狮子,伴随着锣鼓音乐,模拟做出狮子的#1-貌、形体和动作,逐渐发展成为狮舞,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民俗活动。宋画《百子戏春图》中展现了小孩戏耍狮子的情景,可见,舞狮在当时已经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游艺娱乐形式。另外,很多有关狮子的民间传说故事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狮子极具民俗特征,如“狮子采青”的传说,舞狮这项民间习俗色彩,由义士加插醒狮吃生菜,(采青)因生菜是青色,代表清朝,其意思是将清朝吃掉,使其灭亡。现时舞狮采青,则采其意头,即生生发发,生意兴隆。“新年狮舞”的传说讲的是明代初年,广东佛山出现一头怪兽,每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后来,有人建议用狮舞来吓唬怪兽,果然奏效,那怪兽逃之天天。当地百姓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所以每逢春节便敲锣打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消灾除害,预报吉祥之意。(四)龙狮舞的属性是吉庆节日文化正如《易经》中所言“吉事有祥”,好事都是祥瑞的,而“龙”和“狮”历来都是中国民间祥瑞文化的象征。因Jtl:,无论是望子成龙、龙凤呈祥、人中狮子、龙鸣狮吼、飞龙在天、龙马精神等成语,还是我们通常习惯自称为龙的传人,都是因为“龙”和“狮”是祥瑞的象征有关。我们说龙狮舞的属性是节日吉庆文化,是因为民间有许多吉庆节日都是与“龙⋯‘狮”有关。在这些节Et期间,各地民众会通过舞龙舞狮的形式娱神,祈求风调雨顺、驱魔去病。我们讲娱神娱人,节日期间的舞龙舞狮娱神的同时更多的是娱人,是一种民间吉庆节日文化。中国民间与龙有关的节日文化很多,二月二龙抬头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二月二龙抬头又叫春龙节、春耕节等,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金银财宝满地流”之说,通常民间在这个节日里,妇女是不能动针线的,因为动针线会伤及龙的眼睛,也不能动剪刀。这些民俗传达的是民众X,l-“龙”的神化倾向,其实质还是一种龙崇拜情结,最终表达的还是期望通,3zl:“敬龙祈雨”以达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在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中,关于龙文化的节日更具特色,如“正月初五”云南瑶族的龙头节、“正月辰日”广西哈尼族的祭龙节、“二月二”云南普米族的祭龙潭节、“三月三”湘西苗族的看龙场节、“四月十五”藏族的祭龙王节、“五月五”的龙舟节、“五月二十”的分龙节、“六月六”湘鄂渝土家族的晒龙袍节,此外还有瑶族的“香龙舞”、苗族的“接龙风俗”等。人们在庆祝节日的时候,通常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划龙船、赛龙舟、耍龙灯等,一年四季从不间断。这些与龙有关的民间节Et和民俗都传达了下层民众对于龙的崇拜。狮子在中国民间被视为“祥瑞之兽”,人们希望以狮子“百兽之王”威武、勇猛的形象,来驱魔避邪,祈求和平安宁。舞狮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习俗活动,每...

篇二:醒狮传承成语

省新乡市长垣县 2019-2020 学年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8 分)

 1 .(2 分)

 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 比喻 —— 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鲁迅《社戏》)

 B. . 拟人 ——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贺敬之《回延安》)

 C. . 借代 ——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用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

 D. . 引用 —— 经书上的道理是可以 “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 ” 的。(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2 .(2 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褶皱

 诬蔑

 乌蓬船

 纷至沓来

 怒不可遏

 B. . 物侯

 瞳仁

 蜂窝煤

 阳俸阴违

 拾级而上

 C. . 缄默

 斡旋

 浑浊物

 接踵而至

 销声匿迹

 D. . 羁绊

 颠簸

 水中坻

 格物致知

 人情事故

 3 .(2 分)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 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夜市好热闹啊!甬道的一侧由东向西排成了长龙阵,人来人往, 川流不息....。

 B. . 面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我的心仿佛也在 风口浪尖....上受着颠簸。

 C. . 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小商品, 美轮美...奂.的时装吸引着顾客的眼球。

 D. . 第一次上讲台,他 张皇失措....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节课都在尴尬中度过。

 4 .(2 分)

 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巡演活动拉开序幕,贵州 ________, 的山水风光, ________, 的特色风物, ________的民族风情从一个个精彩节目中完美展现,现场笑意满满,掌声阵阵。

 ① 醇厚浓郁

 ② 多彩和谐

 ③ 旖旎

 A. . ①③② B. . ③②①

 C. . ②①③ D. . ③①②

 5 .(2 分)

 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 这就是完美的、民 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② 这其中就包括奥林匹克精神。

 ③ 当然,仅靠奥林匹克精神,并不足以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分配满足物质生活的消费必需品,甚至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能力相当而与其家庭出身无关的才智培训机会。

 ④ 人类必须吸收古文明遗留下来的全部精华,用以构筑未来。

 ⑤ 但是,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A. . ①②③⑤④ B. . ④①②③⑤ C. . ④②③⑤① D. . ①②④③⑤

 6 .(2 分)

 下列句子加点 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哥哥总算拿到了驾照,这下可以 名副其实....地开车去兜风了。

 B. . 设计师把传统和时尚结合起来,创造了 相辅相成....的效果。

 C. .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 叹为观止....。

 D. . 由于他日复一日刻苦练字,他的书法艺术逐渐达到了 天衣无缝....的地步。

 7 .(2 分)

 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广州是粤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如何将广州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进行融化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B. . 粤港澳大湾区文艺精品《醒狮》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震撼登场,让上海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

 C. . 现在通过 “ 羊城慧调解 ” 微信小程序,广州市民就可以足不出户地利用其中的 “ 人民调解在线 ” 排忧解难了。

 D. . 番禺大小祠堂约有 9 399 间,它们不仅能引发参观者对家族文化传承的思考,还能让人有直观的视觉享受

 8 .(2 )

 分)

 (题文)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改革开放才 0 30 多年,故乡的模样就全变了,真是 沧海桑田....,怎能不让我感慨万千呢?

 B. .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人们 追溯..历史的渴求也不会停歇。

 C. . 前不久国学知识竞赛主办方所出的试卷题量之多、难度之大,令参赛者 叹为观止....。

 D. . 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 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 不言而喻....的。

 9 、(4 分)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的任务。

 经过不断创新与实践,我国高铁技术几乎涉猎所有地质环境,创造了最高运营时速、最低运营温度等世界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高铁 ‚ 教科书 ‛ 。

 兰新高铁垮越塞北风区,沪昆高铁 wānyán n 岭南山川,哈大高铁 chíchěng 东北雪海,宁杭高铁穿梭江南水乡。

 ① 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wān yán( (__________ )chí chěng( (___________ )

 ② 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________ ,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

 。

 ③ 文段 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分别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

 10 、填空。(8 分)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1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2 2 )《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3 3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________。

 。

 (4 4 )陆游《卜算子 · 咏梅》中表达自己意志坚定、坚持正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5 5)

 )______________。

 ,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 ·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 6 )《送友人》中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理解。(42 分)

 11 、(10 分)

 住在妈妈的眼睛里

 张军霞

 ① 女儿糖糖两周岁,正在咿呀学语的她,喜欢黏着我,时常把一张胖嘟嘟的小脸拱过来,紧紧贴在我的脸上,然后故意等着我说:

 ‚ 小丫头去哪儿了,我怎么找不到你了? ‛ 她这才抬起头来,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似乎让妈妈找不到自己,是一件天大的开 心事。

 ② 有一次,我故意指着自己的眼睛说:

 ‚ 小丫头去哪儿了?原来住到妈妈眼睛里去了!

 ‛ 糖糖惊讶极了,盯着我的眼睛看了又看,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从此,无论谁问糖糖去哪儿了,她都会跑过来指指我的眼睛。

 ③ 那天中午,小丫头睡醒了,翻过身,看到我正在闭目休息,居然伸出小手用力掰我的眼睛,还带着几分哭腔、含糊不清地喊着:

 ‚ 糖糖,眼睛!

 ‛ 我赶快睁开眼睛,她盯着看了又看,发现自己的影子还在,然后才放心地玩布娃娃去了。

 ④ 我跟母亲说起这件趣事,她笑着说:

 ‚ 你小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呀。

 ‛ 那时,家里姐妹几个,我体质最差,时常正 玩得好好的,却忽然浑身无力、额头冒汗,村里的医生说我缺钙,只能慢慢补养。

 ⑤ 那时,父亲在外地上班,母亲一个人又要种地又要做家务,每天忙得团团转,严重的体力透支,让她的脾气变得有些暴躁,可是每当我犯病时,她会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儿,把我抱在怀里百般抚慰。或许是因为难得体验这样的柔情,我总是盯着母亲的眼睛看,看她眼睛里那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小人儿,直到不知不觉睡着了。能够被妈妈抱在怀里,在她的眼睛里多 ‚ 住 ‛ 一会儿,成了我童年时期最开心的事情。

 ⑥ 母亲这番话,让我想起从前,外婆来我们家小住时的情形。我和妹妹都不太会做饭, 每到周末回娘家时,母亲总是忙得团团转,准备各种好吃的。我们插不上手,反倒落得轻松,坐在沙发上慢慢聊天。

 ⑦ 有一次,我们又在等着坐享其成的时候,外婆忽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 你们的妈妈也老了,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不容易。

 ‛ 我心里忽然又惶恐又愧疚,是啊,母亲这两年头发白了不少,走路也不再健步如飞,却还在把我们当成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在照顾,她的辛苦,只有外婆最懂,因为从小到大,我们的母亲,也是一个住在自己妈妈眼睛里的孩子呀。

 ⑧ 两年前,外婆去世,母亲跪在地上大哭:

 ‚ 娘,你睁开眼睛,再看看我呀!

 ‛ 我也跟着心中大恸:从此 ,母亲再也不能住在自己妈妈的眼睛里了!

 ⑨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不知会遇到多少人,能够 ‚ 住 ‛ 到对方眼睛里的机会却不多。也许只有恋爱时吧,两人感情最如漆似胶的时候,彼此看不够,不厌倦,但这样的蜜月期往往很短,唯有母亲,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就让她 ‚ 住 ‛ 到自己的眼睛里,永远都不会厌倦。

 ⑩ 那天,我在客厅看书,一直盯着看,很入迷。女儿似乎很嫉妒,跑过来把我的书扒拉到一边,盯着我咯咯地笑。过一会儿,她再次放下玩具跑过来,重复同样的动作和表情。

 ⑪我知道,女儿舍不得离开我的视线,是因为唯恐看不到妈妈眼睛中的那个小人儿,可 我知道,女儿舍不得离开我的视线,是因为唯恐看不到妈妈眼睛中的那个小人儿,可 是她要在很多年之后才会知道,一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不住在妈妈的眼睛里,就会住在妈妈的心里,永远都不会离开。

 1. . 文章第四段 “ 我跟母亲说起这件趣事 ” 中 “ 这件趣事 ” 指的是什么?

 2. .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有一次,我们又在等着坐享其成的时候,外婆忽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 你们的妈妈也老了,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不容易。

 ”

 3. .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 “ 我 ” 的母亲的形象。

 4. . 请分析文章题目 “ 住在妈妈的眼睛里 ” 的妙处。

 5. . 读完此文,相信你对母子关系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 谈。

 12 、(16 分)

 爱在身后二十米

 郝金红

 ① 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又没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

 ②。

 第一天上学时,我起得很早,父亲也跟着起床了。他收拾利索了,就在一旁等我。

 ‚ 你起来干什么? ‛我问他。

 ‚ 送送你!

 ‛ 父亲指着外面漆黑的夜。

 ‚ 不用了,我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不怕的!

 ‛青春年少的我,在父亲面前表现得像个大人。况且,与我一同上学的,还有同村的小栓,两个大男人,不就是走山路吗,有啥怕的?

 ③ 面对我的拒绝,父亲迟疑了一会儿, ‚ 那好吧,我等你走后,把院门关一下!

 ‛ 我背起书包,挺起胸 脯,在父亲面前昂着头走出了院门。

 ④ 小栓已在村口等我。我望着外面漆黑一片,说实话,心里还真有点害怕。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要走这么长的一段山路。

 ‚ 你怕不怕? ‛ 我问小栓。

 ‚ 怕?有啥怕的?我们有两个人呢。

 ‛ 小栓的声音不大,但我听得出来,他一定和我一样,在假装勇敢。

 ⑤ 我们出发了。

 黑漆漆的夜,天边悬着两颗孤星,阵阵山风吹过,让人不寒而栗。偶尔有一两声动物的嚎叫传来,尖锐而凄厉 。我和小栓不禁加快了脚步,只想尽快走过这段坎坷不平又特别漫长的山路。

 ⑥‚ 要是有大人送我们一段就好了!

 ‛ 小栓在后面低声嘀咕。是啊,现在我真的 后悔刚才为什么要拒绝父亲的好意。我想象着此刻父亲就在我的身后,但我不敢回头看,只顾着埋头往前疾走。等我们走到学校,早已是大汗淋漓。

 ⑦ 这样的时光持续了三年。但每一天上学,父亲必定要跟我一同起床,他有时甚至起得比我还早。自从我拒绝他送我之后,他再也没说过这类的话,只是说等我走后,关好院门,再也没有别的什么。

 ⑧ 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父亲对我撒了谎。

 ⑨ 初三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城的师范。父亲显得特别兴奋,他邀我下河去洗澡,我这次没有拒绝。当父亲脱下长裤的一刻,我瞥见他的右腿上,有一块长长的伤疤,像一只黝黑 的壁虎伏在腿上,特别的刺眼。

 ‚ 爹,你的腿啥时弄伤的? ‛ 父亲迟疑了一阵,呵呵一笑:

 ‚ 那次上山砍柴,让树枝给刺的,没事,庄稼人嘛,哪没个小伤小疤的,早就好了。

 ‛ 父亲说得那样自然,我信了。

 ⑩ 但随后不久,母亲和我聊天时,无意中说到了父亲的那个伤疤:

 ‚ 你爹一天早上送你去学校,让猎人的套弓给夹着了,淌了不少的血,好几个星期才好呢。

 ‛‚ 送我?爹送过我? ‛ 我惊讶地向母亲求证。

 ‚ 是啊,你爹不让我对你说,上初中那会儿,他一直在送你,为了怕你发现,他就远远地跟在你后面。他还说,离你二十米远,既能看到前面的你,又不会被你发现。送 你三年,你爹呀,都总结出经验来了。

 ‛母亲说得自然,我的心却在流血,为自己曾经的固执和无知。

 ⑪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画面:

 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画面:

 ……

 ⑫一直固执地以为自己是多么勇敢,不曾想却辜负了父亲的那颗慈爱的心。这一生,只要我们还行走 一直固执地以为自己是多么勇敢,不曾想却辜负了父亲的那颗慈爱的心。这一生,只要我们还行走在人生崎岖的山路上,父亲就会一直紧紧地跟在我们身后二十米,直到他再也迈不动脚步的时候 ……

 1.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 . 选文第 ⑤ 段中的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 . 请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瞥见他的右腿上,有一块长 长的伤疤,像一只黝黑的壁虎伏在腿上,特别的刺眼。

 4. . 选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 试发挥合理的想象,在文中横线处补上合适的内容,050 字左右。

 13 、(12 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① 我们这一所细菌大饭店,一开前门便是切菜间,壁上有自来水,长流不息,菜刀上下,石磨两列,排成半圆形,还有一个粉红色活动的地板。后面有一条长长的甬道,直达厨房。厨房是一口大油锅,可以收缩,里面自然发生一种强烈的酸汁,一种神秘的酵汁。厨房的后面,先有小食堂,后有大食堂,曲曲弯弯,千回百转。小食堂备 有咖喱似的黄汁,以及其他油呀醋呀,一应俱全。大食堂的设备,较为粗简,然而客座极多,可容无数细菌,一出后门,直通马桶。

 ② 形形色色的菌客菌主菌亲菌友,有的挺着胸膛,有的弯腰曲背,有的圆脸儿涂脂擦粉,有的大腹便便,有的留个辫子,有的满面胡须,或摇摇摆摆,或一步一跳,或匍匐而入,或昂然直入。有从前门,有从后门。

 ③ 从前门入者,多留在切菜间,偷吃菜根肉余齿垢皮屑。然而常为自来水所冲洗,立脚不定。不然,若任其吃得过火,连墙壁、地板、刀柄都要吃,于是乎人就有口肿、舌烂、牙痛之病了。

 ④ 这一群食客里面,最常来光顾的,有六 大家庭。一为圆脸儿的 ‚ 小球菌 ‛ ,二为像葡萄似的 ‚ 葡萄球菌 ‛ ,三为珠脸儿的 ‚ 链球菌 ‛ ,四为硬挺挺的 ‚ 阳性格兰氏杆菌 ‛ ,五为肥硕的 ‚ 阴性格兰氏杆菌 ‛ ...

篇三:醒狮传承成语

级语文期末考试 第 1页 (共 8 页)

 2020 学年第一学期天河区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

 名、座位号和考号,再用 2B 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2.

 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 8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计入总分,但全卷 最后得分不得超过 120 分。

 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24 分)

 一、(5 小题,16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折. 腰 zhé / 折. 本 shé 濡.养 rǔ /

 儒.夫 nuò

 B.

 佝偻. lóu / 褴偻 . lǚ 娉.婷 pīn / 驰骋. chěnɡ

 C.

 露宿. sù / 星宿 . xiǔ 诘.责 jué / 拮.据 jié

 D.

 埋.怨 mán / 埋.头 mái 缀.满 zhuì /

 辍.学 chuò

 2.

 下列词语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个别企业附庸风雅.....,在工厂内悬挂书画显示文化底蕴,却不重视员工培训。

 B.闻一多先生因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行为大.发.雷.霆. ,发表了最后一次讲演。C.他善于钻研,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 ,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D.老先生已经八十多岁了,每天仍然孜.孜.不.倦.地伏案写作,令人敬佩不已。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3 ~4 题。(6 分)

 2020 年 11 月,“广州非遗精品展”在广州塔一楼精彩亮相,标志着“岭南之窗”活动走 进广州的城市地标。“广州非遗”精彩纷呈,既推出了“广东音乐”非遗精品曲目,又展示了

  栩栩如生的“广州榄雕”作品。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第 2页 (共 8 页)

 3.

 下面是 “ 非遗精品曲目 ” 的解说词,请选出对划线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3 分)

 ①广东音乐是流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的传统,是岭南民间传统文化的瑰宝。

 ②它因音色清脆明亮,旋律流畅优美,情绪活泼欢快的原因而备受人们喜爱,影响遍及大江南

  北,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③广东音乐自明清以来,经历了萌发期、成熟期和发展期等阶 段。代表性曲目有《步步高》《旱天雷》《赛龙夺锦》等。④各种丝竹乐器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全面展示了精致的岭南丝竹音乐。

 A.

 第①句中的“传统”后面加“乐种”。

 B.第②句去掉“的原因”。

 C.第③句中“成熟期”与“发展期”互换。

 D.第④句将“精致”改为“精细”。

 4.

 工作人员拟整合 “ 广派榄雕 ” 的推介词,请帮他们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3 分)

 ①此外,注重人文思想的融入也是广派榄雕的一大特色,作品多结合佛道人物、历史故事、

  民间生产图景,意蕴十足。

 ②与北派榄雕简单雅致、主要突出人物的风格不同,广派榄雕讲究保持橄榄核原本的色调

  和光泽,喜欢满工,将整个榄核都雕得满满的。

 ③在雕刻手法上,注重借鉴广式木雕中的薄意浮雕以及牙雕的镂空雕,手法精细,讲究慢工出细活,优秀的榄雕作品往往秉承了岭南文化的风格特征,造型秀丽雅致,线条流畅,动静结合,细腻精微。

 ④广派榄雕,是岭南传统工艺,自成一格,美轮美奂,意趣盎然。

 A.④②③①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④② 5.

 光明中学将开展 “ 致敬中国脊梁 ” 的实践活动。(4 分)

 如果你是光明中学的学生,请从入选的“范仲淹、鲁迅、邓稼先、钟南山”中,任选一位,

  为其写一则颁奖词。

 要求:①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然后写颁奖词;②从感人事迹、精神品质两方面进行写作,语言表达连贯得体;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④不超过 50 个字。

 二、(1 小题,8 分)

 6.

 古诗文默写(8 分)

 (1 1 )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 分)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②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

 。(秦观《行香子》)

 ④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⑤

 ,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⑥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第 3页 (共 8 页)

 (2 2 )

 冷静同学做了 “ 思亲诗 ” 专题整理,请你根据批注及出处,完成表格。(4 分)

 思亲诗 诗句 批注 出处 ①

 ,

 。

 骨肉分离,生死未卜。

 杜甫《月夜忆舍弟》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远离家乡,思念亲人。

 岑参《逢入京使》 ②

 ,

 。

 望月寄思,遥祝安康。

 苏轼《水调歌头》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

 46 分)

 三、(5 小题,16 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6 ~8 题。(10 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 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

  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

  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是金陵人,客.此 B.山水之.乐 辍耕之.垄上

 C.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势竞上 D.林壑尤.美 水尤.清冽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醉翁亭记》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时,作者写本文时不到 40 岁,其中的“醉翁”“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

 B.

 这篇优美的散文,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以“环滁皆山也”总起,再依次描写琅琊山、

 酿泉、醉翁亭,层层推进。

 C.

 文章第③自然段,勾勒出了太守与滁州百姓同乐的画面,共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三个场景。

 D.

 最后一段,将议论与抒情巧妙结合,表达了作者沉醉于滁州山水美景,陶醉于与民同乐理想生活的情感。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第 4页 (共 8 页)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3 分)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 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

  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

  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0.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喜爱此地的原因。(3 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3 分)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1.

 这首诗的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 (3 分)

 四、(9 小题,30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2 ~15 题。(14 分)

 千年古城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一)

 岭南文化融入生活

 永庆坊内,麻石小路,骑楼街巷,广彩、广绣、珐琅、醒狮等非遗大师工作室牌匾一字

 排开,衣着鲜丽的年轻人手挽手走进店铺里,驻足拍照,轻声赞叹。

 “无形”的岭南文化与“有形”的百年街区交织相融。“这就是小时候奶奶做月饼时用的 饼印,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身为地道的广州人,李艳指着余同号饼印店内一字排开的饼印,

  自豪又欣喜地向同伴说道,“没想到居然能在这里看到。” 今年 8 月下旬,西关永庆坊国家 4A 级景区挂牌,广州首个非遗街区在永庆坊开市,10 间大师工作室首批入驻,成为集中展销、体验、传承、交流、培训岭南非遗文化的平台。

 不仅如此,岭南文化的栖息地还在不断扩大,从老城区走向城市新中轴。每周末,精品粤

  剧在广州塔下的名家周末大舞台免费演出。夜幕中的珠江新城灯光如星,妆面精致的广州粤剧

  名家携手登场。

 以广州塔为核心、以其周边沿江区域为基础空间,“广州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区”把古老、

  传统、民间的非遗,搬进当代、时尚、国际范的广州塔里。这是一个将文化密码植入当代生活的导流入口,是一次探索文化与其他领域融合共进的各种可能形式的大胆尝试。

 (二)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广州市正以越秀区为试点创建国家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

  区,不断“擦亮”城市英雄底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资源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珍贵而生动的教材。从青少年到家

  庭,从市民到游客,追寻红色之旅,感悟红色文化,成为广州当下的“时尚”。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第 5页 (共 8 页)

 红色旅游成为国庆游主旋律,唱响广州红色文化品牌。纳入监测的 12 家重点红色景区, 共接待游客 45.82 万人次。

 传承红色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广州不断激发红色史迹新活力。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

  建项目预计年底前可完成项目的土建工程,三大研究中心也已成立。

 广州还在整体规划推进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等

  红色革命遗址保护,打造一批红色文化地标,献礼建党 100 周年。

 (三)

  广州又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安徽游客罗馨来到“城市客厅”花城广场,在微展馆“邂

 逅”青花瓷文创。在工作人员指引下,罗馨在广州塔 VR 体验“一日游广州,穿越三千年” …… 传统与现代交织,文商旅创新融合。“通过数字科技赋能,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与市

 民和游客互动,碰撞出了创新的火花。”广州旅游咨询中心负责人表示。

 “创新”无疑是广州文化发展的热搜词。一江两岸,新老中轴交相辉映,纷至沓来的年

 轻人,正是对这种尝试的最好呼应。

 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 IT 产业,创造超过 220 亿元营收;以“文化+商业+旅游”开辟文化产业发展的超级融合之道;在珠江后航道南岸沿江地带,打造目标媲美伦敦南岸艺术区的文化

  创新带 ……

 从广州出发,迈向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同根同源、心手相连。广州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引领大湾区,走向世界。走出去,广州建设运行全球 20 个广州文化旅游境外推广中心,覆盖五大洲 17 个国家,全面宣传广州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引进来,2019 年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共吸引了来自 55 个国家和地区的 1042 家参展商。

 乘风破浪立潮头。从广州出发,千年文化的悠悠底蕴正与现代文化的时尚活力同频共振, 奏响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最强音。

 (选自《南方日报》,有删改)

 【链接一】

 点击视频,一幅水墨长卷展开,一系列广东文化标志出现在眼前:无人机、港珠澳大桥、粤菜 …… 随后,一个 3D 建模的广东馆浮现。只要点点鼠标,就能观看展馆产品的图文、视频, 足不出户“云上”看展。

 11 月 16 日,第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云上文博会)开幕,这是文博会首次整体转移到“云端”,内容丰富又科技感十足的广东馆,吸 引不少“流量”。观众可随时随地用移动设备参观展览, 图为一位市民在家线上选择自主漫游模式参观广东省展团。

 (选自《南方日报》,有删改)

 【链接二】

 传承传统文化,离不开创新。一段 AR 视频中,一条名为“乐仔”的 3D 卡通龙,在永庆坊上空翻腾游弋。乐仔是以“泮塘龙船”为原型,用三维建模软件和动画渲染器制作,既保留

  传统工艺的材料质感,又符合当下审美需求。

 “如今‘老东西’也要‘年轻’起来。运用数字化的方式去呈现作品,让观众产生沉浸式

  的交互体验,就会让人感觉到很新鲜。”作者陈锐强表示。

 (选自《南方日报》,有删改)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第 6页 (共 8 页)

 12.

 下列各个选项中,符合选文及链接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 分)

 A.

 今年 8 月下旬,西关永庆坊国家 4A 级景区挂牌成立,它也是广州首个非遗街区。

 B.

 红色旅游成为了国庆假期旅游的主旋律,广州共接待游客 45.82 万人次。

 C.2019 年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共吸引 1042 家参展商,他们分别来自 55 个不同国家。

 D.11 月 16 日,“云上文博会”开幕,广东观众可随时随地用移动设备参观展览。

 13.

 下列各个选项中,对选文及链接材料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身为地道的广州人,李艳之所以去余同号饼印店,是因为这里能让她想起小时候奶奶

 做月饼时用的饼印。

 B.

 每周末,精品粤剧在广州塔下的名家周末大舞台免费演出,可见岭南文化的栖息地就

 是广州的城市新中轴。

 C.

 广州为传承红色精神,弘扬红色文化而不断努力,改扩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就可

 以唱响广州红色文化品牌。

 D.

 在名为...

篇四:醒狮传承成语

2018 届高三语文练考(12)

  2017-11-01 第 1 页 共 1 页高 2018 届高三语文周练考试题(12)

 (满分 86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请将答案按照题号填涂到机读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每题 3 分,共计 9 分)

 中国茶史

 郑培凯 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一直到了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了游牧民族地区,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了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包括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这里也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

 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也增加。茶不再属于贵族专利,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当地也做成饼,叶片大以致不能黏合的就用米汤去黏合,喝的时候先去研磨,然后用沸水冲泡,还没有形成唐时那种复杂精美的饮用法。不过当时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已经很普及饮用茶了,包括对器物和水都有讲究,但是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放在水里煮了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属于实用阶段。唐之后,茶饮不再是实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这就成就了“饮茶之道”。茶之流行,除了交通和社会原因,也包括禅教大兴,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也为了打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

 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当时宫廷的饮茶习惯非常发达,制作茶的技术比之唐代还要复杂。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越来越精细,层出不穷。当时的点茶手法是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否则表面的泡沫就不匀。还有斗茶法,没有水痕的最佳。为了达到效果,建立了一套新的系统,包括茶叶制作、茶叶击拂、茶叶品饮、器物优劣,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

 明朝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所以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品茶的情趣方面,一是恢复了唐宋赏茗器的乐趣,对茶饮的程序和器物的雅洁再三致意,不因为明使用紫砂壶为主的相对简单的品茗体系,就不欣赏器物、不对茶器物有追求了。另一方面,注重性灵世界,追求品茶所带来的心灵的修养的提升,期待有和谐之境界。

 清代基本上延续了明朝的饮茶方式,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茶碗越来越小,到了最后就成了基本使用青花杯,或者白瓷杯,紫砂壶成了最主要的泡茶工具;二是福建工夫茶的出现,导致了小紫砂壶的流行,这都是明清的茶事重点。但是随着清中期后民生的凋敝,整个的品茗雅趣开始走向没落,走了下坡路。尤其是 1890 年之后,基本上没有人有心思提及品茗雅事了。

 这之后,战乱频繁,革命事起,品茗之趣长期无人提及,结果现在很多中国人觉

 高 2018 届高三语文练考(12)

  2017-11-01 第 2 页 共 2 页得茶道是日本的国粹,与中国文化无关,这也是历史失落太久的缘故。大多数中国百姓用大杯冲泡茶,倒是也符合质朴之道。

  (选自《醒狮国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茶在上古时代的中国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古籍记载的战国时期四川一带已经有了饮用茶的习惯等可以说明蜀地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

 B.三国魏晋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普遍饮茶,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以及行销到游牧民族地区,茶在唐朝时期真正成为中国人日常饮用之物。

 C.宋代宫廷的点茶和斗茶是烹茶的方式,但因有着一定的系统和仪式而成为精神领域的享受,这说明整个宋代的茶书和茶人的世界在宫廷。

 D.清代中期后,民生凋敝,整个品茗雅趣走向没落,基本没人提及品茗雅趣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很多中国人认为茶道是日本的国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茶饮上升到精神领域,陆羽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创立了完整的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的方法,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

 B.饮茶开始时是属于贵族专利,后来饮茶扩展到士大夫阶层,但饮用方式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没有唐代复杂精美的饮用法。

 C.唐代时茶的流行除了社会原因和交通外,还与禅教的兴盛有关,很多寺院推广喝茶来提神不寐,正是由于禅教大兴,茶文化才得以渗透到民间。

 D.现在大多数中国百姓都是用大杯冲泡茶叶,这很符合古代的质朴之道,但因历史原因,我们祖先创造的茶道今日已不如唐宋那般精致风雅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茶最初被认为是菜蔬,所以饮茶的方式与后来大不相同,十分有生活气息,在三国魏晋时就是放在水里煮,再加香料和佐料。

 B.唐代在制茶技术上没有宋代复杂,到明代制茶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使明代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期。

 C.明朝品茶的情趣不仅是品味茶叶和香味,更重要的还有通过品茶带来的心灵的修养的提升,当然在饮茶时还会像唐代一样赏茶具。

 D.清代在品茶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如茶碗变得更加小,基本使用青花瓷、白瓷杯,紫砂壶成为主要泡茶工具,福建功夫茶出现等。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 4~5 题(每题 3 分,共计 6 分)

 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郡守、尉、监。

 (选自苏轼《秦废封建》)

 高 2018 届高三语文练考(12)

  2017-11-01 第 3 页 共 3 页4.关于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始皇下.其议

  下:以···为下(意动用法)

 B.然后属.疏远

  属:附属国 C.置诸侯不便.

  便:方便 D.是树兵.也

  兵:部队

 5. 下列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请立诸子”译为“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

 B. “不置王无以镇之”的“之”为句末音节助词,加强肯定语气。

 C. “以有侯王”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的“以”意义相同。

 D. “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的句式为判断句。

 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 6~8 题,每题 3 分,共计 9 分。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

 ①

 )风雪,(

 ②

 )齐河、长清,(

 ③

 )泰山西北谷,(

 ④

 )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选自姚鼐《登泰山记》,有删改)

 【注】齐河、长清:地名。

 樗蒲:摴蒱(chū 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

 6.依次填入画横线句子中空缺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乘

 ②历

  ③穿

  ④越

  B. ①乘

  ②涉

  ③爬

  ④穿 C. ①披

 ②涉

 ③爬

 ④越

  D. ①历

  ②乘

  ③穿

  ④爬 7.与“泰山之阳”的“阳”字表达的地理方位不同..的是(

  )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C.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D.燕山之阳,桑干之阴,帝都也

 8. 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A.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B. 余将告于莅事者

 C.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D.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高 2018 届高三语文练考(12)

  2017-11-01 第 4 页 共 4 页四、语言应用类(9~21 题,每个 3 分,共 36 分)

 9. 与下面四个成语典故对应人物正确..的一项是(

  )

 穷而后工

  兔死狗烹

 江郎才尽

  玉楼赴召 A. 欧阳询

  勾践

  江总

 李商隐 B. 欧阳修

  萧何

  江淹

 李贺 C. 欧阳询

  萧何

  江总

 李商隐 D. 欧阳修

  勾践

  江淹

 李贺

  10. 能够填入下面空白中,合理评价诗人风格的一组成语是(

  )

  往事千年,中国的诗坛历来如井喷之态,大家云集,流派众多。曹植风流潇洒,才思敏捷,人言“言出为论,________。”王勃少年英才,“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祖面卧。及寤援笔成稿,______。”白居易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后人在凭吊这位“诗魔”时曾言:“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可谓是______,明白晓畅。韩愈诗文则汪洋恣肆,万怪惶惑,胸中块垒,________。更有李贺诡谲浓艳,杜牧清丽深远......令人目不暇接。

 A.下笔成章

 不易一字

  老妪能解

 不平则鸣 B.一挥而就

 倚马可待

  妇孺皆知

 气贯长虹 C.一挥而就

 不易一字

  妇孺皆知

 不平则鸣 D.文不加点

 倚马可待

  老妪能解

 气贯长虹

 11.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大多数人的_____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________,真与美就________了。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_________的程度。

 A.观点

 内含

 劳燕分飞

 同日而语

 B.观念

 涵义

 天南海北

 平分秋色

 C.理念

 涵养

 南辕北辙

 相提并论

 D.心目

 内涵

 分道扬镳

 分庭抗礼

  12.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受地震影响的北川县一度人去楼空,重建后人们陆续返回家园,现在这座城市开始故态复萌....,恢复了昔日的生活景象。

 B. 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解决中东问题时,一味只从本国的利益角度出发,对待问题缺乏远见,没能曲突徙薪....。

 C. 数以亿计的共享单车押金确实是一笔庞大的资金,不过我们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共享单车押金以及相应的收取押金行为本身。

 D. 目前,这两家馒头店都已经改头换面....,摆脱了脏乱差的加工环境,其中一家已符合发证条件,并顺利办理了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高 2018 届高三语文练考(12)

  2017-11-01 第 5 页 共 5 页 13. 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初入官场的张居正是一个刚正不阿的理想主义者,即使亲历了复杂的内阁斗争,他的政治理想也仍是山河大地,河清海晏....。

 B. 眼前的这个城市模型是省会城市的缩影,具体而微....,这个现代化的省会城市的诸多亮点从模型上看,一目了然,尽收眼底。

 C. 在小组民主生活会上,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发言权,虽然某些人的观点可能管.见所及. . . . . .,但自由表达观点是他们的权利。

 D. 在某些时期,我们不一定非要追求学术研究成果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学术研究述.而不作. . . . . .未尝不是一种传承文化的好方式。

  14. 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管寿长寿短,都要尽力实现这仅有的一次生命的价值,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使人类和动植物都能在仅有的一生中过得愉快、幸福、美满、祥和。

 ②都市职场女性剧《欢乐颂》一经播出,大家评价很高,叫好声一片,它成了 2016 年炙手可热. . . . . . . .的电视剧目之一。

 ③届时我们在宴会上摔杯为号,潜伏兵士蜂拥而出将敌人制伏,我们就能折冲樽俎....,一举获得成功。

 ④司空见惯....了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他却始终能够保持初心,淡泊名利。

 ⑤启功先生不以书法家身份自矜,凡是向他求字的,他几乎有求必应,可是对一些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权贵就不假以辞色....了。

 ⑥在对待利比亚局势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他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A .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①⑤⑥

  15.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_①__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 ②

 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③

 ,

 ④ 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

 ⑤

 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⑥ ,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而且 但是 / 虽然 是因为 所以 B 但是 因为 虽然 / 尽管 因此 C 但 / 然而 纵使 因为 因而 D 可 是因为 但是 即使 / 总之

 高 2018 届高三语文练考(12)

  2017-11-01 第 6 页 共 6 页 16. 中学生王真写了一首诗,寄给了一位久已慕名的诗刊编辑,并附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李编辑:

 您好!

 ①寄上拙作秋月,望拜读。②敝人有吟诗雅趣,学习之余,凑成几句,错处颇多。但自己才疏学浅,您是大手笔,③恳请工作之暇给予斧正,不吝赐教。

 此致 ④ 教祺

 学生 王真 上述信件内容没有...

篇五:醒狮传承成语

8 卷第5期20 0 8 年9 月广州体育学院学报Jo u rn a l o fG u a n g z h o u S p o r t U n iv e r sityV 0 1. 28N o . 5S e p . 20 0 8试论岭南醒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徐旭1, 张天成2( 1. 贵州铜仁学院体育系, 贵州铜仁554 30 0 , 2. 吉首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吉首4 16 0 0 0 )摘要:

 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呼吁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

 自20 0 5年起, 我国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

 岭南醒狮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是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 逻辑分析等方法, 作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对岭南醒狮产生的渊源进行回顾, 并分析了传承和保护醒狮文化的必要性。

 最后, 就岭南醒狮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出了几项具体措施, 以期为弘扬醒狮文化, 并为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参考。关键词:

 醒狮文化; 遗产; 保护; 传承中图分类号:

 G 8 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 0 7 —323X ( 20 0 8 )0 5—0 0 50 —0 4D isc u ssio n o n th e P r o te c tio n a n dS p r e a do f th e L io nD a n c e C u ltu r e In h e r ita n c e jn S o u th C h in aX uX U l, Z H A N GT ia n —c h e n 9 2( 1. d ep a rtm en to fp h y sic a l e d u c a tio n , C o lle g eo fT o n g r e n , T o n g r e n 554 30 0 , C h in a ;2. P h y sic a lE d u c a tio n In stitu teo fJish o uU n iv ersity , Jish o u416000, H u n a n , C h in a )A b str a c t:

 U sin gth e m e th o d so f litera tu re r e v ie w s a n dlog ica l a n a ly sis, th is p a p e ra n a ly se sth en e c e ssityo fin h er itin ga n dp r o -tectin gth e lio n d a n c ec u ltu r e . Itp r o v id e sS O m e c o u n te r m e a su r e s f o r th e in h e r ita n c e a n dp r o te ctio no f lio n d a n c e c u ltu r e . Itsu p p lie sso m e r e f e r e n c e s tosp o rtsim m a te r ia l cu ltu r a l in h e r ita n c ep r o te ctio no f C h in a .K e yw o r d s:

 lio nd a n c ec u ltu r e ; in h e r ita n c e ; p r o te c tio n ; in h e r it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嬗变, 作为人类文化摇篮的中国大地上不仅遗存着众多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还拥有大量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些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项目在现代社会中显得不堪一击。

 蕴涵民族精神家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亡或正在从现代人的生活中消失,如何保持和弘扬独立的民族精神, 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我们必然的文化诉求。

 岭南醒狮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深受西方现代体育的冲击, 以及人们传统观念的转变, 节庆表演和龙狮竞赛是它走进人们视野的主要方式。

 而随着社会的进收稿日期:

 20 0 8 —0 6—0 5作者简介:

 徐旭( 19 68 一), 男, 贵州铜仁人, 副教授研究方向:

 民族传统体育,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 6C T Y O IO )50步和文化的繁荣, 世界文化多样性越来越体现出民族特色, 因此, 以弘扬岭南醒狮文化为契机, 使更多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在休闲时代背景下发挥其休闲娱乐、 调心和健身价值, 为丰富世界体育文化宝库做出应有的贡献。l岭南醒狮文化产生的渊源中外文化交融久远且频繁的南粤大地, 以其北隔五岭, 南接大海的特殊地理位置, 孕育出具有进取冒险, 务实致用, 重商富民, 迷信传统等鲜明地方特色的岭南文化。

 受岭南文化的熏陶, 岭南地区舞狮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狮有南北之分, 岭南舞狮即南狮由北方的黄狮子( 北狮)脱胎而来的。

 与北狮相 万方数据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28 卷比, 南狮头上扎有一只角, 威猛粗犷, 讲究神似, 鼓乐激昂, 令人警醒, 故称南狮又称之为醒狮。

 醒狮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优秀代表, 距今已有10 0 0 多年的历史, 历代相传, 鼎盛不衰, 是我国众多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朵亮丽的奇葩。

 关于醒狮文化的产生,有说法认为舞狮的起源与宗教活动有关, 其中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是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 4 4 6年), 交州( 今广东、广西一带)刺史檀和之奉命征伐林邑, 林邑王范阳指挥士兵, 操着长矛, 骑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 使宋兵无可赖何。

 宋先锋官宗悫想到百兽害怕狮子, 想必大象也不例外, 于是命士兵连夜用布、 麻等做成了很多“狮子” , 由两个士兵披架着, 隐伏于草丛中。

 他还在预定战场上挖了不少又大又深的陷阱, 最后双方交战时, 宗悫放出了许多张开血口的假狮子, 张牙舞爪直奔大象,大象吓得掉头乱窜, 掉入陷阱中, 大败林邑象军。

 从此, 舞狮首先在军队中流行起来, 大体上是在五代十国之后从中原流传至岭南民间…。

 明代初期, 广东佛山便有专门制作舞狮和锣、鼓、 钹的能工巧匠。

 附近墟集、 村落、 逢年过节或遇重大喜庆必定出动舞狮助兴, 其后, 这一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逐渐遍及整个广东、 广西地区。

 醒狮文化内涵丰富, 狮是一种雄健、 威武、 勇敢的动物, 古人称为“百兽之王” , 被视为安详、 守护、 辟邪、 吉祥的神物, 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 醒狮文化已成为抚慰人们心灵创伤的“良药” 。

 岭南醒狮已从一种民俗活动逐渐演变成一项体育运动, 但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这项运动集武术、 舞蹈、 编织、 刺绣、 绘画和音乐等多种艺术于一身, 通过人体之间搭配连接、 密切合作, 模仿狮的各种形态动作, 来“表形体意” , 是最能体现我国民俗民风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2J。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岭南醒狮经过不断探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 0 3年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界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 团体、 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 表演、 表现形式、 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 实物、 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口1。

 在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呼吁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 我国政府也开始对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保护, 20 0 6 年5月 , 国务院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中杂技和竞技类项目约17 项, 还有一些项目和我国传统体育有密切的关系, 甚至从属于我国传统体育, 比如:

 秧歌、那达慕、 武术、 舞龙舞狮等( 见表1)。

 千百年来, 醒狮是广东百姓喜爱的体育娱乐活动。

 百姓认为舞狮有驱邪、 镇宅、 降妖之功, 如意吉祥之兆。

 每逢春节, 舞狮队即至各村寨舞狮拜年, 恭贺新禧。

 恭祝新年大吉, 以示消灾灭害, 预报平安吉祥。

 岭南地区的醒狮, 就其种类而言, 计有南海的大头狮, 鹤山县的鸭嘴狮, 清远、 英德的鸡公狮, 雷州半岛的鹦雄狮等等。

 舞狮的最大特点是神似, 醒狮要突出一个“醒” 字, 就必须在“跃” 、 “扑” 、“扎” 三方面下功夫。

 功夫老练的狮手舞起狮来, 已达到睡狮已醒、 动静分明、 刚柔相济、 形神俱备、 全场一体, 能表现出狮子喜、 怒、 哀、 乐的感情, 使人观后精神振奋, 乐趣无穷。

 在南狮表演中, 最能考验出一队狮子的技术与武功的是“采青” 。

 “采青” , 相传起于清代年间, 统治者施行暴政, 大兴文字狱, 滥杀无辜, 激起群众义愤, 反清活动风起云涌, 将南狮称之为“醒狮” 就是暗示国人应该觉醒之意H J。

 “采青” 是“采清” 和“踩青” 的谐音, 含有推翻满清之意, 之后遂变成娱乐升平的狮艺表演和竞技活动了。

 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决定了岭南醒狮不愧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它不但能烘托节日的热闹气氛,而且能显示出我国人民尚武、 爱国的精神。

 可见,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是当代流行的西方体育无可比拟的, 我们需要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保护该项运动, 使岭南醒狮文化传承下来, 发挥其健身、 娱乐功能和教育价值。表1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与体育相关的项目类别与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项目民间舞蹈杂技与竞技民俗秧歌、 龙舞、 狮舞、 高跷、 傩舞等杂技、 天桥中幡、 抖宅竹、 达瓦孜、 少林功夫、 武当功夫、 回族重刀武术、 沧州武术、 太极拳、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 蒙占族搏克、 蹴鞠等那达慕等资料来源:

 根据目务院20 0 6 年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制3传承与保护岭南醒狮文化的必要性3. 1弘扬岭南体育文化的必然要求以固有的本土文化、 南迁的中原文化、 舶来的域外文化共同作用形成的岭南文化,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所谓岭南体育文化, 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具有岭南文化特质的一种文化创造、 文化欣赏、 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 o 。

 岭南地区开展的舞龙、 南狮、 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如南狮以采青为主题的表演便与北狮形成鲜明的对比。

 岭南作为西方体育传入较早的地区, 异域体育文化因素与本土实际相结合, 成为岭南体育文化的有机构成, 进而形成了具有传统性、 地域性、 民俗性等岭南特色的体育文化传统。

 岭南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 广泛吸纳各个文化特质, 尤其在近现代文化的冲突和发展中, 创造性吸收西方近现代体育文化精华, 形成了岭南文化先进而鲜明的文化性格。

 如今, 醒狮已成为岭南文化的一个缩影, 被广大华人华侨带到东南亚、 欧美等地, 代表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

 因此, 保护和大力发展醒狮文化是弘扬岭南体育文化的必然要求。3. 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创造提供精神动力, 而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保障。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 如何善度休闲。

 构建科学、 合理的生活方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才能有效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 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许多内容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具有了解历史、 教育后人、 鼓舞人心、 陶冶情操、 净化灵魂的功能。

 具有健身、 娱乐等功能的岭南醒狮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岭南醒狮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有利支撑, 对塑造社会形象, 提高民族素质起着重要作用。3. 3实现民族凝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岭南醒狮、 舞龙、 龙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强的民族5】 万方数据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28 卷凝聚力和向心力, 是维系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的基础。

 各民族应该相互尊重各自的文化传统并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 体育全球化的趋势表明体育作为一种国际语言, 不分国界、 肤色, 成为跨民族的文化传播媒介。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岭南醒狮已迈出国门, 走向世界, 龙狮文化成为凝聚海内外华人、 华侨的“黏合剂” , 对推进民族认同、 民族和解、 跨文化交流与互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世纪9 0 年代起, 可持续发展已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如今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表现在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极其关注。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我们要珍视过去, 立足现在,思考未来, 不可只顾及眼前的利益, 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给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发展的土壤和精神动力, 正如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贺辞中指出:

 “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 也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要求。

 ”3. 4 构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需要不论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还是先进的现代文明, 都是人类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 。

 世界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繁荣的基础。

 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区域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表现在人类各族群和各社会特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未来的世界和平必须建立在多元文明体系并立的基础上, 因为只有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和谐, 才是真正的和谐; 只有在东西方各国和各大文明体系独立自主、 和平等对话的前提下实现的一致性, 才是真正符合人道的一致性。

 保护世界各地区、 民族的文化传统, 是世界各国的共识, 也是各民族的普遍要求。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 宽容、 对话及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6J'’ 。

 作为岭南体育文化的优秀代表, 中国非物质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醒狮文化也理所应当提上保护的日程。3. 5加强各民族问文化交流和创新的需要传承和保护醒狮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流和创新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指出:

 文化多样性是交流、 革新和创作的源泉, 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链的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从这个意义上讲, 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继承和保护。

 各族人民都有其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 岭南醒狮种类繁多, 经过融合不同地区、 民族舞狮技术和表演手法, 独具特色的南海县佛山镇的大头狮成为醒狮的正宗。可见。

 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对传统体育技术创新有重要的作用, 同样对于保护国内各民族的特色文化也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4 岭南醒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措施岭南醒狮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岭南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采青为主题的表演是对人们征服恶劣的自然环境, 开拓进取精神的精彩演绎。

 它寄托了岭南先民勇于创新、 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甚至可以从醒狮的演变与发展轨迹看出岭南文明不断进52步、 冲突、 融合的痕迹。

 但是随着西方强势经济的渗入, 西方现代体育对东方传统体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如何进行岭南醒狮文化等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4 . 1加强对醒狮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保护岭南醒狮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 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发展遇到了诸多新问题, 在许多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危险的情况下, 至今仍能看到醒狮竞赛、 表演等娱乐活动, 表明岭南醒狮在健身、 娱乐、 观赏等方面的价值与现代人们的需求是合拍的。

 我们知道, 任何物质类文化遗产都具有“非物质” 的成分, 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都具有“物质” 成分。

 纯粹的“物质类...

推荐访问:醒狮传承成语 醒狮 传承 成语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