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传承羊额3篇醒狮传承羊额 第28卷第5期2008年9月广州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ofGuangzhouSportUniversityV01.28No.5Se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醒狮传承羊额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醒狮传承羊额
8 卷第5期20 0 8 年9 月广州体育学院学报Jo u rn a l o fG u a n g z h o u S p o r t U n iv e r sityV 0 1. 28N o . 5S e p . 20 0 8试论岭南醒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徐旭1, 张天成2( 1. 贵州铜仁学院体育系, 贵州铜仁554 30 0 , 2. 吉首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吉首4 16 0 0 0 )摘要: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呼吁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
自20 0 5年起, 我国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
岭南醒狮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是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 逻辑分析等方法, 作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对岭南醒狮产生的渊源进行回顾, 并分析了传承和保护醒狮文化的必要性。
最后, 就岭南醒狮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出了几项具体措施, 以期为弘扬醒狮文化, 并为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参考。关键词:
醒狮文化; 遗产; 保护; 传承中图分类号:
G 8 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 0 7 —323X ( 20 0 8 )0 5—0 0 50 —0 4D isc u ssio n o n th e P r o te c tio n a n dS p r e a do f th e L io nD a n c e C u ltu r e In h e r ita n c e jn S o u th C h in aX uX U l, Z H A N GT ia n —c h e n 9 2( 1. d ep a rtm en to fp h y sic a l e d u c a tio n , C o lle g eo fT o n g r e n , T o n g r e n 554 30 0 , C h in a ;2. P h y sic a lE d u c a tio n In stitu teo fJish o uU n iv ersity , Jish o u416000, H u n a n , C h in a )A b str a c t:
U sin gth e m e th o d so f litera tu re r e v ie w s a n dlog ica l a n a ly sis, th is p a p e ra n a ly se sth en e c e ssityo fin h er itin ga n dp r o -tectin gth e lio n d a n c ec u ltu r e . Itp r o v id e sS O m e c o u n te r m e a su r e s f o r th e in h e r ita n c e a n dp r o te ctio no f lio n d a n c e c u ltu r e . Itsu p p lie sso m e r e f e r e n c e s tosp o rtsim m a te r ia l cu ltu r a l in h e r ita n c ep r o te ctio no f C h in a .K e yw o r d s:
lio nd a n c ec u ltu r e ; in h e r ita n c e ; p r o te c tio n ; in h e r it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嬗变, 作为人类文化摇篮的中国大地上不仅遗存着众多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还拥有大量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些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项目在现代社会中显得不堪一击。
蕴涵民族精神家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亡或正在从现代人的生活中消失,如何保持和弘扬独立的民族精神, 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我们必然的文化诉求。
岭南醒狮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深受西方现代体育的冲击, 以及人们传统观念的转变, 节庆表演和龙狮竞赛是它走进人们视野的主要方式。
而随着社会的进收稿日期:
20 0 8 —0 6—0 5作者简介:
徐旭( 19 68 一), 男, 贵州铜仁人, 副教授研究方向:
民族传统体育,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 6C T Y O IO )50步和文化的繁荣, 世界文化多样性越来越体现出民族特色, 因此, 以弘扬岭南醒狮文化为契机, 使更多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在休闲时代背景下发挥其休闲娱乐、 调心和健身价值, 为丰富世界体育文化宝库做出应有的贡献。l岭南醒狮文化产生的渊源中外文化交融久远且频繁的南粤大地, 以其北隔五岭, 南接大海的特殊地理位置, 孕育出具有进取冒险, 务实致用, 重商富民, 迷信传统等鲜明地方特色的岭南文化。
受岭南文化的熏陶, 岭南地区舞狮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狮有南北之分, 岭南舞狮即南狮由北方的黄狮子( 北狮)脱胎而来的。
与北狮相 万方数据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28 卷比, 南狮头上扎有一只角, 威猛粗犷, 讲究神似, 鼓乐激昂, 令人警醒, 故称南狮又称之为醒狮。
醒狮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优秀代表, 距今已有10 0 0 多年的历史, 历代相传, 鼎盛不衰, 是我国众多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朵亮丽的奇葩。
关于醒狮文化的产生,有说法认为舞狮的起源与宗教活动有关, 其中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是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 4 4 6年), 交州( 今广东、广西一带)刺史檀和之奉命征伐林邑, 林邑王范阳指挥士兵, 操着长矛, 骑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 使宋兵无可赖何。
宋先锋官宗悫想到百兽害怕狮子, 想必大象也不例外, 于是命士兵连夜用布、 麻等做成了很多“狮子” , 由两个士兵披架着, 隐伏于草丛中。
他还在预定战场上挖了不少又大又深的陷阱, 最后双方交战时, 宗悫放出了许多张开血口的假狮子, 张牙舞爪直奔大象,大象吓得掉头乱窜, 掉入陷阱中, 大败林邑象军。
从此, 舞狮首先在军队中流行起来, 大体上是在五代十国之后从中原流传至岭南民间…。
明代初期, 广东佛山便有专门制作舞狮和锣、鼓、 钹的能工巧匠。
附近墟集、 村落、 逢年过节或遇重大喜庆必定出动舞狮助兴, 其后, 这一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逐渐遍及整个广东、 广西地区。
醒狮文化内涵丰富, 狮是一种雄健、 威武、 勇敢的动物, 古人称为“百兽之王” , 被视为安详、 守护、 辟邪、 吉祥的神物, 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 醒狮文化已成为抚慰人们心灵创伤的“良药” 。
岭南醒狮已从一种民俗活动逐渐演变成一项体育运动, 但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这项运动集武术、 舞蹈、 编织、 刺绣、 绘画和音乐等多种艺术于一身, 通过人体之间搭配连接、 密切合作, 模仿狮的各种形态动作, 来“表形体意” , 是最能体现我国民俗民风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2J。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岭南醒狮经过不断探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 0 3年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界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 团体、 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 表演、 表现形式、 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 实物、 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口1。
在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呼吁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 我国政府也开始对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保护, 20 0 6 年5月 , 国务院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中杂技和竞技类项目约17 项, 还有一些项目和我国传统体育有密切的关系, 甚至从属于我国传统体育, 比如:
秧歌、那达慕、 武术、 舞龙舞狮等( 见表1)。
千百年来, 醒狮是广东百姓喜爱的体育娱乐活动。
百姓认为舞狮有驱邪、 镇宅、 降妖之功, 如意吉祥之兆。
每逢春节, 舞狮队即至各村寨舞狮拜年, 恭贺新禧。
恭祝新年大吉, 以示消灾灭害, 预报平安吉祥。
岭南地区的醒狮, 就其种类而言, 计有南海的大头狮, 鹤山县的鸭嘴狮, 清远、 英德的鸡公狮, 雷州半岛的鹦雄狮等等。
舞狮的最大特点是神似, 醒狮要突出一个“醒” 字, 就必须在“跃” 、 “扑” 、“扎” 三方面下功夫。
功夫老练的狮手舞起狮来, 已达到睡狮已醒、 动静分明、 刚柔相济、 形神俱备、 全场一体, 能表现出狮子喜、 怒、 哀、 乐的感情, 使人观后精神振奋, 乐趣无穷。
在南狮表演中, 最能考验出一队狮子的技术与武功的是“采青” 。
“采青” , 相传起于清代年间, 统治者施行暴政, 大兴文字狱, 滥杀无辜, 激起群众义愤, 反清活动风起云涌, 将南狮称之为“醒狮” 就是暗示国人应该觉醒之意H J。
“采青” 是“采清” 和“踩青” 的谐音, 含有推翻满清之意, 之后遂变成娱乐升平的狮艺表演和竞技活动了。
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决定了岭南醒狮不愧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它不但能烘托节日的热闹气氛,而且能显示出我国人民尚武、 爱国的精神。
可见,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是当代流行的西方体育无可比拟的, 我们需要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保护该项运动, 使岭南醒狮文化传承下来, 发挥其健身、 娱乐功能和教育价值。表1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与体育相关的项目类别与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项目民间舞蹈杂技与竞技民俗秧歌、 龙舞、 狮舞、 高跷、 傩舞等杂技、 天桥中幡、 抖宅竹、 达瓦孜、 少林功夫、 武当功夫、 回族重刀武术、 沧州武术、 太极拳、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 蒙占族搏克、 蹴鞠等那达慕等资料来源:
根据目务院20 0 6 年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制3传承与保护岭南醒狮文化的必要性3. 1弘扬岭南体育文化的必然要求以固有的本土文化、 南迁的中原文化、 舶来的域外文化共同作用形成的岭南文化,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所谓岭南体育文化, 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具有岭南文化特质的一种文化创造、 文化欣赏、 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 o 。
岭南地区开展的舞龙、 南狮、 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如南狮以采青为主题的表演便与北狮形成鲜明的对比。
岭南作为西方体育传入较早的地区, 异域体育文化因素与本土实际相结合, 成为岭南体育文化的有机构成, 进而形成了具有传统性、 地域性、 民俗性等岭南特色的体育文化传统。
岭南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 广泛吸纳各个文化特质, 尤其在近现代文化的冲突和发展中, 创造性吸收西方近现代体育文化精华, 形成了岭南文化先进而鲜明的文化性格。
如今, 醒狮已成为岭南文化的一个缩影, 被广大华人华侨带到东南亚、 欧美等地, 代表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
因此, 保护和大力发展醒狮文化是弘扬岭南体育文化的必然要求。3. 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创造提供精神动力, 而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保障。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 如何善度休闲。
构建科学、 合理的生活方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才能有效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 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许多内容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具有了解历史、 教育后人、 鼓舞人心、 陶冶情操、 净化灵魂的功能。
具有健身、 娱乐等功能的岭南醒狮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岭南醒狮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有利支撑, 对塑造社会形象, 提高民族素质起着重要作用。3. 3实现民族凝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岭南醒狮、 舞龙、 龙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强的民族5】 万方数据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28 卷凝聚力和向心力, 是维系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的基础。
各民族应该相互尊重各自的文化传统并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 体育全球化的趋势表明体育作为一种国际语言, 不分国界、 肤色, 成为跨民族的文化传播媒介。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岭南醒狮已迈出国门, 走向世界, 龙狮文化成为凝聚海内外华人、 华侨的“黏合剂” , 对推进民族认同、 民族和解、 跨文化交流与互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世纪9 0 年代起, 可持续发展已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如今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表现在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极其关注。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我们要珍视过去, 立足现在,思考未来, 不可只顾及眼前的利益, 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给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发展的土壤和精神动力, 正如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贺辞中指出:
“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 也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要求。
”3. 4 构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需要不论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还是先进的现代文明, 都是人类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 。
世界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繁荣的基础。
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区域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表现在人类各族群和各社会特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未来的世界和平必须建立在多元文明体系并立的基础上, 因为只有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和谐, 才是真正的和谐; 只有在东西方各国和各大文明体系独立自主、 和平等对话的前提下实现的一致性, 才是真正符合人道的一致性。
保护世界各地区、 民族的文化传统, 是世界各国的共识, 也是各民族的普遍要求。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 宽容、 对话及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6J'’ 。
作为岭南体育文化的优秀代表, 中国非物质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醒狮文化也理所应当提上保护的日程。3. 5加强各民族问文化交流和创新的需要传承和保护醒狮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流和创新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指出:
文化多样性是交流、 革新和创作的源泉, 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链的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从这个意义上讲, 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继承和保护。
各族人民都有其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 岭南醒狮种类繁多, 经过融合不同地区、 民族舞狮技术和表演手法, 独具特色的南海县佛山镇的大头狮成为醒狮的正宗。可见。
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对传统体育技术创新有重要的作用, 同样对于保护国内各民族的特色文化也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4 岭南醒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措施岭南醒狮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岭南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采青为主题的表演是对人们征服恶劣的自然环境, 开拓进取精神的精彩演绎。
它寄托了岭南先民勇于创新、 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甚至可以从醒狮的演变与发展轨迹看出岭南文明不断进52步、 冲突、 融合的痕迹。
但是随着西方强势经济的渗入, 西方现代体育对东方传统体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如何进行岭南醒狮文化等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4 . 1加强对醒狮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保护岭南醒狮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 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发展遇到了诸多新问题, 在许多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危险的情况下, 至今仍能看到醒狮竞赛、 表演等娱乐活动, 表明岭南醒狮在健身、 娱乐、 观赏等方面的价值与现代人们的需求是合拍的。
我们知道, 任何物质类文化遗产都具有“非物质” 的成分, 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都具有“物质” 成分。
纯粹的“物质类...
篇二:醒狮传承羊额
原名“海心沙”, 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 与广州番禺一水之隔, 是顺德百万人口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面积 59.2 平方公里, 总人口约 19.5 万人, 辖下 8 个村 2 个社区。近年来, 先后获得“广东省教育强镇”、 “国家卫生镇”、 “中国木工机械重镇”、 “中国玻璃机械重镇”等荣誉称号。近年来, 伦教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伦教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 从 20 世纪 30年代开始, 伦教就成为顺德蚕桑、 丝织业中心和广东省土丝手织工业重镇。
改革开放以来,伦教把握发展机遇, 实现根本性转变, 大大推动了经济向前发展。
辖区内经济发展亮点纷呈:传统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如电子信息、 木工机械、 玻璃机械、 化工行业、 珠宝首饰等传统行业都得到长足发展; 第三产业实现升级发展, 如 4A 级景区长鹿农庄以展现岭南水乡特色和农耕文化为支点, 集旅游、 餐饮、 旅业等于一身, 正在积极申报 5A 级旅游景区, 并已被认定为“广东省现代产业 500 强”, 万科等全国顶级房地产开发商入驻伦教, 带动房地产业迅猛升温, 奔驰高档汽车 4S 店在伦教开业, 带动车市蓬勃发展, 香云纱已发展成为一种纯天然的奢侈品, 风靡欧美市场和国内各大城市, 在今年上海世博会巡游上惊艳亮相,获得国内外嘉宾一致好评。
此外, 顺德伦教璟湖酒店及一家五星级酒店正在规划建设中; 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如引进了生产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广东圣大电子, 生产太阳能、 风能电容器的胜业电器, 总投资超过人民币 2 亿元, 正在引进的项目有创格电子、 明路电力电子, 这些项目全部落成后, 可形成完整意义上的新兴产业集群。
2009 年, 伦教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353.93 亿元, 其中工业总产值 348.13 亿元;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业销售额 30065 万元, 同比增长 13.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8.99 亿元, 同比增长 17.08%; 实际利用外资 2115.85 万美元, 合同利用外资 1502.44 亿元; 城乡 居民储蓄余额 72.4 亿元, 整体经济实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城市化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伦教被纳入顺德百万人口中心城区后, ‘路网、 水网、 绿网”三网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 “三旧”改造工程进展顺利, 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
太澳高速、 珠二环高速、 广珠轻轨和 105 国道均穿越伦教、 辖区内有碧桂路、 龙洲路等多条快速主干线,地铁 3 号线正在规划实施中, 结合顺德水道和近十年修建的 100 多公里大小道路, 伦教基本形成一个完善的水陆交通网络。
大洲电排站、 羊额涌节制闸水位提升工程, 龙田涌生物治理改造水质工程等“水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沿 105 国道、 龙洲路和碧桂路的“城市绿廊”建设正在开展, 一批道路、 公园绿化改造工程也相继完成, 村居“增绿”工程纳入民生福利工程资金扶持范围, 绿网建设成效显著。
在积极开展城市化建设过程中, 伦教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如细化了香云纱保护示范区开发建设规划, 保护粤剧名伶千里驹故居、 鸣石花园等文物遗产, 伦教糕、 羊额烧鹅等传统文化遗产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 这些文化遗产既厚实了伦教的历史内涵, 又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品位。
社会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2010 年, 建立“灵活就业基地”、 “社区工作坊”2 个, 解决了2730 多名本地人就业, 全街道登记失业率 2%, 控制在上级要求范围内。
“3545”人员职工养老保险、 社保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推广, 政府投入 1500 万元扶持村居民生福利工程建设, 募集慈善及教育基金 1120 多万元。
开通“镇巴”, 完善 TC 公交线路体系, 实现各级“路网”的“无缝对接”。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各中小学软、 硬件设施普遍得到极大改善, 绝大部分的学校装设了电教平台和建造了标准运动场, 100%的学校添置了电脑室, 铺设了校园网, 87.5%的学校上了等级学校。
2003 年伦教成功获得“广东省教育强镇”荣誉称号。
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迅速, 文联和体育总会属下共建立了书画、 文学、 音乐、 摄影、 球类、 醒狮、 象棋、 龙舟、 诗歌、 粤曲、 灯谜等 18 个群众文体组织, 各类大小文化体育活动接踵盛放。
同时, 伦教敬老之风蔚然而成, 各村(居)
委会每年都举办敬老大会等活动, 最长达 16 年之久。
各村(居)
还结合实际情况, 基本建立了初级老人补助金制度。
展望未来, 全体伦教人民将同心同德, 创新思维, 抓住机遇, 继续贯彻落实建设“现代产业之都, 品质生活之城”战略构想和“一城三片区”战略规划, 以打造 “产业发达的生态新城”为目标, 努力建设一个平安、 富裕、 和谐的伦教新城。
伦教历史名人
张镇孙(1235-1278), 字鼎卿, 号越溪, 熹涌(今伦教镇熹涌村)
人。
宋咸淳七年(1271)状元。
历官秘书省正字、 校书郎、 婺州通判。
宋亡后, 回粤举兵抗元, 诏封龙图阁待制, 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
兵败被俘自尽殉国。
冯菊坡(1899-1954 年)
伦教人。
早年就读于广州育才英文书院。
1921 年 8 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 为广东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第二年赴莫斯科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回国后, 历任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团章审查委员、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分部主任、 中共广东区执委会代理委员长等。
1923 年出席中共三大, 迭任中共广东区执委会工委书记、 工人部部长。
翌年任省港大罢工委员会宣传学校校长。
1928年任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委员长。
1930 年受党派遣到北方工作, 自行脱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
建国后, 任教于重庆南开学校和广东华南联合大学附中。
何华生(187l-1945 年) 霞石乡 人。
香港著名工商业家, 以经营鹦鹉牌成药致富, 药行分号遍及两广及南洋各埠。
致力公益事业甚多。
老焱若(1883-1966 年) 名景璜。
北海村人。
少时入京深造机械技术。
民国时期, 历任农商部度量衡研究所技正、 总工程师, 北京艺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工艺系金工学教授。
1951 年退休后, 受北京市工业局邀聘, 担任 20 多家工厂技术顾问。
一生创造发明甚多, 主要有蜂窝煤自动压制机、 折叠伞、 三用真空抽水机、 自动电话回轮齿及各种自动生产线等。
吴 梯 字秋航, 黎村堡(今荔村一带)人。
清嘉庆六年(1801 年)广东乡 试解元。
由大挑出仕,为政廉能。
博通经史, 能文善诗, 与张维屏、 黄玉衡等七人并称粤东“道光七子”。
著有《岱云初编》、《岱云续编》。
梁廷枏(1796-1861 年) 字章冉, 号藤花亭主人。
伦教乡 人。
精研史学, 兼擅诗文戏曲, 著有《海国四说》、《粤海关志》、《夷氛闻记》、《广东海防汇览》、《南汉书》、《南汉书考异》、《南越五主传》 和曲本《断缘梦》、《江梅梦》、《县花梦》、《圆香梦》 及《藤花亭曲话》 等。曾任澄海县教渝, 学海堂学长, 越华、 粤秀书院监院及两广总督林则徐幕僚, 以献策抵御外侮获内阁中书衔。
何惠群 字和先, 号介峰。
羊额人。
清嘉庆九年(1804 年)广东乡 试解元。
十四年成进士,授浙江新昌知县, 不忍催科逼粮, 托病辞归, 长居广州讲学。
著有《饮虹阁诗钞》。
并作粤讴俚词, 风靡闾巷。
兼擅象棋, 时称“国手”。
梁元柱(1581-1628 年)
字仲玉, 又字森琅, 伦教人。
明天启二年(1622 年)
进士, 选庶吉士, 由监察御史, 官至云南按察使。
工书法, 善画山水、 人物、 松竹。
千里驹(1886-1936 年) 原名区家驹。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 创立“驹派”表演艺术。
迭获“花旦王”、 “悲剧圣手”、 “滚花王”、 “中板王”“广东梅兰芳”的美称。
为人正直, 被同行尊为“伶圣”。
梅兰芳在 30 年代曾称赞在众多的粤剧艺员中, 千里驹是他“最祟拜的一个人”。
伦教特产 伦教糕是岭南典型的地方糕点, 因始创于广东顺德伦教镇而得名, 作为广州的风味小吃而流行。
据《顺德县志》 记载, 伦教糕驰名者原先只有伦教镇上一家, 是用当地所特有的泉水制作。
这个地方的泉水特别号, 可以把糖用石和水去浊。
后来, 清泉被泥沙淤塞, 别具风味的伦教糕就难以制作了。
由于伦教糕的清爽特别合乎岭南人的口味, 且又已出名, 于是, 人们摸索了用鸡蛋清澄清去浊法, 使一般的水可替代清泉, 由此伦教糕一直久盛不衰, 而且闻名各地。
与一般用大米和白糖制作的松糕、 马拉糕不同, 伦教糕以晶莹洁白而著称。
优质的伦教糕, 光洁如镜, 雪白晶莹; 糕身横竖小水泡似的孔眼, 均匀有序; 质地爽软、 滑润而富有韧性, 折时不留折纹; 味道清甜、 爽滑。
香云纱, 又名莨绸, 是一种用广东特色植物薯莨的汁水对桑蚕丝织物涂层, 再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含矿河涌塘泥覆盖, 经日晒加工而成的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由于穿着走路会 “沙沙” 作响, 所以最初叫“响云纱”, 后人以谐音叫做“香云纱”。
香云纱是一种古老的手工制作的植物染色面料, 具有穿着滑爽、 凉快、 除菌、 驱虫、 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的特点,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由于它制作工艺独特, 制作时间长, 要求的技艺精湛, 因此数量稀少,过去曾因价比黄金而被称为“软黄金”, 只有朱门大户人家才能享用。
香云纱是一种闻名中外的传统工艺品。
专家介绍, 只有采用古老的手工工艺, 用顺德区域特有的、 没有污染过的含硫化亚铁的河泥“淘” 出来的香云纱, 才能称得上正宗的香云纱。
明永乐年间, 广东就开始生产并出口香云纱, 至今只有顺德还完整传承着香云纱独特的手工工艺。
目前顺德香云纱的主要生产基地集中在伦教, 在香云纱的生产车间, 时光仿佛倒流了数百年。
拥有 500 年历史的香云纱制作工艺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 香云纱的制作程序有十四道之多, 完成这些工序需要长达半个月时间。
2010 年 6 月 3 日, 顺德首个香云纱协会在伦教举行成立大会, 并正式定名为伦教香云纱协会。
协会的成立有利于整合企业资源, 形成一个统一、 规范的平台, 带动整个产业的抱团发展。伦教将在规划建设伦教香云纱创意产业园区的基础上, 打造完善的香云纱产业链条。为了更好地保护、 传承、 创新国家级“非遗” 香云纱传统染整技艺, 确保伦教香云纱生产基地有香云纱生产所必需的优质自然生态环境, 顺德区政府现正申报香云纱文化生态保护区。
在顺德区政府的努力下, 香云纱这项古老而精致的技艺正被良好地传承与发展, 成为熠熠闪光的瑰宝。
色、 香、 味俱全的羊额烧鹅是顺德伦教传统工艺食品之一, 创制于明末清初,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闻名于省内外, 距今已有 360 多年历史。
羊额烧鹅, 肉嫩皮脆, 甘香可口, 历来是伦教人最喜欢的食品。
目前, 伦教各乡村均有烧鹅档, 大大小小共有 20 多间。
据说, 清同治年问(1862—1875年), 顺德进士何崇光, 又名何其敬, 羊额人, 非常赞赏家乡 烧鹅, 上京赴考也背挑烧鹅以作“途中餐”。
今日, 又不少港澳乡 亲、 海外侨胞, 回到家乡 , 必食家乡特产——羊额烧鹅,离开时还要带走几只。
羊额烧鹅最早制作是一般的烧煽, 直到二十世纪初才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据老一辈的人讲:
早在 1930 年前夕, 当时羊额有“卢家”、 “清海市”、 “谭头市”三大集市, 经营烧鹅的档口就有多间, 其中以何昌经营的“昌记”烧鹅最出名, 皮脆肉滑, 味道与众不同, 每天烧煽出来的鹅供不应求, 购买者多, 渐渐地扬名伦教, 后又闻名于海内外。
正当“烧鹅昌”名传四方之时, 一次, 何昌到伦教选购肉鹅时, 中途被土匪打劫遇害。
他儿子、 媳妇继承了父业,经营烧鹅, 多年后才结业。
后羊额其他几间烧鹅档口逐步掌握了“昌记”传统烧煽鹅的工艺技术, 使羊额烧鹅的传统食品工艺保存至今。
羊额烧鹅之所以大受欢迎, 主要在用料、 制作方面都非常讲究。
鹅身选的是肉嫩的(约2. 05 公斤)的黑宗鹅, 在烧煽的过程中, 十分讲究火候、 技术材料以及秘制特有的“烧鹅汁”。所以到过顺德的人们, 吃过“羊额烧鹅”后, 都对“羊额烧鹅”的美味留下深刻印象。
伦教风景名胜 鸣石花园始建于光绪年间, 至今已有 130 多年的历史, 它曾经是顺德唯一的洋楼, 也是羊额最早使用照明用电的地方。
虽然重新进行了修缮, 但原来的建筑风格并未遭到破坏, 该建筑古风依然。
它所身处的羊额村同样是个有历史的地方, 这个伦教最早成陆的地方历经岁月的洗礼, 保留下三间古朴的祠堂, 有的还被列入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千里驹故居坐落于顺德伦教乌洲永兴街镇南三 A 巷。[2]单层主体建筑为灰白色, 由四根圆石柱、 三个半圆拱门组成。
大厅内一扇镶着紫色花鸟玻璃的木质屏风将居室隔成一室一厅, 厅内墙上摆有一架美国产的花旗挂钟, 以及一面民国二十年千里驹在上海演出时戏迷赠送的礼镜。
卧室一角摆放有一张千里驹生前睡过的半张原木大床, 做工考究。
不过, 因年久失修, 整栋房子在园内杂草丛辉映下更显破败。
201 1 年 1 2 月 21 日 著名粤剧演员千里驹位于顺德伦教乌洲的故居“载兰园”修缮工程正式竣工剪彩。
伦教街道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伦教将借助千里驹故居为特色, 进一步整[3]千里驹故居坐落在伦教乌洲永兴街镇南三路一条小巷合文化资源, 建设三洲岭南风情街。内, 是一座西班牙式的小楼, 占地面积 538.32 平方米, 建筑面积 265.08 平方米, 千里驹亲自取名为“载兰园”。
2006 年, “载兰园”被佛山市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属历史名人故居。
2008 年 4 月, 伦教街道办与千里驹的后人区锡铿达成故居托管协议, 由顺德区和伦教街道两级...
篇三:醒狮传承羊额
12年第2期民 俗 研 究No.2 , 2012总第102期 Folklore Studies Serial No.102清代到民国年间广州及佛山的武馆与劳动者互助组织———以广东醒狮的传承者集团为中心彭伟文 [作者简介] 彭伟文,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教师、浙江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浙江金华321004 )。① 主要参见付起凤、付腾龙:《中国杂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ISBN中心)各卷等的有关论述。②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总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中国 ISBN 中心, 1993 年,第 116 页。③ 李灿窝:《闲谈中国的传统狮艺》,邓富泉:《侠医黄飞鸿》,作者个人出版, 2007 年,第 148 页。④ 林维迪:《醒狮报平安》,广州市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委员会:《广州文史资料》 46 , 1992 年,第 226 页。 [摘 要] 清代到民国年间,广州及佛山一带传承醒狮的武馆,不仅仅是修习武艺的场所,还是一种非精英的互助性组织,具有由劳动者构成的不安定阶层的广域互助网络的功能。虽然没有形成书面性的规定,但武馆从业者在与体制互相合作、互相折冲的同时,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秩序,并通过这种秩序抑制纷争。在行政体制和法律尚未完善、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的不安定阶层的世界里,这种秩序为维持社会的安定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关键词] 武馆;互助组织;广东醒狮前言:醒狮、武术与武馆广东醒狮是中国南方舞狮的代表之一,同时也可以说是最为广东人所熟悉的民间艺术之一。醒狮普遍被认为起源于清初的佛山,主要流行于广东省大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在海外华人社区也有广泛分布。狮头和狮被鲜艳华丽,舞蹈动作刚猛灵活兼而有之,具有很强的观赏性。20世纪90年代,以清末民初的著名武术家和醒狮高手黄飞鸿为主角的电影系列作品在全国受到广泛关注,使醒狮的影响超出了广东省而遍及全国。一般而言,中国的民间舞蹈大多是由辗转各地以卖艺为生的艺人或者在农闲期间以之作为副业谋生的农民传承的。① 但是,醒狮作为一种分布广泛、引人注目的民间艺术,其传承者与众不同。因为,它的主要传承者既不是艺人也不是农民,而是在都市生活,并且有各自本职工作的产业劳动者和由他们组成的劳动者组织,以及与这些组织有着紧密关联的武馆。除颇具特色的狮头和狮被之外,舞蹈动作以南派武术为基础,也是使广东醒狮有别于中国的其他舞狮的主要特点之一。在关于广东醒狮的资料中,它与武术的关联随处可见。如:“舞蹈采用南派武功”② ,“狮艺乃中国传统武术技艺之一” ③ ,“最初狮舞是表现武术馆的尚武精神” ④ ,“他们舞DOI:10.13370/j.cnki.fs.2012.02.002
狮的身形、手势和步法,必配合自己一派的武技动作”① ,“传统狮艺的套路有其存在的价值” ② ……此外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由这些记述可见醒狮的动作与武术,而且它与南派武术密切相关。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狮舞是表现武术馆的尚武精神”这一说法。有关醒狮的资料虽然不多,但是可以说,几乎所有与醒狮有关的资料中都可以看到武馆的身影。再举几例以作说明:自清代至民国时期,人民多尚武、当时武馆林立,每间武馆,都有“狮会”设立,在练习武功之外,对舞狮的艺术,都苦学苦钻。③当代佛山狮头扎制艺人主要有黎德、黎勤、黎伟等。……黎勤1923年生于佛山扎制狮头世家,……是佛山黎家狮头传人。他扎制的狮头形象生动传神,多为武馆狮会团体所用…… ④一般武馆都设狮。⑤有些工人为了反抗压迫,进行团结互助,或则参加武馆,学些技击来自卫,或则组织带封建性的狮会,……这也是佛山武馆狮会组织特别多的一个原因。⑥佛山醒狮武馆林立。⑦由此可见,武馆与醒狮紧密关联,在醒狮传承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同时,从上面的资料中,还可以看到狮会、武馆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关联。那么,武馆作为醒狮的主要传承团体,和当时的劳动者组织有着怎样的关系?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由劳动者构成的不安定阶层明末清初的南海人陈子升曾经写道:“佛山地接省会,向来二三巨族为愚民率,其货利唯铸铁而已。迩年流寓丛杂,商贾充塞,土著射利,并室而居,以取赁值。客胜于主,里巷骈阗,比于城市。”⑧ 明清之际佛山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由此可见一斑。但是,实际上充塞于佛山街头的“流寓”,大多并不像陈子升所记述的那样是“商贾”。正如乾隆《佛山忠义乡志》(以下,各版本的《佛山忠义乡志》均略称《乡志》)所载:“乡固市镇也,四方商贾萃于斯,四方之贫民亦萃于斯。挟赀以贾者什一,徒手而求食者则什九也。”⑨ 流入佛山的外来人口中,大多数是没有资本、希望在此谋得一职以维生的“贫民”。明末清初,即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的一百多年间,中国的人口发生了爆炸性的增长。其中,尤以广东和福建两省为甚,耕地严重不足,以米价为首的生活成本急剧上升。同时,“摊丁入亩”制度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离开家乡,有的迁到尚有大量未开垦土地的四川或米价较低的江西等地,有的则进入能提供工作机会的城市求职,希望能学得一技之长,维持生计。就这样,中国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太平年代的大规模自主性人口流动,从而带来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在这样的形势下,工商业发达、对自由劳动力存在大量需求1 7清代到民国年间广州及佛山的武馆与劳动者互助组织———以广东醒狮的传承者集团为中心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区瑞芝:《佛山民间龙、狮舞及的源流史略》,佛山市政治协商会议文史组·佛山文史志编辑办公室:《佛山文史资料选辑》 5 ,1985年,第60页。李灿窝:《闲谈中国的传统狮艺》,邓富泉:《侠医黄飞鸿》,作者个人出版, 2007年,第154页。区瑞芝:《佛山民间龙、狮舞及的源流史略》,佛山市政治协商会议文史组·佛山文史志编辑办公室:《佛山文史资料选辑》 5 ,1985年,第60页。林明体:《岭南民间百艺》,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第 284 页。陈艺林、周逸天:《佛山鸿胜武馆始末》,佛山市政协文史组、佛山市史志编辑办公室:《佛山市文史资料选辑》 1 , 1982 年,第57 页。陈雄志:《佛山工运的片断回忆(稿)》,佛山市政协文史组、佛山市史志编辑办公室:《佛山市文史资料选辑》 1 , 1982 年,第 25页。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总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中国 ISBN 中心, 1993 年,第 116 页。(清)潘尚楫、邓士宪:同治《南海县志》卷八,舆地略四。(清)陈炎宗:乾隆《佛山忠义乡志》卷六《乡俗》。
的两大都市广州和佛山,便吸引了大批周边失去劳动力的农民。佛山的手工业向来发达。据乾隆《乡志》记载,“吾乡谬以饶富闻而无蓄积之实。鳞次而居者三万余家,其商贾媚神以希利,迎赛无虚日。市井少年侈婚娶,闹酒食。三五富人则饰其祠室以自榜。故外观殊若有余,而其人率无田业。”① 虽然这是一段带有明显农本主义倾向的记述,但是由此可知,当时佛山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很少,而同时又以富饶著称。此外,道光《乡志》中有“乡田皆两熟,谷美亦甲他处,唯习农者寡,获时多倩外乡人”② 的记载。《佛镇义仓总录》也记载道:“佛山镇内五方杂处,耕农者少,工作人多。”③ 可见佛山镇中,从各地迁来的人混杂其中,他们当中的多数人从事的不是农业而是“工作”,即手工业。乾隆《广州府志》则说“佛山地广人稠,俗杂五方。白沙多烟皮为生,官窑等乡逐末者众,平州、张槎、山南则多富室”,④ 不仅佛山镇本身,其周边地区的情况同样是手工业较农业为发达。光绪初年,早午晚三餐时间随茶水供应面条或者点心等简单食品的茶居大量出现。⑤茶居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期的广州十三行,很快在珠江三角洲流传开来。⑥在佛山,点心等简单食品原来是由经营正式筵席的姑苏菜馆作为副业兼营的,自茶居诞生以来,“每日到品茗者多工界中人,”⑦ 很明显,茶居并非正式用餐之处,而是作为企业间联络和商谈的场所为“工界中人”所喜爱,佛山各项产业的繁荣也由此可见一斑。在佛山当时的各项产业中,制铁业历史尤为悠久,是佛山最为重要的产业之一。进入清代,佛山制铁业的规模更大,占据了广东制铁业的中心地位。屈大均著《广东新语》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铁莫良于广铁。广铁产山中。凡有黄水渗流。则知有铁。……诸炉之铁冶既成。皆输佛山之埠。佛山俗善鼓铸。……诸所铸器。率以佛山为良。计炒铁之肆有数十。人有数千。”⑧ 乾隆《乡志》则记载,“炒铁之炉数十,铸铁之炉百余”,由于“昼夜烹炼”,佛山“气候于邑中为独热,”⑨ 工人人数估计超过10000人。 瑏 瑠此外佛山还有大量铁丝工场,道咸年间达到高潮,“工人多至千余”。关于其他产业,据《道光九年鼎建帽绫行会馆喜助工金碑》记载,仅为当时佛山的18个纺织业同业公会之一的帽绫行,就有1109名劳动者会员。 瑏 瑡清代佛山的劳动者人数并没有一个统计数字,考虑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 )有同业公会175个,可以推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同时,人口的增加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道光十一年(1831 )年蒸酒行成立之时,佛山镇内有酿酒工场30余家。 瑏 瑢关于广州的产业情况,则无法找到像佛山这样详细的记载。但是,有史料表明,仅乾隆年间成立的广州刺绣行业公会绵绣行,就有劳动者3000余人。 瑏 瑣1894年全国共有产业工人70060人,其中广州工人就有10300余人, 瑏 瑤 广州工商业的发达可见一斑。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劳动者大多数原籍并不在广州或佛山,而是陈炎宗所说的“萃于斯”的“四方之贫民”。据光绪《四会县志》,靠农业已经无法生存下去的农民,从嘉庆年间开始将子弟送往佛山和广州“学工艺”。但是,按照2 7民俗研究· 2012年第2期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瑏 瑠 瑏 瑡 瑏 瑢 瑏 瑣 瑏 瑤(清)陈炎宗:乾隆《佛山忠义乡志》卷三《乡事》。(清)吴荣光:道光《佛山忠义乡志》卷五《乡俗》。(清)《佛镇义仓总录》卷三。(清)金烈、张嗣衍、沈廷芳:乾隆《广州府志》卷十《风俗》。汪宗准、冼宝干: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六《实业》。叶春生:《融中西于一炉,集食艺于一堂———广州茶楼文化研究》,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编:《中国民间文化·都市民俗学发凡》,学林出版社, 1992年,第40-52页。汪宗准、冼宝干: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六《实业》。(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华书局, 1985 年,第 408-409 页。(清)陈炎宗:乾隆《佛山忠义乡志》卷六《乡俗》。罗一星:《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第 198 页。罗一星:《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第 208 页。汪宗准、冼宝干: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六《实业》。林明体:《岭南民间百艺》,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第 58 页。广州市文史研究馆:《广州百年大事记(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广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内部发行, 1984 年,第 89 页。
当时的风气,若非生计十分困难,都会尽量避免让子弟离乡,不仅自己“讳言之”,还会招致闲言。及至“道光之初,俗渐奢华,富者日贫,贫者盖不能给,遂相率往佛山省城以图生计”,甚至读书人也“多就馆于省镇南海各乡”。①广州和佛山就是这样收容了周边地区的过剩劳动力,为他们提供了谋生的机会。就这样,广州和佛山集中了大量的外来劳动者。佛山打铜行和铜箔行的劳动者大多来自肇庆;② 广州搭棚业的劳动者大多来自肇庆、高要,多经先入行的亲友介绍,离开故乡到广州工作; ③ 广州制革业的从业者则大多年来自南海的寨边、罗村一带,从道光年间开始在广州西郊开业,到1940年底,市内已经有10家制革工场,从业者多达数百人。④这些背井离乡的劳动者,无疑是抱着寻找受雇机会的目的来到广州和佛山的。但是,等待他们的决不是安定的生活。乾隆年间,佛山的社亭铺猪仔市圩地每天早上都聚集着大量等待受雇的纺织机匠,乾隆三十九年(1774 )人数上升到数千人。由于猪仔市是佛山望族梁姓的私有地,正在其家庙门前,不胜其扰的梁家不得不上书两广总督请求禁止。但是,最后两广总督下达的晓谕只是规定天明即散,仍然允许机匠在梁氏家庙前站立等待雇主挑选,足见雇用形势并不乐观。广州的建筑工人则每天早上在固定场所聚集等待工作机会,称为“企市”⑤ 。这些离开故乡,在广州和佛山谋生的劳动者不仅无法保证得到雇用,即使获得工作机会,也面临着随时被解雇的危险。在广府地区广泛分布着“无情鸡”的习惯。每年正月初二是新年开工的日子,雇主必定召集雇员,发放红包,一起吃饭。席间雇主若将鸡肉夹到某个雇员的碗里,即表示这名雇员遭到了解雇。⑥碰到这种情况,雇员不仅不可能获得抗辩的机会,甚至连被解雇的理由都无从得知,除默默离开外别无选择。对“空手求食”的“四方贫民”来说,遭到解雇也就意味着断了生路。同时,与同行的竞争、和雇主交涉薪酬、适应新环境等,都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这里,笔者将这些离开了土地、没有资本、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群体称为不安定阶层,在当时的农业社会中,他们没有与雇主建立长期雇佣关系,在生活和社会关系上均处于不安定状态。对这些无法得到宗族等血缘性社会组织,或者村落等自然发生的地缘性社会组织的保护和扶持的人来说,参加或结成非血缘性的,类似于工会的组织,可以说是很自然的选择。二、西家行与东家行清代的佛山可谓会馆林立。直到明代末年,史料记载的会馆还只有一家,⑦ 到了乾隆十五年(1750 ),已经是“佛山镇之会馆盖不知凡几矣”⑧ ,道光《乡志》罗列的会馆有19家。
⑨根据罗一星的统计,清代到民国期间,佛山有史料记载的会馆共有88家。 瑏 瑠所谓“会馆”,正如酒井忠夫所言,“明末清初以来,成立于交通枢纽城市。会馆的共同体包括3 7清代到民国年间广州及佛山的武馆与劳动者互助组织———以广东醒狮的传承者集团为中心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瑏 瑠(清)陈志喆,吴大猷:光绪《四会县志》编一《风俗》。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