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4篇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4篇

发布时间:2023-04-10 17:25:03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4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天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第一章发展形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支持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巩固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4篇,供大家参考。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4篇

篇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年)第一章 发展形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支持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里面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强调要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坚定不移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经过 10年努力,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 2020年底,全市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480 个,建成面积 345.3 万亩。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农业生产条件,夯实了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为全市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撑。

 2一、建设成效(一)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增强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田间道路、灌排设施及输配电系统等工程建设,我市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田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为农作物种植持续多年稳产高产奠定坚实基础。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 200 万吨以上,蔬菜自给率在大城市中保持较高水平。(二)耕地质量得到保护与提升通过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绿肥种植还田、土壤改良、深耕深松等措施,我市耕地质量得到保护与提升,单个措施覆盖率均超过基准数 60%以上。全市耕地平均等级由“十二五”末的 5.27 提高到“十三五”末的 4.37,提高 0.9 个等级。按照每 10万亩设立 1 个监测点的要求,累计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点 57个。(三)支撑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通过与产业化经营项目相结合,在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构建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2020年,全市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6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90%。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3(四)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集成推广绿色农业技术等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投入品利用率,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下降,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 0.72,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五)多元投融资模式初步建立在确保财政资金投入不降低的前提下,拓展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11年至 2020 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投资 63.4 亿元,其中:中央资金 14.5 亿元,占 22.9%;市级资金 16.6 亿元,占26.2%;区级资金 11.7 亿元,占 18.4%;其他资金 20.6 亿元,占 32.5%。各级财政资金投入达到 67.5%。二、主要问题(一)建设投资标准偏低多年来,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标准为亩均 1500 元。随着物料、人工成本大幅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持续攀升,资金需求持续加大,投入缺口愈加明显,制约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导致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不完善、工程措施不配套。(二)建设难度不断加大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4因机构改革前高标准农田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全市未建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较为分散,且耕地中存在植树造林或纳入规划林地情况,部分耕地重度盐碱化、无灌溉水源或位于生态保护区。因此,全市未建高标准农田的耕地多为难啃的“硬骨头”,基础条件较差,建设成本较高,建设难度较大。(三)改造提升需求迫切全市近 2/3 的高标准农田建成于“十二五”期间,距今已近十年,部分已建项目受建设时间久远、建设标准偏低、自然灾害破坏、建后管护不力等因素影响,道路、泵站、涵闸、变电器等工程设施老化损坏等情况时有发生,有些更是常年带病运行,迫切需要改造提升。(四)建后管护亟待完善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仍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管护经费、管护责任未能有效落实。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相关工程设施多移交村集体进行日常管护,但由于多数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且各区政府尚未建立稳定的补助机制,管护经费不足问题较为突出。部分设施设备损毁后得不到及时有效修复,导致工程使用年限明显缩短。三、有利条件(一)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保障粮食安全,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5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在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专门批示,强调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落实粮食省长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建设。连续多年的中央 1 号文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相继出台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的相关文件。2021 年 9 月,《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经国务院批复后正式发布,成为指导各地科学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依据。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2020 年 2 月,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市农业农村委印发《天津市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提高粮食自给能力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新一轮机构改革为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奠定基础2018 年《天津市机构改革方案》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其中将市发展改革委的农业投资项目、市财政局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市水务局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职责整合至市农业农村委。由市农业农村委统筹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履行农田建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

篇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dash; 4 — 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2021-2030年)

 二 〇 二 二 年 五 月

  — 5 —

 目

 录

 前 言.................................................................................................... 7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10 一、建设成效 .................................................................................... 10 二、存在问题 .................................................................................... 11 三、有利条件 .................................................................................... 13 第二章

 总体要求 ............................................................................ 16 一、指导思想 .................................................................................... 16 二、基本原则 .................................................................................... 16 三、总体目标 .................................................................................... 18 第三章

 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 ........................................................ 20 一、建设内容 .................................................................................... 20 二、建设标准 .................................................................................... 21 第四章

 分区建设重点和任务安排 ................................................ 34 一、分区建设重点 ............................................................................ 34 二、任务安排 .................................................................................... 47 第五章

 建设监管和建后管护 ........................................................ 50 一、强化质量管理 ............................................................................ 50 二、规范竣工验收 ............................................................................ 50

  — 7 —

 前

 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里面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坚定不移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李克强总理对发展粮食生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坚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力支撑了全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提升。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粮食输出大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坚守粮食安全安徽“责任田”,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出台《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实施意见》,围绕大局谋思路,提升站位增投入,完善机制强管理,改革创新提绩效,推动农田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495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8320万亩的

  — 9 — 规划编制,细化政策措施,将建设任务分解到市、县,落实到地块。据此,编制《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按照《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建设要求,以《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关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6-2020年)的意见》和“十二五”以来各地建设实践为基础,对接《安徽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2021-2025年)》《安徽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深入调研,认真分析当前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要求、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分区建设重点和任务安排、建设监管和建后管护、效益分析、保障措施等。本《规划》是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徽省安排农田建设项目和资金、农田建设激励评价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重要指引。

 规划期为2021-2030年,展望到2035年。

  — 11 — 块整治、土壤改良、配套设施建设等措施,解决了耕地碎片化、质量下降、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加速了土地有序高效流转,提升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经营水平,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推广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等转变,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三)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通过田块整治、林网栽植、灌排工程建设、土壤改良与酸化防治等措施,调整优化了农田生态格局,增强了农田生态防护能力,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开展生态农田建设试点示范,统筹推进生态田园与美丽村庄建设,推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提高了农业农村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亩均节本增效约500元。推动土地流转,亩均土地流转费提高约300元。项目建设和建后管护,为项目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地就业机会,増加了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和务工收入。

 二、存在问题 (一)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截至2020年底,全省仍有近3400万亩耕地需要治理。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部署,到2030年,安徽省要建成675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易开发

  — 13 — 准农田建设内涵和外延需进一步拓展提升。

 三、有利条件 (一)中央地方更加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在保护好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建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年省委一号文件都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部署。《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实施意见》对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了系统部署。

 (二)发展形势更加有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要坚定不移抓下去,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这个决心一定要下,该拿的钱一定要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中办发〔2020〕32号)提出,逐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乡村振兴的比例,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点支持领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明确,要严格落实粮食

  — 15 — 监管上构建了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乡镇政府、施工单位、专业监理、第三方检测和农民监督员“六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建设路径上开展了“四个结合”探索、农田宜机化试点、“双百示范工程”建设、示范区创建等。这些探索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社会各界高度认同,农民群众普遍欢迎,为持续推动新发展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路径借鉴。

  — 17 — (一)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持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保障力度,落实省级财政承担地方财政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支出责任,强化市县政府投入责任。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

 (二)坚持规划引领,突出重点。衔接乡村振兴、国土空间、水利发展等相关规划,科学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皖粮农田和重要农产品保障阵地。优先将大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打造成高标准农田。

 (三)坚持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根据全省农田分布和自然条件,综合考虑耕作要求、区划范围和农产品基地建设需要等,科学确定平原、丘陵、山区不同区域连片规模,实行统一规划设计,集中连片建设,整体协调推进,提高建设水平。

 (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全省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特征、农田基础条件和障碍因素,因地制宜确定建设重点与内容,统筹推进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使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

 (五)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以绿色发展引领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加强水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防止土壤污染,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 19 — 成675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1718万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68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将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规划期内完成224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到2035年,通过持续改造提升,全省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绿色农田、数字农田建设模式进一步普及,支撑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更高层次、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二)具体目标。

 表1

 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任务表 序号 指标 目标值 属性 1 高标准农田建设 到2022年建成高标准农田5960万亩 约束性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6250万亩 到2025年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30万亩 到203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6750万亩 到2030年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718万亩 2 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建设 2021到2025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2万亩 预期性2026到2030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2万亩 3 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新增高标准农田亩均产能提高100公斤左右 预期性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产能高于于当地高标准农田产能的平均水平 4 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均节水率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均节水率 10% 以上 预期性5 建成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覆盖率建成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覆盖率 100% 预期性6 耕地质量提升 0.5个等级以上 预期性

  — 21 — 足农田设施用电需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七)技。通过工程措施与农艺技术相结合,推广数字农业、良种良法、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节肥减药等技术,提高农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

 (八)管。通过上图入库和全程管理,落实建后管护主体和责任、管护资金,完善管护机制,确保建成的工程设施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运行、高标准农田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二、建设标准 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结合全省农田建设现状,统筹考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业、水利、土地、林业、电力、气象等因素,重点围绕农田土地生产能力、灌排能力、田间道路通行运输能力、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能力、机械化水平、科技应用水平、建后管护能力等建设要求,紧扣高标准农田建设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个方面内容,建立健全科学统一、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统一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编制规范,工程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和建后管护等要求。合理划分区域、类型,制定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及定额。在确保完成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对已建项目区进行改造提升。

  — 23 — 过±3cm;水浇地畦田内田面高差应不超过±5cm。

 3. 平整土地形成的田坎宜结合配套工程措施进行保护;梯田修筑应与沟道治理、坡面防护等工程相结合,提高防御暴雨冲刷能力;梯田土坎高度不宜超过2m,石坎高度不宜超过3m。在易造成冲刷的土石山区,应结合石块、砾石的清理,就地取材修筑石坎;在土质黏性较好的区域,宜采用土坎;在土质稳定较差、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区,宜采用石坎、土石混合坎或植物坎。

 4. 田面平整以田面平整度指标控制,包含地表平整度、横向地表坡降和纵向地表坡降3个指标。水稻种植田块以格田为平整单元,减少横向、纵向地表坡降;地面灌溉田块应减小横向地表坡降,喷灌微灌田块可适当放大坡降,纵向坡降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和灌溉排水要求确定。

 5. 地面坡度为5°~25°的坡耕地,应改造成水平梯田,丘陵山区梯田化率应不低于90%;土层较薄时,宜先修筑成坡式梯田,再经逐年向下方翻土耕作,减缓田面坡度,逐步建成水平梯田。

 专栏1

 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工程 选择一批工作基础好、发展有潜力、具备整县建设条件的地区,通过全域规划、要素聚合、机制创新、拉升标杆,加快补齐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将县域...

篇三: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毫不动摇抓好粮食生产,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抓好抓实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黑龙江是粮食生产大省,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近年来,黑龙江省牢记总书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殷切嘱托,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稳定提升粮食产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筑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要举措。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实施、高站位推动、高效益运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 2019 年末,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 8548 万亩,由此带动全省实现粮食总产 1500.6 亿斤,连续 9年保持全国第一。同时,黑龙江省还被列为 2019 年全国 5 个高标准农田建设激励省份之一。一、

 坚持目标导向,

 高起点抓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谋定后动。黑龙江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明确目标定位。以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为目标,在制定出台“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实施方案、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农业强省规划时,明确提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到 2022 年全省将建成 1.1 亿亩以上“生态良好、集中连片、设施完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生态高产标准农田,确保全省高标准农田在耕地中的占比保持全国领先。(二)科学规划布局。立足全省农业发展实际,承接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制定《黑龙江省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3—2020 年)》,组织市县做好高产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修编,推动“多规合一”“一图到底”、按图建设。以“两大平原”为核心区,统筹规划高标准农田布局。在松嫩平原第一、二、三积温带,重点建设高标准水稻、玉米、青贮玉米、饲草基地;第四、五积温带,重点建设高标准大豆基地。在三江平原水稻主产区,重点建设高标准水稻田;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准大豆、鲜食玉米、蔬菜、青贮玉米基地。(三)强化储备指导。分年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筑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文/王金会2020.08

  |

 11|

  统筹布局

 度制定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储备指导意见,明确建设与扶持重点,指导各地做好项目储备,做到优先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优先安排“转方式,调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优先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优先安排示范作用强、建设标准高、展示效果好的示范区;优先安排干部群众积极性高、投入能力强、工作基础好的地区。2019 年,全省共储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04 个。二、

 坚持问题导向,

 高质量抓实施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在实施过程中,黑龙江省聚焦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整合建设内容,集中推进建设,统一运行管护,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和防灾抗灾减灾能力,确保国家有需要时能够产得出、供 得上。(一)改善基础条件。坚持 “田、土、水、路、林、技、管”综合施策,着力解决渠不畅、路不通、电不连等突出问题,努力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体系,让中低产田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截至 2019 年末,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 802 万亩,累计修建田间灌排渠系 3.8 万公里、打机电井 6.9 万眼、修建田间道路39.3 万公里、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027 万亩、建成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 398 万亩。建设农田防护林网175.7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 191.5万亩,提高植被覆盖率 8% 以上。(二)集中连片建设。黑龙江耕地以平原为主,农田地势平坦、集中连片,适宜规模开发、整体推进。根据基本农田分布和自然条件状况,选择重点建设地区,因地制宜确定农田连片规模,统一规划设计,集中投入、连片治理、整体推进,确保建一片成一片。2019 年,全省相对集中连片建设面积超 5 万亩以上的占 41%,其中最大连片面积达 20 万亩。(三)实行建管并重。严把制度标准关、项目建设关、检查验核关,制定《黑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并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质量飞检实施办法(试行)》,开展质量飞检,强化竣工验收,提高建设质效。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按照“工程开工、管护上马”的要求,推行参与式管护、业主负责制试点,保障项目长久发挥 效益。三、

 坚持任务导向,

 高站位抓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要提高站位,强化担当,全力推进。黑龙江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列为全省“百大项目”,纳入省政府重点督办事项,集中力量进行攻坚,确保当年任务当年完成。(一)实施专班推动。省市县均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专班,建立“省统筹、市推进、县负责”工作机制,采取挂图作战、视频调度、现场督导、台账管理等工作方式,强化督导服务,及时跟踪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程。2019 年共召开视频调度会19次,下发通报14期,下派督导组 60 多批次,实地解决困难和问题。(二)压实各级责任。省市县三级签订责任状,压实市县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制定“容错容缺”机制,开辟“绿色通道”,在土地供给、项目申报、银企对接等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务,为项目建设创造条件。省农业农村、发改、财政等多部门联动,在计划安排、资金下达、用地政策、投资入统等方面协同支持项目建设。(三)强化投入保障。多渠道筹措资金,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省农业农村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制定《黑龙江省开展创新投融资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工作的意见》《黑龙江省 2019 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开展“先建后补”试点工作意见》,吸引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2019 年,省级财政共筹集下达高标准农田配套资金 5.8 亿元,发行地方一般性债券资金 6.8 亿元,累计吸引社会资本 0.57 亿元,保障了项目资金 需求。12

  |

 2020.08统筹布局

 |

 四、

 坚持结果导向,

 高效益抓融合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要统筹兼顾,融合发展,注重效益。黑龙江省积极探索推广“高标准农田+”模式,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据评估,建成后的项目区耕地,粮食产能平均提高 10% ~ 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 100 公斤,累计增产170 亿斤。(一)与黑土地保护利用相融合。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深入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落实有机肥提质增效措施,推广“一翻两免”“三三轮作”“轮作休耕”等耕作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19 年,落实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 432.4万亩,实施耕地轮作休耕试点1369 万亩,开展深松整地 4791 万 亩,推广作物秸秆还田面积超过 1.3亿亩。(二)与农业科技创新相融合。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大力培育优良品种、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实行机械化作业,推动良田与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让农业科技的翅膀更加强壮。2019 年,全省先进技术推广面积稳定在 2.1 亿亩次以上,良种化率达 10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 67.7%,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 97%。(三)与新型主体培育相融合。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土地流转,推动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截至 2019 年底,全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 20.7万个,带动 200 亩以上土地规模经营面积 1.3 亿亩。积极发展托管代耕服务,全省托管代耕 4800 多万亩。其中,兰西土地托管经验还入选“2019 年度中国三农创新十大榜样”在全国推广。(四)与乡村产业发展相融合。大力推进高标准水田建设,筑牢水田基础,推动“专精特”稻米产业融合升级。合理布局建设高标准饲草料基地,推动奶牛养殖规模化,促进乳制品产业融合发展。适度建设高标准蔬菜、马铃薯、瓜菜等经济作物基地,推动高效经济作物融合发展。积极推动“蔬菜 +”生鲜物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再新建高标准农田4100万亩,完善提高已建成高标准农田,推动全省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耕地质量进一步提高,更好地发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作用。(作者系黑龙江省委农办主任,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农田时讯国家耕地质量监测数据专家会商会在太原召开为及时汇总与审核分析 2019 年国家耕地质量监测数据,编制 2019年度国家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评价报告,7 月 30 - 31 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国家耕地质量监测数据专家会商会。来自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山西、江苏、山东、广东、四川、甘肃等省(区、市)和扬州市耕地质量监测保护部门的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李荣副主任、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赵文志副厅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供稿)2020.08

  |

 13|

  统筹布局

篇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2—2030 年)二〇二二年四月

 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开启高标准农田建设新篇章................................................................................................2第一节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大意义............................................................................................2第二节 “十二五”以来取得的成效................................................................................................2第三节 新时期下面临的挑战........................................................................................................4第四节 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要求................................................................................................5第二章 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格局................................................................................................9第一节 科学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四大分区................................................................................9第二节 织密农田建设数据资源管理“一张网”.......................................................................... 14第三节 全面开展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15第三章 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标准..............................................................................................19第一节 田块整治..........................................................................................................................20第二节 地力提升..........................................................................................................................20第三节 灌溉与排水......................................................................................................................22第四节 田间道路..........................................................................................................................22第五节 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23第六节 农田输配电......................................................................................................................24第七节 科技服务..........................................................................................................................24第八节 管护利用..........................................................................................................................25第四章 贯彻生态环境保护新要求..................................................................................................27第一节 实现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27第二节 着力提升耕地质量..........................................................................................................28第三节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28第五章 健全建设管理新机制..........................................................................................................30第一节 强化制度建设与管理......................................................................................................30第二节 加强后续管护与利用......................................................................................................31第六章 展现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效益..............................................................................................33第一节 经济效益实现“两增一节支”..........................................................................................33第二节 社会效益进一步彰显......................................................................................................33第三节 生态效益全面提升..........................................................................................................34第七章 实施建设保障新措施..........................................................................................................35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规划引领......................................................................................35第二节 加大科技支撑,落实资金投入......................................................................................35第三节 加强队伍建设,严格督查考核......................................................................................36附表 1 湖北省 2022~2030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分县(市、区)表...................................37附表 2 湖北省各市州农业灌溉需水预测表.................................................................................44附表 3 湖北省规划水平年各市州水资源供需平衡表(多年平均).........................................45附图 1 湖北省“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情况..................................................... 46附图 2 湖北省 2022~2030 年高标准农田新建任务分布图.......................................................47附图 3 湖北省 2023~2030 年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任务分布...................................................48

 — 1 —前 言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基础,是全面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按照湖北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目标定位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回答省委 2021 年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四字之问” [1] ,努力实现我省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对标对表《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年)》,有效衔接《“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湖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年)》《湖北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 年)》和《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等相关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要求,特编制《湖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2—2030 年)》(简称《规划》)。《规划》是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工作指南,是指导全省各市(州)、县(市、区)科学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依据。规划期限为 2022―2030 年,展望到 2035 年。[1]四字之问:重中之重有多“重”、优先发展如何“先”、全面推进怎么“进”、新型关系新在“哪”。

 — 2 —第一章 开启高标准农田建设新篇章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及 2020 年—2022 年的三年中央 1 号文件,多次强调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1 年 9 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年)》 ,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间表” “路线图”。第一节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大意义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是支撑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根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田建设取得较大进步,但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未根本改变,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 。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碎片化的零散耕地,有利于推进全省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灾减灾能力、提升农田生态功能,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实现农业高质高效。第二节 “十二五”以来取得的成效“十二五”以来,我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决策部署,成效明显,为建设农业强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年来,通过采取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 、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建设、土壤培肥改良等措施,全省

 — 3 —农田建设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的建设目标。截至 2020 年底,全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 3570 万亩(附图 1),2021 年又安排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10 万亩。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平均提高 1 个等级 ,粮食生产能力每亩提高 100 公斤左右,稳定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为我省粮食连续多年丰收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十二五”以来,我省全面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解决了耕地碎片化、质量下降、设施不配套等问题,推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经营规模化,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2020 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 60%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71.3%。三、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高标准农田建设覆盖面广,受益人多。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平均每亩节本增效约500 元,有效增加了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四、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践行“两山”理念,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全省开展绿色农田建设示范工作。到 2021 年,全省 44 个县(市、区)绿色农田核心示范区总面积达到 19.17万亩,辐射带动区达到 53.35 万亩,实现了农业绿色供给、休闲体验、生态服务等多项功能,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 4 —第三节 新时期下面临的挑战一、建设条件受限,建设任务艰巨“十二五”以来,我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 3570 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 50%,剩余耕地存在田块细碎化、基础设施薄弱 、耕地质量不高等问题。对标《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到2025年,我省需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689万亩,改造提升 474 万亩;到 2030 年累计建成 5309 万亩,改造提升 1264 万亩,建设任务繁重。二、物料成本上升,资金压力增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物料、人工等成本逐年上升,现有高标准农田亩均投入难以满足建设要求。据测算,平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需投入 2000~3500 元,丘陵区达 3500~5000 元,山区达到5000 元以上,大部分地方的财政投入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三、建设标准不高,工程亟待完善部分已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偏低,受自然灾害破坏等因素影响,不同程度存在工程设施损毁的现象,渠系水利用率偏低。大部分山区丘陵已建高标准农田难以满足农业宜机化需要,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改造提升任务艰巨。四、专业力量不足,技术支撑薄弱机构改革前,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由相关部门分头实施,在资金使用、投入标准、建设内容、组织实施等方面形成了独自的管理模式,相关业务整合的难度大。机构改革后,农业农村部门

 — 5 —从事农田建设管理的人员不足,农田建设系统技术支撑亟待加强。五、管护机制不全,数字监管滞后农田建设“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建后管护责任和措施不到位、管护资金未落实、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较为明显,亟需健全高标准农田建后长效管护机制。第四节 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区域,坚持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并重、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工程建设与建后管护并重 ,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相协调,面上推进和示范引领相结合,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切实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湖北样板”。二、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多元参与。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完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加强资金和资源整合。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 6...

推荐访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农田 高标准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