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双减政策政治论文6篇

双减政策政治论文6篇

发布时间:2023-04-17 08:20:12

双减政策政治论文6篇双减政策政治论文 学校双减政策心得体会范文三篇篇一“双减”政策是党中央从“两个大计”的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减政策政治论文6篇,供大家参考。

双减政策政治论文6篇

篇一:双减政策政治论文

双减政策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篇一 “双减”政策是党中央从“两个大计”的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健康成长,事关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确保“双减”工作扎实推进,我校特制定了松山区第四中学“双减”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对《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及对学校“双减”工作实施方案的学习,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双减”政策的内容主要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还要求义务教育学校开设课后延时服务,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从内容可以看出,政策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接受更全面、更健康的教育,减轻家长的压力,提升教育质量、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作为一线教师,为了更好地贯彻“双减”政策,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教师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双减”精神,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切实提升自己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才能用新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新的经验方法。

 第二,充分钻研教材教法,提升能力。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作为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教师职业技能,还要聚焦“双减”,加大力度丰富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比较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观摩优秀教师课堂实录,充分钻研教材教法,提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水平,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类型,助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力,让学生体会课堂学习的乐趣。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度钻研教材、精准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第四,提高作业水平,提升作业质量。“双减”政策要求教师一定要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让学生的作业在完成中有一定的获得感。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时时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学这一条“知行合一”的行动研究的道路上。在这条路上,我们会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会调整改进提升。教育教学,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与反思,乐于分享。

 只有这样,“双减”政策下的教师才会有更加清晰的奋斗目标,我们的教育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篇二

  谈教育无法绕过考试,中考、高考固然重要,但如何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健康、善良、成熟、正直的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考验和挑战,对家庭和国家作出贡献,才是家长和教育者们更应反思的命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双减”工作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最基本的形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而不是在校外培训机构中形成的。课堂教学的不足是学生参与校外培训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活动,让课堂教学过程充满生机活力,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才能减少绝大多数学生的补课需求,进而推动“双减”的真正落地。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主体是老师,绝大多数的老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不计名利,寒来暑往,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长大后,对他们当年的老师心存感激,学校课堂发生的点点滴滴成了师生共同的美好回忆。但

 我们也痛心的看到,个别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课外补课牟取私利,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形象,失守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双减”政策下,这样的不良现象会得到严肃处理。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科学布置家庭作业,巩固当日所学,同时又具有开放性、拓展性和应用性,对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具有选择性,这样不仅不会增加学生负担,还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机。优秀的教师不会布置太多的作业,通过“刷题”提高学业成绩;优秀的作业一定是用心设计的,是一种巧妙的师生信息交流途径。

  坚守学校教育阵地,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支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言行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深远的影响。有的家长不投入时间陪孩子成长,却将大量的时间放在盲目跟风攀比上,孩子成绩稍微下降,不与孩子和老师一起分析原因,马上想到的就是补课,一掷万金,仿佛我花钱了,我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了。

  家长的焦虑情绪来自教育的谎言,来自培训机构铺天盖地的宣传,来自社交软件里的小道消息,来自对子女发展空间的错误定位,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或者一个老师,能够在短时间内大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规范培训机构的行为,另一方面努

 力实现教育均衡和优质发展,同时要办好家长学校和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从而形成减负共识。

 篇三 2021 年 7 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主要指导思想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作为一名在职教师,我认为“双减”政策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学校,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家长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回应社会关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利好政策。

 “双减”减什么,义务教育阶段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教育包括课后服务等全部回归学校。让教育回归到更本真的状态,是我们每个教育人的初心与坚持。如何有效地去落实“双减”?我想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扎根于课堂,向教学更深处漫溯。

 一、要想给学生“减负”,教师必须自行“加压” 1.潜心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备课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预先设计,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钻研教材则是备

 课、上课、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和前提。我们教师若是在上课前认真做好了这两个环节,上课时就能得心应手,深入浅出,为“减负提质”提供了质的前提。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对每一位教师来讲,提高 40 分钟教学效率是“减负”的关键;那么,如何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目的呢?第一、在上课开始时,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为能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奠定了基础;第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来灵活设计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易于接受,就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三、问题地设计、提问要精巧、科学,而且尽量将课外作业转向课内随堂训练,做到有效性、针对性和及时批改反馈。

 二、科学而合理的数学作业,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双减”之下数学作业不可能跟以往那样采取题海战术、也不可能跟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读书,少做题”就能理解数学、学好数学。因为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一定量的作业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呢?数学作业要遵循适时适量、目标明确、凸显重点、难易有度。数学作业一定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参照所学教材的内容,围绕数学重点知识有效地进行布置。对教材中的所有练习、习题、复习题必须在课堂与课后的作业中进行全面的处理。数学作业要有明确的学习水平

 指向,涵盖数学的常见题型,有明显的难度区别,题量适中。通过选编、改编、创编,设计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数学作业,避免重复训练的作业、杜绝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对学生所布置的作业老师首先自己完成一遍,以更好地控制总量。

 数学作业应坚持书面作业为主,实践作业为辅的模式,通过布置动手操作、阅读写作、试题创编、实践探究、反思感悟、数学周记等多种类型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作业应以巩固性作业为主,拓展性作业为辅,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高性的变式练习,再到综合练习,拓展性的思考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可以采用口头问答、判断、选择、计算、解答、小结等多种形式。课后作业要坚持适量性、目的性和层次性,应围绕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业质量水平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分层次进行设计。要尽量做到使得学生能在学校完成大部分课后作业,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数学作业要注重作业反馈的有效性。作业反馈要做到集中讲评和个别辅导相结合,集中讲评主要针对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题目,要注重剖析本质、总结归纳、变式拓展;个别辅导要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注重疑点启发、方法引导、反思领悟。

 “双减”政策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终究要回归正常的轨道和节奏,来还孩子一个正常快乐的童年。愿我们都能紧跟减负风向标,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篇二:双减政策政治论文

22 年部编人教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实施“双减”政策

 2022 年中考道法时政热点:实施“双减”政策

 材料一:2021 年 7 月 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教育部表示,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深入开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现在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材料二: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过重,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反响强烈。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双减”工作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要求从政治高度来认识和对待,从体制机制入手深化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

 谈谈教育部实行双减政策的意义。

 ①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②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社会公平。

 ③有利于减轻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等。

 2 2. . “双减”工作中重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

 ①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问题。

 ②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③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④扩大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⑤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⑥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提高学生素质。

 3 3. . 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解决了学校、家长、学生的哪些实际问题? ?

 ①解决家长接送学生上学与工作的时间冲突的问题。

 ②解决家长辅导学生写作业难的问题。

 ③保障了部分学校课程体系管理体系的完善。

 ④保障教育公平。

 4 4. . 谈谈全面压减作 业总量和时长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升学校作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3)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保障学生的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5. “将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对学生的成长有 何意义?

 (1)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有利于保障学生自由活动和休闲娱乐的时间,享有快乐童年。

 (3)有利于减少学生与家长的矛盾和冲突,增进亲子关系。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 . 大幅压减考试次数有何积极影响?

 (1)有利于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有利干严格规范学校教学行为。

 7 7. . 请你为宣传双减政策设计活动形式。

 ①

  张贴宣传双减政策的海报。

 ②

  进入社区进行政策宣讲。

 8 8. . 请你为双减政策写宣传标语。

 (1)减轻负担,科学学习。

 (2)办好教育,家国永昌。

 (3)减了负担,提了效率。

 (4)减轻负担,潜心读书,专心学习,成就未来。

 (5)求真务实,确立教育新思路;与时俱进,开创教育新局面。

 9 9. . 请你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等,向学校推荐几种课后服务活动。

  ①开展篮球足球羽毛球跆拳道太极拳等体育运动; ②开设硬笔书法经典诗词赏析、素描、朗诵和口才音乐鉴赏、历史纪录片和经典电影赏析等课程; ③实施多种课间游戏活动; ④举办多种科普活动。

 10. . 请你列举校外培训泛滥的危害。

 ①加重学生学习压力和负担,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②挤占学生宝贵的休息时间,影响学生的正常作息。

 ③违背了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

 ④增加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和家庭经济负担。

 ⑤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⑥扰乱了教育教学秩序不利于教育长期健康发展。

  11. . 双减政策旨在让未成年人更好的学习,作为未成年人,应该如何看待学习的苦与乐?

 (1)学习中有快乐。表现在: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中也有辛苦。表现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3)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12.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说明了什么? ?

 ①党和国家一直在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②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党和政府始终重视的问题。

 ③党和政府重视解决教育民生问题。

 ④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⑤国家为青少年的教育营造健康良好的氛围。

 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

  13. . 双减政策的实施,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教育的重要性:①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人才离不开教育。

 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

  1 1 4. 双减政策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7 7 月 月 4 24 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这说明了党 中央对孩子的关心,对教育的重视,据此谈谈对党的认识。

 (1)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2)人民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

  15. . 作为新时代的初中生,你是如何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减负”的实践中来。请举例说明。【至少三点】

 ①正确认清“减负”的内涵和功能。

 ②端正治学态度,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自觉按时完成作业。

 ③学会学习,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④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有目标有规划,完成学习任务。

 ⑤科学利用“双减”之余的时间 ,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增强体质,健康成长。

 16. . 请你以“老师”的角色,谈谈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布置作业?

 ①在作业的“质”“量”上下功夫,注意提高学 习效率。忌信手拈来、滥竽充数的作业布方式。

 ②在作业形式上要多样,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除了常见的题型外,还可布置适量的其他形式的作业。

 ③在作业布的各个环节上做文章。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搞一刀切,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篇三:双减政策政治论文

dquo;双减”政策背后,是怎样的教育改革指向?

 回首 2021 年,“双减”无疑是热度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教育改革举措之一。5 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7 月,这一文件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此后,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从校内到校外、从家长学生到校长老师,无不随着政策实施作出或多或少的调整和改变。

 回望:“双减”真的减了吗? “双减”的成效毋庸置疑。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纷纷转型关停,地铁里、电视中校外培训广告难觅踪影,学校课后服务覆盖更广选择更多,孩子们的家庭作业总量减少。

 根据教育部 12 月 21 日新闻发布会公布的监测情况,政策落地以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和课堂教学等得到明显改观。

 教育部数据显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大幅压减,目前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 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 84.1%。留下的培训机构一部分转为非营利性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不适合“营转非”的将被进一步注销。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 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99.6%的学生家长反映,本学期教师没有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

 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比例由上学期的 49.1%提高到目前的 91.9%,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

 调查显示,73%的家长表示孩子完成书面作业时间比“双减”前明显减少,85.4%的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表示满意。教育部学校直报平台收到的无记名调查问卷中,绝大多数家长对学校减负提质工作表示满意。

 思考:政策背后,是怎样的教育改革指向? “双减”绝不是一个孤立的政策,它是教育发展改革棋局上的重要一步。从这一步着手,要撬动的是基础教育的整体变革,构筑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新生态圈。

 “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中央深改委第十九次会议指出,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

 从这段话不难看出,推进“双减”,其目标是进一步校正教育发展方向,回归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双减”为抓手,推动教育观念、教育体系、育人方式、教育评价、家校社协同多方面的深刻变革。

 理解了这一逻辑,就更能读懂中央和地方出台的系列改革措施。

 要解决短视化、功利化,就必须改变“唯分数”“唯升学”,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并重。校内全面压减作业总量,降低考试压力,校外规范管理培训机构,禁止无限制地以“卷”煽动教育焦虑,同时改革教育评价方式。

 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县中提升计划”,强调推进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录取模式;部分地方大比例促进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宁夏、北京等地大幅提高中考体育分数;劳动教育进课程、进教材……一系列举措都显示出,基础教育领域正在以“双减”为机遇,进一步厘清教育体系,净化社会教育生态,构建教育发展新格局。

 “双减”引发的新时期教育思考 近年来,校外培训在资本助力下迅速扩张,一些机构偏离了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减损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减轻家庭教育负担、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政治高度出发,制定并实施《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是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理念的回归、教育生态的重塑和教育治理的创新,必将促进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最终实现去功利化、回归公益化,去应试化、回归素质化,去焦虑化、回归理性化,让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1.“双减”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2021 年 11 月 6 日,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课后服务兴趣活动文清路小学(豪德校区)基地,学生正在老师指导下练习航模飞行。

 党的教育方针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根本性地位和作用。今年 4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修改《教育法》的决定,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为国家法律规范,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必须遵循的法定要求。

  新时期教育发展要对标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校外教育都要坚守党的教育方针不动摇,深刻把握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宗旨方向、目标任务,着眼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着眼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把牢政治方向、校正误区偏差,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双减”工作的核心任务,正是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守正创新、去伪存真,坚持学生为本、问题导向,从人才培养底色与立德树人方向出发,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任务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具体路径上,就是要坚持发展素质教育,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双减”工作,就是要优化学生成长成才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应对未来社会的变化。一方面,要下大力气治理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野蛮生长、贩卖应试焦虑、助推惰化思维和投机取巧的学习方法等问题,支持其转型素质类培训;另一方面,要坚决纠正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弱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应试导向,摒弃唯分数论、唯升学论,将党的

 教育方针有效融入教育行政管理、办学治校和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2.“双减”是教育发展理念的回归

  2021年11月3日,贵州省黔西市甘棠镇大寨小学的小学生在练习棋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要坚持把人民对“有学上、上好学”的期盼作为奋斗目标。为此,教育发展理念要回归公平优质。义务教育并非竞争性、选择性教育,而是保障性、基础性教育,需要政府来承担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责。近年来义务教育学校的硬件建设已大为改观,供给不均衡主要来自教育管理、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的差异。因此,北京将促进义务教育优质软件资源均衡配置作为“双减”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从四方面协同发力:一是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市、区、校三级分别出台中小学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基本规程、基本规范,严格督查、严肃处理违规招生、超纲超进度教学等问题。二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提质增效。着力实施“互联网+基础教育”,

 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三是大面积大比例促进干部教师轮岗交流,从区域内校长交流轮换、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三个维度,实现教育关键要素流动,从根源上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四是推动课后服务全覆盖,提升质量、增强吸引力,与课堂教学统筹推进,确保学生要校内学足、学好。

 教育发展理念要回归公益普惠。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义务教育更是具有强公共产品属性,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包括校外培训机构,都必须坚持教育公益属性,“不能把良心的事业变成逐利的产业”。要管住资本,不能扰乱教育、不能在孩子身上取利、不能让校外培训唯利是图。“双减”文件中关于严禁随意资本化、由营利性转为非营利性的要求和对于收费价格的指导,就是要去逐利化、去泡沫化,解除资本对教育绑架,斩断剧场效应,降低百姓教育消费负担,使改革成果切实惠及人民。北京作为在全国率先开展“双减”工作的城市,又是校外培训头部企业、上市公司聚集地区,在这方面先行先试,各项工作正在坚定有序推进。

 3.“双减”是对教育生态的重塑

  良好的教育生态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在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中,受教育者的利益应当处于最高位置、得到最大保护。教育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应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同心同向、协力奋斗,使受教育者能够获得支持每个

 人终身学习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从而全面有个性地发展。

  “双减”问题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源于教育生态的失衡。在学校教育体系之外,资本意图打造另一个体系,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受之裹挟、冲击,爱恨交织,剪不断、理还乱。开展“双减”工作,就是要以快刀斩乱麻之势,拨乱反正,使学校、家庭、社会各安其位,学生、家长、教师各负其责,促进教育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家校协同到家校社协同,体现了新时期大教育观背景下育人生态的重构,从三者定位看,学校是育人主体,家庭是育人共同体,社会教育是育人的有益补充,只有三者各归其位,各自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够真正实现育人目标。要夯实学校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增强校内供给的竞争力和创造力,把孩子吸引在校园、吸引在课堂。家庭是育人共同体的薄弱环节,也是重要一环,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和支持。当前,尤其需要加快推进家庭教育立法,明确家庭教育的法定责任,加强家庭对学生道德品质、知识技能、文化修养、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校外教育不仅包括校外培训机构,还包括青少年宫、研学基地等各类主体,同时也包括各类线上教育资源,要与校内教育错位发展、个性化发展、特色化发展,而不能越俎代庖,再造一个教育体系。

 育人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发力。“双减”问题之所以变得如此紧迫,关键在于共识度不够特别是尚未完全转化为共同行动,其中既有校外培训的越位,也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到位。要真正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凝

 聚共识,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构建更为紧密有效的协同育人共同体。北京市在“双减”工作中,召开了系列政策宣讲会、新闻发布会、万人校长大会和学校家长、教师会,开展了“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为家校社协力攻坚“双减”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此同时,北京正在推进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出台中小学家访制度,明确每个学生每学期接受一次家访。落实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规划,在中小学校试点建设家庭教育工作室,进一步加强网上家长学校和中小学家长课堂建设,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依托“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发挥社区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和课后服务、暑期托管等方面的作用。

 4.“双减”是对教育治理的创新

  长期以来,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一直在发展教育事业上,行业治理是教育管理的短板和弱项,存在意识不强、力量不足、办法不多等难题。“双减”工作对原有教育治理构成巨大挑战,需要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工具的创新,推动教育管理部门由管学校向管行业、由单独管向联合治、由传统管理向智慧治理转变。

  要加强源头治理。“双减”的关键在校内,出路在改革。北京市坚持问题导向,改革考试招生“指挥棒”,提高考试命题质量,减少中考科目和考试频次,强化体育过程性考核,丰富中招录取方式,淡化一考定终身,以考试减负推动全面减负,进而撬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要加强系统治理。系统治理强调改革站位要高、覆盖要广、落地要稳。北京将“双减”作为重大性、全局性政治任务来抓,高位统筹,市区两级

 专班集中办公,在市教委和四个重点区新设专门机构,确定各项工作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坚持校内校外同步发力,线上线下一并治理。建立高位协同、联防联治的风险防范处置机制,从风险评估、监测预警、矛盾化解、依法打击四个方面及时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在治理过程中,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治理效率,建立培训机构管理平台,实现资金、学生、教师、课程、材料“五个管起来”,实现系统施治。

  要加强综合治理。“双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多元共治、综合施策才能形成合力。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既是北京市前期校外培训治理的重要经验,又是打赢“双减”攻坚战的体制机制保证。北京在“双减”中坚持压实属地和公安、市场监管等 20 余个相关部门主体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确保工作落实落细。同时,充分发挥民办教育行业协会在企业转型引导、行业自律自治、矛盾纠纷化解、困难企业帮扶等方面的作用。使过去仅仅依靠教育部门一家不可能解决的难事,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联合作战,取得了明显成效。

  要加强依法治理。要深入贯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双减”工作行稳致远。北京市坚持在法律的框架内,结合北京实际创制校外培训机构复课标准、营转非、备改审等各项政策,依法依规从严治理。每周开展执法检查,发现问题进行“双通报、双转办”,对百余家机构、多名教师予以通报。通过开展“双减”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了依法治理体制机制,提升了依法治教能力。

 《光明日报》( 2021 年 11 月 16 日 15 版)

 “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思考

  7 月 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

篇四:双减政策政治论文

ldquo; 双减 ” 工作心得体会

 响应党中央号召,立即行动起来,全面扎实做好“双减”工作,是 XX 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

 一、深刻理解 “ 双减 ” 的育人价值 “双减”是全面认真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是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落地生根的重要路径先锋,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党中央以“双减”为“小切口”来撬动基础教育“大改”,着力保障义务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可谓定标明确,发力精准。XX 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决贯彻中央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既要把“双减”工作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保障,又要充分认识“双减”工作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之义和价值所在,要通过落实“双减”任务,大力营造全区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为推进XX 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二、全面落实 “ 双减 ” 的重点环节 XX 区坚决按照中央要求,在“双减”工作的三个重点环

  节上同时发力。

 一是强化学生作业的育人功能,抓好作业管理工作。紧盯学校作业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予以纠正,要求学校在严控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强化作业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坚决落实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和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的要求;开展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展评活动,深化作业管改,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是发挥课后服务的育人作用,抓好学校课后服务。始终把课后服务作为学校全面育人的保障。不断强调学校是学生课后服务的主渠道、主阵地,充分利用学校优势,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课后服务工作的主责,把开展课后服务作为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行为、治理在职教师违规补课办班和克服唯分数、唯升学顽瘴痼疾的有效路径。

 三是优化课后培训的育人环境,抓好培训机构治理。近年来,我们把规范的校外培训作为家校共同育人的补充,全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着力构建部门协同、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强化专项治理与常态治理,坚持全面谋划、政策引领、多点发力,严格开展校外

  培训机构治理,积极构建起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和专项治理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有效遏制了校外培训乱象。

 三、着力厚植 “ 双减 ” 的质量文化 减轻学生负担不仅要全面系统做好校内外减负工作,更重要的是在主阵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上做足文章,做到内外兼修、增减并重,减负增效,确保学校育人质量的全面提高。为此,XX 区提出以打造“三个课堂”,实施“课堂革命·XX 行动”,全面推动 XX 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打造“三个课堂”。我们在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和教室、校园和校外三维空间的基础上,提出并着力打造“三个课堂”,第一课堂(教室)聚焦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课程;第二课堂(校园)着力培养学生消化课堂知识、增强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拓展的能力与素养;第三课堂(校外)放手让学生在走近大自然和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保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是积极实施“课堂革命”。推出了全学段实施“课堂革命·XX 行动”,要紧扣“第一课堂”育人主阵地,一方面

  变革传统课堂物态形式和教学形态,积极开展探究式、项目化、合作式、互动式及情境化教学,整合信息技术,着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改变教学形态,以学生发展为主线,提高学生可接受性方式的变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内化知识,使课堂样态发生根本性变革,把“课堂革命”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扎实推进“XX 行动”。为把“三个课堂”建设和“课堂革命”做实做新做出成效,设计出了系统的分层活动载体进行推动,将“三个课堂”的实施载体序列化、层次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丰富深化课改的内涵,厚植“双减”工作的课程内涵,让课程成为实现“双减”目标的内驱力,让“XX 行动”在 XX 大地落地生根。

 “ 双减 ” 工作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情况总结汇报

 XX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着力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纠正校外教育培训无序发展乱象,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特别是 XXXX 年,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建立机制为重点,以分类治理为抓手,防范化

  解校外培训机构办学风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前期举措

 破解难题,建立监管机制与平台。XXXX 年,XX 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市级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平台,探索建立教育部门、培训机构、家长、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风险防范机制,通过管理端、机构端和家长端,提供机构情况、培训内容、课程设置、收费标准、教师和学生信息、年检年审、风险预警等多项功能,实现对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公开化、透明化。目前,平台注册培训机构 XXXXX 余家,录入培训教师 X 万余人,录入参训学生 XX 余万人。

 限控规模,同步推进治理与规范。XXXX 年暑期,教育局协调民政、公安和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发了《关于联合开展整治无证无照教育机构专项行动的通知》,在全市开展为期 X 个月的整治无证无照教育机构专项行动。全市共排查机构 XXXXX 所,责令 XXXX 家机构整改,取缔无证无照机构、“超范围经营”教育咨询公司 XXXX 个。同时,严格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与招生入学考试挂钩的任何活动,严禁“超纲教学”“提前教学”,督促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必须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或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公布白名单 XXXX 多家,黑名单 XXXX 多家。

 党建引领,牢固把握办学方向。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建设坚持应建尽建,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

  选派党建指导员等各种方式灵活组建,全市共建立了 XXXX 余个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校外培训机构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做到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同步设置、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将党的建设有关内容写入章程,积极推进党组织班子与管理层之间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提高校外培训机构党员队伍综合素质。

 服务家长,全覆盖推行课后服务。制发文件,健全协调机制,发挥协同育人作用,构建起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力的课后服务体系。坚持“公益、公开、自愿、安全”的原则,利用学校资源优势,提供学生做作业、文体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学生课后服务,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覆盖面和服务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按照国家“双减”工作要求,一方面从校内提升入手,提质量、扩供给,着力在教学质量、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等方面,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发挥好学校在立德树人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回归校内,学好学足;另一方面严格管理学科类培训机构,切实解决学科类校外培训泛滥问题,逐步构建“机构自觉、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长效监管机制,实现“三个转变”。

 监管方式的转变,从事后整改转向事前预防。把好入口关,坚决做到三个严控:严控机构收费、严控办学资质、严

  控培训人员,坚决杜绝不具备资质的人员从事学科培训活动,严查培训机构干扰学校教学秩序,高薪挖抢教师的行为。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

 教学内容的转变,从学科应试转向素质能力提升。进一步加强常规管理,指导学校结合新要求,修改完善教学计划、课程实施等方面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加强特色课程建设,丰富教学资源,积极创新育人新方式。

 校内外关系的转变,从校内校外恶性竞争转向校内教育有益补充。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课后服务能力,并积极推动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理念,做到系统施策、标本兼治。鼓励和引导校外培训机构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积极开发更加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XX 市将统筹征集和合理引入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服务、资源、技术,有效丰富和补充校内课后服务,助力校内提质扩容,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 双减 ” 工作落实情况报告

 “双减”工作是以 XXX 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化教育评改的重要内容。XX 县打好“五个强化”组合拳,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强化组织领导。XX 县委、县政府从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部署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将其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纳入重点工作任务,加强跟踪调度。县教育局及时转发教育部文件,专门召开全县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等工作落实推进视频会议,构建各负其责、协调互动的工作机制,压实各地责任。

 ——强化政策保障。2009 年,XX 县政府办公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意见》,XX 县教育局印发了《XX 县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就科学安排作息时间、控制作业数量和提高作业质量等作出系统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又先后印发《XX 县人民政府办公局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XX 县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XX 县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健全完善 XX 县学生减负政策体系,常态化促进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和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

 ——强化工作机制。XX 县教育局就落实作业管理等工作,成立明察暗访工作小组,采取实地核查、电话访问、下发督办单或要求报送相关佐证材料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跟踪督办各地工作落实情况,赴实地明察暗访每月不少于 1 次。

  研制“五项管理核查情况登记表”“校外培训机构核查情况登记表”,建立问题台账,督促有关市县加强整改落实,按时报送整改情况。

 ——强化督查指导。XX 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对作业、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的督导列为 2021 年责任督学重点任务,从思想认识、政策把握、任务分工、督导频次等方面强化落实,明确每月至少到校督导 X 次,确保做到所有中小学校全覆盖。全县 XX 个市、XX 个县(市、区)均建立起了责任督学专项督办机制,对区域内中小学校进行全覆盖督查。

 ——强化综合治理。坚决落实考试招生制度调整要求,切实规范招生行为。2020 年,在全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公民同招工作;2021 年,进一步明确普通高中属地招生政策。着眼学生身体健康,全面部署体质健康工作。要求各地开齐开足体育课,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及每天锻炼 1 小时制度,强化监测评价,多种形式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确保体质健康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目前 XX 县中小学生作业管理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已形成地市有部署、学校有落实、家长有肯定的良好工作局面。

 下一步,XX 县将继续按照中央关于“双减”工作的统一部署安排,持续提升工作成效和水平,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

  做好推进落实工作。

 一是在抓实行动落实上下功夫,持续拧紧责任链条。坚决扭转一些学校作业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国家和 XX 县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相关政策,会同相关部门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超前超标培训、虚假宣传、超期收费等违规行为,对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是在教育评改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改的要求,践行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引导各级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破除重分数轻素质的片面办学行为,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

 三是在规范课程设置上下功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督促各地把开齐开足中小学国家课程作为规范办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实。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规定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利用智慧学校建设突破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瓶颈,进一步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有效化解学校和家长的压力。

 四是在课后服务管理上下功夫,彰显家校共育合力。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建立健全家校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的教育工作格局。积极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完

  善课后服务管理办法,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五是在强化督导检查上下功夫,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坚持把“双减”工作纳入今年督导首要工程,全力督、强力督,经常督、督经常。把行之有效的工作做法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实现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常态化和督导检查常态化,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学校,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把“双减”工作抓好抓实。

 教育局推进 “ 双减 ” 工作总结报告

 我局充分认识“双减”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促进义务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目标,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统筹部署。XX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并就推进“双减”等工作作出批示。我局多次召开党组会、专题座谈会和工作推进会,传达中央文件精神,研究部署“双减”相关工作,确保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真正取得实效。

 狠抓“五项管理”,开展专项督导。我局结合实际下发

  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推动“五项管理”工作落地见效。6 月上旬,组织 X 个实地督导组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 XX、XX、XX 等 X 个区县,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含学科类培训机构)的“五项管理”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先后...

篇五:双减政策政治论文

21 年 第 33 期 / C(11)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一、 “双减”政策的内容分析界定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式提出在一年内使学生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以及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三年内使学生以及家长的负担均显著减轻,更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因此, “双减”就是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的负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减负政策共经历了 4个阶段:片面追求升学率纠正时期(1978 年耀1992 年);素质教育推进时期(1993 年耀2000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时期(2001 年耀2009年);全方位减负时期(2010 年至今)。可见,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始终是国家较为重视的问题。同时,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会危及青少年的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因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进行作业减担和校外培训减负刻不容缓。除此之外,要想落实好“双减”政策,就需先对这一政策进行分析。关于教育政策较有代表性、全面性的界定为:

 “教育政策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任务而规定的调整国家与教育之间、社会各领域与教育之间、教“ 双 减 ”政 策 内 容 分 析—— —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减负政策的思考毛子连,黄思芸(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学生的成绩和分数成为了主流的人才评价标准,素质教育与课外补习之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双减”政策的提出,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与家长的负担,而且有利于调节学校与家庭、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以及家庭与校外培训机构之间的关系。为此,通过对减负政策文本及其规范内容的考察,以及对“双减”政策实施者与实施对象的分析,来明确“双减”政策的实施策略与实施保障,进而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维持家校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关键词:减负文本;双减政策;实施保障;学生发展;教育生态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33-0026-0426

 2021 年 第 33 期 / C(11)育内部各种关系之间的行动依据和准则。”也就是说, “双减”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教育任务,而规定的调节学校—— — 家庭、学校—— — 校外培训机构、家庭—— — 校外培训机构之间的关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障学生日常休息权益、限制学生作业总量及时长、减少课外培训压力、减轻家长负担的依据和准则。教育政策的分析包括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教育政策的过程分析、教育政策的评价分析、教育政策的环境分析、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笔者认为,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是教育政策分析的出发点,而对“双减”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是分析“双减”教育政策的出发点。因此,我们需要先把“双减”教育政策的内容理顺。二、减负政策文本及规范内容的考察(一)减负政策的主要文本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颁布的减负政策的相关文本进行整理发现,1977 年恢复高考后,我国教育踏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阶段。这是由于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拨乱反正,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逐步走向正规,全国人民的学习热情逐渐升温,但与此同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也随之出现。1978 年 4 月 22 日,邓小平在第五次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稿明确提出学生负担太重,需要制定有效的措施去预防和加以纠正。1979 年,国家出台《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该规定是改革开放以来首个关于减负的文件,该文件规定了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作息时间、学习时长以及教师教学进度。随后,我国又相继于1983 年颁布了《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1988 年颁布了《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1990 年颁布了国家教委重申贯彻《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我国迈入素质教育推进阶段。我国先后于 1993 年颁布了《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指示》、1994 年颁布了《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1995 年制定了《关于五省市对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的综合报告》、1996 年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 年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0 年下发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其中与减负相关的文本有“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21 世纪以后,我国基础教育步入新课程改革的阶段。我国于 2001 年正式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7 年出台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不受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考试的通知》、2008 年出台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不受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考试的通知》、2009 年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进入全方位减负阶段后,我国于 2010 年颁布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3 年颁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的通知》《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2014 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7 年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8 年颁布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2019 年颁布了《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2020 年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2021 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7

 2021 年 第 33 期 / C(11)(二)

 “双减”政策规范的主要内容1援 “双减”政策的实施者。根据 2021 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地方教育部门通盘筹划,指导好学校做好“双减”的各项工作,并且落实好“双减”政策的实施,其中地方教育部门担任重要任务。这就对实施“双减”政策的主体进行了规范,即“双减”政策是由地方党委和地方政府组织实施,由地方教育部门监督实施,由学校进行具体实施。2.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象。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查阅并整理相关的政策文本发现,我国关于减负政策的文件大多数以“小学生” “中小学” “义务教育”等关键词为政策实施的对象。例如:《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若干规定》《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文件中就明确规定要减轻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负担。3. “双减”政策的实施原因。自 1978 年深化现代教育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基础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虽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逐步走向良好的发展过程中却衍生出了一些“恶疾”,极为典型的就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众所周知,负担太重不仅影响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家庭及当前教育生态环境也具有反向的影响作用。与此同时,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影响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和降低学习兴趣的最主要的原因,这是由于中小学生为了完成庞大且繁多的课业任务,不得不放弃他们的一些爱好、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体育运动,并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完成作业以及参加校外培训上。除此之外,过重的课业负担甚至导致了大部分中小学生长期睡眠不足、每日体育运动时间缩短等。青少年研究中心分别调查了我国中小学生在每个学习日与周末的平均睡眠时间,结果表明,无论是周一到周五的学习日还是周末的双休日,中小学生每天平均睡眠的时间都低于 8 小时,比我国规定的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少了一个多小时。我国之所以规定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是因为睡眠时间如果长期达不到标准值,将会降低躯体的免疫力,严重还会影响儿童身心与智力的发展。4. “双减”政策的实施策略。首先,关于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策略。对于如何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要全面规范校外培训的行为、规范校外培训服务行为,建立对培训内容的备案和监督制度。校外培训机构对中小学生进行培训时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同时规定各地不对新成立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审批,要将现有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并且明确指出,涉及语数外(外语包括:英语、日语、俄语)、物化生、史地政的校外培训科目应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此外,学科类培训机构严厉禁止进行上市融资,禁止进行资本化运作,对于已经违规的机构,要进行清理整顿。其次,关于减轻“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的实施策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我们要进一步压缩作业总量与中小学生完成各类作业的用时时间、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教育和课业负荷、建立健全对作业的监督与管理机制、合理调配好作业的结构、加强对作业完成后的高质量指导、提高给中小学生布置的作业质量,禁止中小学生自批自改作业、禁止要求家长对学生作业进行检查和批改,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并且限制课后服务时间、提升在校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最终保障中小学生的睡眠质量与时间、体育活动时间与社会活动时间,28

 2021 年 第 33 期 / C(1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5. “双减”政策的实施保障。为了保障“双减”政策的顺利实施,我国指出各地教育部门要洞察中小学生校内与校外的负担,对减负工作进行谋划并做好整体部署、沟通衔接以及整合协调好中小学生的“双减”工作,同时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的监督与管理,指导学校做好与“双减”有关的工作,这就明确了各地教育部门在落实“双减”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承担重要的任务。与此同时,教育部门要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入手,保障“双减”政策的实施,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一方面,教育部门应对学校进行监管,指导学校提升教育质量,监管学生作业布置是否合理。另一方面,需规范校外学科类以及非学科类的培训机构,如有问题需立刻整顿,同时需联合各市政府为群众设置与建立举报电话及平台,加强彻查无教师资格证、无营业执照以及“超纲”授课的校外培训活动。三、 “双减”政策的反思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日新月著,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学生为了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出路,追求成绩和分数成为了主流的评价标准。随之而来,素质教育与课外补习之间便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包括学生与家长、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矛盾,即“学校减轻作业量家长回家后增加” “校内减轻学业压力校外进行补课” “线下减轻线上补”等问题。与此同时,虽然我国多次颁发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减负政策,但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却始终没能彻底解决。笔者认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减负实质上是要减数量,不减质量,这才是我国现阶段“双减”政策的实施目的。为了切实保障“双减”政策的最终落实,必须要对“双减”政策的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完善,让广大师生以及家长明确具体的做法。首先,明确“双减”政策的目标。明确“双减”政策的目标是为解决学生负担过重这一实际问题而设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能为了应付上级潦草行事,或者任意拔高。“双减”政策制定的初衷就是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要明确规定“双减”政策的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在优良的教育生态内健康且全面发展。其次,明确“双减”政策的实施对象。要实施好“双减”政策,需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职教师、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以及学生监护人和社会力量的通力合作,因此, “双减”政策的对象就包括了上述群体。最后,完善“双减”政策的配套措施。如开展课后服务需给在职教师提供额外的经费补助,需针对在职教师的课后服务质量进行监督,以及对聘任的教师(在职教师、社会教师、退休教师等)进行行为规范等。参考文献:[1]王毓珣,刘 健.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小学减负政策变迁及走向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1).[2]孙绵涛.教育政策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孙绵涛,康翠萍,朱晓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近入学政策的内容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25).[4]教育部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现行教育法规与政策汇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苏 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天平均睡眠不足8小时[J].中国教育学刊,2011,(06).[6]秦玉友,赵忠平.营养好不好?睡眠足不足?锻炼够不够?—— — 我国中小学生身体发展条件调查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2).29

篇六:双减政策政治论文

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Edi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SSN 1005-9245,CN 65-1039/G4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网络首发论文

 题目:

 “双减”政策实施研究的现状、难点及未来之着力点 作者:

 杨小微,文琰 DOI:

 10.14100/j.cnki.65-1039/g4.20220113.001 收稿日期:

 2021-12-22 网络首发日期:

 2022-01-18 引用格式:

 杨小微,文琰.“双减”政策实施研究的现状、难点及未来之着力点[J/O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https://doi.org/10.14100/j.cnki.65-1039/g4.20220113.001

  网络首发:在编辑部工作流程中,稿件从录用到出版要经历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等阶段。录用定稿指内容已经确定,且通过同行评议、主编终审同意刊用的稿件。排版定稿指录用定稿按照期刊特定版式(包括网络呈现版式)排版后的稿件,可暂不确定出版年、卷、期和页码。整期汇编定稿指出版年、卷、期、页码均已确定的印刷或数字出版的整期汇编稿件。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稿件内容必须符合《出版管理条例》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符合编辑部对刊文的录用要求,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及其他侵权行为;稿件内容应基本符合国家有关书刊编辑、出版的技术标准,正确使用和统一规范语言文字、符号、数字、外文字母、法定计量单位及地图标注等。为确保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严肃性,录用定稿一经发布,不得修改论文题目、作者、机构名称和学术内容,只可基于编辑规范进行少量文字的修改。

 出版确认:纸质期刊编辑部通过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签约,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出版传播平台上创办与纸质期刊内容一致的网络版,以单篇或整期出版形式,在印刷出版之前刊发论文的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因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网络连续型出版物(ISSN 2096-4188,CN 11-6037/Z),所以签约期刊的网络版上网络首发论文视为正式出版。

 第43卷 第4期

  2022 年 7 月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43

 No.4

 Jul.2022“双减”政策实施研究的现状、难点及未来之着力点杨小微1,2   文  琰 1(1.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2. 广西基础教育研究院 教育现代化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4)收稿日期:

 2021-12-22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 2017 年度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我国教育 2030 年发展目标及推进战略研究”(VGA170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小微,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广西基础教育研究院教育现代化研究所所长;文琰,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1 ) 姚佳胜、方媛:《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减负政策文本计量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19年第2期。摘  要: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以“双减”实践为对象的“双减”政策研究,引发学术界广泛关注。文本从政策治理的方针、主体、对象、方式和支持等维度梳理“双减”政策文本,并探究其实践效用,同时,基于“双减”视角对减负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减负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之所以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是由“阶层跃迁焦虑”、教育“利益共同体联盟”阻碍、评判学业负担高低的尺度以及能够“以评促‘减’”的评价指标开发不足等原因造成。当前,“双减”政策实施研究的薄弱点在于深层历史文化原因挖掘不够、减负实践经验提升不够、对教师负担问题的关注不够以及未来意识对现今研究的介入不够。依据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及上述研究短板的存在现实,减负研究未来走向应为:厘清“负担”与“减负”事实,是推进减负行动的认识前提;法规政策与理论探究双管齐下,是标本兼治的持续“控负”之策;重塑多主体参与、家校社共育的生态,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计。未来“减负”研究的着力点在于:如何从间歇性的政策发力转向持久性的依法治校,如何在正向的优质标准与负向的超限示警之间寻找平衡点,如何以应对未来学习的远见破解当下的难题。关键词:“双减”政策实施研究;难点与薄弱点;方向与着力点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45(2022)04-0000-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如何减轻学生过重学业或课业负担就成为我国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不可回避的话题。自 1955 年,《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校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开始,至 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60 余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均发文对减负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有学者以中央行政机构及国家各部委为政策颁布主体,以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密切相关的政策为内容,以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含针对具体省市)为政策执行对象,以 1949-2018 年为时间范围进行筛选,共筛选出 62 份减负政策文本( 1 )。可见,中小学生负担问题长期存在,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和解决。近年来,在校外过度补习等“内卷化”现象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减负这一话题,以“双减”的方式再次呈现,成为我国教育改革深化发展亟待破解的重大难题。“双减”专题研究(二)DOI:10.14100/j.cnki.65-1039/g4.20220113.001

 网络首发时间:2022-01-18 11:06:35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65.1039.G4.20220113.1601.002.html

 杨小微等:“双减”政策实施研究的现状、难点及未来之着力点 · 65 ·一、“双减”政策及其实施的评论与研究减负实践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实施,对其研究相应展开,笔者根据相关文献,从政策评论、实践效用和研究回顾等几个维度进行概括式描述。(一)“双减”政策的接续与创新2021 年 7 月印发的《意见》,在保留和叠加之前部分文件内容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新特点和新变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实施的历次减负政策相比,力度更强劲、内涵更丰富、主体更多元,被誉为“全方位综合治理减轻课外负担”的正本清源阶段( 1 )。1.治理方针:从“治标不治本”到“标本兼治” 原有的治理方针,通常是当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后,才出台文件予以规范,不仅具有被动性、滞后性,而且具有“治标不治本”的浅表性。例如,在 2018 年年底出台的、被誉为史上最严“减负令”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中,在规范办学行为层面——“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命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怪考题”、“学习时精力集中、提高效率,不做‘刷题机器’”;在强化政府管理监督层面提到“引导家长和社会转变观念,努力破除‘抢跑文化’、‘超前教育’、‘剧场效应’等功利现象”。尽管“刷题机器”、“抢跑文化”、“超前教育”这些说法很生动,但其代表的现象只是表征学生学业负担的“标”,而非“本”。只有触及并探究学生学业负担背后的生成逻辑,从根源解决问题才是治本之道。教育资源供给不平衡问题是“本”,教育培训机构乘势而起贩卖教育焦虑、加重家长和学生负担是“标”;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入学门槛评价方式单一、职业教育边缘化是“本”,基础教育阶段片面追求升学率是“标”;社会贫富差距增大、受传统观念影响是“本”,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异化行为是“标” ( 2 ) 。鉴于减负问题的迫切性、顽固性和综合性,《意见》概览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 [2017]2号)的内容,对课后服务时间、质量、渠道、范围等作出较为详细的要求;同时,继承并补充了“减( 1 ) 张冰、程天君:《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生“减负”历程的回顾与反思》,《教育科学》,2019年第6期。( 2 ) 杨兆山、陈煌:《“双减”引发的对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 3 ) 胡惠闵、殷玉新:《我国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历程与思考》,《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第12期。负三十条”中的部分意见。例如,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方面,将“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具体到“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 60 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 90 分钟”。不仅完善各项措施以治“标”,也高屋建瓴地将“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等内容引入“减负”政策以治“本”。2. 治理主体:从“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到“政府主导、多方联动” 有学者深度分析了 1955-2013 年间 11 个解决课业负担的专门政策( 3 ),对 90 条减轻课业负担的主要措施进行分类拆解,归结为政府(28 条)、学校(54 条)、社会(14 条)和家长(1 条)四个层面。由此可见,以前的减负主要是政府主导下的以学校为主体的治理。虽然“减负三十条”明晰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政府的责任,但文件中仅单向度地提出学校应如何规范办学行为、家长应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监护、培训机构应如何自我规范以及政府应如何管理监督,并未在各主体间形成有效的互动和互助。在《意见》中,“政府主导、多方联动”是一大特色。在拓展课后服务渠道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场所”的作用;在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方面,要“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在提升支持保障能力方面,要“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密切家校沟通”,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教育部门要协调统筹,宣传部门、网信部门、财政部门、民政部门、政法部门、公安部门等要履行职责,抓好落实。各行动主体形成关联,互助互补,使“双减”政策的落地和监管更有效。3. 治理对象:从以“校内单减”为主到“校内外双减”兼顾 以往学术界在分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时,往往将其笼统称为“一果多因”,事实上,在不同时期,我国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诱因和表现各有不同。有学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减负”工作关注点的变化,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关注

 · 66 · “双减”专题研究(二)身体健康时期、解决片面追求升学率时期、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时期、全方位“减负”时期( 1 ) ( 2 ) ( 3 ) ( 4 ) ( 5 )。可知,各个时期“减负”治理的对象都是学生或者学校。但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教育培训行业,扰乱了教育生态,破坏了正常教学秩序,加重了家长经济负担、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及其心理负担。2018 年,《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出台,指导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2021 年印发的《意见》,首次将产生学生负担的校内和校外源头同时纳入治理范围。4. 治理方式:从简单禁止到“开放路径”

 回顾我国校外补习、培训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学校教师为额外收入开班——教师行为异化‘重点正课不讲补课讲’,课堂教学质量下滑——非学校教师开班授课——资本涌入产生大型培训机构——禁止学校教师私下补课——资本为盈利制造焦虑,家长担心他人‘抢跑’而‘主动’报班”等几个阶段。在此过程中,政府制定的政策多以“禁止”为主。例如,2015 年,教育部印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2018年,出台《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在《意见》中,除强调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监管外,还为从校外培训机构“出来”的学生提供“去处”。《意见》强调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要求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健全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同时,为解决部分学生“吃不饱”、“跟不上”的问题,《意见》明确要求课后服务和作业指导的方式和质量,让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和课堂。5. 治理支持:从即兴式管控到制度化减负 有学者认为,一系列减负文件实施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是未把减负问题纳入法制管理,由于部门规章的不稳定性和不同时期减负主题的不适切性,导致减负工作开展的延续性不佳( 6 )。为解决这一问( 1 ) 胡惠闵、殷玉新:《我国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历程与思考》,《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第12期。( 2 ) 山子:《中小学减负政策文本的梳理及分析》,《教育科学研究》,2015年第2期。( 3 ) 殷玉新、郝健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学业负担政策的演进历程与未来展望》,《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4 ) 杨柳、张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减负”政策的历史回溯与反思》,《教育科学研究》,2019年第2期。( 5 ) 王贤文、周险峰:《学业负担治理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3期。( 6 ) 杨兆山、陈煌:《“双减”引发的对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 7 ) 郑恒:《“双减”政策落地满3月 看各方如何答题交卷》,《云南法制报》,2021年12月1日。题,国家在《意见》印发后又相继出台文件和法案以更好地推动政策落地。例如,2021 年 8 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从实际操作层面规范《意见》中关于作业、睡眠、...

推荐访问:双减政策政治论文 政策 政治论文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