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国外预科7篇继续教育国外预科 也谈我国高校译名中university与college的混用问题卡韦建华(黔南民族师院外语系讲师贵州都匀邮编558000)摘要: 我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继续教育国外预科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继续教育国外预科
我国高校译名中u n iv ersity 与co lleg e的混用问题卡韦建华( 黔南民族师院外语系讲师贵州都匀邮编558 0 0 0 )摘要:我国高等院校名称翻译成英文时, 时常套遇到选词上的矛盾与围难, “U n iv ersity ” 与“co lleg e” 的混用就是一十明显的例子。
本文试因从理性的角度, 通过对比分析与相关例证, 指出:
将“学院” 一词译为“u n iv ersity ” ,虽不无道理, 但却不是一种可取的译法。关键词:
中国; 高技译名; 选词问题中图分类号:
H 315. 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 0 5—6 7 6 9 ( 20 0 2)0 2一0 0 6 4 一0 4一、 引言最近, 笔者对因特网和高校学报上的我国高等院校名称英文翻译作了下比较, 发现它们在选词上普遍存在着一个“各行其是” 的问题。
比如“学院” 一词, 按照习惯用法, 一般译作“co lleg e” 者为多, 也有译作“in stitu te” 和“a ca d em y ” 等的, 但“u n iv ersity ” 的译法近来已变得随处可见了。
为此, 笔者查证了有关辞书、 资料, 并请教了一些英、 美籍学者, 觉得其中颇有些奥妙, 很值得研究和商榷。
限于篇幅, 现拟专门就“u n iv ersity ” 和“co lleg e” 这两种词汇在汉英翻译实践中的混用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旨在抛砖引玉。有人认为, “co lleg e” 一词在有的国家表示本科以上教育机构时, 多为大学内部的学院, 如牛津大学就有28 所这样的u n iv ersity co lleg es; 而作为单独开办、 不隶属于哪一所大学的“co lleg es” , 如英国的达得里学院( D u d ley C o lleg e)、 城市学院( C ity C o lleg e)等, 似乎多系学制较短一些、 规格相对较“低” 一些的高等院校, 它们通常都具有“预科” 和“职业” 的性质。
唯有“u n iv er sity ” 一词,既具有“本科” 含义, 又具有“四年制” 或较长学制含义, 故用它来翻译“学院” 一词, 可以省去被误认为是“专科学校” 的麻烦。
此外, 一些刚从“高等专科学校” 升格为本科学院的高校, 在确定译名时. 往往也是左右为难, 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原来的校名已经使用过“co lleg e” 了, 升格为学院后, 仍旧使用“co lleg e” , 译名并没有丝毫改变, 于是, 干脆译为“u n iv ersity ” , 以示区别。
就这样, “u n iv ersity ” 的译法, 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 如:
孝感学院、 襄樊学院、 荆州师范学院、 岳阳师范学院、 常德师范学院、 韶关学院、 肇庆学院、 惠州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 三江学院、 中南民族学院、 天津外国语学院等等, 这些学校的译名中都使用了一个“u n iv er sity ” , 很给人以一种“不同寻常” 之感。实事上, “co lleg e” 一词并不是, 也决然不是人们传统认识中的专科学校的“代名词” ; 同样,将“学院” 翻译为“u n iv ersity ” , 并不见得就是一种最佳的、 最可取的翻译方法。二、 “大学” 、 “学院” 、 “专科学校” 与“u n iv ersity ” 、 “co lleg e” 的含义、 用法与对比分析÷收稿日期:
20 0 2—0 3—13・64 ・ 万方数据
( 一)关于“大学” 一词, 我国19 7 9 年版、 19 8 8 年版和19 9 9 年版的《辞海》 均解释为:
“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 。
并指出:
“大学分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或学院。
中国大学以本科为基本组成部分,有的设专修科和研究生机构。
” 这是一种总体上的、 广义上的解释。
从这个意义上讲, 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 不管是西周的辟雍、 泮宫, 汉代以后的太学和晋代以后的国子学, 还是近代的京师大学堂; 不管它是现代的“本科” , 还是“专科” ( 这里的“专科” , 指的是“专修科” , 而不是“专科大学” 中的“专科” ), 都属于“大学” 的性质, 都是“大学” 。
为此, 《汉英词典》 ( 修订版. 19 9 5)等诸多汉英系列的词典, 都把“大学” 一词解释为“u n iv er sity ; co lleg e” , 并把“大学生” 定义为“co lleg estu d en t” 和“u n iv ersity stu d en t” ; 同样, 诸多英汉词典都把“g otoco lleg e” 、 “( b e)a tcol—leg e” 解释为“上大学” , 这几乎已为学过外语的人们所熟知。然而, 一所高校如何称呼, 是直接称作“大学” , 还是“学院” , 自然不是件“想当然” 的事情, 它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条件并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
按照国家权威辞书的解释, 把“大学” 一词直接用在校名之中的高等学校, 通常都是以本科教育为主, 并可以同时授予不同层次学位的综合大学, 如“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贵州大学” ; 以及另外一种类型的大学——即“专科大学” , 是按同一专业门类设校, 如师范大学、 工业大学、 农业大学等, 也都具有与综合大学一样的办学条件和规模。
区别于这些校名为“……大学” 的大学, 是一些专业性质相对单一和集中, 并严格按照学科门类专业设置的高等学校, 通常称作“学院” , 亦称“专门学院” , 如工学院、 农学院、 医学院、 体育学院、 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 戏剧学院、 冶金学院、 铁道学院、 纺织学院、 财经学院等, 这些学院在人学条件、 修业年限方面与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完全相同, 都是招收高级中学及同等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其修业年限一般为四年。
医科及某些专业为五年, 并且最低都能够授予学士学位。
在我国. “学院” 一词既可以表示完全独立、 不隶属于任何大学的高等学校, 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重庆邮电学院” 、 “云南农学院”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等等; 也可以表示某所大学内部的一个部分, 如“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等等。
“专科学校” 的定义是:
“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之一, 按不同专业设校, 如……医学专科学校, 师范专科学校等, 修业年限为二年至三年, 招收高级中学及同等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 ( 《辞海》 , 19 9 9 )相对于“本科” 而言, “专科”的学制较短, 且不能授予学位, 但却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在中世纪, 如果有一群人沿着同一个方向或朝着同一个目标一起行动, 这么一些举止宛如一个人的人群, 称为“u n iv ersita s” 。
此词源自拉丁语“u n u m ” ( 一个)和“v ertere” ( 变成. 转向);换句话说, 它表示“一群人变成了一个人” 。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 它又指现存的东西作为一个整体而构成的一个集团, 那就是“u n iv er se” , 有“宇宙” 和“天地万物” 之意。
此外, 古法语中的“u n lv -ers” 一词. 也是“完整的” 和“整个” 的意思。
后来, “tm iv ersita s” 又演变为“追求学问、 并为此目标而共同努力” 并把自己看成一群“大师” 或“学者” 的人( 王启龙, 19 9 0 :
511)。
这样的一群人的名称后来又以比较简略的形式, 逐渐演变成这类学校的名称。
直至130 0 年前后, 这么一种意义为“th ew h o leg r o u pa sso cia ted in ata sk ” ( 共同从事一项工作的整体)和“tllew h o leb o d yo f m a ste r s a n dstu d en ts” ( 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的学校, 就开始被称为“u n iv er sity ” 了, 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综合性大学” 或“大学” 。而“co lleg e” 一词, 来自拉丁词“eo lleg a ” ( 相当于英语中的co llea g u e), 是指“办公室里的伙伴” , 即我们所说的“同事” ; 以及另一个拉丁词“co lleg iu m ” , 意思是“全体合伙人”sh ip )——即“联合起来从事某一项事业的一伙人” ( a na sso cia tedg ro u p )。
可在当时尚没有“学院”之意, 只是用以指罗马天主教廷的枢密院( 即红衣主教团), 英语为“co lleg eo fca rd in a ls” 。
美国各州( pa rtner-选举总统的选举团也叫“electo ra l co lleg e” 。
后来, “co U eg e” 一词才逐渐演变为“共同从事高深知识与技术研究的地方” , 用于表示高等学校或在学术界共同从事“高深知识技术” 研究的场所( 王启. 6 5・ 万方数据
龙, 19 9 0 :
129 ), 比如英美的综合大学( u n iv er sity ), 都下设若干个学院( co H eg e), 用这些“联合起来从事某一项事业的一伙人” , 去完成“u n iv ersity ” 的“整体” 的共同奋斗目标。
那些同时发展起来并独立开设的学院, 自然也就成了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好在众多的现代英一英词典、 英一汉词典对于“u n iv er sity ” 和“co lleg e” 的解释都是太同小异的。
下面, 我们仅以《美国传统词典》 为例:u n iv e r sity :
A n institu tio nfo rh ig h e r le a r n in gw ith te a c h in ga n dresea rchfa cilities co n stitu tin gag r a d u a tesch o o l a n dprofessiona lsch o o ls th a t a w a r dm a ste r ¥ d e g r e e sa n dd o cto ra tes a 耐a nu n d e r g r a d u a ted iv isio n th a t mw a r d s b a ch elo r 0d eg rees, ( 综合性)大学, 高等教育机构, 其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和设施构成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一个研究生院和数个专业学院, 以及能授予学士学位的一个本科生院。
……c o lle g e :
1. A nin stitu tio no f h ig h erle a r n in gth a tg ra ntsth e b a c h e lo r 0d eg ree拥lib era la r l,fo Fscien ceⅣb o th . 学院, 能授予人文或自然科学学士学位的高等院校2. A nu n d erg ra d u a ted iv isio n o r sch o o l o f au n i-v ersity offeringC O IIT S e S a n dg ra n tin g d eg reesin ap a rticu la r正eld . 在一个特殊领域开设课程或授予学位的大学下属之分科或单科学院, 3. A sch o o l, so m etim esb u t R O ta lw a y sau n iversity , o f f in g sp ecia lin stru ctio n inprofessiona lO r tech n ica lsu b jects. 专门学院, 专科学校, 对职业或技术项目提供特殊咨询的学校, 并不一定是综合大学……( 三)通过以上论述可知,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 “大学” 和“u n iv ersity ” 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将“大学” 译作“u n iv ersity ” , 应该是确切的, 没有人会表示异议; 而“co H eg e” 一词, 鉴于历史的原因,应该归属于在规格上比“u n iv ersity ” 相对较小一些的本、 专科“学院” 。
虽然, 不少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co lleg es” 的学制较短, 且大都具有“预科” 和“职业培训” 的性质, 但并不因此意味着它们全都是“低层次” 的。
仅就学制而言, 我国建国后的大学和专门学院原先也并不都是“四年制” 的, 19 51年10 月 1日由政务院公布并施行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 就规定过“大学和专门学院的修业年限为三至五年” , 而目前我国的一些具有“继续教育” 性质的学院如本科“教育学院” , 实行的就是二年制教育。
可见,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 “三年制” 或“短学制” 并非为专科学校所独有。
就课程设置而言, 我国不少“大学” 和“学院” 也都开有“预科” 和“专科” 课程; 至于有的本科院校举办的初中起点的五年制专科, 前三年更是开设高中课程。
然而, 所有这些课程, 以及“专门学院” 所固有的种种专业技术特点, 并没有使它自身的基本性质发生改变, 而且, 还成为我国当代教育史上众多本科学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种“多元化” 特色。关于“co lleg e” 的性质问题, 美国U n iv ersityo f S o u th e r nM ississip p i( 南密西西比大学)教师IA o :
, dL u n cef o rd 证实:
在美国20 0 0 多所大学和学院中, 属于本科性质的独立的四年制“co lleg es” 是不胜枚举的。
同样, 我们也可以列举出诸多直接称作“co lleg e” , 但却是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独立的“四年制”外国高校来, 如:
英国的K in gA lf r e d kC o lleg e( 阿尔弗雷德国王学院)、 “W estH e f tsC o lleg e” ( 西赫兹学院), 美国的Ith a caC o lleg e( 艾萨克学院)、 M a rist C o lleg e( 马里斯特学院), D a em en C o lleg e( 德门学院)、M o u n t S a n e r ioC o lleg e( 芒特桑那利学院), 以及现在我院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美中友好志愿者” 教师A d a m W o o 先前就读的P r e sco tt C o lleg e( 普雷斯科特学院), 等等。
美国密西西比州最早于18 26年创立、现今仍然充满着生机的M ississip p i C o lleg e( 密西西比学院), 是一个同时招收研究生, 并可以授予硕士学位的本科学院, 按理它是最有资格称作“M ississip p i U n iv ersity ” 的了。
然而, 它的这一英文名称一直延用至今, 已有17 6年的历史, 比起后来于18 4 8 建立的U n iv ersity o f M ississip p i( 密西西比大学), 还要早22年!三、 结论由此看来,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各种原因, 将本科“学院” 转而翻译为“u n iv ersity ” , 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我国高校译名之间的混同现象。
此外, 在人们的传统认识中, “大学” 和“学院” 之间至少还存在着份量上的“轻” 与“重” 的问题, 这已是一种思维定式。
既然, “大学” 或“学院” 都是高等学校的不同类・66・ 万方数据
别之一, 在意义上是有区别的, 那么, 在译法上它们也是应该有所区别才对。
试想, 如果将“大学” 和“学院” 统统都译成“u n iv ersity ” , 且不说对与不对, 正确与否, 光说将“中央民族大学” 及其前身“中央民族学院” 翻译为英语, 就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
而像“四川师范大学” 、 “四川师范学院”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师范学院” , 还有前面提到过的美国“密西西比学院” 和“密西西比大学” , 它们在目前都是独立并存的高等院校, 显然, 是不可能一律用“…U n iv ersity ” 来翻译、 来表示的。至此, 有人或许会问:
“专科学校” 与“学院” 也是有区别的。
都译为“co lleg e” , 不是也就没了区别了?这的确是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但是, 由于跨文化之间存在着的某种特殊的“不可译性” ( 王宾, 20 0 1:8 ), 世界上的许多语言是不可能一一对等的。
为此, 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
“专科学校” 事实上是从“学院” ( 或“专门学院” )分离出来、 独立出来的一个分支, 在理论上不仅从属于“高等教育” 这么一个大前提, 而且与“专门学院” 还有许多的共同之处, 都是严格按照学科门类专业设置的高等学校, 只不过, 它是一个专门开设“专修科” 、 学制较短且不能授予学位的“专门学院” 而已!
通常, 这样一些学制较短的学院在美国被称作“ju n io rco lleg es” , 但它们的校名中并没有“ju n io r” 的字样, 与其它四年制本科“co l—leg e” 并没有任何字面意义上的区别, 这说明我国的“高等专科学校” 与“学院” 译成英文时应该也是没有多少区别的。
对于一所从专科升格为本科的“co lleg e” 来说, 它升格前后的重要差别. 就是它前后时期在办学规模等方面的历史性变化, 而此时作为“学院” 这个词本身所具备的基本含义和性质并没有改变。
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专科学校” 与“专门学院” 应该是同义的。
既然, 国外的“co H eg es” 允许“专科” 与“本科” 并存. 我国的“学院” 也有“本科” 与“专科” 之分, 那么, 我国的本科学院为什么就要非得译成“u n iv ersity ” 不可呢?!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不管是本科学院还是专科学校, “co lleg e” 一词应该是可以通用的, 本科“学院” 还是不要一概地译成“u n iv ersity ” 为好。
像我们可以在网上查到的“外交学院” ( F o reig n A f f a irs C 01.1eg e), “天津农学院” ( T ia n jin g A 和cu ltu re C o lleg e), “山东艺术学院” ( S h a n d o n g C o lle g e o f A m ), “广东医学院” ( G u a n g d o n gM e d ic a lC o lleg e), “湖北教育学院”...
篇二:继续教育国外预科
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关于经贸专 业本科留学生汉语教学课程设置的思考和建议张利红( 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文章结合实地的考察调研和自身的教学管理经验,对在华留学生经贸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不仅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还兼顾可行性,以期得到同行们的反应和批评指正。关键词:经贸专业;留学生;课程设置文献标志码:A中图分类号:G712文章编号:1009—4156( 2015) 02—126—02一、来华留学生经贸专业开设的背景留学生经贸专业是在来华留学生大量、快速增加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宗旨就是要通过特色留住来华留学人员,使短期的学习计划转变成长期的学历教育,从小的方面来说这是高校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从大的方面看,此类专业的开设不仅促进了留学生教育产业的发展,还承担着向国外宣传我们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的任务。“ 经贸专业” 或“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 贸易经济专业” 等名称是我们国内高校曾经或正在使用的专业名称,其目的在各高校的培养方案和目标文件中表述得很清楚,即面向商贸流通业,培养学生拥有国际化视野、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国际沟通能力,培养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职能部门胜任相关专业工作,能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国内此类专业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其课程设置也趋于完善。而本文所涉及的专业我们通常称之为“ 留学生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顾名思义,即国内原有专业是基础,但其教学对象则是国外来华留学生。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改变的仅仅是名称,也就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因此,重新命名旨在彰显其不同于以往。二、课程设置的问题调查与分析为了了解目前留学生经贸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反馈情况,笔者曾走访调研了本领域北京四所高校,重点了解各校经贸专业的课程设置及相关学分设置情况,同时兼顾四所学校经贸专业的师资组织管理和培养培训方式、经贸专业语言教材的研究和使用状况、经贸专业留学生实习及社会实践型课程的特点、形式及途径等。结果显示:受访各校普遍开设了经贸专业,至少也开设了与经贸相关的经贸或商务汉语方向。各家院校通过实践总结普遍认为经贸专业或相关知识( 如商务汉语) 是留学生来华学习最集中的选择方向,也是外国留学生教育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均对该专业或方向给予充分的重视,比如,利用现有经贸专业资源和师资队伍,在进修系列开设商务方向或短期商务培训、对俄贸易实务人才培训班等。但是,其中绝大部分院校经贸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在专业院系完成的,即人系完成中国学生的专业课程,也就是说,留学生经过预科的语言培训和考试过关后主要接受的是专业院系的课程设置。在教材的使用和编写方面,调研中发现经贸专业的一些教材不实用、甚至短缺是一种客观现实。教材缺少普适性的版本,部分院校现用的经贸汉语教材更换频繁、课型与所用教材不配套等问题,其原因就是目前公开发行的经贸汉语教材不成体系,所以很多院校使用的是他们的教师自己组编的未公开发行的教材。由于北京高校有着诸多的天然优势,各校留学生的“ 社会实践” 课程均呈现出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良好局面。在经贸专业留学生教育的社会实践环节上,北京几所高校将其分为社会考察、文化考察、社团活动及文艺表演等部分,并使之与成绩或学分挂钩,规定了相应的分值,设计一套计算方法。这种设计的理念并不是将上述各类社会实践作为一种简单的活动,而是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门课程来设计( 使用任务型教学法) ,也因此后面的学分或成绩设计才具备了较高的可操作性。但是笔者在所在的北方各级院校中的走访和调查中却表现出社会实践类课程的缺失,经贸专业的留学生表达出要增加实务类、实训类课程的强烈愿望,如要求增设一些专项型的专题研究课程和就业指导类课程,而对于理万方数据论性强,难度较大的部分专业课程则表现出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如微观经济学等。三、针对问题的解决思路及部分效果( 一) 增强课程设置的实用性1.首先要摆脱现有的经贸类汉语教材和经贸类理论教材的约束,以M BA教学模式为范本}即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得到体验、感受语言的交际功能和经贸类专业知识的实践价值。2.鼓励本专业的教学人员认真对待课程本身,不是泛泛地把语言和某种名词简单地结合起来,而应该是在课堂上采用生动有效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语言在现实生活和商务场合中的实际应用。3.对于实用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如经贸阏读和公文写作课,任课教师必须自觉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把握经贸类素材的能力,提高商务领域的相关写作体裁知识和语言水平,目的是扩展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真正提高学生的汉语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 二) 强化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文化课特别是能与语育、商务紧密结合的文化类课型很受欢迎,可见,开设文化课是太势所趋;另外,从语言教学看,无论是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还是语言实践教学的需要,文化结合语言的学习也是无须多加强调的。因此,加强文化课教学,增加语言教学中文化内容的比例也是客观的需要。而从以往教学的实践看,文化课教学是失败的,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内容教学所表现出来的辅助效果也不够明显,更没体现出语言与文化的融合。文化教学本身的意义无须赘述,学生的兴趣也不是担心的问题.( 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说是认识上的错误,甚至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的失误和欠缺) 。根据不完全的调查和既往的经验总结。失败的原因及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一是文化教学内容本身的抽象性、枯燥性;二是教学设备和专业人才的缺乏;三是教学实践的长期性;四是文化教学资源繁杂无边,选取其中的针对经贸专业留学生必知、有用、感兴趣的文化要素和知识点,以及对所选内容在数量和深度上的把握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时间精力的付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把传授枯燥的文化知识课堂变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体验区,使文化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可感知、可体验,更重要的是与现实生活和语言交际紧密结合,学之能用。在这方面,我们正在尝试着进行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实践;我们计划进一步拓展案例教学、体验教!‘‘学、环境模拟教学等其他文化教学方式。( 三) 提高学生对现有课程的满意度1.教材本身脱离实际,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难免引起学生的不满。解决的思路就是课本是必要的,但慎选教材更为重要,既不能过于迁就现成教材,也不能漫无目的地任选材料扩展,也就是说,教_! Ii 蜃“ 以本为本” 没有错,但是“ 本于本” 就缺少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对课型的把握能力。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把教材中的问题提出来,从教材以外找答案,学生找,教师也要找,课外找课内也要找,而教师的找就是要应用于课内。例如,公文写作课应把基本写作原则要素讲清楚,使学生触类旁通,自我摸索。把训练作为根本,用短小精悍的练习解决问题,用实际问题检验学生的所学,继之以教师的强化和反复。3.经贸汉语课程的问题主要反映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语言无法真正融合上。师资的现状是经济专业的不懂对外汉语,语言专业的又不精通经济,我们双料人才的缺乏是问题的关键。( 四) 强化专业实践型课程1.这类实践性课程严格实行小班授课,这是短期教学中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体现讲练结合、学以致用的唯一有效保证。2.要充分满足教师教学所需的教学素材和设备要求,以保障授课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因为所有特色和个性化的实践类课程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巨大付出,包括选取素材、组织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模式等,这些工作完全不同于既有的教学模式,而是独立地、试验性地探索和开拓。3.由专人负责,严格审查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案设计,及时进行教学评估和学生反馈,但同时要绝对尊重教师的劳动付出和知识产权,把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和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参考文献:[ 1] 刘雅琴.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专业的特色教学模式[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5).[2]张琦.来华留学生国际化专业设置初探[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l l (10).[3]唐贤清,廖加丰.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4] 徐为民.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M ]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授】【张利红: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副教127万方数据
关于经贸专业本科留学生汉语教学课程设置的思考和建议关于经贸专业本科留学生汉语教学课程设置的思考和建议作者:张利红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名:继续教育研究英文刊名:Continue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张利红 关于经贸专业本科留学生汉语教学课程设置的思考和建议[期刊论文]-继续教育研究 2015(2)2015(2)
篇三:继续教育国外预科
卷首语 人生的阶梯 有一对兄弟, 他们的家住在 80 层楼上。有一天他们外出旅行回家, 发现大楼停电了!虽然他们背着大包的行李, 但看来没有什么别的选择, 于是哥哥对弟弟说:
我们就爬楼梯上去!
于是, 他们背着两大包行李开始爬楼梯。
爬到 20 楼的时候他们开始累了, 哥哥说“包包太重了, 不如这样吧, 我们把包包放在这里, 等来电后坐电梯来拿。
” 于是, 他们把行李放在了 20 楼, 轻松多了, 继续向上爬。
他们有说有笑地往上爬, 但是好景不长, 到了 40 楼, 两人实在累了。
想到还只爬了一半, 两人开始互相埋怨, 指责对方不注意大楼的停电公告, 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他们边吵边爬, 就这样一路爬到了 60 楼。
到了 60 楼, 他们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
弟弟对哥哥说, “我们不要吵了, 爬完它吧。
” 于是他们默默地继续爬楼, 终于 80 楼到了!
兴奋地来到家门口兄弟俩才发现他们的钥匙留在了 20 楼的包包里了…… 有人说,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反映了我们的人生:
20 岁之前, 我们活在家人、 老师的期望之下, 背负着很多的压力、 包袱, 自己也不够成熟、 能力不足, 因此步履难免不稳。
20 岁之后, 离开了众人的压力, 卸下了包袱, 开始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就这样愉快地过了 20 年。
可是到了 40 岁, 发现青春已逝, 不免产生许多的遗憾和追悔, 于是开始遗憾这个、 惋惜那个、 抱怨这个、 嫉恨那个……就这样在抱怨中度过了 20 年。
到了 60 岁, 发现人生已所剩不多, 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再抱怨了, 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余年。
到了生命的尽头, 才想起自己好象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原来, 我们所有的梦想都留在了 20 岁的青春岁月, 还没有来得及完成……
二 教育资讯 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MBA 需加大质量管理
作为 2007“管理学杰出贡献奖”颁奖典礼系列活动之一的第二届管理(商)
学院院长论坛, 日前在浙江大学召开。
在进行主题演讲时, 国务院学位办主任、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司司长杨玉良院士表示, 要把中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方向真正转到以质量为中心上来。
杨玉良透露说, 美国只有不到 200 多所高校可以授予博士学位, 而我国目前可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校已多达 300 多家, 这还不包括科学院的研究所、 中央党校和军队院校。
“实际上, 美国是在为全世界培养研究生和博士生, 留得下来的就在美国用了, 留不下的就回国用了, 而我国基本上是为自己的国家培养的, 很少是为国际上培养的。
”杨玉良表示, 美国每年授予博士的数量是 5 万人, 但我国 2006 年授予博士的学位人数是 4.7万多人, 与美国只差 3000 人, “2008 年我国博士生人数将要超过美国。
”
杨玉良表示, 如果沿用原先的政策和思路, 不到 20 年, 中国的所有高校都可以授予博士学位, 如果不改变的话, 影响将很大。
我国科学类学术类的学位过多, 而职业类的学位发展不够快, 比如类似于 MBA 这种专业的学位。
”杨玉良建议说, 我国需要在 MBA 等专业学位上加大质量管理力度, “国务院学位办正在进行‘职业学位’发展规划。
下一步发展目标主要是两点, 一是有明确的规划, 二是提高质量。
”
杨玉良希望, 管理科学学科应该为我国的企业培养一些理想的人才, 尤其是跨文化的人才。
“包括 MBA 各个专业学位在提升质量方面, 一要跟国际接轨, 二要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
据了解, 我国 MBA 从 1990 年开始招生, 目前累计招生人数已超过 14 万人。
对此,杨玉良认为, 任何一种教育都必须适当地超前发展, 但超前过多, 就会阻碍社会发展,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长期失业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工商管理教育十多年来发展得很快, 这是好事情, 但发展很快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过热。
因此, 一定要做好工商管理学科的规划。
” (摘自《中国教育在线》)
教育部推出“简历在线验证标识” 引发媒体关注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近日正式在“学信就业” 平台上推出简历在线验证标识后, 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简历在线验证标识” 是利用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籍信息数据库和全国高等教育学历信息数据库, 对通过身份或学历审核的求职者, 为其简历提供在线验证标识。
求职者只须在“学信就业” 平台上免费实名注册并在模版中填写简历, 经“学信就业” 平台数据库确认其身份或学历无误后, 便可得到一份具有在线验证标识的简历, 接收电子简历的招聘单位不仅可以看到简历中的验证标识, 还可以点击标识的链接, 在线调用“学信就业” 平台的验证简历库,进行在线确认, 防止验证标识被盗用。
如果求职者修改简历中的身份和学历信息, 系统将重新进行审核。
该标识不仅适合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在校生, 还适合已取得国家高等教育学历的往届生,服务贯穿人才的整个职业生涯。
属于全国高校学籍数据库和高等教育学历数据库范围的求职人员都可以登录“学信就业” 平台(公网 http: //job. chsi. com. cn 或教育网http: //job. chsi. cn) 免费注册申请。
在线验证标识的发布, 省去了用人单位上网逐一查询、 核对求职人员学历信息的繁冗程序, 用人单位只需要在线点击验证标识进行确认, 就可轻松完成对简历资格的审核。
(摘自《学信网》 )
“校漂族”考验重庆高校智慧
北大为迎评估驱逐在校内“非法” 旁听和上自习的“校漂族” , 该动作在国内其他高校掀起了轩然大波。
近日, 记者调查发现, 重庆本地高校未有动作“清理” 这些占用高校资源的“非法人员” 。
“驱逐” 事件因评估而起
清理“校漂族” 事件源于北大即将迎来的教学评估。
依据《高等教育法》 , 高校将五年一轮回, 迎接教育部专家对学校师资队伍、 办学思路、 教改措施、 学生水平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等检查。
继拆除了象征学生精神文化阵地的三角碑事件以后, 北大继续动作, 通过在教学楼内检查学生证的做法, 清理在校内“非法” 使用高校资源的校外人士, 包括已经毕业的高年级学生、 工作后想继续深造的“复读生” 等。
重庆高校无意清“校漂”
而事件导火索———本科教学评估, 也将在西南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四川外语学院等高校进行。
然而, 各大高校都没有意向驱逐“校漂族” 。
重庆大学教务处老师张国兵认为, 只要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秩序, 学校一般不干涉进入学校的校外人士。
但学校提倡校外人士办理旁听证, 以正式的身份和正规的渠道到学校旁听。
同时, 也提倡校外人士在学生自习比较密集的时段, 尽量为学生滕出自习室。
“漂” 与不“漂” 尚待讨论
是否允许“校漂族” 在校内“漂” 着, 目前还存在争议。
社会科学院教育专家李进军认为, 一方面校外人士在学校里可能占用学生的教学资源, 比如前段时间比较火热的校外人士到校内食堂吃饭一事, 充分说明了存在的隐患; 另一方面也存在安全因素, 毕竟学校属于以教学为目的的单纯场所, 学生的衣食住行都在校内, 校外人士的进入, 可能对校内学生的生活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同时, 高校资源对社会人士开放可以引导更多的人士学习, 对提高大众普遍文化水平具有重大的辅助作用。
所以, 校外人士“漂” 在校内是否合适, 还需进一步研究。
(摘自《时代信报》)
“中国生源争夺战”背后商机 记者在10月底刚刚闭幕的 2007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了解到, 此次展会共有来自美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等 40 多个国家的 600 多所院校参展, 各国高校在中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生源争夺战” 。
海外名校在京挥出“大手笔”
10 月 20 日至 21 日, 2007 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在北京开幕, 来自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等 40 多个国家的 600 多所院校参展。
据悉, 为吸引中国学生, 海外高校纷纷亮出极具吸引力的奖学金计划。
除此之外, 新增强势专业、 放宽签证政策等, 也都成了海外院校争夺中国学生的高招。
海外学院降低门槛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新情况。
美国院校纷纷挥出“大手笔” 。
旧金山大学公布了 “按学分拿奖学金” 的最新奖学金分配方案, 圣路易斯大学也一举抛出 300多个特设奖学金; 欧盟 27 国的近 200 所大学集体与美国“叫板” , 欧盟高级硕士奖学金项目专门开辟“中国窗口” ; 而传统的留学大国, 英国自然也不示弱, 据英国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英国很多大学都为中国学生量身打造了奖学金项目。
整体而言, 理工科读博拿全奖的机会比较多。
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每年为申请本、 硕的中国学生提供数个奖学金名额, 专业不限。
利物浦国际学院也将为明年 1 月份就读的优秀学生提供高达 750 英镑的奖学金。
而一般来说, 申请预科很难得到由学校提供的奖学金。
此外, 目前除了美国、 英国、 澳大利亚等热门国家以外, 有越来越多新兴国家的面孔也出现在争夺中国生源的“战场” 上。
欧洲的法国、 德国、 意大利等非英语系国家院校的艺术专业和理工科专业都很受欢迎, 成了受人注目的留学新贵。
而韩国也因为 IT 业火爆而备受瞩目, 韩国在网络游戏开发方面起步早, 办公自动化、 网络商务学等相关专业的教育与职业培训都具有很强的实力, 主要培养网络商务开发人才。
同时, 在日本所有的外国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占第一位。
据日本驻华大使馆最近一次统计的数据显示, 前年去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有 1. 8 万多人。
目前在日外国留学生高达近 13 万人, 中国留学生就占了近 9万人。
此外, 还不断有亚洲国家以学费相对较低、 宽松的入学条件、 提供职业课程的优势吸引中国的生源,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报道, 在马来西亚深造的中国留学生在 2006 年 1月至 11 月之间多达 11787 人, 比 2005 年增加了 20%。
此外泰国众多国际化院校在中国做招生宣传, 成为一大亮点。
相比欧美院校高昂的留学费用, 亚洲院校相对较低的留学价格吸引了不少留学生, 4 年生活费、 学费本科生约在 18 万元人民币以内, 亚洲院校较为宽松的入学条件也是吸引生源的一大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的院校加入争夺中国生源的竞争行列, 过去英美院校的优势已不再明显, 多元化已经成为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的趋势。
中国的留学市场很大, 随着国内留学市场的成熟, 越来越多的国外大学, 甚至国外名校都将目光盯在了中国学生身上。
利好政策令争夺 “白热化”
尽管海外院校争夺中国生源战已经异常火热, 而各国政府出台的多项利好政策更是让这场争夺战上升到了“白热化” 阶段。
首先是美国放松签证政策, 就读高中的中国学生签证明显变易, 美国的大学也纷纷主动来华招生, 这些都让希望在今年计划到美国留学的学子们着实兴奋了一把。美国此举给其他国家造成了不小压力, 同时也使得国内留学签证率不断飙升,来自日本驻华使馆今年 7 月的数据显示, 中国内地学生的签证率已上升到 80%左右。
同时, 签证一向比较顺畅的国家也各出高招。
新加坡的人才政策规定, 留学生到新加坡就读 5 所理工学院或是 3 所公立大学, 都有机会申请占到学费 70%至 80%的学费资助。
交换条件是, 毕业后必须在一个新加坡注册的公司工作 3 年。
由此可见, 新加坡实际就是希望借此留住优秀人才。
因此, 建议去新加坡留学的中国学生, 选择电子、 金融、 化工、 信息通讯、生命科学等新加坡政府急需专业。
此外, 澳大利亚政府 10 月底宣布设立“澳大利亚奖学金” , 把为亚太地区学生提供的奖学金名额增加一倍。
今后 5 年内, 将为亚太地区 1. 9 万名学生提供总额为 14 亿澳元的奖学金, 而澳大利亚高校对此也表现得很积极。
与此同时, 亚洲各国也表现得很慷慨。
据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由于日本政府增加奖学金投入, 未来赴日公费留学生可以获得每年 130 万日元的奖学金, 优秀的自费生也可以拿到每月 5 万日元的补助。
刚刚与中国签订教育合作备忘录的菲律宾高等教育委员会也为中国学生带来了每年 10 个奖学金项目的“见面礼” 。
业内人士分析, 之所以国外政策向中国留学生倾斜, 主要还是由于中国的市场比较大,尤其是这两年, 理性留学的呼声比较高, 在这种背景下, 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 国外许多学院自然要出来“找人” 了。
“生源争夺” 隐藏巨大商机
目前的留学市场已呈现多样化格局, 海外院校竞争加剧, 这为国外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记者了解到, 2004 年, 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已超过 6 万人。
在英国留学, 中国学生每年人均花费为 20 万元人民币, MBA 等热门专业则需 25 万元人民币左右, 这还不包括旅游、探亲、 生活消费等其他费用。
庞大的中国留学群体为英国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以每人每年 20 万元人民币计算, 中国学生每年可为英国贡献 120 亿元人民币(约 15 亿美元)
。
一份资料统计显示, 英国人算过一笔细账, 一个中国留学生完成学业至少可以给英国增加 30 万元的收入, 而且每增加一个中国留学生, 又将给英国增加 0. 5 个就业机会。
美国商务部的统计表明, 外国留学生每年为美国经济贡献达 120 亿美元。
2005 年, 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约有 7. 8 万多人, 居世界各国之首。
具体学费从公立大学的学费超过 5000美元, 到私立大学两万美元, 再到 MBA 每年...
篇四:继续教育国外预科
国高等院校入学指南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For China"s Culture 国际中国文化出版社供稿欢迎辞
卡伦·休斯(Karen Hughes) 主管公共外交和公共事务的副国务卿
欢迎各位阅读本期《美国国务院电子期刊》 。
感谢各位有兴趣了解美国高等教育状况──美国是学习和从事学术研究的好地方!
我的儿子去年秋天成为一名大学生, 因此我知道进大学对学生和他们的家人来说是多么令人兴奋的时刻。
无论您的学术兴趣是什么, 无论您是喜欢一所大型、 小型或规模中等的学校, 您在美国都有几乎是无穷无尽的选择。
我们希望本期电子期刊将是你进行探索的开端。
学术发展机会只是到美国留学的考量因素之一。
学生在这里还可享受到追求知识、 政治辩论以及宗教和艺术等方面的自由。
在这里求学还能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学生建立友谊和相互理解。
在美国, 几乎所有大专院校都从留学生的贡献中获益。
在20 0 4-2 0 05 学年, 有 1 9 0 个国家的 56 万 5 千多名学生在美国大学学习。
美国很多大学还鼓励学生扩大视野, 通过到国外旅行和学习体验其他文化的丰富内涵。
我们希望本期内容将有助于您作出决定, 加入前往美国学习的新一代留学生的行列─ ─我们期待着您的到来!
副国务卿卡伦·休斯
顺致敬意 卡伦·休斯
序言
玛格丽特·斯佩林斯(Margaret Spellings) 教育部长
感谢您嘱意美国的高等教育。
我们为我国的高等院校感到自豪。
它们培养着新一代世界领袖。
每年, 世界各地有几十万学生前来美国学习。
外国学生带来了独特的视野, 丰富了所有学生的大学生活。
美国的高等教育与其他国家不同, 它是一个高度分权的体制, 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包括大规模的综合性大学、社区学院、 职业学校、 技术学校等。
虽然美国教育部为高等教育提供支持和资金, 但其职能不是中央权力机构。
各大专院校基本上自行管理, 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和自由。
今年早些时候, 我的大女儿开始了大学一年级的学习。
我为她离开家感到难过, 但这也是我一生中感到最自豪的一个时刻。
我希望天下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到自豪的机会。
美国教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扩大教育机会。
我们努力通过提供资助帮助更多的学生实现上大学的梦想。
我最近下令成立了一个新的委员会, 其宗旨是制定扩大高等教育机会的国家战略。
在今天的全球经济中, 超群的技术是获得最佳工作机会的前提。
在就业机会增长最快的行业中, 大约 80 % 的工作岗位要求有某种程度的高等教育。
因此, 大学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越来越重要。
本期电子期刊向您概要地介绍了美国丰富多样的高等教育机会, 我希望其中的信息对您会有帮助。您如果有进一步问题, 欢迎您访问教育部的网站:
h tt p:/ / w w w .ed u cat i onu sa.state.g ov
内容提要
从众多的院校类型到几乎是无所不有的系科和专业, 美国高等院校反映了以多元、 宽容和追求卓越为特徵的美国社会最优秀的方面。
本期电子期刊向有志到美国来学习的学生及其父母和顾问介绍了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和美国大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状况。
玛格丽特·斯佩林斯, 教育部长
无论是想在化学领域接受严格的训练, 还是想通过实习获得工作经验, 或是希望通过互联网提供的远程教育和更多的课程和资源来丰富自己的学历, 或是要攀登艺术的颠峰, 到美国学习的学生都能找到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其全部潜力的系科和学校。
美国高等教育与大多数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一个全国性的体制。
根据美国宪法, 凡是没有专门说明属于联邦政府的职能均属于州政府的管辖范围。
因此, 开设、 管理大学和其他高等院校以及制定有关规章的责任主要由各州承担。
各州负责颁发高等院校的许可证, 但不负责这些学校的资格认证或质量保证。
资格认证系统由民间非营利组织运作。
本期附加信息框中有一篇目专门探讨这个题目。
本期电子期刊首先对美国高等院校的类型作了概述, 接下来的文章分别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大学专业系科, 并对" 专业" 的涵义、 大学生活和美国的教学方式等作了描述。
各篇文章中还包括很多图片, 以便给读者以更深的印象。
我们还提供大量信息来源, 帮助学生在学校选择、 入学申请和资助申请等方面了解所需的信息。
美国教育咨询中心及其网站是最有用的信息来源之一 [ http:/ / educationusa.state.gov/ ] 。
我们建议外国学生至少提前一年开始办理申请手续, 以便能够及时得到并寄出必要的成绩单和参加规定的考试。
我们在编集本期《美国社会及价值观念》 专题文章时认识到, 大学经历对人生至关重要。
我们与之交谈的每一个人都毫无例外地建议我们介绍他们或他们的家人就读的学校。
这种情感的纽带常常经久不衰, 它显示了大学经历在个人发展、 知识追求和寻找个人归宿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我们对几十所大专院校和教育机构给予本项目的热情支持表示深切的谢意──这些院校和机构提供了大量信息、 图片和文章, 使我们得以描绘出一幅尽可能完整的美国高等教育图景。
不过, 我们对这些信息或图片的使用不应被看成是我们特别瞩意任何一所学校或机构。
本期电子期刊之发行旨在配合国际教育周的活动。
国际教育周是美国国务院和美国教育部联合实施的一项计划, 旨在促进帮助美国人建立全球意识的项目和从海外吸引未来的领袖到美国研究、 学习和交流经验。
20 05 年度的国际教育周为 1 1 月 1 4 日至 1 9 日。
编者
院 校 类 别 美国的公立大学
罗伯特·布鲁因克斯(Robert H. Bruininks)
公立大学又称州立大学, 通常有数万名学生, 授予的学位多达数百种。
布鲁因克斯阐述了大型州立大学的组成和财务结构以及为外国学生和学者提供的机会。
布鲁因克斯自 2002 年以来一直担任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校长。
他还是富布赖特外国奖学金委员会(J. William
Fulbright Foreign Scholarship Board)委员。
美国的大型公立大学又称州立大学, 与它们所在的州关系密切, 并得到州政府的支持。
公立大学是激动人心、 生机勃勃、 富有盛名的高等学府, 拥有独特的传统并与它们所在的社区有着特殊的联系。
它们还是吸引来自美国及世界各地的人才的大型磁石。
在这类大学注册的学生通常有数万名。
美国大多数拥有研究生学位及专业学位的人都毕业于公立大学, 还有相当多的本科生从公立大学毕业。
大型公立大学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课程多种多样。
谨以我所在的明尼苏达大学为例, 双城校区( 明大主校园) 有五万名学生, 授予数百种学位, 在众多学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包括神经学和移植外科、 经济学和政治学、 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以及农业和自然资源学科。
公立大学在地区经济、 文化和公民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明尼苏达大学等很多高等院校还从事尖端研究, 推动知识与技术的发展。
这些大学属于美国主要的研究性院校, 常常是全世界各种国际项目的主要参与者。
联邦政府在 1 9 世纪下半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向各州提供资源, 帮助他们成立并建设高等院校。
在联邦政府资助下成立的公立大学必须在它们所在的州开展活动并参与社区事务( 例如转让技术、 支持农业、 同小学和中学进行交流、 向州与地方的决策者提供信息等) 。
州立大学从事研究的程度差异很大。
最有声望的公立大学每年通过竞争获得的研究基金及合同的总额通常都能达到数亿美元。
各州对州立大学提供支持的程度也极不相同。
研究预算高的州立大学从本州得到的经费通常占其预算的 1 0% 到 30 % 。
其余的预算来自学费和杂费、 基金/ 合同以及馈赠。
大型州立大学的财政结构使很多研究生能够通过大学获得的研究基金及合同享受助学金。
尽管很多公立大学正在争取获得更多的经费来支持国际交换项目和研究, 但外国学生获得资助的渠道除了上面提到的研究经费和基金外极其有限。
由于本科生通常不能担任研究助理, 在这些公立大学攻读本科学位的外国学生很难获得奖学金。
大型公立大学并非都设在大城市, 也有很多设在中小城市。
很多大学在州内不同地点设有多个分校, 很多州还有不止一个公立大学体系。
公立大学由校董会或校务委员会管理, 向州政府汇报工作的职责各不相同。
与很多国家不同的是,在美国这类大学不受联邦政府教育部长的领导, 而且高等教育政策大都由各州制定。
但必须指出,联邦助学金以及通过国家科学基金会( Nati on al
Sci en ce Fou nd at i on ) 和国家卫生院( N ati on al
I nsti t ut es of Healt h ) 等很多联邦机构提供的研究基金除外。
1)
亚利桑那大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正在制作获奖的自动控制飞机(Elliott Minor,
美国公立大学的一些传统与其他国家极为不同。
即使是在这些由各州资助的院校, 学生们历来都通过缴纳学费和杂费承担部份教育费用, 而且这部份费用越来越高。
现在, 一般的学生要靠贷款来支付部份学费。
私人捐赠为资助公立大学设置项目、 奖学金和职位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此外,校际体育项目能引起学生、 校友及普通民众的强烈兴趣, 体育活动还能创造额外的收入。
在所有美国大学中, 大型州立大学中的外国学生与学者所占的比例往往是最高的。
我们明尼苏达大学有 45 0 0 多名来自大约 1 3 0 个国家的外国学生和学者。
明尼苏达大学提供各种支持性服务, 例如就个人生活及学术问题提供指导和咨询, 介绍美国及校园文化, 就移民及签证事项提供咨询, 给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开设英语课程, 以及包括跨文化理解和沟通在内的各种主题的项目和研讨班。
很多州立大学设有类似的帮助学生领会有时可能难以理解的行政和学术规章的项目, 但各个学校提供此类服务的范围不同。
随着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不断增强, 美国任何一所主要大学都不能认为外国学生对其产生兴趣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 公立大学越来越注重吸引全世界的尖子生。
如果你是一个努力上进、 自主性很强的学生, 而且希望接触尖端技术和创造性工作, 那么我鼓励你考虑一下美国大型公立大学提供的多种多样的机会。
大型私立研究性大学的吸引力
詹姆斯·瓦格纳(James W. Wagner)
位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埃默里大学(Em ory University)校长詹姆斯·瓦格纳说, 私立研究性大学在经费方面享有比公立大学更大的灵活性。
因此, 私立大学更有能力设置具有特色的系科。
1)
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位学生在皮肤病实验室做实验(Linda A.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大优点是其种类的多样化,既有仅有数百名学生的小型学院又有学生人数多达数万的、 得到州政府资助的大型综合性大学, 既有设置职业教育项目的两年制社区学院又有依赖民间资助的研究性大学, 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
对学生来说, 如何正确选择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可能选择的职业道路, 本人的经济条件和学校的地理位置。
换句话说, 这取决于他们对何种职业感兴趣, 想学些什么, 能承担多高的费用,是否想离开家乡 。
最终的决定性因素是学校是否符合学生的志愿。
在美国, 前 1 0 0 所规模最大的大学中有 9 2 所是公立大学, 也就是得到州政府资助的大学( 即在50 个州中得到所在州的资助, 而非得到联邦政府的资助) , 全国 77% 的大学生在公立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尽管如此, 在大多数大学排名中, 位置最靠前的 25 所大学, 除三、 四所是公立大学以外, 其余全部是主要的私立大学。
由此可见,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国际上, 私立研究性大学都享有特别高的声望。
但所谓的" 私立研究性大学" 是指什么样的学校呢? 这类大学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私立研究性大学设置博士学位课程, 提供专业培训( 如法学、 医学和工程学) 。
教员除从事课堂教学外还将很多时间用于科研。
事实上, 在这类学校, 就决定报酬和提升职称而言, 教员的素质、 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与教学质量同等重要。
但是, 公立大学也提供专业培训和博士学位的教育, 也强调学术水平和科研。
那么, 私立大学又有什么不同呢?
区别之一是私立大学一般说来在经费方面享有更大的灵活性。
这些学校不依赖于州议会的拨款, 而是从校友、 慈善基金及科学与其他专业组织获得所需的资源, 为学校的各种项目、 奖学金、 楼房和教职设置提供资金。
此类资金来源在公立大学也有增加, 但对私立大学来说, 由于来自民间的资金在使用上更加灵活, 使之更有能力大胆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设置专门的研究中心和有特色的系科。对学生来说, 这种灵活性往往使他们得以坚持所选择的某些领域, 否则, 很难吸引学生在这些领域进行探索。
出于同样的道理, 由于私立学校不依赖于公共资金, 它们更有能力在其他国家" 设点" 。
比方说,佐治亚州居民不太可能同意用他们交纳的税金去伦敦设立一个研究中心。
但他们很可能会赞赏民营的埃默里大学去设立这么一个中心。
总的说来, 私立大学有更方便的条件开设国际研究点、 服务点和教学点。
例如, 埃默里大学在非洲各地、 高加索地区和亚洲设置了全球卫生课程, 在欧亚各地设置了商学课程。
这类活动为美国师生提供...
篇五:继续教育国外预科
ULT EDUCATION成人教育学刊 2019.12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育部 2016 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① 指出,要推进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开放和在线教育联盟,扩大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升继续教育质量;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② 提出,到2022年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但目前而言,我国在线继续教育发展水平不一,研究相对落后,亟须学习国外经验成果。而系统的文献综述是学习国外经验的有效途径,但国内相关综述研究十分缺乏。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与批判性阅读方法,系统整合国外在线继续教育文献,描述现状、探索前沿,为我国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借鉴。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国外继续教育概念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彼此交叠,为确保文献的全面性,本文采用相对宽泛的检索主题。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为数据来源,以“continuing/professional/adult/life—long ed⁃ucation”及其变体主题词进行检索,对“online/web—based course/learning/training”等主题词进行二次精炼,剔除非教育类文献,文献类型选择论文、综述和期刊评论,时间跨度为 1998-2018 年,共获得文献805篇(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2月19日)。本文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挖掘在线继续教育研究知识基础与研究前沿,再根据主题词共现分析探索主题热点和发展趋势,最后结合分析结果与批判性阅读对文献进行主题分类、综述评价。二、研究内容知识图谱分析1.研究发展概况发文量和引文量能直观反映某研究领域在特定时间段内研究热度的变化,是衡量其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如图1所示,国外在线继续教育研究发文量从2008年显著增加,2013年达到高峰后短暂下降,2016年重返高潮,年发文量达到86篇,此后虽有所近二十年国外在线继续教育研究综述—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刘 震 陈 东【摘 要】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国家大力推进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继续教育质量。但现阶段我国在线继续教育实践和研究发展还很不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和批判性阅读方法,对国外在线继续教育文献进行了文献共被引和主题词共现分析,将其整合为两个阶段、四大主题,总结主要成果、评述研究方法、预测未来方向,为我国相关领域发展提供借鉴。【关 键 词】在线继续教育;国外研究;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作者简介】刘震,江苏江阴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陈东,河北石家庄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北京 100084)。【原文出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京),2019.4.123~132· ·48ADULT EDUCATION成人教育学刊 2019.12减少但仍保持较高热度。引文量也从2008年快速上升,2017年达到1992次。可见,在线继续教育研究在2009年左右进入繁荣时期且热度延续至今。2.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 — —核心知识基础与前沿知识基础是研究前沿在文献中的引用轨迹,有助于深入了解领域发展脉络,把握核心本质。本节通过文献和作者共被引分析,挖掘在线继续教育研究的核心知识基础与前沿。以参考文献为分析对象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年度区间设定为1998-2018,时间切片定为1,节点类型为被引文献,阈值设为Top50,无修剪,得到图2共被引文献知识图谱,Q值为0.8(>0.3),S值为0.53(>0.5),网络社团结构显著,聚类结果合理。可以直观看出几个大的聚类和关键节点。同时具有较高被引频率(>9)和高中心性(>0.1)的文献包括库克、德迪、布雷斯洛、沃托、加里森和米什拉,它们是学者关注焦点又在研究网络中占据重要位置,发挥中介桥梁作用。图2 文献共被引分析图谱(括号内分别代表共被引频率和中心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将节点设为被引作者,阈值为Top20,得到作者共被引图谱(图3)。由图可知,高被引作者分布集中,温格和班杜拉等同时具备高被引频率和中心性的学者为在线继续教育研究奠定了基础;艾伦等高突现值(>5)的学者推动研究向前跨越式发展。下页表1总结了在线继续教育研究核心知识基础与前沿及领域内权威专家学者,他们为研究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图3 作者共被引分析图谱3.主题词共现网络图谱 — —研究热点与趋势将节点类型设为主题词,阈值设为Top 50,时间分割为1年,用pathfinder修剪全局网络得出关键词网络知识图谱(下页图4),Q值为0.72(>0.3),S值为0.6(>0.5),网络社团结构显著,聚类结果合理。本文将共被引频次大于10或中心性大于0.1的主题词均评定为热点词。由图4可知,在线继续教育研究主题零散,但存在高被引和高中心性的关键词。第51页表2汇总统计了在线继续教育高被引或高中介中心性主题词(除去基本检索词),同时具备二者的主题词包括: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learn⁃ing process,learning experience,learning outcomes,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和instructional design,说明在线学习环境,学习过程、体验与结果,继续医学教育和教学设计是研究的热门主题。表中还有一些词虽然共被引频率较低但中心性较高,说明它们发挥中介节点作用却尚未引起研究者足够重视,本文将其归为两类:在线教育(教育机构、在线学习系统、合作学习、学科知识内容)与研究方法(先前研究、结构方程模型、定性数据、对照实验组、系统综述)。由此可知,教育机构、在线学习系统、合作学习与知识内图1 1998-2018年国外在线继续教育主题发文量和引文量· ·49
ADULT EDUCATION成人教育学刊 2019.12容研究连结在线继续教育研究网络多个主题,应予以更多关注;结构方程模型、对照实验、系统综述等是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此外,MOOCs虽然中心性不高但具有较高共被引频率,也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表1 国外在线继续教育研究重要文献与作者汇总表重要文献共被引频率3122141412127重要作者共被引频率大于19或中介中心性大于0.1的作者共被引频率80686347363025中心性0.30.090.290.080.250.020.05中心性0.090.180.050.230.050.040.12作者库克(Cook)库克(Cook)德迪(Dede)孙(Sun)布雷斯洛(Breslow)库克(Cook)邓肯-豪威尔(Dumcan-howell)作者加里森(Garrison)温格(Wenger)库克(Cook)班杜拉(Bandura)穆尔(Moore)安德森(Anderson)罗瑞兰德(Laurillard)共被引频率2524232221813年份2008201020092008201320102010共被引频率999977中心性0.060.160.080.030.020.150.12作者萨尔蒙(Salmon)梅里安(Merriam)古纳瓦德纳(Gunawardena)戴维斯(Davis)诺尔斯(Knowles)邦克(Bonk)科诺尔(Conole)中心性0.020.190.0300.180.1作者福蒂斯(Fordis)沃托(Wutoh)柯伦(Curran)玛格丽雅(Margaryan)加里森(Garrison)米什拉(Mishra)突现值6.126.045.755.75.235.15突现值大于5的作者作者艾伦(Allen)库克(Cook)戴维斯(Davis)舒尔曼(Shulman)安德森(Aderson)诺尔斯(Knowles)萨尔蒙(Salmon)年份200520042005201520112006图4 关键主题词共现知识图谱(括号内分别为共被引频率和中心性)· ·50
ADULT EDUCATION成人教育学刊 2019.12和趋势。高共被引和中心性词反映研究热点,而突现词可以揭示在一段时期内哪些主题受到高度关注。分析显示,在线继续教育研究领域曾经的高关注度主题包括远程教育(6.24,1998)、职业教育(4.1,2010)、在线学习环境(4.02,2001)、继续教育(3.99,2002)、教育机构(3.84,2010)和继续职业发展(3.5,2007),高突现值主题词数量不多且近几年没有新突现词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线继续教育研究发展平稳、缺乏突破创新。三、文献综述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本文对分析发现的重要文献进行批判性阅读,将1998-2018年国外在线继续教育文献分为两个阶段和四大主题。2010年前为早期阶段,主题研究综述较多;2010年至今为后期阶段,教育技术工具和特色案例研究不断涌现。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主题文献贯穿始终。1.综述类研究综述类文献多出现在早期阶段,主要包括在线教育模式的实际应用与混合学习模式。在线教育模式实际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和教育领域,代表成果包括沃托、柯伦和库克关于医务人员在线教育研究以及德迪关于教师在线职业发展研究。沃托等 ③ 系统回顾了1996-2004年在线继续医学教育对医生业务表现的研究,发现在线模式与传统模式的知识传授效果一样有效,但对实践影响有待探究。柯伦和弗利特 ④ 利用柯式评估模型系统梳理了在线继续医学教育评估研究,发现多数研究基于参与者满意度,少有汇报对医生临床操作和病人康复情况的影响,在线教育模式对工作实践影响有待考察。库克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在线继续教育教学效果评估 ⑤ 和专题研究 ⑥ :前者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在线教育模式和传统授课模式的教学效果,不同在线教育项目的教学效果,总结了多种在线教育模式的特性与共性,发现线上教学与传统授课效果基本一样,但内部多样性显著;后者则包括学习投入时间与效率、虚拟病人教学设计等专题综述。以上文献多采用定量对比分析,后逐渐融入质性研究方法。德迪 ⑦ 系统梳理了2005年哈佛教育研究生院在线教师职业发展大会研究成果,将其总结为四类 — —项目设计(评估内容、教学策略、实施方法、发现最佳实践)、项目效果(考察参与者满意度和短期教学效果变化)、项目技术设计(比较不同多媒体工具的教学效果、技术对实现合作学习和构建学习社区等教学目标的效果)以及学生互动(评估参与质量、在线交流与合作效能等),发现多数研究缺乏严谨性、建设性,因此提出科学研究框架以指导学术研究、强化理论与实证、提高模型解释力。随着在线学习的发展,全线上模式弊端逐渐显现。研究者开始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模式。米恩斯等 ⑧ 采用元分析方法,整合了全线上模式和混合模式与传统面授模式学习效果的比较研究,发现在线模式比传统模式效果更好,混合模式效果更优,后者主要涉及学习时间、教学资源、生生互动等主题,其内部多种形式的灵活利用需继续探索。德赖斯代尔等 ⑨ 综述了205篇硕博论文,总结出四大趋势及二级主题:人口学特征(学习者类型、课程开设机构)、研究方法(推论统计学、质性研究、二者结合)、研究主题表2 国外在线继续教育研究热点主题词汇总表高共被引或高中心性主题词汇总共被引频率551917171311109中心性0.10.080.180.140.210.280.150.12关键词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learning processlearning experiencelearning outcomes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instructional designeducation institutions年份20012013200420042006200520112010共被引频率98866665中心性0.10.270.150.180.180.130.120.1关键词previous research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e-learning systemqualitative datacollaborative learningcontrol groupsystematic reviewcontent knowledge年份20142011200820082006201120172009· ·51
ADULT EDUCATION成人教育学刊 2019.12(学习效果、倾向意向、教学设计、互动、比较、人口统计学、科技、职业发展)和理论框架(探究社区理论、交互影响距离理论、实践社区理论、质变学习理论),发现研究多聚焦高等教育、学生表现、教学效果比较等实践层面,对理论基础关注不足。学生动机、参与度和相关制度政策是新兴研究方向。2.学生学习类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研究一直是在线继续教育文献的热门方向,前者包括学习体验、合作学习、在线社区与学习互动,后者集中探讨满意度、持续使用与学习效果。艾伦团队 ⑩ 通过调查覆盖全美1000多所大学和2000多位成人学习者的调查研究,考察了用户对在线和混合学习方式的体验与看法。迪尔比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