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需要新的水利行业精神8篇新时代需要新的水利行业精神 0引言我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岳川教授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和乔治梅森大学的讲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中提到了几个关键词,其中第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需要新的水利行业精神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新时代需要新的水利行业精神
引言我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岳川 教授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和乔治梅森大学的讲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中提到了几个关键词, 其中第一个就是“水”。王岳川 教授指出:
“水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 水的哲学、水的精神’ 的集中体现。
了 解了 水文化, 就了解了中华文明的根本。”[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强调: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2]可以说, 水蕴含着古老的中华文化的精髓,体现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几千年来, 水以其独特的性情, 负载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在新的历史时期, 水利被党和国家提升到重要的战略位置。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中的水文化精神, 培育水利行业的核心价值观, 努力为人水和谐相处的现代治水目 标而奋斗, 是水利行业积极践行中共十八大精神的有效行动, 也是现代水文化研究者努力的方向。
本文试对水利行业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水文化的精神传承进行探讨, 以求教于各位方家。11.1水利行业核心价值观解析水利行业核心价值观的诞生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3]。
个人的价值观具有稳定性, 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 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 其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的。中共十八大报告从 3 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凝练概括, 即:
在国家理想层面,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在社会秩序层面, 倡导自 由、平等、公正、法治; 在个人行为规范层面,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结合水利行业实际,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4]。水利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基础性的行业, 应该用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心、熔铸行业的灵魂、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源泉呢?这是一代又一代水利人不懈探索的重大课题。近几十年来,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 从水利部部长讲话、水利政策出台、水利成就创造乃至媒体舆论宣传上, 我们可以约略看出 其端倪。
而近几年来, 特别是从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以来, 我们可以看出, 在新时期国家对水利工作的要求、人民群众对水利工作的需求影响下, 我国水利行业的核心价值观业已形成, 并日 益清晰, 其中心就是民生水利。1.2 水利行业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中国水文化研究专家、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李宗新在许多场合提出 :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除害兴利、造福民生、人水和谐、确保安全是水利行业的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 容。
其中, 除害兴利是天职, 造福民生是宗旨, 人水和谐是理想, 确保安全是目 标。
笔者赞同其观点, 并根据自 己的理解在此加以阐述。水利行业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水文化的精神传承徐新军(黄河 ·黄土 ·黄种人杂志社,河南 郑州450003)摘要:
水利行业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治水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主要内容是除害兴利、造福民生、人水和谐、确保安全。
中华水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水利精神,它是中国古代水利实践所孕育出来的宝贵精神成果,与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相伴而生。
它所化育出来的中华水文化充满历史的正能量。
水利行业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水文化精神内核的最好继承,水利行业核心价值观赋予中华水文化以时代精神。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水文化;水利行业;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核;水利精神;时代精神中图分类号:G112:TV2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86X(2013)03-0092-06收稿日期:2013-03-29作者简介:
徐新军(1970-), 男, 河南杞县人, 主任编辑, 常务副总编辑, 主要从事期刊出 版及水文化研究工作。第 25 卷 第 3 期2013 年 7 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Vol.25 No.3Jul.201392
1.2.1除害兴利除害兴利是水利行业的天职。
作为水利职工,走进水利行业的队伍,就要自觉地担负起除水害、兴水利的神圣职责。
司马迁在《史记· 河渠书》中说“甚哉, 水之利害也”[5]178,就是说水具有利与害的双重性,彼此之间又存在辩证的关系。
水不但能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富, 也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精神财富。
但是,水也给人类带来过深重的灾难。
《管子· 度地篇》中说:
“善为国者, 必先除其五害”, “五害之属, 水为最大”[6]。
这是对水“危害”特性的深刻论述。
水的危害性不仅表现为对人的生命财产的损害和威胁, 也表现为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但水的这种“利”与“害”都不是绝对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一定的条件”主要是指人们的思想认识和对事物“度”的把握。
充分认识“水利”、“水害”及其“辩证关系”, 目 的在于充分认识和尊重关于水的客观规律, 充分发挥水利职工的主观能动性, 更好地履行水利职工和水利行业除水害、兴水利的神圣职责, 最大限度地发挥水的有利性, 把水的危害性减小到最低限度。1.2.2造福民生造福民生是社会主义水利事业的宗旨。
在《尚书· 虞书· 益稷》中, 大禹向 舜帝描述的他为解除民众水患之苦而导流入海流、兴修农田水利及与益教民众射猎、 与后稷教民众播种粮食等艰辛奋斗历程[7]141, 充分说明大禹治水时“以民为本、注重民生”的指导思想, 同时也说明治水与民生的紧密联系。
这也是我们今天发展民生水利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前我们强调大力发展民生水利, 正是水利行业要履行造福民生宗旨的具体体现。
大力发展民生水利, 就要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
要把群众受益与否、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基本标准, 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水利发展新格局。1.2.3人水和谐人水和谐相处是水利行业职工的共同理想。
人与水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处理好这对矛盾的基本要求就是人水和谐。
人水和谐是中国 “天人合一”、“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在处理人与水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人水和谐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不让水危害人, 把除害兴利、造福民生作为水利事业的根本宗旨;同时也要求人们爱护水、善待水,不要伤害水, 把水视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最忠实的朋友。
把河流、湖泊及一切水资源生存的处所视为有生命、有活力的载体, 要用心地去珍惜水、保护水。
实现人与水的和谐相处是世世代代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也是当今水利行业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1.2.4确保安全确保安全是水利 行业职工努力 实 现的 目 标。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指出:
水利事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 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2]。
民以食为天。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离开水利事业的发展, 即使不发生洪涝灾害, 喝水吃饭也会成为问题, 经济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生态平衡也会遭到破坏, 国家安全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 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条件, 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2 中华水文化的精神内核——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以水利精神为内—水利精神核的中国 水文化亦是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者相伴而生。水利精神所化育的中华水文化充满历史的正能量。2.1中华水文化的精神内核———水利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相伴而生水利精神是水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堪称水文化的精神内核。
中华水文化的精神内核———水利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是相伴而生, 有时甚至是融为一体的。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 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 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 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8]。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 敢、自 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9]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都与水利精神有不解之缘。(1)团结统一。
作为大江大河流贯国土的东方古国, 中国的文明史从诞生之初就与水利结下了 不解之缘。
因为在这片土地上, 人们仅仅为了 生存就必须大规模地团结起来, 齐心协力地投入与江河既抗争又依存伟大实践中去, 从而形成典型的灌溉农业的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熔铸了我国独特的大一统、高稳固的社会机制和向 心趋同 、强烈求衡的民族心理, 并且在广义的文化中广泛地反映出来[10]。在这里, 中华民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水利精神[10]徐新军:
水利行业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水文化的精神传承93
与维护团结统一、反对分裂动乱的民族精神是相伴而生、水乳交融的。(2)
爱好和平。
水是生命之源, 也是和平的乳汁。
对于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华民族来说, 兴修水利是国家政权稳固、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因而水利精神与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优秀民族精神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
在历史上, 热爱水利、高度重视水利的中华民族深谙“水利”的内 涵, 兴利除害、以水利人, 因而一向以爱好和平著称。
中国是许多国际河流的发源地, 但是中国从不用 河流来威胁他国, 而许多国际河流、边界河流也成为友谊之河、睦邻之河。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 许多强盛的王朝大都具有厚往薄来、协和万邦、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的精神。
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与中华水文化的精—水利精神也是相伴而生、水乳交融的。
新神内核——中国成立后, 我国外交部长陈毅元帅曾 用 “我住江之头, 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 共饮一江水”的优美诗句赠缅甸友人, 颂扬中缅友谊, 广为流传。(3)勤劳勇敢。
水利是勤劳勇敢者的事业。
自 古以来, 在中华民族水利事业的发展史上, 不仅是普通劳动者, 而且包括高层领导人, 都要付出 艰辛的劳动、具有很大的勇 气。
这里可以中国古代治水的楷模大禹为例来说明。
大约在 4000 多年前, 我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 尧命鲧负责领导和组织治水工作。
鲧采取“水来土挡”(即“堙”, 堵塞)的策略治水,结果“九年而水不息, 功用不成”。
鲧治水失败后被杀。
作为其独子, 禹不避艰危, 以大无畏的勇气承继父业, 毅然担当起主持治水的大任。
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 改变了“堙”的办法, 对洪水进行疏导, 体现出高超的聪明才智。
为了治理洪水, 大禹置个人、家庭于不顾, 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 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
在治水的最艰辛岁月 里, 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 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 脚指甲 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 但他还在坚持苦干着、指挥着。
经过 13年的艰苦奋斗, 大禹耗尽心血与体力 , 终于完成了名垂青史的治水大业。
大禹治水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 敢的精神, 也是中华民族自 强不息精神的光辉范例, 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与中—水利精神相伴而生、水乳华水文化的精神内核——交融的典范。
大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因势利导的科学精神是水利精神的精华, 也是矗立在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4)
自 强不息。
江河之水奔流不息, 而自 古以来, 与江河治理休戚与共的中华水利事业也呈现出自 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从大禹治水开始, 在历代治水事业中, 中华民族常常表现出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前赴后继、坚持不懈的顽强进取精神。
在这方面, 西汉《瓠子歌》相关事迹具有典型意义。
史载公元前 132 年夏, 黄河在濮阳县瓠子口 决口 , 入瓠子河, 东南由巨野泽通于淮、泗, 梁、楚一带连年受灾。灾后, 汉武帝即调拨 10 万人筑堤治水。
不料, 水患猖獗, 塞而复坏, 以至前功尽弃。
公元前 109 年, 汉武帝亲自 率领人马, 到瓠子口堵塞决口, “沉白 马玉璧于河”[5]178, 亲自 祭祀。
命令群臣和从官都背负柴草, 上堤堵塞决口。
当地缺乏柴草, 汉武帝就下令把淇园(当时卫国故苑)的竹林全部砍完, 做成“楗”和“石菑”, 沉入河底, 填土筑坝。
经过顽强奋斗, 这次治水, 终于取得了胜利。
汉武帝现场即兴赋诗二首,即 《瓠子歌》。
第一首集中写黄河在瓠子口决河以后, 洪水造成的危害, 第二首主要写堵塞决口 的战斗场面。
《瓠子歌》气势磅礴、感情真挚、描写生动,成为有着浓郁水文化色彩的古代诗歌名篇。2.2 水利精神所化育的中华水文化充满历史的正能量在古代中国, 水利是国计民生的基本保障。
而大禹治水是中华民族大规模治水的水利事业的 开始, 也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11]。
如果没有大禹 治水的成功, 则“夏日 消溶, 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12]正是由于水利事业的坚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才有了 认识水、欣赏水的基本物质条件, 由 此而产生出绚丽多彩、仪态万方的水文化。
因此, 可以说, 中华水文化是与中华水利事业相伴而生的水利精神所化育出来的事业文化, 而水利精神所化育出 来的中华水文化充满了历史的正能量。
以下试举八例约略说明。(1)善利万物的奉献精神。
老子说“水, 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13]25。
“善利”就是奉献, “不争”就是无私, “故几于道”就是接近于“道”的境界。因此, “善利万物”是水精神中最...
篇二:新时代需要新的水利行业精神
中国水利事业中的文化精神—一新中国水文化精神研究之二尉天骄(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210 0 9 8 )摘要:水利实践是水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重要来源。
当代中国的水利实践, 不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同时也孕育和催生了新时代的文化精神。
这些精神主要包括:
群力治水的团结协作精神, 献身、 求实、 负责的当代水利行业精神, 人民群众主动创造历史的主人翁精神, 人文社会科学精神与工程技术思想的融合, 与国际接轨的开放意识和竞争精神。
这些文化精神与中华水文化传统有着内在联系, 但新时代的创新特色更为鲜明。关键词:
当代中国; 水利事业; 水文化; 精神中图分类号:
G 1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 1- 4 9 7 0 ( 20 0 9 )0 2- 0 0 0 1- 0 5治水从来不是纯技术的活动, 也不是仅仅体现为工程上的成果。
在新的社会制度推动下, 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水利实践, 在工程建设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同时也形成了社会主义时代的文化精神。
这些文化精神与中华水文化传统有着内在联系, 但时代的创新特色更为鲜明。
以下择其重要者略作论述。一、 全国一盘棋:
群力治水的团结协作精神在中国, 治水历来都不是个人行为, 而是集体行为甚至是国家行为。
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 大禹集合了各部落的力量获得治水的成功. 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和统一政权的建立。
历代以来, 水利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 与政治、 经济、 社会等多方面都密切联系着。
由于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以及有效管理这些工程和水资源的需要, 必须运用一定的权力来组织、 调动社会力量, 协调相应的关系。
如中国古代运河的开凿, 就是中央政权调动全国之力为之,工程完成后又对全国的政治、 经济、 文化产生了全面影响。
因此, 学术界有人认为, 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与治水分不开, 可以称之为“治水社会” 或“水利社会” …1。
社会修水利、 水利收益社会化是东方社会的特点。
也是中华水文化的传统。
马克思在探讨东方社会的独特道路时指出, 东方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 就是水利事业一直是国家的公共工程, 在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国家政治活动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亚洲的)气候和土地条件……使利用渠道和水利工程的人工灌溉设施成了东方农业的基础……节省用水和共同用水是基本的要求……所以就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
” 【2J2但是, 在旧的历史条件下, 政治割据的制度和社会结构对水事活动有着诸多制约。
实践中对治水的社会统一性形成很多干扰, 这也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事实。新中国建立后, 政通人和, 国运昌盛, 全社会洋溢着创造新生活的精神气概。
人民政府执政为民,依靠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优越性, 开展大规模改造自然的伟业。
政治统一带来水利事业的步调一致, 治水、 管水不仅是为了自身和本地区的安全和幸福, 也是为全国、 全社会谋幸福。
水利事业打破了地区和行业界限, 国家制定各条江河以及全国水利的统一规划, 为全面合理地开发水土资源和治理水患创造条件。
全国一盘棋的水利视野形成了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团结协作精神。
以治理淮河为例, 建国初期毛泽东就作了指示:
“河南、 皖北、 苏北, 三省共保, 三省一起动手。
” 【3J3 19 8 5年, 国务院治淮会议指出:
“小局服从大局, 大局照顾小局, 最终服从大局。
” 19 9 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 太湖的决定》 再次强调淮河流域人民要进一步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完成治理淮河的任务。
这些都是从全流域整体出发的治水思路。再如长江中游的治理, 20 世纪50 年代, 周恩来提出“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 的决策原则, 结束了历史上收稿日期:
加09 ・∞一12基金项目:
水利部20 呕年发展与改革重大研究课题( D R cW x ( 20 ∞)0 6 )作者简介:
尉天骄( 19盼一), 男, 安徽砀山人, 教授, 硕士, 从事传播学与水文化研究。・1・ 万方数据
长期的“舍南救北” 的争论, 成为建设荆江分洪工程和治理长江的指导思想。
19 9 0 年, 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开发, 覆盖12个省、 市、 自治区共18 0 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在全世界是少见的。
由于全国一盘棋的指导思想。
当代水利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个时期,都集中一定力量, 完成一批治理江河的骨干工程。
尤其是在跨地区、 跨省份的水利工程中, 统一的规划、 部署和协调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从而大大促进了当代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19 9 8 年, 我国长江流域、 松花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 在抵御特大洪水中, 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亲临前线指挥; 人民军队参加抗洪抢险, 不怕困难, 不怕牺牲; 军民- - L ,, 团结奋战; 海内外炎黄子孙同心同德, 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谱写了新中国抗洪史上的辉煌篇章, 取得了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 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不怕困难、 顽强拼搏, 坚韧不拔、 敢于胜利” 的豪迈气魄。9 8 抗洪的胜利, 是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体现, 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集中体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时代新的精神风貌。在全国一盘棋的精神指导下, 人民群众在治水工程中也充分表现出识大体、 顾大局的团结协作精神。从新安江水电站、 丹江口水库、 引滦入津工程到三峡水利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 每一次都涉及土地的占用和大量居民的动迁。
特别是三峡移民, 规模大, 时间长, 移民数量多, 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国家的人口, 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这样大规模的移民, 不仅在封建时代难以设想, 在资本主义社会也难以顺利进行。党和政府对广大群众进行“一户迁移万户安” 、 “舍小家, 为大家” 的教育。
三峡移民从国家利益出发, 积极支持国家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形成了新时代的三峡移民精神, 其主要内涵是:
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 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 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 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
三峡移民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的升华, 也是中华民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的又一宝贵精神财富【4 J。群力治水是中国水利史的传统, 但以往时代的群力治水、 “水利均沾” 大多着眼于小区域、 小范围, 当代中国水利事业真正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的宏大视野, 在宏观规划和整体布局方面追求全国人民的互利共赢,为中华水文化优秀遗产增加了新的文化精神。二、 献身、 求实、 负责:
继承大禹传统的当代水利行业精神“水文化” 与“水利文化” 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而以除害兴利为主要内容的水利事业对社会进步和・2 ・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因而当代水利精神理所当然地属于水文化的重要内容。大禹是中国水利人的先驱。
大禹治水13年终获成功, 不仅以水利工程造福社会, 而且直接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
在华夏文明史上, 大禹被尊为“民族之魂” 、 。
万众师表” , 不仅是因其治水取得了成功,更重要的是其精神文化的深远影响。
大禹时代的水利工程实体今已不复存在, 但大禹在治水实践中形成的大禹精神, 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其主要内涵是:
将治水与部落整体利益结合起来的民族精神, 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
大禹精神是水利人的楷模, 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大禹精神在当代中国水利事业中得到了传承。新中国波澜壮阔的水利实践凝聚成了新时代的水利精神, 温家宝总理将其概括为“献身、 求实、 负责” 。献身指的是当代水利人艰苦奋斗、 吃苦耐劳、 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在3个方面体现得最明显:
其一是历史的延续。
水利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活动, 工程环境主要是在露天的自然状态下进行, 几千年以来, 水利一直属于艰苦行业。
其二是历史遗留的包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面对的是旧中国漫长历史留下的水事凋敝局面。
特别是近代1( 30多年来天灾人祸积累下来的严峻的水问题:
水势紊乱, 旱涝灾害频仍。
因此, 治理江河湖海的任务具有空前的艰巨性。
其三是社会发展赋予水利人新的时代重任。
当代水利工作的服务对象不断拓展。
从20 世纪50 年代直到“文革” 结束。
水利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是尽人皆知的名言。
从8 0 年代起,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受到全社会重视。
随着现代化事业的推进,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加快, 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水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 更关系到工业布局、 城市发展、 交通运输、 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 水利工作具有服务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
19 9 9 年,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概括了当代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十条方针):
其中第一条就是, “坚持把兴修水利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 。
把水利事业提升到“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命脉” 的高度。
水利人肩负的使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更加重大, 长期以来, 当代大禹们就是在艰苦条件下以充满热情的劳动创造了新中国水利事业的辉煌成绩, 取得了超过历史上水利建设成就总和的伟大业绩。求实:
现代水利的基石是现代科学技术。
当代中 万方数据
国水利人在科学精神指导下, 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规律, 努力掌握科学规律, 追求创造, 快速提升了中国水利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当代水利建设中, 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建成了令世界瞩目的大型水利工程, 如三峡工程、 小浪底工程等, 科技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为当代水利事业树立了时代丰碑。
特别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求实、 创新成为2l世纪的水利人更加自觉的精神追求。
求实特别体现在对于治水规律的深入认识上。
陆游在《禹庙赋》 中特别赞扬大禹治水的高超智慧在于不是“以己治水” , 而是“以水治水” 。
“以己治水” 即简单地用人力与水对抗, “以水治水” 是在顺应水的自然规律基础上实现人水和谐。
当代水利事业在人水和谐问题上也经过了一个发展历程。
9 0 年代之前, 治水实践中较多地强调“战胜( 洪水、 旱涝灾害)” 。
进入9 0 年代, 水利人越来越重视人与水的和谐相处( 详见后文关于“灾害双重性理论” 的阐述),“人水和谐” 是2l世纪治水、 管水的新理念。
水利部原部长汪恕诚在谈到水利工作新思路时说:
“( 水利工作)整个都在发生变化, 原来特别注意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现在特别注意水的开发和保护; 以前注意的是水对人的伤害, 现在要注意人对水的伤害。
~治水思路从人定胜天。
转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这么多年来, 就在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一直在深化各种理念的转变。
” 【5】
确立和贯彻新的治水理念的过程, 也就是科学求实精神不断深化的过程。负责:
在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化的治水活动中,当代中国水利人特别具有时代责任感、 历史使命感。治水要治本, 管水要管长远, 不仅要对现实的实践负责。
更要对历史、 对子孙后代负责。
黄河三门峡工程的改造, 是对人民负责、 对历史负责的实例。
三峡工程这样为全世界瞩目的宏伟工程, 论证时间之长, 程序之严密, 决策之慎重, 在中国水利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其基本出发点就是为了保证伟大工程能够长久造福于国家和人民。“献身、 求实、 负责” 。
为中华传统水文化增添了新的精神内容。
在改革开放以来与国际接轨的合作和竞争中, 当代水利人也是凭着这种精神, 在全世界树立了大禹后人的光辉形象。三、 人民群众发挥力量和智慧:主动创造历史的主人翁精神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力军, 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也是如此, 历史上就出现过诸如郭大昌、 王同春等平民治水英雄。
但是就总体而言, 在旧时代的水利史中, 人民群众创造精神被压抑, 智慧不能充分发挥。
新中国建立以后。
全面开展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广泛发动群众,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 成为当代中国水利的又一特色。
当代水利是全国一盘棋的格局, 但并不意味着全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都是国家投资兴建。
很多农村水利事业,就是依靠社会主义公有制体制下劳动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建成的。
从20 世纪50 年代起全国开展的农田水利建设, 6 0 年代在华北农村建成的50 万眼机井,利用当地条件建设农村小水电, 陕西水利建设中的“南塘北窖关中井” 等等, 都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民群众发挥极大积极性,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业绩。红旗渠的建成是新中国水利史上的光辉典范。红旗渠修建于20 世纪6 0 年代初期, 当时国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
红旗渠的建设者们不等、 不靠、 不要, 依靠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 发挥自己的力量和聪明才智, 在艰难、 危险的条件下苦干10 年, 在崇山峻岭之间建成了举世罕见的“人造天河” , 改变了当地的贫困面貌。
在红旗渠10 年建设总投资中, 国家投资不到15%, 地方( 县社队)投资超过8 5%。
在地方投资中, 自筹现金和物料折款将近占到三分之一L 6J。这是当代中国水利史上的独特现象, 充分展示了人民群众勇于创造历史的主人翁精神。
建设者们既满怀雄心壮志, 又尊重科学, 具有追求创造的智慧和才干。
他们不仅创造了当代水利史上的奇迹, 而且在建造红旗渠过程中焕发了创造新生活的雄心, 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红旗渠精神——“为了人民, 依靠人民; 敢想敢干, 实事求是;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 红旗渠体现的文化精神不限于河南林州一地, 也不限于以往的那个时代, 它已经积淀为民族文化传统。
党和国家领导人将红旗渠精神概括为“中华魂, 民族魂” , 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四、 将社会科学思想运用于水利建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英国学者C ・P ・斯诺在《两种文化》 一书中把“文化” 划分为“科学文化” 、 “文学文化” , 后者就是我们常说...
篇三:新时代需要新的水利行业精神
中的新时代水利精神**)自古以来,水域沿岸就孕育着古老的文明,滋养着一代一代生命的延续。人类与水是不可分割的两相,人类也在与水不断融合的过程中,领悟到了水的精神。
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就对水文化提出了至高的阐释,“水处柔弱,柔能克刚;水处流动,流水不腐;水处卑下,善于迂回,知迂回则无损;水善于忍让,善于融通,善于渗透,在一派柔弱之中,得以流畅,充满活力,这才是具备了真正的力量。”这种精神,激荡在历史的长河中,培育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水利精神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指引下的生动实践中,催生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水利精神品质。五千年精神传承、新时代实践创新,彰显了水利人“忠诚、干净、担当”的可贵品质,厚植了水利行业“科学、求实、创新”的价值取向。
作为一名新时代,基层水利一线工作人员,如何将新时代水利精神品质真正融入自己心中,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我认为这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认知,不断求索的过程。在我心中的水利精神应具备以下几点。
要忠诚于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水利事业关系国计民生,虽然在基层工作,每天面对的都是繁杂的琐事,但是,每一件事都是党和人民的重托,要以全心全意的态度去面对,杜绝得过且过。真正承担起新时代水利事业的光荣使命。
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从古至今,人类就一直在与治水打交道,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治水的科学性也在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治水的科学化与现代化水平,我们要坚持学习先进的治学理念与知识,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
要坚持创新求实的治水理念。创新与求实是一种内在的辩证关系,创新是发
展的源泉,而求实则是踏实发展的根基,在新时代,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但也不能脱离实际。从实践中创新,再将创新融入实践,是保持水利事业良性发展的根本。最终走出一条有中国特别的水利发展道路。
每一位选择水利事业的青年,都要不断领悟新时代水利精神的实质,并将水利精神在自己心中开花结果,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四:新时代需要新的水利行业精神
2021年第4期·总第668期2021 年 3 月 1 日,我国首部流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进入全面有法可依新阶段。湖北依江发展、因江而兴,依法保护好长江母亲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湖北水利系统将深入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全面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当好“河湖代言人”,维护好长江中游段、大江大河、千湖万库碧波荡漾、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为美丽湖北、富强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学原文悟原理,将十六字治水方针切实贯穿于依法治江全过程2014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在水利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部署下,我们深入学习践行这一方针,全面推进包括长江中游段在内的江河湖库生态治理,有效地扭转了管理和保护不力的局面。2016 年 1 月、2018 年 4 月和 2020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重庆、武汉、南京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深刻阐述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内涵,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推进长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推进千湖治理、保护长江生态提供了强大动力。在总书记亲自推动下,长江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党中央关于长江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依法治江的行为准则,为我们贯彻治水方针、践行水利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法律武器。我们首先要以贯彻长江保护法为契机,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相关内容,将贯彻十六字治水方针与长江保护法、践行新时代水利精神有机统一起来,深刻领会开发与保护、保护与治理以及水在生命共同体、促进区域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科学判断治江治湖新形势,牢牢把握治水兴水新机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水环境保障、水资源支撑和水生态福利。二、守底线画蓝图,科学谋划湖北江河湖库的依法治理工程体系“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水利行业全面践行水利精神、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的决战决胜阶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后重振之大战局、全国争先之大格局,湖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补齐发展短板一方面面临不少挑战,另一方面又迎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纵横交错的江河、星罗棋布的湖泊水库和丰沛的水资源,都是湖北追求高质量发展、抢抓大战略机遇的重要优势、重要资本。从发展大局出发,提高站位科学规划,为湖北发展守住水安全底线、绘就水开发蓝图,是践行水利精神、贯彻长江保护法的重要前提、重要基础工作。我们将以保障生态安全和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需求为目标,按照“重保护、促修复”的思路,坚持节约与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与治理修复相结合,精心规划,科学设计,切实加强河湖生态空间管控和源头治理,持续推进重点河湖生态修省情与战略S H E N G Q I N G Y U Z H A N L U E践行新时代水利精神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高红民32 2021年第4期·总第668期复和重点区域水土保持,建立健全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长效管理机制,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构筑河湖生命健康保障线,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加强水资源利用效率,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将着重针对水利基础设施互连互通程度不够,天然河湖水系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认真制定《湖北省“幸福河湖”现代水网规划》,提高水利智慧化水平,建设更具韧性、更可感知、更为安全的智慧化水网,努力实现城乡用水得到高标准保障、水旱灾害总体可控、水生态系统健康持续目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共服务的需求。三、补短板强优势,担当有为助力湖北发展依江而强因水而盛高速发展转入高质量发展,对区域协调发展、特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中央要求,湖北省将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汉江生态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水资源作为实现协调发展的基本要素、湖北特色发展的重要资本,其建设尤其需要融入大局担当有为。今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要求要以建设水灾害防控、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功能一体化的国家水网为核心,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提标准,加快完善系统完备、科学合理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我们将从助力湖北战略、定位全国水利出发,为建设湖北“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提供强有力的水网体系,努力通过湖北水网建设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实现空间均衡。将全面实施《湖北省水利补短板强功能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强“江河湖库”系统整治和水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建设;认真实施《湖北省水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涉水法规条例,实施大中型水库生态流量泄放,坚持保护优先,加强水资源、水利工程和水域管护,用坚实有力作为维护河湖健康美丽。四、活机制增合力,务实创新探索依法保护长江新举措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说不要大的发展,而是首先要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能搞破坏性开发,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科学保护、合理开发,法是重要依据,也是重要标准。我们探索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划定红线和蓝线;红线内保护为主,原则上不开发;红线和蓝线之间范围以保护为主,在保护中开发;蓝线以外范围以开发为主,在开发中保护。我们还将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在长江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以深入推进河湖长制为契机,以完善河湖长制目标责任考核办法为抓手,以强力推进打好碧水保卫战等主题行动为方式,认真落实水资源管理、水灾害防御、水生态修复等工作责任。组织实施取用水总量控制和消耗强度控制管理制度,加强对高耗水行业、重点用水单位的用水定额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备用应急水源建设,严控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严控河湖岸线开发建设。将通过强化水行政执法,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河湖水域、违法占用河湖岸线、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加强协同执法、联合执法,以强有力的水政执法维护良好水事秩序。将提请省政府依据长江保护法建立长江流域协调机制下的分部门管理体制,在主动牵头、担当有为的基础上,探索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共享长江保护信息,推进区域协同立法和联合执法,强化监管协作,推动强化湖北长江保护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有效性,形成强大合力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者系湖北省水利厅水库处处长)责任编辑/周吟吟S H E N G Q I N G Y U Z H A N L U E省情与战略
篇五:新时代需要新的水利行业精神
月1日零点,雄安新区白洋淀引黄泵站3台水泵陆续启用,以15m 3 /s的流量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引来的黄河水输向淀区,预计2月底前完成约3500万m 3 输水任务。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将以《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2035年)》制定的要求为目标建立常态化补水机制,于每年11月到次年2月向白洋淀实施冬季补水,通过白洋淀引黄泵站入淀补水量可达1.1亿m 3 ,为白洋淀生态补水提供重要稳定水源。视窗雄安新区白洋淀引黄泵站启用2019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审定通过 新时代水利精神表述语发布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2月13日,《水利部关于印发新时代水利精神的通知》明确新时代水利精神表述语为“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要求全国水利系统结合本单位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新时代水利精神表述语: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新时代水利精神内涵诠释:在中华民族悠久治水史中,孕育了大禹精神、都江堰精神、红旗渠精神、九八抗洪精神等优秀治水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指引下的生动实践中,催生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水利精神品质。五千年精神传承、新时代实践创新,彰显了水利人“忠诚、干净、担当”的可贵品质,厚植了水利行业“科学、求实、创新”的价值取向。在治水矛盾发生深刻变化、治水思路需要相应调整转变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为不断把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提供精神支撑。新时代水利精神在做人层面倡导“忠诚、干净、担当”。忠诚——水利人的政治品格。水利关系国计民生。在新时代,倡导水利人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水利事业,胸怀天下、情系民生,致力于人民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美好生活向往,承担起新时代水利事业的光荣使命。干净——水利人的道德底线。上善若水。在新时代,倡导水利人追求至清的品质,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不逾越党纪国法底线,始终保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形象。担当——水利人的职责所系。水利是艰苦行业,坚守与担当是水利人特有的品质。在新时代,倡导水利人积极投身水利改革发展主战场,立足本职岗位,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新时代水利精神在做事层面倡导“科学、求实、创新”。科学——水利事业发展的本质特征。水利是一门古老的科学,治水要有科学的态度。在新时代,倡导水利工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不断提高水利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求实——水利事业发展的作风要求。水利事业不是空谈出来的,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在新时代,倡导水利工作求水利实际之真、务破解难题之实,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把水利事业推向前进。创新——水利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水利实践无止境,水利创新无止境。在新时代,倡导水利工作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全面推进理念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统筹解决好水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的问题,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关
注
篇六:新时代需要新的水利行业精神
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水利行业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水利行业精神3 月4 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 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是非标准鲜明, 价值导向明确,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代时代精神的结合, 体现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时代性、 实践性和针对性
这一重要论述从整体上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 什么是应该弘扬的真善美, 什么是应该摒弃的假恶丑, 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倡导什么、 抵制什么, 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我们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才能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因此,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 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时代要求, 为我们树立了看得见、 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对于明确当前社会思想领域内的是非、 善恶、 美丑界限,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培养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我们水管单位是水利服务农业的窗口, 在长期的水利工作中, 我们水利人培育了“献身、 负责、 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
水利行业精神是领导、 团结、 带动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发展水利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前, 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由于经济成分、 组织形式、就业方式、 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一系列思想认识问题, 这些思想认识问题也会通过各种途径、 各种方式渗透和影响水利职工。
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引导和妥善解决, 就会影响水利职工的积极性, 就会妨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妨碍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大局。
弘扬水利行业精神是在水利行业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献身、 负责、 求实”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培育起来的水利行业精神, 既具有水利特色, 又带有时代特征,是水利行业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 是做好水利工作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弘扬水利行业精神提供了智力支持。
当前, 认真贯彻这一论述,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 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献身、 负责、 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结合起来,在提升水利职工知荣辱、 明是非、 辩美丑的能力中进一步发扬光大水利行业精神。
一、 加强学习, 大力弘扬水利精神
如何在工作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 充实, “活到老, 学到老”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们要在学习中掌握分清是非的本领,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
与工作实际牢牢结合在一起, 反复接受时间的考验, 接受实践的检验。
在实际工作中, 理论学习、 业务学习一样都不能放松。
崇高的理念、 坚实的理论是提高自身修养的基础, 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前提, 是升华自身境界的保证。
有句话说得好:
思想境界有多高, 眼光就有多远, 工作就有多实。
这充分说明了正确的荣辱观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业务方面, 必须通过向书本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等方式不断锻炼、 提高。
如果没有过硬的业务技能, 也就做不到工作好、 服务好。
因此,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 才能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要引导职工自觉学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思想, 在强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全面总结自己思想、 工作和作风方面的情况, 时刻将我们的言行举止置于社会主义荣辱观中, 胸怀全局, 心系群众, 奋发进取, 开拓创新。
要树立明荣知耻人人有责的思想, 将国家的荣誉看成是自己的荣誉, 把国家的事当作是自己的事。
这反映在工作上就是要把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的工作做好做细; 反映在生活上就是要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坚持勤俭持家, 坚决抵制有损国家利益的思想言论和实际行为。
二、 领导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力弘扬水利精神
领导干部不仅要抓好教育的组织领导, 自己还要身体力行, 带头学习和实践。
领导干部通过认真学习党章、 自觉遵守党章, 牢固树立“八个为荣、 八个为耻”的荣辱观, 不断增强学习贯彻党章、 永葆党员先进性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思想上做到与时俱进, 在行动上做到勤政为民, 在工作上做到开拓创新, 为广大干部做出榜样。
领导干部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要有一种“如履薄冰”、 “诚惶诚恐”的敬本文章共 2 页, 当前在第 1 页[1][2]下一页本文章共 2 页,当前在第 2 页上一页[1][2]畏之心, 牢记“勤能补拙”的古训, 以勤勉的工作作风和高度敬业的工作态度干好本职工作。
领导干部要在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 必须起表率和引导作用,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学习先进、 带头实践。
要积极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 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 在实践中逐步积累, 在常抓不懈中扎实推进, 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并转化为推动水利发展的巨大物质力
量。
三、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大力弘扬水利精神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终目的, 就是要把荣辱观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 要把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日常工作生活结合起来,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身边事情做起、从一件事一件事做起。
水利职工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履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践行“八荣八耻”要求, 着力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做表率, 改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 促进行业作风的转变, 弘扬“献身、 负责、 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 在灌区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
四、 建立健全有关制度, 大力弘扬水利精神
思想教育不是万能的, 离开必要的制度约束, 思想教育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也需要通过思想教育和有效的制度约束来实现。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调动他们积极性、 主动性的政策、 制度、 机制, 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各种制度之中, 充分发挥具体政策的导向作用, 发挥规章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 发挥法律法
规的保障作用,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和规范职工的言行, 大力弘扬和培育水利行业精神,激发水利职工的热情和干劲, 凝聚水利职工的精神和力量, 为可持续发展水利增添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五、 调整心态, 摆正位置, 大力弘扬水利精神
水管单位是服务农业, 服务农民的。
在新的形式下, 市场经济体制给职工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 就业方式、 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特别是水利行业工作艰苦, 基层单位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在福利、 待遇等方面与有的部门相比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距, 但我们要切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应以服务农民、 服务农村为荣。
若真正因为我们的努力而使农业发展, 农村繁荣, 百万农民日渐富裕, 这才真正体现出我们工作的价值, 才体现了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信仰, 我们也应该为此而自豪。
六、 强化换位思考的服务意识, 大力弘扬水利精神
人是社会中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协作, 构成了这纷繁的物质社会。
受一些外来思想的影响, 我们在主张个性的同时却忽视了人的共性, 多了些自负, 少了些宽容。
每一个人, 既然能在世上生存, 那就有他的长处, 没有谁十全十美, 当然也就不应该有鄙视。
有人说吃得小亏, 才得到大福, 这句话不无道理, 任何力量都只有在此消彼长下才能融合, 人也一样, 只有在互相谦让中才能得到交流。
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农民, 在农民面前, 我们比他们有学问, 比他们有权利, 比他们富裕,但我们不比他们高明。
因此, 对待每一位农民, 我们都应该像对待每一位亲人, 思他们所思,想他们所想, 站在他们的角度用心去做他们的事情, 真正把“以服务人民为荣”落实到工作当中。
七、 深化先进典型示范教育, 大力弘扬水利精神
深入开展向汪洋湖等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 深化先进典型示范教育, 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的水利职工。
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是新形式下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 是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途径, 水利系统要通过深化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带动和引导广大水利职工学习先进, 争创先进, 力争上游, 创造工作业绩。
要及时发现、 总结在水利改革与发作中涌现除了的先进典型。
学习宣传先进要不断改进方法, 提高质量, 争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使先进典型可亲、 可信、 可敬、 可学, 树得起、立得住、 叫得响、 传得开、 留得下, 一个学习、 崇尚、 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在水利系统逐步形成, “献身、 负责、 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得到弘扬和光大, 在全社会树立起水利行业与时俱进、 服务人民、 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
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把“八荣八耻”的要求与“献身、 负责、 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结合起来。
自觉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 把热爱祖国、 服务人民的热情, 体现到做好本职工作中; 把崇尚科学、 勤奋劳动的干劲, 体现到推进全局的改革发展中; 把团结互助、 艰苦奋斗的内容, 体现到加强作风建设中, 立足本职岗位, 扎实服务灌区。
通过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激发水利职工的热情和干劲, 凝聚水利职工的精神和力量。
振奋精神抓住水利发展、解放思想加速水利发展、 突出重点推动水利发展、 开拓创新促进水利发展、 树立形象服务水利发展, 形成合力谋划水利发展、 把握全局维护水利发展、 狠抓落实确保水利发展, 为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 保证和服务。
坚定理想信念, 弘扬行业精神, 勤奋学习工作, 保持清正廉洁, 不断推进现代水利的发展, 以可持续发展水利支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章共 2 页, 当前在第 2 页上一页[1][2]
篇七:新时代需要新的水利行业精神
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开展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贯穿在生活的各方面,要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2019 年 2 月, 《水利部关于印发新时代水利精神的通知》明确:新时代水利精神表述语为“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1] 它是水利人在长期治水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集体人格和精神品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水利精神不仅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水利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价值准则高度契合。1 水利精神的理论渊源: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结,水利精神是建立在中华水文化之上的深厚积淀和高度凝结,二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思想传统,在历史维度上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1)求知奋进,追寻文明文明是人类不懈求知、盈科而进的重要标志。《论语·雍也》中提到:知者乐水。孟子在《孔子登东山章》中提到: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意思是说:流水有规律,循序渐进,逐步通达。水在天地间化润万物、无所不至,国家就是靠它而成长。《荀子·宥坐》里记载道:水,浅者流行,深者不测。其赴百仞之谷不疑。水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动,不断寻求真理,毫不迟疑奔赴万丈深渊。《孟子·离娄下》里说道:“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即泉水从源头滚滚而出,日夜不停,它们一定是先注满低洼和沟壑,然后再继续向前,直到最后终于流入大海。在此,孟子表达了有源之水有不舍昼夜、盈科而进的特点,比喻君子锲而不舍地增长才干。2)善利包容,崇尚和谐老子言:水能赐予万物以利益,而从不与万物争利益;别物争着处上,水却甘居卑下。水的这种“不争”、处“下”的崇高品德,深得老子的推崇,他向人们提出了效摘 要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结晶袁承载着全体人民的价值标准和追求遥 水利精神是人民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形成的行业品质和集体人格袁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遥 新时代水利精神的理论渊源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属性袁水利精神的行业品质引领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袁水利精神的价值取向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表征遥新时代水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价值准则具有高度契合性遥关键词院 新时代曰 水利精神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曰 诠释刘 洁渊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袁湖南 长沙 410131冤收稿日期院2019-11-06作者简介院刘洁渊1987-冤袁女袁湖南郴州人袁硕士袁研究方向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袁E-mail院271964410@qq.com遥《湖南水利水电》2020 年第 1 期建 设 与 管 理99刘 洁 // 新时代水利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法水谦卑、宽容、无争的为人处世哲学,这是水精神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念。《谏逐客书》中提到: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管子在《水地》中说道:
“万物莫不尽其几,反其常者,水之内度适也。”这些阐释了水具有海纳百川、包容万物的胸怀。水利行业倡导“人水和谐”。人水和谐是中国“天人合一”、 “天人和德”的哲学思想在处理人水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寓意要处理好人与水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理想追求。3)水平廉洁,重视公正平之如水的公正精神。常言道“一碗水端平”,即处事应该公平、公道、公正。“水平”象征着公平、公道、正义。庄子悟到:
“水静犹明”。意思为人们保持人性安静,才能以一种不偏不倚、公正无私的心态认识和对待事物。否则,就会被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所困扰,失去晶莹剔透之心灵。《汉书·郑崇传》中提到:
“臣心如水”。即郑崇两次劝阻汉哀帝不要无故封爵。汉衰帝道:
“尔前车水马龙,何为?”郑崇答道:
“臣门庭若市,而心净澈”。即使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而心仍清澈廉洁。2 水利精神的行业品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忠诚、干净、担当”是水利人的行业品质和精神倡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延续和升华。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的行业品质,以水利实践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1)赤诚忠心,突显爱国情怀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水利事业是水利人的使命要求和职责所在。“兴水利、除水害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水兴则国兴、水兴则民兴、水兴则百业兴。”[2] 发展水利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存发展和身体健康的根本和基石。以民为本,发展水利事业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长江时强调:水利事业发展事关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一定要实施好发展战略,守护好一江碧水,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首先,忠于祖国。新时代赋予水利精神新的内涵,水利人立足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其次,忠于人民。2019 年,洞庭之子余元君同志用生命履行了“守护一湖清水”的诺言。他恪尽职守、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他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立足岗位,以为群众办实事、办难事、办好事来诠释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再次,忠于水利事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艳,她为新疆水利科研事业已顽强拼搏了 27 个春秋,用勤奋务实,真诚奉献,不懈追求及精湛的业务能力把自己的理想、信念、智慧和汗水,全部倾洒在了水利科研事业上。2)干净至清,塑造守法形象《道德经》第八章记载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此处的“上善”意为善的至高境界。老子把水滋润万物、与世无争的品性当作理想人格的化身,以至于后人把水作为三官(天官、地官、水管)之一的神,推崇祭拜。老子将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品行标榜自己,并且用冰清玉洁、冰魂雪魄等赞美人的高尚品德。新时代,水利人在继承先贤德行的基础上,应该追求至清的品质,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廉洁,维护好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良好形象,坚守党纪国法底线,自觉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3)立足担当,阐释敬业品质新时代水利精神倡导水利人积极投身水利改革事业,以一种认真、严肃、谨慎的工作态度,致力于水利事业,造福于民。《荀子·王制》记:
“修堤渠,通渠浍,行水涝,安水藏,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司空之事也。”担当品质是敬业的需要和内在要求,影响水利人的思想动机和行为选择,反映了水利人的个人理想和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新时代,水利行业塑造了许多劳动模范,形成了“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水利品质。立足岗位是事业进步的起点,也是人生成就的基石。扎根于水利事业的大舞台,将工作融入到具体的生活中,将水利人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水利事业发展中,以青春的汗水铸就水利事业的辉煌。爱岗敬业,就是立足岗位,埋头苦干,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水利实践中,以工作目标为契机,以锲而不舍的毅力咬住目标持续发力,对已经明确的目标任务,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细抓实抓到位。在矛盾面前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以遇河架桥的精神迎难而上,敢于作为、敢担责任,保持水利人的担当本色。3 水利精神的价值取向: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表征以“科学、求实、创新”为价值取向的水利精神,展现了水利事业的本质特征、作风要求和动力源泉。水利行业科学的态度、求实的举措、创新的战略,是对社会主义100
强化、细化内部管理,要在“新”、 “精”、 “实”等几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新”,就是创新思维,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工程质量和计量设备设施装备水平。使之达到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利用新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改进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在内部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奖罚机制。“精”,就是精细、精准。做到精细化管理、精准计量、精准补贴、精准施策、精打细算节省供水成本,为推行奖补办法提供更多空间。实施精细化管理,细化目标与任务,争取并落实国家有关精准补贴水管单位供水成本等政策。
“实”,就是突出实效、讲求实效,压实各方责任,同时也要压缩供水成本变化空间,压实水费计收责任,真正做到管理上的高质量和高效益,实现管理全面达标。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表征。1)科学合理,推动水利发展水利是一门科学,治水需要坚持科学合理的态度。在治水思路调整转变的形势下,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生态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治水要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首先,治水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快水利事业的发展,要坚持追求真理、直面缺点、纠正错误;就要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讲究实效,要坚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发展。当前水利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水利人要以水利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在继承传统治水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坚持现代治水、资源治水的方式方法。其次,治水要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态度。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结果“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水利人要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在整治水利,疏通江河过程中,要立足于水利江河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式方法。再次,水利事业的发展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要顺应客观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提高治水的科学化水平。2)求真务实,遵循实事求是水利事业的发展,需要水利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荀子·修身》中记载道: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汉书·董仲舒传》云: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申鉴·俗嫌》亦云:
“名必有实,事必有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各级党员干部谋事要实、做人要实。首先,水利人要坚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是水利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千百年来,中华水利事业所取得的效益和成就都是水利人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干出来的。水利人坚持干事实、谋划实、推进实、作风实、任务实,责任实、制度实、执行实、监督实。行而必坚,坚而必实,认真、较真、求真,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以水利实际之真、务破解难题之实,发扬脚踏实地的作风。其次,水利人要真抓实干。只有参与、实干、拼搏的人才会有收获。水利人在水利实践中,绵绵发力,抓细抓实,稳扎稳打,坚持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干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做群众所喜、办群众所需,做群众满意之事,以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的行动和理念,推动水利事业不断发展。3)创新发展,实现国家富强坚持创新发展战略,激发水利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新的历史时期,要求在水利工作中要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机制体制,创新水利举措,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首先,树立水利创新发展理念。水利工作者在水利工作的实践中要树立水利事业创新发展理念,顺应新时代水利发展要求,破解水利发展难题、增强水利发展动力。以新时代、新理念、新担当为契机,围绕水利事业工作,以打造创新型水利模式为目标,以新思想武装头脑,解放思想,扎实工作,担当作为,奋力推动新时代水利事业的持续全面发展。其次,创新机制体制。新时代水利精神要求在推进水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体制机制,决好水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再次,创新水利举措。增强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努力从自身实际出发,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自加压力,自主创新。用现代技术成果改造、装备水利事业,不断加大科技含量,通过实施科学管理,全面提高水利行业现代化水平,助力实现国家的富强。参考文献院[1] 水利部. 水利部关于印发新时代水利精神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2/18/content_5366524.htm.[2] 张金堂. 学习时代楷模 弘扬水利精神 推动水文发展再上新台阶[J].河北水利袁2016渊10冤院22.刘 洁 // 新时代水利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渊上接第 98 页冤101
篇八:新时代需要新的水利行业精神
管水治水爱民为民富民 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新时代水利精神 ——元氏县水利局“争创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 十佳集体事迹材料
水利工作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元氏县水利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冶水思路,坚持实干兴水、科学管水、依法治水,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新时代水利精神,将“民生水利为人民”服务理念贯穿治水工作始终,全系统干部职工苦干实干、奉献进取,赢得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届的一致赞誉。
一、信念坚定,忠党爱民,全系统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 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要时时刻刻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2019 年以来,元氏县水利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建设诚信元氏”解放思想大讨论等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原著、悟原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大力提升个人思想认识和政治素质水平。工作中,广大干部职工立足水利实际,坚定理想信念,大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无私
奉献的为民情怀,诠释了水利人忠党爱民的政治品格。
二、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全系统党员干部情系人民勇担当 “担当”是水利人的职责所系,“科学”、“求实”、“创新”是水利事业发展的本质特征、作风要求和动力源泉。近年来,该县水利局坚持从实际出发,创新工作理念,大树务实之风,主动担当作为,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民生水利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2019 年以来,该局积极争取水利建设资金近 3 亿元,河道综合治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八一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小流域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村生活水源置换、移民后期扶持等一大批利民、惠民工程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作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县,该局在没有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先行先试,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依托,成功探索出在全县乃至全国具有“易复制、可推广”意义的农业水价改革“四大模式”;为推广改革经验,在纸屯村成立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元氏县服务中心,构建起了一个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工程维护技术服务、水权回购和交易、宣传培训和经验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全县平原区155个村、36.6万亩耕地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全面推开。由于成效显著,元氏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经验得到了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全省和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场观摩会先后在元氏县召开,辽宁、黑龙江等相关部门组织考察团到该县观摩学习,国家和省市媒体对该县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与此同时,该局贯彻落实新时期治水思路,通过制定实施措施,强化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扎实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
设工作。2019 年,元氏县被国家水利部评为“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民生水利为人民”。在水利工作中,元氏县水利局“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时刻情系群众,全心服务民生,用实际行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尽享水利改革发展成果,赢得了全社会的一致赞赏。
三、风清气正,纪律严明,全系统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强作风 “干净”是水利人的道德底线。在近年来的水利改革发展工作中,元氏县水利局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积极倡导水利人追求至清的品质。在廉政建设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制度,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同时,持续加大项目管理、资金管理、人事管理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健全和完善各项防控制约机制,坚决从源头上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纪律作风方面,坚持将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持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作为重项工作来抓,引导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在工作和办事中讲规矩、讲程序,以端正的工作态度、出色的工作能力、优良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职,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强化对党员干部日常行为的管理,通过适时检查、反逼问效,及时发现和查处工作中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懒政怠政不作为不在状态”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突出问题,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了水利人廉洁奉公、心系百姓的良好形象。近五年来,该局党的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纪律严明、风清气正,未发生一起违纪违法事件,受到了人民群众的
高度评价。
推荐访问:新时代需要新的水利行业精神 新时代 水利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