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总结3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总结 山东教育科研1996年第4期如何搞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这是社会和时代给我们提出的崭新课题.《中共中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总结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总结
东教育 科 研19 9 6年第4期如何搞好改 革 开放 和发 展社会 主 义 市 场 经济 形势下的 学 校 德 育工 作, 这是社会 和 时代给 我们提 出的崭 新课 题.《 中 共中 央 关 于 进一步加 强和 改 进 学 校德育 工 作 的 若 干 意 见 》 中 指 出:学 校 教育、家 庭 教育、社会教育紧 密配 合。学 校 要主 动 同家 长 及 社会 各 方面密切 合作,使 三方 面 的 教育 互 为 补 充,形 成合 力。要通过家 长 委 员 会,家 长 学 校、家 长 接 待 日 等 形 式同 学生家长 建 立 经 常 联 系, 大 力 普 及 家 庭 教 育知识 ,吸 收 家 长参 加教 育过程。建 立 校 外教 育网 点,使 学校 教 育 向 校外延伸。
要 依 靠 关心下 一 代 教育 协会 ,社 区 委 员 会, 校外 德 育辅 导 员 等各 种 社会性的 青 少 年 教育 组 织 和 其他社 会 团 体,动 员、组织、协 调 社 会 各 方面 力 量 支持 学校 做好教 育工 作. ”社 会 主 义 市 场经 济 的 确 立 和不 断完 善,给 学 校德 育工 作 的开拓 和 发 展 创 造了 新 机遇,但同时 也 提 出了 新 的 挑战。德育 工 作 由 学校 唱 独角戏的局 面 不再 适应 社 会的 需 要。学 校 教 育必 须与家 庭 教育、社会教 育有 机 结 合,努力 创 设 和 谐 的 学校、家 庭、社 会 教育 网 络,充 分发挥 整 体 教 育 功能,实现 青 少 年教 育 的整 体 优 化.一、解 放 思 想,提 高 学校、家庭、社 会 三 者 的 整 体育人 意 识。近 年 来,在 以 江 泽 民 同 志 为 核 心 的党 中央 领导下, 学校 德育工 作 在 总 结 经 验 的 基础 上,不 断探 素创新。广 大青 少 年,拥护 党 的 路 线、方 针、政策,关 注 改 革开 放 的 进 程,希 望 祖国早 日 强 盛,愿 意 为 社 会主义 现代 化 建 设 贡 献力量,成才 的愿望 和 学 习 的 自 觉 性 增强,努 力 适 应 建 立 社会 主义 市 场 经 济 体制 对 人 才 的 新要 求。这 些 都 是 我 们 因 势 利 导,进 一 步 做 好 学校 德育工 作的 基础和 有利 条 件。但 是,也 应该看 到,目 前,我国 社会 上还 存 在 着许多 问 题。改革 开 放 以 后,一些 资本 主 义 腐朽 的不 健 康的 东 西不 断涌 进 且 有 不 断 蔓 延之 势,出现 了 所 谓 整 个社会 道 德 的“滑 坡”。譬 如,政治生 活 中 的 贪 污 腐 败,市 场 上 的假 冒 伪 劣,经 营 生活 中的 坑 蒙 拐骗,社会 生 活 中的偷 盗扒 窃,还 有 各 种刑事犯罪,卖 淫 漂娟 和 拐 卖妇 女儿童 等等。由 于 我们 的 青少 年 不 是 生 活在 真 空里, 这 些 现 象 ,天 长 日 久,耳 濡 目染,对 他们 的 思 想 不 能 不 产 生 一 定 的 影 响,这 就对 我们德 育工 作者提 出 了新的 挑 战。特 别 是 国家 劳 动制 度的改革,双 休 日 的 实行, 校 外 活动 时 间 的 增加,这都 给学校 德育 工 作 提 出 了 新 的 要 求。因 此更 需 学校 教 育与家庭教 育、社会教 育 有 机 结 合,形 成 整 体 育人 环 境,达到教 育的最佳效果。系 统 科 学理 论 指 出,整 体 之 所 以 能够 产 生 大 于 各个 部分 之 和 的功 能,其 根本 原因就 在 于组 成整 体 的 各个 部分在 相互联 系、相 互 作 用的 过 程中,产 生 了 部分原来 没 有 的 功 能。学 校 德 育 作 为一个 有 机整 体,除 了努 力实 现 学校内部系 统 的整 体优 化 外,还必 须 加 强 与外 部 系 统 ( 家 庭和社会 ) 的联 系, 努 力 做 到 各 系统 之间的优 化 组 合,这 就 要给学生 创 设一 个家庭、学 校、社 会和 谐 一 致 的 生活 学 习 环 境,发挥 整 体 育 人的最佳效 能才成 为可能。所 以,要 搞 好 青 少 年教 育,必 须 提高认识,更 新 观念,树 立 大 教 育 观。建 立 学校、家 庭、社 会一 体 化的和 谐 的 教 育 网 络,为 受 教育 者的身心 得到最大 限 度 的全面 和 谐 的 发 展 创 造条 件。二、提 高 家长 素 质,优 化 家教 环 境,促 进家庭 教 育与 学校教育 的 和 谐 统一。家庭是 孩 子 的 第 一 所 学校,父 母 是 孩 子的 第 一 位教师。随 着改革 开 放 的 深 入 和 社会 主 义 市场 经 济 的 不断 完善,社会对人 才 的 要 求 提出了 更高 的 标 准。德育由 学校唱独 角戏, 不能培养 全面和 谐 发 展 的 人 才。家庭 教 育、社 会 教育的 重 要性 亦 日 益 被 人 们 所 认 识。但近几 年来,不 少家 庭 的 教 育 不 适 应 时 代 和 社 会 的要求,对 孩 子 的教 育 没 有 正 确的 方 向 和 远 大 的 目 标,不但 不 能创 设家 庭 内部的 和 谐向 上 的育 人环 境,更 不 能实 现 与 学 校 教 育 的 和谐,因此,提高 家 长 素质,优化 家教 环 境,已 成 为 全 社 会 都 关 心 的重 要 问 题。1.建 立 家 长 学 校、提 高家教水 平. 李 盛 森 王 锋 付三 结 合做 好 青 少 年 教 育 工 作 如 何搞 好学校、家庭、社 会
针 对 近 几 年 来家 庭 教 育难 以 适 应 社 会 和学 校 的要 求 的 实 际,在 如 何搞 好家 庭 教育 方面,各 地 各级 政府 或 教 育行 政 部 门、学 校 等,都 进行 了 一些 尝试。如:广 播,电 视 系列 讲 座、报 刊,甚 至 出版 专 门 刊 物 等,加强 对 家 庭 教 育 的 科 学 知 识宣 传 和普 及,这 对 于 促 进 家庭 教 育 的 科 学 化、确 实 起 到 了一 定 的 作 用。在 实践 中,我们 体 会到,学校开办 家 长 学校,对 于 普 及 家 教 科 学知 识,学 习 好 经 验, 提 高家教 水 平、创 设 和 谐 向 上 的 家教 环 境,更 能 起 到 好 的 作 用。
具体说,主 要 从 以 下 几 个方面 进 行 了有 益 探 索。( 一 ) 成立 家 长 学 校领 导机构。这 是 办好家 长 学 校的 有 力保证。在 领 导机 构 中,家 长学 校校 长 由 学 校 校长 兼任,聘 请 有关 教育专 家担 任 顾 问,成 立 家 长学 校办 公 室,负 责 具 体 日 常性 工 作。( 二 ) 精 心组织,严 格 管 理。我 们 根 据家 长学 校 特点,先 后 制定 和 健 全 了 各种管理 制度,教 学 计 划和 课时 安排 等。如 档案管理 制 度, 考 评 制 度 、家 长 守 则,优秀 家长 评 选 制 度 等。( 三 ) 积极 搞好 师 资 和 教材 建 设。家 长学 校 除 了 有学 校 领 导.优 秀 班 主 任、优 秀 教 师授课 外,还 聘 请 了 有关专家、社会 名 人,部 分优 秀家 长 来校讲 课 或 介 绍 经验, 保 证 了 授课 的质量 。在教材 建 设 方 面,我 们 结 合 学校 实 际,充 分 吸 取其 他 学 校 成 功 的经验,编 写 了 适 合家 长学 习 的教材。( 四 ) 搞好 宣 传 阵地 建 设。为 弥 补家长学 校教 室、授 课 时间 等 限制,家 长 学校充 分利 用学校 的 一 切有 利条 件,搞 好 宣传 阵地 建 设。如:创 办 家长 小 报 和 把 家 教辅 导 材料 及 时发给家 长,扩大 了教 育面 和 教育 内 容。通 过家 长 学 校,我 们 不 但 有 计 划、有 目 的 有 针 对 性 地向家 长 传授 一些 教育 学、心理 学 知识,以 及 青 少 年 心理 特点,教育 方 法和 技巧 的知 识,提 高 家 长 素质 和 家教 水 平;而 且还 比 较 经 常 地较 为 广泛 地 听 取 家 长的 意见,收 集家庭教育 中 急 待 解 决 的 问 题,有 针对性 地 帮助 解决。这 样,通 过家长 学校学 习,提 高 了 家 长 素质 和家教水 平,为 实 现学 校 教 育 与 家庭 教 育 的 和 谐奠 定 了基础。2.建 立 家 长 委 员 会,实 现学校 教 育 与家 庭 教育 的和 谐统 一。在 学校 德 育 中,如 何 实 现 学 校 教育 与 家 庭 教育 的和 谐 统一是我 们 一直在 探索 的 一 个 重 要 问题。在实践中,我 们 认 为 建 立 家 长 委 员会 是 一 个 较 好 方式。通 过家 长 委 员会,可 以 使 学 校教育 与 家庭 教 育 取 得 目 标 上的统 一 方 法的和 谐,产生 合力,发 挥 对 学 生 教育 的 最佳效 能。在 建 立 家长 委 员 会 时,我 们 分为学校,年 级 和班级三 个层 次,各 自 发 挥 不 同的 作 用。学 校 家 长 委 员 会包括校 领导,部 分 家 长和 社 区 的 有 关领 导 参 加,定 期组织 家 长 和社 区 的有关领导 参 加学 校 德 育 管 理,协调教育步 骤,共 同 制 定 学 校 德育 工作计 划和 目 标。班级家 长 委 员 会 可 以 到 班 级 听 课,与 班级共 商 教 育对策,参与 班级 管 理,还 可 以 与任 课 教 师 共 同 做 好 差 生转 化工 作。学校 通过家 长 委 员 会,家长 接待 日、访校 日 等 制度,以 及 家 长 联 系 手 册、家 教 信 息 卡 等形 式,加强了学校 与家庭的 双 向 信 息 联系,努 力 实 现 着在对 学 生 德 育中 方法、目 标等 方 面 的和 谐,提 高 了 学 校 德 育 的整 体效 能。四、优 化 社 会教 育网 络,促 进 学 校教育 与社 会 教育 的和 谐。社 会.是青 少 年 生活的 大 环 境,良好 的社会大环境 本 身 就是 巨 大 的 教育力 量,所 以 构 建 和 优 化 社 会 教育 网 络,加强 学校、家 庭 与社 会的 和 谐, 是 优 化 · 青 少 年教育成 长 环 境,实 现 共 建、共 管、共 育 的重 要 内容。首 先,为 了 优 化社 会 教育 这 一 大 环 境,学 校应 与居 委会 或 当 地 政府携手,取得 支持,建 立 以 学 校 为 主导 的学 区 委 员会是搞好这项 工 作 的关 键。我校在 市府和 市教育 委 员 会 的 支 持 下,建 立 了社 区 委 员会,充 分吸收 附 近 的企事 业 单 位 参 加。社 区 委员会 定 期 活 动。学校 经 常 向 社 区 委 员 会 汇 报 学校 工 作 情 况,征 求 对 学校的 意 见,社 区 委员 会 则 向 学 校 提供社 会 实践教育 基地,优 化社 区 内 教育 环 境,努力 创设 学 校、家 庭、社 会对 学 生 教 育的和 谐 优 势,如:公 安 局 为保 证 学 校 正 常的 教育 秩 序 和 优化社会环 境,在 学校 周 围, 严格整 顿录像厅,游 戏室, 歌 舞 厅 和 书 摊 ,禁 止 上 映 凶 杀 暴力 和言情 片,或 出 售黄 色 书刊 或 不 健 康 的书 籍 等。近 年 来,在 社 区 委 员会 的 统 一 安 排 下,我们 先后与公安 局, 党 史办 ,抗 日 战争 纪 念 馆、电 影 院、化 肥厂,啤 酒 厂 等 2 0 多 个单 位 建 立了联 系,建 立 起 德育 基地或社 会 实 践基 地。社 区 委员会 还 经 常 聘请公 检 法,党史办 等 单位 有关同 志 来 我 校 做 报 告, 加 强 了 对青 少 年学生 社 会意 识教 育和 人生 观教 育。第 二,引 导学 生 关 心 社 会,了 解社 会,参 与社会活 动,是 优 化 社 会 教育 的具 体 内 容。我 们把搞 好 社会调 查,作为 学 生 了 解社会、消 化 知识的 一 个重 要 途 径,每年 寒 暑 假都 组 织 学 生 到 农村、工 厂、商店 进 行社 会调 查,将 调 查 结 果 写 成报 告 或 论 文,这些活 动 教 育 在学 生 思 想 上 产 生 了 较 大 的影响,如我 校 高 三 某 学生在调 查 报告 中 写 道:改 革 开 放 后 特 别是 农 村 实 行家 庭 联产 承 包 责 任 制 以 来,农 民的 积 极 性 提高 了,科 技 意识增强了,普 遍 推 广 了机 械 化 和 良 种。小 麦、玉 米两 季亩产吨粮随 处 可 见。政策 是 关 键,科 学 技 术是 第 一 生 产力 确 实 千 真 万 确。我们 一 定 要 刻 苦 学习 为 祖 国 的 萦 荣昌 盛贡献力量。高 中 二 年 级 的 一 位同 学通 过 对乡 镇 企业 的 调 查 写 道:十 一届三 中 全 会 以 前,我 们 乡 镇 企 业只 有 一 个农 机 修 配 厂,而 现在 建 立 了 淀粉 厂、铸造 厂、棉 纺 厂、果 品加工厂 等 1 0 多个 企 业,产 值 从 过去的 几万 元 增 加到几 千万 元,到 处 呈 现一 派 生 机 勃勃 的 景象。这 些 感性 知识 确 实是 学生在 学 狡里 难 以 学 到 的.第 三,引 导组织 学生 参 加 社 会 公 益活 动,是 加强青少 年 参与 社 会,了解社会 的 有 益 途 径.为 增 强 学 生的 社 会 感,我 们充 分 利用 节 假 日,组 织 学 生 到 社 会 公3 5
篇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总结
、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工作计划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工作计划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逐步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一工作,促进教育网络工作步入正轨,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
一、教育目的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是教育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培养他们成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奠定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二、教育内容和基本要求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的安排,在对学生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浅显易懂的政治常识教育,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有人民、有祖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情,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同时,按照低、中、高年级段有计划地分别召开学生家长会,让家长与学校、社会一起,共同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服务、学会创造。学校、少先队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教育,良好品格的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三、教育方法和途径
教育网络要在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养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文明习惯为重点和起点,引导学生知事、明理、动情、践行。同时要切实搞好“五爱”教育,并注意挖掘和发挥本地各种德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地相结合,在知事、明理、动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逐步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互联系的有效机制,不断巩固教育成果。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和班主任老师日常对学生的品行教育与引导,并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教育内容,使学生知事、明事,长大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社会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教育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每学期,我们将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校外教育队伍对学生开展教育,做到绝大多数学生离校不离教,并利用我镇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有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学校除健全家访制度外,每学年家长学校开班一次,每学期分年级段召开学生家长会,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适时将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并进行经验交流。
四、教育的领导与制度建设
1、成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领导小组,由吴志波、李晓波、陈大鹏、刘海鹏、李艳青组成,并由吴志波任组长,李晓波为副组长。
2、建立健全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网络领导小组会议,每月观看一次爱国主义影片,每学期聘请有关人员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或报告,班主任、课任老师每学期家访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做到重点学生重点家访。
3、加强校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在我校悬挂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领袖、先烈和名人的画像、诗词、格言的同时,利用红领巾广播台、墙
报、板报、橱窗、读报栏等宣传阵地,努力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三结合教育工作总结
三结合教育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完善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扎实开展了学校三结合教育工作。三结合教育以“明礼、守法、诚信、尚德” 为主题,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基本素质为目标,以家庭化、社区化为发展方向,结合家庭教育实验、社区教育实验,形成了我校三结合教育工作特色。
一、走家庭化、社区化道路,创“三结合”教育工作特色 特色一: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努力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为加强对三结合工作的领导,我校在调整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时,成立了三结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德育副校长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暑教工作,办公室具体协调、安排我校“三结合”教育工作。
在此基础上要求各班级三结合领导小组在广泛吸收其他学校经验的同时,重点吸纳部分优秀家长和社区单位负责同志加入领导小组。真正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体系。
特色二:结合我区家庭教育实验,扩大家庭在三结合教育中的参与面,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衔接,探索三结合教育工作的家庭化发展方向。三结合活动需要家长的配合支持,我们改变以往对家长“只通知,不参与”的观念,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们安排了大量以家庭为主体参与的活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一方面让家长了解了活动的过程,为家长
和孩子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有效实现教育活动向家庭的延伸;另一方面家长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提高素质,促进社区整体的文明建设。同时我们还选择有专长的家长担任家长委员会委员,他们工作在各自的领域,具备特定的专业特长,能够利用一定的社会资源,为三结合工作增添了新的力量,推进了三结合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
特色三:结合社区教育实验,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优势,通过小手拉大手积极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村组和学习型社区。随着农民对社区认同感的不断增强,社区的教育功能也日益显著。共青团团员通过社区团组织找到自己在社区的新岗位,将文明新风尚带进社区,他们在社区的管理、安全、宣传各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广泛地开展了道德实践活动。
二、以活动为载体,确保学校教育的连续性 (一)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社会实践不分学校、班级,按照就近活动的原则,由三结合领导小组组织学生分期分批组织参加活动,使有效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各实践基地的开放做到时间、地点、指导教师、参加学生、活动内容五落实。同学们在各种“体验教育”乐园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
(二)精心安排三结合活动 (1)举办学校“三结合”教育辅导员岗前培训班,我校青年教师大都参加了培训。集中培训安排了《假日团队活动的指导》、《如何开展独具特色的暑期活动》等丰富的培训内容,切实有效,操作性强,为今后暑期乃至常年的“三结合”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开放图书馆,组织“我做合格小公民,全面准备建小康”读书教育系
列活动,全校 220 多名师生参加了读书教育活动。
(3)组织读书征文活动。通过活动,弘扬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树立他们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相结合。我校三结合教育为契机,高度重视、积极配合,行动快、求实效,成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与法制教育工作相结合。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尤其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学校主办的“少年模拟法庭”在暑期正式开庭,让青少年通过亲身体验了解法律知识,认识犯罪行为,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小公民;还举办了道路交通安全进社区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平时通过正常的教学,让孩子和家长们了解法律法规常识,促进文明学校的建设,为广大未成年人营造安全、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
3、与“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小养成优良品德,奠定做人之本、立业之基,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世界、对待人生、选择生活的准则。同时要求少年儿童珍爱生命,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完成学业和未来繁重的工作,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
我校“三结合”教育工作,得到了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使工作计划得到落实,圆满完成预期目标。暑期即将到来,但是“三结合”教育工作将长期存在,也将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教育工作发展的方向,我们要更进一步的提高对我校“三结合”教育工作事业的认识,紧密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开展“三结合)教育的新模式。
篇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总结
\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及其相互作用教育教学研究 王学红约 2411 字
在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趋势日渐凸显的当今时代,社会日益开放,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在这种新形势下,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渠道应密切合作,优势互补,构成一个和谐互动的教育网络,整体协调,有序运作,这对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实效,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教育是与家庭同时产生的,它先于学校教育,也有别于社会教育,对青少年身心的成长,以及性格、意志、品质、情操与生活习惯的形成,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一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潜移默化地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养成的最初环境,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家长的教育方式、 自身素质和家庭氛围又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发展状况,所以家庭教育是奠定人生之路的最基础的教育。
(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助手。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教师是专门的教育工作者,学校应当担负起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责任,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教育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前提。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特别是网络信息异军突起的时代,呈现在孩子面前的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多元化的世界观,他们此时需要的是家长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及时“过滤”社会信息,提高孩子认识事物、区别是非、增强拒腐蚀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才能有利于孩子思想、道德、学习、体育等的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社会的需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更好地发展。
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
(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现状。
1.学校与家庭交流的内容较单一,家校合作表现为阶段性强、 连续性差。
很多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的父母,在要了解孩子的学业时才和教师联系。
教师的评估也以教师的教学成绩为主,以升学率为主,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关心的也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和教师对于孩子品德方面的交流,也主要集中于纪律方面,而这些所谓的品德方面的交流,也是在为孩子学习上的情况找原因,并非在真正意义上关注孩子的品德成长。
至于身体方面、 审美方面、 劳动方面的交流内容更是少有,即使有的家长、 教师对此比较重视,也是各行其是,甚至出现双方教育的对立现象。总之,学校、家庭教育交流的内容较为单一,而且缺乏协调、统一。
2.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过程中存在互不信任的状况。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合作的前提,共同的教育目标是家校双方合作的基础,然而当前双方在对孩子教育方面存在很大分歧,并且相互推诿教育责任、 共育意识不强。
双方在教育孩子的指导思想方面有很大差异,大多数教师已充分认识到全面发展孩子素质的重要性,而大多数家长则以孩子考高分、 上名牌、 找好工作为目的,可见二者在教育指导思想方面尚不统一。同时,有些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道德水平、业务能力等各个方面均持不信任态度。
(二)家庭教育如何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学校教育一般以集体教育为主,个别教育为辅,在统一的要求中,由于学生个性特征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会有差异,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家庭必须配合学校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
家长要注重与学校的联系,主动与教师联系,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了解孩子的动态,有的放矢地配合学校做有益于孩子成长的工作;
配合对孩子的品德教育;配合学校注重孩子的智能教育,等等。
开展家校合作,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最后家庭教育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充。以此来形成教育青少年的合力,构建和谐教育。
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个体社会化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共同目标,家庭、 学校及社会环境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协调合作,并有明确分工。家校合作,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能协调家校双方的力量并形成合力,避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效果的相互抵消。
个体成长的最终目标是要融入社会、服务于社会,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目标,单靠学校或家庭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联合起来,共同制定个体社会化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策略等,明确家校各自的责任,并在合作中切实地履行好各自的义务和功能。
寻求家庭与学校之间有效的合作与沟通,是实现家庭与学校教育功能互补的现实途径,加强家庭和学校两大主体间的联系和互动,是提高二者配合度的有效措施。
(一)引导孩子进行正常的、健康的社会交往。
每个孩子在与社会接触中都有一般的人际关系,其人际关系的总和便构成自己的社会交往范围。学生在交往中,受交往群体的影响,产生和交往群体相协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成一定的交往倾向,自由地选择交往对象。
(二)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社会。
孩子生活在社会之中,各种社会风气无时无刻不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和家长要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社会活动,提高孩子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
(三)引导孩子扩大社会视野。
当今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增大了孩子的信息量,丰富了孩子的业余生活,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也为孩子提供了模仿的对象。电影、电视、文艺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也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教师和家长要指导孩子正确地欣赏先进人物勇敢、坚毅、自制、机灵及其它优秀个性品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同时,对那些阴险、狡诈、狭隘、自私等恶劣个性的品质,要予以抨击和批判,让孩子明辨是非真假,分清善恶美丑。
总之,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形成有极深的影响,只有学校、家庭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并与社会相结合对孩子进行全面教育,才能塑造具有优良素质的一代新人。
推荐访问: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总结 家庭 学校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