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创新设计思维的基本流程6篇

创新设计思维的基本流程6篇

发布时间:2023-04-26 17:45:09

创新设计思维的基本流程6篇创新设计思维的基本流程 思维方法是创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创新理论、创新技法结合互补,使机械创新设计的内容更加完善。第一节思维概述第二节思维的类型第三节创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设计思维的基本流程6篇,供大家参考。

创新设计思维的基本流程6篇

篇一:创新设计思维的基本流程

方法是创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 创新理论、 创新技法结合互补, 使机械创新设 计的内容更加完善。第一节 思维概述第二节 思维的类型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第四节 思维方式与创新方法第二章 机械创新设计的思维基础06/27/2013原

  版

  教

  学

  配

  套

  课

  件

 一、 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间接性指的是凭借其它信息的触 发, 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信息, 去认识那些没 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能感知的事物, 以及 预见和推知事物的发展过程。思维的概括性指的是它能够去除不同类型 事物的具体差异, 而抽取其共同的本质或特征 加以反映。第一节 思维概述06/27/2013原

  版

  教

  学

  配

  套

  课

  件

 二、 思维的多层性思维有高级和低级, 简单和复杂之分, 也就是 说, 思维具有层次性。三、 思维的自觉性与创造性思维的自觉性也称为灵感思维。

 其最大的特征 是爆发性与瞬间性, 只有善于扑捉这一短暂的 灵感思维, 才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创造成果。06/27/2013原

  版

  教

  学

  配

  套

  课

  件

 第二节 思维的类型一、 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又称为具体思维或具体形象的思维。

 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外部特点和具体 形象的反映活动二、 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又称为逻辑思维。

 它是凭借概念、 判 断、 推理而进行的反映客观现实的思维活动。06/27/2013原

  版

  教

  学

  配

  套

  课

  件

 三、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 扩散思维、 开放思 维等。

 它是以少求多的思维形式, 其特点是从 给定的信息输入中产生出众多的信息输出。四、 收敛思维收敛思维又称集中思维、 求同思维等。

 是 一种寻求某种正确答案的思维形式。

 它以某种 研究对象为中心, 将众多的思路和信息汇集于 这一中心的思维过程。06/27/2013原

  版

  教

  学

  配

  套

  课

  件

 五、 动态思维动态思维是一种运动的、 不断调整的、 不 断优化的思维活动。其特点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 条件来不 断改变自己的思维秩序、 思维方向, 对事物进 行调整、 控制, 从而达到优化的思维目标。06/27/2013原

  版

  教

  学

  配

  套

  课

  件

 六、 有序思维有序思维是一种按一定规则和秩序进行的 有目的的思维方式, 它是许多创造方法的基础七、 直接思维基于有限的信息, 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 摆脱惯常的思维规律, 对新事物、 新现象、 新 问题进行的一种直接、 迅速、 敏锐的洞察和跳 跃式的判断。06/27/2013原

  版

  教

  学

  配

  套

  课

  件

 八、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最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其特点是:

 综合性、 跳跃性、 新颖性、 潜意识 中的自觉性和顿悟性九、 质疑思维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 既敢于 否定。

 提出疑问, 是许多新事物新观念产生的 开端, 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髓, 也是创新思维 的最基本方式之一。06/27/2013原

  版

  教

  学

  配

  套

  课

  件

 十、 互动思维互动思维又称为头脑风暴法 , 是与集体 思维互动的思维方式。十一、 灵感思维灵感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现象, 是一个 人长时间思考某个问题得不到答案, 中断了对 它的思考以后, 却又会在某个场合突然产生对 这个问题的解答的顿悟。06/27/2013原

  版

  教

  学

  配

  套

  课

  件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一、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过程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 酝酿准备阶段:2、 潜心加工阶段3、 顿悟阶段06/27/2013原

  版

  教

  学

  配

  套

  课

  件

 二、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发展1、 潜创造思维的培养潜创造思维的基础是知识, 人的知识来源与 教育和社会实践。

 由于受教育的程度和社会实 践经验的不同, 人的文化知识、 实践经验知识 存在很大差异, 即人的知识深度、 广度不同, 但人人都有知识, 只是知识结构不同。

 也就 说, 人人都有潜创造力。06/27/2013原

  版

  教

  学

  配

  套

  课

  件

 2、 创新涌动力的培养来源于社会因素或自我因素的影响, 潜创造 力转换为涌动力。社会因素包括工作环境中的外部或内部压力自我因素主要是强烈的事业心所以, 塑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培养强烈的事 业心是出现创新涌动力的最好保证。潜创造力+创新涌动力+灵感 = 创新成果06/27/2013原

  版

  教

  学

  配

  套

  课

  件

 第四节 思维方式与创新方法一、 群体集智法二、 系统分析法三、 联想法四、 类比法五、 仿生法六、 组合创新法七、 反求设计法八、 功能设计法06/27/2013原

  版

  教

  学

  配

  套

  课

  件

 本章完06/27/2013原

  版

  教

  学

  配

  套

  课

  件

篇二:创新设计思维的基本流程

学 ·理园《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 版)》指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1] 实验教学不仅要有助于建构物理概念和发现规律,而且要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和物理观念的形成。对学生而言,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为学生发现事物本质属性提供思维要素支持,促进思维进阶,达成教学目标。

 “十三五”时期,西藏教育“五个100%”全面实现,其中理化生实验课程开出率100%,实验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实验教学水平持续提升,实验教学向思维进阶层面持续迈进。在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杠杆”一课的教学中,常常存在以下几个教学困境:1.在生活中徒有丰富的杠杆资源,却无法抽象出杠杆本质属性,实现杠杆生活化应用的回归;2.知道力臂概念但缺乏概念形成的体验,导致学生对于概念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形成对概念的正确认知;3.过于依赖在水平位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致使学生对杠杆平衡状态产生认识误区,且缺乏非水平位置的探究过程,探究的普遍性面临挑战;4.在测量实验中,杠杆种类和测量方法单一,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全面的认识。究其原因,一方面力臂概念本身较为复杂,概念的建立过程对学生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挑战,且力臂对杠杆的作用效果内隐程度较高,不易直接感知;另一方面,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中,测量任意位置的力臂有较大困难,在水平位置进行测量,是不得已的妥协。如果成功突破这些困境,必然能够加深学生对力臂概念和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我们尝试通过创新设计实验,增强学生思维体验,在探索中实现思维进阶。一、创新实验教具,营造思维环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课堂应当创设有利于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发展的思维环境。[2]良好的思维环境不仅能够促进情境共生、情理相融,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探索发现,实现自主建构。而利用实验手段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情境,而且配合问题引导与合作交流更能建立轻松自由的探究氛围,实现概念记忆层面的低阶思维向自主建构与科学推理层面的高阶思维转变。片段1 受限于学生思维水平,学生很容易把握静态事物属性,而杠杆的属性是通过动态过程得以体现,当教师一个接一个地展示形状各异的杠杆时,学生在时效性的影响下获得更多的是表象的差异性,这※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三五 ”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基于‘学习进阶’的初中物理核心概念教学实践研究” (项目编号:E-a/2018/01)和南通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内地西藏班(校)初中物理体验式教学研究” (项目编号:QN2020074)的阶段性成果。创新设计实验 促进思维进阶— — —以“杠杆”为例朱新荣 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摘要:实验教学对突破物理教学困境,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以八年级物理“杠杆”一课为例,以创新实验为导向,通过创设思维环境,引导思维方法和示范思维路径,探索实现高效实验教学的途径,以达到在帮助学生掌握杠杠相关概念和规律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进阶。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思维进阶;杠杆教 学 ·理园28。

 。. .。

 。

 理园· 教 学2021.09也是在归纳过程中出现“冷场”的原因。我们在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再把这些杠杆的使用过程制作成GIF动态图片,并且把多幅图片同时呈现,更有助于学生开展形象思维,获得事物表象,建立杠杆概念,并在体验中认知支点、动力、阻力,初步感受距离、作用点对杠杆作用效果的影响。在建立力臂概念的过程中,我们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 — —圆盘式杠杆,在圆盘两侧分别悬挂一个和两个钩码,圆盘处于静止,然后更改右侧作用点,在悬挂点正下方挂同样的钩码,杠杆仍保持静止。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并提出思考问题:影响力对圆盘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学生不难发现:共同点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相同。前移悬挂点,圆盘转动,比较圆盘旋转后前后的差别: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改为悬挂两个钩码,杠杆重新平衡。再改变作用力的方向,圆盘转动,进一步证明判断: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是共同的影响因素,进而归纳出动力臂的概念。而采用类比的方法,同样可以建构阻力臂的概念。在此过程中,经过多次思维铺垫,学生不仅可以轻松建构力臂概念,而且可以发现影响杠杆作用效果另一个因素:

 “力”,为后续探索杠杆平衡条件建立思维基础。图2 认识力臂图1 探究力臂概念二、创新实验流程,引导思维方法思维主体、思维对象和思维方法是思维活动中三个基本要素。物理实验不仅是教学内容,也是教学手段,可以创设情境,为思维活动提供对象支撑,与思维方法顺利结合,获得规律成果。然而缺乏问题性、层次性的实验往往无法促进物理思维正常开展,也无法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创新设计系列挑战性、趣味性、思考性的实验活动流程,一方面可以激起学生探秘的心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思维方法,循着物理内在联系逐级而上,抵达真理的殿堂。片段2 作为杠杆的五要素,力臂的地位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如果直接给出力臂的定义,略显突兀,而且学生必然心生困惑:力臂概念的来源是什么?概念的必要性受到拷问,在缺乏意义建构的前提下,力臂的认知过程就可能陷入机械式的训练。我们尝试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体验活动(如图2):提供一根硬木棒作为杠杆,请两位学生提起水桶,①先让女生甲在杠杆离支点较远的位置施力提起水桶,甲轻易完成;②再请男生乙在离支点较近的位置操作,乙费尽力气仍失败,心生抱怨,认为教师设置了不公平条件;③乙在甲的作用点再次操作,但规定沿倾斜方向施力,乙依然失败。此时,同学们必然心生疑惑,渴求探究其中的奥秘,思维基础铺垫完成。学生经历活动体验和思维体验,进而获得问题意29。

 。. .。

 。

 教 学 ·理园识,产生挖掘潜藏规律的冲动,我们顺势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思维,分析三个层次中的异同。在比较中,学生的认识从“点到点的距离”逐步升华到“垂直作用于杠杆”,再蕴育出“点到线的距离”的猜想。但是由于缺乏对事物表象的思维加工,学生无法给出有理有据的证明。三、创新实验方法,示范思维路径在教学中,通常以生活现象作为探究问题的起点,以结论规律作为解决问题的阶段性的终点,运用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架设以问题为主线的思维桥梁。实验也正是具有了问题性的灵魂才能对大脑产生足够的刺激,才启发思维活动,形成完整的思维路径。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创设实验方法,降低思维难度,运用合适的工具,循着思维路径找到思考的方向。片段3 在体验杠杆平衡时,学生经历了从杠杆在力作用下的“不平衡”到改变条件之后的“平衡”,也体验到力臂的变化带来的影响,问题也随之生成:杠杆是否平衡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作用关系?如何测量这些物理量?整个思维具有清晰的逻辑路径,从确定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4个因素,到运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进行测量,而实验的关键在于测量方法和设计的科学性。我们尝试突破只在水平测量力臂的局限,创新设计思路,在不同位置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我们对杠杆和刻度尺重新组合,设计出共轴型杠杆(如图3),刻度尺保持水平位置,支点处于中间或者一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把杠杆提至任意位置,使杠杆处于静止状态,然后以红色细铁丝为辅助线,读出支点到辅助线的距离,这也正是力臂的长度,然后改变拉力或者改变力的作用点和作用方向,进而使杠杆在不同位置平衡,进行多次测量。而当动力或者阻力倾斜作用时,此时的力臂并不在水平刻度尺上,因此,我们采用如图3所示的直角尺进行测量,从支点出发的直角边即为该力臂,顺利突破测量的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物理教学是通过感知物理现象来把握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更方便进行实验操作,却把探究过程转变为演习套路,这必然导致思维的僵化。教材设计的初衷是提供一种研究的路径,为师生打开思维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示范、引领学生宽思维渠道。我们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揭示操作杠杆的内在规律,通过设计两种结构的杠杆,运用两种测量力臂的方法,实现杠杆在多个位置的平衡,收集测量数据,得出普遍规律。在此过程中,学生在体验中生成问题,在思维中自主建构,实现从现象感知到思维升华的转变,充分经历比较、分析、归纳、抽象等思维活动,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思维层次的进阶。总之,实验教学不是简单的物与物的碰撞,而是现象与思维的交融,通过实验探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因此,我们要不断创新设计实验,为学生进行高效思维提供良好的氛围,正确的方法,有效的路径,使学生在体验中,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直至解决问题,发现规律,实现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进阶。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 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5.[2]汪明.指向高阶思维的物理课堂深度学习模型[J].物理教学,2021 (1):20.责任编辑/彭文治图3 探究杠杠平衡条件30。

 。. .。

 。

篇三:创新设计思维的基本流程

企业流程创新及创新流程

 摘要:变革往往来自于创新的想法,而创新想法的产生离不开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创新环境和氛围的形成往往是在持续改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成熟的。从某种角度来说,六西格玛管理的推行,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气氛基础。

  熊比特在 1912 年首次使用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他将创新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他是从企业创新的角度来阐述创新的。

  关于产品的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增长,为许多企业和企业家们所重视。关于流程的创新,可能隐藏于企业内部的很多领域,对流程创新的重视,由于瞄准的不是有形资源和难以逾越的条件,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和资源,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同样也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熊比特所说的关于采用新的生产方法的创新,除了一些在生产方法上采用一些新的技术而使生产效率提高外,一些对于生产和操作流程上的改进,无疑也可以给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福特汽车流水生产线的应用,给整个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带来了根本的改变。现在众多企业所追求的丰田汽车的精益生产方式(LEAN),其实很多内容都属于流程创新的内容。

 2

 流程无处不在,创新到处都有

  在企业运营领域,流程是企业为客户提供价值的一系列行为的组合,是对输入进行加工处理产生输出的一系列行为任务和决策。流程是为客户创造和传递价值的实际业务的运作方式和方法,大的流程往往是跨功能的。按照波特的价值链分析理论,企业内部有主导企业经营的核心业务流程,如研发、设计、生产、交付等,也有支持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正常运营的辅助业务流程,如财务、行政、后勤、人力资源等。对流程的重视,对一个企业或组织的成功,对满足客户的程度,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流程创新并不只体现在熊比特所说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形式的生产管理方面,在很多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的改变,都可以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这就是流程创新的魅力。

  企业创新包含多层含义,其中包括了产品和技术创新,流程和管理创新,以及市场、知识及文化创新的内容。如果企业只专注在产品创新,就有可能过多地关注企业的有形资源和硬投入上面。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需要长期的、持续的投入,才可能见到效果。如果中小企业过分专注于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无意于以短竞长、拿着鸡蛋碰石头。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企业的流程创新倒可能成为企业创新的首选。因为流程创新不需要太多的资源和条件,也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和太长的周期,就可以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

 3

 在某企业的售后服务中心,因为一个六西格玛项目对CALL-CENTER 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带了很多创新的想法,进而引燃了企业流程创新的火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对中心的十几个流程进行了大小几十项的流程创新与改善,业务水平提高很快,运作成本下降 50%以上。这种创新,使一个原来只负责企业总部的区域中心,一跃而成为企业的全国范围的业务中心,并且在人员、设备、投资等硬件设备都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开始对外接单提供服务,从一个成本中心转变成一个利润中心。

  关于创新企业文化

  可能大家对那些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成果感到不解,为什么他们就有那么多的创意和想法,而我们的企业却没有呢?

  这就需要我们对创新的流程有一定的认识。人们的想法和创意,不是凭空产生的。美国学者德鲁克把诱发企业创新的各种因素归纳成七种不同的创新来源:意外的成功或失败,企业内外的不协调,过程改进的需要,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观念的改变,新知识的产生。不管是哪种创新来源,都需要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文化气氛,并且具有完善的创新管理的方法论体系,人们才能对这些周围的变化和需求有敏感的反应,才能抓住头脑中那种象流星划过夜空一样稍纵即逝的灵感,进而开发成为创新的产品、技术或流程等。扬智咨询公司在多年帮助企业实施六西

 4 格玛管理和进行企业变革的过程中,研究总结了一套创造企业创新环境和氛围的方法论。在战略的层面,要通过企业愿景和战略进行企业创新价值观的导向;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上,要树立和倡导企业创新并接受一定风险的文化;在创新管理上要建立创新的流程、系统和方法。企业才能收获创新的产品或服务,才能收获“渠成水到”的效果,如图所示。

  三星现在已经被世人公认为是创新型的企业。但了解三星历史的人知道,三星是成立于 1937 年的一个贸易公司,后来生产普通的生活和生产用品,如制糖、化肥、化纤等。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借助于广播电视才进入电子行业。

  那么是什么魔力才使三星从一个普通的电子、家电制造厂商成为今天的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呢?

  首先是战略。李健熙接管三星集团后,国际化的视野使他不甘心做一个二流的企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他就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宏图伟略并付诸实施。在半导体领域的重大投入,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巧妙迂回,都是三星的企业创新战略的重大举措。

  也许有人会问,有战略就可以了吗?有投资就行了吗?投资类型的创新适合于中国企业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在《科幻》一书中给我们举了许多企业创新走向迷失导致失败的反面例子。创新不能只靠愿景和

 5 战略,更不能只靠投资砸钱。企业创新要走向成功,还必须倡导树立以创新为主的企业文化,建立创新管理的流程、系统,必须导入系统的创新方法论,培养一大批创新型的人才。

  三星在创新管理的流程和系统方面,也做到了其他企业的前面。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三星内部推行的标杆学习(BENCHMARKING),以 ERP 导入为代表的流程改造和系统集成,以及研发系统从新产品导入(NPI)系统到六西格玛设计(DFSS)系统的升级,都体现了三星创新管理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在创新的企业文化方面,三星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的 TQC 活动已经深入到现场操作员工层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坚持始终。如以现场员工为核心的爱心圈、爱社园、QC 小组等活动在三星集团的各个公司都有,这是员工最基层的、民间的、自由度较大的改善活动组织;这些组织的改善活动如 5S、TPM、QC 改善、精益改善等也到处可见。

  三星的创新文化微观上是从改善做起的。在三星,可以说无论各个阶层、各个部门,也不管是各个领域、各种场合,言必谈改善。这种企业文化是从李健熙的三星新经营开始的,当时为了应对经营环境的变化李健熙提出企业的经营方式必须变化,经营速度、管理模式必须变化,每个人的工作方式、思考方法也必须变化。为了强调变化的重要性,李健熙甚至提出“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的口号。当然变化不是单纯地为了变化而变化,三星提出任何事情都要改善,

 6 任何业务都有改善的余地和空间。改善就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正是这样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三星已经从过去学习和模仿别人的产品和经营模式,成为众多企业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其中很多的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也都是从改善开始,积少成多酝酿成大的创新的。如三星开发成功的短管颈显象管、能消毒的银离子洗衣机等许多产品都是员工从改善开始想到的创意。

  关于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企业创新体系中包括创新流程、创新系统、创新方法和创新人员几个方面,如下图二所示。

  关于创新人员方面主要是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员。创新思维是指引发出创新性设想而非逻辑性推断的思维形式,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潜在性、敏锐性、创造性、灵感性和新颖性的特点,是各种不同思维形式的对立统一。创新思维也有其路线图和方法论,比如提出问题、寻找资料、弄清问题、生成思路、选择思路等。在培养创新思维模式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天敌或羁绊有以下几种:从众心理、信奉权威、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自我中心。

 要培养出创新的思维模式必须打破这些枷锁,要养成肯

 7 定-否定-待定的思维习惯,即肯定现状中的积极因素,否定就是确定目前的状态不是最佳的,一定还有更好的办法,待定就是不要急于下结论,要给创新思考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关于提高创新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水平,可以借助以下几个方面扩大视野、拓宽思路。如对事物从过去到现状发展过程的审视,有助于对未来发展走向的判断;对事物从一个维度到另外一个维度视角的转换,有利于对事物全局的把握和发展的预测;对一些事物从求同、求异大批求和的分析,有助于拓展事物的功能与性能的思考;从情感出发、到理性判断、到追求理想状态,是很多创新的原始出发点;从无序都有序的整合可能带来某些特定的效果,有时打破有序的状态可能会在某中状态下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创新方法方面,头脑风暴法主要是利用发散思维的特点,适合于团队运作,横向思考、平行思考等各种思维方式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创新思考的水平和效率。六顶思考帽提醒创新者在创新的不同阶段需要用不同的思考方式,对产品或流程的功能进行加、减、合、分的和田法,是产品和流程创新的基本思路。TRIZ 是目前技术和产品创新领域中最前端的方法论,讲的是技术和产品创新中涉及到的 39 种参数之间相互矛盾的 40 种处理原则,目前在高精尖的科学、技术与产品领域在普遍运用。

  在流程和管理创新方面就没有一定之规,前面讲的标杆

 8 学习是一种方法。广义的标杆学习不光是指同类企业之间的学习,不同企业、甚至不同行业之间的借鉴更会对企业的流程及管理创新产生深渊的影响。如物流行业对精益生产的借鉴,其实是利用精益生产中适用于物流行业的思想、工具和方法论,指导本行业或企业的效率的改善,这样的改善中如果原来在本企业或本行业是第一次,其实就是创新了。

  某集团的一个企业的物流部门,借鉴了物流公司的运营方式,通过六西格玛项目对本部门的业务进行改善,结果在原有人力、物力等各项资源都没有增加的基础上,物资运送能力提高了 40%以上,交付时间缩减约 30%,不仅解决了本企业原来捉襟见肘的产品运输的问题,还剩余了约 40%左右的运力。后来这个部门已经从为一个企业服务发展到为整个集团的企业服务,从原来的一个企业的物流部发展到自负盈亏的集团物流公司了。

  一个先进的行业被另外一个行业所学习,无疑会带来后者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同样一个先进的科学领域被另外一个领域学习和运用,也会带来后者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数学的历史很长,但到了十九世纪初叶才诞生了统计学,无疑统计学离不开数学,但应用的是数学中的基础内容。同样二十世纪诞生了现代管理学,SPC 理论的诞生和应用标志着统计学在现代管理学上的应用的萌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六西格玛管理法的出现,把统计学更多的内容应用到了管理上来,

 9 使推行六西格玛的企业受益匪浅,产品质量的改善突飞猛进。同样如果在流程创新和管理创新上,能够应用一些如TRIZ 这样的技术和产品创新的理论,肯定会给流程和管理的创新带来质的改变。

  关于创新流程和创新系统

  人们说销售不是销售产品,也不仅仅是销售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而是销售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创新也是一样,创新不仅仅是研发一个新产品或设计一个新的流程,创新其实是主张、创造、实现和传递一种新的价值或新的价值组合方式。创新流程应该包括创新需求、创新方案、创新实现等过程;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又包括价值沟通、价值提升的过程,对应创新方案的产生、方案的选择、方案的优化等流程;创新实现就是价值传递的过程,而把产品或服务销售出去、流程或管理付诸实施,就是客户价值体验的过程;整个价值创新和价值销售的过程都需要一种创新的企业文化作为背景和依托,需要有创新的企业战略作为指引。关于创新流程与系统的模型,请参考图三。

  不是只要有一个好主意(GOOD IDEA)就是创新,一个好的主意还要转化成产品、技术、服务、流程等,实现这个主意原本的价值,才能算是创新。当然创新也不象所有的发明那样难,发明是在新知识、新理论基础上创造一种全新的

 10 技术,创新既可以是全新技术的开发,也可以是原有技术的改善,甚至可能是原有技术的组合。创新流程和系统,就是提供这些创新的主意(IDEA)能够顺利地转化成产品、技术、服务的保障。如新产品导入(NPI)、六西格玛设计(DFSS)等方法论,都是能够地保证一个好的想法和创意能够顺利地转化为期望的产品的方法论系统;而 PDM 等则是产品开发过程中应用比较普遍的系统平台;这些系统、平台、甚至手册等企业内部为产品开发所规定的内容,就是产品创新的流程。

  如果开发的不是技术或产品,而是开发的市场、产品的策划、或流程的设计,六西格玛方法论体系提供了 DFSS-I(Design For Six Sigma-Innovation)、DFSS-C(Design For Six Sigma-Commercial)作为市场开发与产品策划、流程与服务设计的方法论,等等。当前现代管理学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各种学说、各种流派、各种体系非常之多,但要学好、做好都要有一个前提,一个积极向上、持续改进、心态开放、勇于创新、不怕失败的企业文化氛围,才能把这些好的东西学到家、做得好。六西格玛追求几乎无缺陷的完美目标,提倡持续改善的文化,并有一整套严禁并行之有效的流程和体系,是培养企业创新氛围和能力最好的切入点。六西格玛以客户为导向、改善运作效率,也会加快企业创新的速度,使企业创新走上正向循环的轨道。另外六西格玛提

 11 供了大量的改善和创新工具及方法论,也为提高企业员工创新能力、加快创新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六西格玛着重于渐进式的创新,能够规避大项目、大投入所带来的风险,特别适合于想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的企业。

  如果想培养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可以从六西格玛开始。

  (本文作者为扬智公司董事副总裁 首席咨询师)

篇四:创新设计思维的基本流程

dash;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 年第 30 期/ 10 月(下)— 177跨学科思维下的艺术设计课程设计——以视觉创新设计课程为例周 雯(江汉大学设计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摘 要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需要介入不同学科研究方法应用其中。视觉创新设计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大平台与后期专业分流的衔接性课程,尝试从当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环境与跨学科需求,探索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新思路。关键词 跨学科 视觉设计 创新 课程设计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1 课程背景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应用型设计学科,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视觉设计内容和范围以及表现方式的不断扩展,也要求设计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同方面的问题。视觉设计学科导入其他学科的介入,使之介入多学科角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将信息更好地传达给受众。而视觉传达设计本身也在紧跟时代发展,借助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应用于视觉设计当中,由此开辟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方法、新理念。“跨学科”一词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美国,它最初含义大致相当于“合作研究”,现指两门学科之间交叉学习,也称之为交叉科学。1926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伍德沃思 (Woodworth) 首次公开使用了“Interdisciplinary”这个概念,提出跨学科是指超越一个已知学科的边界而进行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实践活动。“跨学科”,更是一种理念和意识,是一种学科与学科之间、院系与院系之间的“合作”与“融合”。艺术设计更应该注重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与整合。如视觉传达设计与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之间,或是艺术设计学科内部领域之间的跨界范畴,如视觉传达设计与环境艺术、产品造型、,雕塑装置艺术,交互艺术等等。跨学科思维方式的引导,更是能使得艺术设计跨越传统观念的认知界限范围,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和突破以往教条的枷锁和藩篱,形成学科间互通融合,相互渗透,使得艺术设计本身呈现出更多的可能。针对这一点,中外很多优秀的高校都在教学上进行适时改变。如在发达国家德国,在对于文字形态设计的研究已经经历了由发展到成熟的过程。课程中导入文字与建筑的内在关系的视角进行授课。同时还融入对声音、图像、文字、喚觉、光效等融为一体进行教学。又如在中国美院、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这样国内优秀的设计院校。均在尝试通过课题打破学生过于狭窄单线思维,进行跨领域的思考。如课题:图案课题之一——“新图案”的生成方式课程实验中,不再是将制造巧妙的看不见的接头作为高级技巧。试图打破图案与图形、图像、图画之间的隔阂,去建立新的视觉图式。它从解构主义、蒙太奇、舞谱、分形原理及运动方法、序列音乐中寻找构成语法,探索实验性图案的新的表现途径与视觉情景。另一方面,面对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展千篇一律的套用式样式或模板风格,思维的单向和狭窄,更是对设计思维和呈现的多元性造成巨大的阻碍。2 课程目的视觉创新设计课程是本学院设计类学科的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秋季。作为一门向专业知识过度与转化的课程,该课程围绕视觉领域相关设计理论进行研究与学习,并以系统化的设计训练与实践进行贯穿,引导学生进行学科交叉与思维创新,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跨学科视角下的视觉设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及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设计问题及现象的正确认知及敏锐感知度;能通过多元化视角进行探索与思考,多维度探究设计的可能性;并能尝试通过多材料、多媒介进行综合表现。使其具备较强的思维创新能力,让所学知识为后续专业学习中发挥积极的作用。3 课程理念设计课程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启发性、引导性、探索性与学科交叉性;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思辨能力;注重知识点的前后逻辑贯穿与循序渐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本课程作为作为一门向专业知识过度与转化的课程,主要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科融合下的创新思维与意识与视觉创新设计规律与流程,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4 课程内容设计整个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视觉创新设计的认知导入部分。主要解决两个层面问题:一是意识层面,即让学生对当下视觉设计范畴有新的基本认知,即视觉设计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传统二维静态层面的传统认知,而是其他学科的多维与交融;二是问题导入层面,即在上述交叉学科意识层面的认知下,如何发现和审视目前的设计现状,并提出问题。第二部分,是关于视觉创新设计的策略构建。内容则是在第一部分的提出问题后,思考如何在跨学科设计方法和设计路径下,构建出具有融创精神的设计概念。策略构思部分。重点掌握三个层面内容及流程:层面一,学生面对对象问题上,能进行分析与研究。层面二,在具体设计思维方面用交叉意识进行推理与逻辑构建。层面三,学会尝试用跨学科交叉方式为手段进行融汇,从而以达到设计目的。第三部分,是进行视觉创新设计的实验探索。这部分侧重于多角度实验:从创意构思到视觉呈现,面对创新设计的语言、创意思维、创意方法及设计程序,能积极进行思维发散与多点尝试,进行创意新颖、构思巧妙的视觉设计探索。具体而言,是思考如何进行思维构思与创新,在了解视觉语言要素、语言形态和语言规律下,探讨与交叉学科进行合理的构建探索。5 课题训练设置课题是对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效果的深化和检验。本课程在课题训练设置上,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老师指定的一个大课题,学生提出感兴趣的子(下转第 179 页)课 | 程 | 教 | 学

 —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 年第 30 期/ 10 月(下)— 1793.2 高端人才的引入和教师培训制度的健全对于任何专业的教学而言,要想对学生的能力实现良好培养,优秀的教师都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在具体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各大院校一定要注重师资力量的建设。首先,学校应该大量引进城乡规划方面的专业人才,尤其是一线项目中的高级城乡规划师,使其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在本专业的教学中发挥出充分优势,以此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其次,应该对教师的培训制度进行全面完善,在此过程中,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师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或者是通过研讨会、教学竞赛等的方式来提升其职业水平与职业素养。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充分优势,全面提升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质量。3.3 注重课程设置的全面优化因为城乡规划本身就是一门有着较强实践性的学科,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教学模式的良好改革与创新,学校和教师就应该对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加强乡村规划方面的理论知识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乡村的环境、经济条件、风俗文化及其发展趋势,以此来为其实践学习奠定充分的理论基础。其次,学校应该增加实践教学课程比例,安排学生深入到乡村规划项目中进行实践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帮助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有效结合,以此来提升其学习效果,全面满足当今城乡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对于本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4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当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与社会重点关注的话题。在城乡可持续发展中,乡村振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而在乡村振兴这一战略背景下,城乡规划人才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因此,在各大院校进行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对城乡规划,尤其是乡村规划这一教学目标做到足够重视,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并对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合理优化,以此来实现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模式的良好改革与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让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当今社会所需,在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同时有效促进城乡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基金项目:西安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JG18062)。作者简介:池葆春(1984.3-),男,汉族,陕西彬州市,讲师,研究方向:城乡可持续发展及小城镇规划。参考文献[ 1 ] 吴大放,刘艳艳,何尹杰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BCAC”实践教学综合改革与创新 [ J ] .高师理科学刊,2020 ( 06 ) :101-106.[ 2 ] 翁达来,胡畔,符海月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 J ] .高教学刊,2020 ( 19 ) :122-125.[ 3 ] 刘红霞.独立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教学模式研究——以吉林建筑科技学院为例 [ J ] .黑龙江科学,2020 ( 09 ) :20-21.[ 4 ] 郭丽娟,孙洪庆,李书亭.基于OBE理念的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J ] .经济研究导刊,2019 ( 35 ) :77-78.(上接第 177页)课题,课程中此子课题从头至尾贯穿于整个课程。让学生带着课题,随着课程的不同阶段的讲授,从而进行不同阶段的课题实践,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在课题中,提倡以组队的方式进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在学生之间的交流中分享感受,碰撞思维。这种带着问题,以跨学科的思维方式,进行思维构建,最终使之通过视觉语言进行创新设计。课程的课题训练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课题前期导入。该阶段是以老师指定的线索确立一个主题,结合当下现实问题进行社会化思考,自拟一个设计目标,以组队方式,完成一份设计调研报告。本次抛出的课题是“repair (修复)”,学生们需要针对“repair”这个概念,进行概念解析,从而提出“子主题”。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周边的生活、社会及环境,提出概念延伸的子课题。本阶段提交资料需包括子课题背景、子课题概念介绍、子课目的、及概念设想。目的是锻炼学生在视觉多维层面发展动态与交叉学科意识下,学会观察与审视生活,学会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阶段二:策略构想。因课程涉及到跨专业的融合与交叉,阶段二则主要是围绕前期提出的问题,在内容上考虑如何进行搭建。要求学生能够围绕前期的设计主题概念,使跨学科部分之间逻辑合理,搭建完整;能挖掘视觉要素的可塑性以及形态间新颖的整合方式,最终形成创意。尤其要求学生注重设计推导过程,最终以包含整体思路流程、创新实验概念方案及流程本进行提交。概念内涵表达明确;创意语义准确,构思新颖。阶段三:实验探索。本阶段是用交叉视角进行创意构想,把阶段二思考的内容构架进行视觉呈现。挖掘视觉语言的可塑性以及形态间新颖的整合方式,最终完成一组视觉实验。要求根据阶段二的最终创意构思,灵活运用视觉语言,对其的视觉空间呈现方式进行多元化、多角度探索。要求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点内容,进行思维发散联想与想象。阶段四:设计呈现。根据前期的设计创意及表现方案,选择其最佳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设计制作、设计汇报与设计展现。要求呈现效果良好,制作认真精良。经过课程较为系统的讲授,从学生的课题最终呈现结果来看,本次课程对启发学生在交叉学科的互通构建上、在开阔眼界提升学生对设计手段的认知上,在思考如何发现问题并把信息进行有效转译与呈现上,均起到较为有效的引导作用。作者简介:周雯(1980.04-),女,汉族,江苏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图形设计艺术研究。参考文献[ 1 ] 汤箬梅.创新设计教育:艺术设计高等教育跨学科发展趋势 [ J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 美术与设计版 ) ,2014.[ 2 ] 李砚祖.设计艺术学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 J ]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与科学版 ) ,2003 ( 05 ) :65-73.[ 3 ] ( 捷克 )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 M ] .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课 | 程 | 教 | 学

篇五:创新设计思维的基本流程

思维与创新新形势下的创新思考余隋怀西北工业大学新形势下的创新思考

 设计是竞争的核心制造业全球化竞争已不再单纯是资金实力、产业规模、制造能力等层面的竞争,更是产品设计、产品服务层面的竞争。作为产品全生命周期前端的产品设计是制造业产业链的策源地。产品设计始终是工业发达国家占据产业链高端的核心法宝和牢牢把控的重要环节。

 问题的提出在制造业规模和能力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形势下,如何提升产品创新设计能力和水平是决定我国制造业能否提升跨越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他国的做法

 德国政府在2011年11月发布的《高技术战略2020》一项重大战略中明确提出,设计是工业4.0战略中形成可自律操作的智能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厅2013年8月发布的政府报告“Supporting American Manufacturing with Industrial Design”(用工业设计支撑美国制造 )也特别强调创新设计对整合创新的重要性。报告“Valuing the Art of Industrial Design”(工业设计的艺术价值 )中指出:“工业设计师不仅仅是向别人的发明上添加装饰性内容的人才,而是作为这个国家的一群最活跃的发明家而出现的。从1975年至2010年,有40%的设计师同时注册了设计专利和发明专利,而仅有2%的技术人员注册发明专利和设计专利。”从德国的工业4.0,到奥巴马政府强调的制造业回归美国,都能看到工业设计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Council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内阁总理大臣和科学技术政策担当大臣领导的、以制订和调整全局性基础性科技创新政策为目的的“重要政策会议”Council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跨部局的战略创新推进计划颠覆技术推进模式变革计划世界领先创新研发资助计划

 目的 :

 确立活用地方企业或个人的创意和知识,实现快速响应企业或个人用户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模式,提升产业、区域的竞争力。目标 :• 尽早考虑产品使用、文化、环境、顾客需求等综合多样的价值• 在产品、系统、服务充分采用体现日本优势的材料和零部件• 创意快速实体化、评价和反馈• 实证产品早期阶段各种条件预测、产品系统服务全面评价的方法论和实现技术主要研究内容7主要研究内容 :(A)考虑基于需求、价值、性能、delight(令人欣喜、愉悦、满足感)的多功能设计以及相关生产制造条件的,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全系统设计的“超上流delight设计方法”(B)以各种模式(企业主导、大学主导、公立机构主导等)开发和实践以往没有的高质量、低成本、新功能新结构产品的“新生产制造技术”,发掘未来的制造技术

 Delight设计(目的设计)新价值探索(实际测量、数据分析、研讨会等)l 价值模型l KPIl 判断指标概念设计 原型试制详细设计超上流delight设计技术需求(原型)功能+价值函数+a隐性知识、潜在价值知识显性化需求数据功能要求 设计 试制/制造产品服务3D造型、复杂造型、加工IT应用、IoT、智能工厂超出需求的有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超上流delight设计技术创新的生产制造技术

 1.针对数据抽取获得的需求的附加值设计、产品规划、概念设计等方法2.针对产品目标的覆盖材料、零部件到产品、系统、服务的系统设计方法3.考虑复杂加工制造仿真、精确测量现场课题、需求、感觉顾客需求• 技术种子• 未来的展望、场景各种方法• 设计思考(设计思维)• 统计方法• 类比方法、大数据、AI• 机械、物理仿真• 系统仿真• 研讨式创造环境测量数据分析93.考虑复杂加工制造仿真、精确测量等工艺的产品系统设计方法4.考虑物理特性的复杂形状三维建模方法5.模拟生物体形状功能的新的价值设计方法6.支持创新设计的交互式造型方法• 背景• 使用、设置环境、变化、文化• 类似的成功模式• 测量数据分析• 3D打印等超上流delight设计方法超出顾客需求的附加值的产生

 制造强国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进口我国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不强,缺乏世界知名品牌产品质量问题突出

 指导方针 :

 创新驱动制造强国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 整合资源,提高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在制造业的优势领域推进技术创新模式由跟随型向引领型转变;• 加强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为核心,推动产品创新、制造技术创新、生产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着力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制造服务业,延伸制造业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 整合资源,提高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在制造业的优势领域推进技术创新模式由跟随型向引领型转变;• 加强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为核心,推动产品创新、制造技术创新、生产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着力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制造服务业,延伸制造业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

 • 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设计技术大力倡导在新产品开发初期对用户需求进行深度挖掘,提炼出产品创新的基本元素,寻求实现创意的新原理及与之相适应的新结构。大力推广基于知识的智能设计技术、大批量定制与模块化设计技术、数字样机与仿真设计技术、产品绿色与生态化设计技术、产品人文与情感化创意设计技术、工业设计技术。• 构建设计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各行业设计技术知识资源,共同参与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建立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是门户网站、技术创新论坛、自主设计沙龙、设计集聚区及国际化的创新设计专业网络平台,让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创新设计。• ......

  2014年,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创新驱动,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商务服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促进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一是加强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鼓励设立工业设计企业和服务中心,发展研发设计交易市场……鼓励服务外包……国家政策支持创新 2015年,“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当今我国企业对工业设计的需求习近平: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搭平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今的产品创新更加强调跨学科的交叉,集成知识,整合创新,跨界探索新的技术、新的形态、新的服务和设计等。工业设计正是强调此类新形态创新的应用学科,其作用是发挥创新的核心价值,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工业设计服务,凸显设计价值。

 工业设计的核心就是创新(工业)设计旨在引导创新、促发商业成功及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它是一种跨学科的专业,将创新、技术、商业、研究及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活动、并将需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视化,重新解构问题,并将其作为建立更好的产品、系统、服务、体验或商业网络的机会,提供新的价值以及竞争优势。(工业)设计是通过其输出物对社会、经济、环境及伦理方面问题的回应,旨在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技术驱动的创新设计驱动的创新工业4.0,新技术的出现(理性思维)设计驱动的创新用户驱动的创新(感性思维)工业设计---设计思维,产品设计,服务设计

 设计创新制造 消费者制造需求满足消费

 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设计问题

 西周的匕匙---多功能设计

 苹果公司对我们的启迪设计是技术的整合者

 “创新设计”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必然会引领以网络化、智能化和低碳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文明走向。-----路甬祥新一轮工业革命下的创新设计-----路甬祥农耕时代的传统设计 设计1.0工业化时代的现代设计 设计2.0 工业设计1.0知识网络时代的创新设计 设计3.0 工业设计2.0

 工业4.0给设计创新(工业设计)带来的机遇工业4.0 工业设计的机遇智能工厂、智能制造,增加了制造的柔性,提供了定制化制造的基础平台制造业的可定制化普及,能满足众多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创造了更多的设计机遇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融合,全方位整合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新产品的开发成本,提高新品开发效率工业4.0降低了产品的实现成本,从而使更多厂商关注研发设计新产品,极大加快产品更新速度,提 升了对工业设计的需求

 •大数据有助于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云计算技术使得设计协同更加便捷新技术对设计创新的促进云计算技术使得设计协同更加便捷•设计师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更好地增强智能化的用户体验•3D打印使设计师减少制造工艺带来的约束

 3D打印-所想及所得

 3D打印使得个性化制造成为可能• 零件高约 200mm• 增材制造64小时,完成零件的最终热处理,加工共1周时间• 机械加工方法需时11周

 通过设计创新显著提升产品功能2033g 327g

 传统技术难以制造的零件

 传统技术难以制造的零件亚洲首例钛合金3D打印骨盆肿瘤假体植入体肩胛带不定形骨重建的世界首次应用

 TC18 forgingTC18 AM组合制造IN961 castingIN718 AM AM + 机械加工AM + 铸造AM + 锻压

 复合制造3D打印砂型 + 铸造

 通过创新设计显著提升产品功能

 传统汽车 3D打印汽车

 提升换热功能传统暖气片3D打印暖气片

 空中客车未来(2050年)概念客机项目超长超薄机翼半埋入式发动机U形尾形机身轻量化

 空客的生成设计

 减重45%,9G载荷下位移减小8%

 智能制造提供给设计创新更大空间智能制造推动设计创新的改革设计创新必须适应制造业的革命

 用户需求的最高层次

 优雅之形 造法自然

 产 品支撑产品的系统形成产品的先决条件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的定位、 要求产品传达的思想和理念)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的定位、 要求产品传达的思想和理念)(生产、营销)

 术果工业设计是应该在用户需求、技术、市场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工业设计是前期植根于产品策略、公司策略的东西,是唯一与市场、硬件、销售、成本、交付共生共存的东西。创建创新体系,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服务,增强企业创新力形而上为之道本道满足人类的需求通过设计,创造市场,为企业带来效益改变人类的生活行为,时代性,制造服务业的定位,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形而下为之器

 国外的工业设计研究已经向设计思维、设计策略、创新机制、设计生态系统等更高层次发展。我国的工业设计更多地还是关注器物层面的设计,过多地偏重工艺美术,重视轻工产品,与装备制造业脱节。

 设计思维 在新形势下的设计创新思考从IDEO 的 Tim Brown 的这幅图来看,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1. 用户的需求是什么?2. 如何在市场上生存?3. 技术上是否可行以造型艺术或视觉为主导的设计还远远算不上一个优秀的设计

 businessViability商业可行性businessViability商业可行性userdesirability使用者渴求userdesirability使用者渴求insights andOpportunitiesImplementation执行technicalfeasibility技术可能性technicalfeasibility技术可能性洞见与机会点执行IDEO创新流程

 设计思维 是一种创新和设计实现的方法论设计思维不仅以人为中心,还是一种全面的,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根本的思维。设计思维要求设计思考者组成跨科学团队去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去颠覆、改变游戏规则,去创新性地推出新型产品、流程、服务、互动、娱乐模式、交流与合作的方式。

 Design Thinking设计思维所倡导的从用户需求洞察出发开展创新的理念,俨然已成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家的共识,如国内非常知名的企业家史玉柱、360的周鸿祎、小米的雷军,无不强调这种从需求出发的创新的重要性,并且他们往往身体力行,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众多中小企业家们在经营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再也没有哪个问题比不了解客户、不了解客户需求更为严重的了。对于客户需求的深刻洞察,不仅是产品创新的起点,同样也是营销和销售、战略甚至商业模式的最为重要的出发点!离开了客户需求这个原点,企业的经营好比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盛景网联 洪华

 设计思维的目标是使消费者、设计者和商业人士均参与到一个统一的流程中,这个流程可以是产品、服务甚至商业体验的流程。设计思维具备以下要素:1.换位思考 (充分了解设计所服务对象的感受和需求)2.实验主义 (动手实现创意,启发思考)3.擅于合作 (跨专业跨职能的通力合作)4.乐观主义 (无论问题多难,至少有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优于现行方法)

 设计思维的关键原则:1. 洞察用户需求 (观察、聆听、讨论和寻求理解的调查研究);2. 跨学科团队协作;3. 原型要简单;4. 概念的可视化(概念草图,粗糙物理模拟,故事,脚本);5. 综合性思维 (将创造性思维和传统战略结合)。

 海尔 V5手机

 inspirationideation implementation设计思维创新三空间洞察、观察、同理心 眼观手试(原型)

 限制中找最好的平衡工具:讲故事、分析、综合、机会点、定位、头脑风暴、故事板、用户反馈

 2.探索、归纳,通过研究形成设计的价值3.概念与原型迭代,参与式和衍生式的设计活动1.规划、定义,探索并界定项目的范围 4.循环测试、反馈、评估、改进和制造 5.上线和监控、持续观察及分析成果,适时修正

 互联网思维用户至上、体...

篇六:创新设计思维的基本流程

 运动鞋设计的创新思维(一) 我国运动鞋产业发展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运动鞋产业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形成全世界的主要产地之一。2007 年我国年产运动鞋 36 亿双运动鞋产量占世界生产总量的 50%。回顾运动鞋产业近 20 年的发展历史是政府、企业和广大从业人员共同参与、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奋斗历程。运动鞋产业在初创阶段敢于做学习做探索做走过了创新的历史阶段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

 21 世纪科学技术、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变化时新日异市场经济也必然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竞争导致了产品的设计生产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产品始终不断地更新如果产品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就会遭到市场逐渐的淘汰。我国作为运动鞋的生产大国运动鞋的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人们不约而同的目光落在运动鞋的设计上越来越重视运动鞋的设计。怎样打破国外设计一统运动鞋设计这种局面走出中国特色的运动鞋设计的新天地需要探索和努力。闯出国际品牌拥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改变目前的同质化。运动鞋设计的创新思维就成为突破口之一。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只在创新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运动鞋的设计也是如此。不仅要依靠技术创新还必须进设计的思维创新。在现有运动鞋设计水平的基础上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实际出发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思考运动鞋设计。要想适应这种发展变化就要不断的学习就要不断的创新。国内运动鞋企业要想冲击高端市场就必须在技术上有所突破。目前企业拥有的技术仅仅是技术而已它还不能够为一双运动鞋的价值做任何的体现只有将技术做最科学的分析与利用之后才可能转换为利润的一部分。

 一、运动鞋设计创新思维的特点

 运动鞋的设计不仅是一个技术手段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种观念问题。树立人有我特的观念。没有先进的意识与观念要想进行运动鞋的设计创新思维是不可能的。

 运动鞋设计的创新思维就是在运动鞋设计时怎样能够突破传统的思想束缚独出心裁出奇制胜、大胆改进目前的设计现状。创新也叫创造做出前所未有的事情或者想到前人所未想到的事情。创新思维也叫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活动的思考、思索的过程。这种思维一般通过反复地、有步骤地、连贯地思考提出前人未提出的问题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要求有新的设想和理智的判断。与一般思维不同主要表现在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的参与。运动鞋的创新思维是要在下列条件下才能存在有急待解决的问题存在有要对解决的问题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坚定的信念和永不满足的求知欲以及有关的广博知识追求事物的普遍性规律有周围环境的激发。除此之外运动鞋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还必然要求与运动鞋的技术发明、技术发现、设计革新、领域拓展等关连。

 运动鞋设计首先要解决创新的意识要解决“为什么要创新”进行设计创新设计的原动力问题。人们对运动鞋的认知和要求是永无止境的“喜新厌旧”是人对运动鞋使用追求的本能。因此必须采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形式美传递人们对运动鞋新的艺术感受创意美才能给人以震撼的、使人过目不忘的全新运动鞋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以新艺术的形式传递运动鞋信息的目的。

 运动鞋设计的创新意识构成由标新立异的表现意识、独立的认识思考意识和挑战传统、突破现状的意识等构成。创新意识的形成要通过长期的人生观和艺术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则解决“如何创新”的问题。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形成创新思维的基本条件。运动鞋的创新有三种方式即模仿创新自主创新合作创新。

 由于模仿创新绝对要比自主创新更能节省时间加快发展我国的运动鞋设计已经走过模仿创新阶段。运动鞋模仿创新主要体现在仿型设计再将仿型的运动鞋根据国内市场需要以及设计者对这类产品的理解与自己的想法做部分修改。这种方法简捷、快速能够紧跟市场而且没有完全抄袭国外产品。对于当前的运动鞋设计

  2 最首先容易做到的是模仿创新主要是款式、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某些功能方面也可以采用模仿创新。我国运动鞋的今天尤其是设计方面得益于模仿模仿比较流行在模仿当中也有一些创新它是主要的创新

  方式之一。鉴于模仿创新比较容易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多数运动鞋企业将以模仿创新为主要形式。模仿创新在发展初期能极大地增强了运动鞋企业设计的创新能力。

 设计人员在学习模仿国外创新设计产品的思想与行为、

 经验与技术、方法与设施等一系列成功因素的基础上再行谋求改革创新从而达到跨越式赶超率先成功者之目的。

 运动鞋的模仿创新是借助了国外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成果只需在已有的创新成果上进一步创新使后发创新者的创新内容、质量、等级比率先创新者更高一筹无需对前期研究投入时间。其次运动鞋的模仿创新节省了创新所需大量的人财物资源无需对创新链的全部阶段投入资源节省了创新链的前期投入减少了创新链前期的风险损失这就有助于采取优势兵力战术将节省的资源集中有效地投入到更高等级的创新链中使创新效果的投入产出比大大胜过率先创新者。第三运动鞋的模仿创新培养了一批的创新人才为良好的创新环境奠定人力基础。第四运动鞋的模仿创新具有针对性能在国外率先创新者前期成果的基础上从而加快了运动鞋产业的发展速度。运动鞋企业普遍要求超越模仿创新阶段。运动鞋的设计必须分步走首先是模仿创新由于模仿创新的优势首先在于使模仿创新的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成功的模仿创新产品能够后来者居上在市场上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能够超越率先创新者的产品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而这些丰厚的利润回报又被投入到新一轮的创新之中成为创新的良性动力循环。逐渐做到人有我优。

 我国运动鞋设计基本完成了模仿创新但是目前立即进入自主创新虽已具备一定的条件但是必须还要经过创新的中间阶段这个过程即合作创新或者联合创新。合作创新一般具有跨越不同学科领域靠单某一知识或学科领域已经无法完成的创新。我国运动鞋的设计和生产技术已经突破了单一学科的界限必须走联合创新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能节省时间发挥各自优势需要人们更多方面的复杂组合情况变数较大创新难度相对较高等特点。目前企业委托或联合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等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实际上我国的运动鞋的设计开发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要实现我国运动鞋产业的强国在完成模拟创新、联合创新的两个阶段的同时必须加大力度尽快进入到自主创新阶段。这是一个产业走上真正意义强国的必由之路。这种创新是公认的、最重要的一种创新即依靠我国创新者自己进行制度、知识、技术、思路、领域、方法、产品新型、新品种、新用途等创新是一种价值最高的劳动产物。对于国内技术量力比较强如李宁、安踏、特步等一批企业应当在该方面做出自主创新的努力。我国运动鞋实现自主创新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谁在该方面下手早找准目标人才准备充分谁就会成为今后的领跑者。

 运动鞋设计的创新思维(二) 二、运动鞋设计创新思维的构成

 运动鞋的设计创新思维除具有发散性外还具有辨证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特点。

 要解决运动鞋设计的创新思维要求运动鞋设计必须具备发散性的思维。发散性思维是求新、求异设计的主要思维形式也是艺术灵感产生的思维基础。因此运动鞋企业要树立创新意识推崇个性。敢于给予设计人员在实践中发挥个人的特点与优点的机会。破除权威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促使设计者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机制。利用一切条件创建开放性教育资源共享环境。这些都将对发散思维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发散思维可进行系列变形。

  3

  辩证思维是指运用辩证法整体地、系统地、客观地综合分析认知事物。在运动鞋设计中体现为重视市场调查研究客观分析市场定位尊重消费者的需求运用对立统一的视角评价运动鞋设计注重运动鞋的功能表现。要通过“协作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对于运动鞋设计创作能起到开阔视野、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对立统一地看待每个运动鞋的设计。从方法上支持运动鞋的设计中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应用。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更多的是注重运动鞋设计技法和设计者终身的感受忽视设计的实用性忽视运动鞋设计中的逻辑思维目标指向性也忽视了运动鞋设计程序的逻辑理性推断和逻辑思维对视觉思维的补充、验

 证作用。使得运动鞋设计作品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因此加强逻辑思维在运动鞋设计中的应用对实现设计创新型人才目标的培养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形象思维是运动鞋艺术设计思维的主要形式只有平时“增加表象积累”、“培养观察能力”、“发展想象能力”才能在运动鞋设计中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眼高手低的尴尬。表现的积累也为想象插上腾飞的翅膀。设计者自己应该对作品的观察分析从中学会看到心中的物象学会用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运动鞋的感受传递指向性的运动鞋信息 运动鞋设计的创新思维(三)

 三、运动鞋的设计创新思维途径与方法

 一般认为运动鞋设计主要是款式设计实际上运动鞋的设计中款式设计是最简单的。运动鞋设计应当包括结构设计、生产工艺设计、材料运用设计、功能设计特殊部件的设计。运动鞋设计本身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强调的是思维角度而不是具体的技术处理手段。它包括思维和物化两个过程。这里我只谈思维的过程。

 运动鞋的设计创新思维也就是说在运动鞋设计过程和结果上要有独特的创见和新颖性。现在我国运动鞋设计方面不仅普遍受到区位、人才、资金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观念、制度等方面的瓶颈制约。目前还不具备合格的、面向市场需求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运动鞋产品设计在基本造型、功能结构、材料运用等方面不能很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者不具备创新特质不能引导消费者即使行业比较集中的地区拥有一定数量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但这些科技研发力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结合松散市场机制在这些科技研发力量中的作用很弱或者其科技研发及其成果的市场适应程度不高或者其空有精尖的科研成果但却找不到充足的投入。

  4

 运动鞋设计创造有着艺术风格遵循实用、求美法则。这种实用化的求美不是对物进行美化或装饰不是给已有产品以新的魅力和优雅的产品化装。它是打破传统固有的产品形态从结构功能角度出发对产品的实用和美观的一种再创造。

 观念是长期与深度思维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结果。运动鞋的设计创新思维一是设计师的观念问题二是企业或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观念问题三是行业整体的观念问题。

 1培养设计师的创新意识

  运动鞋设计师在设计中如何进行创新思维。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是知识丰富、能力强和素质高集于一身的完美人格还是文化创造的问题。设计者的设计必定要受到其所处时代的影响受设计者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文化、眼界、经历等影响。设计师的创新思维首先是在其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时期的训练和培养。这就为设计师培养的机构——学校提出了课题。学校和家庭应当培养其有一种永远的不满足不满足于自己的过去也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不管已经取得了多大成就也仍要坚持继续创新保持自己的激情探索自己的未来。在未知中追求、发现升华新的境界创新就必须有专心致志、一丝不苟乐观开放幽默思维灵活、易于兴奋的态度和气量。只有不断地探索才能不断地发现许多更新的东西才能创新。创新就是不断地探索研究所从事行业的现状和新变化要在这种新变化的基础上再提高到新水平 设计师自身要有独创精神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的力量不可估量的。独创精神就是自己有敢于标新立异的想法和胆识。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富有独立精神勤奋自信永不满足。独到见解敢走新路突出自己独特的个性需要胆识和勇气需要几分叛逆的精神才会有独创意识。在独创意识支配下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齐白石主张创新的名言“学我者活像我者死”主张在学习、借鉴前人成功的做法去闯新路、突出个性。

 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对一件运动鞋设计作品总能体现其个性明显的设计风格设计风格是他们独创精神所形成的结果。运动鞋设计一方面有着其实用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具有艺术化的独创性独创性能够形成个性

  5 鲜明的艺术风貌。一个设计师具有一种风貌其设计的作品则体现其个性特色除个性特色外个性风格需要不断创新创新是不断否定自我基础上的创新独创意识所产生的结果是不断进行创新。

 设计师应当从市场的消费规律中建立超前意识。超前意识是指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行的提前预测和推算从而明确发展方向。超前意识永远都充满着生机和活...

推荐访问:创新设计思维的基本流程 思维 流程 创新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