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意义4篇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意义 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 及对策建议思考 基层治理是指对城市社区、农村村落等基层地区的治理。基层治理既包括对基层各种事务的管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意义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意义
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及对策建议思考
基层治理是指对城市社区、农村村落等基层地区的治理。基层治理既包括对基层各种事务的管理,也包括大量的社会服务和公共服务。特点是面宽、量大、事多,直接面对群众。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基层治理现代化。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
人大代表在我国是指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统称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简称“人大代表”。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代表者、传达者和实现者,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
权力。从其性质、地位和权利来看,人大代表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参加决策作用、监督协助作用、桥梁纽带作用、模范带头作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各种不稳定因素使基层治理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也让基层治理呈现出了碎片化、分散化、矛盾化的特点。探寻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任务紧迫,意义重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讲话精神,为我们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提高了科学的指导和引领。
新时代国家治理方式是人民当家作主、多方协商参与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掌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制度”。县乡两级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城乡社区、村落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作为基层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参与推进基层治理的主力军,是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一、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必要性
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意义十分重大,作为基层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十分必要。
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是完善基层治理体制的需要。人民群众是基层治理的主体,人大代表受人民群众委托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权力。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中可以起到体现人民意志,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完善基层治理体制等方面的作用。
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是践行代表职责要求的需要。人大代表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中可以起到桥梁纽带作用。代表通过深入选区,听取选民基层治理意见,反馈到有关部门推动问题解决。
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是推进人大工作创新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原则,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人大工作提高水平。”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为推进人大工作创新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二、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优势
根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界定,宪法、代表法对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我国的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比较优势。
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政治地位优势。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社会层面优势。人大代表来源于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监督权力优势。人大代表通过视察、执法检查、审议专项报告、专题询问等进行监督。
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民意代表优势。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扎根基层,依法行使民主权力,反映人民群众意愿。
三、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作用 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作为地方权力机关和民意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基层民主参与和民主治理的主体力量之一,在参与基层治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可以加速法治社会建设进程。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这是代表法对代表履行义务的规定。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工作,
有利于发挥代表的示范作用,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引导群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正常途径表达意愿和诉求,推动法治社会建设不断前进。
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县级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期间,通过审议法院工作报告、检察院工作报告,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行使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权利。在闭会期间,通过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调查等方式对法检两院的工作进行工作监督、法律监督,推动两院依法行权、公正司法。
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可以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在人民群众中享有一定的权威性,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参与基层会治理,为基层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能够反映人民群众关于利益调整、观念冲突等方面的愿望要求。
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可以推动基层民生难题解决。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关心和关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征地拆迁、扶贫脱贫、社会稳定等一系列的民生问题,发挥在基层治理中进行交流沟通,帮助解决问题的作用,有利于发挥代表承上启下的作用,促使矛盾双方能够理性考量,推动基层难题解决。
同时,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通过多参与基层治理,对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大制度功能,具有不可缺少的现实作用。其一,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通过参与基层民主协商议事,开展劝解调解,化解基层矛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广泛性、先进性和代表性作用。其二,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通过参与基层治理,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不断提高代表参加会议审议发言和提出议案建议的质量,有利于强化人大代表的履职意识和能力。
四、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难点 由于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在责任意识、文化素质、履职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一些人大代表的个人思想、知识水平、处理社会矛盾能力等还适应不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基层治理工作的要求,在参与基层治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
一些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履职意识有待增强。由于对党和国家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不足,因而存在着一些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的履职意识不高等方面的问题。
一些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履职能力有待提高。由于一些县乡两级对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
规、代表履职知识等方面学习掌握不够,一些人大代表在参与基层治理工作中还不知道怎么干。
一些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履职作用有待加大。由于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来源于不同的领域,从事不同的行业。一些没有直接从事基层社会事务管理的人大代表,在参与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相对要少。
五、发挥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基层治理,它不仅仅只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各方的共同责任。一个有效的基层治理体系,就是要在基层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同时,广泛调动社会各个方面参与治理的热情,凝聚各个方面的力量,着实提高人民群众自我管理、依法自治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村(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要充分发挥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大会是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完善社会治理方式的过程中,要在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建好人大代表活动小组、创建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加大代表议案建议督办力度、完善人大代表履职考评机制等方面工作的基础上,着力加强闭会期间与人大代表的联系,认真组织人大代表参加视察、执法检查、调查、专题
询问和质询等各种活动,适时通报有关方面工作情况,保障人大代表知情权力,为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要认真搭建人大代表履职工作平台,通过人大代表工作站或人大代表联络室等平台,把人大代表工作与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融合,实现人大代表与选民群众零距离接触,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纾解基层群众的怨气、怒气,将社会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乡镇(街道)人大要推动人大代表工作和村民自治相衔接,把代表工作延伸到村(居)民小组上,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构建起人大代表参与村(居)民自治、服务民生、基层治理的综合平台,形成“有问题找代表”的社会氛围,切实树立起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的形象。
要充分发挥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要在增强对基层治理重要性、必要性认识,提高自身参与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解掌握基层治理中存在的弊端、漏洞等,通过走乡串户、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更好、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状况、民生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梳理人民群众提出事关基层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依法行使法定权利,提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和建议,做到下情上达,
促进政府掌握社会动态,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及时排除矛盾苗头隐患,化解社会矛盾,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切实可行的基础资料,真正做到在责任中主动担当、在主动中理清责任,心系群众利益,为基层党委政府找对“路子“”,为人民群众解开“扣子”。通过参与基层治理,服务群众、为民办事,做实人大代表履职工作,在群众心目中确立人大代表应有的地位,发挥出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同时,县乡两级人大代表要在基层治理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廉洁自律,公道正派,勤勉尽责。要在基层治理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把基层治理中了解掌握到的社情民意,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及时反映给当地的党委和政府。要在基层治理中起到督促监督作用,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民计问题,要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及其部门的监督力度,督促认真研究落实解决存在问题。要在基层治理中起到参谋决策作用,针对基层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提供给当地的党委和政府,供其决策参考。
总之,面对基层治理的复杂性、艰巨性,县乡两级人大权力机关要根据基层治理的特点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工作,把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和
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分类管理,扬长避短,把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加以开发利用。更好的发挥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既是一种创新基层治理的新思路,也是一种发挥人大制度优势的新途径。
篇二: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意义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基层‘小官贪腐’治理机制研究”(编号:18YJC710086 )。 [收稿日期] 2021-08-13 [作者简介]褚明浩,男,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2022年1月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Jan.2022第43卷 第1期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Vol. 43 №. 1DOI :
10. 14137 /j.cnki. issn1003-5281. 2022. 01. 004“片线结合”:基层治理的机制创新与体制活力褚明浩(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 [摘要]在乡村社会变迁与基层治理转型的背景下,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府无力应对层出不穷的新生治理事务,由此陷入治理困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乡镇治理机制的创新,通过增设机构与重置干部展开了“片线结合”改革实践,形成了人与事相结合的分类治理机制以及人与人相结合的双向选择机制,有效地激活了原有的体制资源并拓展其再利用空间。基层政府利用原有体制进行机制创新,并以新生机制增强原有体制的弹性,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回应性与适应性,从而以较低的成本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基于治理机制创新中的“体制—机制”互动审视基层治理的实践逻辑,对于构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启示。[关键词]治理机制;治理体制;“片线结合”;机制创新;基层治理现代化[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 ( 2022 )
01-0025-09 引言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国家治理的根本立足点是基层。传统中国的治理特征是“皇权不下县”[ 1 ]( P. 352 )
,传统社会基层治理主要是指士绅治理。士绅遵循传统的礼教和乡俗民约,尤其是在处理乡村内部事务中,士绅所运用的非正式权力治理的权威来源于传统政治秩序和科举制度的保障,还包括乡村社会文化人情网络的支持。[ 2 ]( P. 49 )
当国家政权建设延伸至乡土社会后,基层治理在被国家权力改造的同时仍未摆脱乡村社会的影响。在缺乏稳定的、抽象的和普遍性的运作规则之下,基层政权组织功利性地将各种方法、手段和策略引入基层治理实践。[ 3 ]( P. 126 )
然而,乡村社会的巨大变迁考验着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尽管当前基层政府的制度环境、行为逻辑和运行机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但基层治理却陷入了财政危机、政策失灵、权威下降和制度异化等治理僵局 [4 ]( P. 158 )
,无法有效运转。基层治理现代化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环节。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治理主体的多层化和多元化、治理结构的分权化和网络化、治理制度的理性化、治理方式的民主化与法治化、治理手段的文明化和治理技术的现代化。[ 5 ]( P. 20 )
学者们分别 从 治理 主体 ① 、治 理资源 [6 ]( P. 157 )[ 7 ] 与治理规5 2①参见刘建军、马彦银《从“官吏分途”到“群体三分”:中国地方治理的人事结构转换及其政治效应———对周雪光〈从“官吏分途”到“层级分流”:帝国逻辑下的中国官僚人事制度〉一文的一个补充》,载《社会》 2016 年第 1 期;周雪光《从“官吏分途”到“层级分流”:帝国逻辑下的中国官僚人 事制 度》,载 《社会》2016 年第 1 期;杨华《“制造流动”:乡镇人事激励的一个新解释框架》,载《探索》 2020 年第 4 期;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载《经济研究》 2007 年第 7 期;倪星、王锐《从邀功到避责:基层政府官员行为变化研究》,载《政治学研究》 2017 年第 2 期。
则 [8 ][ 9 ] 等方面探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可行路径。不少研究者将基层治理现代化定位为制度规范化 [10 ] 、过程程序化 [ 11 ] 、目标精准化 [ 12 ] 和手段技术化 [13 ] 等,最终却发现基层治理陷入了更大的困境。实际上,治理主体、治理资源与治理规则等治理要素服从于治理体制的总体结构与治理机制的微观调整。本质上,基层治理现代化作为主要治理主体的基层政府自我改革的过程,表现为在体制和机制上获得重构的基层治理体系实施公共治理和达成治理目标。[ 14 ] 这意味着要将基层治理实践置于体制—机制框架之中,以整体性理解基层治理的实践逻辑,在立体化视域下研究基层治理现代化。体制、机制是基层治理的中观概念。“体制是渗透某种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在相关领域或组织间形成的一种基本的整体关系框架。机制则是遵循和利用某些客观规律,使相关主体间关系得以维系或调整,实现预期的作用过程。体制是静态和规范意义上的,机制是动态和实证意义上的。”[ 15 ] 具体到基层治理领域,治理体制是指国家“基础性权力”[ 16 ]( P. 68 )
在基层治理中形塑的总体结构,是制度化国家权力的普遍性约束;治理机制则是国家“基础性权力”的具体实践方式,体现为治理主体在一定的治理规则内通过治理资源与治理手段实现治理目标。本文致力于分析当前基层治理的结构性困境,挖掘治理体制在基层治理中的实践形态,辩证分析基层治理体制与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治理体制是治理机制运行的框架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机制创新和运行的空间,但治理机制并非完全被动的,而是可以能动地弥补治理体制的不足,从而激活治理体制的正当性与有效性。本文从体制—机制的互动中审视基层治理的实践逻辑,借助基层治理机制的创新与变革反思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作为基层政权的末梢,乡镇既要完成上级政府布置的工作任务,又要回应乡村社会的治理需求。由于乡镇治理的现实性与复杂性最高,治理问题最突出,对机制创新的需求最强烈,因而乡镇治理能够更好地展现基层治理的实践困境、机制创新以及机制与体制的互动。笔者以对北京平县兴镇、刘镇以及湖南新县溪镇、石镇等地的田野调查为经验支撑,全面思考基层治理中体制与机制的互动,其中,“片线结合”是新县为解决当前基层治理难题创新的治理机制,成功地激活了治理体制,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的难题。一、当前乡镇治理的现实困境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基层治理体系与其所面临的公共问题之间不断契合的过程。[ 17 ] 乡镇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其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也意味着治理的复杂性,集中表现为乡镇治理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新生治理事务。然而,作为科层体制的组成部分,乡镇治理实践受制于既有的制度环境。在既定的体制框架与制度的安排下,乡镇难以及时、有效地回应各种复杂性需求,治理能力与现实需求的不匹配使乡镇治理陷入困境。(一)乡镇治理需求的复杂化乡镇治理的复杂化体现为治理事务的扩大化、治理需求的多样化,从而对乡镇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乡镇之所以会产生大量的新生事务是因为其在县乡村三级体系中的特殊位置,即乡镇不仅要承接乡村社会上移的治理事务,而且要承担上级政府下达的国家政策性任务。同时,伴随着乡村社会转型的变迁与基层治理生态的变化,乡镇中不断出现新的治理事务。一是乡村社会上移的新生事务。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熟人社会”[ 18 ]( P. 364 )
,通过低成本、低负担、高效率的“简约治理”[ 19 ] 方式基本上能够完成税收、纠纷调解和公共事业等治理目标与行政目标。在“熟人社会”,由于信息高度透明、地方性规范有效,基层干部能够迅速地对群众进行定位,采用各种半正式的手段解决问题。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熟人社会逐渐解体,中国基层治理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农村环境卫生、违法建设等新生治理事务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地方性规范渐趋瓦解,而现代规范与秩序尚未建立。简言之,农村治理需求的变化与村级治理能力不匹配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同时,以村干部的职业化、治理方式的规范化、治理过程的程式化等为表征的村级组织的行政化逐渐成为当前基层治理的发展趋势,这恰恰为乡村社会将其难以自主解决的问题向行政体系传递提供了渠道。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干预得越多意味着国家要为更多的基层事务担责。二是乡镇内生的新生事务。近年来,中央提出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治理理念,乡镇一改税费改革后的“悬浮”特性,成为积极有为的政府。当前,乡6 2
镇的每项工作都非常重要,都要“狠抓落实”,那些原来只需应付完成的工作需要乡镇重新安排人力来积极推进,成为乡镇的新生事务。同时,在新的发展阶段,每个乡镇都形成了自身的发展定位,积极打造示范镇或亮点镇,以彰显乡镇的特色和政绩。例如,有的乡镇经营镇域旅游,有的乡镇打造特色文化,有的乡镇发展田园综合体,有的乡镇探索居家养老实验,有的乡镇创新党建引领治理,等等。这些新增的治理事务对乡镇原有的治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增加了乡镇治理的压力。三是上级政府转移的新生事务。作为行政体制的最低层级,上级政府转移的新生事务的增加自然也会使乡镇的治理任务增加。一方面,县级政府转移的中心工作增加。伴随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县级政府下达的政治任务激增,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和12345市长热线等相继成为乡镇的中心工作。上级政府下达的工程建设和社会改造任务越来越多,并且都需要在乡村两级落实,由乡镇督促落实和监督进度。另一方面,行政职能部门转移的行政事务的增加。城市发展使市县政府与行政职能部门承担更多的治理事务,而这些工作都要对接到村、到户,件件都要抓落实、求实效,都需要乡镇参与协调和督导。同时,一旦上级行政职能部门的治理失效,这些行政事务就会转变为乡镇的治理任务。因此,上级政府与职能部门增加的治理任务会传导给乡镇,迫使乡镇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力量,从而增加了乡镇治理的负担。总体而言,在当前乡镇面临的各种新生事务中,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治理任务,还是自下而上的乡村事务,都难以“切事化”,无法采用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处理。简言之,乡镇的新生事务治理冲击着乡镇既有的治理秩序,并对乡镇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二)乡镇治理能力的弱化作为地方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乡镇处于矛盾和冲突的焦点,直接面对着治理困境。本质上,乡镇治理困境源于当前乡镇的治理能力与新生事务的治理需求不匹配,即乡镇治理的能力不足。作为国家科层体制的末端机构,乡镇一般通过科层体制实现常规性治理,其资源配置方式主要依赖以“三定方案”为基础的编制管理。编制管理是中国治理体制的重要范畴,是科层体制统筹调控和配置机构、人员和资源等治理要素的过程。“三定方案”的制度设计与功能定位从中央延伸至乡镇,形成了“职责同构”[ 20 ] 的纵向权责配置格局。因此,乡镇“三定方案”规定乡镇的治理责任与任务,确定了乡镇的资 源 配 置,直 接影响着乡 镇的基础性治理能力。然而,当前乡镇“三定方案”的制度设计不包含乡镇实际的治理事务,导致乡镇的资源配置与其治理能力的实践要求不相匹配。一方面,“三定方案”规定的组织机构的设置与乡镇的实际治理任务不相符,削弱了乡镇整体的治理能力。在行政理性化的治理理念下,乡镇组织分工明确、边界清晰,但“三定方案”对乡镇组织的设置过于细化,人员配置过于分散。高度科层化的乡镇组织导致国家权力碎片化,使得乡镇政权缺乏灵活性,丧失了整体治理的能力。乡镇干部看似各司其职,却缺乏集中精力攻坚克难的能力,难以回应基层治理的需要。同时,“三定方案”的制度设计主要针对常规的行政业务,而未涉及乡镇的新增治理事务,乡镇只能通过临时抽调部分人员和划拨部分财政资源来完成这部分工作。随着基层治理重心的下移,乡镇的治理任务越来越多,临时性的应对方式难以满足乡镇的治理需求,“三定方案”的制度设计与乡镇治理实践的张力越来越凸显。另一方面,“三定方案”中关于干部岗位的规定与乡镇治理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削弱了乡镇的实际治理能力。“三定方案”只确定了部门职责、内设机构与人员编制等,并未提供判断干部岗位匹配度的具体方法。从乡镇的角度讲,乡镇工作类型多样,对于不同的工作岗位来说,都需要配备具有相应能力的干部。例如,行政业务的专业性较强,需要文字写作能力强、专业知识过硬的干部;乡村事务专业性不强,需要有农村或社区工作经验的干部。然而,“三定方案”以专业性为准则,可以甄别乡镇干部的专业技能,却无法甄别乡镇干部的能力、经验与关系等。质言之,“三定方案”并未做到人员与岗位、人员与事务的有效匹配,弱化了乡镇的治理能力。综上所述,“三定方案”与乡镇实际治理任务和乡镇人事需求不符是乡镇治理体制中制度设计不合理的表现。乡镇治理体制的不合理设计与乡镇治理实践之间的张力导致乡镇基层治理能力的弱化。乡镇基层治理能力弱化表现为乡镇的治理困境,即无力应对乡镇新增的治理事务,而这些新增的治理事务对乡镇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乡镇进行机制创新。7 2
二、“片线结合”:乡镇机制创新的治理实践与运行机制在自下而上的变革要求与自上而下的政治责任的双重压力下,基层政府积极探索应对治理危机的出路。基层政府必须在既有的体制框架内创新,这既是基层治理合法性与正当性的基础,也是基层治理有效性的支撑。在保证体制稳定的前提下,机制创新是基层政府的必然选择。在缺乏财政等体制内资源与体制外资源的情况下,乡镇最大的体制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如何配置人力资源成为乡镇机制创新的关键。此外,乡镇在机构设置上有一定的灵活性与自主性,可以通过增设内设机构来调整乡镇治理结构。虽然增设机构与“混编混岗”不符合“三定方案”的制度原则,但符合乡镇的现实需要。二者是乡镇充分利用体制资源进行的机制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镇政权的不完整性。[ 21 ]表 1 溪镇乡镇干部的构成 岗位编制岗位分工 公务员 事业编 总计人数 占全部在岗人员比例 人数 占全部在岗人员比例 人数 占全部在岗人员比例党政领导 13 9. 29%0 0 13 9. 29%行政机构14 10. 00% 39 27. 86% 53 37. 86%片区5 3. 57% 22 15. 71% 27 19. 28%重点工作线11 7. 85% 36 25. 72% 47 33. 57%总计43 30. 71% 97 69. 29% 140 100% (一)乡镇机制创新的治理实践“片线结合”机制是新县进行机制创新的治理实...
篇三: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意义
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意义与实践— 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证研究》●吴平纪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作为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转变。在此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应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要求,创新传统治理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构建更加和谐的基层社会关系。由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郭春甫、张丽梅所著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证研究》一书,立足于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和经验,对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意义、成绩、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全局角度对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未来走向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相关理论进行讨论,指出理论创新的意义;第二章从实践出发,对基层社会治理中购买公共服务事宜进行分析;第三章围绕基层公共服务标准化进行研究;第四章结合案例阐述行政服务中心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第五章重点介绍网格化管理对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率的意义;第六章系统性地对重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进行评价,并从政策角度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稳定的关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在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将全面展开,其理论意义与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调区域差异,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多由街道、社区、村委等基层组织负责,相关治理工作严格按照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展开,然而,区域经济、文化等差异的存在导致基层社会治理制度的适用性不足。因此,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应强调区域差异,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以适应区域特点。如此,不仅能够减轻基层组织的工作压力,还可以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同时也能够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其次,转变传统思想,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系。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明确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生态理论体系中,基层社会治理中基层组织的服务属性更加明显,即提供与区域相适应的社会治理服务,满足人们对于区域社会环境的相关要求,建立更加和谐、稳固的社会治理关系。该书第四章对重庆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基层社会治理职能进行了详细介绍。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窗口,“服务”二字指明了行政服务中心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这对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行政服务中心开通线上匿名意见箱,对基层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核实、处理。在此过程中,基层组织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得到显著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主客体矛盾也将明显减少。 再次,提升治理效率,落实科学评价体系。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的服务属性明显提升,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科学的基层社会治理评价体系,可以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该书第六章以重庆市为例,介绍了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就包括考核评价机制单一、基层社会治理主体成员参与不足等,并提出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科学评价体系建设的建议。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应采取多方共同监督机制,在上级主管部门监督的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匿名评价等方式,对基层组织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合理设置相关评价指标,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并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率和质量。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邯郸市委党校)广告·书评DOI:10.19572/j.cnki.ldkx.2022.03.046篇四: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意义
贯彻 《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筑牢基层治理根基心得 体会在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要历史时刻,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对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巩固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制度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意见》,将《意见》作为我们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遵循,突出“三性”,提升“三度”,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坚持“党的领导”定海神针,突出“政治性”提升基层治理高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因此,应站在讲政治的战略高度,旗帜鲜明突出基层治理的政治性。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推动党的建设全面过硬、全面进步。要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延伸党的组织覆盖,坚持党的工作要求到哪里,党的组织建设就覆盖到哪里,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要充分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创新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其他社会组织协作配合的“一核多元”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积极作用。要不断加强党
员干部队伍政治教育、提升政治修养、激励政治担当,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优势。
树牢“人民满意”根本标准,突出“人民性”提升基层治理深度。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在于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基层治理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用好群众路线传家宝,把人民群众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转化为方针政策的具体举措,充分体现以民意为导向的工作理念。要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拓展政务服务基层的有效覆盖面,提升服务基层群众效率;要加强群众自治,结合区域实际创新基层自治机制,提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聚集各方面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形成齐抓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
把握“与时俱进”重要原则,突出“时代性”提升基层治理效度。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变迁,基层的人口结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基层治理的内容、手段、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因此,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在巩固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治理制度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融于时代,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依靠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推动基层治理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深度有效融合,完善基层治理与部门政务信息数据共
享机制,打破基层治理“信息孤岛”,畅通基层治理互助协作沟通机制,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推荐访问: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意义 基层 治理 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