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拜师仪式方案4篇师徒结对拜师仪式方案 师徒结对薪火相传——星洲小学第30个教师节庆典暨师徒结对仪式2014年9月5日下午,星洲小学多功能厅举行了第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师徒结对拜师仪式方案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师徒结对拜师仪式方案
结对 薪火相传 ——星洲小学第 30 个教师节庆典暨师徒结对仪式2014 年 9 月 5 日下午, 星洲小学多功能厅举行了第 30 个教师节庆典暨师徒结对仪式,共 7 位新老师与 9 位教学、 班主任工作的师父进行结对, 结对仪式在全体老师的欢笑声与掌声中顺利举行。2014 年 9 月 5 日下午, 星洲小学全体老师在多功能厅中一起迎接即将到来的属于每一位老师的节日——教师节。
黄飞娜老师、 王汗青老师、 徐倩老师等七位老师与严云霞老师、李东红老师等七位教学师父及葛亚飞老师、 陈丹老师两位班主任师父正式结对。
每位徒弟都为自己的师父们献上了鲜花, 并且正式鞠躬拜师。
在师徒结对仪式上, 黄飞娜与严云霞师徒代表所有结对师徒代表发言, 黄飞娜老师总结在第一周的工作中是痛并快乐着, 忙并踏实着, 累并收获着。
而这些快乐、 踏实与收获都离不开师父的教导与帮助。
新老师已经拥有好的土壤, 接下去需要保持一份积极的心态, 多请教多沟通, 多做多思考。
而作为师父代表的严云霞老师则指出了, 师父与徒弟需要一起多读书, 多反思, 多运动; 并提出了自己的祝愿, 希望徒弟越来越成熟, 师父越来越年轻。
师徒结对仪式, 在俞校长“一起努力, 一起成长, 一起享受当老师的快乐” 的祝愿中顺利落下帷幕。
老师们阵阵笑声与掌声, 不仅是欢愉, 更是憧憬。
此刻献上的不仅是鲜花, 更是徒弟诚挚的谢意; 此刻结成的不仅是师徒, 更是一种缘分与约定; 此时构建的不仅是一个团队, 更是一种氛围与文化。
愿在星洲这片土壤上, 每一位成员都能茁壮成长, 绽放光芒!
撰稿人:
瞿樯
篇二:师徒结对拜师仪式方案
X 公司师带徒实施办法 (试行草案)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 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 搞好老中青三代人才间的“传、 帮、 带”, 使公司和谐发展, 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共创美好“佳亿” !
全面贯彻人才强企新战略, 提高新员工职业素质, 帮助新员工适应工作环境, 实现员工职业生涯目标, 加快企业人才培养步伐, 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师傅带徒是指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优良岗位技能的人员通过签订师徒协议, 一对一或一对多地帮助、 指导新进员工和技术能力水平较低的青年职工,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 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条 开展师带徒的对象是因工作需要的员工,学徒的期限要根据工种或岗位的实际需要确定。
特殊专业可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确定期限。
第二章 师徒条件、 产生办法及拜师形式
第四条 师徒条件 一、 从师条件: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有责任感,能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技术全面, 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岗位骨干。
其从师范围:
1 . 以培养管理人才为目标的, 有经验的管理人员; 2. 以培养技术人员为目标的, 应具有一定专业技能; 二、 从徒条件:
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 爱岗敬业肯学习钻研, 有责任感, 有上进心, 有拜师学艺的意愿,有相应的文化基础, 身体健康的青年。
第五条 师徒产生办法 从师由各单位按照岗位要求推荐, 徒弟由各单位推荐或自荐报名, 报公司工会及人力资源部, 择优选择。
第六条 拜师形式 1 . 师徒结对采取双向选择和组织指定两种形式。
2. 师资充足的单位采取“一对一”的结对形式, 师资不足的单位可建立“一对多”的师徒关系。
3. 要以协议形式确定师徒双方责任和权利、 考核评价内容和方式等, 并举行师徒签订仪式(见附件:师带徒协议书)。合同期内如师傅或徒弟工作有变动,可酌情重新安排师傅并签订师徒协议, 原协议即行中止。
第三章 实施步骤
第七条 组织实施 公司成立师带徒实施领导小组:
由有关党政领导、人力资源部、 工会及各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
主管部门为人力资源部, 协管部门为工会。
第八条 实施办法 1 . 由各单位和部门根据各类专业技术的需要, 提出“师带徒”需求计划, 交人力资源部门审核汇总后,报领导小组批准。
2. 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培养目标, 组织各业务部门确定各专业考核评价内容和标准。
3. 由人力资源部和工会共同组织师徒双方签订 《师带徒协议书》 。
4. 实施评价:
由师带徒领导小组每半年对协议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考核, 每年或协议期满进行一次鉴定,并根据考核结果评选优秀师傅, 优秀学徒, 公司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章 考核和奖励
第九条 考核评价内容 根据师徒共同制定的培养目标, 由师带徒领导小组考核评价职业道德、 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 安全生产。
第十条 考核评价方式 由师带徒领导小组根据协议规定进度要求, 每半年考核一次、 全年综合考核评价一次, 填写评价意见,并由公司工会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表彰。
第十一条 出师标准 可以出师的徒弟, 要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独立从事本专业工作; 能操作规范, 符合技术要求, 掌握应知、 应会内容。
第十二条 师傅奖惩措施 1 . 根据半年考核、 全年考核评价结果, 对考核结果为合格的师傅和徒弟, 公司给予嘉奖。
3. 经考核不合格的, 应延长培养期, 其延长期不超过三个月。
延长期满考核仍不合格的, 予以解除协议。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XXX 公司
2007-1 1 -20
XXX 公司
师傅(签字或盖章)
:
徒弟(签字或盖章)
:
XXX 公司
师带徒责任协议书
工厂是靠技术进行生产的, 没有过硬的技术, 企业难于立足于市场, 不搞好新老员工之间衔接, 企业的生产技术就难于传承, 企业也就难于生存和发展。
为了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 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 搞好老中青三代人才间的“传、 帮、 带”,使公司和谐发展, 在技术上精益求精, 共创美好“佳亿” !
现推行师傅带徒弟的管理办法, 师徒双方自愿结合, 签订师带徒责任协议书, 双方共同遵守具体规定如下:
一、 协议目标:
徒弟要在原来的技术等级(水平)
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或一个台阶。
二、 权利和职责:
师徒二人的权利和义务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其他内容可由师徒二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以书面形式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但都必须写进协议书里, 作为约束凭证, 必须签订《师徒协议书》 。
师傅的权利和义务:
自愿为主, 一个师傅可以带一个徒弟, 也可多带。
1 、 传受技能, 从基本知识、 技能抓起, 言传身教; 2、 思想作风过硬, 为人和气, 肯于助人为乐, 敢于严格要求善于传帮带, 检查监督及时; 3、 帮思想, 带作风, 把优良作风、 职业道德、 安全生产经验传给徒弟; 4、 严谨的教学作风, 对学徒要严格要求, 严格训练; 5、 真心待徒, 切实把自己的一技之长传授给徒弟。
完成《师徒协议书》 里规定的各项任务。
徒弟的权利和义务:
自愿为主, 一个徒弟只能跟一个师傅。
1 、 尊重师傅, 谦虚好学, 勤学好问, 服从师傅教导;
2、 勤奋刻苦, 认真实践, 不怕苦、 累、 脏; 3、 能主动帮师傅分忧解难, 帮师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 4、 善于察观, 多动脑筋, 及时捕捉和琢磨透技术的关键门道, 把师傅的绝活绝技学到手; 5、 通过学习, 达到技术进步快, 思想有提高, 作风转变好, 安全无事故。
6、 饮水思源, 徒弟每年应给师傅一定的酬劳。
完成《师徒协议书》 里规定的各项任务。
三、 运作、 考核、 奖惩 1 、 为了保证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厂行政人劳部会同生产部经常性的对学教情况进行考核, 考核时间可以分月、 季度、 半年等, 考核成绩张榜公布, 并注名师傅和学徒名单。
2、 学徒试用期一般为 3 月, 经过考核不合格者,师傅有权辞退学徒; 有进一步培养价值的, 需要延长学期的, 师傅提议, 报经车间领导同意和行政人劳部批准即可。
3、 每年评选一次带教学徒工作的优秀师傅和学习成绩突出的徒弟, 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 其他 师带徒责任协议书的内容不能与“师带徒实施办法(试行)
”相抵触, 若有抵触以“师带徒实施办法(试行)
”为准。
协议自签字日起, 自动生效。
本协议一式四份, 人力资源部、 师徒所在单位(部门)、 师傅、 徒弟各持一份。
由人力资源部、 工会、 师徒所在单位(部门)在合同期内监督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
合同期内如师傅或徒弟工作有变动, 可酌情重新安排师傅并签订新的师徒协议, 原协议即行中止。
五、 双方签字
师傅(签字或盖章)
:
徒弟(签字或盖章)
:
XXX 公司
2007 年 1 1 月 20 日
篇三:师徒结对拜师仪式方案
信息摘要 2014 年 11 月 总第 224 期福州屏东中学教研室
“师徒携手传真意
教学相长话成长”
——我校举行教育教学师徒合同签订仪式 2014 年 11 月 26 日, 福州屏东中学在平远楼六层会议厅举行了 2014——2015 学年教育教学师徒合同签订仪式。
徐聪校长、 张年雄书记、 周灵副校长、 柳天颖副校长、 杨丽霞副校长、 周雪英副校长、 兰金忠副校长等校领导出席, 三明洋溪中学到我校挂职的林辉庆校长、校长助理温敏、 教务处林心主任、 德育处张永久副主任、 教研室陈锋副主任以及近百位师傅和徒弟出席了签订仪式。
徐聪校长发表了对青年教师的寄语。
他认为青年教师代表了屏东的未来, 青年教师发展成才了, 学校的发展也就有了保证。
师徒结对子的目的就是通过师徒结对, 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 尽快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 结构合理、 业务精湛的教师团队, 增强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动力。
徐校长向各位老师提出了三点要求:
1、 师徒教师要当好师德示范的表率, 这是开展这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2、 师徒教师要教学相长, 携手并进, 实现双赢。
3、 有关处室要严格按照结对子方案的目标要求, 加强过程性监督和管理, 检查、 督促师徒结对子目标任务完成的情况, 确保师徒结对子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最后, 徐校长衷心祝愿今天的拜师, 今后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师徒双方当场签订了合同, 徒弟向师傅郑重地行了拜师礼, 并向师傅赠送小礼物。
〖导读〗 本期主要内 容:
教育信息化 1 “师徒携手传真意
教学相长话成长”
——我校举行教育教学师徒合同签订仪式 2
八大预言描绘教育信息化未来 3
新技术来袭
未来课堂什么样 7
高中教师微信免费教英语引 来千余粉丝
徒弟代表石伟伟老师、 林荔老师分别发言, 表示通过师傅们的言传身教, 一定会促使新老师迅速成长, 在三尺讲台上实现人生的价值, 用青春之心碰撞出学生的心灵之火, 用拼搏和汗水爱洒桃李, 共创辉煌屏东!
师傅代表胡碧莲老师、 陈锋老师分别发言, 表示在工作中会毫无保留地与徒弟们交流自己的工作经验及心得体会, 在徒弟们遇到困难时, 及时给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 师徒携手前进, 共同成长。
德育处张年雄副主任和教研室陈锋副主任对师傅和徒弟们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次师徒协议签订仪式是学校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举措, 发挥优秀教师的“传、 帮、 带”作用, 促进青年教师快步成长为教育教学能手。
八大预言描绘教育信息化未来 乔布斯去世前, 曾对不久的未来做出 3 大预言, 其中一个就是:
电子科技将掌控未来的教室, 并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取得丰厚的利润。
在之后 2 年多里, 在线教育、 微课、 慕课、 电子书包等新鲜名词成为教育界、 IT 界、 出版界、 金融界热议的话题。
眼下, 一些从事互联网教育的 IT 公司已获得了数额惊人的风险投资。
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未来, 教育界人士作出了 8 个预言—— 预言一: 屏幕成为学习的主要介质 虽然出版人还在眷恋纸书散发的淡淡清香, 挑剔着电子阅读器这样那样的缺陷, 但这类技术的难题终有一天会被技术解决。
面对各种屏幕的阅读和学习将成为未来的常态, 由此带来的是, 书籍从信息组织方式、语言叙事到传播方式将全面颠覆。
预言二: 学习过程就是数据产生过程 这个预言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教育学本身:
学习就是信息传递与信息重构, 而学习又分为“前—中—后” 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会产生大量的数据。
利用科技手段对这些数据进行积累、分析、 应用、 总结, 其效率将大为提高。
预言三: 学生将成知识来源 用科技手段将学习过程逐一记录下来, 作为知识资产传递给下一个学习者并进行自我改进, 通过不断记录进行学习, 变得越来越智能化。
预言四: 数字化学习产生全新学习模式 未来的学习模式不仅仅是教师说、 学生听的单向模式, 也不仅仅是纸和试卷的题海模式,
只要有利于传授和接受知识的方法, 都能成为学习的新模式, 比如:
互动游戏学习、 数形结合、 探究建模、 跨时空协作等等。
预言五: 互联网思维注入课程教学
虽然教育界对互联网的渗入极为谨慎, 但还是认同了 资源、 互动、 个性化、 分享、 大数据分析等互联网思维模式。
未来, 课程将进入超个人化时代, 会出现一个人的书本和课程,从而填补信息与课程间日益增大的鸿沟——用课程的超级多样化填补课程真空。
预言六: 学习者盈利将成为可能 该预言基于一个简单推理:
假定教育的需求是个稳固的市场, 那么为满足需求而产生的供给(学习资源、 课程等) 就理应获得经济回报。
美国教师课件互换网就是例证, 而这种教育资源互换盈利的范围将在未来不断扩大, 可谓“目光聚集的地方, 金钱必将追随” 。
预言七: 从提供资源到提供工具与平台 今后, 学习者将主导教师使用工具和平台。
随着科技装备和技术的日新月异, 更多的工具将用于教育, 更多的平台将提供教育服务。
预言八: 低结构成为信息化设计主导思维 教育将变得随处可见、 随处可教、 随处可学, 而不必进行复杂累赘的程式化导入, 这是低结构教学的理念。
从出版的角度理解, 也许从内容的形式、 载体、 呈现方式等将变得异常多变和丰富。
(本文选自《文汇报》 2014 年 5 月 29 日)
新技术来袭
未来课堂什么样
现在还在中小学念书的孩子, 他们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有六成都还没有“被发明”。
这个预判来自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
家长们也许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
现在家长们忙着帮孩子准备的工作能力, 等到孩子们 25 岁时, 这些对应的工作可能早已消失。
“科技不断推陈出新, 知识的生产与淘汰, 正以十倍于过往的速度前进。
全世界都在寻思, 传统教育体系该如何教导下一代, 去面对一个完全无法 ‘准备’ 的未来”。
昨天发布的 《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蓝皮书》 如此写道。
新的“学习典范” 在哪? 借助于新技术教给孩子“学” 的责任, 发展孩子的创造力, 让他们未来有能力去创造新工作, 这才是最“靠谱” 的答案。
昨天, 《2014 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蓝皮书》 公布——技术走进学校, 注入的是变革的力量。
面对新技术来袭, 课堂到底会有怎样的变化? 报告显示, 新技术正在影响上海基础教育的主要领域。
1-2 年内:
无处不在的学习场 【课堂实景】
带着一台 Pad(平板电脑), 走进无线网络覆盖的教室,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跳出一段清晰的图像和声音:“请问以下哪只不是昆虫……” 面对蝴蝶、 蜘蛛、 蜜蜂等数十张照片, 学生开始饶有兴趣地查找并点击答案。
这是杨浦区二师附小的师生们共同演绎的“创智云课堂” ——小学科学类探究课“走进昆虫的世界”。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 像玩游戏一样, 在 Pad 屏幕上点出答案。
老师还会使用“电子书架”、“专题网站”、“网络搜索”、“校园图书馆” 等功能, 带学生一起了解、 熟悉昆虫, 再进入“真假昆虫分类” 测试。
从“寻找昆虫” 到“教师点评”, 从“扩充阅读” 到环保教育, 这堂 35分钟的课程, 生动有趣且富有挑战。
杨浦区“创智云课堂” 从 2012 年推出尝试, 目前已在 6 所学校试点, 涉及语文、 数学、音乐等 9 门课程。
云课堂搭建了两个平台——移动学习平台和移动教学平台。
以教材为基础, 建立相应的资源库。
在云课堂里, 学生可以通过搜索、 动画、 练习学到更多的知识, 作业也不枯燥, 可以用口述录音来回答, 也可以手写后拍照上传, 只要证明自己会做就行。
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因此而发生变化。
云课堂就是无处不在的学习场。
蓝皮书报告显示, 在 1 至 2 年内,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环境的优化, 云服务质量的提升, 学习的空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学生正在逐渐意识到可以在任何时候, 和学习同伴保持连接, 可以通过网络与更多的老师进行交流, 更可以获得全世界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
无论何时, 身处何地, 学生们都可以沟通, 深
化交流, 可以接触到一个更充盈的世界。
新技术影响着上海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
3-4 年内:
学习游戏化将成趋势 【课堂实景】
今年初, 北京育才学校一年级学生期末考试不再是传统的纸笔测试, 而是做游戏。
学生人手一张体验卡, 可以尝试“把耳朵叫醒”、“蚂蚁搬家”、“分秒不差” 等多个项目关卡, 每通过一项体验, 家长志愿者评委就会给孩子们几颗小星星, 代表得分。
实际上, 无论是在北京还是上海等地, “学习就像打游戏” 已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实现。
身为家长, 你可能每天都想控制孩子趴在电脑前的时间, 担心孩子今后沉迷电子游戏怎么办? 但根据蓝皮书预测,“未来 3-4 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游戏和学习游戏出现”,“游戏化” 将是学生学习的一种趋势, 由此, 教育者需要正确看待电子游戏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价值。
Algodoo 是瑞典一家公司开发的仿真物理实验模拟游戏。
在一个卡通平台上, 学生可以用简单的绘图工具编辑各种实验场景。
比如, 通过设置齿轮、 弹簧、 铰链等元素, 轻松掌握摩擦力、 弹力等各种力的作用方式。
不仅如此, 学生还可上传自己的实验作品, 分享实验内容。
在教育系统中, 对游戏的认识也需改变。
游戏会教学生一些课堂上无法传授的、 参与社群生活的技能。
研究表明, 让孩子们玩上 25 分钟的合作类游戏, 他们就会体会到合作的好处,并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帮助他人 25 分钟。
更有意思的是, 现在还在鼓吹学生和游戏保持距离的老师们, 今后将成为游戏的设计者。蓝皮书认为, 通过游戏设计, 教师将使学习者获得更有把握的成功。
电子游戏在处理学生失败这一事实上会有一套独特的机制, 失败了可以继续尝试, 让学生始终在“闯关” 的过程中保持对最终成功的希望。
蓝皮书同时指出, 在未来的 3-4 年间, 通过收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产生的数据, 分析计算数据的模型, 教师可以发现信息和学习者之间的关联。
这种学习分析技术将与学科紧密相连, 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
未来 5 年后:
进入“创客” 式学习新时代 【课堂实景】
在上海协和国际学校, 学生们对小行星“四大金刚” 中的“灶神星” 进行了图片 3D 扫描。
这张图片的来源——“曙光号” 探测器, 是学生们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网站上下载的。
学生们通过 3D 打印亲手制作“灶神星” 微型模型, 研究这颗小行星。
近年兴起的 3D 打印技术, 对很多老师来说还是时髦的概念, 但一些中小学生已经在通过3D 打印探索具体的科学问题。
根据蓝皮书预测, 在未来 5 年后, 技术的发展会直指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 从而引起“核变”。
一个已经被预见到的趋势是, 今后的孩子将要进入“创客” 式学习的新时代。
所谓“创客”, 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 原指不以盈利为目标, 努力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当计算机全面介入个人学习后, 学生们将会运用教师之前都未曾接触过的新技术。
蓝皮书认为, 学生将以“创客” 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跨领域的融合, 并不断地在设计中创造。
在“做” 中学习的过程, 学生们还可以作出具体的设计, 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然后得出新的结论, 再应用于探索创造中。“创客” 会极大地改变孩子的学习方式甚至是圈子。
目前教育界对于“创客” 式学习的预测是:
它以学生的兴趣为起始点。
假设一个孩子主动对一个内容感兴趣, 他可以在网上阅读、 转发文章, 继而再通过博客、 论坛等, 接近这个行业领域和人物。
他会像发烧友一样收集一切资源, 然后进行整理、 对海量信息做出预判。而与此同时, 孩子的学习伙伴也是网络上的“小圈子”, 他们年龄、 学历多元化, 互相学习,乐于帮助别人, 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另外, 蓝皮书认为人机相互学习将在今后 5 年崛起。
在一些特定领域, 机器的功能已强于人类。
机器不仅代替了人类处理重复的体力劳动, 并逐步超越人类在不同领域的脑力劳动。
技术+教育=8 大结构性变化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 教育发展和进步往往靠名垂史册的教育大家在理论层面的建树来引领趋势。
而今,“技术” 自身走出了附属或辅助的角色, 第一次走上教育改革的最前台, 推动着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
昨天发布的蓝皮书披露, 技术与教育的相互渗透, 正呈现 8 大结构性特征—— 特征一:
教材多媒化 利用多媒体, 特别是超媒体技术, 使教学内容的表现变得结构化、 动态化、 形象化。
特征二:
资源全球化 因特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 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无论教育者还是学习者都可方便地享用。
特征三:
教学个性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
特征四:
学习自主化 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事实上, 超文本、 超媒体之类的电子教材等网络学习资源已经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特征五:
任务合作化 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 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计算机合作的网上合作学习, 在计算机面前合作的小组作业和计算机扮演同伴角色等形式, 信息技术在
支持合作学习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特征六:
环境虚拟化 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
现在已经涌现出一系列虚拟化的教育环境, 包括虚拟教室、 虚拟实验室、 虚拟校园、 虚拟学社、 虚...
篇四:师徒结对拜师仪式方案
学校青年教师“师徒结对” 现状、 问题与对策【摘 要】
师徒结对是学校常用的一种教师培养方式, 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这种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足。
本文以某四星级职业学校为例, 通过对“师徒结对” 现状的分析, 指出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达到师徒共赢的结对实效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
师徒结对 现状 问题 对策
教师是立校之基, 强校之本,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师徒结对” 就是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 “师傅” 对“徒弟” 实施传、 帮、带, 引领和指导他们走上专业化的道路。
学校实行师徒结对的主要目的是营造有助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 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 辐射、 示范作用, 加快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师徒结对” 这种教师培训模式在职业学校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了“师徒结对” 的实效。
为此, 我们对某职业学校的“师徒结对” 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 对其存在的问题做出反思, 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师徒结对” 的现状
1. 基本情况
(1)
领导重视。
该校每年都要录用 10 多名青年教师, 其中大部分是师范院校的新毕业生。
因专业需要, 也录用少数非师范院校毕业的专业人员。“师徒结对” 已成为该校的一项传统。
多年来, 学校党委、 行政、 工
会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 每学年初, 都举行隆重的“拜师结对会”。
(2)
人为合作。
学校根据专业为新上岗教师聘请一名教学师傅, 一名班主任师傅, 也有身兼两职的情况。
师徒的配对是学校安排的, 在“拜师结对会” 双方签订为期一年的“师徒结对协议书”“协议书” 上明确师徒的职责, 主要就师德、 教学、 科研、 德育、 技能等方面制定了“师徒结对” 的活动内容, 如:
师傅要经常关心徒弟思想和教育教学情况, 及时帮助徒弟分析教材的重点、 难点, 制定教学目标、 选用合适的教法和学法;要定期和随堂推门听徒弟上课, 课后及时评析, 共同研究改进教法和学法的措施。
徒弟要通过听课比较, 对课堂教学每学期师徒进行对比、 分析和总结, 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总结论文; 要敢挑教学重担,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及技能竞赛, 争取优良成绩等。
通过新老挂钩相结合, 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带教, 使其尽快适应并胜任教育、 教学工作。
虽然师傅都是学校遴选出来的资深骨干教师, 也有通过 “师徒结对 “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的思想觉悟, 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 特别是非师范专业的新教师来说, 他们的结对愿望也很强烈。
但这样的结对非自愿结合和内在需求, 这样的合作表现为人为的合作。
(3)
过程松散。
明确了 要求和任务后, 在结对活动过程中, 由于缺乏相应的、 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 缺乏严格、 有序的过程管理, 基本上在举行完“拜师” 仪式后就完全靠教师的自觉去开展结对后的活动。
就教学师傅而言, 对徒弟的指导往往就停留在备课、 听课、 评课上, 没有一个完整的培养计划。
当徒弟要开设汇报课或参加比赛时, 师傅们各显神通, 亲力亲为, 竭尽全力让自己的徒弟崭露头角, 师徒荣辱与共。
在班主任师徒
活动中, 徒弟基本上担任了师傅的助手或者说是随从。
协助师傅做好班级各项常规工作和处理班级事务。
对青年教师而言, 在学习过程中, 是机械被动, 模仿师傅的教育教学行为, 服从师傅的工作布置安排。
学校对“师徒活动” 关注的主要是结果, 而对过程细节关心不够。
所以, 许多工作流于形式和表面, 缺乏创新与发展。
2. 结对成效
(1)
发挥了 作用。
通过师傅的“传、 帮、 带” 引领, 缩短了 青年教师由大学生到新教师的角色转变过渡期, 使青年教师对备课、 说课、 上课、听课、 评课、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教学效果的考核、 班主任工作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等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尽快熟悉和掌握, 从而增强了徒弟“一年站稳讲台” 的工作信心。
在调研中, 大部分青年教师认为在师傅的帮助下, 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在专业发展意识、 教育教学理念、 科研能力以及技能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2)
增进了 友谊。
师傅们也坦言, “师徒帮带” 活动在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条件和机会的同时, 也为老教师的进步增添动力。
不少师傅的能力和人格魅力令徒弟折服, 徒弟的领悟性和虚心好学也深深打动师傅, 因此,尽管结对协议期是一年, 双方结下了 师徒情谊, 彼此的互动互助一直在延续。
二、“师徒结对” 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对“师徒结对” 的认识不全面
“师徒结对” 是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最经济、 最有效和最持久的方法与途径, 学校视之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制度。
因此, 存在将 “师
徒结对” 这一形式模式化的问题。
认为“师徒结对” 就是在某一青年教师刚刚踏上讲台之际, 找一位较为成熟的老教师担任师傅, 签上一纸合同,将师徒二人“捆绑” 在一起, 青年教师的成长似乎便大功告成了。
另外,学校基本上都只是从“徒弟” 专业成长的角度去认识“师徒结对” 的目的和意义, 将结对的意义窄化为“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从而忽视了 师傅在此过程中专业成长的需要。
师傅不计得失的奉献和付出, 而最终的受益者是徒弟, 结对目标偏重徒弟一方。
这样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导致师傅心理上的失衡, 从而使他们对“师徒结对” 工作缺乏热情, 从而影响“师徒结对” 的实际效果。
2. 结对活动的内容狭窄且标准化
由于对“师徒结对” 目的及意义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使青年教师快速胜任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层面上, 因此, 在实际的结对内容方面, 基本上涉及的都是一些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 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的经验, 师徒双方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在活动开展的程序方面, 双方就按照学校统一制定的“师徒结对协议书” 上的规定执行, 师徒自由发挥的空间狭小。
在指导的内容方面, 要求大致相同。
这些强制性的要求虽然有利于保证“师徒结对” 活动的有序开展, 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 师徒双方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对于新上岗的老师来说, 除了面对不熟悉的教育教学任务以外, 还面临着适应新的角色、 新的环境、 新的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问题。
此外, 教育工作是一项个人风格很强的工作, 也是一门艺术。
而每一位教师的思想理念、 生活环境、 学习氛围、 个人禀赋等各不相同。
因此, 在“师徒结对”
活动中, “因材施教” 同样适用。
3. 结对活动的过程缺乏管理
在对“师徒结对” 的管理中, 学校的做法是虎头蛇尾, 缺少必要的过程指导和监督。
每学期初, 学校都要举行隆重的“拜师就对会”, 在这个仪式上, 相关领导会做专题讲话, 师徒双方代表也都发言, 最后大家很庄严地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
然而, 轰轰烈烈的仪式一过, 剩下的就只是师徒双方的“自由发挥” 了, 没有制定相应的检查和评估制度。
学校开展的“师徒结对” 仪式虽然可以让教师感到学校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给师徒带来一种无形的工作动力, 但由于没有完善的过程监督和管理, 加之师傅们本身就工作繁重, 难以兼顾, 从而导致“师徒结对” 活动出现了表面上轰轰烈烈, 而实际上却倾向“形式化”。
4. 评价功利化、 激励简单化
在“师徒结对” 工作的评价上, 学校常用“获得多少张证书, 发表多少篇文章, 公开课评价如何, 班级考试成绩等” 作为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评价指标。
但评价一个教师的时候, 不能只看其表面的教学效果, 还要看其是否具有发展潜力, 由于各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同样的努力, 也会出现在短时期内发展的程度不一样的结果。
而这种功利性的评价方式不仅不科学, 而且容易挫伤师徒的积极性。
而对“师徒结对” 的激励方法不外乎两种:
一是评选“优秀师徒”, 二是为师傅出具一张证明, 让师傅在晋升、 评优中有一份辅导青年教师的工作业绩。
三、 提高“师徒结对” 活动实效的对策
为了 使“师徒结对” 达到促进师徒双方专业发展的双赢效果, 进而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可以从理念的转变、 方法和策略的创新以及管
理的完善等多方面入手。
1. 树立“师徒双赢” 的师徒结对理念
首先, 学校要从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师徒结对” 的意义, 树立“师徒双赢” 的结对理念。
学校的发展依赖于教师的素质, 优秀的骨干教师是学校的支撑和中坚力量, 他们的发展理应得到学校的重视, 而新教师又是学校必不可少的新鲜血液, 是学校发展的后备军, 他们的发展决定着学校的未来, 因此, 同样应该得到足够的关心和照顾。
尽管新老教师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但他们都有专业发展的需求, 都面临着各自的发展任务。
学校要充分发挥新老教师各自的优势,使他们以“师徒结对” 的方式结成学习共同体, 相互取长补短, 在互助互动中获得各自的专业成长。
其次, 师傅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与徒弟之间不是单纯的“传、 帮、带” 关系, 而是一种基于协作条件下的平等、 共赢的关系。
师徒交往的过程就是资源共享、 教学相长、 和谐共赢、 创造自我的过程。
师傅是合作中的引领者, 同时也是结对的受益者, 他在成就徒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最后, 徒弟也要认识到“师徒结对” 的双赢目标, 正确看待自己的权利和责任。
在虚心接受师傅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的同时, 也要以自己开拓创新之长补师傅“教学定势” 之短, 给师傅提供一个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经验的机会, 从而真正达到师徒双赢的效果。
2. 遵循双向选择的原则, 给师徒自主发展的空间
“师徒结对” 应当坚持以自愿、 双向选择的基本原则。
徒弟看到师傅的能力与人格魅力, 对师傅产生敬仰崇拜之情; 师傅看到徒弟的悟性与灵
性, 有一种愿成为“雕琢玉璞” 之巧匠的冲动。
徒弟自愿拜师, 增加师徒相融性; 师徒自愿结对, 能使师徒关系畅通。
这样, 师徒双方都产生了 心理安全和心理满足, 就为师徒结对打下了 感情基础。
这样使一方敬其师而苦学, 徒弟诚心诚意地虚心向师傅请教, 一方乐其徒而相授, 师傅真心实意地对徒弟进行指导, 使带教工作事半功倍。
因此, 实行师徒双向选择结对, 应该是师徒结对方式的首选。
在师徒自愿结对的基础上, 再给予师徒双方适度调整发展内容的权利, 为其自主性的发挥提供足够的空间。
在不违反学校统一要求的前提下,给予师徒适度调整发展内容的权利, 让他们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 计划, 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通过过程管理来促进他们将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 逐步增强他们自主发展的意识。
绝大多数“师徒结对协议书” 只是对师徒双方职责作了大致的规定, 这需要师徒双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 自主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和翔实的阶段性计划。
这种能体现师徒个性化的活动内容, 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师徒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而且可以避免师徒活动的随意性、 盲目性, 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创新结对形式, 与校本培训有机整合
传统的“一对一” 的指导方式虽然有利于师傅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一个徒弟身上, 提高指导的效果, 但毕竟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 青年教师的成长应“博采众长”。
现代的师徒结对应是一个特殊的学习共同体, 应该与团队引导相结合, 因此, 在强化“一对一” 师傅引领的同时, 应多注重发挥团队的引领作用。
创设“集体指导” 和“首席指导” 相结合的机制,
这样做也能盘活学校的名师资源, 把所有名师组成各个学科的“智囊团”,随时为所有的徒弟解惑, 共同为所有徒弟的成长贡献力量。
这不仅有利于新教师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 同时也能推动本校的教研文化。
为了 丰富结对内容, 学校可将“师徒结对” 渗透在校本培训之中。
通过聘请专家来校指导、 外出参加学习、 开展业务技能考核、 读书活动、 主题研讨活动等校本培训形式, 让青年教师得到既遵循需求又贴近教育实践的“各路名师” 指导。
4. 加强过程监督和管理, 做到有始有终
长期以来, “师徒结对” 的过程管理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
缺少了监督和管理, 师徒双方也就生出了一些惰性, 常常只是随便应付、 敷衍了事。
因此, 学校要落实分管部门, 定期对“师徒结对” 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及时指出进步之处和不足之处, 并提出改进措施。
除了监督和检查,学校领导还要及时了 解师徒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并全力以赴地帮助解决, 尽可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
最后, 在活动结束时, 学校要召开“师徒结对” 成果展示会和体会交流会。
要对整个“师徒结对” 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分析, 并及时调整、 修改和完善工作方案。
5. 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 调动师徒积极性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方式是“师徒结对” 工作顺利开展的外部保证。
评价既要看师徒双方在教学上取得的成绩, 更要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来评价师徒的发展潜力, 注重发展性评价。
通过多方面、 多方位地对师徒双方进行合理的评价, 发掘他们的发展潜力。
做的既有过程
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 努力使评价成为促进师徒双方专业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量。
除了 加强过程管理和科学评价以外, 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也是十分必要...
推荐访问:师徒结对拜师仪式方案 师徒 拜师 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