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论语大学全文6篇

论语大学全文6篇

发布时间:2023-05-01 19:25:05

论语大学全文6篇论语大学全文 《论语》十二章【教学目的】 了解孔子的哲学观念,理解孔子仁学的基本理论;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r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大学全文6篇,供大家参考。

论语大学全文6篇

篇一:论语大学全文

语》 十二章 【教学目的】

 了解孔子的哲学观念, 理解孔子仁学的基本理论; 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 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掌握有关《论语》 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 体味《论语》 的语言风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重点难点】

 孔子的仁学观念; 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 的语言风格。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内容】

 一、 字词句解析 二、 孔子的仁学思想与教育理念 三、 语言特点 【思考题】

 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试作归纳。

 2. 《论语》 的语言风格有何特点?

 一、 作品简介 1. 孔子其人 《史记· 孔子世家》:

 “孔子生鲁昌平乡 陬邑。

 其先宋人也, 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 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 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 姓孔氏。

 ”

 孔子(前 551~前 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

 人。

 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开创者, 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 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

 据考证,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 是宋国的一位大夫, 做过大司马, 在宫廷内乱中被杀, 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 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 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 纥为名), 母亲叫颜征在。

 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 建立过两次战功, 曾任陬邑大夫。

 叔梁纥先娶妻施氏, 生 9 女, 无子。

 又娶妾, 生一子, 取名伯尼, 又称孟皮。

 孟皮脚有毛病, 叔梁纥很不满意, 于是又娶颜征在。

 当时叔梁纥已 66 岁, 颜征在还不到 20 岁。

 梁纥老而征在少, 时人谓之野合。

 祷于尼丘, 得孔子, 故名丘, 字仲尼。

 孔子年轻时做过“委吏”(司会计)

 和“乘田”(管畜牧)

 等几任小官。

 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 摄行相事。

 后罢官, 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14 年,终不再仕。

 晚年返鲁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

 相传有弟子三千, 贤弟子

 七十二人, 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 思想家, 也可算半个政治家, 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

 孔子高尚之品格主要包含这样几个方面:

 发愤忘食, 安贫乐道;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与人为善, 直道而行。

  后世对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赞誉, 所谓“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也作“天不生仲尼, 万古长如夜”,《朱子语类》 卷九十三)

 有言:“ ‘天不生仲尼, 万古长如夜!’ 唐子西尝于一邮亭梁间见此语。”)

 孔子去世后, 历代帝王为彰显对孔子的尊崇, 不断对孔子进行追封追谥, 诸如“尼父” 、 “褒成宣尼父” 、

 “文圣尼父” 、 “先师尼父” 、 “先圣” 、 “宣父” 、 “文宣王” 、 “玄圣文宣王” 、“至圣文宣王” 、 “大成至圣文宣王” 、 “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 等等。

 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对其祭祀。

 举世闻名的“三孔” ——孔庙、 孔林、 孔府,位于曲阜城的中央, 是在孔子故居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组具有东方建筑色彩和格调、 气势雄伟壮丽的庞大古代建筑群, 总占地面积约 3500 余亩, 拥有近千间建筑。“三孔” 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 推崇儒学的表征, 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 宏大规模、 丰富文物珍藏, 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1961 年,“三孔” 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 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于 1994 年 12月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2. 《论语》 其书 《论语》 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共二十篇, 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其体式归纳起来主要有:

 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 仅指明是孔子的话, 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 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 道德修养、 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对话体, 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

 的问题所作的回答, 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 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叙事体, 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 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其内容上以教育为主, 包括哲学、 历史、 政治、 经济、 艺术、 宗教等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 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 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东汉时, 《论语》 被列为“七经” 之一(七经:

 《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

 南宋时, 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 合为“四书”, 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论语》 成书于战国初期。

 自汉代以来, 注解《论语》 之著作, 真可谓汗牛充栋, 举不胜举。

 比较重要的古注本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 宋朱熹的《论语集注》,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等, 今注本有程树德《论语集释》、 杨树达《论语疏证》、 杨伯峻《论语译注》、 钱穆《论语新解》 等。

 何谓“论语” ? 班固《汉书· 艺文志》 云:“ 《论语》 者, 孔子应答弟子、 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 门人相与辑而论纂, 故谓之《论语》。” 由此可知, “论语” 的“论” 是“论纂” 的意思,“论语” 的“语” 是“语言” 的意思,“论语” 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 并且,“论语” 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 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

 那么,“论纂” 又是什么意思呢? 《说文解字》 云:

 “论, 议也。” 议, 即商议、 讨论。商议、 讨论, 显然非一人之事, 而且商议、 讨论的目的, 无非是为了有所定论。所以, 以本义,“论” 就是大家共同商议论定。

 那么, 班固所谓“论纂”, 就是通过大家共同商议论定而纂集; “论语”, 就是“大家共同商议论定的语录”, 或者“经过讨论的语录” 之义。

 也就是说, “论语” 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

 语言。

 二、 孔子的仁学观念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 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体系以“仁” 学为其核心, 以“仁” 释“礼”, 强调复礼归仁。

 那么, 孔子之仁学的要义何在呢? 孔子是如何论“仁” 的呢?

 据杨伯峻《论语译注》 所附“论语词典” 的统计, “仁” 字在《论语》 中一共出现了 109 次。

 其中最重要的一段论述是《颜渊》 篇的一段对话: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 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颜渊曰:“请问其目 ? ” 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颜渊》)

 此段对话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它涉及了孔子仁学最重要的三个层面, 即仁之内涵, 为仁之方, 仁与礼之关系。

 下面联系其他篇目的相关论述, 分别简析之。

 1、“仁” 之基本内涵 “克己复礼为仁。

 ”( 《颜渊》)

 “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 ”( 《颜渊》)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 请问之。

 曰:‘恭、宽、 信、 敏、 惠。

 ’ ”( 《阳货》)

 “樊迟问仁。

 子曰:

 ‘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

 ’ ”( 《子路》)

 子曰:

 “刚、 毅、 木、 讷近仁。

 ”( 《子路》)

 可见, 孔子之“仁”, 即是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规范; 是以孝悌为根本而又超越血缘亲情、 由近及远的“差等” 之爱; 是涵蕴、 孕育各种美善德行的总德。

 一言以蔽之, 在孔子看来, “仁” 就是人的本性的最高表现, 是人的美德的最高概括。

 《中庸》 曰:

 “仁者人也, 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 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 尊

 贤之等, 礼所生也。” 郑玄注:“人也, 读如相人偶之‘人’。

 以人意相存问之言。”孔颖达疏:

 “仁谓仁爱相亲偶也。

 言行仁之法, 在于亲偶。

 欲亲偶疏人, 先亲己亲, 然后比亲及疏, 故云‘亲亲为大’。”《说文解字》 曰:“仁, 亲也, 从人二。”段玉裁注引上文郑注并曰:

 “人耦, 犹言尔我亲密之词。

 独则无耦, 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

 李泽厚说:

 仁, “乃是以亲子情(孝慈)

 为主轴, 辐射开来却具有神圣性质的爱的人际心理的概括总称”。( 《说巫史传统》, 见《己卯五说》)

 吴展良(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

 说:

 “孔子发现礼的根本是仁, 而以其为人生价值的核心。仁字所讲的就是我们的一颗心, 是人与人乃至人与万物相接触时,自然发生的温情厚意”;“当人对万物有一番温情厚意时, 是人心最感平安、 喜悦、光明与充实的状态”。( 《寻找核心价值:

 儒学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困境》, 见黄俊杰编《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

 2、“仁” 与“礼” 之关系 “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 ”( 《八佾》)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 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 颜渊曰:

 ‘请问其目 ? ’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 ”( 《颜渊》)

 孔子释“礼” 归“仁”, 将仁的基本性质确定为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规范, 并宣扬为仁的自觉性, 力图吧“礼” 这种外在的约制, 通过“仁” 的德性修养, 化作主体内在的、 自觉的道德规范。

 3、“为仁之方”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 《颜渊》)

 “仁远乎哉? 我欲仁, 斯仁至矣。

 ”( 《述而》)

 “子曰: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 曾子曰:

 ‘唯。

 ’ 子出 , 门人问曰:

 “何谓也? ” 曾子曰: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里仁》)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卫灵公》)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 《雍也》)

 可见, 孔子所谓的“为仁之方” 即为仁的工夫与方法, 主要就是“忠恕” 之道。“忠” 是从积极的方面说, 也就是孔子在《雍也》 篇里所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 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恕” 是从消极的方面说, 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 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平? ” 的问题时所说的: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的事, 不要强加给别人。

 总起来说, “忠恕” 之道就是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乃至万物, 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待人待物, 从而成己又成物。

 这不就是“爱人” 的具体体现吗? 能如此, 不就是一个“仁者” 了吗?

 三、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孔子不仅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 是从事传道、 授业、 解惑的教育工作。

 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 教学方法, 总结、 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 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 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钱穆《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有言:

 “孔子崛兴, 以一平民, 而把以前相传的贵族教育开始转移到平民社会来, 开出此下平民讲学之风。

 后世称孔子为‘至圣先师’。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 实亦可称为开天辟地旋乾转坤一伟人。” “ 《论语》 一书, 竟体是一种教育思想。

 读其书, 当如听孔子之耳提面命, 乃为真切。”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 贤弟子七十二人, 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 闵子骞、 冉伯牛、 仲弓, 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 子贡, 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 子路, 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 子夏。

 《论语· 先进》 :

 “德行:

 颜渊, 闵子骞, 冉伯牛, 仲弓 。

 言语:

 宰我, 子贡。

 政事:

 冉有, 季路。

 文学:

 子游, 子夏。

 ”

 《史记· 孔子世家》 :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 弟子盖三千焉,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

 《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 :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 , 皆异能之士也。

 德行:

 颜渊, 闵子骞, 冉伯牛, 仲弓 。

 政事:

 冉有, 季路。

 言语:

 宰我,子贡。

 文学:

 子游, 子夏。

 ”

 1. 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丰富而深刻, 要而言之, 有如下四个方面:

 ① 关于教育指导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卫灵公》), 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 贤愚, 应该机会均等。

 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 扩大了教育对象, 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 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② 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

 子曰:

 “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雍也》)

 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 而贵在触类旁通, 即所谓:

 “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 《述而》)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 必须注意循序渐进, 即: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子罕》)

 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 “欲罢不能” 的情状, 正是对循循

 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 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③ 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

 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 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子所雅言, 《诗》、《书》、 执礼”( 《述而》); “兴于诗,立于礼, 成于乐” ( 《泰伯》);“不学《诗》, 无以言”,“不学礼, 无以立” ( 《季氏》)。由此可见, 孔子是以诗、 书、 礼、 乐为普通教材教育学生的。

 那么, 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孔子最为重视的是什么呢? 从 《论语》的许多思想中可以看出,《诗》、 《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

 ④ 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孔子看来, 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 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

篇二:论语大学全文

十二章 分类 原文呈现 段层精解 学习态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第七章)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第七章讲学习态度:以学习为乐。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第九章)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第九章讲学习态度: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第十章)

 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 第十章告诉人们时光易逝,应该珍惜时间。

 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一章)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第一句讲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第四章)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第四章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达不到”知新“的 目的。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第五章)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第五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第十二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第十二章)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第十二章讲的是要广泛学习,坚定信念。

 修身做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二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二章)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第二章讲的是治学的人要重视自己的品德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第三章)《为政》(第三章)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第三章自述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第六章)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第六章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第八章)

 孔子说:吃简陋的食物,和凉水,弯曲手肘当做枕头,也乐在其中啊,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

 第八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第十章)孔子说:“三军的主帅可以被俘虏,匹夫的志向是不可以被改变的。” 三军:古时军队作战分左军、中军、右军,合称三军。在此代指全军。

 第十一章讲的是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移。

 夺志:改变志向。

 文章中心:本文通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学习的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等方面给人以启示,教育我们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做人。内容深刻,富有哲理,对后世的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了解)而不愠.(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每天)三省..吾身(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 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11.温故.(学过的知识)而知.(得到)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可以)以.(凭借)为.(做,当作)师矣 15.人不堪.(忍受)其忧 16.知.(懂得)之者.(代词……的人)不如好.(喜欢,爱好)之者 17.好知者不如乐.(以……为乐趣)知者 18.饭.(吃饭)疏.(粗粮)食.(冷水)饮水. 19. 曲肱..(弯曲胳膊)而.(承接连词)枕之 20.不义..(不正当的手段)而富且贵 21.于.(对于)我如浮云 22.三.(泛指多个,几个)人行必有我师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好的方面,优点)而从之 24 子在川上..(河流上,河边)曰 25.逝(流逝)者如斯(这,指河水)夫 26.不舍(舍弃)昼夜 27.三军(军队的通称)可夺帅也 28.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汉)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忠实,坚守)志 30.切问(恳切地提问)而近思(多考虑当前的事)

 三、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

 通

  悦

 ,意思是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通

 又

  ,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四、古今异义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 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五、一词多义

 1. 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 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 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六、成语归类

 1. 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 .箪食瓢饮 七、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八、问题探究 1、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每个人身上都有别人没有的优点。

  2、做的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益处有:①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②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如家提倡的接人待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示例:这是孔子提倡的“忠恕之道”,意思是说“自己不希望或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对于现今提倡的建设“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虽有佳肴 虽(即使)有佳肴(美味的菜),弗(不)食(吃),不知/其(它的)旨(甘美)也;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弗学,不知/其善(好)也。是故(所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了)。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反省自己)也;知困,然后/能自强( 自我勉励)也。故曰:教学/相长(互相促进 译句: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也。《兑(通:“说” 指傅说)命》曰:“学(xiào:教)学(学习)半。”其(表示推测

 “大概”)/此(这)之谓乎?

 二、译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通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有不通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三、文学常识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四、字词归纳

 1、通假字

 《兑命》曰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2、古今异义

 A、虽有至道

 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B、不能知其旨也

 旨: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C、教然后知困

 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D、教学相长也

 长: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3、词类活用

 A、不知其旨也

 旨: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B、不知其善也

 善: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

 4、文言句式

 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五、问题探究: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答:告诉了我们教学相长的道理。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开头运用类比手法,由“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引申到“即使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自然过渡到教与学的关系,为“教学相长”提供有力的论证

 3、引用《兑命》中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兑命》中的话作为引用论证来讲道理,说明教与学的关系,进一步强调学的重要性,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来把中心论点阐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不断提高自己。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5、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① ① 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② ② “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 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 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 “知困”而“自强”。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靠近 )河干(gān,岸、边),山门圮(倒塌)于河,二石兽并(一起)沉焉。

 阅(经历)十余(多)岁(年),僧募(募集)金重修,求(寻找)石兽于(在 )水中,竟(到底,终于)不可得。

 以为(认为)顺流下矣。棹(名词作动词,划船)数(几)小舟,曳(拖着 )铁钯,寻十余里,无迹(踪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听说)之笑曰:“尔辈(你们)不能究(推究 )物理(事物的道理)。”

 是(这)非(不是 )木柿(削下的木片 ),岂(怎么)能为(被)暴涨(水位)急剧上升,这里指洪水)携(带)之去? 乃(是 )石性坚重(坚硬沉重),沙性松浮(松散轻浮 ),湮(埋没 )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语气词,罢了 )。

 沿河求之(代词,指石兽 ),不亦颠(通“癫”,疯狂)乎?众服(信服 )为确论(精当确切的言论 )。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凡是)河中失(失落)石,当(应当)求之于上流。”盖(连接上下两句,表示原因)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它,指水)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侵蚀、冲刷)沙为坎穴(坑洞 )。渐激渐深,至(等到,到)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像)是(这 )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停止),遂

 (于是)反溯流(逆流 )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固然 )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依照,按照)其言,果得(找到 )于数里外 。然(既然这样)则(那么)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主观地判断 )欤(yú,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相当于“吗”。)!

  一、翻译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就在河...

篇三:论语大学全文

学》

 【原文】

 大学之道 1, 在明明德 2, 在亲民 3, 在止于至善 4。

 知止而后有定 5,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6。

 物有本末 7,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8, 则近道矣。

  【译文】

  大学的道理, 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显明, 在于使天下的人革旧更新, 在于使人们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

 知道所应达到的理想是“至善” , 而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 有了确定的志向, 而后才能内心宁静,内心宁静而后才能泰然安稳, 泰然安稳而后才能行事思虑周详, 行事思虑周详才能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世上万物都有根柢和末梢, 天下万事都有结局和发端, 能够明白它们的先后次序, 那么, 就能够接近这《大学》 的原理了。

  【注】

  1、 道:

 指道理、 原理、 原则、 纲领, 含有人生观、 世界观、 政治主张和思想体现。

  2、 明明德:

 前一个“明” 为动词, 即使……显明。

 后一个“明” 为形容词, 清明的、 光明的之意。

 3、 亲民:

 亲民, 亲, 当作“新” , 为动词, 即使……革新。

  4、 至善:

 最好的思想境界, 善的最高的地步。

  5、 知止:

 能够知道所当止的地步。

 指上文所说的“止于至善” 。

  6、 得:

 获得(至善)

 。

 《孟子· 告子上》 :

 “心之官则思, 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

 ”

 7、 本末:

 指树的根本与树梢。

  8、 知所先后:

 意指能够知道和把握道德修养的先后次序。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1;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2;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3; 致知在格物 4。

  【译文】

  古时候, 想要使美德显明于天下的人, 先要治理好他的国家; 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国)

 的人,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族; 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族的人, 一定要先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想要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人, 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内心; 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 必先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想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必先达到认识明确; 而达到认识明确的方法就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注】

  1、 先齐其家:

 齐, 有治理之意。

 家, 指家族。

 意为使家族齐心协力、 和睦平安。

  2、 修其身:

 指修养好自身的品德。

  3、 先致其知:

 致, 至。

 知, 认识。

 先使认识达到明确。

  4、 格物:

 推究事物的原理。

 据朱熹解释:

 “言欲致吾之知, 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 (《四书注集》 )【原文】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1,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

 其本乱 3, 而末治者 4, 否矣。

 其所厚者薄 5,而其所薄者厚, 未之有也 6。

 此谓知本, 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 而后才能达到认识明确; 只有达到认识明确, 而后才能意念诚实; 只有意念诚实, 而后才能心思端正; 只有心思端正, 而后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只有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而后才能整治好家族; 只有整治好家族, 而后才能治理好邦国; 只有治理好邦国, 而后才能使天下太平。从天子开始, 一直到下面老百姓, 一律都要搞好自身的品德修养作为根本。

 一个人, 他自身的品德修养这个根本败坏了, 却要做到家齐、 国治、 天下平, 那是不可能的。

 正如他所尊重的人反而轻蔑他, 他所轻蔑的人反而尊重他, 这样的事情是从来不会有的。

 这就叫做认识根本的道理。

 这就叫做认识的彻底, 即是进入“知” 的最高境界。

  【注】

 1、 庶人:

 西周起称农业生产者。

 春秋时, 其他位在士以下, 工商皂隶之上。

 秦汉以后泛指没有官爵的平民。

  2、 壹是:

 一。

 一切、 一律、 一概。

  3、 本乱:

 乱, 紊乱, 破坏。

 本乱, 意为本性败坏

 4、 末治:

 意指家齐、 国治、 天下平。

  5、 其所厚者薄:

 厚, 重视, 尊重。

 薄, 轻视, 轻蔑。

  6、 未之有也:

 即未有之也。

 之, 代词。

  【原文】

 康诰 1 曰:

 “克明德 2。

 ”

 大甲 3 曰:

 “顾是天之明命 4。

 ”

 帝典 5 曰:

 “克明峻德 6。

 ” 皆自明也。

  【译文】

  《康诰》 里说:

 “能够有崇尚光明的德性。

 ” 《太甲》 里说:

 “经常思念上天赋予的阐明美德的使命。

 ” 《帝典》 里也说:

 “能够使伟大崇高的德性显明。

 ” 这些书上说的都是要使自己的美德得以发扬和弘扬美德的意思。

  【注】

 1、 康诰:

 《尚书· 周书》 中的篇名。

 《尚书》 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 、 《夏书》 、 《商书》 、 《周书》 四部分。

 《康诰》 是周公封康叔时所作的文告。

 周公在平定三监(管叔、 蔡叔、 霍叔)

 武庚所发动的叛乱后, 便封康叔于殷地。

 这个文告就是康叔上任之前, 周公对他所作的训辞。

  2、 克明德:

 克, 能够。

 明, 崇尚。

 《康诰》 篇原句为:

 “惟乃丕显考文王, 克明德慎罚。

 ” 是赞扬文王的话。

  3、 《太甲》 :

 《尚书· 商书》 中的篇名。

 太甲, 商代国王, 商汤的嫡长孙, 太丁之子。

 传说太甲即位后, 因破坏汤法, 不理国政而被伊尹放逐。

 后回国复位。

 太甲被放逐期间, 生活在民间, 了解人民疾苦。复位后, 励精图治, 做到“诸候归殷, 百姓以宁” 。

  4、 顾諟天之明命:

 这是伊尹告诫太甲的话。

 顾:

 回顾、 想念、 思念。

 諟:

 是, 此。

 明命:

 光辉的命令, 即明德。

 古人认为是天所赋予的, 故称为“天之明命” 。

 据《太甲》 篇原句为“伊尹作书曰, 先王顾諟天之明命, 以承上下神秪” 。

 伊尹是商朝初年的大臣。

 曾放逐仲任的侄子太甲, 自立为王, 后又让太甲复位。

  5、 《帝典》 :

 即《尧典》 , 是《尚书· 虞书》 中的篇名。

 主要记叙尧、 舜二帝的事迹。

  6、 峻:

 《尧典》 中原作“俊” , 是“大” 的意思。

 据《尧典》 原句为“帝典曰若稽古帝尧……克明俊德, 以亲九族” 。

  【原文】

 汤之《盘铭》 1 曰:

 “苟日新 2, 日日新, 又日新。

 ”

 《康诰》 曰:

 “作新民 3。

 ”

 《诗》 曰:“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 4。

 ”

 是故, 君子 5 无所不用其极 6。

  【译文】

  商汤时的青铜器盘上缕刻警辞说:

 “如果能在一天内洗净自己身上的污垢, 焕然一新, 那么就应当天天洗清, 弃旧图新。

 每日不间断, 永远保持, 做到天天新, 每天新。

 ”

 《康诰》 里说:

 “振作商的遗民,使他们悔过自新。

 ”

 《诗经》 里说:

 “周国虽是一个古老的诸候国, 但由于文王秉承天命除旧布新, 所以它终能自我更新。

 ”

 因此, 那些执政者在新民方面, 总是时时处处用尽心力, 追求达到美好完善的最高境界。

  【注】

  1、 汤之《盘铭》 :

 汤, 指汤商。

 商朝的开国君主叫成汤。

 盘:

 青铜制的沐浴用的器具。

 铭:

 是缕刻在器皿用以称颂功德或申明鉴戒的文辞,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 苟日新:

 苟, 假如, 如果。

 新:

 指身体上洗涤污垢, 焕然一新。

 引申为品德修养上的弃旧图新。

 3、 作新民:

 作, 振作, 鼓励。

 新民, 使民自新。

 原句为:

 “己, 汝为小子, 乃服惟弘王, 应保殷民。

 亦惟助王宅天命, 作新民。

 ” 此句证明“经” 一章里的“在亲民” 应为“在新民” 。

  4、 《诗》 曰句:

 《诗》 , 指《诗经》 ,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此处所引的两句诗, 出自《诗经· 大雅· 文王》 , 这是一首歌颂周文王的诗。

 周, 指周国, 自从后稷开国, 经历夏、 商两朝, 都是诸候国。

 到文王时, 国力强大, 武王时灭掉商朝, 建立周朝。

 邦, 古代诸候封国之称。

 旧邦, 古老的国家。

 其命, 指周朝承受的天命。

 维, 助词。

  5、 君子:

 此指统治者。

  6、 其极:

 尽头, 顶点。

 其极指“至善” 。

  【原文】

 《诗》 云 1:

 “邦畿千里, 唯民所止 2。

 ”

 《诗》 云:

 “绵蛮黄鸟, 止于丘隅 3。

 ” 子 4 曰:

 “于5 止, 知其所止, 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

 《诗》 云 6:

 “穆穆文王, 于缉熙敬止。

 ” 为人君, 止于仁; 为人臣, 止于敬; 为人子, 止于孝; 为人父, 止于慈; 与国人交, 止于信。

  【译文】

  《诗经》 里讲:

 “京都幅员广阔方圆千里, 许多百姓都愿在那里居住。

 ”

 《诗经》 里讲:

 “黄鸟鸣叫着‘缗蛮’ , 栖息在那多树的丘冈。

 ” 孔子读了这两句诗感慨地说:

 “唉, 黄鸟起居时, 都知道栖在它所应当栖息的地方, 难道人反而不如鸟吗? ”

 《诗经》 里讲:

 “仪表堂堂端庄谦恭的周文王, 他光明的美德使人们无不崇敬。

 ” 作为国君, 他的言行要做到仁政, 作为属臣, 他的言行要做到恭敬; 作为儿女, 他的言行要符合孝道; 作为父亲, 他的言行要体现慈爱, 与国人交往要做到坚守信义。

  【注】

  1、 《诗》 云句:

 见《诗经· 商颂· 玄鸟》 。

 邦畿, 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疆域。

 即君王居住的京城及其管辖的周围地区。

 千里, 方圆千里。

  2、 维:

 犹“为” 。

 止:

 居住。

 这两句诗引自《诗经》 。

 原是一首祭祀时所唱的歌, 也是一首简短的史诗, 诗中叙述了殷商始祖契诞生的传说, 以及成汤建立王业, 武丁中兴的功绩。

 这里引这两句诗, 是想说明, 一切事物都应有个着落。

  3、 缗蛮:

 鸟叫声。

 缗, 原诗为“绵” 字。

 见《诗经· 小雅· 绵蛮》 。

 止, 栖息。

 丘隅, 多树的土山丘陵。

  4、 子:

 孔子。

 孔子这段话的意思为, 鸟都知道在应该栖息的地方栖息, 那么人更应当努力达到美好最高的境地。

  5、 于:

 同於, 乌的古字, 叹词。

  6、 诗云句:

 文王, 周文王。

 穆穆, 仪表堂堂, 端庄恭敬的样子。

 缉, 继续。

 熙, 光明。

 止, 语气助词。

 这两句引自《诗经· 大雅· 文王》 篇。

  【原文】

 诗云 1:

 “赡彼淇澳, 绿竹猗猗 2, 有斐君子 3,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 赫兮喧兮, 有斐君子, 终不可煊兮!

 ” “如切如磋” 者, 道学也; “如琢如磨” 者, 自修也; “瑟兮僴兮” 者, 恂溧也4; “赫兮喧兮” 则, 威仪也; “有斐君子, 终不可煊兮” 者, 道盛德至善, 民之不能忘也。

  【译文】

  《诗经》 里说:

 “望那淇水岸边弯曲的地方, 青绿色的竹子茂盛润泽。

 那富有文采的君子卫武公,他治学就像切锉骨器那样严谨、 一丝不苟; 他修身就像琢磨玉器那样精细, 精进不休。

 他的仪表庄重威严,他的品德光明显扬。

 那富有文采的君子卫武公, 教人终身不能忘怀啊!

 ”

 诗中“如切如磋” , 比喻精心求学; “如琢如磨” , 比喻修养德性; “瑟兮僴兮” , 是讲内心谨慎; “赫兮喧兮” , 是讲仪表威严; “有斐君子, 终不可諠兮” , 是讲卫武公具有君子的美好品德, 德性达到完善的境界, 老百姓当然不会忘记他了。

  【注】

  1、 《诗》 云句:

 见《诗经· 卫风· 淇澳》 。

 这段引诗的前段, 是把他看作对卫武公的赞颂, 所以此处译注取《大学》 之意。

  2、 淇澳:

 淇, 指淇水, 在今河南省的北部, 古属卫国。

 澳:

 指河岸弯曲的地方。

 猗猗, 植物长得光

 泽茂盛的样子。

  3、 斐:

 有文采的样子。

 斐然成章, 才华卓绝之意。

 君子:

 指卫武公。

 如切如磋:

 切, 用刀切断, 磋,用锉锉平。

 如琢如磨:

 琢, 用刀雕刻。

 磨, 用沙磨光。

 以上“切、 磋、 琢、 磨” 本是古代冶玉石器、 骨象器的不同工艺方法。

 《尔雅· 释器》 里讲:

 “骨谓之切, 象谓之磋, 玉谓之琢, 石谓之磨。

 ” 这里《大学》引申含意是指治学应如切锉骨器那样严谨, 一丝不苟。

 指修身应如琢磨玉器那样精细, 精进不休。

  4、 瑟:

 这里为庄重的意思。

 瑟, 璱的假借字, 原形容鲜洁的样子。

 据《说文· 玉部》 引瑟作璱。

 僴:形容胸襟开阔的样子, 此处为威武、 威严的样子。

 赫:

 光明、 显耀。

 喧:

 通“煊” , 盛大、 显扬。

 諠:

 《诗经》 中作“谖” , 遗忘、 忘记。

 恂慄:

 惶恐、 惧怯。

 这里为谦恭谨慎的样子。

  【原文】

 诗云 1:

 “于戏!

 前王不忘。

 ”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2, 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此以没世不忘也 3。【译文】

  《诗经》 里讲:

 “唉, 前代贤王的品德永不被人遗忘。

 ” 那是因为后世的君王崇敬品德高尚的前代贤王, 热爱创立基业的前代亲人, 平民也享受到遗留给的利益。

 因此, 这就是前代贤王永垂千秋而不被人们遗忘的道理。

  【注】

  1、 《诗》 云句:

 见《诗经· 周颂· 烈文》 篇。

 于戏:

 即:

 “於戏” , 音义同“呜呼” , 叹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哎呀” 。

 前王:

 指周文王。

 这里泛指古代贤王。

  2、 贤其贤:

 前一个“贤” 字用作动词, 意为尊敬之意。

 后一个“贤” 字用作名词, 指贤明君子。

 亲其亲:

 前一个“亲” 字意为亲爱, 后一个“亲” 字, 意为亲族。

  3、 乐其乐:

 两“乐” 字, 都是快乐的意思。

 前“乐” 字用作动词, 意为以小人之乐为乐。

 利其利:前一个“利” 字, 用作动词, 意为让百姓获得利益。

 后一个“利” 字, 意为利益。

 此以:

 因此。

 没世:

 终身、 一辈子。

  【原文】

 子曰 1:

 “听讼, 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

 ” 无情 2 者不得尽其辞 3, 大畏民志 4, 此谓知本 5。【译文】

  孔子讲:

 “审理诉讼(打官司)

 , 我与其他人一样, 能做到将案情断得曲直分明, 但我和其他 人不同的是, 必须使诉讼这类事件根本不发生, 达到绝迹才好。

 ” 从孔子讲的这段话里, 我们可以领悟到:圣人能使那些心中奸诈不实之徒不敢随便说尽他们那狡辩的厥词, 并且引导他们搞好自身修养, 从而使民众敬服盛德, 没有争讼打官司的。

 这就叫做认识根本的道理。

  【注】

  1、 子曰:

 这段话见《论语· 颜渊》 篇。

 子, 孔子。

 听:

 听取, 判断。

 此处指审理。

 讼:

 诉讼, 争讼。犹人:

 与其他人一样。

 人, 别人。

  2、 无情:

 不是真实情况。

  3、 尽:

 竭...

篇四:论语大学全文

篇第七

  701

 【原文】

 子曰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

  【注释】老彭一般认为是殷商时的彭祖。窃谦辞私自私下。老长寿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 “传述而不创作相信并且爱好古代典籍我很像老彭吧。

 ”

 主题孔子述而不作。

  702

  【原文】

 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

 识(志):记住。厌满足。

  【译文】

 孔子说 “ 将知识默默记在心上学习却从不满足教人却从不倦怠这些我都做到了吗”

  主题孔子自省。

  703

  【原文】

 子曰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注释】

 徙:迁移转变。

  【译文】

 孔子说 “不修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到了道义却不能转变有了缺失却不能改正这是我所担忧的。

 ”

  主题孔子忧虑人的自觉性。

  704

 【原文】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注释】

 燕居:闲居。申申:舒展。夭夭:轻松舒适。

  【译文】

 孔子闲居在家时身体舒展精神舒适。

 主题孔子闲居的状态。

 705

  【原文】

 子曰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

  【注释】周公周公旦姓姬名旦周文王儿子周武王弟弟辅佐周武王儿子周成王后代封于鲁国孔子的学习榜样和理想。

  【译文】

 孔子说 “我衰老得很严重啊很久我都没再梦见周公了 ”

  主题孔子感慨自己的精力、提醒自己坚持信念。

 706

  【原文】

 子曰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注释】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译文】

 孔子说 “以道为志向以品德为根据以仁爱为依靠以六艺为游乐。

 ”

 主题君子的人生。

 707

  【原文】

 子曰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

  【注释】

 束脩(修):十条干肉脩干肉也叫脯一条脯为一脡十脡为一束。

 傅本 P148古代贵族子弟十五岁进大学要带束脩给老师后来“行束脩”表示十五岁。

  【译文】

 孔子说 “自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没有不教的。

 ”

  主题孔子教学无类。

 708

  【原文】

 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注释】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匪)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见朱熹《论语章句集注》隅:房屋角落。

  【译文】

 孔子说 “不是心求通而未得不去开导他的思路不是口欲言而未能不去通达他的言辞。如果提出一个角落为例却不能推知另外三个角落我就不再教了。

 ”

 问题孔子为什么要求“不愤不启” 、 “不悱不发”

  709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注释】孔子曾经以“助丧”为业。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家吃饭从未吃饱过。

  主题孔子的真诚之心。

 710

  【原文】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注释】

  【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哭过就不再唱歌。

 主题孔子会哭孔子真诚。

  711

  【原文】

 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 “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注释】

 三军周朝制度规定诸侯中的大国可拥有三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暴虎:徒手搏虎。冯音凭河:徒足过河。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 “受人任用就发挥才干不受任用就韬光养晦。只有我和你能这样吧 ”子路说 “先生您带兵作战时让谁共事”孔子说 “徒手斗虎、赤脚过河如此死而不悔的人我不和他共事。

 我愿意与之共事的 是面临任务谨慎戒惧喜好谋划而完成的人。

 ”

 主题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包含的独立知识分子的特质。

 反对鲁莽讲求谨慎谋划。

 712

  【原文】

 子曰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

  【注释】执鞭之士据《周礼》 古代天子或诸侯出行有人拿着鞭子开道另市场的守门人手拿鞭子维持秩序。这两种人叫执鞭之士。

  【译文】

 孔子说 “如果财富可以求得的话即使是看门人我也干如果财富不可以求得的话那么还是随我的喜好吧。

 ”

 问题为什么财富不可求

 713

 【原文】

 子之所慎齐、战、疾。

  【注释】齐同斋斋戒。

 【译文】

 孔子慎重的事是斋戒、战争、疾病。

  714

  【原文】

 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很长时间不知肉味。他说 “没想到演奏音乐能达到这样美妙的境界。

 ”

 主题音乐得魅力。

 715

  【原文】

 冉有曰 “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 “诺吾将问之。

 ”入曰 “伯夷、叔齐何人也”曰 “古之贤人也。

 ”曰 “怨乎”曰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 “夫子不为也。

 ”

  【注释】为帮助。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太子蒯聩之子。蒯聩因得罪南子逃到晋国灵公死后辄继位国君。晋国送蒯聩回国并乘机侵略卫国卫国则抵抗晋国并阻止蒯聩回国。这就形成了父子两人争夺国君的局面。伯夷、叔齐殷代末孤竹国君之子父死后互相让位后逃到周文王处。劝阻武王伐纣未成武王灭商后两人以“食周粟”为耻饿死首阳山。见 523。

  【译文】

 冉有说 “老师会帮助卫君吗”子贡说 “好我去问问这事。

 ”进去后子贡问 “伯夷、叔齐是哪类人”孔子说 “古时的贤人。

 ”子贡问 “他们抱怨吗”答 “他们追求仁并且得到了仁还抱怨什么”子贡出来说 “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

  主题孔子赞同伯夷、叔齐当然不会帮助争夺权力的卫君。

 716

 【原文】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注释】疏食粗粮。水古代水为冷水汤为热水。

 肱(工):胳膊。

 【译文】

 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头枕着乐也在其中了不仁不义而具有财富和显贵对我来说如同浮云。

 ”

 问题孔子反对富贵吗

  在实现正义公平的过程中利益自然就产生了

 717

  【原文】

 子曰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 可以无大过矣。

 ”

 【译文】

 孔子说 “如让我多活几年五十岁去学习《易》 就可以无大错了。

 ”

 主题学易经。

 718

  【原文】

 子所雅言 《诗》 、 《书》 、执礼皆雅言也。

  【注释】

 雅言:春秋时各国语言不统一各国有自己的方言。但是在古籍中在礼仪等正式活动中还存在继承夏朝而来的标准音也就是当时的普通话。

  【译文】

 孔子讲普通话的场合读《诗》 、读《书》 、举行典礼都用普通话。

  719

  【原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注释】叶摄公沈诸梁字子高叶地的县长楚国大夫。称为公是因为楚君称王。

 【译文】

 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为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 “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学习常常忘记吃饭快乐欢喜常常忘记忧愁连快要衰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主题孔子自况。

  720

 【原文】

 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译文】

 孔子说 “我并非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

 ”

 主题重在后天学习。

 721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强力、悖乱、鬼神。

  问题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722

  【原文】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译文】

 孔子说 “几人在一起走路 其中一定有人可做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的缺点而自我改正。

 ”

 主题真心学习他人真心改正自己。

  723

  【原文】

 子曰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注释】

 予:我。桓魋(还颓)即向魋宋桓公后代所以叫桓魋宋国司马宋国军事统领。

 孔子曾在宋国与弟子在大树下学习礼仪 桓魋拔了树 要杀孔子 因孔子曾经批评过他。离开的时候弟子说快点走孔子就说了上面的话。

  【译文】

 孔子说 “天在我身上生了德桓魋他能把我怎样”

  主题孔子对天命的自信。

  724

  【原文】

 子曰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

 【译文】

 孔子说 “学生们你们以为我有所隐藏吗我没有隐藏什么哪我没任何作为不向你们公开了这就是孔丘我啊。

 ”

 主题孔子教学无保留。

 725

  【原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行动、忠诚、信用。

 702

  726

  【原文】

 子曰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 “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

  【注释】

 有恒持之以恒。亡而为有:本来没有却装作有。亡无。约:贫穷。泰豪华。

  【译文】

 孔子说 “圣人我是无法见到了能见到君子也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 “善人我无法见到了能见到有恒心向善的人也就可以了。实际没有却装作拥有、实际空虚却装作充实、实际贫穷却装作富裕这样很难有恒心了 ”

 主题立足真实是持之以恒的起点。

 727

  【原文】

 子钓而不纲、弋而不射宿。

  【注释】

 纲大网用绳结的捕鱼捉鸟的器具。弋带绳的短箭。动词用弋射鸟。

 【译文】

 孔子钓鱼而不用大网用弋射鸟而不射歇宿的鸟。

 问题孔子为什么“钓而不纲、弋而不射宿”表明孔子有怎样的做事方式

 728

  【原文】

 子曰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

  【注释】

 盖大概。识音志记住。知之次也仅次于生而知之者。

 《季氏》十六中有“孔子曰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

  【译文】

 孔子说 “也许有那种不懂却创作的人我不是这样的。多听选择其中正确的加以接受多看并记在心里。这是第二等的知识。

 ”

 主题反对“不知而作” 强调主动学习。

 729

  【原文】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

  【注释】

 互乡地名现无可考。与赞赏。保守。

  【译文】

 互乡这地方的人难于交谈 但其中一位少年却得到了孔子接见 学生们都很困惑。孔子说 “赞赏别人的进步不赞成别人的退步为什么要过分呢别人将自己清洁后前来见我我就赞赏人家很整洁不要死守别人的过去不放了。

 ”

 问题为什么“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不应该过分

  过分表明目的不纯不时真心对待对方而是为自己的利益。

 730

 【原文】

 子曰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译文】

 孔子说 “仁离我们远吗我想实现仁这仁就到了。

 ”

  主题一念之间可能两个世界。难在一念之间有很多现实困难以及借口。

  731

 【原文】

 陈司败问 “昭公知礼乎”孔子曰 “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 “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

  【注释】陈司败陈国大夫。昭公鲁昭公名裯音仇 。巫马期孔子学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吴孟子鲁为周公之后吴为太伯泰伯周文王大伯之后均姓姬。吴孟子原名应为吴姬鲁昭公娶之为避同姓不婚的礼制改称吴孟子。

  【译文】

 陈司败问 “昭公懂礼吗”孔子说 “懂礼。

 ”孔子走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揖并上前说道 “我听说君子不袒护任何人难道先生孔子也袒护人吗鲁君昭公娶了位吴人做夫人是同姓姬 于是叫她吴孟子。鲁君如果懂礼还有谁不懂礼”巫马期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 “我真幸运如果有错别人一定知道。

 ”

 主题孔子承认错误。

 732

  【原文】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注释】

 反:反复。和(贺):跟唱。

  【译文】

 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唱得好时就必定让他再唱然后还要跟着他唱。

 主题孔子唱歌。

  733

  【原文】

 子曰 “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

  【注释】

 莫大约或疑为其之误。躬行:身体力行。

 【译文】

 孔子说 “在文献知识方面我大概...

篇五:论语大学全文

子书必备】

 《大学》原文及翻译收藏版

 大学读本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 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 “传”十章。认为 “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 就是说 “经” 是孔子的话 曾子记录下来 “传” 是曾子解释 “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全文-注释1 【原文】

 大学之道1 在明明德2 在亲民3 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5 。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 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7 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8 致知在格物9 。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10 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1 。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 未之有也14 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 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十五岁人大学 学 习伦理、 政治、 哲学等 “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道“的本义是 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 本原、 个体 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 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 “亲”应为“新” 即革新、弃旧 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 使自己获得知识。

 9

 格物 认识、 研究万事万物。

 。

 10 庶人 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 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 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 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 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 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

  【读解】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子至善。它既是《大学》的 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 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 生进修阶梯。

 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 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 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 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

 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 “内修”和“外治”两 大方面前面四级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 后面 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 。而其中间的“修身”一 环则是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 它与后面的“外治”项 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 。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 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孟子?尽心下》  把生 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 列学说怯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 了。

 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 时至今日 仍 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 不 管你积极还是消极 “格、 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 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 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 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 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原文】

 《康诰》(1)曰 “克明德。

 ”(2)《大甲》(3)曰 “顾(讠是)天之明命。

 ”(4)《帝 典》(5)曰 “克明峻德。

 ”(6)皆自明也。(7)

 【注释】

 (1)康浩 《尚书?周书》中的一篇。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 事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 。全书分为《虞书》 、 《夏书》 、 《商书》 、《周书》四部分。(2)克能够。(3)大甲即《太 甲》  《尚书?商书》中的一篇。(4)顾思念。是此。明命光明的禀 性。

 (5)帝典即《尧典》  《尚书?虞书》中的一篇。(6)克明峻德 《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 。俊与“峻”相通意为大、崇高等。(7) 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译文】

 《康诰》说 “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

 ” 《太甲》说 “念念不忘 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

 ” 《尧典》说 “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

 ”这 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读解】

 这是“传”的第一章对“经”当中“大学之道在明明 德”一句进行引证发挥说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是从夏、 商、周三皇五帝时代就开始强调了的有书为证而不是我们今 天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产物。

 《三字经》说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 也就是说 人的本性生来都是善良的 只不过因为后天 的环境影响和教育才导致了不同的变化从中生出许多恶的品质。

 因此儒家的先贤们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在作为“四书 五经”之首的《大学》一篇里开宗明义提出“大学”的宗旨就 在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 “在明明德”就是加强道德的自我完 善发掘、弘扬自己本性中的善根而摒弃邪恶的诱惑。从这个 意义上说无论是西方基督教的“忏悔” 东方佛教的“修行” 还 是列夫?

 托尔斯秦式的“道德自我完善” 毛泽东式的“狠斗私字 一闪念” 乃至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五讲四美三热爱” 、 “培养四 有新人”等等都是“在明明德” 以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 为目的。

  【原文】

 汤之 《盘铭》 1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2 《康诰》曰 “作新民。

 ” 3 《诗》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 4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注释】

 1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

 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 。这里的器皿是指商汤的洗澡盆。

 2苟 如果。新这里的本义是指 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

 3作振作激励。新民即“经”里面说的“亲民” 实应为“新民” 。意思是使新、民新也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 “ 《诗曰》 ”句这里的《诗》指《诗经.大雅.文王》 。周周朝。旧邦旧国。其命指周朝所禀受的天命。维语助词无意义。

 5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是故所以。君子有时候指贵族有时指品德高尚的人根据上下文不同的语言环境而有不同的意思。

 【译文】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 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 《康诰》说 “激励人弃旧图新。

 ” 《诗 经》说 “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

 ”所以品 德高尚的人无处下追求完善。

  【读解】

 如果说“在明明德”还是相对静态地要求弘扬人性中光明正 大的品德的话那么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从动态的 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被刻在商汤王的洗澡盆上本来 是说洗澡的问题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 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大一大地下去每人都要坚持。引申出 来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 样呢这使人想到基督教的每日忏悔使人联想到女作家杨绛把 她那本写“干校”生活的书起名为“洗澡” 。

 精神上的洗澡就是 《庄子?知北游》 所说的 “澡雪而精神”  《礼记?儒行》 所说的 “澡身而浴德” 。

 话说回来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无论如何展示的是一 种革新的姿态驱动人们弃旧图新。所以你不仅可以像商汤王 一样把它刻在洗澡盆上而且也可以把它刻在床头、案头使它 成为你的座右铭。

  【原文】

 《诗》 云 “邦畿千里 惟民所止。

 ” 1 《诗》 云 “缗蛮黄鸟 止 于丘隅 2 。

 ”子日 “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 《诗》云 “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3  ”为人君止于仁为 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 于信。

 《诗》云 “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 琢如磨。瑟兮亻闲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 4兮 ”如切 如磋者道学也5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亻闲兮者恂栗也6 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者道盛德至善民 之不能忘也。

 《诗》云 “於戏前王不忘7 。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 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注释】

 1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诗经?商颂?玄鸟》 。邦畿ji 都城及 其周围的地区。止有至、到、停止、居住、栖息等多种含义随上下文而 有所区别。在这句里是居住的意思。

 2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引自〈诗 经?小雅?绵蛮〉 。缗蛮即绵蛮鸟叫声。隅角落。止栖息。

 3 “穆穆”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玉》 。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於 wu 叹词。缉继续。熙光明。止语助词无意义。(4)《诗》云

 这几句诗引自《诗经?卫风?淇澳》 。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澳yu 水边。斐文采。瑟兮亻闲 xian兮庄重而胸襟开阔的样子。赫兮喧兮显 耀盛大的样子。

 讠宣 《诗经》原文作“ 讠爰 ” 遗忘。

 5道说、言的意思。

 6恂栗恐惧戒惧。

 7於戏前王不忘引自《诗经?周颂?烈 文》 。於戏wuhu 叹词。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8此以因此。

 没世去世。

 【译文】

 《诗经》说 “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

 ” 《诗 经》又说 “ ‘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

 ”孔子说 “连 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 吗” 《诗经》说 “品德高尚的文王啊...

篇六:论语大学全文

/p>

 语

 一、社会背景

 士阶层的兴起

 百家争鸣

 先秦诸子散文

 二、《论语》介绍

 《论语》书影 1、成书年代 2、内容简介 3、艺术特色 4、流传及版本

 三、孔子三、孔子

 (一)孔子身世 (二)孔子其人

 四、作品串讲

  《论语·里仁》

  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 《 论语 · 里仁》 》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 论语 · 里仁》 》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不会在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论语·季氏》

  本篇包括1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生而知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本篇主要谈论的问题包括孔子及其学生的政治活动、与人相处和结交时注意的原则、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论语·季氏》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看要看得明确,不可以有丝毫模糊。听要听得清楚,不能够含混。脸色要温和,不可以显得严厉难看。容貌要谦虚恭敬有礼,不可以骄傲、轻忽他人。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做事要认真负责,不可以懈怠懒惰。有疑惑要想办法求教,不可以得过且过,混过日子。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以意气用事。遇见可以取得的利益时,要想想是不是合乎义理?”

  《论语·子罕》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著名的文句有:“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不主观猜疑,不绝对武断,不固执己见,不唯我是从。

 《论语·阳货》本篇共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一篇中,介绍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对仁的进一步解释,还有关于为父母守丧三年问题,也谈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等。

 阳货是孔子在政治上非常鄙视和反对的“乱贼臣子”,孔子不愿意与其交往,更不愿意去他手下做官。但是却屈于礼制的要求,不得不在接到阳货送来的礼物之后回拜他。可见这样的礼制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孔子明明知道这是阳货的计策,还要去,是为不明智。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推荐访问:论语大学全文 论语 全文 大学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