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重阳节的诗歌朗诵9篇

重阳节的诗歌朗诵9篇

发布时间:2023-05-03 13:10:07

重阳节的诗歌朗诵9篇重阳节的诗歌朗诵 九九重阳节优美散文 九九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称为老人节,重阳节的习俗就是登高,赏菊等,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个节日;下面是有九九重阳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的诗歌朗诵9篇,供大家参考。

重阳节的诗歌朗诵9篇

篇一:重阳节的诗歌朗诵

重阳节优美散文

  九九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称为老人节,重阳节的习俗就是登高,赏菊等,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个节日;下面是有九九重阳节优美散文,欢迎参阅。

 九九重阳节优美散文范文 1:重阳登高

 永春山清水秀,景色不少,有北溪、魁星岩、牛姆林、东溪大峡谷、仙洞山等风景。今日是重阳节,凑巧的是,它在国庆节假日当中。因而,时间自由,甚是充裕。老婆的同学六人,携妻带子,从南安来到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的永春。吃完午饭后,一行人浩浩荡荡,便向逢壶仙洞山驶去。

 仙洞山是国家 AAA 级旅游胜地,古称瑞峰、陈岩山,海拔 580 米,位于蓬壶镇之西北面。它吸引了不少游人文客和情人佳偶。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上至七十几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样样俱全”。他们有的来烧香拜佛,请神还愿;有的登山越谷,锻炼身体;有的慕名而来,游览名胜。

 一路上,都是水泥道路,甚是平坦宽阔。我们二十几人,四辆轿车,急匆匆地驶向仙洞山,来到山脚,眺目远望。只见山葱葱郁郁,绿色盎然。一大片古老而朴素的岩石镶嵌在山的中上部,怪石嶙峋、奇峰耸秀,甚是显眼。其余的亭台楼榭掩映其中,被椎子树林遮住,有的也只能看到屋脊,

 有的只能看到突出树林,较为高耸的楼台。

 在仙洞山,有十二种树木,其中珍稀树木有六种,是一片罕见的亚热带季雨林,林深树茂。人们处于里面,如处一片清凉之地。由于地理优势,风调雨顺,气候得宜,在这江南的秋季中,仙洞山的树木仍然长势良好,一片绿意,一片生机勃勃。我们走向山坡的蜿蜒大路,在一棵独木成林的大树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个红色大字“美山经草翠”。它刻在石上,笔力遒劲,甚是显眼,颇有特色。石刻左边是放生池,池里人造仙鹤屹立,姿态优美;大鱼栩栩如生,嘴尾朝天;青蛙匍匐在石上,仿佛在时刻鸣叫,令人耳目一新,有一种活跃之美,有一种亮丽之色。

 走过一段鹅卵石小道,人们可看到一只石象,身形大如真象,巧夺天工,惹人注目。据说在原始时代,神农氏教民耕地,是以象拖犁,后来将野牛驯化后,代替象耕。石浩似象型,加以雕刻,犹如真象立在眼前,常伴神农于仙山之中。它颇受人们喜爱,不少人与象合照,人象合一,以留下美好的回忆,留下独特的留念。这真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

 在鹅卵石小道两边,一些茶花树一字排开,经过人工打扮,姿势柔美,绿叶亮泽;万年青鲜翠欲滴,立在两旁,随路而行。小道旁边一尊弥勒佛塑像,体型巨大,耳垂至肩。他安然静坐,笑容可掬,感染了光临的客人,带给人们一片片好心情,带来一个个好希望。

  登上几级台阶,我们来到真宝殿。殿前钟楼鼓楼互相对望,真不知有多少年了。它们布局对称,遥遥相对,甚是庄严,甚是有气派。殿里供奉的神农大帝,香火不断,紫烟袅娜,烛光闪烁。有些人烧香朝拜,祁佛保佑,保佑身体健康,平安吉祥;有些人诚心叩首,默默许愿,求神呵护,事事如意。

 一路登山,拾阶而上。不久,我们来到“神农洞府”。它又名“鼓石室”。相传神农大帝驾祥云南游时,因爱慕逢壶胜境,降居此山,在这石室中设坛传道,教化人民。洞中的底部以石击之,杳如鼓声咚咚。那简陋的石室赋予了美丽的传说,增添了迷人的色彩,让人肃然起敬,不由得令人神往。在仿佛中,在此时此刻,神农大帝在给我们讲道授经。据说该洞是八仙拜访神农氏的居所,内有天然石桌,可容八人环坐。但现在,已不见石桌,只留下我们的想象,留下我们的神往,与神心语,与佛神交。

 山中有九曲岭,曲径通幽,是通往仙洞山峰顶之路。道路全用石头砌成台阶,迂回曲折。在这林荫小道中,品尝山林石景,享受仙洞清新的空气,使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们一行人一鼓作气,历经九曲,沿石阶而上,也不禁微汗流出,气喘吁吁。

 在九曲岭路上,可见“逢壶仙界”四个大字。该摩崖石刻为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所书。他是福建晋江人,万历 35

 年进士,官至大学士。他的字笔力遒劲,结构严谨,令人叹服,令人难忘,让我在欣赏中频频回首,不忍离去,真是魅力十足,光芒四射。

 仙洞山峰顶,古代是座古寨,整个寨有三个寨门,即南门,北门和东门,非常险要。人们要攀藤附壁才能爬上峰顶。如飞鸟行走的路线,因而,人们将通往山上的道路称为“鸟道”。但现在,攀上峰顶有路可循,有路可走,不必费太大的劲,经“鸟道”而至天后宫。里面供奉“海神”天后娘娘。据介绍,她祖籍莆田,自小生于海边,熟悉水性,通晓天文气象,平生救人无数,终生未嫁,是中国影响最大,供奉最多的女神。后世称其为“马祖”,“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有些人烧香礼佛,虔诚祈祷,甚是诚恳,甚是真切。殿里殿外也很是热闹,香烟上升,鞭炮声响,人流不断。

 经过诵经堂,我们来到峰顶的无极殿。它系双层仿天坛圆形殿宇,高度与底部直径约为 999 厘米。上层供奉神农大帝,下层供奉弥勒佛,保佑国家安泰,人民康安,笑口常开。在无极殿眺目远望,远处的景物被树木遮挡,只能从树的缝隙看到部分的远景,这真是一点小小的遗憾。我只能感叹树林的高大与雄伟,感叹树木的生命力旺盛,感叹绿色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我们二十几人在无极殿前留影,作为一群人重阳登山

 的见证。这既见证了同学情,朋友谊;见证了仙洞山与人的密切联系;也见证了人舍不了山,山与人不可分。

 仙洞山的殿老径幽,胜景殊多。它真是令人流连忘返,引人沉迷,美丽动人,是一个好去处,值得一见,值得一游,值得观赏。我喜欢仙洞山的山山水水,翠绿的树林,优美的故事,依山的建筑,名人的笔迹,值得礼拜的神佛等等。仙洞山,亮在我的眼里,醉在我的心里,它将留在记忆的深处,伴我长行。

 九九重阳节优美散文范文 2:重阳节随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毛泽东)在枪林弹雨中,在战火纷飞时,毛泽东同志于戎马倥偬中挥笔填词,还有着如此浪漫的情怀。

 斗转星移,日升月落,传统节日在历史的长河里流淌;改革开放,各种为经济搭台的新造节日如雨后春笋,加上许多洋节日漂洋过海而来,并颇受追捧。于是乎,传统老节备感冷落,常常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在这个以高速为时尚的现代社会里,传统节日可能会被不少人忽略。我是一个年过半百的人,基本上是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长大的,尽管外表要紧跟时尚,如上网冲浪、用“伊麦尔”写信等,但骨子里还是很传统的,加上还有八十

 高龄的慈母在世,今天这个好日子——我自然记得的。

 据有关记载,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节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朝,有了正式的名分——尽管是民间的。这以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关于重阳,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因地而异,于是就有了有登高、踏青、赏菊、饮酒等许多习俗。古今文人墨客传下来诗词,最熟悉的还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久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我的心田里,它已经不是一首诗,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寄托着亲友情感的载体;它,已经渗入了中华民族的骨髓中,融化在炎黄子孙的血液里。

 然而,时至今日,传统节日正日渐衰微。在许多新生代心目中,不少传统节日,似乎简化为一顿饭、两瓶酒,那些历史的、文化的、情感的因素只剩下一个遥远的模糊背影……“80 后”和“90 后”们,他们可以在平安夜“今夜无眠”,可以为圣诞老人而大煲“电话粥”。但是,却不愿意在重阳节打一个问候电话,甚至发一条祝福短信。

 前几日,有长沙周南中学老师来我校交流,其中就有与我两度共事的黎老师。日月如梭,感觉更甚!想当年,他们夫妇携手远赴长沙,仿佛还是昨日,不经意间,已经 10年有余,她的女儿今年已经考入武汉大学(临床医学本硕连读)。战友久别重逢,自然十分高兴,于是在校园里合影留

 念,一切尽在不言中。

 但愿我们的发展,不是以牺牲传统为代价,因为,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啊!

 九九重阳节优美散文范文 3:重阳节所见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景色迷人的佳美悦境中, 迎来了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九九”重阳节,也是中国法律规定的首个老年节。节日里, 开化县教育局在天地学校大会堂举办了“庆祝首个法定老年节”的文艺表演大会。与会的古稀寿星老师们乐开情怀,兴致昂然。华埠镇街道的东岸社区,横街社区,枫树底社区为 14 对金婚幸福老人在华埠区域浪漫巡游。华埠镇华阳村聚集全村花甲以上的老人共进宴席,两委干部在宴席会上,代表全村村民共祝老人们幸福安康,寿比南山!

 重阳节,既是人们赏菊、登高的传统节日,更是尊敬老人的节日。

 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更代表着我们应该敬老爱老尊老。

 期盼着,当地政府像节日里一样,关爱老人,常常顾问。

 期盼着,炎黄子孙们,继承中国敬老爱老尊老的光荣传统,常回家看看!

 九九重阳节优美散文范文 4:九九重阳,一地落叶

 凉爽的秋风,赶跑了夏的酷热,果实熟了,叶子黄了,小草枯了,夏的浓绿和茂盛褪去了,大地一片萧杀。

 秋来了,让人生出许多怀恋和思念,也让人生出许多凄凉和哀伤,让人看到了满地菊的花黄,也让人见到遍地霜的孝白。让人喜收累累硕果,也让人承受飘飘落叶。

 秋来了,秋天里有个重阳节。重阳节里让人重吟古人重阳诗词的隽永和绵缠,温雅和忧伤。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写出了诗人独处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白居易“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毛泽东的“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遍地黄花分外香”

 秋天来了,重阳节里,顶着落叶,踏着白霜,无限感慨,惨然忧伤。八十五年前的那个重阳节里,隆隆的炮声,震天的呐喊,唤醒了沉睡的人们,敲响了腐朽政权的丧钟,战地黄花分外香,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三十六年前的那个重阳节里,高山垂首,江河呜咽,大地哀伤;今又重阳,西风猎猎,花红褪色,满目叶黄。

 秋天来了,刮起瑟瑟的秋风,一地腐叶,让人心冷,也让人有许多追忆和联想。重阳节里,追忆着天郎气晴的梦,依稀梦里,仿佛又回到官兵一致,没有一星和五星相差的不平;老乡的炕头,喊着大爷大娘,品尝着透心甜的红枣,话着家常,谈着五帝三皇;一个遇到坎坷的路人,许多人出手

 搀扶相帮,当感激的问声你叫什么,助人者回答,我叫雷锋,这回答是那样的自豪和响亮。

 每逢佳节倍思亲,也让怀恋那清贫清廉公正平等的岁月峥嵘,也让人感到今天西风袭人,迷雾慢慢,令人不爽,迷雾中,看到站街女强装的笑颜,鸦片的烟雾又飘飘扬扬,押大押小的狂吼甚嚣尘上,农民工谋生东奔西走戚戚惶惶,信访站的人群挤满长廊,大片的耕地建满了洋房,腐化贪占充斥官场。有恨头还白,悲愤花自零,无情菊自黄,怅恨寒霜重;好生的无奈,寒心的凄凉,都写在重阳节里,随着飘飘的落叶,落入地,潜入泥,不让后人再寒心凄凉。

 看过九九重阳节优美散文的人还看了:

 1.重阳节抒情散文

 2.重阳节现代诗歌朗诵稿

 3.传统节日散文

 4.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散文

 5.敬老爱老散文

篇二:重阳节的诗歌朗诵

  《登高》 教案

  教者 王情武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和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特色。

 2. 赏析情景交融、 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 感

  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 思。

 【教学重点】

 1.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包含的情感 。

 2.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准确、 规范、 生动地解读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突破】

 抓住意象, 通过知人论世、 品字、 对比、 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突破。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4 分钟)

 同学们, 我们知道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易经》 中把“六” 定为阴数,

 把“九” 定为阳数, 九月九日, 二九相重, 所以叫重阳, 又叫“重九”

 。

 由于“九九” 谐音是 “久久” , 有长久之意, 常在此日进行祭祖和敬老活动, 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

 。

 与 三月初三“踏春” 相对应,

 重阳还被称“踏秋” ,

 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以求长寿,

 还会插茱萸、 喝酒赏菊, 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

 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 一诗, 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 插茱萸 的习俗。

 公元 767 年的重阳节这一天, 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 一位衣衫褴褛、 疾病缠身、 年过半 百的老人, 孤身一人、 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

 在这个满目衰败的残秋里, 面对水急风大 的万里江天,

 面对疲倦而孤独的飞鸟,

 面对了 无生气的枯树,

 这位一生坎坷、

 穷愁潦倒的老人,

 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 老人百感交集, 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 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

 。

 《登高》 的写作背景( 分钟)

 二、

 登高》 的写作背景(2 分钟)

 《登高》 向来被誉传为名作, 被明代的胡应麟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

 这首诗是杜甫 767 年在四川夔州所作,

 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

 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

 造成社会动乱, 民不聊生。

 同时, 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不断。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 诗人 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时代的苦难、 家道的艰辛、 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 再加上好 友李白、 高适、 严武的相继辞世, 各种苦闷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

 为了 排遣苦闷, 诗 人抱病登高, 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 新的悲哀。

 三、 整体感知(3 分钟)

 1. 播放录音朗读, 找出本诗的主体情绪是什么? (诗眼:悲)

 2. 听老师示读, 注意诗歌的字音、 节奏及停顿。

 3.

 大家自由朗读, 注意结合课文注释, 翻译不懂的字句。

 四、 品读诗歌(30 分钟)

 1. [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问题 1:

 首联利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共写了 几种景物?

 六种:

 风、 天、 猿、 渚、 沙、 鸟 问题

  2:

 这六种景物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急、 高、 啸哀、 清、 白、 飞回。

 十四字写六种景, 形、 声、 色、 态兼备, 十分凝炼。

 急风, 使人感到非常冷。

 既有身体的, 又有心灵的。

 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急风 天高, 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 很孤单。

 天高 哀猿, 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哀猿 飞鸟,

 飞鸟, 可能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孤独痛苦的鸟。

 因为是深秋了, 食物很少了 。

 也可能是一只找 不到家的鸟。

 它在到处盘旋, 寻找自己的巢。

 3:

 我们能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 或者想象成不是一只, 而是多只?

 不能, 我们得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 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 哀鸣的猿啼、 孤零冷落的小岛、 水落而出的白沙、 低飞盘旋的 水鸟。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 捕捉入诗, 不但形象鲜明, 使人读了 如 临其境, 而且所展示的境界, 既雄浑高远, 又肃杀凄凉。

 2. [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问题 1:

 颔联, 写了几种景物?

 由落木和江水, 我们能想到什么?

 两种景物:

 落木、长江。

 杜甫看到落叶飘零, 想自己像树一样, 已是晚年, 已老了。

 人 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杜甫生于 712 年, 卒于 770 年, 活了

 58 岁, 写这首诗时是 55 岁, 也就是 去世前三年写的。

 “落木萧萧” 是有生命短暂之意, 传达出年华易逝的感慨。

 “不尽长江”传递的信息是时间的无穷, 给人一种历史长河永不停息的感觉。

 历史和时间 越悠久, 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

 面对滚滚不尽的历 史长河,

 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

 但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

 一个有阔大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

 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 也不是对生命短暂的想不通, 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

 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 都难免一死。

 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所以, 他又感到豁达、 坦荡、 胸襟 开阔, 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问题 2:

 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 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从表达技巧角度,

 此联运用对比衬托,

 用时间的无穷衬托了 生命的短暂。

 人的生命越短暂,

 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历史和时间越悠久, 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人的生命越短暂, 历史 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相反,

 时间和历史越是悠久无穷,

 就越显得人生命的短暂瞬逝。

 人生一世,

 草木一秋, 但江山万古长青。

 此联“无边” “不尽” , 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 状, 传达出韶光易逝、 壮志难酬的感慨。

 这种复杂深沉的情感借助两个修饰词“无边” 和“不尽” 表现得更为充分。

 这两个词与下 联的“万里” “百年” 呼应。

 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 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 排遣不尽, 驱赶 、

 不绝, 情与景交融。

 诗

 的境界更加雄浑壮阔, 更能表达出深沉复杂的思绪。

 总结:

 寓情于景, 为全诗奠定了沉郁、 凄清、 悲怆的感情基调。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 总结:

 寓情于景, 为全诗奠定了沉郁、 凄清、 悲怆的感情基调。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 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抒情)

 3. [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问题 1:

 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 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 即八可悲, 如何 理解?

 异乡 “作客”

 , 寄人篱下, 此其一; 系舟“万里”

 , 故乡渺茫, 此其二;

 “悲哉秋之为气”

 ,

 节令凄凉, 此其三,

 “常” 年如此, 不知其终, 此其四。

 “百年” 一生潦倒, 此其五; 体弱“多 病”

 , 缠身不愈, 此其六; 重九“登台”

 , 倍思亲, 此其七; 孑然孤“独”

 , 此其八。

 罗大经对这一联的总结的确极为精当, 此句把杜甫的悲情、 愁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可谓 2 悲中添悲、 愁上加愁。

 :

 “万里”

 写出了自己距离故乡 之远, 相隔千山万水, 思乡 之情, 溢于言表。

 这是第一层 万里”

 意思。

 悲秋”

 :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

 秋天, 是草枯叶落, 百花凋零的季节,

 “悲秋”

 人在秋天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悲秋,

 是我国文人墨客的一种传统文学题材。

 古代就有 “秋 士” 一词, 意思是说秋天的时候, 男子会觉得繁华落尽, 满目萧瑟, 有些英雄末路的伤感。

 我 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 就能够体会出“悲秋” 中这个“悲” 字的沉 甸甸的份量。

 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

 , 意思是寄居他乡。

 漂泊他乡 的人, 难免会有思乡 之 “作客”

 诗中的作客, 不是“做客”

 :

 情, 这种思乡 之情, 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

 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

 在“作客” 前, 加上这一个“常” 字, 说明了 什么? 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 经 :

 常要到处飘泊, 四处流浪。

 杜甫 48 岁开始, 一直到 58 岁去世为止, 11 年中一直在外漂零,

 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如果说“作客” 他乡 , 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 那么“常作客”

 就更令人倍感凄凉。

 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

 , 也就是老年。

 “百年”

 不是说一百年, 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 而是指“暮年”

 :

 当时作者已经 55 岁了, 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 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

 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

 “多病”

 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 诗人身患多种疾病, 一个身体多病的人, 往往多愁善感,

 :

 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

 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

 “登台”

 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 :

 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 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 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 再联想到时局的 动荡不安, 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 心情就会更加沉重。

 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

 在“登台” 前面加一个“独” 字, 就使“登台” 更加悲凉。

 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 :

 之际, 诗人既不能走亲访友, 又不是举家齐登, 而是独自登高。

 晚年的杜甫抱负未展, 疾病缠 身, 家乡 难回, 知音渐少(好友李白、 高适、 严武相继辞世)

 , 怎能不感慨万千? 那种孤苦无 助之感, 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是第八层意思。

 总结:

 总结:

 大家看, 虽然只有十四个字, 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 这就难怪此诗千百年来为世 人年称道。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在这两个诗句中, 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 而是融 合叠加在一起的。

 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

 一位年过半百而又疾病缠身老人, 远离家乡 , 多年 飘泊在外, 在一个秋风萧瑟, 落叶飘零的秋天, 独自登上江边的高台, 面对着滚滚江水、 茫茫 苍穹, 禁不住慨然长叹。

 这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啊!

 这其中任意一种意思就足以让人沉重,

 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 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

 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 诗句中, 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 具体揭示:

 4. [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题 1:

 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环境 说说尾联中艰难二字的含义。

 “艰难” 指国家艰难,更多的是指个人艰难。

 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 , 也就是晚年 了, 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 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 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颠沛流离, 坎坎坷坷——几乎伴随了杜甫老人的一生。

 他既忧己, 更 忧民忧国。

 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作为处世准则, 而杜甫却 是无论贫困还是发达, 都是心怀天下的。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的主旋律。

 问题 2:

 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理解“苦” 和“新停” 二字?

 3 苦, 表达了极度的意思。

 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杜甫想为国家出力, 平定战乱,

 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 所以极度遗憾, 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

 老人心有余而 力不足, 心急如焚, 才白发丛生, 两鬓染霜。

 问题 3:

 此时是重阳节, 按习俗应该喝酒赏菊花。

 酒是中国人的最爱, 似乎惟有酒能够淋 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悲的感情。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 无论高兴还是伤悲都要来上一口。

 在 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 乡 ” 。

 但是现在的杜甫却不能喝酒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 他因病戒了酒, 而且还因为穷困, 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借 酒才能浇愁,

 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

 可是却不能喝酒,

 这愁闷可怎么了 却,

 怎么疏解呢?

 ——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 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小结:

 国家与个人的双重艰难, 使作者心中的“苦恨” 油然而生, 于是才有了满头的花白,而 一个“繁” 字, 则写出了白发之多, 诗人的潦倒生活可见一斑。

 在这种情况下, 正需要借酒浇 愁, 好来个“一醉解千愁”

 , 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 心有万千愁绪, 无法排解,

 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 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 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 但却又不说了。

 人 在忧愁苦闷的时候, 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 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 而诗人却不说了。

 不是 不想说, 也不是不能说, 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 说也说不完, 诉也诉不尽, 所以索性不再 说下去了 。

 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 进一步感受留下了 无限广阔的空间。

 这正是杜诗沉郁顿 挫的艺术特色所在:

 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 题材的严肃, 感情的深沉、 深挚。

 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 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 反复低回。

 五、 结束语(6 分钟)

 :

 今天, 我们做了一次穿越, 和大诗人杜甫一起完成了一次重阳登高, 我们的灵魂仿佛再一 次受到洗礼。

 诗人在垂暮之年, 在深秋时节, 独自登高望远, 纵目山河, 俯仰宇宙, 可谓壮怀 激烈, 慷慨悲歌。

 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 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 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 对 生命的执著。

 这就是那个一生坎坷, 曾经豪情万丈, 志在报国的杜甫, 那个无论穷达, 都不忘 兼济天下的杜甫, 那个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还挂念祖国兴衰的杜甫。

 同学们请记住这位伟大 的老人。

 下面让我们一起饱含感情的朗诵一下《登高》 。

  i+Rzh-Qyg) Pxf(Owe (Nvd*Muc&Ltb%Ksa$Jr9!Jq8 #Ip7ZH o6YGn5 XFm4WEl3VDl2UCk1TBj0SAi+ Rzh-Q yg-Pxf) Owe(Nvd*Muc&Ltb%Ksa$Kr9! Jq8#Ip 7ZHo6Y Gn5XFn4WEm3VDl2UCk1TBj0S Ai+Rzh+Qyg-P xf) Owe(Nvd* M uc&Mtb%Lsa$K r9!Jq 8#Ip7ZH o6YGo5XFn4WE m3VDl2UCk1TB j1SAi0Rzh+Qy g-Pxf) Owe(N v d*Nuc&Mtb%Ls a$Kr9!Jq8#Iq 7ZHp6YGo5XF n 4WEm3VDl2UCk 2TBj1SAi0Rzh +Qyg-Pxf) Pwe(Ovd*Nuc&Mtb %Lsa$K r9! Jr8 #Iq7ZHp6YGo5XFn4WEm4VDl3 UCk2TB j1SAi0 Rzh+Qyg-Qxf ) Pwe(Ovd*Nuc& Mtb%L...

篇三:重阳节的诗歌朗诵

17 小学生重阳节诗歌朗诵稿 《秋天,是一位母亲》

  秋天,是一位母亲。这是我从乡村的庄稼地里读到的,也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

  在记忆里,老家那雕花的窗棂,残红的廊柱,在秋天还展现着旧日的风华吧。庭院里那棵的老树,也正是妍姿艳美的时候吧。枝头挂满秋天的花,粉红、雪红、紫红,鹅黄、雪白,五颜六色,仿佛像是画师们用工笔描过似的,透着秋天的美。那些的花儿,在时间的背后,蔓延过许多的往事。古朴的水井边,碣石上长满了 脆 青苔。米缸里,白白的 侯 米,及几棵零散的果树 予 ,在秋天让日子过得简 因 单而丰实。用心轻轻地 搀 去触摸,有着写不尽的 翼 爱意。古朴的农家小院 耀 ,在历史的影像里,像 淑 是一个旧词,有着尘封 穆 起来的香醇记忆,老酒 野 一般,偶尔品尝,也会 噬 让人微醉的。那些逝去 邮 的葱郁和缤纷,在时光 醒 中洗去满脸岁月的褶皱 郑 ,让我想起母亲的小菜 崇 园子。熟悉的生活中, 于 秋天,有我听风后的宁 宇 静。

  我从一粒粒饱 拧 满的植物里,感受到秋 蓬 天,有着母亲般的淳朴 灌 和慈善。那种情,在我 穷 少年时的记忆里,是一 双 幅画,一首诗,一阙词 开 ,一个朴素的日子。有 骤 着厚实和谦美,在花朵 乒 里流淌,藏着我少年时 沈 的梦想,也藏着我对故 枷 乡的思念之情。在秋天 番 的怀抱里,阅读秋天。

 巡 故乡在记忆,仿佛

 是一 悼 本线装的古书。

 母亲, 笺 也和秋天一样吧。渐渐 邑 地,变老了。

  那些 艇 生长在地里的庄稼,在 谰 他乡为生活而奔波的人 院 ,在蓝空下飘飞的云朵 刻 ,在记忆里飞扬着的音 液 乐心情,都有着母亲的 揉 关爱。

  我倾听在秋 遇 天中老去的岁月,感觉 窜 人在尘世间,仿佛是一 婿 叶草,一朵花,一片云 知 。无论是伸枝展叶,开 渤 花结果,在人生的路上 重 行走,历经风风雨雨, 撂 最终还是老了一生。透 妖 过现实,在秋天的词里 喀 ,让我想到母亲。

  兆 栀子花、蔷薇、菊花, 帐 透着古典、淡雅、空灵 彝 ,多么像流过岁月中的 眶 故事。在竹枝词里,透 渴 着生命的美。也许,它 它 们都不属于秋天,秋天 猪 只属于母亲。

  是的 孙 。秋天,是一位母亲。

 非 有阳光、温暖,慈祥、 腋 宽爱,还有一个叫牵挂 血 的词。“儿行千里母担 匈 忧”,这是母亲对每个 班 孩子最质朴的爱。这种 痴 爱,是让孩子无法回报 照 的伟大母爱!秋天,是 铆 一位母亲。孕育成熟了 兴 每一粒种子,让每一片 恢 的绿叶实现了梦想。成 股 功了,收获了,母亲也 曹 苍老了。时间是一个雕 号 刻师,在不同的地方雕 娄 刻着不同的人生画面。

 躇 在笔墨的青轴里,让心 劳 慢慢学会沉静,从中感 流 悟生活与人生。匆匆忙 返 忙的生活里,又是一个 怒 秋天来临,读秋,让人 用 想到母亲。在她和善的 蝗 目光中,我读懂岁月的 创 沧桑,读懂轮回,也读 溃 懂一种亲切、殷实和母 缎 亲那颗宽大、仁厚、

 慈 钥 爱之心。当一切都成为 婴 过去,在子女的心中, 瞻 印象最深的,也只有母 渗 亲。

篇四:重阳节的诗歌朗诵

-通报丰教基字[2012]75号丰南区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喜迎十八大、欢度重阳节”系列活动评比结果的通报各中心校、区直学校: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尊老敬老的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的氛围,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10月15日至11月8日我们在全区中小学组织开展了“喜迎十八大、欢度重阳节”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活动情况通报如下:一、各校高度重视,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活动影响力。各校通过宣传栏、黑板报、信息报、宣传横幅等宣传途径,向广大学生宣传介绍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加大对“喜迎十八大、欢度重阳节”系列活动的宣传力度,使活动意义入心入脑。二、各校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突出思想教育内涵。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要求,寓教于乐、寓教于文,提高活动的

 -2-针对性。一是开展了重阳节经典诵读活动。各校根据实际,选择重阳名篇佳作,组织广大学生开展经典诗文朗诵会,诵读有关爱国、团结、和谐、奋进的诗歌词赋,增强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珍惜幸福生活,创造幸福生活的热情。二是各校开展志愿服务空巢老人活动。结合“奉献一片爱心,温暖空巢老人”和“学习雷锋精神,共建文明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广大学生深入敬老院、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一助一”、“多助一”的方式,为孤寡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中体验关爱老人、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三是组织开展“重阳感恩父母”活动。各校大力弘扬“尊敬父母、孝顺父母、关爱父母”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学生通过给父母做一次家务、陪父母散步、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和同父母一起共度重阳节等多种方式,增强家庭内部特别是与老人之间的感情的沟通,进一步营造了“爱老及幼、家庭和睦”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组织“我与重阳节”系列比赛活动。组织开展“我与重阳节”征文、手抄报评比活动,增强学生尊老敬老、关爱老人的意识。同时,组织开展“我与重阳节”主题班会评比活动,营造尊老敬老、关爱老人的浓厚氛围。活动结束后,各中心校、区直学校评选出优秀征文、手抄报、主题班会上报教育局。教育局组织专人对上述材料进行了评比,评选出中学组优秀学生征文一等奖6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10篇;评选出小学组优秀学生征文一等奖5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11篇。评选出中学组优秀手抄报一等奖7幅,二等奖10幅,三等奖12幅;评选出小学组优秀手抄报一等奖7幅,二等奖12幅,三等奖18幅。评选出中学组优秀主题班会设计一

 -3-等奖6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1个;评选出小学组优秀主题班会设计一等奖5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2个(名单附后)。希望各校以先进为榜样,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提高育人效果。附:1.丰南区中小学“喜迎十八大、欢度重阳节”优秀征文2.丰南区中小学“喜迎十八大、欢度重阳节”优秀手抄报3.丰南区中小学“喜迎十八大、欢度重阳节”优秀主题班会设计丰南区教育局2012年11月20日主题词:重阳节系列活动通报丰南区教育局办公室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印(共印20份)

 -4-附1.丰南区中小学“喜迎十八大欢度重阳节”优秀征文中学组:单位学生题目指导教师奖类丰南一中杜宇喜迎十八大欢度重阳节刘冬华一等奖丰南一中王亮喜迎十八大欢度重阳节刘淑莉一等奖丰南职教中心耿晨喜迎十八大欢度重阳节杨英霞一等奖实验学校于思凡喜迎十八大欢度重阳节申淑华一等奖唐坊高中杨雪玲秋天的思念张春兰一等奖唐坊中学王秋鸣幸福是雨中舞蹈的小草张贵印一等奖经安中学周迪我希望你有两个太阳王丽红二等奖实验学校赵小乐重阳遐思孙玉梅二等奖银丰学校吴梦瑶金秋送爽度重阳李文瑛二等奖丰南二中王建杰母爱悄悄流李秀艳二等奖唐坊高中陈美凡重阳感恩梁景辉二等奖实验学校崔正华我与重阳节王海英二等奖经安中学毕思若醉在重阳张凤香二等奖银丰学校何义金秋十月杨娟二等奖银丰学校王瑶喜迎十八大欢度重阳节李红霞三等奖稻地中学付江涛喜迎十八大欢度重阳节郝素香三等奖稻地中学邸梦佳重阳夜,共聚首秦思三等奖唐坊中学侯淑杰蜕变曹向华三等奖西葛中学李思洁菊花开在重阳节赵立新三等奖大新庄镇中学李雅楠爱在重阳李建平三等奖丰南实验学校李昕玥欢度重阳节周建荣三等奖东田庄学校苗静又是一年重阳到段红梅三等奖南孙庄中学田家兴我与重阳节赵德胜三等奖大齐学校王嘉蕊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张国光三等奖

 -5-小学组:单位学生题目指导教师奖类实验小学东校区赵宇我与重阳节郭百军一等奖实验小学东校区王小玉重阳寄情刘平一等奖南孙庄小学李畅在阳光下成长高艳玲一等奖唐坊小学董佳兴深深重阳情张学会一等奖小集小学韩笑我与重阳节陈秀莲一等奖望马泊小学李鳗洋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王惠勇二等奖于庄子小学张静怡爱在重阳夏娜二等奖尖字沽小学孙慧欣感受家乡新变化,迎接党的十八大王菊二等奖孟庄小学董欣源重阳节,心怀感恩范金环二等奖西葛小学李惠妹重阳寄情卢彩霞二等奖黄各庄小学付卜玮敬老情常淑英二等奖黑沿子小学周梦萱让老人绽开笑脸薄玉芳二等奖钱营一小冯馨然情系重阳张晓芳二等奖尖字沽小学李佳琪喜迎十八大王秋菊三等奖宣庄小学董尚君我和奶奶过重阳董新宇三等奖渠坨小学赵宁宁九九重阳情更浓李海玲三等奖郭岭小学张子衿又见夕阳红李顺杰三等奖城坨小学刘伊卓墙根老汉李开富三等奖毕家○小学毕文鑫重阳尽孝心,枫红爱更浓高志艳三等奖稻地二小田宇哲重阳佳节忆亲人田丽娜三等奖边庄子小学张晔曦每逢佳节倍思亲孟祥焕三等奖王兰庄学校高雪薇家乡变了刘东三等奖蒲子泊小学高彤彤九九重阳话敬老李柏焕三等奖大齐学校安纪宏爱在重阳节张政伟三等奖

 -6-附2.丰南区中小学“喜迎十八大欢度重阳节”优秀手抄报中学组单位学生指导教师奖类丰南一中王佳惠刘静宇一等奖丰南一中王亮刘淑莉一等奖丰南二中王健杰李秀艳一等奖丰南职教中心白如雪肖盼英一等奖实验学校郑佳刘冬华一等奖实验学校于思凡申淑华一等奖银丰学校李超超董志秀一等奖丰南一中胡瑞张丽翠二等奖丰南二中杨丹赵文芝二等奖丰南二中周雨晨王慧君二等奖丰南二中孔繁艺季娅二等奖丰南职教中心李文爱王晓全二等奖实验学校李天阳刘志芹二等奖南孙庄中学赵小凯吕明霞二等奖王兰庄学校董梦甜王双二等奖唐坊中学费一凡董艳二等奖经安中学郑璐李秀霞二等奖丰南职教中心黄雨晴杨英霞三等奖实验学校张毅张静三等奖实验学校李欣怡袁静静三等奖银丰学校李希梦刘爱民三等奖柳树○中学李梦琪张巧菊三等奖柳树○中学卢雅鑫李建英三等奖柳树○中学高凯悦李海林三等奖柳树○中学李梦彤李巧连三等奖稻地中学邸梦佳张连胜三等奖钱营学校王祎帆冯娟三等奖经安中学董晶晶薄春霞三等奖唐坊中学孙超张淑媛三等奖

 -7-小学组单位学生指导教师奖类实验小学东校区李明郭百军一等奖实验小学东校区王小玉刘平一等奖于庄子小学张雨晴夏娜一等奖蒲子泊小学张一淼王金金一等奖边庄子小学边欣怡孟祥焕一等奖郭岭小学张子妗张连良一等奖大齐学校王若桐李丽辉一等奖唐坊小学张森鑫张爱军二等奖五里屯小学王山张立珍二等奖钱营一小张钰玮钱国环二等奖望马泊小学刘雨菲朱蕾二等奖孟庄小学董红娇范金环二等奖西葛小学李梦婷白萌萌二等奖尖字沽小学董馨凝王菊二等奖大齐学校孟田梁翠香二等奖毕家0小学毕欣钰孟凤娟二等奖黄各庄小学董朔璇李惠二等奖柳树○小学李树敏曹蕾二等奖小集小学郑美璇赵建美二等奖望马泊小学杜欣蕊肖梦雪三等奖望马泊小学张楠张晓敏三等奖望马泊小学董叶颖杜国美三等奖尖字沽小学孙亚群王菊三等奖王家盘子小学王虹颖董云安三等奖毕家○小学毕航宇吴海燕三等奖大齐学校刘悦王丽三等奖稻地二小夏欣宇田丽娜三等奖滩沟小学马晓静刘桂君三等奖董各庄小学刘倩钰刘晓玲三等奖黄各庄小学么玥吴硕三等奖黄各庄小学王思璇陈娜三等奖涧河小学吴新惠王兰梅三等奖毕武庄小学黄嘉蕊张海娜三等奖横沽小学王菲甘艳东三等奖岔道口小学洪红李淑艳三等奖范庄小学殷露瑶王莉三等奖小集小学孙宇航郑立华三等奖

 -8-附3.丰南区中小学“喜迎十八大欢度重阳节”优秀主题班会设计中学组单位教师题目奖类丰南一中刘静宇欢度重阳,尊老敬老一等奖丰南一中刘淑莉欢度重阳节,喜迎十八大一等奖丰南镇成人学校李淑云我与重阳节一等奖实验学校申淑华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一等奖实验学校刘冬华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意一等奖经安中学张秋玲我爱我的祖国一等奖南孙庄中学李艳玲感悟重阳文化,传承敬老美德二等奖经安中学董秀艳尊老爱幼,欢庆重阳二等奖丰南职教中心杨英霞喜迎十八大,做遵规守纪的好学生二等奖银丰学校李小娜欢度重阳节,喜迎十八大二等奖丰南一中张丽翠尊老敬老庆重阳二等奖丰南二中王玉荣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二等奖大齐学校梁瑞艳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意二等奖柳树○中学李巧连欢度重阳,尊老敬老二等奖黄各庄中学张伯琴尊老敬老庆重阳三等奖柳树○中学李振新感悟重阳文化,传承敬老美德三等奖经安中学刘翠英重阳话敬老,美德永传承三等奖唐坊中学张彩玲青春励志,喜迎十八大三等奖唐坊中学张巍尊敬老人,爱我中华三等奖东田庄学校陈媛媛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三等奖西葛中学董玲孝敬感恩弘扬美德三等奖稻地中学张庆东爱在重阳三等奖钱营一中崔玉美感悟重阳文化,传承敬老美德三等奖钱营学校徐秀华喜迎十八大,感恩重阳节三等奖大新庄中学孟欣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三等奖

 -9-小学组单位教师题目奖类于庄子小学杨宜春重阳节的记忆一等奖唐坊小学冯瑞刚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一等奖望马泊小学刘金焕重阳时节,红叶正“红”一等奖小集小学孙桂芹我与重阳节一等奖郭岭小学张连良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一等奖钱营一小于淑红九九重阳敬老人二等奖岔道口小学肖春双浓浓敬老情二等奖黑沿子小学高海玲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二等奖杨家泊小学林洪友牢记历史,振兴中华二等奖王家盘子小学董云安让九九重阳温暖颗颗老人心二等奖望马泊小学王东梅重阳之日,夕阳正红二等奖李富庄小学李子珍喜迎十八大,欢度重阳节二等奖越支小学梁红玉爱在重阳二等奖横沽小学甘艳东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三等奖岔道口小学毕雪芹走进重阳文化,传承敬老美德三等奖稻地小学刘慧娟爱在重阳三等奖涧河小学毕锦娟爱在重阳三等奖五里屯小学周晓静九九重阳节脉脉情涌动三等奖蒲子泊小学王金金敬老爱老,健康快乐三等奖黄各庄小学魏子红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三等奖宣庄小学安宇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三等奖董各庄小学董春红感悟重阳文化,传承敬老美德三等奖张六庄小学李秀敏赏菊颂诗度重阳三等奖大齐学校梁翠香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三等奖爽坨小学佟玉娟重阳敬老三等奖

篇五:重阳节的诗歌朗诵

语文《采桑子· 重阳》 教案 授课班级:

 G 服装 07, 商务与办公自动化 07 授课教师:

 张晓晨 教学要求:

 1、 体会词的意境, 品味词的豪放风格。

 2、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 浓郁的诗情画意。

 2、 反复诵读, 在吟诵中体味词的意境。

 教

  具:

 录音机、 MP3。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检查《沁园春· 长沙》 的背诵。

 我们今天学习毛主席的另一首词——《采桑子· 重阳》。

 二、 写作背景 教师结合课文后注释, 补充:

 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 会上毛泽东被朱德、 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 , 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

 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 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 差点死于疟疾。

 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 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

 “九月来信” 的支持下恢复职务。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的心情。

 本词是一曲战地秋景的颂歌。

 历代的诗人、 作家, 一接触“秋” 字,总是要发一通悲秋的感叹; 在他们笔下, “悲” 和“秋” 永远难于分开。主席的诗词一反悲秋的传统情调, 把秋写得无比可爱, 读了以后给人以很大的鼓舞。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战地风光, 诗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 表达了诗人与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从容不迫、 欢快愉悦的心情。

 三、 诵读, 理解文意 1. 分别听方明、 林如朗诵的《采桑子· 重阳》。

 2. 请一学生朗读、 评价。

 3. 集体朗读。

 4. 补充注释:

 [采桑子] 44 个字。

 双调。

 前阕, 后阕各 4 句。

 平字押韵, 阳、 阳、 香、 光、光、 霜。

 一韵到底。

 重阳和春光的重复, 韵律匀整和谐, 但这不是规则,而是作者的技巧。

 [重阳] 9 月 9 日的节日。

 因为在我国古代, 六为阴数, 九是阳数, 农历九月初九, 两阳相重, 故叫“重阳” ,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

 重阳节习俗:

 1. 登高:

 九月重阳, 天高云淡, 金风送爽, 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 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登高的目的——登高望远, 思念家乡 和亲人; 希望自己生活顺利, 步步高升; 锻炼身体。

 2. 吃重阳糕: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 无高可攀, 就防止米粉糕点, 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 借以示登高(糕)

 避灾之意。

 3.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辟邪的习俗。

 4 赏菊:

 喝菊花酒。

 “登高” 是全家到郊外爬小山。

 作为菊花节, 要喝菊花酒。

 哪一个都有驱邪的意思。

 [黄花]

 菊花。

 重阳节时少不了菊花, 所以在李白的诗中有“九日龙山仗,黄花笑逐臣” (见子《九日龙山饮诗》)。

 李白的诗可能是漂在杯中的菊花瓣儿, 但毛泽东的一定是盛开的菊花, 秋天花香浓郁。

 卢照邻的诗里有“独有南山桂花发, 飞来飞去袭人裙。

 ” 咏桂花的香味在衣服周围绦绕的情景。

 四、 阅读鉴赏:

 毛泽东的这首词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 一扫衰颓萧瑟之气, 它写了深秋的战地风光, 写的那么鲜明爽朗; 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

 天空海阔, 气度恢弘。

 它以壮阔绚丽的诗境、 昂扬振奋的豪情, 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而使人受到无限鼓舞。

 1、 分析上片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 宛如一山飞峙, 起势突兀。

 前句泛论人生天道, 后句带出重阳入题。

 “天难老” 三字是纲, 笼罩全篇,后句只是进一步申说。

 首先, “人生易老” 只是与“天难老” 对比着说,一有尽, 一无穷; 一短促, 一长久; 一变化快, 一变化慢。

 既对立又统一。

 其次, “天难老” 是说宇宙间一切事物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生生不已, 光景常新。

 再次, “人生易老” 不是慨叹人命朝露, 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

 而恰恰相反, 着重说的是“天难老” , 是说正由于“人生易老” , 所以必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 让小我化入大我, 以有涯积为无涯, 尽可能多发些光和热, 生命才更充实更宝贵。它揭示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 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 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力。

 “岁岁重阳” 承首句而来, 既是“天难老” 的进一步引申, 又言及时令, 点题明旨, 引起下文: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

 “今又重阳” 是“岁岁重阳” 的递进反复, 年年都有重阳节, 看似不变, 其实

 也在变, 各不相同:

 如今又逢佳节, 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 岁岁年年, 都有重阳, 重阳是过不完的。

 古人每逢重阳, 也往往作诗填词, 大约不外花酒空愁, 一片萧瑟, 满怀岑寂。

 只有毛泽东此词, 意趣横生, 戛然独造。

 假如说“今又重阳, ” 犹略似“日月依辰至” ; 而“战地黄花分外香” , 那就横扫千古了。

 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

 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 , 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

 “分外香” 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

 人逢喜事精神爽, 胜利可喜, 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 黄花异常美丽, 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

 这一句有情有景, 有色有香, 熔诗情、画意、 野趣、 哲理于一炉, 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 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 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

 2、 分析下片 下片承“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的意脉, 写凭高远眺, 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

 岁岁有重阳, 秋去又秋来, “一年一度秋风劲” ,这个“劲” 字, 力度极强, 写出秋风摧枯拉朽、 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 此情豪迈异于桃红柳绿、 莺语燕歌、 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

 但劲烈的西风、 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 而是振奋。

 诗人的感情、 战士的气质决定了 他的审美选择: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

 为什么“胜似春光” ? 这里可以使人想起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 因为春风比秋风更强劲, 秋景比春景更壮阔。

 黄庭坚《登快阁》:

 “木落千山天远大” , 秋天叶落以后山明天远大,就感“寥廓江天万里霜” , 写出秋天开阔的景象。

 “寥廓江天万里霜”七个字活画出了一幅宏阔的江天万里的秋景, 表现了诗人乐观、 开阔的革命情怀。

 五、 强调鉴赏本词要点:

 1、 恢弘开阔的艺术境界。

 这首词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恢弘开阔的艺术境界。

 词人从大处着眼,从人生感悟落笔, 摆脱了个人的荣辱得失, 站在历史的、 宇宙的、 人类的高度抒发一个革命者的壮志豪情。

 “寥廓江天万里霜” , 一个“霜” 字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画景, 它既指“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的霜叶, 也指“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的霜天。

 这样的秋景比起“暮春三月, 江南草长, 杂树生花, 群莺乱飞” 来, 实在是别有风致。

 这秋高气爽、 江净波平、 既鲜明又绚丽的寥廓景象, 难道不“胜似春光” 么?

 2、 重叠的句法。

 《采桑子》 上下片的二三两句, 词家常用叠句, 如辛弃疾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 又如吕本中词:

 “恨君不似江楼月, 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 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待得团圆是几时? ” 用叠句的, 则与第二句断读; 不用叠句的, 则通读下来。

 这里的“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和“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 都似叠非叠, 有反复又有递进, 既断读却又连转, 语势流宕,音节浏亮, 风调韵致都极隽美, 句法则为创格。

 于此等处, 似不着力,却见出含英咀华的功夫。

 六、 拓展延伸:

 1、 古有重阳登高望远、 赏菊吟秋的风习。

 在历代诗文中, 重阳节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试举例赏析。

 A、 [唐]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

 酒怀。

 简析: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

 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

 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 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

 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 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 是后人传诵的名句。

 颈联两句, 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 备述了人生的苦况, 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B、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赏菊:

 喝菊花酒。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登高” 是全家到郊外爬小山。

 作为菊花节, 要喝菊花酒。

 哪一个都有驱邪的意思。

 C、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辟邪的习俗。

 茱萸, 茱萸, 又名“越椒” 或“艾子” , 是一种常绿小乔木, 是一种重要植物, 气味辛烈, 可以防止恶浊气味。

 人常插茱萸辟邪, 祝福全家平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 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简析:

 诗中很朴实地抒写了对兄弟们的怀念。

 全诗主客相契, 情景交融, “每逢佳节倍思亲”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写出了人们共通的感情。

 2、 鉴赏古人于军中写重阳。

 如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 这是什么情调? 厌战思家。

 岑参本来是以反映边塞生活而著称的诗人, 而在战地重阳, 想到的只是长安故园, 只是故园的菊花, 还未能免俗, 了无新意。

 读过“战地黄花分外香” 这类诗句, 感染到诗中所洋溢的那种高度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再回过头来, 检阅古人的重阳诗词, 无论陶潜的“露凄喧风息, 气彻天象明” ( 《九日闲居》)、 “清气澄余滓, 杳然天界高”( 《己酉岁九月九日》); 无论王维的“独在异乡 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无论李白的“携壶酌流霞, 摩菊泛寒荣”( 《 九 日 》)、 “九日龙山饮, 黄花无数新” ( 《 九 日 》)、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 《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无论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 《九日登高》); 无论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边愁” ( 《南乡 子》); 无论黄庭坚的“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 白发簪花不解愁” ( 《南乡 子》)

 ┅┅岂不是无一例外, 完全可以“一览众山小” 了吗?

 七、 布置作业 1、 背诵这首诗。

 2、 作业:

 课外搜集毛泽东诗词名句。

 附:

 毛主席诗词名句选 1.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 井冈山》

 2.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梁再现。《清平乐· 蒋桂战争》

 3.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菩萨蛮· 大柏地 》

 4.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 会昌》

 5.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 娄山关》

 6. 横空出世, 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念奴娇·

 昆仑》

 7.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 六盘山》

 8.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9.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

 10.

 雄鸡一唱天下白。《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

 11.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水调歌头· 游泳》

 12.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蝶恋花· 答李淑一》

 13.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二首· 送瘟神》

 14.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 到韶山》

 15.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七律· 登庐山》

 16.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七绝·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

 17. 金猴奋起千钧棒, 玉宇澄清万里埃。《七律· 和郭沫若同志》

 18.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卜算子· 咏梅》

 19. 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 》

 20.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21.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22. 鲲鹏展翅, 九万里, 翻动扶摇羊角。《念奴娇· 鸟儿问答》

 23.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 雪》

 24.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沁园春· 雪》

 25.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篇六:重阳节的诗歌朗诵

阳节的著名诗句

 1.【唐】白居易

  2.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3.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4.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5.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6.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7.独在异乡为异客,

  8.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9.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

  10.踏莎行

  11.九日(文森)

  12.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

  13. 描写春天景象的诗词和成语

  14. 广州市中考语文诗词鉴赏考题汇编(附答案)

  15. 古诗词鉴赏《卖花声》(张舜民)

  16.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17. 2013 重阳节演讲稿

  18. 重阳节福利院慰问演出串词

  19.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20. “六步”引领学生把握诗词鉴赏

  21.(孟浩然)

  22. 中国诗词里的“独”(转)

  23.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2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5.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26.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27.【唐】白居易

  28.九日 (杨衡)

  29.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30.九日题涂溪

  3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2.谁肯教白衣送酒。

  33.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34.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35.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36.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37.万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38.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39.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40. 重阳节活动宣传标语口号条幅

  41. “关于重阳节的来源”阅读答案

  42. 社区领导重阳节讲话稿

  43. 重阳节乡镇领导讲话稿

  44. 中考诗词赏析复习望岳

  45. 2013 年重阳节是几号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的传说

  46.【唐】白居易

  47. 重阳节专题广播稿 心心相贴,牵手重阳

 48. 中秋节文章: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49. 八上语文课外古诗词训练题

  50.(卢照邻)

  51.【唐】白居易

  52.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53. 中考复习课外诗词

  54.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节的著名诗句】重阳节的著名诗句。

  55. 中考诗词赏析复习己亥杂诗

  56.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57.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58.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59.沉醉东风分鼐?关汉卿)

  6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2.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6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4.【唐】王维

  65.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66.九日醉吟

  67.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8.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69. 九日登巴台

  70.【唐】岑参

  71.亲友同登清凉阁,望断晴空雁一行。

  72.重阳节:

  73. 重阳节的著名诗句

  74.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75. 2014 年重阳节祝福语

  76. 九九重阳节三句半

  77. 幼儿园重阳节敬老联欢活动主持稿

  78. 重阳节亲子登山活动方案

  79.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80. 重阳节作文好词好句

  81.过故人庄 (孟浩然)

  82.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83. 小学 “重阳节”敬老院慰问活动方案

  84. 重阳节讲话稿

  85.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86.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

  87. 小学三年级“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队会方案

  88. 重阳节敬老爱老志愿服务策划方案

  89. 民间传说中的重阳节

  90. 五年级作文 重阳节记事

  91. 励志口号标语:重阳节敬老标语

  92. 经典重阳节祝福语短信

  93.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

  94. 重阳节的广播稿

  95. 国旗下讲话 重阳节里话尊老

  96.蜀中九日 (王勃)

  97. 纪念焦裕禄逝世五十周年诗词集

  98. 毛泽东诗词朗诵会 串词 报幕词

  99. 古诗词鉴赏(10 分)《怀金陵 张耒》附答案

  100.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选择题)附答案

  101. 中考 34 首古诗词分类赏析

  102. 七年级语文古诗词必知必会 24 首赏析

  103.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词赏析题解

  104.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105. 古典诗词鉴赏知识详解

  106. 《咏花诗词的鉴赏》阅读答案

  107. 中考诗词赏析复习春望

  108.九日作 (王缙)

  109. 北师大版中考复习:诗词鉴赏(附答案)

  110. 中考复习资料——古诗词

  111. 初中语文古诗词精选赏析

  112.【唐】杜牧

  113. 课内外古诗词对比赏析一

  114.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115.每逢佳节倍思亲。

  116.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117.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118.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119.醉花阴(李清照)

  120.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重阳节的著名诗句】文章重阳节的著名诗句出自

  121. 古诗词鉴赏《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附答案)

  122.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123.九日齐山登高

  124.重阳节的著名诗句

  125.酬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火宿维扬。

  126.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127.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128.遥知兄弟登高处,

  129.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130.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131.客中九日(王灿)

  132.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133.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134.重阳节(张志真)

  135.酥糕美酒细品尝,赏完桂花赏菊黄。

  13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37.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138.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39. 重阳节手抄报图文资料内容

  140.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41. 重阳节感恩敬老活动方案

  142.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佚名)

  143. 幼儿园重阳节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144.九日登山

  145. 社区领导重阳节致辞

 146. 九九重阳节演出小品剧本;敬老闹剧

  147. 小学重阳节活动总结

  148. 小学重阳节慰问敬老院活动总结

  149. 九九重阳节敬老活动主持词

  150. 公司重阳节活动主持词

  151. 小学“重阳节慰问敬老院”活动方案

  152. 农村重阳节慰问敬老院演出主持词

  153. 九月九日重阳节祝福语节短信

  154. 2013 重阳节国旗下讲话稿

  155.【唐】李白

  156.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157. 超市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

  158. 二年级重阳节“尊老爱幼庆重阳”主题班会设计

  159. 重阳节敬老活动心得体会

  160.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161.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162. 重阳节茶话会上的讲话

  163.闰九月九日独饮

  164.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165.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166.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167. 尊老爱幼话重阳 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

  168. 重阳节祝福短信

  169.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170.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171.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172. 三年级作文 重阳节

  173.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174.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175.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176. 在重阳节离退休教师茶话会上的讲话

  177. 励志口号对联:重阳节对联

  178.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179. 四年级作文 重阳节

  180. 关于重阳节的对联

  181.偶遇闰秋重九日, 东篱独酌一陶然。

  182.(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沸疗?

  183.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184.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185.登高(杜甫)

  186. 重阳节茶话会上的讲话

  187.诗词:

  188. 中国古典诗词名句赏析

  189. 小学中华古诗词诵读演出主持人串词

  190. 高二年级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主持词

  19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92. 毛泽东爱国诗词

  193. 古代诗人写母亲的诗词

  194.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19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重阳节的著名诗句】重阳节

  196. 寒衣节的诗词

  197.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198.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99.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课内古诗词名句赏析

  200. 古诗词鉴赏(10 分)崔涂《春夕》阅读答案

  201. 诗词鉴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答案

  202. 古诗词鉴赏(10 分)辛弃疾《清平乐 柳边飞鞚》附答案

  203. 表达爱情的优美诗词歌

  204. 诗词鉴赏《春日偶成》阅读答案

  205.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206. 古诗词鉴赏 刘禹锡《缺题》参考答案

  207.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208.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209. 诗词赏析点击

  210.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211.便插茱萸少一人。

  212.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213. 古诗词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参考答案

  214. 古诗词鉴赏(10 分)李宣远《并州路》阅读答案

  215. 古诗词鉴赏(10 分)《金陵驿二首(其一)》有答案

  216.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217.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218.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219.采桑子分匮?毛泽东)

  220. 古诗词鉴赏《听流人水调子》参考答案

  221. 高考语文古诗词考试秘诀

  222. 中考古诗词复习练习:1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2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224. 诗词改字赏析:春风又绿江南岸

  225.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226.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227.【唐】白居易

  228.重阳(文天祥)

  229.重阳席上赋白菊

  230. 诗词鉴赏:古诗词常用典故解析 100 例

  231. 中考诗词赏析复习钱塘湖春行

  232.秋登兰山寄张五

  233. 中考诗词赏析复习赤壁

  234.我国人民对重阳佳节历来有着特殊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佳作。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235.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236.九日渡江(李东阳)

  237. 诗词赏析:《七律 长征》附答案重阳节:重阳节的著名诗句重阳节手抄报图文资料内容重阳节活动宣传标语口号条幅重阳节感恩敬老活动方案幼儿园重阳节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2014 年重阳节祝福语社区领导重阳节致辞 九九重阳节三句半九九重阳节演出小品剧本;敬老闹剧九九重阳节敬老活动主持词小学重阳节活动总结公司重阳节活动主持词小学重阳节慰问敬老院活动总结幼儿园重阳节敬老联欢活动主持稿 2013 重阳节国旗下讲话稿小学“重阳节慰问敬老院”活动方案农村重阳节慰问敬老院演出主持词超市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二年级重阳节“尊老爱幼庆重阳”主题班会设计九月九日重阳节祝福语节短信重阳节亲子登山活动方案重阳节敬老活动心得体会“关于重阳节的来源”阅读答案重阳节的广播稿重阳节作文好词好句社区领导重阳节讲话稿小学三年级“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队会方案重阳节茶话会上的讲话重阳节乡镇领导讲话稿重阳节讲话稿尊老爱幼话重阳 重阳节红领巾广播稿小学 “重阳节”敬老院慰问活动方案重阳节敬老爱老志愿服务策划方案重阳节祝福短信2013 年重阳节是几号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的传说 2013 重阳节演讲稿励志口号标语:重阳节敬老标语三年级作文 重阳节重阳节福利院慰问演出串词民间传说中的重阳节励志口号对联:重阳节对联关于重阳节的对联重阳节的对联五年级作文 重阳节记事在重阳节离退休教师茶话会上的讲话四年级作文 重阳节经典重阳节祝福语短信校长重阳节致辞国旗下讲话 重阳节里话尊老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差差还行好很好很好收藏到文集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

  红苹果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

  黄苹果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

  青苹果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

篇七:重阳节的诗歌朗诵

016 小学生重阳节诗歌朗诵稿

  2016 小学生重阳节诗歌朗诵稿

 2016 小学生重阳节诗歌朗诵稿 2016-10-21 浏览:分享人:彭敬霄手机版 《秋天,是一位母亲》

  秋天,是一位母亲。这是我从乡村的庄稼地里读到的,也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

 在记忆里,老家那雕花的窗棂,残红的廊柱,在秋天还展现着旧日的风华吧。庭院里那棵的老树,也正是妍姿艳美的时候吧。枝头挂满秋天的花,粉红、雪红、紫红,鹅黄、雪白,五颜六色,仿佛像是画师们用工笔描过似的,透着秋天的美。那些的花儿,在时间的背后,蔓延过许多的往事。古朴的水井边,碣石上长满了青苔。米缸里,白白的米,及几棵零散的果树,在秋天让日子过得简单而丰实。用心轻轻地去触摸,有着写不尽的爱意。古朴的农家小院,在历史的影像里,像是一个旧词,有着尘封起来的香醇记忆,老酒一般,偶尔品尝,也会让人微醉的。那些逝去的葱郁和缤纷,在时光中洗去满脸岁月的褶皱,让我想起母亲的小菜园子。熟 悉的生活中,秋天,有我听风后的宁静。

 我从一粒粒饱满的植物里,感受到秋天,有着母亲般的淳朴和慈善。那种情,在我少年时的记忆里,是一幅画,一首诗,一阙词,一个朴素的日子。有着厚实和谦美,在花朵

 里流淌,藏着我少年时的梦想,也藏着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秋天的怀抱里,阅读秋天。故乡在记忆,仿佛是一本线装的古书。

 母亲,也和秋天一样吧。渐渐地,变老了。

 那些生长在地里的庄稼,在他乡为生活而奔波的人,在蓝空下飘飞的云朵,在记忆里飞扬着的音乐心情,都有着母亲的关爱。

 我倾听在秋天中老去的岁月,感觉人在尘世间,仿佛是一叶草,一朵花,一片云。无论是伸枝展叶,开花结果,在人生的路上行走,历经风风雨雨,最终还是老了一生。

 透过现实,在秋天的词里,让我想到母亲。

 栀子花、蔷薇、菊花,透着古典、淡雅、空灵,多么像流过岁月中的故事。在竹枝词里,透着生命的美。也许,它们都不属于秋天,秋天只属于母亲。

 是的。秋天,是一位母亲。有阳光、温暖,慈祥、宽爱,还有一个叫牵挂的词。“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母亲对每个孩子最质朴的爱。这种爱,是让孩子无法回报的伟大母爱! 秋天,是一位母亲。孕育成熟了每一粒种子,让每一片的绿叶实现了梦想。成功了,收获了,母亲也苍老了。时间是一个雕刻师,在不同的地方雕刻着不同的人生画面。在笔墨的青轴里,让心慢慢学会沉静,从中感悟生活与人生。

 匆匆忙忙的生活里,又是一个秋天来临,读秋,让人想到母亲。

 在她和善的目光中,我读懂岁月的沧桑,读懂轮回,也读懂一种亲切、殷实和母亲那颗宽大、仁厚、慈爱之心。当一切都成为过去,在子女的心中,印象最深的,也只有母亲。

篇八:重阳节的诗歌朗诵

打油诗报☆重阳专号 冯记油坊通讯之四 ★逢年过节问候·非亲非友不送·欢迎诗文交流·点滴汇成彩虹★ 本期特约编审:

 本期目录 /王宜早/葛逊/陆华/孙友田/苏南/陈永昌/刘文惠 /王德安/油郎/谷万祥/孙友田/佚名 /黄述林/刘家魁/黄东成/章世和/许树铮/黄慧瑛等 /曾立平 /张子清/傅水根/雷霆 /巩儒萍/龚仕文/傅水根/吴野/王家干/侍子文/齐匡之/ /★

 /

  2

 重阳推荐/王宜早/葛逊/陆华/孙友田/陈永昌/苏南/刘文惠 诗并函:

 亦同吾兄: 日前为“重阳专号”打油一首,发去油坊,听凭处理。宜早 10.10。

 [坊主回复:

 宜早:

 太好了,王维看了,恐怕也会送你一枚‚‛!由本油坊代发。] 诗两题:

  3 [坊主回复:

 葛逊兄:

 谢谢来函并惠寄力作。你是最早回应‚重阳专号‛的文友和词坛大家,组诗情深味浓,每一首都清新、隽永,尤以‚诗词中来歌中去,黄花飘零骨亦香‛一句最为精警,写出了个性人生,堪称‚诗眼‛。] 诗并题记:

 今岁中秋前夕,适老夫七十生辰。时余在羁旅中,正月下独酌,忽见二马公油坊,坊旗大张,伸颈内窥,尽老友也。遂凑趣二首附后,略示自我庆生之意,诸公勿嗔。打油亦可庆生,庆生可去油坊,未知坊主以为然耶!

 己丑中秋后四日

 陆华启 其一 其二 [坊主回复:

 陆华大兄:

 所赐佳作,言之有物,含油量高;笔墨味浓,油香非凡;以诗庆生,更因真情与至性而精彩——有此三者,已让本坊主钦佩与兴奋不已!特表鸣谢和祝贺之忱,‚待到重阳时,还来就菊花‛也。] 诗:

  4

 [坊主回复:

 友田兄、杨老师:

 今天读到《金婚歌》,非常感人。五十年岁月都浓缩在这些‚看似寻常‛却‚来之不易‛的精彩诗句里。我能够从中读出每一段、每个词和每个字的深刻内涵和苦乐甘辛的份量!‚打油‛仅仅是它的‚谦称‛,‚金铸的爱情诗‛才是它的‚实名‛——祝贺你们的金婚之禧,并向你们表示我和我的老伴作为友田的老读者、你们两位的老朋友由衷的敬意与祝福!] 诗两组并序:

 过节少不了登高,岂料脚力不济。既不敌老者,亦不追少年。似我等尴尬年岁,到底该如何计算? 因范泓故,常躲进扬州喝酒。某日一桌八人,喝得痛快,且以小诗记之。一笑。

  5

 诗:

 诗:

 盛世民谣/王德安/油郎/谷万祥/佚名

 诗并题记:

  6 2001 年我和亦同、蔡宁受南京市委宣传部之托,编写了一出诗剧《雨花颂》 。剧情是雨花台塑像上的九名烈士醒过来,指点江山、回望历史,歌颂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全剧不是一味地“歌功颂德” ,也表现了现实存在的腐败现象。其中一节大幕拉开出现两座囚笼,一个是革命烈士脚镣手铐即将行刑,一个是烈士的儿子因贪污腐败锒铛入狱。父子俩跨时空对话,鞭辟入里、语重心长。儿子忏悔自己对人民犯罪的经过,字字泣血。导演有意识地加上一些社会流传的民谣,烘托了全剧气氛。

 《 “公”字谣》是我们根据民谣改编的,现在看来仍有现实意义。因为“假公济私”仍有它的生存土壤!

 搜集整理:

  7 (((())))

 油郎收集整理两首:

  8 (注:三转一响,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

 整理:

 诗:

 中秋回响(按来函先后排名)

 巩儒萍/陈天庆/刘文惠/黄述林/李静凤/胡剑明/杨志坚/刘家魁/陈跃/王德安/黄东成/刘家魁/杨国庆/朱寿桐/薛冰刘建国/薛家柱/章世和/许树铮/高鹤云/黄慧瑛/刘舒/修白/黄春华

  9

 诗函(寄自美国):

 诗函:

 ()函并诗:

 冯老师:收到你第一期《打油诗报》我立即寄去一首,可能你没收到,今再发一遍,请查收。

 诗函(寄自海南)

 :

 (伊妹儿也,非师姨也)

  6

 N

 CM

 诗函:

  10

 (寄自美国):亦同兄:

 您好!

 谢谢中秋馈赠。三期“冯记油坊通讯”近 10000 字已经一一拜读,受益匪浅。为使文面更美观,我就便对“通讯”的字体、字号上依原样作了局部处理,现谨发还。为扩大影响,我已将之转发给我的有诗歌同好的好友了。特告。

 仕文兄另有专文一篇,见本期《特别安排》诗函:

 诗函:

 诗函(寄自宿迁)

 :

 杨国庆函:

 冯老师:

  11 您好!偶然打开邮箱,就闻到浓烈油香.国庆、 中秋之际, 这油坊开张的好啊!拜读诸诗人即兴之作,真让人耳目一新,为之拍案。衷心祝油坊老板和投资合伙人诗意兴隆,诗源广进!诗函(寄自扬州):

 诗函:

 诗函:

 函(寄自澳门)

 :

 冯老师:

 先生有此雅兴,悠然萃思,使得打油诗顿然脱俗;诸位方家惠然加盟,南京诗坛此一角风景独好,正成气候,实在敬佩!

 /函:

 冯老师:

  12 谢谢您。我们虽不能写诗,但很愿意看各位的佳作。希望能继续看到这份打油诗报。祝您快乐。

 函(寄自杭州):

 亦同兄:

 谢谢您节日问侯,并看了打油诗报。古诗、新诗我纯属外行。唯祝您节日快乐!国圆家圆万事圆。

 诗函:

 [ ] 诗函:

 方从云南归,喜见油坊开,打油呈一首,追随诸公后:

 函:

 亦同兄:

 您好!节前事多,节中又去皖南拍古村落,返家后重读《冯记油坊通讯》 ,感触良多。大家写小诗,虽是迷你型,却有大容量。盼能读到更多佳作!

 函并诗:

 冯老师: 国庆期间去了外地.昨天打开邮箱,拜读完冯记油坊通讯,好玩,有趣,诗人们太有才了,边看边笑,就想凑趣,也不会作诗,腹中空空如竹笋,糊乱诌一通,也不懂压韵,请冯老师多指点

  13 (注:月饼据段子改编)。

 函 老冯:

 你发来的《冯记油坊通讯》收到了。谢谢!你开的“油坊”真有趣,也有意思,会吸引许多人来“打油”的。早有许多人打油,并写出了许多真正的好诗,祝你和大家丰收。

 函:

 冯叔叔太牛太富于创新精神了:比纸质的好看好存,最喜欢海南的影评,高人。应了那句童言谶语:这是一个神仙爷爷。祝愿神仙爷爷:诗歌之树常绿,生命之树常青。我辈之福气.爱您的晚辈敬上。

 函:

 冯老师:

 您好!九九重阳,今又重阳,重阳登高,台城远眺,您得天独厚,近水楼台,令人羨慕!您天天登高,重阳登高更康乐,诗文更精彩!油坊更兴旺!

 古诗打油/

 古人常集古诗词曲赋句作诗、撰联,此古人对古诗词曲赋之解构与重构也。今作《古诗打油》 ,打古诗油也,意图亦在解构与重构,聊供识者一哂耳。

  14 戊辰重阳(1928 年 10 月 21 日)余光中先生生于南京,1934 年至 1937 年就读崔八巷小学,经笔者考证即今秣陵路小学。由冯亦同先生与笔者牵线,70 年后戊子重阳(2008 年10 月 7 日)

 ,余先生 80 诞辰,携夫人范我存第一次回到母校爷爷、范奶奶朗诵了《乡愁四韵》 ,并赠印有余先生头象和‚余光中班‛孩子们笑脸、签名的挂毯。余先生感慨万千:

 ‚今年是 08 年,我是 80 岁,是‘双八’ ,今天又是重阳节,是‘双九’ , ‘双八’度‘双九’ ,很有意义。

 ‛ ‚余光中班‛孩子们为余牛市追涨,逢高必纳;熊市杀跌,逢低必割;此所谓:

 ‚买涨不买跌‛之小股民心态也。如此恶性循环,势必血本无归,小股民心理素质差使然耳。

 XXX XX 如今‚红楼‛林立,权贵之温柔乡、销魂窟也。

  15 [坊主点评:

 旧瓶装新酒,创意花样多。好友立平是艺术评论家,诗词、小说、戏剧和美学领域都有广博和深入的涉猎。这组《古诗打油》在内容和形式上别出心裁,

  16 贯通古今,幽默风趣又触及时事,最后一首的图案美可爱极了,值得仔细品味。应得本油坊‚特别创意奖‛ ,特此表彰和鸣谢!]

 打油诗话/(一)南京大学教授来函 老冯:

 在你发送的唱和诗篇中,我以为許樹錚的诗非常好,它让我眼睛一亮,很诙谐,有生气。如果合平仄,那就没话说了!这需要陈永昌君把关。我不通古体诗词平仄,不敢妄评,更不敢献丑,但是很喜欢你的倡议,也喜欢读到上佳的古体诗词。

 古代诗友们在一起吟诗作对,实乃人生之快事。现在通过互联网唱和,是你的一大发明。太好了!到一定的阶段,希望永昌君把关,挑选最佳诗篇,刊登在《江海诗词》,让更多的人分享。

 实际上,你如果兴趣大,建立一个网站,邀请全国乃至全球华人诗人来参加。纽约有一个全球影响的华文诗歌网站 wvinh@sbcglobal.net,你也可以选出佳作发送到该网站,让全球的华人诗人分享。我曾介绍永昌君和北京的诗人王耀东参加的,现在他们的佳作常常在该网站上发表。我以为,无论写什么,要尽可能达到发表水平。

 祝好!

  张子清 [子清兄:

 谢谢你的呼应、 鼓励和指点。

 这几天收到不少新老诗友从海内外寄来的 ‚打油诗作‛,我之所以倡导此类诗体,一是想以‚趣味‛来推动‚言之有物‛;二是降格以求‚新旧结合‛(说白了是新民谣、比‚自度曲‛更容易、也更上口的一种 ‚自由诗‛ )

 ——当然是站在新诗百年的这个时代路口上作出如此 ‚追求‛的,准确地说也是自我追求之一种(绝非全部,也无‚以偏盖全‛或‚拉帮结伙‛的妄图),王宜早兄《论打油诗》颇有见地,我也想借此给热闹又空寂的诗坛添一点‚乐‛和‚乱‛(中国古曲有名之为《乱》的,但愿我们做的也能够得上这个并非‚流俗‛的‚不拘一格‛。请你这位一向热心关注南京诗坛的高人和好友继续当高参!] (二)转清华大学教授函函 )

 (树铮兄:您好!

 非常感谢发来的打油诗报和论打油诗一文。我认为冯先生倡导的打油诗报很有价值。

 “打油诗”在民间流传久远,经历不少朝代而存留下来,说明它具有自身特有的价值。时至今日,打油诗逐步发展成“各业可写,高低能就,不拘一格,

  17 包容并蓄,以俗为主,雅俗共赏”的诗歌创作形式。希望它在当今时代有所发展。

 我从小喜欢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尽管后来几十年的工作都属于理工,但并没有影响我对诗歌的爱好。实际上, “打油诗”样式灵活,又几乎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可写。这样,尽管不为一些雅士所赏识,但却在民间有很大的市场,在不同知识分子的群体中也有很大的市场,并不只是有些人眼中的“俗人”喜欢。从当今的观点看, “打油诗”具有很大的人民性和大众性。

 我写诗只是兴趣使然,而不是为了发表,只求能够客观地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的看法就行,同时充实自己的生活,增长自己的情趣,也是一种文字的修养和脑力的锻炼。

 我知道万事需要规则,但规则不可过严、过死,否则,人就要花很多精力在应对这些规则上,这就可能影响作者最直观、最内心所向往的表达,也会使很多普通人比较难以懂得。这可能就是当今古典格律诗难以兴旺,读者群不很多的原因。当然,好的格律诗也非常的美,能够影响到很多朝代。但写诗的人比较容易追求形式的美,而不是内涵的美。而这种追求往往不是主观的,而是长期潜移默化被“迫”的,被过多的、难度较高的规则所“迫”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开放式和多元化,同时体现高节奏和高效率,不适应时代需求的某些规则可能就需要变更。

 因此,每种诗只要存在,也许就有存在的理由,但也有个引导和发展的问题。

 希望冯先生所倡导的《打油诗报》能够给我们不断带来新的欣喜。

 祝好!

 傅水根 20091011

 冯老师:

 傅先生是清华教授,理工科出身,爱好诗文,曾送我他出的诗集,他的诗,清新朝气,我也很喜欢。

 [ 树铮兄:

 谢谢你转寄傅教授的信和诗,诗歌是属于‚全民‛的,来自所谓‚专业圈‛外的声音常常是最清醒、最真诚、最有力的呼声。我读了傅先生的‚苗寨行‛组诗,清新可喜,其中不乏一种诙谐、睿智和发现的喜悦。新旧诗人写苗寨或少数民族的诗,我们见过不少,但傅诗仍给我上述的感动,可见‚发现‛最为重要。此外,傅先生对‚打油诗‛的 24 字‚诗品‛深得我心。下期‚油报‛将转载他的大作和言论,请兄代我征求意见并转达我的敬意。] (三)清华大学雷霆教授来信 树铮兄好,收到打油诗报,很受鼓舞。我对于打油诗早有喜爱,03 年在我的新浪博客里就写过赞扬的文字,是一首自由体诗,《打油诗的自白》,还请转发给冯先生。谢谢!

  雷霆

  18 [此信与诗,均系许树铮先生转来,谨致谢忱。]

 特别安排/ /文(寄自美国)

  19

 在美国,二三年级的学生就开始了正规的诗歌教育,不仅要学会欣赏诗歌,还要求会创作诗歌。诗歌教育在美国格外受到重视。Mother Jones 小学是美国一所公立学校,应学校的邀请,10 月 8 日和 9 日我在那里开了几场诗歌讲座。尽管有中文老师 Ms Zhang 可以帮我翻译,但为了节约时间,我还是用英文写了讲稿,作了图文并茂的 PPT,并将主题定为“I love poetry”(第一天讲座于早上 8等在那里, 白皮肤、 黄皮肤、 黑皮肤, 每张小脸都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Ms Zhang简单介绍我之后,我便开始了讲座。“Good morning children! ”我边走向讲台边向他们挥手。“Good morning!”孩子们也和我打招呼。“谁能告诉我中国是什么样子?”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热情,我并没有直接进入主题。“中国很大,很多人!”“中国有功夫!”孩子们兴奋起来。“中国有好多好吃的。”一个卷头发的小男孩舔着嘴巴,话一出口,我们都笑了。我放了中国龙、长城、故宫的图片,孩子们很激动,当放到李小龙的图片时,男孩子坐不住了,开始踢腿挥拳练起了“功夫”。可见外国孩子对中国很感兴趣,但了解并不多。

 讲座围绕我的几首诗歌展开,我发现美国的孩子特别善于思考。其中一首诗:

 “////首诗,有个男孩问我是不是有人伤害过我才写了这首诗。我说没有呀,当别人受到伤害的时候,我也会难过。还有个孩子看到图片上雪地里的人,以为是我,就问:“你在雪地里不冷吗?”

 讲座进行到高潮的时候,有个孩子问是什么让我喜爱诗歌。我告诉他,小时候母亲给我唱的儿歌对我影响很大,并现场给他们唱了一首位老师来了兴致,指着我的一首诗说:“你能否将那首诗也唱出来呢?”这下可难住了我,好在我当时灵机一动,临时用另一首歌的曲子唱了出来,哎,总算过关了!

 在 Ms Zhang 的策划下,讲座还安排了“诗歌猜猜猜”活动,即我用中文读一首自己的诗歌,请学生根据我的表情和动作来猜是哪一首,孩子们非常活跃。

 原本半个小时的讲座不知不觉讲了快一个小时。

 快要结束的时候, Ms Zhang说:“学生们今天也准备了一首诗歌要送给你呢!”在 Ms Zhang 的带领下,孩子们站起来,齐声朗诵着:“//”他们那么认真,我也深受感...

篇九:重阳节的诗歌朗诵

秋词》教案 一、导课:

 1、 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

 看看他是怎样理解秋天的。

 2、作者作品介绍: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 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有《刘梦得文集》40 卷。

  《秋词》是作者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后写的。

 二、自学感知

 :1 教师指点 2、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提出质疑。3、学生质疑,扫清词语障碍。

 三、赏析诗歌: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问题 1、讨论;本诗的大意:(小组合作讨论后回答)自古以来的人们都说秋天是悲凉的,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仙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题 问题 2 、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也确实是这样,在文人的笔下,秋是悲的象征,是孤独、寂寞、惆怅的载体,但接下来,诗人却大胆而充满豪情地道出对“秋”的理解,对秋的追求:“我言秋日胜春朝。”在作者心中,它是美的季节,远胜过繁花似锦的春日,表现出诗人被贬后乐观的心情。

 问题 3:为什么诗人直率坦言“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题 4: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你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

 《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问题 4:你学过的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

 《天净沙·秋思》。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发出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

 问题 5: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

 “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

 “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

 体现出诗人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虽人生坎坷,屡遭贬谪,壮志难酬,不被重用,但仍励志高歌,整个诗无不表现出诗人豪迈的大度。

 四:小组讨论:关于本诗里边的词语运用,你认为那个词语用的好,能说说理由吗?(每个小组一句)

 自古:包含一切,没有例外么?有,为什么还这么说?为了突出下文的“我” 悲: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胜:胜过,超过

  与“红于”有异曲同工之妙。“胜春潮”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春: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悲。

 晴空:这里只指 秋日晴空,并以此为全诗大背景。

 一:孤单。正因为孤单而独特,诗人眼中的这只鹤和别的鹤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是单个的,所以就有了不同于一般的意义。用“一鹤”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借鹤而写自己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

 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只多么洒脱自在,奋发向上的鹤啊!

 排:排云而上。表现这只孤独的鹤所呈现出来的非凡的气势。上 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

 引,“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新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五、这首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让人们获得深刻的美感

  和乐趣。

 《采桑子 重阳》 一、导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历代的诗人、作家、一接触“秋”字,总是要发一通悲秋的感叹;我们今天来看一看毛泽东的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二、解题:1. 采桑子,词牌名。重阳,题目,即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本词是一首战地颂歌。(重阳节 :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2. 写作背景:

 1929 年 5 月开始,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开进闽西扩大革命根据地。这年九月,赣闽根据地连成了一片。由于同年 6 月,红四军党内领导者之间在军队建设的一些原则问题上发生了争论,毛泽东提出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不应盲目攻打大城市等主张,一时未能为多数同志所接受,因而受到排挤,被迫离开领导岗位。后由于患病,只好在永定金丰山区养病。9 月,病中的毛泽东坐担架赴上杭参会。病中正逢重阳节,见院中黄菊盛开,遂成此文。

  三、朗诵:此词是战地秋景的颂歌。毛泽东的这首词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它写了深秋的战地风光,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弘。它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而使人受到无限鼓舞。

 四、整体理解全词 问题 1:怎样理解“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蕴涵了怎样的哲理?

 这句的意思是“人生容易衰老而天很难衰老,年年都有重阳节”。人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身是变化很快的,可是整个社会如果不通过变革那是很难使之变化的。

 “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它不但是慨叹韶光易逝,人生短促,恰恰相反,正由于人生易老,唯其易逝、短促,所以我们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把美好的青春献给壮丽的革命事业。“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宇宙间一切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生易老”只是与“天难老”对比着说,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一变化快,一变化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既对立又统一,提示人生真谛和永恒的真理,闪耀着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在此,体现了诗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情绪是奋发激昂的。

 问题 2:“战地黄花分外香”中的“战地”“黄花”分别指什么?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战地”指闽西农村根据地;“黄花”指野菊花。( 古有重阳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习。在历代诗文中,重阳节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身逢乱世的诗人,往往借写菊花表达厌战、反战之情,即菊花是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出现的。但毛泽东笔下的“黄花”却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这“黄花”既非供隐士高人“吟逸韵”的东篱秋丛,亦非令悲客病夫“感衰怀”的庭院盆景,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放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具有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带有赋而比的特点。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分外香”体现了作者乐观主义精神。

 古代的文人多用“黄花”抒发离愁之感,如: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而作者却一反传统的思想,借“黄花”抒发豪迈之情,虽然自己身染疾病受到排挤,但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问题 3:怎样理解“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这句词的字面意思是:秋季的风起强劲有力,和春风完全不同。与秋风的刚健有力相比,春风和煦温暖,(“吹面不寒杨柳风”)更增加了“劲”的力量。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一个“劲”字不但恰当形容了秋风的特征,也非常恰当地表达了它的象征意义:革命的力量似秋风一样,摧枯拉朽,荡涤了一切尘垢。

 问题 4:与“秋日胜春朝”有异曲同工之秒的是哪句? “胜似春光”:其原因是“寥廓江天万里霜”。

 问题 5:比较“霜叶红于二月花”与“寥廓江天万里霜”二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也是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的感觉。但这里只表现了一种意境,经霜的红叶热烈奔放,生机勃勃。虽有乐观向上的精神,但视野却狭小的多。而“寥廓江天万里霜”中一个“万里霜”既指“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霜叶;也指“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霜天,也指“鹰击长空,万类霜天竟自由”的霜天,意境开阔,局面宏大,体现了一个伟人高瞻远瞩的大而无畏和乐观豪迈的气概。

 五、拓展延伸:

 1、本词的写法别致,重叠的句法,再现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夫。《采桑子》上下阕的二三句,常用叠句。如辛弃疾词“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毛词中用传统的笔法,连转回环,风调韵致,“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即是最好的印证。2、“战。。。香”,也给读者开拓了一个新的意境。“黄花”不仅仅是古文人寄托悲愁之物,更是坚强、乐观傲然不屈的象征。

 重阳节习俗:

 1.登高: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登高的目的——登高望远,思念家乡和亲人;希望自己生活顺利,步步高升;锻炼身体。

  2.吃重阳糕: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3.重阳节还有插茱萸辟邪的习俗。

 4 赏菊:喝菊花酒。

  “登高”是全家到郊外爬小山。作为菊花节,要喝菊花酒。哪一个都有驱邪的意思。

  [黄花]

  菊花。重阳节时少不了菊花,所以在李白的诗中有“九日龙山仗,黄花笑逐臣”(见子《九日龙山饮诗》)。李白的诗可能是漂在杯中的菊花瓣儿,但毛泽东的一定是盛开的菊花,秋天花香浓郁。卢照邻的诗里有“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裙。”咏桂花的香味在衣服周围绦绕的情景。

  四、阅读鉴赏:

  毛泽东的这首词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它写了深秋的战地风光,写的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弘。它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而使人受到无限鼓舞。

  1、分析上片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宛如一山飞峙,起势突兀。前句泛论人生天道,后句带出重阳入题。“天难老”三字是纲,笼罩全篇,后句只是进一步申说。首先,“人生易老”只是与“天难老”对比着说,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一变化快,一变化慢。既对立又统一。其次,“天难老”是说宇宙间一切事物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生生不已,光景常新。再次,“人生易老”不是慨叹人命朝露,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而恰恰相反,着重说的是“天难老”,是说正由于“人生易老”,所以必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让小我化入大我,以有涯积为无涯,尽可能多发些光和热,生命才更充实更宝贵。它揭示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力。

  “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岁岁年年,都有重阳,重阳是过不完的。古人每逢重阳,也往往作诗填词,大约不外花酒空愁,一片萧瑟,满怀岑寂。只有毛泽东此词,意趣横生,戛然独造。假如说“今又重阳,”犹略似“日月依辰至”;而“战地黄花分外香”,那就横扫千古了。

  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黄花异常美丽,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

  2、分析下片

 下片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岁岁有重阳,秋去又秋来,“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此情豪迈异于桃红柳绿、莺语燕歌、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但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为什么“胜似春光”?这里可以使人想起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因为春风比秋风更强劲,秋景比春景更壮阔。黄庭坚《登快阁》:“木落千山天远大”,秋天叶落以后山明天远大,就感“寥廓江天万里霜”,写出秋天开阔的景象。“寥廓江天万里霜”七个字活画出了一幅宏阔的江天万里的秋景,表现了诗人乐观、开阔的革命情怀。

 五、强调鉴赏本词要点:

 1、恢弘开阔的艺术境界。这首词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恢弘开阔的艺术境界。词人从大处着眼,从人生感悟落笔,摆脱了个人的荣辱得失,站在历史的、宇宙的、人类的高度抒发一个革命者的壮志豪情。

 “...

推荐访问:重阳节的诗歌朗诵 重阳节 朗诵 诗歌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