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6篇202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附件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姓名 XXX性别 男年龄 40教龄 20职务 职称 高级教师任教年级 2020级电商4班任教学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202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3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姓名
XXX 性别
男 年龄
40 教龄
20 职务
职称
高级教师 任教年级
2020 级电商 4 班 任教学科
计算机应用基础 所在学校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起点自我分析
根据《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指南》,参考《信息化素养评价指标》,说明个人信息化教学应用与信息素养的情况:我校有全新的计算机教室 20 多间,各课室、功能场室配有多媒体教学系统,各科室各教师配备手提电脑或台式电脑,部分汽车实训室、GIS实训室配、电梯实训实训室配有 VR 教学虚拟系统,千兆网络无线覆盖全校。为学校师生开展信息化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能基本满足教师教育教学、学生学习实训信息化的需要。
我现在在信息技术方面还处在学习和探索中,平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也是利用数字教材、电子课件、微课视频等信息化手段来开展教学。近年来,信息化应用在教学中的优越性越来越凸显,教师利用信息化资源开展教学已经越来越普遍,我对于学生的学习指导作用也越来越有优势,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就是要适应教学的发展,努力拓宽自己的信息化视野,更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个性化与专业化的成长之路。我一定会努力更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自己的信息化视野;尽量使用电子数字教材,并且做到坚持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更加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能力提升
目标
提升目标:积极参加培训学习,认真研修各门课程,通过不断的学习,能将所学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利用媒体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创新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自己在信息化教学中的运用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水平。
预期效果:通过培训学习,反复训练,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形式,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能熟练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制作微课并能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自己成为具备先进信息技术能力的专业型人才。
研修 内容及方式
一、研修学习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网络研修,二是校本线下研修。
(一)网络研修 1.进行研修网的网络学习,要求登录教师断续教育网,按时完成网络 25 学时的培训内容。
2.按研修网时间结点要求上传成果或作业。
(二)校本线下研修 1.利用星期三第六七节,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全员研修。
2.科组内互教互学,选择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微能力点进行研修。
3.结合学校青蓝工程等活动,开展信息化教学课进行观摩学习。
4.通过学科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展示课进行学习。
5.争取承担校级的公开课,以此促进自己不断地熟悉和更新知识。
6.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到先进的学校学习,回校后并加以应用。
预期成果
对照所选能力点,阐明预期的成果、各成果的名称、形式等。
应用能力点
预期成果
成果形式
A1 微课 视频 A7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集 G1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集
篇二:202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规划书(2020-2022 年)
市 ( 区 ):
单位(公章):
联 系 人 :
联 系 电 话 :
邮 箱 :
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 制
一、组织管理机构 (一)市级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二)主管科室
科室名称
联系人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主要负责人
工作负责人
成员
(三)市级工程执行办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人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主要负责人
工作负责人
成员
二、专项调研 (一)调研工作情况
(二)主要调研内容(含现状调研与需求调研,包括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与学校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开展情况、培训者队伍信息化教学指导能力水平、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需求等)
(三)问题与对策(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的难点、问题与工作思路)
三、规划方案 (一)整 校推进教师培训
1.
整校推进安排(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责任分解,以及 2020-2022 年分年度推进的县区、学校数量和教师人数占比等)
2.
培训团队建设(市级培训团队建设和推动县区培训团队建设的主要举措、成员遴选标准、管理机制及工作安排等)
3. 培训设计与实施(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一体化培训设计思路和重点措施等)
4. 缩小城乡教师应用能力差距的主要措施(通过开展对口帮扶培训、推进“双师教学”模式教师培训改革等,重点帮助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工作思路和重点措施)
5. 引领性信息化教学创新培训主要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学校开展引领性教师培训,应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跨学科教学、智能化教育等的工作思路和重点措施)
(二)校本应用考核
校本应用考核的内容方式、开展计划、学时登记、结果应用、组织管理与保障机制等。
(三)支持保障
1. 设 制度建设(支持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的激励措施,包括信息化教学优秀成果推荐、整校推进示范校评选等相关制度设计)
2. 资源建设(本地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机制和思路)
3. 排 经费安排(结合市级经费投入情况,保障培训团队打造、教师全员培训开展、校本应用考核等工作实施的经费安排)
(四)监管评估举措
对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培训团队、中小学推进实施能力提升工程 2.0 进行过程监管、绩效评估和督导的工作思路、主要措施。
篇三:202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中学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培训实施方案信息技术融合课堂教学是新课改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为推动学校教师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意见》和《XX 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培训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工程”,推动学校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变革、学生学习模式转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整体提升校本研修质量和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素质教育提高。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班级信息技术应用技术项目,全面推进学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0 提升工程,完成 50 学时(线上研修 40%+实践应用 60%)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2.0 全员培训。到 2022 年底,探索“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全面提升全校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20 年 5 月-7 月
2020 年 5 月,全校启动提升工程 2.0 工作。6 月底前,学校召开提升工程 2.0启动会议。制定实施方案、研修规划、考核细则,成立领导团队、指导团队、技术团队,研究并确立学校信息化环境,指导教师确立微能力点进行线上学习、自我诊断、成果提交,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
第二阶段(推进阶段):2020 年 9 月--2021 年 7 月
学校全面推进提升工程 2.0 整校培训工作。省级、市级示范区(校)完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考核。
第三阶段(巩固阶段):2021 年 9 月--2022 年 7 月
完成全校示范班级和其他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考核。
第四阶段(督导验收阶段):2022 年下半年, 全面总结项目实施以来,学校能力提升工程 2.0 培训工作总结,形成优秀案例和示范项目,迎接上级部门验收。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各级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信息办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领导能力提升 2.0 培训工作。由学校信息办负责整体规划、宏观指导、督导验收等工作。
信息办配合学校教务处、初高中各学年,提升工程 2.0 培训过程、网络研修、教师学习、校本应用、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课程研发、业务指导、考核评价、成果认证工作。
(二)突出示范引领,创建一批示范学年和示范班级
2020 年到 2021 年,依托国培项目,由学校信息办负责技术引导,科研室负责立项和全员推进,创建一批示范学年和班级,通过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带动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培训工作稳步推进。
(三)突出专业指导,培养信息化管理、指导、骨干团队
1、组建学校领导信息化管理团队,提升信息化领导力。
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组建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讲座、校本研修等方式,提升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能力、校本研修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有效指导全校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校本测评能力。
2、组建信息技术培训团队,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
由信息办牵头,打造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对象的专业培训队伍,通过理论学习、经验分享、示范引领等方式,提升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培训能力,推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0 的有效落实。
3、培养信息技术应用“模范教师”团队,引领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发展。
通过校内组织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比赛、微课大赛、办公软件技能比赛,遴选信息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学科教师,进行学科技术引领。承担“整校推进”指导任务,引领本校研修、教师信息化教学指导和应用能力测评工作。
(四)突出整体推进,整校推进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依据《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及核心能力点测试方案》,组织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环境测试工作,确定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及核心能力点;选择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主题,科学指导教师选择 2 项信息技术应用微能力点,借助课程学习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校本研
修;推进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的能力,助推学校教学创新。
(五)突出过程管理,有效开展校本应用考核工作
依据《能力提升工程 2.0 校本应用考核方案》,组建校本应用考核团队,开展学校校本应用考核自测和全体教师校本应用考核工作,将教师研修学习、教学实践等活动纳入教师综合考核和评估体系。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行政和业务双层管理机制。以校长为核心、主管副校长为负责人的行政管理机构
2、明确主体责任。信息办统筹规划、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加强技术引领、做好考核验收;科研室、教务处负责组织落实、具体实施、有效指导提升工程2.0 的各项培训、测评任务;学校初高中教务处是第一责任人,制定发展规划、组建培训团队、开展校本研修、落实校本考核、完成全员培训。
3、建立激励机制。学校将能力提升工程 2.0 培训纳入教师考核计分管理。教师完成全部培训课时且成绩合格者,颁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书,并作为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和骨干认定等必备条件。
4、落实经费和设施保障。学校为教师全员培训提供经费保障,支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典型培育和经验推广。学校在公用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为本校教师线上学习和教学实践创造条件。加强学校信息化校园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打造数字校园、智慧校园。
5、做好监管评估。由信息办联合教务处、科研室等部门,做好过程督导、质
量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纳入督导评估目标体系,作为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XX 中 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研修活动总结
2021 年 11 月 19 日,我校按照规定的时间,圆满完成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所有研修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时代变革,教育部在 2019 年发布的《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意见》中提出:要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XX 中学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区乃至全市的前列,2019 年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2020 年成为国家课程数字教材规模化运用的市级试点校,2020 年申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省级试点校,这一些都为本次校本研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为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所有研修活动,从多方面采取了扎实有效的措施:
第一,召开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动员大会。会上,XX 校长对全体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全体教师认真研读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能力提升工程2.0 政策文件和市教育局“整校推进”工作方案,认真规划我校 “整校推进”工作安排。
第二,制定“一划两案”。“一划两案”(“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和“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是整校推进工作特别是校本实践应用阶段开展的蓝本和依从。我校的 2.0 整校推进信息化管理团队结合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教学设备配置情况和学科建设现状,多次开会研讨商议,最终确定了“一划两案”中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一年绩效、三年远景、校本研修方案和考核方案等关键点。然后根据市工程办的相关要求,我校于 10 月 12 日提交“一划两案”的初稿,市工程办专家 XX 教授对我校提交的“一划两案”初稿给予充分的肯定并给出了修改意见,随后 XX 中学、市工程办专家 XX 老师也给出指导意见。我校根据两位专家的指导意见对“一划两案”进行修改,并随即在省公服平台开展校本研修工作。
第三,开展研修活动。我校坚持“以校为本、整校推进”的培训理念,以课程建设为立足点:筹划、组织、落实、研修、考核、展示,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校本研修活动,不断提高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相信通过此次培训,不仅深化全体参训教师的信息化理念,也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及运用水平。我们坚信,XX 中学每一位教师都会继续发扬锐意进取、谦逊好学的精神,坚守初心,汲取信息技术营养,丰满教学羽翼,使 XX 中学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篇四:202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0 2.0 个人研修计划 1 1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由此可见,终身学习的思想自古来有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适应更新率不断加速的今天,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与储量,已远远不能满足于新课程教育教学的需要。因此,做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与技能,特制定如下个人研修计划:一、研修目标 1、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
2、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3、综合提高自身素质。
4、丰富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
5、提高自己的课堂授课能力和创新能力。
6、提高自己的政治教学教研能力。
二、研修内容 本次个人研修,我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内容,以《有效教学》、《有效教师》和《有效研修》的学习为载体,以“一切从教师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重点,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目标。同时,学习、发扬名 师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由“经验技术型”向“实践反思型”的现代型教师转变。
1、师德研修。
要做到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献身教育,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爱学生,就是要做到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先进的学生观和正确的教育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务;爱自己,就是要做到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和成就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社会的表率。
2、新课程研修,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通识研修和以掌握学科要求为主的学科教师研修。
通识研修在组织集中专题研修基础上,进行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并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研修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
3、教育教学能力研修。
以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通用基本___科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使自己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化。
4、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
强化课堂应用、教学信息化整合的教师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活动,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意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环境。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自己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教育科研能力研修,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
本期继续以“有效研究”为切入点,做到教学即研究,不畏惧科研,懂得教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学中,教育叙事中,提升总结中。
三、具体措施 1、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观念。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利用政治学习等时机,深入学习《教师职业规范》,经常向师德先进的教师请教,对照先进教师找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
2、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做学生的表率,仪表端庄,举止大方,礼貌待人,为人师表,不穿奇装异服。
3、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多联系实际,流诸笔端; 4、认真按照培训进行自学,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如:坊主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学习)接受学时培训,使自身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不断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5、积极参加上级学校及教师进修学校的学习和培训。
本年度网联学习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保证时间。
6、坚持培训与教研、教改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传统培训与现代远程培训相结合等模式,不断提高网联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7、保证学时,利用晚上 79 点的时间集中学习。
纵身学习不断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__教师。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0 2.0 个人研修计划 2 2 很有幸参加了本次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为了能让本次培训有所收获,我制定了如下的自我研修计划。
一.自我分析 通过诊断测评,我觉得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还非常欠缺,平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也是偶尔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开展教学,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还急需提高,测评中我感到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希望在此次培训中我能收获多多。
二.研修目标 1.通过学习,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2.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教学中常用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熟练应用于日常教学之中。
三.具体措施 1.严格按照本次研修的日程安排进行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
2.除统一安排学习外,自己找时间加强理论学习和具体实践。
3.坚持在学中练,练中学,切实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保证学习时间,
坚持每天至少学习 1-2 小时,认真完成培训期间各项任务和作业。
5.多与同行研讨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懂的地方及时通过上网查询或向专家、同行请教。
6.养成网络学习习惯,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0 2.0 个人研修计划 3 3 20__年 4 月,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我有幸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学习,这无疑是在我的教育教学成长上添上一道亮丽的彩虹.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长进,我特制定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通过培训,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软件,数学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数学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和内容 1、积极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认真完成培训期间各项任务及作业.认真聆听专家讲,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2、聆听请教 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寻求专家帮助解决. 3、反思提升 每天结合自己在培训学习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研修日志. 4、学以致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发展学生能力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0 2.0 个人研修计划 4 4 通过本次培训,我希望能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两方面得到显著的提高. 一、自我分析:
成功的起始点乃自我分析,成功的秘密则是自我反省。
1、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目前我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还远远不足,距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还有很大差距,存在顾此失彼现象。
2、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能力。
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天空,但由于受传统“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填鸭式教学的影响,我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过多的包办代替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
3、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我们提倡终身教育,而终身教育本身离不信息技术,网络具有其强大的传输功能,网络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十分重要,不出就能实现教学相长,而我在此方面还十分欠缺,网友少参加学习团体也少。
二、环境分析:
问题永远在自己身上。
我校是一所区级中学,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多名教师共用一个电子备课室,没有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也很难拥有学习提升的机会,学校资源库还不够健全,可用资源有更少之又少 三、发展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动力,无目标的努力犹如在黑暗中远征。
1、使信息技术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魔法棒。
2、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由“厌学”到“会学”最后达到“乐学”。
3、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学会使用多种教学软件。
做个时代的“弄潮儿”。
四、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或挑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时间不够用:本人担任六个班地理教师,在校内担任学科组长一职,在校外担任“市级兼职地理教研员”,在担任义务地理资料管理
员,所以可能时间不够用,但我坚信“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缺少名师:身边缺少信息技术应用名师,在和暗中摸索。
篇五:202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考核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意见》(教师【2019】1 号)和《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提升工程 2.0),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 XX 镇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 2022 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 5 年不少于 50 学时,其中线上自主学习 25 学时,实践应用 25+学时),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设计,合理统筹。
结合我校实际、教师需求、分类分层分学科培训,支持、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明确提升工程实施路径与环节,以学、练、用、评、建五个环节为一体,提升搜、拿、用、享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
(二)整校考核,重在应用。
根据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学校要开展全员的提升工程 2.0 培训和校本应用考核,要统筹全校各项工作,要将考核工作与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相结合,重点考核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考核内容 (一)教师能力提升领城选择的合理性和发展性 1、对教师的考核:按照提升工程 2.0 目标任务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情况、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教师队伍现状,坚持立足应用,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规范》,从三种环境(多媒体环境、混合式环境、智慧环境)、四个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30 个微能力点中选取 10 个微能力作为校本研修主要内容。教师在学校确定的微能力点范围内,再从中选择 3 个微能力点进行学习,完成不少于 50 学时的混合式培训,即线上自主学习 25 学时,线下实践应用校本研修 25+学时。在微能力点选择上,采取“1+1+X”模式,即交互式白板(一体机)使用(A6),作为全员必选的一个微能力点;根据我校信息环境和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自主确定A1 第二个微能力点;教师根据所教学科及工作岗位,自主在学校选取的 10 个微能力点中选择第三个微能力点,40 周岁以下的年轻教师确定 B2 为第三个微能力点(也可以选择混合学习环境的任意一个微能力点)。40 周岁及以上的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任意一个微能力点(也可以选择混合学习环境的任意一个微能力点)。根据信息化发展规划建设不同层次学校分两个梯级团队,引领信息化教学发展方向。考核时,既考核线上研修
学习情况,又考核三个微能力点学习成果,尤其是考核教师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应用情况。
( ( 二) ) 校本研修活动组织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1、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常态化和普遍化的校本教研活动。
2、在骨干引领、学科联动、互帮互学、整体提升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3、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应用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教学软件等,开展教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
4、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四、考核实施 1、线上自主学习考核,以平台积分为准。
2、教师微能力考核采用“校本自测——教师互评——校本应用”的考核路径。
(1)校本自测是指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依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学科教学特点或自身的岗位职责,借助平台工具,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确定的标准,对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诊断。
(2)教师互评是指教师向校本考核平台提交成果证明时,依据平台的提示,对他人提交的成果进行评价。
(3)校本应用考核是指由学校管理团队对教师个人提交的成果及信息技术实践应用进行考核。教师的应用能力考核侧重评估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等,教师提供的证据应符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要求,证据具有有效性,凡提供的证据未包含教师本人影像的或不能确定是教师本人制作的,视为无效证据。
3、教师最终考核成绩由教师互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评价两个部分构成。
4、采取分学科研修:语文组组长刘丽娜;数学组组长于泳波;英语组组长马洪艳;理化生组组长朱立东;政史地组组长田雯佳 五、考核管理 1、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负责统一组织全校教师的校本应用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为优秀、合格两个等次。
2、对于未取得信息技术 2.0 工程提升合格证的教师,不能评职晋级。优秀学员在评职晋级总分中加 1 分,优秀教研组组长总分加 2 分(组员优秀率达到 20%及以上),非优秀教研组组长(取得合格证书)总分加 1 分。
3、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组建由校长朱红庄领衔,主管校长郑勇佳、教导主任王国印、工会主席程显波、教师呼斯楞、程卓璇组成的考核团队,负责校本应用考核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以制度建设为手段,通过校本研修活动,督促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教师信息技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教学方式有所转变,
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全面完成提升工程 2.0 校本研修和应用实践考核。
2022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为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依据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及《梨树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方案》,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 2022 年底,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采取整校推进的多媒体教学优化模式,对我校教师开展每人 5 年不少于 50 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 50%)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二、具体任务
1.统筹规划,整校推进提升工程 2.0。成立学校提升工程 2.0 领导小组;组建学校培训团队和实践应用考核团队;制定提升工程 2.0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细则; 2021 年下半年,完成教师全员培训任务;2022 年上半年,完成考核任务。
2.培育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引领现代教学方向。对学校骨干教师开展引领性培训,打造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在全面普及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应用的基础上,主动应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双师”教学、跨学科教学、智能化教育等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果助推教师教育,提升教师面向未来教育发展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
3.构建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新模式,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按照“校统筹、管理团队指导、校本为主、教师全员参与”的协同培训机制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机制,构建“培训+实践+实效”的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新模式。聚焦课堂,以解决教学问题为方向,以实践应用为主线,建立激励机制,开展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案例展示及经验分享活动,促进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
4.缩小教师之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以教研组为突破点,因地制宜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针对信息技术环境薄弱的教师,采取“轻代老”和“老中青”相结合等方式学习培训,探索名师网络课堂和远程协同教研相结合的“双师教
学”模式,大力推广名师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异步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等教学模式,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
三、主要措施 1.提升学校管理团队信息技术应用领导能力。学校是提升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主阵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要成为学校信息化教学的直接领导者、指挥者、策划者,学校组建由校长领衔、主管校长、教导主任等相关管理人员构成的提升工程 2.0 领导管理团队。通过县进修学校集中培训和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开展面向学校领导管理团队的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着重提升学校管理团队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规划能力、优化多媒体教学环境校本研修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指导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校本实践应用能力。
2.提升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学校选拔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进入管理团队,在“整校推进”过程中,分别负责各教研组教师培训、研修、指导教师信息化教学和开展信息技术校本实践应用考核工作。采用分类培训等模式,推动学校培训团队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研,探索“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3.整校推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按照“校统筹、管理团队指导、校本为主、教师全员参与”的实施路径,以教研
组为单位制定研修计划。在管理团队指导下,以学科信息化教学为重点,采取校本研修、教师自学等多种方式,网络研修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整校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依据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打造学校信息化教学示范学科、示范教师,建设“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应用学科教学软件开展教学案例研讨,推动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打造“技术创新课堂”,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助力学校教学创新。教师在学校团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微能力点,通过线上资源平台选学,同时参加学校举办的应用能力研修实践,合计达到 50学时以上培训,其中网络研修 25 学时,实践应用 25 学时以上。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全员培训,实现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在课堂上常态化应用,任课教师 100%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考核。
4.遴选推荐“提升工程 2.0”学习资源。遴选推荐以信息化教学 方法创新、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为重点的学习资源。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学校推荐优秀教师参与教学类 APP、教学软件功能与使用方法的分享,研发微课、直播课等培训课程。开展
全校教师“一师一技”展示活动,“一师一课”竞赛活动,从中遴选优秀资源供全校教师学习。
5.推进学校“双师教学”模式培训。采用推送适合教师培训的优秀微课、名师远程直播课堂、互动课堂和专递课堂等方式,开展名师网络课堂和远程协同教研相结合的“双师教学”模式的教师培训,加强教师的精准帮扶工作。
6.激励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深化教学改革。学校以信息技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主题,采用“以培训带应用、以研修带应用、以课题带应用、以竞赛带应用”的方式,引导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继续深化“四个核心”“六个转变”教学方式改革,在“导学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核心环节中嵌入合理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7.开展提升工程 2.0 校本应用评估考核。学校根据《梨树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研制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实施细则,开展校本实践应用考核工作。考核结果要与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名优骨干教师认定、评职晋级等挂钩。
四、实施步骤 (一) 启动阶段(2021 年 9 月) 1.召开学校提升工程 2.0 启动大会。
2.做好提升工程 2.0 的前期工作,包括对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等情况的摸底调查,相关政策解读,研制整校推进方案和遴选优质培训资源等。
3.建立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培训团队、技术指导团队。
4.研制提升工程 2.0 实施工作指南,为“整校推进”提供智力支持。
(二)实施提升阶段(2021 年10 月1日-2022 年1月31日) 1.组织开展学校管理团队、培训者、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2.组织开展全校教师线上研修活动,指导教师信息化教学。
3.依托提升工程 2.0 服务平台,做好教师参训过程动态数据和成果收集,考核评价校本研修成果。
4.完善信息化教学常态化运行机制,鼓励教师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三)总结评估阶段(2022 年 2 月-2022 年 5 月) 1.开展项目考核评估,提炼成果。选出信息化与教学融合创新的优秀教师。
2.建立信息化创新应用机制,加强偶遇修教师的引领作用,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创新应用案例征集、跨学科教学经验分享,开展信息化教学创新教研组建设活动,推动学校教学信息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五、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负责提升工程 2.0 的统筹规划与过程管理,制定学校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方案,成立提升工程 2.0 领导小组,负责工程推进,督查评估教师的校本应用考核。要加大提升工程 2.0 的推进力度,学校是提升教师全员应用信...
篇六:202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 0 规划书(2019—2022 年)区:玉州区 单位(公章):玉林市玉州区教育局 联系人:文小川
龚强
联系电话:、 邮箱:
yzjypxzx
@ @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制 一、组织管理机构 (一)玉林市玉州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领导小组
姓名 职务 组
长 黄旭雄 玉州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 卢云桂 玉州区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副组长 叶海丽 玉州区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 副组长 蒋
裕 玉州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副组长 覃丽萍 玉州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副组长 邹清奇 玉州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员 文小川 玉州区教育局人事股股长 成员 龚
强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成员 张冬森 玉州区教育局教育研究室主任 成员 李小明 玉州区电教仪器站站长 主管科室:
玉州区教育局人事股 主要负责人 文小川 玉州区教育局人事股股长
龚强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工作负责人
吕雄 玉州区教育局人事股干部
王佐磊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副主任 主管科室电子邮箱:
yzjypxzx
@. 执行办公室: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主要负责人 龚
强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工作负责人 王佐磊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副主任
成员 卢坚军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副主任 成员 龚贻娟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成员 谭
霜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成员 冯振琪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成员 简
敏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二)玉林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专家委员会名单
姓名 单位 主任委员 龚
强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副主任委员 张冬森
玉州区教育局教育研究室 李小明 玉州区电教仪器站 黄
伟 玉州区教育局教育股 卢坚军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学校管理小组 余新雄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佐磊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陈业琰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卢坚军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教师研训小组 张冬森 玉州区教育局教育研究室 卢婕妤 玉州区教育局教育研究室 资源建设小组 李小明 玉州区电教仪器站 黄
伟 玉州区教育局教育股 黄海明 玉州区电教仪器站 凌
全 玉州区电教仪器站 黄朝亮 玉州区教育局教育股 黄卫华
玉州区教育局教育研究室 唐富其 玉州区教育局教育研究室 李于阗 玉州区教育局教育研究室 王伟红 玉林市三中 培训团队小组 黄
伟 玉州区教育局教育股 黄朝亮 玉州区教育局教育股 黄海明 玉州区电教仪器站 凌
全 玉州区电教仪器站 龚贻娟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梁 洁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谭霜 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唐富其 玉州区教育局教育研究室 李于阗 玉州区教育局教育研究室 王伟红 玉林市三中 王
斌 玉林市三中 宁翠林 玉州区第七初级中学 庞
明 玉州区第九初级中学 龙海燕 玉州区八中 吕巨顺 玉州区第五小学 晏光娜 玉州区东环小学 莫敏超 玉州区东环小学 潘丽梅 玉州区大北小学 周
河 玉州区古定中心小学 文东妮 玉州区东成小学 梁怡玲 玉州区实验一小 钟水莲 玉州区实验三小 黎
任 玉州区万秀小学 张玉媚 玉州区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 庞
源 玉州区实验幼儿园 监测评估小组 从有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
二、专项调研 (一)调研工作情况 1. 开展问卷调研。
2019 年 11 月,玉州区根据玉林市教师培训中心要求发放问卷 3 套,对全区所有村级以上中小学校(园)校长以及部分教师(10%)进行调研,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校(园)长的信息技术领导力、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各校校长和老师提交调研问卷 。
2. 开展座谈调研。
2019 年 11 月,组织了部分玉州区培训团队成员进行了座谈,了解培训者队伍信息化指导能力水平以及普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需求。2020年 4 月 15 日区教育局召开玉州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规划研讨会,对规划书的制定进行了研讨。
3. 开展电话调研。
通过电话向电教站、学校了解学校的设备设施情况,培训经费落实情况。
(二)主要调研内容和结果(含现状调研与需求调研,包括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学校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开展情况、区培训团队教学指导能力水平、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需求等),根据调研数据,对校(园)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培训和研究情况,以及各类人员信息技术素养与能力水平描
述如下:
1. 校(园)长信息化领导力。
从调研数据发现,校(园)长信息化意识不强,参与调研的校长中 68.78%校长对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愿景定位模糊,没有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制定明确且切实可行的规划;学校没有很好地为教师建立学校教学信息资源库。
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方面。
从调研发现,有 10%教师的课堂基本不使用信息技术教学,15 %教师偶尔使用多媒体教学,75 %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从而可见我区教师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频率较高,但是运用方式方法和手段还比较单一,没能在课堂教学上有效融合信息技术。
3.学校信息化环境现状。
从调研发现,校园网接入带宽达到 100M 以上的学校有 100%,城区学校班均互联网接入带宽达到 10 M 以上的学校有 100%,农村学校班均互联网接入带宽达到 6M 的学校有 100%。全区多媒体教室占全区教室比例达 95.58%,接入互联网教室比例达到 90.27 %,教学用智能终端师机比只达到 1:0.95,设置有专门信息化推进管理支持部门的学校只有 4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本校教学基本功考评的学校只有 10 %,教师信息化应用相关的各种竞赛、课题研究成果纳入教师评优的有 100 %。学校信息化的软硬件相对薄弱,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师常态化开展信息技术应用。
(三)问题与对策(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的难点、问题与工作思路)
1.问题 问题一:部分学校管理层不理解信息技术与促进学校发展的关系,在制订愿景清晰、目标准确、措施有力、详细可行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时有困难。
问题二:部分学校可能因领导的意愿、工作负责人的能力等问题,导致学校的 2.0 工程推进不力、效果不好。乡村小学、教学点,大多缺乏优秀教师引领,这样的问题更加突出。
问题三:可能有部分老师因年龄或满足于经验教学而不愿改变。
问题四:区级教师培训经费匮乏,教师工资总额 2%的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和学校办公经费 5%的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没有得到足额落实。区财政预算资金到位迟缓,影响培训项目的开展。
问题五:区、学校教师培训团队培训经验缺乏,培训效果逐级衰减可能性较大。
问题六:为了提高区、学校培训团队专家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对培训团队专家的工作进行补助,“发放的标准”等问题须研究协调解决。
2.针对性对策:
问题一的对策:①设计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模板。②组织学校管理团队参加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专题培训,聘请国家、自治区级专家现场指导,通过现场练习、交流剖析等方式提高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水平。③通过专家带领区级培训团队审核,确保学校制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科学可行。
问题二的对策:①建立逐级考核机制。逐级制定对下级的考核标准,严格考核,考核结果定期公布,与校(园)长绩效挂钩,推动 2.0 工程力度不减,规
三、规划方案
(一)整校推进教师培训
1.整校推进安排。
(1)责任分解。
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县级 2.0 工程办公室)对区域内能力提升工程的协调推进负总责,着重做好:①制定区级实施规划、学校管理团队培训方案、学校考核方案和考核标准(简称区县“三案一标”)以及对学校管理团队培训、学区联盟工作方案、学校发展规划审核。②县级培训平台遴选。③学区联盟和学校考核。④区域内教师应用能力终测、推优。
学区教育联盟龙头校对全联盟能力提升工程的协调推进负总责,龙头校着重做好:①指导联盟学校因地制宜制定学校信息技术发展规划和教师考核方案。②通过远程教研、送教到校等方式在联盟内组织开展“一师一技、一技一用、一用一测”研讨活动。③联盟校教师应用能力复测、推优。
各中小学(幼儿园)对本校(含教学点)能力提升工程的协调推进负总责,着重做好:①制定本校信息化发展规划。②制定校本研修实施方案。③制定教师考核方案(含考核标准)等学校“三案一标”④审核教师的研修计划。⑤通过组织网络学习和校本研修推动整校教师学习研究和应用。⑥考核教师。教师应用能力初测、推优。
中小学教师是能力提升的主体。着重做好:①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自己能力短板和工作需要选择 3 个微能力点,外加“网络支持的远程教研”能力点(“3+1”)。②根据能力点要求选学课程并开展应用。③按要求递交测评材料。④参与同伴互评互测。⑤参加联盟和学校组织的分享和研讨活动。
培训承担机构为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应用提供支持。着重做好:①提供发布通范实施。②组建教育联盟,以学区龙头校为引领,以远程教研为手段,推动 2.0工程以联盟为团队高质量开展。
问题三的对策:①学校制定教师考核方案,考核结果与校本研修学分挂钩。②学校定期公布学习、应用、考核情况,互相激励。③每周开展“一师一技、一技一用、一用一测”专题研修,推动联盟内和校内的互学、互测气氛形成。
问题四对策:①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培训学校管理团队、学校培训团队、学区龙头学校骨干团队的培训,教师学习网络课程、平台测评、培训团队进校指导等费用由财政专项经费解决。②校本研修费用及学校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相关活动费用,从各学校的公用经费支付。③以学区龙头校指导联盟校方式推进,减少区级培训团队人数,减少培训开支。
问题五的对策:①建立专家参与的各级Q群和微信群,问题和困难可直达专家,直接答疑。②制作码书码课发传各级Q群、微信群和培训机构平台,区、学区联盟、学校通过学习码书码课熟悉如何工作。③区、学区联盟、校各级均可聘请国家、自治区、市级专家直接指导,减少培训效果衰减。
问题六的对策:学校发展规划审核,考核联盟、学校,开展进校指导等工作须给专家补助,补助标准参照市、县、区有关规定执行。
知、网络学习、材料收集、互评互测、过程监测、成绩统计等功能的平台。②为每个能力点提供网络培训课程、工具推荐和制作、工具应用案例、案例剖析等学习资源。③聘请专家指导区、校级培训团队指导区、校制订发展规划,指导组织开展送教和校本研修活动,指导教师微能力点选测和课程选学,并按中标要求和经费使用标准发放所聘各类专家和团队人员费用。
(2)试点校建设思路。
在 2019 年遴选 7 所试点校进行试点实施。试点初中 2 所、小学 4 所,幼儿园 1 所。
一是能力建设。首先是组织试点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培训,明确愿景,编制规划。其次是组织区级培训者团队培训,明确职责任务,开展实践指导。再次是组织教师培训,开展研修申报,选学课程,岗位实践,组织测评。
二是制度建设。建立全区范围内“整校推进”教师研修学习的激励机制,督促学校领导建立或调整适合提升工程 2. 0 政策要求的校本研修制度。
三是应用推进。借鉴宁夏银川市、陕西西安市和吉林长春市经验,引领带动各试点校开展多项应用推进活动。
(3)2020-2022 年分年度推进的学校数量和教师人数占比。
实施方式:从 2020 年开始,我区按“学区龙头引领,全员推进,逐年递进”方式实施能力提升工程 2.0,不实行“分批推进”。从城区择优选择龙头校,以“学区龙头校+乡镇中心校+村校+教学点” 、“学区龙头校+乡镇初中”、“片区联盟”等方式组建教育联盟,实行联盟化整校推进。
实施范围:我区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119 所,预计 2020 年教师约 4940人,2021 年约 5300 人。
2 培训团队建设 (1)区级培训团队建设。
——按教师总数 5%-8%左右比例遴选组建县区级教师培训团队。组织区级培训团队骨干参加市级培训。
——组织学校管理团队培训。
——组织学校培训团队培训。
——组织培训学区龙头学校(幼儿园)骨干团队培训。
——推荐优秀的玉州区培训团队成员进入市、自治区专家团队。
(2)区级培训团队成员遴选标准。
①以学区龙头学校各学科骨干教师为主。②须是各学科优秀教师(兼顾学科平衡),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③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有关工具组织教育教学。④责任心强,原则上年龄在 30-45 岁之间。
(3)管理机制及工作安排 ——完善组织结构。玉州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执行办公室负责协调区级培训团队工作。
——分工负责,分头推进。玉州区级培训团队按学区管理模式分设 13 个小组,分工负责推进初中、小学、幼儿园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提升、资源开发与建设、教师应用能力测评、工程推进进度与质量监测等工作。
——实行工作任务书制度。玉州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执行办公室以下达专家工作任务书的方式开展具体活动,明确规定活动时间、人员、结果。
——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团队各成员的工作态度、年度工作量、工作质量情况进行年度考核,视考核结果予以人员调整;区培训团队成员,根据其参加研修、开展工作的情况,对符合上升条件者调整进入市级培训团队或推荐加入自治区专家组,对学习、工作不理想者提出整改建议或予以调整。
3.培训设计与实施(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一体化培训设计思路和重点措施等)
(1)一体化培训设计思路:“三统一” 一是统一目标:学校管理团队、学校培训团队、学区龙头学校骨干团队和教师均以显著提升校(园)长信息化...
推荐访问:202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信息技术 提升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