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高校法治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8篇

高校法治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8篇

发布时间:2023-05-04 12:00:06

高校法治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8篇高校法治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青春岁月218一、法治教育的概念法治教育在西方较早被提出,它指的是对青少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和发展法治意识,同时包含依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法治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8篇,供大家参考。

高校法治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8篇

篇一:高校法治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岁月218一、法治教育的概念法治教育在西方较早被提出,它指的是对青少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和发展法治意识,同时包含依法治国的思想、原则和制度等多方面教育。在我国,法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思想道德教育相辅相成,由于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主观性,法治教育则是用来教育人们要受到规则的约束,每个人都必须在规则下办事。它是一种国家行为,也被称作普法教育,一般是指国家有计划的实施、旨在提升公民法律素质的专门宣传教育活动。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培育青年法治思想应该重点抓住高等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高校中法治教育的群体为大学生,其法治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树立大学生的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思维与法律运用能力,进而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全面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二、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1、大学生法律知识缺乏、法律观念单薄法律知识是对大学生进行优秀法治观念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然而除了法学专业大学生外,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所知并不多。普通大学生对于法律的理解很大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生活经验层面上,因而对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会产生误解的情况。这与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较为单一有着重要的联系,大部分非法学专业大学生只能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学习到少量的法律知识,剩下的仅仅靠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来获取一二。另外,重义务轻权利反映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表现在学生的学习内容大多是以义务为主体,学校的管理多强调规章制度的工具性作用,少有关于平等、公正等价值导向。这种义务本位的教育文化传统导致学校教育中权利意识教育的严重不足。在学校治理层面上,部分管理行为对法治教育的负面影响。例如部分高校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起依法治校、依规治校的管理体制。高校管理行为,被众多学者称为是“高校法治教育的隐性资源”,不当的管理行为影响了大学生现代法治观念的培养。2、高校法治教育内容相对欠缺目前法治教育在高校课程中并没有独立课程,而是成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一部分。该课程的法律基础部分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科学的法制精神和法治意识培养体系,仅仅是让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个粗略了解,知道有哪些主要的法律,但并不知道这些法律具体都规定了什么,也无法了解和自身有关的法定权利和法定义务。从高校法治教育内容来看,课堂教育大多是对法律条文表面的讲解和灌输,没有侧重对法律思维、法律意识的培养。从学校法治教育方式来看,目前,对大学生进行的法治教育很多还是依靠课堂讲授这种形式,缺乏实效性强的教育方法。大学里面学到的基本法律知识根本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导致大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时枯燥无味,从而无法达到法治教育的真正目标。3、教育形式性与实效性之间存在矛盾目前高校法治教育形式多样,途径多元,内容丰富。除了传统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外,高校往往还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开展法治教育:一是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二是开展法治征文、法治辩论、模拟法庭等活动。法治征文与法治辩论是一般高校所普遍采取的措施,设有法学院(系)的高校则视具体条件情况开展相应的模拟法庭活动。三是开展法律情景剧表演、法学学术报告、审判进校园活动。此外,高校还往往结合节假日开展法治教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张

 军(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64)【摘要】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培育要放到首要位置上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当代有理想、有素质、有能力、有信仰的大学生队伍。本文基于法制教育理念,分析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完善策略,以期提高大学生法制素养,提升法制意识。【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问题;策略育。特定节假日通常包括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日、国防教育日、全国消防日、世界知识产权日、道路交通安全日、消费者权益日、国际禁毒日等,其中利用国家宪法日开展相关活动十分普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有普法宣传、集体观看法制宣传片、开展各类法律讲座、学校推送法律知识微信或短信等。但是,如果不满足“我们做了什么”,而继续追问“效果如何”的话,会发现,种类繁多的法治宣传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相当一部分活动流于形式。有的活动响应者寥寥无;有的活动更像“一阵风”,风过后也就淡忘了。以特定节假日开展的法治教育为例,其往往具有针对性强、精心组织的特点,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上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的情况。因此,如何突破法治教育的形式化困境,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入脑入心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三、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完善策略1、构建内容合理化、考核科学化的课程教育体系首先应当对现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从教材为出发点,对于“法律基础”进行审查和重新编撰,将过时的法律条文和表述进行整改。增加德治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国等相关内容,将适合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内容加入其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要侧重补充与其专业或对口专业职业相关法律内容,帮助学生未来在工作上也能知法懂法。法治教育课程的考核应当由多个部分组成,如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考试等。在考试部分应当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考核,增加法治意识、法律运用方面的考核,同时也可以以法治观为主题的期末论文进行考核,减少学生的考试压力,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2、创新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多样形式(1)注重法治实践训练,提升法治思维。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实践。培育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法治思维,同样需要法治实践训练。高校开展法治实践应紧紧依托各类实践平台,创新实践形式,寓教于乐。充分利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法制宣传月等活动契机,调动各类大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各类社团组织等,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宣传内容注重与时俱进,贴近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口社会生活、校园生活的热点等。(2)借助新兴网络媒体,满足不同诉求。“互联网 +”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改变。网络媒体的便捷性、普及性无疑为我们搭建有效宣传平台奠定了基础。借助网络媒体,高校的法治宣传可有官方法治咨询论坛、校园法治微博微信等平台公众号、校园法治 QQ 群等多种形式,保证校园法治文化宣传全覆盖。此外,这些新媒体窗口在运行管理过程中,通过线上线下校园舆论动态和学生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反馈给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咨询室、辅导员等,保证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全面性。(3)集合法制教育资源,形式最大合力。现代化法治国家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部门或机构建设正式的法治文化,也要学会充分运用社会优质法治教育资源。对此,新加坡注重引进社会资源的法治教育方式值得借鉴:学校和司法部门沟通好,一旦学生有违法行为就会通知警察介入,如情况严重,学生就有可能被收容,收容期间,学生白天正常参加教学活动,晚上须回到收容所自省。四、结束语综上所述,为了使当今大学生的法治素养与全面依法治国的理念相匹配,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与完善措施,将法律知识内化为法治意识,将法治意识外化为法治能力,从而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万方数据

篇二:高校法治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15 卷 第 2 期2017 年 4 月福建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Vol.15 No.2Apr. 2017doi:10.3969/j.issn.1672-4348.2017.02.015自媒体时代高校法治宣传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王雪霞,谢兴政(福建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媒体的发展步入 Web3.0,自媒体时代已悄然而至。自媒体打破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时空界限,增添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强化了法治宣传教育的互动性,但是它也为高校法制宣传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构建高校价值认同机制,提高人才素质,完善监管体系,强化大学生的媒介应用素质教育以及培育意见领袖对于推进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自媒体;高校;法治宣传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348(2017)02-0172-04An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university legal publicity and educationin the age of We Media and relevant approachesWang Xuexia,Xie Xingzheng(School of Management,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Fuzhou 350118,China)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the media has entered into the age ofweb3. 0 with the emergence of We Media. We Media has broken the boundaries of time and space inthe legal publicity and education,which has improved the attractiveness of legal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ed the interaction of legal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However,it has broughtchallenges for legal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Hence,it is essential to promote the legal education byconstructing a value identity mechanism in university,upgrading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s(develo-ping specialists on We Media),perfecting the regulatory platforms,strengthening students’medialiteracy,and fostering proper opinion leaders.Keywords:We Media;university;legal publicity and education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 。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基地,其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素质。自媒体的快捷性、高效性、交互性等优势为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诸多机遇。与此同时,西方舆论的冲击,自媒体监管的滞后以及自媒体本身裂变式道德宣泄都给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因此,趋利避害,探究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法治宣传教育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自媒体时代法治宣传教育面临的机遇自媒体,又被称为“个人媒体”,主要是指“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2] ,其核心是基于普通市民对于信息的自主提供与分享。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收稿日期:2016-07-21;修回日期:2016-10-28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科项目(JAS150388)通讯作者:王雪霞(1976-),女,福建平潭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第 2 期 王雪霞,等:自媒体时代高校法治宣传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截至 2015 年 12 月,网民中高校大学生占 20%左右[3] ,从全国人口比例来看,高校大学生已经是较大的网络群体了。如何利用网络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研究的重要课题。网络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了很多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媒体打破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时空域自媒体以其传播主体的私人化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而被称为“个人媒体”。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源,因而所呈现的是更具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内容,这为法治宣传教育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在传统教育中,教育主体只能在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里进行法治宣传教育,而在自媒体时代,只要有网络的地方,教育主体就可以随时将法治宣传内容传播出去,教育客体可以自由发问,自由交流探讨,这种交流方式为法治宣传教育创造了更加自由良好的氛围。传播主体的私人化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受众不再受“统一声音”的领导和限制,传播内容不再是统一内容的重复,这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2.自媒体增添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自媒体时代,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了很大的改进。从内容上看,自媒体时代的法治宣传突破了传统宣传媒体内容的陈旧性,能够与时俱进地增添新内容,大大增加了法治宣传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增强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从形式上看,自媒体灵活多样的传播系统大大缩短了教育主体与客体的距离,它们可以通过网络互动实现教育目的,这种互动可以免去许多面对面的尴尬和障碍,更好地加强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信任。总而言之,法治宣传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更新,进一步提高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3.自媒体强化了法治宣传教育的互动性自媒体时代是继大众传媒时代之后的信息传播时代,自媒体的传播方式并非是信息的单向表达和传递,而是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现代法治宣传教育紧跟时代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单向被动的教育模式,采用了这种交互式极强的传播模式。这不仅使教育客体的表达得到了尊重,客体的权利得以彰显,还缓解了客体的心理压力,打消了客体表达的顾虑,增强了客体的主体意识,拉近了法治宣传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极大地提高了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客体之间的沟通交流还包含着对反馈的渴望,渴望推动着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共享的讨论模式的发展,这也极大地提高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二、自媒体时代法治宣传教育的挑战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为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敌对的势力攻击我国法治建设的根基人们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认知法治文化的方式相对比较单一,有利于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实效性很低,不利于法治宣传工作的开展。自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法治宣传工作带来多样化的方式和途径。但由于自媒体的“零门槛”进入模式,大量不实言论充斥我们的生活,给高校舆论控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自媒体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谋求新世纪战略优势的政治工具,已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国外敌对势力颠倒是非,恶意攻击我国法制不健全,许多大学生尚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法制观念淡薄,容易在价值观念上出现偏差,而高校在利用自媒体宣传法治教育理念的研究和实践尚处于初期,因而面临着极大的挑战。2.监管的滞后造成法律警示功能的式微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是传播的源头,因而公民个人的道德素质在自媒体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依然没有实现,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就决定了自媒体传播内容也良莠不齐。大部分的自媒体只是做了一些“网络移植”工作,更有甚者散布各种糟粕文化,不利于高校法治宣传工作的开展。自媒体监管大多是事后监管,只有当有害信息传播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时候法律才会介入,而通常情况下由于自媒体传播网络的繁杂化,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媒体进行传播信息,所以就不可能把每一个传播有害信息的人都绳之以法,只能对信息的原始发布者进行惩罚。这样就容易形成转发式传播有害信息不违法的假象,从而导致法律在自媒体传播中警示预防功能被削弱。3 7 1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第 15 卷3.裂变的宣泄带来道德绑架法律的危机与传统的新闻媒介相比,自媒体建立在信息即时发送的网络技术上,突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的时空界限,简化了传统媒体传统的采、编、发的程序,弱化了媒体传播的专业性、规范性,把大众推到了新闻发布的前沿,人人都有麦克风、摄像机,人人都是记者。大众化的媒体传播、即时的信息传播速度,自媒体信息的发布势必会呈现出“裂变”和“喷发”的态势。加之多数人缺少媒介应用的职业素养,很难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客观公正地传播信息,难免会有一些道德情感因素夹杂其中,流于泛伦理化思维,无限放大道德评价功能,因而在现实中表现为泛道德化批判。将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和社会都与道德挂钩,妨碍了探寻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对法治生活产生的消极影响日益突出。特别是一些人利用自媒体传播媒介技术发表道德评价言论可瞬间瞬时爆发,致使短时间内社会大众的道德评价成为了唯一的标准,法律为公众的道德评价绑架,道德情绪凌驾于法律理性之上,形成了道德暴力,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受到了威胁和破坏,从长远的法治建设进程来看,不利于法治国家的建设和法治中国的推进。三、自媒体时代应对高校法治宣传教育挑战的途径面对自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任其自流,也不能因噎废食,错失机遇,而要认清现实,分析利弊,扬长避短,探索自媒体时代应对高校法治宣传教育挑战的途径。1.适应媒体格局,构建高校价值认同机制在自媒体时代,人们不再囿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通过网络不断改变生活,社会组织形式及其活动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倾向日益彰显。随着公民个体自主性越来越强,价值认同的缺失和价值认同机制重塑成为全社会一个现实困境。在自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成为最为庞大的用户群体。大学生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其价值倾向日趋个性化和多元化。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新媒体传播成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思路。为进一步适应微传播的新格局,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当代学生特点重新审视现代社会价值认同机制,以建构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价值认同模式。自媒体时代的微传播格局要求创新思想、创新观点,由此方可催生出新的理论范式,进而促使多元社会向纵深处发展。社会认同机制的形成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范式的演变而成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旧范式的打破会导致公民个体中出现认同危机,必然促使社会认同体系逐步进行重构。社会价值认同机制的构建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不同模式间的有机结合,通过两种模式间良性互动达成社会价值共识。因为自上而下的强制干预,意识形态宣传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自媒体时代,社会价值共识的形成不仅需要自上而下意识形态的宣传,更需要通过自下而上逐步形成社会价值认同共识。社会价值认同机制是在“合理的多元论事实”匡扶下,通过双向有机结合良性互动产生的多元统一的价值认同机制。2.提高人才素质,推进自媒体宣传的规范化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发展的重点在于人才的培养,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者是有效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骨干力量和基础保证。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者主要包括党政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其中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高校工作人员,无疑是高校法治宣传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了高校法治宣传教育的效果。因此,首先要提高辅导员应用自媒体的水平,使得辅导员能够将自媒体的各种功能巧妙地应用到法治宣传教育中。其次提高辅导员危机应对能力,出现舆论危机时,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舆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引导学生时刻保持思维清醒,提醒学生要理性分析问题,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同时高校党政机关干部、党团组织等也要时刻牢记法治宣传教育的任务,处处做好模范带头,努力掌握自媒体传播的引导权,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高校工作人员只有统一整合,努力提高自身自媒体应用能力,才能真正将法治宣传教育这一系统性工作做好。3.健全监管平台,完善自媒体监管体系自媒体作为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应该有自己的行为规则。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明晰了规则,才能规范人们的网上行为。而有了规矩,如果不执行,规矩就成了一纸空4 7 1

 第 2 期 王雪霞,等:自媒体时代高校法治宣传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文。因此,我们既要完善自媒体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要加强规则执行和监督力度。为了确保高校法治宣传教育的质量,高校管理者必须依法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与此同时,高校法治宣传教育的新形势需要我们健全自媒体网络监管平台,传播法治精神,倡导文明法治。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4] ,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要求。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法制的目标,就要以班级、院系、学校为依托,建立规范的自媒体交流平台,并制定相关监督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自媒体的监管机制。完善自媒体监管体系,是高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4.加强行为引导,强化媒介应用素质教育媒介应用素质是指人们运用传播媒介的能力以及对待媒介信息的态度,其实质是在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人们对信息的筛选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评判能力的综合表现。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是要提高对各类媒介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更应该以媒体人的素质自我要求,客观地、全面地、理性地处理各类媒介信息,不为道德情绪左右,不盲目从众地就某一社会问题进行道德评价。自媒体的私人信息验证准入制度形式上强化了自媒体的私人性,但是不能简单地将其划入私人空间。就媒介信息传播的公共性而言,自媒体本质上属于公共空间,这就决定了个人不能在自媒体空间内不负责任地发表言论,一言一行都必须合乎法律规范。高校在推进法治教育过程中要强化媒介应用的素质教育,寓法...

篇三:高校法治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依法治国视阈下的高校依法治理马广见(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3)内容提要: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依法治理是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应对国际高等教育竞争、规范高校自身运行的迫切需要。高校依法治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高校党委行政的关系认识不清晰、从人治到法治的思维转型尚未完成、适应高校职能不断扩展等依法治校能力明显欠缺等。高校应坚持党委领导与依法治校是一致的,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是依法治校的核心能力,通过建立分设高校党委、行政法律顾问制度、设立专门的校内法律事务机构等措施提升高校的法治气质,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词:全面依法治国 高校依法治理依法治校、高教法治是我国在依法治国大背景大趋势下提出的战略思路。依法治国方略自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1999年写进我国《宪法》以来早已被国人认可,高校法治也在逐步推进。教育部2003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行依法治教,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法治中国建设深人人心,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高校的全面依法治理亦早已提上日程。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这就进一步强调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这一重要讲话在高等学校发表,为高等学校依法治理带来了重要契机,高等学校将进一步增强依法治校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讲话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既要着眼长远、打好基础、建好制度,又要立足当前、突出重点、扎实工作,这对如何推进依法治校提供了战略指导。依法治校包括两作者简介:马广见(1973一),男,汉族,安徽明光人,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4AZDl35)的阶段性成果。.1.万方数据

 薹醚豳幽鳞誊豳隧豳鬻麓鬯鬯豳豳麓璧 堂堂查:童:垫!二±簦竺塑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其他相关行政机关对高校各项事务的依法治理;另一方面是高校对其内部各项事务的依法治理。@笔者在此着力探讨公立高校内部的依法治理。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因此高校内部的依法治理,是指学校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由校长负责,依照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及高校内部规章制度,通过正当程序处理学校事务的意识、过程和状态。笔者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考察政法大学的重要讲话为契机,探讨高校依法治理,从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一、高校依法治理需求紧迫坚持依法治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推进高校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大潮下,依法行政已经成为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而高校作为相对封闭的一块领地,其依法治理进程已明显落后于我国政府及其部门的依法行政。因此,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背景和要求下,高校依法治理的需求十分紧迫。(一)高校依法治理是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现有1000多所公立高校,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治理体系的建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然而高校治理的长期非法治化倾向在其内部治理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人治思维惯性一时尚难根除,法治氛围在高校尚未真正形成。与法治政府建设相比,法治高校建设显得相对滞后。例如,十八大以来,政府部门的权力清单制度已在普遍推行、依法行政成效明显提升,而高校的依法治理似乎不那么被关注,也没有成为高校综合改革的重点。然而,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不能游离于法治大潮之外,要积极主动地融人国家法治建设中,承担起依法治校的主体责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依法治校有利于激发全面深化改革活力,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高校依法治理,是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的客观需要。(二)高校依法治理是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应对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的迫切需要曾经的“985”“211”工程有效地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但长期以来行政主导高校办学导致高校身份标签固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竞争活力缺失,限制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使我国高校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为破解这一难题、深化高教改革,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人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7年新春伊始,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共同制定《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旨在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①华起、刘帅:《高校的依法治校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协调与共进——我国高校高水平发展的必然选择》,载《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45期。·2·万方数据

 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双一流”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大学排名与学科排名提供了一个参考。但是,排名仅是表象,排名现象折射出的是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的实质。不管是哪一种排名,目前中国内地高校都不占优势,挤进世界各大学前100名的寥寥无几。世界大学排名,与其说是排名,毋宁说是一个国家研究能力、研究水平和社会贡献度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国家高科技发展水平的晴雨表、度量衡,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体现。这应该是我国“双一流”建设的一大动因。“双一流”建设的目的何在?就国内来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综合实力”;②就国际来说,归根结底是要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双一流”建设伊始,高校应建立起“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社会参与、民主监督”的现代高校治理结构,这非常关键。因为世界一流大学最终是通过学校自主办学、平等竞争而产生的。@这一多中心治理的现代治理结构,是高校稳定与活力兼得的必要条件,④而自主办学、平等竞争亟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我国在以“985”“211”确定高校身份、进行资源分配的年代,不管是在对外争取资源还是对内分配资源方面,身份关系、熟人关系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人治成分远大于法治成分。而“双一流”建设又必须要处理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用法治思维为所有高校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空间,二是高校用法治方法自主办学、自主发展。因此,在“双一流”建设中依法治校是必要途径,要尽快变人治思维为法治思维,变非法治主导为法治主导。(三)高校依法治理是规范高校自身运行的迫切需要公立高校政治巡视全覆盖计划的实施,是从政治高度突显加强高校党的领导。高校巡视以政治巡视为引领,以业务巡视为抓手。从各高校政治巡视反馈的情况看,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全面从严治党不力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科研经费管理混乱、乱发津补贴、提拔干部不规范,招生领域、校内基建招投标领域违规违法、资产管理混乱、私设小金库等均较为普遍。从上述较为普遍的突出问题看,高校长期重业务建设,轻党的建设;重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轻管理、监督。这是高校建设中的长期积弊所致。如何革除积弊?根本路径只有一条,那便是依法治校。规范高校运行,避免随意性、任意性,引导师生敬业乐学,法治的方式和手段刻不容缓。依法治校是整改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规范高校运行的迫切需要。高校作为教育机构,运行相对封闭,与政府、社会接触不是十分紧密。法治虽已成为政府的考核指标,但目前尚未成为高校的考核指标,且在高校内部依法依规办事也未成为考核指标,所以高校自身所感知的依法治理的紧迫性不足。2017年教育部、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完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机制、改革高校编制及岗位管理制度、改进高校进人用人环境、健全符合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完善和加强高校经费使用管理、完善高校内部治理、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可以预见,高校运行将面临很大变革,亟需以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迎接这一变②《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③熊丙奇:《“双一流”建设应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载《光明日报))2016年8月8日第2版。④吴稼祥:《公天下——多中心治理与双主体法权》,台湾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314页。·3·万方数据

 革、保障这一变革,主动适应全面依法治校的挑战,向“双一流”目标奋进。二、高校依法治理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治理总体上是与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的进程相一致的,也都经历了法治严重不足的时代,存在的问题有些是囿于时代局限性的共性问题,如法治意识淡薄、人情大于法。当然,高校的依法治理也有个性化因素,主要体现在党委与行政的关系、高校职能不断扩展的适应能力等方面。(一)对高校党委与行政的关系认识不清晰高校党委与行政的关系是依法治校需要最先解决的关键问题。曾有人把高校的领导体制区分为政治框架与法律框架。自政治框架言之,高校领导体系有党委班子、行政班子以及党委行政合二为一的领导班子。在该领导班子中,通常的排名顺序是书记、校长、副书记、副校长。校长通常也兼任副书记,书记是一把手,校长是二把手,所以在政治框架下学校的最高领导是书记而不是校长。自法律框架言之,高校是事业单位法人,是独立的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及其他法律关系的主体,校长是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学校行政工作,因此校长是高校法律框架下的行政一把手。有人认为这种法律框架和政治框架是矛盾的,这一矛盾是实施依法治校所遇到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法律框架和政治框架的不协调,可能形成双方在各自占有的资源基础上的对峙。⑤《高等教育法》明确了党委的主要职责,但党委集体的职责不等于书记个人的职责,书记的职责范围与工作方式在新《高等教育法》中仍然不明确,该法规定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说的是党委集体,不是党委书记个人。因此,书记与校长之间的工作关系如何并不明确。当前高校党政班子的协作主要取决于党政主要领导的个人素质、性格特征甚至私人关系。书记、校长的个人情况对其所在高校权力结构的形成有莫大的关系,如果是书记强势,该校就会形成以书记中心的权力结构;如果是校长强势,该校就形成以校长为中心的权力结构。由于界定不清晰,使得实际运作中随意性较大,并会形成内耗,损害高校事业发展。(二)从人治到法治的思维转型尚未完成法治思维是相对于人治思维而言的,要求坚持依法办事,按照法定职责和权限办事,按照程序办事,不搞一言堂,不搞暗箱操作。法治思维包括五大方面:合法性思维、规则性思维、权利义务思维、程序思维与公平正义思维,并统一于思维主体。⑥人治某种意义上是领导说了算,人治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并未因为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而消除,其在国家治理的各个层面均顽固地存在着。高校治理要人治还是法治?这是依法治校必须要解决的思维问题。这一思维转型至今尚未完成。首先,高校非法治的思维惯性较大。目前高校体制的运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领导个人素质而不是规章制度,法通常讲在嘴上不落实在行动上。领导者个人的意志决定学校发展走向,学校的政策、规章制度因校领导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的改变而改变,教学和学术发展规律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种非制度化的人治模式严重地影响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与全面依法治校很不相容。尽管依法治校提出已有十几年了,但是高校部分领导依然习惯于运用自上而下的行政程序、行政手段与道德观念、熟人关系来治理学校,习惯于以言代法、以言代规则,权力意识浓,⑤龙宗智:《依法治校与高校领导体制的改革完善》,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⑥张蕊:《加强高校领导法治思维培育路径举隅》,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第6期。·4·万方数据

 鲞堂查:查:兰竺!Z±篁2塑雾鎏震豳豳鞫鍪罄篓鋈鋈豳霾塑鬻垂墼规则意识淡。不问过程只管结果的心理和做法普遍存在,对程序正义的忽视几乎是一种常态。在师生管理上,把教师、学生当成是依法治校的客体而不是主体,不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领导的干预、人际关系的牵扯、利益关系的交织等都影响法治意识的养成和法治精神的确立。其次...

篇四:高校法治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14 年 11 月第 39 卷   第 6 期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Nov .2014Vol . 39   No . 6中国高校法治教育的问题与路径选择耿兆辉1, 易崇艳2(1 . 河北大学 教务处 , 河北 保定   071002 ; 2 . 重庆大学 法学院 , 重庆   400044)摘   要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宪治国 , 依法治国 , 依德治国 ,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战略 , 为我国当下的法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

 改变只重应试教育 , 轻品德教育的传统模式 , 把品德教育 , 专业知识教育提升到同样的水平 , 二者共同推进 , 德育并举 , 为法治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 。关键词 :

 法治意识 ; 依法治国 ; 道德教育中图分类号 :G5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 -6378(2014)06 -0071 -05中国的法治教育 , 随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而发展 。

 在现代法治教育中 , 传统的中华法文化的影子依然处处存在 , 而完善和发扬中国特色的法治教育 , 是法治社会构建的重要领域之一 。一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宪治国 , 依法治国 ,依德治国 ,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策略 , 使得“法治”再次被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

 但对于 “法治”一词的内涵 , 在社会公众当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 在法学界 , 也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1999 年法治入宪 , 从国家体制建设中 , 把法治作为国家的发展方向 , 以宪法的形式予以固定 , 用以保证法治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

 标志着我国社会从静态的法制社会发展阶段 , 迈进了动态的法治社会建构时期 。

 实质上 , 自改革开放以来 , 法治的发展和建设一直在进行 。

 1999 年的法治入宪 , 是社会发展对法治的历史需求 , 是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

 十八届四中全会 , 把法治社会的建设做为国家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 。

 法治社会建设的总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具体包括“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加强宪法实施” , “坚持德法兼重 , 法治国家 、 法治政府 、 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

 这是国家对法治目标与内容的重新解读 。

 法治社会的建设 ,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 , 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发展的方向之一 。我国法治教育 , 应当遵循国情 , 针对性开展法治教育 , 不能照抄照搬 , 置五千年的法律文明于不顾 。

 过分西化的结果 , 就是当下公众在放弃传统的法治意识后 , 对于西化的法治舶来品的内心抵制与潜意识的拒绝与逃避 , 造成当下社会公众法治意识降低 , 公德底线模糊 , 形成很多不良的社会风气和负面影响较大的道德失范事件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模式有以下几种 :

 第一 、 学校公共课培养 , 法律基础是所有专业的公共课 , 可以说在教育领域中 , 所有专业都有涉及法律课程的教学安排 , 没有空白领域 。

 从学校教育体制来看 , 我国的法律教育的形式与实施 , 是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 。

 第二 、 专业培养 , 我国从大专 、 本科 、 研究生教育各个培养阶段 , 均有法律专业或者法律专  收稿日期 :

 2014 -10 -20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枟环境污染犯罪治理研究枠(12BFX051)

 ;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枟生态文明构建中的环境利益分配研究枠(201430)  作者简介 :

 耿兆辉(1973 — )

 , 男 , 山东武城人 , 河北大学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 :

 教育管理学 。  ①   参阅 :

 欧洲的法治环境 - 中国法院网 , http :

 //www . chinacourt . org/article/detail/2003/07/id/68401 . shtml(最后访问日期 2014 年10 月 7 日)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年第 6 期业院校 。

 无论是从法律人才的培养数量 , 还是学校教育规模 , 我国都处在世界的前列 。

 第三 、社会培训 , 对法律知识有所需求的群体和组织进行培训 , 如企业法人 , 社会团体 , 国家机构 、机关 。

 笔者对接受司法考试培训的人数进行数据调查统计 ,每年都有多达十万人次的人员接受法律专业的培训 , 包括在校的法学专业和其他非法学专业的学生 。

 遗憾的是这些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应对考试 , 对法律人才的法治意识培养 , 没有在教学当中充分体现出来 。二“依法治国”的发展方略 , 对我国高校法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法治教育的目标 , 应当围绕依法治国的目标进行 , 以法治社会的实际建设需要培养法学人才 。

 针对中国当下高校法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 以症下药 , 避免或者纠正当下某些与实现法治相背的行为 。(一)法治教育过程中的法治意识培养问题法治意识的培养 , 是一个长期而细腻的过程 ,无论法学专业学生还是非法学专业学生 , 通过高等教育的过程 , 都应当具备基本的法治意识 , 信仰法律 , 对法律信仰的培育 , 实质就是法律意识形成的过程 。1 . 教育目标中法律意识培育问题对在校大学生开设的法律课程 , 只是一种教学需求 , 教学目标只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合格 , 对于课程所产生的影响 , 没有其它标准或制度来规范 。

 这种公共课程设置的方式 ,只是达到了对学生一种形式的法学教育 , 对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与否 , 缺乏一种相应的考核制度以及法律意识培养环境 , 对法律的实现缺乏信心 。从下列一组数据中可以窥见大学生法律观念淡薄 , 法律意识水平较低 , 与国家普法教育制定的目标相去甚远 :

 在调查问卷中对“你是如何看待学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 ? ”认为有用的占 60% 左右 , 有一点用的占 30% 左右 , 认为形同虚设的约占 10%[1]。2 . 法律课程与法律实践问题法律课程开设 , 首先应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与实践需要相结合 。

 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 , 对提升学生的法律知识 、 法治意识效果不明显 。

 哈佛大学法学院的院长朗代尔认为 :

 “有效地掌握法律原理的最快最好的途径之一是学习那些包含这些原理的案例”了资料中记载的之外 , 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 。

 没有实践经历 , 学生的法律知识 , 只能停留在记忆中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逐渐的被消磨淡忘 。

 通过实践促进大学生法律知识转化为社会知识 , 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

 法学理论知识 , 只有服务于法治实践 , 才能实现法律教育的意义与目标 。

 “要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 , 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将法律运用到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去 , 把解决问题的过程 , 作为普及法律知识 、 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过程 , 使法制宣传教育植根于实践的沃土中 ,生根 、发芽 、结果”律教育现状 , 是推进我国法治化发展 , 构建法治国家 , 实现依宪治国 , 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一环 , 更是建设法律社会的坚实基础 。3 . 法律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模式问题法学教育要求学法者必须有成熟的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 , 而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最为叛逆的阶段 , 依据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培养意识 , 对学生依然采用死记硬背的填鸭教学 , 显然是不够的 。

 当下 ,学校对成绩和就业率的重视 , 远超对法治意识的培养 。

 法律专业学生 , 毕业后能否用自身的专业特长来影响社会 , 是考量学生能力的真正标尺 。一名大学生在接受法治理念教育后 , 会无意识地把法律的规范性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意识 , 遵守法律约束 , 这就标志着法治意识的形成 , 成为推动国家法治建设的主导力量 。对于处在人生观 、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法律专业大学生教育 , 针对法学学生的特点 , 引导其对法律专业知识产生兴趣 , 由被动的填鸭式学习 , 转化为主动的探求法学知识 , 并运用所学知识来处理社会事物的能力和思维 , 产生对法律的信仰 。这种目标的实现 , 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 学校良好的[2]。

 了解案例的途径 , 除[3]。

 探究大学生法治教育模式 , 改变当下的法  ①   参阅 :

 汉典 zdic . net , http :

 //www . zdic . net/c/5/2a/64391 . htm , (最后访问日期 :

 2014 年 10 月 13 日)

 .27

 耿兆辉 , 等 :

 中国高校法治教育的问题与路径选择学习氛围 , 积极的学习环境熏陶 , 以及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

 这种教育目的的实现 , 应当从改变当下的教育模式入手 , 探索一种适合培养中国法律人的新型教育模式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教育契合度问题中西文化交流 , 始于汉唐 , 那时的交流是平等的 , 相互的 。

 鸦片战争以后 , 西方文化随着侵略的步伐 , 传入我国 , 中西方文化开始真正碰撞 。

 西方法文化讲求形式平等 , 而中国法文化讲究动态的平等 。

 中华传统的法文化 , 与“以德治国” , 不能割裂开来 。

 德治是用内心的道德规范来评价社会公众的行为 , 通过榜样示范 、道德礼仪执行 、制定乡规民约及宗族家法 , 公众自觉遵守这些传统道德约束 , 逐渐形成一种准法律形式来规范公众的行为 , 同时构成中国德治的教育范式 。德治主要强调道德是公众应当共同遵守的原则 。

 把道德提升到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来实施 ,其教育的结果必然能提高公众的道德情操过道德的约束 , 来解决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

 当公众普遍的接受较高的道德约束时 ,社会上的违法现象就会相应的减少 。

 当社会公众道德失范 , 违法事件的数量就会呈现上升趋势 。这里的违法 , 指广义的法律 , 包括道德 。

 一些不符合过去传统道德标准事件发生后 , 就会成为社会焦点 , 如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 , 小月月事件等 ,实质上这些现象 , 都是传统法文化的缺失 , 公众道德标准下降带来的结果 。

 中国传统道德以人为本 , “修身 ,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是中国传统道德精华的凝结 , 正人先正己 , 遵循的是以小博大的逻辑 。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道德传承 , 以德治国 , 实质是要求公职人员 , 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 , 并非摒弃法律 。

 美国对公职人员的道德要求 , 有联邦级立法 1978 年枟政府道德法枠(Teh Ethics ni GovemmentAct)

 , 有 48 个州级颁布了有关公职人员的道德法规国 1981 年颁布枟韩国公职人员道德法枠等 。在中国提倡以德治国 , 实质上是在“依宪治国 , 依法治国”的基础上 , 提高公职人员的道德品质 , 这也是对五千年中华优秀道德传统的继承和[4], 通[5]。

 日本 1999 年制定枟国家公务员伦理规程枠 , 韩发展途径之一 。

 德治 、法治之争 , 没有实质意义 ,弃德治 , 讲法治 , 则国家无仁义和谐可讲 , 弃法治讲德治 , 则是对以德治国的片面认识 。

 依宪治国 、依法治国 、 依德治国相结合 , 是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延续和提升 ,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道路 , 也是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三)法治意识抵御社会事件负影响力问题学生时代 , 是大学生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 , 容易受到社会事件的影响 , 负面影响尤甚 。

 究其原因 , 是学生的法治意识尚未形成 ,社会实践经验少 , 对事物分辨能力较差的结果 。校园网络是大学生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 其传播速度快 、信息容量大 、 校园对互联网信息的建设理念是无缝覆盖 ,这对互联网信息的传播来讲 , 是完善了硬件设施 。互联网信息超文本 、范围广 、速度快的特性 , 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

 对于处在思想活跃 , 求知性强的大学生群体 , 面对瞬息万变 、良莠不齐的信息海洋 , 正确引导学生对负面信息判断 , 是当下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工作方向 。

 一个负面新闻 , 或者网络谣言 , 有时可以影响一个学生人生观的形成 。面对学生获得信息的内容 , 学校和教师无法得知 , 当下高校的做法多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的形式来宣讲如何抵制和判断信息的真伪 。

 这种运动及不固定的方式 , 很难在学生当中产生理想效果 。

 如有些以辩论赛形式的宣传 , 有时反而是负面信息的辩方占优 , 这种形式的宣传 , 就是失败的 。

 对于网络谣言的始作俑者应当加大处罚力度 , 广泛宣传 , 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检索与扬弃 。[6]。三构建新的高校法治教育模式 , 完善法治教育制度 , 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 , 是国家长治久安 , 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础 。(一)中国法治教育目标的重构针对法学专业教育 , 根据学生选择发展方向的不同需求 , 制定针对性的教育目标 , 非法学专业的  ①   参阅 :

 论亚里士多德的法治观及其现代意义 , 人民论坛 http :

 //paper . people . com . cn/rmlt/html/2011 - 08/11/content_913398 .htm ? div = - 1(最后访问日期 :

 2014 . 09 . 27)

 .37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年第 6 期普法方式针对不同的专业 , 制定不同的培养方式与目标 , 教育模式也应当具有针对性 。针对法学教育 , 应当明确两个目标 , 针对性专业培养职业法律人和普法性质的培养教育两个目标 。当下 , 对法学专业的教育 , 各法学院系的培养方式 , 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 实施学分制度 ,修完学分毕业 。

 真正的教育目标就是实现较高的就业率 , 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 很多院校各自为战 , 国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育目标 。

 建议针对不同的法学专业院校 , 不同的专业 , 不同的民族 , 制定明确详细的专业教育目标 , 与国家制定的职业教育目标相契合 。法律是一门专业 , 更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职业选择 , 国家应当对法学专业中不同方向 , 制定详细的法学人才培养目标 , 从业类别 , 展现专业性 、职业性特征 。

 针对法学不同的专业 , 在学校当中规划好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 , 降低学生出校园进社会后所从事与自己专业无关工作的比例 , 实现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 。针对非法学专业的法学教育 , 针对不同的专业 , 制定法治意识培养目标 。

 当下的法学教育与道德培养是一种公共课程 , 应当增加法学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课时 , 制定在校期间每个学期有一定的普法 、 育德的必修课时 , 让普法和道德培养存在于整个学习阶段 。

 应试性教育必然导致学生的应付性学习 , 应付性学习对学生的法治意...

篇五:高校法治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NJIAOZILIAO2016 年第 15 期(总第 719期)一、研究背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首先,“法治”教育不同于“法制”教育。

 陈洁在《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中指出:“法制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教育来影响人们行为的一种活动。

 而法治教育是通过对公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依法治国’方略的宣传和教育, 培育和发展公民法治意识及用法治意识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活动。

 ” ① 简单说来,法制教育是有关现行法律制度的教育,而法治教育则是在法律制度教育之外,对人们进行法治价值、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的教育,以期培养出积极守法的合格公民。

 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制教育是法治教育的一部分。

 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法治理念培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大学生素质的高低,高校法治理念培育工作的成效显著与否,都直接关系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成败。

 吴峰在《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中提到:“高校法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非法学专业大 学 生 法律知识和技能,并使其掌握法律制度运行的基本原则和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的教育。

 ” ② 了解当前高校法治理念培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就变得尤其重要。二、调查的基本情况本研究主要从武汉三所高校实地调研出发, 分析高校法治理念培育现状,对高校法治理念培育的路径进行探究,以期将高校法治理念培育落到实处。2015 年 7 月初,调查小组奔赴湖北省武汉市,面向三所高校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小组之所以把视角放在武汉,是因为武汉地处我国中部,交通便利,高校林立,是除北京、上海以外高校最多、学科最齐全的省会城市。

 其次,选取的三所学校,华中科技大学—以理工科闻名的“ 211 ”、“ 985 ”重点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法学、经管类闻名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专业性院校。

 此次调查,我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发放调查问卷,采取面向有针对性的群体随机调查的方式,灵活性较强;第二阶段是访谈,针对问卷中反映的主要问题,以期获得更深一层的了解。(一)样本结构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 1 所示:表 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二)调查研究方法我们设计了高校法治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主要从高校大学生的法治理念现状、高校法治理念培育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对高校法治教育的期待等几个维度提问, 着重考察高校大学生的法治理念培育路径。

 共发放问卷 400 份,回收有效问卷390 份,回收率为 97.5% ,符合有效数值。

 所有收集的原始数据均输入计算机, 采用 EXCEL 和问卷星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同时,我们还采用了访谈法、文献资料发等进行辅助研究。三、调查结果分析(一)当下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法治意识近况1. 对法治的常识性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运用法律武器维权的意识仍不足。问卷调查结果如图 1 所示:对于“您是否清楚自己有哪书 书!"#$ %& ’((’))*+,(豫)-./01234 员猿员 猿猿援 远豫-.5634 员源猿 猿远援 苑豫78 9-:;34 员员远 圆怨援 苑豫<= 猿怨园 员园园豫24 缘愿 员源援 怨豫>? @24 猿猿圆 愿缘援 员豫1A BC 愿园 圆园援 缘豫DE FC 猿园圆 苑苑援 源豫7G 愿 圆援 员豫!"#$ %& )*+,(豫摘 要:

 十八届四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并且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高校法治教育为法治中国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从实地调研着手,以武汉三所高校为调研对象,结合问卷、访谈形式,由调研实际数据出发,从法治理念培育模式、法治理念培育观念和法治理念培育内容三个方面着手,探析当前高校法治理念培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最终得出高校法治理念培育的路径对策,增强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关键词:

 高校 法治理念培育 培养现状(华东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600 )徐 璐 石健卫—— — 基于武汉三所高校的调查分析高 校 法 治 理 念 培 育 现 状 及 问 题103 - -

 些权利与义务? ”问题的调查中, 71.28% 的学生表示“大概了解”, 9.23% 的学生表示“不清楚”, 19.49% 的学生表示“清楚”。可见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对法治的常识性问题了解不够。

 将“您的专业是? ”与“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您首选的解决方式是? ”这两个问题进行交叉分析,如图 2 所示:法学专业中 25.9% 的学生选择用法律途径解决, 74.1% 的学生选择双方协商解决; 在非法学专业中, 18.4% 的学生选择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78.4% 的学生选择协商, 而 0.9% 的学生选择通过暴力解决, 2.3% 的学生选择不出声,自认倒霉。

 可以看出,总体来说大学生群体拥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其维权意识稍显不足,且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意识要低于法学专业的学生。图 1图 22. 对国家法治建设不够关注,对司法公正较有信心。问卷调查结果如表 2 显示,对于“您是否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 ”, 67% 的学生选择“与自己专业无关,不感兴趣”,23% 的学生选择“偶尔了解一下”,只有 10% 的学生选择“比较关注”;对于“您是否关注法治方面的新闻? ”,有 59% 的学生选择“没怎么注意”。

 可见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是特别关注国家的法治建设。

 在司法公正方面,只有很一小部分学生受社会中负面信息的影响,持负面态度。

 对于“您是否对我国公检法的公正执法行为有信心?”,有 18.8% 的学生表示“没有信心”,有 48.9% 的学生表示“不好说”,有 32.7% 的学生表示“有信心”。

 “中间状态”较多。

 这显示出部分大学生对我国目前的司法环境认可度有待加强,对司法公正较有信心,导致对其进行法治理念培育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表 2(二)当下高校法治理念培育中存在的问题1. 法治理念培育模式的滞后性与单一性虽然当前学术界对法治理念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二者的关系仍有分歧, 但不能改变前者是依附于后者的事实。

 譬如,在思修课教材的编撰和课程的设置上,法治理念培育与德育被整合成为一门课程,并使用一本教材;从授课老师的配置上,教师一般归于德育教研室。

 但其中更严重的问题是, 高校法治理念培育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而同步发展,培育模式存在滞后性。

 在培育内容上,固然一些章节对法律和道德的内容进行融合,但二者大致上仍是各成体系的。

 笔者在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进行访谈中得知:开展课程改革后,许多高校的思修课全程是由一名教师进行讲授。

 这就出现有些高校的教学团队会存在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不相当的情况。

 由于某些高校的思修课教师缺乏专业的法学学科背景,他们在承担思修课法律部分的教学任务中就显得功力不足。

 为了免于在课堂上出现尴尬, 有些老师在授课中有意无意地将法律部分与道德部分作分开讲解,并在课时的安排上“重德轻法”,这在无形中弱化了法治理念培育开展的效果。

 另外,通过分析调研问卷数据,笔者发现:现有的高校法治理念培育模式主要是以显性的第一课堂教学为主,显得单一,仍停留在老师讲授、学生接受的传统方式上,对于校园内外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则稍显不足。

 所以,在当下的高校法治理念培育模式下,尚不能有效发挥高校法治理念培育和德育的有机联系。2. 法治理念培育观念的传统性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是法治社会的形成标志,具体表现是国家所制定的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民众的普遍拥护和遵守。

 在高校开展法治理念培育的过程中,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所开展的法治理念培育中大多数是以义务为本位。

 譬如,在教材或教学内容上,强调比较多的是公民义务,而对公民权利却提及不多;在教学目标上,受到一直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法治理念培育被演化成一种常识性教育,甚至只是简单法律常识的学习。

 教育者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法治理念培育让学生了解掌握法律规则, 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遵守它。

 这个前提引导下的高校法治理念培育,会造成受教育者权利意识的淡薄。

 权利意识是法律意识的根基,若公民对自身权利没有渴求,就不会有法律的遵守,对法律的信仰更是无从谈起。

 所以,高校法治理念培育的着力点不仅在于知识的教育,更在于理念的培育,以培育大学生的法治理念为首要目标。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如果高校法治理念培育还固守先前的观念,不注重对大学生权利意识和法治信仰的培育, 不重视对大学生法治素养问题的研究, 就会出现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知法不信法、知法不尊法的现象。

 笔者在此次调查研究中发现:当下高校大学生虽然有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但深度远远不够;法律意识虽有所强化,但对当前法治建设的状况不满意,对法的价值认知和对法律的信仰存在缺失。

 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和法律信仰这些方面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法治理念培育效果的短板。书 书!"#$ %& ’((’))*+,(豫愿 圆援 员豫!"#$ %& )*+,(豫)HIJKLMNO2PQRST2NSUV2WXYKZ[\>?XJ,]^_‘ 远苑abcd 圆猿+eJf 员园WYK 猿圆]gh 源怨iWYK 员怨教育理论研究104 - -

 WENJIAOZILIAO2016 年第 15 期(总第 719期)3. 法治理念培育内容的空泛性当下,高校广泛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思修课的教材。

 该教材中关于法律的内容占全书内容约不到 30% ,但涵盖我国现行的诸多部门法。

 实体法部分有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律规范,程序法部分则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仲裁等程序法律规范。

 单就其内容来说,可谓是面面俱到,犹如一本简易的法律百科全书。

 但稍加研读可以发现,教材中的内容主要以法律的规定和条文的解释为主,内容稍显枯燥。虽然有些内容可以与日常的生活相联系, 但教材中所作的解读则较为浅显,不能很好地发挥法律对人们行为的指引、评价和教育等功能。

 加之受课程本身学时所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教师对基本法律知识做简单的讲解都显得时间不够, 更不要说通过授课让学生掌握知识并形成良好的法治理念。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数据发现:在问及是否了解“赔礼道歉” 是民事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时, 70% 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一种常见的道德责任形式,仅有 26.8% 的受访者知道其还是一种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综上所述,现有教材中关于法律部分的内容稍显错杂与浮泛, 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有效开展法治理念培育的重要瓶颈。四、当下高校法治理念培育的途径探析(一)积极探索建立高校法治理念培育的长效机制在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高校作为法治理念培育的重要主体之一,应积极探索建立法治理念培育的长效机制,打破以往法治理念培育的局限性,营造高校法治理念培育的新常态,凸显高校在国家法治理念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构建法治理念培育的长效机制,需要政府、社会和高校三方形成合力,为法治理念培育提供人、财、物等的保障。

 在开展具体的法治理念培育工作中,应根据各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各自的特色,制定出高校法治理念培育工作的管理办法,规范工作流程,成立以党委为领导的法治理念培育工作小组,责任落实到人。

 积极探索完善法治理念培育成效的评价机制,落实好高校法治理念培育的长效机制。(二)做好高校法治理念培育课程的建设工作法治理念培育的效果不仅依赖于稳定长效的机制,还需做好高校法治理念培育课程的建设。

 在高校法治理念培育中,应当以素质教育为目标, 不断创新与完善法治理念培育的教学手段:一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目前我国高校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开展法治理念培育, 这种方式具有灌输教育的局限性。

 为了满足现阶段大学教学的需要,高校法治理念培育应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与改善,从单向的灌输式教育向双向的启发式的教育方向进行转变。

 在做好课堂讲授教学的同时,还应增加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活动形式,培养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二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联系。

 不仅要做好课堂上法治理念培育教学工作,还要重视课堂外的学习交流,多开展实践活动,以巩固与增强课堂法治理念培育的教学效果。(三)积极开展以法治教育为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法治理念培育应当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一方面,在具体培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思考并认同。

 具体可以通过主题演讲、主题晚会、观看主题视频、辩论会、社会调研、参与普法宣传活动、参与法制宣传、法庭旁听、个案调查走访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宪法和法律崇敬、信仰,把法律内化为行为准则。另一方面,要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理念和信仰并不能闭门造车、束之高阁,而是要使学生在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自觉、科学地运用所学解决具体问题,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进程。(四)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高校法治理念培育通过此次实地调研,笔者发现目前高校在法治理念培育的内容和形式上都会借助新媒体资源,但相对于微信、微博、微课、易班等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及大学生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关注度而言,高校法治理念培育对新媒体的利用还是显得有些滞后。

 针对大学生的法治理念培育应借助新媒体优势使理论讲授更接地气、宣传活动更丰富、师生沟通更加顺畅。

 譬如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易班等平台将国家法治建设形势政策文件和进展等教育资源与学生进行分享, 对社会中涌现出的影响较...

篇六:高校法治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普法宣传教育 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普法工作,高校作为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自然要肩负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普法宣传的重任。但近年来高校普法工作开展并不顺畅,上至领导层重视不足,下至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不足,普法工作收效甚微。针对这种现状,本文认为有必要开拓和创新普法新路径,提升在校大学生和教职工的法治素养,让高校师生参与到普法宣传中,成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进而促进法治校园构建,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一、加强高校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宏观: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小到个人的一言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约束下进行。奉法者强,则国强,任何一个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要走向法治化的道路。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法治中国”是借鉴吸收了人类共同法治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历史阶段下中国的国情民意进行创造性转换的产物。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中国的建设,离不开普法宣传工作。青年人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李大钊曾说:“盖青年者,国家之魄”。高校是青年人成长成材的重要基地,在高校中把普法宣传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只有坚持和完善法治教育体系,才能保障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的实施,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为国家培养有法治素养的公民。

 (二)中观:推动法治校园建设

 大学校园是青年学子求知的园地和追求进步的牧场。但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有些同学缺乏法治意识,一不小心就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青春年少却身陷囫囵或,如药家鑫案等;另一方面,有些同学法治意识薄弱,不善于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如“校园贷”事件等。在高校中加强普法宣传工作,教育青年人学法守法用法,是推动法

 治校园建设的应有之义,其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不同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第二,有利于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学法守法责任感,防范日常生活中的风险;第三,有利于提升校园整体的法治管理水平,推动建立优良的校园氛围,让校园真正发挥好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作用。

 (三)微观:培育大学生法治素养

 大学期间正是青年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大学校园中加大普法宣传的力度,重视普法宣传工作,第一,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法治信仰,塑造法治思维,在他们的内心种下法治的种子和敬畏法律、尊重法律的意识。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习惯,学习法律、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利,做法律规则的实践者,成为践行法律规则的受益者。第二,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树立基本法治素养,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也有利于把青年人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栋梁之才和具有法治素养的合格公民。

 二、高校普法宣传现状及困境 (一)高校普法教育理念滞后

 普法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前提是要有先进的普法理念的指导,尤其是在高校领导层面。但是,事实上,很多高校没有建立相关的领导组织,或者虽然形式上建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但是对学生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把法治教育作为软任务,并不重视建立与时代相契合的法治工作理念,而且工作理念在层层传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与最初的理念不一致。由于普法工作理念的滞后,导致在整个校园内开展普法工作过程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却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二)高校对普法宣传教育重视不足

 现阶段下,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各个高校均开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但这一课程所要求的书本本身涉及到的法律知识较少,以抽象的规则和原理为主。这门课程大部分在大一开课,仅有一个学期,法学本身是一门复杂而专业的学科,非法学背景的老师自己都难以将书本上抽象的法律内容真正理解,以至于在讲授过程中,笼统而刻板地讲授书本上的内容,难以做到让大部分学生充分理解法律规定的内容和法律原则。很多高校这门课的开展流于形式,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学生难以真正树立法治理念,将课堂上学习的法律知识加以实践应用就更是无稽之谈。

 (三)校园普法宣传工作形式单一

 目前各高校大学生在开展普法工作中主要运用的形式有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开设宣传展示橱窗、发放普法宣传资料、校园里张贴标语等传统的宣传方式,收效不佳,难以带动广大同学参与其中,甚至有些同学看到这些老一套的活动,毫無兴趣,避而远之。说明当前高校在普法宣传过程中采用形式单调,创新度较低,难以满足广大同学实际需求,吸引众多同学的关注。此外,高校校园各类社团较多,学生课余生活丰富,但是关于法律的社团比较少,即使有,主要成员也是法律相关专业的同学,非法学专业的同学比较少。

 (四)学生法治意识薄弱

 大学生在遇到法律纠纷的时候,大多数是自认倒霉,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法治意识薄弱,缺乏运用法律知识维权的意识。法律意识薄弱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同学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当然,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也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一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虽然大学生主要还是生活在校园内,但由于大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与社会接触较多,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进入了学校,对部分学生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不良影响;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校园内的同学家庭背景不同,极易产生错误的

 攀比心理和不良的消费心理,使大学生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做出违反法律的事情。

 三、高校普法宣传新路径探索 针对高校大学生普法收效未达预期的现状,急需探索更多大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接地气”的方式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品质,以满足大学生不断增长的法治需求。

 (一)树立先进普法教育理念

 高校领导层首先要树立与时代相契合的法律教育理念,深入学习党组织的最新思想,并将其运用到法治宣传领导理念中。最后可以组织举办法律知识的专门定期培训班,重点针对直接面向学生工作的三类人群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培训,重视“关键少数”的作用,进而提升相关人员法律素养,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提供可靠有效的法律服务,推动高校依法治校的进程。针对教职工群体,高校可以对一线教职工专门开展关于《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和新颁布施行的教育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提高教职工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更好的完成教書育人和立德树人的任务。

 (二)创新高校法律学习平台

 重视普法宣传教育,不仅仅是形式上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要选择与时俱进的相关课程书籍,同时聘请有法学专业背景的老师来讲授本课程。老师授课过程中需要采用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授课方式,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充分了解到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法律知识,老师也可结合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带领大家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提高普法教学的时效性。同时,各大高校可以依据自身条件,开设“法律大讲堂”,定期邀请法学专业的老师们开展普法讲座。开拓多种途径,为同学们提供学习法律的各种机会。

 (三)利用新媒体开展普法

 在我国法治建设道路中充分利用媒体和网络平台在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中发挥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在普法宣传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申请以学校名义开设专门公众号和微博账号,定期推送相关的普法文章,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日常语言,以生活中的小案例形式呈现,可以是普法文章,也可做成视频,目的是让大家能理解并接受普法教育。当然,有条件的话,也可以研发移动客户端 APP 营运软件,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普法,让广大同学们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第二, 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线平台

 与外校合作,将法律类慕课引用到大学法治宣传教育中,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选出一部分可以用通俗易懂幽默生动的语言讲授基本法律常识的老师,制作法律精品在线课程,发布在慕课上,形成网络互动、资源共享和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形式。

 (四)与相关校外机构合作开 展普法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仅仅了解法律的条文的含义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法律。高校可以聘请有关研究的专家学者或者从事司法工作的专职人员,开展法治知识相关的专题或者讲座。组织学生旁听具有法治教育意义的案件审理过程,将法治课堂搬到法庭上,通过观摩案件的审理,让学生加深对法律的理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法律的庄严和神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保持头脑清醒和理性,避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五)开展多类型普法活动

 各高校可以开展丰富的法治教育活动,第一,在重要的法律节日如“3.15 消费者权益日”“12.4 宪法宣传日”等在校园内进行专题宣传,带领同学们了解和学习某一个主题的法律知识,提升对法治宣传的认识。第二,可以将某个月设置为校园“法治宣传月”,在这个月内,开展校园普法联动,让同

 学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法律的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模拟法庭比赛与普法相关的表演比赛等各种活动等,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到法律的严谨与魅力,树立规则意识,培养法治素养。

 四、结语 新时代高校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时代新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要通过团日活动、团校培训、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育人平台,宣传法治理念。同时,开展教育法治研究、学生法律援助等工作,侧重于应用教育和研究,真正使学生树立法治理念,学以致用。将普法工作落到实处,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篇七:高校法治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法治 建设 存在的问题 及

 对策建议思考

  我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法制性国家,法律在生活当中十分重要,知法懂法不犯法才能在生活当中保证自己的权益不受伤害。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大学生都呈现出社会经验缺乏、阅历不足、法律理念不强、不懂得国家法律知识、不会应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等的现象,如何加强大学生法律的基础教育建设,显得比较突出 。法律理念不应仅作为法律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所以大学生都应当拥有健全的法律理念及思维模式。但是在现如今的大学生培养中,很多大学生在法律方面缺乏全面的认识。本文浅谈了高校法治存在的三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三点对策。

 一、现阶段高校法治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高校法治中存在着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高校法治文化氛围不强、相关法治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的问题,本文中具体分析三点问题如下: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高校是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场所,也是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阵地。所以,高校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产生重要的价值,在高校教育发展中强化大学生自身的法律意识并促进其法律综合素养的提升,对引导大学生学法、懂法、知法、等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还可以督促大学生养成优良的法律思维,对促进学生法律专业能力和知识素养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在大学生的成长中要引导广大学生积极遵纪守法。高校法治建设中还面临着学生法律理念不强的问题,部分大学生缺乏全面的法律意识。如何强化大学生法律综合素养,已成为法治问题地核心内容 。例如,近年来的校园网贷案件大量滋生,我国各个高校已成为网贷经济产业发展和传播的主要场所。在校园网贷案件中,有些学生明明知道校园网贷是百害无一益的事情,却还是依然抵抗不住金钱的诱惑,参与到校园网贷中,甚至主动给周围的同学和朋友推荐一些不良网贷平台,并从中获取一定的利润。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也触犯了法律雷区,学校应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二)高校法治文化氛围弱

 法治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底线文化,在高校教育的发展中,法治文化是一个为校园文化保驾护航的角色,正是因为它是底线文化,所以常常容易被忽视,但不可否认的是,法治文化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优良的法治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自觉地抵制一些非法行为和不良行为;另一方面,通过优质的法治文化建设还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法律综合素养,让类似校园暴力、师德败坏等的问题有所减少。师德败坏问题不仅与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着密切关系,而且还和教师自身的法律理念不强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我们还曾听闻过值班学生趁老师不备更改考试成绩等事件,屡禁不止的作弊行为等,都体现出了法治文化薄弱下造成的学生投机行为。简而言之,在当下高校法治建设中存在着法治文化氛围不强的问题,广大高校教师和学生都应当积极加入到法律知识的学习中,不断提高学校法治文化氛围,共同建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和谐社会。

 (三)高校法治制度不健全

 高校是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重要主体,高校设置起来的相关制度对于学生日常学习行为产生很好的约束作用。一直以来,我国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模式大多都是从小到大越来越松的模式,也就是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对学生的

 约束是越来越小的,高中老师和家长最爱拿来鼓励学生的一句话:“考上大学你就自由了。”这种培养模式直接导致有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因为失去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不能很好的安排个人学习和生活,甚至出现沉迷游戏,进入一个由高走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其他人的蛊惑做一些不好的甚至违法的事情。这时候就需要学校明确规定相关的法治制度,设置好奖惩方式,加强约束管理,同时引导学生从观念上转变,培养个人约束力,做好从学校进入社会的过渡。高校在法治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着失职的问题和现象,有些高校管理者更加关注学校的科研、全国排名、高校资金周转等问题,对日常法治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实施不够关注,不够重视,导致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忽略法治管理,这只会让更多学生误入歧途。如何规范高校法治管理制度,已成為新时期高校法治问题优化的核心方向,健全的高校法治制度也有利于减少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二、现阶段高校法治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本文中提出的现阶段高校法治存在的三点问题需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能、并建立良好的校园法治文化、促进高校法治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一)发挥辅导员工作职能,强化大学生法律意识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整个校园生活产生关键性的作用,而通过对我国当下高校法治问题发展来看,高校辅导员的教育作用尚未得以全方位发挥,部分高校辅导员在管理中对学生法律理念培养的重视度相对低下。因此在高校法治教育中,可要求辅导员积极参与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工作 。例如,将法治教育工作内容纳入辅导员工作考核中,促使提高辅导员管理水平,积极主动地向学生不断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要求辅导员定期评价学生的法律知识掌握情况。在校园贷问题中,高校辅导员应当发挥自身的工作角色,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及时关注贫困学生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对于有高消费行为的学生着重关注,及时引导,开展相关主题班会防范于未然,结合多种方式在校园贷发生的源头制止住。让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重塑个人法律素养,强化自身的法律理念和意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让自身陷入法律雷区的同时也绝对不伤害其他同学或周围朋友。在全面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实施下,高校辅导员要积极转变自身的工作职能,自觉承担起法治教育工作义务。

 (二)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法治文化作为法治管理的重要精髓,在现阶段我国高校法制建设及法治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只有不斷营

 造浓厚的高校法治文化,才可以从一定层面上推进法治管理工作更加完善。所以在当下的高校法治建设中需加强文化建设,应积极促进法治文化活力的提升。关于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开展各种普法讲座工作 。开设法律相关专题讲座活动来增强校园法治氛围,例如以“网络贷款与助学贷款的区别”“诚信的重要性”等为主题,应用特色多媒体技术手段方式呈现,与学生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和守法意识。第二,发挥高校法律系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较,法律系的学生对于各种法律知识接触较多,掌握比较全面,认知法律的角度更为独特,所以,法律系专业学生可以积极组织各种法律活动和辩论赛,组织“普法小分队”到全校各个主题班会进行普法宣传,一方面增强自身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达到强化高校法治文化的重要目的。第三,加大法律知识的普及力度。在高校进行法律普及活动的环节中,可以通过横幅、展示墙、校园广播播音、校园普法竞赛等多种方法拓展法律知识普及的范围,渲染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引导广大师生形成优良的法律理念和意识。

 (三)健全法治管理的制度,增强法治实施的效果

 在高校法治管理中要密切联系国家当前的基本国情和高校本身的法治管理困境,不断提升法治管理的整体性质

 量 。首先,在相关法治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高校管理者要积极调研其他高校近年来的各种校园法律案件,分析校园违法案件的潜在性风险,出台一系列的法治管理政策,有针对性地不断净化高校教育环境,还给莘莘学子一片净土,同时也响应了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的号召。在高校法治管理中不断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从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双管齐下,规范广大师生的行为,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推进产生积极的作用,促进我国高校办学质量的提升,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高校法治建设及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比较明显的问题,法治建设工作不到位已经成为诸多高校教育发展的短板之一。在未来高校法治工作的开展中,要逐渐扩大自身的影响范围和管理范围,加强引导,严厉抵制不良行为。作为高校教师更加需要承担起法治教育的义务,在教育教学中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以身作则,不断向学生普及国家法律法规知识,给广大学生树立优良的教师榜样。学生也应当加强法律意识,增强底线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不触碰法律底线且努力维护法治社会的好学生。各方面努力下,我国高校的法治问题会得到改善并逐渐走向成熟。在高校法治管理中不断深化各项工作改革,提高法治问题在学校

 发展中的地位,从高校各级管理者到基层辅导员等,都加强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意识,可从根本上助推高校法治管理水平的提升,对完善高校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更好地净化校园不良风气、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快和完善高校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篇八:高校法治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

 面临的 困境 及对策建议思考

  依法治校、全面推进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是高校深化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要求,是高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升大学核心竞爭力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高校依法治校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建设,应坚持“主权在民、规则至上、律以致用”的原则,从健全法律与制度体系、优化高校治理方式、深化高校治理文化建设等方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33 次提及“法治”,19 次提到了“依法治国”。2018 年 11 月,全国教育法治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依法治校是科教兴国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是高校科学发展、

 变革创新的本真要求,是促进师生自由全面发展、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必经之路。高校应牢牢依靠法治推动实现大学治理现代化。高校依法治校,主要是指高校依法处理办学中各种关系、各类事务,既包括政府部门对大学依法履行管理职能,又包括大学依法建立健全内部制度机制、依法组织办学行为,还包括师生员工依法履行自身的权利义务。

 一、我国高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积极推进法治建设,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高校依法治校还面临诸多的现实困境,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法治理念滞后,法治意识淡薄

 一方面,很多高校的官本位色彩还比较浓厚。一些高校的管理者法治意识淡薄,认为高校法治建设多是为了防范法律风险、处理法律纠纷,法治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缺乏深度融合,“有章办学”与“无章运行”的现实冲突时有发生;一些高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尽合理,责权利之间界限不尽清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氛围还不够浓厚,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利之间存在失衡现象。另一方面,高校师生的权利义务不对等问题还较明显。在师生权利保障

 上,一些高校在教师聘任合同、职称评审、考核评价等方面缺乏对教师权利的合法保障;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学习生活硬件设施等方面与招生简章存在明显偏差。在师生义务履行方面,一些高校教师授课敷衍了事、师德师风失范,未能履行作为教师应尽的义务;一些大学生恶意拖欠学费、上课旷课、考试作弊,未能履行作为学生应尽的义务。此外,一些大学法治文化淡化,学校在法治文化宣传方面重教育灌输轻法理探究;师生在遇到矛盾纠纷时,缺乏依法维权意识,容易采取过激行为。

 (二)法治体系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

 一方面,政府的相关教育立法还不够健全。当前,我国虽然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但是仍存在内生性缺失,已有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教育救济等法律法规也不完善;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一些法律法规呈现出滞后性,在依法处理实际问题时缺乏与时俱进;一些法律法规相互之间的法律权限不够明晰,法律语言中存在较多模糊性表达,缺乏法律的事实有效性,难以有效规范高等教育行为。另一方面,学校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一些大学的规章制度庞杂,制度之间存在冲突,制度的废改立不及时,尚未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规章制度体系;一些大学的规章制度陈旧或笼统,不严谨,不周全,形同虚

 设,缺乏实用性和指导意义;一些大学的规章制度,程序方面不够规范,不符合程序法精神,存在合理性合法性风险;一些大学往往重信访事项处理轻师生法律救济,救济渠道不畅通,救济制度不完善,突发事件法治化水平较低。

 (三)法治执行不充分,监督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经济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积极的变化,催生了人们契约观念的生成,高校内部的矛盾纠纷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如大学生学籍学位纠纷、纪律处分纠纷、意外事故纠纷、由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利冲突引发的纠纷等。这些纠纷中,很多都与法治执行不充分、监督机制不完善有关。一些高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存在对制度的选择性落实或不及时落实的情况;一些高校因为制度本身缺乏科学性、严谨性,存在法治尺度把握不准的问题;一些高校在规章制度执行时存在“双重标准”,对一线教学老师存在“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对行政干部存在“特事特办”的情况;一些高校在制度执行中,管理不公开,行为不透明,缺乏系统完备的监督机制,缺乏有效的问责;一些高校内部权力配置不合理,行政权力居于主导地位,对学术权利进行“殖民化”管理。

 二、依法治校视角下高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良法是前提,善治是保障。高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法治是一种特殊的治理模式,两者融合并统一于“主权在民、法律至上、律以致用”。高校应坚持“良法”与“善治”相融合、坚持合科学性与合文化性相统一、坚持主体间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上下协同,内外联动,依法治校,变革创新,妥善处理好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深入推进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

 (一)健全法律与制度体系,全过程规范法律活动

 哈贝马斯认为,法律的有效性应包含两个维度,即行为的合法律性和规则本身的合法性。前者是事实有效性,后者是法律规范有效性。高校法律与制度体系建设,应从高校改革发展的现状与需要出发,坚持事实有效性与法律规范的有效性相统一。

 1.法制法规与规章制度的设计与制定。一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满足高校改革发展的法治需要;对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决议决定等规范性文件,高校应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另一方面,高校要构建分层分类的高校规章制度体系。坚持适度抽象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坚持科学性与合法性相结合,建立常态化的规章制度立项审批、备案审查、修改废止机制,明确审查内容范围和审查流程步骤;

 建立重大决策信息公开与听证制度,做好规章制度制定前的风险评估和实施后的效果评估;提升依法治校的立法技术,制定关于规章制度起草的技术规范,提升制度起草者的专业化、法治化水平,各项规章制度不得与上位法冲突。

 2.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的执行与监督。一方面,规范权力使用。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的严格落实,有助于有效防范高校公共权力异化。高校权力行使必须遵循法定的方式、步骤、顺序、时限等,坚持程序的完备性与合法性。另一方面,拓宽监督渠道。高校要引导师生员工对各类办学行为进行监督,保障师生员工利益的合法性表达;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等监督机构的作用,加强高校法治组织机构建设,做好监督、执纪、问责,主动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构建多元化的师生权利救助体系与服务平台,行政救助与司法救助相结合,依法有序发挥协商、信访、调解、诉讼、仲裁等途径的作用,妥善处理利益冲突与矛盾纠纷。

 (二)优化高校治理方式,全时空提升法治能力

 大学是特殊的社会组织,具有学术性、教育性、创新性等组织特性。大学治理要妥善处理大学公共性与自主性的关系,要特别重视“大学、政府、市场”和“书记、校长、教授”

 之间关系结构、权力配置、互动机制等因素。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应是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相结合的治理结构。

 1.优化治理结构。一方面,厘清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用法治推进大学自治与社会责任的平衡,高校与社会之间应保持适度的张力,在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办学治校的意见建议,推进高校从共同治理走向有效治理。另一方面,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持续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学校与学院的责权关系,激发基层办学活力;持续推进教授治学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教授在学术自由、学术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提升民主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共青团、统战等机构机制的作用,完善师生的利益表达机制与政治参与机制,切实尊重师生参与治理的主体地位。

 2.提升高校治理效能。高校法治应当蕴含正义、平等、公平、民主、程序、效率等价值理念,正义与效率之间存在着对立和统一的相互关系,高校要在恪守正义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治理效率变革。一方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聚焦人才培养,优势学科、优秀教师、优质资源、优良环境,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行优化配置;突出科技创新力,学科建设要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鼓励重大原创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提升协同创新效率,改造高校组织形态,

 推动高校创新学术组织模式,探索矩阵式、平台式等多元化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形式,鼓励建立跨学科的研究所、研究中心、项目组。

 (三)深化高校治理文化建设,全方位凝聚法治共识

 法律的权威源自大众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要发挥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高校法治不仅仅是法律之治,更是规则之治。高校师生应坚持规则至上的理念,自觉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从而将法治文化全方位融入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其一,在法治理念培育上,强化精神引领。高校要增强师生员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使广大师生员工树立科学的思维模式、文化信仰和行为习惯。其二,在法治知识教育上,强化文化气息。高校要创新教育载体与教育方法,加大教育力度与教育深度,多途径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活动,让大学生成长为具有现代法律素质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三,在法治氛围营造上,强化环境熏陶。高校要注重依法治校与人文关怀相统一,大学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统一,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干事创业氛围,努力为广大师生创设良好的法治环境,妥善处理好师生的发展需要和现实诉求,积极维护好师生的合法权益。

推荐访问:高校法治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法治 高校 建设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