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共建生命共同体演讲稿10篇生态文明共建生命共同体演讲稿 绿水青山演讲稿五分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演讲稿20**作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演讲稿20**作文5200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演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文明共建生命共同体演讲稿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生态文明共建生命共同体演讲稿
青山演讲稿五分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演讲稿 20**作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演讲稿 20**作文 5200 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演讲稿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我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首先应该从我做起。当看到洗手间的水龙头在滴水时,是不是能够举手关上呢?当电池用完后能否分类收藏处理而不是随手扔掉呢?当购物时能否自觉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一件件小事虽然都很不起眼,但却体现我们究竟具备了多少环保意识。全民共同建立环保意识。地球只有一个,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每一个个体都承担着环保的责任,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就像保护着我们自己,它关乎着我们人类社会的生死存亡。我们要有民族意识,要有心怀天下、心忧天下宰相的度量,要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责任感。只有这样,我们的环境保护才能做到。
第二,企业应该勇于挑起环保的重担。某些企业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环保的负担,特别是重工业,比如炼钢、采煤等等。某些省份不惜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这也是为什么明知这些企业污染大,但屡禁不止的
原因。企业也应该把握契机,做好升级换代的工作,快速进入工业 4.0 时代。
第三,政府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环境保护最后执行的效果以及监管,更多的责任落在了政府身上。政府最后的工作,更多的落在政府的工作人员身上,因此公职人员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把保护青山绿水时时放在心上,才能把中央的效果落到实处。总之,环境就是民生,生态就是财富。只有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生态文明目标、全面贯彻美丽中国战略,才能给子孙留下美好家园,才能赢得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演讲稿参考
党的十*大第一次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生态文明的迫切愿望,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生态问题是人类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影响着发展的全局,也决定着发展的可持续;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命运,既影响着人类的现在,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辉煌的中华文明与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状况息息相关,而印度河流域的宜居环境则塑造了古印度文明。人们也不会忘记,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等所经历
的由繁荣走向衰败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地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使得文明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前车之鉴,要时刻牢记。当代世界的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无不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今的伦敦环境优美,但它曾经被人们称为“雾都”。1972 年,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宣示,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 世纪议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先后问世,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成为世界共识。
历史与现实都警示我们,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给老百姓一个美好的生活家园,让天更蓝、水更清,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演讲稿参考
2008 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从 2008 年 6 月 1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
同时,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禁令一出,牵动人心。曾几何时,塑料袋以其方便廉价的特点,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它也越来越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是继续依赖塑料袋的便利性而无视其危害,还是郑重地为环保作出新的抉择?“禁塑令”的实施充分展示了我国政府在保护环境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和决心,也有助于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
确立建设生态文明新目标,是我们党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进程中取
得的新认识、树立的新理念、形成的新任务。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大,我们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内容,党的十*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新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好“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问题。如果不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资源供应不足、能源严重紧缺、环境压力加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制约因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要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篇二:生态文明共建生命共同体演讲稿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共创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目 目 录导 论1)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意涵2)创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3)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结 论
导 导 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及其构建,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议题。在理论层面上,我们既可以在规范性或“应然”意义上来理解,即人与自然理应理解为一个相互依赖、共生共荣的生命系统存在,也可以在描述性或“实然”意义上来理解,即人与自然之间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够和谐互促之处,但在这里,我们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参与性或“或然”意义上的讨论,即通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战略实施可以达致的较理想状态。
导 导 论相应地,就可以把今天讨论的主题转化为三个实践意蕴突出的问题:一是学习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意涵,对应当前国内理论界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总体要求;二是创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对应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求;三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应习近平总书记庆祝建党百年大会讲话所提出的“现代化新道路”的概括。
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意涵概括地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或“红绿”变革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绿色政治意识形态和环境治国理政方略。
国内研究概况以2012年十八大和2017年十九大为标志,经历了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论述”到“生态文明思想”、从更多是概念范畴到较为完整理论体系、从党和政府治国理政重大战略到全社会全方位实践的变化过程,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统摄性规范引领,并因而构成了一个多学科视域下都值得系统与深入探究的议题领域。
国内研究概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作为一个学术议题领域或方向,至少有着如下三个基本视角。其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或政治意识形态)视角;其二,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绿化”(或绿色可持续发展)视角;其三,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或生态文化理论)视角。
国内研究概况迄今为止编辑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专题著作主要有如下三部:一是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之江新语》;二是由外文出版社分别于2014年、2017年和2020年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卷);三是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
国内研究概况学术论著:2015年李军等撰著的《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南:学习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2017年张云飞和李娜合著的《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2018年黄承梁撰写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概论》;2019年潘家华等著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而明确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题的是2020年李捷著的《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问答》和2021年生态环境部组织撰写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读本》。
理论来源和基础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基础主要有如下三个,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及其世界观方法论——决定着其政治取向和价值定位,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提供着来自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批判性反思视角与科学认知,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延承着历久弥新的民族文化与思维认知传统。
形成与发展过程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发展过程的历时性考察,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侧面或线索。一是生态环境议题在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政府的理论认知与执政实践中政治重要性和议事日程地位的不断提升,逐渐成为统领性绿色意识形态和环境治国理政方略,可以概括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生态维度的新时代样态的 历史生成。
形成与发展过程二是习近平总书记本人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逐渐从最初的地方性绿色执政理念扩展成为一个内容丰富的、指导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完整理论体系,可以概括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主要创立者的理论体系的 形成历程。
理论体系意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有着明确的理论议题回应、理论知识架构和理论构建逻辑的系统性政策话语和理论话语体系。基于此,可以依据“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和“5.18”《讲话》这三部最权威文献,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体系意涵分别加以概括,或称之为“三大样态”,并进而归纳阐释它的十个核心范畴和八个基本命题。
理论体系意涵1)“十八大报告”体系:十八大报告的系统性阐述构成了对当代中国语境下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和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完整性回答,是一种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对党和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政治与政策的再意识形态化,从而蕴含着或导向一种新的政治定位和政策体系重构。
理论体系意涵对于第一个问题,即新时代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所做的阐述是相对简略的,更加侧重于回答它的政策目标是什么和如何去做。具体包括:其一,这是由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性基础地位所决定的;其二,这是由于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现状所造就的现实需要;其三,这是为了回应日趋强烈的环境民生政治关切;其四,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和根本追求的政治考量,即“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理论体系意涵对于第二个问题,即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它阐述了一个多层次的目标愿景构想:一是总体性目标,即“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二是体制性变革或阶段性发展目标,即“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三是议题领域性目标,也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四大议题领域所致力于实现的主要目标。
理论体系意涵对于第三个问题,即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用大部分篇幅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其核心之点则是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并融入到其他“四大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概言之,它包括如下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理念,二是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方针原则,三是落实四大战略部署及任务总要求。
理论体系意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第一个理论样态,可以概括为以“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统领目标的多重目标体系,将长远根本重要性与现实重要性相结合考虑而做出的重大政治决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位”并必须融入到其他“四大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国家重大战略,构成了对新时代中国为什么、建设什么样的和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系统性科学回答,以及渐次递进的理论阐述(构建)逻辑。
理论体系意涵2)“十九大报告”体系:理解与确定十九大报告相关论述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形态之一地位,最为直接的方法是将其与十八大报告相对照,看它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对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基础性理论问题——为什么、是什么和如何做——做出了系统性的回答,从而构成了一种原有体系基础上的完善或不同视角下的诠释阐述。
理论体系意涵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阐述的重要切入点,尤其是其中所蕴含着的“为什么——是什么——如何做”的内在逻辑,是梳理清楚它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四新”逻辑之间的关系,因而可以将上述二者结合起来理解为对于新时代中国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系统性回答。
理论体系意涵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明确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阐述是否以及在何种意义上还构成了对于如何建设这样一种生态文明的体系性论述,具体包括“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理念”“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既定目标与原则方针”和“落实(新)四大战略部署及任务总要求”等三个方面。
理论体系意涵因而,加上分开阐述的另外两个层面,即“为什么”和“是什么”,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论述,可以大致理解为一个为什么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改革(建设)的系统性回答,从而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继十八大报告之后的另一个理论样态。
理论体系意涵3)“5.18”《讲话》体系:这篇讲话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立场对新时代中国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了全面而系统性阐述,从而构成了一个具有独立而完整的“为什么——是什么——如何做”三重维度下的环境社会政治话语理论,是标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式确立的权威文献。
理论体系意涵对于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即新时代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讲话》概括为如下四个要点:对人类文明发展史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反思总结;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继承发展;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然生态基础的理性判断;党和政府十八大之后所明确确立的治国理政长期方略。
理论体系意涵对于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即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意涵与未来愿景,《讲话》所着重阐发的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或“六大原则”:并非只是通常意义上的理论观念,而是明确包含着行动准则或指南的规范性意涵,因而需要同时从“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构想)”的意义上来理解。也正因为如此,可以将其理解为对于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愿景目标的粗线条勾勒,也即是对“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问题的回答。
理论体系意涵对于第三个问题“如何做”,即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大战略部署及任务总要求,《讲话》重点阐述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这两个方面。比如,对于前者,《讲话》着重强调了“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等六个议题领域。
理论体系意涵总之,从“为什么——是什么——如何做”的三维理论架构来看,“5.18”《讲话》首次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重大意义、理论意涵与未来愿景和重大战略部署及任务总要求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
理论体系意涵十个核心概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两型社会建设•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分阶段构建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理论体系意涵我们既可以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最高伞形概念,构建起一个由这十个基础性概念所组成的、包括“总体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国际维度”等关键元素的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政策话语体系构架,也可以从“三个共同体”这一“核心理念”出发逻辑地推演出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内到国际的理论话语体系构架。
理论体系意涵与上述十个核心范畴相并列的八个基本命题分别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系统保护建设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化为人民自觉行动”“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理论体系意涵这八个基本命题中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其他六个都是关于为什么做和如何做好广义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或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而它们共同的“主语”都是新时代中国或我们自己。如此一来,就可以清晰地发现这些命题之间的内在逻辑架构:第一个命题所阐述的生态与文明之间的支撑依存关系即“生态文明史观”是全部理论展开的基础或起点,然后是第二个至第七个命题所分别阐述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民生福祉的相辅相成关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系统整体思路方法、制度法治渠道路径和全民动员参与行动的极端重要性,最后则是第八个命题所阐述的国内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致性统一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
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反生态本质的揭示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态特征的阐释构想,是生态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所持续关注的主题。但具体而言,这些批判性阐述不仅针对着颇为复杂的言说对象,而且呈现为一个不断演进中的动态过程。
生态社会主义视域下的生态经济1 1 .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经济批评与构建的三个维度就主题来说,对传统或典型资本主义经济的生态批判,是生态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 生态 理论阐发与构建的起点。对此,约翰• 贝拉米• 福斯特2002 年出版的《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较详细...
篇三:生态文明共建生命共同体演讲稿
录生态文明党课: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党课: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使命感
【党课讲稿】论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意义
【党课讲稿】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性探析
【党课讲稿】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党课讲稿】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当代价值研究
生态文明党课:
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同志们:
为进一步提升全县领导干部理论水平、业务素养,按照全省相关工作要求和县委统一安排,今天我就“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家一块交流。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和历史背景 3 方面;第二部分是深入剖析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的宏观形势、现实状况和历史机遇 3 方面;第三部分是精准明确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举措,包括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 2 方面。
第一部分: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18 年 5 月 18 日至 19日,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
明思想,这是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路径,吹响了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指引美丽中国建设的前进号角。
一、科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屋建瓴、博大精深,是生态价值观、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成,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看,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演替。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留下根基,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我们要维
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我们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中更加突出位置,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绿色发展最接地气的诠释和表达,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本质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与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协调共生的方法论,也说明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过程、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的过程。我们必须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享有更优美的环境。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善生态
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我们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六)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我们必须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发挥制度和法制的引导、规制功能,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法治保障。
(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行动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作践行者、推动者。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社会共建共享的伟大事业,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促使人们从意识向意愿转变,从抱怨向行动转变,以行动促进认识提升,知行合一,形成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
(八)共谋生态文明的共赢全球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生态危机、环境危机成为全球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二、深入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执政理念和责任担当,对建设美丽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创新的理论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世界意义。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
然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新境界,是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一次极大跃升,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做出了决定性的历史贡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生动实践。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贯通起来,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规律和路径,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阐述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逻辑内涵和基本方略,与习近平经济思想有机统一、相互支撑,与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一脉相承,是引领我们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美丽中国梦目标的光辉旗帜和思想灵魂。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人类文明进步的新高度,清醒把握和全面统筹解决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领域全方位着眼着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
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更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论指导,而且也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巨大贡献。习近平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中国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
三、深刻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背景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习近平同志深入思考、准确把握我国历史方位、发展现实,并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深刻的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
(一)严峻生态环境形势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的是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伴随着 40 多年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呈现压缩型、复合型特点,旧瘴未除,新疾又生。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增长与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仍密切相关,污染物新增量处于高位,城镇化发展过程也将持续带来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因安全生产、化学品运输等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处于高发期,生态恶化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同时,随着公民维权意识的逐渐增强,公众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高涨,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呈现与其他社会问题相互叠加态势,我国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
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权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从过去“盼温饱”到现在“盼环保”、从过去“求生存”到现在“求生态”,期盼享有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最紧的约束、最矮的短板,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退不得的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三)树立有担当的大国形象的现实需要。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国际社会给予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污染治理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民心所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迅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在生态环境方面也承担着更多的义务。为自觉担负起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我国积极顺应历史潮流,做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选择。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有利于构建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四)长期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客观总结和理论创新。习近平在地方工作期间,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思考和实践为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河
北正定工作期间强调,保护环境,消除污染,治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在福建工作期间,五下福建长汀,大力支持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实现了“荒山绿洲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创建生态省目标,并在《XX 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了 x 篇短论,其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就有 x 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最终形成了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内涵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
第二部分:深入剖析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我国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这一论断客观地评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一、从宏观大局看
因生态环境产生的问题层出不穷,中央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
(一)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2020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XX 年全国生态环境形势整体稳定,但问题依然很
多。在大气环境方面,全国空气质量与发达国家历史同期还有较大差距,x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x 个空气质量达标,占比 x%,还有 x 个城市空气质量尚未达标,占比 x%;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仍有发生,夏季臭氧超标问题日益突出,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急需加强。在水环境方面,部分区域流域污染仍然较重,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进展不均衡、污水收集...
篇四:生态文明共建生命共同体演讲稿
文明党课: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同志们:为进一步提升全县领导干部理论水平、业务素养,按照全省相关工作要求和县委统一安排,今天我就“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家一块交流。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和历史背景3方面;第二部分是深入剖析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的宏观形势、现实状况和历史机遇3方面;第三部分是精准明确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举措,包括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2方面。第一部分: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18年5月18日至19日,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科学把握习 近平生态 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深入领 会习 近平生态 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 ;• 深刻认识习 近平生态 文明思想的历 史背景。一、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 生态环 境保护 的宏观 形势; ;• 生 生态环 境保护 的现实 状况;• 生 生态环 境保护 的历 史机遇。二、深入剖析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 聚力污 染治理,全面改善生态环 境质 量;• 厚植生态 底色,提高生态环 境承载 力。三、精准明确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举措
第一部分: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进一步增强生态 文明 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18 年5 5 月 18 日 — 19 日 ,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正式确立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这是标志性 、 创新性 、 战略性的重大理论成果 , 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 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工作 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路径 , 吹响了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指引美丽中国建设的前进号角 。2018 年5 5 月 18 日 —— 19 日, ,习 近平总书记出 出席全国生态环 境保护 大会 。
一、科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的基本民生观;(五)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六)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行动观;(八)共谋生态文明的共赢全球观。习 近平生态 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集中体现 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生态兴则 文明兴 、生态 衰则 文明衰的深邃历 史观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看,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演替。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 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留下根基,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二)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我们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中更加突出位置,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过程、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的过程。我们必须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三)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的绿 色发 展观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四)良好生态环 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我们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五)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
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我们必须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发挥制度和法制的引导、规制功能,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法治保障。(六)实 行最严 格生态环 境保护 制度的严 密法治观
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社会共建共享的伟大事业,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促使人们从意识向意愿转变,从抱怨向行动转变,以行动促进认识提升,知行合一,形成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行动观
生态危机、环境危机成为全球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八)共谋 生态 文明的共赢 全球观
二、深入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三、深刻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背景(一)严峻生态环境形势的必然要求;(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求;(三)
树立有担当的大国形象的现实需要 ;(四)长期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客观总结和理论创新。习 近平生态 文明思想的产 生不是凭空而来的 , 而是习 近平同志深入思考 、 准确把握我国历 史方位、 、发 展现实, , 并借鉴 国际经验 的基础上 上产 生的 , 具有深刻的国内背景和国际 背景 。
(一)严 峻生态环 境形势 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总量增长与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仍密切相关,污染物新增量处于高位,城镇化发展过程也将持续带来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因安全生产、化学品运输等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处于高发期,生态恶化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随着公民维权意识的逐渐增强,公众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高涨,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呈现与其他社会问题相互叠加的态势,我国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带污 染的 GDP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 社会主要矛盾 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充 分 的 发 展 之 间 的 矛 盾 。人民群众从过去“盼温饱”到现在“盼环保”、从过去“求生存”到现在“求生态”,期盼享有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最紧的约束、最矮的短板,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退不得的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二)社会主要矛盾变 化的迫切需求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有利于构建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三)树 立有担当的大国形象的现实 需要
(四)长 期以来生态 文明建设实 践的客观总结 和理论创新 新习近平在地方工作期间,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思考和实践为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做了基础和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深入剖析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危机感和紧迫感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我国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 “关键期” ,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 ,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 “窗口期” 。2018 年5 5 月 18 日 —— 19 日,习 近平总书记出 出席全国生态环 境保护 大会。
一、从宏观大局看 :
因生态环境产生的问题层出不穷,中央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一)生态环 境问题 依然严重 重《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形势整体稳定,但问题依然很多。
(二)各项 措施更加严格 格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进一步整合了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职能,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提出设立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近几年来拨出专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集中资源对农村环境进行治理。国家已经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并且已经采取了十分具体的举措,加大了对这项工作的力度,表明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
2014年,修订了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法律——《环境保护法》,这部法律也被社会称为史上最严的、“长了牙齿”的《环境保护法》;随后又制定了各类法律法规,印发了各项工作方案,一套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三)工作制度愈发 完善
二、从我县实际看 :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通过压煤、控车、抑尘、增绿等一系列攻坚举措,全县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仍需高度重视。( 一 )
污染治理形势严峻 , 急需破局 。我县的污染治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受到客观因素影响,但主要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3方面:一是思想解放不到位;二是措施落实不到位;三是宣传推广不到位。
( 二 )
现有产业低端粗放 , 亟待转型 。
虽然我们顺应发展需求,对传统产业进行了提质改造,但距离实现清洁生产目标差距很大。究其原因,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政府工作不到位的原因。
( 三 )
生态文明意识不高 , 需要提升 。
大多数群众只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了一定的认同度,但生态文明意识相较于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差距还非常大。主要表现在3方面:一是对政府的依赖心理严重;二是生态保护参与践行度低;三是生态知识普遍缺乏。
三、从有利条件看 :
“十四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面临新形势,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极大的挑战,也恰逢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宏观 外部条件更加有利中央具体提出了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时间表和近期、中期的目标, 第一步是到2035年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的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步是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一起全面得到提升,全面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成美丽中国。还提出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等具体的目标。
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人们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主动性显著增强,各级干部对保护与发展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刻,大力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各类企业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符合自身长远利益,依法排污治污、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意识、主体意识正在形成,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行动越来越自觉。(二)绿 色发 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三)生态 文明建设 基础 更加坚实我国经济发展不再片面追求发展的速度,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环保人才队伍,为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更好的、更充裕的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随着生态环境部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组建任务落地,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将更加完善,加之生态文明建设多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生态文明的“四梁八柱”制度逐步筑牢。
第三部分:精准明确 生态环境 保护重点举措,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成效一、聚力治理污染,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二、厚植生态底色,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
一、聚力治理污染,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对当前迫切需要治理的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我们要聚焦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真功夫、硬功夫和实功夫,加大污染防治执法力度和管控力度,联防联控源头减排,巩固治理成效,坚决打赢污染治理攻坚战。
( 一 )打 打赢蓝 天保卫战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污染因子、重点时段、重点行业和领域,结合溯源地...
篇五:生态文明共建生命共同体演讲稿
录市委书记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心得感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发言材料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发言
党课讲稿: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党课: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使命感
市委书记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心得感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强大思想武器,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为中华民族长远计、为子孙后代谋的大局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展现了深邃的历史眼光、宏阔的全局视野和非凡的远见卓识。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为要的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深刻阐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双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促。
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
的民生福祉,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彰显了深厚的为民情怀。要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统筹兼顾、整体谋划、综合施策的系统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此后又强调对“草”、“沙”、“冰”的系统治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生命共同体理念。必须全方位谋划、全地域统筹、全过程管控,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算好整体账和综合账,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防止因小失大、顾此失彼。
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依法依规、从严从实、动真碰硬的治理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作出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大制度安排,有力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切实担当担责。必须进一步增加制度供给、强化制度执行,不断提高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心得体会
2018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这次大会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既有现代生态科学基础,又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这些思想以及他在主持地方工作期间积累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量宝贵经验,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依据。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源远流长,特别是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和佛家的“众生平等”思想,三者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智慧,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源头活水。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一部单独论述生态文明的专著,也没使用过“生态文明”的概念,但他们的生态思想却渗透于他们的所有著作中。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人类盲目对自然破坏的行为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人类必须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内涵丰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于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从地方到中央我们可清晰看到,习近平同志注重生态保护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系统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将给我们许多重要启示。在陕北梁家河插队任党支部书记时,他带领群众改善生态,打坝造田,发展生产,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成功建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彰显出习近平同志初始的生态情结。在河北正定任县委书记,他当时就意识到了粗放式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巨大破坏,提出“宁肯不要钱, 也不要污染, 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的口号,体现了习近平同志认识的前瞻性和生态情怀。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时,他鼓励宁德依托荒山、荒坡、荒滩实行集约经营,开创绿色工程,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2002年,在福建率先提出生态省战略构想,使福建省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建设试点省之一,强调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彰显了习近平同志清晰的生态文明理念。
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很多国家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特别是“八大公害”事件,持续恶化的生态危机使一些专家学者开始了
反思与研究。在全球范围内,从《寂静的春天》《人类环境宣言》《增长的极限》《我们共同的未来》《21 世纪议程》,到《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世界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反思不断深入,提出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要求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 又要为子孙后代保留继续发展的潜力,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指明了方向, 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重要借鉴。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肩负重要职责。财政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近年来,财政部党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把“两个维护”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污染防治攻坚战资金投入,财政支持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承担起财政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政治责任,不断完善财政政策措施,支持抓好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环境保护该花的钱必须花,该投的钱决不能省”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打好污染防治攻坚
战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污染防治任务相适应,切实强化财政保障支撑作用。二是狠抓党中央确定的重大任务落实。紧紧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难点,资金分配向治理任务重点区域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重点地区、环境治理工作绩效突出重点地区倾斜,切实提升资金分配精准度和效率。三是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推动市场主体切实履行责任。进一步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切实加强重大问题前瞻性研究,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确保财政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政策措施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人不负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定不负人。新发展阶段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将一步步实现建成美丽中国的目标,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区财政局 2021 年 12 月**日
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发言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党领导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重大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不断丰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制度创新的不断拓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不断深化。
一是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三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必须处理好绿水青
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四是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
五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要坚持系统观念,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六是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要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制度供给和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七是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八是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必须同舟共济、共同努力,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要心怀“国之大者”,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下功夫,更加自觉推动
发展与保护协同共进,更加自觉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加自觉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更加自觉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事: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相关文件的学习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发言:
一、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生态兴则文明兴,文明兴则国家兴。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也先后在不同场合发表论述,多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过去九年,习近平总书记奔波各地考察调研,敏锐寻找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仔细倾听群众心声,认真调研环保“痼疾”,高瞻远瞩对症下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二、深刻感知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与成效性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切实增强危机意识,采取长效有力的措施不断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先后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气、水、
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XX-20XX 年)》,率先发布《中国落实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承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签署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向世界承诺力争于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我国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我个人感受到变化较大的则是 XX 的空气环境,由 20XX 年的124 个污染天,23 个重度、严重污染天,到 20XX 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这背后体现的不仅是 XX 空气环境治理的扎实成效,也是 XX 打响蓝天保卫战,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成果。
三、深刻把握 XX 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参与度与贡献度 XX 有奇山、异水...
篇六:生态文明共建生命共同体演讲稿
2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战略,多次谈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要求“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写入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基本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我国各民族对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以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认知。具体而言,从由何而来来看,中华民族是历史共同体;从缘何自觉来看,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从国际互动来看,中华民族是政治共同体;从发展需求来看,中华民族是建设共同体。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各民族对历史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建设共同体即利益共同体的认知和感悟。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费孝通先生把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概括为“多元一体格局”。一体
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所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大家庭离不开每个家庭成员,每个家庭成员依赖于大家庭,每个家庭成员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大家庭与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之间是一种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各民族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不可分割,只有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民族才能谈得上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的进一步深化,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梦想、共同夙愿。中国梦是强国梦、民族复兴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如期实现,而且是全区域、全体国民的小康。“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党中央的坚定决心,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让少数民族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第二个百年,到新中国成立 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
是几代中国人的共同愿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为此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中国梦的实现,也必将进一步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和民族自信心,从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路径选择。
202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二 我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绣花衣裙等。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
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开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非常有趣。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
202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三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这首歌中所唱,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泱泱大国,民族团结是一条重要的发展大计。
新疆更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区,在这里民族团结显得非常重要。7·5 事件之后,三个离不开成了这里的发展之大计。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是啊,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才会有今天的辉煌!只有民族团结了,经济才能更迅速的发展;只有民族团结了,才不会发生昨天的悲剧;只有民族团结了,人民才会安居乐业。我们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走向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纵观千百年来的民族发展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 56 个兄弟民族,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着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正是因为我们的祖辈们如此团结,如此有凝聚力。
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和亲入藏,土尔跋扈族在渥多锡带领还乡……这些事例虽然来自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古代,但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不光在古代,在今天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例:
人们不会忘记,为了挽救尿毒症晚期的维吾尔族学生毛兰·吾买尔,23 岁的王燕娜姐姐,把自己的一颗肾,无偿捐赠给了素不相识的维吾尔族“弟弟”。
人们不会忘记,在天山深处偏僻的库车县栏杆村,维吾尔族老人卡德尔,用 40 年时间写下了 1000 多篇日记,记载了解放军与当地村民之间拥军爱民的故事。这位老人说,我的眼睛不行了,但要把写日记的任务交给儿子,这日记不会停,一定会一代代写下去。
人们不会忘记,被誉为维吾尔“音乐之母”的“十二木卡姆”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濒于灭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抢救的艺术品种,组织力量收集、整理和保护;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
纳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等一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手握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维护民族团结是刻不容缓的,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的,让我们每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滴水可以汇成江河,不传谣,不信谣,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共同筑起一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铜墙铁壁。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水,沙子混合以后,比花岗岩还坚硬。我们要团结,不要分裂,让我们民汉一家亲,永远这样相亲相爱吧,如果我们分裂了,别的国家就有机可乘,必将会让我们走向灭亡,如果我们心连心,手握手,筑起铜墙铁壁,那么,就算有再强大的敌人,我们也不会害怕!我们中华民族必将象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篇七:生态文明共建生命共同体演讲稿
二十大赛党课 5 5 篇喜迎二十大赛党课篇 1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向锦绣的中华大地,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开始续写新的传奇。
刚刚过去的 2021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注定在历史坐标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世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时刻。一个世纪的伟业辉煌卓越,一部精神的史诗壮丽磅礴。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求索和追寻中熔铸品格,在奋斗和牺牲中砥砺意志,在奉献和担当中淬炼使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这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也是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人民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前进的号角鼓舞着永不停歇的奋斗脚步。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第一步很关键。一年来,人民法院用实际行动交出了最有力的答卷。我们忘不了那些让人泪目的名字:2021 年度法治人物周春梅,用生命筑起了捍卫司法公正的精神丰碑; 2021 年度致敬英雄杨军,用生命诠释了不忘初心使命的铮铮誓言……我们忘不了那些让人感动的瞬间:无论白雪皑皑还是烈日当空,法院干警们不辞辛劳地奔走在审执一线; 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街区巷陌,人民法庭的触角不断向着基层延伸再延伸……正是这些闪光的名字,让法徽在奋进中熠熠生辉; 正是这些让人难忘的瞬间,让 2021 年的人民法院工作变得与众不同。
2021 司法有力度,那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力度。全国各级法院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相关安排,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持筑牢政治忠诚、优化政治生态,坚决清除害群之马、纯洁政法队伍,坚定整治顽瘴痼疾、维护公平正义,大力弘扬英模精神、树立新风正气,取得了一大批政治、法律、社会三效统一的实践成果,形成了一整套管当下、利长远的机制成果,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人民法院的新变化、新气象。
2021 司法有声音,那是对人民群众关切的及时回应。从全国
首例高空抛物罪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到人脸识别第一案,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从全国首宗个人破产案件重整案,标志着我国个人破产制度开始进入司法运行阶段,到全国首例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集体诉讼案,加大证券市场秩序司法保护力度……这一系列典型案例,不仅是人民法院不断强化审判职能的具体表现,也是人民法院对人民群众关切问题的及时发声。人民法院用实际行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1 司法有颜色,那是司法守护下青山绿水的颜色。2021 年5 月 26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环境司法大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合作。中国持续深化环境司法改革创新,积累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有益经验。截至 2021 年 11 月,全国法院共设立 2149 个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人民法院在健全环境司法工作机制方面的“中国经验”,正在为推进国际环境法治发展,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2021 司法有温度,那是人民司法为人民的真实写照。为了让老百姓打官司“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可以不用跑”,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常抓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不放松。2021 年 3 月 4 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全社会郑重宣布: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在互联网时代对司法的新需求,2021 年 6月 17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进一步保障当事人合法诉讼权益,增强人民群众诉讼便利,提升审判质量效率。为不断提高基层司法能力水平,服务乡村振兴,最高人 民法院将加强人民法庭工作作为关键抓手,不断提升人民法庭建设水平和基层司法能力,截至 2021 年 6 月,全国法院实际运行的人民法庭有 10145 个,达到司法服务全覆盖。
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万里征程,唯有不懈奋斗。
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全国法院要自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服务党的工作大局,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人民司法新篇章。
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人民司法新篇章,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各级人民法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牢牢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绝对领导,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人民法院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人民司法新篇章,要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大局。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激发和保护市场主体活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切实提升人民法庭建设水平和基层司法能力。坚定不移贯彻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围绕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建设等强化司法服务,服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人民司法新篇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切实实施民法典,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加强教育、医疗、养老、育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民生司法保障。要加大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加强对新业态从业人员、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的保护。要充分发挥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作用,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降低人民群众解纷成本,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人民司法新篇章,要加强自我革命推动队伍建设。要以更高站位、更严举措、更实作风,建立健全巩固教育整顿成果的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法院队伍革命化、
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补齐短板,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把教育整顿成效转化为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在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中进一步筑牢政治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自我革命,一刻不松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司法腐败,确保法院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
无愧今朝使命担当,不负明天伟大梦想。
喜迎二十大赛党课篇 2 喜迎党的二十大的句子 1. 发展之势磅礴豪迈,辉煌成就寰宇赞叹。
2. 科学判断带来的不仅是信心,还有沉着应对风险挑战、抓住用好历史机遇的战略谋划。
3.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理论,伟大旗帜指引伟大事业。
4. 铸就历史辉煌关键在党,奔向未来希望关键在党。
5. 喜迎二十大、争创新业绩、实现新跨越。
6. 深入开展“喜迎二十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7.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振百年商铺雄风。
8. 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党的宗旨,再创新业绩,喜迎二十大。
9. 党员发挥先进性,支部增强凝聚力,团结奋进创佳绩。
10.以发展凝聚力量,以实干形成合力,以和谐开创未来。
11.凝心聚力提精神,争创业绩促跨越,兴办实事惠民生,服务群众转作风,加强组织添活力。
12.为党旗添光彩,为发展做贡献,为人民谋福祉!
喜迎二十大赛党课篇 3 教育系统喜迎党的二十大宣传标语 1.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办人民满意教育!
2. 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实现新跨越!
3.立足教师岗位作贡献创先争优教育当先锋!
4.深入开展“正风肃纪惩恶扬善强基固本”三项活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5.亮出党员身份,亮出公开承诺,争创人民满意教师!
6.做贡献创佳绩,喜迎党的十八大!
7.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8.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党的宗旨,再创新业绩,喜迎十八大!
9.以发展凝聚力量,以实干形成合力,以和谐开创未来!
10.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
11.借动力造声势聚合力创佳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12.党员发挥先进性,支部增强凝聚力,团结奋进创佳绩!
13.深入开展教育系统“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14.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15.掀起创先争优新高潮,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
16.讲党性重师德作表率,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17.为党旗添光彩,为发展做贡献,为人民谋福祉!
18.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党的宗旨,再创新业绩,喜迎十八大!
19.振奋精神献身教育,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艰苦创业,改革创新,创先争优!
21.以昂扬的姿态过硬的作风一流 的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
22.弘扬发展主旋律,再创辉煌新业绩!
23.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24. 党员发挥先进性,支部增强凝聚力,团结奋进创佳绩
25.创一流部门创一流队伍创一流服务 26.创一流业绩创一流形象!
27.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点评亮评议!
28.比素质
比干劲比奉献比创新比作风!
29.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为 xx 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喜迎二十大赛党课篇 4 喜迎二十大 一起向未来 演讲稿 “一起向未来”:读懂习近平主席 2022 年新年贺词 △联播视频丨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 时光流转中,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温暖而明亮。
新一年的贺词,提到了很多人。也许你是那三分之一,正在浩瀚的太空“出差”; 也许你是那千分之一,曾在百年盛典上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也许你是那万分之一,细心呵护云南大象北上南归; 也许你是那九千五百万分之一,与百年大党一起感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从三分之一到十四亿分之一,每一个你我,都在习主席的深情惦念里; 每一个新年心愿,都在“一起向未来”的壮阔征程上。
历史与未来
这是习近平主席连续第 9 年发表新年贺词。在此前 8 年的贺词中,习主席一共 6 次提到“历史”这个词,而 2022 年新年贺词,“历史”出现了 6 次。
“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北京金山岭长城,日出东方。(图/视觉中国)
“历史”成为高频词,与过去这一年——2021 年的历史方位有关。这一年的“三件大事”——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筹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无一不聚焦于历史。
在新年贺词中,习主席谈起 7 月 1 日的百年盛典:“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感慨系之,历史征程风云激荡。”谈起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百年成就使人振奋,百年经验给人启迪。” △2021 年 7 月 1 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现场。国旗护卫队官兵护卫着五星红旗,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行进至广场北侧升旗区。(总台记者孙楠拍摄)
9 年前,2012 年 12 月 28 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在登门走访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时,曾谈到毛主席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率的一段对话,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
2021 年 11 月,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也谈及“窑洞对”。他说,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 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陕西米脂,杨家沟村。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和西北战场,领导开展土地改革运动。2021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这里调研。(总台央视记者李炜拍摄)
在 2022 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再谈“窑洞对”。他强调,“我们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 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这一年的新年贺词透露出“向历史致敬、向未来出发”的鲜明信息。
既有岁月可回首,亦有前程可奔赴。习近平主席说,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
一起向未来!每一个你我,都要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宏愿而奋斗!
△2021 年 6 月 28 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演出现场。
(总台央视记者魏帮军拍摄)
吾国与吾民 新年贺词,既谈国事,也话家常。
中国目前的人口数量,超过了 14 亿。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重,在于工作之繁重,更在于人民之重托。习主席说,“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2021 年 10 月 17 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由袁隆平院士(2021 年 5 月逝世)专家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达到 1603.9 公斤,再次刷新纪录。(图/视觉中国)
万家忧乐,总在心头。从前些年贺词中“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我始终惦记着困难群众”,到 2022 年新年贺词中“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以前贫困的人们,现在也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
篇八:生态文明共建生命共同体演讲稿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1 年第 3 期(总第 3 期)专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生态文明实践 CONTEMPORARY CHINA AND WORLD生态文明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途径张永生【内容提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但工业革命后建立的传统工业化模式,本质上却不可持续。生态文明建设代表工业革命以来发展范式全面而深刻的转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也就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途径。如果说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化国家对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那么生态文明的提出及其实践探索,则是中国在自身五千多年深厚文明基础上吸纳工业文明的优点,为人类发展可能作出的重大贡献。【关键词】生态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发展范式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和国际会议上,倡导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在十八大后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分别被写入宪法、党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通俗而言,就是我们人类都生活在一个共同的星球上,命运休戚与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对于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比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战乱等,任何国家均不可能独善其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如何通过合作避免危机,并分享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实现全球共同繁荣。生态文明建设,根本是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在狭义的层面,生态文明是指生态环境保护。但是,生态文明又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背后更是发展方式彻底转变的问题。如果发展方式建立在“高资源消耗、高碳排放、高环境破坏”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工业革命后,以西方工业化国家为代表建立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带来了物质生产力的飞跃,前所未有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但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不可持续,更无法以此实现全球共同繁荣。只有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也就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途径。生态文明建设代表工业革命后人类发展范式的深刻转变。生态文明的提出,不只是源于中国发展模式面临的特殊问题,更是源于工业革命后传统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普遍问题。如果说工业革命后建立的传统工业化模式是工业化国家为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那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就有可能是中国为人类作出的独特贡献。一、生态文明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一)生态文明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2012 年 11 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5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1 年第 3 期(总第 3 期)CONTEMPORARY CHINA AND WORL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生态文明实践 专题 础之上,则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就存在内在冲突,发展就不可持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就无从谈起。如果“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则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人类的生产力和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某个特定区域的衰落或特定区域的生态环境崩溃,并不至于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正在进入生态文明。在农业文明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在工业文明的历史条件下,虽然出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但由于传统工业化模式具有不可持续的内在局限,也就不可能以此模式为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一阶段:农业时代由于两个原因,农业时代不可能出现类似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一是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没有足够的能力大范围影响环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人类被动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二是由于不同区域的相互依赖程度低,即使一个局部地区的文明消失,对全球其他地方的影响也有限。因此,在生产力低下的农业时代,不具备产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社会基础和全球化背景,只是在如中华文明中产生了诸如“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历史上那些因为环境危机消失的区域文明,多是由于自然发生的气候变化(洪水、干旱、火山、瘟疫等)或农业体系受到破坏等的原因。比如,历史上消失的十大文明。由于世界处于分隔状态,这些局部原因导致的区域文明消失,并不至于影响生活在全球其他地方的人口、社会和文明。因此,也就不会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产生的历史条件。第二阶段:工业时代在传统工业时代,由于全球危机的出现,产生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但却没有实现的基础。工业革命后,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率先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带来的系列环境危机,使人们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危机意识,但却无法真正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相较农业时代,工业时代有以下两个实质性变化。一是生产力出现飞跃,人类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1848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与此同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从过去被动适应环境,变成足以影响全球环境。人类进入所谓人类世(Anthropocene),也即影响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从过去以自然因素为主,转变到以人类活动为主。比如,气候变化就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引起的,尤其是化石燃料燃烧、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据美国橡树岭实验室研究报告,自 1750 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了超过 1 万亿吨二氧化碳。这些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引发灾害性气候事件、冰川和积雪融化、降水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丧失,危及人类文明的延续。根据相关资料a ,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速度,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现在物种灭绝的速率,比基准速率高100—1000 倍,且这一趋势正在加速。由于人
6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1 年第 3 期(总第 3 期)专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生态文明实践 CONTEMPORARY CHINA AND WORLD类活动造成的全球环境危机,1992 年联合国召开第一次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环境问题为主题召开的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国际社会第一次确立了对全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的共同原则,标志着人类共同环保历程的开始。二是人类社会越来越进入相互依赖的全球化时代。通过全球分工,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分工体系。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发生于 1870 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第二次浪潮发生于二战到 1980 年,加深了发达国家经济之间的产业分工,形成了穷国严重依赖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出口的全球南北分工格局。第三次浪潮始于1980 年,发达国家将大量高环境代价的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后发国家尤其是东亚和中国成为主要的全球制造者。由于传统工业化模式下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内在冲突,环境问题不可能真正得到解决。工业革命后以少数工业化国家为代表建立的现代化模式,面临着所谓现代化的悖论,即这一模式可以让少数工业化国家实现现代化,但一旦这种模式扩展到全球,就会带来全球不可持续。直观地说,如果每个国家都像欧美那样过度消费,则这种高环境代价的生活方式就会带来全球不可持续。因此,这种方式也就无法在全球扩展。第三阶段:生态文明时代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从愿望变成可以实现的目标。在传统工业时代,即使人们意识到人类命运与共的现实,并采取各种措施改善环境,也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社会彻底转变“高资源消耗、高碳排放、高生态环境破坏”的发展模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才有可能真正从愿望变成现实。解决不可持续问题,不是简单地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也不是简单的技术创新和新材料使用等问题,而是工业革命后发展范式的根本转变,即从发展理念、发展内容、资源概念、发展方式、商业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转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不可能用过去导致这些问题的思维去解决这些问题”。冀望在不改变传统工业化模式下,通过技术突破解决不可持续问题,是一种绿色工业文明的思路,不是真正生态文明的思路,也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目前,全球已有 130 多个国家承诺实现碳中和,其碳排放占全球 75% 左右,经济规模占 75% 左右。全球范围的碳中和共识与行动,标志着传统工业时代的落幕,一个新的生态文明时代的开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就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美好愿望变成可以实现的目标。二、为什么传统工业化模式下无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工业革命后,以少数工业化国家为代表建立的传统工业化模式产生的后果,带来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求,但却不可能真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发展模式以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为中心,形象地说,就是高度依赖“挖煤、开矿、办工厂”的生产方式。由于建立在“高碳排放、高生态环境破坏、高资源消耗”基础之上,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果环境不可持续,当然也就无法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进入工业时代,过去农业时代形成的发展观念或关于美好生活的概念,被商业化力量
7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1 年第 3 期(总第 3 期)CONTEMPORARY CHINA AND WORL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生态文明实践 专题 重新改造,以为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不断开辟市场。人们从过去节俭的公民,变成“饥饿的消费者”,物质消费成为美好生活的标志。建立在物质消费主义基础之上的过度消费,就成为工业化模式下经济增长的基石。至于消费的内容是否会增进人们福祉,却反倒成为一个次要的问题。在工业化的强大力量下,整个社会就按照工业化的逻辑被重构。基于消费主义的工业化逻辑不断扩张的结果,不仅人与自然的边界被突破,而且原本基于生态逻辑的复杂的社会 -经济 - 生态系统,在被单一的工业化逻辑解体后,除了引发大量生态环境危机外,还导致一系列社会和文化问题。比如,农业被工业化的逻辑改造,从传统的生态农业,走上了以单一农业、工厂化农业和化学农业为特征的所谓“现代”农业道路,导致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地力下降、生态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农村更多地成为为工业和城市提供农产品、原材料和劳动力的场所,形成了“城市 - 工业;农村 - 农业”的基本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由于工业生产主要依赖物质原料,乡村大量宝贵的无形价值(包括生态环境、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也即广义的“绿水青山”资源,在以工业物质财富生产为核心的生产中没有优势,也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模式进行利用。与此同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空心村、留守老人儿童、农民工、村落消失等社会问题。由于工业化赋予人类巨大的力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从过去的被动适应自然,逐渐转变为统治者的角色,地球进入所谓人类占主导的人类世阶段。根据相关研究b ,经济活动加剧的压力,可能导致九个“地球边界”中的一个或多个被突破。这些都是环境阈值或不可逆转的转折点,一旦边界被突破,就会破坏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甚至危及人类文明的持续。以少数工业化国家为代表建立的现代化模式,也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后发国家现代化的学习榜样。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传统工业化模式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但也出现严峻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环境问题、土壤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这不仅影响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且严重危及当代人的健康和福祉。比如,空气污染颗粒物深入肺部,引发癌症和其他相关呼吸道疾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影响饮用水安全和食品安全;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被富集到农作物和畜牧产品,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等等。除了环境污染的直接影响外,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还会带来生态系统崩溃的危险。中国出现的生态环境后果,固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自身的粗放发展导致,但根本上却是世界范围内传统发展范式的弊端所致。以物质生产和消费为核心的工业文明,在某种程度上同环境保护有着内在的冲突。总之,工业革命后建立的工业化模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这种模式下,经济发展同环境、社会、文化、治理等之间,却难以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当经济发展按照工业化的逻辑无限扩张时,就势必逾越人与自然的边界,带来发展不可持续的后果。三、中国生态文明的艰辛探索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
8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1 年第 3 期(总第 3 期)专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生态文明实践 CONTEMPORARY CHINA AND WORLD中国艰辛探索可持续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和实践结晶。中国提出生态文明和新发展理念,不只是缘于中国发展模式面临的特殊问题,背后更是工业革命后传统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普遍问题。如果说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化国家对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那么生态文明的提出及其实践探索,则是中国在自身五千多年深厚文化基础上吸纳工业文明的优点,为人类发展可能作出的重大贡献c 。(一)生态文明思想的确立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始于生态环境问题,但背后的根源却是传统发展理念下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在党的十八大后形成完整的生态文明思想之前,中国关于环境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探索过程。关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中国在认识论上经过了几个阶段的不断深化:从最早认为...
篇九:生态文明共建生命共同体演讲稿
生命共同体: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总体要求中强调要 “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 ,言明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心。此前,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这一讲话站在“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高度,直面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的各种挑战,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一个具有高度开放性,包容性和实践性的理念和价值观。正是在这一价值观指导下,本次峰会正式通过了《昆明宣言》,展示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团结一心应对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决心和智慧,也为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指明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紧迫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当前,全球面临着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风险。一方面,超过 75% 的全球粮食作物种类都依靠动物授粉,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意味着人类经济社会供应链的基础会出现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危。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2022 年发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物种灭绝的速度比以往 1000 万年的平均速度要快数十至数百倍,而且这一速度还
在加快,约有 100 万种动植物正面临灭绝的威胁,其中许多物种的灭绝时间可能会发生在几十年之内,这种局面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峻。
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应对全球多样性丧失的行动却不尽如人意。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多重属性,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个利益攸关方难以形成区域和国家间的共识,同时各国发展的差异也让人们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和行动上很难做到协调一致。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社会正面临诸多政治和经济上的不确定因素。2022 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提出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 2022 目标”(即“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截止到 2022 年,只有 6 个目标得以部分实现,其余的 14 个目标均无法如期完成。
“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解答生态之问
面对前所未有的生物多样性丧失风险和挑战,亟待唤起国际社会对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和全球环境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和一致行动。从事和完成这些工作要求人们必须事先思考和回答四个根本问题:如何凝聚共识?如何克服困难?如何明确方向?如何形成合作?“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代表着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这四个根本问题的回答。地球是人与自然存续的根本,是人类自身核心利益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虽然是由人类来推动和执行的,但却要求人类社会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以尊崇自然的平等眼光看待人自身之外的地球生物。
在凝聚共识问题上,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正是中。
国多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所践行的宗旨和所取得的成效。实践表明,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可以成为凝聚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全球环境治理共识的首要原则。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中国秉承对人类文明负责的态度,将生态文明作为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治理行动当作排在首位的引领原则来强调。生态文明理念源于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它不仅已经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顶层发展战略,也是根治工业文明环境之痛的中国方案。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工业文明介于农业文明和信息化时代之间。西方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走过的“弯路”也为世界提供了发人深省的前车之鉴。工业文明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所引发的环境公害导致震惊世界的巨大损失,所积累的气候变化问题一直威胁着人类文明的存续和发展。历史教训警示人们:人类试图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文明必然会被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所替代,“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在生物多样性治理方面,生态文明理念倡导对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这种一体性和系统化的治理理念把握了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根源,强调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治理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对生态要素进行统筹兼顾,而非仅仅孤立地关注生物或环境问题本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正如生物多样性治理同样也要包括“山水林田湖草沙”的治理,方能真正实现一体性治理。
在如何克服困难问题上,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主张以绿色转。
型为驱动力来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是中国解决自身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和动力之源。转型的“转”字着落在三个方面:制度、生活和生产。在制度方面,中国已经围绕绿色转型深入推进了一系列体制改革,健全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形成了完善的资源价格机制;在生活方面,中国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创造生态友好型社会;在生产方面,中国推广传统能源的
低碳利用,清洁能源的普及应用,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这三个方面渐渐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构建了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和空间格局,并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用实打实的经济效益和发展优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绿色转型的道路上,中国并没有偏安一隅,而是秉持“授人以渔”的理念,将绿色发展的成果共享给世界。中国是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并在“一带一路”建设,南南务实合作以及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中,尽己所能提高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治理方面的能力。实践证明,绿色转型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是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的必由之路。
在如何明确方向问题上,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方向也应当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不能在环境、经济,就业和贫困问题上各自为政,这样的结果只能让差距越来越大,富者越富,且享受环境的外部效益,穷者越穷,且承担环境的外部成本。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通过实践证明,只有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发展中的经济和环境成果,才能凝聚人心,只有人民获得感成色足、幸福感可持续、安全感有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和环境的全面治理才能相互协调。
在如何形成合作问题上,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强调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 。规则和信用是国际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基石,当今国际治理体系所面临的分化挑战,很大程度上来自对国际治理体系规则和信用的信心动摇。全球环境治理从属于国际治理体系,后者的动摇自然会阻碍前者,后者的稳定自然会推动前
者。一些发达国家赤裸裸地坚持“双重标准”——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采纳,凡是对自己不利的就抛弃,这种单边主义不仅是对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规则的破坏,也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延续了一种霸权主义和实用主义。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弘扬了一种尊重国际规则,以多边主义促进合作的主旋律,强调在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制定兼顾雄心和能力的环境保护目标,让公平合理成为合作共赢的坚实基础,让合作共赢成为维护公平合理的动力。
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习近平主席在阐释 “ 地球生命共同体 ” 理念时,特别提到一句古语:
“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 。这句话出自《荀子·天伦》,意思是万物各自得到自然融合的和合之气而产生,各自得到相应的滋养而成长。这句古语表达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两个美好愿景:和以生,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养以成,代表着人与自然的绿色发展。而支撑这种和谐共生理念的是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自然的尊重,顺应和保护;支撑绿色发展理念的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诠释,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目标的追求。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主席并非首次引用这句古语,早在 2022 年 12 月,他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就把这句古语作为向世界人民介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开场白。2022 年 5 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提到这句古语,2022 年 4 月又出现在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历时六年,习近平主席四次在国内外最高级别的环境会议中讲出这句古语,这意味着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正在与时俱进的发展和日益深入人心,在世界舞台上引发越来越多的共鸣。《昆明宣言》在历史上首次写入中国“生态文明”的理念便是最好的证明。目前,地球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尚未达到30 个,
这些国家的人口也没有达到 10 亿,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以 14 亿人口的体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中国纵观东西南北,覆盖各类生态地形地貌,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服务并举的生态治理新格局。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正在以身作则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全球环境治理工作,并将继续和世界人民一道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子孙、为人类,为地球书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篇十:生态文明共建生命共同体演讲稿
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由来 在 2014 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围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八个坚持等核心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此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提法在媒体和论坛上出现的频率日益增多,党和国家有关文件与会议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词汇也频频出现。
2017 年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原文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党的十九大上,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
2019 年 7 月 15 日至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共产党说到就要做到,也一定能够做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要认真总结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促进民族团结融合,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践行守望相助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2019 年 8 月 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年 9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话时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2020 年 8 月 28 日至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发展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
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020 年 10 月 26 日至 29 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列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战略性部署。
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历史性命题,是摆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这一任重道远过程中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正因如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坚定不移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和其他各项工作都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二、“四个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需要,也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需要,更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一)有利于国家统一。新中国诞生后,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发展趋势用民族一律平等的方式延续下来,通过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共同繁荣的政策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70 多年来,各民族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探索和改革开放过程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基本形成了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间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新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
第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是帮助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形成的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维护民族平等团结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国家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关键是坚决做到“两个结合”。
第三,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加快民族 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让各族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不断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新趋势,强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紧扣民生抓发展,缩小差距,补齐短板,着力解决好各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第四,坚持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基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是全面依法治国在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深刻体现了法治文明的时代新要求。
第五,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维护民族团结,要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但民族情感有时是超越物质利益的,思想意识同样重要。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有利于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地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实现整体意义上的现代化,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不可或缺。一是要外力推动与内力激发相结合。将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使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群众成为自我发展、自我改革、自我进步的主体力量,这是民族地区在现代化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快的关键所在。二是发展经济与传承文化相结合。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应该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民族文化不断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让人记得住民族乡愁、不忘民族之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是创新引领与理性借鉴相结合。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既要完成新型工业化任务,又不能在信息化大潮中落伍,应努力实现跨越式协调发展。
(四)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首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要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这里的“统一起
来”“联系起来”和“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远意义。中国人始终讲同呼吸共命运,中华文明一贯推崇“协和万邦、四海一家”,这为全人类建立祸福相依、安危与共的命运纽带,构建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第一,中国的人地矛盾非常突出,用世界上 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0%的人口,靠的是我们越来越精密化的农牧业生产和杂交水稻等良种培育,靠的是数千年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和辛勤耕耘。第二,中华文明崇尚推己及人,从未强迫过他人。既然是命运与共,就必然坚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既然是四海一家,就必然平等相待、和谐相处。中华文明命运共同体精神,始终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强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同理心;反对“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狭隘观念,反对“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先发制人手段。第三,中华文明从不进行强加于人的文化输出,更不推行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霸权主义。我们坚持文化多样性,绝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绝不会一厢情愿输出意识形态。中国两千多年官家未派出一个儒生去外面传播过四书五经,反倒是全世界很多人来主动研究儒学;没有派出军人、教士、商人四处辐射性向外征服输出,而是坐在原地,秉持自信,润物细无声地包容吸纳异族异质文化,最终形成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华文明共同体传统显然具有处理大规模人口、多文明形态共处共融的历史经验,显然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推荐访问:生态文明共建生命共同体演讲稿 共同体 共建 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