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改造的意义4篇背街小巷改造的意义 文章编号:1009-6825(2013) 20-0006-02宁波市区背街小巷整治工程设计导则探析收稿日期:2013-05-07作者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背街小巷改造的意义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背街小巷改造的意义
编号:1009-6825( 2013)20-0006-02宁 波 市 区 背 街 小 巷 整 治 工 程 设 计 导 则 探 析收稿日期:2013-05-07作者简介:
方蓉( 1978-)
,女,工程师;周不波( 1987-)
,女,助理工程师;赵倩华( 1989-)
,女,助理工程师方蓉周不波赵倩华( 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315012)摘要:
以宁波市区背街小巷整治工程设计为例,对该地区整治的目 的及原则进行了阐述, 并分析了背街小巷存在的问题与整治等级划分的标准,以期为市民创造一个舒适、宜居、充满幸福感的生活环境。关键词:
整治,城市化,设计,等级中图分类号:TU984. 114文献标识码:A到目 前为止, 宁波基本建立了中心城市、 副中心城市、 中心镇、一般镇的四级城镇体系, 城市化率达到了 67% , 与发达国家70% 的城市化率相差无几,但是城市街区的配套设施及基础建设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相对滞后。
在日 常生活中逐步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城镇和建筑遗产这一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着急剧变化,旧城区的改造往往变成一种建设性破坏; 旧有的事物以及过往的建设行为与现在的需求、审美等之间的冲突矛盾日益严重,如交通状态、 建筑色彩、 城市的历史文化流失、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这一切,都导致城市整治迫在眉睫。
但在整治的同时, 缺少一个相对统一的准则和规范,便很容易出现从前城市化进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为了避免重蹈覆辙, 也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市城市面貌, 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加快构筑现代都市, 提升生活品质, 展示宁波气质,打造 “舒适便利、和谐宜居”的街巷环境,不断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市民的幸福感, 市委、 市政府决定在我市中心城区全面开展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作。因此,本设计导则应运而生。1总体设计1 . 1项目 概况随着宁波市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日 益提高, 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以及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市区现有的环境状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因此, 环境整治的进行也显得更加的迫切。
随着宁波市 “两横两纵”工程的顺利进行,市区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也提上了日程。1 . 2街巷整治的目 的1)
解决城市进步带来的新旧冲突问题和以往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负面问题,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2)
美化城市环境, 提高人们生活品质, 创造宜人宜居的居住生活环境, 让市民充满归属感和幸福感。
3)
营造干净、 整洁、 舒适的街道景观。
4)
更好的弘扬和保护各区域的历史文化,人文风貌。1 . 3街巷整治的原则1)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的原则,以完善道路街景、美化城市环境为重点, 从而为优化城市形象打下坚实基础,也为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创造良好条件。
2)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能够做到在保证城市高效运转的前提下, 既能满足人们的出 行需求, 又能为人的体能行为( 如步行、 人际交往、露天表演和简单的街头运动等)
留出适度空间。
这对于一座城市的健康发展,对于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3)
坚持社会性原则。
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 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城市文化文明,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 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4)
坚持经济性原则。
顺应城市发展需求及各区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 注重合理使用整治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大拆大建, 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5)
坚持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
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 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6)
坚持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 然环境特征, 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 避免盲目改造。
7)
坚持历史性原则。
要尊重历史, 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街巷景观设计, 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8)
尊重民意, 以民为主原则。
背街小巷整治工程是一项 “实事工程”和“利民工程”, 因此, 在整治改造时应高度重视前期调查,做到“三问于民”, 即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1 . 4街巷整治的范围、内容1)
整治范围:
整治范围包括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高新区等整个中心城区五年内不列入拆迁范围的背街小巷,整治断面以两侧建筑立面为界。
按照由中心向周边延伸的原则,首先对核心区内基础设施不全、 服务功能不完善的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整治, 然后逐步向城乡结合部、 城中村的背街小巷延伸。
2)
整治内容:
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作要着力于设施功能完善、沿线环境提升和街巷特色塑造, 以“增设施、保畅通, 整两侧、改上下, 亮形象、 树特色”为主要内容, 具体做好道路平整、 积水治理、截污纳管、 立面整治、 公厕改造、 违建拆除, 规范店名 招牌、户外广告和城市家具设置,提升园林绿化和灯光照明设施, 缓解交通 “两难”、架空线 “上改下”、标志标牌多杆合一、 文化挖掘、特色塑造等 16 项工作。
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作原则上不考虑征地拆迁。2整治等级的划分( 评定)2. 1概述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涉及道路平整、积水治理、截污纳管、立面整治、公厕改造、违建拆除, 规范店名招牌、 户 外广告和城市家具设置,提升园林绿化和灯光照明设施,缓解交通“两难”、架空线 “上改下”、标志标牌多杆合一、 文化挖掘、 特色塑造等 16 项内容。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结合背街小巷立地环境和文化背景,将背街小巷综合整治的标准分为设施规范类、品质提升类、示范特色类三类,其中示范特色类的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传承了宁波·6·第 39 卷 第 20 期2 0 1 3 年 7 月山SHANXI西建筑ARCHITECTUREVol. 39 No. 20Jul.2013
特有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2. 2背街小巷存在的问题1)
基础设施不配套。
绝大多数背街小巷没有同时达到硬化、亮化、美化、绿化要求, 绝大多数只简单硬化巷道路面、 铺设简易的下水管道,没有预留绿化地,没有架设路灯, 没有对巷道建筑物立面进行统一色彩美化。
2)
市容环境脏乱差。
因基础设施不全,很多背街小巷存在污水乱泼乱倒、 各类线路乱搭乱架、 城市家具配备不全、店名招牌设置混乱等现象, 视觉污染较为严重。
3)
公共秩序较混乱。
大多数背街小巷存在流动摊贩、 占道经营、 乱搭乱建、车辆停放无序等问题, 成为城市的边缘地带。
4)
目 前我国在城市住房处理问题上所采取的通常是一概推倒重建的大规模改造的“简单化”方式。
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在重复西方国家走过的历史弯路。
这种做法不仅带来了日 益显著的社会负面效应, 而且它自身也因在某些方面的“先天不足”而在实施方面遇到了较大困难。
5)
随着宁波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大规模的改造工作已经开始多年。
城市的历史也渐渐淹没在起重机的轰鸣声中。
如今走在宁波的街头, 已难以寻觅往日 的印记, 人们已无从知晓:
五十年前的宁波是什么样子, 一百年前的宁波又是什么样子。
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目 前, 我们的大多数城市都走在 “文化特色缺失”的边缘, 宁波也不例外。
因此, 保护宁波历史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2. 3整治等级的划分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结合小巷立地环境和文化背景, 将背街小巷整治的标准分为设施规范类、品质提升类和示范特色类三类。1)
设施规范类。
主要以完善基础设施功能为主, 整治工作应包括道路平整、积水治理、 截污纳管、 灯光照明提升等内容, 要求整治后达到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工作目 标。
2)
品质提升类。
要求在设施规范类整治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功能、 提升环境。整治工作应包括道路平整、 积水治理、 截污纳管、 立面整治、 店名招牌和城市家具规范、园林绿化和灯光照明提升、公厕改造、违建拆除、缓解交通 “两难”、架空线 “上改下”、标志标牌多杆合一等内容,要求整治后达到生活便利、 舒适和谐的工作目 标。
3)
示范特色类。
要求在品质提升类整治标准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 做好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文化内涵的提升工作, 努力体现各自 特色。
或者通过增加健身、休闲空间,提升街巷品质, 打造特色街巷。
要求整治后达到彰显特色、展示魅力的工作目 标。
属于历史文化保护的街区,要严格按照《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整治。文化人类学与城市文化的保护:目 前我国的城市文化的保护工作基本还停留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阶段,对非物质的文化所做的保护工作较少。
而且, 这种保护基本上也是割裂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之间的联系而进行的。
强调人作为一个城市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 有利于将零碎的文化的点状保护连接成线状保护。
例如, 一条历史街道的保护工作,可以划分为文物保护和文化保护两部分。
文化保护是通过政府的经济措施将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的生活状态保留下来。这样,文化与文物在空间上得到了统一,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一幅立体的传统街道的画卷— — —既有物质性的传统建筑, 又有文化性的真切的居民生活场景。传统街区文化中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街区的组成单元是生活在其中的居民。
居民的生活形态构成了街区生活的形态。
保护街区并不能仅仅保护物质上的空间形态, 更应该对非物质性文化加以保护。
街区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束之高阁地保护起来是片面的,就像离开了土壤的植物,变得毫无生机。“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在旧城区内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或不同时期的街区列入文化保护的范围内重建或修葺街区内的建筑, 改善街道脏、 乱、 差的形象,进行物质文化的保护。
通过政府的政策行为, 保留当地居民的生活形态,延续街区的邻里关系, 尽量保证街区内常住人口的稳定性,减少人员的流动。
将宁波市特有的传统手工制品引 入街区,并结合旅游资源的开发为居民提供新的经济来源。各整治等级工程单价见表 1。表 1整治等级工程单价表整治等级整治内容工程单价/元· m- 2设施规范类路面平整、积水治理、截污纳管、灯光照明提升800品质提升类道路平整、积水治理、截污纳管、立面整治、店名招牌和城市家具规范、园林绿化和灯光照明提升、公厕改造、违建拆除、缓解交通 “两难”、架空线 “上改下”、标志标牌多杆合一1 500示范特色类历史文化特色、地方特色、街巷性质等2 5003结语希望通过本设计导则的控制和引导, 宁波市区的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并取得良好的成果和成绩, 为宁波树立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 同时也为市民营造一个舒适、宜居、充满幸福感的生活环境。参考文献:[1]万8- 9.敏. 城市色彩规划中的若干问题[J] . 规划师,2004( 7) :[2]卓业出版社,2010.[美] 彼得· B· 米尔. 工业化国 家的城市改造政策: 文化的标准和环境的关注[J] . 中国园林,2008( 2) : 23- 24.键. 城市街道研究与 规划 设计[M] . 北京: 中国 建筑工[3]On analysis of design guidance for treatmentproject for alleyways along Qubei Street in NingboFANG RongZHOU Bu-boZHAO Qian- hua( Ningbo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 Ltd, Ningbo 315012, China)Abstract:
Taking the treatment project design of Qubei Street in Ningbo as the example,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aims and principle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trict,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alleyways and the standard for the treatment and gradation, so as to provide a comfortable, liva-ble and happy living environment for citizens.Key words:
treatment, urbanization, design, gradation·7·第 39 卷 第 20 期2 0 1 3 年 7 月方蓉等:
宁波市区背街小巷整治工程设计导则探析
篇二:背街小巷改造的意义
小巷还不尽人意 环境整治需加大力度 陈建国报道 今年以来, 我县全力投入背街小巷改造工作, 努力营造整洁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赢得了 群众交口 称赞。然而最近一段时间, 本台不断接到一些市民的反映, 称县城一些背街小巷还是存在脏乱差的不文明现象, 呼吁责任单位加大治理力度。
在新兴北路东侧一个老旧小区, 记者发现几乎没有整治痕迹, 入口 小路两侧杂草丛生, 部分墙体已破损不堪, 外墙的水泥基本脱落,里面的红砖裸露在外。
再往前走, 一座废弃垃圾池垃圾满堆, 加上旁边长期没人管理的公厕, 整个环境让人厌恶。
不仅如此, 在原食品公司家属区, 记者发现乱丢垃圾、 牛皮癣横生等现象层出不穷, 在家属区入口 的公共厕所强上, 随处可见各种牛皮鲜, 贷款、 办证等电话号码在洁白墙壁的映衬下格外显眼。
在原化肥厂东侧的一条道路两旁,草垛乱堆、 各种违章建筑随处可见, 一些居民还把生活泔水倒在路边,酸臭的味道阵阵袭来, 让人大倒胃口 , 严重影响了 市容环境。
在此,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迅速制定措施, 对照县环境整治办的标准加以梳理、 整治, 还居民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省电力公司领导来我县检查 110 千伏新安变工程建设 陈建国
通讯员 孙存华报道 昨天上午, 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潘震东来我县 110 千伏新安变电站工程建设现场检查指导工作。
在听取了 连云港供电公司关于示范工程创建工作的汇报后, 潘震东一行冒雨实地察看了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及工程质量情况, 对连云港110 千伏新安变电站工程建设质量、 现场标准化施工和文明施工等方面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据了 解, 连云港 110 千伏新安输变电工程等电网项目 总投资 6. 3 亿元, 变电容量 16. 45 万千伏; 建设和改造 110 千伏线路 120 公里; 同步建设相应的 10 千伏电网配套项目 , 项目 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全市电网结构, 增强电网供电能力, 提高供电可靠性。
美食虽诱人, 但污水横流的道路却让人厌恶, 小吃摊一侧的道路甚至已经被油污染成了黑色,路边是随意乱丢的餐巾纸、 塑料袋。
此外, 这些店铺还把泔水桶放在马路边上, 酸臭的味道阵阵袭来, 让人大倒胃口, 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
在龙门街, 路面上的煤渣、 一次性豆浆杯、 方便袋、 早点饭盒等很影响市容。
负责该路段的环卫工人孙女士表示,她每天早上 5 点钟来清扫,一直到中午 11 点才能清扫干净,半天要清扫 4 车垃圾。“我在前面扫, 有人在后面丢, 实在忙不过来。” 她无奈地说。
第一轮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检查时, 背街小巷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面貌也有了较大变化。
但如今,整治效果反弹比较严重。
记者走访发现,大多数小巷环境卫生不尽如人意,有些小巷虽然有环卫工人清洁, 但部分市民随意丢垃圾, 环卫工人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如今, 我市即将迎来第二轮检查, 小巷也是检查的重点, 各小巷的责任单位和周边的市民应该一起行动起来, 加大整治力度, 让小巷也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
背街小巷环境脏乱差 “多病缠身” 等待医治 位于中心城区的北京路区域大厦林立, 但光鲜表面的背后, 街边小巷的环境卫生却不容乐观。近日, 就有多位市民向记者反映, 北京路上的背街小巷的“脏乱差” 问题。
记者随即进行了走访。
今天, 记者先后走访梅台巷、 肖家坊、 大赛巷、 黄家塘等背街小巷, 发现这些路段的环境卫生确实不容乐观。
生活垃圾乱倒, 小吃摊污水横流, 饭店泔水桶弃置路边, 流动摊点占街经营, 几乎每条小巷都有自己的“顽症” , 甚至是“多病缠身” 。
梅台巷是北京路上最繁华的一条小巷, 也是中心城区民居最密集的小区, 小巷本来就不宽, 加上小摊小贩占道经营, 道路显得更加拥挤。
汽车驶过时, 司机不得不再三观察以避免碰擦。
肖家坊、 大赛巷、 黄家塘三条街巷都是北京路旁的美食一条街, 路上小吃摊林立。
美食虽诱人, 但污水横流的道路却让人厌恶, 小吃摊一侧的道路甚至已经被油污染成了黑色, 路边是随意乱丢的餐巾纸、 塑料袋。
此外, 这些店铺还把泔水桶放在马路边上, 酸臭的味道阵阵袭来, 让人大倒胃口, 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
如果说主干道是一个城市的大动脉, 那么背街小巷则是一个城市的毛细血管。
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对中心城区背街小巷的整治和改造, 在方便沿线居民出行的同时, 也还市民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篇三:背街小巷改造的意义
管理与科技·2019/312党 建引领 精心组织 精细推进北京市东城区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市政府专题会决议,依照《首都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2017-2019 年)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提升东城区街巷环境品质,加快推进“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建设,展现首都新形象、新面貌为指导思想。2017 年4 月,东城区启动“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以“十无”为标准,以十大专项行动为抓手,利用三年时间逐步开展全区 178 条大街、1005 条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和架空线入地梳理工作。截至 2019 年 4 月,东城区已完成151 条大街、790 条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除位于拆迁区内的 238 条背街小巷外,326 条背街小巷已达“十无”标准 ;完成 70 条街巷电力架空线入地、262 条街巷路灯架空线入地、884 条街巷通信架空线入地梳理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共拆除违法建设两万余处、约67.6 万平米,治理违规“开墙打洞”7539处,拆除违规广告牌匾 1.4 万余块,清理各类线缆约两万公里、拔杆 6000 余根,整饰外立面约 105 万平米,整修道路约 43.4 万平米,新增绿化约 4.16 万平米,新增路灯 6687 盏,新建或规范提升各类便民商业网点 213 个,全区背街小巷沿线环境秩序乱象基本消除。本轮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是近年来核心区重视程度最高、综合性最强、影响最广泛的街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在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和艰辛付出下,东城区街巷沿线环境秩序乱象基本消除,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涌现了一批精品示范街巷,形成了一系列先进经验做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为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提高政治站位,构建强有力的工作体系东城区委区政府将“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列为全区的中心工作,出台《东城区“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行“四套班子一起上、四个轮子一起转”,全面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始终把党的领导摆在首要位置。东城区四套班子、各街道、各单位党委(党组)将“百街千巷”工作纳入落实“两个责任”的重要内容,制定任务和责任清单,层层传导压力。全区环境整治提升一线建立街巷党支部、组建党员先锋队,发挥党员攻坚克难、先锋模范作用,统合街巷长、社区、自治组织、志愿者、驻区单位、物业企业、商协会等各方力量,有效提升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凝聚力、战斗力。在党建引领的带动下,东城区“百街千巷”工作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社会协同”的格局,为全市的街巷治理工作树立了表率。二是组建工作专班。成立书记、区长任总指挥,48 家单位为成员的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5 个专项指挥部和街道(地区)分指挥部。办公室实行实体办公,从全区各单位抽调专人组建。各专指分别牵头组织开展宣传动员、规划提升、综合执法、检查督查、民生保障工作。各分指实行区级领导包街道制度。专班组建以来,始终以超常规的工作强度和节奏□ 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 韩卫国
——北京市东城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的实践北京市东城区方家胡同 摄影:袁守义 本·期·策·划Special Subject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及深化文明创建
13城市管理与科技·2019/3工作,2017 年以来累计召开各类会议128 次,很多工作经常在晚上或节假日调度。办公室长期保持“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模式,在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前提下,积极统筹协调各专指、各分指、各单位,确保任务进度、迎检考核、机制创新、廉政建设、舆论宣传等工作同步推进落实,为推进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三是强化工作保障。2017 年以来,在中央及市区两级的大力支持下,“百街千巷”工作累计投入财政资金约 30亿元。在拆违、架空线入地搬迁工作中投入专项保障房源 64 套,解决了 152户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借助街道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以及低保、临时救助等政策,对因环境整治造成的失业人员、生活困难家庭及时提供帮扶和救助。同时每年组织开展先进集体、个人表彰工作,并在年终考核评优中向参与“百街千巷”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倾斜,为支持“百街千巷”工作开展创造了积极条件。二、坚持破立并举,注重老城整体保护复兴东城区委区政府将“百街千巷”工作作为落实总规和控规、提升古都风貌保护水平的重要抓手,在整治提升工作中发扬“绣花”精神、 “工匠”精神,注重人文保护和关怀,努力留住京味与乡愁,为推进老城保护复兴贡献了积极力量。一是注重规划先行。成立区级规划设计专家顾问团队,先后完成 12 项风貌管控导则编制和重点大街城市设计工作,组建具有双甲级资质的 38 家优秀设计团队库,在全市首创为街道配备责任规划师队伍,组织开展“线上线下”设计方案竞赛、民意征集等活动,构建“区级统筹协调、专家审查把关、优秀团队支持、社会各界参与”的街巷环境整治提升规划设计工作机制。为提升设计工作水平和满意度,
区、街两级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建立设计团队淘汰机制,邀请专家组织开展专题培训,调动设计单位、居民挖掘胡同文化、参与老城保护的积极性。在规划设计工作的引领下,东城区“百街千巷”整治提升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二是系统科学治理。构建了“百街千巷”一体化实施、全过程管理、专项资金管理、联合执法检查、全过程审计五大长效机制,全面加强胡同街巷内各类工程项目的统筹监管,打造“六个百分之百”示范工程。审慎处理老城保护与城市更新的辩证关系,按照老城、传统风貌区、建成区、拆迁滞留区进行集中连片、分级分类环境整治提升,在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治理环境秩序、提升景观风貌、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注重对老字号、便民业态、历史建筑的保护,并适度向院内延伸整治,在景山、东四、朝阳门等地区恢复了一批四合院、建设了一批胡同博物馆、改造了一批低洼院落、规划了一批便民综合体,营造了古都风貌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的和谐氛围。三是着力破解难题。在“百街千巷”顶层设计的过程中,东城区将治理架空线、停车问题作为重要内容,并成立工作专班来推动。为解决架空线权属不清、协调入地难度大、一次性投资过高、居民搬迁腾退等难题,指挥部办公室积极协调歌华、联通、路灯等 20 余家线缆、设施单位,基本摸清了线缆、设施权属关系,首创由线缆权属单位出资建设入地管道的工作新模式,建立架空线入地和房屋搬迁腾退联审会机制,极大提升了规划、审批、腾退、签约、入地等各环节的工作效率,为区财政节约资金近 3.5 亿元,先后创造了“景山速度”和 30 天最快搬迁等记录。在开展保密单位和军线入地工作中,工作人员注重方式方法,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同时,为解决胡同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指挥部办公室研究制定了停车专项规划和胡同自治停车指导意见,清理地桩地锁、僵尸车万余处,通过错时共享、盘活资源、适度建设等综合举措,累计挖潜 1.54 万个居住停车资源,创建了西总布胡同等 21 条“不停车”胡同,将王府井周边打造为全市首个“不停车街区”。通过以上工作,有效净化了街巷天际线视野,改善了部分区域停车秩序。三、加强社会治理,营造“共治共管”良好氛围工作中牢固树立“三分整治、七分管理”的理念,将走好群众路线、加强宣传动员作为探索街巷整治提升新路径的重要着力点,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街巷治理的积极性,营造了“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环境氛围。一是强化公众参与。在街巷长制基础上,率先形成并推广“小巷管家”“周末卫生大扫除”“花友汇”等成功经验,将街巷治理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基层,不断激发社会治理潜力,树立了梁萍、金大钧等一批热心城市管理事业、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模范典型,东城区成为全市第一个实现“小巷管家”和“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全覆盖的地区。2017年以来,在全区2064名“小巷管家”近 246 万个小时的巡访,以及 2824 次“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的带动下,各社区共解决环境问题 18.5 万件,清理胡同、院落、楼房 8601 个(栋),拆违 248 处,清运垃圾杂物 4297 吨,有本·期·策·划Special Subject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及深化文明创建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9/314效促进了城市文明指数的提升,与“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形成了良性互动。二是加强社会动员。以平房区、商业街区为重点,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深化与商会、风貌保护协会的合作,将物业管理、民意立项等机制引入街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引导、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在自下而上推进背街小巷业态转型、院落提升、环境整治、停车管理、垃圾分类、群防群治等工作的探索中,逐步培育、形成了“专业支撑、居民自治、行业自律”的治理氛围,搭建了和巷“议”站“崇雍会客厅”等治理平台,不断推动街巷治理工作向社会治理模式转变,使东城区在提升平房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促进崇雍大街、簋街、南锣鼓巷、王府井等重点地区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积极宣传引导。加强“百街千巷”宣传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指导、审核把关力度,健全完善新闻发布、研判会商、舆情监测、应急处置、主题宣讲等工作机制,强化市、区、街三级联动,不断提升新闻宣传工作的融合报道力,加强负面舆情应对。2017 年以来,全区紧紧围绕“百街千巷”工作,共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气会 200 余场,通过报纸、新闻、微信公众号等中央及市区属各类媒体,报道“百街千巷”工作 5.3 万余篇,人民日报、新华社、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主流媒体先后对我区小巷管家、责任规划师、背街小巷架空线入地、建筑物牌匾标识整治、街巷整治提升等经验做法进行专题报道,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为推动“百街千巷”工作开展营造了积极正面的舆论氛围。展望未来,满怀信心。2019 年东城区计划 6 月底前完成剩余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收尾工作,所有项目竣工后基本达到“十无”标准。强化措施,持续巩固市委市政府“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成果,不断提升背街小巷城市环境品质和人居环境,
深入落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常抓不懈做好背街小巷长效管理,提升管理的常态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背街小巷“人前人后一个样,白天黑夜一个样”,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提供坚强保障!以 工匠精神打造美丽文明的西长安街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国家政治中心区,辖区共有街巷 105 条,其中主要大街 13 条,背街小巷 92 条。自开展背街小巷整治以来,街道不折不扣落实市、区工作部署,深入推进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和文明创建,“搭好一个架,绘好一张图”,设立街巷长105位,成立街巷理事会93个,引入 4 家准物业公司,成立 13 个社区环境志愿者服务团队,形成“一巷一长一会一队一物业”的整体构架。目前,街道完成市级验收达标街巷 39 条 ;打□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左向遥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创建文明街巷做法本·期·策·划Special Subject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及深化文明创建 北京市西长安街
篇四:背街小巷改造的意义
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 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宜居品质,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决定开展广西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三年行动(2022—2024 年)。结合广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全区开展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向背街小巷延伸,畅通城市微循环,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出行和居住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城市背街小巷主要是指城市建成区范围内与各级城市道路连接、市民进出必经、对市民生活品质影响较大的小型街巷,一般包括社区、开放性小区、城中村等区域供行人、车辆通行的道路。按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规定,其道路功能等级一般为支路以外,红线宽度一般不大于 14 米。
——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工作,主动维护整治改造成果,不断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推动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群众最关心、最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尽力而为。结合财力状况,先急后缓,量力而行,坚决防止财政资金大包大揽,坚决防止盲目举债铺摊子,增加政府隐性债务。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充分挖掘城市背街小巷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特色,结合整治改造工作,打造留得住乡愁、突出并弘扬本地文化特色的精品城市背街小巷,避免“千街一面”。
——注重长效、确保成果。转变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模式,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城市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从自上而下向多元主体协商转变,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巩固提升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成效。
(三)目标任务。自 2022 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完成 10000 条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修好市民门前路,点亮百姓窗外灯,全面打造“路平水畅、墙美线齐、灯明街净、城绿巷通、文明有序”的城市背街小巷。
——2022 年,计划完成 4000 条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其中达到精品城市背街小巷标准的不少于 50 条。
——2023 年,计划完成 3000 条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其中达到精品城市背街小巷标准的不少于 50 条。
——2024 年,计划完成 3000 条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其中达到精品城市背街小巷标准的不少于 50 条。
二、主要任务 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项目分为达标类和精品类,通过实施“一清二拆三改四补”整治改造提升,打造生活环境舒适的城市背街小巷,进一步提高城市的人文魅力和宜居品质。
(一)达标类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内容。
1.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将“一清二拆”环境整治作为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的重要基础工作。
实施“一清”整治。清理城市背街小巷卫生死角和公共厕所,做到视线范围内无暴露垃圾,厕所基本无异味,确保城市背街小巷干净整洁。对不能满足环卫要求的城市背街小巷,按照垃圾分类要求,更换、增加分类投放设施,合理增设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
(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等,各市人民政府。以下均需各市人民政府负责,不再列出)
实施“二拆”整治。拆除城市背街小巷内群众反映强烈,存在安全和消防隐患、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违法建筑和逾期临时构筑物;拆除城市背街小巷内违规设置的广告牌和私设的地锁、地桩、石墩等,确保城市背街小巷畅通有序。(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公安厅、市场监管局、应急厅,广西消防救援总队等)
2.实施功能改造提升。将“三改”作为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的重点,修复和完善城市背街小巷公共服务设施。
实施地下管网改造。大力推进城镇供水、排水、燃气、广电、通信、消防等地下管网升级改造。对使用年限超过 50 年的供水、排水管网实行优先改造;对积泥、淤堵的进行清淤疏通;对破损、渗漏、冒溢的进行维修改造;对损坏严重、丧失使用功能的进行拆除新建,因地制宜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对管径偏小无法满足需求的进行更新改造。升级改造燃气管网,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升级改造广电、通信等管网,有条件的可以实行广电与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线路统一布管,并与强电管线分开。本次改造完工后,原则上三年内不再进行大规模开挖。
(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公安厅、生态环境厅、水利厅、市场监管局、应急厅、通信管理局、广电局,广西消防救援总队,广西电网公司等)
实施道路路面改造。硬化道路路面,修复破损、坑洼路面,解决路面积水、坑槽等问题,对有条件的车行道路实施路面“白改黑”。完善路牌及交通标识标线和指示牌,解决人行道板缺失、破损、松动、拱翘问题,更换修复缺失破损井盖、雨水箅子,建设和完善无障碍设施,维修故障路灯;打通“断头路”,实现区域道路“毛细血管”连续畅通;利用空地或闲置绿地建设停车场,合理设置停车泊位,施划停车线,做到有序停车。有条件的可以增设立体停车场。
(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公安厅、民政厅、通信管理局、广电局、残联,广西消防救援总队等)
实施空中线网改造。整治横跨街道、巷道的电源线、广播电视线、通信线等各类架空线缆,对具备入地条件的,及时进行入地改造;对不具备入地条件的,采取桥架收纳、明线序化规整等方式进行改造。
(责任单位:自治区公安厅、通信管理局、广电局,广西电网公司等)
(二)精品类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内容。在完成“一清二拆三改”达标类整治改造提升的基础上,按照“一街一特色”的原则,实施“四补”中至少两项内容,突出并打造当地特色。
1.补齐安全设施短板。参照国家文明城市“装灯率 100%,亮灯率 95%”的标准,补齐城市背街小巷照明灯,保障群众夜间出行安全。遵循厉行节俭和服务群众的原则,实施灯光改造提升,严格控制过度景观亮化。结合治安管理要求,适当设置“雪亮工程”监控摄像头。按照消防安全要求,施划消防通道标线,畅通消防通道,补齐消防栓、灭火器等设施。
(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和旅游厅、发展改革委、公安厅,广西消防救援总队等)
2.补齐社区宣传短板。将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结合起来,融入桂风壮韵等元素,规划设计城市背街小巷沿线、围墙以及邻近建筑物外立面,通过彩绘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城市背街小巷的文明新风景,提升城市的艺术品位。
(责任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文物局等)
3.补齐绿色宜居短板。按照能绿尽绿的原则,对城市背街小巷公共区域进行缺植补植、多元增绿;充分挖掘公共空间资源,拆违复绿、穿墙透绿。推进口袋公园、休闲小广场、体育健身场所建设,增设以自然为本的文化小品、景观围墙、便民座椅等设施,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严禁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破坏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风貌。
(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自然资源厅、文化和旅游厅、体育局、发展改革委等)
4.补齐文化建设短板。将文化挖掘、弘扬、保护与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融合起来,深入挖掘城市背街小巷以及周边建筑历史底蕴和传统优秀文化基因,重点对城市背街小巷以及周边的古建筑、古树、古井、古桥等历史元素进行原貌修复修缮保护,重塑、恢复城市背街小巷历史遗韵,打造城市背街小巷的“文化记忆”。坚持以用促保,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城市的特色标识和公众的时代记忆,彰显历史文化魅力和发展成果,不断增强广大群众
的文化自信。
(责任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文物局等)
(三)推行城市背街小巷治理新模式。坚持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与长效管理并重,在基层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由街道办事处牵头,城市管理、市场监管、交警、生态环境等部门协同配合,加强对城市背街小巷的日常巡查和违规行为劝导。积极探索新模式,引导商家和住户共同参与城市背街小巷的日常管理,努力打造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巩固提升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效果。
(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市场监管局、公安厅、生态环境厅等)
(四)开展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评定。自 2022 年起,每年 11 月以前,由各市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对完成整治改造提升的达标类城市背街小巷进行评定。每年 12 月,由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组织自治区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完成整治改造提升的精品类城市背街小巷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改造成果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责任单位: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等)
三、工作步骤 (一)开展调查摸底。2022 年 2 月底前,各市(含所辖县〔市、区〕、开发区等,下同)根据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内容,对辖区城市背街小巷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摸清规模、人口、经济、违建项目、沿街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等情况,确保数据完整、真实、可靠,找准问题短板,确定改造内容,建立城市背街小巷改造项目库和工作台账。
(二)制定改造方案。每年 4 月底前,各市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每条城市背街小巷实际和居民需求,科学制定改造方案,明确本年度改造项目清单。各市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年度改造计划,但原则上不能减少任务总量,且三年改造任务应适当均衡。
(三)组织项目实施。各市应当开辟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合理优化审批和实施程序,力争每年 6 月底前开工当年的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项目。在实施整治改造提升过程中,应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要科学组织、精心施工,最大限度降低项目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各专营单位要积极配合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工作,负责改造过程中涉及的供水、排水、供电、供气、广电、通讯、网络、安防等设施的迁移和改造。
(四)组织竣工验收。项目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按规定进行竣工验收,并及时办理项目竣工结算。有关验收资料应报县(市、区)牵头部门备案,做好城建档案归档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自治区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日常协调、督促、检查、评定、通报等具体工作。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相应建立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将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范围。
(二)加强资金保障。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全区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自治区对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三年行动项目(2022—2024年),按照项目建设内容总投资的25%给予补助;对每年6月30日前完成招投标工作并签订合同的,自治区在按照项目建设内容总投资的 25%给予补助的基础上增加5%给予奖励;对每年11月30日前没能按照计划完成建设内容的,自治区奖励资金全额扣回。对改造里程长、整治效果好、文化特色彰显、长效机制完善,获评为精品城市背街小巷的项目,自治区按照每条街(巷)150 万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制定印发。鼓励各市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方法路径,充分利用城市背街小巷停车位、广告位、摊位出让等有收益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工作。
(三)加强督促检查。加强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工作跟踪、监控、评估和动态管理,实行“月调度、季检查、半年通报、年度评估”。定期督促检查工作推进情况,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四)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体资源,广泛宣传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工作,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重视典型宣传,对通过改造,有效果、有亮点、有特色,群众满意、舆论叫好的城市背街小巷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各地要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和做法,做好复制推广工作,适时组织现场观摩,开展学习交流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