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创业故事分享有哪些用处3篇

创业故事分享有哪些用处3篇

发布时间:2023-05-05 11:30:06

创业故事分享有哪些用处3篇创业故事分享有哪些用处 真实创业故事10000多例 真实创业故事10000多例 你还记得吗?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正迫切呼唤承载着创造力的青年力量。不论是在网络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业故事分享有哪些用处3篇,供大家参考。

创业故事分享有哪些用处3篇

篇一:创业故事分享有哪些用处

创业故事 10000 多例

  真实创业故事 10000 多例

  你还记得吗?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正迫切呼唤承载着创造力的青年力量。不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 90 后后年轻人,正勇敢地和墨守成规的生活说再见,成为一名“创客”,投身到激情洋溢的创业大潮,用劳动、智慧创造奇迹,谱写自己的青春故事。创业是艰难的,是含着笑咬碎牙挺起胸膛向前走,是身疲志坚不低下高昂的头。每一名“创客”都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或喜悦或心酸的创业经历。

  童话《海的女儿》里,美丽的人鱼公主为了追求爱情,不惜变成泡沫。重庆有这样一位女孩,她用自己的双手一针一线编织着自己的人鱼梦。1.7 米,22 岁的潘高洁是一名职业模特,她在淘宝上开了一个名叫亚特兰蒂斯帝国的网店,专卖自己做的人鱼服。客人想买,必须先下订单,之后她才会购买材料,然后制作。现在已经卖出十几件,价格在 1**元到 4**元不等。图为穿上人鱼服的潘高洁在水中尽显人鱼美丽身姿。

  1991 年出生的潘冠宇有股不服输的干劲,为了创业他曾尝试摆过地摊,开办过轮胎公司,20**年则开始关注智能制造产业,经过多方考察、学习,瞄准 3D 打印市场创业,如今他接受个性定制、企业“暖场”、创新教育、设备耗材等业务,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图为 20**年 5 月 3 日,25 岁的潘冠宇展示 3D 打印作品。

  今年 23 岁的重庆工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四女生黄扬航,最近在院系里出名了,因为她免试被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录取为研究生。不过,她更为同学所知的是她创业期间表现出的精明头脑——设计制服一单赚了近***万元。黄扬航从小

 喜欢服装设计,大一时就主动申请到雅戈尔服装厂实习。加上平时经常在国内著名时尚网站 iStyle 上发布自己搭配、设计的服装,拥有粉丝数千,黄扬航由此确定了创业方向:制服设计制作。

  “懒人”经济发展下,商家围绕吃与配送,做出了不少新鲜的软件。陈晨,26 岁的上海退伍小伙,也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撸起袖子,在上海杨浦做起了线上“生鲜太保”水果下单配送。“我卖过围巾、女装、手机充值卡。”陈晨介绍,凭着实战经历,他对电子商务,可谓“熟到不能再熟”。在部队的两年间,陈晨的简报本里攒了不少“隐藏的商机”。2010 年,农产品滞销,成吨的果蔬被倾倒的新闻,让陈晨灵机一动。“当下农业信息不流通,为什么不把农业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

  车妍姣,22 岁,成都理工大学播音系大四学生,目前月入已经超过***万元。她开始做微商,仅仅是一年多以前的事。20**年初,车妍姣拿出***万元进货,成为了她常用的一款面膜的一级代理商。从做出这个决定到签合同,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我不知道哪来的勇气,也没有做过市场调查,就这么一说,妈妈就答应借钱给我创业。”

  王增祥原是福州外企月收入上万的电子工程师,如今,他有一项超强技能:运用特斯拉线圈原理,制造出的人工闪电,然后把人工闪电和真人表演融合成一体,把闪电发出的噪音变成音乐旋律。不可思议的是,他的这项爱好竟然得到亲朋好友的鼎力支持,甚至共同组建了雷霆疯团队,出场费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每年收入百万财富。图为表演者弹奏特制的吉他,闪电随着音乐的脉动跳跃,幻化出多彩的线条。

  当浙江传媒学院的学生还沉静在梦乡时,摄影专业的大三学生尹璇与她的直系学妹孙梦晨两人拎着托运行李的小车正赶往高铁站,而她们的目的地是位于杭

 州的“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尹璇与孙梦晨一样,都是大学生微商中的一员。他们在一次闲聊过程中谈起了当自己还是年少时想开一家服装店的想法,两人便一拍即合通过微信开了一家服装店。

  80 后张则会做驯狗师已有八年,在石家庄市郊外租赁了一个百余平米的农家院专门用来调教别人寄养给他的宠物犬。从小热爱狗是他从事驯狗师的初衷,一路走来,他接触到了四五千只不同种类的犬,“和狗在一起会非常开心,慢慢的就爱上驯狗师这一职业了”。张则会说,在外人看来,驯狗师这一职业似乎被被休闲娱乐的光环所笼罩,事实上非常辛苦。

  “童颜巨乳”、“情趣用品商”、“创业新贵”、“女性性解放者”,这些词汇将马佳佳推上了一个与自身年纪并不相符的高度。她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带着她的情趣用品店,从北京东五环传媒大学旁的小吃街一路“杀”到了三里屯商区。现在的 Powerful 三里屯旗舰店被称为“中国最美情趣用品店”。

  灿烂的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透过晨雾,一缕缕洒向了海口市新埠岛 517驿站,短头发、圆脸、身材修长的侯姝媛早已忙开了。上网发信息,将骑行心得及时发布在网上与其他骑友进行分享,将海南骑行经典线路推荐给骑友,帮骑友预订房间,预留自行车……虽然骑行技术一般,但敲打键盘却是飞速。创业 2 年来,侯姝媛通过网络带动生意,开设 5 家自行车驿站,一年“骑”出了百万元。而此时,她还是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

  山东省聊城市,一家名叫“比逗”的西餐厅在山东聊城大学西校区附近试营业,它由50余名大学生众筹60余万元开办,仅在试营业第二天就创下了营业额过万的骄人成绩。聊城“比逗”团队核心成员在一起合影,自左向右依次为冷飞、王中华、于冉、李豪、宋鹏程、郭童童。

  24 岁的赵颖在许昌一家保险公司上班,由于业余时间比较多,而且平时就是

 个爱好美食的“吃货”,于是就想利用空闲时间充实生活,两个月前开始在许昌春秋广场摆摊卖串串香。由于长相清秀,颜值很高,小摊生意十分火爆,网友甚至称其为“串串西施”。她为自己的小摊做了“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的招牌,她说虽然自己是名“90 后”,但是不愿意做啃老族,练摊虽然辛苦却很充实,愿望是将来有资本了开一家美食店。

  在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有一个 3 个人组成的“三人行”金属雕塑创客团队。他们通过创意设计和打磨焊接,将一件件废旧金属赋予了新的“生命”。这个创客团队的带头人名叫王书杰,他们在市区各大废品收购站,将废旧的金属车轮、排气筒、仪表盘等进行回收,将废旧金属融入团队的创意理念,进行焊接、打磨,制作成金属焊接工艺品。从探索以废旧金属制作雕塑以来,他们共设计制作了1500 多件金属创意雕塑。

  真实创业故事 10000 多例

  一、借鸡生蛋

  给人“信”字,这是借鸡技法中的根本大法。

  在广州,有一位数百万元资产的私营企业主岳亚贤,当年家里穷得叮当响。靠做不做都**元的工资,别说摆脱个穷字,连生计也难,他下决心要做番事业。没有本钱的创业,想到邻居潘婶有好几个儿子在香港,就向其借钱。开始借**元,讲好一礼拜还,但他根本没动那钱,只是锁在箱里,到期准时归还。过了个把月,他又向潘婶借**元,她讲定归还日,他一样不用,到期原钱加息奉还;如此一次次借了还,还了借,大半年时间过去了,还真的没动用过所借用过的任何一分钱。

  待潘婶一再夸其“有信用”时,岳亚贤顺水推舟地向她讲了自己的打算办个”方便居民生活小卖店”的想法和难处。潘婶也真爽快,笑着安慰他:“放心,你亚贤要办店,借你个万儿八千没问题。”就这样,岳亚贤凭着良好的“信誉”筹

 到创业资本。

  二、四处借力

  李经纬是一个三流酒厂的厂长。听到一个消息:奥运会需要一种运动饮料。他认为这是一个发大财的好机会。他找到了广东体育科研所的欧阳孝。搞个合作,你研究这个饮料的配方,我组织生产、负责营销,利润咱们分成。有一天,他听到一个消息:亚足联将在广州白天鹅宾馆开会,亚足联的主席将出席这个大会。他跑到深圳百事可乐厂,借了一些空罐子,然后,灌上配好的健力宝,再贴上标签,通过关系就摆上了“亚足联”的会议桌上。请了一个摄影记者帮忙,当亚足联主席一拿起易拉罐想喝的时候,记者“啪啪啪……”来了个连续拍摄,他拿着这些照片大肆宣传,很多经销商都愿意跟他合作,签下了大量的订单。生产健力宝他选中一个饮料厂去加工。

 于是,他心一横,租了一间民房作厨房,每天中午和晚上担起两桶饭菜,往这些人群中去推销,一天下来能挣**元,很快他凑足了 35**元资金,在广州黄埔大道边租了一间 5 平方的店铺,办了执照,把鞭炮一放,快餐店开张了。冯志久的小饭店一开张,就像鲜花引碟似得引来好多顾客,他经营的绝招就是收费低。那时广州的饭店快餐时价最低是2元,而他却一律1元。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月,除了开支,竟赚了 2**元。后来他又增添了桌凳餐具,雇了临时工,扩大门面,每天早餐卖粉,中晚餐卖饭,还是一律一元一份。

  这样,每天的顾客少鱼也有 500 多人,最多达到 1***人。他挣钱的奥秘在于薄利多销。每份 1 元的饭菜其实是没有挣头的,但打算的好,也可以赚几角钱,如果每天能卖 1000 份,就可挣**元,一个月就是 9**元,几年下来,冯志久已是上百万元,直到现在他的快餐仍是 1 元价。人称他“1 元钱大亨”。

 四.北漂到百万富翁

  有位农民孙某,有一年到北京找工,一次,他与几个老乡上街,途经一个市场,口渴难奈,想买一些水果吃,可那些水果高昂的价格,令他们这些民工望而止步了。忽然,他看到一堆枣,那是他家乡的大枣。他知道那枣在家乡挺便宜,只有 6 角钱一斤,于是他决定买一斤解解渴,一问价格,结果令他大吃一惊:3 元 5 角一斤“这么贵呀,你们赚得太黑心了!”同行的一位老乡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孙某想,一大枣一来一往价格相差这么大,该多有赚头呀啊!于是,他立即返回家乡,凭着老乡关系,赊了 3 吨大枣,搭了一辆车送到北京,他来到丰台区的一家大市场,将大枣以2元9角的价格批发给小贩们,这鲜红的带着露珠的大枣顿时被抢购一空,就这样一个月内他往返北京与山东达 5、6次。孙某这样做了半年,路也熟了。他不仅经营大枣,还开始经营山东的其他土特产,生意一步步扩大,一步步红火,至今他已是闻名京城的山东土特产经销商,拥有资产上千万。

  五、没有本钱的创业?扫地一年赚了***万元

  在深圳,出现了全国第一家扫地公司—日新清洁服务公司。没有本钱的创业,这个被人不屑一顾的公司,1984 年起家时,只有两辆平板三轮车,而到了 1991 年,他们用笤帚疙瘩“扫”出了***万元的固定资产和每年***万元的利润。一些酒楼、宾馆、机关、工厂越来越欢迎这个扫地公司,他们认为自己雇清洁工,不光给他个人发工资,还要管住房、医疗、退休等许多问题。还要花钱购买吸尘器之类的扫除专用工具。所以,计算起来还是把卫生包给清洁公司合算。随着深坝建设事业的发展,扫地公司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真实创业故事 10000 多例

  认识他们两夫妇已经有了好几年了,可以说他们在广州的发展变化我是一步

 步见证了的,原本早就想写写他们,可惜一直有于种种原因没有写成,前天我特意找出个他们空闲的时间约了他们夫妇,采访了他们的一些创业方面的经历。可以说他们夫妇的创业虽然没有多大的成功,但我相信他们的经历和经验更加适合我们正想小本创业的朋友。闲话我也就不多说了,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夫妇的创业故事吧!

  他们夫妇两个都是河南许昌市长葛人,他们是在 1990 年春节前夕结的婚,到今年年底结婚已经***个念头了。当时两个人的家庭都是农村的,两人是通过媒婆说的认识的,从相处到结婚也不到一年时间,结婚后两人很快就有了第一个孩子,接着又有了第二个,过了几年又有了第三个,原本他们的生活就像绝大多数农村人一样,一生都是很平凡很无奈的过去了。但随着第三个孩子的出生他们的生活彻底的被打破了。超生罚款这在农村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当然也不例外,但家里根本就拿不出上万元的钱,全家就两个人的地,和父亲家由于一些摩擦根本就不说话,上面又抓的严,没办法只有躲了,开始先在老婆的娘家祝乡里和村里的领导找不到他们的人,于是就把他们家里能值钱的东西都给拿去了。

  在老婆娘家生活了将近一年,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他们家里的情况也不好,也没有什么收入,再加上这么的一大个家庭,尤其小孩子正是花钱的时候,大的孩子也要开始读书了。最后被逼实在是无奈,阿建随一些村民去了外地打工,刚开始他在一些村民的介绍下跟随他们一块去了山西运城拉硝,工作强度大,但收入比较高,在这里他坚持做了两年在这两年里总共赚了有 2 万多元,但从第二年起身体就开始吃不消了,由于这个工作是直接和矿物质打交道的,由于接触到一些放射性的物质,做这个工作的十个有九人会有职业病的,看到也赚的差不多了,再做下去身体就要垮了,当时身体就开始出现酸疼,于是就撒手不干了,回都这么大了还没有个户口,再说了这还是个男孩,没有户口将来一切都成到了家

 里后,首先就是回到自己的村庄村支书那里去补交孩子的超生罚款,光这个交了将近一万元。

  还剩下将近一万元,当时就打算用这个剩下的钱多点小生意什么的,但找了好长时间也没发现什么好的行业可以做,在农村根本就不知道适合做什么好,这时候一个初中的同学不知道从那里知道自己手里有点钱,就一次次的过来动员他养殖海狐狸,说这个行业如何如何赚,过不了几年就可以成为个百万富翁什么的,经不住他的花言巧语。在他的大力的推荐下,就接受了他的这个建议,先买了两对种狐狸,一对是 3600 两对就是 7200,再加上一些场所的建造,全部加起来将近9**元,把剩下来的钱也几乎花光了。

  按照他们的说法,6 个月就会生小的狐狸,生下后他们负责收回每对 2**元,这样算下来一年就可以赚他个 10000 多元,为了以后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开始出生的小狐狸都被他自己给养了,这样将来可以赚到更多的钱,等这些大了就等着数钱吧!

  谁知道好景不长,事情完全变了个样,原来这是一伙借养殖的名义进行诈骗的团伙。他们根本就不会回收,所谓的回收也是为了扩大他们的养殖户,在公安机关的侦破下团伙成员纷纷落马。剩下的这些狐狸也就变成了个废物,根本就没人要,到头来...

篇二:创业故事分享有哪些用处

故事案例典型例子具体分析

  只有实践过,才能深切的感受到创业的不易。如何在绝境中突围,是创业者每天都思考的问题。今天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创业故事案例典型例子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

  创业故事案例典型例子 1:伏牛堂米粉的餐饮 O2O

 伏牛堂的创始人,张天一,湖南人、90 后、北大法硕,与之前的三批创业前辈相比(黄太吉煎饼、雕爷牛腩、西少爷肉夹馍),他都更显稚嫩。虽然无法与前两位大神的营销功力相比,但比起西少爷,他却绝对能够碾压。

 2014 年 4 月 4 日,张天一的伏牛堂开业,与西少爷极其相似,张天一也是在开业后不久(有媒体称是 4 月 11 日)写了一篇名为《我硕士毕业为什么要去卖米粉》的文章,开始在考研吧,人人网流传,或许是效仿西少爷之意,两篇文章的名字都如此雷同(西少爷的文章名为《我为什么要辞职去卖肉夹馍》),更有趣的是,两篇文章都提到,自己崇拜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打法一样,路线一样,都是利用名校、高学历的标签结合传统的低端行业来冲击人们的视线。而与其他前辈不同,张天一不屑于承认自己是互联网思维,这种策略更有效,巧妙地迎合了现在对滥用互联网思维反思的风潮,不断刺激人们的眼球。然而,拨开各种言路迷雾,张天一与众不同的点只有一个,就是建立了以乡土情结为核心的湖南人社群,这是他制胜的法宝,也是他唯一与众不同的地方。

 至于说产品,他的产品定位其实很尴尬,与雕爷牛腩相比,利润低、逼格低、改进空间小,与西少爷肉夹馍比,制作流程和品类都相对复杂,品质更难保证。即便如此,他比西少爷更加"口是心非"——虽然也口口声声说极致的用户体验,但他的米粉手艺学了才不到两周就自己单飞创业了。黄太吉败在了产品味道,雕爷靠极致的环境和服务体验留住了好名声,但产品味道本身依然没有让人"尖叫",西少爷踏实专一,用理科生的量化思维来研究肉夹馍,用盐用面都精确到了毫克级别,反观伏牛堂,产品比西少爷复杂,却比西少爷更浮躁,这米粉没有做到位,又开始准备倒腾火锅了。

 伏牛堂,玩法花样比几个前辈都多,但是却比前几个更浮躁、根基更浅,好在张天一经营了几万的湖南人建立社群,而且自己有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折腾精神,正如张天一所说的"好玩的东西,我都不排斥"。

 餐饮的 O2O,被这些外行从业者搅得越来越混,但也正如此,给了传统的餐饮人很多启示,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餐饮就被这些外行引领,因为这些跨界新锐都没有解决两个核心问题:第一,过度的营销,导致用户过高的口味期待,这反过来又导致产品本身的口味体验下降,导致口碑变差。第二,当更多的餐饮企业有了互联网营销意识之后,会进入营销红海,那时任何一家企业霸占大众眼球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那么,营销热度下降之后,产品的持续吸引力在哪里?。

 虽然可以看到这些企业都在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努力,但似乎仍然没有给力的药效。雕爷的菜单一月一小换、三月一大换,持续的菜品更新能力可以使得产品有相对持续的吸引力;张天一的社群运营,也能够相对持续地

 吸引顾客,但依然需要配合产品突破,不断地改变和扩大品类,到时候,产品又是一个关卡。所以,传统餐饮者无需战战兢兢,这些跨界餐饮者也不必自觉优越,餐饮需要的是传统和互联网的融合,而不是颠覆,谁都颠覆不了谁,最容易被颠覆的,其实只是自己。

 创业故事案例典型例子 2:坏男孩巫家民的创业故事,靠教人泡妞年赚5000 万

 靠教人泡妞也能发财,你会相信吗?80 后励志网讲述的这个创业故事,就是一家公司靠教人追女生的公司,一家年赚 5000 万的公司——北京魅动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是巫家民(Tango)。

 "男人真的了解女人吗?"说这句话的是"坏男孩"创始人巫家民,中国出生,美国长大。28 岁之前他干得最多的事情——把妹。

 对于这位被网友艳羡的约会高手,人们本能的希望一睹其面容,我们可以大致描绘一番:身高 1 米 7,眉毛浓密;额头光亮,头发往上整齐梳理;笑露八齿,牙膏广告式的笑容。

 因"把妹"成网红

 巫家民是"约会"高手。他积累了丰厚的实战经验,比如他不建议把初次约会带女生去吃饭、逛街或者看电影,"看电影的三个小时你和女生完全没有交流的机会,吃东西其实也会不断地被等位、点菜、吃饭这些琐碎的事情把互动变得很间断。"这在他看来,这些对于增进双方的了解没有任何作用。

 在成为一名顶级的约会达人之前,巫家民曾与同学在纽约合办了一家信用卡数据处理公司,两年之后把公司以 240 万美元的价格卖给富国银行。

 他是小股东,拿到二十多万美元,时年 25 岁,他拿着这笔钱做了"男生喜欢做的事情",从迈阿密、墨西哥坎昆到西班牙, 把全球的海滩派对热点都走了一遍。后来把路上跟各国美女邂逅的故事和照片发到网上,引来了不少男网友的膜拜。

 按照世俗的定义,这是"坏"的范畴。不过在此之前,他是不折不扣的好学生。本科毕业于美国本科商学院常年排名前十五的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凯莱商学院,在近 3000 名的学生中,毕业成绩排名全学院第一,获得金融、经济、和公共政策三个学位。当时的想法,一是读博走科研的道路、二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最终前者屈从于后者。

 巫家民的人生轨迹在 2010 年发生位移,回到北京在一家投资公司当董事长助理。当年博客尚未式微,巫分享了很多教男生怎样追女生和约会的常识,被很多网友誉为约会专家。加上彼时中国人口男女比例偏高的问题受到大众关注,《南方周末》、美国时代周刊、CNN、BBC、彭博社等上百家媒体轮番跟进。在那个自媒体尚不发达的年代,机构媒体的追捧瞬间将其捧红,拥趸甚众。巫选择了一条简单粗暴的变现路径——开讲座,收钱,帮男生脱单。3 天的讲座收费 7500 元,7 天的讲座收费 16800 元。如此断断续续三年,5 个人每月可以有三四十万元的"兼职"收入。

 比赚钱更有价值的是,巫发现男生在恋爱上的困惑存在着共性。问题重复,类似于怎么聊天,约会去哪,为什么发短信不回,我该多久发一次短信。"如果认真把这些问题罗列下来,你会发现其实恋爱中的常见问题也就是那二三十个。"

 2013 年 6 月,巫家民干脆辞了工作,创办了一家公司——坏男孩,教男

 生如何正确地追女生。从创立到 2015 年 3 月份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坏男孩"一直没有融资,依靠自滚动的现金流推动。

 这一点在其天使轮投资方,真顺基金合伙人李祝捷口中得到证实,他把稳定的现金流看成是投资"坏男孩"的其中因素。

 李祝捷当时通过坏男孩的客服找上巫家民,问他是否有融资和扩展的意愿。对于两位通过 QQ 找上门来的投资人,就像街头广告寻找有缘人一般不靠谱。巫本能的拒绝。两星期后,真顺基金的两位合伙人找到巫家民公司楼下咖啡厅,双方面聊,给出了很多战略上的建议,最终打消了巫的顾虑。

 真顺基金给"坏男孩"的"定价"是天使轮,500 万元,数千万元估值。起初没人在意的项目在一个月后变得香喷喷,李祝捷一天内给巫家民安排了国内四个顶级 VC 合伙人,四人均有投资意向。巫最终选择了曾投资过聚美优品、积木盒子的郭佳女士,由其最新募资的人民币基金熙金资本领投坏男孩 A 轮数千万元人民币。真正击中巫的是郭佳对他所做事情的理解。当大多数人认为"追女生"是噱头时,郭佳却从人性需求的角度思考。她认为该项目找到了用户最深层次的痛点。"求不得,爱别离"是人最底层的痛,每个人都有情感需求和宣泄。当把追女生上升到这个高度时,其本身也就名正言顺的成了解决痛点的关键。

 求偶经济学

 在中国,找到对象是一件幸运之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136 名 80 后男性对应的只有 100 名 80 后女性。按照社会学的研究,男性择偶困难时会愿意付出更多的求偶成本,当然也包括如何追求女孩。

 为女性消费实乃全球通用法则。巫家民列举了一组数据,美国男性排名前 5 的消费动机依次为:投资、娱乐、求偶、体育、博彩。显然,他从事的行业排名第三,属于男性高度愿意掏钱的主题。"男性为追求异性而产生消费这种事情是常识,不需要去论证。"这种常识就好比车展都把漂亮的女生和车放在一起,潜意识的告诉消费者:漂亮的女生与车是互相关联的。

 另一方面,围绕女性消费,已经衍生出了诸如明星衣橱、聚美优品、大姨吗、美柚以及一大批垂直社区和女性电商品牌,这些在男性世界却没有对应产品,而"把妹"成了男性最好的消费动机。这种消费不仅花在女生身上,同样在男生身上产生。"帮助用户追女生是我们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卖男装卖鲜花不是,因为谁都可以卖。"

 这个不起眼的市场隐藏着刚需和商机。巫家民透露,"坏男孩"过去一年的收入增长接近 10 倍,预期今年营收 5000 万,客单价 800 到 1000 元,处于可盈利的状态,正在进行股改前的审计,准备挂牌新三板。"大公司不会去抢这条赛道,不会绞杀你,创业公司没有我们多年的经验积累做不起来,这样的好处是不用烧钱,不用互相厮杀。"

 巫家民设想了五个盈利规划:

 一是在线教育,付费看课程。目前 5000 万的营收全部来自这里。

 二是 IP(知识产权)。像暴走漫画、十万个冷笑话这类红极一时的 IP,也在通过手机游戏变现。"坏男孩"可以通过养成类游戏变现,真顺基金合伙人孔毅正巧就是游戏业务方面的专家,给坏男孩带来了很多的行业资源。此外,目前坏男孩跟优酷、腾讯视频、搜狐视频等有视频栏目合作,

 运营了几个月下来,现在每周有超过 200 万的受众会关注他们的栏目。

 三是电商消费引导。追女生的过程实际上会产生大量的消费,包括男装、送鲜花和礼品、约会餐饮地点推荐等浅层消费,也包括酒店、情趣用品等深层次消费。如今,"坏男孩"已经开始接入京东到家,帮助用户进行鲜花导购。不过尚处在测试阶段,产品技术上的问题还有待改进升级。

 四是媒体。诸如男人装、花花公子面向的广告客户是高大上的国际知名品牌,这些品牌对互联网一直不太感冒。但本质上这类杂志的做法是围绕美图和高逼格的生活,塑造男性的独特魅力。巫认为"坏男孩"对于互联网用户也拥有这种能力。

 五是在平台开秀场,在拥有大量男性用户之后通过直播变现,类似 9158、YY 的做法。

 "前提是在中国 18 到 30 岁这些男生中做出品牌来。"巫意识到所有的盈利设想,都将依托在用户数量以及对其品牌的认可程度上。从当下看来,"坏男孩"的营收全部来自在线教育,其它还在尝试。

 创业故事案例典型例子 3:80 后创业者和玩自拍,36 氪,天使汇,拉勾网宣布合作

 手指轻触屏幕,一张自拍合影将时间定格在 2015 年 10 月 19 日。画面中央是出席 2015 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仪式的国务院,围绕在他身边三张青春笑脸的主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创新创业者。

 2015 年 10 月 19 日,拉勾网、36 氪和天使汇三方宣布启动名为"创业三棱镜计划"的深度合作,目的是更好地服务创新、创业人群。当天上午,在中关村双创周现场接见了这三家企业的负责人。

 "据说我们是第一个和玩自拍的中国人。"36 氪创始人刘成城难掩兴奋。也正因为这张难得的自拍照,让他和天使汇创始人兰宁羽、拉勾网创始人马德龙一起,将创新创业者的自信和阳光在互联网上快速传播。

 刘成城觉得,欣然和他们一起自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都是80 后的创新创业者,他们创业的领域都是"为创业者服务"。

 当现场向刘成城询问 36 氪的业务模式时,他回答,36 氪从 4 年前就开始做创业服务平台,希望给创业者提供最好的产品与服务,2014 年搭建私募股权融资平台,给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对此表示赞许,连称好,好,好。"

 启动仪式上,将"双创"解读为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在可能的条件下,去创业,去创新,旗帜鲜明地为创业创新者"站台"。

 而兰宁羽、马德龙、刘成城,则和其他青年创新创业者一起,用亲身经历告诉更多渴望创新创业的人,这是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这也是一个平等上升的通道,这更是一个社会正义的重要标志。

 3 人之中,3W 咖啡馆、拉勾网创始人马德龙是在半年内第二次见到。2015年 5 月 7 日,参观中关村创业大街时,就走进 3W 咖啡馆喝了一杯香草拿铁。马德龙为演示了一场跟投资人的"路演",得到了的好评。

 从知名互联网主题咖啡馆的创始人,到创建互联网垂直招聘平台拉勾网,马德龙将自己的创新创业经验归结于"叩响新世界大门的好奇心"。

 2015 年 5 月,北京邮电大学第七届创新实践成果展期间,毕业于该校工业设计专业的马德龙回到母校,以"好奇心伴我成长"为主题,与师弟师妹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那场演讲听下来,马德龙成功地让这些同样渴望创新创业的北邮学子记住了他那与好奇心相关的 3 个故事。

 故事一是初入大学校园的农村孩子马德龙,仅仅因为对电脑的好奇,就拿出半年生活费和室友合买了一台 586 电脑,虽然上不了网,却打开了人生的新世界。

 故事二是个别老师手中的"新生事物"手机,再次触发了马德龙的好奇心,他用大二暑假做了整整两个月的服务生,每天刷马桶、铺床单、擦地板,换来一部当时的"顶级"手机,感受到信息即时传递的欣喜若狂。

 故事三是有了前两个故事对好奇心的深度铺垫,大四毕业时,马德龙选择了当时并不受重视的互联网行业,在腾讯公司开始了自己创新创业的原始积累。

 时任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分团委书记的王云红清晰地记得,当时马德龙是院学生会办公室主任,做事爱动脑子,敢创新。"印象中,他不放弃任何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学院志愿者协会会旗和其他学院的院徽设计、校庆 50 周年学校宣传方案设计,他都带领团队积极参与...

篇三:创业故事分享有哪些用处

你满满正能量的励志创业故事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带给你满满正能量的励志创业故事》的内容,具体内容:任何一位创业者多看一些励志创业故事都是能够带给你满满正能量的,那么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小说主题客栈酒店创业万晓乐的客栈位于贵州最火的旅游景区,竞争很大。以前父...

 任何一位创业者多看一些励志创业故事都是能够带给你满满正能量的,那么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小说主题客栈酒店创业

 万晓乐的客栈位于贵州最火的旅游景区,竞争很大。以前父母经营的时候,每月收入也就两三千元。晓乐接手后决定将自己喜欢的小说与客栈结合起来,按照小说场景来布置和设计房间,提供的服务也是仿小说式的,而打造特色。

 前段时间,流潋紫的小说《后宫甄嬛传》被拍成电视剧,非常火爆。晓乐就把房间扮成清宫内院,她就是丫环装束的服务员,来往游客可以扮成古装人物过把瘾。后来经常会有客人来询问,但一听到每位房客每天收费120 元,高于别家两倍,便被吓跑了。

 随后,晓乐改变宣传策略,通过网络招募了一位时尚杂志写手免费试睡,然后在网上知名的论坛发表试睡感受,并且还投稿到知名时尚媒体。有了网友试睡之后的效果宣传,晓乐的小说客栈逐渐打出了名气,很多客人都是互为网友结伴而来。

 为了更加突出小说的卖点,晓乐又添加一些迎合小说的道具。

 考虑到游客喜欢的小说不一样,她另辟出两个房间作为"机动"房间,根据不同客人的喜好和热门小说的变化做调整。有悬疑版的、青春爱情版的、都市风情版的,等等。

 而且为了增加娱乐性,每种风格的房间还设置一些小游戏。比如,悬疑房间依照《福尔摩斯侦探集》打造,客人进房会发现床上有字条,上面写着一起还未破解的"案件"。

 像"黑夜里丢失的手枪"这个谜案,一旦找到房间里那把玩具手枪的藏身之所,就会享受 9 折的房价优惠以及一份免费的早餐。

 考虑到游客的文化层次较高,晓乐还购买了大量小说月刊、笔墨纸砚和花鸟虫鱼,又添置了音乐器材,像吉他、古筝等,供房客有偿选用。"小说栈本"的内容一下子变得丰满起来,客流量猛增,第一个月盈利整三万元。

 将房间重新设置、装修并不会花费多少,也就几百元。只需要换一下墙上的装饰,把一些灯光换成蜡烛,旧货市场全都有卖的,很便宜。到现在她的小说客栈已增加到 35 间客房,月盈利也达 5 万多元。短短两年,收获百万元。

 :创业是去收获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任牧,青年菜君联合创始人

 春节刚过,任牧的工作比原来更青年菜君联合创始人任牧:创业是去收获一段不一样的人生加繁忙:铺设自提点、举办大型线下活动......"没有周末,没有晚饭"是他现在正常的生活状态。

 毕业前从没想过创业

 任牧、陈文、黄炽威,三名 2004 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的学生大学时就彼此相熟。学生时代的任牧从不实习、也没想过创业,就打算毕业后找份清闲点的工作。三人谁也没有想过,将来会有一天走到一起,建起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

 大学毕业后的 5 年间,任牧先后做过公关和市场。但随着工作中见多听多,他越来越想做更多正确的事:"我看到新媒体营销里太多不好的东西,比如博眼球、炒作,觉得没价值。"

 2013 年 9 月的一天,任牧陪着新婚妻子逛街,忽然收到了陈文发过来的一个文档,说是想"做个半成品净菜电商,解决上班族的吃饭问题"。他再没心思逛街,一直闷头看手机。"天我看到这个创意立刻感同身受,吃晚饭这事上我也有痛点,而且吃本身又是我喜欢干的事。"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任牧和陈文每天都在聊这件事;10 月,黄炽威加入,第一份商业计划书就"聊"出来了;11 月,三人开始打磨项目,在完成了大量市场调研后,三人各自辞职并凑了 50 多万,取"青年才俊"的谐音创建了"青年菜君"。"以前也想过很多点子,但都没有像对待青年菜君那么决绝。可能在这之前我们也不够成熟,积累的也还不够。而这次是在合适的时间跟合适的人产生了合适的想法,于是就做起来了。"

 打造线下线上的闭环

 青年菜君的初衷,是让用户网上预订半成品净菜,再线下自提,从而避免先前"小农女送菜"的覆辙。"我们调研后发现,所谓的生鲜电商都有个问题——最后一公里冷链宅配的成本太高。"但在任牧看来,这种消费习惯的改变需要时间,得先从线下的店面做起,吸引第一批用户。他们选中

 了北京北部的回龙观地铁口——一出地铁,这里就有 850 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社区。"地铁这种出行方式,天然地帮我们鉴别了目标受众。并且地铁口人流量大、性价比高,哪怕把所有资金做一个店,我相信还是能砸出一点声音来的。"

 2014 年 3 月 3 日,青年菜君第一家实体店终于在回龙观地铁口开张了。相比于其它店面,青年菜君的门脸更高、照明更亮,半成品净菜一盒盒码得特别整齐,还搭配着油盐酱醋等调料,一下子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门脸不一样,别人才会好奇这店是干嘛的,进来一看刚好想到晚饭还没着落,这菜也不贵,就试一下吧!我们的第一批用户,就是这么来的。"为了保证菜品新鲜,每天早上团队中先有一个人去永辉超市提货采购,然后大家一起完成清洗、择菜、装盒、分装等任务。青年菜君还挖来了兰会所的头牌砧板师傅提供专业的刀工。

 开店第一个星期,青年菜君生意不错,但库存损耗也很可怕。因为没有对市场的明确预估,第一天就剩下 100 多份菜。这让他们决定启动网站下单模式:前一天下单,第二天店面自提。"我们按照订单采购制作,这样就把库存损耗的大坑给绕过去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渐渐掌握了大概的定单量,也慢慢摸到了一些规律:"比如周一和周五销量完全不一样,周五多周一少。因为周六日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去吃,总有打包或剩下的,很多客户周一就不买新菜。"

 网站上线后,青年菜君立即在实体店面做起了宣传,承诺在网上给予菜品一定的优惠,吸引更多人去线上订餐。"当顾客发现线上预定有保障且价格更低时,他就从线下被拉到了线上,最终再回到线下自提,这样一个

 消费的闭环就实现了。"

 为了锁定用户,青年菜君在口味方面会根据用户的反馈及时调整。此外,菜单也会定期更新,提倡营养搭配。凭借着非常快的回应速度,青年菜君的用户开始一点点增长,在开张一个月后实现了单店盈利。

 哪怕让客人多站半分钟

 进入 7 月后,网上订单忽然出现了大笔下滑。任牧赶紧从后台给所有用户发私信询问,结果用户的回复是天热不想做饭、吃饭。"我一听就傻了!当天我们就商议,既然用户购买频次下降,只能把用户基数做大。"怎么样才能用最快的方式让用户接受青年菜君?怎么能让用户自愿停在面前?最后的决定是——现场炒菜。

 "其实刚做青年菜君那段时间,地铁店每天下午四点半开业,我们基本没正经吃过一顿晚饭。所以我们知道下班那个点儿,每个人那叫一个饿啊,对饭香完全抵抗不了。"于是,青年菜君店员就在地铁口现场炒菜,浓郁的香味很快吸引了不少人。他们又将炒好的菜分成小碗,让人们免费品尝。"人经历了一天的工作再挤一小时地铁,整个人都不好了。一出来闻见味儿,寻着香就来了,这种方式非常能聚人。此外,用户可以目测这个菜从拆开包装到炒好盛出来的全过程,而在他们停下来试吃的过程中,我的工作人员就有机会去讲解青年菜君是什么。"

 炒菜实行两个星期,用户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任牧觉得还不够。于是,他在现场搞起了抽奖活动。至今,任牧还记得有人抽中 iPad 的那天,"奖这边刚抽出来,我一抬头,眼见又有一辆车进站了,就赶紧拉住中奖者,让他拿着奖品在店面前合个影"。他的目的很简单:乘客马上就要出来了,

 得让他尽可能地在店面门口多呆——哪怕多呆半分钟,就多几百人出站看到这情景! 一个星期后,青年菜君的销售量又比做试吃时提升了 70%-80%。

 把创业的动机想明白

 2014 年 5 月,任牧认识了创业投资机构创业工场创始人麦刚,并获得了来自麦刚的天使投资。"麦刚也是人大的师兄,他很看好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给我们约七八拨人,我们就去和各机构、投资人谈。"8 月份,青年菜君拿到了第二笔投资。运用这笔资金,青年菜君将中央工厂搬到了东南五环外将近 2000 平的地方,并引进了日本技术的洗菜流水线。此后,带有冷链功能自提柜的研发生产、线下渠道的铺设、核心团队的搭建等一系列动作步步展开。

 "刚创业时面临很多质疑:有人问你这个没有门槛谁都可以做,怎么能保证不被复制?那时我确实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比别人跑得快。到现在,我能看到我们竞争力的三个门槛:品牌,当你的品牌被认可,别的商家就很难再撬动这群用户;供应链,前一天下单、当天取货的模式对供应链的响应速度要求很高,前端采购、食材加工、自提站点和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寻求第三方的合作,里面的细节和门道是很复杂的;渠道,如果有一天能够实现在这个城市覆盖 2000 个左右的线下自提点,这个渠道本身就有了足够大的价值,到时我们还可以提供渠道给别的有冷链要求的商家。"

 作为青年菜君的联合创始人,任牧现在负责一切对外事务。一天中只有午饭大概正常,睡眠时间也被压缩得厉害。随着青年菜君越做越大,任牧坦陈确实有压力,"毕竟不可能像刚开店那样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了。

 回想起以前的工作,任牧觉得就像一场梦:"那时好啊,可以偷闲,但你只能在一个行业里接触一方面的东西。而创业某种程度上说是让你用一年的时间去见原本要花三五年见的人、了解原本三五年能了解的事、收获原本三五年可以获得的经验和成长。如果不创业,你永远无法知道这个圈子里大家都在干嘛、都有哪些新玩法新模式。所以不管怎么样,我觉得创业是一种更有效率的生活方式,现在的我比以前更积极。"

 任牧觉得现在的自己挺幸福:"如果你把创业理解为去收获一段不一样的人生,获得一种从未经历过的体验,那就没什么好害怕的。只要你以一个真正创业者的状态来做,就一定会获得这些。"

 :苏宁电器创始人张近东的创业故事

 1990 年 12 月,27 岁的张近东,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辞去了固定工作,在远离闹市的南京宁海路上租下一个面积不足 200 平方米的小门面,成立了一家专营空调批发的小公司———苏宁交家电,开始了个人和苏宁电器的创业历程。谁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后,从这家并不起眼的"小门面"竟驶出一艘中国屈指可数的家电连锁业"航母"——苏宁电器,而其掌舵人张近东则成为"中国连锁风云人物"。

 回眸张近东 15 年的创富历程,始终离不开一个"快"字。1984 年,张近东走出南京师范大学的校门,进入一家南京鼓楼区属企业。上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中国出现一股"下海"潮流。年轻的张近东也在此时跃跃欲试。张近东利用工作之余承揽了一些空调安装工程,为自己创业攒到了10 万元资本。当时最热门也最赚钱的商品是家用电器,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供不应求。但张近东却没凑这个热闹,在冷静思考了几天后,他做出

 了令周围许多人惊讶的选择:专营那时还属于"奢侈品"的空调。1990 年12 月,27 岁的张近东,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辞去了固定工作,在远离闹市的南京宁海路上租下一个面积不足 200 平方米的小门面,成立了一家专营空调批发的小公司———苏宁交家电,开始了个人和苏宁电器的创业历程。谁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后,从这家并不起眼的"小门面"竟驶出一艘中国屈指可数的家电连锁业"航母"——苏宁电器,而其掌舵人张近东则成为"中国连锁风云人物"。

 富有前瞻性的第一步奠定了张近东事业的基础。当时正处于空调销售的暴利时代。张近东下海第一年就做到了 6000 万元,纯挣 1000 万了。此时的张近东年仅 28 岁。在当时南京国有大商场眼中,民营企业苏宁无疑是半路杀入空调业的"程咬金"。1993 年,"八大商场"联合发动空调大战向苏宁发难,宣称将统一采购统一降价,如果哪家空调厂商供货给苏宁,他们将全面封杀该品牌。这场商战是中国家电业第一次在卖方市场下出现的"价格战",不过苏宁反而一战成名,凭借平价优势当年空调销售额达到 3亿元,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空调经销商,最终成为这场大战的赢家。

 但好景不长,1995 年以后,中国家电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状况,许多制造商直接渗透零售市场。为此,张近东逐渐缩减批发业务,开始自建零售终端,卖家电也从单一空调逐步增加到综合电器。1996 年,苏宁进入扬州市场,标志其开始走出南京探索家电连锁之路。

 2000 年对于苏宁电器是个转折年。这一年苏宁停止开设单一空调专卖店,全面转型大型综合电器卖场,并喊出"3 年要在全国开设 1500 家店"的连锁进军口号。苏宁南京新街口店位于苏宁电器大厦内,该大厦位于南

 京最大商圈新街口商圈中心,属"黄金建筑"。大厦落成之初就有人劝张近东把这栋楼出租,一年至少可以净赚 3000 万元,但张近东却坚定地表示:"哪怕亏 4000 万,苏宁也要做家电卖场"。时间证明了张近东的正确选择,苏宁的全国连锁体系也在快速扩张。

 张近东当初准备亏 4000 万元开的南京新街口店,如今已成为全国家电销售第一店,一年销售额达 10 亿元。张近东说,"当时我们对连锁都很陌生,2000 年我们提出要在全国开出 1500 家店时。受到业界颇多质疑,当时压力很大,甚至有些零售同行嘲笑我,认为是天方夜谭。可是,现在不仅苏宁实现了全国连锁,而且全国的零售同行都在学习苏宁走连锁化的道路"。

 15 年下来,苏宁电器从当初的 10 个人壮大到 7 万人,从 200 平方米的一个店面扩张到全国的 300 家店面,从年销售额 400 万元提升到近 400 多亿元。2005 年 5 月 1 日,苏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

推荐访问:创业故事分享有哪些用处 用处 创业故事 有哪些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