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安问题有哪些4篇社区治安问题有哪些 第42卷第6期安全Vol.42No.62021年6月Safety&Security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治安问题有哪些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社区治安问题有哪些
42 卷 第 6 期 安全 Vol.42 No.62021 年 6 月Safety & SecurityJun. 2021CommunitySafety 社区安全引用格式:胡勉宁,王宇哲,贾楠. 社区治安风险多主体关联分析及预警方法研究[J]. 安全,2021,42(6):26-34.作者简介:贾楠(1987 - ),女,讲师,研究领域为城市公共安全与基层管理。E-mail:575580701@qq. comDOI:10. 19737/j. cnki. issn1002 -3631. 2021. 06. 004社区治安风险多主体关联分析及预警方法研究胡勉宁 王宇哲 贾 楠 讲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信息网络安全学院,北京 100038)【摘 要】为提高社区治安风险防范能力,本文针对社区治安事件,在厘清社区治安风险多主体关联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社区治安风险预警方法。首先,梳理社区治安风险案件的特征,并分析社区治安事件中人、地、事、物、组织多主体特征;然后,通过详细分析社区治安多主体的关联关系,包括二元主体关联及多主体关联,并基于多米诺骨牌原理构建社区治安风险事件演化逻辑模型;最后,以盗窃案件为例,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社区治安风险预警方法。本文研究社区风险多主体复杂耦合的关系,并成功设计出社区治安风险预警方法,研究成果能进一步为社区治安风险的提前感知,精准防范提供指导。【关键词】社区安全;治安风险;多主体关联;演化逻辑;风险预警中图分类号:X9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631(2021)06-0026-09基金资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8YFC0809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71904095);新任教师科研启动基金(2020JKF501)Multi-subjec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Early Warning Method Researchof Community Security RiskHU Mianning WANG Yuzhe JIA Nan(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yber Security,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38,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prevent community security risk,in this paper,early warning meth-od of community security risk was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multi-subject correlation mecha-nism of community security risk aiming at community security event. Firstly,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security risk cases were sorted out,and the multi-subject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place,event,object and or-ganization were analyzed in community security events. Then,the multi-subject correlation of community secu-rity,including dual subject association and multi-subject correlation,were analyzed in detail,and an evolutionlogic model of community security risk event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domino principle. Finally,earlywarning methods of community security risk were put forward based on knowledge graph taking the theft caseas an example. The early warning methods of community security risk were successfully designed through re-searching the complicated coupling relationship of multiple subjects of community risks. The research resultscan further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advance perception and accurate prevention of community security risks.Keywords:community security;the security risk;multi-subject correlation;evolution logic;early risk warning· 6 2 ·2021 年第 6 期专题社区治安风险多主体关联分析及预警方法研究0 引言城市安全取决于社区安全[1 -2] 。随着社区规模扩大、社区居民聚集,社区治安事件也随之增多[3 -4] ,如 2018 年杭州蓝色钱江社区的保姆纵火案,2020 年杭州城东某社区杀妻案。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社区治安安全是城市安全的基础,是居民平安稳定生活的基本保障,因此研究社区风险多主体关系、对社区风险进行预警,是进一步完善社区治安风险管理、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步[5 -6] 。社区风险高度汇聚、相互复杂耦合关联[7] ,社区治安风险具有“人—地—事—物—组织”多主体混杂的特点。社区治安事件的发生往往起源于社区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社区作为若干社会群体的生活聚集体,拥有其所属范围的有界性,在狭小范围内包含人与人之间邻里关系、婆媳关系、债主关系,人与物之间的携带危险物品关系,人与组织之间隶属犯罪团伙关系等,这些关系可总结归纳为“人—地—事—物—组织”5 风险要素。同时单一案件往往是由多个风险关系叠加所致,例如在2018 年杭州蓝色钱江社区的保姆纵火案中,由于保姆和雇主之间盗与被盗关系,保姆与高利贷集团催债事件关系,消防设备老化的关系等叠加导致悲剧发生。因此,在社区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社区治安与生活安全问题凸显的当下 [8 -9] ,应厘清社区中风险多主体的关联关系,尽早对风险事件进行预警,切断风险事件的演化进程。社区治安风险因素关联机制研究方面,国内外专家已开展部分研究工作,如 Every 等[10] 采用实地考察和访谈的方式,分析 Sampson 公寓内易引发火灾的风险因素,还原风险因素导致火灾发生的链式过程;Cruz 等[11] 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定性分析社区周边及内部各系统的关联关系,提出适用于社区的风险识别预测方法,但已有研究也仅停留在运用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分析风险因素间的线性关联,对实时演化的风险因素间相关关系的刻画能力明显欠缺,无法全面反映社区主体间的交互关联。而国内很少有学者对我国错综复杂的社区关联关系进行详细研究,在国内社区风险事件预防与预警中也缺乏相关理论指导。本文针对社区治安风险防范中多主体复杂关联梳理的实际需求,在阐析梳理社区风险事件的主体、特质和演化逻辑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社区风险事件的多主体关联关系,即“人—地—事—物—组织”5 类主体之间的二元及多元关联关系,并以多米诺骨牌原理为基础解释社区治安风险事件的演化逻辑模型及风险事件预防方式,为后续社区治安风险防范研究奠定基础。1 社区治安风险概述社区作为各类突发事件的直接承受者,其承受的治安风险包括可能发生的治安案件、治安事故和自然灾害事件。社区治安风险的特征是多元异构特性、隐蔽性和不确定性。首先,社区治安事件是多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新的致灾要素的加入,或者已经存在于事件链中的致灾要素与其他要素进行迭代后被重新加入到事件链中,最终形成导致社区治安事件发生的完整闭合环。其次,社区治安风险具有隐蔽性特征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许多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致灾要素(如巡逻次数少、检查不到位等)成为社区治安事件催化剂,原因就在于其隐蔽性使得人们无法及时发现社区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例如:物品———杂乱堆砌的物品中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品;地点———环境复杂的闹市以及各种监控死角。再次,由于社区治安风险的不确定性,在预警预测方面主要以不断提高预测准确率进行辅助决策。各地方现有的基于公安大数据的智能警务平台能够满足数据查询、数据可视化的需求,但是数据挖掘、寻找潜在风险的辅助决策功能依然存在不足,社区风险事件多源异构的复杂特性在对数据进行收集、整合方面对公安机关提出较高要求。2 社区治安风险事件多主体分析2.1 “人—事—地—物—组织”多主体特征分析社区治安风险事件涉及的主体包括人、事、地、物、组织 5 类要素,下面分析各主体在社区治安风险本体中的特征。(1)人。人是社区治安事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多数治安事件都是以人作为主体贯穿于时空之中,直接或间接由人导致或与人相关。犯罪模式理论[12] 认为一次成功的犯罪是由 3 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具有动机的犯罪者、合适的目标和犯罪防· 7 2 ·
专题 2021 年第 6期社区治安风险多主体关联分析及预警方法研究范缺失[13] 。具有动机的犯罪者,即需要重点关注的存在治安风险的人,例如存在犯罪前科人员、流动人口、无业人员等,都会增加潜在社会治安风险,因此掌握这些重点人口的各种信息尤为重要,包括目标人员的身份证号、居住地、社会关系网络、活动轨迹等。(2)事。事作为最后的结果,包括治安案件、治安事故、以及自然灾害事件。治安案件是由调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形成的案件,一般针对人数有限,例如抢劫案件、盗窃案件等。治安事故是未按治安管理制度或操作流程作业等,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例如火灾、危险品爆炸等事故,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较治安案件的后果更为严重。突发事件,例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影响范围甚广,后果最严重。处置和控制突发事件对于维护公共安全、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地。社区内的公共场所和居民区中一定会存在安防薄弱点。“地”作为治安事件中涉及到的所有空间位置,包括“人”的轨迹地点、“物”的轨迹地点以及最终事件现场,对构建治安事件各主体的空间轨迹有重要作用,例如娱乐场所、偏僻小巷等。其中,公共场所作为社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与居民区交织在一起,具有环境复杂、人员聚集程度高等特点,同时又是财物集散地,为各类治安问题产生提供条件 [14] 。犯罪类型理论指出,充斥着“犯罪诱因”(如商场、火车站)、“犯罪吸引子”(如酒吧、便利店、主干道交叉口)的社区吸引着有违法意图的人员,导致更多违法犯罪案件发生,空间位置是该理论的核心[15] 。充斥着“犯罪诱因”的场所,例如:离居民区较近的休闲娱乐场所,如KTV、影剧院、洗浴中心等;离居民区较远的游乐场所,如游乐场、动物园,位置相对较偏僻。(4)物。社区治安事件中的“物”是连接“人”与“事”的重要线索。“物”包括现实物品,例如管制刀具、易燃易爆品等;虚拟物品,例如聊天记录、网银记录等。同样的物品在与不同人员构成联系时风险性是不同的,例如犯罪前科人员的购买刀具行为和普通民众的购买刀具行为,他们购买刀具的行为所蕴含的治安风险是有区别的,犯罪前科人员的风险系数相对普通人更高。(5)组织。社区内各类组织是由人员构成的,受人的风险因素影响较大,分为合法组织与非法组织。合法组织包括物业、街道管理、居委会等,旨在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有利于维护社区内部居民生活的和谐安定;非法组织,例如盗窃团伙、传销组织等,是以进行非法活动来获取不正当个人利益的团伙组织,由组织的风险造成的社区治安事件所产生的影响相较于个人事件影响范围更广,其组成人员往往是犯罪前科人员或社区重点监控对象。2.2 社区治安风险多主体关联架构社区风险事件往往具有多主体的复杂性,社区治安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主体多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决定的后果。结合警方经验以及警情案件大数据的分析,得到社区治安风险多主体分析图,如图 1。社区多主体之间存在密切的交互关联,每个主体都有其各自对象和属性,正是由于这种密切交互和其自身多样化,才导致社区治安事件的难以预见性。以社区团伙盗窃案为例,整个案件会涉及到人、事、地、物、组织多主体关联,犯案人员在自己的居住地(多为出租屋)内商讨作案流程细节,购买作案工具或进行改装,随后在深夜前往某临街店铺实施盗窃。该盗窃全过程涉及五要素之间相互关联,若能在其主体间发现异常关联,便可以及时预警,预防犯罪发生。3 事件驱动的社区治安风险多主体关联机制分析以社区治安风险事件作为本体,“人—事—地—物—组织”多主体关联关系框架,梳理出各风险主体要素之间复杂的关联关系。3.1 二元主体关联关系(1)人—X 二元主体关联关系。人作为一种拥有情感、易受外界影响的物种,是社区风险事件的重要因素,它与其他任何相关要素碰撞形成的人—X 二元关联关系都可能促使社区案件发生,结合真实的社区案例可以得到以下例子。例如:一名刑满释放一段时间有盗窃前科的人员和一处坐落于偏僻位置的老旧社区,2 个分别隶属于人和地的单要素,看似没有任何风险,但要是两者发生了碰撞,即该前科人员一段时间内多次出入该社区,那么该社区具有发生盗窃案件的风险,即该风险属于人—地关联关系;某天社区摄像头捕捉到一名盗窃前科人员和同行人员进入某社区,同时同行人员隶属于正· 8 2 ·
2021 年第 6 期专题社区治安风险多主体关联分析及预警方法研究在被公安机关调查的盗窃犯罪团伙,那么社区内发生盗窃案件风险提高,属于人—组织关联关系;一名患有老年痴呆登记在册的老年人以及他的行程轨迹和往日出现较大偏差,可能即将发生走失案件,那么公安机关应及时和其家属联系并接回老人,从而实现基层警力合理分配,等等。针对社区治安风险事件中人—X 关联关系的详细分析,见表 1。图 1 人—事—地—物—组织多主体关联框架Fig.1 The multi-subject correlation framework of people-event-place-object-organization表 1 人—X 二元关联关系表Tab.1 The binary association table of man-X多要素关系 关系类型 可能的案事件人—地关系异常行为人—盗窃...
篇二:社区治安问题有哪些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社区治安管理问题研究姓名:董玉刚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专业:
行政管理指导教师:
吕耀怀20061127
摘要摘要社区治安管理是维护社区正常社会生活秩序, 保障社会安定团结的日常社会管理活动。
社区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良好的社区治安管理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保障。
本课题着眼于现实的需要, 具体研究如何加强我国社区治安管理工作。正确理解社区治安管理的基本概念是做好社区治安管理研究工作的前提条件。
为了更好地把握社区治安管理的概念, 就要详细分析其具有的特征和内容。
然后, 紧接着具体说明我国社区治安管理的现状, 具体从社区治安管理已经取得的主要成就和面I临的主要问题两个主要方面来说的。
已经取得的主要成就主要表现在社区治安管理基础地位的确立、 组织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对社区建设具有保驾护航的作用, 是继续做好社区治安管理的信心; 而社区治安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组织管理不到位、 制度不健全、 外部环境问题和资源的挖掘等方面, 是社区治安管理主体今后努力的重点。为了更好地加快我国社区治安管理工作, 实现社区的有条不紊地发展, 必须找出解决我国社区治安管理面临的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具体找出解决我国社区治安管理存在问题的途径之前, 首先放眼美国、澳大利亚、 日本和新加坡等外国在社区治安管理的一些成功的做法,期望对我国的社区治安管理有所启迪和借鉴。
在详细分析我国社区治安管理面临以上问题的原因和如何借鉴国外社区治安管理成功经验的前提下, 本课题的最后一章提出加强我国社区治安管理工作的六个努力途径即:
实施社区警务战略、 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 适当地运用市场机制于社区治安管理之中、 建立完善的社区治安管理制度、 加强社区治安管理的硬件建设、 加强社区治安管理的理论研究。关键词:
社区, 社区治安管理, 社区警察, 群防群治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 B S T R A C TA B S T R A C TP u b licsecu r ity m a n a g e m e n to fc o m m u n ityis to m a in ta in th e n o r m a lo r d e r o f so cia l lif e, to g u a r a n te eth eso cietyto sta bilizea sd a ilym a n a g e m e n tin th eso c ie ty . C o m m u n ity sta bilityis th e f o u n d a tio n o fso cia lsta bility , g o o d p u b lic secu rity m a n a g e m e n to fc o m m u n ityis a nim p o r ta n t g u a r a n te ef o rb u ild in ga h a r m o n io u sc o m m u n ity . T h e to p icf o c u se d o nth e n e e d s o frea lity , esp ecia lly r e se a r c h in gh o wto en h a n ceo u rw o r ko f th ep u b licse c u r itym a n a g e m e n to f co m m u n ity .U n d e r sta n d in g c o r r e c tlyth e ba sic c o n c e p tio no fp u b lic secu d tym a n a g e m e n t o fc o m m u n ityisth ep r e r e q u isiteo fd o in gw ellf o rr e se a r c h in go f p u b lic secu ritym a n a g e m e n t o f co m m u n ity . T ob etterg r a spth ec o n c e p to fp u b lic secu rity m a n a g e m e n to fco m m u n ity , itisv e r yim p o r ta n ttoa n a ly seits c h a r a c te r a n d c o n te n tparticularly. T hen, itism a in lyf r o mitsm a jo ra c h ie v e m e n ts a n dp r o b le m stosp e c if yth e sta tu so fp u b lic secu rity m a n a g e m e n to fc o m m u n ity im m e d ia te ly . T h e m a ina c h ie v e m e n ts h a v e b e e n m a d e a sf o llo w in g :
esta b lish edth e f o u n d a tio nsta tu s o fp u b lic secu rity m a n a g e m e n to fcom m unity, organizationo f itsm a n a g em en t sy ste m , p r o te c tio no fc o m m u n ity b u ild in g , th e ya rec o n f id e n c e f o rco n tin u in gto d o th e w o r k . H o w e v e r ,th e p r o b le m sa r ef o cu sin g0 nth ese a sbelo w :
o rg a n iza tio n a l m a n a g e m e n tis n o tinp la ce,sy ste m sa rein a d e q u a te , th e p r o b le m so f ex tem a l e n v ir o n m e n t a n dr e so u r c e s ex ca v a tio na n dS Oo n , m e ya r e th ee m p h a siso fth e w o r kw h ic hth e m a inb o d yo fp u b lic secu ritym a n a g e m e n to fc o m m u n itym u stw o r kh a r dinth efu tu re.Ino rd ertob ettera c c e le r a teth ew o r ko fp u b lic secu rity m a n a g e m e n to fco m m u n ity , toa ch ie v eth eo r d er ly d e v e lo p m e n to fco m m u n ities, itism u st b e f o u n d e f f e ctiv ew a y sto r e so lv e th ep r o b le m sto w h ic hp u b licsecu ritym a n a g e m e n to fc o m m u n ityo fo u rco u n tryf a c in g . B e f o r e f in d in gsp e cif icso lu tio n sto r e so lv eth ep r o b le m so fp u b lic secu rity m a n a g e m e n to fc o m m u n ity , w elo o k f o r w a r dtoin sp ir a tio n sa n d le sso n s f o rp u b licsecu ritym a n a g e m e n to fc o m m u n ityo fo u rc o u n tr yb y in tr o d u c in gU n ite dS ta tes, A u str a lia , Ja p a n a n dS in g a p o r e e tc . f o r e ig nc o u n tr ie sso m eS u c c e ss inp r a c tic e so fp u b lic secu ritym a n a g e m e n to fco m m u n it)r firstly.11
中南人学坝J二学位论文A B S T R A C TB a se d o n ad e ta ile da n a ly sisth e r e a so n s o f th e a b o v ep r o b le m s p u b licse cu r ity m a n a g e m e n to fc o m m u n ityo f o u rc o u n tr y f a c in ga n d h o wtod r a w o n th e su c c e ssf u le x p e r ie n c ef r o mf o r e ig n co u n tr ie s, inth e f in a lc h a p te ro fth is issu e th e a u th o rp u tf o r w a r dsixw a y stostr e n g th e nth ew o r ko fp u b lic secu ritym a n a g e m e n to fc o m m u n itya sf o llo w in g :
F ir stly ,im p le m e n ta tio no fc o m m u n ity p o lic in g str a te g ie s; S e c o n d ly , str e n g th e nc o m m u n ityse lB m a n a g e m e n t o r g a n iz a tio n s; T h ir d ly ,p r o p e r lyu se o fth em a r k e t m e c h a n ism in th ep u b lic secu rity m a n a g em en to fc o m m u n ity ;m a n a g em en t sy ste mf o rp u b lic se cu r itym a n a g e m e n to fco m m u n ity ; F if th ly , stren g th enh a r d w a r e c o n str u c tio n o fF o r th lye sta b lish a so u n dp u b lic secu rity m a n a g e m e n to fco m m u n ity ; la st, str e n g th e nth eo r etica lstu d yf o rp u b lic secu ritym a n a g e m e n to fco m m u n ity .K E YW O R D S :
C o m m u n ity , P u b licsecu ritym a n a g e m e n to f co m m u n ity ,C o m m u n ityp o lic e , P r e v e n tio na n dm a n a g e m e n to f th em a sse s111
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 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南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共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作者签名:
越:
鱼:
2日期:纽!年且月_ _ 之日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了解中南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 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可以采用复印、 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学校可根据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纽导师签名:
羔垄率监日期:
』 让月4日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刖舌“社区” 一词, 最初是由德国社会学家F ・膝尼斯在其18 8 7 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 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后来, 美国人罗密斯在翻译该书时将它译为C o m m u n ity 。
20 世纪30 年代, 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等人又将C o m m u n ity 译为“社区” 。
自20 世纪8 0 年代, “社区” 概念被正式引入我国基层组织建设领域以来,从城市到乡村, 从最初的社区服务到以民主自治为核心的社区全面发展, 社区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作为社区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社区治安管理, 这些年来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自己较为清晰的框架。
社区治安管理像“社区” 概念一样, 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和发展的概念。
所谓社区治安管理就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社区治安管理主体依靠社区居民。
协同公安、 司法等国家专门机关, 为达到社区秩序安定有序, 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治安问题依法进行治理的管理活动。党的十六大提出“完善城市居民自治, 建设管理有序、 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当前, 社区治安管理之所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其一, 是与我国的社会发展形势分不开的。
随着我国体制转轨, 人们正从一个“熟人社会” 向“陌生人社会” 转变, 从“单位人” 向“社会人” 转变, 社区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
另外, 社区还是承担政府、 社会及企事业单位向社会摆脱的大量职能的重要载体。正是因为此种情况, 所以必须加快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工作。
而作为社区管理重要内容之一的社区治安管理, 也是社区居民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旦社区治安管理跟不上, 社区不能保障居民生活安全感的时候, 他们就不会产生社区认同, 社区也会因此不能更好地承担起政府、 社会的一些职能。
为了加快整个社会的转型,缩短人们因体制转轨带来的不适应期, 就必须更好地发展社区管理。
其二, 社区治安管理对社区建设也具有保驾护航的作用。
社区治安管理秩序渗透于社区其他秩序( 如生产秩序、 工作秩序、 生活秩序等)之中, 是确保社区其他秩序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社区治安管理秩序不好, 社区其他秩序就可能受到影响甚至不能正常运行。
因此, 搞好社区治安管理工作, 对于维持社区的安宁秩序, 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 社区治安管理还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是社会治安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切实打好社区稳定的基础, 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威力和社区群众治安参与积极性, 才能实现社会全局的稳定。由于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对社会稳定、 社区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内外学者也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社区治安管理问题, 探索社区治安管理规律, 以此促进社区治安管理工作。
总的说来, 研究社区治安管理的视角可
中南丈学硕1一学位论文刚^以分为两大块:首先, 从如何发挥警察在社区治安管理中的作用来研究。
在任何国家和地区,警察都是维持社会稳定和社区秩序的主力军。
目前, 从这个视角研究社区治安管理工作的也是最为常规的做法。
如唐利民、 杨思远的《21世纪社区治安管理一一社区警务》 ( 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3期)、 梁子大的《把警察请到家门口》 ( 社区工作20 0 4 年第9 期)、 谭金玲的《白沙派出所社区警务试点的实践与启示》 ( 政法学刊20 0 2年第5期)、 孙海波的《从治安学的研究看社区警务》(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 0 4 年第4 期)、 杨叙的《丹麦社区治安的法宝一—sS P 方案》 ( 社区2003年第6期)、 谢芳的《纽约的“片警” 》 ( 社区2000年第11期)、 黄泽林、 王兴民的《强化我国社区治安的思考》 (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 0 4年第2期)、 张静的《西方社区警务对我国治安管理的启迪》 (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 0 2年第2期)等。
此外, 还有一些学者给出专著, 如冯光义、 张菠的《社区警务实用教程》 ( 中国检查出版社20 0 3年), L in d a ・S ・M ille r ,K a r e n ・M ・H e ss的{ C o m m u n ityP olicing一一P artnershipF o rP r o b le mS o lv in g }( In f o tr a c C o lle g e e d itio n )。
D e n n is・J・S te v e n s的《A p p lie dC o m m u n ityP o lic in g In T h e 2 1“C e n tu r y }( U n iv e r sityo f M a ssa c h u se tts P r e ss, 2 0 0 3)等等。其次, 从提高社区自防能力入手来研究社区治安管理。
社区治安管理不是某一单独主体可以完成的, 毕竟需要社区内单位和居民共同的参与。
社区治安管理的根本力量还是在社区, 只有充分挖掘社区内部的治安管理力量, 才能实现社区的和谐稳定。
所以, 有的研究者从如何建设安全小区考虑, 如贺文海的《“平安小区” 的创建方法》 (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 0 4 年第4 期)、 广州市警察学会研究部的《城市安全小区建设的实践与认识》 ( 公安研究19 9 5年第1期)等; 也有的研究者根据市场经济体制, 研究如何发挥企事业单位、 法人团体等组织在社区治安管理中的作用, 如李东复等的《对构建社区保安队伍的思考》 ( 晋阳学刊20 0 2年第1期)、 龚国明的《物业管理应在社区治安防范中充分发挥作用》 (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 0 1年第3期); 也有的研究者从如何提高社区科技创安能力来研究, 如刘瑞宾的《技术防范是新世纪安全防范工作的必由之路》 ( 公安研究20 0 1年第11期); 还有的研究者从如何发动社区居民的视角去研究社区治安管理问题, 如商岩的《建楼长制度保社区平安》 ( 社区20 0 4 年第8 期)、 马兵的《关于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思考》 ( 青少年犯罪问题20 0 4 年第6期)等等。诸如以上所述, 许多研究者都在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如何进一步推进社区治安管理工作, 牢固社会治安的基础。
笔者对社区治安管理问题的研究, 也是2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以前许多学者研究基础上的继续前行。
在收集大量资料的情况下, 采取列举数字、 对比、 实证等研究方法, 运用管理学、 社会学、 公安学、 犯罪学等学科知识,具体分析当前我国社区治安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而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相关措施和途径。
在研究的过程中, 笔者创新性地提出调整专门机关的管理结构, 增设专司社区治安管理的警种; 针对现实社区治安管理问题, 放眼国外的成功经验,有比较性地提出可行措施。
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达到两个目的:
其一, 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研究者共同努力, 致力于我国社区治安管理理论的研究, 弥补我国在社区治安管理实践中因起步晚而造成的理论匮乏之现状。
其二, 指导实践。
本课题在具体分析当前社区治安管理面f 临的主要问题时, 是坚持全面、 实事求是的原则, 提出的解决途径也是针对现实需要,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此外, 就本课题的研究还需要说明的是: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我国城市社区治安管理问题。
和农村社区相比, 城市社区的现实和条件更需要社区治安管理研究, 也便于实践社区治安管理研究所提出的具体对策。
中南大学硕J:
学位论文第。
卓十|= 区治安管理概念’ J内容第一章社区治安管理概念与内容社区治安管理是维护社区正常社会生活秩序, 保障社会安定团结的日常社会管理活动。
良好的社区治安和社区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也是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但是, 只有正确了解社区治安管理的基本概念、 特征、 内容及其要求, 才能更深入地研究社区治安管理问题, 进而把握社区治安管理的规律, 这是做好社区治安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1. 1社区治安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1. 1. 1社区治安管理的概念社区治安管理这一概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在我国其出现于20 世纪8 0 年代的社区建设和管理当中, 并且成为后者的一个重要内容。
由于社区治安管理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时期, 就其概念而占也是见仁见智。
目前, 就社区治安管理概念的界定,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社观点, 按照界定社会治安管理的方法来定义社区治安管理, 从社区治安管理的功能来界定其内涵。
如周文建、 宁丰认为:
社区治安管理是以维护社区秩序, 保障居民安全, 积极疏导和化解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 各种民事调节工作,群防群治活动, 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种观点, 把社区治安管理看成是社区自治组织的管理活动。
如韦克难认为:
社区治安管理是指社区自治组织依靠社区群众, 协同公安、 司法机关, 对涉及社区的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问题依法进行治理的管理活动。
。第三种观点, 把社区治安管理看成主要是行政职能或其延伸。
如刘成武、 贾征、 黄泽林等认为:
社区治安管理也简称为社区治安, 它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对社会治安问题进行治理, 是社区治安管理主体依靠社区群众, 协同公安、 司法机关,对涉及社区的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依法进行治理, 促进社区秩序安定有序的过...
篇三:社区治安问题有哪些
城市社区治安管理中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近年来,“和谐社会”与“中国梦”是中国的两大主题词,而安全和秩序既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亦是“梦”之起始,故构建以社会治安体系为核心的既符合我国国情,亦可以同世界接轨的城市社区安全体系,以实现城市社区的平安、有序。切实保障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和我国公民以个人、家庭安全为前提的安居乐业,有力地支持并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
在经济、科技文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社区的两大特征——人口密集、楼宇聚集,社区治安一旦失控,所波及的范围较之从前更大,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由自然因
素、人为因素以及其相互累加所引起的安全隐患,使城市社区治安管理面临巨大挑战。而城市社区安全的构建既是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打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脉络”的关键环节。
一、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治安管理中存在的困境 (一)城市社区现代化安全技防设施覆盖率低
在侵财类案件高发的社区中大多数社区的公共区域照明、社区围墙、地下停车库等基本安防设施均不符合安全标准,大部分社区没有监控视频(或监控视频覆盖率不足)、预警设施,例如一些社区进出口未设置铁门、围栏等人行障碍物,社区四周没有围墙,社区内部设有大量商铺,属于全开放社区;另一些社区虽在进出口处设有横杆式道闸,四周建有 1.5 米高围墙隔离外部区域,但社区内部设有大量对外营业的商铺,社区外部人员可随意进出消费,社区呈半开放状态,一些社区的一侧沿马路建造,设计时基本以开放式为主,围墙高度最低处不足 1 米,并与周边公园内隔断门相连,公园内人员可随意进出该社区,后虽经加装铁丝网等简易防护措施,但防范效果并不理想。在案件高发社区中,存在社区与社区相连,出入口与出入口相通等情况,社区与社区相连、出入口与出入口相通在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给社区管理增加了难度。
(二)社区安保力量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问题上,其一是人数上的明显匮乏。寥寥可数安保人员管理偌大的一个社区,即使是最基础的防控措施——巡逻都无法符合安全标准。其二是人员能力上的不足。当前众多社区在招聘保安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例如薪资水平、工作强度、职业发展空间等)的限制,导致社区保安人员的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业务知识和技能缺失。另外,以上海市为例,在侵财类案件高发的社区中,多数在职社区保安年龄结构在 40 至 50 岁之间,收入为全市最低生活标准,又受在职人数所限,每日在岗时间过长等原因,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自觉履职意识差,公安机关对保安队伍管理亦无行之有效的抓手,监督效果不理想。
(三)社区治安管理运行机制不畅
基层公安机关作为治安管理的中坚力量,其工作成效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治安管理的整体工作效能。目前公安机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基层各警务区的社区警务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扎根社区里的社区警务室与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造成整体联动性不强的局面。同时警力配置也不合理,公安机关内部警种设立过多、分工过细,造成警种之间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
同时社区内各单位和部门之间也缺乏协调运作。在社区内存在居委会、街道乡镇人民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群防群治工作小组、治安保卫委员会等多个单位,除了上述这些部门外,各企事业单位自有的治安保卫部门、社区保安人员等也参与局部的社区治安管理。但上述各单位的安保力量缺乏统一协调配合,没有最高效地发挥整体社区治安防控作用,造成社区内安保力量不足,社区保安工作积极性不高,以及保安自觉履职意识不强等问题。
因此,需要社区内各单位之间打通沟通渠道,相互配合形成社区治安的合力,在全社区范围内合理高效地安排治安防控力量。
(四)社区治安管理力量分散
社区治安管理的力量的构成应当是非常丰富、广泛的,主要包括有:专业保安队、治安志愿者队、治安信息员队、治安保卫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等,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社区治安防范力量状况仍属匮乏,上述群防群治队伍力量基本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既没有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协调,也无法通过自有渠道沟通联合,建成有力的防控网络,更谈不上有一个严密的、牢固的防范力量体系。
目前很多城市社区是由多个原有居委会和农村改制合并而成,造成现有工作岗位及人员缩减,但原有的工作量却并未减少。社区内仍存在相当一部分社区干部对社区治安防范工作缺乏经验,表现为社区治安保卫组织力量薄弱,同时部分社区群众工作职能已名存实亡,基层民间纠纷调解工作压力愈来愈大,造成一些社区不安定因素。社区义务群防群治队伍力量字面上数量众多,但实际能发挥作用的却凤毛麟角。相较于世界发达国家城市警察占人口比例,我国公安机关的总警力仍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基层派出所对社区治安保卫委员会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同时,碍于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财政收入总量有限,部分地区的社区治保干部的经济待遇往往得不到保障。
(五)社区群众参与意识不足
对于社区群众来说,其主要缺乏的是治安责任意识。长期以来,对于社区公共安全的治理形成了警察“包打天下”的局面。在公众的观念中,政府才是提供公共治安服务的垄断经营者,警察就是维护社区治安的唯一力量,如果出现社区治安形式的恶化,则必然认为是警务部门失职所致。
事实上,社区安全秩序的维护最基本、最主要的力量应该是公众自己,即做好自我防范,即使没有主动参与到各种治安防控活动中,也不應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对社区治安防控
活动造成妨碍或者破坏。事实也证明,公安机关只是社区公共安全的指导者,真正长效的防控机制还是依靠群众在日常的生活中从自我做起,慢慢培养而形成责任意识。
其次,社区群众缺乏治安信息意识。治安信息意识的缺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各类治安现象无法进行准确辨别和分析,无法发现治安现象的规律和特点,继而在没有任何警示的情况下容易被犯罪分子欺骗,特别是对发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盗窃、诈骗等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段缺乏相应了解,从而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造成了不应有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也正是因为社区居民群众治安管理参与意识的不足,导致了社区平安志愿者队伍群众参与程度低,手段机械单一,无法对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也无法形成群防群治的效果。
二、整合机制视阈下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的完善与思考 (一)引入非政府组织( NGO )
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都活跃于社会各事务领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公共事务,并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在生态环境保护、人权、走私、毒品、全球冲突等问题的治理上都表现出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力。当前随着非政府组织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影
响和作用日益突出。就社区治安管理而言,非政府组织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化解社区矛盾,促进社区和谐。社区矛盾的激化,往往演变成治安问题,在化解社区出现的各种矛盾方面,非政府组织的参与非常重要。非政府组织的公益取向和志愿组建形式,使得非政府组织更能够和社区群众进行有效沟通,更能了解社区群众的真实想法,从而能够和社区群众保持更为密切的联系。如果有冲突发生,非政府组织可以充当化解矛盾的“润滑剂”,在缓解社区矛盾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实现对社区居民利益的有效协调。
2.表达民众诉求,沟通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有的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直接源于民众诉求渠道的不畅通和对政府管理和决策的误解。非政府组织一方面通过发挥其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有利于群众充分了解政府决策的理由和依据,进而认同政府的决策,增进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其作为政府“智囊”的作用,集中民意、民情,把分散的利益诉求和个人意见集中,以和平、理性的方式向政府反馈,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谋和资讯,使政府的管理和决策更为反映实际情况和符合民意。
3.援助政府与公众应对公共危机。非政府组织是除政府以外公共应急资源的募集者,可有效弥补政府公共应急资源
短缺,并通过其广泛动员政府财政体系之外的社会公益资源向危机受害者提供援助。同时借助社会公众对非政府组织的信任与认同,非政府组织能够获得更为准确的信息,具有更强的社会沟通优势。当公共危机发生后,非政府组织可以把政府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和防治知识传达给群众,充当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信息沟通的纽带,帮助群众消除恐慌心理,避免流言的产生和传播,提升群众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非政府组织具有“专业性”的能力优势,特别是研究型非政府组织,因此它们对于某一类公共危机具有超前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同时能提供专业的救援、医疗、心理干预、环境保护等服务。
(二)补强社区安全技 防设施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前些年,城市社区居民家庭主要的安全防范措施普遍是通过自行安装防盗窗、防盗门,这种方式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日益更新换代,变被动防范为主动防范是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的基本发展方向。主动防范主要体现在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住宅社区周边防盗报警监控系统、出入口与停车场管理系统、楼宇对讲或可视对讲系统等多种主动安全技术防范
设施,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技术防范的科技含量,实现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增强居民的安全感。
1.“人脸识别”进区到户。在我国社区管理试点创新项目中,出于对社区内实有人口情况的掌握,以及限制可疑分子及犯罪分子进入的目的,将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及楼宇门禁的涵义进行了扩展。通过邀请专业公司独立开发系统,实现人脸识别进区到户的功能。即通过在小区和楼宇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智能门禁”,在出入口就对进出社区、楼宇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比对,结合传统的车牌识别比对系统,在人员(或车辆)进出小区的时候,系统显示其个人信息用于比对,如登记照片、所住楼宇、车辆型号、牌照信息等。而未登记人脸识别的人员根本无法进入小区,只能在社区保安处登记进入。
2.系统数据库全面掌控。在进出口“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的支持下,在社区系统后台建立起一个即时更新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根据门禁系统提供的人员进出信息,可随时查看现在小区内人员情况。如有多少人在户,有多少人外出,有多少车辆停驻,多少车辆离开,一目了然。
3.提供便利全面办理。针对以别墅住宅为主的社区,出租现象较为普遍,导致了外来人口变动较为频繁的现状。为了保证“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的制度长期有效的落实,可在社
区管理站登记办理门禁人脸识别登记的服务窗口旁,建立便利“一条龙”式服务,为办理人脸识别的外省市人员,一并办理相关居住证件,以借此保证外来人口人脸识别登记办理的覆盖率。同时为了解决小区封闭式管理后会给居民房屋出租带来的不便,可在小区管理站专门设立房屋租赁窗口,对小区房屋租赁实行集中管理。形成房主登记,管理站公布,统一招租的形式,把外来人口的管控工作真正做到“从源头抓起”。
(三)整合社区治安资源
长期以来,我国的社区治安管理最突出的表象是警察治安管理,而公共行政管理行为及社区治安力量只是警察治安管理的随机补充,其显著特征是把国家与公民、市场与计划、社区自治组织自主治理与警察治安管理看作是两个迥然不同的范畴或领域。片面地强调社区治安管理体系内各要素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一味地强调警察才是社区治安唯一的合法权力;不认同社区治安是政府、警察与社区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过程,不主张社区治安管理体系是当代民主在社会公共安全领域中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社区警务理论认为,遏制违法犯罪的真正资源存在于社区群众之中,警察是遏制违法犯罪的重要力量,但不是唯一的力量。
从法律上来看,任何政府都有责任保障本国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等基本权利,使本国公民可以在一個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中生存和发展。虽然人民群众在实际生活中都会寻求各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安全需求,但归根结底,政府都是一个国家满足社会治安需求最重要的组织。社会治安的规模效益及公益品属性使政府成为满足社会治安需求无可替代的选择,而政府本身所拥有的法定统一性和强制性,也赋予了它是比较经济和适合的社区治安防控产品的供给者。
在这个方面,警察工作的效用主要体现在发动社区治安组织和市场参与到社区治安公共管理中。以警察治安管理为主导,社区治安公共管理为主体,两者相互整合的社区治安防控网络表现为营造了由政府、市场和社区自治组织共同组成的具有互补作用的社区治安治理体系的“小警察,大治安”,即由政府、警察和社区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对社区治安进行民主治理的社区治安防控管理格局;同时也摈弃了传统的“大警察,小治安”,即以单一庞大的警察体系为主体对社区安全进行严密专业化管控的社区治安管理模式。
通过社区群众治安治理的政府和社区互补、互动机制,司法服务进社区、警务活动进社区,来实现警务作风与方式改革,将社区治安管理寓于社区服务之中,既融洽了警察与社区公众的关系,又提高社区治安防控效益和警察工作效率,
体现了社区治安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区群众与警察在社区治安防控领域和谐有效的合作。
篇四:社区治安问题有哪些
15 年最新社区工作 30 个经典案例分析—-word 通用版 说明:本文2015 年最新社区工作 30 个经典案例分析—-word 通用版 说明:本文主要包含了社区工作(社工)各个方面的内容,以 30 个经典案例为依托,详细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解决问题以及触类旁通的关键启示。案例 1、社区安全--安装防盗门问题 某居民小区位于本市城乡结合部,小区内有住户 1840 户,长住居民 5300 多人,基本上都是由农民回城的人员、动迁人员和外地入住人员组成。
小区人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无业和生活困难的居民多;二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多;三是外来人员多。
小区接上级综合治理部门的通知,要求在小区各楼道内安装电子防盗门。然而有的居民认为,外来人员多的楼道,安装防盗门的实际意义和效果不大;有的居民觉得经济困难,拿不出钱来安装;还有人顾虑,防盗门质量不一定有保障,等等。面对不少居民都拒绝安装电子防盗门的情况,社工如何将该项工作顺利推进。
主要问题: 1.上述案例属于社区社会工作的哪个范畴?
2.试分析部分居民拒绝安装电子防盗门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3.社工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方法,帮助社区有效推进工作开展?
答题要点: 1.本案例属于社区治安工作: 答题要点: 1.本案例属于社区治安工作: (1)社区内生活困难人员多,难以支付安装费用; (2)社区居民结构复杂,难以统一思想; (3)对防盗门的产品功能及质量不信任等。
2.工作方法和策略: (1)听取各居民住户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还可以召开小区党员领导会义; (2)召开楼组长代表会议,传达工作精神,统一他们的思想; (3)对于防盗门质量问题,可以与生产厂商沟通,在小区内现场展示防盗门的样品; (4)加大宣传力度,对社区反对居民进行个案心理安抚和调适。
案例 2、社区安全--火灾问题
某个寒冬凌晨,某居民小区的一幢老式砖木结构居民住宅由于户外电气故障而遭受了火灾。大火烧毁了 3 户居民的全部家当,还殃及了另外 19 户居民,使他们的家庭财产蒙受了同程度的损失。当时正值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火灾使受灾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怎样才能让这些居民安心过年呢,社区干部急在心头。
主要问题: 1.试分析上述案例中受灾居民面临的困难有哪些方面。
2.为了帮助这些居民平稳过好年,作为社工的你应采取哪些策略?
答题要点:
1.面临的困难: (1)如何在家财尽毁的情况下,有安身之地,对抗严寒; (2)怎样在最短时间内,置办起生活必需品; (3)怎样从悲伤中重新走出来,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年; (4)如何重建家园等。
2.可采取的策略: (1)运用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深入了解每家每户的不同问题和需求; (2)运用个案或小组社会工作,帮助受灾居民走出阴影,树立乐观心态; (3)动员社区居民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4)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发现、挖掘、调动、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帮助居民们重修房屋。
案例 3、社区康复—-智障人问题 某市街道 D 社区,拥有居民 3 万多人。假设你是该社区的一名社工,并且主要负责社区内智障人士的康复工作,请针对智障人士设计一套社区康复计划。
答题要点:
1.方案设计:
康复方案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 4 个方面:
(1)智障人士在行为及社会功能上的改变; (2)智障人士家庭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提高; (3)智障人士与邻里之间关系得到改善; (4)社区对智障人士的接受程度增加。
2.实施策略:
(1)个人训练:为智障人士提供简单的自我照顾技巧及康复技巧训练,协助其发展个人才能。
(2)义工的培训及发展工作:通过不同形式招募一群有兴趣从事康复工作的人士,并为他们提供基本训练,使他们能对智障人士做定期探访或提供服务,义工可以来自不同年龄及不同阶层。
(3)建立及强化社区内非正式的网络:协助弱能人士建立社交网络,也协助其家庭成员建立互助网络。
(4)策动社区资源:社区资源包括地区领袖、社区设施、专业人士、经济支援等,期望通过不同资源的相互配合使智障人士的需要及困难得到满足和解决。
(5)建立及强化社区权益倡议:协助智障人士提出他们的需要,协助他们与地区政治团体周旋。
3.方案巩固:
主要包括提供服务、整和社区资源、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事件等。
4.方案评估:包括智障人士与其家庭成员对服务的满意度,整个方案执行情况和效果评估等。
案例 4、中考与高考压力问题
每年初三、高三学生都会面临严重的中考、高考压力,学校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度过这个阶段,准备开展一些活动。作为一名社工,请你针对初三、高三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拟订一份活动服务方案。
主要问题: 初三、高三学生会面临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家庭关系紧张、自我认同降低、作息时问不合理等问题。
答题要点: 1.方案设计:根据初三、高三学生的上述需求,设计服务方案,目标:帮助学生改善紧张焦虑的情绪,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的信心。
2.实施策略: (1)为学生提供缓解紧张情绪和管理时间的技巧; (2)组织一次学习经验交流活动,分享学习体会和学习技巧; (3)为学生开设心理辅导小组,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问题; (4)利用学校其他资源和家庭支持,帮助学生提高信心,获得更多的支持。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学校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等。
4.方案评估:包括学生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
案例 5、流动人口管理—-农民工子女上学困难问题 你所在的地区是一个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当地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困难,很多适龄的孩子无法继续接受教育,常常在外面游荡,有的孩子染上不良习气。作为本辖区的社工,请针对当地状况,为外来人员子女,拟订一份社区服务计划。
主要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会面临教育、经济、社会适应等问题。
答题要点:
1.设计方案:根据上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需求,设计出社区服务方案。目标:协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改善家庭生活质量,使其享有受教育的权力;有一个健康、安全、温馨的社区生活环境。
2.方案和策略: (1)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联系附近学校,接纳其入学; (2)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适合的学习辅导,使其跟上学校学习进度; (3)利用社区其他资源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服务 例如,为生活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申请适当补助,帮助他们熟悉社区环境、融入当地社区等。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其家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
案例 6、流动人口管理—-农民工子女放学后的教育问题 你所在的社区有许多外来务工者子女,他们白天在学校学习,回家后就没有人看管照顾,平时的课余生活也比较单
一。请针对这一类问题,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主要问题:外来务工者子女遇到的问题包括课余生活比较单一、缺乏学习辅导和父母的交流等。
答题要点: 1.方案设计:根据上述外来务工者子女的需求,设计出社区服务方案。目标:丰富外来务工者子女的课余生活,使其拥有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2.方案实施策略: (1)增加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提高家庭的支持作用; (2)定期组织外出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城市的变化; (3)联系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孩子们提供学习辅导; (4)利用社区其他资源为孩子们提供服务。(如,四点半课堂、晚托班、提供膳食等)。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包括外来务工者子女和家长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
案例 7、社区救助保障---残疾人帮扶问题 一个大学毕业、有着稳定收入、美满家庭的小岳变成残疾人后,社工如何帮助他? 1.优势介入的四个方面 2.介入策略 主要问题: 针对该案例对 小岳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全面分析, 小岳目前面临的 主要困境有: 1.无法接受残疾的事实,心情很糟糕; 2.生活无法自理,难以适应日常生活; 3.无法面对家人; 4.无法从事原来的职业,失去经济来源,需要新的职业规划。
答题要点: 1.方案的设计 适应残疾人生活,树立自信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调适心理,接受残疾事实;学会生活自理;重新适应家庭生活;未来职业规划。
①小岳及家人接受残疾事实。
②小岳适应残疾状态下的日常生活。
介入:康复治疗师、家人、邻里、社区。
③改善家庭关系,协助建立和谐家庭,增强家庭成员的支持力。
④要小岳重新找到合适职业,提高社会地位和适应能力。
介入:政府、原来的就业单位、社区。
2.方案的实施 按照服务计划,开展介入活动,实现服务目标。具体介入活动: ①对小岳进行心理辅导,让其接受残疾事实。
②提供康复信息和资源,协助制定康复计划,改造家居环境,学会日常生活技能。
③ ③进行家庭调适,重建和谐家庭。接受家人残疾的事实,重新进行角色分工,协助妻子扮演家庭的核心人物,调整家庭结构,提高家庭成员的能力重建和谐家庭。
④ ④帮助小岳了解政府对残疾人就业的支持政策,发掘小岳当前的就业优势,提高小岳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其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
3.方案的评估、结案 采用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过程评估就是针对方案设计及执行进行全程跟踪、评价;结果评估的指标包括:小岳的心理健康状况、家居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关系、就业和经济收入、社会参与度等。在评估的前提下,做出明确的结案决定:继续服务或中断专业关系。
案例 8、社区救助保障—-残疾人救助问题 刘某,18 岁,因幼时患病留下后遗症而身体残疾,由于自己没什么技能,在父母离婚后,只能以乞讨为生。
主要问题:
1.上述案例中,刘某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目前,针对刘某的困境,社工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题要点:
1.刘某面临的主要困境有: (1)贫困问题:以乞讨为生; (2)就业问题:没有什么技能。
2.主要辅导策略: (1)联系相关机构帮助刘某申请最低生活保障; (2)帮助刘某参加相关的就业辅导和职业培训,提升刘某的职业技能,并帮助其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 (3)劝其回归原生家庭,并帮助其联系父母,寻求父母的支持和帮助。
案例 9、社会救助保障—-再就业问题
某社区服务中心是社区公益性就业服务组织,主要是安置“5060 失业人员,从事社区保洁工作。其资金来源,一部分是享受国家有关政策的提供,另一部分是通过为社区企、事业单位提供后勤社区化服务而取得。受当前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社区一些企业面临困难,影响了社区服务中心的正常经营活动。
例如:社区服务中心承接的某小区的保安工作和某机床厂厂区的卫生保洁工作,由于物业管理中心和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营不景气,终止了保安、保洁服务协议,至使社区服务中心 70 余名员工面临下岗。这些下岗人员派代表向社区服务中心反映心中的不快和求职的愿望,询问有无解决的办法。
假如你负责这项工作,请你写一封回信,向代表表明下一步的对策。面对金融风暴的严重冲击,社区服务中心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危机,迎接挑战 。
一、员工自身要认清形势,使每位员工要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作好应对准备,学习一技之长,提高自身能力。
二、积极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开发就业岗位。
三、依靠国家有关政策,按照“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的原则,承接地区办事处及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项目,安置待岗人员工作。
四、鼓励个人自主创业,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帮助创业。
案例 10、社会救助保障---待业青年就业问题 假如你是一名社工,你所在的社区有为数不少的待业青年,针对这些待业青年的需求,选择一种适当的社区工作模式,并拟定一份相应的社区工作方案。
需求分析:一般情况下,青年待业的主要原因是就业观念、职业技能和就业渠道等方面存在问题,本案例应该根据具体调查进行分析设计,运用地区发展模式来解决该社区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
(一)
工作目标: 任务目标:通过地区发展,帮助社区待业青年顺利就业,建立一套转变待业青年就业观念、培训他们的技能和促进他们顺利上岗就业的体系。
(二)实施策略: 1.了解现状和需求通过海报宣传、报名,调查问卷、个人申请以及个案访谈等方式统计待业青年人数,充分了解他们的就业观念、职业技能水平以及就业需求等信息,建立待业青年信息数据库。以社区居委会、社工、待业青年代表以及社区志愿者等人组成“待业青年就业”居民小组,召开小组会议,分析社区青年待业的原因,讨论解决的措施。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利用培训方式让待业青年学习一技之长在就业,对未就业的青年要继续开展个案工作。另外检查促进待业青年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的建立,必要购买失业保险等。
(三)
效果评估: 通过单位走访、调查问卷、个案访谈等和其它方式收集已就业青年的满意度、就业率和就业单位的评价,撰写评估报告。用文字形式将“促进待业青年就业”方法理论化和形式化,长期应用。
案例 11、社区救助保障---特困人员帮扶问题 病人李女士,36 岁,被诊断患有肾衰竭,需要进行肾移植手术,捐肾者是李女士的弟弟,弟弟因此也住进了医院。姐弟俩住进医院后,李女士情绪波动很大。医生认为这样的状态对她的手术和康复都不利,要求医院的医务社工介入。
主要问题:
(1)李女士的困境有哪些? (2)如果你是医务社工,你准备如何介入? 答题要点:
1.李女士面临的主要困境有:
(1)情绪问题:十分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