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8篇

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8篇

发布时间:2023-05-06 12:10:08

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8篇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指示在浙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8篇,供大家参考。

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8篇

篇一: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

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指示在浙江引起热烈反响

  “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的重要指示,在浙江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改善环境、补齐短板,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久久为功、扎实推进,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原来村道上泥泞不堪,鸡鸭比人多,而现在没到节假日,村里游客就络绎不绝。”浙江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白鹤村是下山脱贫的移民安置村,通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整个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书记的指示,让我们更坚定了自己走的路。”东坑镇党委书记吴海东说,路好了,村美了,人来了,如今家家户户找到了致富路。

  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葛学斌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广大农村基层群众增强了久久为功的信心,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这得益于各级干部群众的坚定执着、持续坚

 守和不断创新,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积极响应、共识共建共享。

  被认为是发达地区的杭州市西湖区,乡村建设也曾存在“灯下黑”。通过“山水林田湖路村”全面整治,村镇环境改善,产业形态升级,百姓口袋也鼓了起来。西湖区委书记章根明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按景区标准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真正把美丽写在西湖大地上。

  一场新雨后的安吉,竹林摇曳、绿水清波,一派魅力江南好风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安吉县的余村村口,一块巨大的石碑上刻着这 10 个大字。作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安吉坚持把绿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色,走出了一条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同频共振、环境与财富同步提升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之路。

  “随着发展阶段不同,生态文明建设被赋予了新的载体和内涵,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始终是源头活水。”安吉县委书记沈铭权第一时间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他说,安吉将奋力扛起“样板地、模范生”的使命担当,以乡村振兴统揽“三农”工作全局,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先导区。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在“江南水乡”绍兴柯桥,印染纺织行业走上了转型升级、腾笼换鸟之路,农村也从“百村一面”到“一村一品”,全力挖掘特色之美。“要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因村制宜,不搞千村一面。”柯桥区委书记沈志江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道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需要把握的准则。”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认为,“因地制宜”就是以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分类推进“千万工程”,重点建设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改善人居环境,完善服务功能,提高辐射和带动能力。

  “精准施策”还要坚持规划先行。浙江省农办介绍,目前浙江形成了以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为基础的“1+4”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

  浙江干部群众表示,接下来,浙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特色,把全面打造生态宜居农村环境与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使新时期“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内生动力和建设活力,具有可持续性。

 改善环境、补齐短板,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浙江的干部群众更加坚定了在“千万工程”推进中,坚持“群众视角”,把一件件民生小事作为一个个着力点,逐步解决群众关心的件件事情。

  浦江马岭脚村,江南山村绿色掩映,山水优势凸显,很多农居改造成了粉墙黛瓦有山居特色的民宿,农户在自家庭院当起老板。然而,过去的“水晶之都”浦江曾被称为“住在垃圾堆里赚钱,躺在医院里花钱”。

  “老百姓的笑脸值千金。”马岭脚村村委会主任张开富说。浦江痛下决心,花了三年时间生态重建,低小散全部关停,企业入园区规范排污,河道整治……尽管阻力重重,但这一民心所向的举措最终取得了成功。如今清澈的溪水和久违的石斑鱼又出现在河道里,笑脸也重回村民的脸上。

  搬沙运泥、种植花苗、垒墙砌砖……在三门县沙柳街道曼岙村农户叶显掌的小院里,三门县水务公司党员干部们正热情参与结对共建“美丽庭院”活动,当起了农家庭院的“化妆师”。“以前农村人都往城里搬,现在门前屋后都是风景,城里人要花钱到乡下来看风景。”叶显掌骄傲地说。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基层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画出了路线图,明确了工作法,我们倍感振奋。”三门县委书记杨胜杰表示,“千万工程”让三门农村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发生显著变化,正向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转变。只有“全景式”的美丽乡村才能盛得下乡愁、拢得住人心,美丽经济、美丽生活才能水到渠成。

  (新华社杭州 4 4 月 月 5 25 日电

 记者屈凌燕、王俊禄、方列、唐弢)

篇二: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情况汇报(3 篇)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情况汇报 第一篇:

  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我镇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有力抓手,深入开展整治工作,创建了都坡、老杨和新杨村等 3 个自然村融为一体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形成了“党建引领、群众参与、依规实施、事后奖补”的西约模式,通过西约模式带动引领,全镇新农村建设实现稳步有序推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基本情况

  我镇下辖 13 个村(居)委,共有贫困户 444 户,贫困人口 895 人。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 178 户 559 人,无劳动能力贫困户 266 户 336 人。其中光辉村、东约村、五星村、南约村和西约村五个相对贫困村,共有贫困户 236 户,贫困人口 498 人。目前,我镇省定贫困村 53 个自然村工程项目已全部完成,完成竣工验收的有 49 个,5 个省定贫困村已完成区级示范性验收。我镇已支付乡村振兴省级资金 4280 万元,资金使用率达到 100%。

  全域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我镇非贫困村 20 户以上的自然村共有 66 个,其中,有 66 个自然村启动了“三清三拆”,有 40 个村完成“三清三拆”,完成率为 60%,已完成本年度任

 务,有 51 个自然村成立村民理事会;清理巷道乱堆乱放 498处,清理房前屋后杂草垃圾 1599 吨,清理淤泥障碍物 13561.5吨;拆除旧房猪牛栏 1909 间,共计 83458 平方米;整治垃圾乱堆乱放 603 处。

  主要成效

  (一)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现村道硬化。我镇 5 个省定贫困村 20 户以上 53 个自然村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硬化。二是生活垃圾处理有序进行。我镇 5 个省定贫困村20户以上53个自然村已按照每50户配置一个保洁员的标准配置了 59 个保洁员,已完成 140 个垃圾收集点的建设,建立了自然村保洁制度,实现高效率的 “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三是完成了文化设施建设,53 个自然村建设了文化广场项目,36 个自然村建设了文化室。四是实现雨污分流。我镇 5 个省定贫困村 20 户以上 53 个自然村已完成雨污管道铺设,实现雨污分流,并实现了人畜分离,已按照实际需求建设了 53 个标准化公厕。

  (二)培育了乡风文明,促进村民团结。通过 5 个省定贫困村 20 户以上 53 个自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党支部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自然村民理事会发挥协调作用,带动外出乡贤捐资捐物,带动当地村民投工投劳参与新农村建设,提升村民凝聚力,促进村民团结,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

  (三)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西约示范片区建设,

 目前已超过 3 万人次前来旅游参观,农产品展销中心、农业产业体验中心等一批新型项目正在建设中,今后将全面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主要工作做法

  一、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以党建引领新农村建设,把“党员发挥作用在先”这一理念融入到新农村建设各个环节。加强引导党支部和党员干部自觉学习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在清拆自家废弃房屋、投工投劳、捐资捐物等环节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动员村中党员干部参与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把村民“要我建”思想转变为“我要建”思想。

  二、点燃村民理事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热情,解决村民“等靠要”思想。发挥理事会作用,实行理事会成员分片包户,耐心细致做好政策解释和群众发动工作。引导理事会成员主动投工投劳、捐资捐物等,示范引领村民参与。引导理事会搭建起镇委、镇政府、村委和村民之间的沟通桥梁,主动收集村民的意见建议,及时向镇村反映研究,确保聚民智顺民意,实现建设贴切实际、村民热情参与、群众满意成果的良好局面。

  三、坚持规划引领,激发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让村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成效。要实行规划先行,一方面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

 而行,避免脱离实际或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要让村民看到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愿景,增强村民参与的热情和信心。要充分发挥村民的建设主体作用,引导村民主动投工投劳,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各个环节、各项工作当中,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目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强化与外出乡贤的沟通联系,引导、鼓励外出乡贤通过捐资捐物、参与村民的宣传、动员、发动工作,让乡贤成为新农村建设一支重要力量。

  四、融合新农村建设契机,逐步推动农村乡风文明、产业兴旺,让村民体验获得感和幸福感。结合宣传动员契机,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新农村建设观,逐步克服村民一些落后的思想意识和习俗。通过发动村民投工投劳、捐资捐物和献言献策,把村民凝聚起来,增强村民对居住地的认同感、归属感。利用标语、宣传画,充分继承和发扬 “贤”、“孝”等优秀本土传统文化,利用建成的公园、广场、舞台等文化场地,倡导健康文明的农村文化娱乐方式,提高村民的思想信念、道德水平。充分利用建设成果,结合村中实际,发展民宿、农家乐、农产品超市等乡村旅游业,培育“看乡村景、呼乡村气、感乡村情”的乡村旅游产业链。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目前的建设成效只是初级的成果,距离美丽宜居村的目标仍需动员各方力量,进一步加强建设。

  二、村庄建设效果的维护及村庄日常的管护机制存在卫

 生保洁效果不高,家禽放养的现象。

  三、产业发展尚未形成高效持续性,仍需拓宽拓展,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下一步计划

  一、要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整治项目。除了村庄基础整治项目(垃圾收集点建设,雨污分流建设,文化室、篮球场、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村巷道硬底化,入口标志景石)。剩余项目(绿化美化、外立面整治、路灯)仍需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将村庄现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村庄建设的美观程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二、探索建立新农村建设成果管护机制,引导村民自觉维护建设成果,实现村容村貌焕发生机。要加强村民宣传教育,增强村民环保意识。要实行保洁管护责任制,由党员干部、理事会成员、村民代表示范引领村民参与保洁管护,责任区域实行定期评比,让村民自己来监督,以他律变为村民自律。

  三、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实现农村产业振兴。积极引导农户走“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快专业合作社建设,通过鼓励龙头企业以及种养专业户开展“农超对接”、“农市对接”、“社企对接”,切实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加快农产品的流通,增加种养专业户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收

 入。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情况汇报 第二篇:

  一、基本情况

  白泽湖乡位于长江北岸,三面环水,东临破罡湖、长风港,西接石塘湖,北与破罡湖毗邻,南相连大桥街道和迎江区龙狮桥乡。全乡总面积 68.23 平方公里,辖 4 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人口 3.1 万人。潜江路穿乡而过,城市外环北路横跨境内,把白泽湖乡分成“一城一乡”,因而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位于白泽湖乡乡以北 “四村一社区”,2015 年正式启动。

  截止2016年9月,全乡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投资总额984.1万元,落实财政专项资金 79 万元,整合涉农资金 53 万元,完成 8.8 公里道路硬化,安装路灯 52 盏,建设 3 个村(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配置垃圾桶 635 个,清淤河道沟塘 21处,拆除和改造危房 2840 平方米,流转土地(耕地、林地、水面)4005 亩。

  二、主要做法

  (一)围绕一个目标

  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体目标,努力打造“都市慢城、魅力水乡”白泽湖,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攥紧八大抓手

 抓规划引领,提高美丽乡村建设

 的效益质量。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依托五个村(居)文化生态资源优势,先后编制两个层次的规划。聘请安徽华成园林规划设计院和安庆规划设计院编制了 5 个村(社区)《美丽乡村村庄建设规划》,对环境整治、景观开发等详细规划要求;其次委托安徽农业大学编制白泽湖乡现代农业示范区专业性规划。《大枫社区村庄建设规划》已于 9 月 9 日通过市规划局城乡规划业务例会审议,黄石、芭茅村经过会审、专家评审、成果公示、复核,待市规划局审议批复。龙华、先锋村村庄建设规划于 6 月份委托安徽华成园林规划设计院编制,初步成果将于近期会审。

  抓学习借鉴,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档次水平。主动学习先进地区,积极借鉴典型经验。一是近处学,组织乡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村(社区)监督委员会和村民理事会成员先后到周边的溪安、黄梅、杨亭、鲍冲湖等示范村参观,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身短处,以创新理念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二是远处学,赴合肥庐江、池州以及浙江绍兴和乌镇等地,考察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学习外地好做法、好经验,结合乡情,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探索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一村一品”发展路径。

  抓组织建设,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保障。白泽湖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适时调整充实乡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

 人大主席任常务副组长,政协主任和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科干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推进全乡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并从乡机关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四个协调组、五个指导组。各村(社区)相应成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推选产生中心村村民理事会。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抓环境整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步伐。白泽湖乡们将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强化农村环境保护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一项重要手段,为完善乡村道路管理体系,全面改善村容面貌,建立了 “户集村收乡运区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实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同时发挥村民理事会的作用,村民理事会与中心村农户签订承诺书,号召村民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自觉维护自家庭院和村庄卫生,全面提升村庄品味。

  抓产业支撑,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动力。通过多次会议讨论和考察调研充分论证,把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产业来定位,依托五个村文化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先进的技术、种苗、市场信息,打造 基地,即优质特种蔬菜展示示范基地、蔬菜种植生产资料供应基地、蔬菜产业信息服务基地、蔬菜采摘与休闲观光基地、蔬菜产业科普服务及中小学生研学基地等。积极申报注册芭茅小葱地名商标。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张悌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和经济实力。

  抓宣传发动,发挥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作用。为发挥农民的主人翁意识,积极调动村里党员、组长、村民代表的积极性。在建设过程中,广泛采纳党员、组长、代表们的意见,共同谋划建设项目。乡美丽办每月不少于 2 期编撰印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简报》,及时宣传典型做法,积极推广成功经验,通报工作进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序时进度;通过贴标语、拉横幅、树文化墙、建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建设效果,营造建设氛围,让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使广大村民从冷眼旁观到积极响应,从思想上理解支持,到行动上积极主动。

 抓常态管护,建立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为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白泽湖乡们坚持强化“三个落实”,执行“三项制度”。落实好管护力量,聘请稳定的卫生保洁队伍,及时收集处理周边垃圾;落实好保洁设施,配备合理的环卫设备;落实经费保障,一方面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向内挖潜,收缴保洁费用。在日常管理中,执行“一日一扫,全天保洁”的清扫保洁制度、“日产日清”垃圾清运制度、“日查周评月比”检查评比制度,保证了美丽乡村永久美丽。

  抓督查调度,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进度。乡美丽办将建立月督查旬调度机制,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日常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乡美丽办编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指

 南》,对照目标任务责任要求、任务要求,落实具体责任人,规定完成时限,明确要求乡科干领衔驻村实地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村(居)美丽办专人办公,负责资料归档,信息报送,并制度上墙,挂图作战。乡政府每年从财政资金中预算安排 200 万元用于美丽乡村考核奖补资金。切实做到建设全程有督查,建设前后有对比,建设成果图文并茂。

  (三)做实五项结合文章

  一是结合文明创建促环境整治提升。

  为促进文明创建工作,乡投入资金对道路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购置垃圾桶,沿各个村组道路摆放,收集村庄内垃圾,与沿路住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确保了全乡范围内的交通主干道卫生整洁,有利的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整治工作。

  二是结合八小水利促基础设施完善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集中资金,整合项目,将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塘坝清淤、河渠治理、泵站改造项等小型水利项目结合,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硬件要求,将水利设施项目建设成为美丽的乡村景观。

  三是结合精准扶贫促农民生活改善

  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扶持贫困户进行房屋改造,改善居住条件,提升村庄整体美观度,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公

 司+农户”模式,鼓励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借助环境整治工作,筛选贫困户从事环卫工作,保障贫困户就业,从而实现脱贫,改善生活条件。

  四是结合水毁项目促基础工程建设。

  被列入水毁修复建设工程的项目,按照美丽乡村村庄建设规划“高起点、高标准”要求,科学制定修复建设方案,强化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结合涉农项目促建设资金整合

  整合农村道路畅通、村庄环境整治、沟塘整治、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配套完善村庄道路硬化、亮化、污水管网铺设、环境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结合“一事一议”项目,全面整合社会资金和项目资金,扩大资金使用效率,保障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需求。

 ...

篇三: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发言提纲

 近年来,____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硬任务,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整合各类资源强化保障,以垃圾、厕所、风貌“三大革命”为抓手,扎实推进清洁整洁、住房改善、污水治理、农村改厕等专项行动,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高点定位抓谋划。坚持城乡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统筹,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对接污染防治和精准脱贫攻坚战,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为目标定位。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坚持把规划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第一道工序,实行“先规划、后建设”。制定出台了《____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 年)》,以项目化、事项化、清单化确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目标和年度任务。紧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

 “多规合一”要求统筹推进村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基层精心编制实施村规划。____镇、____镇镇域规划设计全面铺开,____村、____村、____村等 15 个村的村庄规划进入实质性进展阶段。

 二是坚持系统思维。综合考虑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等要素,科学确定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坚持全域旅游,以人为本、留住乡愁的思路,突出____核心景区环山一线优美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注重乡土味道,深挖历史古韵,传承乡土文脉。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保护乡情美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坚持以点带面、先点后面、点线结合,全面推进、整体提升。

 三是坚持质量标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技术、施工建设、运行维护等规范标准。根据排水方式、排放去向等,分类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放标准。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基本要求、政府责任和村民义务。鼓励村组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农村垃圾治理、乡村清洁等乡规民约。制定实施《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技术指南》等技术标准或指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基本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标可依。

 全面推进抓整治。坚持问题导向,以农村人居环境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加快补齐短板,全面推进整治工作。

 一是强力推进 “ 垃圾革命 ” 。2019 年____区以创建清洁村庄全域覆盖为目标,集中精力对全区所有镇(街道)、村(社区、管理处)全域开展清洁整治行动。先后组织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夏季战役”,集中攻坚了一批农村环境卫生中的老大难问题。全区累计清理村庄垃圾乱放____余处,清理卫生死角____余处,清理农村生活垃圾____余吨。同时,持续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全区所有行政村全部进行生活垃圾集中堆放、清运、填埋的无害化处理。组建立了___人的农村垃圾清扫保洁队伍 ,并将村庄保洁、公厕维护、设施维修等纳入管护范围,切实提高保洁能力。今年,我区长湖村、同溪村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村环境整治样板创建村。

 二是稳步推进 “ 厕所革命 ” 。结合区情实际,按照“户厕抓提升,公厕抓覆盖”的思路,组织人员逐村逐户摸排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了《____区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科学有序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按照“一户一策”原则,采取差异化补助的方式,稳步推进户厕改造提升。推动行政村村部、规模较大规划发展村庄、有乡村

 旅游发展等实际需求的村庄配建公共厕所。近年来已完成卫生厕所修建____个,其中先后投入___万元,建成旅游公厕__个。2019 年全区完成 ____户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新)建任务,超过省定____户任务的__%。

 三是统筹推进 “ 风貌革命 ” 。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培育乡风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大力开展“一拆二改三清四化”村庄清洁行动。同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开展区级“美丽庭院”创评,加强农民群众卫生健康教育,从源头上减少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突出“____一日游”沿线、重点村组的房屋、公路改造、“穿衣戴帽”工程建设。今年以来,全区清理危旧房屋__余宗,改造农村公路__余公里,完成房屋穿衣戴帽工程___余栋,有效提升了乡村颜值。重点打造____村、____村 2 个村为模板的清洁村庄示范点,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全区乡村村容村貌大幅提升。我区____镇已申报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推进镇,____镇____村通过了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验收。

 多措并举抓成效。工作干得好不好,关键看成效。近年来,____区以争先创优为目标,不断强化工作举措,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

 一是健全制度保障。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组长的高规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压实“三级书记”责任,全区各级各部门“一把手”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既挂帅又出征,靠前指挥、亲自部署,做到真抓真管、心中有数。区党政领导坚持每月一调度、每月一巡查。制定下发了《____区 2019 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评奖惩细则》等 6 个文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年度绩效考核项目,层层落实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定期组织督导评估,评估督察结果将各项支持政策直接挂钩。

 二是强化资金支持。按照“渠道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讲究效益,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资金支持。建立了财政投入为主、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为辅、社会资金共同参与、村民投劳配合的资金投入体系。创新建设资金支持方式,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2019 年,我区已投资 3200 余万元,用以改善基础设施,改善饮水安全,确保路通、沟通、灯亮,绿化、美化、净化。

 三是注重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结合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建设,充分调动群

 众自觉维护生活环境、自主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深入开展文明户、卫生户、清洁户等评选活动,及时开展检查评比,有效约束群众生活行为,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广泛宣传推广各地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篇四: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

美丽宜居家园举措方案

 坚持生态领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让“八山一水一分田”成为秦岭腹地生动鲜活的田园景观,让“满目苍翠、四季皆景”成为商山洛水最重要的体验,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有机统一,唱红“秦岭最美是商洛”。

 第一节

 加强乡村生态建设

 一、加强农村资源保护 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严禁撂荒承包土地,严格控制未利用地开垦,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加强重点区域耕地保护,推进保护性耕作。降低耕地开发利用强度,制定轮作休耕规划,开展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强化林草资源管控,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确保青山绿水。加强矿产资源保护,禁止私采滥挖,打击违法违规勘查开采行为,提升绿色矿山建设能力。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建立健全农业节水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实施农业节水行动,加大灌排骨干工程节水改造建设力度,集中建成一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同步完善田间节水设施,建设现代化灌区。到

 2022 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15 万亩。全面普查农作物种质资源,加强小黑麦、陕南白山羊等农作物种质、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利用,推进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和利用。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参与部门: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

 二、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 组织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摸清底数,推进综合防治,确保农业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严格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杜绝有毒有害违禁品进入。根据区域环境容量,确定畜禽养殖规模,科学合理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加快禁养区限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搬迁。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新建养殖场必须配备污染消纳设备。加快现有养殖场沼气工程、有机肥厂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清洁安全生产,加强畜牧业投入品规范化管理,全面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通过项目导向、技术指导、养殖场自建等方式,规范限量使用饲料添加剂,推广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兽药,减量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技术,指导养殖场建立健全污染治理循环链,做到农牧结合,生态养殖,循环发展。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参与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

 三、实施生态修复重大工程

 (一)建设健康稳定田园生态系统。开展田园生态系统示范区创建,引导各县(区)立足环境容量和产业基础,探索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田园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模式,科学配置农作物品种、种植制度、耕作方式,推动农林牧渔融合循环发展,促进田园生态系统内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交换和连接,构建生态循环的田园生产体系。加快恢复田园生态系统基本空间格局的整体性,着力修复和完善农田林网、围村片林、灌溉渠系等生态廊道,提高田园系统内部的关联性。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逐步恢复田间生物群落和生态链。统筹建立健全森林、河流、湿地等乡村重要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和耕地质量、水质等重要农业资源环境监测网络,完善生态系统和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发布机制。

 (二)实施生态修复重大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继续推进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区等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严格保护乡村古树名木,全面实施村庄绿化工程,努力实现房前屋后、沟渠两侧、农田四周全面增绿。保护和恢复乡村河湖湿地生态系统,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开展农村水生态修复保护,恢复河塘行蓄能力,大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快国土综合整治,加强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地区和废弃、关闭矿山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实施生物

 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提升各类重要保护地保护管理能力。加强濒危野生动植物、重点保护动植物、三有(有益、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科学研究价值)保护动物的保护力度,探索建设生物缓冲带试点,强化外来物种防控。探索实施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工程,努力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健全重要生态保护制度。推进耕地草原森林河湖休养生息,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将所有天然林纳入保护范围。在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原始林、天然次生商品林等各类林地的管控措施或经营制度。加快推进过载和污染河湖治理与修复,完成重要江河生态流量核定工作,合理控制河流开发利用强度,保障河湖生态用水。完成河湖和河湖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管理范围划定和立界工作,加强对水源涵养区、蓄洪滞涝区、滨河滨湖带的保护。

 牵头部门: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参与部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气象局。

 四、推动生态资源价值转化 (一)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在持续增加生态产品供给的同时,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切实提高自然资源的科学利用水平。提高生态保护与修复综合效益,让保护生态环境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逐步增加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全面推广综合性补偿。建立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的补偿力度。完善森林、湿地等重点领域生态

 保护补偿机制。通过探索购买森林发展权、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以及租赁、置换、协议、混合所有制、共有产权等多种方式,加强重点生态区森林资源保护。完善流域上下游、跨地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横向补偿关系。加快探索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形成森林、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参与碳汇交易的有效途径。推进多元化生态补偿工作,实施实物补偿、服务补偿、设施补偿、对口支援、干部支持、共建园区、飞地经济等补偿方式,提高补偿方式的针对性。

 (二)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健全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衔接机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产品,推进生态保护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森林草原河湖湿地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产业,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加快发展现代高效林业,实施兴林富民行动,因地制宜发展市场需求旺盛、经济价值较高的木本油料、特色林果、林下经济、野生动植物繁(培)育利用及观赏、高产饲草种植、草食畜牧业、特色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加强专业化经营管理,提升综合效益。推进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加快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引导当地农民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参与生态种养业发展。

 (三)发挥自然资源多重效益。盘活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利用现有生产服务设施用地开展

 多种经营活动,对集中连片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达到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允许占用 1-3%治理面积从事旅游、康养设施农业等相关产业开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扩大商品林经营自主权。鼓励各类社会资本、金融机构、担保机构通过租赁、转让、抵押等多种形式取得林地经营权,支持开展林权收储担保服务。鼓励各类企业、个人、社会团体通过工程建设、认养树木、亲子活动、生态教育等多种方式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将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作为各类主体履行社会责任的实现形式,鼓励金融机构将企业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情况纳入信誉评级体系。完善生态资源管护机制,通过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等方式,设立生态管护员工作岗位,优先安排当地群众参与服务和管理。进一步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森林草原、自然文化遗产等资源收费基金及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

 牵头部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参与部门:市水利局、市文旅局、市税务局、市银保监局。

 专栏 13 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

 农业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开展区域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养殖场种养一体化、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秸秆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农村清洁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国土绿化及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重点防护林等工程,积极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逐步扩大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范围,加快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全面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具备条件的 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 15-25 度坡耕地及污染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加强湿地保护,在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湿地保有量不低于 40 万亩。积极开展农村水生态修复保护,建成一批生态型河塘。

 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推进丹江等流域综合整治,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水污染防治、生态湿地修复与保护、岸线和滩地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促进。

 国土整治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加强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地区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推进损毁土地、工矿废弃地复垦,修复受自然灾害、大型建设项目破坏的山体、矿山废弃地。完善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等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实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全覆盖,全面完成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重点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岩溶塌陷调查,完成已发现的威胁人员密集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

 国家公园:加快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实施秦岭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十线百站提升改造:对林区森林资源相对集中、管护和生态服务能力亟待提升的管护线路和国有林场、国有林场管护站、自然保护区保护站进行改造提升,打造集管护与生态服务为一体的中心管护站、生态驿站。

 深化林业改革:全面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逐块明确森林资源的经营方向,进一步简化采伐审批批手,改进采伐作业监管方式,规范木材运输检查执法行动。

 完善生态资源管护机制:通过购买服务、专顶补助等方式,设立生态管护员工作岗位,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等各类保护地,优先安排当地群众参与服务和管理。

 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科学细化天然林种类和经营措施,对天然林实行严格保

 护制度,全面保护天然林的自然生境和森林景观。对天然次生商品林鼓励按照近自然经营的理念开展合理经营,因地制宜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实现森林生态功能和生产力的同步提升。对宜林地积极通过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恢复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統。

 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针对动植物保护体系、外来生物入侵防控体系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实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完善运行保障机制,形成响应及时、控制有效的疫情灾害应急处置体系和功能完备、部门联动的联防联控体系。

  第二节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加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大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注重农房单体个性设计、整体风格协调,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商洛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升级版乡村。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建设和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活动,全面开展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厕所改造,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围绕资源禀赋,塑造村庄特色景观和田园风貌,鼓励集中连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力争每年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12 个,到 2020 年,居民出行、用电、住房等基本生活条件显著提升,全市 20%以上的村庄建成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美丽宜居乡村。到 2022 年,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85%,全市所有村庄基本实现环境干净、整洁、卫生,全市 80%以上的村庄基本实现环境优美、绿色生态。

 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参与部门:市财政局、市生态 环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市林业局。

 二、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全面提升城镇辐射带动功能,突出特色产业小镇和重点示范镇建设,实现“城镇景区化”、“产业绿色化”和“田园景观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深入推进秦岭特色小镇创建活动,按照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全”、形态“精而美”的思路,坚持“特色产业+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坚持“产业主导、突出特色,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解放思想、注重创新”的建设原则,加强分类指导,加大政策扶持,发挥市场作用,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拓展提升 14 个特色小镇的建设内涵,突出产业培育,注重开发新业态。持续推进沙河子、竹林关 2 个省级重点示范镇,漫川关、凤凰、云盖寺、棣花 4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金丝峡、巡检、法官、商镇等 29 个市级重点镇建设,加快构建“节点式”、“网格化”小城镇集群。

 牵头部门:市发改委;参与部门:市住建局、市文旅局、市林业局。

 三、建立健全治理长效机制 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管护机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推行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健全

 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污水处理项目。探索建立垃圾...

篇五: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

宜居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一):坪城乡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坪城乡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坪城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坪城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美丽新坪城,打造县内生态文明示范县,抓好长山河村、白土咀村、英鸽咀村、坪城村等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 2014 年底

 全乡完成 13 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乡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美景,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坪城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二是改造草地容貌。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草地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 20%以上。三是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 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 70%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草滩地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臵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乡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滩地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

 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二):陈家沟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村定稿 20140213 定稿

 金川区双湾镇陈家沟村美丽乡村创建

 实施方案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区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村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农民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大力实施村镇规划完善、人居环境提升、富民产业增收、文明乡风培育四大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具有双湾特色的美丽乡村。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力争到 2014 年底,建成 “城市的后花园”、“市民的休闲乐园”和“农民的幸福家园”。

 ——村庄秀美。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到位,农宅改造有效推进,水电路、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全面优化,村庄整体建筑、布局与自然景观相协调,较好地体现美丽乡村丰富内涵和鲜明地域特色。

 ——环境优美。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内无卫生死角,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得到落实。农户庭院整洁,无乱堆乱放现象。绿化达到“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广场公园化”

 的水平。

 ——生活甜美。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循环农业稳步推进,教育、卫生、医疗、

 文化和体育等社会事业大力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健全。

 ——社会和美。基层组织健全,村级组织战斗力强,社会管理民主,村规民约健全、村组治安良好,无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其他群体性事件。村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村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三、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群众反响最强烈、事关群众利益最直接的问题。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创建“美丽乡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规划先行。注重与农宅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双湾镇总体规划的充分衔接,强化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规划落地,项目工程顺利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3、注重特色。要结合村组实际精心设计载体,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中丰富的生态理念,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彰显村庄特色。【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4、合力共建。与危房改造、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资源整合,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工作。

 四、建设任务

 (一)实施规划完善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

 建立健全规划体系,分类推进全村整治,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按照《双湾镇 2010—2020 总体规划》,完成以镇为中心的休闲观光、商贸流通区等 4 个功能服务区专项规划,合理有序推进各功能区规划建设,拓展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和容量。休闲观光区,以文昌园、关帝庙为节点,实施民俗文化、休闲观光、餐饮娱乐等项目开发建设,打造金阿旅游往返餐饮服务基地。商贸流通区,规划建设物流中心,繁荣集市贸易,吸引商流、物流,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产业加工区,扶持壮大本地企业,积极引进新的龙头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业集聚力。文化交流区,实施陈家沟村级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发展。

 (二)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全面覆盖,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1、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强化生态文明宣传,转变农民传统观念,提高农民节能环保意识争取建设垃圾中转站1 处,废旧地膜集中回收点 1 处,污水集中处理点 1 处。

 2、强化公共设施管护。实现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明确职责,抓好村级文化广场、环

 卫设施、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管理和维护。组建监督队伍,明确监督职责和范围,配合做好监督。计划修建占地 7000 ㎡的文化广场,占地 1800 ㎡的文化活动中心。

 3、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结合危房改造项目,把农宅改造作为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完成一、二组剩余危房改造户 52 户,硬化道路 1.05 ㎞,村庄道路花砖铺装 30000㎡,门前绿化栽植树木 1200 棵。

 (三)实施富民产业增收工程。按照“农民增收生活美”的要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提升休闲观光旅游层次,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1、启动产业园区建设。依托金川区中小企业工业承载区,沿陈金公路规划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区、规模养殖示范区、农产品加工集散区、建筑建材加工区、旅游休闲观光区。2014年度争取完成规划评审、土地整理、主供水管网、电力管网配套工程,力争通过 2—3 年,建成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经营体制完善、循环产业链紧密、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陈金公路产业园。

 2、做精农业特色产业。以精细、节水、设施、观光、循环农业发展为抓手,依托“金川红辣椒”、“双湾西瓜”地理标识产品,巩固发展玉米 2500 亩、红辣椒 1200 亩、食葵 2000 亩,特色瓜果等优势产业 500 亩、鲜食葡萄林果经济带 300 亩,推广中药材 200 亩、玉米制种产业 1000 亩。大力发展生态庭院养殖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建设标准化生态庭院养殖圈舍 100座以上,户均养羊 30 只以上。全面完成土地集中整合工作,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快速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规模有序流转,推动农业产业上规模、出效益。

 3、做深乡村旅游产业。依托文昌园、关帝庙等文化旅游场

 所,做好陈家沟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提升,借助陈金公路、金阿高速公路便利的交通优势,强化特色饮食、“农家乐”的培育,打造服务基地,吸引游客观光旅游。计划启动运营文昌园农家乐 13 户,沿陈金公路两侧发展农家乐式家庭旅馆 10 家。

 4、做强劳务输转产业。积极组织富裕劳动力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十万农民劳动技能提升计划”等培训项目,重点培养一批产业工人,力争培训输转富裕劳动力 700 人(次)。

 (四)实施文明乡风培育工程。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和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文明评选活动,积极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结合双联行动,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大力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推动农村民主法治化进程。利用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开展文体活动。严格落实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三委一会”运行机制,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利益关系,有序引导群众合理诉求,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4 年 1 月——2014 年 2 月)。结合镇村实际,制定美丽乡村创

 建实施方案和规划。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部署创建美丽乡村工作。积极宣传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和创建标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创建活动。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三):2015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第 1 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 xx 大、xx 届 x 中、x 中、x 中、x 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苏坑镇嵩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县委、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结合该村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苏坑镇嵩山村系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永春北部,是苏坑镇政府所在地,毗邻德化,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泉德公路贯穿全境,全...

篇六: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

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提升农村生态宜居水平,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X 办发〔X〕X 号)、中省农村工作会、X 省第三次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推动会等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动“五位一体”总体 布局和协调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固树立和实行新 进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进展,坚持绿 水青ft就是金ft银ft,顺应宽敞农民过上奇特生活的期待,统筹 城乡进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 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 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 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分类施策。要依据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 高标准、高起点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域规划;依据城乡

  一体化进展规划,明确各村建设定位,进展方向,分级分类进行建设,并长期坚持。

 ——示范先行、整体推动。学习借鉴X 等先行地区经验,坚持先易后难、先点后面,每年打造一批示范村,探索积累经验, 带动整体提升,全域推动、全面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以实现城乡一体、同步协调进展。

 ——留意保护、留住乡愁。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留意乡土味道,突出农耕文化元素,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慎砍树、不填塘、少拆房,保护乡情美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村民主体、激发动力。敬重村民意愿,依据村民需求合 理确定整治优先序和标准。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动员村民投身美丽家园建设,保 障村民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强化村民 环境卫生意识,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 主动性。

 ——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合理确定投融资模式和运行管护方式,推动投融资体制机制和建设管护机制创新,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

  ——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明确区部署,镇办抓落实,村组织实施三级责任,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各级投入力度,强化监督考核激励,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推动机制。

 (三)行动目标

 到 X 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村道路宽畅便捷, 农村垃圾处置体系基本完善,水冲式厕所全面普及,雨污水全面收处达标,村庄环境洁净洁净,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建立,农民环境卫生意识普遍增加,农村环境面貌全面提升,美丽宜居村庄实现全掩盖,打造省级以上美丽宜居示范村 15 个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1. 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要把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作为一项 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大力整治,推动农村环境面貌持续好转。重点做好北环线、X 大道、X 省道、高速、高铁等重点线路环境整治工作。以农村“三口”(村口、路口、农户门口)和村组街巷为重点,深入实施“六清”(清理粪堆、土堆、垃圾堆、柴堆、草堆、杂物堆),集中整治“十乱”(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扔乱倒、 乱堆乱放、乱拉乱挂),彻底实现“三净”(村容村貌净、村组道 路净、农户庭院净)。大力整治农村电网、通讯线路乱拉乱接问题,

  实现农村线网安全规范布设。

 2. 规范农村生活垃圾收处。依据城乡一体要求,健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长效机制,配套各类环卫设施, 配齐村级保洁员,加强保洁人员管理,全面推动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实现垃圾分类全掩盖,促进垃圾收处规范化。积极开展秸秆、柴草等农业废弃物粉碎再利用工作,促进农作物秸秆再综合利用。禁止直接焚烧和露天堆放垃圾,取缔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各类处理设施。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重点清理整治“垃圾ft”“垃圾围村”及建筑垃圾“上ft下乡”,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实现农村垃圾集中收集点、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 100%。

 3. 加快普及农村清洁能源。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合理负担、惠及民生”和“凡炕必改,非改必拆”的原则,积极推广电力改炕等新技术,大力实施农村煤改电、改炕取暖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X 年实现全区农村居民清洁能源替代率至少达到70%以上,X 年农村居民清洁能源替代全面完成。

 (二)实施农村厕所革命行动

 4. 开展园(景)区厕所革命。依据旅游厕所标准,提升改造全区旅游景区、文保单位及旅游示范村公厕,新改建旅游公厕10 个;新改建农业园区、X 河及X 河沿线公厕 20 座;改造提升家庭

  农场、现代农庄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厕所。到X 年,力争全区 AAA 级公厕达到 5 个,AA 级公厕达到 10 个。

 5. 深化农村厕所革命。坚持便利群众和有效使用的原则,在各村公共区域附近新建改建村级公厕,实现自然村水冲式公厕全掩盖,力争二类标准达到 5 个。建立村级公厕管理运行机制,落实专兼职管护人员,确保正常使用。全面实施农户水冲式厕所建设工程,X 年底全面消退农村旱厕,实现水冲式厕所全掩盖,同时配套完成农村X 改造工作。

 (三)实施基础设施全掩盖行动

 6.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依据农村基础设施全掩盖、全到位的要求,硬化、整修村内街道道路,鼓舞生态化铺装,有条件的实行“白改黑”。深入实施农村亮化工程,完善农村街道、道路、广场等亮化设施,实现公共区域全亮化。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提升工程,新建改建自来水管网,整修供水电力设备设施,保障群众正常安全用水。

 7. 健全雨污水收处设施。依据雨污分流的要求,加快完善农村雨水、污水管网,实现雨污管网全掩盖。以建设“A/O+MBBR” 等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生物污水处理系统为主, 实现污水全收处,确保处理过的污水达到一级A 类排放标准。积极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长掩盖。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

  入河长制管理。

 8. 全面建设农村湿地。依据“柔性治水”的要求,改造各村 现有涝池、沟塘,建设村组湿地,村庄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和雨水 一并进入村组湿地。充分挖掘利用各类水资源,加快建设村庄流 动水系和镇办人工湖,并将之与村庄井、湿地、自然河渠等连通, 打造相互贯穿、相互补充的水生态系统,实现“X 留水”目标。

 (四)实施乡村道路提升行动

 9. 建好农村“四好”大路。拓宽改造乡村主干道路及通村道 路,确保路宽不小于 6 米,车辆通行畅通。积极实施农村道路“白改黑”工程,不断提升道路质量,提高道路通畅性及行车舒适性。在有条件路段,道路两侧建设绿化带、自行车道及人行步道,实 行人车分流,确保行人安全。大力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美化 工程、亮化工程,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

 10. 提升改造园区道路。以保障群众生产需要为目标,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治理等项目建设,对园区范围内道路进行提升改造,修建人行步道,实施绿化、亮化,不断提高园区道路整体水平。

 11. 打造精品旅游道路。围绕农耕文化主要特色,依据X 民居主导色调,对区内主要交通路口、道路沿线进行全面提升,建设交通枢纽景观节点,打造既各具特色、又统一联系的交通体系,

  将 X 河观光路、X 路、X 产业路、城南路及各镇办环线等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五)实施农村风貌提升行动

 12. 绿化美化村庄。依据把村庄打造成景点的目标,加快建立以村庄片林及环村林带为主体,以道路绿化和庭院绿化为补充的村庄生态绿化体系。进村路、村内街道及农户门前要依据“三季有花、X 常青”要求,乔灌草搭配,建设绿化林带,实现一街一花、一街一景、一村一韵。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栽种瓜果、花草和树木,培育打造花卉、林木和果树型“绿色庭院”。推行“见缝插绿” 和“见空建景”式绿化,对村庄闲散地块、闲庄空院进行绿化, 拓展绿化空间,打造景观节点。X 年,60%以上的村达到省级绿色村庄要求,创建国家级绿色村庄 15 个以上。

 13. 整治村庄风貌。开展农村违建及空闲破败危旧房屋集中清理行动,坚决拆除违章建筑、私搭乱建和空闲危破旧房,全面消退安全隐患。加强对全区农村民居建筑的规划管理,制定多元化农村民居建筑方案,确保建筑风格协调统一;有序开展农村风貌整治,呈现X 民居特色。积极探索开展具有创意的乡村改造建设, 体现村庄产业特点、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

 三、实施步骤

 依据示范引领,重点推动,全面整治的要求,明确各年度实

  施计划:

 (一)X 年度:重点打造上川口、X、杜寨、黎陈、X、X、X、X8 个示范村,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全面进行绿化美化,整治外观风貌,建设景观节点,打造特色亮点;其余各村依据雨污管网、污水处理、湿地、农户改厕全掩盖的要求,全面完成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任务,初步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管理机制体制。

 (二)X 年度:重点打造 20 个示范村;进一步提升示范村建设成效,完善其余各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逐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管理机制体制。

 (三)X 年度:实现示范村全掩盖,全面建立并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管理机制体制。经过三年建设,农村环境面貌彻底改变,基础设施全面掩盖,各项管理运行机制全面建立,美丽乡村特色明显。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此项工作在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建设区委常委包抓示范村和区级领导包村工作机制,落实区、镇(街道)、村三级书记包抓主体责任,以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二)强化规划引领。各镇办要依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各专项规划,联系相关专业机构,充分听取群众及代表的意见和呼声,编制多规合一、统筹城乡、掩盖全域、分类分重点的乡村建设规划,形成一张群众看得懂、项目能落地、实施有保障的村庄进展蓝图。积极探索实施驻X 驻村乡村规划师制度,选派规划设计等专业技术人员驻村指导,为乡村规划科学编制、有序实施和建设监管供应保障。

 (三)创新建设模式。创新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探索采取 EPC 工程总承包、PPP 模式等方式建设,鼓舞工商资本、社会资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提倡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实现农村产业融合进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

 (四)加大资金投入。区财政局、住建局、农林局、环保局、文体旅游局、水务局等部门要加大中省项目资金争取力度,通过 建立融资平台、包装PPP 项目等途径加大资金筹措。区财政局要统筹整合相关资金,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采取 直接投资、投资补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多种方式,拓宽资 金渠道,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

  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

 (五)健全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落实农村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和负面清单,建设爱心超市,与农户 签订房前屋后“三包”责任书,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维护长效机制,制定污水 管理运行维护等标准规范,分类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放标准, 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推动专业化、市场化运行管护, 推行农村垃圾、污水收处、绿化亮化等统一规划、建设、运行和 管理。

 (六)加强宣传引导。各镇办要通过召开村民会议、逐户走访、印发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村民的宣传引导,调动村民积极性,引导宽敞村民主动参与;组织开展美丽庭院评比、环境卫生荣辱榜等活动,增加村民荣誉感;组织开展专业化培训,把村民培育成为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重要力量。爱卫办要积极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全掩盖行动,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村民环境意识和文明素养。宣传部要组织新闻媒体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积极对外推介,扩大影响,形成声势。农工部、住建局要及时提炼总结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典型经验,加强专题报道和经验沟通。

 (七)强化督查考核。建立严格的目标考核体系,采取每周

  收集汇总进度,每月召开流动现场会,每季度进行评比的方法跟进督查,对评比优秀的部门、镇办、村赐予资金奖励,对工作滞后的单位要严厉追责。考核办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各部门、各镇办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确保各项年度建设目标顺当完成。

篇七: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

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扎实推进全乡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助推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按照《怀化市农村人居环境“五治”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怀办〔2021〕27 号)、《怀化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无一全”标准》(怀农居办〔2021〕4 号)、《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大行动建设怀化美丽宜居乡村的工作方案》、《洪江市农村人居环境“五治”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洪办发电〔2021〕34 号)、《2022 年洪江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精心部署、集中行动、全民参与等方式,以创建“美丽集镇、美丽村庄、美丽团寨、美丽庭院、美丽公路、美丽溪河”示范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积极争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乡镇,奋力建设“净、绿、美”新农村。大力实施“个十百千”美丽创建行动,力争成功创建美丽示范村 2 个(苏宝顶村、水口山村)、美丽团寨 7 个(各村一个)、美丽庭院 21 个。计划完成农村户厕改(新)建 102 个,完成无害化公共旱厕改造 2 个。彻底改善我乡农村人居环境,使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文明村规明约普遍形成,

 长效清洁机制逐步建立,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达到“六无一全”的标准。

 二、整治提升内容及措施 (一)集镇 1。

 、及时清运垃圾。增加集镇保洁员,加强集镇环保力量,对集镇主要街道、背街小巷、河道等实行分区域包干到人全天候保洁到位,垃圾桶及勾臂箱专人管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开展河道平整工作,组织对集镇到铁山村槐树脚河道进行清淤。通过全覆盖、拉网式的垃圾“清零”行动,对溪流、沟渠、卫生死角、积存垃圾等进行全方位的清理。加强宣传及巡查,杜绝垃圾、秸秆焚烧现象。

 2。

 、规范污水排放。集中对集镇的污水管网和明沟进行完善,计划新建排水明沟 3 处,疏通暗渠涵管 2 处,确保无乱排乱倒乱流等现象。

 3。

 、规范车辆摆放。按照集镇规范化建设要求,加大对车辆摆放秩序的整治力度,增设停车位。在铁山中心学校对面及铁山村部前(高速公路高架桥下)征地修建停车坪,规划停车位。同时,在集镇设置抓违章探头,对乱停乱放车辆进行违章处理。

 4。

 、规范广告招牌。全面整治非法广告,组织人员对集镇现有“牛皮癣”进行全面清理。设置广告宣传专栏,做到不

 乱贴乱挂乱画,坚决根治“牛皮癣”。宣传动员集镇门店实行“一店一牌”。

 5 、注重房屋内外清爽。对集镇五六十年代的破旧门店(产权归属铁山村中街组)进行拆除,新建休闲广场。对集镇上的废旧汽车客运站进行改建,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换新颜。积极争取项目对集镇农贸市场进行改造,使农贸市场更加规范化。对集镇乱搭乱建进行集中清理整治,拆除集镇违规菜园围栏、拆除铁山溪流域河道乱搭乱建(鸡棚、鸭棚)。通过开展评比、宣传“门前三包”责任,引导集镇门店、住户对房屋内外环境进行清洁,将杂物堆放整齐,做到干净清爽。

 6 、有效治理市场。对市场进行修缮,设立钢架棚。规划用地,市场区域设计为下面建市场,上面建房屋,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加大巡查力度,严禁出现占道经营,消除马路市场。加强市场卫生管理,实行归类分区管理,安排专人清理市场垃圾。

 7。

 、确保道路整洁通畅。修整破损沥青路面,对道路两旁的杂草、排水沟的淤泥杂物进行集中清理。同时,对集镇居民的畜禽散养行为进行规范,做到畜禽集中圈养。

 8 、做好绿化亮化环保。实施亮化环保:对绕集镇路、集镇中心和主要街道安装太阳能路灯;实施绿化:因地制宜,见缝插绿。

 9 、保持厕。

 所清洁实用。对集镇现有的公厕进行安排专人打扫,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加快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确保集镇无一个旱厕。

 10 、突出铁山特色。结合铁山乡特色,争取项目资金,对集镇临街面进行风格统一改造,建设具有铁山文化韵味的特色乡镇。

 (二)村庄 1 、开展规划编制专项行动 苏宝顶、水口山两个美丽示范村庄 4 月底完成《村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规划》编制,明确目标任务、项目重点、资金来源、建设时序。

 2 、开展露天粪坑、临时棚厕、农村旱厕治理行动 (1 )大力推进农村改厕。一是按照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标准规范,积极宣传动员农户改厕,采取应改早改、愿改尽改,全面落实“首厕过关制”,实施厕屋黑灰水分离,开展旱厕清零行动,实现村内无一个旱厕。

 二是对公共旱厕做到应该尽改。

 (2 )落实厕所维护管理机制。一是对辖区户厕开展全面摸排,建立问题台帐,限期进行整改,实行销号管理。

 二是村公厕进行安排专人打扫,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

 3 、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

 (1。

 )开展河道治理行动。各村要组织两委干部、党员、河道保洁员及志愿者对辖区内河流进行定期清理。

 一是清理水面漂浮物,加强宣传,杜绝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溪流之中。二是对黑臭水体进行摸排整治,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小型湿地项目改造。

 三是对农户院落沟渠、排水沟进行硬化。

 四是开展禁止电鱼、网鱼行动,同时,投放鱼苗保护水域生态。

 五是拆除溪河流域河道乱搭乱建(鸡棚、鸭棚)。

 (2 )落实“河长制”管理机制。一是对村内所有小微水体环境综合整治纳入河长制监督管理考核责任体系,建立以驻村领导为责任领导,挂牌整治的长效管理体制。

 二是建立“河长+河道保洁员”机制,由乡村两级河长带头开展巡查,尤其是向河道倾倒建筑垃圾、私自排放生活生产污水及私搭乱建违规占用河道行为立即制止,列出问题清单,限期整改,确保河流通畅清爽。

 4 、开 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及资源化利用行动 (1 )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一是设立村庄“清洁日” ,坚持集中整治和持续整治相结合,聚焦辖区内村组、道路、树丛、田地等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拉网式的垃圾集中清理整治,彻底清除卫生死角、积存垃圾,实现公共区域做到“六无一全”,农户屋内屋外做到“八个整洁”。

 二是对乡村道路进行全面整治,实现公路用地无堆放物、无障碍物、无垃圾。

 三是督促垃圾及时清运,同时,动员群众垃圾投入配

 备的垃圾桶中,不乱扔乱倒,杂物摆放整洁有序,基本消除房前屋后的垃圾堆、杂物堆。

 四是配置分类垃圾桶,宣传垃圾分类投放。

 五是加强巡查,严禁焚烧垃圾、秸秆。

 六是消除遗留的垃圾焚烧炉和清理非正式垃圾堆放点,确保无垃圾焚烧和长期未清运现象。

 七是每村选定一个建筑垃圾集中处置点,设立标识牌,引导群众不乱倒建筑垃圾,倒入指定处进行集中掩埋。

 八是定期组织对村庄、道路杂草进行清除。九是动员家禽圈养,道路、房前屋后无畜禽粪便。

 (2。

 )完善清扫保洁机制。各村对辖区内卫生区域(含勾臂箱、垃圾桶)进行责任细分,村组干部、保洁人员定点定人定责,严格落实保洁员考勤制度,开展好日常清扫工作。各村将村、组、户划分若干微网格,发动党员干部、热心群众、志愿者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广泛宣传,督促各户做好门前三包工作,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大会战,高标准完成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任务。

 5 、开展农村废弃杂屋拆除行动。

 (1 )全面开展“房屋清爽”行动。一是对残垣断壁、废弃畜禽圈舍、废弃厕所、废弃仓库、废弃空心房等建筑物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实行销号管理。

 二是广泛动员党员、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带头并发动村民对危旧房、闲置房、残垣断壁等有碍观瞻的“空心房”(有文物保护价值的予以保留),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坚决依法依规拆除, 三是严

 格把住违规建房,从严管控切坡建房,严防一户多基。

 四是拆除违规农业设施用地,进行复垦复绿。

 五是拆除废弃杂棚和乱搭乱建。

 六是全面整治马路沿线及村庄外墙立面各种张贴、喷涂的非法广告、“牛皮癣”、废弃宣传标语、横幅。

 七是全面清理非公路标志标牌,对破损、不规范标牌进行拆除、维修或更新设置。

 (2 )着力提升村庄整体风貌。一是充分利用闲置空地进行绿化,实现村内无一块裸露泥土,能绿化的地方全绿化。二是河道溪流沿岸种植苗木,美化村庄。

 三是实施“亮化”工程,对村域太阳能路灯安装及使用情况进行排查,对损坏的太阳能路灯及时报修,对夜间照明不足的路段上报计划增设路灯。

 四是落实“雪亮工程”,在村主干道路口安装监控,建立环境整治智能管理。

 (3。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采用地方本土元素,保护和延续村落风貌。

 一是保留白水洞和禾梨坪村落原生态风貌,注入旅游元素,发展苏宝顶乡村旅游, 二是保护沈家坡古村落,弘扬梯田农耕文化。

 三是保护小溪“茶马古道”旧址,发展商道文化。

 6 、开展裸露泥 土治理复绿行动 一是各村开展裸露泥土地块调查,建立治理台账。

 二是对乡村两级主要干道两边采取撒草籽、栽树、种花草等方式落实绿化、复绿措施。

 三是实行“门前三包”明确农户房前

 屋后的裸露土地由农户负责,公共区域、无明确责任主体的裸露土地由辖区街镇、村组负责。

 7、 开展畜禽圈养行动 一是苏宝顶村、水口山村引导农户合规搭建畜禽养殖围栏、场棚,实施畜禽养殖“归圈”整村推进,从农户居住集中区逐步推开,杜绝畜禽散养现象的; 二是其他村在入村主干道、村部周围及人口集中区实现畜禽圈养。

 8 、开展乡风文明提升行动风 (1 )开展文明新 风宣传。一是召开屋场会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宣传。

 二是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等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组规民约》。

 三是过装订固定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栏、播放村村响广播、入户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是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作用,规范村民行为。

 (2 )开展文明评比活动。一是各村以户为单位开展“美丽庭院”“最清洁户”“文明家庭”“美家美妇”等评比创建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全民参与,全民监督,形成村美人和的农村新风尚。

 二是以组为单位开展“最美村民小组”等评比活动。

 三是各村要针对评比结果召开表彰会,发放一定的物资奖励调动村民积极性。

 9 、开展村庄“微改造”行动

 一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适度拆、精致改、全面美”的原则,充分利用本地竹木、土砖、鹅卵石等乡土材料,因地制宜对农村道路、沟渠、墙垛、栅栏及其他空间建立符合乡土风貌的微景观。

 二是加强村庄绿化、亮化工作,确保行政村内有一处以上公共休闲绿地可供村民时用。

 10 、开展“个十百千”创建行动 一是各村集中力量打造人居环境示范点,积极创建“美丽团寨”,苏宝顶白水洞团寨、水口山板山团寨、凉竹湾周家楼团寨、大段村院子组团寨、袁家溪村大竹山团寨、铁山村力头咀团寨、小溪村晒谷岩团寨。

 二是各村按照“六美标准”,积极引导农户创建“美丽庭院”。

 三、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铁山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易岸任领导小组组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贺湘波为第一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肖振宇兼任办公室主任,黄健强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干,负责日常事务。

 2 、用好“一核四治”抓手。建设“一核四治”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核心”引领把准方向,将党的领导落实到整治各环节;以“自治”提高责任性,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明约、组规民约,引导村民发挥自主

 性;以“法治”实现强制性,依托乡贤理事会会发挥“乡贤力量”推动环境整治,设立“乡贤基金”,进一步推动村庄道路提质改造、公共休闲服务设施建设、村庄绿化美化、提升村容村貌等工作;以“德治”培养习惯性,依托乡风文明理事会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文明评选活动,激励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整治行动。以“智治”提升便捷性,发挥“雪亮村庄”监控环境整治。

 3 、建立人居环境整治“微网格”。以“微网格”为重要抓手,建立人居环境整治微网格,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引领群众参与周边环境清理,网格划分做到连片到户,不留卫生死角。结合清洁日、党员主题活动日,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4。

 、常态化开展评比工作。积极开展比学赶超打擂台评比活动。乡对村重点检查人居环境整治责任落实情况,并根据细则现场打分。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严重滞后,经多次提醒仍无明显改观的村通报批评并对主要责任人予以谈话提醒。村对组、户重点检查人居环境农户“八整洁”、“门前三包”责任落实情况,对“美丽庭院”、“最清洁户”等给予奖励,对卫生不达标的农户进行宣传劝导,督促整改到位。

 5 、保障工作经费。

 (1)集镇:投入 50 万元/年用于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2)村庄:除了市里下拨的人居环境工作经费外,乡里再从公用经费里拿出钱进行投入,其中,苏宝顶村 10 万元/年,其它六个行政村各 3 万元/年。

 6 、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村村响、微信群、宣传栏、宣传单、乡村两级会议等,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先进典型。注重发挥村级基层党组织的优势,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关心支持参与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的良好格局。

 7。

 、严格督促落实。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领导小组将按照“洪江市 2022 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农村社区)考评细则”每月进行考评督查,对考评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整改。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将从严进行追责问责。

篇八: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

2022 年 年 x xx 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扎实推进全乡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助推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按照《xx 市农村人居环境“五治”专项整治行动方案》(x 办〔2021〕xx 号)、《xx 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无一全”标准》(x 农居办〔2021〕x 号)、《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大行动建设 xx 美丽宜居乡村的工作方案》、《xx 市农村人居环境“五治”专项整治行动方案》(x 办发电〔2021〕xx号)、《2022 年 xx 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精心部署、集中行动、全民参与等方式,以创建“美丽集镇、美丽村庄、美丽团寨、美丽庭院、美丽公路、美丽溪河”示范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积极争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乡镇,奋力建设“净、绿、美”新农村。大力实施“个十百千”美丽创建行动,力争成功创建美丽示范村 2 个(苏宝顶村、水口山村)、美丽团寨 7 个(各村一个)、美丽庭院 21个。计划完成农村户厕改(新)建 102 个,完成无害化公共旱厕

 改造 2 个。彻底改善我乡农村人居环境,使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文明村规明约普遍形成,长效清洁机制逐步建立,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达到“六无一全”的标准。

 二、整治提升内容及措施 (一)集镇 1 1 、及时清运垃圾。增加集镇保洁员,加强集镇环保力量,对集镇主要街道、背街小巷、河道等实行分区域包干到人全天候保洁到位,垃圾桶及勾臂箱专人管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开展河道平整工作,组织对集镇到 xx 村槐树脚河道进行清淤。通过全覆盖、拉网式的垃圾“清零”行动,对溪流、沟渠、卫生死角、积存垃圾等进行全方位的清理。加强宣传及巡查,杜绝垃圾、秸秆焚烧现象。

 2 2 、规范污水排放。集中对集镇的污水管网和明沟进行完善,计划新建排水明沟 3 处,疏通暗渠涵管 2 处,确保无乱排乱倒乱流等现象。

 3 3 、规范车辆摆放。按照集镇规范化建设要求,加大对车辆摆放秩序的整治力度,增设停车位。在 xx 中心学校对面及 xx 村部前(高速公路高架桥下)征地修建停车坪,规划停车位。同时,在集镇设置抓违章探头,对乱停乱放车辆进行违章处理。

 4 4 、规范广告招牌。全面整治非法广告,组织人员对集镇现有“牛皮癣”进行全面清理。设置广告宣传专栏,做到不乱贴乱挂乱画,坚决根治“牛皮癣”。宣传动员集镇门店实行“一店一牌”。

 5 5 、注重房屋内外清爽。对集镇五六十年代的破旧门店(产权归属 xx 村中街组)进行拆除,新建休闲广场。对集镇上的废旧汽车客运站进行改建,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换新颜。积极争取项目对集镇农贸市场进行改造,使农贸市场更加规范化。对集镇乱搭乱建进行集中清理整治,拆除集镇违规菜园围栏、拆除 xx溪流域河道乱搭乱建(鸡棚、鸭棚)。通过开展评比、宣传“门前三包”责任,引导集镇门店、住户对房屋内外环境进行清洁,将杂物堆放整齐,做到干净清爽。

 6 6 、有效治理市场。对市场进行修缮,设立钢架棚。规划用地,市场区域设计为下面建市场,上面建房屋,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加大巡查力度,严禁出现占道经营,消除马路市场。加强市场卫生管理,实行归类分区管理,安排专人清理市场垃圾。

 7 7 、确保道路整洁通畅。修整破损沥青路面,对道路两旁的杂草、排水沟的淤泥杂物进行集中清理。同时,对集镇居民的畜禽散养行为进行规范,做到畜禽集中圈养。

 8 8 、做好绿化亮化环保。实施亮化环保:对绕集镇路、集镇中心和主要街道安装太阳能路灯;实施绿化:因地制宜,见缝插绿。

 9 9 、保持厕所清洁实用。对集镇现有的公厕进行安排专人打扫,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加快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确保集镇无一个旱厕。

 10 、突出 x xx 特色。结合 xx 乡特色,争取项目资金,对集镇临街面进行风格统一改造,建设具有 xx 文化韵味的特色乡镇。

 (二)村庄 1、开展规划编制专项行动 xx、xx 两个美丽示范村庄 4 月底完成《村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规划》编制,明确目标任务、项目重点、资金来源、建设时序。

 2、开展露天粪坑、临时棚厕、农村旱厕治理行动 (1)大力推进农村改厕。一是按照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标准规范,积极宣传动员农户改厕,采取应改早改、愿改尽改,全面落实“首厕过关制”,实施厕屋黑灰水分离,开展旱厕清零行动,实现村内无一个旱厕。二是对公共旱厕做到应该尽改。

 (2)落实厕所维护管理机制。一是对辖区户厕开展全面摸排,建立问题台帐,限期进行整改,实行销号管理。二是村公厕进行安排专人打扫,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

 3、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 (1)开展河道治理行动。各村要组织两委干部、党员、河道保洁员及志愿者对辖区内河流进行定期清理。一是清理水面漂浮物,加强宣传,杜绝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溪流之中。二是对黑臭水体进行摸排整治,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小型湿地项目改造。三是对农户院落沟渠、排水沟进行硬化。四是开展禁止电鱼、网鱼行动,同时,投放鱼苗保护水域生态。五是拆除溪河流域河道乱搭乱建(鸡棚、鸭棚)。

 (2)落实“河长制”管理机制。一是对村内所有小微水体环境综合整治纳入河长制监督管理考核责任体系,建立以驻村领

 导为责任领导,挂牌整治的长效管理体制。二是建立“河长+河道保洁员”机制,由乡村两级河长带头开展巡查,尤其是向河道倾倒建筑垃圾、私自排放生活生产污水及私搭乱建违规占用河道行为立即制止,列出问题清单,限期整改,确保河流通畅清爽。

 4、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及资源化利用行动 (1)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一是设立村庄“清洁日”,坚持集中整治和持续整治相结合,聚焦辖区内村组、道路、树丛、田地等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拉网式的垃圾集中清理整治,彻底清除卫生死角、积存垃圾,实现公共区域做到“六无一全”,农户屋内屋外做到“八个整洁”。二是对乡村道路进行全面整治,实现公路用地无堆放物、无障碍物、无垃圾。三是督促垃圾及时清运,同时,动员群众垃圾投入配备的垃圾桶中,不乱扔乱倒,杂物摆放整洁有序,基本消除房前屋后的垃圾堆、杂物堆。四是配置分类垃圾桶,宣传垃圾分类投放。五是加强巡查,严禁焚烧垃圾、秸秆。六是消除遗留的垃圾焚烧炉和清理非正式垃圾堆放点,确保无垃圾焚烧和长期未清运现象。七是每村选定一个建筑垃圾集中处置点,设立标识牌,引导群众不乱倒建筑垃圾,倒入指定处进行集中掩埋。八是定期组织对村庄、道路杂草进行清除。九是动员家禽圈养,道路、房前屋后无畜禽粪便。

 (2)完善清扫保洁机制。各村对辖区内卫生区域(含勾臂箱、垃圾桶)进行责任细分,村组干部、保洁人员定点定人定责,严格落实保洁员考勤制度,开展好日常清扫工作。各村将村、组、户划分若干微网格,发动党员干部、热心群众、志愿者对人居环

 境整治工作进行广泛宣传,督促各户做好门前三包工作,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大会战,高标准完成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任务。

 5、开展农村废弃杂屋拆除行动。

 (1)全面开展“房屋清爽”行动。一是对残垣断壁、废弃畜禽圈舍、废弃厕所、废弃仓库、废弃空心房等建筑物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实行销号管理。二是广泛动员党员、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带头并发动村民对危旧房、闲置房、残垣断壁等有碍观瞻的“空心房”(有文物保护价值的予以保留),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坚决依法依规拆除,三是严格把住违规建房,从严管控切坡建房,严防一户多基。四是拆除违规农业设施用地,进行复垦复绿。五是拆除废弃杂棚和乱搭乱建。六是全面整治马路沿线及村庄外墙立面各种张贴、喷涂的非法广告、“牛皮癣”、废弃宣传标语、横幅。七是全面清理非公路标志标牌,对破损、不规范标牌进行拆除、维修或更新设置。

 (2)着力提升村庄整体风貌。一是充分利用闲置空地进行绿化,实现村内无一块裸露泥土,能绿化的地方全绿化。二是河道溪流沿岸种植苗木,美化村庄。三是实施“亮化”工程,对村域太阳能路灯安装及使用情况进行排查,对损坏的太阳能路灯及时报修,对夜间照明不足的路段上报计划增设路灯。四是落实“雪亮工程”,在村主干道路口安装监控,建立环境整治智能管理。

 (3)加强传统村落保护。采用地方本土元素,保护和延续村落风貌。一是保留白水洞和禾梨坪村落原生态风貌,注入旅游

 元素,发展 xx 乡村旅游,二是保护 xx 古村落,弘扬梯田农耕文化。三是保护小溪“茶马古道”旧址,发展商道文化。

 6、开展裸露泥土治理复绿行动 一是各村开展裸露泥土地块调查,建立治理台账。二是对乡村两级主要干道两边采取撒草籽、栽树、种花草等方式落实绿化、复绿措施。三是实行“门前三包”明确农户房前屋后的裸露土地由农户负责,公共区域、无明确责任主体的裸露土地由辖区街镇、村组负责。

 7、开展畜禽圈养行动 一是苏宝顶村、水口山村引导农户合规搭建畜禽养殖围栏、场棚,实施畜禽养殖“归圈”整村推进,从农户居住集中区逐步推开,杜绝畜禽散养现象的;二是其他村在入村主干道、村部周围及人口集中区实现畜禽圈养。

 8、开展乡风文明提升行动风 (1)开展文明新风宣传。一是召开屋场会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宣传。二是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等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组规民约》。三是过装订固定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栏、播放村村响广播、入户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作用,规范村民行为。

 (2)开展文明评比活动。一是各村以户为单位开展“美丽庭院”“最清洁户”“文明家庭”“美家美妇”等评比创建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全民参与,全民监督,形成村美人和的农村新风尚。

 二是以组为单位开展“最美村民小组”等评比活动。三是各村要针对评比结果召开表彰会,发放一定的物资奖励调动村民积极性。

 9、开展村庄“微改造”行动 一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适度拆、精致改、全面美”的原则,充分利用本地竹木、土砖、鹅卵石等乡土材料,因地制宜对农村道路、沟渠、墙垛、栅栏及其他空间建立符合乡土风貌的微景观。二是加强村庄绿化、亮化工作,确保行政村内有一处以上公共休闲绿地可供村民时用。

 10、开展“个十百千”创建行动 一是各村集中力量打造人居环境示范点,积极创建“美丽团寨”,xx 团寨、xx 团寨、xx 团寨、xx 团寨、xx 团寨、xx 团寨、xx 团寨。二是各村按照“六美标准”,积极引导农户创建“美丽庭院”。

 三、保障措施 1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 xx 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 xx 任领导小组组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xx 为第一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肖振宇兼任办公室主任,黄健强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干,负责日常事务。

 2 2 、用好“一核四治”抓手。建设“一核四治”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核心”引领把准方向,将党的领导落实到整治各环节;以“自治”提高责任性,将人居环境

 整治纳入村规明约、组规民约,引导村民发挥自主性;以“法治”实现强制性,依托乡贤理事会会发挥“乡贤力量”推动环境整治,设立“乡贤基金”,进一步推动村庄道路提质改造、公共休闲服务设施建设、村庄绿化美化、提升村容村貌等工作;以“德治”培养习惯性,依托乡风文明理事会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文明评选活动,激励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整治行动。以“智治”提升便捷性,发挥“雪亮村庄”监控环境整治。

 3 3 、建立人居环境整治“微网格”。以“微网格”为重要抓手,建立人居环境整治微网格,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引领群众参与周边环境清理,网格划分做到连片到户,不留卫生死角。结合清洁日、党员主题活动日,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4 4 、常态化开展评比工作。积极开展比学赶超打擂台评比活动。乡对村重点检查人居环境整治责任落实情况,并根据细则现场打分。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严重滞后,经多次提醒仍无明显改观的村通报批评并对主要责任人予以谈话提醒。村对组、户重点检查人居环境农户“八整洁”、“门前三包”责任落实情况,对“美丽庭院”、“最清洁户”等给予奖励,对卫生不达标的农户进行宣传劝导,督促整改到位。

 5、保障工作经费。

 (1)集镇:投入 xx 万元/年用于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2)村庄:除了市里下拨的人居环境工作经费外,乡里再从公用经费里拿出钱进行投入,其中,xx 村 xx 万元/年,其它

 六个行政村各 x 万元/年。

 6 6 、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村村响、微信群、宣传栏、宣传单、乡村两级会议等,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先进典型。注重发挥村级基层党组织的优势,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关心支持参与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的良好格局。

 7 7 、严格督促落实。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领导小组将按照“xx市 2022 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农村社区)考评细则”每月进行考评督查,对考评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整改。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将从严进行追责问责。

 xx 市 2022 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农村社区)考评细则 序号 评价指标 分值 评分标准 自查 得分 考评 得分 1 规划编制专项行动 (3 分)

 3 ...

推荐访问: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美丽 建设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