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三峡字词整理词类活用5篇

三峡字词整理词类活用5篇

发布时间:2023-05-06 13:05:08

三峡字词整理词类活用5篇三峡字词整理词类活用 《三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理解文言词汇的古今含义 2、熟读并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动静结合描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峡字词整理词类活用5篇,供大家参考。

三峡字词整理词类活用5篇

篇一:三峡字词整理词类活用

三峡》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理解文言词汇的古今含义

 2、熟读并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动静结合描写景物的写法; 2 2 、感悟三峡之美

 教育目标

 1、培养热爱祖国壮丽的山河的感情

 2、领略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感受、审美

 (三)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特征、动静结合描写景物的写法 (四)教学设想

 1、注重朗读。引导学生先默读,对照注解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2、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4、朗读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特色。

 二、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前班空,多媒体播放《长江之歌》)

 大家好!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是《长江之歌》。长江是祖国龙脉,民族自豪。她一泻千里,气势磅礴,孕育众多奇山异水,三峡是她最神奇瑰丽的杰作。

 一个外国朋友曾问著名学者、文坛巨匠余秋雨: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是哪里?他答:三峡。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

 今天,我们就随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走进 1500 多年前的三峡,撩开她的神秘面纱,领略她鬼斧神工的无限风姿。

 喜欢文言文吗?(几千年文化宝库中的颗颗珍珠,光耀万年,民族文化根基。)我们应由此了解祖国灿烂文化,积淀文学素养,提高素质和品位。

 余秋雨高度评价本文:用最俭省的文字,描述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绘的词章。

 (二)预习“成果”展示 1、作者作品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河流水道的专著,原书内容非常简略。郦道元搜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和自己游历山川的见闻为其作注,对其加以详细阐明并大为扩充。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

 全书叙述了 1350 条水道,注文三十余万字,它历经战乱流传至今,成为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三)用“文言文四步诵读法”学习本文(分四个板块) (出示课件):

 1) 朗读:字音、节奏

  美文初探 2) 解读:翻译,解析

  孰读深思 3) 研读:探究,概括

  含英咀华 4) 品读:品味,赏析

  放飞思维 (四)配乐范读 课件演示

  运行带有热区响应和超文本翻译的课文原文 。

 学生 跟读,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意义、把握朗读节奏。

 (五)第一板块

 美文初探 1、听读检测:(预习成果)( 课件)

 (1)生字 阙

 嶂

 曦

 襄

 溯

 湍

 漱

 涧

 属

  (2)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 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潄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翻译疑难:

 通假字:阙— (4)古今异义 或:

 至于:

 时:

 引 :

 虽:

 (5)多义词 绝

  自:

 其:

 (6)词类活用 奔:

 (7)重点词 曦:

 襄:

  沿 :

  溯:

 宣:

 疾:

  湍:

  肃:

 2、小结:字词障碍扫除了,翻译疑难才能迎刃而解。还有其他字词障碍吗?提出,互解。

 (六)第二板块

 熟读深思

  “欲吟咏之,必先解之”。本文骈散相杂,运用了一些古汉语修辞,学习掌握了,解意翻译困难迎刃而解。

 1、互文 为避免行文单调,或适应文体表达需要,把一意思较复杂的语句分成两个形式相同、用词交错的语句,使他们的意义互相隐含、渗透、补

 充,这种修辞方式就叫互文。

 翻译:合意而解,即并成一句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林寒涧肃 2、并提:把本应写成两个短语或两个句子的话,合并成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把相同成分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仍按二者组合关系分别相承,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并提。此种句子翻译时分为两句。如: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练习:解释画线的词(抢答)

 (1 1 )有时 朝 发白帝,暮到江陵

 (2 2 )虽乘 奔 御风不以疾也

 (3 3 )清荣峻茂, 良 多趣味

 (4 4 )晴初霜 旦 ,林寒涧 肃

 4 4 、小组探究译全文

 疑难交流讨论,解除。

 (七)第三板块

 含英咀华

 1 1 、[ [ 配乐朗读] ]

 播放背景音乐,由一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边听朗读边同步浏览相应的译文。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文章的四个段落,比比看,谁读得好。全班同学一起监读,然后点评。

 2、布置学习任务:

 1 1 、郦道元不愧是写景状物的高手,短短的四段话 153 个字就把三峡风光写得美不胜收、令人神往。一篇优秀的写景散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住特征来描写景物,文章描写了三峡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来描绘。

 (小结:山、水。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

 这篇课文结构非常清晰,首段总写三峡概貌——山,后三段分写四季的三峡——夏水、秋冬之景、秋景。)

 2、分组读:男孩子应该像山一般伟岸,就准备山的部分;女孩子应该像水一般灵动,就准备水的部分试着读出感情,读出文章的意韵来。

 (仔细品味,体会文中的情境,在朗读中学习处理语速、语调,读出感情。)

 3、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a.为何先写山? (概括:峡乃两山夹水之地,山势造就峡情)

 山峡地貌总特征?用文句证明:

 研讨示例:

 (长、多、陡、高

 把“略”字换成“俱”字可以吗? 第 1 段中最后一句它和这段文字有什么关系?)

 总结:正是由于他能抓住特点描写景物,注重字词的锤炼,所以才能传神地刻画出三峡的地貌特征。

 b.如果说山塑造了三峡的形,那么水便是三峡的魂。郦道元被后人誉为“善写山水的大手笔”,李白哪首诗写三峡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结合语句分析。

 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呢? 概括:夏水:盛、险、疾 (反馈:学生问得好,思考深入:既凶险,为何还冒险?挑战吉尼斯记录?挑战极限玩刺激? 大家哈哈大笑 讨论明确:王命、王权至上

 或:有)

 盛、疾之水有何利用? 落差大,水流急 可建坝发电

 (江水流经大巴山脉最高峰——巫山,形成巫峡。)

 如何描写春冬景色的?结合语句分析。

 特点:动静结合

 俯仰生姿 色彩斑斓

  用词精准:清荣峻茂 一字一景 概括精当 C、秋景特点?如果把最后引用的 一句诗改写成一般的散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行舟至此,听猿声哀鸣,不觉涕泪沾裳”,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思考题三 )

 d.总结文章主要内容 生:(踊跃地)本文描绘了三峡的四季山水景物,表三峡壮丽秀美风光。

 总结:收获:(结构提纲)

 依图试背诵 (领悟景物特点:山势伟岸,语句有气势;读夏水 语速快、音量大;读春冬景语调轻松平缓;读秋景慢速、音调深沉 )

 (八)第四板块

 放飞思维

  今昔三峡图对比:2009 年,三峡大坝建成了,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的山水风光会有哪些变化?文中的哪些景观还在?哪些景观将不复存在?(引文中语句验证)还会增加哪些新的景观?小组讨论,畅谈看法。

 (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应活跃。)

 总结 讲得非常好,对历史遗迹的保留确实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三峡大坝的建造是人类对自然的伟大改造,它和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最伟大、最令人感动的一处景观。

 三峡即将发生许多变化,那么,这个新的三峡和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相比较,是不是就不美了呢?。

 (学生们各有各的想法,有喜欢新三峡的,有喜欢旧三峡的,有两者都喜欢的。)

 请说理由 毛主席词“高峡出平湖” (九)结束语

 远去了的,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巨人;走近了的,是一个现代而又更加壮美的三峡。虽然一种美丽不会永远,但文明总要进步,当眷恋之手告别千年的风彩,留下的依然是永恒的热爱与赞美!

 (十)、作业 1、兴趣摘抄【多媒体展示】

 有关三峡的诗句 示例:

 a、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飞舟已地万重山 b、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浪人物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 翻译下列句子。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⑷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 背诵课文。

 4. 水是三峡的灵魂,请仿照文章写景方法描写我们的家乡 —— 江北水城美丽的水

  《三峡》学情分析

 古文诵读起来朗朗上口,乐感极强,学生非常喜爱。对于国语的教学应努力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可学生的阅历不多,平时体会较少,在语言的领悟、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老师应多加引导。

 课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壮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不同景象。作者采用大笔点染手法,仅 150 多字,把 700 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眼底,文质兼美,不但能加强学生语言感受能力,而且能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学生学此文,首先遇到的不是对文言词语的理解掌握问题,而是能否做到涵咏文字内在实质,投入情感体悟三峡之美;其次在于对景象的意蕴把握;第三,对于文言词语的准确理解。

 目前,初二学生语文理解水平有一定提高,但对语言文字内在之美却少有深入品味。不少孩子局限于“考试”,把对古文的学习当成一项考试任务,对古文的美少有领悟,正好学此美文在反复涵咏中感知领略一把。

 《三峡》效果分析 效果分析 1、 学生积极参与,热情度较高。理解领悟能力超出老师预期。

 2、 这种热情延伸至课后的背诵及对三峡对古风貌古文化的关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感悟了传统美文的魅力,浓厚了古文学习的兴趣。

 3、 自己在引领启发的过渡衔接上还应更流利紧凑些,深度上还能再拓展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再深广些更好。

 《三峡》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三峡》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第 26 课,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更是令人赞叹。

  2、教学设想:

 我的教学设想是,预习指导,要求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通译全文,达到理解全文的基本内容的目的。课堂以读为主,通过朗读、讨论等手段,理解文章的美和写作的妙处。

 文言文教学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语言精炼,意境优美,犹如诗词一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诗词来学因此,教学本文,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外,重要的是,在品读和赏析中了解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体会作品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

 3.教学目标:①、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②、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的美。③、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学习本课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

 4.教学重点:学习本课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

 5、教法:

 ①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②加强对文章的朗读、欣赏、体味, 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析语言 6、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7、学法的点拨与指导 朗读教学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它与其他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透彻,朗读才能传情达意;对课文思想感情把握得有分寸,朗读才会有正确的语音、语速、音量;对课文的词句熟悉,朗读才会有准确的发音、停顿、重音。朗读又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的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初读整体感知、再读品析课文内容所体现的美、三读揣摩文章写法的妙处、四背读积累文学作品这么几个环节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同时注重知识的内引外延,课堂上安排了读一读、品一品、评一评、背一背,课后安排了写一写这些环节,重点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讨论热烈,发言踊跃。写一写环节主要要求学生重视对古诗文的积累,以及培养学

 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8、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反复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并结合课本注解,了解课文大意,并划出难以理解的词句 ②要求学生在网上搜集有关三峡的资料(地理的、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等等),并将搜集到的资料提供给老师,由教师选择应用于备课之中 ③教师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下载相关图片、视频文件、文字材料,以制作课件、编辑拓展阅读训练题目 引导学生体会三峡的美和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上,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9、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采用了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析语言等方法进行教学。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与情绪。如上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峡的美丽的风光,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和直观形象的板书等等,以此帮助学生理解,使之进入情境,进而领会文章的美。

  当然,“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不...

篇二:三峡字词整理词类活用

6阅读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文言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从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表述来看,要求较以往已有所提高,增加了“积累”“感悟”“运用”等多项要求。如何在文言文阅读训练中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下面结合中考文言文考查实例,谈谈文言文阅读作业设计的几个策略。一、重视注释注释是文言文学习的一根拐杖,理应充分重视与利用。近年来福州市中考文言文考查的字词的解释与句子的翻译也几乎都在课文注释中出现,可惜有些学生不重视注释的理解与识记,造成考试中不必要的失分。另外,中考字词解释考查多以常见实词为主,个别重点虚词为辅。而实词又重点考查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词的特殊用法,如2015年福州市中考中,解释考查“或”“既而”“奔”“城”等字词与一道一词多义辨析的选择题。句子翻译的考查侧重选择一些文言现象存在句,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如2015福州市中考中,翻译考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等句子。因此,在文言文阅读作业设计中,应有意选择注释中的词条进行命题,促进学生自觉地在文言文学习中利用注释进行助读。同时,作业设计还要对注释中出现的重点字句进行归纳整理,强化学生考点意识,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用法及特殊句式。二、整体把握近年中考中对该考点的考查,从内容上看,多是对文章层次、内容要点、景物特点、人物特征与感情思想等方面的把握 ;从形式上看,或要求用原文中的句子或词语来回答,或要求用自己的话来解说概括,有的还出现了填空题的形式,而且以填空题形式进行命题在近一两年中似乎成了趋势。如2015年福州市中考试题整体把握考查的内容如下 :甲段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的特点,以“素湍”、“回清”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乙段从、色、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考题以填空题形式出现,从内容上看,考查到文章的景物特点与内容要点概括。如果学生能够把握住文段的整体意思,一般来说就能正确答题。但是,文言文在一些字句上比较晦涩难懂,疏通起来比较费时费力,一部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沉不下心,平时没有逐字逐句地理解,而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与理解的能力便成了无根之木,障碍重重。因此,在进行阅读作业设计时,要多出现一些重点难点的句子的翻译,培养学生疏通文意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推断语意。在此基础上,善于从细微处着眼,重点训练学生筛选文本重要信息,梳理、归纳、概括要点,同时推敲答案用语的准确性,力求切中要旨。三、类文比较近年来,中考文言文试题中进行比较阅读的命题出现频率高。从考查内容看,有人物性格的比较,有表达技巧的比较,有情感思想的比较⋯⋯如2015年福州市中考题就是《三峡》与《观潮》两文选段是从表达技巧上进行比较阅读。这类考题,要求学生精确审题,抓住关键,紧扣文本筛选信息,提炼有关要点。因此,在文言文阅读作业设计时,要以课内文章为主,选择具有相关点的课文材料,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如《小石潭记》和《三峡》可比较写作方法的异同、情感表达的异同,《隆中对》和《出师表》可以比较人物性格的异同、内容思想的异同。这样的比较设计,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对照阅读中获得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鉴赏水平。四、拓展感悟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文言文考查要求的提高,拓展感悟的题目在今后将可能成为命题的重要考查选项。从中考文言文命题来看,此类考点要求学生对文本感悟体验、阐述观点、发表看法等。如:你认为《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宋濂在学习中“终有所获”的原因有哪些?对你有什么启示?再如 :对于“古仁人”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你有何评价?此类试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联系现实生活的能力。在文言文阅读作业设计中,可以适当设置这类开放性试题,让学生联系文本,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独到的创新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时,可能还要考虑到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切忌用现代人的观念去评价,也不能主观臆断(下转172页)浅谈文言文阅读作业设计策略陈仲书(福建省连江黄如论中学

 福建

 连江

 350500)【摘要】文言文阅读作业设计可以从重视注释、整体把握、类文比较、拓展延伸等方面入手,突出基础字词句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在文章结构、人物性格、思想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析、概括、理解、感悟的有效训练,并适当延伸拓展,启发联想,提高文言文的应试能力与鉴赏水平。【关键词】文言文阅读 ;作业设计 ;策略【基金项目】* 此文为连江县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 :LJJKXB5-004。【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52(2015)10-0126-02

 172综合论坛(上接114页)强大动力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人们逐渐深化了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与应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虽然信息技术使用越来越广泛,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程度越来越高,但这依旧需要社会各界长久不懈的努力。从如今的状况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信息化改革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之路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1] 吴伟民,李婷,杨玉洁 . 关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再思考 [J]. 电化教育研究 .2011 年 6 月[2] 杨宗凯 , 杨浩 , 吴砥 . 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 [J]. 教育研究 .2014 年 03 期规范文化传播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统筹谋划,充分调动各方主体的力量,运用各种传播媒介资源,完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元化、多种传播媒介的协作共赢机制,增强文化传播的实效,多方联动,形成上下互通、齐抓共管的大宣传工作格局,真正实现文化传播的现代化、整体化和协同化。参考文献[1] 张国骥 . 大学与大学文化 [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2][美]戴维·H·罗思曼著.网络就是新生活[M].郭启新,刘文华,译 .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上接156页)治工作内容丰富和方法革新,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根本出发点,结合实际情况,凝聚全民的民族向心力,树立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发挥到最大。参考文献[1] 金羽 . 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方法和工作方法 [M]. 北京 :华夏出版社,1995[2] 田曼畸,白凯 . 思想政治系统工程学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1989[3] 苏振芳 .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M]. 厦门 : 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上接126页)泛泛而谈,要充分理解文本,领悟要旨,善于归纳、提炼、升华。总之,在文言文阅读作业设计中要认真研究教材,突出基础字词句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在文章结构、人物性格、思想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析、概括、理解、感悟的有效训练,并适当延伸拓展,启发联想,提高文言文的应试能力与鉴赏水平。参考文献[1] 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2] 陈 可 丽 . 巧 设 文 言 文 课 外 作 业 [J]. 新 课 程( 上 ).2012(07)(上接128页)学生的视野,并且帮助学生摆脱了对阅读的恐惧心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三、结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但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更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应针对阅读教学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综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参考文献[1] 李家惠 . 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05:130[2] 邹燕柳 .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J]. 现代阅读 ( 教育版 ),2013,04:149(上接 69 页)价值观的教育为例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11):47-49[3] 陈德祥 . 问题意识、问题逻辑、问题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思路新探 [J]. 学术论坛 ,2013(5):192-197[4] 付桂军 .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2013,26(1):75-78(上接122页)谊观的感悟。在《和时间赛跑》一课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时间的重要,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苏霍姆林斯基说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请记住 :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力量消失,否则,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并且不能随意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通常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朗读、提问、答问、活动、作业、测试等给予学生成功的信心。创造条件面批,无疑又是给学生的添加剂。

篇三:三峡字词整理词类活用

元《三峡》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写作“山献”)

 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

 【原文】

 自[在]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一点没有,完全没有]阙[quē,断缺。

 现在写作“缺”]处。

 重岩(yán)叠嶂[zhàng,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隐[遮蔽]天蔽(bì)日。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

 自非,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不见曦(xī)月[日月。

 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涨上山陵。

 襄,上。

 陵,大的土山], 沿[yán,顺流而下]溯[sù,逆流而上]阻绝。或王命急宣[如有君王的命令急于传达。宣,宣布,传达], 有时朝(zhāo)发白帝[即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东], 暮到江陵[地名,在今湖北荆州], 其间千二百里, 虽[即使]乘奔御风[骑着快马,驾着风。

 奔,这里指奔驰的快马], 不以[如此,这么]疾[快]也。

 春冬之时, 则素湍(tuān)绿潭[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

 素,白色。

 湍,急流的水。

 潭,深水], 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巘,山峰]多生怪柏, 悬泉[从山崖流下的像是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shù,冲荡]其间, 清荣峻茂[水清、 树荣、 山峻、草茂。

 意思是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 良[确实,实在]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天刚放晴的日子或降霜的早晨], 林寒涧(jiàn)肃[山涧显得寂静。

 肃,寂静], 常有高猿[高处的猿]长啸(xiào), 属(zhǔ)引[连续不断。

 属,连缀(zhuì),连续。

 引,延长]凄异, 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回声。

 响,回声],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绝,断绝,消失]。

 故渔者歌曰:

 “巴东[地名,在今重庆东部]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 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 没有一点缺口。

 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 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到了夏季,江水上涨,淹没丘陵,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绝。

 有时遇到皇帝命令急需传达,早上从四川的白帝城出发, 傍晚就到了湖北的荆州。

 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多里, 即使是乘御快马疾风, 也没有这样迅疾。

 在春冬季节,则有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之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松柏; 悬在空中的泉水和瀑布在峰峦间飞速冲荡,更显出水清山峻,草木茂盛。

 (这情景)给人带来无限的情趣。

 每逢到了天气放晴或降霜的早晨, 在凄清的林木、 静寂的涧谷中, 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 凄厉异常, 绵延不息。

 (那叫声)在空谷中鸣荡, 哀婉凄切, 久久不绝。

 所以, 打鱼的人往往唱道:

 “巴东三峡哦, 巫峡最长; 听那绵绵不息的猿猴叫声哦, 不禁泪湿衣裳。

 ”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江流的范围以内, 两岸高山连绵不绝, 没有一点空缺中断的地方;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 遮蔽了天空,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 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 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不能通行。

 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 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傍晚就到了江陵, 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 驾着长风, 也不像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 白色的急流, 碧绿的深潭, 回旋的清波, 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 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水清, 树荣, 山高, 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 树林和山涧清凉和寂静, 常有在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 声音接连不断, 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 悲哀婉转, 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的渔歌唱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

 《三峡》 教案 教学目标:

 1、 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 翻译、 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

 2、 品析课文, 展开想像, 领略三峡雄奇险拔、 清幽秀丽的景色。

 3、 学习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 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教材分析 北魏郦道元的《三峡》, 描写了三峡春、 夏、 秋、 冬四季的美丽景色, 是写景散文中的上乘之作。

 文美, 也容易理解, 对初一学生而言, 结合树下注释读懂弄通不困难, 关键是要适当地学会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如读准句读, 特殊字词和句子的用法; 关键是了解写景散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的布局(写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

  教学设想:

 教学过程中尽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通过欣赏三峡风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熟读成诵, 积累理解”的环节对课文反复诵读, 读准字音, 读清句读, 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并结合书下注释通过圈画法把字词和译文一一对应, 尽量字字落实; 通过“品读课文,解决问题”的环节时问题呈现, 然后一一解决, 使学生明了写景散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的布局。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三峡风光, 感受引读。

 我们伟大的祖国, 山河壮美, 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 妆扮着中华大地, 三峡美景是其中之一, 欣赏几幅长江三峡的风景图吧!

 美丽的三峡引得无数文人墨客, 挥毫泼墨尽情描绘。

 如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齐读)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 散文家郦道元也用优美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三峡之美,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文言文《三峡》。(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 了解《水经注》 和郦道元 郦道元, 字善长, 北魏地理学家、 散文家 , 他好学, 历览奇书, 撰注《水经》 四十卷,《本志》 十三篇。(板书

 北魏地理学家、 散文家)《水经注》 不仅是一部地理志, 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 是一本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水经注》 的文体骈散相杂, 写景部分多用四字句, 受楚辞、 汉赋影响, 富有文学气息, 对后世影响较大。

 三、

 熟读成诵, 积累理解

  1、

 初读课文

 (1)

 对照注释, 小声自由朗读, 初步读准课文字音。

 正音:

 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 sù))

 素湍(tuān)

 绝巘(yǎn)

 长啸(xiào)

 属(zhǔ)引

 哀转(zhuàn)

  (2)

 教师范读古文, 学生注意难读易错的字音和停顿

  (3)

 学生放声朗读, 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4)

 学生两两互读, 相互指出。

  2、 研读课文

 (1)

 学生个别朗读, 读清句间停顿。

 老师于疑难处点拨, 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 夏水矿襄陵

 [襄陵:

 动补短语, 漫上丘陵]

  沿/ / 溯/ 阻绝

 [沿溯:

 并列短语, 上行和下行)

  或/ 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 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 素湍/ / 绿潭, 回清/ 倒影

 [素湍:

 偏正短语, 雪白的浪花)

  [回清:

 动宾短语, 回旋着清波]

 绝巘/多生怪柏

 清/ 荣/ 峻/ 茂

 [清, 指水清; 荣, 指树荣; 峻, 指山高; 茂, 指草茂。

 ]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

 2、

 疏通文意

  学生圈点勾画, 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 试译短文。(四人人小组进行讨论,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然后把意见综合到一处, 教师只起点拨、 引导的作用

 (1)

 重点字词解释:

 略无阙处(毫无)

 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隐天蔽日(隐蔽天日, 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夏水襄陵(漫上)

 不见曦月(太阳)

  沿溯阻绝(断)

  或王命急宣(有 )

 虽(即使)

 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不以疾也(不如)

  绝巘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飞漱其间(冲刷)

  良多趣味(确实)

  属引凄异(连续; 延长)

  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林寒涧肃(寂静)

 空谷传响(回声)

  故渔者歌曰(所以)

  (2)

 重点句子翻译: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 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 看不见太阳; 如果不是半夜, 看不见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sù)

 阻绝:

 到了夏天, 江水暴涨, 漫上两岸的山陵, 下行和上行 的航路都被阻隔断了。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 回旋着清波, 碧绿的潭水, 倒映着山石林木的倒影。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水清, 树荣, 山高, 草盛, 实在是趣味无穷。

 4、 反馈交流 读完课文后, 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可以提出来交流。

 四、 品读课文, 解决问题 问题展现问题一、 三峡很美, 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 你能用“三峡的____

 美, 你看

  ,它有

 的特点”的句式说一说吗? 例 1:

 三峡的 山美, 你看, 七百里三峡, 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 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重重的悬崖, 层层的峭壁, 遮蔽天空, 挡住阳光。

  山有绵长、 多、 陡峭、 高峻的特点。(板书:

 山——奇险)

 例 2:

 三峡的水美, 你看, 到了夏天, 江水暴涨, 漫上两岸的山陵, 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隔断了。

 水有迅猛的特点。(板书夏水——迅猛)

  三峡的水美, 你看, 一千二百里的水路, 早上出发, 傍晚就到了,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水有迅疾的特点。

 三峡的水美, 你看, 春冬之时,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激流回旋, 清波荡漾, 水有清幽的特点。(板书春冬之水——清幽)

 例 3:

 三峡的秋美, 你看, 高猿长啸, 声声在山谷中

 回荡。

 三峡之秋有萧瑟凄凉的特点。(板书

  秋——萧瑟凄凉)

 问题二、

  作者写景运用了哪些方法? 讨论明确:

 1、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正面写山的长、 多、 陡、 高。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从侧面说明江面狭窄, 两岸群峰相连, 峭壁对峙, 山下只见一线天。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正面描写, 可见其凶险。

 “有时朝发白帝, 暮至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 侧面表现江水迅疾。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正面描写猿啼凄凉怪异, 回声久久不绝, 悲哀婉转, 到处笼罩着悲寂、 凄凉的气氛。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以忧伤的渔歌作结暗示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 侧面表现三峡之秋的萧瑟凄凉。

 2、 动静结合。静景:

 山

 动景:

 水山(两岸连山, 群峰对峙)

 水(夏:

 大水猛涨, 江流湍急;

  冬、 春:素湍绿潭, 清荣峻茂;

  秋:

 林寒涧肃, 哀猿凄清。)

 3、 不但有形有色, 而且有声有情。

 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 以“素”、 “绿”绘色, 以“湍”、 “悬”、 “漱”绘形。

 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

 而写秋景, 则重在绘声, “长啸”、 “凄异”、 “哀转”, 渲染了 肃杀的气氛。

 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 因景而异, 显得变化多端, 摇曳生姿。

 而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 一个“趣”字, 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 而末段的“凄”字, 既是对猿声的描述, 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问题三:

 写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明确:

 因为“峡”的意思是两山夹水的地方, 有山才有水, 所以从山写起。

 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 所以接着写水。

 写水先写夏水, 后写春冬之水, 后写秋天, 是承水势的涨落而安排。夏天江水暴涨, 春冬风平浪静, 秋天水枯谷干, 顺势而下, 入情入理。

 春冬二季之所以合在一起写, 是因为水的状况比较接近。

 问题四:

 文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 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 表现了三峡的壮丽景色, 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五、

 学生小结学习本课的心得六、

 布置作业

  1、 整理一词多义、 通假字、 词类活用

  2、 整理课文翻译并背诵课文

  3、 从文章中两句渔歌, 你还可联想到哪些诗句? 它们的意境相同吗?附:【一词多义】

 ①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

 沿溯阻绝(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极, 最)

  哀转久绝(停止)【通假字】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少)

  ②哀转久绝(“转”通“啭”, 声音曲折)【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奔:

 动词用作名词, 飞奔的马)

  板书设计:

  三

  峡

 郦道元

  北魏

  山:

 长、 多、 陡、 高峻

  夏水:

 凶险、 迅疾

 春冬景色:

 色彩斑斓、 景色清幽

  秋:

 悲寂凄凉《三峡》 教案之二一、

 教学目标 1、 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 虚词、句式。

  2、 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

 抓住景物特征, 动静结合, 情景交融。

 3、 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4、 感受大自然的美,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 教学重难点: 1. 把握作品景物描写...

篇四:三峡字词整理词类活用

三峡 》 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3)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下霜)

  (4)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5)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6)林寒涧肃(寒,清凉;肃,寂静。寒、肃,在句中充当谓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篇五:三峡字词整理词类活用

语文 八年级 ( 上 )

 第九课《三峡》 文言文原文 、 重点字词字词解释 、 译文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重点字词解释】

 1. 重岩叠嶂 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2. 夏水襄陵 襄:上 3. 乘奔御风 奔:这里指快跑的马 4. 素湍绿潭 湍:急流 5. 不见曦月 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6. 每至晴初霜旦 霜旦:下霜的早晨 7. 飞漱其间 飞漱:冲刷 8. 属引凄异 属:连接; 引:延长 9. 或王命急宣 或:有时 10. 虽乘奔御风 虽:即使 11. 良多趣味 良:真,实在 12. 绝巘多生怪柏 绝巘:极高的山峰 13. 略无阙处

 略:无.毫无; 阙:通“缺”,断开.缺口 14. 自非亭午夜分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15. 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二、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推荐访问:三峡字词整理词类活用 词类 字词 活用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