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乡村公共设施7篇国外乡村公共设施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合理布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外乡村公共设施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国外乡村公共设施
数据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合理布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新时代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时期中国现行标准下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我国农村工作的重心。缩小城乡差距、补齐农村基本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短板、促进社会发展成果城乡共享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需不平衡、布局不合理的现实,以淄博市凤凰镇为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方法和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研究成果经验,界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概念内涵,在借鉴 “中心地理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理论”、“公共产品供求均衡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泰森多边形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方法体系。主要研究内容:一是,通过分析凤凰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数量和服务半径,利用高斯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评价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路径距离的可达性和均等性,发现凤凰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和均等性差异显著;二是,根据泰森多边形原理特性,构建理想状态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泰森多边形,针对可达性和均等性评价较差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从设施距离、服务效率两个方面优化理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建议新增 2 所中学、4 所小学、6 所幼儿园和 6 所养老设施;三是,结合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结果,从制度引导和空间路径两方面探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论文主要创新点:①以路径距离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和均等性评价的主要指标,提高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②通过对农村居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距离需求调查,分析得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距离范围;③通过泰森多边形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调整,提升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公平性和高效性。但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较为复杂,且泰森多边形布局方法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未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泰森多边形,空间布局优化,路径距离,服务效率 万方数据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The equality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and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rational distribution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goal of China"s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Rural poor people are out of poverty with current standards of China in the 13 th
Five-Year Plan, the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going to be the focus of rural work.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rural basic social services and security, promote urban-rural sharing of social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will be the important work of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supply and demand of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re unbalanced and the layout is unreasonable, taking Fenghuang town of Zibo City as example, the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strategy of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spatial layou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Define the concepts of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by analyz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experience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the world, introduce theories of "central place theory", "public facilities location theory", "public goods supply and demand equilibrium theory", constructs the methodology of rural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spatial distribution optimize based on Thiessen polygons. On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Research contents: First, analyze allocation quantity and service radius, evaluates accessibility and equality of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by the Gaussian-2SFCA and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in rural,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ccessibility and equality of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Fenghuang town.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essen polygon principle, the Thiessen polygon of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ideal state is constructed. Aiming at the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with poor accessibility and equality evaluation, the spatial layout of ideal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s optimized from two aspects of facility distance and service efficiency. It is proposed to add two new middle schools, four primary schools, six kindergartens and six old-age facilities. Thirdly,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patial layout of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discusses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the spatial layout of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system guidance and spatial path. The main innovations: ① The path distance is taken as the main index of the accessibility 万方数据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nd equality evaluation of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which improves the rationality and scientificity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evaluation; ② By investigating the service distance of rural residents"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nalyzes the service distance range of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③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spatial layout of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Thiessen polygon, improve the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Bu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s complex,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iessen polygon distribution method. Therefore, there is great research spa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Thiessen polygons, spatial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path distance, service efficiency
万方数据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目
录
摘要 ························································································· I ABSTRACT ············································································· Ⅱ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
1.1.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 ········································· 1 1.1.2 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 ··········································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1.2.1
研究目的 ······················································································· 2 1.2.2
研究意义 ······················································································· 2 1.3
相关概念界定 ······················································································ 3 1.3.1
公共服务 ······················································································· 3 1.3.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 1.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 4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5 1.4.1
研究思路 ······················································································· 5 1.4.2
技术路线 ······················································································· 6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7 1.5.1
研究内容 ······················································································· 7 1.5.2
文章结构组织 ················································································· 8 1.5.3
研究方法 ······················································································· 7 第 2 章 研究基础与方法构建 2.1
相关理论概述 ······················································································ 9 2.1.1
中心地理论 ···················································································· 9 2.1.2
公共设施区位理论 ········································································· 10 2.1.3
公共产品供求均衡理论 ··································································· 11 2.2
国内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 ······························································· 12 万方数据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V 2.2.1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内容 ··························································...
篇二:国外乡村公共设施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式致辞中提出,要全面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将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充分体现出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全民健身计划离不开农民群体的参与。因此,如何推进农村地区的体育设施建设,怎样满足农民群体的体育需求,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本论文通过参考借鉴了国内外关于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资料文献,利用实证调查的方法,针对山东省齐河县各乡镇农村进行了相关调研,分析了发展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在设备供给、政策扶持、设备管理、农民体育健身意识等方面的困境及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完善并科学管理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对策。
关键字:农村,公共体育,组织管理
本科论文 Abstract
In his speech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ointed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omprehensively develop national fitness and raise national fitness to a national strategic level, which fully reflects the importance of national fitness.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participation of farmers.
Therefore, how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facilities in rural areas and how to meet the sports needs of peasant group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is paper draws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materials and literatur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and uses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methods to carry out relevant investigations on rural areas in Qihe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in the supply of equipment,
The difficulties and reasons of policy support, equipment management, farmers' fitness awareness, etc., and further proposed how to improve and scientifically manage rural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Key words:
Rural , Public sport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目
录
前 言 ........................................................................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二)研究方法 ............................................................. 1 (三)研究内容 ............................................................. 1 一、相关理论介绍 ............................................................. 3 (一)相关词语概述 ......................................................... 3 1.公共体育服务 ........................................................... 3 2.公共体育需要 ........................................................... 3 3.组织管理 ............................................................... 3 (二)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 3 (三)相关文献综述 ......................................................... 4 1.国外研究现状 ........................................................... 4 2.国内研究现状 ........................................................... 4 (四)中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政策的变迁 ....................................... 5 二、关于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现状的调查——以齐河县为例 ....................... 7 (一)目前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状况 ......................................... 7 (二)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供给与需求现状 ..................................... 7 (三)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现状 ............................................. 8 1.公共体育设施的损坏与维修 ............................................... 8 2.农村体育管理组织现状 ................................................... 8 (四)农民群体的健身意识 ................................................... 9 (五)农村公平体育设施满意度 ............................................... 9 三 当前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 11 (一)供给与需求问题 ...................................................... 11 1.供给无法满足需求问题,即“供不应求” .................................. 11 2.供给与需求不相符 ...................................................... 11 (二)缺乏体育组织管理体系 ................................................ 11 (三)缺乏体育锻炼宣传 .................................................... 12 (四)农民身体劳累 ........................................................ 12 (五)农民群体健身意识薄弱 ................................................ 12 (六)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现有优势 ........................................ 12 1.政策扶持 .............................................................. 12 2.资金支持 .............................................................. 13 四 针对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问题的对策 ....................................... 14
本科论文 (一)政府方面 ............................................................ 14 1.平衡供需 .............................................................. 14 2.建立相关组织管理体系,加强设备管理 .................................... 14 3.加强宣传,培养农民体育健身意识 ........................................ 14 4.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15 5.建设室内体育场地 ...................................................... 15 (二)个人角度 ............................................................ 15 1.农民群体增强锻炼意识 .................................................. 15 2.正确使用器材,科学体育锻炼 ............................................ 16 3.开展自发性的体育运动 .................................................. 16 结 语 ....................................................................... 17 致 谢 ....................................................................... 18 参考文献 .................................................................... 19 附 录 ....................................................................... 21
前 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995 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这项为期 15 年的计划里,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成为政府的目标。此后又有一系列的法规和规章相继出台,全民健身运动发展越来越快。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群体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有极大比例,因此,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化的开展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体的参与,基础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是关键。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这为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大助力。
近几年,我国部分农村开始建设起公共体育设施。这说明当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开始重视农村公共体育并着手建设起来。不过,从已有的国内文献以及通过实地调查来看,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现状存在众多问题急需解决。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为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方法。希望我国农村的公共体育设施能够真正的为农民群体提供服务,保障农民群体权益的实现,为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的梦想助力。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了文献归纳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三种方式。通过搜集国内外有关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研究文献,针对文献中提出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寻找出问题最严重的一点作为本论文的切入点。在确定论文课题后,进行实地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分类,分析农村公共体育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对于发展农村公共体育的建议。本次实地的调查对象为齐河县马集镇、赵官镇、仁里镇、胡官镇、晏城镇村民。本次调查从 2019 年 12 月 20 日开始,调查时间为 15 天。采取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发放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的方式进行。将问卷回答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了解目前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内容 本论文研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查农村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情况,这是为了可以通过年龄状况预估农民群体需要哪种类型的体育器材,了解现存的体育设施是否符合农村多数居住人口的年龄段使用。二是调查一定范围内的农村居住人口和现有的公共体育设备可服务的人员数量,以此来预估村民
本科论文 需求与体育设施供给方面的实际状况。三是调查村民对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存在的看法,以此来了解农民群众的体育锻炼意识的强弱以及当地政府对发展农村公共体育的宣传力度。四是调查当前我国农村现有的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状况,主要调查了设备后期维修与保养状况和健康体育锻炼的指导状况,只有调查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现状才能发现有哪些与农民切身相关的问题需要解决。本课题五是调查村民觉得现有的公共体育设施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此来了解村民的真正体育需求。
一、相关理论介绍 (一)相关内涵界定 1.公共体育服务
公共体育服务,是为了实现和维护社会公众或社会共同体的公共体育利益, 保障公众体育权益的目标实现,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依据法定职责,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以不同形态的公共体育物品为载体所实施的公共行为的总称。[1] 2.公共体育需要 公共体育需要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源头,直接影响到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其他环节。公共体育需要一般都是社会生活中关系到公共利益与诉求的体育需要,这种体育需要具有外溢性,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直接或间接利益。伴随社会的发展,群众的需求不断变化,公共体育需求的内容、层次、结构、方式等都会发生相应改变。[2] 3.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就是通过来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组织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自觉活动,是为了有效地协调组织内的各种信息和资源,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以期顺利地达到组织目标。[ 3 ]
(二)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总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约为人口为 6.74 亿人。这说明农民群众是我国人口的重要构成部分,农民群众的体育需求不可忽视,农民群体的身体状况以及生活质量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农村体育主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元化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为主要表现形式。这也充分体现出农村体育在发扬民族传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在国家号召政府响应下受到人民广泛关注。通过文献搜集和实地调查不难发现,当前我国在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体育设备供需失衡,设备缺乏管理,政府相关部门体育宣传不到位,农民群体健身意识不足等问题显著。只有彻底解决现存问题,才能让农村
1
刘亮.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溯源与再认识[J].体育学刊,2011,18(3):34-40 2 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97-101. 3 “组织管理” https://baike.baidu.com/item/组织管理/5901392#1
本科论文 公共体育设施真正为农民服务,保障农民应有的权益,增强农民体质,我国才能真正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
(三)相关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通过调查国外文献,发现大多学者只是探究社会组织在公共体育方面的管理,社区环境对体育活动的影响以及体育活动在男性、儿童之间的作用和体育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1)公共体育供给制度 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问题是美国非政府组织在管理制度中极其注重的一方面。鼓励民众个人和社会公益组织自愿捐赠资金或者体育产品,发行债券和拨出转款等方式支持体育事业的发展。美国公共体育的管理制度主要包含税收制度和监管制度。比如通过减少或者直接免除税收的方法,支持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各个领域。在监管方面主要体现在 3 个方面, 包括政府监管、行业内部监理、社会监理。通过有效的严格的监管制度支持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
(2)社区环境与公共体育的关联 在日本,有的学者提出建筑环境和体育活动之间的联系是至关重要的。社区营造的环境有利于闲暇时间的体育活动,学校的体育...
篇三:国外乡村公共设施
S 03.080.99 A12 备案号:49535-2016
DB3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2924-2016
农村(村庄)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通则 General rules for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rural (village) infrastructure
2016 - 04 - 20 发布 2016 - 06 - 20 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2/T 2924-2016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1 5 要求 .............................................................................. 1 6 管护机制 .......................................................................... 3 7 考核 .............................................................................. 3
DB32/T 2924-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扬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扬中市技术监督情报所、扬中市新坝镇新治村、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月丽、李宇、陈红霞、解林华、李红、马军。
DB32/T 2924-2016 1 农村(村庄)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通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村(村庄)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的总则、要求、管护机制和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农村(村庄)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1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1部分:总则 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村(村庄)基础设施 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主要包括文体、道路、桥梁、河道(塘)、小型水利、环卫、生活污水处理、供电、给排水、通信等设施。
4 总则
4.1 应符合村庄规划中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要求,满足村民生产、生活和文化需求。
4.2 宜采取政府指导,以村为主体的工作方式。
4.3 管护可采取村自行管护与专业机构管护两种方式。
4.4 应以镇为单位做好村庄之间基础设施的日常保洁工作。
5 要求
5.1 文体 5.1.1 根据村实际情况建设乒乓球室、棋牌室、图书阅览室、电子信息服务室等室内文体设施,以及公共活动和健身场所等室外文体设施。
5.1.2 应定期检查文体设施的运行维护情况,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5.2 道路
DB32/T 2924-2016 2 5.2.1 村主干道应进出畅通,路面硬化率不低于 90%。
5.2.2 村主干道应按照 GB 5768.1 和 GB 5768.2 的要求设置交通指示标牌或道路管护标牌;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应根据发展乡村旅游的需要,在村内设置指示标识。
5.2.3 村道应以现有道路为基础,顺应村庄格局,保留原始形态走向。
5.2.4 公共停车场内应整洁有序,路面基本平整,确保车辆正常停靠,并安排专人管护。
5.3 桥梁 5.3.1 应安全美观,体现地域风格。
5.3.2 古桥保护应符合相关规定。
5.3.3 桥梁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设施。
5.3.4 非等级公路的桥梁应满足当地农用机耕和农民生产、生活用途。
5.4 河道(塘)
5.4.1 应保障河道(塘)清洁、引排畅通,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和水环境,实现河道(塘)引排水、蓄水等综合功能,提高自净能力。
5.4.2 河道(塘)景观宜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5.5 小型水利设施 5.5.1 应建立小型水利设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明确职责。汛期小型水利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应按防汛调度方案、应急预案等执行。
5.5.2 应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设立责任牌,明确名称、范围、要求、责任人员、监督电话等内容。
5.5.3 汛期小型水利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应按防汛调度方案、应急预案等执行。
5.6 环卫 5.6.1 应统一配置垃圾收运、绿化养护、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
5.6.2 应根据设备特点定期维护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易损设备应定期更换。
5.7 生活污水处理 5.7.1 应制定相应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各类设施、设备应进行日常运行维护。
5.7.2 应在污水处理设施周边醒目处设置标识,内容包括村庄名称、受益人口数量、处理工艺、技术路线、运维单位及监督电话。
5.8 供电 5.8.1 供电设施应及时维护,有效运行。
5.8.2 应公布供电服务项目,如供电可靠率、到达故障现场抢修的时限、供电方案答复期限等,接受社会监督。
5.8.3 合理配套照明设施,按照气候、季节变化及时调整亮灯时间,确保正常照明。
5.9 给排水 5.9.1 农村供水工程使用的管材和设施设备应符合相关要求。
5.9.2 应定期巡查水源、检测水质。
5.9.3 给排水设施应定期检修和养护,确保设施的正常、安全运行。
DB32/T 2924-2016 3 5.10 通信 5.10.1 完善移动网络、宽带网络、通信设施信息库等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并定期检修和维护。
5.10.2 宜配备村通信服务网点。
6 管护机制 6.1 人员 配备与工作量相适应的管护人员,明确职责,并统一管理、定期培训。
6.2 制度 根据村实际情况和工作内容制定相关制度,并监督实施。
6.3 公众参与 应通过广播、会议、标语、文化长廊、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鼓励村民参与。
6.4 信息管理 6.4.1 应做好工作记录,建立管护档案。宜实施信息化管理。
6.4.2 宜依托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及时向村民发布相关信息。
6.5 满意度调查 鼓励开展村民满意度调查,分析评估、持续改进,并及时对外公开。
7 考核 7.1 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相应职责负责,对本辖区内农村(村庄)进行考核。
7.2 应遵循明确职责、分级考核、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监督考核制度。
7.3 可采取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考核、满意度调查和第三方考核。
7.4 考核结果应及时公布,可作为相关部门表彰、奖励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江苏省地方标准 制定规程(试行)
第一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地方标准(不含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含修订,下同),适用本规程。
第二条
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但又需要在本省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组织制定地方标准。
第三条
制定地方标准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应当与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协调。
制定地方标准应当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四条
制定地方标准应当立项。
地方标准立项应符合以下原则:
(一)与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联系紧密; (二)属于全省范围内普遍适用的规范; (三)符合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规定。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立项:
(一)已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法律法规允许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地方标准除外); (二)已纳入已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定计划;
(三)不属于技术和管理要求,需要通过立法解决的;
(四)属于在国家和行业层面上才能统一实施的; (五)在全省范围内不具有代表性; (六)制定地方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不充分的; (七)其他原因。
第六条
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公开向社会征集每年度的地方标准制定项目,征集期应不少于 40 日。
第七条
申报地方标准项目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江苏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申报表;
-2- (二)标准草案。
第八条
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确定地方标准立项项目。
第九条
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将地方标准立项项目向社会公示,公示期限为 15 日。若有异议,组织相关专家论证是否立项,论证结果作为最终结论。
第十条
公示期满,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公布地方标准立项项目,项目期限为一年以内。
第十一条
地方标准项目承担单位(以下简称“标准承担单位”)应当成立标准起草组,负责标准草案的编制。
标准起草组应当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和标准化专业人员组成。
第十二条
起草标准应当遵循下列要求:
(一)充分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综合分析,试验验证; (二)充分协调标准各相关方,实现各方共同利益的一致; (三)标准编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GB/T 1.1 和相关标准编写的要求,不得设定有地方保护、阻碍市场流通和其他妨害公平竞争等内容的条款,并明确标准的归口单位; (四)充分考虑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第十三条
起草标准应按照标准起草计划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并征求相关方的意见。
第十四条
标准征求意见在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由标准承担单位进行。
第十五条
征求意见处理完毕后,由标准承担单位向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标准送审材料。标准送审材料包括:
(一)标准送审稿及其电子文本; (二)标准编制说明及其电子文本; (三)标准征求意见汇总表及其电子文本。
第十六条
地方标准应经地方标准审查会(以下简称审查会)通过。
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标准内容确定审查会专家组,包括行政机关、科研院所、应用单位、标准化研究机构等相关方面的专家,人数一般不少于5 人。专家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在相应领域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
第十七条
审查会由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也可委托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者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
审查会应当对地方标准送审文本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是否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协调,主要技术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强制性条文的实施影响等内容进行审查。
第十八条
地方标准送审文本经审查会审查通过后,标准承担单位按专家意见进行修改,于1 个月内形成地方标准报批稿,报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将地方标准报批文本向社会公示。推荐性地方标准报批文本公示期限不得少于 30 日,强制性地方标准报批文本公示期限不得少于 60 日。
-3-
第十九条
地方标准报批文本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在公示结束之日起 15 日内批准,经统一编号后发布。
第二十条
地方标准应当自发布之日起 15 日内,按照规定向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国家有关部门报备案。
第二十一条
地方标准制定项目到期未能完成的项目,标准起草单位需在到期一个月之前向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书面说明情况和原因,经同意后可以延期,延期不得超过半年。逾期仍未完成的,该地方标准项目终止。
第二十二条
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定期组织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地方标准进行复审。地方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 5 年。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复审有关地方标准:
(一)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已制定或者修订的;
(二)地方标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的;
(三)与地方标准相关的生产技术、检测技术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地方标准实施过程中出现其他新的情形需要复审的。
第二十四条
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复审工作完成后,提出书面复审建议,复审建议包括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的建议,并说明主要理由。
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复审建议,确定地方标准的复审结果,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一)仍适用的地方标准为继续有效; (二)需要作修改的地方标准作为修订项目,负责修订地方标准的单位按照本规程第七条的规定提交申报材料,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将其列入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 (三)需要废止的地方标准,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发布公告废止。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4- 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申报表 标 准 名 称
制 定 / 修 订
计划完成时间
联 系 人
联 系 电 话
联 系 地 址
邮 编
经费安排(自筹/拨付)
立项理由(含与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的关系)
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情况
提出(起草)单位意见
年
月
日(盖章)
推荐单位意见
年
月
日(盖章)
立项审批意见
年
月
日(签名)
制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江苏省标准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条 为了加强标准化工作,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销售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县以上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标...
篇四:国外乡村公共设施
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五莲县全域旅游建设工程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五莲县土地储备开发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8 年 年 5 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场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3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五莲县全域旅游建设工程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单位 五莲县土地储备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徐清波 联系人 孙从义通讯地址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文化路 33 号联系电话 18201057158 传真 --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松柏镇王家口子片区和叩官镇大槐树村片区立项审批部门 五莲县发改委 批准文号2017-371121-78-03-019929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N7830 城乡市容管理E4852 管道工程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458241绿化面积(平方米)296050总投资(万元)
16000环保投资(万元)610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提出背景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意见》指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此外,五莲县域旅游资源丰富,五莲山、九仙山、大青山及白鹭湾等景点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城市对外旅游宣传的重要名片,但是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足、县域内缺乏便利的旅游联系绿道,且旅游场域环境风貌单一,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成为制约五莲县旅游提档升级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为了实现五莲县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目标,改善全域生态环境,因此,提出本项目建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2017〕第 44 号令),本项目的项目类别为“四十、社会事业与服务业”中的“120 旅游开发”,且不属于“缆车、索道建
4设;海上娱乐运动、海上景观开发”的范畴以及“四十九、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和仓储业”中的“175 城镇管网及管廊建设(不含 1.6 兆帕及以下的天然气管道)”,且属于“新建”的范畴,因此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委托书见附件 1),潍坊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二、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1、项目为旅游开发及城镇管网建设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 年修正),本项目属于“鼓励类”的“三十四、旅游业”中的“2、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及其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服务”,以及属于“鼓励类”的“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中的“9、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符合目前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2、本项目不属于《日照市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负面清单(试行)》和《五莲县产业发展负面清单》中所列项目,且本项目已取得五莲县发改局备案(备案证明见附件 2)本项目符合地方产业政策。三、规划符合性分析1、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中列出的禁止或限制用地项目,符合国家用地政策。2、根据五莲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出具的项目选址意见书(莲选字第S371121201700095 号,见附件 4),本项目建设符合城乡规划要求。四、 与《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符合性本项目松柏镇区域王家口子片区以及刘家南山村,王家口子片区包括钱家庄子、东白庙、西白庙、窦家台子、王家口子、韩家口子、贺家店子、潘家庄、娄家洼子、王家洼子、房家洼子,共 11 个村。其中窦家台子、王家口子、韩家口子、贺家店子、刘家南山、潘家庄、房家洼子位于生态红线二级管控区内。叩官镇区域包括大槐树村片区以及常林子、董家楼两个村,大槐树村片区包括小峪子、大槐树、小槐树、大迪吉、小迪吉、黑石子、白石子、北坪村,共 8 个村,其中北坪村、董家楼位于生态红线二级管控区内。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改造步道、绿化美化、埋设给排水管道的建设,不属于生产项目,施工期采取设置冲洗废水隔油池、堆场覆盖、垃圾及时清运等措施降
5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小。项目竣工后会采取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因管道开挖破坏的地表植被。项目在运营期废水经化粪池稳定处理后外运堆肥,不外排,生活垃圾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理外运,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要求。五、工程内容1 、建设内容本项目松柏镇区域王家口子片区以及刘家南山村,王家口子片区包括钱家庄子、东白庙、西白庙、窦家台子、王家口子、韩家口子、贺家店子、潘家庄、娄家洼子、王家洼子、房家洼子,共 11 个村。叩官镇区域包括大槐树村片区以及常林子、董家楼两个村,大槐树村片区包括小峪子、大槐树、小槐树、大迪吉、小迪吉、黑石子、白石子、北坪村,共 8 个村。本项目包括松柏镇区域包括王家口子片区以及刘家南山村,分别为钱家庄子、东白庙、西白庙、窦家台子、王家口子、韩家口子、贺家店子、潘家庄、娄家洼子、王家洼子、房家洼子、刘家南山,共 12 个自然村;叩官镇区域包括大槐树村片区以及常林子、董家楼两个村,分别为小峪子、大槐树、小槐树、大迪吉、小迪吉、黑石子、白石子、北坪村、常林子、董家楼,共 10 个自然村。建设内容包括绿化工程 296050m 2 ,步道 43500m 2 ,巷弄铺装 87000m 2 ,给水管道 84000m,排水管道63000m,建筑外立面改造 30008m 2 ,游客中心两处,分别位于大槐树村和东西白帝庙入口处,单层,共 1150m 2 ,广场铺装 19500m 2 ,停车场 7966m 2 。项目总投资 16000 万元,计划于 2018 年 6 月动工,2019 年 3 月竣工验收。项目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见表 1。表 表 1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1 基础设施 -- --1.1 绿化工程 m 2 2960501.2 步道 m 2 435001.3 给水管 m 840001.4 排水管 m 630001.5 巷弄铺装 m 2 870002 建筑工程 -- --2.1 建筑外立面改造 m 2 300082.2 游客中心 m 2 1150
62.3 广场铺装(含庭院)
m 219502.4 停车场 m 2 79663 配套设施 m 2 11503.1 健身设施 组 233.2 自行车棚 个 153.3 标识标牌 组 2003.4 路灯 盏 5002 、项目组成项目工程内容组成见表 2。表 表 2 项目工程内容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 工程名称 建设内容主体工程基础设施绿化工程 296050m 2 ,步道 43500m 2 ,给水管道84000m,排水管道 63000m,巷弄铺装 87000m 2建筑工程建筑外立面改造 30008m 2 ,游客中心两处,分别位于大槐树村和东西白帝庙入口处,单层,共 1150m 2 ,广场铺装 19500m 2 ,停车场 7966m 2辅助工程标识工程 交通指示牌、旅游指示牌等配套工程 健身设施、自行车棚施工营地 设施工场地,场地布置以方便施工为原则。公用工程供水施工期:沿线河流地表水。运营期:区域自来水管网供电施工期:从当地供电系统直接接入,现场配备自动发电机。运营期:从当地供电系统直接接入环保工程大气 施工期:洒水降尘。废水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附近村内现有旱厕,村民定期清运堆肥,不外排;施工生产废水设经隔油、沉淀后洒水降尘。运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稳定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绿化和农田噪声 绿化降噪、设置声屏。固废施工期:(1)建筑垃圾运送到指定堆场;(2)生活垃圾委托当地卫生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运营期:生活垃圾委托当地卫生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3 、施工设备工程主要施工设备见表 3。
7表 表 3 项目施工设备一览表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1 挖掘机 台 22 推土机 台 23 振动辗 台 24 蛙式打夯机 台 25 压路机 台 26 装载机 台 27 自卸汽车 辆 29 自动翻斗车 台 210 手推车 台 611 振捣器 台 64 、建筑材料来源项目筑路所需的地方性材料来源充足: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砂石料、钢材等建筑材料均来自于五莲县或日照当地。本项目区域内不设置混凝土拌合站及沥青拌合站。5 、项目工期及施工人员安排情况项目于 2018 年 6 月动工,计划于 2019 年 3 月竣工验收。工程施工人数约 50人。6 、技术方案本次管网设计中当管径小于 DN300 时,管材选用优质聚乙烯(PE)管;当管径大于等于 DN300 时,采用球墨铸铁管。当管道穿越特殊障碍物(穿越重要公路、河流)时采用焊接钢管。PE 管采用热熔焊接,钢管采用焊接,球墨铸铁管采用承插口橡胶圈连接。不同管材之间采用法兰连接。管网中检修阀门选用软密封闸阀。阀门井选用立式闸阀井。在管道较高处、管道压力变化较大处和其它适当位置设置复合式高速进排气阀。排气阀安装在砖砌式排气阀井中。为了检修更换某段管道,或在充洗某段管道时需将此段管道内的水排出,因次在管道的低处设置泄水闸阀,泄水管道接入排泥湿井。沟槽开挖施工方法:没有大机械施工条件的,采用人工挖土;有大机械施工条件的,沟槽土方开挖采用 1m³反铲履带式挖掘机挖土,土方堆积在沟槽一侧,弃土堆距沟槽边缘距离应保证 2m 以上。为了减少堆土区对沟槽的侧压力,多余土方可运至弃土场。
8当给水管线通过河涌地带,采用顶管施工较困难,而且地下水埋藏浅,因此采用围堰导流法施工。在河床较宽处导流,将 2/3 河面用草袋围堰隔离开,将河水导流至 1/3 面通过,将围堰内河水抽空,用挖掘机开挖沟槽至基底,基础处理好后,安装管道,然后回填沟槽,拆除围堰,二次围堰导流,将河水导流至已铺管河面,再施工另一半河道。六、公用工程1 、给水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绿化用水、游客及职工生活用水、商业用水。均由区域自来水管网供给。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5)、《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测算本项目的用水量,具体用水量测算见下表。表 表 4 项目用水量测算表用水项目与名称 规模 单位 天数 用水量 (m 3 /a )游客用水 50000 人次/年 30L/人次 -- 1500职工用水 20 人 50L/(人·d) 300 300商业用水 1150m 2 5L/(m 2 ·d) 360 2070农业及绿化用水 296050m 2 2L/(m 2 ·d) 180 1065782 、排水项目绿化用水全部消耗,不产生废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游客及职工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商业活动产生的废水。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 80%计,为 3456m 3 /a,经化粪池稳定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绿化用水,底部污泥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外运。七、职工人数及工作制度项目工作人员为 20 人,年工作天数为 300 天。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及主要环境问题。
9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等)1 、地理位置五莲县,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下辖县。地处山东半岛南部、日照市东北端,东临青岛市黄岛区(西海岸新区),南接日照市东港区,西连莒县,北靠诸城。2 、地形地貌五莲地处鲁东低山丘陵与鲁中南中低山丘陵衔接地带,五莲县海拔高度在18~706m 之间,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境内群山连绵,丘陵起伏,仅北部的汪湖、许孟、于里三个乡镇地势平坦,有分割的小块平原。山地、丘陵、平原分别占总面积的 50%、36%和 14%。总的地势是中部高、南北低,中间东北-西南隆起一脊。沿隆起带两侧,交错耸立着海拔高度在 500m 以上的山峰,有五莲山、九仙山、马耳山、分岭山、青山、芦山等 26 座。最高点为马耳山,海拔 706m,最低点潮河镇丹土村以东,海拔 18m。五莲属低山区,全县平均海拔在 100m 以上;地貌多样,有山,有岭,有沟壑以及沿河小平原。3 、气候气象五莲县地处暖温带,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周期性变化明显,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空气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比较凉爽;冬季干冷,多偏北风。历年平均降水 734.4mm,时空分布不均,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1964 年 1191mm,是多年平均降水量的 1.62 倍;最小降水量 1985 年 393.5mm,仅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 53.6%。年内降水量 70%集中在汛期,多年平均气温 12.6℃,平均无霜期 198 天,平均日照 2538 小时,多年平均蒸发量 1740.2mm,相对湿度65%。大气降水是五莲境内地表径流的主要来源,其次有少量入境客水。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深 300mm,地表总径流量 5.44 亿立方 m,其中客水径流量 1.1 亿立方 m。4 、水资源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 802.9mm、径流深 283.4mm,地表水资源总量 4.09 亿立方 m,地下水资源总量 0.72 亿立方 m,水资源总量 4.2 亿立方 m,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828 立方 m,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 1000 立方 m 的安全用...
篇五:国外乡村公共设施
J i f ’?彳 H E B E I A G R I C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全 日 制 硕 士 专 业 学 位( 毕 业 )论 文 邢 台 市 任 泽 区 农 村 公 共文 化 基 础 设 施 供 给 问 题 研 究 — 基于 农 民 需 求 视 角 学 位 申 请 人:乔 家 盡 指 导 教 师:
张 素 罗 教 授 实 践 导 师:
孟 贵 军 学 位 名 称:农 业 硕 士 授 予 单 位: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答 辩日 期 :
二 〇 二 〇 年 + 二 月 六 日
分 类 号:
G1 2 7 单 位 代 码:
1 0 0 8 6 密 级:
公 开 学 号 :2 0 1 7 7 0 2 0 4 5 0 邢 台 市 任 泽 区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供 给 问 题 研 究 — - 基于农 民 需 求 视 角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Su p p l y o f R u r a l P u b l i c C u l t u r a l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i n R e n z e D i s t r i c t, X i n g t ai C i t y B as e d o n t h e p er s p e c t i v e o f fa r m e r s’ n e e d s 学 位 申 请 人:
乔 家鑫 指 导 教 师:
张 素 罗 教 授 实 践 导 师:
孟 贵 军 学 位 名 称:
农 业 硕 士 授 予 单 位: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答 辩 日 期:
二 〇 二 〇 年 十 二 月 六 日
独 创 性 声 明 本 人 声 明 所 呈 交 的 学 位 论 文 是 本 人 在 导 师 指 导 下 进 行 的 研 宄 工 作 及 取 得 的 研 究 成 果 。
据 我 所 知 , 除 了 文 中 特 别 加 以 标 注 和 致 谢 的 地 方 外 , 论 文 中 不 包 含 其 他 人 已 经 发 表 或 撰 写 过 的 研 究 成 果 , 也 不 包 含 为 获 得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或 其 他 教 育 机 构 的 学 位 或 证 书 而 使 用 过 的 材 料 。
与 我一同 工 作 的 同 志 对 本 研 究 所 做 的 任 何 贡 献 均 已 在 论 文 中 作 了 明 确 的 说 明 并 表 示 谢 意。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签 字 日 期:U I 年| 月 r日 学 位 论 文 版 权 使用 授 权 书 本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完 全 了 解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有 关 保 留 、 使 用 学 位 论 文 的 规 定 , 有权 保 留 并 向 国 家 有 关 部 门 或 机 构 送 交 论 文 的 复 印 件 和 磁 盘, 允 许 论 文 被 查 阅 和 借 阅 。
本 人 授 权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可 以 将 学 位 论 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 内 容 编 入 有 关 数 据 库 讲 行 检 索, 可 以 采 用 影 印 、缩 印 或 扫 描 等 复 制 手 段 保 存、 汇 编 学 位 论 文 。
( 保 密 的 学 位 论 文 在 解 密 后 适 用 本 授 权 书 )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导 师 签 名:
签 字 曰 期:批 /年/月 r 曰 签 字 曰 期:% / 年/ 月r曰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毕 业 后 去 向 :
工 作 单位:
电 话 :
通 讯 地 址 :
邮 箱 :
摘 要 自 我 国 实 施 乡 村 振 兴 战 略 以 来 , 农 村 居 民 在 享 受 精 神 文 化 生 活 方 面 有 着 更 加 强 烈 的 诉 求。
对 于 农 村 居 民 来 说, 精 神 文 化 生 活 是 以文 化 基 础 设 施为 基 础 来 实 现 的, 其 建 设 供 给 情 况 直 接 关 系 到 居 民 的 精 神 生 活 水 平 能 否 提 髙 。
总 体 而 言, 邢 台 市 任 泽 区 农 村 公 共 文化 基 础 设 施 面 临 着 诸 多 不 足 , 这 在一 定程 度 上 导 致 农 村 居 民 不 断 提 高 的 精 神 文 化 需 求 无 法 得 到 充 分 满 足 。因 此, 基 于 农 民 需 求 视 角 对 任 泽 区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施供给 进 行 研 宄 具 有重 要 的 现 实 意 义 。 本 文 以 公 共 产 品、 新 公 共服 务 、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思 想 为 理论 基 础, 结 合 对 邢 台 市 任 泽 区1 5 个 村 庄 的 3 8 7 份 问 卷 的 调 査结 果, 从 农 民 需 求 的 视 角 对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的 供 给 情 况 进 行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目 前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在 供 给 方 面 呈 现 出 提升趋势, 却 依 然 面 临 着 利 用 率 不 高 、 投 入 不 足 、 供 给 出 现 偏 差 等 问 题 。
经 过 对其 产 生 的 原 因 分 析 , 发 现 基 层 政 府 重 视 程 度 不 够 , 公 共 文 化 人 才 匮 乏,民 众 意 愿 未 受 重 视 ,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导 致 问 题 的 产 生。
因 此 , 完 善 邢 台 市 任泽 区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供 给 首 先要 树 立 需 求 导 向 的 供 给 理 念, 其 次 要 完 善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相 关 机 制 , 然 后 要 加 大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投 入, 提 高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的 利 用 率 , 最 后 要 加 强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人 才 队 伍 建 设 , 多 措 并 举 切 实 提 升 邢 台 市 任 泽 区 农 村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的 供 给 , 丰 富 农 村 居 民 的 精 神 文 化 生 活。
关 键 词:
任 泽 区;农 村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 供 给 问 题; 需 求 视 角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S u p p l y o f R u r a l P u b l i c C u l t u r a l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i n R e n z e D i s t r i c t, X i n g t a i C i t y B a s e d o n t h e p er s p e c t i v e o f f a r m e r s' n e e d s M aj o rr R u r a l a n d R e g i on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b s t r a c t S i n ce t h e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t h e s t r a t e g y o f r u r a l 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 i n C h i n a , r u r a l r e s i d e n t s h a v e a s t r o n g e r d e m a n d i n t h e e njo y m e n t o f c u l t u r a l a s p e c t s. F o r r u r a l r e s i d e n t s , c u l t u r a l l i f e i s b a s e d o n c u l t u r a l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 O n t h e w h o l e , t h e r u r a l p u bl i c c u l t u r a l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i n R e n z e D i s t r i c t o f X i n g t a i C i t y i s f a c i n g m a n y s ho r t c o m i n g s, w h i c h t o s o m e e x t e n t l e a d t o t h e c u l t u r a l d e m a n d o f r u r a l r e s i d e n t s c a n n o t b e f u l l y m e t . T h e r e f o r e, i t i s o f g r e a t p r a c t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e t o s t u d y t h e s u p p l y o f r u r a l p ub l i c c u l t u r a l i n f ra s t r u c t u r e i n R e n z e D i s t r i c t f r o m t h e p e rs p e c t i v e o f f a r m e rs' d e m an d . B a s e d o n t h e i d e a o f e q u a l i z a t i o n o f p u bl i c g o o d s, ne w p u b l i c s e r v i c e s a n d b a s i c p u b l i c s e r v i c e s ,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s u p p l y o f r u r a l p u bl i c c u l t u r a l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f r o m t h e p e rs p e c t i v e o f f a r m e r s' d e ma n d ,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3 8 7 q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o n a b ou t 1 5 v i l l a g e s i n R e n z e D i s t r i c t o f X i n g t a i C i t y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r u r a l p ub l i c c u l t u r a l i n f r a s t r uc t u r e d i s p l a y s a n u p w a r d t r e n d i n s u p p l y, bu t i t s t i l l f a c e s m a n y p r o bl e m s s u c h a s l o w u t i l i z a t i o n r a t e, i n s u f f i c i e n t i n p u t a n d d e v i a t i o n o f s u p p l y . A f t e r a na l y z i n g t h e c a u s e s, i t i s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g r a ss- r o ot s g o v e r n m e nt p a y s i n s u f f i c i e n t a t t e n t i o n t o i t, t h e p u bl i c c u l t u r a l t a l e n t s a r e l a ck i n g , a n d t h e w i l l o f t h e p e o pl e i s n o t p a i d a t t e n t i o n t o, w hi c h l e a d s t o t h e p r o bl e m T h e r e f o r e , t o o p t i m i z e t h e s u pp l y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r u r a l p u b l i c c u l t u r a l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m a k e i t a cc e ss i b l e t o r u r a l r e s i d e n t s i n R e n z e D i s t r i c t o f X i n g t a i C i t y , t h e s u p p l y c o n ce p t o f d e m a n d- o ri e n t e d s h o u l d b e e s t a b l i s h e d f i r s t . T h e s e c o n d t h e r e l e v a n t m e c h a n i s m a n d t h e i n v e s t m e n t s h o u l d b e i m p r o v e d . T h e l a s t b u t n o t t h e l e a s t, p u bl i c c u l t u r a l s e r v i c e p e rs o n n el i n r u r a l a r e a s a l s o s h o u l d b e s t r e n g t h e n e d . K e y w o r d s :
R e n Z e D i s t r i c t ; R u r a l P u b l i c C u l t u r a l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S u p pl y P r o b l e m ; D e m a n d P e r s p e c t i v e
目 录 1 弓I W 1 1 . 1 研 宄 背 景 及 研 宄 意 义 1 1 丄 1 研 宄 背 景 1 1 . 1 . 2 研 宄 意 义 1 1 . 2 国 内 外 相 关 研 究现 状 2 1 . 2 . 1 国 外 相 关 研 宂 综 述 2 1 . 2 . 2 国 内 相 关 研 宂 综 述 4 1. 3 研 宄 方 法 及 技 术 路 线 6 1 . 3. 1 研 究 方 法 6 1 . 3 . 2 技 术 路 线 6 1. 4 研 宄 的 创 新 点 7 2 相 关 概 念 与 理 论 基 础 8 2 .1相 关 概 念 8 2 . 1 . 1公 共 物 品 8 2 . 1. 2 公 共 基 础 设 施 9 2 . 1 . 3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9 2 . 2 理 论 基 础 1 0 2. 2 . 1 公 共 产 品 理 论 1 〇 2 . 2 . 2 新 公 共 服 务 理 论 1 1 2. 2 . 3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1 1 3 邢 台 市 任 泽 区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供 需现 状 调 查 1 3 3. 1 任 泽 区 基 本 情 况 1 3 3 . 2 任 泽 区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供 给 情 况 1 3 3 . 2. 1 固 定 场 所 建 设 情 况 1 4 3 . 2 . 2 设 施 器 材 供 给 情 况 1 5 3 . 3 任 泽 区 农 村 公 共 文化 基 础 设施 需 求 现 状 1 6 3. 3 .1 基 础 设 施 需 求 情 况 1 6 3 . 3 . 2 基 础 设施需求 特 点 1 8 3 . 4 任 泽 区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供 需 矛 盾 2 0 3 . 4 . 1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投 入 不 足 2 0 3 . 4 . 2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的 利 用 率 不 高 2 0 3 . 4. 3 建 设 缺 乏 规 划 导 致 供 给 出 现 偏 差 2 1 3. 4 . 4 供 给 内 容 与 农 民 需 求 结 构 性 失 衡 2 1 4 邢 台 市 任 泽 区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供 需 矛 盾 产 生 的 原 因 2 2 4 .1城 乡 发 展 差 距 2 2 4 . 2 基 层 政 府 重 视 程 度 不 够 2 2
4 . 3 农 民 需 求 表 达 不 畅 2 3 4 . 4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队 伍 人 才 短缺 且 专 业 素 质 较 低 2 3 5 加 强 邢 台 市 任 泽 区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基础设施 供 给 的 对 策 2 5 5 . 1 树 立 需 求 导 向 的 供 给 理 念 2 5 5 . 1 . 1 调 整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供 给 导 向 2 5 5 . 1 . 2 提高 农 民 表 达 需 求 的 意 识 2 5 5 . 2 建 立 以 需 求 为导 向 的 供 给 机 制 2 5 5 . 2 . 1 健 全 与 农 民 的 沟 通 机 制 2 5 5 . 2 . 2 完 善 需 求 表 达 机 制 2 6 5 . 3 加 大 建 设 投 入 力 度 , 满 足 农 民 需 求 2 7 5 . 3 . 1 完 善 财 政 对 农 村 文 化 事 业 投 入 的 増 长 机 制 2 7 5 . 3 . 2 转 变 政 府 经 费 投 入 方 式 2 7 5 . 3 . 3 健 全 多 元 投 入 保 障 机 制 2 8 5 . 4 提 高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利 用 率 , 缓 解 供 需 矛 盾 2 8 5 . 4 . 1 引 入 公共 文 化 设 施 建 设 考 评 机 制 2 8 5 . 4 . 2 增 强 农 村 居 民 对 公 共 文 化 的 认 识 2 9 5 . 5 加 强 人 才 队 伍 建 设, 提 高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供 给 质 量 2 9 5 . 5 . 1 改 革 人 事 制 度 以 优 选 人 才 3 0 5 . 5. 2 力 口 大 培 训 力 度以提高 人 才 业 务 水 平 3 0 5 . 5. 3 采 用 多 种 激 励 机 制 以 留 住 人 才 3 0 6 3 2 参 考 文 献 3 3 附 录 :
3 5 3 7 8
邢台 市 任 泽 区 农 村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设 施 供 给 问 题 研 宄一 一 基于 农 民 需 求 视 角 1引 言 1 . 1 研 宄 背 景 及 研 宄 意 义 1 . 1 . 1 研 究 背 景 自2 0 0 4 年 起 , 中 央一 号文 件 己 经 连 续 1 5 年一直 强 调“ 三 农问 题”是 亟 需 解 决 的 重 要 问 题 , 这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说 明 国 家 对 于 这一问 题 的 重 视 程 度, 也 展 现 出 国 家 在 完 善 农 村 环 境 、 改 善 农 民 生 活 水 平 等 方 面 下 了 非 常 大 的 力 度。
有 数 据 表 明 , 2 0 0 4 年, 中 央 财 政 为 了更好地 处 理“ 三农 问 题”, 支 出 了 2 0 2 6 亿 元 。
截 至2 0 1 8 年 ,中 央 财 政 已 经 支 出 了 9 8 7 2 3 亿 元 来 致 力 于 解 决 该 问 题。
获 得 了 国 家 的 大 力 支 持 , 农 村 发 展 非 常 迅 速 , 农 村 变 化 非 常 之 巨 大 , 农 民 的 生 活 水 平一直 在 攀 升 , 农 民 可 支 配 收 入 增 长 幅 度 非 常 大。
随 着 收 入 的 日 益 提 高 , 农 民 不 再 仅 仅 满 足 于 物 质 生 活, 开 始 不 断 追 求精 神 方 面 的 享 受 , 但 却 直 接 面 临 着 农 村 教 育 文 化 和 娱 乐 设 施 较 为 有 限 的 困 境, 这 在一定 ...
篇六:国外乡村公共设施
17 年第 24 期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 338 期 Serial No.338No.24 , 2017经济研究导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村发展一直为国家所重视,政府通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美好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且在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方面提供了“软实力”。
因此,农村基础建设对于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我国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考察并加以改善。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依据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为乡村居民进行社会生产或者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性公共设施。
通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为乡村居民提供生活中所需要的公共服务,以及促进乡村发展的服务项目。
通过阅读国内外各学者对于基础设施的研究,得出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研究一般将农村基础设施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狭义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以经济为基础的物质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电力、通讯、供排水等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等。
广义的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包括卫生、教育等等。(一)公共产品理论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纯理论》一书中,对公共产品给予明确定义,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的物品或者劳务。
某农户使用基础设施并不影响其他人使用,就是每增加一个消费者不用再增加投资,其边际成本为 0。
同时,由于很难向使用基础设施的农户收费,或收费成本很高,所以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由政府承担主体责任。(二)外部性理论外部性指的是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某一经济主体给其他的经济主体带来的非市场性的影响。
外部性主要分为两种: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在给社会其他成员带来好处时,自己由此造成的损失难以弥补;负部性则给他其成员带来危害,但自己却不承担这一成本。
基础设施属于公共物品,因此非排他的提供给广大村民使用,具有正外部性。
同时由于在建设过程中的不合理安排,从而使得出现无效基础设施建设等状况,带来负外部性。
因此,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要做好充分调查,进行资源合理分配建设。二、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分析根据我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政府对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这说明,国家意识到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见下页图 1)。尽管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效果,但纵观整体,我国农村现有的基础设施尚不能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需要有进一步提高。本文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分为经济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这两类, 主要包括水利、交通、能源、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环境保护这六个方面。(一)农村社会性基础设施投入农村社会性基础设施本文主要选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方向进行阐述首先,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
根据调查虽然每年政府大力致力于农村教育的投入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而使得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状况有所提高,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文盲率,但是在我国农村教育问题投入上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
根据下页表 1 显示(除特定相关政策因素),自 2000 年起至今,农村教育状况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虽然由于某些政策因素的问题,并且加之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将自己的孩子送往城镇接受教育,目前农村区域的教师、学生以及学校数量都收稿日期:2017-02-20作者简介:季娜(1994-),女,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公共政策理论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研究季 娜(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1100)摘 要: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为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旧存在诸多问题。结合实际数据综合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分析;区域差异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4-0021-0621 — —万方数据
呈现递减趋向。
数据体现出我国目前农村教育设施投入资源问题:农村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学,相比较小学而言,高中以及初中学校的数目明显减少,一方面,这是由于人们意识形态存在原因导致,但更多的依旧是由于农村教学资源的短缺,在学生数目和教师数目都有所下降的情况下,虽然政府不断投入资金。
但是我们发现,学生数目和教师数目的比例并未有明显提高,农村师资匮乏,设备技术的落后,农村的整体教育水平偏低。图 1 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总金额投资总金额年份投资总金额年份10 75620141210 5472013119 8412012109 089201197 885201087 435200975 952200865 123200754 436200643 941200533 363200423 20120031表 1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制作。农村教育状况指标 单位 200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一高中学校数 所 2 629.0 848.0 718.0 708.0 667.0 班级数 万人 2.9 1.9 1.6 1.5 1.6 招生数 万人 64.4 36.6 29.2 28.1 27.0 学生数 万人 157.8 103.4 83.4 81.5 78.6 专任教师 万人 10.4 6.8 5.6 5.5 5.5 二初中学校数 所 39 813 20 997 19 408 18 485 17 707班级数 万人 60.1 23.2 20.3 17.8 16.6 招生数 万人 1 265.9 371.5 318.4 274.5 249.7 学生数 万人 3 428.5 1 163.0 974.1 814.5 748.5 专任教师 万人 168.2 85.7 97.4 73.1 68.5 三小学学校数 万所 44.0 16.9 15.5 14.0 12.9 班级数 万人 274.6 131.2 123.6 113.9 209.7 招生数 万人 1 233.7 725.9 657.3 591.8 534.7 学生数 万人 8 508.7 4 065.2 3 852.5 3 217 3 040.9 专任教师 万人 398.3 244.3 229.8 218.9 209.7 其次,对于农村的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
目前我国正在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的开展。
为了推进农村医疗的完善,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规定,并且“新农合”中农户医疗保障的资金也有一定提升。下页表 2 数据显示,虽然近年来我国乡村卫生院的个数有所下降,但是卫生人员以及医院的设备从整体上得到了完善;虽然在配备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乡村依旧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状况。
这主要是由于乡村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医院医疗设备的关系,目前各乡镇的卫生院只能解7 8859 840.610 755.810 546.79 089.17 434.85 951.85 123.34 436.23 940.63 362.73 20102 0004 0006 0008 00010 00012 00022 — —万方数据
决较小的疑难杂症,而对于村民较大的疾病则需要选择盛世级别大医院就医。
其次是由于户籍制度等制度限制,农户进入城镇尤其是跨省城市就医不能享受较多优惠待遇。再次,对于农村文化的建设。
从图 2 中可以看出,目前我表 2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制作。农村乡(镇)卫生院情况指标 单位 200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卫生院 个 49 229 37 295 37 097 37 015 36 902卫生人员 人 1 169 826 1 165 996 1 204 996 1 233 858 1 247 299床位 张 734 807 1 026 251 1 099 262 1 136 492 1 167 245国农村文化建设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并且群众业余演出团体数目也有了很大程度的上升,更多的普通群众投身到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中去,更多的农民在乡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娱乐方式。
因此,我国政府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根据此状况继续良好地延展下去,从而确保我国各地区的农民文化建设有进一步提高。图 2 农村文化建设状况群众文化馆办文艺团体(个)
6 447 6 022 8 750 7 927 5 590 2 940 7 191404 610 342 649 303 342 267 844 304 505 36 151 35 42934 465 34 343 34 101 34 139 34 121 39 348 41 633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0 年 1995 年7 6 5 4 3 2 1群众业余演出团(个)乡镇文化站(个)指标单位农村文化机构050 000100 000150 000200 000250 000300 000350 000400 000450 000最后,对于环境设施的建设状况。
就目前而言,农村地区的环境还有待提升。
在我们生活的周边就可以发现发达地区农村的水资源得到普遍程度上的污染,河水基本浑浊不堪。并且由于现在很多化工企业将工厂建立在郊区致使农村地区的以及农村地区农忙季节秸秆焚烧等现象使得农村地区的空气也受到严重污染。
因此,对于农村环境的建设我国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以给予农民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二)农村经济性基础设施农村经济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农村能源、水利、交通这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研究以了解农村经济性基础设施整体投入状况。首先,对于农村水利投资状况。
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显示,我国农村水利的投资金额是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
图3 也显示,农村地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呈现稳定趋势逐年上升。
虽然有效灌溉面积呈现上升趋势,但是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显示,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却是逐年递减形势,目前我国水利有效利用系数仅为 0.5。
这一问题显示出我国在农田水利投资虽然加大,但是存在着较大的水利投资质量问题,用于农村水利的投资还需要更为合理地支配,灌溉有效率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图 3 农村农田有效灌溉率有效灌溉面积年份2013 2001020 00040 00060 00080 000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23 — —万方数据
图 4 中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基础设施投入状况西部中部东部年份2014 2013 2012 201105001 0001 5002 0002 5003 0003 5004 0004 500其次,农村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主要致力于农村公路的建设情况。
目前,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总体上取得较为优秀成果,乡镇之间、村落之间基本实现路路相通的状态。
从2011年起,我国政府对于农村交通运输的投资呈现下降趋势,一方面由于农村交通运输总体完成度较高,另一方面也是将资金投入其余产业。
近年来,农村交通运输资金主要是投入于西部偏远地区以及用于农村道路维修,这也说明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建设在质量上需要加强。最后,对于农村基础设施中的能源。
农村能源包括电、煤、气、风、太阳能、生物能源等,其中农村电力基础设施是公共投资的重点。
根据《2015 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4 年我国乡村办水电站数目达到 47 073 个, 装机容量7 322 万千瓦,发电量达到 2 281.5 亿千瓦时,这一比例预计会电力投资金额增加而有所提高。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送电到户”,总体而言,通过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和中西部农村电网完善工程的实施,我国农村地区的电网结构显著提升,农村地区供电稳定性提升。
但是,西部地区无电问题以及电网安全性和电网改造的融入性问题依旧面临考验。(三)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评价通过对农村社会性基础设施和经济性基础设施进行简单的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农村经济性基础设施建设较之社会性基础设施发展而言取得较快发展。
经济性基础设施一直得到财政投资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其中的道路、电力和通讯等农村经济性基础设施一直得到优先发展。
社会性基础设施由于其自身特点以及技术水平的局限,使得如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环境保护等见效慢、期限长且具战略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非均衡及影响(一)不同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我国总体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
在 2003—2010年之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各地区总体的基础设施投入总量存在较大幅度的差距。
东部投入总量维持在 3 000 亿元向上,中部和西部基本在 1 000 亿元以下,这就严重导致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性。
但是在近几年,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在维持东部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加大对于中部和西部的投入,从图 4 中我们也可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地区之间虽然投入差距减少,但是在实践中,当我们深入中西部地区乡村就会发现,由于西部地区前期的落后,虽近几年国家加大对于西部地区投入,但是西部无论是经济性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建设, 都落后于东部、中部区域(见图 4)。(二)地区差异带来的影响各地区农村之间基础设施投入存在差距会造成一系列问题,不仅仅是地区的发展,也对生活在该地区的村民造成一定影响。首先,区域差异化导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东部地区较为发达,中西部地区居民为获得更良好的生活环境会选择向东部地区发展,这就导致中西部农村建设会出现人才流失现象,缺乏大量劳动力人才导致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
另一方面,大量的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流入东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导致更大程度上的地区差距,同时也会加剧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口之间的矛盾状况。其次,地区差异也会对于不同地区村民有所影响。
根据下页表 3 和下页图 5 显示得出,农村居民的纯收入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金额之间是正相关。
因此,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差异会导致不同地区村民收入的不同,从而导致社会收入分配不均衡现象加重。
在 2011 年之前,我国政府主要致力于东部地区的乡村发展,而忽视了西部地区农村发展,投入大量资金给予东部使得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公共基础设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地区间农村基础设施差距可能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和动荡。因此,政府应积极延续现状,加大对于中西部地区乡村的投入,同时稳定东部地区的投资,实现均衡...
篇七:国外乡村公共设施
ewcotm trystO e D eVel O pm ent靳农村建设王甜摘要:本文首先对智慧乡村规划建设的需求性进行分析.提出网络覆盖率是实现智慧乡村的首要条件.然后总结分析国内外智慧乡村规划案例.最后提出我国智慧乡村的实现路径。关键词:智慧乡村:智能化:公共服务设施:设施农业1智慧乡村规划建设的需求性分析1.1智能化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能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让公民均等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国家统计局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136072万人,城镇人口73111万人,乡村人口62961万人。在辽宁、河南、安徽等地乡村的实地调研中发现,乡村常住人口主要是老人、小孩、从事农产品种植的青年,大量年轻人离家到城市打工。乡村医疗、乡村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如何以低投入满足乡村老人医疗、小孩教育需求?可通过搭建网络平台,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能力。通过远程医疗、电子病历、网络授课等形成覆盖城乡的医疗、教育、文化物联基础网络。通过智能化的无缝对接,解决农村最急需的服务。1.2智能化改变乡村设施农业智能科技指导。农产品施肥、浇水等种植方式不当,会能造成食物不安全、土壤环境改图1智能化农业管理变,空气污染等不良后果。农业专家亲临现场指导又很难实现。搭建网络平台,农业专家与农户进行有效沟通,可视化远程对农产品如何种植等问题进行指导,实现良性循环。智能销售平台。乡村电商农产品网上销售,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农产品、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包装设计成产品网上销售,适应各种消费需求,促进乡村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智能农业管理。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进行智能农业管理。手机遥控管理大棚,可以观测大棚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信息。安装棚内摄像头,清晰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 见图1) 。2智慧乡村规划建设的实现条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宽带入户数逐年增加,2012年我国农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4075.9万户( 见图2)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 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叛国发[2013]31号) ,2014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三部委联合组织实施“ 宽带乡村” 试点工程( 一期) ,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开展“ 宽带乡村” 试点工程建设。到2015年,实现95%以上行政村通光缆,农村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 ,农村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30%。“ 宽带乡村”:01I {001{ {i僦酿岳矗i;嘉蔽蔚面;图2 2010~2012年我国城乡宽带接入用用户统计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8一仆憾!壁健陂8一口o、,o—o口暑西丁一01:∞暑∞=oit.e∞扣一。薹3价蓦万方数据为我国智慧乡村提供了首要实现条件。3智慧乡村规划案例分析3.1国外农业智能化国外采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在温室生产中大量采用无线传感器管理、调控温度湿度、营养液供给以及pH 值( 氢离子浓度指数) 、EC值( 可溶性盐含量) 等,使设施蔬菜栽培条件达到最适宜的水平。荷兰等设施蔬菜平均年产量能达到每亩5万公斤,而我国设施蔬菜的产量仅为他们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在人力方面,国内设施蔬菜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温室年平均用时达每亩3600小时以上。人均管理面积仅相当于日本的五分之一、西欧的五十分之一和美国的三百分之一。3.2世纪之村智能化服务世纪之村智能化服务平台,是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实际,建立的集“ 村务管理及公开、村财管理、乡风文明、农家店、劳务供需、星火科技、企业展品、百姓新闻” 八大功能为一体的农村智能化服务平台。该平台采用政府提供平台、公司经营、市场化运作模式,以“ 整县推进、村设网点、服务到户” 为原则,在不增加新投资的乡村中,在已装宽带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代办点、村委会、供销合作社、合作医疗所、食杂店、茶叶店等设立智能服务点的平台运作模式( 见图3) 。现已在福建省泉州市500多个村广泛应用,使农村村级管理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村务管理更加透明、政府的监管更加有效,为“ 三农” 提供信息服务支撑,为提高农村社会资源利用率和拉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奠定信启服务基础。3.3台湾智慧乡村互联网产业《“ 智慧台湾” i -235智慧生活科技运用计划》在安全防灾、医疗照护、节能永续、智慧便捷、舒适便利、农业休闲等六大领域开展智慧生活科技创新应用的服务示范。2006年台湾“ 农委会” 推出“ 漂鸟计划” ,该计划是鼓励18~35岁的青年人到乡村体验农业种植活动。以创造乡村产业人力,并协助年轻人在乡村及农业中找到新的工作契机。如励志型职业种稻人,利用互联网开设自由网店,采用自销自产的商业模式。4智慧乡村规划建设的实现路径4.1智能化改变乡村公共服务实体空间智慧医疗实现远程监护就医。我国乡村医疗服务设施布局不合理,诊疗条件差,诊疗水平有限,乡村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留守老人患病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疗。建议每村医务室配置至少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政府牵头组织搭建城乡医疗服务平台,医务室将患者症状、血压、心率、体温等身体健康常规指数传送至服务平台,医生可根据数据及时与医务室联系,初步确定患者治疗方案,乡村医务室根据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患者也可通过平台了解各三甲医院各科室医生的门诊时间,提前进行门诊预约。实现网络挂号、远程身体监护、远程医疗诊断。与此同时,患者病历也可为医生相关科研提供经验积累。智慧社交丰富乡村公共文化。乡村留守老人与子女异地而居,生活孤单,精神文化生活单调,难免情绪低落,影响身心健康。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议老年人活动室配置至少一台能联网的计算机,有条件n● —毋,图4台湾农业休闲蕾P20四留一邑国—■ ■ I■ —_■ 一kt● —● —● 国啊■ —■删⋯^I‘ h⋯⋯· ⋯‘ n:· .⋯“ ● 。p’ ⋯-⋯⋯h—rjl‘ i啼’ ” 瑚;¨ ● M I一{_1*}*?图3世纪之村智能化服务网页版图5漂鸟计划——台湾青年人到乡村9一小城镇建设斟r6引叫引引引—叫引叫T_圳引引——州引万方数据
H eWcountrysi ae oevol opm ent新农村建设90丑§ l镇呈l建扩—l;l∞l的家庭安装联网计算机,可以使老人与异地子女视频聊天,通过网络拉近亲人间的距离。通过网络观看健康长寿知识、养生堂节目、以及人文纪录片等等,丰富乡村留守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智慧教育增强城乡教学互动。建议乡村中小学配置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有条件的学生家庭安装联网计算机,通过远程教育资源拓展乡村孩子的视野,让孩子们有更大更广的求知空间,提高乡村教育教学水平,让乡村孩子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城乡教学互动。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城乡间教师教学交流,推广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校间、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随时学,提高预习温习效率,乡村学生不出家门也可享受一流教师的授课。增加“ 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授课”的学习功能,实现“ 多个教师上,—个学生听”的新型教学模式。配置智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医疗、文化、教育等专业性应用系统,通过提升乡村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共享,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协调高效运行,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4.2智能化促进绿色农业良性循环系统智慧农业科技指导。农业专家通过网络平台指导农村农业生产问题,指导设施农业如何施肥、浇水等细节。实现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可追溯机制,生产绿色食品,保障食品安全。同时,农业专家可收集系统数据,作为科研基础资料。智慧农业网络平台。通过平台了解农产品供求信息,建立集种植、加工、销售、服务( 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 于一体的乡村电子商务网络,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实现订单农业最有效的路径。乡村农业生产全程智能化规划,农业领域的专家可通过移动互联网指导农业生产、网络销售、科技服务于一体,实现绿色农业良性循环。4.3智能化规划转变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智慧乡村旅游掌握实时旅游资讯。建立智慧旅游平台,出行前可以查看景点游客量、是否有车位、附近的特色美食、农家乐住宿、吃喝玩乐游等实时资讯,开展选择性旅游。使乡村人民享受到城镇居民的便捷生活。智慧乡村信息服务平台快捷使用各类信息。通过电视界面以视频为主、文字为辅方式,将电视商城、天气预报、民意征询、农业信息、便民服务、远程党教、农业技术、政策法规等内容传递给农户,实现生动直观的政策宣传、知识普及与监管服务。智慧乡村交通掌握实时智能管理。随着我国乡村地区“ 村村通” 战略实施,几乎所有乡村都解决了交通问题,针对乡村道路状况复杂、日益增长的车辆需求,城乡衔接的加强等一系列问题,建设完善的智能化道路交通指挥管理系统,包括乡村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检测、电视监控系统,交通违法检测系统,以及乡村“ 122” 交通事故接处警系统。公共交通W IFI覆盖,打车软件,公交GPS定位系统,方便乡村居民出行。乡村生活智能化规划,使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智能交通实现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改变村民生活方式,方便村民生活。5结语乡村规划建设智能化不仅要“ 高科技” ,更要“ 接地气” ,智能化的实现缩/J 城乡差距,缩短距离感,投入少、见效大,让都市文明与美丽乡村无缝对接。目前,智慧乡村规划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规划师应尽快开展智慧乡村规划相关理论、相关标准、相关规范等课题研究,智慧的规划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一参考文献:⋯ 仇保兴.智慧地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研究,2013(5):1—12.【2J 丁国胜,宋彦.智慧城市与” 智慧规划”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乡规划展开研究的概念框架与关键领域探讨.城市发展研究,2013㈤:34—39.【3】刘晓馨.智慧城市发展前景及存在问题.硅谷.2014(1):1—4.【4】孙中亚.甄峰.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实践述评.规划师.2013(2):32—36.15J 曾玉龙.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柏加镇智慧型城镇研究.小城镇建设,2013(8).作者单位: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万方数据
智慧乡村的规划构想智慧乡村的规划构想作者:王甜作者单位: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刊名:小城镇建设英文刊名: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王甜 智慧乡村的规划构想[期刊论文]-小城镇建设 2014(10)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