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司法行政基层信息工作管理平台7篇

司法行政基层信息工作管理平台7篇

发布时间:2023-05-06 19:25:06

司法行政基层信息工作管理平台7篇司法行政基层信息工作管理平台 LOGO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用户培训北京中和志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培训提纲一、系统简介二、操作简述三、详细上报流程演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司法行政基层信息工作管理平台7篇,供大家参考。

司法行政基层信息工作管理平台7篇

篇一:司法行政基层信息工作管理平台

GO司 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用 户 培训北京中和志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培训提纲一、 系统简介二、 操作简述三、 详细上报流程演示四、 常见问题解答

 一、 系统简介

 系统简介“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 是在司法部基层司主导下开发的报表上报统计系统, 系统包括中央、 省、 地市、区县、 乡 镇(街道)

 5级用户。系统于2008年10月开发完成, 已经在全国试运行1年多的时间。

 系统简介本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全国的司法基层工作报表进行统计和上报, 让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本级和下级的基层工作信息, 同时为中央主管部门提供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功能。下页为系统的登录界面:

 系统简介目前通过本系统进行上报的报表共六张, 包括:1、 《司法所、 司法助理员组织队伍建设统计表》 (每季度上报一次)2、 《司法所、 司法助理员工作情况统计表》 (每季度上报一次)3、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建设统计表》 (每季度上报一次)

 系统简介4、 《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情况统计表》 (每季度上报一次)5、 《社区服刑人员情况统计表》 (每月上报一次)6、 《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统计表》 (每季度上报一次)

 系统简介中 央 用 户省司法厅用户地市司法局用户区县司法局用户乡 镇司法所用户数据上报流程如下图所示:

 二、 操作简述

 系统操作1、 系统用户设置2、 报表填写与上报3、 报表审核与上报

 系统用户设置第二步有下级地区, 进行用户添加第一步如果没有下级地区, 进行地区添加上级用户为下级分配账号流程

 下级地区添加本系统已经预先按国家统计局发布行政区划将各级地区设置好, 但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只是到区县一级。

 所以如果用户发现下级地区不全, 需要进行手工的地区添加, 如下图所示:

 下级地区删除用户自行添加的地区可以进行修改。

 方法如下图:

 下级账号设置下级地区都设置无误后, 用户就可以进行下级用户账号的设置, 必须有下级地区才能设置这个地区的账号, 每个账号必须与一个已经存在的下级地区相关联。

 设置下级账号的界面如下页图所示:

 下级账号设置

 系统操作1、 系统用户设置2、 报表填写与上报3、 报表审核与上报

 报表填写与上报乡 镇级区县级地市级省级数据上报具体流程数据上报具体流程区县级需要录入1张统计报表, 审核5张统计报表, 全部审核完毕后将数据上报给地市级审核地市级除“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统计表”需要填几项数据, 其余报表不需要录入只需要审核所有下属区县级的上报数据,全部审核完毕后将数据上报给省级审核省级不需要数据录入, 只需要审核所有下属地市级上报数据, 全部审核完毕后将数据上报给中央录入5张统计报表,上报给区县级审核

 报表填写系统中的6张报表, 5张是由乡 镇(街道)

 用户进行填写, 1张《司法所、 司法助理员组织队伍建设统计表》 是由区县一级用户进行填写。还有一张《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统计表》区县和地市需要再上报前填写本级的几个数据。

 报表上报流程图下面是数据录入用户进行报表上报的流程图:

 报表录入下面这张报表是乡 镇(街道)

 用户填写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建设统计表》

 报表保存、 上报在上页的界面中, 用户录入完毕后, 点击“保存” 按钮, 系统会会根据表格中各项的校验关系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有校验关系出错的情况会要求用户修改,待校验正确后才允许报表保存和上报。

 报表管理报表上报后, 在上级审核通过之前, 用户可以修改或删除, 上级审核通过之后, 这张报表的数据用户就无法修改了,只有上级将审核通过的报表退回, 下级才可以修改。上级如果审核不通过, 会填写原因, 退回这张报表, 用户对报表数据进行修改后重新上报。

 报表查询用户可以在“本级上报报表状态”中查看本级上报报表的提交时间, 上级是否审核等。

 如下图所示:其他报表的上报方法均相同, 就不一一赘述。

 系统操作1、 系统用户设置2、 报表填写与上报3、 报表审核与上报

 报表审核下级的报表提交审核后, 上级就需要做报表审核的操作, 区县级、 地市级、 省级用户进行报表审核的操作都是一样的, 下面以区县级为例进行说明。

 报表审核进入系统后, 首页会显示哪些表格需要用户审核, 用户可以直接点击数字进入相应的页面, 或者从左侧菜单进入, 如下图所示:

 报表审核报表审核的方法如下, 点击某个下级上报的报表最后的“审核处理” 链接。

 如下图所示:

 审核通过会弹出报表的详细信息, 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审核通过。

 汇总上报当所有下级地区的某张报表都上报并审核通过后, 用户就可以给上级进行上报了。

 系统中的6张报表是可以单独上报的, 不需要6张全部接收完才能上报。

 汇总上报查询下级地区是否全部上报的方法是点击“下级上报报表查询” 。下面是所有下级地区都上报的情况, 显示“向上级提交审核” 按钮:

 汇总上报下面是有下级地区没有上报的情况, 所以“向上级提交审核” 的按钮没有显示:

 上报须知除《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统计表》 外的5张表, 必须用户所有下级地区(注意:是所有下级地区, 而不是所有下级账号)

 都已经上报完毕后, 才可以给上级进行上报。因为社区矫正试点单位现在并没有覆盖全国, 所以《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统计表》 没有这个地区的限制。

 上报须知《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统计表》 中有一些信息需要地市级和区县级用户在上报前填写。表格中各项的校验逻辑关系, 请用户参考表格下方的填表说明。

 三、 详细上报流程演示

 详细上报流程演示下面就以各级操作最复杂的一张表为例, 介绍报表的详细上报流程。要上报的报表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统计表》这是一张季度报表, 每季度需要报一次,只有到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月的才能上报, 比如2009年二季度的报表, 必须在2009年6月1日以后才能上报。

 乡镇(街道)

 用户操作乡 镇(街道)

 用户首先输入上级分配的账号和密码进入系统, 在左边的菜单中点击“矫正试点情况” “报表录入”, 如下图所示

 乡镇(街道)

 用户操作乡 镇(街道)

 用户可以填写表格中的大部分数据, 有几个数据是区县和地市填写的, 乡 镇一级不需要填写。

 乡镇(街道)

 用户操作填写完毕后, 点击“保存” 按钮, 如果有些项不填写数字, 那么系统会弹出一个确认框, 点击确定后, 系统会自动将未填写项置为0, 如下图所示

 乡镇(街道)

 用户操作保存报表时, 表格中不能出现负数, 系统还会判断表中的校验关系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 会提示用户修改, 修改完毕后再次保存, 直到校验正确为止,下图中提示报表保存成功。

 乡镇(街道)

 用户操作保存完毕后, 系统自动跳转到报表管理的页面(这个页面也可以从左边菜单进入)

 , 刚才用户保存的报表就显示出来, 状态是“暂时保存, 待上报”

 乡镇(街道)

 用户操作用户可以点击“上报” 链接进行这张报表的上报, 点击“修改” 进行报表的修改, 点击“删除” 可以删除这张报表。点击“查看” , 可以对报表的内容进行查看。

 下面是点击“上报” , 弹出的确认窗口, 点击“确定” 按钮, 就把这张报表上报了。

 乡镇(街道)

 用户操作当报表处于“待审核” 状态时, 用户仍然可以对这个表进行“删除” 和“修改” 的操作, 如下图所示:

 区县用户操作乡 镇(街道)

 用户把报表上报后, 区县需要对报表进行审核(这里和地市、 省级的操作基本一样)

 。区县用户用地市一级分配的账号和密码登陆后, 首页就会显示是否有下级上报待审核的报表, 如下图所示:

 区县用户操作可以看到《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统计表》有待审核的表, 点击待审核的表的个数, 可以进入审核的界面。

 如下图所示:

 区县用户操作点击审核处理, 就可以打开下级上报的报表, 如果有问题, 选择“不通过” ,报表退回乡 镇一级, 必须重新填写再次上报。

 如果没有问题, 选择“通过” ,这张报表就审核通过了, 乡 镇一级不能再修改或删除。

 区县用户操作如果该季度所有下级地区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统计表》 都审核通过了, 就可以给上级进行上报, 方法是点击左边菜单中的“矫正试点工作情况” “下级上报报表查询”

 区县用户操作在右边的窗口中选择查询报表的年份和季度, 点击“查询” , 可以看到下级上报报表的情况。

 区县用户操作点击“录入本级数据并上报” , 就打开了表格, 并填写区县级需要填写的几个数据, 并且可以在乡 镇填写的报表汇总的基础上添加不小于0的数字。

 区县用户操作填写完之后, 就可以提交上报了, 点击“提交” 按钮, 系统会检查检验关系以及有没有负数, 如果没有问题, 这份报表就上报给地市一级了。

 地市用户操作地市级用户用省级分配的账号和密码登陆后, 就可以对区县级的数据进行审核。

 方法和区县基本一样, 要指出的是,地市级如果对区县的数据审核不通过,退回的表格区县无法直接修改, 需要再退回给数据有问题的乡 镇, 乡 镇修改后再次上报区县, 区县上报地市。

 省级用户操作省级用户用中央分配的账号和密码登陆后, 就可以对地市级的数据进行审核。方法和区县基本一样, 要指出的是, 省级如果对地市的数据审核不通过, 退回的表格地市和区县都无法直接修改, 需要再退回给数据有问题的乡 镇, 乡 镇修改后再次逐级上报给省级。所以如果有审核不通过需要退回的, 请指出有问题的数据项, 以方便下级修改

 四、 常见问题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问:

 县级以上(包括县级)

 单位有没有报表数据的录入功能?答:

 县级需要填写一张表, 也就是《司法所、 司法助理员组织队伍建设统计表》, 其余表格都由乡 镇(街道)

 用户填写。

 地市级和区县级需要填写《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统计表》 中的某几项。

 问:

 为什么在分配账号时, 找不到下级单位的所在地区?答:

 这是因为需要先添加这个单位的地区名称, 才能进行这个单位账号的分配。请到“地区管理” “地区添加” 里增加。

 常见问题解答问:

 添加账户时, 提示用户名已经存在,比如山东无法为济南市添加用户名为jinan的账号, 为什么?答:

 全国范围内账号可能会与其他单位有重复, 而用户名只要是字母和数字的组合就行, 不一定非要名字的全拼, 如果提示用户名已经存在, 就需要重新再设一个。

 常见问题解答问:

 县级以上级别进入系统后, 发现没有报表数据, 这是什么原因?答:

 因为下级还没有上报数据, 只有下级上报了数据上级才看见报表。

 查询下级是否上报了数据, 请点击“下级上报报表查询” 。

 常见问题解答问:

 我分配账号的下级都上报数据并都审核通过, 为什么看不到给上级进行上报的按钮?答:

 因为必须下级所有地区都上报完毕并审核通过才能看见给上级上报的按钮,比如说某县下级共有6个乡 镇, 但是只为其中5个乡 镇分配了账号, 那么就算这5个乡 镇都上报了, 还是无法上报, 必须第6个乡 镇也上报了才行。

 常见问题解答更多常见问题解答请登陆我公司网站:www.zhonghezhiyuan.com

 测试网址与用户名http://test.zhonghezhiyuan.com/pf单位名华北省用户名huabeisheng华北市huabeishi华北县huabeixian华北乡huabeixiang系统所有用户测试密码均为 a1 23456

 LOGO谢谢!

篇二:司法行政基层信息工作管理平台

1 -

 案 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创建三年行动方案 (2022—2024 年)

  为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根据**,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加强党对司法所工作的绝对领导,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投,大力开展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创建,整体提升司法所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司法所在实现全面依法治县、建设平安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工作目标 以开展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坚持法治思维、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示

  - 2 -

 范引领的原则,通过三年行动,把全县司法所打造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基础平台、基层依法行政工作的参谋助手、预防化解矛盾的前沿阵地、公共法律服务的一线窗口。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202a 年年底,实现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建成率达 70%;202b年年底,实现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建成率达 100%;202c 年进一步巩固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提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综合保障水平 1.加强司法所党组织建设。按照“对党忠诚、服务为民、厉行法治、公正廉洁”的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带所建、所建促党建,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司法所凡是有正式党员 3 人以上的,应当成立党支部。加强司法所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

 2.加强司法所机构及干部队伍建设。按照《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理顺全省司法所管理体制的通知》

  - 3 -

 (鲁编办〔2010〕19 号)要求,进一步理顺全县司法所管理体制,规范设置乡镇(街道)司法所,强化司法所工作力量配备,利用多种形式充实基层司法所专职辅助人员力量。

 3.加强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司法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建标 129—2010)加强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司法所办公用房应沿街落地独立,根据业务合理设置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服务等功能区域(功能室)。外观形象及室内设置统一。司法所办公经费和业务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执行同级政法机关保障标准。落实政法委机关工作津贴。合理配备司法所业务工作所需设备装备。各乡镇(街道)要为司法所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二)强化司法所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职能 4.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以司法所为依托,大力加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纵向建立乡镇(街道)、村(社区)和村民小组等调解组织,横向建立企事业单位、集贸市场等调解组织,其中行政村(社区)调解组织覆盖面达 100%。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补助经费、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乡镇(街道)调委会实现组织、人员、报酬、场所、制度“五落实”,名称、印

  - 4 -

 章、标识、徽章、程序、文书格式“六统一”。

 5.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坚持“人员职业化、工作专业化、待遇薪酬化”的原则,大力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落实政府购买人民调解服务政策,注重从法官、检察官、民警、司法行政干警以及医生、教师等退休人员中聘任专职人民调解员,同时吸纳未就业的大学生和退役军人加入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优化人民调解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落实《中央政法委等六部门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应有 2 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有条件的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应有 1 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

 6.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管理指导,按照矛盾纠纷“全面排查、及时介入、依法调处、就地化解”的要求,定期组织辖区内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坚持村(社区)每半月、乡镇(街道)每月排查一次矛盾纠纷,重要时期实行日排查和“零报告”制度。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梳理归类、汇总登记并及时调处。积极参与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化解。年内矛盾纠纷调解率达到 100%,调解成功率和调解协议履行

  - 5 -

 率均达 90%以上。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矛盾纠纷在本单位内化解,无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民转刑”案件发生。

 7.建立矛盾纠纷研判预警机制。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分析矛盾纠纷形势,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矛盾纠纷解决方案。建立矛盾纠纷预警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可能引起越级上访、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做到“早预警、早调处、早化解”。

 (三)强化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职能 8.依托司法所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按照公共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采用“前台后厂”模式,依托司法所,推动打造临街、落地、便民的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一体运作。整合司法所各项职能,统筹村(社区)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各类基层法律服务资源,在乡镇(街道)建立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在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广泛建立公共法律服务联络员队伍。统筹各方力量,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打造成司法行政服务群众的

  - 6 -

 综合枢纽,全面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9.落实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对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督导落实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进一步压实法律顾问工作职责,协助村(社区)起草、审核、修订村规民约,协助处理换届选举、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集体土地征收等重大活动中的法律问题。司法所对村(社区)法律服务需求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合理确定法律顾问服务的村(社区)数量、到村服务时间、服务次数、服务方式等,也可采取“一个顾问团队负责一定区域”方式,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提高服务效能。

 10.积极推进“两所共建”。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在职能、人员、财务独立的前提下,积极整合司法所职能和基层法律服务资源,实施司法所与当地基层法律服务所“两所共建”,实现硬件条件有机融合、队伍力量相互支撑、职能作用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实效。鼓励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乡镇(街道)、村(社区)法律顾问和人民调解员,不断增强司法所服务人员力量。

  - 7 -

 (四)深入参与基层社会综合治理 11.加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根据社区矫正机构的委托,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程序,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为每名社区矫正对象建立矫正小组,制定矫正方案。社区矫正工作档案规范完善,执行档案副本完整留存。扎实做好监所服刑人员信息核实和预释放人员回执发送工作。严格落实必接必送制度,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率达到 90%以上,重点帮教对象衔接率达 100%。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摸底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加强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每乡镇(街道)建立 1 处接纳一定数量的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

 12.开展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建立乡镇(街道)普法责任清单,推动落实“以案释法”制度,进一步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积极推动基层法治文化设施与公共文化服

  - 8 -

 务设施功能互补,每个行政村(社区)有 1 个法治文化阵地。指导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深入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加强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法治培训,每个行政村(社区)有 1 名以上“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

 13.深入参与基层法治建设。建立司法所长列席乡镇(街道)党政工作会议制度。司法所参与乡镇政府(办事处)重大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承担上级司法行政机关交办的立法民意收集、行政复议受理、行政执法监督案件线索收集等工作。组织开展法治乡镇(街道)典型培树工作,引领推动基层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

 四、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202a 年 6 月)。各乡镇(街道)要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对创建“枫桥式司法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按要求抓好贯彻落实。

 (二)组织实施(202a 年 6 月—202c 年 12 月)。各乡镇(街道)根据目标任务,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落实建设标准,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适时组织召开全县现场推进会,

  - 9 -

 交流经验,宣传典型,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三)考核验收(202a—202c 年每年 12 月份)。按照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年度目标计划,每年 11 月份进行一次考核验收,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实施。司法所根据考核细则进行自评,自评达到 90 分以上的,在征求乡镇(街道)意见后,由县司法局提报市司法局验收。验收达标的司法所,由市司法局命名为“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财政局将创建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工作经费列入部门财政预算,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县司法局负责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创建行动的统筹协调,建立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司法行政机关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带头抓,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推进措施,抓好任务落实。

 (二)强化督查考核。县司法局要将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工作纳入平安建设及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事项,适时组织开展司法所建设及运行情况专项督导。县司法局要采取“四不两直”等方

  - 10 -

 式实施指导监督,定期调度通报,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三)注重宣传推广。要尊重司法所首创精神,着力培育并及时推广具有时代特征、凸显基层法治特色的典型。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报刊、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不断扩大司法行政工作社会影响,为全县上下积极争创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营造良好氛围。

 准 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创建标准

 一、全面提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综合保障水平 (一)加强司法所党组织建设 1.司法所有正式党员 3 人以上的,成立党支部。

 2.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

 3.积极组织政治思想教育和理论、业务学习,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

 (二)加强司法所机构及干部队伍建设 1.司法所经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按照“一乡镇(街道)一所”的原则立户列编。

  - 11 -

 2.理顺管理体制,司法所为县司法局在乡镇(街道)的派出机构,实行县司法局和乡镇政府(办事处)双重管理,以县司法局为主的管理体制。

 3.司法所名称规范,全称应为“平原县司法局 XX(司法所机构所在地地名)司法所”。

 4.根据《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标准》,司法所由 3名以上在编在岗人员组成,有 5 名以上专职辅助人员(包括公益性岗位、专职人民调解员和社会工作者)。

 5.已下达用于司法所的政法专项编制全部用于司法所。

 6.司法所长为公务员,大学本科或法律大专以上学历,其他工作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具有相关法律专业知识和一定工作经验。

 7.司法所工作人员(包括司法所长)每年参加业务培训不少于 40 课时,能够独立撰写常用公文和法律文书并熟练计算机操作技能。

 8.加强思想政治和作风纪律建设,三年内全所未发生过受行政处分以上的违纪违规问题。

 (三)加强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 1.乡镇、街道司法所办公用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 150、100 平方米。

 2.司法所有独立的办公用房,应沿街、落地、便民。

 3.功能分区合理,有所长办公室、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服务等功能区域(功能室)。

  - 12 -

 4.司法所外观标识符合司法部《司法所外观标识规范》要求,内部标识符合《山东省司法行政机关标识应用规范(试行)》要求,做到整体色调一致、主体形象一致、标识标牌一致。

 5.司法所办公经费和业务经费纳入当地县级年度财政预算;落实政法委机关工作津贴。

 6.配有电脑、电话、打印机、复印机、录音录像等办公设备和执法执勤装备。

 7.建立健全政治学习、公开公示、执法监督、过错追究、请示报告、廉洁勤政、档案管理、统计上报等各项规章制度。

 8.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山东智慧调解系统、安置帮教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与上级司法行政部门专网对接,实现信息传输功能。

 二、强化司法所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职能 (四)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 1.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调委会,其中行政村(社区)调解组织覆盖面达 100%。

 2.乡镇(街道)调委会规范化,实现组织、人员、报酬、场所、制度“五落实”,名称、印章、标识、徽章、程序、文书格式“六统一”。

 3.乡镇(街道)调委会调解室面积在 20 平方米以上,村(社区)调解室在 15 平方米以上。

 4.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电脑、电话、打印机等必要办公设施。

  - 13 -

 5.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补助经费、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

 6.按照《全国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制作文书、报表和卷宗,确保调解档案齐全,卷宗规范。

 (五)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 1.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立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其中乡镇(街道)调委会专职人民调解员达到 2 名以上;...

篇三:司法行政基层信息工作管理平台

入登录名、 密码和验证码, 按登录即可。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请照此输入

  用户信息管理 司法所组织队伍建设

 司法所工作情况 人民调解组织队伍 人民调解案件情况 社区服刑人员情况 社区矫正工作情况 下级用户管理 下级地区管理 系统帮助 退出系统

篇四:司法行政基层信息工作管理平台

矫正移动管理信息平台系统在实践中有待完善

  我市社区矫正移动管理信息平台系统在实践中有待完善 我市社区矫正移动定位监控和信息管理平台启用以来 据了解 在实际工作中总体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以前我们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主要依赖于人工管理、电话交流、书面汇报的方式不仅存在工作量大、书面材料多、数据不易统计、 监控管理不及时的问题 而且还存在对矫正对象难以做出量化评估准确有效地进行考核等诸多问题。不能一目了然的显示。现在社区矫正定位监控和信息管理平台的启用 直接利用手机定位技术优势 使矫正工作者通过该管理平台对矫正对象的手机进行定位监管 为矫正对象的管理考核提供信息化、 智能化的高效管理平台 实现管理者与矫正对象之间的信息交互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但是通过一年多的试用以来基层的同志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该信息平台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待我们进一步加以完善。

 一、系统软件在设计上本身存在一些脱离工作实际的瑕疵 1、电子文档的生成不能直接打印仍然需要重新排版 2、录入数据后难以修改并不能一次性有效完成 3、缺少数据统计功能不能自动生成年度、季度、月度考核的得分等及按指令自动生成统计结果及报表 不能根据考核情况对矫正对象的奖惩进行电子“量刑” 4、没有对解矫人员的信息资料库自动生成单独保存 5、不能与省厅重新犯罪评估系统有效对接 系统在对矫正对象的基本信息录入时 由于操作人员的熟练层度和文字录入的速度影响有时难以一次性完成。特别是在多人同时上网录入时有时录入了半天的数据却不能成功输入只能重头再来数据录入后有时难免发生输入错误但是却无法修改修改了基本信息的内容但其他模块的内容不能自动重新生成。系统设计了一些自动文档的生成虽然可以导出但是导出的文档与我们实际使用的规定文档不仅内容不同一而且排版乱不美观不节约需要重新排版调整只能勉强使用因此失去了导出文档本来可以直接打印成审批资料、 档案资料的功能。

 系统缺乏如 EXCEI一样的分类统计、计算的功能比如按村社区、按犯罪类型、按管理等级等去进行分类 并自动生成统计数据的功能。

 在我们录入了矫正对象的电话汇报、思想汇报、集中学习情况、参加公益劳动情况等考核的基础信息后系统不能自动统计出考核得分 基层迫切需要的是在对矫正对象的考核管理

 时 能实行“电子量刑” 这样 只要我们工作人员输入了考核的基本元素后由系统直接对矫正对象根据录入的信息进行打分评估 再根据社区矫正的考核管理规定进行考核提出奖惩的建议这样最大的好处是屏除在社区矫正奖惩中的人为因素 便于上级主管机关掌控的同时 也减压了基层的人为干扰。在实践中我们还发现系统没有为解除矫正人员单独设立资料库建议对期满解矫人员 由系统将该员信息直接移入已解矫人员信息库 并单独保存。便于查档。

 系统最重要的缺陷是各市独自不战不能实现在同行业内部联网这样就少了一个矫正对象移送管理的功能 一但矫正对象因户籍迁移 工作地点变更易造成委托管理上的漏洞而且接受地要重新录入信息不能了解掌握之前的管理资料 也易出现差错或者不一致的情况。

 特别是与省厅的社矫评估系统不能有效衔接这是最大的遗憾现在的各自为战是资源浪费。如果把社矫风险评估系统与移动管理平台有机结合起来则管理更加规范我们工作中可以根据科学的评估来确定矫正对象的管理等级 这样做更有利于基层矫正对象的管理 也便于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在调研基层情况时 能及时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是举一发而动全局的好棋。

 二、平台管理在实际操作上不能与人工管理有效衔接 1、手机定位实时监控因技术原因和经济原因未能普遍开展 2、信息交互不能做到无缝对接。一是与监所检察、与法院刑庭的工作对接二是与市局的网上审批功能的有效对接三是社区矫正对象擅自出界系统的自动提醒警告与及时告知工作人员提高警惕、加强管控的对接。

 事实上手机定位因为技术上的原因尚难以普及。因为移动管理平台管理的只是属于移动号码的手机 对其他公司的手机 不能进行监控和管理。而矫正对象不可能都使用由我们指定的电话号码甚至有人还用不起手机而且 监控手机收费偏高 在基层政府关于社区矫正经费的一些配套费用不能到位的情况下 经济原因必然是司法局不能全面开展社区矫正手机监控的瓶颈。而有选择性的监控某些个别的号码既不公平也是管理上的遗漏。平台关于社区矫正对象擅自出界 系统的自动提醒警告 仍然需要与人工管理有效衔接 没有与司法所长的手机链接起来 让我们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控及时由当地司法社工管理人员人工提醒 这样的震慑力往往更大。

 不仅是警示告知功能需要与管辖司法所的人工管理进行衔接 平台已设计的一些内部审批功能也没有能在上下级之间形成有效衔接这方面有技术上的原因也有管理模式与责任心的问题 还与我们不习惯于电子办公的模式思维有直接的关系。

 再次 平台系统不能与法院刑庭和监所检察二块预留衔接的空间建议添加判前调查的资料录入和法院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等电子文档这

 就要与法院刑庭进行平台对接。另外把社区矫正的考核结果要能与监所检察系统进行链接 由监所检察从另外的角度对矫正对象的管理活动进行全程监控电子管理也是必要的。既是对我们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监督也是最大的支持。可以把社区矫正的管理活动公开化、阳光下运作。让徇私舞弊成为不可能。

 三、社区矫正移动管理平台的效用没有能实现最大化 1、网络功能限定不能与互联网衔接是资源共享的瓶颈 2、上下左右联通功能不全不能与省厅及其他政法部门进行交流和联通 3、可以借助移动平台实现司法行政系统内的办公电子化。

 在使用中我们发现社区矫正移动管理平台的网络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应用。

 建议借助平台开设司法行政系统内的办公电子化 这只是增加到几个软件的事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移动管理的网络平台把安置帮教、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普法工作等其他业务利用软件系统进行电子办公。完全可以把该系统与上级机关、与公安的网站、法院、检察院、政府的内部局域网进行联络沟通进行交流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其实现在的网络使用特定的模式 把平台网络与互联网割开 是有利有弊的事情 现在互联网上资源丰富是我们工作中取之不尽的信息源泉 我们在兼顾了安全性这条涓涓小溪的时候 却丢失去了互联网这个波澜壮阔大海。

 而且不能形成与社区矫正对象的网络互动融入互联网可以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实现远程监控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以让他们与我们实行网上互动 开通网上汇报、 网上查分的功能可以让他们清楚明了自已的考核情况。所以说与互联网的人为割开是画地为牢的鸵鸟政策 说实话 这样 只能使我们的系统平台 成为一潭死水因此 完全有重新思量的空间和必要 而且在技术上本身也是不难实现的事情。

  总结工作中的实际需要 我们认为社区矫正移动管理系统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和先进的 GPS 系统 虽已及时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区域监管、 信息交互、警示告知等功能 但与社区矫正对象考核管理的实际需要来看 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确有亟需完善之处。

 笔者希望通过社区矫正移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能全面强化司法系统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 彻底解决社区矫正存在的定位难、监督难、流程复杂、手续烦琐和部门协调难等问题让我们司法部门不仅实现了对监外执行对象的人性化实时监控 还全面规范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流程同时又能与公检法系统实现有效、无缝的对接。把该系统主要五大核心功能区域监管功能、信息交互功能、警示告知功能、档案管理功能、考核管理功能借助科技的手段依托互动、联动又严格的人工管

 理得到进一步强化并完全发挥。并藉此整合司法局各项资源建立包括社区矫正工作在内的各项业务工作由市局统一监管、审批、办公的平台。实现全程无纸化办公有效地推进司法系统的信息化进程。

 姜堰市司法局蒋垛司法所张存友 2009 年九月二十三日 建立社区矫正移动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2008 年 10 月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引入社区矫正移动平台用科技管理手段减轻工作压力提高管控能力强化矫正效果。截止目前我市已经利用社区矫正移动平台实现网络档案管理 501 人定位跟踪管理 38 人被跟踪管理人员无一脱管、漏管无一再犯罪。通过一年来的时间我们总结出了平台的工作优势和需要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一、矫正移动平台的实践结果 一是联系矫正对象的纽带。

 平台将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共同纳入系统范围的工作平台拥有互动交流平台矫正工作人员在遇有重大事情、重要活动、重要节日时通过发送提示及其它信息 在做好工作的不仅可以交流情感 拉近工作人员和矫正对象间的距离 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沟通中可能遇到的尴尬话题、不解、抵触等情况。

 二是管控矫正对象的利器。

 移动定位平台具有“四大功能” 是区域监管功能它包括定时位置查询和随机查询。信息交互功能包括信息传递、信息交流和资料查询警示告知功能包括越界告警和到期警示考核管理功能包括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信息管理、 层级管理和工作考核 建立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档案信息库及各类台账。

 通过平台的这些功能工作人员以清楚地查询出对方在近几天内的活动路线。

 随时掌握矫正对象的行踪 是否在设定规定的区域活动对发现越界的系统可以自动发出越界警告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向对方手机发送短信息 询问越界具体原由 掌握矫正对象的相关情况而且系统还可自动整理相关综合数据形成电子报表对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奖惩、请销假等方面也可实现网上审批。

  三是规范矫正工作的能手。

 使用该平台后首先规范了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管理行为和规章建制的统一对矫正对象的考核、解矫、及减刑、收监处理提供了统一平台和依据而不是“各自为战”真正促进了社区矫正的规范化执法。

 而且平台还进一步强化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当日事 当日毕”意识做好的工作必须当时录入管理系统 便于统一管理查询 防止台帐管理的拖沓防止台帐作假千篇一律现象的发生。

 二、矫正移动平台的实践后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移动平台的开通使用极大方便了矫正工作的开展展现了诸多优势但工作中我们发现有几点问题值得思考 一是是否加大了基层司法所的工作压力。

 移动平台的引入 在强大功能的背后 同时也必然突出了电子档案的重要性 平台中电子档案涵盖了所有社区矫正的工作记载 16 项电子档案 3 项这 19 项均需司法所及时录入但同时纸质档案和台帐在当前仍需完善接受检查等同于完善了双份矫正台帐而电子档录入后就接受上级的检查录入时就必须慢工细作在我市司法所人均不到 3 工作人员的情况下 每所必须安排一人专门从事移动平台的管理这必然加大了基层司法所的工作压力。

 二是存在移动平台管理受质疑的声音。

 平台开通正式投入运行之后 部分人对移动平台的引入社区矫正工作产生了质疑认为花巨资我市接近 18 万每年对矫正对象进行监管是否是大材小用投入和效果比是否合理对部分难以管理的对象靠手机的定位是否有用。加之引入移动平台后每个所至少配备一名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若将此财力、 人力投入到日常的监督管理中走访到位、排查到位、教育到位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进一步细化日常管理工作 由科技全方位管理回归人的贴身管理 达到的矫正效果是不是会更好。

 三是人机分离的事实能否得到有效控制。

 人机分离现象是移动平台开通以来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 虽然大市矫正办出台了相关的规定 要求和矫正对象之前签订使用协议自觉携带手机不得人机分离若发现人机分离现象将按照《泰州市社区矫正对象惩戒办法试行》进行记过处罚。但此类现象仍屡禁不止主要是工作人员不能及时的通过管理平台发现人机分离的迹象只要平台显示轨迹正常平时偶尔联系的时候能联系得到就会放松警惕若有蓄意逃避的无行之有效的手段。

 几点建议 一是处理好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关系。

 目前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都是必须的但可以相互协调互有侧重的去整理统筹兼顾这样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建议必产生纸质档案的电子档案记不需要全部和纸质档案一样 可以选择重点记录如矫正对象的书面回报、矫正方案、季度考核评审鉴定表等档案录入系统时候则可以避轻就重 但必须强调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内容一致性。

 同时要注意纸质档案必须包括详细的法律文书 这是电子档案无法做到的。

 二是强化平台功能简化操作流程。目前平台的功能已经比较全面主要分为定位监管和日常管理两方面 定位监管方面应该加入自动定位功能 一天定位 3-4 次 而不是靠工作人员手动定位才能了解被定位矫正对象的情

 况这样只要工作人员打开平台后就能一目了然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日常管理这个模块 我认为应该简化操作流程 在反映日常工作的同时做到登记简洁维护简单修改方便。

 三是实现跨部门信息交互。

 现有的平台具有对下落不明对象的登记 有出入境管理等功能 而这些信息都需要反映到公安部门 而公安上对矫正对象进行治安处罚的时候也需要将信息反馈给我们 所以说平台下一步应该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信息共享。

 四是开发新的定位终端。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电子手铐”方法来解决手机人机分离的问题可以由移动运营商开发出和已经开通过定位的手机互绑的芯片 若手机和该芯片相离一定范围之后的一定时间 由手机终端自动反馈信息及时发现人机分离。此芯片可以做成手表、手链或项链样式入矫时候佩戴解矫后再回收利用。

篇五:司法行政基层信息工作管理平台

法局签订社区矫正责任状

  司法局签订社区矫正责任状

 篇一:司法局与基层司法所责任状

  XXX 县司法局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目标责任状

  安置帮教工作

  1、各乡镇(场)、街道成立有党政领导参加,不少于 5人的安置帮教领导机构,每年至少召开 2 次专门研究此项工作的会议,能解决部分刑释解教人员的实际问题,并有会议记录,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例会,并有会议记录。

  2、对于五年内帮教对象,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档案资料做到一人一档,档案内容填写规范。

  3、要有刑释解教人员花名册及重点人员登记表,重点人员要加强帮教力度并及时上报。

  4、刑释解教平台使用正常,刑释解教人员的核查工作要及时,刑释解教工作季报表等要按时上报。

  5、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教工作,确保帮教率 100%、安置率 95%以上;做到每名帮教对象要有相应的帮教责任人,安置帮教措施具体,工作有记录,发现不良苗头及时处理,不出现激化,及时将安置帮教记录归入个人档案。

 6、经常了解和掌握帮教对象的情况,及时同村(居)委会等相有关

 部门做好工作,无脱、漏管现象发生;确保当年重新犯罪率控制在 1.5%以内。

 7、安置基地建立健全,要有制度、图片资料、工资发放表、劳动记录等。

 立状单位:XXX 县司法局

  局 长:

 社区矫正工作

  1、各乡镇(场)、街道成立有党政领导参加,不少于 5人的社区矫正领导机构,每年至少召开 2 次专门研究此项工作的会议,部署安排当前形势下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问题,并有会议记录,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例会,并有会议记录。

  2、社区服刑人员一人一档,档案填写规范(具体内容参加社区矫正对象档案样本);加大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并建立健全社区服刑人员等级管理,严格落实电话汇报、书面汇报、公益劳动、请销假等各项监管措施,确保资料完备、台账齐全、记录准确完整。

  3、社区矫正管理组织网络建立健全,要有社区矫正志愿者花名册。

 4、要有社区服刑人员监管登记表、重管对象登记表(社区矫正重管对象定位 100%、其他人员 50%),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劳动基地健全。

 5、社区矫正专网及平台使用情况正常,各项制度建立健全;要有社区服刑人员花名册。认真做好衔接管理工作,杜绝脱、漏管现象发生,

 年内又重新犯罪率控制在 1‰以内。

  6、社区矫正月报、季报表及时上报,并打印存根。

  7、做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风险评估工作,根据风险等级分类管理。

 签状单位:司法所

  签 状 人:

 二〇一二年一月二十日

  XXX 县司法局 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

 目 标 责 任 状

  2012 年 1 月

 篇二:社区矫正人员监管人责任书 2011

  社区矫正人员监管人责任书 2011-09-20 11:29:

 13 来源:本站原创 接收回传

 为了进一步

  明确责任,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确保矫正质量,根据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

  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关于在我省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和省司法厅《湖南省

  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细则(暂行)》的规定以及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需要,特签

  订本监管责任书:

  一、社区矫正人员所在社区(村)的驻社区(村)公安民警、社区(村)干部及社区矫正对

  象亲属为监督管理责任人,负责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

 理工作。

  二、在日常监督管理过程中,社区矫正人员监管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经常与社区矫正人员沟通思想,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

  2、协助乡镇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做好该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监管和思想教育工作;引导督促

  其遵守法律、法规,防止脱管和重新犯罪。

  3、督促该社区矫正人员按时到乡镇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报到,定期汇报思想,参加学习教育、

  公益劳动等活动;

  4、及时向乡镇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反映社区矫正人员的工作、生活、交友等情况,发现社区

  矫正人员有不安全苗头或违法违规行为,要主动向街道、乡镇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报告。

  三、该社区矫正人员违法或犯罪,社区矫正人员监管人有主观过错的,根据有关规定应承担

  相应责任。

  四、本监管责任书一式四份,乡镇社区矫正工作机构、驻社区(村)民警、社区矫正人员所

  在社区(村)监管人及社区矫正对象亲属监管人各持一

 份。本责任书自签订之日起至社区矫

  正人员矫正期满解除前有效。

  驻社区(村)公安民警

  (签字)

  2011 年 9 月 6 日

  社区矫正人员所在社区(村)监管人 (签字)

  2011 年 9 月 6 日

  社区矫正人员亲属

  (签字)

  2011 年 9 月 6 日

  乡镇社区矫正工作机构

  (盖章)

  2011 年 9 月 6 日

  新罗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坚持“五把关”“五保证”

  一、严把“接收关”,保证矫正对象无缝衔接。一是实行当庭宣告保证制。由法官对社区服刑人员实行当庭宣告矫正对象当庭在《社区矫正告知书》和《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上签字,表明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二是实行法律文书双向送达制。区法院、看守所必须及时将法律文书同时向区矫正办和派出所送达。区矫正办将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社区矫正告知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

 等统一登记整理后,要立即通知各乡镇(街道)矫正办领取有关法律文书。三是充分掌握基本情况。乡镇(街道)矫正办、工作人员对矫正对象情况要做到“四知”:一知基本情况,含成长环境、工作经历、犯罪因果、思想动态等。二知家庭成员,掌握配偶、子女就业就学情况。三知交往情况,了解其活动范围。四知经济状况,了解经济来源。

  二、严把“管理关”,保证平稳改造。要求着力把好七个关键环节:走访“勤”。通过走访及时了解矫正对象思

 想动态,确保教育矫正对象的针对性。监管“严”。严格落实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一份思想汇报、每季度一次到所谈话制度,将矫正对象的活动情况基本纳入工作视线。档案“专”。突出档案材料的个性化,落实个案矫正,因人施矫教育“活”。结合矫正对象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活动。劳动“实”。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组织公益劳动,既可集中组织也可个别进行。请假“清”。弄清请假理由、批假程序、外出代管措施。奖惩“公”公开考核标准,公开评定结果,公开奖惩情况。

  三、严把“帮扶关”,保证工作实效。要求及时了解矫正对象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需要,在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四、严把“解矫关”,保证顺利回归。要求严格按照有关

 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及时做好解除矫正工作,同时,做好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的衔接工作。

  五、严把“培训关”,保证工作质量。按照分级培训的要求,认真抓好社区矫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矫正志愿者的岗前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基层矫正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责任书》对各所完成年度社区服刑人员脱、漏管率控和再犯罪率目标提出了要求,把控制脱

  管、漏管和再犯罪率作为三大责任目标纳入年终工作综合考核,对成绩显著的责任单位予以

  表彰;凡因职责不落实、工作不到位,造成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而发生严重刑事犯罪的,

  社区服刑人员脱、漏管率与再犯罪率超过规定指标,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2011 年度娄底市社区矫正工作

  考评实施细则

 根据娄底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印发的《2011 年度

  娄底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办法》(娄市综治委[2011]1

  号),以及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2011 年全

  市社区矫正工作要点》(市社区矫正领[2011]1 号),特制

 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积极稳妥将社区矫正工作试行范围扩大到全市各

  县(市、区),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保

  障机制建设,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

  社会适应性帮扶工作,提高社区矫正质量和效果,最大限度

  地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漏管、脱管和重新犯罪,为构建

  平安、和谐、法治娄底作出新的贡献。

  二、考评内容与分值

  对象依法应当予以收监执行的,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管教所)等职能部门应当依职权启动收监执行程序。共计 0.05 分,每违规 1 起,扣 0.01 分。

  (二)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共计 0.2 分。

  1、建立完整、规范的社区矫正对象正档和副档,计 0.02分,每缺少 1 人次,扣 0.005 分;社区矫正对象档案不规范

 每人次扣 0.002 分。

  2、建立社区矫正对象花名册和每月按时报送准确、完整的社区矫正工作统计表(以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中提交审核时间为准),计0.02分,每缺少、迟报1次扣0.002分。对每名社区矫正对象成立了监管矫正小组,确定了监管责任人,签定了监管矫正责任书,计 0.02 分,每缺少 1 人次,扣 0.002 分。

  3、社区矫正对象每月到司法所报到 1 次,计 0.02 分,每少报到 1 次,扣 0.005 分。

  4、按规定落实了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审批制度,计 0.02分,每发现违规 1 人次,扣 0.005 分。

  5、司法所按规定落实了社区矫正对象分级处遇制度,计0.02 分,每发现违规 1 人次,扣 0.002 分。

  6、按规定落实了社区矫正对象迁居、会访制度,计 0.02分,每发现违规 1 人次,扣 0.005 分。

  7、各级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按照《湖南省社区服刑人员奖惩暂行办法》落实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奖惩,计 0.06 分。社区服刑人员考核台帐实现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和司法所两级管理,且台帐齐全,司法所每月考核一次、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每季度审核一次,计 0.03 分,每缺一次扣 0.005 分。司法所每月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的考

 核奖惩准确无误,计 0.03 分,未按照规定考核的,每发现一人次扣 0.002 分。

  (三)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矫正。共计 0.15 分。

  1、为每个社区矫正对象制定了规范、个性化的矫正方案,计 0.05 分,每缺少 1 人次,扣 0.01 分。

 2、司法所每月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参加率达到 95%以上,并有学习记录和社区矫正对象学习笔记、书面思想汇报,计 0.06 分。每少开展 1 次扣 0.003分。

  3、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机构落实 1 个以上公益劳动基地,计 0.02 分。司法所按规定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公益劳动活动,并落实规定的公益劳动时间,计 0.02 分,每发现违规 1 次,扣 0.003 分。

  (四)社区矫正对象的漏管。共计 0.3 分。

  “漏管”是指因有关单位交付执行脱节或相关的法律文书送达不到位,导致执行地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对本应列管的社区服刑人员没有列管的。本级法院、监狱、看守所未送达法律文书导致执行地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对社区服刑人员漏管的。每发生 1 名社区矫正对象漏管,扣 0.02 分。

  (五)社区矫正对象的脱管。共计 0.6 分。

  “脱管”是指已经接受社区矫正的罪犯,脱离社区矫正

 工作机构的监督管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视为脱管:1、社区矫正对象未经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去向不明,未履行到司法所日常报到的规定;2、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对己接收的社区矫正对象没有按照规定采取监管措施,社区矫正对象处于脱管状态;3、已接收的社区矫正对象在辖区内未履行到司法所日常报到的规定,社区矫正对象脱离了监管小组(监管人)对其实施监管;4、社区服刑罪犯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到造成该罪犯脱离了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监管的。每发生1名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扣0.05分。

  (六)社区矫正对象的重新犯罪。共计 0.6 分。

  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以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为准。每发生 1 名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扣 0.05 分。

  三、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抓好考评工作。开展社区矫正年度考评工作,既是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健康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检验社区矫正工作成效的重要途径,各级社区矫正工作机构

篇六:司法行政基层信息工作管理平台

“智慧司法”

 构建法治金昌 —— 关于我市运用互联网+ + 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智慧司法”和新媒体运用是司法行政管理改革与发展模式的创新,是司法行政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级形态,其核心在于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构建全覆盖的高速融合网络、智能服务环境,提高司法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公众的法治化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甘肃省司法厅提出“智慧司法” 和新媒体运用建设,是在司法行政跨越发展,提升自身管理与服务水平,推动司法行政更好更快发展而做出的战略决策。当前,金昌司法行政工作正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创新实力不断增强,信息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管理水平和发展期待不断提高,既面临着新一轮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传统的业务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闯出科学发展的新路,解决司法行政整体发展问题,实现司法行政发展的新跃升,促进司法行政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满足社会公众对法治化生活方式的新需求。

 一、“智慧司法”和新媒体运用建设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数字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智慧司法”项目于 2014 年 4 月启动,甘肃省司法厅贯彻以信息共享及移动办公为核心的司法行政一体化智能平台建设思路,通过“云计算”技术建设司法

 专有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系统内执法人员移动办公及跨部门、跨区域的信息资源共享。2016 年甘肃省司法行政工作会上提出,要把 2016 年作为“智慧司法应用年”,要力补信息化、智能化滞后短板,提升“智慧司法”实践应用水平,开发手机办公软件,跟上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智慧司法”和新媒体运用建设的重要意义,紧紧抓住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办公带来的新机遇, 大力推进“智慧司法”和新媒体运用建设。

 (一)大力推进“智慧司法”和新媒体运用建设 , 是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 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 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当前,“智慧司法”和新媒体运用建设既为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也给司法行政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下决心、花力气,加快推进“智慧司法”和新媒体运用建设, 既是司法行政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大力推进“智慧司法”和新媒体运用建设, , 是新形势下提高司法 行政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

 观念深刻变化。司法行政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中担负着重要任务, 新形势新任务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信息社会条件下的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司法行政信息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大力加强“智慧司法”和新媒体运用建设,通过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技术, 深入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能,提高执法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加充分地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 更好地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智慧司法”工作平台的良好运行,能够将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从繁琐、无序、低端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从事核心事务,提高为民服务效率。

 (三)大力推进“智慧司法”和新媒体运用建设 , 是实施互联网+ + 战略、提高司法行政队伍战斗力的迫切需要。信息化的发展对传统观念下的思维方式、工作理念、管理模式等都具有很深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 已成为信息社会条件下加强司法

 行政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和必然选择。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集中体现, 对信息技术的操控和应用能力是新形势下司法行政干警的必备素质。大力推进“智慧司法”和新媒体运用建设,加大司法行政干警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力度,促进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队伍专业化、现代化水平,是新形势下提高司法行政队伍素质、提升战斗力的重大举措,对于推动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一支与现代信息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金昌市“智慧司法”和新媒体运用现状 “智慧司法”协同办公系统及业务应用系统是根据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要求最基层的工作管理平台。平台主要包括协同办公系统、司法鉴定业务系统、公证管理系统、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基层法律服务系统、律师管理系统法制宣传业务系统、财务装备与资产管理系统、RMIS 报表汇总上报管理系统、人事与警务监察管理系统、安置帮教业务系统和社区矫正系统。因此,“智慧司法”协同办公系统及业务应用系统要运行的好,不仅要求我们要完善好网络布线、计算机配备等硬件设施,还要求我们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清晰掌握“智慧司法”协同办公系统的运行规

 律,更要求我们要做到“勤政”,及时处理办公系统内流转的相关文件。只有我们完善了硬件设施,保证系统能登陆,增强了系统学习,保证系统会操作,我们就离真正的“智慧司法”更进了一步。2006 年至今,金昌市司法局没有投资建设自用网络,没有大数据平台。2016 年为保证“智慧司法”网协同办公系统的有效应用,经局党组研究,在每个科室确定了 1 名“智慧司法”专员,负责“智慧司法”协同办公系统应用的相关工作,并为这些专员配备了“智慧司法”专用笔记本电脑,保证了“智慧司法”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施不掉队。经全局上下通力配合,今年金昌市司法局机关“智慧司法”网专用网线实现了全局 100%覆盖,永昌县司法局覆盖率为 89%,金川区司法局覆盖率为 100%。“智慧司法”网专用网线的高覆盖率为目前大力推进“智慧司法”协同办公系统应用打好了基础。截至目前,市局有 19 人成功登陆“智慧司法”协同办公系统,这 19 人有效覆盖了机关各科室和局属各单位,确保机关各科室和局属各单位都能通过“智慧司法”协同办公系统进行邮件收发和公文处理,做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全局同步,不留死角。尽管 2016 年金昌市司法局“智慧司法”协同办公系统及业务应用系统的应用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推进,但我们仍需看到其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向其他地市学习好的经验与做法。力求通过“智慧司法”实现OA 办公公文流转及数据、报表等各类业务系统的网上操作,

 实现司法行政业务信息化与无纸化办公,形成“永不下班的司法局”,使司法行政职能得到更高效的发挥。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微媒体凭借即时互动、传播快捷、聚合民意等特点,已迅速发展为政务信息发布、反映社情民声、参与舆论引导的重要平台,在创新社会管理、提升政府公信力、传播正能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市高度重视新媒体在司法行政工作交流、普法宣传等方面的平台作用,抢抓新媒体发展步伐,通过主动学习、以上率下、全员动员等有效措施,在新媒体宣传运用方面打开了助推司法行政、普法宣传工作发展的新思路。2016 年 4 月,市司法局成功开通了“金昌司法”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建成了“金昌司法行政系统工作微信群”“金昌市司法局工作微信群”和 QQ 群等,力求通过网络交流方式让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了解司法局、评价司法局,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参与司法行政,使运用新媒体发布司法行政工作动态、宣传普法常识、传递正能量等已成为一种常态。“金昌司法”微信发布的话题主要是宣传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政策导向及重要政策法规解读,司法工作新理念、新要求等;及时公开公布当前司法工作进展,司法要闻和各类普法知识,转发中央、省、市司法工作动态;向社会公布司法工作的阶段性成效,及时宣传报道司法行政系统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

 虽然我们在“智慧司法”和“两

 微一端”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互联网+时代的要求相比,与“大司法”发展和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相比,我们还有一些差距,如有的干部重视不够,互联网+意识淡薄。队伍欠缺,显得力不从心。市局和县区司法局都建有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但基层“双微”发展滞后,网站、“双微”部分内容陈旧、过时,没有做到及时维护和信息更新,新媒体所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省内先进市州的经验和做法 为了深入推进我市司法行政新媒体运用和“智慧司法”建设、信息和对外宣传、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特殊人群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学习和借鉴兄弟市州的做法和经验,2016 年,市司法局组成考察组赴定西、陇南、庆阳市考察学习。定西陇南庆阳市大力推进新媒体运用和“智慧司法”建设、信息和对外宣传、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特殊人群管理、队伍建设的做法和取得的显著成效给考察组留下深刻印象,对加快推进金昌市各项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领导重视,建立机制,保障“智慧司法”和“双微”平台健康有序发展。陇东一带各级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司法行政工作新媒体运用工作,抢抓“互联网+”机遇,从市局局长到县区司法局局长、司法所长都高度重视,上行下效,亲力亲为,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把新媒体运用工作抓好抓实,激发了全系统运用新媒体的激情,坚定了做好新媒体工作的

 信心。同时建立监督考核等运行维护机制,加大新媒体运用工作的考核比重,全系统切实把新媒体建设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形成了沟通顺畅、协调高效的整体联动工作格局。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促进新媒体工作上台阶。针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人员不足,特别是网格技术员缺乏的现状,市县区司法局确定专人负责“两微一端”并在市县司法局、基层司法所选拔了一批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工作责任心强的司法行政系统网格评论员,做到有名单、能联系、常发声、起作用,引导市县乡三级干警共同参与司法行政新媒体建设工作。有效的整合全系统力量,形成司法行政新媒体矩阵合力,拓展司法行政系统“双微”平台的社会认知度。

 (三)规范程序,群策群力,扩大司法行政工作对外宣传面。按照“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和“公开透明、及时快捷、树立形象”的原则制定网站、微博、微信信息发布标准和流程,促进司法行政政务信息发布内容及审核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保障了政务信息发布的严肃性、及时性、准确性。为丰富发布内容,确保“双微”平台的原创信息,出台信息报送办法,推行积分奖励制度,鼓励全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微博、微信平台信息创作中来,深度发掘宣传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典型人物及先进事迹,选择符合司法行政自身特色,集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主题,

 利用新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特点,制作生动活泼的作品,将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等内容设计成吸引人、教育人、易被群众接受的信息,努力增强“两微一端”平台的知晓率、吸引力、亲和力,不断扩大司法行政对外宣传面。

 (四)示范引领,整体带动,在全省“智慧司法”运用中争先创优。为了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进全市司法新媒体建设工作,领导班子积极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创新思路和做法,及时开通网站、政务微信平台。为把司法行政微信、微博办出水平、办出品牌、办出影响力,市局将“双微”平台作为创新法治宣传和依法治理资讯服务的新方式,领导班子带头、各科科长、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宣传、推进司法“双微”平台。在年终考核时,要求各县区局长、领导班子,各乡镇司法所长带头关注司法“双微”平台,在法律服务大厅、宣传资料、司法行政业务楼电梯中印制“双微”平台官方二维码,方便群众扫描、关注。为保证“双微”平台发布的信息内容实用、有价值,网友爱看、愿转,市局研究出台奖励办法,进行奖励,调动全体干部职工创作的激情,带动全系统运用新媒体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形成全系统比赶超、全员上阵、竞相驱动的生动局面。并全面发动朋友圈关注、点赞、转发,在社会上明显提升了司法行政系统的形象。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培训学习,加速智能化办公。“智慧司法”已经建成,之后最重要的是使用,使用最核心的是人。人的素质是信息化能不能发挥效用的关键。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把信息化应用培训工作提上日程,积极和移动公司进行高频对接,坚持“智慧司法”网络专员先弄懂,后分层级分类别分时间开展培训,努力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干警进行一次全员信息化深度应用培训。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全力配合移动公司和网络专员,合理安排干警工作与培训时间,组织全体干警积极参加培训。要把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能力作为实施“三考合一”的量化分值内容,层层传导建立干警自觉学习和应用信息化的良好机制,加速实现全市“智慧司法”智能化办公。

 (二)运用新媒体, , 增强信息化意识。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是司法行政各个部门的共...

篇七:司法行政基层信息工作管理平台

司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思考 司法行政工作既是一项法治工作,也是一项社会工作。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承担着普法依法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职能,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规范司法行为,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通俗讲,司法行政工作就是“做群众工作”,就是面向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对此,结合城区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就新时期如何做好司法行政创新与发展工作,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司法行政工作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司法行政工作是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职能相对弱化的客观情况下,只能依靠大量被动的行政服务手段,来体现司法行政的社会价值功

 能。由于司法行政机关受体制、机制的约束,制度和保障不够健全,服务的措施和手段较为单一,根本无法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客观需要,导致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的困难和问题,很难有大的作为和发展。

 1. 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任务日益加重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特别是城区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处理、人身伤害等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增多,司法行政机关预防和化解矛盾的难度日益加大,维稳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2. 法律服务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部分法律服务工作者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理念还不是很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还不够,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意识还很弱,各级政府及行政执法部门的依法行政观念和能力还有欠缺。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法律顾问工作难以落实,法律服务机构及其人员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缺乏有效平台及政策上的支持。

 3. 普法宣传难以实现齐抓共管。普法宣传难以深入,很难做到齐抓共管。其一,目前普法工作主要由司法行政机关开展,各部门、单位仅是“被动”参与,普法教育“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没有得到很好落实。虽然在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强调法治建设工作由政法委负责,

 但是长治市城区尚未有明确部署和规定。其二,少数部门、单位普法形式简单、载体不多,大多采取街头法律咨询、发放宣传单、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进行,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其三,农村普法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如人员难集中、时间难安排、内容难理解,导致法治宣传教育效果不理想。其四,部分村、社区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不强,存有官本位、权本位的思想,挫伤了部分群众崇法、学法、守法的积极性。

 4. 社区矫正工作任务艰巨、繁重,责任重大,压力倍增。“两高两部”明确规定,从 XX 年 3 月起,社区矫正工作统一交由司法行政机关。这意味着司法行政机关一下变为社区矫正工作的执法主体,承担起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教育和改造工作。但目前司法行政机关在缺乏专业队伍、缺乏工作实际经验等情况下,全面承担起全区 X 余名社区服刑人员监管、教育改造工作,任务、责任和压力巨大,司法行政干部队伍短期内很难适应,同时很难保证监管、教育、改造的安全和效果。目前,虽然成立了城区社区矫正教育管理中心,并确定“四集中、四统一”工作方法(集中办公、集中宣告、集中学习教育、集中公益劳动,统一执法、统一档案、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电子监控),但在监督管理能力、基础条件设施等方面仍待提升和改善。

 5. 司法行政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城区司法局机关干警队伍年龄老化,年轻干警经验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且近年来,基层司法所行政编制人员少,基层工作工作主要依靠公益性岗位人员,待遇也相比其他政法部门低得多,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司法行政干警的工作积极性。

 二、城区司法局在司法行政工作方面的创新与发展 近年来,城区司法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着力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利益问题,有效预防冲突、调处纠纷、化解矛盾,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把“ 调解优先” 原则贯穿始终,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自身优势 把“调解优先”更好地体现在依法调节经济社会关系中,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这是司法行政工作服务大局的有效途径。从当前形势来看,因城中村建设、路网改造等引发的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动争议、医患纠纷等矛盾纠纷,社会影响大,纠纷解决成本高,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群体性事件,引发连锁反应,进而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城区结合实际情况,全区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发挥法律顾问团的作用,全区聘请有调解经验、有法律专业知识的退休干部和法律工作者投身到调解队伍中,既解当事人之间的“法结”,又解当事人之间的“心结”,调解自动履行率高,后遗症少,成本相对低,能真正实现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此外,还将在每个农村、社区聘请 1 名调解员,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认真贯彻落实“ 首要标准”, 有效降低行刑和执法成本 本 把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这既是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在新形势下审视司法行政职能的新视角。当前,刑满释放人员就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不从监禁期间就加强思想改造和技能培训,少数人可能重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使落实“首要标准”比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紧迫和重要。要深刻认识监管改造工作规律,坚持多措并举,使他们从思想意识和就业能力两个方面都能适应社会经济形势,最大限度地降低行刑和执法成本。一要着力构建司法所安全防范机制,提高安全长效管理水平,保证司法所可持续性常态安全。二要探索完善教育改造标准化体系,努力把刑满释放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既在惩罚上体现正义,又在改造上体现正义。

 三要认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充分运用政策的感召力和法律的震慑力,激发和调动刑满释放人员的自我改造积极性。

 (三)对法律服务业加强引导,保障市场机制高效运转 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全国、省、市、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强调:“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特别是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同时,要加强民生领域的法律服务,引导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做有利大局的工作,在困难时刻为党和政府分忧,在法律服务行业树立正确执业导向。当前的主要任务,一是认真开展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一岗双责”履职活动,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帮助企业积极参与经济竞争与合作,帮助基层群众解决民间法律疑问。二是筑牢政府法律顾问团建设,为政府应对经济发展作出的经济决策、开展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决策评估和风险防范。三是深入开展律师参与政府信访接待工作,帮助有关部门依法妥善处理因经济政策调整和工程项目建设可能引发的群众信访和群体性事件。四是成立城区矛盾调解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全面构建法律援助服务体系。

 (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大力加强法治文化的普及和培育,充分发挥其在法治建设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当前,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不同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为农村、企业、学校和公民提供文化、观念和信息支持,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带来的困难。紧密结合实际,突出做好三大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对农民群体,要紧贴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加强与农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对企业群体,要针对实体经济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对各类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对学校群体,要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要有针对性地抓准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内容和时机,突出重点,强化渗透,切实增强宣传教育实效,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水平。

 三、优化司法行政工作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坚持“三个面向,三个突出,三个提高”,即“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突出法律宣传、突出法律保障、突出法律服务,提高司法行政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全员工作能力、提高为民服务质量“的工作思路,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结合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努力实现司法行政工作“保持全市领先,力争全省上游”的奋斗目标,为打造“五宜”城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1.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围绕加快推进法治城区建设,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强化重点对象学法用法,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为建设“五宜”城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其一,全面贯彻落实“六五”普法依法治区工作规划,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活动。重点做好无纸化普法考试工作,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好 3 月份诚信宣传月活动,5-6 月份“法律进社区(进农村)”宣传月活动,“12·4”全国宪法日、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其二,充分发挥“六五”普法讲师团、社区(农村)法制副主任、学校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社区干部、“两委”干部的法制教育,加大对农村、社区、流动人口的普法力度。其三,创新法制教育形式。开展法律赶集、送法下乡等法治文化活动,组织编印形式多样的法律书籍和宣传品。

 2. 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 。围绕社会管理,着力打造城区“两类高危人群”教育管理的品牌,突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亮点,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探索与规范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与制度建设相统一,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全力保障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一,全面规范,重点突破。对矫正办审前社会调查、接收、事项审批、司法奖惩、收监、追查、禁止令执行、应急处置的 8 项执法职能进行定位和规范。其二,整合资源,

 重点建设。将司法所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特别是帮教帮扶工作向基层延伸,探索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站”,解决监管帮教中存在的“管得着、看不见”和“看得见、管不着”现象,以及社区服刑人员的流动监管难题。其三,全盘考虑,重点衔接。探索建立全区“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和监督平台”,协调推进信息、队伍、人员的有衔接,起到预防早、处置快、服务优的效果。其四,暖心回访,全力帮教。对全区安置帮教对象进行暖心回访,对重点人员办理低保、提供就业等便民服务,实现建档率和信息核实率为 100%。

 3. 人民调解工 作。围绕“保稳定、促和谐”,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重点,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活动。其一,管理好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信息库,实现人民调解网格化管理。其二,开展好“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坚持重大节假日、重要政治活动和日常定期的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其三,成立城区矛盾调解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对矛盾纠纷进行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限期办理,实现受理、登记、交办、承办、结案有效衔接。其四,完成诉调、检调、公调、政调、访调对接窗口建设,实现各类调解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推动大调解工作规范高效运行。其五,招募专职人民调解员。注重从退休党员干部、政法干警和具有相关法律专业知识的人员中发展人民调解员,注重邀请律

 师、其他法律工作者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发展专业化、社会化人民调解员队伍。

 4. 法律援助工作 。围绕民生工程,加大法律援助服务力度,重点抓办案质量的提高,全面提升全区法律援助工作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其一,开展法律援助“进农村、进社区”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公众知晓率。其二,落实法律援助服务大厅建设,开通环卫工维权和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其三,加强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在全区 X 个街道办事处,X 个社区,X 个村,X 个律师事务所,X 个法律服务所已全部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其四,完成法律援助案件不少于 X 件,接待法律咨询不少于 X 余人次。

 5. 法律服务工作 。围绕公平正义,重点加强律师队伍建设,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其一,开展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一岗双责”履职活动。其二,组织全区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积极参与街道、社区调委调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其三,加强政府法律顾问队伍建设,着力为区委、区政府在转型跨越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中村改造、市区路网改造中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

 6. 机关队伍建设。围绕凝心聚力、创先争优,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等方面,着力提高队伍

 的综合能力。其一,坚持周一、周三政治业务学习日,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其二,开展好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司法领域专项整治活动和“五型”党组织建设等活动。领导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其三,加强党性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强化队伍作风建设,实现弊革风清。

推荐访问:司法行政基层信息工作管理平台 管理平台 基层 司法行政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