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5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板书课题) 《精卫填海》的故事发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板书课题)
《精卫填海》的故事发生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如果让你们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你们会怎样形容大海呢? 这三组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大海。无边无际,一望无垠,可以形容大海的辽阔;碧波荡漾,波光粼粼可以形容大海的美丽;惊涛骇浪,波涛汹涌可以描写海浪又大又急。
在无边无际,变幻莫测的大海上,有这样一只小鸟,它每天飞来飞去,衔来树枝和石子,想要把这片大海填平。
面对这只小鸟,你想问些什么或说些什么呢?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这篇神话故事。
二 、 回忆 学法
同学们,你们知道精卫是谁吗?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信息的? 通过三年级《司马光》和《守株待兔》的学习,我们总结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注释,读懂文章;借助图画,理解内容。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精卫填海》这个故事。
三 、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先自由读,再指名读,出示停顿,齐读课文。
四 、学习溺字
我们先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画面上的男孩怎么了? 我们来看这个溺字,左边是个人,右边是水,表示的就是人溺水了。
溺字有两种解释,①【动】淹没在水里。②沉迷不悟;过分。在文取哪一种意思? 五 、 理解课文
1 1 、 自由朗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
2、文章中表示 人物称谓的词语有哪些?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老祖先——炎帝,大家来读一读。
第二个称谓——少女,我们生活中少女指的是什么?在文章中指的是谁?炎帝的小女儿。少字是多音字,还读——shǎo,读 shào 的时候它表示——,跟谁相对?读 shǎo 的时候呢? 文中这个“少女”的“少”既不是跟老相对,也不是跟多相对,它是一个特指。特指什么? 3 3 、 理解第一句
联系刚才大家理解的,第一句怎么讲? 带着这样的理解,大家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炎帝的小女儿,炎帝会怎样对她?女儿在在家都会受宠,何况是小女儿,炎帝是什么身份?部落首领。也就是炎帝的小女儿相当于我们现代所讲的什么?身份怎么样?尊贵 好,读出这种理解。她父亲是谁?再读。
4 4 、 分析 动词
刚刚我们用三角号标出表示行为的词有哪些? “游”指什么?“溺”呢?“返”?“衔”?”堙“?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指的是什么? 这样一个小女孩去东海游玩,就这样不幸的溺亡了,可惜不可惜?心疼不心疼?带着这样的感觉来读一读。
女娃溺亡,化身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衔是叼着,堙是填塞。这句话连起来怎么理解? 5 5 、 分析起因,经过
精卫鸟为什么要填东海?(起因:游
溺)
所以她“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是事情的——经过。(经过:衔 堙)
6 6 、 体会“常”
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精卫鸟是什么时候来填?
这个“常”,我们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经常”吗? 太阳刚刚升起,精卫就在: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精卫依然在: 这才叫“常”,这仅仅是一个“经常”可以概括得了,形容得了的吗? 7、 想象对话 ,体会精神
同学们,读古文就要这样读,我们要去想象,精卫鸟每天往返于西山和东海之间,把无数的木石投掷于东海之中,东海每天见到精卫都来,他们之间就产生了这样的对话,一个是波浪滔天的东海,一个是瘦小的精卫, 学习了这篇课文,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精卫填海最终的结果有没有成功?(结果)
小组交流讨论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自己的道理,最终精卫填海的结果是否成功,我们无从知晓,但精卫的精神其实已经战胜了大海,并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神话。那么读完这篇课文,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坚韧、执着)
8 8 、读读赞颂精卫的诗句: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学家也写出了动人的诗篇来赞美精卫。
9 9 、背 诵课文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回顾这个故事的过程,谁能根据老师前面的提示背出相关的内容? 1 10 0 、齐读课文
同学们,学到这,你对这篇文章是不是又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感触?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这份感触,再来读一读这篇文章。
1 11 1 、体会神奇 ,讲故事
这是一篇神话故事,你觉得这个故事哪些地方特别神奇? 那么现在你能不能用自己的的话讲一讲这个神奇的故事? 六、拓展阅读
1 1 、读读原文
这篇神奇的故事来自哪里?其实它是一篇文章中的一部分。
老师读红色部分,同学们读黑色部分。
2 2 、 介绍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3 3 、人与自然
在远古时代,人们留下了这么多神话传说,大家看一看右边,山,水,日,月,海,都是大自然,左边都是什么?人名。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具有精卫精神的人,……正是有了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有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希望同学们也能在学习上发扬精卫精神,勇攀科学的高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精卫填海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北山经》,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此文言文言简意赅,通过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配乐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通、读顺古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精卫鸟的精神魅力,受到人格的浸染和熏陶,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联想等多种方法,在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精卫填海”这一成语来自神话故事,体现学习的延展性。
【 学情分析 】
四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在学习时首先会遇到的困难就是朗读。教师可以先示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再带着学生朗读,直到读通顺为止。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这个故事。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过程与方法】
1.范读教学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2.设疑引导法:通过设疑引导,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究短文的寓意。
诵读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讨论法:针对教师提问展开讨论。
讲述法:通过讲故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这则神话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
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精卫与《山海经》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猜图导入,走进《山海经》 1.激趣:同学们,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特别爱读书,大家知道的故事可多了。现在,我来考考你们!
2.课件出示题目及图片:(看图片猜故事,依次出现图片:
《嫦娥奔月》 《夸父逐日》) 3.导思: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 (1)出示《山海经》书的图片。
(2)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4.导入: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精卫填海》,感受古文语言的韵味。(相机板书:精卫填海) 【 设计意图:猜图导入,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
二、初读古文,识字读文
1.引导学生交流识字、读文的方法。
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学习方法。
学习小助手 (1)借助文中注音自由读一读这段话,把句子读通顺,感觉难读的地方就多 读几遍。
(2)将字条中的生字逐一读给小组同伴听,圈出读不准的生字。
(3)请小组同伴当小老师,教你读准圈出的生字。
(4)小组长组织交流,动脑筋,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3.集体检测。
(1)开火车朗读词语。
炎帝 少女 名曰 溺而不返 衔接 ①相机强调“曰”是整体认读音节。读准多音字“少”。
②依次单击词语出现对应图片,学生看图片读词语。
(2)定位朗读词语中的生字。
帝 曰 溺 返 衔 (3)小组赛读生字。
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4)重点指导:
区别形近字识记:曰——日 衔——街 4.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5.教师范读,生注意倾听,然后教师领读。
6.借助停顿,读出节奏。
(1)出示停顿。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朗读时,可引导学生体悟小古文的语言特点。
(3)学生多种形式赛读。
【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朗读。因为文言
文的 结构与现代文不同,所以教师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而学生赛读既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又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书读百遍,而义自见”。
】
三、复习字词,练习写字 1.指生开火车朗读生字和词语。
2.课件出示“我会写”写字提示,组织学生展开同桌互助学习活动。
写字小助手 看一看:仔细观察写字表中的字,将容易写错的笔画圈出来,并给同桌讲一 讲圈画的理由。
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圈画的笔画呢?和同桌商议一下。
练一练:针对自己圈画的书写难点做书空练习。
3.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圈画的生字,请学生说一说圈画的理由。
预设:“帝”字在书写时最后一笔是“丨”。(学生书空“帝”字,重点强调点的写法) “曰”要写得略扁,不要写成“日”。(学生书空) “溺”要注意“弓”的笔顺。(学生书空) 4.课件利用动画演示 3 个会写字的笔顺和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格子中的位置和笔画特点,尝试完成写字表中的练写内容,写好后再对照范字改一改。
5.学生自由练写剩余的字,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指导。
6.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进行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 设 计意图:注重写字指导,在交流评议中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注意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
四、布置作业
1.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故事内容。
2.把《精卫填海》读给家长听。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将课内课外的学习有机结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夯实基础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
2.指生朗读课文。
3.导学:课文到底写了什么故事呢?我们这节课继续有滋有味地学习《精卫填海》。
【设计意图:加强复习,夯实所学,为进一步学习、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再读古文,解析文义 1.导学:再读课文,借助注释、字典或联想,在小组里逐句说说故事的意思,可以适当加上一些词语使句子更通顺。
2.同学们借助注释,默读思考后,小组交流故事的意思。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意即可,不要逐字逐句翻译。
3.导学: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对哪个词或哪句话不理解? 4.学生交流质疑。
预设一: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1)学生读句子汇报交流。
(2)教师相机指导。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少女”古今意思的不同。
(3)男女生赛读。
预设二: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学生读句子汇报交流。
(2)教师相机导学:
①出示词语:溺而不返 堙于东海 ②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③导思:这两个词有什么关系? (3)指导朗读。
5.同桌轮流逐句讲译文和古文。
6.指名互讲,教师相机点拨。
7.小结方法: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理解文言文并不难,可以借助注释,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展开联想。
【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通过先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感知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
三、感知形象,阅读白话文 1.导学:精卫因“溺而不返”,故“堙于东海”,同学们想一想:结果会怎么样呢?这是一只怎么样的精卫鸟? 2.学生畅谈学习感受。
可引导学生感受精卫英勇顽强、坚忍不拔的精神。
3.出示白话文故事《精卫填海》。
(1)学生读故事。
(2)学生谈读故事后的感受。
(3)导思: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拓展阅读为学生提供一个创造性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结合白话文,展开阅读,各抒己见。在白话文的辅助阅读下,再读原文,精卫形象便呼之欲出。这是开放求异后的归纳、整
合、评价和提升,也是思维和语言互为表里的训练,真 正达到人文浸润。】
四、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个人读、组内读、齐读课文,熟读成诵。
2.推荐阅读:《山海经》。
五、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
溺而不返
堙于东海
不屈不挠
篇三: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版 四 上 《 精卫填海 》 教案(共 共 2 2 课时 )【目标设定】
[ [ 教材分析] ]
《精卫填海》本篇课文是中国神话故事的经典之作,这个故事围绕精卫日日夜夜填海的事,让人感受到其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品格。成语典故精卫填海 [ [ 教学目标] ]
1.认识“帝、少、曰”等 5 个生字,会写“帝、曰、溺”等 5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 [ 教学重、难点] ]
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准确地翻译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 [ 教学时间] ]
2 2 课时 【素材选择】
1.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出处:《山海经·北山经》。
2.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精卫填海”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世人常因炎帝小女儿被东海波涛吞噬化成精卫鸟。
【问题设计】
品析精卫人物品质 【活动组织】
第一课时 ( 总第 9 39 课时 )
[ [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 [ 教学过程] ]
一、 谈话 导入,走近《山海经》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神话故事?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出示:《山海经》)
2.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3.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山海经》,一起认识一种奇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字叫——精卫。
4.齐读课题《精卫填海》。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好,真聪明!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吧!边读边圈画不认识的生字、新词。(生自读课文)
2.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平时我们是怎样学习生字的?(示例:有不会的生字我们可以问问老师或者同学,我有不会的生字就查字典,我们小组的学习组长学习好,有不会的生字我就问他,不会的生字还可以到书
后的查字表中查……)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呀!
3.选择你最喜欢、最熟悉的识字、记字的方法,以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一会汇报,看哪一小组汇报的生字最多。(生以组为单位自学生字)
4.把你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吧!生字都汇报完了,老师想请一位小老师到前边领大家读一读这些生字,谁愿意来试试?(一名小老师到前边领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帝、少、曰、溺、返”(课件出示 3) “少”是多音字,在文中读“shào”;“曰”比“日”稍扁一些;“返”—“饭” 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帝、曰、溺、返、衔” (课件出示 4)指导书写:“帝”的中间要宽一些;“曰”要扁一些;“溺”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衔”各部分要匀称。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课下搜集有关有关神话故事的成语,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堂检测】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后打上“√”。
溺(nì
nǐ)
曰 (yuē
rì)
帝(dì
chì )
二、给多音字注音。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我是一名少()先队员。
三、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总第 0 40 课时)
[ [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很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 教学过程] ]
一、 欣赏成语,导入新课 同学们搜集了有关神话故事的成语,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些成语谁来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愚公移山
夸父追日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指名讲故事。)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生:《精卫填海》是一个神话故事。(板书:精卫填海)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过渡:我们再回到课文中。看看文中都写了什么?从文中找到同学们上节课想知道的问题。
(一)指导朗读,理解词义。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的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课件出示 6)
“炎帝”,号神农氏。传说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明用草药治病;他创造了两种农具,教百姓们垦荒种植粮食作物;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就是将他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的祖先。
“少女”:炎帝的小女儿。
“之”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这个字其实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的意思。
“名曰女娃”,“名”就是名字,古文语言凝练,“名曰女娃”就是“名字叫女娃”。
“溺”:溺水,淹没。
“故”:因此。
“堙”:填塞。(课件出示 7)
(二)学生自由读,发表自己的看法。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2.提问:看你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只有认真看书、勇敢的小朋友才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答案。
问答方式导读,不添字不漏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是谁到海上游玩,倒霉被淹死了?后来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字叫做——(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什么和什么,(小树枝和小石子)投进哪里的大海里?(东海)(课件出示 8)
(板书:精卫
小树枝和小石子
东海)
3.你们真勇敢,这么多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们,从刚才你们的回答,我们知道了炎帝的小孩子去海上游玩倒霉被淹死了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叫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和……投进大海里?那么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你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满吗? 在这个故事中,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课件出示 9)(生自由发言)(板书:持之以恒,不畏艰难)
4.师结: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善良勇敢,又欣赏大海的美丽,假如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 21 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自然灾害的发生呢?(生发言)
5.让我们学习精卫的勇敢善良,一起来保护地球,减少灾害的发生吧。
6.全班齐读课文。
7.指导背诵。
四、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1.总结:当我们做事情没有恒心、没有毅力,或者没有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会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用来鼓励人们。最后,让我们再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遍。
2.编新“精卫填海”。
【课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án
dì
shào
nǚ
nìài
wǎnɡ fǎn
(
)
(
)
(
)
(
)
二、理解词语。
1.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_____________________
4.堙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精卫用__________填平了东海,表现了精卫__________的精神。
[ [ 板书设计] ]
13 精卫填海 精卫 小树枝和小石子
东海 善良勇敢、持之以恒、不畏艰难
篇四: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精卫填海
第1 1 课时
第1 1 课时
第2 2 课时
《山海经》 是中国一部 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 ,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助读资讯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精卫填海
炎 帝 之 少 女,名 曰 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 而不 返 ,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shào
dì
nì
yuē
fǎn
字词识记
初读古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帝 少 曰 溺 返
帝
溺
曰
返
左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
上下结构
独体字
半包围结构
衔
写一写
精 卫 填 海
炎 帝 之 少 女 , 名 曰 女 娃 。
女 娃 游于 东 海 , 溺 而 不 返 , 故 为 精 卫 , 常 衔西 山 之 木 石 , 以 堙 于 东 海 。
再读课文,划分节奏。
精 卫 填 海
炎 帝 之 少 女 , 名 曰 女 娃 。
神话中鸟的名字
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小女儿
叫作
古文品读
精 卫 炎 帝 少 女 曰 曰
句意:
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第2 2 课时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溺水,淹没
溺 故 因此
句意:
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作精卫鸟。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填塞
叼着
衔 堙
句意:
精卫常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来填塞东海。
人物 —— _____________
地点 —— _____________
起因 —— _____________
经过 —— _____________
结果 —— _____________
女娃(精卫)
东海
溺水身亡
衔木石填海
化作精卫鸟
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叙事要素补充完整。
按照叙事的顺序,把文言词语转化成现代汉语的意思。
借助插图,关注图中精卫的动作、飞翔的姿态,大海的汹涌澎湃,把故事内容讲清楚。
展开想象,想象海上环境的多变、精卫面临的困难,把故事讲生动。
结合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自由读文,思考:
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精卫
常
精卫是怎样填海的?
木石
常
东海
不怕困难
意志坚强
敢于和困难斗争到底
坚韧执着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交流讨论:
精卫是一只怎样的鸟儿?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
„„
修建隧道
科学研究 登山
精卫填海
结果 ——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
于东海
起因 —— 女娃游于东海
经过 ——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意
志
坚
强
锲而不舍
板书设计
本文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塑造了 坚韧执着 的精卫形象。
课文主题
《读山海经 · 其十》
[ [ 东晋] ]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拓展发散
诗意理解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
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一、给加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 。
炎 帝 ( dì tǐ )
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 溺 ( lì nì )
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
课堂练习
二、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
1. 名曰女娃
(
)
2. 溺而不返
(
)
3. 故为精卫
(
)
4. 以堙于东海
(
)
·
·
·
·
叫作
溺水,淹没
因此
填塞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
首先读准字音,尤其是“少、溺、衔、堙”等字;其次读好停顿,除标点 形成的自然停顿 外,句中“溺”“常衔”后可稍作停顿。
课后习题
背诵指导:
在正确 、 流利地朗读课文 , 基本把握文意后 , 抓住 “ 游 、 溺 、为 、 衔 、 堙 ” 等关键字进行背诵 , 也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或以填空的方式帮助背诵 。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按一定顺序
叙事六要素
梳理内容
现代汉语
讲清楚
情节完整
讲生动
细节生动
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同学交流。
1. 把你想对精卫说的话写下来。
2. 搜集《山海经》中的 其他故事 ,分享给
同学,并说说你从中 明白了什么道理 。
课外练习
谢谢观看!
精卫填海
13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乌鸦用石头填满瓶子喝到了水。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只神鸟,它想填满的还是一个小瓶子吗?请大家齐读课题!
《 山海经 》是中国一部记述古 代志怪的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 的奇书。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 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 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 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 1. 认识“帝、日”等4 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日”等5 5 个字。
.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3.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 4. 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预 习 读
帝
曰
溺
返
衔
组词:
造句:
结构:上下 部首:巾 笔画:9 笔顺: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帝王
皇帝
帝国
三皇五帝
字义:
造句:
结构:独体字 部首:曰 笔画:4 笔顺: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①说;②叫做。
组词:
造句:
结构:左右 部首:氵 笔画:13 笔顺:
父母不能盲目地溺爱自己的孩子。
溺爱
沉溺
溺水
组词:
造句:
结构:半包围 部首:辶 笔画:7 笔顺:
桂林山水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往返
返还
返回
流连忘返
组词:
造句:
结构:左中右 部首:彳 笔画:11 笔顺:
写作文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
衔接
头衔
衔恨
衔冤负屈
帝
溺
少
返
曰
在我 少
年时代的夜空中,闪烁着多 少
美丽的梦想啊!
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原文示例 少
(少年)
(多少)
· 炎帝之 少(
)
女,名曰女娃。
多 音 字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探 究 读 阅读朗读指导,朗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本文文体是文言文,朗读时 不宜缓疾突变 ,应该 平稳舒缓 。语气中夹带 深沉 、 惋惜 精卫溺水的同时赞扬 其 坚持不懈 的精神。
朗 读 指 导
讲述了 _____________ 女娃在 _____ 游玩时 _________ 后化 作 ___________ 的故事,赞扬了她坚持不懈的精神。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炎帝的小女儿
东海
溺水身亡
精卫鸟填海
精卫填海
13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去读一读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吧!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交代了女娃的身份 —— 炎帝的小女儿。
释义:
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结构助词,的
小女儿
叫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故为精卫,
释义: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 化作了精卫鸟。
游玩
溺水,淹没
没有回来
因此
化为
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释义:
她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女娃溺水后做的事情 —— 衔石填海。
经常
叼着
用来
填塞
女孩为什么会变成精卫?
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作精卫鸟。
小朋友们,女娃因溺水就再也回不了家了,那我们在平时的嬉水玩耍中应该注意什么呢?请同学牢记下面的 “ 六不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 2.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 3.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 4.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 5.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 6. 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她被东海夺取宝贵的生命,为了让其他无辜的人免遭此难,她立志填平东海。
精卫是怎样填海的?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精卫常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来填塞东海。
你觉得我们能从精卫身上学到什么?
可以学到不畏艰难、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
1.文章赞扬了精卫怎样的精神? 2.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1.文章赞扬了精卫怎样的精神? 文章赞扬了精卫 善良 、锲而不舍 、 坚持不懈 的精神。
2.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告诉我们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不要轻易放弃,要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去。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把你知道的故事和同学交流,也可以分角色演一演。
本文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游玩时溺水身亡后化作精卫鸟填海的故事,赞扬了她
的精神。
坚持不懈
精卫填海
炎帝少女
名为女娃
溺于东海
化为精卫
常衔木石
堙于东海
锲而不舍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 90 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炎帝宠爱的小女儿 , 名叫女娃。有一天她去东海玩 , 可是突然风暴袭来 , 她被水淹死了。女娃变成了鸟 , 名字叫作 “ 精卫 ” 。精卫鸟经常去西山衔来树枝和石子 , 一次又一次投到东海里 , 想要把东海填平。
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同学交流。
精卫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坚定的意志、宏伟的志向,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篇五: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四 年级语文 上册 册 13. 《精卫填海》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 14 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 6 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品格,发扬中华民族精神; 3.学习精卫填海的不屈精神,培养学生顽强坚定的品格。
【教学重点】
1.想象、体会精卫与大海的对话情景; 2.学习疑难生字词,做到会读、会认、会写。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精卫的行为出于什么原因,有什么样的作用,体现出什么样的品质; 2.揣摩语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精卫和河神的感情色彩。
【课时 安排 】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海经常泛滥,淹没了人们居住的村庄,毁坏了庄稼,甚至夺去了许多无辜的生命,于是有人决心要治一治大海,将它填平。你们知道是谁吗?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品 神话传说的故事是由人们幻想中的古今生物如:神、鬼、人、仙、佛、妖、精、魔鬼、上帝、天使、龙、凤动植物等从而编造出来的故事。
特点:a.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或是将真实人物进行神化展现。
b.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化”了现实生活;所以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
c.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
d.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时代的产物。
2.词语教学:读背“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3.思考并分析:
(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故事的发展脉络是怎样的? 4.朗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
——精卫是谁?它为什么要填海? ——精卫是怎样填海的?结果怎样? 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a. 海神说:“小鸟儿,你就是干上一百年,也别想填平我。”精卫说:“哪怕干上一万年,我也要把你填平!
画波浪线的词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b. 海神愤怒地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精卫坚定地回答:“为了不让你再夺去别人的生命。” 画波浪线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和感情? c.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东海经常泛滥,淹没了许多田地和村庄 这句话作为课文的首句,有什么样的作用? 体会画波浪线词语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他们各体现出海神和精卫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a.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河神的凶猛以及精卫坚定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哪怕河神再强大,精卫也不会放弃,会用更强大的决心去征服敌人。
b. 河神的“愤怒”来自于弱小的精卫并没有屈服于强大的自己,反而表现出更大的决心来战胜他;精卫的“坚定”来自不希望更多的人被夺去生命的信念,即使敌人再强大,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心。
c.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填海做铺垫,说明了填海的原因,反映出大自然的巨大力量和人们遭受的苦难。
五、课堂总结。
课文讲述了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通过精卫与河神精彩的对话表现出精卫坚定不屈的精神,这也正是炎黄子孙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中华民族精神。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表达了人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美好品质,传达了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
六、布置作业。
1. 掌握字词; 2. 搜集一个课外神话故事并与同学分享。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略。
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探究:
A.精卫的力量十分弱小,为什么他还要不断地填海? B.河神和精卫分别象征着什么?有什么意义?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
A.虽然精卫的力量十分有限,但水滴石穿,只要肯坚持,一定会有收获;精卫老去了,还会有她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的做一件事,定会战胜敌人; B.河神象征着未知的大自然,精卫象征中华民族、炎黄子孙;
精卫填海的故事体现出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2.如果我们的家园被无情的大水淹没了,我们的心情会怎么样?你会怎么做? 三、体验反思。
分组扮演河神、精卫和旁白,有感情的演一演精卫填海的故事。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结合自己搜集的神话故事,想一想他们都表现出什么样的主旨?寄寓了怎样的寓意? 答:神话传说反映了早期华夏儿女淳朴的思想以及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幻想,神话的意义通常为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五、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了解到中华民族世代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品格。这种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和后人不畏困难、吃苦耐劳,为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而努力。
六、布置作业。
1.写作练习:学习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感想?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 2.课外拓展:搜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想一想他们寄托了人们什么样的美好愿望 七、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 背景:东海经常泛滥,淹没了许多田地和村庄 地点:东海 人物:精卫、河神 炎帝的女儿被淹死(起因)→变成精卫,衔石投海(发展)→ 精卫与河神争吵(高潮)→子子孙孙日夜填海(结局)
推荐访问: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精卫填海 上册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