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育5篇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育5篇

发布时间:2023-05-07 11:55:04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育5篇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育 一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总结 潘晴 俗话说“育人先育心”。 德育工作是学校一切学科教学必须结合,必须渗透的内容。 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育5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育5篇

篇一: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育

级数学德育渗透总结

 潘晴

  俗话说“育人先育心” 。

 德育工作是学校一切学科教学必须结合, 必须渗透的内容。

 那么一年级数学教学应该怎样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呢?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我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 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渗透德育。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

 一年级数学教材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重视了这一点, 为教师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例如:

 教材精心设计的“课室大扫除”教学中, 我们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 教育学生讲卫生、 爱劳动、 热爱班集体, 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

 又有“过楼梯”的主题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 让学生认识到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

 二、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 渗透德育。

 我在教学中 经常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充分运用 教材德育因素的基础上将它们适当加以拓宽、 加深。

 又如, 教学应用题“学校运动会, 一年级一班获得第一名 4 人, 第二名9 人, 第一名、 第二名一共有多少人? ”我结合这道应用题的数量分析, 告诉学生取得好的成绩, 是来之不易的, 必须通过艰苦奋斗、 长期训练才能得来。

 从而教育学生要有认真、 严格、 刻苦钻研的学习 态度, 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三、 结合教学过程, 渗透德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 比如, 合作式学习 , 自 我探索式学习。

 在教学中, 我根据每一部分知识的特点, 灵活的选择学习方式。

 比如组织学习小组讨论, 通过讨论, 培养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的习惯; 通过讨论, 培养学生善于发表个人见解,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通过讨论,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 树立自信心的良好品格; 通过讨论,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点,合作精神, 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

 四、 通过练习训练, 渗透德育。

 在一年级数学教材中, 大部分练习 对思想进行教育并不占明显的地位,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充分发掘练习题中的德育因素, 把德育贯穿于对练习 题的分析中。

 如教材上册第6 2 页第2 题“火箭发射前倒计时数数” , 先让学生填空, 再集体数倒计时, 让学生实际感受火箭发射时倒计时数数的情境, 使学生感到自豪与骄傲, 同时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的教育, 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五、 组织数学活动, 渗透德育。

 在课内, 教师不仅寓德育于数学教学过程, 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数学活动, 从中受教育, 如教材上册实践活动中的数学乐园。

 其中送信游戏, 通过学生经历正确“送信”的过程, 培养他们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 , 使他们从小养成实事求是的品质。

 总之, 德育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教育当中。

 只要我们认真钻研、 挖掘教材, 使德育融于教学过程中, 既可提高教学效

 果, 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篇二: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育

2017 年小学一年级德育工作计划与 7 2017 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合集

 7 2017 年小学一年级德育工作计划范文

 **整理了 20**小学一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3 篇 小学一年级德育工作计划一

  一、班级基本情况和目标 本班共有学生 64 人,其中男生 34 人,女生 30 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但思想纯朴,进取心强。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队风。

 二、工作内容及措施

 1、三观教育 加强队风队纪教育,并以少先队为主阵地,开展尊师、爱校、爱生、文明礼仪系列活动,培养学生懂爱、施爱和有礼的道德品质。进行世界观教育。

 充分利用队活动时间,开展团队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所组织的活动,在普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理想和信念上向更高层次探求,为他们的人生目标指明方向。进行人生观教育。

 充分利用班队会及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学习英模事迹、伟人传记等,使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形成一定的 坐标、天平 ,随时都起着价值判断的作用,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态度和方式,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集体荣誉教育 抓好每一次班会。提出班的总体奋斗目标,以班训为指针,使同学们振奋精神,共同为班的未来努力奋斗,形成 我以班为荣,班以我为骄傲 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3、心理品质教育 应试心理教育: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讲解心理调整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心理调试,如:遇到挫折时要冷静分析,从主客观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使学生学会化压力为动力,体会 自古英雄多磨难 的内涵;教会学生掌握辨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同时针对平时成绩较好,考试成绩经常不理想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根据不同学科,邀请科任老师与其交流。

 自信心教育:充分利用班会讲解自信心的建立与实现,并结合学生的事例现身说法,使学生明确:自信是成功的首要条件,但自信的基础是自己要有一定的实力,而实力要靠付出和努力。

 意志品质教育:首先从小事做起,让学生从小事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开学初要求每人制定学习计划,并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只要坚持就是胜利,并在期中期末进行总结。

 4、创新教育 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参与校、班各项活动。

 加强值日干部的职责,给值日干部一定的自主权。继续坚持每天两名值日干部制,以便给他们的时间、机会参与管理。

 5、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进行家访,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好安排,尽快形成家长、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平时,把学生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对孩子在校情况作到心中有数,请家长协助鼓励或帮助学生,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时找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小学一年级德育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坚持 德育为首,育人为本 ,坚持 立德树人,全员德育 ,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牢固树立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整合以 全员性、全程性、全体性 为特征的德育资源,确立 学生主体地位 ,实施 一四五 幸福德育工程,不断改进德育工作办法,不断改进德育评价机制, 全覆盖、动真情、看实效 ,为提高教育质量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1、落实学校德育总体目标,实现一个总体思路:实现全员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着力提升两大素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深化三大德育特色:养成教育、信心教育、感恩教育;搞好四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宿舍文化、校园文化、个人文化;坚持五大教育并举:公民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安全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2、实现育人目标:即培养健全人格,发展综合素质,造就个性特长,强化 自理、自律、自主、合作 ,培养合格公民。初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在并在思想道德、能力、身体、心理等方面形成一系列优良品质。

 三、工作重点

 1、构建德育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先进经验推广体系,完善 学校、家庭、社会 三位一体的和谐德育环境,以班主任为核心,推行学生自主管理的机制。

 2 抓好德育卡管理办法,推行班级事务承包管理,搞好班级自主管理,推行值日班长报告,实行德育卡管理制度。

 3、做好幸福德育工程。借力幸福教育平台,围绕 立德树人 这一主题,畅通 学科渗透 活动体验 文化浸润 评价激励 四条渠道,扎实推进德育改革与创新,让德育成为师生的幸福源泉和成长动力。

 4、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根据学生年龄心理、兴趣爱好,结合传统文化,围绕学校培养目标,精心营造学生喜闻乐见、催人奋进、温馨高雅的班级文化,123

 7 2017 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共有 110 名学生,其中一(1)

 班共 54 人,一(2)班 56 人。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具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一(1)

 班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极个别学生学习惰性稍强,本学期会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与其家长配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育。一(2)班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 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 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 100 以内数,会读写 100 以内数。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 本学期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 12

篇三: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育

奖

 吴毓芝 《语文新型学习方式探讨》 孔慧敏 《个性化解读教材

 多维度语言训练》 王建芳 《智慧地教+主动地学=高效的教学》 姜茗芳 《艺术的批改学生的作业》 王燕婷 《低年级学生“有效倾听”的实践研究》 陆蓓蕴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研究》 蒋惠琳 《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转化研究》 孙菊芳 《温馨暖童心——刍议小学与幼儿园的和谐衔接》 杨颖芳 《巧用教学语言提升低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 李耀春 《美术教学的创新》 赵

 兰 《激活学生说话的激情》 王海棠 《美化家园》 裴芳华 《操场上》 何文姬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阮丽霞 《有感于<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 吴婵英 《妈妈的账单》 傅桂花 《走向生活

 提高小学英语教学实效性》 蓝国辉 《让和谐之花在后进生心中绽放》 余达标 《兴趣——让学生快乐写作》 刘秋玲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雷雨林 《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李

 山 《让学生快乐地写作》 李小花 《课文延伸激活写作——小学语文高年级由课文延伸的小作文设计研究》 吴桂凤 《教育我该为孩子做些什么——浅谈孩子的心灵教育》 胡小明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刘

 健 《五彩画笔下的快乐童年》 吴

 静 《比大小》 刘

 莉 《语文的快乐不远》 魏喜乐 《我的办学思想点滴谈》 杨

 晓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陆巨财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体态语》 梁泽安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严与爱》 钟芬妹 《用诚心帖心匠心换孩子的真心》 黄

 勇 《巧“说数学”让课堂灵动高效——浅谈如何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陈艳美 《浅谈六年级数学教学的创意法》 周德文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王一凤 《小学党风廉政教育总结》 任菊凤 《分数的基本性质》 徐爱华 《乌鸦喝水》 钟冬萍 《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张珊珊 《开放评价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评价》 王卓卓 《理发师》 崔

 敏 《作业——让孩子爱上你》 陈艳婷 《爱心与教育》 王

 莉 《浅谈小学语文开放性作业设计》 王小玲 《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江

 彬 《浅谈动作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韦

 萍 《浅谈课改下的数学变化》 白华玲 《浅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郭昌龙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王

 俊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熊帮苹 《浅谈如何利用小学新课程低年级数学主题图》 李彦念 《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冯桂莲 《小学习作教学调查报告》 郑先萍 《小学班主任工作点滴谈——用“心”关爱包容学生》 陈忠云 《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熊红霞 《多媒体在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刘廷琴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何

 媚 《纸船和风筝》 罗

 隽 《对称图形》 柳

 敏 《8 和 9 的认识》 王家强 《积的变化规律》 王

 生 《两位数加两位的口算》 洪安玲 《介绍我自己》 罗红艳 《多彩的夏天》 韦文升 《试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何伟东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黄淑萍 《谈谈小学语文的激越教学》 邓少娟 《浅谈一年级写字教学方法》 黄银锋 《浅谈小学语文新课改理念》 钱小菲 《低段识字教学的思考》 肖桂兰 《用音乐敲开孩子的心扉》 张克明 《谈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教学》 刘春明 《小学高年级学生普遍心理问题及如何应对的策略》 李晓明 《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小学体育教学》 王

 飞 《浅谈师生关系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左文萍 《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李素艳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华艳平 《小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点滴谈》 苏志凤 《可贵的沉默》 宋秋梅 《笔算除法第一课时 》 梁

 清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梁晓凡 《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建议》 马超红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许建军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的素养》 许建军 《垂直与平行》 高双燕 《1000 以内数的认识》 王敬芬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依的囡 《解简易方程》 徐云存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思路》 刘

 丽 《浅谈家长应如何帮助少儿学好英语》 毛定仙 《手拉手把爱传递——小学生爱心培养的亮点》 李建英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三种有效方法》 刘晶晶 《阅读教学中的“热点”——朗读》 杨

 叶 《谈谈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杨海莲 《多媒体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好处》 李建玲 《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喜欢你》 邢慧玲 《浅谈小学体育教师的语言艺术》 张素丽 《浅谈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陈富贵 《小学语文课改十年的回顾与总结——十年课改 伴我成长》

 张世斌 《新课标下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转换》 张秉全 《民族教育园中的奇葩》 阿国艳 《What time is it?第二课时 》 赵

 义 《数学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 李成梅 《构建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实现小学英语素质教育》 刘春花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郭秀梅 《两只鸟蛋》 谢

 钟 《一个数除以小数》 杨仕光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徐秋娟 《在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评价语言》 刘

 飞 《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张丽霞 《寓教于乐

 高效识字探索》 郝英丽 《创设教学情境

 提高课堂效率》 梁芳芳 《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小学绘画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报告》 马爱红 《在剪纸活动中培养小学生创造力的实践与认识》 王

 芳 《让学生真正做到德才兼备》 苗慧林 《谈如何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王秀萍 《因地制宜

 科学发展——学校管理经验点滴谈》 陈亚琴 《校长有效领导的“三字”经》 常金风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闫双双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 陈姣姣 《浅谈农村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乔

 婧 《音乐听众为何而流泪》 陈福荣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之浅探》 叶晓和 《跳出思维定势拥抱数学春天》 沙彩晓 《探究为主体发展开路》 王云玲 《PEP3 Unit5 B Let"s Learn》 邵蓓瑜 《关注理答

 凸显精彩》 汤双燕 《开启心中的美——浅析写生的必要性》 陈晓晓 《创设问题情境让数学知识以生活化的设计走进课堂》 李淑华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刘艺明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覃玉坚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覃燕萍 《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舒先桃 《如何发挥趣味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石金云 《探究民族体育“板鞋竞速”训练成绩提高》 王

 梅 《游戏是孩子的生命》 槐玉竹 《浅谈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杨远秀 《年 月 日》 杨美红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刘丽珊 《梯形的面积》 段义娟 《连加、连减》 严克英 《方程的意义》 邱红霞 《激情梦想同飞翔——在班主任工作中成长》 凌

 敏 《乘法分配律》 曾原香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的效性》 李科玲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三个改变” 》 叶玉萍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陈韶青 《略论中长跑训练的特点和方法》 林远花 《浅谈如何活跃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气氛》 侯金兰 《激发兴趣

 减轻负担》

 陈海女 《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韦琼翠 《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上飞扬》 姜

 荣 《浅谈如何设计一堂课》 陈兆霞 《以阅读为支点撬动雄峻的语文泰山》 邹

 青 《积极营造快乐课堂》 丁育勇 《可能性》 邓举涛 《认识公顷》 杨

 银 《激发学生的潜意识促进有效教学》 李

 璇 《快乐数学进行时——让学生在快乐中学数学》 杨红琴 《如何让学生真心喜欢音乐课》 蔡文娟 《科学课教学改革实践现状及研究——以云南省安宁市八街小学为例》 高丽红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黄小虹 《艾滋病小斗士第二课时 》 黄小虹 《小露珠》 杨秀芬 《倾注爱心

 耐心教育》 杨

 银 《我的祖国》 贾

 勤 《浅议班级管理的方法》 杜

 梅 《让爱流进每个孩子的心田——浅议班主任工作》 王佳惠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 赵文静 《普罗米修斯第二课时 》 徐鑫玥 《浅谈小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 陈慧敏 《积累与创造——怎样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的能力》 刘丽丽 《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 朱亚荣 《开放数学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朱蓉川 《口语交际——奇妙的动物世界》 倪志波 《儿童化语言和体态语言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罗

 琼 《宽严适度赏罚分明——学生教育方法之我见》 苟云香 《论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李亚娟 《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贺俊青 《谈小学英语教学起始阶段学习兴趣的培养》 温慧娟 《新时期班主任应承担的爱与责任》 梁二秀 《浅谈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创设》 王小利 《数学札记——提高小学高段学生学习能力的初探》 许秀文 《让学生会听 想说 能交流——浅谈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朱淑恒 《让文言文“活”起来让语文教学“动”起来——试论活动化教学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王月娟 《让流动的花儿红起来》 倪伏英 《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中德育的资源》 洪

 娟 《美来自心灵和智慧——依托品德课为孩子创一片蓝天》 袁

 妙 《浅谈“减负”背景下小学心理健康备课的思考与对策》 王寅标 《关于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探析》 於官军 《萧山区益农镇小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证研究》 王丽萍 《农村低段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与思考》 游鸿达 《在小学生的心田撒播爱国的种子》 林丽雪 《强调实践特色

 突出生活气息——浅谈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教学》 林振潭 《梅花魂》 徐佳佳 《让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焕发活力》 陈衍财 《有趣的平衡》 陈玉珍 《走进音乐课感悟新课堂——谈情感、开放、快乐的音乐课堂》 林艳萍 《低段“以学定教学案导学”实践感悟》 郭晓萍 《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好概念教学》 郭晓萍 《计算教学中“情景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谢玉荣 《让数学教学回归本色》 闫

 霞 《搭石第二课时 》 裴

 霞 《小学口语交际课教学之我见》 贾

 彦 《如何做好班主任》 史凤玲 《触摸春天》 吴秀梅 《保护有益的小动物》 高

 雄 《浅谈农村教师心理问题及调节对策》 向淑良 《加法估算》 帅仁宏 《浅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措施》 曲丽丽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操练的实效性》 邢桂娟 《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情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陈立杰 《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策略与魅力浅析》 徐

 岩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茹早霞 《哪吒闹海》 原克服 《负荆请罪》 蔡天玉 《深化改革谋发展

 凸显特色创名校》 张自新 《常乐小学教改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崔成雄 《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看似平常的问题》 夏

 华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生成的思考》 邹玲华 《语文教学也求从尊重开始》 舒家辉 《画风》 李

 英 《语文课堂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李丙伟 《约数和倍数》 才让措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初探》 骆

 奇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陈柳莹 《巧用博客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石

 锐 《给孩子一个舞台

 放飞心中的梦想——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让学生去表现自我》 石

 锐 《如今家乡山连山》 覃小凡 《让课堂闪动智慧的灵光》 梁

 青 《巧用审美让语文教学绽放生命的光彩》 梁

 蓉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梁镇成 《用字母表示数》 张桂红 《加强速算训练

 拓展学生思维》 袁庆波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 路国庆 《构建和谐校园从我做起》 刘荣花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三部曲》 苏文娟 《检阅》 刘玉杰 《如何做好数学的命题》 唐占清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浅谈》 唐秀芳 《识字教学之我见》 侯耀华 《数学课堂差错资源的引领策略》 崔金娥 《小学作文中的“源头活水” 》 朱聪敏 《探索作文教学新路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陈万东 《字母表示数》 李冬卉 《美丽的热带雨林》 成

 峰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 王国英 《论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教学的联系》 冯素文 《基于一种小学教学练习课教学创新境界的探究》 冯素文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曹松松 《有效的数学情境创设》 陈

 捷 《小学英语教学的心理环境创设》

 刘

 玢 《浅谈班级管理》 李栋成 《怎样让学生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李菊芳 《浅谈语文教学语言的形象性》 张

 影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之我见》 张春莲 《怎样上好语文课》 田秋生 《语文教学“读”领风骚》 冯记莲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常爱红 《实施数学问题生活化加强学生数学意识》 乔春艳 《爱不是简单的给予》 叶

 利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 程文君 《<野草>教学设计》 曾陈茂 《分数混合运算二 》 黄运动 《蟠龙小学师生行为文化的探索》 刘

 佳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施

 永 《预习不应是...

篇四: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育

3  化学教学中思想模型的创建策略初探■沈国强 (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 浙江 314500)【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经典实例从四个方面着重阐述了思想模型的创建方法,突破了常规解题方法,快速准确地解决了化学难题,为高中化学的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关键词】思想模型;化学难题;创建方法【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53-01  思想模型是人脑经过思考建立起来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它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形象、近似、扼要的摹写,进而揭示出其本质和规律。思想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形态,表面看来,似乎脱离具体的事实,然而却更能集中地反映具体事物中的主要矛盾、主要方面、主要特征,从而使人们对具体事物的复杂联系或本质属性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本文试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创建思想模型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创建等效化学式模型例1.已知由 CuS、CuSO 3 、CuSO 4 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3x B.1-2x C.1-x D.无法计算解析:首先对 CuS、CuSO 3 、CuSO 4 三种物质进行观察,这三种物质中具有相同的 Cu原子和相同的 S原子,且原子个数比为1:1,所以可以创建等效化学式模型如图1所示。图1 等效化学式模型由题意知,在等效化学式 CuSO n 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x,根据 M(Cu)∶M(S)=64∶32=2∶1,可知 Cu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x,那么 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x,故选 A。巧解策略:通过创建等效化学式可用于计算 CO 2 和 CO,Fe2 O 3 和 Fe 3 O 4 、C 2 H 5 OH和C6 H 12 等此类题型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已知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其他元素或其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若用常规方法解题,运算量大不说,而且学生很容易出错,若利用构建等效化学式模型方法解题,不仅运算步骤少,正确率高,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敏捷性。二、创建化学反应类型模型例2.请正确书写下列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nCH 2 =CH 2 →B.nCH 2 =CHBr →C.nCH 2 =CHCH 3 →解析:加聚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化学反应,乙烯的加聚反应、卤代烯烃的加聚反应、丙烯的加聚反应等都是中学阶段要求掌握的常见的加聚反应,通过关联、类比,从中找寻反应规律,构造出加聚反应的一般模型(见图2)。图2 加聚反应模型根据加聚反应模型就很容易地写出正确的加聚反应方程式了。巧解策略:化学反应原理是中学化学中的基本化学理论,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掌握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探索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类问题纷繁复杂、难把握,而构建各种反应类型的模式,如酯化反应模式、加成反应模式、取代反应模式、复分解反应模式等,就会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有规律、可操作,并能够在较高层次上理解各类反应的实质,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三、创建化学反应过程模型例3.在一定条件下,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人1molNH 3 ,达到平衡后,测得 NH 3的体积分数为 m%。若其它条件不变,在上述容器中充入2molNH 3 ,达到平衡时 NH3的体积分数将 m% (>、=或 <)。解析:创建如下化学反应过程模型图3 化学反应过程模型从上述化学反应过程模型看出,体系 III相当于体系 II进行加压。根据平衡移动原理,NH3的体积分数将增大。巧解策略:有些化学过程涉及到多种物质参与多步反应,情况比较复杂。如果假设一组体系模型,则可避开纷纭复杂的问题背景,而从体系模型的演变中直接找出需要的关系。综上所述,在解化学概念和理论问题时,掌握一些解题的思路,形成解题的思想模型,能提高解题的效率,降低试题的难度,其解题主要过程为` :(1)创模,它是解题的关键步骤,即在仔细阅读、审清题意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的本质抽象转化为某个思想模型;(2)解模,即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思想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灵活运用,解答问题,得出所求问题的结论,基本操作程序如图5所示。参考文献[1]王金福.思想模型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学科教育,1999(4):27—30.[2]孙成余.几种建模思想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4):64—65.作者简介:沈国强(1977年—),男,浙江桐乡人,大学本科/化学教育硕士,化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化学教学研究。浅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图示法来解决问题■邵艳红 (云南省泸西县建设小学第二校区 红河 652400)【摘 要】图示法是利用图的直观来表征问题中的数学关系和数学结构,是最常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发现学生的画图意识并不强烈,以致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下降。那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渗透图示法呢?培养读图能力———画图的基础;画图———早期渗透“图”的简洁美;画图———培养画“图”意识,积累画图经验;画图———深刻体会“图”的不同作用。【关键词】低年级;解决问题;渗透;图示法【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53-02  “图示法”是指:我们在解题过程中,运用画图的方式,画出与题意相关的图形或图案,借以帮助我们观察、推理、思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手段。图示法主要应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在分析问题中,图示法主要是指用图把问题进行表征,从而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化。在解决问题中,图示法主要是指利用图形直观,从而搜寻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说简单点“画图”就是利用“几何直观”。“几何直观”是《标准(2011年版)》中新增的核心概念。由此可见,图示法成为了新课程解决问题策略中了一个重要策略。然而,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没有这种意识,尤其是任教低年级的老师,因为在低年级的教材中,解决问题的呈现形式是直观而有趣的图表,小学生一看,通俗易懂、非常喜欢,乐于解决。但到了中高年级纯文字的应用题,很多学生看不懂,又不懂用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加上一部分学生认知水平的落后,解决问题对于他们来说会越来越困难,最后解决应用题简直是在猜谜语,不会靠“蒙”,从而导致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渗透“画图”解题策略的实践研究,是指向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实践研究,明确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渗透哪些画图解题策略,如何渗透,要注意什么问题,使用图示法时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一、培养读图能力———画图的基础要让学生运用“图示法”来解决问题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就要培养好学生的画图能力,要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那么读图就是画图的基础,因为如果连图也看不懂,那怎样画图呢?因此在一、二年级的数学教材中的解决问题所呈现形式都是直观而有趣的图表,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读图能力。但这往往被很多老师所忽略,因为这里所提的“读图能力”是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图,是让孩子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开始。1.读懂图中的数量。在一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开始的第一课《数一数》,教材以一幅《美丽的学校》图,让刚进学校门的孩子初步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事物,通过数一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读懂图中的关系。在低年级中数学解决问题中有5种关系一定要让学生在图中读懂。第一种:读懂“一一对应”的关系。一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教材就用虚线来表达“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先数出物体的个数,再进行数量的大小比较,接着让学生用数学语言(多、少)来表达比较的结果,最后还应让学生学习“一一对应”的画法,为后面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积累经验。第二种:读懂“合起来”的关系。在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用加法解决》中,教材就开始采用大括号来表示合起来,采用问号“?”来表示要解决的问题。第三种:读懂“从总数中去掉”的关系。教材在一年级上册《认识减法》中用虚线圈或斜线划掉表示“去掉”,教学时可以引导孩子先观察图,说出图中的含义,再用简单的图形或符号把这幅图的意思试着画出来,为培养画图的能力积累经验。第四种:读懂“几个几”。第五种:读懂“平均分”。教材创设“分东西”的活动情境,要求“每人同样多”,目的是通过相应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引导学生在进一步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掌握“平均分的画法”。二、画图—渗透“图”的简洁美美国数学家斯蒂思曾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就能整体地把握住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解法。”由此可见,利用“画图”能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学会有条理地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人教版教材中,最早出现在解决问题中教学图示法的内容是一年级上册“求两人之间的人数”,然而如果在这个时候才对学生教学画图的策略,那只会为教“画图”而教,学生不能感受其作用,所以往往导致虽然学了画图,但学生不会用画图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初次尝试通过用图形来描述事情,不但加深对“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的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同时通过用简单的图形来代替气球,把刚才的数学故事画出来画出来,并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去掉”,由具体的情景逐步过渡到抽象的图形图,初步培养孩子的画图能力和读懂图意的能力。三、画图—深刻体会“图”的不同作用画图不但可以把复习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还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

 254  果。如一年级下册“解决有多余条件的问题”,这个教学内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但却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画图的生分性。在引导学生理解完所收集的信息和问题后,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明确问题的结构,帮助解答。学生在经过一学期的时间的画图积累经验,学生所画的图更多样化、画图的技巧更熟练。而在展示作品时是无比的自信,如有学生用小棒(心形、圆形)来代表足球的“人”,用简洁的图画把有效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呈现出来。画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数缺形时少直观,开少数时难入微”。画图,是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另一种“语言”,而这个“语言”能更具体、更形象地把数学的本质属性展现出来。只要我们坚持从低年级开始,对学生的画图意识、画图能力进行培养,多鼓励学生把自己画出的图进行思考,相信“让画图帮助思考问题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不会成为空想。参考文献[1]杨晨.第一学段“画图”策略浅谈[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1.[2]陈荣芳.适切引导 有机渗透———例谈低年级学生图示法意识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4(34).[3]张家祥.浅谈画图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3).[4]刘玲.用孩子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谈对低年级学生“图示法”的引导[J].新课程:小学版,2010(7).[5]曹培英.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实践解读之四———几何直观.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情境的巧妙创设探寻■王夫信 (甘肃省徽县第三中学 742308)【摘 要】初中物理学科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也是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知识的学习阶段。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会出现学生学习困难,学习兴趣较低的现象,对初中生物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影响。近年来,物理课程改革政策一直在不断的推进,教育部门鼓励教师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致。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能够打破传统物理课堂局限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创设不同的情境来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提高初中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本文以提升初中生物理知识水平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巧妙融合。【关键词】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教学情境;巧妙创设【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54-01  物理教学是初中教学体系的重点教学内容,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均来自于生活以及自然环境。因此,物理是一门同时兼具实际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在传统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物理成绩,以试卷分数来作为检验学生物理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这一教学理念过于陈旧和片面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个性化发展,导致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导致学生走入学习机械化、思维模式化的误区。情境教学能够快速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而教师也可以将教学情境灵活穿插于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情境教学法的使用为物理课堂注入了活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真正魅力,进而让学生喜欢上物理学习,提高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以及课堂的教学效果。一、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物理教学情境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政策的不断推进,物理课堂中所使用的教材也一直在与时俱进的变化,物理教材从理论化逐渐变得与生活相接,由此可见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连接异常紧密 [1] 。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首先就要结合实际生活,利用学生们熟悉的场景来引入物理知识的学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锻炼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如果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没有结合生活实际,就会使学生在对物理知识理解过程中偏于理论化的倾向,容易让初中生出现理论知识基础强但是动手能力弱的缺点 [2]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让学生来理解长度以及时间的测量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上存在的事物,对学生进行提问,如“黑板的长度目测有多长”“现在距离上课时间过去了多久”,在学生回答出答案之后,教师让学生利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让学生在测量过程中理解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方法。二、利用物理实验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物理实验,因此教师要重视教材中的实验素材,在物理课堂中引入物理实验,让学生能够直观理...

篇五: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育

于核心素养和学科德育的教学设计

  -------《11-20 各数的认识》 基于核心素养和学科德育的教学设计

  -------《11-20 各数的认识》 一、知识内容分析

 《11-20 各数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 10 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当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多到用 10 以内的数已无法表示,这时就有了更大数产生的必要性。学生在学习 10以内数的时候,物体的数量是多少,就用几表示,当数量大于 10 的时候,例如:11,12,13,等等,又该怎样用数字表示呢?这节课首次引入计数单位和数位,以及 10 个一是 1 个十的十进制知识,突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是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以后再学习几十几,几百几,几千几等等就只是知识的迁移了。所以这节课既是 10 以内数认识的延续,又是 100 以内数、1000 以内数乃至更大数的认识的基础,可以说 11-20 各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数学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与本课相关的要求是: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数学思考目标:“在运用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过程中,发展数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问题解决目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目标:“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本课的行为动词描述过程目标的是“经历”“体验”等,所以,要创设学生能动脑、动手、动口的数学活动,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在经历中获得体验。

 二、学科德育渗透点分析

  本节课承载的主要学科德育渗透点有理性精神和思维严谨。

 本节课理性精神的渗透策略,一是在认识 11-20 各数时,创设海鸥来了的情景,让学生进行估计——数实物---摆小棒——对比——计数器拨数——读写数等操作活动,经历 11-20 各数产生的过程,逐步形成一种理性化地思维范式和认识模式。二是从渗透策略的角度,本节课教师充分采用“操作” “对比”的策略,通过动手操作、三次比较(摆小棒,盒子放数,计数器拨数),多种表征形式的相互映衬,让学生逐步认识 11-20 各数。以上过程和策略,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质疑反思、探索创新、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

 本节课思维严谨的渗透策略,是在认识 11-20 各数的过程中,先通过认真、有序的数数、摆小棒验证估计的合理性,再通过对比、辩说、指导认识数位和十进制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全面缜密、有理有据、一丝不苟、遵规守则的思维严谨习惯。

 三、核心素养渗透点分析 本节课着重渗透的核心素养是数感和数形结合思想。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在教学 11-20 各数的认识中,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有多少只海鸥”,先让学生估一估,再让学生指实物数一数,然后借助小棒、计数器等学具数一数,最后的练习让学生倒数、解决沙滩上有多少小朋友等实际问题,在估一估、数一数的过程中感悟数的大小,掌握数的顺序。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从而发展数感。

 四:教学过程:

 一、 实际情境引出数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海鸥吗? 师:我们到美丽的青岛海边去看看吧!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看到这幅美丽的图画,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师: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我们先来解决“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这个问题。大家猜一猜沙滩上有几只海鸥啊? 师:谁猜得对呢?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比一比谁数的最认真。

 师:大家数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 11—20 各数。

 【 学科德育(理性精神)渗透点】

 :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搜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搜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先估、再数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到要解决的问题真实而又必要,体会到数数在解决问题的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理性精神。,先估、再数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到要解决的问题真实而又必要,体会到数数在解决问题的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理性精神。

 【 核心素养(数感)渗透点】:学生在学习 10 以内数的认识时,已经有了初步的小数的数感,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数量是 11-20 的物体,教学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感估计海鸥的数量,又根据实物数一数海鸥的只数,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建立十几的数感。学生在学习 10 以内数的认识时,已经有了初步的小数的数感,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数量是 11-20 的物体,教学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感估计海鸥的数量,又根据实物数一数海鸥的只数,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建立十几的数感。

 二、动手操作认识数 1.认识 11,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师:刚才我们数出了 11 只海鸥,现在请同学们安静的从学具盒中数出 11根小棒,看谁数的又对又快,数完的安静的举起来给老师看。

 (学生操作)

 师:同学们数的可真快!那你们数的到底是不是 11 个呢?老师看不出来,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 11 根呢?同桌可以商量商量。

 (学生操作)

  师:请 3 个同学上台展示、对比。大家看一下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容易看出是 11 根呢? 师:为什么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好啊? 师:好,大家都这样分一分。

 (学生操作)

 师:这是 10 根,这是 1 根,合起来是 11 根。咱们先把这 1 根放下,剩下的是几根?我们一起数一下这 10 根,1、2、3……10,这是几个 1 根?我们可以把 10 个一根捆起来,10 个一根就成了一捆,这一捆就是 1 个十根,我们以后可以把几根捆起来?10 根捆起来就变成 1 个十,1 个十根和 1 个一根合起来是11 根,反过来说 11 里面有 1 个十根和 1 个一根,把小棒送回家。

 师:刚才我们一个一个的数到十就是 10 个一,把它捆起来就变成了 1 个十,也就是说 10 个一是 1 个十,一个十里面有 10 个一。

 (师板书:10 个一是 1 个十。)

 【 学科德育(理性精神)渗透点】

 :在“数出 11 根小棒---想个办法,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 11 根---10 个一根捆起来”的探究过程中,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追问、质疑,学生学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想法,学会质疑他人的观点,通过质疑和反思一步一步探究知识的真谛,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同时通过教师的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入探究,既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在“数出 11 根小棒---想个办法,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 11 根---10 个一根捆起来”的探究过程中,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追问、质疑,学生学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想法,学会质疑他人的观点,通过质疑和反思一步一步探究知识的真谛,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同时通过教师的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入探究,既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 核心素养(数感、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点】: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数出11 根小棒,很自然的把“11”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的顺序,感悟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然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摆能很容易的一眼看出是 11 根小棒?”,在摆 11 根小棒的过程中呈现出了摆法的多样性,在老师引导下,大家通过比较优化:分成 10 根和 1 根最容易看出来。把 10 根捆成一捆,自然的引出 10 个一是一个“十”,在头脑中清晰的建立了“1 个十”和“1 个一”的表象,突破了教学难点。整个过程借助学具---小棒,使学生充分的进行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感官参与的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数出11 根小棒,很自然的把“11”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的顺序,感悟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然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摆能很容易的一眼看出是 11 根小棒?”,在摆 11 根小棒的过程中呈现出了摆法的多样性,在老师引导下,大家通过比较优化:分成 10 根和 1 根最容易看出来。把 10 根捆成一捆,自然的引出 10 个一是一个“十”,在头脑中清晰的建立了“1 个十”和“1 个一”的表象,突破了教学难点。整个过程借助学具---小棒,使学生充分的进行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感官参与的

  学习活动,从具体到抽象,从形到数,自然流畅,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

 2.认识“个位”和“十位”,初步体会数的顺序和组成。

 师:我们一个一个的从一数到十,再添上一就是多少?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盒子,你能帮老师把这 11 根小棒放里边吗?静静的想一想。

 师:我们把 1 个一所在的位置叫“个位”,把 1 个十所在的位置叫“十位”,十位用来表示几个十,个位用来表示几个一。

 师:11 里面有 1 个十和 1 个一,我们继续往盒子里添小棒,大家还敢不敢数,12、13、14、15,15 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生:15 里面有 1 个十和 5 个一。

 师:我们接着放,16、17、18、19、20,怎么办呢? 师:刚才我们一个一个的数到 20,以后随着数目的增大,也可以一十一十地数数。我们一十一十地数一次,一十、二十,再往里添一捆是三十,继续数四十、五十……一百。

 【 学科德育(理性精神)渗透点】

 :本环节通过分放 11 根小棒,认识“个位”和“十位”,再通过学生一个一个的、十个十个的添数小棒,初步体会数的顺序和组成,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入探究、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本环节通过分放 11 根小棒,认识“个位”和“十位”,再通过学生一个一个的、十个十个的添数小棒,初步体会数的顺序和组成,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入探究、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 核心素养(数感)渗透点: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给一捆小棒和一根小棒找家,巧妙的利用两个盒子形象的认识了两个数位“个位”和“十位”,并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了同一个数在不同的数位表示不同的数值。从 11 数到 20 学生积极参与,从数数到说组成,不仅可以一个一个数,还可以十个十个的数。深刻理解了数的组成,从而形成了数的概念。数感在此进一步加强。: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给一捆小棒和一根小棒找家,巧妙的利用两个盒子形象的认识了两个数位“个位”和“十位”,并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了同一个数在不同的数位表示不同的数值。从 11 数到 20 学生积极参与,从数数到说组成,不仅可以一个一个数,还可以十个十个的数。深刻理解了数的组成,从而形成了数的概念。数感在此进一步加强。】

 3.利用计数器进一步数数教组成写数 师: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个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十,我们一起拨数,从 1 拨到 10。

 师:请同学们在计数器上拨出 11。

  (学生操作,找两名同学展示对比谁的正确。)

 师:另一个为什么不对? 师:

 11 里面有 1 个十和 1 个一。所以在十位上拨 1 个珠子,个位上拨 1 个珠子。

 师:在计数器上再拨拨 15。(学生操作)

 师:出示拨错的 51,这样拨对不对。

 师:以后拨数时分清个位和十位。15 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师:在计数器上拨 19。(学生操作)

 师:十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什么?个位上的 9 个珠子表示什么? 师:在计数器上拨 20,十位上的两个珠子表示什么? 师:我们数出了 11 只海鸥,又数出了 11 根小棒,还在计数器上拨出了 11,现在我们把 11 写出来,11 里面有 1 个十,我们就在十位写 1,有 1 个一,就在个位写 1,这两个 1 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师: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就不一样。大家试着写出 15。

 师:老师写 20,强调个位一个也没有,用 0 来占位。

 【 学科德育(思维严谨)渗透点】

 :通过让学生分辨 11、15 的拨法,展开说一说、辩一辩的交流互动活动,培养学生基于事实、言必有据的理性态度,体会思维的严谨性。

 通过让学生分辨 11、15 的拨法,展开说一说、辩一辩的交流互动活动,培养学生基于事实、言必有据的理性态度,体会思维的严谨性。

 【 核心素养(抽象概括、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点】:本环节在会用小棒数数的基础上,借助计数器拨数,在个位上拨 1 个珠表示一,拨两个珠子表示二……直到个位满 10 个珠子退回,在十位拨 1 个珠子表示 1 个十,渗透十进制思想,深化对数位的认识,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借助计数器拨的数出数的写法,进一步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并充分体现了由直观到抽象的数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本环节在会用小棒数数的基础上,借助计数器拨数,在个位上拨 1 个珠表示一,拨两个珠子表示二……直到个位满 10 个珠子退回,在十位拨 1 个珠子表示 1 个十,渗透十进制思想,深化对数位的认识,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借助计数器拨的数出数的写法,进一步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并充分体现了由直观到抽象的数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分层练习巩固数 1.倒数 20-1。

 师:老师带来 20 朵小红花,奖励给表现最棒的孩子,给这个同学一朵还剩几多?19、18、17……13,依次分发。学生积极倒着数数。

  2.首尾呼应练习数数。

 师:下面我们再到海边去看看吧!沙滩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师:13 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师: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 【 学科德育(理性精神)渗透点 】

 :变式练习和首尾呼应都是新知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发展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

推荐访问:一年级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育 渗透 学科 德育教育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