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教师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感想9篇

教师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感想9篇

发布时间:2023-03-05 14:05:05

教师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感想9篇教师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感想 儿子小时候,讲话很爱用一些新近学到的新词在这里输入党支部的名称“时代楷模”李桓英[致力于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感想9篇,供大家参考。

教师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感想9篇

篇一:教师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感想

小时候,讲话很爱用一些新近学到的新词在这里输入党支部的名称“ 时 代 楷 模 ” 李 桓 英[ 致力于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麻风病防治专 家]

 ,我们一家四口就经常搞成语接龙活动,大大前言

 地丰富了他的词汇。我对儿子日常的管教也不李桓英同志简介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李桓英同志主要成就 目 录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称号

 像管教女儿那么严了,给他留有自由发挥、发第 一 部 分

 李桓英同志简介展的空间。他今天外向的性格,阳光的心态,李桓英同志个人简介

 李桓英同志简介跟什么人都能打交道的能力,不知道是否与我李桓英同志个人简介

 给予他比姐姐更宽松的管教方式有关。我不敢第 二 部 分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讲这是什么成熟的方法,或许是这办法还适用刚刚过100岁生日的她, 并不为我们熟悉, 但她作出的努力, 在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史上 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她为国家、 为人民所做出的贡献, 更值得我们感谢和铭记!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于儿子,让他发展出了与姐姐不太相同的性格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有数以万计同胞遭受着一种古老传染病折磨,患病的人若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便极易发生畸形和残疾。看起来极为恐怖,在旧中国,患了这种病的人都会受到严重的歧视,这就是麻风病。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特点和某些方面超越了他姐姐的能力。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近些年,我从上常看到一些令人扼腕叹息的从37岁到100岁,为了实现“没有麻风病的世界”的目标,几十年没能在父母身边尽孝。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李桓英说的最多的还是那句话:我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中、小学生、大学生弑母的悲剧发生,深感家我要把最好的年华献给祖国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庭和学校对孩子行为习惯、思想道德教育的缺我要把最好的年华献给祖国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失。遗憾的是,与道德教育比起来,许多家长我要把最好的年华献给祖国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和我曾经做过的那样,更重视对孩子的文化和我要把最好的年华献给祖国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才艺教育。有专家指出,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我要把最好的年华献给祖国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缺失,是导致孩子这类悲剧的主要原因。这使这个从北京来的女医生很亲切刚回国后的李桓英被分配到中央皮研所,主要开展性病防治工作。短短几年之后,在李桓英以及众多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1964年,中国正式宣布:基本实现了对性病的控制和消灭,这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而在此时,另一种可怕的传染疾病仍在肆虐,那就是人人闻之色变的麻风病……在云南省勐腊县罗索河的对岸聚集着大大小小数10个村庄,它们长期与世隔绝,只有乘船横渡才能够到达这里。这些村落不是世外桃源,而是当地人闻之色变、避之不及的地方,因为在这里生活的有患了麻风病的人。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我认识到自己过去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做法和想这个从北京来的女医生很亲切1979年的3月,在一条泥泞的小路上,李桓英第一次走进了这座孤独而神秘的村庄。村民们自觉地与她保持着距离,李桓英却主动握住了他们被麻风病折磨变形的双手,她掀开他们的衣服仔细查看着皮肤溃烂流脓的地方,她给村民们脱鞋检查直接把自己的手伸进村民的鞋子里,检查鞋底皱不皱、硌不硌脚……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法是多么的简单和浅薄。这次,儿子媳妇带着这个从北京来的女医生很亲切李桓英这次麻风村之行,就此开启了她人生中另一个选择:倾尽自己的一切付出所有的年华和精力,为麻风患者驱逐病魔!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孩子回来,我再三再四叮嘱他们,培养孩子良“如果治不好我还会给你找新药”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风尚,远比现在教孩子会“如果治不好我还会给你找新药”这一句简单的许诺背后,是李桓英待上一辈子都要治好村民们的准备和决心。日子一天天过去,按时服药的村民们麻风病的症状开始逐渐消退。1985年,当李桓英重返麻风村,眼前的景象让她至今难以忘怀。村里的患者全部治愈,“短程联合化疗”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画点画、弹个琴、背诵几首诗、多认识几个字“如果治不好我还会给你找新药”1990年4月13日,在这一年的泼水节,摘帽的麻风村有了新的名字,“曼喃醒村”,在傣语中是新生的意思。四十年来,李桓英跑遍了云、贵、川,几乎每一个麻风村都有她的的匆匆步履;也有在偏僻难行的深山里,遇到过两次车祸,两次翻船,也没有停下奔波的坚定身影。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要好得多,重要得多。

 父亲是孩子的“如果治不好我还会给你找新药”很多麻风村和外界几乎没有路可走,只能身体倒悬在河面上坐索道过去,很多人看照片都害怕,李桓英却很乐意坐。谁敢相信,这些都是李桓英在60岁、70岁、80岁时干的事,一直到94岁,她仍在云南一线奔走。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偶像,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怎么做,“如果治不好我还会给你找新药”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他们从小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他们的成我回国不后悔,麻风干一辈子不后悔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长影响很大。教育孩子,循循善、多讲道理是我回国不后悔,麻风干一辈子不后悔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必不可少的。但在思想道德修养、良好的行为我回国不后悔,麻风干一辈子不后悔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习惯和为人处事方面,父母的身教、榜样作用我回国不后悔,麻风干一辈子不后悔还有一张是2015年,她94岁最后一次去曼喃醒村时,被村民们热情地包围在一起的合影。那一天,每一个人脸上都挂着最幸福、最灿烂的笑。再去一次云南,再去看看曼喃醒村的村民,一直是李桓英最大的心愿。当村民们看到李桓英在视频中亲切地对他们说:“有机会我来曼喃醒来看望你们时”,很多人双手合十,满眼含着泪水喊着:李医生、李妈妈……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更重要。总之,教育孩子的学问深着呢,我都我回国不后悔,麻风干一辈子不后悔40年了,曼喃醒村村民们那一声声饱含着感激和想念的呼唤,那一双双带着虔诚祝福的合十的双手,让我们特别动容,让我们不由得想起那句话:她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永远把她记在心里!就在8月17日,李桓英迎来了她100岁的生日,整整一个世纪的岁月对她来说,从来不是漫长的,因为她从来没有后悔过回到祖国的人生抉择,她把自己的每一年、每一天都献给了祖国的麻风病防治事业,更把她所有的温柔与坚强都留给了这片土地上她挚爱的人民!

 李桓英同志先进事迹当爷爷了,也还没有搞清楚。为人父亲,尤其我回国不后悔,麻风干一辈子不后悔初心可鉴超凡风骨,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谢谢李桓英,谢谢她用一生实践告诉我们,人可以这样活着!今天,让我们一起致敬这位伟大的女性,祝她健康幸福、福寿绵长!

 初为人父,既要多多学习,更要好好琢磨,我李桓英同志主要成就第 三 部 分

 李桓英同志主要成就主要成就

 李桓英同志主要成就二十年来,她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多次请国际专家授课,为基层培养了大批麻风病防治骨干。经她为云、贵、川地区申请与世界卫生组织协作项目治愈的麻风病患者已达一万多人,年复发率仅为 0.03%,大大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1%)。1999年98.6%的县(市)已消灭麻风病,短程联合化疗取得完全成功,为麻风病防治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取得了世界水平的成果。李研究员在国内外发表论著14篇,综述7篇,努力为基层普及现代麻防知识。获国家级科技成果1项,省级科技成果6项,局级科技成果2项;每年数次被邀请出席国际、WHO麻风会议,讨论麻防策略。

 第 四 部 分

 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称号8月20日,中央宣传部20日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李桓英同志的先进事迹,授予她“时代楷模” 称号。

 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称号

 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称号用大爱护佑天下苍生

 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称号

篇二:教师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感想

楷模李桓英个人先进事迹(附心得体会 5 篇)

 “如果我能活到 100 岁,还有 5%的人生可以成为一名光荣在党的人” “这一年来,我丝毫没有松懈,而是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诚恳地向组织提出转正申请,请党组织审查。” 2017 年 12 月 26 日下午,96 岁高龄的李桓英教授戴上大红色的围巾。在党支部党员大会上如期转正,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我回国不后悔,干麻风病防治工作不后悔……我想把有限的日子,投入到无限的工作中去。”老人一字一句地认真向党组织汇报着预备期的心声。声音中饱含岁月打磨过的笃定,颈间的红围巾和党旗相互映衬,鲜艳无比。

 预备期这一年里,李桓英仍奋斗在一线。2017 年年初,她悄悄打包,准备再次出发前往云南。她心里牵挂着那些治愈的麻风病人,更惦记着尚未解的麻风病发病机制。“我身体没问题,就是去看看病人的病情有没有复发,他们的亲属有没有潜在感染。” 一如她 2016 年对着党旗承诺:“如果我能活到 100 岁,还有 5%的人生可以成为一名光荣在党的人,更加坚定跟党走,为医学事业继续奋斗!” 1921 年出生于北京的李桓英,曾于 1946 年留学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后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后的第一批官员,她在世界卫生组织任职 7 年,被派往亚洲、美洲的许多国家,为防治性病等疾病在贫穷落后地区的蔓延做出了努力。

 1957 年,在李桓英为世界卫生组织工作 7 年期满时,世界卫生组织主动提出与她续签合同,期约 5 年,她婉言谢绝,瞒着家人,只身一人绕道伦敦,几经周折,于 1958 年从莫斯科回到了祖国。

 时年 37 岁的她,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工作,开展“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麻风抗原检测”等。

 当时实验室设备简陋,李桓英用土法自力更生制作的麻风菌脂质抗原(PGL)提取成功。她和同事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至今,李桓英左右手臂上还留有清晰可见的疤痕。

 1970 年,李桓英来到江苏省的一个麻风村考察,在这里,她第一次见到麻风病人。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历来是备受歧视的、致残的“不治之症”。

 当时由于没有治疗麻风病的有效药物,最人道的处理,是把他们赶到一个偏僻的地方,让其自生自灭。这一幕刺痛了李桓英:“我当初回国就是为了帮助祖国的同胞!” 李桓英决定,攻克麻风病。

 1978 年,李桓英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从此,57岁的她将全部精力奉献给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她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率先开展了服药 24 个月就停药的短程联合化疗和消灭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计划,解决了麻风病的治疗难题,为数以万计的麻风病人解除了疾苦。

 1996 年,李桓英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

 “很多人问过我,当初已经离开祖国那么多年,为何选择回国?我都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因为我是中国人,不能忘本。” 李桓英说:“回国,我就一个目的,把我学到的东西用到生我养我的地方,不愧是个中国人。” “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1979 年春天,李桓英第一次前往云南西双版纳考察麻风病情,那时的西双版纳3 个县,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麻风寨。过去,由于缺乏特效药物,以及社会对麻风病的恐惧、歧视和偏见,麻风病人忍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麻风病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歧视!”为了拉近与麻风患者的感情,李桓英没有穿戴任何防护衣服和面具,走家串户给病人做检查,甚至与病人见面时总是握手拥抱拍肩膀。

 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和远离人群,寨子里的人们对治疗既缺乏信心,又难以适应按时按量服药的治疗要求,有的病人甚至自暴自弃,把送来的药丢进水塘里。

 李桓英听闻,十分着急,亲自上门送药,口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扬头就喝,饭捧起就吃。时间一长,寨子里的村民都传:“村寨来了个女医生,不怕麻风!” “我们做医生的是没有恐惧的,我走遍世界,恐惧对我不是个事儿。我甚至巴不得自己被传染上——让你们亲眼看看我能治好它!”

 李桓英还会教麻风病人穿鞋。“早晨和晚上,你们要这样。”手一下子伸进病人刚脱下来的脏鞋,“摸摸有没有砂子和钉子,再穿上”。麻风病人手脚是麻木的,甚至,端滚烫的火盆都感觉不出烫手。李桓英不怕脏,就是为了教给他们防止皮肤破损溃烂的自我防护方法。

 她用自己的行动来消除大家对麻风病的歧视,不断向人们证明:麻风病是可治之症,麻风病人并不可怕。

 为了我国麻风病防治事业,高龄的李桓英长期奔波在云、贵、川贫困边远地区,7 个地州、59 个县,几乎每一个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在她的努力下,云南省勐腊县的麻风病患者被全部治愈,1990 年的泼水节,他们摘掉了麻风寨的帽子,作为一个行政村,被正式划入勐仑镇,李桓英为它取名为“曼南醒”,意思为“新生的山寨”。这一天,李桓英和人们一块儿跳起了傣族舞蹈。

 1998 年,李桓英在第十五届国际麻风会议上作了《在云南实施麻风病防治特别行动计划的报告》,报告结束后会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诺丁博士紧紧握着李桓英的手说:“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治愈患者带来的慰藉是任何酬劳都不能取代的” “治愈患者带来的慰藉是任何酬劳都不能取代的”。李桓英对患者的关心不仅仅体现在治好他们的病痛,更如同亲人一般,时刻给予他们温暖,为他们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

 1993 年年底,云南省文山县有一位女生在临近高考前不到半年,被诊断患了麻风病,李桓英得知情况后非常着急,赶去为她仔细检查:“现在得了麻风,就像得了一块皮肤癣,只要联合化疗一周就失去传染性,你可以边学习,边治疗,最多两年就能治好,放心吧。” 李桓英还鼓励她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不能自暴自弃。因联合化疗中有一种药物会造成皮肤染色,李桓英又与当地医生一起,为这位女学生设计专门的治疗方案,并请当地的医生一定要保证她的治疗,不要影响学习。过后,李桓英仍然惦念着这位女学生,曾多次打电话、写信询问她的情况。后来,这位女学生真的考上了大学,并在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

 麻风病是一个“穷”病,大多数麻风病患者的家境都不是很好,李桓英像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他们关怀和体贴。

 2007 年 3 月,热研所麻风室接诊了一位 24 岁麻风患者小马,小马生长在一个麻风病高发家庭,家里有 5 人患麻风病。李桓英无条件接收了这一家 5 位患者来京免费治疗。经过两年的治疗,他们的麻风病已基本治愈。一次复诊中,李桓英教授看到小马的手已破溃感染,并得知他一家租住在平房,生活十分拮据。“患者这么年轻,一定要为他的将来着想。”她既着急又心疼,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1000 元钱给了他们。

 有条件干,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干。行医 70 余年,这就是李桓英的行事风格。

 在深入麻风病区的途中,由于山高路险,道路崎岖,她曾经 4 次遇险,2 次翻车,2 次翻船。

 她遭遇过最严重的翻车是从翻滚的汽车前窗挡风玻璃甩出去 10 多米,躺在覆盖着厚厚白雪的山坡上昏了过去。连车带人滚下坡底的同志们从车中爬出来,大声呼喊她。她才反应过来连声呼喊:“我在这里!”但是她爬不起来,李桓英歪头一看,雪地上留下一大片殷红鲜血。这次车祸导致她两侧锁骨和 3 根肋骨骨折,头部外伤缝了 7 针。大家都劝她好好休养,她却缠着厚厚的绷带、打着石膏投入了新的工作。

 2015 年,已是 94 岁高龄的李桓英,不顾膝关节手术后的行走不便,再次来到云南。一进寨子,那些当年经她治愈的麻风病康复者就像见到了亲人,眼含激动的泪水,扑上来就喊:“李妈妈,您回来了!”他们的子孙听说李桓英回来的消息,也纷纷请假,从打工的城市赶回寨子,只为见上李桓英一面。在他们心中,李桓英就是改变她们命运的“贵人”。

 附赠 2021时代楷模李桓英事迹心得5篇 时代楷模李桓英事迹心得【篇 1】

 “当医生不能怕!这就好像战士都知道子弹厉害,上了战场不照样往前冲” 麻风病是人类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20 世纪初,全世界没有特效药,唯一的办法就是隔离病人。

 1980 年,李桓英被派往世卫组织做访问学者。她了解到,世卫组织正在研究一种联合化疗的新方法,药物配方已经完成,但是缺乏临床试验数据。为此,李桓英从世卫组织申请到了免费药物和项目支持。

 在云贵川的项目试点村,为了拉近与麻风病人的感情,李桓英从不穿戴任何防护服与麻风病人接触,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此后,李桓英每到一个村寨,都会受到村民的欢迎:“北京来的女医生,不怕麻风!” 为了推广短程联合化疗方案,她走家串户,不辞劳苦。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仰头就喝。病人试探着同她握手,她便拉着病人的手长时间不放。见到老病人,她总是亲切地拍拍肩膀,甚至还主动拥抱。

 “当医生不能怕!这就好像战士都知道子弹厉害,上了战场不照样往前冲?”李桓英说。

 多少年来,李桓英一直奔波在贫困边远地区。云贵川 3 省 7 个地州 59县,每一个有麻风病人的地方都有她的足迹。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南醒村曾是一个“麻风寨”。1990 年4 月 17 日,南醒村“麻风寨”的帽子被彻底甩掉了。南醒村更名为曼喃醒,傣语意为“新生”。

 经过不懈努力,李桓英将麻风病人的服药时间缩短至两年,使麻风病人从原来的 11 万人下降到不足万人,且年复发率仅为 0.03%,大大低于世卫组织规定的年复发率小于 1%的标准。

 1994 年,李桓英选用的世界卫生组织短程联合化疗方案在全球推广。1996 年,她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特别行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2016 年,李桓英获得首届“中国麻风防治终身成就奖”。

 “能够作为党员为医学事业奋斗余生,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愿” 2016 年 12 月 27 日,是李桓英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已经 95 岁高龄的李桓英特意围了一条大红的羊绒围巾。她仔细捋顺两鬓的头发,庄严肃立。站在一群新党员中间,她举起右拳,苍老的声音饱含真诚和笃定:“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终于梦想成真,光荣地成为一名党员。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李桓英说:“入党和做研究一样,都是追求真理。能够作为党员为医学事业奋斗余生,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愿。” 几十年来,李桓英解决了许多麻风病防治领域的重大策略和关键技术问题,为全球实现消灭麻风病的目标提供了重要依据。近年来,她带领课题组进入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开展麻风病早期诊断、耐药基因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创造性突破。

 “麻风病的历史,在我们这一代该终结了!”如今,李桓英依然关注着全球麻风病防治进展。她说:“虽然中国已基本消灭了麻风病,但还没有彻底消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她殷殷嘱咐前来探望的后辈,科研工作者不能停下创新的脚步,这是党和人民的重托。

 疾病无国界,大爱无疆界。为了实现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一位百岁老人依然在奋力前行…… 时代楷模李桓英事迹心得【篇 2】

 “这个奖是我碰巧‘撞’上的” 和李桓英老师的初次见面,约在了她位于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的办公室。当时,在那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子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伏案认真研读一摞英文文献。一时间,记者很难把眼前这个衣着朴素的耄耋老人和

 享誉世界的麻风病专家李桓英联系在一起。直到老人抬起头,中气十足地问道:“你是记者吧?有什么问题就问吧。” 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除了靠在门口的一根拐杖和桌子上的一个玻璃杯是李老师的私人物品外,其他空间全都被各种各样的资料文件所“挤占”。记者注意到,在书架下几有个透明的大整理箱,其中一个箱子里塞满了各种证书和奖状,被堆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唯独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奖状被端正地挂在墙上。

 面对无数荣誉,这个与麻风病菌打交道数十载,一生治愈了上万名麻风病人的老人,却始终保持着一颗淡然的心。“这个奖是我碰巧‘撞’上的。”看着墙上的奖状,李桓英笑着说,当年治疗麻风病的新方法不是我发明的,我只是刚好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最有效的时间里取得了最大的治疗效果。“没有这些机遇,也就没有这个奖。” 如今,已经年近九旬的李桓英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工作习惯,每天清晨就来到办公室,先看看国际上最近的麻风病文献,再指导研究人员做实验,中午累了就在办公桌旁一个简陋的单人沙发里靠一会儿。

 “麻风病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歧视” 在全世界实施联合化疗 10 余年后,原麻风病高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新病人发现下降缓慢。我国的云、贵、川三省,尽管患病率有所下降,但仍占全国的半数。“当前麻风病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歧视,很多病人因此而躲进山沟里,贻误了治疗。”李桓英忧心地说,“现在,我国每年仍有 1500 多例麻风病新发病例,其中有近 30%的人在发现时已经造成残疾了。”

 2007 年 4 月,热研所麻风室接诊了一位来自河南新蔡县的麻风病患者马强,他生长在一个麻风病高发家庭,家里有 5 人患麻风病。由于延误治疗长达 10 余年之久,病情已造成家中多名患者发生爪形手、垂足等不可逆残疾。为了争取解除病人疾苦,保护患者免于歧视,热研所在李桓英教授的带领下无条件地接收了这一家五口患者在京的免费治疗。一次,这一家人来到热研所复诊时,李桓英看到患者的手已溃烂感染,并得知一家人生活艰难窘迫后,着急又心疼,当即拿出随身携带的 1000 元钱,作为生活补助捐给他们。同时还将自己的拐棍送给马强,不断叮嘱他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李桓英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行动来消除社会对麻风病的歧视,...

篇三:教师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感想

人:夏天2021年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PPT—致力于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麻风病防治专家—时间:2021.08.21

 前 言李桓英,女,汉族,1921年8月生于北京,中共党员,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生,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她曾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7年,为了新中国的卫生健康事业,舍弃国外优厚条件,回国投身麻风病防治工作,长期面对面接触麻风病人,严谨细致开展临床试验,科学稳妥进行治疗研究。

 章节内容第一章 “时代楷模”李桓英介绍CONTENT第二章 “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学习第三章 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决定

 P A R T 0 1“时代楷模”李桓英介绍

 人物经历 01• 1921年8月,李桓英出生于北京 。• 1945年,李桓英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46年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细菌学和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微生物学系助理研究员 。• 1950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李桓英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推荐为世卫组织首批官员 。• 1983年,李桓英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在云南勐腊县试点取得成功李桓英

 “ “时代楷模” ”1996年,李桓英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 。1998年,第15届国际麻风会议在北京召开,李桓英被推选担任大会的轮值执行主席 。2016年9月,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 。2016年12月27日中午,李桓英女士(时年95岁)在北京友谊医院的入党宣誓仪式上宣誓,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人物经历李桓英01

 所获荣誉 02 荣誉称号李桓英教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等数十项荣誉。 荣誉称号2017年12月6日,“敬佑生命·2017荣耀医者”公益评选授予李桓英“生命之尊”奖2019年9月25日,李桓英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2021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李桓英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荣誉

 人物成就 03人物成就李桓英研究员心怀病人,面向基层,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功地推行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利用利福平等三种药物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法,于1983年率先用短程联合化疗方案在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曼南醒麻风寨,进行我国首例现场防治试点,经2年的努力和之后的十年监测,短程联合化疗取得完全成功,并于1985年在云、贵、川三省全面推广,得到WHO的认可,于1994年建议在全世界各国推广。她连续十多年亲自深入麻风地区,对接受治疗的病人进行观察研究,她极力支持对麻风病人应该开放,实行院外规则治疗,在治疗中正常就业、就学,使患者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她积积宣传麻风病是一般传染病,对麻风病人不应嫌弃,不应隔离,应及早发现,及时上MDT(联合化疗)。

 人物成就 03向袁隆平同志学习• 二十年来,她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多次请国际专家授课,为基层培养了大批麻风病防治骨干。经她为云、贵、川地区申请与世界卫生组织协作项目治愈的麻风病患者已达一万多人,年复发率仅为 0.03%,大大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1%) 培养麻风病防治骨干

 P A R T 0 2“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学习

 一、回到祖国、报效祖国,为党和人民奉献终生• 她在95岁高龄入党,对党组织,李桓英说:我很荣幸自己是党的同龄人,愿意以党员的身份为麻风病救治事业奋斗终身;对于国家和人民,李桓英说: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切百废待举,正是急缺人才的时候,作为中国人就应该回来。从医80多年来,我做得最正确的选择就是能够回到祖国、报效祖国,只要我还有精力、有力量,我愿意为党和人民奉献终生。学习李桓英先进事迹 01

 二、面对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不治之症”麻风病迎难而上她用自己做试验,喝麻风病人家的水,吃麻风病人家的饭,握麻风病人的手……麻风病患者说:“麻风病把我们从人变成了鬼,是李教授把我们从鬼变回了人”。为了战胜麻风病,李桓英踏遍云贵川7个地州、59个县的几乎每一个村寨,两次翻车、两次翻船、两边的锁骨和肋骨摔断,都没有打翻她的信念、阻断她的脚步。以无私大爱,以赤胆忠心,树起医者仁心的精神坐标。学习李桓英先进事迹 01

 三、奋斗终生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工作做出巨大贡献• 她推广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法救治了无数的麻风病患者,她提出的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麻风病“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2019年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2021年入选“3个100杰出人物”。学习李桓英先进事迹 01

 学习李桓英崇高精神 02李桓英同志是党领导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参与者。她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卫生健康事业;她视病人如亲人,精心医治、破除歧视,为数以万计的病患解除了疾苦;她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勇于探索创新,致力于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破解麻风病防治的世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鲜明体现了心有大我、赤诚报国的爱国情怀,生命至上、护佑苍生的医者仁心,求真务实、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对党忠诚、热爱祖国,始终心系人民健康福祉

 学习李桓英崇高精神 02从当年告别已迁居美国的父母,只身一人毅然回国;从辞去世界卫生组织聘任的专家职务,到在一穷二白的祖国开展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见到麻风病患者,到终其一生从事麻风病防治和研究;从在为国内群众提供高效治疗中积累经验,到为世界麻风病防治提供成熟可靠的中国方案,李桓英心里始终装着国家和人民,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她所热爱的事业中,虽耄耋之年亦步履铿锵,任精力有限仍一往无前。奋斗终身,奉献终生、初心不改

 P A R T 0 3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决定

 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决定中宣部关于授予李桓英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中央宣传部20日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李桓英同志的先进事迹,授予她“时代楷模”称号。

 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决定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图片资料

 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决定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图片资料

 结 束 语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科技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以英雄模范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专 / 题 / 学 / 习感 谢 大 家 观 看 聆 听

篇四:教师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感想

“ 时代楷模 ” 李桓英 朗诵原稿

 您已经一百岁以上的高龄。您年满 100 岁之际获得“时代楷模”的称号。您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又是励志的一生,更是“硬核”的人生。您给无数麻风病人带去了福音,您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麻风病防治事业,您用智慧和汗水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风采和担当。

 以最美 “ 姿态 ” 坚定理想信念。您说,您回国不后悔,麻风病干一辈子不后悔,但是如果不入党,您可能会后悔!您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您 95 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您的一生都拥有医者仁心的为民情怀,立志献给麻风病事业。您毅然决然地婉拒了世卫组织的高薪续聘,瞒着在美国定居的亲人,在您 37 岁的时候,果断地决定回到了国内,开始从事麻风病的防治工作。您把最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祖国,您用所学的麻风病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您一生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所有的麻风村,90 多岁仍然在云南一线奔走,用所学知识解除人民疾苦,用无私大爱护佑天下苍生。

  用精神 “ 之源 ” 淬炼昂扬斗志。您说,您们做医生的没有恐惧,您走遍世界,恐惧对您不是个事儿。”麻风病对于很多人来说,谈起都感觉到非常害怕,可您却没有。1979 年,您第一次走进勐腊的麻风村,既不戴口罩,也没有穿防护服,您和病人面对面接触,甚至还主动握住了村民被麻风杆菌折磨变形的双手。您一边消除村民们对麻风

 病的恐惧,一边多方争取申请免费的药品和物资。即使在新疗法中受到一些阻力,但是您并没有害怕,而是拍着胸脯向村民保证。在您的不断努力下,用了六年多的时间,奇迹出现了,该村所有麻风病患者都全部治愈了。

 以攻坚 “ 克难 ” 服务麻风病人。您说,您每年都来,治不好您就再找新药。为了推广新的治疗方案,您带领您的团队跋山涉水,踏遍了云贵川 7 个地州、59 个县镇的麻风村寨,不管是车祸还是翻船,亦是脑袋受伤缝七针的情况下,都没有让您停下坚定的脚步;为了让麻风病人不再复发,您用了整整十年时间,不断试验、不断探索、不断跟踪复查,在您的努力下,麻风病的复发率仅仅为 0.03%,这个数据却大大低于国际组织年复率小于 1%的标准,到 1994 年,世卫组织开始向全球推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您的“硬核人生”,像您一样,一生为党的医疗事业无怨无悔,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李桓英奶奶,您一生都是无数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一生的坚守、一生遇到困难不退缩、一生都心怀感恩、回报祖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一定以您为镜,当祖国复兴路上的先行者,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之力,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篇五:教师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感想

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 2021 年 1 8 月 17 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迎来了 100 周岁生日。北京友谊医院举行了简朴的仪式,为老人庆贺生日。面对鲜花和蛋糕,老人默默许下心愿:“愿人类早日消灭麻风病,愿天下再无麻风病!” 李桓英,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她选用的短程联合化疗方案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并在全球推广,让数万名麻风病人重获新生。她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全球麻风病防治事业,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重大贡献。

 “作为中国人,我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把我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 李桓英,1921 年 8 月 17 日出生于北京。1945 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46 年,前往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细菌学和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微生物学系助理研究员。

 1950 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李桓英因成绩优异,被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推荐担任世卫组织首批官员。任职 7 年间,她被派往亚洲、美洲等许多地区,为遏制传染病蔓延作出艰苦努力,受到世卫组织的好评。

 1957 年,在李桓英工作期满时,世界卫生组织主动提出与她续签合同。然而,李桓英亲眼看到不少国家由于贫穷而导致疾病流行,深感新中国更需要自己。

 “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正是急缺人才之际。我曾在美国杂志上看到过钱学森的名字,当听到他毅然回国的消息时,内心有了很深的触动。作为中国人,我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把我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李桓英回忆说。

 当时,李桓英全家已移居美国,父母兄妹都希望她留在美国。但是,她婉言谢绝了世卫组织的邀请,瞒着家人,只身一人绕道伦敦,几经周折,于 1958 年从莫斯科回到了祖国。这一年,她 37 岁。

 从此,在漫长的岁月中,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风雨交加,她都无怨无悔;无数次的亲情召唤,都不能改变她报效祖国的决心…… 李桓英说:“很多人问过我,当初已经离开祖国那么多年,为何选择回国?我都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在北京出生,不能忘本。” 1978 年底,李桓英调入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时任所长钟惠澜院士让李桓英以访问学者的身份,由世卫组织资助出国考察,其中包括访问美国等 6 个国家的麻风病中心。

 1980 年,李桓英来到美国,为父母扫墓,并与弟弟妹妹团聚。这一次,她又坚定地拒绝了亲人们的挽留。在详细考察了美国的医疗成果后,李桓英如约返回祖国。

 “只要是我认准的事,就决不回头。”李桓英说:“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离开了祖国,我的人生还有何价值?” 李桓英认为,自己一生最正确的选择就是能够回到祖国、报效祖国。她说:“我在国外跑了那么多国家,漂来漂去,就像浮萍似的,没有根。你要做事业,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国家。”这,就是她的赤诚爱国之心。

 “当医生不能怕!这就好像战士都知道子弹厉害,上了战场不照样往前冲”

 麻风病是人类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20 世纪初,全世界没有特效药,唯一的办法就是隔离病人。

 1980 年,李桓英被派往世卫组织做访问学者。她了解到,世卫组织正在研究一种联合化疗的新方法,药物配方已经完成,但是缺乏临床试验数据。为此,李桓英从世卫组织申请到了免费药物和项目支持。

 在云贵川的项目试点村,为了拉近与麻风病人的感情,李桓英从不穿戴任何防护服与麻风病人接触,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此后,李桓英每到一个村寨,都会受到村民的欢迎:“北京来的女医生,不怕麻风!” 为了推广短程联合化疗方案,她走家串户,不辞劳苦。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仰头就喝。病人试探着同她握手,她便拉着病人的手长时间不放。见到老病人,她总是亲切地拍拍肩膀,甚至还主动拥抱。

 “当医生不能怕!这就好像战士都知道子弹厉害,上了战场不照样往前冲?”李桓英说。

 多少年来,李桓英一直奔波在贫困边远地区。云贵川 3 省 7 个地州 59 县,每一个有麻风病人的地方都有她的足迹。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南醒村曾是一个“麻风寨”。1990 年 4 月 17日,南醒村“麻风寨”的帽子被彻底甩掉了。南醒村更名为曼喃醒,傣语意为“新生”。

 经过不懈努力,李桓英将麻风病人的服药时间缩短至两年,使麻风病人从原来的11 万人下降到不足万人,且年复发率仅为 0.03%,大大低于世卫组织规定的年复发率小于 1%的标准。

 1994 年,李桓英选用的世界卫生组织短程联合化疗方案在全球推广。1996 年,她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特别行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2016 年,李桓英获得首届“中国麻风防治终身成就奖”。

 “治愈患者给医者带来的心灵慰藉,是任何酬劳都不能取代的” 20 世纪 70 年代,李桓英来到苏北农村,第一次见到麻风病人。当时的医务人员头戴防护巾,身穿隔离衣,手戴胶皮手套,场景令人恐惧……然而,看到病人被疾病折磨的样子,李桓英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让麻风病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我们不能怕病人,而要爱病人。” 并耐心地开导:“现在得了麻风,就像得了一块皮肤癣,只要联合化疗一周,就失去传染性了,你可以边学习边治疗,最多两年就能治好!”后来,这名女学生考上了大学,并成为一名教师。

 李桓英说:“治愈患者给医者带来的心灵慰藉,是任何酬劳都不能取代的。能治好患者的病,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福。” “能够作为党员为医学事业奋斗余生,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愿” 2016 年 12 月 27 日,是李桓英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已经 95 岁高龄的李桓英特意围了一条大红的羊绒围巾。她仔细捋顺两鬓的头发,庄严肃立。站在一群新党员中间,她举起右拳,苍老的声音饱含真诚和笃定:“我志愿加入中国 xxxx……”从此,她终于梦想成真,光荣地成为一名党员。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李桓英说:“入党和做研究一样,都是追求真理。能够作为党员为医学事业奋斗余生,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愿。” 几十年来,李桓英解决了许多麻风病防治领域的重大策略和关键技术问题,为全球实现消灭麻风病的目标提供了重要依据。近年来,她带领课题组进入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开展麻风病早期诊断、耐药基因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创造性突破。

 “麻风病的历史,在我们这一代该终结了!”如今,李桓英依然关注着全球麻风病防治进展。她说:“虽然中国已基本消灭了麻风病,但还没有彻底消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她殷殷嘱咐前来探望的后辈,科研工作者不能停下创新的脚步,这是党和人民的重托。

 疾病无国界,大爱无疆界。为了实现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一位百岁老人依然在奋力前行…… 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 2021 年 2 “如果我能活到 100 岁,还有 5%的人生可以成为一名光荣在党的人” “这一年来,我丝毫没有松懈,而是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诚恳地向组织提出转正申请,请党组织审查。”

 2017 年 12 月 26 日下午,96 岁高龄的李桓英教授戴上大红色的围巾。在党支部党员大会上如期转正,正式成为一名中国 xxxx 党员。

 “我回国不后悔,干麻风病防治工作不后悔……我想把有限的日子,投入到无限的工作中去。”老人一字一句地认真向党组织汇报着预备期的心声。声音中饱含岁月打磨过的笃定,颈间的红围巾和党旗相互映衬,鲜艳无比。

 预备期这一年里,李桓英仍奋斗在一线。2017 年年初,她悄悄打包,准备再次出发前往云南。她心里牵挂着那些治愈的麻风病人,更惦记着尚未解的麻风病发病机制。“我身体没问题,就是去看看病人的病情有没有复发,他们的亲属有没有潜在感染。” 一如她 2016 年对着党旗承诺:“如果我能活到 100 岁,还有 5%的人生可以成为一名光荣在党的人,更加坚定跟党走,为医学事业继续奋斗!” 1921 年出生于北京的李桓英,曾于 1946 年留学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后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后的第一批官员,她在世界卫生组织任职 7 年,被派往亚洲、美洲的许多国家,为防治性病等疾病在贫穷落后地区的蔓延做出了努力。

 1957 年,在李桓英为世界卫生组织工作 7 年期满时,世界卫生组织主动提出与她续签合同,期约 5 年,她婉言谢绝,瞒着家人,只身一人绕道伦敦,几经周折,于 1958 年从莫斯科回到了祖国。

 时年 37 岁的她,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工作,开展“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麻风抗原检测”等。

 当时实验室设备简陋,李桓英用土法自力更生制作的麻风菌脂质抗原(PGL)提取成功。她和同事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至今,李桓英左右手臂上还留有清晰可见的疤痕。

 1970 年,李桓英来到江苏省的一个麻风村考察,在这里,她第一次见到麻风病人。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历来是备受歧视的、致残的“不治之症”。

 当时由于没有治疗麻风病的有效药物,最人道的处理,是把他们赶到一个偏僻的地方,让其自生自灭。这一幕刺痛了李桓英:“我当初回国就是为了帮助祖国的同胞!” 李桓英决定,攻克麻风病。

 1978 年,李桓英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从此,57岁的她将全部精力奉献给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她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率先开展了服药 24 个月就停药的短程联合化疗和消灭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计划,解决了麻风病的治疗难题,为数以万计的麻风病人解除了疾苦。

 1996 年,李桓英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

 “很多人问过我,当初已经离开祖国那么多年,为何选择回国?我都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因为我是中国人,不能忘本。” 李桓英说:“回国,我就一个目的,把我学到的东西用到生我养我的地方,不愧是个中国人。”

 “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1979 年春天,李桓英第一次前往云南西双版纳考察麻风病情,那时的西双版纳3 个县,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麻风寨。过去,由于缺乏特效药物,以及社会对麻风病的恐惧、歧视和偏见,麻风病人忍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麻风病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歧视!”为了拉近与麻风患者的感情,李桓英没有穿戴任何防护衣服和面具,走家串户给病人做检查,甚至与病人见面时总是握手拥抱拍肩膀。

 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和远离人群,寨子里的人们对治疗既缺乏信心,又难以适应按时按量服药的治疗要求,有的病人甚至自暴自弃,把送来的药丢进水塘里。

 李桓英听闻,十分着急,亲自上门送药,口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扬头就喝,饭捧起就吃。时间一长,寨子里的村民都传:“村寨来了个女医生,不怕麻风!” “我们做医生的是没有恐惧的,我走遍世界,恐惧对我不是个事儿。我甚至巴不得自己被传染上——让你们亲眼看看我能治好它!” 李桓英还会教麻风病人穿鞋。“早晨和晚上,你们要这样。”手一下子伸进病人刚脱下来的脏鞋,“摸摸有没有砂子和钉子,再穿上”。麻风病人手脚是麻木的,甚至,端滚烫的火盆都感觉不出烫手。李桓英不怕脏,就是为了教给他们防止皮肤破损溃烂的自我防护方法。

 她用自己的行动来消除大家对麻风病的歧视,不断向人们证明:麻风病是可治之症,麻风病人并不可怕。

 为了我国麻风病防治事业,高龄的李桓英长期奔波在云、贵、川贫困边远地区,7 个地州、59 个县,几乎每一个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在她的努力下,云南省勐腊县的麻风病患者被全部治愈,1990 年的泼水节,他们摘掉了麻风寨的帽子,作为一个行政村,被正式划入勐仑镇,李桓英为它取名为“曼南醒”,意思为“新生的山寨”。这一天,李桓英和人们一块儿跳起了傣族舞蹈。

 1998 年,李桓英在第十五届国际麻风会议上作了《在云南实施麻风病防治特别行动计划的报告》,报告结 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 2021 年 3 那时,旁人谈“麻”色变,李桓英却勇往直前,是少有的敢与麻风病人零距离接触的医学专家。下乡不叫苦,翻车不叫苦,生活从不搞特殊,李桓英用一生的奉献诠释了“我的生活就是适应国家的需要”,百岁依然坚持工作,感觉自己“活了两辈子”。

 1979 年改革开放,在李桓英 58 岁接近退休的年华,接到了新任务,以第一批访问学者的身份出国考察麻风病的防治方法。在思想守旧的年代,她突破精神枷锁,不畏麻风病魔,与病人面对面交流,克服路途艰险,坚持一线调研,解救了成千上万遭受麻风病折磨的患者。

 几十年过去,如今,她已是一位百岁老人。但在与麻风病争战的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她依旧坚守奋战在最前线,坚持麻风的宣传、现场调查研究,为的就是早日让全世界彻底消灭麻风病。孑然一身的她,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麻防事业,取得了常人难以超越的成绩。

 入党时,李桓英说:“我觉得自己现在可能合格了,但还不能放松,还要继续奋斗。”敬佑生命方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方能大爱无疆。李桓英,与党和国家同行,与人民为伴,坚守医者初心永恒探索、无私奉献,书写了敬佑生命的动人篇章,标注了医者仁心的精神坐标。

 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 2021 年 4 李桓英,一位 98 岁的老人,在麻风病防治的道路上,还在继续前行。

 1958 年,李桓英拒绝世卫组织续签 5 年的合同,瞒着定居美国的父母,毅然回到国内。“我是中国人,我在北京出生,我不能忘本,我要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 1978 年,李桓英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从此,57岁的她将全部精力奉献给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用一个“拼”字来形容她,恰如其分。

 麻风病是人类古老的疾病,曾经是深受歧视的“不治之症”,不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还给社会带来莫大的恐惧。但是,李桓英不怕。她不信邪,要和这种错误观念斗争——病人家的水...

篇六:教师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感想

2021 刘永坦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个人心得五篇

  刘永坦是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和技术奠基人,中共中央宣传部 9 月 29 日授予刘永坦“时代楷模”称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 2021 刘永坦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个人心得五篇,欢迎大家来阅读。

 刘永坦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个人心得 1 扎根黑土地,他带领团队从零起步、艰难探索 40 年,为中国的万里海疆修筑了一道“海上长城”。9 月 29 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他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中引起热烈反响。“时代楷模、薪火相传”“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网友纷纷留言点赞。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的先进事迹在师生朋友圈“刷屏”。“我一直在想,是什么样的动力,能让刘永坦院士栉风沐雨地坚守在雷达试验站?学习完刘永坦院士事迹后,我得到答案,那便是党和国家的需要。我已通过研究生支教团的面试,明年将踏上西部支教之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我想这是学习刘永坦院士精神的最好诠释吧。”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曲佳璐写下感悟。

 为传承以刘永坦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精神,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创新思维、领军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2021

 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增设“永坦班”,由刘永坦院士领衔并担任班主任。作为首届永坦班学生,高若瑜倍感骄傲和自豪:“刘永坦院士在风雨如晦中立下‘刻苦学习,科学报国’的朴素理想,在科研与生活条件困难重重之时勇往直前攻克技术难题,为祖国海防装上‘千里眼’,在成就卓著之时选择向更高目标砥砺前行,在荣誉加身时捐献奖金为党育人。他向我们诠释,要做仰望星空、理想远大的追梦者,做无畏困难、追求卓越的奋斗者。” “刘永坦院士心怀‘国之大者’,数十年如一日进行科技探索与攻关,为祖国海防事业保驾护航,他的事迹和精神值得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学习、传承!”东北石油大学非常规油气研究院副院长赵万春说。

 赵万春所在的非常规油气研究院地质工程一体化科研团队是一支成员平均年龄仅有 35 岁的年轻团队。成员们虽然年轻,却都是敢啃硬骨头、敢于创新和突破的“闯将”。目前,他们正在全力进行黑龙江省第一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的深入研究。团队用“非常规”的科研思想和学术思维积极解决“卡脖子”难题,助力大庆古龙页岩油勘探开发。

 前不久,大庆油田古龙页岩油勘探实现重大战略突破,团队上下为之振奋,更加快了对页岩油科研攻关的脚步。大家希望以刘永坦院士为榜样,与大庆油田一道共同推动我国页岩油气开发技术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迟庆国表示,刘永坦院

 士的科研选择和爱国情怀对自己研究电容器有很大触动和启发,电容器是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能源并网、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自己将专注于研究方向,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刘永坦院士长达 40 年的潜心研究之路告诉我们,要完成技术突破绝不能浅尝辄止,要聚焦问题难点,专注、纯粹、深入、坚持不懈地钻研,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面对从零起步的科研难题和国内外重重质疑,刘永坦院士仍坚定信心、矢志不渝,这启发科研工作者应坚定科研信念,自主创新,敢于摆脱对国外技术、仪器的依赖,勇于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刘永坦院士矢志报国、担当有为的家国情怀激励着我们要志存高远,心中有国家人民,勇担重任,面向国家重要需求,深耕细作,把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迟庆国感慨不已。

 刘永坦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个人心得 2 9 月 29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永坦“时代楷模”称号。刘永坦院士的先进事迹,在校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哈工大师生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学习刘永坦院士先进事迹的认识、体会和感悟。

 “刘永坦院士用一生诠释了一名红色战略科学家的初心和坚守,是全体哈工大人做人的标杆、学习的楷模、奋斗的航标,同时也充分证明,中国大地上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培养出大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表示,面向新百

 年,哈工大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哈工大建校 100 周年贺信精神为引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继承和发扬以刘永坦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哈工大人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加快推进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内部治理四项重点领域改革,坚持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培育更多杰出人才、打造更多国之重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说,刘永坦院士是践行科学家精神的杰出典范,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先锋榜样,也是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的典型代表。韩杰才表示,面向新征程,哈工大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以刘永坦院士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科学家精神,矢志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培养更多杰出人才。全校上下将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的新业绩,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信学院教授李杨是在刘永坦院士的指导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才,多次作为宣讲团成员面向师生讲授刘永坦院士的事迹,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作为我们身边的榜样,

 他身上折射出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在打造国之重器、培养杰出人才的工作中追求卓越。跨越百年,身处新时代的我们,将坚守初心,接续奋斗。”李杨说。

 “刘永坦院士既是成就卓著的雷达技术帅才,又是善于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四十年如一日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用心凝聚了一支专注海防科技创新的‘雷达铁军’,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英才,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通信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刘爱军表示,作为一线教师和基层党支部书记,一定要传承好刘永坦院士的艰苦奋斗、家国情怀精神,以“时代楷模”为榜样,为威海校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信学院电子工程系 2020 级硕士研究生于川淼认真观看了央视“时代楷模”发布仪式,深刻感受到了刘永坦院士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的科学家精神,进一步坚定了将来以所学专业知识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作为哈工大学子,我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珍惜大好的学习时光,努力练就过硬本领,以奋斗放飞青春梦想,为建设科技强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刘永坦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个人心得 3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刘永坦同志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刘永坦,男,汉族,1936 年 12 月生,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和技术奠基人。他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始终致力于我国对海远程预警技术研究和装备发展,为祖国筑牢“海防长城”;他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率先在国内开展新体制雷达研究,带领团队成功建成了我国首部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功能的对海新体制雷达;他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坚守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甘为人梯、奖掖后学,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培养了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荣获 2018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 年被评为“最美奋斗者”,2021 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入选“3 个100 杰出人物”。

 刘永坦同志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广大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认为,刘永坦同志是科学素养深厚、组织领导能力突出的战略科学家,践行科学家精神的杰出典范;是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大先生”,教书育人的优秀代表;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忠实守护者,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先锋榜样。

 刘永坦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个人心得 4 在数十载科研生涯中,刘永坦带领团队爬坡过坎,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新体制雷达研究,技术成果领跑世界,并成功实现工程应用。耄耋之年,他依旧坚守在科研一线,为推进我国对海探测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发光发热。连日来,他的事迹再一次在黑龙江各界引

 起广泛热议。

 9 月 26 日,由黑龙江省委、省作协、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主办的《为你而生——刘永坦传》新书发布会在哈尔滨举行。“希望全省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子向刘永坦院士学习,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实际行动传承科学家精神。”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贾玉梅表示。“他扎根一线、埋头耕耘的精神,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在科学创新的路上,还有很多‘冷板凳’和‘无人区’等着我们,我们要更加努力。”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局战略规划与创新体系建设处负责人贾海林表示。

 在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组建的刘永坦院士先进事迹报告团已宣讲 50 余场,覆盖听众 10 万余人次,宣讲行程超过 8000 公里。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说:“他用一生诠释了一名科学家的初心和坚守,始终是大家学习的楷模、奋斗的航标。” 互联网上,越来越多人将目光投向刘永坦这样以身许国的科学家,有网友留言点赞:“刘永坦院士坚定践行科技报国的信念,怀抱对国家的无限赤诚之心,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 刘永坦时代楷模事迹观后感个人心得 5 为了节约时间和经费,刘永坦把队伍拉到离试验场地最近的废弃民房里,现场环境十分恶劣、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们常常一待就是几个月。为了尽快把科研成果投入国防应用,他们时常吃睡在现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甚至连熬几个昼夜…… “新体制雷达项目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对国家、学校、专业和人

 才培养都意义非凡,我们压力很大,但必须做好。”1997 年,新体制雷达被批准正式立项,哈工大作为总体单位承担研制工作,这在国内高校中还是首次。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要求,又是 10 余年的艰辛努力和刻苦攻关,刘永坦为之不懈奋斗的新体制雷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对长期以来困扰雷达的诸多威胁提供了有效的对抗技术措施,而且比其他技术造价低,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虽然已经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虽然已是 82 岁高龄,但刘永坦仍然精神饱满、干劲十足。“要为国家做点什么,才不虚一生”,他说,“下一步,我们还想解决新体制雷达的小型化问题,让它能更广泛地应用。要为国家做点什么,才不虚一生。知识分子要钱有什么用呢?能为国家的强大作贡献才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和坚持”。

 60 年来,不拘一格培养人、造就人 心无旁骛,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历经 40 年艰苦拼搏,完成了基础理论、雷达体制、技术体系和实用装备的全面创新。他的创造性科学成就和突出贡献,使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和应用水平步入国际先进行列,为国内外同行专家所瞩目。但无论获得什么荣誉和头衔,刘永坦最看重的还是“教师”这一身份。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刘永坦既是一位成就卓著的雷达技术帅才,同时又是善于

 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还是一位伯乐。

 他 1992 年、1993 年被航天部评为“人才培养先进个人”,1993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获人民教师奖章,1995 年获哈工大“伯乐奖”,1997 年获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

 从教 60 年来,刘永坦一直致力于电子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讲授过专业数学、电工基础等 10 多门课程。1978 年刘永坦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85 年评为教授,1986 年以“通讯与电子系统”学科带头人评为博导。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他又讲授了统计无线电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新课程。有两年,他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连续讲授 4 门课,近300 学时。1989 年 5 月,他主编的《无线电制导技术》作为全国统编教材出版。1999 年 10 月他出版了专著《雷达成像技术》。几十年来,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上发表了 200 余篇学术论文,并撰写了两部专著,主审多部著作。

 育学生,研究国家真正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开始率领团队进军新体制雷达研究之后,作为主帅,刘永坦承担着比别人更加繁重的工作。在基地做试验的劳动强度远非常人可比,常常是赶不上吃饭就用面包充饥,困了就倒在实验室的板凳上凑合一觉…… 超负荷的脑力和体力付出,铁打的汉子也会被击倒,疼痛难忍的腰间盘突出曾让他几个月难以行走。有一年,哈尔滨春寒料峭,

 他旧病复发,腰部巨痛,却仍坚守在教学岗位,照常为学生讲课,旁听青年教师试讲课…… 1993 年 12 月 3 日,刘永坦被任命为哈工大研究生院院长,一干就是 23 年。1994 年哈工大在全国率先实行硕士生培养两年制;1995 年国家首次研究生院评估中表彰了全国 10 所研究生院,哈工大榜上有名;1999年哈工大研究生院被荣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哈工大率先在全国进行培养机制改革,激发了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了导师对研究生的考核选择及资助力度,增强了导师的责任心…… “坚持你的理念,努力实践,克服途中的困难才能达到成功的境界。”刘永坦培养研究生更看重学生本身的学习愿望、做科研的热情和独立自主的创新意识。他将强大祖国国防作为毕生追求和坚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他主张“真刀实枪放到真实的环境里去锻炼”。他的博士研究生们的课题都来自具体科研实践,都是国家真正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对于团队成员和学生,他坚持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不仅使 8 人破格晋升教授,同时还使团队中出色的青年教师被评为“航天十佳青年”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篇七:教师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感想

人:夏天 时间:2021.08.21

 前 言

 章节内容第一章 “时代楷模”李桓英介绍CONTENT第二章 “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学习第三章 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决定

 P A R T 0 1“时代楷模”李桓英介绍

 人物经历 01李桓英

 “ “时代楷模” ”人物经历李桓英01

 所获荣誉 02 荣誉称号 荣誉称号获得荣誉

 人物成就 03人物成就她连续十多年亲自深入麻风地区,对接受治疗的病人进行观察研究,她极力支持对麻风病人应该开放,实行院外规则治疗,在治疗中正常就业、就学,使患者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她积积宣传麻风病是一般传染病,对麻风病人不应嫌弃,不应隔离,应及早发现,及时上MDT(联合化疗)。

 人物成就 03向袁隆平同志学习 培养麻风病防治骨干

 P A R T 0 2“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学习

 一、回到祖国、报效祖国,为党和人民奉献终生学习李桓英先进事迹 01

 二、面对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不治之症”麻风病迎难而上学习李桓英先进事迹 01

 三、奋斗终生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工作做出巨大贡献学习李桓英先进事迹 01

 学习李桓英崇高精神 02对党忠诚、热爱祖国,始终心系人民健康福祉

 学习李桓英崇高精神 02奋斗终身,奉献终生、初心不改

 P A R T 0 3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决定

 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决定中宣部关于授予李桓英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

 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决定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图片资料

 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决定

 结 束 语

 专 / 题 / 学 / 习感 谢 大 家 观 看 聆 听

篇八:教师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感想

时代楷模李桓英一封信心得体会

  李桓英同志:

  您好!近日,中宣部授予您“时代楷模”称号,恭喜您!您是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百岁高龄您仍奋斗在麻风病防治工作一线,不负国家之重托,真是令人敬佩!

  学习您淡泊名利,至诚报国。“作为中国人,我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把我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您曾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 7 年,心系祖国的您婉言谢绝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挽留与优渥的待遇,孤身一人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您决心将自己的学识贡献给祖国。1979 年您投身麻风病防治工作,您说:“我想麻风病即便和恶魔一样恐怖,我也要和它一斗到底”。您将所获奖励捐给“北京市李桓英医学基金会”,选送 200 余名学子赴国外进修学习,为祖国培养优秀医学人才。您用一颗悠悠赤子心和拳拳报国情,告诉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把个人理想、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谱写新时代的奋斗之歌!

  学习您无私奉献、生命至上。“当医生不能怕!这就好像战士都知道子弹厉害,上了战场不照样往前冲。”您从学成报国到抗击麻风,40 多年,7 个地州***个县,用脚步丈量了云贵川贫困边远地区,为麻风病患者解除病痛带来新生。您视病人如亲人,不戴手套、不穿隔离服,与麻风病人亲切握手,面对面接触、交流,您用大爱消除歧视,重塑尊严。您曾经出过两次车祸、两次翻船,几乎每一次都会要您的命。“人民的满意就是我的满意。”您用坚韧不懈的追求,兑现了生命至上的伟大诺言。您用热情、真诚、精湛的医疗服务,告诉我们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把为人民服务当作毕生事业,不辞辛苦,不惧艰险,在服务奉献中实现自己的

 人生价值。

  学习您坚守初心、对党忠诚。“回国不后悔,做了大半辈子的麻风病防治不后悔,但是不入党一定会后悔。”2016 年*月第十九届国际麻风大会在北京召开,您荣获了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当月,您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封入党申请书。入党和做研究一样,都是追求真理,您一生都在用极其严谨的态度追求科学真理。2016 年*月*日,95 岁高龄的您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您说,“作为党员为医学事业奋斗余生,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愿。”您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和对医疗事业的无比热爱和执着,告诉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爱国为民、对党忠诚,追求真理,把一生都献给党的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初心可鉴超凡风骨,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们要以您为榜样,心怀“国之大者”,努力做新时代的奋进者、搏击者、实干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勇前进!

  您的晚辈

  2021 年*月*日

篇九:教师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感想

人:夏天2021年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PPT—致力于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麻风病防治专家—时间:2021.08.21

 前 言

 章节内容第一章 “时代楷模”李桓英介绍CONTENT第二章 “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学习第三章 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决定

 P A R T 0 1“时代楷模”李桓英介绍

 人物经历 01李桓英

 “ “时代楷模” ”人物经历李桓英01

 所获荣誉 02 荣誉称号李桓英教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等数十项荣誉。 荣誉称号获得荣誉

 人物成就 03人物成就李桓英研究员心怀病人,面向基层,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功地推行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利用利福平等三种药物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法,于1983年率先用短程联合化疗方案在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曼南醒麻风寨,进行我国首例现场防治试点,经2年的努力和之后的十年监测,短程联合化疗取得完全成功,并于1985年在云、贵、川三省全面推广,得到WHO的认可,于1994年建议在全世界各国推广。她连续十多年亲自深入麻风地区,对接受治疗的病人进行观察研究,她极力支持对麻风病人应该开放,实行院外规则治疗,在治疗中正常就业、就学,使患者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她积积宣传麻风病是一般传染病,对麻风病人不应嫌弃,不应隔离,应及早发现,及时上MDT(联合化疗)。

 人物成就 03向袁隆平同志学习 培养麻风病防治骨干

 P A R T 0 2“时代楷模”李桓英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学习

 一、回到祖国、报效祖国,为党和人民奉献终生学习李桓英先进事迹 01

 二、面对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不治之症”麻风病迎难而上学习李桓英先进事迹 01

 三、奋斗终生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工作做出巨大贡献学习李桓英先进事迹 01

 学习李桓英崇高精神 02李桓英同志是党领导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参与者。她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卫生健康事业;她视病人如亲人,精心医治、破除歧视,为数以万计的病患解除了疾苦;她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勇于探索创新,致力于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破解麻风病防治的世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鲜明体现了心有大我、赤诚报国的爱国情怀,生命至上、护佑苍生的医者仁心,求真务实、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对党忠诚、热爱祖国,始终心系人民健康福祉

 学习李桓英崇高精神 02奋斗终身,奉献终生、初心不改

 P A R T 0 3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决定

 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决定中宣部关于授予李桓英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

 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决定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图片资料

 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决定中宣部授予李桓英“时代楷模”图片资料

 结 束 语

 专 / 题 / 学 / 习感 谢 大 家 观 看 聆 听

推荐访问:教师学习时代楷模李桓英感想 楷模 感想 教师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