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科技强国主题演讲10篇

科技强国主题演讲10篇

发布时间:2023-05-06 13:25:06

科技强国主题演讲10篇科技强国主题演讲 国旗下的讲话《科技筑梦 强国有我》 今年11月,第四届进博会如期在上海举办。和往年一样,本届进博会上黑科技悉数亮相:乒乓球世界冠军李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强国主题演讲10篇,供大家参考。

科技强国主题演讲10篇

篇一:科技强国主题演讲

下的 讲话《科技筑梦

 强国有我 》

  今年 11 月,第四届进博会如期在上海举办。和往年一样,本届进博会上黑科技悉数亮相:乒乓球世界冠军李晓霞与机器的人机大战酣畅淋漓,三星的可穿戴芯片在入口的 3D大屏上吸引众多科技发烧友的目光,叠加态保暖衣物的新材料让臃肿的防寒方式升级为物理技术的轻薄革命……进博会不仅展现了中国开放市场促进合作的大国风范,也展现了科技创新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因此,科技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我国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义大国,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才能抢占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也就给青年一代的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筑梦,强国有我”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当下,科技离我们早已不再遥远。但提到创新,或许会有同学感觉神秘,担心过于专业。但请仔细思考,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过“每次去食堂吃饭排队时间太久了,我觉得我能改进它”或者“黑板擦擦黑板效率不高,我想发明一个

 便捷设备”这种奇思妙想?实际上,发明创造的动力往往来自对现有生活的改进欲望;“培养创新能力”本就是从小项目、小实验做起;有所好奇,有所发现,有所探索,有所实践,创新就在我们身边。不可否认,作为高中生的我们的专业知识可能不够,分析问题也可能不全面。但随着阅历的提升和知识的积累,我们的思考会进一步深化,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也终将承担起科技强国的使命。

 在建平园里,越来越来的科技元素在走进我们的生活,科技的力量就在我们身边。随着“智慧校园”的推进,“电子班牌”展现更多班级风采,“学伴机”提升更多学习效率;去年就开放的混合现实实验室把最新的科技热点带入校园,同学们能够沉浸或半沉浸地感受虚拟和现实的碰撞。如果此前,你没有体验过 MR 新技术,不妨抓住科技节的机会,感受科技的魅力。

 本次科技节内容丰富、版块多元,在保留传统的高空抛蛋和寻迹小车等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增设了算法比赛,建模比赛以及各种社团联动。此外还有聚焦前沿的科技论坛、各种趣味小游戏带你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技。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到科技节的各种活动中,感受科技的魅力,体验挑战的快乐。

篇二:科技强国主题演讲

强国 创新圆梦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科技强国,创新圆梦》。

 千百年来,人们总想探索我们凝望的那一轮明月。2004年,我国启动了“嫦娥工程”,迈出了月球探测的第一步;2007 年,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的目标;2020 年,“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实现了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的愿望;2021 年 9 月 17 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回到阔别 3 个月之久的地球家园,标志着我国取得了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2021 年 10 月 7 日,神舟十三号船箭组合体转运到发射区,近期将择机发射……浩瀚星辰,不是梦想!这条探月之路,汇聚了中国历代航天人的科技力量,是中国科技自主创新与发展强大能力的完美体现,真正实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的宏愿。

 同学们,新中国成立 72 年以来,有太多值得我们铭记的瞬间:

 1956 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了一辆解放牌汽车; 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品种;1969 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成为人类医

 学的里程碑; 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1983 年,我国第一台每秒运算 1 亿次以上的“银河”计算机研制成功; 2003 年,“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完成航天飞行; 2006 年,世界上最大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2007 年,中国第一列动车组“和谐号”D460 次正式开行; 2008 年,航天员翟志刚完成太空行走; 2009 年,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研制成功; 2012 年,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蛟龙号”创造了 7062 米的载人深潜记录; 2016 年,世界首颗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500 米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 落成启用; 2017 年,中国自主研发的 C919 大型客机成功首飞; 2018 年,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通车,“天河三号”超级计算机开放应用; 2019 年,中国正式进入 5G 商用时代; 2020 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中国

 天眼”正式开放运行…… 同学们,纵观近百年历史:科技落后,中国饱受屈辱;科技进步,中国迅速崛起。今天,在国际竞争激烈的科技领域,我们正在由“跟跑者”变成“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这日新月异的变化,都实证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一句话:“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回望世界发展史:科技之光,扫荡了人类历史上蒙昧的黑暗;科学之火,点燃了人类心灵中的熊熊希望。历史的前行,将赋予我们这一代人新的使命与责任。“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你可以这样做:读一本科普读物,观一部引人入胜的科幻电影,记载你的科技发现;抓住灵感的瞬间,画一幅天马行空的科幻画,出一期图文并茂的黑板报,记录你的幻想轨迹;参加实验操作大赛或实践活动,制作一份电脑作品,提升你的动手能力;参加科技创意竞赛,显示你的科技才情;创作一件奇思妙想的小发明作品,彰显你的科技匠心…… 老师们、同学们,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顽强拼搏,努力成为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大国工匠,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三:科技强国主题演讲

下教师讲话稿《科技强国,创新圆梦》 供借鉴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科技强国,创新圆梦》。

  千百年来,人们总想探索我们凝望的那一轮明月。2004 年,我国启动了“嫦娥工程”,迈出了月球探测的第一步;2007 年,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的目标;2020 年,“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实现了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的愿望;2021 年 9 月 17 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回到阔别 3 个月之久的地球家园,标志着我国取得了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2021 年 10 月 7 日,神舟十三号船箭组合体转运到发射区,近期将择机发射……浩瀚星辰,不是梦想!这条探月之路,汇聚了中国历代航天人的科技力量,是中国科技自主创新与发展强大能力的完美体现,真正实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的宏愿。

  同学们,新中国成立 72 年以来,有太多值得我们铭记的瞬间:

  1956 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了一辆解放牌汽车;

  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品种;1969 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成为人类医学的里程碑;

  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1983 年,我国第一台每秒运算 1 亿次以上的“银河”计算机研制成功;

  2003 年,“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完成航天飞行;

 2006 年,世界上最大的钢筋混凝土重力坝——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2007 年,中国第一列动车组“和谐号”D460 次正式开行;

  2008 年,航天员翟志刚完成太空行走;

  2009 年,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研制成功;

  2012 年,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蛟龙号”创造了 7062 米的载人深潜记录;

  2016 年,世界首颗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500 米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 落成启用;

  2017 年,中国自主研发的 C919 大型客机成功首飞;

  2018 年,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通车,“天河三号”超级计算机开放应用;

  2019 年,中国正式进入 5G 商用时代;

  2020 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中国天眼”正式开放运行……

  同学们,纵观近百年历史:科技落后,中国饱受屈辱;科技进步,中国迅速崛起。今天,在国际竞争激烈的科技领域,我们正在由“跟跑者”变成“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这日新月异的变化,都实证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一句话:“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回望世界发展史:科技之光,扫荡了人类历史上蒙昧的黑暗;科学之火,点燃了人类心灵中的熊熊希望。历史的前行,将赋予我们这

 一代人新的使命与责任。“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为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潜力,提升同学们的科技素养,学校于 10 月至11 月举办主题为“科技筑梦、创新成长”的校园科技节,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大家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请大家积极行动,成为主角!请为梦想插上翅膀,以敏锐的科学眼光和睿智的科学思维,大胆地想象,积极地实践,勇敢地创新,拿出你的绝活,让智慧闪耀出火花,让科学之花开遍八斗丘!

  你可以这样做:读一本科普读物,观一部引人入胜的科幻电影,记载你的科技发现;抓住灵感的瞬间,画一幅天马行空的科幻画,出一期图文并茂的黑板报,记录你的幻想轨迹;参加实验操作大赛或实践活动,制作一份电脑作品,提升你的动手能力;参加科技创意竞赛,显示你的科技才情;创作一件奇思妙想的小发明作品,彰显你的科技匠心……

  老师们、同学们,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顽强拼搏,努力成为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大国工匠,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可供参考

篇四:科技强国主题演讲

平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X X 省 X X 市 委 宣 传 部

 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28日上午 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 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 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科技强国,创新很重要!精细解读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内容学习中国共产党CommunistPartyofChina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的 重要意义

 科技强国,创新很重要!

 科技强国,创新很重要!记住习近平这十句010203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 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2018年5月2日,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 我国发展全局的 牛鼻子。——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 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在 我国发展新的 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 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 号角。——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 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科技与创新发表过一系列令人振奋的 讲话。

 04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 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 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0506要充分发挥企业利用互联网转变发展方式的 积极性,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创业探索。——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 在视察“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时强调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 因素。——2014年6月9日,习近平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科技强国,创新很重要!记住习近平这十句

 07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时代赋予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 历史使命。——2014年6月9日,习近平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0809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2014年5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 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 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 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科技强国,创新很重要!记住习近平这十句

 10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 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2013年3月5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 审议时强调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 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 心血和汗水。

 我们的 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 民族英雄!科技强国,创新很重要!记住习近平这十句

 精细解读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

 精细解读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习近平说了这“12345”1个重大判断,指明 我国科技事业历史方位一2个“轮子”齐驱,坚持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二3个创新能力,攻坚克难决胜未来三4个用人举措,让天下英才聚神州四5个“要”全面部署,切实抓好落实五

 1个重大判断,指明 我国科技事业历史方位党的 十八大以来, 我们总结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实践,观察大势,谋划全局,深化改革,全面发力,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 领导、坚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 奋斗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 积累向质的 飞跃、点的 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 重要时期。精细解读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

 2个“轮子”齐驱,坚持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科 技创 新双 轮驱 动制 度创 新精细解读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

 3个创新能力,攻坚克难决胜未来自主创新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 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 必由之路。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 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改革创新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 领域。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 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开放创新要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鼓励 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精细解读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

 4个用人举措,让天下英才聚神州一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 评价制度。二要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三要通过改革,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 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 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 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 精力耽误了。四要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 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 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 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 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 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 创新局面。精细解读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

 5个“要”全面部署,切实抓好落实一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 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万众一心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 目标而努力奋斗。二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科技事业的 部署上来,切实抓好落实工作。三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科学素养,不断增强领导和推动科技创新的 本领。精细解读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

 四要尊重科研规律,尊重科研管理规律,尊重科研人员意见,为科技工作者创造良好环境,服务好科技创新。五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青年人才成才铺路搭桥,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精细解读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

 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内容学习

 习近平强调六大坚持一我们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 领导,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 领导体制,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 认识,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为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二我们坚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 奋斗目标,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战略支撑,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在前沿领域乘势而上、奋勇争先, 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 引领作用。三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明确 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重大突破,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内容学习

 四我们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推出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重大举措,加强创新驱动系统能力整合,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通道,不断释放创新潜能,加速聚集创新要素,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五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强调人才是创新的 第一资源,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 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六我们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主动发起全球性创新议题,全面提高 我国科技创新的 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我国对世界科技创新贡献率大幅提高, 我国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 一极。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内容学习

 习近平五个着力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内容学习我们着力我们着力我们着力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化学、材料、物理等学科居世界前列,推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 战略高技术研究,超级计算机连续10次蝉联世界之冠,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 关键一步,我们着力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形成系统布局,我们着力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提高军民协同创新能力,完善军民协同创新机制。

 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内容学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 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 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习近平指 出

 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著增强 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 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促进 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习近平强 调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内容学习

 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内容学习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坚持一下原则:要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 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 在自己手中。要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 先发优势,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 科学问题的 研究部署, 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 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习近平指 出

 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 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习近平强调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内容学习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要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 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 功能定位。要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发挥好组织优势。要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改革科技评价制度,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

 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内容学习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 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 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 在实现自身发展的 同时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平衡发展。习近平指 出

 习近平强调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内容学习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 创新局面1.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 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2.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 评价制度。3.要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4.要通过改革,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 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 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 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 精力耽误了。

 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内容学习要继续发挥院士群体的 智力优势,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战略研究,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 意见和建议,为推进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指 出

 习近平强调院士大会习近平讲话内容学习两院院士是国家的 财富、人民的 骄傲、民族的 光荣党和人民对广大院士寄予了殷切的 期望。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 光荣传统...

篇五:科技强国主题演讲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2021 年5 5 月 28 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国科技工作者发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号召,并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出部署要求。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国家科技实力的主要载体和集中体现,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履行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2021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从革命时期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到新中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进入新世纪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针对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我们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形成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我们牢牢把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在基础前沿领域奋勇争先。我们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我们全面部署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我们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2016年我们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8年我们召开了两院院士大会。几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加强,化学、材料、物理、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成功组织了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怀柔一号”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成功发射,“慧眼号”直接测量到迄今宇宙最强磁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雪龙2”号首航南极,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62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成功问世。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验收。

 ——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首次实现千万核心并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墨子号”实现无中继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天鲲号”首次试航成功。“国和一号”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突破。

 ——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C919大飞机准备运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最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港珠澳大桥开通营运。智能制造取得长足进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走在全球前列,5G移动通信技术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消费级无人机占据一半以上的全球市场。甲醇制烯烃技术持续创新带动了我国煤制烯烃产业快速发展。

 ——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界为党和政府科学应对疫情提供了科技和决策支撑。成功分离出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毒株,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开发一批临床救治药物、检测设备和试剂,研发应用多款疫苗,科技在控制传染、病毒溯源、疾病救治、疫苗和药物研发、复工复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打了一场成功的科技抗疫战。

 ——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等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替代取得重大进展。运用科技手段构建精准扶贫新模式,为贫困地区培育科技产业、培养科技人才,科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煤炭清洁高效燃烧、钢铁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空气质量改善。

 ——国防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国防科技有力支撑重大武器装备研制发展,首艘国产航母下水,第五代战机歼20正式服役。东风–17弹道导弹研制成功,我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走在前列。

 ● 2022年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海南考察。这是10日下午,习近平在位于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们必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 2021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展览馆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宏观世界大至天体运行、星系演化、宇宙起源,微观世界小至基因编辑、粒子结构、量子调控,都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科技创新深度显著加深,深空探测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深海、深地探测为人类认识自然不断拓展新的视野。科技创新速度显著加快,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时间、空间和人们认知范围,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生物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快速发展。科技创新精度显著加强,对生物大分子和基因的研究进入精准调控阶段,从认识生命、改造生命走向合成生命、设计生命,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生命伦理的挑战。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大展宏图。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科技评价体系还不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科技生态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很多是长期存在的难点,需要继续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文章强调,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文章指出,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形成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第一,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要加快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推进对宇宙演化、意识本质、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的探索和发现,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基础研究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要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对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实行税收优惠,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要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优化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投向战略性、关键性领域。

 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正向激励企业创新,反向倒逼企业创新。要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是科学原理和产业发展、工程研制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要大力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带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形成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文章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第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国家实验室要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适应我国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使命任务,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并同国家重点实验室结合,形成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

 国家科研机构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要强化研究型大学建设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培养更多杰出人才作出贡献。

 科技领军企业要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要以企业牵头,整合集聚创新资...

篇六:科技强国主题演讲

我国科技自主创新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进入 21 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面对国际经济科技竞争格局的深刻调整,我国应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着眼长远,做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顶层设计,推动我国科技自主创新,以原始创新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一、国家政策背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科技创新竞争与产业发展态势,深入研判了国内外发展形势,针对我国当前科技发展与现代化建设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021 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又进一步提出将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

 前列作为 2035 年远景目标。为此,“十四五”规划还具体明确了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1 年 5 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站在时代发展前沿,着眼“两个大局”,从历史纵深的角度系统总结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成就,用战略眼光分析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演化的趋势,以系统思维部署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任务,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支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路径,深刻阐明了新发展阶段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讲话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加快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大

 展宏图。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第一,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

 第二,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工业软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第三,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存在突出问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强,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科技投入产出效益低。

 第四,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产业政策的统筹衔接还不够,技术研发聚焦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不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创造市场价值的能力不足。

 第五,我国科技视野格局不够开阔,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还不够。

 第六,我国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科研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等不健全,顶尖科技人才和团队比较缺乏,高端的科技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对策与建议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第一,矢志不移坚持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首先坚持自主创新。只有自主创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并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的研究部署,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力争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创造更多竞争优势。同时,依靠自主创新,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也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第二,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加强基础研究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基础研究不但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支持开展自由探索,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强调目标导向,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战略和目标引导,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要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创造更多的竞争优势。

  第三,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我们要努力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破除一切机制体制障碍和藩篱,坚持科技体制创新和改革,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科技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多维评价体系。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加快建立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相适应的机构、人才、项目分类评价

 体系和激励政策,既要鼓励支持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的原始创新,又要引导激励敢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的协同攻关,探索与科研范式变革相适应的科研攻关组织新模式。以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为抓手,推动科研院所深化改革,通过做“减法”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落实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赋予科研院所和科学家更多科研自主权。科学选题“张榜”,研究真问题;鼓励“揭榜挂帅”,真研究问题,探索凝练部署和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的新机制。要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第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聚焦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和瓶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充分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最大限度发挥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打通“科技—产业”,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同时,要瞄准战略前沿领域,开发未来产业核心技术,使前沿高端科技

 真正服务于未来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的新技术具有点多面广、重大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新技术突破点不断向纵深延伸,横向交叉,跨界融合。因此,当前我国要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就要瞄准关键的前沿科学研究领域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新技术,实施战略创新计划和行动,推进前沿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开发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培育未来产业。尤其是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紧贴新时代社会民生现实需求,加快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高质量升级。

 第五,要坚持全球视野,构建开放创新生态,运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问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的联合研发。坚持中国特色、对标世界一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成为创新网络关键节点。运用全球的创新资源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鼓励和支持高水平科研人员担任国际组织重要职务,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和国际科技标准制定。科技是发展的利器,

 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要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第六,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培育一批高水平科技队伍,建设全球人才高地。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我们要更加重视科技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要稳定支持一批肩负国家使命的科研团队,大力吸引和培育符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力的顶级学者和创新团队。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要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政策。

 第七,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作为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最高学术机构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

 发挥两院作为国家队的学术引领作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用、创新人才培养作用,解决重大原创的科学问题,勇闯创新“无人区”,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广大的院士、科学家要充分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发现、培养、集聚一批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强化两院的国家高端智库职能,发挥战略科学家作用,积极开展咨询评议,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从而,着眼长远、立足当下,坚持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发,系统布局、前瞻谋划,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顶层设计,为国家战略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全方位支撑。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已经开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牢牢把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抢抓全球科技竞争和发展先机,在基础前沿领域奋勇争先。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坚持“四个面向”,勇于创新,顽强拼搏,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七:科技强国主题演讲

/p>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传承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体现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传承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体现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需要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需要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人民勇攀高峰的集中写照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人民勇攀高峰的集中写照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人民勇攀高峰的集中写照

篇八:科技强国主题演讲

年奋斗征程汲取智慧和力量

 自觉担当科技自立自强时代使命

 广东省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稳步推进。图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中大城”已经启用的一期西园和二期建设现场。新华社发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辉煌的百年历程。我 们党领导科技事业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筚路蓝缕,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坚实有力支撑。我国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薪火相传,勇攀高峰,为科技事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我们党历来重视发挥科学技术在推进党的事业中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党的使命和中心任务,都提出了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策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经历了艰辛探索,取得了辉煌成就。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把发展科学技术摆在重要位置,围绕军事斗争实践、打破经济封锁等制定相应的科技方针政策,领导建立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等一批建制化的科技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制定科技发展规划,领导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取得了“两弹一星”、陆相成油理论、杂交水稻、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青蒿素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改革开放迎来“科学的春天”,我们党充分激发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活力,组织实施一系列重大科技任务,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突破了汉字激光照排、超级计算机、转基因抗虫棉、移动通信、高速铁路等一批重大关键产业技术,有力保障了一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大势,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重视程度之高、政策密度之大、推动力度之强前所未有,形成从指导思想到战略部署再到重大行动的完整体系,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引领阶段,正在迈向科技强国。

 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并重,强调“从 0 到 1”的原创导向,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积极抢占尖端技术竞争制高点,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后发先至”。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天问一号”登陆火星,空间站“天宫”加快建造,“奋斗者号”完成万米载人深潜,川藏铁路稳步建设,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大科学装置建成使用。

  科技有力激发经济和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加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接,移动通信、油气开发、核电等科技重大专项成果支撑新兴产业快速发展,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兴起。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和规模全球领先,时速 600 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下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对接渠道更加顺畅。

  科技创新支撑民生改善能力明显增强。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一批高端医疗装备加速国产化。成体系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7 天内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14 天完成核酸检测试剂研发和审批上市,目前 7 款疫苗获批使用。85 万名科技特派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科技力量。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科技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进一步加强科技资源统筹配置,不断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扩大科研相关自主权,完善科技奖励制度,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完善科技法律制度和政策环境,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加强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体系建设,推动科技界作风学风转变,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区域创新布局不断优化。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创新发展。东中西部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加快对接与合作,支撑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欠发达地区更好更快发展。创新型省、市、县加快建设,21 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 169个国家高新区发展速度和质量双提升。

  科技开放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进一步加强政府间创新合作对话,深入实施科技合作伙伴计划。与 160 多个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加入 200 多个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组织。积极参与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气候变化、空间、健康、能源、农业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取得丰硕成果。内地与港澳之间的科技创新合作深入推进。广泛而深入的科技开放合作有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国科技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从“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建设科技强国,党中央始终牢牢把握我国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一以贯之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我国科技改革发展,这是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保证。

  有效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充分发挥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号召力,集成全国各方资源和科研力量、举全国之力开展科技攻坚,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党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建立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科学严密的规划政策体系,打造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改革开放伊始,我们党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

 设”的战略方针,推动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的战略考量,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作出我国科技发展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部署,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我为主的科技创新体系,系统化推进科技改革发展,坚持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全链条设计和一体化实施的格局。创造性运用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丰富的经济社会应用场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应用,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探索实践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牢固树立“科技先行”的理念,从产业布局到重大工程实施,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工作的逻辑起点,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作用,持续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在发展方向、目标、路径上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方法、要答案,让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辩证统一。我国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新的科研体系,到现在更多科技领域逐渐进入引领阶段,靠的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把我国科技发展的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石上,并始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构建创新合作共同体。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奋力开启建设科技强国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明确要求、寄予厚望,为新时代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奋力建设科技强国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以科技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以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塑造发展新优势。

  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编制发布 2021—2035 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和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建立“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国家科技组织模式,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协同化。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组建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以及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补短板与锻长板并重,以自主可控的创新链保障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

  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优化基础研究布局,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化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完善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特点的科研评价机制。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向提升体系化能力、增强体制应变能力转变。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要求,提升科技宏观统筹和重大任务组织实施能力,强化定战略、定政策和创造优良环境、搞好创新服务。

  造就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完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发现机制,在重大科技攻关实践中培育锻炼人才,鼓励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完善国际化人才制度和科研环

 境,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鼓励支持各国科学家围绕解决全球性问题挑战共同开展研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科技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汲取百年奋斗智慧,自觉担当时代使命,锐意改革创新,矢志自立自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作者:王志刚,系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

 (2021 年)

篇九:科技强国主题演讲

学习与交流“科技强国,创新圆梦”主题教育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力量,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观念。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难点:加强科技和教育创新。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材料〕:①科技改变生活②2008 年 9 月 25 日 21 点 10 分“神舟七号”发射成功。(课件展示)(二)授新1、科技的作用〔资料〕: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课件展示)⑴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资料〕:①家庭生活三大件的变化②家用交通工具的变迁2、我国的科技现状⑴我国在尖端技术方面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举例〕:“神舟”系列飞船、高性能计算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杂交小稻、“863”计划等。(课件展示)⑵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材料〕:①你知道吗②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时间差(课件展示)综上所述,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只有加快科技的发展,才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推进改革开放,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3、创新圆梦的事例“神舟”遨游太空“嫦娥”上天揽月“蛟龙”下海捉鳖中国温度“超级稻”

  ......4、“科技强国,创新圆梦”的重要性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十六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工程施工日志填写范本一、路基部分:日期 xxx 年 x 月 x 日 天气 晴 温度 18℃-27℃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一、施工现场地表情况Xxx 里程段属于个别路基段,工点位于焉耆盆地,地势平坦,地表主要为荒地,植被主要为灌木,地表盐渍化程度严重,地层这个、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地层,岩性主要为粉质黏土、粉土、细砂,地表情况与设计相符,设计要求铲除地表30cm~50cm 厚表层盐渍土换填圆砾土。局部采用土工织物在地表以上30cm 和 80cm 处进行处理,以保证路基的稳定,防止毛细水的上升。二、施工前的准备情况1、测量班组根据设计将xxx 里程段路基中线恢复。2、安排 1 台 CAT330挖掘机装料,5 辆 12T 自卸车运料,1 辆水车洒水,1 辆推土机清表,1辆 18T 压路机和一辆铲运机修便道,并安排洒水车现场洒水。3、x 月 x 日对料场的填料进行见证取样(取样人 xxx,见证监理工程师 xxx),送检中心实验室试验报告的结果为 A 类填料(报告编号:xxx),可以进行基床表层的填筑。三、当日工作内容和完成情况1、xxx 里程填方段安排 1 台 CAT330挖掘机装料,5 辆 12T 自卸车运料,1 辆水车洒水,1 辆推土机清表,1 辆 18T 压路机和一辆铲运机修便道。共完成基床以下部分土方填筑xxx 立方米。2、xxx 里程挖方段安排 2 台 xx 型挖掘机,x 辆 xT 自卸车运料,。共完成土方挖方 xxx 立方米。3、xxx 里程挖方段,石质土采用爆破(简要叙述爆破方案),共完成石方xxx 立方米。4、xxx 里程段,路基施工至 xx 标高,铺设土工织物 xxx 平方米。5、xxx 里程填方段开始进行基床表层填筑,根据要求选择 xxx 段 200 米,作为试验段路基填筑,填筑松铺厚度控制在 0.5m,压实厚度控制在 0.3m,洒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3%_2%以内。四、施工中检验检测情况1、对 xxx 里程段路基底层填高xx 处进行 K30 检测自检,共检测 xx 点,合格 xx 点,检测人:xxx,检测报告编号:xxx;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2、对 xxx 里程段路基底层填高xx 处委托第三方实验室进行灌砂法检测压实系数,共检测 xx 点,合格 xx 点,检测人:xxx,见证人:xxx;检测报告编号:xxx;3、驻地监理对进场土工材料进行检测,检测人:xxx,见证人:xxx;检测报告编号:xxx;五、施工报验情况1、xxx 里程段路基底层 xx 层填筑各项指标自检合格,进行报验,监理工程师 xxx 对该段路基进行了 K30 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同意进行进行下一层路基填筑。六、安全情况今天填筑 xxx 段既有线帮宽路基,根据既有线施工要求(简述既有线施工中所采取的防护措施),施工未发生安全隐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篇十:科技强国主题演讲

人:XXX 时间:2022.04.26

 1970年4月24日,社会主义中国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全世界人民瞩目下,拉开了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46年后,2022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东方红一号升空这一天设为“中国航天日〞,旨在通过宣传教育活动,使探索浩瀚宇宙、开展航天事业、建立科技强国的思想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今年是我国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又恰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在今年的“中国航天日〞前夕,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完成首次在轨停靠6个月等全部既定任务成功返回,标志着中国航天站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用好“中国航天日〞这一契机,广泛开展系列活动,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宣传航天事迹,营造崇尚科学、推动创新、建立科技强国的良好气氛。

 01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传承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体现。02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需要。03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人民勇攀高峰的集中写照。

 01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传承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表达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传承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体现载人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表达。

 开展航天事业,从一开场就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重要组成,是党中央长期关注、高度重视的关乎国运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一项伟大工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毅然决定研制“两弹一星〞,这是在极其艰辛的经济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大批专家和科技骨干从全国各地奔向研制试验的第一线,数以万计的朝鲜归国志愿军、大学毕业生、工人和技术人员陆续来到戈壁沙漠,他们抛家舍业,深入不毛,白手起家,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打破了西方国家尖端科技封锁,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神州大地欢声动地。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指示,将开展航天事业特别是载人航天事业纳入“863〞高技术开展方案,科学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开展目标。从1999年11月至今,我们已经连续13次成功发射“神舟〞飞船,欧美等航天大国也不得不成认,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太空方案实施国之一。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传承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体现航天梦和中国梦严密联系在一起,航天事业的开展,见证和承载着中国社会主义建立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 无论是杨利伟所说的“我为祖国感到骄傲〞,还是费俊龙所说的“外国航天员能做到的、中国航天员也一定能做到〞,抑或是翟志刚所说的“即便牺牲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都表现了航天人心怀“国之大者〞深切而高远的情怀。我们要认真学习这一爱国情怀,深刻发扬载人航天精神的爱国主义内核,心系国家、心系人民,在各条战线中砥砺奋进、创先争优,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诠释爱国主义,为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02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需要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需要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开展的战略支撑。• 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衡量。经过几十年的接续奋斗,中国航天事业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向“并跑〞的转变,正在朝着“领跑〞大踏步前进。当前,我们正在努力建造中国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这是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立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环节。同时,航天科技迅速开展的外溢效应、特别是技术成果转化对国民经济开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不仅推动智慧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开展,而且还赋能传统产业、使产业升级换代和提质增效更为迅速。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需要• 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是决定我国未来开展的重大战略,要瞄准战略性、根底性领域,突出原始创新,提高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重大工程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和科研诚信监管机制。我国的航天史深刻说明,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鼓励科技领军人物勇立“军令状〞、勇闯“无人区〞,实行“揭榜挂帅〞推进科技创新。同时要把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当作重要任务抓紧抓实,使中国的科技创新后继有人、事业永续。科学技术领域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奉献、在全球创新幅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航天科技的迅猛开展,离不开整体创新驱动开展战略的实施,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也鼓励着全国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奋力进军。

 03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人民勇攀顶峰的集中写照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人民勇攀高峰的集中写照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那一刻起,每一次航天成就,都是航天人乃至全体中国科技工作者自我超越的里程碑。1999年11月到2003年12月,我们成功进展了4次“神舟〞无人飞船飞行试验。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首位中国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终成现实。此后的2005年、2022年、2022年、2022年、2022年、2022年,几乎每隔几年,都会有一艘“神舟〞飞船成功上天。其中2022年有2次飞船成功进入太空轨道,2022年我们还将实施6次飞行任务,责任重大,使命荣耀。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人民勇攀高峰的集中写照聂海胜说:“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我就会勇往直前。〞景海鹏说:“没有梦想,灵魂就会失重。〞刘旺说:“只要坚持终有收获。〞张晓光说:“成功不仅属于胜利者,更属于从不放弃的人。〞汤洪波说:“我一直不断学习、学习、学习。〞……他们朴实而真诚的话语,道出了中国载人航天精神的真实写照,道出了中国人民一刻也不停歇的真实的逐梦写照。在“中国航天日〞弘扬载人航天精神,要以中国航天史为教材、以航天英雄为典范,牢记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为我国科技开展和综合国力增强做出的牺牲和奉献,在载人航天精神的鼓舞鼓励下,积极投身科学技术进步事业,再创新的辉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要特别注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航天人自主创新、自强不息、艰辛奋斗、勇攀顶峰的精神,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做科技强国的合格接班人。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人民勇攀高峰的集中写照中国航天的伟大成就,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可上九天揽月〞的豪迈气势,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的水平和潜力。太空探索永无止境,科技攻关任重道远。我们要学习和发扬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的精神,为建立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奉献。

 汇报人:XXX 时间:2022.04.26

 谢谢欣赏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推荐访问:科技强国主题演讲 强国 演讲 主题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