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自查报告 > 编制工作条例自查报告4篇

编制工作条例自查报告4篇

发布时间:2023-04-17 16:05:02

编制工作条例自查报告4篇编制工作条例自查报告 审批局关于职责履行机构编制执行和运行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按照《关于开展市属事业单位及部分政府工作部门调研评估工作的通知》(XX党编办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编制工作条例自查报告4篇,供大家参考。

编制工作条例自查报告4篇

篇一:编制工作条例自查报告

局关于职责履行机构编制执行 和运行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按照《关于开展市属事业单位及部分政府工作部门调研评估工作的通知》(XX 党编办发〔XX〕17 号)要求,我局结合实际,对单位布局结构、职责履行、机构编制配置及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评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根据《省党委办公厅 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 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XX 党办〔XX〕18 号)、《市委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等政府工作部门“三定”规定的通知》(XX 党办发〔XX〕22 号),市审批局于 XX年 1 月 30 日正式挂牌成立,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行政单位,挂市优化政务环境办公室牌子,设 2 个内设科室,核定行政编制 8 名。

 XX 年 12 月,因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将市发改委、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等 12 个市直部门 81 项(300 个办理项)审批事项划转市审批局,同时调整划入 29 名行政编制人员。按照《市委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 市审批服务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XX 党办发〔XX〕64 号)文件精神,扩大了市审批局工作职责范围,将内设科室由原来的 2 个调整增加至 9个,重新核定行政编制 38 名。

 XX 年 4 月,按照全市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部署,市委编委《关于印发<XX 市政务服务中心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XX 党编发〔XX〕X 号)、《关于印发<XX 市政务服务中心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XX 党编发〔XX〕4 号)文件精神,原政务服务中心更名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设立新市政务服务中心为市审批局下属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挂“XX 市‘12345’便民服务中心”牌子,核定全额预算事业编制X 名(从原市政务服务中心“连人带编”调整人员 X 名)。

 二、布局结构情况

 (一)局机关布局结构情况。按照“三定”规定,目前我局共设办公室、立项规划审批科、工程建设审批科、勘验评审服务科、企业登记注册科、生产经营许可科、社会事务服务科、运行监督管理科、优化政务环境科 9 个内设科室,挂

 市优化政务环境办公室牌子。各科室职责清晰、运转顺畅,不存在职能相近、职责交叉等问题。

 (二)政务服务中心布局结构情况。

 。按照机构编制方案,市政务服务中心现有全额预算事业编制人员 6 名,无内设科室。目前,采取与审批局机关一体化模式运行,由一名副局长分管、局运行监督管理科指导开展工作。出于方便工作管理、提高工作效能的考虑,计划将政务服务中心申请登记为非独立法人单位,实现审批局和市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运行,集中设置一套财务、一个办公室,政务服务中心(含“12345”便民服务中心)不单独设立财务账户、不单独设立党组织。

 三、职责履行情况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工程建设、市场管理、社会事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审批服务管理改革等领域方针政策,组织开展全市深化“放管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证照分离”、审批服务便民化等改革,制定了相应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制定了规范行政审批决策程序管理规定、“并联审批”“联合勘验”等 10 余项审批机制,出台过错责任追究、监督投诉举报等监督管理规范办法,提请市政府印发了《XX 市行政审批和监管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了政务服务开放日、投诉举报回应、部门会商等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制度,推动完善权责明确、流程规范、监督到位

 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规范审批权力运行,真正将权力晒在阳光下。

 (二)加强全市审批服务管理,对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落实“四级四同”要求,完成事项梳理,实施事项清单化管理,开展“三减一提升”专项行动,对事项进行流程再造、环节优化、压缩时限。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对全市政务服务工作进行跟踪督办,推动形成“市级+县区+开发区”“三位一体”的审批体系和市级政务大厅+县(区)政务大厅+开发区服务中心+乡镇(街道)民生中心+村(社区)代办点的五级政务服务网络体系,基层审批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坚持“划关键环节、划重点领域”的改革原则,紧扣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关联度大的建设项目审批、市场准入准营和重要民生领域,划转 12 个部门的 81 项事项。为做好事项划转,提请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划转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审批事权的通知》,积极与划转部门对接,做好政策文件、证照批文、业务系统专网、印章等交接工作,开启“一枚印章管审批”新格局。

 (四)加强政务大厅管理工作,强化“三集中、三到位”管理,开展“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进“XX 好办”政

 务服务品牌建设。将政务服务工作纳入全市目标效能考核,强化垂管部门、双重管理部门设置的窗口以及进驻的各部门的监督和绩效管理。积极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顺利通过国家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验收。

 (五)统筹指导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协调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在线平台建设和应用,目前所有事项全部接入国家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和我的 XXAPP。推进我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做好 XX 市政务服务网站、微信公众号的运行维护工作。

 (六)积极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完成 XX 年国务院大督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调研问效、测评测评评估、监督考核等重点任务。制定了《优化政务服务行动推进方案》《XX 市推进“XX 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营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工作实施方案》等政务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优化政务环境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市委、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

 (七)推进开发区整合优化和中心镇扩权,推进高新区、经开区、XX 园区分别承接 X 项、X 项、X 项事权,XX 镇、星 XX 镇、XX 镇分别承接 X 项、X 项、X 项事权,街道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承接办理 X 项事权,基本实现企业的事园区办、群众的事社区办。强化市县政务大厅和开发区服务中心、

 乡镇(街道)民生中心、村(社区)代办点运行管理,不断完善五级政务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基层审批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总体来看,不存在职责履行不到位、工作机制不健全、部门间配合协作不畅通等问题。

 四、工作成效

 (一)行政成本大幅降低。本着精简、集约、高效原则,对划转的业务职能进行优化整合,将原来相关部门 X 个科室X 名人员承担的审批业务集中在 X 个科室 X 名人员行使,科室职责分明、人员定岗定责、工作相互融通,初步实现了集中审批目标,大幅减少重复受理、重复审核工作,节约了人力、物力、时间,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

 (二)服务效率明显提高 。事项和人员划转后,局属业务科室全部进驻政务大厅,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开门办公,减少了办事中间环节,精简了审批流程,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90%以上的事项可“最多跑一次”办结,取消印章 20 余枚,形成一个部门集中审批、“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工作格局,改变了原来“多部门审批、多环节流转、多头跑路”现象。

 (三)审批流程更加优化。推行简约办事理念,围绕“三减两优”(减程序、减材料、减时限、优流程、优服务),理

 清所有审批事项之间的法律关系、业务关系和逻辑关系,对审批流程进行“瘦身”,取消无效流程,整合重复、碎片化流程,改善低效流程。共减少申请材料近 X 多件,减少率 X%;减少环节 X 多个,减少率 X%;缩短办理时限 X 天,缩短率X%,有效解决了审批相对人重复提交材料、多头提交申请、多方等候审批等问题。对符合申请条件的事项,由窗口当场办结;可容缺受理的,实行告知承诺制;有疑问的事项不得拒绝,一律提交会商会审,有效限制了自由裁量权。

 (四)工程项目审批程序更加简化。对项目报批程序“解剖麻雀”,将涉及项目审批事项集中由三个科室承办,打破原先“分关把口”的老体制,将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规划、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环节全部纳入政务大厅集中管理,重新设定建设项目最简落地流程图,破串联改并联,工程项目审批总材料再压减 20 余份,压减率近 10%;环节减少 10 余个,压减率 5%;时限再减少 20 个工作日,压减率 28%。结合全流程、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要求,推行“一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项目审批模式,将一般政府投资和一般社会投资全流程时限由原来的X和X个工作日分别压减至 X 和 X 个工作日,近期再进行流程优化,可控制在 X 和 X 个工作日。在全区工改工作中,我市“8k∙XX 好办”审批服务品牌、创新“6+1”竣工验收模式和《坚持“五轮驱

 动”协同推进构建工程建设项目“四统一”“三平台”》工作做法在全区推广学习。

 (五)市场主体设立更加简便 。契合企业群众需求,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平台,推进企业注册登记“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全面推行企业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和“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深化“政银合作”,全市 8 家银行 24 个营业网点市场主体设立登记就近可办,积极开展“互联网+预约服务”“政证快”证照免费快递送达等便民服务,营业执照从过去的 3 天内办理完毕,现在实现即时办结。将企业登记窗口、个体登记窗口、税务窗口等放置在一个办公区,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银行开户、社保登记等环节办理时间由过去的 5 个工作日内压缩至 1 个工作日内,让企业迅速“开门营业”。推行“证照联办”,对企业及创业者申请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等许可项目,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并联审批、证照统发”,从“体外循环”变为了“体内循环”,为企业及创业者提供了方便。

 (六)审批服务便民化水平大幅提升 。推动全区首个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验收,健全完善了涵盖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12345 便民服务热线服务管理标准体系。全面推行“一网通办”,梳理政务服务

 事项 X 项,100%网上受理,网办率达 80%以上,“最多跑一次”达 90%以上。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市级大厅分区域一窗受理率达78%,办事材料精减了30%,窗口压减28%。积极创建“XX 好办”政务服务特色品牌,全面促进政务服务提档升级。疫情期间,指导市、县区政务大厅全面推行“线上办、不见面,急难事、提前约,错峰制、快递送”方式办事,事项线上办理率达 80%。制定优化审批服务 20 条措施,做到疫情防控、审批服务“双统筹、两不误”。强化工程项目在线审批,简化勘察程序、实行容缺办理,梳理容缺材料 41件,占总材料 X%,审批时限再压缩 1/3。针对加速企业复工复产专门推出对功能单一、技术简单、容易监管、风险可控的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质量承诺制,免予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等项目审批“容缺受理”8 条硬核措施,由过去“材料不齐不能办”变为“一边准备材料,一边受理审核”,为建设项目开工复工加速助力。

 五、机构编制执行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严格落实《XX 市审批服务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XX 市政务服务中心机构编制方案》,坚持对外规范使用“XX 市审批服务管理局”“XX 市政务服务中心”“XX 市优化政务环境办公室”“XX市‘12345’便民服务中心”名称。局机关设办公室、立项规划

 审批科、工程建设审批科、勘验审批服务科、企业登记注册科、生产经营许可科、社会事务服务科、优化政务环境科、运行监督管理科 9 个科室,政务服务中心无内设机构,不存在擅自增设机构、变更机构名称、增挂牌子、增加内设机构等情况。

 (二)编制、职数使用情况。

 。按照“三定”规定,我局共核定行政编制 X 名,设局长 X 名,副局长 X 名,正科级领导职数 X 名,副科级领导职数 X 名。截止目前,我局实际有干部 X 名,局长 X 名,副局长 X 名,正科级领导干部 X 名,副科级领导干部 X 名。空缺副局长 X 名,正科级领导干部 X名,副科级领导干部 X 名。

 根据《XX 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XX党办发〔XX〕37 号)关于公务员职级职数设置的规定,经测算,我局共设置一、二级主任科员 X 名,三、四级主任科员 X 名。截止目前,我局现有一级主任科员 X 名,二级主任科员 X 名,三级主任科员 X 名,无四级主任科员;空缺一、二级主任科员 X 名,三、四级主任科员 X 名。

 按照机构编制方案,市政务中心共核定全额预算事业编制 6 名(从原市政务服务中心“连人带编”调整人员 X 名),设主任 1 名(正科级),副主任 1 名(副科级)。

 六、单位实际运行情况

 整体职责清晰、运转顺畅,除政务大厅商务区出租收费外,无开展经营性活动情况,不存在与纵向、横向同类单位职责重叠或同质化竞争等问题。

 (一)党组织建设情况。目前,我局设党组 1 个,党支部 1 个,现有正式党员 XX 名,其中:局机关党员干部 X 人,政务服务中心党员干部 X 人,公开招聘政务大厅窗口劳务派遣党员职工 3 人。为统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计划设立 7 个党小组,将进驻政务大厅未成立党支部的有关窗口单位的 25名党员全部编入市审批局党支部党小组,与其原单位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统筹组织开展理论学习、教育管理、服务群众等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内控管理情况。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市审批局职责 制度 规范 流程》,建立完善了党建、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审批管理规范等制度规定,基本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格局。出台了《市审批局干部“干事档案”评定办法(试行)》《市审批局优秀科室、优秀服务标兵、星级服务窗口、创新...

篇二:编制工作条例自查报告

开展《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自查自纠工作的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来编办发〔2020〕35 号)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认真对照《关于转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自治区党委编办关于认真做好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来编办发〔2020〕30 号)要求,对落实《XX 市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工作清单》完成情况进行逐项检查、梳理、查缺补漏,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对《条例》的学习宣传情况 (一)充分认识《条例》重大意义。我局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贯彻《条例》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条例》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于 5 月15 日开展专题学习,从党组层面高度推动条例的全面贯彻落实。

 (二)持续抓好学习培训。我局于 7 月 13 日召开班子(扩大)会议、7 月 16 日召开党组会议开展学习,通过座谈交流、理论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形成积极学习《条例》、严格遵守《条例》、充分运用《条例》的良好氛围。

 (三)采取多 种形式加大宣 传力度。我局广泛开展《条例》宣传,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组织开展学习宣传《条例》活动,使干部职工更加准确地掌握《条例》的核心内涵与精神要义,努力扩大宣传覆盖面和知晓率,在全局上下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推动机构编制步入规范化、法制化情况 (一)严格遵循机构编制四大原则。在开展机构编制工作上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原则、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坚持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坚持机构编制瘦身与健身相结合,持续保持机构编制工作方针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二)健全领导体制。我局党组坚决服从党中央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根据规定的职责,负责本单位机构编制工作。在录(聘)用人员、配备干部、核拨人员经费等都以机构编制为基本依据,切实把机构编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三)全面落实 X XX 市权责清单管理制度。我局深入推行权责清单制度,推动权责清单同部门“三定”规定有机衔接,落实责任主体,按照权责清单规范权力运行。

 (四)严格执行“三定”规定。我局主动与市委编办对接,已起草《XX 市投资促进局“三定”方案》,因我局为参公单位,根据上级文件精神,需要重新认定参公单位,待上级批复同意后,及时将我局“三定”方案报审。

 (五)落实机构编制报告制度。严格贯彻执行机构编制事项动议、审议、论证、决定四个关键程序;在增设机构、配置职能、确定机构性质和规格、增加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等工作中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不存在超审批权限设置机构、超规格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自行设置领导职务名称等问题。

 (六)建立部门履行职责协商解决机制。落实协调的使用范围、权限、部门协商以及机构编制部门协调裁决等事项,以及职责分工协调的具体程序。目前我局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职责划分规定在理解上无分歧情况。

 (七)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进一步厘清实名制台账数据,加强机构编制数据统计分析和综合应用,进一步规范我局网上名称和网站标识的管理。

 三、坚持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办法情况 完善编外聘用人员规范管理制度。实行编外聘用人员总量控制,严格执行市委编办核定编外人员总量,目前我局使用市委编办核定编外人员 1 人,我局聘用编外人员 1 名。能够细化编外聘用人员岗位设置,提高使用效能。

 四、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监督问责情况 进一步强化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主体责任。局领导班子在贯彻执行《条例》上率先垂范,把住关口,不折不扣、不搞变通,确保机构编制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五、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局继续把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作为一项政治必修课,加强宣传和学习,准确掌握《条例》主要内容和精神要义,切实用《条例》统一思想、规范工作。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条例》贯彻执行摆在突出位置,细化完善配套制度机制,在机构编制工作中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维护《条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增强机构编制工作法制化水平。

 附:( 一)公文用纸及版面要求

 1. 公文用纸。指的公文用纸的幅面尺寸,一般采用 A4 型纸,即 297mm×210mm。

 2. 页面。上 3.7cm,下 3.5cm.左 2.8cm,右 2.6cm。文字资料一律纵向横排,每页 22 行,每行 28 个字,段落设置为固定值28 磅。

 3. 页码。插入页码时设置为:位置:页面底端;对齐方式:外侧;格式:数字左右各有一条一字线;选择 4 号宋体。这样设置的页码单页码居右,双页码居左,适合双面打印和左侧装订。

 4. 文字颜色。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的颜色均为黑色。

 5. 印刷和装订。双面印刷,左侧装订,一般为平订,两钉外订眼距版面上下边缘各 70CM 处,与书脊间的距离为 3mm-5mm。

 6. 公文中的横排表格。表格横排时,页码位置与公文其他页码保持一致,双面打印时,单页码表头在订口一边,双页码表头在切口一边,方便翻阅。

 ( ( 二) ) 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

 1. 标题。字体为方正小标宋简体,字号为二号,顶格居中排列。标题有三要素: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标题较长时多行居中排布,成梯形或菱形,不能排成上下长度一样的长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回行时要词意完整,长短适宜。

 2. 主送机关。字体为仿宋 GB2312,字号为三号。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顶格。主送机关较多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3. 正文。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字体为仿宋 GB2312,字号为 3 号。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不脱行),每个自然段左空 2 字,回行顶格。正文中的结构层次依次用“一、”“(一)”“1.”“(1)”标注;如三层结构可用“一、;(一);1.”划分;二层结构可用“一、;(一)”或“一、;1.”划分。其中,一级结构用黑体字,二级结构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 GB2312字体。

 4. 附件说明。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5.。

 发文机关署名、日期及印章。成文日期一般右空 4 字编排,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 1 不能编为 01)。发文机关署名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日期,印章顶端不压正文。(特殊情况说明: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发文机关署名和日期时,可以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解决)

 6. 附件 。附件另面编排,“附件”二字及顺序号用三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于“附件”下空

 一行位置,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标点符号是公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公文起草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

篇三:编制工作条例自查报告

编制执行情况自查自评工作报告

 篇一 市编办:

 按照《关于开展 xxxx 年政府部门职责履行评估检查和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督查的通知》(银机编发【xxxx】25 号)文件要求,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对照检查内容逐项进行认真自查自评。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构及人员编制情况 我局现行“三定方案”应为 xxxx 年 xx 月印发的《银川市土地储备中心机构编制方案》(银机编发【2008】45 号),为市人民政府正处级事业单位,机构内设 5 个科(室),分别为办公室、计划财务科、土地征储科、土地整理科、综合交易科,核定全额预算事业编制 30 名,正处级领导职数 1 名、副处级 3 名,科级领导职数 5 正 3 副。同时,因我局原承担的“土地出让招、拍、挂交易”职能交由市国土资源局,并连人带编划转 6 名工作人员给市国土资源局,我局现人员编制核减到 24 名,领导职数未变。xxxx 年 x 月,我局由原“银川市土地储备中心”更名为“银川市土地储备局”。xxxx 年 x 月,按照《关于给市土地储备局核增监察主管职数的通知》(银机编发【2012】41 号)文件,我局增设监察室并核增正科级监察室主任职数 1 名;2012 年 11 月,按照《关于银川市土地储备局计划财务科更名为征收安置科的通知》(银机编发【2012】

 88 号)文件,我局计划财务科更名为征收安置科。现我局机构内设 6个科(室),核定全额预算事业编制 24 名,其中正处级领导职数 1 名、副处级 3 名,享受正处级待遇 1 名,享受副处级待遇 1 名,科级领导职数 6 正 3 副,其他人员 11 名。

 二、机构职能调整情况 xxxx 年,我局将原承担的“土地出让招、拍、挂交易”职能交由市国土资源局,将土地收购储备资金管理职能交由市财政局承担。经职能调整后,我局自 2008 年以来主要职责为:承担市政府下达的城市建设中涉及的征地拆迁工作;根据城市建设的需求,制定国有存量土地储备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市政府储备土地的整理和管理;按照市政府土地供应计划,向社会公布土地储备信息等。

 xxxx 年,按照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银川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银政发【2012】129 号)文件精神,我局主要职责调整为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为主,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主要由市国土资源局、各辖区政府承担。

 xxxx 年,按照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银川市储备土地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银政办发【2014】5 号)文件精神及市人民政府于xxxx 年 x 月印发的《银川市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市政府令 3 号),由我局承担我市土地储备具体职责,并承担储备土地的管护、前期开发整理、临时经营利用等职责。

 我局主要职责在近年来虽经多次调整,但我们在机构编制执行上始终能按照批准的“三定”方案结合市人民政府的职能调整履行职责,能严格控制编制内人员,做到编制数、实有人员数和工资核算人数相对应。

 三、机构编制自查情况 1、能认真执行“三定方案”规定的主要职责。我局 xxxx 年前后主要承担了我市征地拆迁、土地收储、土地招拍挂出让及土地出让金管理等重要职能,xxxx 年剥离了土地招拍挂出让和土地出让金管理职能,xxxx 年以后的主要职责以土地收购储备、储备土地融资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为主。主要职责虽经多次调整,但我局能严格按照调整后的职责认真履职。结合每次职能调整,我局领导班子能结合当前工作实际与“三定”方案相融合,深入调整和界定科室工作职责,做到全局各项工作一切以“三定”方案的主要职责为中心并加以贯彻执行。在相关职能划转后,能积极与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等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确保了相关业务工作的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

 2、能认真执行机构“三定方案”编制管理。一是严格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我局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制度,无超过核定的编制使用工作人员和改变编制使用范围,无超职数配备内设机构,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审批程序和制度,无越权审批、越权行政的情况发生;二是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无擅自超越“三定方案”规定的职责行使职权,局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均在“三定方案”和市编办核定的编制数、结构比例、领导

 职数内进行使用,并经编制、人事部门审批,没有出现超范围作用编制的现象;三是按照市委编办、市人事局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用人进人计划,严把进人第一关。编制空余情况开展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录用工作,按规定的程序办理各项录用手续;所有人员变动的增减编手续,都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无违反规定增加编制或者超编进人情况。

 3、能认真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我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承办,每年按照市编办工作部署按期规范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和年检等工作。xxxx 年 x 月启用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系统,能按要求及时在网上办理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及年检等工作;按照要求申请注册了“银川市土地储备局.政务”专业中文域名;xxxx 年 x 月开办了网络红页(单位版),实现了我局网上“红色办公楼”的建立,通过及时发布和更新各类党务政务信息,促进了我局党政机关网站的信息化建设基础。

 从自查情况来看,我局机构编制管理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制度健全,程序规范,成效明显,没有出现违反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规定的情况。

 四、存在的问题 因我局现行“三定方案”为 xxxx 年 x 月印发的《银川市土地储备中心机构编制方案》(银机编发【2008】45 号),经 3 次机构职能调整后,只是对编制人数进行了增减,内设科室未因机构职能的调整而变更,此“三

 定方案”规定内设科室和职责已不能适应当前我局的主要工作职责,需结合机构主要职能和科室实际职责设置内设科室,重新制定“三定方案”。

 特此报告。

 篇二 关于开展 xxxx 年度机构 、 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考核的通知》 (合编办〔2010〕157 号)

 ,现将 肥西县 xxxx 年度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构编制管理总体情况 通过 xxxx 年、xxxx 年、xxxx 年、xxxx 年和 xxxx 年县乡机构改 革,我县县级机关共设置 32 个机构,其中:县委工作机构 8 个;县 政府工作部门 24 个。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 3 个、直属事业单位 9 个。

 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机关 4 个。

 群众团体组织 5 个:总工会、团县委、妇女联合会、工商业联合 会、科学技术协会。

 从 2004 年起,我县通过区域调整,乡镇由原来 31 个调整至目前 14 个镇。

 县本级行政编制为 635 名,实有人员 798 人;乡镇行政编制 708 名,实有人员 608 人;政法专项编制 739 名,实有人员 681 人。

 全县县属事业单位 372 家,事业编制总数 10672 名,实有人员 10378 名。其中:全额拨款编制 8348 名,差额拨款编制 1455 名,自 收自支编制 869 名;全额拨款人员 7935 人,差额拨款人员 1017 人, 自收自支 1426 人。

 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 根据国务院第 486 号令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 条例》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 190 号《安徽省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 理规定》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 224 号《安徽省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 编制管理规定》 ,我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 工作的意见》 (肥发〔2009〕4 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 理的通知》 (肥编〔2009〕13 号)等机构编制管理文件,进一步规范 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调配及管理。

 (一)严格控制机构编制,规范人员调配 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和人事 管理工作的意见》 (肥发〔2009〕4 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 制管理的通知》 (肥编〔2009〕13 号)规定,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 坚持凡工作需要要求调整机构编制, 必须通过内部调剂解决, 坚持“撤

 一建一”或“只减不增”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少数单位确实需要增 加机构编制的,一律按皖编办〔2005〕144 号文件规定报上级编委审 批。新设立的单位所需编制,原则上实行县内调剂。

 在具体工作中,严把机关、事业单位进人第一关。每个部门、单 位进人,须经编办核准人员编制,在编制有空余的情况下,才同意办 理公开招考或者人员调动手续。

 (二)加强事业单位管理,做好年检工作 为加强对事业单位管理,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 定, 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每年对全县所有登记的事业单位进行一次 年检,杜绝抽逃、转移开办资金的行为和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 位法人证书》或者出租、出借印章的行为。规范事业单位的设立、变 更、注销登记工作,实时汇总登记管理数据,建立规范的档案库。

 截止 xxxx 年 xx 月底,全县已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 248 家,其 中新登记的 21 家,注销登记的 1 家,需要参加年检的 168 家,变更 58 家,实际应参加年检的单位 159 家,年检合格 159 家,年检合格 率达 100%。

 (三)落实编制实名制管理 全县机关、 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全部纳入安徽省实名制管理统 计软件中进行管理,并在编制册和台帐中进行实名登记管理。

 (四)机构编制动态管理 在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的情况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 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相关部门、重点单位的机构编制进行适当的调 整。今年县编办会同纪检、教育部门对教育系统各学校的机构编制进 行了调查摸底,根据省编办下达我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数额,重新下 达了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并为教育系统设置了 2%的机动编制, 为加强下一步农村义务制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建设留下一定的余地, 也 为我县教育系统解决了紧缺人才引进和专业技术人员录用的瓶颈问 题。同时,根据省编办下达我县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数额,对卫生系 统的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 保障和加强了我县医务人 员队伍的建设。

 三、严格落实“三个不突破”情况 一是政府机构设置不突破,根据省市机构改革机构设置限额规 定,在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严格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统筹兼 顾、突出重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省市规定的机 构设置限额,设置政府机构,设置县政府机构 24 个。二是现有公务 员总数不突破省、市核定的行政编制总数。三是领导职数配备不突破 现有核定的数额。

 四、本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增减和编制变动情况

 (一)机构变动情况。xxxx 年,合肥市批准肥西县人民政府设 立 27 个工作部门,经 xxxx 年政府机构改革整合,现为 24 个政府工 作部门,减少 3 个行政部门。按照皖编办〔2010〕31 号文件规定, 全县通过事业单位调查清理工作,对职责任务已完全消失、划转或履 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全部消失的 8 家事业单位(不含 7 家中小学)

 , 给予撤销;对职能已大部分萎缩、任务量较小、工作职责任务交叉、 在此次政府机构改革中随原行政主管部门同步划转到新组建部门的 6 家事业单位,进行了合并;对面向市场从事生产经营或中介服务活动 的 16 家事业单位,进行改制;保留事业单位 263 家(不含乡镇卫生 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中小学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

 (二)编制增减情况。依据全县学生数,省编办对我县中小学教 职工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新核定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6459 名, 全县原有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7215 名,通过区划调整划转合肥市包河 区、蜀山区、经开区部分学校及我县教育资源的整合,共减少事业编 制 756 名。xxxx 年,市编办批准我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事业编制 11 名,我县原有文化执法队伍编制 2 名,增加 9 名。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与指导下, 虽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县 直单位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因受编制限额的限制,年轻的公 务员

 因县直单位无编制而不能进入县直机关, 使县直机关不能及时补 充年轻的公务员,队伍老化比较严重。二是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业务 培训不够,缺乏集中系统培训。

 针对全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下一步我们将努 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乡镇机构编制管理。严格落实皖编〔2005〕2 号文件规定,确保乡镇 5 年内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实现机构和人 员编制“零”增长。

 (二)继续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控制进人渠道,严格落实人员定 编定岗实名制;逐步消化和调配超编人员,杜绝超编单位进人。

 (三)加强建立并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县编办会同组织、人社、 财政、监察等部门,定期组织督查,及时纠正擅自设立机构或保留原 机构牌子的现象,注销离岗、辞职、病逝等人员的编制。

 特此报告

 xxxx.xx.

篇四:编制工作条例自查报告

21 年县委编办领导班子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自查报告 2021 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办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紧紧围绕全县进展大局,持续稳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扎实推动重点领域改革,不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切实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各项改革扎实推动,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一、重点及职能工作扎实推动〔标准 80 分,自查得分 80 分〕 〔一〕改革工作全面推动。一是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体制调整稳妥推动。圆满完成森林公安管理体制调整、机构编制划转和人员转隶。为县林业局下达行政编制 2 名,增设森林草原防火股,强化了森林防火机构设置和工作力量配置。二是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不断深化。圆满完成了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组建了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强化了编制配置和职责履行。牵头组织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出台《关于运用〞321〞基层治理模式加强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将城关、涧池、平梁、蒲溪 4 个试点镇的执法机构明确为副科级,梳理公布镇级综合执法〞三张清单〞95项,召开改革推动会议,落实执法装备和服装。《陕西日报》对我县镇综合执法改革进行了报道。三是行政复议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明确县司法局为县政府行政复议机构,增设行政复议与应诉股,增

 加行政编制 2 名,确保了行政复议工作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按新体制运行。四是其他配套改革扎实推动。规范报批了经开区管理机构设置,明确中共××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副县级规格,实行合署办公、一套机构,核定领导职数 2 正 3 副。出台驻镇派出机构双重管理方法,理顺了市场监管所、司法所实行所长负责制和部门管理为主、镇管理为辅的双重管理机制。完成了新一轮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机构调整,县纪委监委机关内设机构由 11 个调整为 9 个,增设县直属机关纪工委书记、县纪委监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领导职数各 1 名。

 〔二〕职能工作高效履行。一是市对县考核任务全面完成。坚持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修订完善《机构编制事项申办程序》,推动机构编制事项申办和编制使用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在市委编办对我县《条例》及配套法规制度专项督查中获得好评,整体成果位于全市前列。二是机构改革成效不断稳固。对部门〞三定〞规定执行状况进行跟踪研判,将城乡规划管理职责由县住建局划转至县自然资源局,规范了县人大、县政协各委室机构设置,优化了县委组织部内设机构设置,落实了县文旅广电局加挂县文物局牌子,完成了县乡村振兴局的组建,调整优化了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三个群团机关的编制资源配置,进一步统筹盘活全县行政事业编制资源。三是事业单位改革和公益服务不断改善。强化重点领域机构设置,设立县统战事务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 4

 名,副科级职数 1 名;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升格为正科级,加挂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牌子,核定科级领导职数 1 正 2 副;聚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落实县图书馆机构单独设置;强化烈士纪念设施爱护,在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加挂烈士纪念设施爱护所牌子,划转补充人员 1 名。加强重点领域编制保障,为县疾控中心增加疫情防控及健康教育专项编制 5 名,为县委宣扬部增加文化产业进展专项编制 2 名,为县财政局增加国资国企监管专项编制 3 名,主动化解县电影公司改革遗留问题,实现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面清零。四是机构编制使用效益不断增添。核定 10 名周转事业编制,用于县委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县属重点国有企业任职保存人事关系,助推了县内经营管理型人才培育;核准县融媒体中心等 7 个事业单位使用周转池编制 11 名,解决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干部队伍〞青黄不接〞问题。全年办理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聘请及特岗落编 211 名,落实干部流淌用编 256 名,办理干部流淌 282 人次,退休、辞职、辞退下编 125 名。五是机构编制核查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等工作圆满完成。根据中省支配,成立工作专班,历时 2个月,全面完成了第二次全国机构编制核查任务,实现了〞机构清、编制清、领导职数清、实有人员清〞目标。全面实行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全流程网络监测,下达催办函 3 份、行政惩罚确定 1份。完成 174 家机关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工作,受理核准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办理设立登记 15 家、变更登记 51 家、注销登记

 18 家。强化事业单位实地核查和履职评估,对 11 个年度报告交叉评审得分靠后和涉改事业单位进行实地核查,对县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所属 12 个事业单位开展履职评估,评估考核结果在机构编制管理和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直接运用。

 〔三〕单项工作圆满完成。全面完成了国有资产管理、预算绩效管理、深化改革、文化产业进展、健康××暨爱国卫生工作、便民服务及〞12345〞年度考核任务,各项工作均有力有效推动。

 二、联村帮扶工作全面落实〔标准分 25 分,自查得分 25 分〕 始终把脱贫攻坚成果稳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连接作为联村帮扶的首要任务,着力在防止所联村出现规模性返贫上下功夫。一是强化支部联建。深化机关党支部与清河村党支部共建、联建,结成党员〞互联对子〞48 个,开展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6 次,协调项目资金 30 余万元,解决修建便民桥和新民风建设文化宣扬资金短缺等问题。从办公经费中挤出 2 万元,协调民政补助资金 2 万元,用于村支部建设和困难党员群众慰问,共慰问困难党员 7 人、困难群众129 名。二是强化帮扶力量。选派 2 名干部专职从事驻村工作,全办 14 名干部共帮扶已脱贫户 46 户 131 人,召开各类会议 20 余场次,通过开会讲政策、到户拉家常、帮民解难题、为民办实事,增进了与农户的感情,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三是带动产业进展。根据〞长短结合、梯次进展、全面推动〞的产业进展思路,建设桑产业 280 亩,烤烟基地 1300 亩,实现农户分红 8 万余元,实现产业

 增收。四是开展消费扶贫。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渠道宣扬农特产品,全年机关干部购置各类助农产品 2 万余元,联系企业签订销售协议 2 份。

 三、助力进展成效显著〔标准分 15 分,自查得分 15 分〕 助力教育优先进展。全面调查分析县域内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机构编制和人员状况,动态调整编制 50 名,解决了因开园、生源流淌扩班补充教师问题;批准设立县第四幼儿园,报批县政府教育总督学、副总督学设置;全年办理教师流淌落编 32 名、特岗教师落编 105 名;持续开展联校帮扶,从办公经费中挤出 3000 元,支持平梁镇中心幼儿园购置教学用具。

 2 2 .助力〞五个城市〞建设。深入开展〞垃圾不落地·××更秀丽〞“车让人·人守规〞志愿服务活动;与联建的文兴、蓝云大厦小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门前〞四自一包〞责任书,认真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主动参与疫情防控排查等工作;持续稳固县级文明单位,开展节省型机关、健康机关、市级无烟单位、青年文明号等创建工作。

 3. 助力综治信访工作。扎实推动平安建设,主动深入所联村、社区开展〞九率一度〞宣扬,不断提高平安建设知晓率和社会治安满意率;牵头落实运用〞321〞基层治理模式加强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建立了〞村社区吹哨、执法队报到,镇呼县应、上下联动〞的综合执法工作机制,在省市两级形成良好反响;坚持在

 推动改革过程中提前预判、全力化解触及干部个人利益等方面的问题,准时回应干部职工关切,耐烦细致做好政策解释,确保改革平稳推动,全年无一例信访案件发生。

 四、党的建设得到加强〔标准分 30 分,自查得分 30 分〕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持续推行〞见习党支部书记〞和〞每月一讲〞制度,对标组工干部标准,以〞六有〞干部队伍建设为载体,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落实落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措施,锻造过硬干部队伍,全年有 5 名干部荣获县级以上表彰嘉奖,4 名干部荣获县直部门通报表彰。

 二是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精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第一种形态〞,加强对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的日常交心谈话、提示关心谈话、批判诫勉谈话频次,教育干部适应从严管党新常态,律己担当干工作。结合〞德润三秦〞家风建设,组织观看《家风不正家难安》等警示教育片,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全年开展谈心谈话 15 人次,讲廉政党课 2 次。

 三是机关党建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坚持以党的建设统揽各项工作,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全年开展集中学习 20 次,专题商量 4 次,开办学习园地 4 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9 次,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讲授专题党课 4 次。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办结群众〞急难愁盼〞的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 53 项,全体干部立足岗位为群众办实事 45 项。组

 织开展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丰富党组织生活方式和活动内容,党支部连续 4 年被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四是意识形态工作再夯实。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开展〞学习强国〞学习标兵评选、〞培树好家风建设新民风〞等主题实践活动,主动参与全市机构编制及党史学问竞赛、全县红歌大合唱竞赛、健身舞大赛、志愿者服务活动,增添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加强机构编制工作宣扬,全年在县级以上网站、媒体发表各类宣扬信息稿件 114 条。

 五是依法行政工作稳步推动。扎实推动〞八五〞普法工作,主动开展法治宣扬,推动全民守法;通过专题培训、学问考试等形式进行法治宣扬活动,在全办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认真履行部门职责,严格执行编制管理规定,持续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创新推动试点镇综合执法改革,机构编制法制化水平不断提升。

 全年表彰嘉奖加分 10 项,共计加分 1 分 1、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20 年度爱国拥军模范单位〞〔汉字〔2021〕18 号〕,加 0.1 分; 2、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20 年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进集体〞〔汉字〔2021〕31 号〕,加 0.1 分; 3、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20 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汉字〔2021〕96 号〕,加 0.1 分; 4、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20 年脱贫攻坚工作考核综合评价

 "好"等次的县直包村单位〞〔汉办字〔2021〕102 号〕,加 0.1分; 5、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20 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汉字〔2021〕10 号〕,加 0.1 分。

 6、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20-2021××县教育优先进展工作先进集体〞〔汉办字〔2021〕107 号〕,加 0.1 分; 7、被县政协授予〞提案承办先进单位〞〔汉协发〔2021〕4号〕,加 0.1 分。

 8、被市委编办授予〞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安编办发〔2021〕36 号〕,加 0.1分。

 9、荣获市委编办举办的全市编办《条例》学问竞赛三等奖,加 0.1 分。

 10、荣获县委组织部、县委宣扬部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永久跟党走〞歌咏竞赛一等奖,加 0.1 分。

推荐访问:编制工作条例自查报告 工作条例 自查 编制

版权所有:益聚范文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5462号-1